中国论文

2024-12-04

中国论文(共12篇)

中国论文 篇1

中国有媒体披露, 目前中国学术论文发表的数目为世界第一, 但被学术界援用的比例在世界排在一百名之后。学术造假、论文抄袭剽窃事件不断出现。就此, 石山邀请了原中国华南理工大学的高大维教授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龚叔佳教授进行探讨。

记者:“《中国青年报》登载了一篇采访的文章说的是中国论文的质量可能不是特别高。请高教授您先讲一下。您觉得这个问题是不是存在?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高大维:“这个问题确实越来越重大。这个景象是存在的。”

记者:“论文许多, 但品质不高是吗?”

高大维:“对。这个广泛存在, 不光是一般大学, 像我本来所在的大学是国家重点院校, 也是越来越明显, 这个问题可能还是中国的教导体制还有目前社会的大环境造成的。是越来越严峻。”

记者:“那龚叔佳教授能不能谈一下您的见解?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

龚叔佳:“我觉得这跟大学的扩招、扩建有很大的关系。当大学变成了一种商品, 很多学校在教授的数量、大学宿舍、很多教学楼装备都跟不上的情况下, 大批地收招学生, 而且收很高额的费用, 这使得教育成为一种工业, 所以赚了很多钱。但是, 这种扩招带来的问题就是, 师资力量不足情况下, 教授很难有时间真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像我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 一个教授带一个或者两个博士生, 这就到头了, 他不可能同时带5个、6个、7个、8个, 没有这种情况。因为教授必须要保障和学生一起做研究、科研的时间。在中国大陆的话, 经常是一个教授带博士生的数量可能是十几个、二十几个吧。完全是属于批量出产的这种情势。你能够想象一下, 教授不可能跟每一个学生有长时间的接触和沟通。在美国, 导师花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讨论论文的情况, 讨论怎么样去做研究。拿一个博士来说, 他需要在很多方面有独创性的东西。那么, 你一个教授不可能同时有十几个、二十几个独创性主张出来, 然后二十几个博士就都做得一样。所以, 他在写论文的时候, 压力很大, 弄得很多情况下不得不抄袭。我觉得这是教育产业化必定带来的结果。”

记者:“高教授你在海内带研究生的时候, 是不是也带很多学生?”

高大维:“对, 我当时有二十多个研究生吧, 其中博士有13、14个。”

记者:“存在刚刚龚教授说的那种情况吗?”

高大维:“确实有一部分学生是混, 他的论文就是混出来的。混出来的必然就是你抄我, 我抄你, 抄来抄去, 这个抄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再有一个原因, 现在有很多导师不去指导学生, 而是招博士生、硕士生来打工。为什么呢?他拿到和承包了很多赚钱的项目, 有的教授可能是千万富翁, 甚至亿万富翁都有。他承包一些大的项目然后就拼命招研究生来给他打工。”

记者:“科研变成做生意了。”

高大维:“对, 科研等于是做生意了。他要赚钱, 赚钱的名目很多, 技术含量并不高。一个新兴的工厂, 一个公司可能能赚到钱, 但赚钱的技术不一定是很新很高的。既然要应付要赚钱, 那么他指点的博士生有时候开的课题就敷衍过去;第二, 很多导师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 他就会把持某个学术杂志。也有好多份学术杂志是我说了算的, 就是要不要登?登在哪儿?是头版还是什么的。那在中国大陆是算一级期刊啊, 你在海外登不登无所谓, 但在中国, 学科评估。教授的评估, 国内一级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数量举足轻重。”

记者:“龚教授讲一下, 在国外像在这种比较有名的专业期刊里面发表文章是不是无比艰难?”

龚叔佳:“对。因为实际上在海外的话, 可能你每个人读的大学不一样, 有的大学十分好, 有的大学它可能不是那么著名。然而最后你假如要想拿到博士的话, 基础上是要在同一级的国际学术会议或者同一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实际上是把本人摆在了跟全世界所有的学生一块竞争的位置上。”

记者:“那会不会存在像方才高教授说的情况, 学术威望垄断了学术出版。”

龚叔佳:“这个很难。美国的论文审定是选30到40个教授, 然后随机地从里面抽一些论文而后由他们来打分, 这些教授来自于世界各个地方, 所以很难说把他们都摆平, 这个是很难的。”

记者:“高教授您感到中国的这个情形有可能转变吗?”

高大维:“我接触到中国大陆出来的教授开会的, 他们就说是目前整个体系的败坏导致的, 尤其是政治体制浸透到校园里面。自从20年前的天安门六四事件, 当时在中国大陆局部已经有效推行的校长负责制就改成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像咱们重点大学还好一点, 因为有学术委员会。有些地方办的大学, 切实是官学勾搭, 就是给很多地方的官员授予他们学位。地方官员得到学位, 然后用他们的权利来支持 (学校) , 给学院投资。那种腐朽到了触目惊心的田地。”

中国论文 篇2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深刻阐释,无疑道出了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那么什么是中国道路呢?

所谓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形态构成讲,它是实现途径、理论指导和制度保证三种形态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从宏观规定讲,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从基本要求讲,中国道路有8个方面必须坚持的内容。从实践领域讲,中国道路是一个体系,由各个领域和不同方面、不同层面的若干具体道路组成。

中国道路是近代以来拯救和发展中国的先进道路逐步演进的历史成果。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一直在寻找着这条道路,其间曾尝试过西方议会制度和多党制度,从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试图按照三权鼎立的学说改造中国,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找到的是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道路。其中,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民主主义则是现代化的基本诉求,节制资本、平均地权,以求“均富”的民生主义,很接近社会主义理想,但最后由于不合规律、不适国情、不顺民意,以失败而告终。

毛泽东确立的新民主主义道路,目标之一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使国家复兴”,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这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目标之二,就是他说的,“我们搞政治、军事仅仅是为着解放生产力”,进而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民族复兴在现代化方面的体现;目标之三,是大家都熟悉的,走新民主主义道路,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前途是走向社会主义,这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毛泽东再次探索道路问题,提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对这条道路的目标,毛泽东设想的精要是,让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和国防的现代化,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过渡到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民族复兴也不光是自己站起来,强起来,到21世纪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进入新时期,邓小平开创中国道路,一开始就明确,通过改革开放之路,目的是“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4年,他确切地讲,“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1987年,他又解释说,“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1990年,他再次明白告诉人们:“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可见,在中国道路的开创过程中,中国梦里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民族复兴这三个内涵,一开始就是不能割裂的。

正像人们熟知的那样,到十五大,我们党正式把中国道路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概念对接起来。十六大以后,我们党进一步把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之“梦”,从此前的“富强民主文明”扩展描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为了寻梦,就必须寻路。中国道路从来连接着中国梦,中国梦本就是中国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梦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处境刺激出来的。没有衰落的低谷,就没有在沉沦中崛起的梦想。负责任地构想未来,必然解决走什么路,才可能接近和实现梦想的问题。在更多的情况下,梦想未来、提出目标比较容易,选择走什么路反倒艰难万分,往往要经过曲曲折折的实践探索,才可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反过来说,道路总是承载着信仰,没有崇高信仰的道路,很容易滑向机会主义,终难走出一片光明的天地。一个简单的逻辑是:“梦”不同,“路”必不同;“路”不同,“梦”亦将不同。只有“路”和“梦”的紧密结合,才会使“梦”深刻地承载历史,让“路”正确地对接未来。

时代的强音,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梦想的脚步,拓印在未来的征途上。追梦的中国人,将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奋进!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计量分析 篇3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优博;计量分析;洛特卡分布;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09207

一、引言

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优博论文)的评选工作,已纳入教育部《面向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第一项启动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鼓励创新精神,提高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培养和激励创新精神,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1]。

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对推荐学位论文进行初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承担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工作。

二、历年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数据统计分析

自1999年首次进行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至2011年共进行了13次,共评选出中国156个高校/科研单位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 279篇,提名论文1 902篇,如表1所示[2]。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中的说明,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评选工作进行13年来,评选结果平均为每年98.4篇,说明评选工作符合“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

2010年全国毕业博士生4.90万人,评选出9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仅占总数的0.2%。在评选第一年1999年,参评论文基数仅为8 957篇,评选出的100篇优秀论文占总数的1.1%。可见,虽然随着国家博士生的逐渐扩招,每年的博士毕业论文数量急剧增加,2011年全国博士生招生达到6.38万人,然而,论文评选依然不超过100篇,使得获评难度急剧增大,获评几率大幅降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然而可以预见,未来每年的参评论文基数将大幅上升,获评论文将低于总数的0.2%,显然这将大大降低参评博士生的热情,无法起到鼓励人才的作用。因此,建议能够随着博士生毕业人数的增长,将获奖论文的数量控制在1%左右,保持与评选初年持平的水平。

三、历年获奖论文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一)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评单位包括全国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权资格的单位,即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其他部委所属科研院所等。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7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316个。至2011年,1 279篇获奖论文共来自156个高校/科研单位,对其中“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获奖论文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影响效果。获奖总数排在前十位的单位如表2所示。

中国科学院共有44个下属科研院所获评优博论文,总数达184篇,占获奖论文总数的14.39%,并且相比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获奖总数都在2倍左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规模庞大,2011年共有4 832人获得博士学位,相比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评选基数较大;另一方面,中国科学院拥有320余位两院院士、4 200余名博士生导师,其以研究所为基础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和一流科研实践条件,为培养优秀博士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排名前十位的单位中,除中国科学院外,全部

是国家“985工程”一期大学。这一方面说明“985工程”一期建设高校都是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985工程”大学依托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为国家高精尖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156个学位授予单位中,包含了 39个“985工程”高校(共39所),和89个“211工程”高校(共113所),也就是说,包括了全部“985工程”高校以及78.76%的“211工程”高校,39所“985工程”高校共产出优博论文768篇,加上中国科学院的184篇,这40所高校/科研单位共产出952篇优博论文,相当于25.64%的学位授予单位产出了74.43%,大致符合“二八率”的分布,说明中国优秀博士生的培养已经形成了由“985工程”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成的核心群体。

(二)学位授予单位的洛特卡分布统计

(四)各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相关性分析

将历年获奖论文的数据,按照一级学科进行统计,统计出各一级学科获奖论文的总篇数,以及其中指导老师是学位评议组成员的文章数量。同样将数据导入Excel软件,选择Pearson(皮尔生)函数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r为0.836,大于0.8,说明各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同样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将其中指导教师是学位评议组成员的文章数量与总篇数进行比重分析,按照所占比重降序排列,比重大于等于50%的学科如表6所示。

在85个获得优博论文的一级学科中,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相关性平均为32.74%,也就是说,对于所有一级学科而言,将近1/3的获奖论文来自评议组成员指导的博士。并且,超过50%的一级学科有20个,有4个一级学科相关性达到100%,分别为公共管理、军制学、社会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相比按照学科门类统计得到的相关性,以一级学科进行分类统计得到的相关性更加明显。显示出一些学科获奖论文成果高度集中在评议组成员指导的博士中。endprint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学科门类或者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都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博士培养的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对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占获奖论文导师比重超过50%的一级学科,杰出的研究人员呈现出高度的集中性,形成了该领域的核心团体。然而,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的高度相关性也反映出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发展氛围。另一方面,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结果已经普遍作为高校对博士生培养单位以及指导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那么如果能够建立更加有效的评选机制,避免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高度的相关性,将能够大大增强评选的信度。

六、结论与思考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然而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结果,反映出中国学科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机制存在的问题,值得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项目简介[EB/OL].[2012-05-22].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lpj/yblwpm/257695.shtml.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历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EB/OL].[2012-05-22].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lpj/yblwpm/.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1.

[4]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人才——曹雪涛[EB/OL].[2012-05-22]. http://www.cae.cn/cae/jsp/jump.jsp?oid=2011123111541584367424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IU Junping, ZHAO Yuehua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Using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model,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degree conferring unit, discipline and the Dissertation instructor,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selection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Excellent Doctors have formed a core group of “985 Proje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2)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counted for 67.79% of the total outstand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s, showing the problem of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unreasonable structure; (3) instructors and the number of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bey Lotka distribution: f (yx) = 0.759/x3.302, and the instructors of awarded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highly correlates to Appraisal Group,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974, appearing the problems of selection mechanism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uantitative analysis; Lotka distribu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责任编辑 彭建国)endprint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学科门类或者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都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博士培养的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对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占获奖论文导师比重超过50%的一级学科,杰出的研究人员呈现出高度的集中性,形成了该领域的核心团体。然而,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的高度相关性也反映出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发展氛围。另一方面,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结果已经普遍作为高校对博士生培养单位以及指导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那么如果能够建立更加有效的评选机制,避免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高度的相关性,将能够大大增强评选的信度。

六、结论与思考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然而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结果,反映出中国学科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机制存在的问题,值得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项目简介[EB/OL].[2012-05-22].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lpj/yblwpm/257695.shtml.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历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EB/OL].[2012-05-22].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lpj/yblwpm/.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1.

[4]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人才——曹雪涛[EB/OL].[2012-05-22]. http://www.cae.cn/cae/jsp/jump.jsp?oid=2011123111541584367424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IU Junping, ZHAO Yuehua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Using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model,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degree conferring unit, discipline and the Dissertation instructor,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selection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Excellent Doctors have formed a core group of “985 Proje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2)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counted for 67.79% of the total outstand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s, showing the problem of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unreasonable structure; (3) instructors and the number of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bey Lotka distribution: f (yx) = 0.759/x3.302, and the instructors of awarded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highly correlates to Appraisal Group,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974, appearing the problems of selection mechanism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uantitative analysis; Lotka distribu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责任编辑 彭建国)endprint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学科门类或者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都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博士培养的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对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占获奖论文导师比重超过50%的一级学科,杰出的研究人员呈现出高度的集中性,形成了该领域的核心团体。然而,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的高度相关性也反映出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发展氛围。另一方面,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结果已经普遍作为高校对博士生培养单位以及指导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那么如果能够建立更加有效的评选机制,避免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高度的相关性,将能够大大增强评选的信度。

六、结论与思考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然而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结果,反映出中国学科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机制存在的问题,值得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项目简介[EB/OL].[2012-05-22].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lpj/yblwpm/257695.shtml.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历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EB/OL].[2012-05-22].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lpj/yblwpm/.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1.

[4]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人才——曹雪涛[EB/OL].[2012-05-22]. http://www.cae.cn/cae/jsp/jump.jsp?oid=2011123111541584367424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IU Junping, ZHAO Yuehua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Using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model,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degree conferring unit, discipline and the Dissertation instructor,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selection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Excellent Doctors have formed a core group of “985 Proje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2)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counted for 67.79% of the total outstand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s, showing the problem of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unreasonable structure; (3) instructors and the number of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bey Lotka distribution: f (yx) = 0.759/x3.302, and the instructors of awarded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highly correlates to Appraisal Group,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974, appearing the problems of selection mechanism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uantitative analysis; Lotka distribu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中国论文 篇4

届时, 大会将设立“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保护的有效途径”和“电子认证服务的解决之道”两个分论坛, 并集纳各界经典名篇、学术成果、研究课题、应用经验, 编辑出版《2012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展望学术论文集》, 其中优秀论文将择优在《信息安全与技术》杂志 (国家级刊物) 上刊登, 并全文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征文内容如下:

1.计算机安全、下一代网络安全技术;

2.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密码学、软件安全;

3.信息系统等级安全保护、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4.云计算与云安全、物联网的安全;

5.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移动计算平台安全性研究;

6.信息内容安全、通信安全、网络攻防渗透测试技术;

7.可信计算;

8.关键基础设施安全;

9.系统与网络协议安全分析;

10.系统架构安全分析;

11.面向业务应用的整体安全保护方案;

12.信息安全漏洞态势研究;

13.新技术新应用信息安全态势研究;

14.Web应用安全;

15.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实施与发展现状;

16.国内外电子认证服务相关政策与标准研究;

17.电子认证服务最新技术和产品;

18.电子认证服务应用创新;

19.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研究和热点事件解析;

20.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的认定程序/技术规范/应用规范/应用案例分析;

21.数字证书交叉认证技术规范/应用规范/应用案例分析;

22.电子认证服务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融合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应用发展情况;

23.其他与信息安全与技术相关的内容。

截止时间:2012年6月15日 提交信箱:cistc2012@126.com

中国民俗论文 篇5

我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构成多种类型,学者们对它作了不同的分类。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其内容包罗万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地域性的,也有全民性的。我国的春节,可说是全民性的传统节日。节日民俗带有浓烈的文化色彩,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诸如政治、经济、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皆在节日民俗中有着综合反映。

关于春节民俗的兴起, 民间的传说故事有所记述。传说故事《春节》讲述一位很有心计的青年,名叫万年,他一心想把节令定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奋测日影,精心作记录,探索出太阴历的基本规律: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 一岁月有十二圆。他将草创的太阴历奉献天子祖乙, 敬请天子定节令。天子祖乙便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传说故事《过年的来历》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春节的来历。相传很古老的时候, 我们的祖先深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头如狮子一样威武, 身躯象牛一样肥壮, 力大无比,发怒时一声吼叫,山摇地动。这种猛兽常常窜进人们的住处猎食人和牲畜, 为害极大。特别是每年的岁末严寒之时, 更是作恶多端, 弄得百姓惶惶不安。人们同这种猛兽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终于找到了它的弱点,发现它最害怕三种东西:一是红颜色, 二是火光, 三是响声。于是,在每年的岁末之时,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着火堆,夜里还通宵不睡觉,打打敲敲闹得震天响。这样吓跑了猛兽,求得平安。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岁末家家户户都张贴红纸对联, 点灯燃烛,敲锣打鼓, 通宵守夜。这种做法,相沿成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这就是-过年。这日子就是现在的大年三十和初一。还有其它一些传说故事,从大年三十守夜、祭祀灶王神和贴春联等多个侧面述说春节的兴起。纵观上述种种传说故事, 它们讲述春节的来历, 虽然说法有区别, 角度不相同, 但也有其共同之点, 这就是除旧迎新, 庆祝、纪念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和胜利, 希冀来年再创佳绩, 形势更喜人。所以, 春节是一个充满欢乐、祥和、吉利和希望的极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 这种浓烈的氛围处处可以领略感受, 处处给人欢欣鼓舞。这是春节民俗的基本特色。

春节期间, 民风民俗, 异彩纷呈, 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节日民俗文化。而在少数民族地区, 春节民俗中的美酒和酒歌,是最为奇特而又最具魅力的文化现象。民族地区的酒和酒歌文化源远流长, 它历古至今,盛况不衰。对此, 笔者今年春节在贵阳市郊民族地区采风颇有感触。兄弟民族同胞的美酒、酒歌, 是那样的浓烈而情深, 又是那样的质朴而温馨。我们行走在市郊布依族村寨,受到的是热情接待, 见到的是热闹场面, 好客的主人对我们以歌相迎, 以酒相敬。有的村寨, 男女歌手还在农家小院设置酒歌会场, 边唱歌, 边敬酒, 其浓烈的气氛, 深厚的情意, 真是空前少有, 感人肺腑。这是布依人好客的真诚表现, 也是他们待客的独特方式。兄弟民族同胞能歌善舞, 这是他们的特长, 也是他们的才华。在采风中,有人给我们讲起了布依族女歌手龙发英的故事。她从六岁开始学唱山歌, 从小到大, 唱山歌一直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现今, 这位中年歌手已唱红了布依山乡的村村寨寨, 博得广大观众的喝彩, 就连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听了她的歌唱也点头称赞, 连声说好。布依族山歌代表之作《好花红》:好花红, 好花红, 好花生在刺藜蓬, 好花生在刺藜树, 哪朵当阳哪朵红。好花鲜, 好花鲜, 好花生在刺藜边, 好花生在刺藜上, 哪朵向阳哪朵鲜。龙发英演唱这首山歌音调动听优美、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唱得特别深情, 经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受到音乐界专家的好评。无疑, 象龙发英和许许多多布依儿女、侗族儿女及黎苗儿女的歌唱, 为新春佳节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展示出浓烈的节日文化色彩。

民俗虽然有其稳定性的特点, 但它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也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发生变化。我们从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文化中, 即可看到民俗自身的发展和演变。我们春节采风, 所到之处都看到各族人民欢度春节一方面沿袭传统的民俗, 开展多种多样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 另一方面又将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充实于新春节日生活之中。时下, 我国各民族人民欢度春节最为欢欣、快乐的一件事, 就是收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文艺晚会的精彩节目, 从中回味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刻变革, 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和日益强胜而骄傲和自豪, 为祖国跨入新世纪将会开创更美好的明天而充满信心。可以说, 从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 各家电视台在春节期间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文艺晚会, 将许许多多反映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形象描绘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生动展示祖国美好明天的各类精彩文艺节目, 送到国内千家万户, 送到海外华人居住地区, 为亿万炎黄子孙欢度新春奉献了精美的精神食量, 成为今日春节民俗文化中的闪光点。

在少数民族地区, 我们欣喜地看到春节民俗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在采风中感受到:春节民俗的新变化,主要的就新在人的观念的改变。从我们春节采风所见,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黎苗村寨,我们看到黎苗儿女不仅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对现代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二,如今广大黎苗人民, 他们一边忙着过年, 欢度春节, 一边又忙生产,更是不忘发展生产的大事。传统民俗具有多种功能, 其良俗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而不健康的陋俗则对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 对传统民俗中的陋俗必须加以改革, 剔除糟粕的东西。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的功能作用, 有学者概括为历史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等。中国著名学者、民俗学专家钟敬文教授指出:“民俗现象的功能,主要在于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从规范角度讲, 民俗对人们可以在法律、纪律、道德和行为等多方面起到规范作用。培根曾说: 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 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 而他们的行为, 则多半取决于习惯。民俗由于具有社会性、集体性、传承性和传播性等基本特征, 因此, 民俗具有特殊的作用, 它是从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出发, 将群体所奉行的某一种信仰和具有共识的行为方式予以肯定, 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 统一人们的行为, 从而维系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行。民俗在统一群体行为的同时, 还维系着群体的心理。

中国论文 篇6

此项赛事面向全国征集作品,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音乐工作者和业余音乐爱好者均可报名参赛。中小学校园歌曲作品要求从不同侧面反映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反映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特点;反映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的精神风貌,题材、形式、风格等不限。中小学音乐论文、教案征集要求为近几年新创作的中小学音乐论文或教案,2000字左右,有条件的可提供电子稿,参赛教案作品如使用课件,需一同提供。

所有参赛作品均由文化部中国轻音乐学会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选,将从参赛作品(校园歌曲、论文、教案)中评选出各300件入围作品,再从中评选出一等奖各10名、二等奖各20名、三等奖各30名、优秀作品奖各100名,其余的作品获得“入围奖”。

所有参赛选手的资料和参赛作品将在中国轻音乐学会官方网站展示一年,获奖作者还将被吸收为“文化部中国轻音乐学会会员”,部分优秀参赛作品将出版发行,面向全国推广、发行。

组委会拟定于2007年初举办“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创作专题研讨会暨颁奖仪式”(分校园歌曲组、音乐论文组、教案组),组委会将邀请获奖作者出席,参加交流、发言、研讨,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词曲作家及音乐教育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

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论文篇目辑览 篇7

央视国际北京奥运会新媒体转播的个案研究

(王相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对奥运遗产观的理性思考

(赵海燕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非同步性发展视角下的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

(李赞, 田麦久) 体育学刊.2009 (12)

体育标语在国家体操队训练场馆中的应用研究

(孙继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奥运冠军江钰源少儿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邓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航空体育素质训练对提高飞行能力的实验研究

(李文川)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东南亚在亚运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战略

(黄真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新中国参与奥运的心路历程

(武巧玲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人类表演学视角下的古希腊祭祀竞技赛会

(赵岷, 李翠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羽毛球运动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郑植友, 周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考察阶段模型的阶段性假说

(段艳平, 鲍政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我国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的思考

(谭次平, 马卫平) 体育学刊.2009 (12)

学校体育“人本”教育生态的偏失及补偿研究

(王晓均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竞技教育在我国的失落与重建

(张晓军) 体育学刊.2009 (12)

基础科学

强调心理因素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模糊综合评价

(赵少平, 高全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游泳训练对脑瘫综合性康复作用的应用研究

(丛宁丽, 关志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影响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和对策

(高芸, 阮恩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对参赛冬季两项运动的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心理干预技术探讨

(黄滨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健身瑜伽对中老年知识分子血脂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朱琦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古典芭蕾挥摆腿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剖析

(李博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降控体重及训练监控研究

(陈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脑舒合剂”对大鼠过度运动后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袁琼嘉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不同海拔地区世居人口登山前后机体指标变化研究

(王纯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运动调节CSEH2S系统在实验性SD大鼠动脉粥样

硬化进程中的作用

(刘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用20-MST评定学生有氧耐力的区分度的研究

(莫月红, 傅强)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大学生隐形肥胖的研究

(张卫平, 马有保)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成年居民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相关回归分析

(李熙, 郭海英)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短跑训练对跟腱横截面积和弹性模量的影响

(沈勇伟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1)

不同项目运动员身体成分与机能的关系

(蔡广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1)

热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运动抗氧化能力和HSP70表达的影响

(王军力, 肖国强) 体育学刊.2010 (1)

八段锦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周新新)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体育专业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Wingate及HUR测力台

无氧能力测试的分析研究

(赵永才)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

(闫巧珍, 张杨)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锁阳煎剂对大鼠心肌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李东哲, 谢春雨)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人体不同高度下落地面冲击力及下肢关节肌力矩

变化特征研究

(成万祥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高跟鞋-步态-损伤之生物力学研究

(李媛 等文)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我国男子铅球优秀运动员背向滑步最后用力时躯干

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余章彪, 郭宾) 体育学刊.2010 (2)

大负荷跑台训练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王海涛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2)

体育产业

奥运体育广告营销特点对我国体育广告发展的影响

(刘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安利纽崔莱健康跑”营销传播机制研究

(周杰, 李清)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皖江城市带中间阶层体育消费需求结构的数量分析

(姚磊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2)

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陈永军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2)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体育产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熊锦平, 李舜薏) 体育学刊.2010 (1)

群众体育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核心竞争力来源与形成路径研究

(赵广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谈智武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城市社区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王国红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江苏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孙锋1, 羌霞2)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对儿童体育发展适宜性问题的思考

(王坤, 季浏) 体育学刊.2009 (12)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南部沿海区域大众体育的发展

(陈琦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1)

关于立法推动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思考

(朱宁波)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当前我国社区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研究

(张龙)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学校体育

试论体育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偏见与极端化现象

(于素梅, 毛振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杜光宁, 赖炳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30年回顾与思考

(吴忠义, 高彩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高等院校网球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王海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高校学生充当特奥融合运动伙伴的意义探析

(胡凯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

(董永利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学校体育的伦理审视

(李传奇, 周兵) 体育学刊.2009 (12)

我国高校体操教材发展的现状与特色分析

(郑春梅, 孔令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辨析和建构

(张振华 王栋梅2)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杨志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2)

竞技体育

核心力量训练在游泳训练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郭慧)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等动力量训练的力量增长规律

(李文平 等文)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再论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

项群特征

(张维 等文)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北京奥运会前的比赛安排

(宋明伟, 文明)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奥运会男子田径高度跳跃项目发展历程回眸

(张玉泉)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曹景川, 李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体操外延泛化分析及课程发展趋势探讨

(王志刚, 程湧)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北京奥运会后四川省业余体操训练模式选择

(邱建钢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篮球表演艺术思考

(黄滨, 金生伟) 体育学刊.2010 (2)

英国游泳教员培养体制探究与启示

(陈薇, 孙克双)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2009年欧冠足球联赛防守技术运用研究

(杨次榆, 张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传统体育

试析仫佬族传统社会组织“冬”与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变迁

(王溯, 张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

(王岗 等文) 体育学刊.2009 (12)

独木龙舟的文化解析

(胡小明, 杨世如) 体育学刊.2010 (1)

在全球化背景下探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及

发展道路

(李毅军)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融合与变迁的中华武术功能和作用

(陈青, 曹庆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关于当前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科学认识

(李延超, 虞重干) 体育学刊.2010 (2)

“国家需要”对武术发展的驱动力探析

(杨建营, 邱丕相) 体育学刊.2010 (2)

武术人文教育传播的新理念

(刘静, 袁永虹) 体育学刊.2010 (1)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太极拳智慧探析

(马旭君)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具有地域特色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姚应祥) 浙江体育科学.2010 (1)

对忻州“挠羊”摔跤的文化学考察

(李翠霞, 赵岷) 体育学刊.2010 (2)

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达瓦孜的传承与变迁

(臧留鸿, 张志新) 体育学刊.2010 (1)

体育场馆

我国与发达国家城市体育场馆建设的比较研究

(窦海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体育旅游

广东省滨海体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李春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1)

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论文篇目辑览 篇8

上海竞技体育发展定位研究

(王才兴 等文) 体育科研.2010 (1)

上海市体育赛事发展定位研究

(张林 等文) 体育科研.2010 (1)

上海体育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尹晓峰) 体育科研.2010 (1)

上海体育赛事的发展路径

(陈一平) 体育科研.2010 (1)

上海体育赛事发展的国际比较

(张颖慧 等文) 体育科研.2010 (1)

体育竞技致损行为“排除犯罪性”事由

(潘星丞) 体育学刊.2010 (4)

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正当性

(马法超) 体育学刊.2010 (4)

网络赌球犯罪研究

(夏婧, 赵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当代形态与学术超越

(邓星华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5)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及其选择

(何强, 熊晓正) 体育学刊.2010 (4)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与优化

(张小林, 白晋湘) 体育学刊.2010 (5)

我国体育犯罪研究综述

(康均心)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导向研究

(乔玉成) 体育学刊.2010 (5)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10 (1)

运动员和谐发展的行为诉求

(孙永泰, 刘英杰, 江国平) 体育科学研究.2010 (1)

自由的限度:竞技体育中高科技运用的哲学思考

(沈克印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4)

球类领会教学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

(王润斌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养狼计划”实施策略构想

(兰彤, 刘丰德) 体育学刊.2010 (4)

新中国60年体育邮票发行的研究

(苏肖晴, 姜秀英) 体育科学研究.2010 (1)

宏伟的目标 艰巨的任务

(韩冬)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从提倡到保障:新中国体育权利立法的发展与期待

(于善旭) 体育学刊.2010 (7)

我国体育领域“软法”问题研究

(贾文彤) 体育学刊.2010 (7)

取消全运会:基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

(秦小平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7)

论体育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的负外部性

(邓春林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7)

我国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现象的分析

(蒋新国) 体育学刊.2010 (7)

20世纪20年代我国体育话语权诉求的历史回顾

(刘剑) 体育学刊.2010 (7)

学校体育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测查量表编制

(史青) 体育学刊.2010 (7)

大学生自卫防身意识与武术学习动机现状调查研究

(陈宏良 等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也论“体质论”与“技能论”——与张磊商榷

(卫京伟) 体育学刊.2010 (6)

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写作中的比喻修辞

(黄璐, 卢红梅) 体育学刊.2010 (7)

美国SPARK课程的教师培训

(尹志华 等文) 体育学刊.2010 (6)

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王书彦, 周登嵩) 体育学刊.2010 (6)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传统养生与保健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姜明 等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我国体育院校开设武术演艺专业方向的可行性研究

(王三 等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影响我国高校学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于东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体育隐性课程的开设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王向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课余锻炼对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刘继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普通高校建立基于虚拟团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于鹏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山东省师范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谭清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若干运动训练学理论的思考与辨析

(郭可雷, 徐本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与“多课次”训练的科学化思辨

(郭力 等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教学师生冲突问题研究

(刘安清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吴健, 陈及治)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竞技体育

中国蹦床项目制胜因素探析

(周曰智)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篮球运动员对球队的信任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团队凝聚力的

关系

(于少勇) 体育科学.2010 (6)

基于“Plyometrics”理论的WCBA运动员力量训练

(崔德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第17届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失利原因分析

(魏文山, 杜兆斌)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排球扣球起跳及专项力量特征的综合研究

(华立君, 宋吉锐) 体育学刊.2010 (6)

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运动员比赛心率特征研究

(陈超 等文) 体育科学.2010 (5)

从技战术角度分析王皓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

失利的原因

(刘琨)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传统体育

中西方不同视角下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朱东 等文) 体育科学.2010 (6)

对武术散打训练本质规律的研究

(曾于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中国武术职业联赛观赏性问题探讨

(张茂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现代化发展对武术造成的消极影响研究

(杨建营, 邱丕相)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武术短兵与击剑、剑道项目特色之比较研究

(戴小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研究

(郭德兵)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散打竞赛中拳腿进攻技术判罚现状及对策

(高亮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散打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实验研究

(周小青, 张冬琴)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对我国男子冰壶队比赛投壶成功率的研究

(王珂, 冯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

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考

(韩丹)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旅游开发构想

(李凌) 体育学刊.2010 (6)

体育旅游

论海西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林伟 等文) 体育科学研究.2010 (1)

武夷山市体育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荣艾) 体育科学研究.2010 (1)

厦门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探究

(叶林海) 体育科学研究.2010 (1)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

(李建钢, 王新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打造山东“三山两湖”体育休闲旅游圈的战略构想

(魏文山, 杜兆斌)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东北地区体育旅游整合研究

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组织机构 篇9

1.主任

罗哲文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 (副部)

2.顾问 (排名不分先后)

张锦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齐康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

马克俭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

王景慧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陈为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原建设部总经济师

王静霞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顾问

二、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专家委员会

1.主任

李先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博导

2.评委 (排名不分先后)

楼庆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马炳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

杨志军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原司长

赵之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业祖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北京建工学院教授

三、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组委会

名誉主任:姚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建设部原总工程师 (副部) 、博导

主任:肖厚忠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组织机构 篇10

1. 主任

罗哲文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 (副部)

2. 顾问 (排名不分先后)

张锦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齐康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

马克俭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王景慧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陈为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原建设部总经济师

王静霞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顾问

二、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专家委员会

1. 主任

李先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博导

2. 评委 (排名不分先后)

楼庆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马炳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杨志军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原司长

赵之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业祖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北京建工学院教授

三、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组委会

名誉主任:姚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建设部原总工程师 (副部) 、博导主任:肖厚忠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论文 篇11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米德尔马契》;学术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常晓丹,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米德尔马契》(以下简称《米》)于19世纪70年代问世,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因其宏大的结构、丰富的细节、深厚的道德寓意与精神内涵而受到知名评论家的推崇[1]。20世纪,《米》在西方评论家伍尔夫、利维斯、海特、哈迪、哈维等人的赞扬声中,晋升为最伟大的英国小说之一[2]。在中国,它又得到了怎样的评价?本文以25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出版与之相关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这部小说被中国评论家和读者接受的现状、热点及其转向,并分析这部小说在中国引起小众出版热潮的原因。

一、《米》相关学术论文在中国的发表

《米》作为乔治·艾略特的巅峰之作,西方评论家眼里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以及英国读者推选的必读百本小说之一,在中国的引进出版和相关研究却远远无法与它在国外的声望相匹敌。自1987年项星耀的中文译本出版以来,这部小说仅于1990年、2006年和2008年每年再版过1次,其出版次数之少足以说明《米》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大众关注。然而,这部小说的学术价值却吸引着思想上不断发生变化的中国评论家 [3]。这个学历较高的小众读者群体,不仅一直关注这部小说,还通过学术期刊发表他们关于这部小说的创新思路和学术见解[4]。因此,研究关于这部小说的学术期刊论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在中国学术界的接受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上输入关键词“米德尔马契”,并将截止日期设定为“2015年12月31日”,可检索到与《米》有关的文献353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204篇、博硕论文75篇,其他文章74篇。笔者以“出版年份”为横坐标、“学术期刊论文刊登数量”为纵坐标绘制《米》学术期刊论文分布图(见图1)。

由图1可见,国内《米》的研究论文有两大特点。

第一,2006年以前,与《米》有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年出版量在10篇以内,年平均值为3.3篇;2006年以后,与《米》有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年出版量在10篇以上,年平均值为16.8篇。这些数据表明,2006年以前,这是一部被中国学术界冷落的外国文学作品。2006年以后,中国学术界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进程加快,它开始得到广泛的解读和传播。此外,《米》1990年的再版,虽然没有使其获得广泛的读者群,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当时中国评论家对它的关注度。

第二,2009年,中国学术界对《米》的研究出现了第一次小高潮,这一年关于《米》的学术期刊论文数量超过了20篇,这可能与小说在2006年和2008年的再版有关。2013年,中国学术界对《米》的研究出现第二次小高峰,则很可能与2012年《米》kindle免费电子书的出版有关。如果说《米》在20世纪90年代的再版引起了当时中国评论家对它的关注,那么2012年《米》kindle免费电子书的出版则让21世纪新一代中国评论家对这部小说开始广泛接受和研究。这说明,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阅读方式挣脱了纸质译本的限制,为中国评论界带来一种新气象。

从与《米》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情况可以看到,中国评论家正在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不断地挖掘这部小说的价值,阐释它的意义,并推动它在中国的传播。

二、《米》在中国学术界引发的研究热潮

我们从《米》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小说没有得到中国普通读者的广泛接受,但却在中国评论界中引起了小众的研究热潮。这股研究热潮有三个特点。

1.“作家—作品”评价模式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中国评论家发表的关于《米》的学术期刊论文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详细向中国读者介绍了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及三条情节主线,成功为评论界开启了“作家—作品”的小说评价模式。21世纪的中国评论家沿用这一评价模式,发表了92篇关于《米》的学术期刊论文。2009年,《作家杂志》发表了《乔治·艾略特在中国》一文,这篇文章不仅回顾了2009年以前关于乔治·艾略特小说在中国的研究状况,还指出“国内对乔治·艾略特的宗教道德观、女性主义思想、人本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明显的重复性”[5]。笔者发现,在2010年至2015年5年间发表的关于《米》的学术期刊论文,有一半以上以小说文本为基础探讨乔治·艾略特的人本主义道德观和她的女性主义倾向,这说明中国评论家正在通过学术期刊向中国普通读者推介这部小说。这些学术期刊论文有一些共同特点:从乔治·艾略特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出发,向中国读者阐释了他们无法感知的社会;从《米》的文本出发,分析了乔治·艾略特的宗教道德观、爱情婚姻观、女性意识和博爱情怀;从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多萝西娅的性格特点出发,向中国读者阐释了女性情感体验。可以说,这些研究论文共同阐释了中国读者所不了解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乔治·艾略特的人本主义和宗教道德观念,并使多萝西娅这个在强烈的宗教情绪控制下,时而气势汹汹、时而忧心忡忡的女子,成为被中国评论家普遍接受的、具有强烈道德责任感的“圣女”[6]。

2.“女性主义”评价模式的推广

随着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推广,中国评论家在该理论的影响下对《米》的核心人物多萝西娅进行了全方位的述评。2002年,《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刊登的《多萝西娅与圣女神话之因缘》一文,从神话和女性的视角分析了多萝西娅与圣德雷莎在婚姻选择上的融合与游离,将多萝西娅与卡苏朋的婚姻誉为多萝西娅“拒绝尘世男性崇拜者的诱惑,表演与主圆房的神秘仪式”,将她与威尔·拉迪斯拉夫的婚姻视为她放弃心中的圣父,颠覆圣女婚姻模式、重建符合现实生活的男女婚姻关系的本能行为。同年,《暨南学报》刊登的《试论乔治·艾略特女性意识的独特性——对〈米德尔马契〉的重新解读》一文,将作品蕴含的独特女性意识与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所处的生存现实环境和艰辛的创作之路结合起来,对比分析了无法摆脱男权社会压制的多萝西娅所具有的女性意识。自此,多萝西娅的人生和选择成了21世纪具有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视野的评论家们所关注的焦点。2002年至2015年间,有32篇学术期刊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叛逆女性”多萝西娅的女性意识,以及她所面临的职业、教育和婚姻等问题。可以说,多萝西娅所经历的女性困惑、觉醒与成长,使她成为具有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视野的中国评论家所接受的“女性主义者”。

nlc202309082150

3.关于小说叙事策略的研究

21世纪,《米》使用的叙事策略受到了中国评论家的重视。2003年至2015年间,共有7篇阐述《米》叙事特点的学术期刊论文发表。这些论文不仅向中国普通读者阐释了艾略特在《米》里所使用的反讽、心理分析、戏剧化、插话、渲染过渡等叙事策略,还解释了为什么小说选用的多视角叙事模式会成为中国普通读者眼中支离破碎的、生硬或干巴巴的抽象思维[7]。2011年,《黑河学院学报》刊登的《在自由与束缚之间——解读乔治·艾略特主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小说中母亲角色的缺失或边缘化,解释了多萝西娅在少女时代选择老学究卡苏朋,在寡居之后选择稚嫩的威尔的原因,同时,向秉承女子从一而终思想的中国读者展示了另一种女性婚姻选择。在《米》的叙事策略被解读的过程中,女主角多萝西娅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女性主义特质,以及她对传统男权社会的依附性和妥协性,使她成了新时期中国评论家眼中陷入凄惶困境的“迷茫的女性主义者”。

随着越来越多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米》的叙事策略,它所展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乔治·艾略特具有的人本宗教道德感和责任感,以及小说主要人物形象都逐渐变得鲜明和具体化。女主角多萝西娅想要改善村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帮助卡苏朋完成人生理想、资助利德盖特的“大爱”行为得到了中国评论家的认可,她在小说中有过的动摇和选择也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同情。

三、《米》在中国学术界的研究转向

随着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信息的新一代中国评论家的出现,中国评论界在关注乔治·艾略特、《米》和女主角多萝西娅的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研究转向。

1.女性人物形象研究的转向

21世纪10年代,《米》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玛丽·高思受到了特别关注。2011年至2014年间,中国学术界发表了3篇关于这个人物的学术期刊论文。2011年,《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刊登的《隐形的自我——玛丽·高思形象分析》一文,将玛丽誉为乔治·艾略特的一个人格化身。2012年,《文学教育》刊登的《追求完美和谐婚姻的玛丽·高思》一文,将她誉为“双性同体的化身”“和谐婚姻的构建者”。2014年,《文学教育》刊登的《玛丽的知识:智性认知和道德原则》一文,更是将她誉为“智性和德行的结合体”。新时期中国评论家对自立自强的玛丽·高思有较高的评价,不仅让她荣登成功女士的宝座,也让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受到作家和翻译家朱虹关注的布尔斯特罗德太太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国内目前还没有专属于布尔斯特罗德太太的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但是新时期的评论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分析漂亮、聪明又富有的女主角多萝西娅所经历的无病呻吟式的“精神追求”,而是将视线转向了尽心尽力辅佐男友的玛丽·高思和对丈夫不离不弃的布尔斯特罗德太太。这一研究转向不仅反映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意识对中国个别评论家的显性影响,也证明了“相夫教子”“夫唱妇随”“从一而终”等传统中国女性价值观念对中国评论家的深刻影响。

2.男性人物形象研究的转向

与小说女性形象研究转向相同的是,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也受到了新时期中国评论家的关注。2010年,《国外文学》刊登了《威尔·拉迪斯拉夫与窗户意象》一文,将威尔视为开启多萝西娅与外部世界联系的一扇窗户以及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全面肯定了威尔这一人物形象的价值。同年,《外国文学评论》刊登了《〈米德尔马契〉中的科学思想——从利德盖特的科学研究看乔治·爱略特的创作》一文,分析了利德盖特的人生理想和追求。2010年《艺术广角》刊登的《从宗教期盼向世俗生活转向——评爱略特小说〈米德尔马契〉》和2012年《文学教育》刊登的《〈米德尔马契〉中布鲁克先生想象剖析》,则详细分析了布鲁克先生的形象。可以说,《米》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在新时期摆脱了女主角多萝西娅的陪衬和从属地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3.小说研究视角的多元化

21世纪的中国评论家不仅从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互文性理论等视角展开对《米》的研究,他们还另辟蹊径,从更独特的视角阐述了《米》的情节和人物。2012年,《郑州大学学报》刊登了《拯救物化和异化——〈米德尔马契〉的消费文化批评》一文,运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阐述了被消费文化异化的布尔斯特罗德、罗莎蒙德、利德盖特、文西等人的选择,并提出了以“爱、同情、怜悯、利他主义”等传统价值观为应对的治愈方案。2013年,《外语教学》刊登的《〈米德尔马契〉的悖论自由》一文,从阿诺德和威廉斯的自由民主悖论出发,分析了小说中隐含的悖论自由和改革出路。2014年,《外国文学》刊登的《地质学均变论思想与乔治·爱略特的道德观》一文,以地质学均变论和灾变论为切入点,分析了《米》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2015年,《邯郸学院学报》刊登的《女性·自然——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米德尔马契〉》和《青年文学家》刊登的《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米德尔马契〉》则将生态女性主义研究方法拓展到对《米》的整体阐释,进而创新了女性主义评价模式。

综上所述,中国评论家作为掌握文学评论前沿知识和拥有敏锐观察力的特殊受众,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向中国普通读者不断阐释《米》的时代背景、宗教道德观、人物形象、主题及其叙事策略。在这个阐释的过程中,《米》的主人公多萝西娅作为女性的历史存在意义、反抗意识,以及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价值逐渐被释放。虽然目前中国评论家在接受和评价《米》的过程中仍然以“作家—作品”为主线,分析乔治·爱略特和多萝西娅的宗教道德观念、女性主义特征,没能从比较文学视野出发,研究它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异同,并提高它在中国的接受度。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一代中国评论家会捕捉中西方在《米》研究领域的异同,同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米》的研究中。以读者为研究视角的新型研究模式必将成为更多中国评论家的选择。

[1]李维屏,宋建福,等. 英国女性小说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罗杰鹦. 《米德尔马契》的批评接受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11(5):122-128.

[3]黄鸿业. 学术期刊的舆论导向观照[J]. 出版广角,2014(3):62-63.

[4]吴向东. 乔治·艾略特在中国[J]. 作家杂志,2009(4):37-38.

[5]乔治·爱略特. 米德尔马契[M]. 项星耀,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F.R.利维斯. 伟大的传统[M]. 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组织机构 篇12

1. 主任

罗哲文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 (副部)

2. 顾问 (排名不分先后)

张锦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齐康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

马克俭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

王景慧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陈为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原建设部总经济师

王静霞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顾问

二、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专家委员会

1. 主任

李先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博导

2. 评委 (排名不分先后)

楼庆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马炳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

杨志军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原司长

赵之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业祖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北京建工学院教授

三、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组委会

名誉主任:姚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建设部原总工程师 (副部) 、博导

主任:肖厚忠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一篇: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下一篇:企业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