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决策与分析

2024-10-28

物流决策与分析(共12篇)

物流决策与分析 篇1

1引言

我国开展招投标是近二十几年的事, 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运用国际投标开拓了国际市场, 节省了资金, 并且推动了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 从而使政府和企业引进了公平竞争机制和科学管理手段, 优化了投资和资源利用。尽管如此, 招标投标在我国的某些领域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因而限制了其效用的展示和发挥。

为了加快与国际接轨, 我国的大型生产型企业也倾向于通过招标的方式将企业的采购、生产及销售等物流活动外包出去。在众多的物流服务需求当中, 以生产型企业的采购物流最为复杂, 因为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 涉及到生产型企业内部生产、销售等环节, 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因此, 随着采购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多, 认真系统的研究采购物流项目招投标的特有机制、具体操作细节以及投标决策方法, 不仅对投标的物流企业甚至对招标企业的采购部门来讲都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 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决策支持作用。

2物流项目招标投标的基本原则

2.1 项目招投标的基本内涵

招标投标是招标人应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有组织地开展择优成交的一种成熟、规范和科学的特殊交易方式, 它是由招标人或招标人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通过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信, 发布招标采购的信息与要求, 在同等条件下, 邀请潜在的投标人参加平等竞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 通过对投标竞争者的报价、质量、工期 (或交货期) 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科学比较和综合分析, 从中择优选定中标者, 并与其签订合同, 以达到招标人节约投资、保证质量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这种交易方式包括招标和投标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方面是招标人以一定的方式邀请不特定或一定数量的投标人投标;另一方面是投标人响应招标人的招标要求参加投标竞争。目前, 国内外招标投标的有关规则和实际运作中, 尽管通常只说“招标” (如“工程施工招标”、“货物招标”、“服务招标”等) , 但却同时都对招标投标做出相应的规定和约束。因此, 通常所说招标, 实际上是招标投标的简称, 是分别从买方 (发包方) 或卖方 (承包方) 不同的角度运作所得的称呼。

2.2 物流项目招标投标的原则

2.2.1 公平与公正原则

①对待各方投标者一视同仁, 招标方不得有任何歧视某一个投标者的规定和行为。

②招标过程实行公开公证方式。开标过程请公证机关或投标人代表当众核查密封, 当场监督, 确保开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

③公开评标标准和评标办法, 是保证和约束评标委员会评标过程公正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④评标必须由依法组织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进行, 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

2.2.2 公开原则

①招标活动的信息公开。

②开标的程序和内容公开。

③评标标准和方法必须公开。

④中标结果公开。

招标交易方式的公开性特征, 是对投标人最具吸引力的特点之一, 它使合格的投标者能以均等的机会参与竞争, 实现其效率与效益。

招标投标机制上的这些基本原则, 充分体现它确实是一种成熟的、规范的和科学的交易方式, 不仅保证了投标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 而且提高了招标人采购的透明度, 促进了资金的节约和采购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有效防止采购行为“私下交易”, 杜绝“暗箱操作”, 遏止腐败现象发生。

2.2.3 物流项目的招标的一般程序与关键环节

招标是物流服务客户寻找物流合作伙伴最常见的做法之一。物流项目的招标本身是物流客户优化自身资源配置, 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合理的成本采购自己满意的物流服务的一种有效方法。

3物流项目招标的一般程序

物流项目与建设工程项目等在招标内容上有本质的不同, 建设工程项目、产品采购项目的指向物都是有形的, 实实在在的, 属于“硬招标”, 其评价标准有统一的国际或国家标准, 为避免所谓“豆腐渣”工程, 由国家规定必须采用统一的招标程序;而物流项目招标采购的是物流服务, 属于“软招标”, 其评价标准随物流客户的物流服务内容不同而不同。所以物流项目招标程序, 除了遵守上述一般特性和原则外, 与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品项目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

3.1 物流项目招标的关键环节

在物流项目招标过程中, 物流客户对自己产品的物流服务进行招标, 首先是组成招标小组。招标小组的组长由招标企业的物流部总经理或总监担任, 其余成员由物流部和采购部人员共同组成。招标小组是招标的工作组, 从事所有与招标有关的工作, 如制定招标书、解答投标单位的询标、进行投标单位的资料审查及现场考察、制定评标标准等, 并将评标意见报告给招标企业总经理, 最后由企业总经理会同物流部、采购部总经理共同决标。具体步骤如下:

①制定招标工作时间表。一般从发出招标意向开始到中标通知书发出前, 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招标小组会制定较详细的这段时间的招标工作时间表, 并通知投标单位。

②首先向拟定投标的物流企业发出招标意向, 物流企业会对此标作出投或不投的决定。当接到物流企业的投标响应后, 招标小组对各个投标企业进行资格考察, 如了解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种类、物流服务经验、参观仓库和仓库保管水平, 了解运输方式以及自有车队数量和运输监控能力以及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对那些没有物流服务经验和资源的企业, 如只有一套物流信息系统, 而无其他物流服务资源, 通常会被招标单位拒绝参加投标。

③对选定参加投标的物流企业, 招标方要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即对招标方为对方制作投标书而提供的产品数据、客户数量以及销售渠道等资料保密, 并只能用于制作投标书。在取得投标单位的保密承诺后, 招标方向投标方发出正式物流服务项目的招标书。

④给投标方大约一个月的研究标书的时间, 然后招标方开始接受投标方的询标质疑, 并开始给予正式解答, 经过电话、传真、E-mail和开答疑会等形式, 与投标方反复沟通交流, 其交流结果纪录整理后经双方确认, 可作为正式投标书的一部分, 通常以附录的形式附在投标书后面。这期间工作时间大约为一个月。

⑤在确定的时间接受投标方的投标书, 规定准确的投标截止时间, 除非特别有利于招标方的投标书, 一般情况下过了投标时间不再接受投标。投标书必须加以密封。

⑥在接到所有的投标书后, 招标小组共同开拆投标书, 大约用一周时间讨论投标书, 修订评标的标准, 按照评标的标准从投标方中选定两家作为最后投标方。评标是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物流项目的评标, 不需要公证人到场, 完全由招标小组确定。

⑦被选中的两家投标物流企业, 在接到参加第二轮投标通知后, 对自己的投标书进行较大的改动, 精心准备第二轮投标书, 尤其是报价, 要格外详细的计算各项成本, 以及确定盈利空间, 招标小组会向这两家发出通知:两家投标企业在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上都已接近, 最后的投标看的是各家报价和对自己承担物流服务是否有创新的建议。

⑧这期间, 招标小组对两家投标企业进行多次交流, 详尽了解各家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流程上的差异、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处理办法, 对各家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回答, 并对各家的有益建议进行评估。

⑨一个月后, 在确定的时间里接受两家的最终投标书。

⑩招标小组在仔细研究两家的投标书的一周后, 举行投标答辩会。招标方的几乎所有高层人物参加答辩会, 听取投标方的各项服务建议和提出的服务价格的根据, 同时, 对于物流服务各种细节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质疑, 由投标方给予解答。

(11) 最后招标小组把评标结论报告总经理, 由总经理会同物流部、采购部老总决标。招标小组召见中标单位, 提出最后几个问题, 得到投标方的确认并获得满意的回答后, 通知对方中标。

(12) 三天后, 招标方给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 同时告诉对方准备一个月后接受招标方的物流服务, 并准备签订物流服务合同。

(13) 招标小组对中标单位进行物流服务产品的有关知识的培训, 使中标单位完全熟悉产品的特性而明确服务的要求, 制定正常物流运作的监督机制和控制方法, 并与中标单位密切合作, 准备物流服务的实施。至此, 招标过程结束, 招标小组解散。

4物流项目投标的关键环节

物流企业在寻找物流市场切入方法时, 积极响应物流客户的物流服务招标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参加投标既是物流企业水平素质的过程, 同时又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尤其参加外资企业的招标对于形成高水平的物流设计团队和物流运作团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标后, 与物流客户签订的物流服务合同少则三年, 多则五年, 如果服务质量优秀, 并不断的给物流客户带来利益, 那将会形成长期的合作、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 这对物流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 物流企业绝不能放过物流服务投标的机会, 应全力以赴调动物流企业各部门的力量, 通力合作, 争取中标。物流项目投标的关键环节如下:

①在投标小组的领导和计划下, 有步骤、有节奏的按照招标书的要求, 参入投标活动。投标小组召开各种会议, 明确目标, 做好内部分工, 制定洋细的工作的计划。

②仔细的分析研究招标书的内容是投标成功的基础。对招标书中不清楚、不明白或有问题的地方, 全部认真记录下来列明。然后有计划的与招标方进行讨论, 讨论结果由招标方确认, 作为招标过程的支持文件。

③精心编写投标文件。投标文件是投标活动中最核心、最关键性的文件, 投标书不但是一个完整的物流服务方案, 而且是招标方是否中标的依据。投标书虽然有各种形式, 但有基本的要求, 要求投标书主题清楚、观点明确、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精炼, 逻辑性强。

④将投标书精心装订成册, 在指定时间内, 截止前派人亲自将投标书送到招标人手中。

⑤有计划的向招标方介绍投标方的物流服务水平, 为投标方进行物流服务而选择仓库、库房布置设计、仓库改造计划和反复征求对方意见, 按对方意见修正仓库改造计划。

⑥精心准备投标答辩。将招标方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回答准备。在答辩会上, 进一步展示投标方的合理化建议, 以及提高服务质量, 降低物流服务成本的措施。

⑦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 做好签订合同的准备, 并就合同细节与招标方进行谈判。制作物流服务合同, 为签订合同做各项准备工作。

⑧提出物流服务的具体实施计划:项目实施的时间表, 实施的具体内容, 人力和资源的调度, 资金和费用的预算, 并与物流客户交流。

⑨提出采购社会物流资源计划, 对外实行分包, 选择分包商, 与其签订分包合同。

⑩组织物流运作团队。选择忠于企业, 忠于职守, 有一定物流运作经验的人组成物流项目运作团队。招聘新职工, 进行岗位培训, 购置必要设备。在接手对方物流服务之前, 制定岗位手册、规章制度、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与物流运作团队工作一段时间后, 物流投标小组全部工作结束。投标小组解散, 物流服务交给物流运作团队。

参考文献

[1]蒋瑞忠.招标竞争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 (第一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刘慧.中国招标投标的发展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N].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1996, (2) .

[3]鲁耀斌, 黎志成, 石双元.招标过程中最优投标策略研究[N].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2007, (5) .

[4]马俊, 邱苑华, 张浩.招标与投标竞争系统决策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 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M].第1-3章.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物流决策与分析 篇2

【报告目录】

第1章:家电物流行业发展综述

1.1 家电物流行业概述

1.1.1 家电物流行业的定义

1.1.2 家电物流行业的特点

(1)销售季节性明显

(2)体积和重量较大

(3)产品库存周转率低

(4)需要健全的物流网络

1.1.3 家电物流的重要意义

1.2 家电物流操作流程分析

1.2.1 下线后总库管理阶段

1.2.2 干线运输阶段

1.2.3 DC的管理阶段

1.2.4 区域配送阶段

1.3 家电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3.1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家电行业相关政策

(2)物流行业相关政策

1.3.2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GDP增长情况分析

(2)工业经济增长分析

(3)制造业发展情况

(4)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5)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6)宏观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3.3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2)电商物流的兴起

(3)压缩成本提高利润

(4)第三方物流兴起

1.3.4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RFID最新技术物流应用

(2)仓储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第2章:中国家电物流相关行业发展分析

2.1 中国家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1.1 家电行业产销情况

(1)空调行业产销

(2)电冰箱行业产销

(3)洗衣机行业产销

(4)小家电产销分析

1)电饭锅产销分析

2)吸尘器产销分析

3)排油烟机产销分析

4)电风扇产销分析

2.1.2 家用电器行业经营情况

(1)产销率与出口分析

(2)经济效益分析

2.1.3 家电行业竞争格局

(1)前十名企业排名

1)白色家电排名

2)厨卫/小家电排名

(2)品牌集中度分析

2.1.4 家电行业销售渠道

(1)区域经销商制度

(2)直营零售

(3)直供家电连锁

2.1.5 家电行业现存问题

2.1.6 家电行业发展前景

(1)家电发展趋势

(2)家电发展前景

2.2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2.1 物流行业的发展概况

(1)物流行业的产业阶段

(2)物流行业的盈利能力

2.2.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全国公路建设情况

1)公路总里程

2)公路等级结构

3)高速公路里程

4)公路建设投资

(2)全国铁路建设情况分析

1)铁路营运里程

2)铁路建设投资

(3)全国水路建设情况分析

1)内河航道里程

2)港口规模

3)水路建设投资

(4)全国航空建设情况分析

1)民航机场规模

2)民航航线规模

3)飞机起降架次

4)民航建设投资

2.2.3 物流行业的运行指标分析

(1)物流总额走势分析

(2)物流总费用走势分析

(3)物流业增加值走势分析

(4)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5)物流业景气情况分析

(6)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分析

2.2.4 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情况

(1)企业主要业务量增速回落

(2)传统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3)物流业务成本增速放缓

(4)企业资产规模平稳增长

(5)企业盈利水平有所回升

2.3 中国仓储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3.1 仓储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仓储业增加值分析

(2)仓储企业主营收入

(3)仓储业投资建设情况

(4)仓储企业经营特点分析

(5)仓储企业仓库类型分析

2.3.2 仓储业市场竞争分析

(1)仓储业的集中度分析

(2)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

(3)仓储业竞争结构分析

2.3.3 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

(1)物流园区的建设状况

1)物流园区建设规模

2)物流园区建设状况

3)物流园区区域分布

4)物流园区收入来源

(2)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

1)物流园区界定不清管理难度增加

2)部分园区建设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3)土地资源成为物流园区发展瓶颈

4)园区人才缺乏现象突出

5)政策环境有待持续改善

(3)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1)日本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2)德国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3)国内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4)各类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2.3.4 仓储地产发展情况

(1)仓储地产发展规模

(2)仓储地产新增供应量

(3)仓库租赁发展状况

2.3.5 家电仓储市场分析

(1)家电仓储发展现状

(2)家电仓储库存模式

(3)家电仓储仓库布局

(4)家电仓储库存结构

(5)家电仓储信息化建设

(6)家电仓储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3章:中国家电物流行业运作模式分析

3.1 家电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家电物流整体发展概况

3.1.2 家电物流发展特征分析

(1)第三方物流异军突起

(2)社会资源利用率提高

(3)家电物流信息化加快

3.1.3 家电物流发展问题分析

3.2 家电物流行业运作模式分析

3.2.1 第三方物流模式

3.2.2 第四方物流模式

3.2.3 生产企业物流模式

(1)海尔物流模式

(2)安得物流模式

(3)TCL物流模式

(4)安泰达物流模式

(5)伊莱克斯物流模式

3.2.4 流通企业物流模式

(1)国美物流模式

(2)苏宁物流模式

3.3 家电行业连锁配送模式分析

3.3.1 影响家电配送模式的因素

(1)成本因素

(2)服务因素

(3)环境因素

(4)内部因素

3.3.2 家电连锁分散配送模式

3.3.3 家电连锁集中配送模式

3.3.4 联合库存管理配送模式

3.4 三四级市场家电配送模式分析

3.4.1 三四级市场家电市场分析

3.4.2 三四级市场家电配送现状

3.4.3 三四级市场家电配送特征

3.4.4 三四级市场家电配送模式

3.5 国外家电行业配送及案例分析

3.5.1 国外家电配送现状分析

3.5.2 国外家电配送趋势分析

3.5.3 国外家电配送案例分析

(1)飞利浦配送管理系统

(2)韩国三星物流配送

第4章:中国家电配送中心建设运营分析

4.1 家电配送网络发展现状分析

4.1.1 家电区域配送网络

4.1.2 家电连锁配送网络

4.2 家电物流配送中心运营分析

4.2.1 家电物流配送中心选址

(1)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2)选址理论原则分析

4.2.2 家电物流配送中心的职能

4.2.3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功能模块

(1)信息功能模块

(2)实体功能模块

4.2.4 配送中心管理及库存控制

4.2.5 配送中心仓库自动化管理

(1)多库协同作业

(2)仓库收、发盘作业

(3)货品先入先出

(4)适当保有库存

(5)缺货报警

(6)滞销品统计

4.3 家电物流逆向配送中心发展分析

4.3.1 逆向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

(1)逆向配送网络不完善

(2)逆向配送流程不合理

4.3.2 逆向配送中心运作功能

4.3.3 逆向配送中心运作流程

4.3.4 逆向配送中心选址分析

(1)选址的步骤

(2)选址考虑因素

4.3.5 逆向配送中心库存管理

第5章:中国家电逆向物流发展分析

5.1 中国逆向物流发展概述

5.1.1 逆向物流的定义

5.1.2 逆向物流的特点

(1)分散性

(2)缓慢性

(3)混杂性

(4)多变性

5.1.3 逆向物流形成原因

(1)投诉退货

(2)终端退回

(3)商业退回

(4)维修退回

(5)生产报废和副品

(6)包装品回收

5.1.4 逆向物流处置流程

5.2 家电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5.2.1 家用电器生命周期分析

5.2.2 家电逆向物流组成分析

5.2.3 家电逆向物流流程分析

5.2.4 家电逆向物流回收模式

(1)生产商负责回收(OEMT)

(2)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PROT)

(3)第三方负责回收(TPT)

5.2.5 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

5.3 家电召回逆向物流发展分析

5.3.1 家电召回市场现状分析

5.3.2 家电召回逆向物流特征

5.3.3 召回逆向物流成本控制

5.4 家电退货逆向物流发展分析

5.4.1 退货逆向物流的成因

5.4.2 退货逆向物流问题规避

5.4.3 退货逆向物流实施策略

5.5 废旧家电回收逆向物流发展分析

5.5.1 废旧家电回收的必要性

5.5.2 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的措施

5.5.3 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实施效应

第6章:中国家电物流成本管理控制分析

6.1 家电物流成本构成分析

6.1.1 社会物流成本构成(1)社会物流总成本

1)物流费用与物流成本对比

2)物流成本、流通成本与运输成本对比

(2)制造企业物流成本

(3)流通企业物流成本

(4)物流企业物流成本

6.1.2 物流成本构成分析

6.1.3 家电物流成本现状

6.2 家电物流成本增加因素分析

6.2.1 人均工资上升

6.2.2 交通运输问题

6.2.3 新添车辆要求

6.2.4 土地政策要求

6.2.5 其他成本因素

6.3 家电物流成本控制管理分析

6.3.1 人力成本控制

6.3.2 运输管理控制

6.3.3 库存成本管理

6.3.4 车辆成本管理

6.3.5 土地成本管理

6.3.6 成本管理关键因素

6.4 苏宁电器物流成本管理控制分析

6.4.1 采购成本管理控制

6.4.2 库存商品管理控制

6.4.3 配送成本管理控制

第7章:家电物流行业企业经营分析

7.1 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7.1.1 企业发展简介

7.1.2 企业经营情况

7.1.3 主营业务分析

7.1.4 服务客户分析

7.1.5 物流设备与网络

7.1.6 经营优劣势分析

7.2 广州安泰达物流有限公司

7.2.1 企业发展简介

7.2.2 主营业务分析

7.2.3 服务客户分析

7.2.4 物流设备与网络

7.2.5 经营优劣势分析

7.3 青岛海尔物流有限公司

7.3.1 企业发展简介

7.3.2 企业经营情况

7.3.3 主营业务分析

7.3.4 服务客户分析

7.3.5 物流设备与网络

7.3.6 经营优劣势分析

7.4 深圳速必达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7.4.1 企业发展简介

7.4.2 企业经营情况

7.4.3 主营业务分析

7.4.4 服务客户分析

7.4.5 物流设备与网络

7.4.6 经营优劣势分析

7.5 杭州华商物流有限公司

7.5.1 企业发展简介

7.5.2 企业经营情况

7.5.3 主营业务分析

7.5.4 服务客户分析

7.5.5 物流设备与网络

7.5.6 经营优劣势分析

7.6 三联家电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7.6.1 企业发展简介

7.6.2 主营业务分析

7.6.3 服务客户分析

7.6.4 经营优劣势分析

7.7 深圳市小田物流有限公司

7.7.1 企业发展简介

7.7.2 主营业务分析

7.7.3 服务客户分析

7.7.4 物流设备与网络

7.7.5 经营优劣势分析

7.8 慈溪市联众家电物流有限公司

7.8.1 企业发展简介

7.8.2 主营业务分析

7.8.3 服务客户分析

7.8.4 物流设备与网络

7.8.5 经营优劣势分析

7.9 上海松原物流有限公司

7.9.1 企业发展简介

7.9.2 主营业务分析

7.9.3 服务客户分析

7.9.4 物流设备与网络

7.9.5 经营优劣势分析

7.10 深圳市舜兴物流有限公司

7.10.1 企业发展简介

7.10.2 物流基地分析

7.10.3 主营业务分析

7.10.4 服务客户分析

7.10.5 物流设备与网络

7.10.6 经营优劣势分析

7.11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7.11.1 企业发展简介

7.11.2 企业经营情况

7.11.3 主营业务分析

7.11.4 物流设备与网络

7.11.5 经营优劣势分析

7.12 天地华宇物流有限公司

7.12.1 企业发展简介

7.12.2 企业经营情况

7.12.3 主营业务分析

7.12.4 服务客户分析

7.12.5 物流设备与网络

7.12.6 经营优劣势分析

7.12.7 最新发展动向

7.13 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

7.13.1 企业发展简介

7.13.2 企业经营情况

7.13.3 主营业务分析

7.13.4 物流设备与网络

7.13.5 经营优劣势分析

7.13.6 发展战略规划

7.14 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

7.14.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7.14.2 企业服务网络分析

7.14.3 企业服务产品分析

7.14.4 企业增值服务分析

7.14.5 企业业务结构分析

7.14.6 企业投资情况分析

7.14.7 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7.14.8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14.9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7.15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

7.15.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7.15.2 企业服务网络分析

7.15.3 企业业务能力分析

7.15.4 企业产品与服务分析

7.15.5 企业电子商务平台

7.15.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15.7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

第8章:家电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分析

8.1 家电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8.1.1 信息化进程加快

8.1.2 供应链整合管理

8.1.3 运输配送半径缩小

8.1.4 拓展配送增值服务

8.2 家电物流行业投资机会剖析

8.2.1 家电物流行业投资机会

(1)家电行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2)网络购物兴起带来的投资机会

8.2.2 家电物流行业投资特性

(1)行业进入壁垒

(2)行业盈利因素

8.2.3 家电物流行业风风险

(1)行业政策风险

(2)行业经济风险

(3)行业供需风险

(4)行业竞争风险

8.2.4 家电物流市场需求前景预测

(1)家电营业收入预测

(2)家电产量预测

1)家用空调产量预测

2)家用冰箱产量预测

3)家用洗衣机产量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1:家电行业相关政策解读

图表2:2009年以来中国物流行业政策汇总表

图表3:2010年以来中国物流标准汇总表

图表4:2003年以来中国GDP总额及增长率变化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5:2012年以来中国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6:2013年以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走势图(单位:%)

图表7:2013年以来中国制造业PMI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图(单位:%)

图表8:2012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趋势图(单位:元,%)

图表9:2012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趋势图(单位:元,%)

图表10:2012年以来H1中国对外贸易走势图(单位:万亿美元,%)

图表11:2012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率趋势图(单位:%)

图表12:2000年以来中国网民数量及普及率走势图(单位:万人,%)

图表13:2008年以来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14:RFID在各国快递行业的应用情况

图表15:2008年以来中国空调产销走势图(单位:万台)

图表16:2008年以来中国电冰箱产销走势图(单位:万台)

图表17:2008年以来中国洗衣机产量走势图(单位:万台,%)

图表18:2008年以来中国洗衣机销量走势图(单位:万台,%)

图表19:2012年以来中国电饭锅产销走势图(单位:万台)

图表20:2012年以来中国吸尘器产销走势图(单位:万台)

图表21:2012年以来中国排油烟机产销走势图(单位:万台)

图表22:2012年以来中国电风扇产销产销走势图(单位:万台)

图表23:2013年以来家电行业产销率分析(单位:亿元)

图表24:2013年以来家电行业经营效益分析(单位:亿元)

图表25:白色家电市场前十强排名表

图表26:小家电市场前十强排名表

图表27:中国空调市场品牌排行榜(单位:%)

图表28:中国冰箱市场品牌排行榜(单位:%)

图表29:中国洗衣机市场品牌排行榜(单位:%)

图表30:物流行业的产业发展阶段

图表31:1998年以来全国公路总里程及公路密度(单位:万公里)

图表32:全国技术等级公路结构图(单位:%)

图表33:2008年以来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及增速(单位:公里,%)

图表34:2009年以来全国公路建设投资额及增长速度图(单位:亿元,%)

图表35:2012年以来铁路营运总里程走势图(单位:万公里,%)

图表36:2012年以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37:2012年以来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走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38:2012年以来新建铁路投资走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39:中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结构图(单位:%)

图表40:中国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表(单位:个)

图表41:中国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结构表(单位:个)

图表42:2009年以来中国水运建设投资额(单位:亿元)

图表43:2012年以来中国民用机场数量走势图(单位:个)

图表44:中国民航机场区域结构图(单位:%)

图表45:2012年以来中国民航定期航班国内通航城市数量图(单位:个,%)

图表46:2012年以来中国民用运输飞机起降架次走势图(单位:万架次,%)

图表47:2009年以来中国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额走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48:2012年以来中国社会流通总额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49:2012年以来中国社会流通总费用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50:2012年以来中国物流业增加值及贡献情况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51:2012年以来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52:2012年以来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走势图(单位:%)

图表53:2012年以来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走势图(单位:%)

图表54:2012年以来中国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趋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55:重点调查企业行业分布情况(单位:%)

图表56:物流企业主营业务量增长情况(单位:%)

图表57:物流、快递企业业务量增长情况对比(单位:%)

图表58: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图表59: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单位:%)

图表60: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增长情况(按物流企业类型分)(单位:%)

图表61: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情况(单位:%)

图表62: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构成情况(单位:%)

图表63: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增长情况(按物流企业类型分)(单位:%)

图表64: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增长情况(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单位:%)

图表65:物流企业资产总计增长情况(单位:%)

图表66:物流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单位:%)

图表67:物流企业物流业务利润增长情况(单位:%)

图表68:2008年以来中国仓储业增加值及其增长(单位:亿元,%)

图表69:2007年以来大型仓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亿元,%)

图表70:2010年以来中国仓储业投资额走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71:中国仓储服务企业各类通用仓储设施比例(单位:%)

图表72:仓储业分性质企业数量结构图(单位:%)

图表73:仓储业分性质企业资产结构图(单位:%)

图表74:全国物流园区投资规模结构分析图(单位:%)

图表75:全国物流园区占地规模结构分析图(单位:%)

图表76:全国物流园区实际状态(单位:%)

图表77:全国物流园区实际状态对比(单位:个)

图表78:全国物流园区数量对比分析图(单位:个)

图表79:八大经济区物流园区数量对比(单位:个)

图表80:八大经济区物流园区数量分布图(单位:%)

图表81:全国物流园区主要收入来源(单位:%)

图表82:影响物流园区利润的主要因素(单位:%)

图表83: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及困难(单位:%)

图表84:物流园区土地价格(单位:%)

图表85:物流园区仓库租金价格(单位:%)

图表86:物流园区人才资源需求(单位:%)

图表87:影响物流园区经营的环境因素(单位:%)

图表88:当地政府给园区或入驻企业获得较大收益的政策(单位:%)

图表89:国内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图表90:同类型物流园区赢利模式的阶段性思路示意图

图表91:转运型物流园区赢利模式

图表92: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赢利模式

图表93: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赢利模式

图表94:综合型物流园区赢利模式

图表95: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物流设施建设情况一览表(单位:亿元)

图表96:高标准仓库与传统仓库的区别

图表97:高质量仓储地产年新增供应量(单位:平方米)

图表98:中国仓库租赁情况(单位:平方米)

图表99:租赁活动行业分类情况(单位:%)

图表100:白色家电区域配送结构图

图表101:家电连锁配送网络结构图

图表102:家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体系示意图

图表103:仓库管理中使用条形码商品验收流程示意图

图表104:逆向配送网络结构

图表105:逆向配送流程图

图表106:逆向配送中心功能图

图表107:逆向配送中心流程图

图表108:逆向配送中心选址程序图

图表109:逆向物流的定义比较

图表110: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的比较

图表111:中国电视机和电冰箱产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单位:%)

图表112:家电产品逆向物流分类

图表113:综合型逆向物流模式的基本处理流程

图表114:家电企业选择逆向物流模式对比表

图表115:家电召回的一般模式

图表116:一般家电召回的流程图

图表117:家电召回的逆向物流的环节图

图表118:家电产品退货逆向物流示意图

图表119:家电产品退货逆向物流示意图

图表120: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物流决策与分析 篇3

关键词:物流运作模式、决策因素、决策标准

一、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外部决策因素

1、外部物流资源供给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发展很不成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过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美智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处于高度分散化,没有一家物流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2%。第二,物流企业服务方式雷同,竟争层次较低。我国物流市场明显存在着因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而产生的价格竞争。如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第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

2、政府相关政策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涉及企业物流的法律法规有3万多件。不可否认这些法律法规是企业物流决策考虑的必要因素,也对促进整个物流领域多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我国现有与企业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区域性规章,往往带有部门或地区保护的色彩。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制订有一定的滞后性,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但近年来,尤其在加入WTO以后,面临经济全球化、物流一体化、商务电子化的现代供应链模式,这种情况有了好转,我国正在推动综合性、跨行业、跨部门的物流法规和配套规章的制定,改变目前现代物流无法可依的局面。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3、宏观经济意识环境

经济环境是我国企业物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如下:第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加强。第二,经济改革的政府管理体制和对物流的产业组织政策正走向成熟。第三,国民经济的发展将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运行态势。第四,企业经营能力增强。意识环境不只局限于发展企业物流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者的现代物流意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商品调运的增加,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步加大,并且规模经济与边际效率的二律背反规则,迫使管理者不得不从物流的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方面来挖掘增加企业经济效率的潜力。

二、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内部决策因素

1、企业自有物流资源

企业现有的物流资源以及其物流管理能力对其选择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强,物流资源丰富,企业内部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程度高,网络技术、卫星传输以及各种功能强大的信息设备,处理软件都能灵活运用,可采用自营物流运作模式。我国许多企业现行物流资源薄弱,在现有的技术装备条件下,装备设施利用不善,物流管理的水平还相当落后,并未发挥出它应有的效能。可以寻求物流战略联盟伙伴,通过它来弥补自身不足,也可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另一种基本方式就是对客户让利,让客户自己来完成物流服务,即所谓的第二方物流模式。

2、企业核心能力甄别

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什么,通过划分企业的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来确定选择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按照供应链的理论,将不是自己核心业务的物流管理外包给从事该业务的专业公司去做,这样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种职能,都是由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或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公司互相协调和配合来完成的。这样做,可以使企业将全部智能和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又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同时还可以转嫁风险。通常企业的资源总量如资金和管理能力等总是有限的,企业的经营越多样化,资源使用就越分散,厚此必然会导致薄彼,甚至是各项业务都削弱的后果。由于分工而出现的物流社会化给企业集中优势资源,专注核心能力提供了可能。首先,如果工商企业自建物流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而物流外包后,可以人量地减少企业物流的投资、建设,从而节约宝贵的流动资金,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其次,社会化物流可以使企业用于物流管理方面的机构和人员大大减少,避免企业组织机构的臃肿庞大。由于管理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企业机构的精简,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决策的标准

1、经济标准

能否降低成本或成本最低。企业在选择物流运作模式时,成本标准是最直观的一个标准。企业可以在现有的物流运作基础上,寻找可以降低成本的其它运作模式。或是在可供选择的物流运作模式中选择成本最低的。对成本的分析可以细化为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管理成本。管理成本又可以分为决策成本,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物流运作过程中,为制定物流战略计划,物流作业计划及故障处理,外包决策等活动所耗费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主要反映的是企业招聘、培训、激励物流部门相关员工所耗费的成本以及支付给员工的报酬等;沟通成本,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物流部门内部员工之间,物流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以及物流部门与外部顾客或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所耗费的成本。另外一方面,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资产专用性,主要反映的是为某一特定的交易而做出的持久性投资,它一旦形成便难以改作他用,专用性资产主要用于满足特殊的需求,一旦合约关系中止,资产的价值就很小,投资的一方将蒙受损失;不确定性,主要反映的是外部环境或交易双方的投机行为对交易的干扰,不确定性的存在要求不同的交易选择相应的经济组织形式,以提高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交易频率,主要反映的是交易的重复程度,建立管理机构并使之有效运作是有成本的,交易频率越高,这种管理机构给交易双方带来的收益就越能抵消管理成本。

2、 战略标准

第一,能否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没有客户就没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现代企业特别注重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只有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才能拥有忠诚的客户,才可以获得长远的发展。而物流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企业客户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在选择物流运作模式时要将能否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放在首要考虑的地位。服务水平标准可细化为:可得性标准,主要反映的是当顾客需要存货时,企业所拥有的库存能力,可得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最普通的做法就是按预期顾客订货进行存货储备,其次就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储备政策;一致性标准,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众多的完成周期中按时递送的能力,即必须随时按照递送承诺加以履行的处理能力。

第二,能否获得物流专业技能。企业物流管理的战略目标是获得并维持优秀的物流专业技能,这包括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应当使其拥有这样的一些专业技能。物流专业技术技能标准可细化为:信息技术标准,主要反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EDI,传真机,卫星通信等在企业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物流技术标准,主要反映的是现代物流技术,如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导引小车,准时化战略,快速反应等在企业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物流运作知识标准,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长期物流作业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物流作业经验和技能。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江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Kun J.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Ecommerce Market the Role of Logistics Capabilities,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rkansas, 2001.110-114.

[2] Vanheok remkol. The Purchasing and Control of Supplementary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vol.36, no.4, 2000.35-38.

[3] 李学伟,曾建平,卢勃.中国物流交易模式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0.

[4] 苏菊宁,赵小惠,郭纪平.企业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4,6:76-79.

[5]汪群,韩翔,肖煜.企业商务电子化物流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9.

Analysis of Business Logistics mode of ope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fact

Han Xiang

Hehai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Jiangnan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Abstract: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actual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different logistics operation, so that our logistics management as other enterprises to emulate cor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opera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decision-making on the basis of factors, two logistics operation decision-making criteria, First, the economic criteria, two strategic standards. or in the decision-making standards

Key words : logistics operations, decision-making, decision-making criteria

J汽车公司物流外包决策分析 篇4

关键词:物流外包,汽车公司,物流决策与分析

1 汽车物流外包及J公司现状

1.1 国内汽车市场发展概况

自从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后, 外资企业开始进军中国市场。这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08年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很多领域, 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在全球车市跌入冰点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却出现了复苏的势头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急需寻求市场的汽车制造商们开始争夺中国市场。中国车企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强烈竞争。

1.2 物流外包基本内容

物流外包, 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以相关国家物流外包占总物流服务的比例为例:2008年的时候德国为23.33%, 法国为26.9%, 英国为34.4%, 这样的比例在日后还会有所增长。在中国的物流运营模式中, 第一、第二方物流比重相对于第三方物流要大得多。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第三方物流有较大的升值发展空间, 因此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 第三方物流必定会得到较快地发展, 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加强行业分工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 零部件的生产和物流的配送都将从制造企业中剥离出来, 将物流管理的部分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管理, 企业由此可以将相应的资源集中在本企业的核心事业上, 第三方物流将成为未来主导的物流运营模式。

1.3 J公司及其物流外包现状

1.3.1 J公司简介

J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9月30日成立。其前身是J汽车制造厂, 始建于1964年。公司总资产为53亿元, 占地总面积为405万平方米, 员工总人数为7000人。公司规模主要由乘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国际公司、发动机公司、研发中心、多功能商用车公司组成。在国内属于一家中型汽车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汽车公司。

1.3.2 公司目前物流现状

J汽车公司目前没有开展自营物流, 同时也没有将物流交由物流外包企业进行专业化的管理。目前公司物流总体现状是:公司配置了少量的物流设备和一个物流部门负责物流这一块的事项。所以从入厂物流到回收物流均是以公司配备的物流设备为主, 当公司业务较多时本公司物流设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时, 采取临时租用他人物流设备的方式来解决物流问题, 由此构成J汽车公司的整个物流体系。

2 J公司在物流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J汽车公司在物流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疾

J汽车公司是一家中国本土型汽车企业。中国汽车业物流的发展状况对J汽车公司是必然有所影响的。目前, 中国市场上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缓慢, J公司这样一个本土型汽车企业在第三方物流方面的发展也未能独善其身。中国物流市场的总体秩序显得很混乱, 企业对自己的物流定位不清晰, 公司的物流运营模式没有一个很明确的选择与定位。J公司的部分自营物流, 出现重复建设、资金浪费、资源利用率不足的现象。同时部分外协物流出现了货运商和供货商无法协调货物运输与配送的问题, 直接造成了资金损失和客户的流失。最后就是对物流经营管理不善。因为企业对于物流这一块没有足够的重视, 没有专业的人才、专业的设备、专业的资金对物流进行专业的管理。物流就成为J公司较为薄弱的环节。

2.2 J公司物流外包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2.2.1因为对自己本公司物流外包模式定位不清, 所以没有能采取合理标准的物流外包运营模式。

2.2.2由于企业物流外包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更多注重的是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环节。在物流设备配置方面, 出于企业成本控制的考虑, J公司在物流设备配置方面多有考虑不周之处。

2.2.3因为对物流的重视不够, 以致平时在给顾客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的时候, 经常性的给客户带来不便, 也没能引起公司的足够重视和及时的弥补。从而使得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下降, 造成订单的流失。

2.2.4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控制系统, 企业无法了解公司在物流方面的真正需求。

3 针对J汽车公司物流外包问题相关建议

根据J汽车公司目前物流问题的分析, 首先要明确的是公司物流外包的模式定位问题。就目前国内外的形势再结合J公司自身的特点来看, 最适合J公司的物流模式是采用物流外包中的第三方物流, 对公司物流进行全程管理控制。在确立了物流外包的模式后必须就怎样进行物流外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了。物流外包最需要确定的问题首先是确定物流外包的内容, 其次是确定物流外包供应商的选择, 最后是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

3.1 物流外包方式选择

出于保护J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考虑, 这些物流环节就必须进行一定的筛选。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所以经过一定的分析和决策得出“分销/销售物流”、“采购/入厂物流”、“备件物流”是可以考虑全部物流外包的。可以考虑部分外包的是“退回物流”和“废弃物流”, 要进行自营的物流环节是“生产/工厂物流”。以下分别是目前国内一些大型汽车企业物流外包的决策模型和国内某些大型汽车公司采用的物流运输策略可作为J公司物流外包决策的一个参考。

3.1.2 国内某些大型汽车公司采用的物流运输策略如图2所示, 可供参考。

首先要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就必须提高企业的反映速度来降低企业的库存量。采用第三方物流, 不仅能为企业分担一定的库存, 而且能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其次空载率的降低。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名的企业物流公司有长春陆捷物流有限公司和安吉天地物流公司。其中长春陆捷物流有限公司是由一汽运输有限公司和一汽储运有限公司两家专业物流企业整合而成的。所以J公司也应该考虑与国内大型汽车企业以及汽车物流公司进行物流对开, 以此来降低空载率, 从而使企业物流成本降低。

3.2 物流外包供应商的选择

在确立物流外包的内容后接下来就是供应商的选择, 供应商的选择和物流外包内容的选择同样重要所以要慎重。应从以下几个维度作重点考察:供应商信誉、服务商主营业务、企业历史成功案例、企业适合程度、服务商综合能力、服务商长期服务能力。

总之, 企业在选择3PL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招标的时候不以价格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订立合同的时候应建立互动协作的机制, 对3PL企业进行考察时不应该只听3PL一方的介绍, 应做事实的考察。在日后的合作中也要不断的改进与审查。

3.3 其它方面

目前汽车行业解决物流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采用自营物流或外协物流。自营物流从事的主要是整车物流, 物流水平不高。外协物流是仅为厂家提供物流运输服务的管理型汽车物流企业。这两种物流运营模式在以往的实践当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国内汽车行业物流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3.3.1国家应该做好推动与促进作用, 适时调整汽车产业的组织机构。既要继续适当的推行整车物流又要注重发展零部件物流。

3.3.2提升汽车物流企业物流管理和规划的能力, 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建立生产商之间统一的标准, 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3.3.3完善网络体系, 将物流各个环节连成一个整体, 加强对其的运营管理。降低空载率等不合理运输方式, 削减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降低损耗减少浪费,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3.4加大监控力度, 提高外包风险防范能力。落实各种外包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建立供应商激励制度, 防止外包过程中出现的客户满意度下降。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目前中国物流企业的现状, J公司选择与某大型物流公司进行战略合作, 开展自己的物流外包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般而言, 大型物流公司都以供应链的优化为目标, 整车物流与零部件物流平台共用, 智能化的管理能够满足企业对于物流的相应需求, 能够很好的解决J公司在物流方面的问题, 能为公司降低生产成本, 是J公司的很好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志, 张琳杰.基于战略性和客户价值的物流外包决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 566.

[2]赵健.物流外包决策的三个基本问题[J].物流论坛2004, 2.

[3]曾翠珍.一汽-大众物流外包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4]李莉.汽车物流外包是必然的[J].现代物流2006, 2.

[5]董雷.国外物流外包发展与启示[J].环球视野2008, 1.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点整理) 篇5

项目目标:

1、两层次目标:宏观目标(指项目建设对国家/地区/部门/行业要达到的整体发展目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具体目标(效益目标、规模目标、功能目标、市场目标);不同性质项目的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都是不同的;不同行业的项目,要结合行业特点分析论证“项目目标与宏观规划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1、效益目标:指项目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目标值;eg(经营性项目--投资收益的具体目标值;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满足客观需要的程度或提供服务的范围;环境治理项目--环境治理的效果)。

2、功能目标:包括(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向前延伸,生产所需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和经营风险;向后延伸,延长产品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利用专利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拓宽投资领域,分散经营风险);确定依据(本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主要经营方向、国家总体规划、产业/技术/资源/环境政策)。项目决策:

1、四阶段: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方案评价、方案抉择。

2、分类:企业投资项目决策:政府„:金融机构贷款决策。

3、原则:科学决策原则;民主决策原则;多目标综合决策原则;风险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基本原则,审批的前置条件)。

3-1民主决策原则:先评估后决策;政府投资项目--聘请咨询机构进行评估论证;涉及公共利益的项目--采取适当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与建议;企业投资项目--聘请外部咨询机构提供咨询服务。

4、管理程序:核准制项目(企业投资的《核准目录》内的重大和限制类项目);备案制项目(其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项目(政府投资项目)。

1、核准制项目:企业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应由甲级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附送“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水利/节能等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批意见、金融机构项目贷款承诺”;办理“环保/土地和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许可手续、减免税确认手续”;政府主要核准方面(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对于外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

2、审批制项目:必须先列入“行业/部门/区域发展规划”,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项目

建议书(决定是否立项);再审查可研报告(决定是否决策建设);政府的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一般都要(经过咨询中介机构的评估论证),特别重大项目(还应实行专家评议制度),逐步实行公示制度);采用“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的(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不审批开工报告,严格执行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工作);采用“投资补助/转贷/贷款贴息”方式的(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1、任务: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推荐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能性,研究项目运营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比较并推荐项目建设方案;估算建设和运营所需的投资和费用,计算项目的盈利/偿债/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评价项目建设与运营所产生的外部影响、经济合理性;分析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措施;分析目标的实现程度。对建设与运营的有关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必要的建议。

2、基本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资料数据准确可靠(最基本要求);方法科学;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多方案比较与优化。

3、方法: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试验法。

4、内容: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最重要工作);项目申请报告。

1、投资机会研究:目的(发现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分类【一般(地区、部门、资源开发)、具体项目】;内容(市场调查、消费分析、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研究);研究重点(分析投资环境);成果(机会研究报告);深度(粗略估算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

2、初步可研:目的(判断项目是否有生命力,是否值得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金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重点(从宏观上分析论证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深度(处在投资机会研究和可研之间;一般采用估算指标法估算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有条件的可采用分类估算法);作用(仅作为企业内部决策层进行策划/决策的依据,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进行初步可研);成果(初步可研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3、可行性研究:目的(研究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方案是否合理/可行,为项目最终决策提供依据);作用(投资决策的依据;筹措资金和申请贷款的依据;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依据);要求(预见性、客观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研究重点(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时进一步论证必要性);内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分析;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融资方案;

财务分析;经济分析;经济影响分析;资源利用分析;土地利用及移民搬迁安置方案分析;社会评价或社会影响分析;敏感性与盈亏平衡分析;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政府投资项目可研内容(+政府投资必要性;+项目需实施代建制的方案;+投资方式;+对公益性项目,要从可持续性角度分析研究政府提供补贴的方式和数额;+增加具体的招标内容);深度要求(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论据充分/结论明确,以满足决策者定方案、定项目的需要;选用的主要设备的规格/参数应能满足预订货的要求,引进技术设备的资料应能满足合同谈判的要求;重大技术/财务方案,应有两个以上方案的比选;确定的主要工程技术数据,应能满足项目初步设计的要求;对投资和成本费用的估算应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融资方案应能满足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对投资数额/时间/币种的要求,并能满足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需要;应反映重大分歧及未被采纳的理由,以供决策者权衡利弊进行决策;应附有供评估/决策审批所必需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出具相应行政许可文件);与初步可研区别(目的与作用、研究论证的重点、研究方法、深度要求不同)。

4-3-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区域/行业/城市规划、是否符合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和技术政策”的要求

4、项目申请报告:目的(根据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为企业项目核准提供依据);重点论证(项目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作用(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内容(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分析;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节能方案分析;建设用地/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分析;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经济/社会影响分析;结论与建议);与可研报告区别【适用范围和作用不同(仅适用于核准制项目)、目的不同、内容不同(纯内部问题不作为主要内容,但需要其简要说明);※深度要求基本相同】。项目前期咨询评估

1、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企业投资项目的项目申请报告、重要领域的发展建设规划”在决策审批前,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原则,选择相应“有资质/有能力/有实力”的咨询中介机构进行咨询评估。

2、作用:为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或为政府核准项目提供依据。

3、不同的委托主体,评估的内容及侧重点不同:政府委托,侧重项目的经济及社会影响评价,分析资源配置合理性;银行委托,侧重融资主体的盈利/偿债能力评价;企业委托,重点评估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资金流动性/财务风险。

4、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的编制A与评估B:关系(出发点一致;内容及方法基本一致;目标

和要求基本相同;前期重要工作,都是对可行性及投资决策的论证);区别【承担主体不同(A由项目法人或企业主持;B由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主持);评估角度和任务不同(A从行业或企业角度,着重投资的微观效益;B从国家和社会角度,着重投资的宏观效益);决策时序和作用不同】。

5、项目申请报告评估:“内容(+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评估)、方法、目的、要求”与项目申请报告基本相同。

6、咨询评估机构的选择:基本条件(有执业资格、有信誉、有实力);选择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征求建议书、两阶段招标、竞争性谈判、聘用专家)。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战略分析

市场调查

1、内容(从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和市场分析的角度):市场需求调查;供应调查;消费者调查;竞争者调查。

1、市场需求调查:包括(产品或服务市场需求的数量/价格/质量/区域分布等的历史情况/现状/发展趋势);三方面【有效需求、潜在需求、需求的增长速度(※是影响项目建成后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是由现实推测未来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

2、市场供应调查:主要调查(市场的供应能力、主要企业的生产能力、了解市场供求差距);要调查(供应现状、供应潜力、正在或计划建设的相同产品项目的生产能力)。

3、消费者调查: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群体、消费者购买能力和习惯、消费演变历史和趋势);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层次、消费要求、心理状况、消费动机、消费方式),才能在细分市场中把握目标市场,正确预测市场需求。

4、竞争者调查:包括(调查区域内同类及替代产品的企业数量、各企业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销售数量、销售渠道、成本水平、管理能力、盈利水平、可能的潜在竞争者的情况)。

2、程序/阶段:调查准备【任务(研究确定调查的目的和要求、调查的范围和规模、调查力量的组织、制订可行的调查工作计划);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范围、调查方法、调查进度和费用预算)】、调查实施【最重要环节;任务(组织调查人员深入实际,收集资料和数据);内容(收集文案资料--※是市场调查的基础资料和工作;收集一手/原始资料--实地/问卷/实验调查法)】、分析总结【任务(对资料整理加工,以揭示市场需求和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反映市场的客观规律);内容(分析整理;综合分析—※是市场调查的核心;编写调查报告)】。

3、类型:市场普查【可就市场某一方面进行专项普查;特点(时间长/耗费大/难以深入);适用(市场范围较小/母体数量较少/调查时间充裕)】、重点调查【特点(以较少的人力和费用开支,较快地掌握基本情况);适用(产品需求和原材料资源需求的调查)】、典型调查【特点(调

查范围较小/人力和费用开支较省/运用比较灵活);关键(把握调查对象的代表性)】、抽样调查【特点(工作量小/耗时短/费用低/信度高);应用广泛】。

4、方法:文案调查【最简单、最一般/常用;是其他方法的基础;文案资料来源(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资料;行业资料;公开出版物;相关企业和行业网站;有关企业内部资料)】、实地调查(能控制调查对象,应用灵活,调查信息充分;但调查周期长、费用高,调查对象容易受调查者的心理暗示影响,存在不够客观的可能性)、问卷调查(核心工作是设计问卷、实施问卷调查;适应范围广/操作简单易行/费用较低;尤其在消费者行为调查中应用)、实验调查(最复杂/费用较高/应用范围有限/结果可信度较高;主要用于消费行为调查)。

1、选择调查方法需考虑的因素:收集信息的能力;调查研究的成本;时间要求;样本控制和人员效应的控制程度。市场预测

1、最为关键的是(产品需求预测)。

2、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投资项目的方向、产品方案、生产规模(最佳生产规模)。

3、内容:市场需求预测(主要是需求量和销售量);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分析;价格预测(价格主要影响因素--供求关系)。

4、方法:定性预测【类推预测、专家会议(头脑风暴、交锋式会议、混合式会议)、德尔菲】、定量预测【因果预测法(回归分析、消费系数、弹性系数)、延伸预测法(分类--移动平均、指数平滑、趋势外推、季节波动模型;适用--有时间序列关系的数据预测)、其他方法(经济计量模型、投入产出、系统动力模型、马尔科夫链)】。

1、选择预测方法需考虑因素:预测周期、产品生命周期、预测对象、数据资料、精度要求、时间与费用限制。

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适用(预测对象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检验方法(方差分析、相关检验、t检验);计算(eg某地区近20年用水需求量与人口数量的关系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x,回归系数b=0.012;2010年人口为100万,用水总量为1.8亿方;预计未来两年年平均人口增长速度为1%,求2012年用水需求量y;1.8=a+0.012*100→a=0.6;x2012=100*(1+1%)2=102.01;y=0.6+0.012*102.01=1.82412亿方)。

3、弹性系数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弹性值就越大;优点(简单易行、计算方便、成本低、需数据少、应用灵活广泛);缺点(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分析结果显得较粗糙);收入弹性(=购买量变化率/收入变化率;为正数,变动方向相同);价格弹性(=购买量变化率/价格变化率;为负数,变动方向相反);能源需求弹性(=能源消费量变化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

4、简单移动平均法:属于平滑技术;n值越小(对近期观测值预测的作用越重视,预测值对数据变化的反应速度也越快,修匀程度较低,精度可能降低);n值的选择(不存在一个确定n值,一般在3~200之间;水平型数据,选取随意;历史序列的基本发展趋势变化不大,取大;具有趋势性或阶跃型特点的数据,取较小;预测目标的趋势在不断发生变化,选小);只适用于短期预测;优点(简单易行,容易掌握);缺点(只是在处理水平型历史数据时才有效)。4-

5、指数平滑法:选取各时期权重为递减指数数列的均值办法;适用范围(市场预测呈水平波动,无明显升/降趋势);与移动平均法区别(对先前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了修正);平滑系数α(0~1;当α≈1,说明对近期观测值的影响考虑较多,新预测值对前期预测值的误差进行了较大修正;当α=1,t期平滑值等于t期观测值;当α≈0,新预测值只包含较小的误差修正因素;当α=0,本期=上期期预测值;大α值导致较小的平滑效果,小α值会产生客观平滑效果);α取值(观测值稳定时,取0.1~0.3;波动较大→0.3~0.5;波动很大→0.5~0.8)。4-

6、类推预测法:特点(由局部/个别到特殊,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广泛性;非常适用于新产品/行业/市场的需求预测;类推结果存在非必然性,运用时需注意类别对象间的差异性);分类(产品/行业/地区)。

7、德尔菲法:广泛应用领域(市场预测、技术预测、方案比选、社会评价);步骤【建立预测工作组;选择专家(关键步骤,≈20人);设计调查表;组织调查实施(2~3轮);汇总处理调查结果(理论基础是正态分布)】;优点(便于独立思考和判断;低成本实现集思广益;有利于探索性解决问题;应用范围广泛);缺点(缺乏思想沟通交流;易忽视少数人的意见;存在组织者主观影响);更能体现运用效果的领域(缺乏足够的资料,如新产品的市场预测;长远规划或大趋势预测;影响预测事件的因素太多;主观因素对预测事件的影响较大)。市场战略:

1、选择的决定因素:行业长期盈利能力及行业吸引力;进行项目投资的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市场地位。

2、类型:总体战略【稳定(变化、利润)、发展(新领域进入、一体化、多元化)、撤退(紧缩、转向、放弃)】、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重点集中)、职能战略。

1、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多样化较低;市场分割有限,产品面向大众;制造和物料管理能力要求高;对供应商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差异化战略(较高;分割点多;研发能力要求高;品牌具忠诚度,客户有依赖性);重点集中战略(特殊的多样化或成本领先;1~几个分割点;易建立顾客忠诚度,对顾客需求作出反应)。

3、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进入的理想时机)、成熟期(进入门槛很高)、衰退期。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1、行业竞争结构: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双头垄断、完全垄断。

2、波特五因素模型:纵向(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客户„);横向(新进入者的威胁、现有企业的竞争--最重要、替代品的威胁)。

3、最危险的竞争环境:进入壁垒低、存在替代品、有供应商或客户控制、行业内竞争激烈的产业环境。

4、基于(企业内部要素);取决于(行业结构、企业相对市场地位);工具(竞争态势矩阵、核心竞争力分析)。

5、需考虑因素:企业战略对企业市场位置的影响;在竞争关键因素、竞争强势、资源能力指标上,企业与关键竞争对手的比较;企业相对竞争对手所处的地位;企业对抗竞争对手、巩固市场地位的能力。

1、企业竞争地位:评价指标(成本、产品质量、客户服务、顾客满意度、财务强势、技术技能、新产品研发周期、是否拥有对竞争有重要意义的资源和能力);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能否获得成本优势和能否保持成本优势的持久性);促使顾客选择企业的产品,最终高于其他企业竞争地位的驱动因素(经营差异化)。

1、核心竞争力:特点(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不可移植,不随员工的离开而流失);技术类行业(科研专家、工艺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在既定技术上的应用能力、网络营销能力);制造类行业(生产成本低、生产能力利用率高、劳工技能髙、产品设计能力强);资源加工类行业(自然资源的控制能力、财务融资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日用消费品制造行业(品质管理、品牌建设、成本控制和销售网络);分销类行业(强大的批发网络、特约经销商网络、公司控制的零售点、拥有自己的分销渠道和网点、低销售成本、快速配送);服务类行业(有利的公司形象/声誉、总成本很低、便利的设施选址、礼貌的员工、融资能力)。SWOT分析:

1、竞争优势:超越竞争对手、实现企业目标(盈利/增长/市场份额)的能力。

2、影响竞争优势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建立优势要多长时间;能够获得的优势有多大;竞争对手做出有力反应需要多长时间。

3、优势S/劣势W分析:方法(企业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内部因素(研发能力、资金实力、生产设备、工艺水平、产品性能和质量、销售网络、管理能力)。

4、机会O与威胁T分析:方法(企业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环境威胁(新产品替代、销售商拖延结款、竞争对手结盟、市场成长放缓、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增强);环境机会(有利因素: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与供应商良好关系、银行信贷支持)。

5、SWOT分析图:扭转性战略WO(改变企业内部的不利条件);防御性战略WT(避开威胁、消

除劣势);多元化战略ST(开展多元化经营,避免外部威胁,分散风险,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增长性战略SO(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投资组合分析:

1、波士顿矩阵:概述(以企业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的组合为研究对象,分析业务之间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寻求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明星业务(市场成长率高、相对市场份额高;采用发展策略);金牛业务(低、高;稳定策略);瘦狗业务(低、低;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稳定策略或撤退策略);问题业务(高、低;特别适用发展策略,稳定/撤退策略也适用;需投入大量资金予以支持,但不能带来较高回报,有发展潜力)。

2、通用矩阵:克服波士顿矩阵的局限性;考虑了更多的因素,用行业吸引力代替行业成长速度,用企业实力代替相对市场份额;针对波士顿矩阵尺度过粗的缺陷增加了中间等级;把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实力归纳在一个矩阵内;采用行业吸引力分析方法和企业内部评价矩阵。

营销策略研究:

1、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消费者的需求);营销策略研究的基础(消费分析);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为顾客及股东创造价值。

2、消费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习惯和偏好、消费行为的变化、影响消费的因素。

3、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消费者自身条件、消费环境、企业形象、客观因素。

4、消费行为的产生:消费需求生成、收集商品信息、评价拟购商品、决定购买。

5、市场营销策略:4P组合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11P组合策略(4P、+政治权力、+公共关系、+探查、+分割/市场细分、+优先、+市场定位、+人员);4C理论(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成本、便利、沟通);4R理论(关联、反应、关系、回报)。

第三章 建设方案研究

建设方案研究

1、任务: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选择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选择性能可靠的生产设备;制订明确的资源供应、运输方案;选择适宜的场/厂址;选择合理的总图布置;选择相应的配套设施方案。

2、内容: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生产工艺技术;场/厂址;原材料、燃料供应;总图运输;土建工程方案及防震抗震;公用/辅助/厂外配套工程;节能/节水;环保;安全/职业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

3、作用:研究确定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为后续分析工作提供条件;逐步完善建设方案的同时,实现项目优化;为项目的初步设计提供全面的基础方案和依据;为相关评价/评估工作提

供基础数据和材料;为编制其他咨询报告提供基础数据和材料;提供合理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技术数据。

4、一个好的建设方案是“实现项目目标、增加投资收益、规避投资风险”的基础

5、建设方案比选:要求(满足“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相应阶段的深度;业主的发展战略和对该项目的功能/盈利性等方面;技术先进/适用,且有一定前瞻性;技术具有可得性及技术贸易的合理性;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风险规避及工程可靠性;节约投资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指标体系(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含环境层面);基础资料/数据(地区资料;工程规范资料;市场调研的资料);方法【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相结合;项目整体方案比选(经济比选方法、专家评议法);专项方案比选(各种技术经济指标)】;范围(项目整体方案;分项工程方案;各专业工程方案);步骤(比选问题的命题和准备;选择比选的组织形式;对建设方案进行初审;确定比较方法;开展参选方案比选工作)。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1、产品方案:需要在“产品组合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考虑的因素(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专业化协作;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制约条件;原材料/燃料供应;技术装备条件;运输和储存条件)。

2、建设规模:影响因素(合理经济规模;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及其他外部建设条件;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及其来源;资金的可供应量;环境容量;社会因素和政策法规;行业因素;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合理性分析(符合产业政策/规划/准入条件--首要因素;收益的合理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外部条件的适应性与匹配性;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与现装置有效结合和匹配)。

1、合理经济规模:概述(是项目投人产出处于较优状态,资源和资金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规模);衡量指标(单位产品投资/成本/利润、劳动生产率)。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1、选择原则:先进性(表现为产品质量性能好、工艺水平高、装备自动控制程度和可靠性高)、前瞻性、适用性(体现在与“项目生产规模、原材料路线、辅助材料和燃料、设备”相匹配;与“项目建设规模、资源条件、环保要求、经济发展水平、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相适应)、可靠性、安全性(指„成熟;体现在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可以实现建设项目目标、有可借鉴的生产样板厂)、经济合理性(体现在流程短、设备配置好、自动化程度高、工序紧凑/均衡/协调、物流输送距离短,投资小/成本低/利润高);技术来源可靠性;符合清洁生产工艺要求(体现了减量化原则)。

2、技术来源方案:全部国有化;(合作开发技术,且有生产业绩的)部分国有化;(国内外均

有成熟技术,但线路不一,或国内尚无大规模运行业绩的)国内外招标,择优选择;(仅引进工艺包范围,工程技术国有化;技术特别复杂,国内为第一套的)工艺包/基础设计由国外完成,详细设计/部分设备采购由国内完成。

3、设备来源方案:按(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原则确定;(国内有成熟制造经验,且有应用业绩的)国内采购;(已经市场化、国内有制造能力的设备的)采用公开招标,同等条件国内优先;(国内无制造经验的关键设备的)采用引进技术、合作制造方式;(尚无制造业绩的新设备的)通过招标确定开发研究企业。

4、工艺技术转让:引进技术要坚持“引进--改造--发展”方针,走“吸收、综合、创新”道路;影响因素(技术评审、转让方式、政府干预、合作年限和范围、法律、合同);类型【单纯的软技术转让(通过技术许可证转让完成)、通过贸易和投资转让】。

4-1技术许可证: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许可证、技术服务和咨询合同)。

5、高新技术:经济社会效益表现(有助于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问题;有利于加速技术更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要求(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实用性);高(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场/厂址选择

1、区域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社会和政策、集聚(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

2、原则和要求:符合国家地区规划要求;符合城市/土地利用/工业园区/环保总体规划要求;有可供选择利用的废弃物处置场所;有丰富可靠的原料供应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充足的水电;有便利的外部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生产协作和上下游加工一体化;场/厂址地形地貌要适合项目特点;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环境良好,且应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和纳污能力,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不会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

3、注意事项: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法规和规定;听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优先选在产业性质定位一致的工业园区;充分考虑项目法人对场/厂址的意见。

4、不得选择的地区和范围:eg地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Ⅳ级自重湿陷性/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区;Ⅲ级膨胀土区。

5、比选内容:建设条件比较;投资费用比较;运营费用比较;运输条件和运输费用比较;环保条件比较;场/厂址的安全条件论证比较。

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险性;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原材料与燃料供应

1、原材料供应分析:内容(原材料的品种/质量/性能/需求量;必须进行多种方案比较;稀缺的原料,还应分析来源的风险和安全性;涉及原料进口的项目,应当予以说明与分析)。

2、燃料供应分析:内容(根据特殊需求及燃料的可得性,确定类别/质量/数量;进行方案比选;研究所选辅助材料和燃料被替代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3、供应方案比选:内容(采购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价格的经济性及可能的风险;经比选,提出推荐方案)总图运输方案

1、内容:总体布置与厂区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运输方案;厂区道路布置;绿化布置;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2、厂区总平面布置要求:联合多层布置,集中紧凑布置;按功能分区集中布置;近远期工程应统一规划;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础工程费用;与厂外交通相适应,与水电线路相适应,减少转角,运距短/线路直;合理确定厂区通道宽度;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油/气输送管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应严格执行规范;改扩建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调整理顺现有总图布置。

3、竖向布置要求:应与总体布置和总平面布置相协调;满足生产工艺、场内外运输装卸、管道敷设对坡向、坡度、高程的要求;充分利用地形,合理确定标高,力求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保证场地排水通畅。

4、运输方案选用:原材料和成品大批量运输(标准轨距铁路运输);短运距的厂内运输(电瓶车/内燃搬运车/叉车运输);经常的、大量的松散物料运输(带式输送机)。

5、道路方案设计深度,需满足总平面布置、土石方量计算和投资估算的要求。

6、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层高>8m,双倍计算建筑面积)、建筑系数【=(建筑物/构筑物/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应≥3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应≤7%)、绿地率(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应≤20%)。

7、场地利用系数:=建筑系数+(道路/广场/人行道/铁路/管线管廊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不在现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之内。

8、总图运输方案比选:技术指标比选;总图布置费用比选(土石方、地基处理、地下管线、防洪抗震设施);其他比选(功能、拆迁方案、运输方案)。工程方案及配套工程方案

1、工程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适应已选定的场址;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经济合理);研究内容(建筑特征、结构形式、特殊建筑要求、基础工程方案、抗震设防措施)。

2、土建工程方案比选:在满足生产需要前提下,按“适用、经济、美观”原则。

3、结构方案比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施工方便。

4、地震安全性评价:必须进行„的建设工程(国家重大的;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省级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国务院地震部负责审定报告的建设工程(国家重大;跨省级行政区域;核电站和核设施);报告内容(工程概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要求;地震活动环境评价;地震地质构造评价;设防烈度或者设计地震动参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5、配套工程:公用/辅助工程(给排水/供电/通讯/供热工程、空调系统、分析化验、维修/仓储设施)、厂外配套工程。

1、给排水工程: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生活给水、化学水给水);节水指标计算【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生产过程中总用水量、单位产品耗水量=年生产用新水量总和/年产品总量、新水利用系数=(新水量-外排水量)/新水量】;排水工程(按“清污分流、分质排放”原则设置;包括--清净废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生产污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国家鼓励无二次污染的消毒技术;开发和推广超临界水处理、光化学处理、新型生物法、活性炭吸附法、膜法技术)。

2、供电电源:包括(当地电网、自备电源、相结合);对于电源≥110kV的项目,应提供电源接入系统设计,并需由有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需经省电力主管部门审批。

3、热源选择顺序:余热回收利用热源、园区集中热源、集中热源进行改/扩建、自建热源。5-

4、厂外配套工程:内容(运输配套、公用工程配套、环保配套、其他配套);方案设计要求(遵照保证生产、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的原则;应与城市、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条件和设施,力求减少工程量;符合环保,防止造成新的污染点)。环保:

1、篇/章内容:项目概况;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和污染因素分析(污染环境因素分析--废气/废水/固废/噪声/其他;破坏„);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方案(水/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危险废弃物处理措施;噪声防护措施;污染防治分区及地下水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公众参与及公众利益保护措施;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方案比较及推荐意见(比较--技术水平、治理效果、管理及监测方式、污染治理效

益);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措施--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环保投资;环境影响的分析与预测。安全/职业卫生/消防

1、可研阶段消防方案研究内容:消防设施分布现状(项目所在地区消防设施分布;周边工矿企业消防站分布;依托企业的消防现况);建设项目的火灾危险性分析(主要物料、仓储过程中、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消防设施和措施。

第四章 资源利用分析与评价

土地资源和项目用地预审

1、土地资源调查:内容(拟选场/厂址地区的地区分类和市县等别;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功能划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规划;调查并踏勘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属性);目的(分析判断项目立项中土地资源利用的可得性、合理性)。

2、土地资源论证:包括(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功能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功能划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供地政策)。

3、土地论证报告:总论;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占用土地资源论证(所选场地是否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预选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场地能否满足项目需求;分析不同位置对周边土地资源及其他土地用户的影响;论证场/厂址位置设置是否合理);建设项目用地合理性分析(功能分类及土地功能规划分析;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合法性/社会影响分析;土地权益补偿方案;耕地占补平衡分析);节约用地措施;土地资源论证结论。

4、项目用地预审:是审批可研报告,核准申请报告的主要前置条件和必备文件;原则(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提出预审申请时限(审批制的项目→在可研阶段;核准制→申请报告核准前;备案制→办理备案手续后);预审申请报告内容(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拟选址占地情况;拟用地面积确定的依据和适用建设用地指标情况;补充耕地初步方案;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有效期(2年)。矿产资源和项目资源条件评价

1、矿产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分析:分析论证方面(资源利用的科学性、经济发展成本和环境成本、经济性)。

2、矿产资源开发的基本要求:符合(资源总体开发规划;准入条件;资源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对资源储量和品质勘探深度)的要求。

3、资源条件评价:目的(为“项目建设规模、开发方案的设计、效益评价”奠定基础);关注方面(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可利用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分析研究内容(矿产

储量和矿床地质条件;矿产地质特征;地矿工作;矿产储量计算)。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项目节能

1、可再生资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石化能源。

2、利用原则和要求:符合规划,适度开采;提高能源开发深度;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利用国外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调整能源结构;施节能重点工程。

3、可研报告“节能篇/章”内容:项目概况(建设单位/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方案);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节能措施、能耗指标、效果分析)。

1、能耗指标: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分品种/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主要工序单耗;项目产值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单位投资能耗。

4、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的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年电力≥500万千瓦时、年石油≥1000吨、年天然气≥100万方)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的项目(1000~3000吨、200~500万、500~1000吨、50~100万方)。

5、节能评估报告书--内容:评估依据;项目概况(建设单位/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用能情况);能源供应情况评估(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条件及消费情况、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评估(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分析评估);节能措施评估(节能措施;单项节能工程;节能措施效果/经济性评估);存在问题及建议;结论;附图/附表(厂/区总平面图、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主要耗能设备一览表、主要能源和耗能工质品种及年需求量表、能量平衡表)。

6、项目节能审查条件:节能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准确适用;节能评估文件的内容深度符合要求;项目用能分析客观准确,评估方法科学,评估结论准确;节能评估文件提出的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水资源论证与项目节水

1、水资源论证报告--内容:总论;建设项目概况;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取水水源论证;用水合理性分析;水资源保护措施;影响其他用水户权益的补偿方案;水资源论证结论(包括--建设项目取水的合理性;取水水源量、质的可靠性及允许取水量意见;退水情况及水资源保护措施;确定水资源利用方案及主要节水措施)。

2、节约用水原则及要求:“三个相结合”原则(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强制节水与效益引导相结合);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加强用水管理;开源节流,节水突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扩大非传统水资源工业利用;实行“三同时、四到

位”制度(四到位--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采取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加强节水基础管理;优先选用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技术/工艺/设备。

3、节水水平评价:水耗水平(指标--单位产品耗水量、水重复利用率、新水利用系数);节水水平评价。

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

1、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环节:资源开采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资源消耗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弃物产生环节,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社会消费环节,提倡绿色消费。2、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矿产资源(大宗、短缺、稀贵金属);三废(产生量大、存放量大、资源化潜力大);再生资源(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废旧资源加工利用的产业化);农林废弃物。

4、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资源产出/消耗/综合利用指标、废物排放/处置指标);宏观层面指标(eg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取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取水量、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工业园区指标(eg土地/水资源出产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取水量、重点产品单位能耗/水耗)。

第五章 环评与安全预评价

环评

1、环境: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特点(主体是人类;天然和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

2、环保法律:综合法(eg环保法);单行法(eg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海洋环保法、环评法);相关法(eg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3、环境标准:按类型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或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应用原则(地方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应结合环境功能区和环保目标进行分级;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所属行业/环境功能区/污染物种类/环评文件的报批时间”确定;综合性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4、环评工程师可主持的工作: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环保验收。

5、建设项目环评:原则(依法评价、早期介入、完整性、广泛参与);分类管理(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轻度→„报告表;很小→„登记表);环评文件(包

括--报告书、报告表;不包括--登记表);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环评类别的重要依据;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的环评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报告书—内容(概况;周围环境现状;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评估;环保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评的结论;※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内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主要环保目标;评价适用标准;工程内容与规模;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和环境问题;工程分析;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登记表—内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平面布置示意图;周围环境概况和工艺流程与污染流程;项目排污情况及环境措施简述)。

6、环评文件审批:报批时限(审批制项目,应在可研报告提交前;核准制→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备案制→备案手续办理后和开工前);国务院环保部审批项目(核设施、绝密项目;跨省级行政区的项目;国务院或其授权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重新审核(超5年方决定开工建设的)。规划环评

1、分类管理:综合性规划(eg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专项规划,应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2、内容:规划环评(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之间、当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篇章或说明【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预防/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政策、管理、技术措施)】;报告书【篇章说明内容、+环评结论(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

3、审查:内容(基础资料、数据的真实性;评价方法的适当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的合理性;环评结论的科学性)。经济损益分析:

1、只是“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的内容。

2、步骤:筛选环境影响;量化环境影响后果;评估环境影响的价值—最重要;将环境影响价

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环境价值:

1、环境总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直接、间接、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

2、度量:最大支付意愿。

3、评估方法:直接市场评估法【生产力变动法(eg污染导致产量减少)、疾病成本法与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放弃的其他用途中能获得的最大利益;特别适用--对自然保护区或具有唯一性特征的自然资源的项目评估)】;间接„(内涵资产定价法、防护支出法、旅行费用法);意愿调查评估法(在很多情形下,是唯一可用的方法,eg评价环境资源的选择/存在价值)。安评、安全预评价

1、安全评价: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是严格安全生产准入的前置条件;基本原理(相关性、类推、惯性、量变到质变);基本原则(具备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评价);分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2、安全预评价:程序及内容(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方法【定性(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定量(危险度评价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泄露/火灾/爆炸/中毒评价模型)】;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阐述编制目的;列出安全预评价的依据;介绍概况;列出辨识与分析的依据,阐述辨识与分析的过程;阐述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分析过程;列出选定的评价方法,并作简单介绍;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内容;做出评价结论)。

第六章 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建设投资【工程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预备费(基本、涨价)、工程建设其他费】、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2、建设投资--构成(按形成资产法分):固定资产费(工程费、固定资产其他费)、无形资产费、其他资产费用、预备费。

3、准确度要求:投资机会研究→±30%以内;初步可研→±20%;可研→±10%;项目前评估→±10%。

4、作用:是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是制定项目融资方案的依据;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对项目的工程造价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5、方法: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A、生产能力指数法B、比例估算法(以拟建项目的设备购置费为基数C、以„工艺设备投资为基数)、系数估算法(朗格系数法D、设备及厂房系数法)、估算指标法/扩大指标法(主要适用于初步可研阶段)、概算指标法E。

1、A:建设投资与生产能力呈线性关系;计算公式(拟建项目投资额Y2=Y1/X1*X2*CF,Y1/X1已建类似项目投资额/生产能力,CF综合调整系数);适用条件(项目相类似,仅存在规模大小和时间上的差异);特点(简便迅速,最为粗略);适用(仅用于投资机会研究阶段)。5-

2、B:建设投资与生产能力呈非线性关系;Y2=Y1*(X2/X1)n*CF,n生产能力指数;特点(计算简单/速度快,但要求类似项目资料可靠,条件基本相同);适用(不同阶段都有应用,但范围受限;对复杂多变的项目,可研究时也用于分项装置的工程费用估算)。

3、C:建设投资C=E(1+f1P1+f2P2)+I;E拟建项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购置费,f综合调整系数,P建安工程费占设备购置费的百分比,I拟建项目其他费。

4、D:建设投资C=E(1+∑Ki)Kc;E设备购置费,Ki管线/仪表/建筑物等项费用的估算系数,Kc管理费/合同费/应急费等间接费在内的总估算系数;特点(方法较简单,但因没有考虑项目的规模大小、设备材质影响、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准确度不高)。

5、E:是估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方法;以成套设备装置的台组,或以整个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体积为计量单位,而规定的人材机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特点(需较为详细的工程量资料、材料价格和工程费用指标,工作量较大,相对准确度也较高)。

6、建筑工程费估算--方法: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适用于建筑工程费占建设投资比例较大的项目)。

1、国内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出厂价;一般应按带有备件的出厂价计算);设备运杂费(运输/装卸/运输包装/供销手续/仓库保管费)。

2、进口设备购置费=进口设备货价(=离岸价FOB)+进口从属费用(=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进口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外贸手续费+银行财务费)+国内运杂费(=FOB*外汇牌价*国内运杂费费率)。

3、到岸价CIF=FOB+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国外运费=FOB*国外运费费率;国外运输保险费=(FOB+国外运费)*保险费费率;进口关税=CIF*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税率;进口环节消费税=(CIF*外汇牌价+关税)*消费税率/(1-消费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CIF*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外贸手续费=CIF*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费率;银行财务费(=FOB*外汇牌价*银行财务费费率)。

8、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用地费用(征地补偿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建设期租地费用、临时用地补偿费);建设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可研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环评费;安全/职业卫生健康评价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引进技术和设备其他费用(引进设备材料国内检验费;引进项目图纸资料翻译复制费、备品备件测绘费;出国人员费用;来华人员费用;银行担保及承诺费);工程保险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绿化补偿

费;超限设备运输特殊措施费;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联合试运转费;安全生产费用;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生产准备费;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

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计入无形资产费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应计入所建造房屋建筑物成本;生产准备费、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形成其他资产;有的行业还将“出国人员费用、来华人员费用、图纸资料翻译复制费”列人其他资产费用。

1、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费率;包括(在批准的设计范围内,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过程中所增加的工程费用;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材料代用、局部地基处理等增加的费用;一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费用)。

2、涨价预备费:eg某项目工程费200万,建设期为2年,分别为40%、60%,建设期内年平均价格上涨指数为4%;则第1年涨价预备费=200*40%*【(1+4%)-1】;第2年涨价预备费=200*60%*【(1+4%)2-1】。

10、合理性分析:投资合理性分析(单位投资的产出水平;单位产出的投资水平);构成合理性分析(各类工程费用构成;分年投资计划)。

11、建设期利息:包括(借款/债券利息、融资费用--手续/承诺/发行/管理费);前提条件(建设投资估算及其分年投资计划;确定项目资本金数额及其分年投入计划;确定项目债务资金的筹措方式及债务资金成本率);eg某项目建设期为3年,第1年借款400万,第2年借款800万,均在年内均衡发生,有效年利率为7.5%,建设期内不支付利息;则第一年利息=400/2*7.5%;第二年利息=(400+15+800/2)*7.5%;第三年利息=(400+800+15+61.125)×7.5%。

12、流动资金:不包括(运营中临时性需要的资金);估算基础(营业收入、经营成本);估算法(扩大指标、分项详细估算法)。

1、扩大指标估算法:流动资金=年营业收入额*营业收入资金率=年经营成本*经营成本资金率=年产量*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额;适用(初步可研阶段;流动资金量小的行业或非制造业项目的可研阶段)。

2、分项详细估算法:流动资金=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现金】-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定义(流动负债--指将在≥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资产--指可在≥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步骤(确定各分项的最低周转天数、计算出各分项的年周转次数、分项估算占用资金额);适用(可研阶段)。

第七章 融资方案研究

项目融资

1、融资环境调查:法律法规(项目融资成功的根本保障);经济环境(着重分析经济环境对融资的限制和影响);融资渠道(构成融资方案的基础);税务条件;投资政策。

2、投资产权结构:股权式合资结构(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以注册资本额为限;货币出资金额≥30%公司注册资本);契约式合资结构(投资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合作契约约定;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矿产开采、初级原材料加工行业较多采用);合伙制结构(普通合伙企业,每个合伙人均承担无限连带经济责任,只适用于一些小型项目;有限合伙企业,至少有1个普通合伙人;国外>85%风险投资采用)。

3、项目融资:类型(资本金融资、债务资金融资);模式(项目融资、公司融资);特点【项目导向(依赖于项目现金流量,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有限追索(追索形式和程度,是区分项目和公司融资的重要标志);风险分担;非公司负债型融资;信用结构多样化;融资成本较高】;组织形式(专门为项目设立的独立的项目法人来负责);资金来源【内源融资(货币资金、资产变现、企业产权转让、直接使用非现金资产);外源融资(直接融资--发行股票、企业债券;间接融资--商业贷款、委托信托公司进行证券化融资);※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

4、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编制基础(项目分年投资计划);内容【资金来源计划表、总投资使用与资金筹措计划表(是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两部分的衔接点;编制时应注意--各的资金平衡、建设期利息的计算)】。资本金筹措

1、资本金:公益性投资项目不实行资本金制度;是非债务性资金;可转,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计算基数(总投资);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比例须≤20%;最低比例(钢铁/电解铝≥40%;水泥≥35%;„≥30%;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化肥≥25%;保障性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20%)。

2、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占总投资的最低比例:投资总额≤300万美元→70%;300~1000万→50%(其中300~420万→≥210万);0.1~0.3亿→40%(其中0.1~0.125亿→≥500万);>0.3亿→1/3(其中0.3~0.36亿→≥0.12亿)。

3、资本金筹措:既有法人【内部资金(企业的现金--扣除日常经营开支后多余部分;未来生产经营中获得的可用于项目的资金—扣除日常经营开支后多余部分;企业资产变现;企业产权转让);外部资金(企业增资扩股;优先股)】;新设法人【由发起人和投资人认缴或筹集;初设立的项目法人筹集(在资本市场募集股本资金;合资合作)】。债务资金筹措

1、筹措方案研究应考虑:债务期限;债务偿还;债务序列;债权保证;违约风险;利率结构(应考虑--项目现金流量的特征、金融市场上利率的走向、借款人对控制融资风险的要求);货币结构与国家风险。

2、基本要素:时间和数量、融资成本、建设期利息的支付、附加条件、债权保证、利用外债的责任。

3、融资方式:信贷方式(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出口信贷;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银团贷款;股东借款);债券方式(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租赁方式(经营租赁、融资租赁)。

1、信贷方式:特点(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较大;融资成本适中;限制严格;来源可靠;目的融资主渠道)。

2、出口信贷:分类(买方信贷、卖方信贷);通常不能全额贷款,只能提供设备价款85%的贷款,其余价款由进口商以现金支付;率低于国际上商业银行,但需支付一定的附加费用。3-

3、融资租赁:特点【以融资为目的(设备质量和技术检验由承租方负责);租赁期限长(超过租赁资产经济寿命的75%以上);承租人负责维护;租赁合同稳定;租赁期满后,承租方可将租赁物退还,也可作价买下,还可续租;出租人不能将出租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优点(是一种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融资方式,能够迅速获得所需资产的长期使用权;可避免长期借款筹资所附加的各种限制性条款,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融资与引进设备都由有经验的和对市场熟悉的租赁公司承担,可减少设备引进费,从而降低设备取得成本);租金(租赁资产的成本、„利息、租赁手续费)。

4、融资信用保证:措施/方式(第三方保证、财产抵押与质押、账户质押与账户监管、借款人/控股股东承诺、安慰函及支持函、政府支持函、项目合同保证、保险);作用(控制债务人必须履行偿债责任;债务人不履行责任时,采取行动依法强制取得补偿;取得第二还款来源)。特许经营项目融资

1、融资模式:BOT建设-经营-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BOOT建设-拥有-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PPP政企合伙合营、PFI私人主动融资、ABS基于资产的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不动产证券化)。

1、PPP:分类【按私营部门投资不同分(外包类、特许经营类、私有化类);按私营部门参与程度分分(服务合同、租赁、合资公司、特许权授予、私有化);按合作关系分(横向、纵向合作)】;并不存在一个可适用于所有或大多数PPP项目的最佳固定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中应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各自优势,私营机构做不了的或不愿做的由政府做,其余由私营机构做,但政府要监管,要合理分担项目风险和收益,而且这种监管是以统一的法规和政策来进行的)。

2、特点:对政府【(拓宽资金来源;降低政府风险;挥外资和民营机构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金融资本市场/法律体系);(承担政治和外汇等风险;使用价格较高,造成国民不满)】;对发起人【(减少资本金支出,实现小投入做大项目;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减少借款方的债务负担;得到最有利的税收条件;提高了项目发起人的谈判地位;转移特定的风险给放贷方,减少了风险危害保留了投资收益;项目公司可以独资,避免合资企业的风险;创造发展商/承包商的商业机会);(融资成本较高;投资大/周期长,收益的不确定性大A;合同文件繁多/复杂B;有时融资杠杆能力不足,且母公司有时仍需承担部分风险;适用范围有限,较适用于盈利性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对放贷方【(承担同样风险但收益率较高;只需评估项目本身;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而且较少竞争);(A;B)】。资金成本分析

1、资金成本:=资金占用费(借款利息/债券利息/优先股股息/普通股红利/权益收益)+资金筹集费(律师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证券印刷费/发行手续费/担保费/承诺费/银团贷款管理费);表示(资金成本率--能使筹得的资金同发生的各种费用等值时的收益率和贴现率)。

2、优先股资金成本:=优先股股息/(优先股发行价格-发行成本);eg某优先股面值100元,发行价格98元,发行成本3%,每年付息1次,固定股息率5%,则优先股资金成本=5/(98-3)=5.26%。

3、普通股资金成本Ks: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Ks=Rf+β(Rm-Rf);Rf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β项目的投资风险系数,Rm市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税前债务成本加风险溢价法(Ks=Kb+RPc;Kb税前债务资金成本,RPc投资者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股利增长模型法(Ks=D1/P0+G;D1预期年股利额,P0普通股市价,G股利期望增长率)。

4、借款资金成本i:eg期初借款100万元,年利率6%,按年付息,期限3年,到期一次还清,资金筹集费

5%,所得税税率

25%,通货膨胀率-1%;100-100*5%-100*6%/(1+i)-100*6%/(1+i)2-100*6%/(1+i)3-100/(1+i)3=0,税前i=7.94%】;税后i=7.92%*(1-25%)=5.96%;扣除通货膨胀后的税前i=(1+7.94%)/(1-1%)-1=9.03%。

5、债券资金成本:eg面值100元债券,发行价100元,票面利率年率4%,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费0.5%,在债券发行时支付,兑付手续费0.5%,计算100-100*0.5%-100*(1+3*4%)/(1+i)3-100*0.5%/(1+i)3=0,得税前i=4.18%。资金结构分析

1、资金结构:项目资金结构(资本金比例越高,权益投资人承担的风险越高,利率越低);资

本金结构(投资产权结构、资本金比例结构);债务资金结构(债务期限配比、境内外借贷比例、外汇币种选择、偿债顺序安排)。

2、最佳融资结构:在适度的财务风险条件下,预期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最低,同时收益及项目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

3、融资结构方案比选方法:比较资金成本法(测算不同资金结构或融资组合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进行比较);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A来决策;A--不同融资方案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当息税前利润>A时,增加长期债务的方案要比增发普通股的方案有利;实质--找出对股东最为有利的资金结构;适用--既有/新设法人项目融资决策)。

融资风险分析:包括(资金运用风险、项目控制风险、资金供应风险、资金追加风险、利率及汇率风险)。

第八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方案经济比选

资金时间价值

1、表现形式:利润、利息。

2、利率的决定因素:社会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风险;通货膨胀;期限长短。

3、名义和有效利率:eg年名义利率为10%,按半年计息,则计息周期利率i=r/m=10%/2=50%,年有效利率i=(1+r/m)m-1=(1+12%/2)2-1=10.25%;按季度→2.5%/10.38%;按月→0.833%/10.46%。资金等值换算

1、影响因素:资金额的大小;换算期数;利率的高低。

2、现值P→终值F:eg借款P,年复利率i,则n年末本利和F=P(1+i)n。

3、终值F→现值P:eg希望n年末有F,则现在须一次性投入P=F(1+i)-n。

4、年值A→终值F:eg拟在n年内,每年末存A,则n年末本利和F= A*[(1+i)n-1]/i。

5、终值F→年值A:eg某企业计划自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预计n年后改正须资金F,则从现在每年应等额筹款A=F*i/[(1+i)n-1]。

6、年值A→现值P:eg某投资项目,计算期n年,每年末等额收回A,则开始须一次性投资额P=A*[(1+i)n-1]/i(1+i)n。

7、现值P→年值A:eg借款P,偿还期n年,每年末等额还款,则每年偿还A=P*i(1+i)n/[(1+i)n-1];eg第1年年末借款P,从第3年开始到第n年等额还款,则每年偿还A=P*i(1+i)n-1/[(1+i)n-2-1]。经济评价指标

1、设定原则:与经济学原理的一致性(符合市场经济效益);项目或方案的可鉴别性(经济效益和费用的差异);互斥型项目或方案的可比性(满足比较条件);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方法和指标简便易行/有效)。

2、分类:时间性指标(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价值性指标(净现值NPV—最常用、净年值NAV、净终值);比率性指标(内部收益率IRR、净现值率NPVR、效益费用比)。

1、IRR:是项目占用资金的恢复能力;是项目对初始投资的偿还能力或对贷款利率的最大承受能力;不是用来计算初始投资收益的,所以不能直接作为排列多个独立项目优劣顺序的依据;与NPV评价同一项目,结论一致;优点(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考察了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全部情况;是内生决定的,无需事先设定基准折现率;是财务分析最重要的指标);缺点(计算繁琐,非常规项目有多解现象;适用于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和可行性判断,但不能直接用于互斥方案比选;不适用于只有现金流入或流出项目)。方案经济比选

1、方案关系:互斥、独立、相关。

2、类型:按范围分(局部、整体);按目的分(综合、专项);按内容分(定性、定量)。

3、互斥型方案比选:内容(绝对、相对效果检验);备选方案条件(整体功能应达到目标要求;盈利性应达到可被接受的水平;包含的范围和时间应一致,效益和费用的计算口径应一致);方法&相对最优方案的判据{计算期相同情况【净现值法(NPV≥0且最大)、费用现值法(PC最小)、差额内部收益率法(△FIRR≥ic时,为投资最多;﹤ic时,为投资最少)】;不同情况【计算期统一法(计算期最小公倍数法、最短计算期法/研究期法)、净年值法(NAV≥0且最大)、费用年值法/年费用法(AV最小)】}。

1、△FIRR法:计算最复杂,但无需事先确定一个精确的折现率;与用价值性评价指标比选结论一致。

2、最小公倍数法:最为简单,但要求重复性假设并事先确定基准收益率,不适用于技术更新快的产品和设备方案及更新改造项目;而最短计算期法可避免重复性假设。

4、独立型方案比选:在资金约束条件下,选择一组项目组合,使总体效益最大,即“净现值NPV之和”最大;方法(互斥组合法、效益费用比法)。

5、定量比选:无资金约束时,采用(净现值比较法、净年值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时,采用(费用现值法、费用年值法)。

第九章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

1、作用:是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项目或方案经济比选

中起着重要作用;能配合投资各方谈判,促进平等合作;其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对项目,尤其是非经营性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的考察起着重要作用。

2、内容:选择分析方法;识别财务效益与费用范围;测定基础数据,估算财务效益与费用;编制财务分析报表和计算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财务分析;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3、基础:投资估算、融资方案。

4、基本原则: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的一致性;费用与效益识别的有无对比(基本原则);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基础数据确定的稳妥。价格体系:

1、价格变动因素:相对„(指商品间的价格比例关系)、绝对„(指用货币单位表示的商品价格水平;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变化eg通货膨胀或紧缩)。

2、基价/时价/实价:基价(固定价格体系,不考虑价格变动的价格;是确定项目涉及的各种货物预测价格的基础,是估算建设投资的基础);eg货物A在2010年价格为100元,2011年时价上涨率2%,物价总水平上涨率3%;则基价=100元,2011年时价=100*(1+2%)=102元,2011年实价=102/(1+3%)=99.03元,实价上涨率=(1+2%)/(1+3%)-1=-0.97%。

3、取价原则:财务分析应采用预测价格;现金流量分析原则上应采用实价体系;偿债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原则上应采用时价体系;对财务分析采用价格体系的简化。

4、价格体系简化:建设期间→采用时价体系;运营期内→可采用固定价格或实价,盈利和偿债能力分析→可采用同一套价格;当有要求或通货膨胀严重时→偿债和生存能力分析要采用时价体系。

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

1、计算期:建设期(项目资金正式投入~建成投产);运营期(对于中外合资项目,估定评价运营期与合资运营年限相比,取短)。

2、营业收入估算:假定(当年产品当年全部销售);具体要求【合理确定运营负荷(运营负荷确定方法--经验设定法、营销计划法);合理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多种产品分别估算或合理折算;编制营业收入估算表】。

3、成本与费用—分类:按计算范围分(单位产品成本、总成本费用);按成本与产量关系分(固定/可变成本);按会计核算要求分(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按财务分析的特定要求分(经营成本)。

4、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利息支出+折旧费+摊销费。

5、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费/辅助材料/燃料/动力费+工资/薪酬+修理费+其他费用。

6、固定/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工资或薪酬、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其他费用、长期借款

利息);可变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计件工资);半可变成本(必要时须进一步分解为可变和固定成本;eg流动资金/短期借款利息→简化计算时可作为固定成本)。

7、税费估算:建设投资估算涉及税种(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耕地占用费、车船税、印花税、契税);总成本费用估算涉及税种(进口关税、增值税、资源税—自用、车船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改/扩建项目效益和费用估算:

1、涉及“项目/企业”两层面,“有项目/无项目”两方面。

2、特点:以增量调动存量;较新建项目复杂;建设与生产可能同步进行;项目与企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随项目的目标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费用多样,包括新增投资和停减产损失。

3、项目范围界定:最小化原则。

4、五套数据:包括(现状/无项目/有项目/新增/增量数据);若无项目追加投资=0,无项目=现状,则增量固定资产价值=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如果现状=零,则无项目=零,新增数值=增量数值=有项目数值。

5、沉没成本:不作为新增投入/增量费用。盈利能力分析--动态分析:

1、三层次&指标: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A(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项目资本金„B(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各方„(投资各方内部收益率)。

1、A:不考虑债务融资,与融资方案无关;现金流入【营业收入(含补贴收入)、销项税额;计算期最后一年还包括(回收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现金流出【建设投资(含固定资产进项税)、流动资金、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维持运营投资、运营投入的进项税额、应纳增值税C;所得税后分析还要包括(调整所得税)】。

2、B:是融资后分析,是比较和取舍融资方案的重要依据,是融资决策的依据;现金流入(与A相同);现金流出(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中的项目资本金/权益资金、还本付息、C、所得税)。

2、财务基准收益率:用于判别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否满足要求;是计算财务净现值的折现率;要与指标的内涵相对应;要与所采用价格体系相协调;要考虑资金成本和资金机会成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基准参数(可由评价者根据投资方的要求设定);项目资本金„(取决于--资金成本、资本收益水平、风险、所有者对权益资金收益的要求,对风险的态度);投资各方„(应由各投资者自行确定)。盈利能力分析—静态分析:

1、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直接用未经折现的数据进行分析;都是融资后分析。

2、指标: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年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资本金净利润率(=年净

利润/项目资本金)。

盈利能力分析--改扩建项目:

1、增量分析为主(以增量现金流量分析的结果作为评判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依据),辅以总量分析。

2、主要报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增量)、利润表(有项目)。

3、增量分析的简化:按“有无对比”原则,直接判定增量数据A用于报表编制。

1、A的前提条件:与老厂界限清晰;局部改造项目,涉及范围较少,对其他部分影响很小。

4、新增投资:包括(新/扩建装置的投资、与新项目配套的老厂改造投资、占地内原有建筑物的拆除费和还建费); 偿债&财务生产能力分析:

1、相关报表: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按企业范围编制;应实现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方的自然平衡;必要时可按“有项目”范围编制,按增量数据编制无意义)。

2、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利息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应付利息额;应分年计算;至少应>1,不宜<2)、偿债备付率【=(息税前利润+折旧费+摊销费-所得税-维持运营投资)/应付利息额;应分年计算;至少应>1,不宜<1.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按年末数据计算,在长期债务还清后的年份可不再计算)。

3、考察企业财务状况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国际公认标准比率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国际公认标准比率为1)。

4、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主要根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财务上可持续的基本条件(拥有足够的经营净现金流量,特别是在运营初期);财务上可持续的必要条件(各年累计盈余资金不出现负值--允许个别年份的净现金流量出现负值,但不能容许任一年份的累计盈余资金出现负值)。

第十章 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

1、理论基础:资源优化配置。

2、作用:正确反映项目对社会福利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为政府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政府审批或核准项目的重要依据;为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财务方案的制订依据;比选和优化项目/方案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企业/地区/全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和平衡。

1、财务盈利性可能难以全面正确地反映其经济合理性的方面:国家给予项目补贴;企业向国家缴税;某些货物市场价格可能的扭曲;项目的外部效果。

3、基本方法:采取“有无对比”方法,识别项目的效益和费用;采取影子价格,估算各项效益和费用;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或费用效果分析方法,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4、适用范围:市场自行调节的行业项目,不必进行经济分析;市场配置资源失灵的项目A需要进行经济分析。

1、A:具有自然垄断特征项目;产出具有公共产品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项目;外部效果显著的项目;战略性资源开发和关系国家经济安全项目;受过度行政干预项目。

5、经济分析A与财务分析B的区别:分析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效益和费用的含义及范围划分不同;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A采用影子价格体系,不考虑通货膨胀;B采用预测的财务收支价格/市场价格,可考虑通货膨胀);分析内容不同(A只有盈利性分析);基准参数不同(A为社会折现率,B为财务基准收益率);计算期可能不同(A的计算期可长于B)。

6、与财务分析的相同:采用效益与费用比较的理论方法;都遵循效益和费用识别的有无对比原则;都根据资金时间价值原理进行动态分析,计算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等指标。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

1、基本要求:进行全面识别(涉及所有社会成员);遵循有无对比的原则;遵循识别和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识别的时间跨度(与财务分析计算期不一致);正确处理转移支付(是识别的关键);遵循以本国社会成员作为分析对象的原则。

2、直接效益:项目产出带来的经济效益;表现形式(新增需求的支付意愿;社会资源的节省;国家外汇收入/支出的增减);一些旨在提供社会服务的项目,其经济效益与财务分析中的营业收入无关。

3、直接费用:投入的社会资源的消耗;表现形式(社会扩大生产规模所增加耗用的社会资源价值;社会因其他人被迫放弃使用这些资源而损失的效益;国家外汇支出/收入的增减);对于价格失真的直接效益和费用按影子价格重新计算。

4、转移支付:不计入经济效益与费用;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没有造成社会资源实际增减;包括(项目向政府缴纳的税费;政府给项目的补贴;项目向国内金融机构支付的贷款利息和获得的存款利息);※(体现资源稀缺价值的资源税和补偿费、体现环境价值补偿税费)不作为转移支付处理。

5、间接效益:包括(劳动力培训效果、技术扩散效果、环境改善的效益、上下游企业相邻效

果、乘数效果)。经济效益与费用的估算

1、估算原则:支付意愿原则(产出的正面效益)、受偿意愿原则(产出的负面影响)、机会成本原则(项目投入)、实际价值计算原则(所有效益和费用)。

2、影子价格:是经济分析专用的计算价格;反映(项目投入和产出的真实经济价值、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应根据项目投入和产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有无对比”的角度研究确定。

3、市场定价的可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直接进口的投入的影子价格/到厂价=到岸价CIF*影子汇率+进口费用;直接出口的产出的影子价格/出厂价=离岸价FOB*影子汇率-出口费用;eg某出口设备离岸价200万美元,国内运杂费30万元人民币,贸易费用20万元,外汇牌价1美元=6.50元,影子汇率换算系数1.08,则该设备影子价格=200*6.5*1.08-30-20=1354万元。

4、市场定价的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投入影子价格/到厂价=市场价格+国内运杂费;产出影子价格/出厂价=市场价格-国内运杂费。

5、政府调控价格货物的影子价格:定价方法(成本分解法、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eg(电价、交通运输服务、水价);政府调控价格包括(政府定价、指导价、最高限价)。

6、土地影子价格:=土地机会成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新增资源消耗(征地动迁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影响关键因素(土地地块的地理位置);土地机会成本按“最佳可行替代用途”的净效益计算。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1、指标:经济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对社会经济净贡献的绝对值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

2、项目投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净效益流量=效益流量(项目直接效益+资产余值回收+项目间接效益)-费用流量(建设投资+流动资金+经营费用+项目间接费用)。

4、报表编制方式:直接进行效益和费用流量的识别和计算,并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在财务分析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基础上调整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费用效果分析

1、度量:以货币度量费用,以非货币单位度量效果。

2、基本指标:效果费用比、费用效果比。

3、基本方法:最小费用法、最大效果法、增量分析法。

4、备选方案应具备的条件:是互斥方案或可转化为互斥方案,且≥2个;目标相同,且均能满足最低效果标准要求;费用可以货币量化,且资金用量不突破预算限额;采用同一非货币单位度量;具有可比的寿命周期。

5、费用估算要点:费用应包括整个计算期内发生的全部费用;费用可采用现值或年值表示,备选方案计算期不一致时应采用年值。经济分析参数

1、通用参数: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影子工资。

2、社会折现率:反映社会成员对于社会费用效益价值的时间偏好;代表着社会投资所要求的最低动态收益率;应由专门机构组织测算和发布(06年发布为8%;对于永久性工程或受益期超长的项目可适当降低,但应≥6%);可用于间接调控投资规模(社会折现率高,投资总规模下降);其取值高低会影响项目的选优和方案的比选(较高,则较为不利于初始投资大而后期费用节省或收益增大的方案或项目)。

3、影子汇率:=影子汇率换算系数*国家外汇牌价;由国家统一测定和发布(06年发布为1.08)。

4、影子工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财务分析中的职工薪酬;换算系数(技术性工作劳动力→1,非技术→0.25~0.8,较为富余的地区可取较低值,中间状况可取0.5)。

第十一章 经济影响分析

1、内容:行业影响、区域经济影响、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2、需进行经济影响分析的项目:特征(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工期较长;对所在区域或宏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或相关群体利益格局等产生较大影响;会带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引发关联产业或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对生态及社会环境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影响;对区域或国家长期财政收支产生较大影响;项目的投入或产出对进出口影响较大;项目能够对区域或宏观经济产生其他重大影响);类型(重大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科技攻关/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大规模区域开发项目)。

3、任务:分析项目经济影响的范围/途径/影响程度;分析项目对当地和宏观经济的适应性;研究制定适合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4、经济影响的种类:对(区域或宏观经济发展、化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财政收支平衡、市场竞争结构、外汇收支、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5、经济影响效果的传递途径:价格传递效应、上下游产业链影响、乘数效应(连锁反应)、技术扩散、瓶颈缓解效应。

6、原则:系统性、综合性、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7、方法:客观、主观评价法。

8、定量指标:总量指标(增加值、净产值、社会纯收入、财政收入);结构指标(影响力系数、三次产业贡献率);国力适应性指标;就业和收入分配指标【就业效果指标(总就业、直接就业、间接就业)、收入分配效果指标、地区分配效果指标】。

9、模型:定量分析模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递推优化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系统计量模型);多目标综合评价分析模型

10、多目标分析方法:德尔菲法、矩阵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

11、重大项目的经济安全影响分析:国家产业安全与投资项目最密切相关;内容(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资源潜力及其发展能力、资源/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经济发展空间完整性、社会稳定和防止/解决社会冲突能力”的分析评价)。

12、国家经济安全子系统:包括(国家产业/市场/外债安全、国际收支安全、市场体系安全、财政资金安全)。

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

1、特点:宏观性和长期性;目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从国家/地方/社区三个不同层次进行分析);评价标准的差异性(难以采用统一的评价量纲;通用指标多,专用指标多;定量指标少,定性指标多)。

1、社会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目标、国家安全目标、人口控制目标、减少失业和贫困目标、环境保护目标)。

2、目的:宏观层面(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持续和协调发展;满足人们的基本社会需求;保证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人力/技术和知识,增强地方的参与程度;减少或避免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引致的社会问题);项目层面(制定一个能够切实完成项目目标的机制和组织模式;保证项目收益在项目所在地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平分配;预测潜在风险并分析减少不良社会后果和影响的对策措施;提出为实现各种社会目标而需要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改进的建议;通过参与式方法的运用增强项目所在地区民众有效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防止或尽量减少项目对地区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作用:有利于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防止单纯追求项目经济效益;有利于项目所在地区利益协调一致,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防止可能产生的不利社会影响和后果,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4、项目范围:并不要求任何项目都进行社会评价;主要对象(“社会因素复杂、社会影响久远--具有重大的负面社会影响或显著的社会效益、社会矛盾突出、社会风险较大、社会问题搅动”的发展项目);包括(引发大规模移民征地的项目、具有明显社会发展目标的项目)。

5、内容:社会影响分析(对“所在地居民收入、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居民就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弱势群体利益、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城市化进程、少数

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互适性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态度、当地社会组织态度、当地社会环境条件);社会风险分析(移民安置问题、民族矛盾/宗教问题、弱势群体支持问题、受损补偿问题)。

6、步骤:调查社会资料;识别社会因素(影响人类生活和行为/社会环境变迁/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论证比选方案(确定评价目标与评价范围;选择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制定备选方案;进行项目评价;编制社会评价报告)。

7、信息收集:程序和步骤(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总结);方法(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小组讨论、参与观察、文献调查)。

8、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先定量后定性;以定性为主);初步社会评价(预可研阶段;主要是分析现有资料和现有状况,着眼于负面社会因素的分析判断;以定性描述和分析为主;步骤--识别主要社会因素、确定利益相关者、评估接受程度);详细社会评价(可研阶段;步骤--识别社会因素并排序、识别利益相关者并排序、论证当地社会环境对项目的适应程度、比选优化方案)。

9、常用方法:利益相关者分析、社区基层参与评价、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矩阵分析总结法、多目标加权评价法)。

1、利益相关者分析:步骤(识别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利益构成;分析各„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制定主要„的参与方案);次要利益相关者(银行、政府、非政府组织);特殊利益群体(贫困人口、女性、少数民族、非自愿移民)。

10、指标:分类【按指标取得方式及性质分(客观指标--适用于衡量项目带来的结构变化;主观指标--适用于衡量对个人的影响eg福利现状和期望/满意程度);按衡量的内容和对象分(核心指标--能直接衡量社会影响的重要指标;辅助指标--特定行业或相关的一般性指标)】;共同特征(可量化计算;所依据的信息资料必须是可以得到和可靠的;指标数据的收集和测算是经济上可承受的,所花费的代价及时间应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应能用来反映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趋势,并根据特定时间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对弱势群体反应灵敏,能显示和衡量其社会状况的改善,并显示其变化趋势;必须对变化反应灵敏,从而能正确反应现实;必须是易于为大家所理解并能被使用者所接受的;指标体系应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特征,既能反映正面影响,又能反映负面影响)。

11、参与式社会评价方法:分类(参与式评价、参与式行动);基本理念(当地人在一般情况下有能力认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每一个人特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应该同样地得到充分尊重和运用;分享知识、共同决策/行动/发展);运用原则(尊重每个人;尊重每个人/群体的知识;站在当地人角度看问题;理解当地不同人群所面临的困难/问题/需求);作用(增强人们对项

目的了解和拥有感;更全面地了解有关社会变迁、当地发展的最新情况;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人们参与的热情和意识;可掌握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态度,可能产生的正负影响;有助于增强项目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公正性;可吸收更多人的智慧,优化项目方案;提高当地居民/机构对项目实施的责任感)。

12、公众参与:环节(信息交流、磋商、参与过程);形式(主动性与动员性参与;组织化与个体化参与;目标性与手段性参与;支持性和非理性参与;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参与);※主动性参与--更能反映参与意识和民主程度;目标性参与—反映了更多更强的参与意识。

13、社会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应真实可靠;分析方法的选择要合理;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报告格式应规范,应强调客观性/科学性/逻辑性/可读性);内容/要点(报告摘要;建设项目概述;社会影响范围的界定;社会经济调查;利益相关者分析;减轻负面社会影响的措施方案及其可行性;参与/磋商/协调机制;监测评价;主要结论和建议;附件/附图/参考文献)。

1、社会影响范围的界定:社会影响区域界定(涵盖所有潜在影响的社会因素;不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对目标群体和影响群体合理界定;分析项目实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对项目可能导致的重要影响因素合理界定。

第十三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1、风险:广义概念(是未来变化偏离预期的可能性及其对目标产生影响的大小);特征(风险是中性的;变动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变动出现后对目标的影响越大,风险就越高);分类【按后果分(纯风险—只会造成损失、投机风险);按边界分(内部、外部风险);按影响范围分(基本风险、特殊风险)】。

2、不确定性A与风险B:区别【可否量化(A可量化,可采用概率分析方法;B不可量化,只能假设分析);可否保险(A可保险;B不可保险);概率可获得性(A发生概率是可知;B未知);影响大小(B有更大影响)】;性质【客观性、可变性(风险是否发生,风险事件的后果都难以确定)、阶段性、多样性(不同行业和项目具有不同的风险)、相对性(各方可能会有不同的风险;同一风险因素对不同主体的影响也不同)、层次性】;分析方法【A(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B(概率树分析、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

1、可得知影响项目效益的敏感因素和程度,但不知影响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足);所找出的敏感因素可作为概率分析风险因素的确定依据;对项目财务和经济分析/评价同样适用。

2、分类:(单因素、多因素);※为找出关键敏感性因素,多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3、步骤:选取不确定因素;确定不确定因素变化程度;选取分析指标(最基本指标--内部收

益率/净现值;财务分析评价→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经济分析评价→经济净现值和经济内部收益率);计算敏感性指标(敏感度系数、临界点);敏感性分析结果表述(方式--编制敏感性分析表、绘制敏感性分析图);对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分析。

1、敏感度系数:E=△A/△F,△A评价指标A的变化率,△F不确定因素F的变化率;E>0→表示A与F同方向变化,E<0→表示反方向变化,|E|越大→敏感程度越高;eg产品销售价格S=15万元/台,其净现值E=270万元;当S=12万时,E变为160万元,则E对S变化的敏感度系数=[(160-270)/270]/[(12-15)/15]=2.037。

2、临界点:指不确定因素使项目由可行变为不可行的临界数值;表示方式(变化率、具体数值);临界点的高低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有关(基准收益率提高→临界点变低);临界点越低,说明该因素对项目效益指标影响越大,项目对该因素就越敏感。盈亏平衡分析

1、作用:考察项目对市场导致的产出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应按项目达产年份的数据计算;只适宜在财务分析中应用。

2、分类:(线性、非线性);※决策分析/评价中,一般仅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3、条件:产量=销售量;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产量变化,产品售价不变);不同产品负荷率的变化一致(只生产单一产品或多种产品可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4、盈亏平衡点:BE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总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总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与附);BEP(产量)=年总固定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BEP(生产能力利用率)*设计生产能力;BEP(产品售价)=(年总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风险分析

1、风险等级:风险影响等级(严重S、较大H、中等M、较小L、可忽略N);风险概率档次(很高、较高61~80%、中等、较低21~40%、很低);风险等级【重大风险(S区/可能性大/损失大,可行→不可行/需采取积极有效防范措施);较大风险(H区/较大/较大,但可承受/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一般风险(M区/不大/不大,不影响项目的可行性/应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较小风险(L区/较小/较小,不影响项目的可行性);微小风险(N区/很小/较小,对项目的影响很小)】。

2、程序&内容&方法:风险识别(风险分解法、流程图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具体操作中多采用专家调查法);风险估计【风险概率估计法、风险影响估计法(概率树分析、蒙特卡洛模拟)】;风险评价【单因素风险评价(风险概率矩阵、专家评价法);项目整体风险评

价】;风险对策(回避、减轻、转移--投保、接受);风险分析结论。

3、风险对策研究的基本要求:应贯穿于可研全过程;应具针对性;应有可行性;必具经济性(以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大的风险收益);是项目各方共同任务。

4、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市场风险;技术与工程风险(工程地质);组织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环境与社会风险;其它风险(eg特有/资源/融资风险)。

5、专家调查法:适用风险分析全过程;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风险识别调查表、风险对照检查表、风险评价表)。

6、风险概率估计:分类【客观概率估计(最大缺点--需要足够的信息;只能用于完全可重复事件)、主观概率估计(反映了人们对风险现象的一种测度;当有效统计数据不足或不可能进行试验时,是唯一选择)】;连续型分布【正态分布(适用于描述销售量/售价/产品成本等一般经济变量)、三角型分布(由“最悲观值/最可能值/最乐观值”构成的对称或不对称三角型;适用于描述“工期/投资等不对称、产量/成本等对称”分布的输入变量)、分布(在最大值两侧不对称分布;适用于描述工期等不对称分布)、经验分布(适用于所有)】;指标【期望值、方差和标准差(是描述风险变量偏离期望值程度的绝对指标)、离散系数(是„相对指标)】;

7、概率树分析:是借助现代计算技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进行概率分析,表明项目的风险程度;理论计算法(只适用于--服从离散分布变量;不适用于--当输入变量数和每个变量可取的状态数较多时或各输入变量之间不是独立时)。

8、蒙特卡洛模拟:假设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抽取变量;模拟次数(越多越正确;根据变量个数和分解程度确定)。

9、风险综合评价法:步骤(建立风险调查表;判断风险权重;确定每个风险发生概率;计算每个风险因素等级;全部风险因素等级相加)。

2014年新增内容

《发改委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

1、适用范围:需发改委或国务院审批/核准的的项目。

2、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应作为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重要内容,并设独立篇章。

3、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高风险、中风险(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低风险。

4、评估报告认为项目存在高风险或中风险的项目,发改委不予审批/核准/核报。《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编制大纲及说明》

1、《分析篇章编制大纲》内容:编制依据;风险调查(重点围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开展;调查范围“应覆盖所涉及地区的利益相关者”);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

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风险分析结论(内容“拟建项目主要的风险因素;主要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拟建项目风险等级;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有关建议”)。

2、《分析篇章编制说明》:风险调查:内容(合法性;周边的自然环境现状、社会环境状况、项目实施可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诉求;政府/基层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的态度;媒体的态度;同类项目曾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调查方式(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典型调查);调查方法(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风险识别方法(对照表法、专家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案例参照法、项目类比法)。

3、《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基本情况(项目概况、评估依据、评估主体、评估过程和方法);评估内容(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估;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确定);评估结论(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结论;风险等级;主要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根据需要提出应急预案和建议)。

物流决策与分析 篇6

关键词: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信息查询;日常管理;日常维护

中图分类号:S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5-0057-03

农业机器的管理工作包括农业机器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农业机器选型与配备、农业机器更新与折旧等内容,其中农业机器折旧是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农业机器的作业成本核算及经济效益。传统的折旧管理工作是由决策人员确定折旧方法,并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及统计。现行的农业机器折旧方法众多,且折旧模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性,在农机管理者对折旧模型选择不规范的情况下,折旧费用的计算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同时,随着农机数量及种类的不断增加,农机管理部门处理折旧数据的工作量随之加大,尤其复杂折旧模型计算耗费的资源量巨大。

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到农业机械化管理中,不仅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方便快捷地查询、了解各种农机信息,而且能够通过模型库管理系统中的各种问题处理模型,选择合理的决策方案和科学的决策信息,辅助相关人员在正确处理问题的同时,提高决策的质量及效率。依据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信息数据库,结合模型库中的折旧模型,帮助农户及相关部门进行农业机器信息管理和查询,并科学地选择折旧模型,为农机折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

系统在满足实际农业机器折旧管理决策需求的同时,需保证以下性能要求:1) 实用性。系统开发能满足农业机器折旧管理的实际情况,为管理者提供更高效的帮助。2) 稳定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避免程序运行出现异常。3) 先进性。在保证折旧管理各种功能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工具、数据库数据及模型库模型选用等都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4) 安全性。系统对不同的用户进行权限设定,管理各级用户的使用权限。5) 完整性。折旧决策支持系统是农业机械化管理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应具有独立的完整结构。6) 开放性。系统在设计时应保留相应接口,与其他相应系统进行数据共享。

根据农业机器作业特点,在对比分析各种折旧模型后,选取折旧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为保证农机在使用周期内有效回收资金、减少无形损耗,应尽可能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2) 尽可能保证在使用周期内,机器每年的年度成本趋于平稳且为最低。3) 折旧额的计算尽可能简化,折旧方法要具有通用性,以便在实际中使用。4) 选择折旧方法要考虑农业机器工作的实际情况及使用规律,正确反映设备的磨损情况。5) 折旧要和农业机器的生产力水平及一定时期的管理水平相适应。6) 折旧初期制定的折旧率不宜偏低,折旧年限也不宜过长,避免设备的投资回收期延长,影响设备的更新换代。7) 通过对折旧方法研究可知,动态方法要比静态方法更符合经济规律要求;改进的动态双倍余额递减法N1值的计算方法,可有效避免原方法的折旧额倒置问题;与动态双倍余额递减法和改进双倍余额递减法相比,动态改进双倍余额递减法更为合理。

设计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时,以自上向下、逐步求精为原则,根据总体设计确定系统的功能,通过模块化、结构化的方法对各模块功能进行划分,详细确定模块具体功能。系统应具有农业机器信息查询、辅助折旧决策、日常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按照决策支持系统结构形式,系统采用最为常用的部件结构: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模型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数据资源的存储和管理;模型库管理系统主要存放各种折旧模型并对模型库进行管理;人机交互系统是用户与决策支持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系统调用“模型部件”与“数据部件”,运行决策支持系统。

2 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划分及设计

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农机设备折旧进行综合管理,保持农机设备正常运行和适时更新,确保农机单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这些实际需求,从农业机器折旧工作的实际出发,开发的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农机基本信息查询模块、农机折旧决策支持模块、日常管理模块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

2.1 基本信息查询模块

基本信息查询模块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调用数据库中的农业机器基本信息,实现农业机器信息的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查询浏览各种农业机器的基本信息,包括农业机器的名称、所属类别、型号、制造厂家、购置参考价格等。在此基础上,系统提供按条件检索功能,用于显示符合用户指定条件下的机型信息。

2.2 折旧决策支持模块

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模块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部分,通过数据库中的数据支持及模型库方法,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折旧决策参考。折旧决策支持模块对折旧模型的特点与适用条件进行简介,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条件推荐折旧模型,在输入农业机器原值、参考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率等具体数据后,对选定折旧方法进行求解,为用户折旧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2.3 日常管理模块

日常管理模块记录农业机器在实际生产作业和日常维护中的各种数据,利用日常数据为折旧决策提供参考。建立农机折旧日常管理数据库,包括农业机器运行及报废处理等相关信息。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导出,并以文档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管理。

2.4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用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包括机器数据库管理维护、模型库管理维护和用户管理维护三部分。数据库管理维护是指有权限的管理员对农业机器的基本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模型库管理维护用于有权限的管理员对模型库中的折旧模型程序代码进行修改、增加、删除和管理;用户管理维护模块用于管理员对用户进行管理,进行用户增减、信息修改、权限设定等操作。

nlc202309040933

3 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折旧模型库的设计

折旧模型库系统是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折旧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两部分。模型库将众多模型按一定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模型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和使用。

3.1 模型文件库

1) 模型以某种形式对一个系统的本质属性进行描述,以解释系统的功能、行为和规律。通过对影响农业机器折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农业机器折旧方法体系,对产量法模型、直线法模型、年数总计法模型、偿债基金模型、动态双倍余额递减模型、改进双倍余额递减模型等三大类11种折旧模型进行研究。鉴于工作量法计算条件的限制,系统采用MATLAB编译实现静态和动态10种折旧模型的建立。模型程序以M文件形式储存折旧模型源程序文件,模型程序通过MATLAB的COM组件技术生成并以.dll文件形式存储折旧模型目标程序文件。

2) 模型文件库用于存储所有的模型文件,是模型库的主体。模型文件中的源程序文件和目标程序文件是主要的模型文件。若对模型进行文字说明,将形成模型的说明文件;若对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说明,将形成模型的数据描述文件,这样一个模型至少有2~4个模型文件。模型库中众多的折旧模型对应着大量的模型文件,为便于模型文件的管理和存储,需建立模型文件库。结合农业机器折旧模型的研究结果,系统按照模型文件文件类别建立4个子目录,分别用于存储各折旧模型的源程序文件、目标程序文件、说明文件和数据描述文件。

3.2 模型字典库

模型字典库是对模型文件的索引描述,用于存放模型的名称、编号、文件说明。模型文件的运行,一般是先通过模型字典找到模型文件的存储路径,进而找到具体模型。字典库的组织结构一般有文本形式、菜单形式和数据库形式等。为便于模型的分类、查询及修改,系统的字典库采用数据库形式。

3.3 模型库管理系统

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用于对模型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是一个支持模型生成、存储、维护、运行和应用的软件系统,主要对模型库中的模型进行存储管理、运行管理和支持组合。到目前为止,模型库管理系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相对成熟的专业软件。

在对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折旧模型库进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折旧模型管理和折旧模型维护功能的模型库管理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将模型文件库与模型字典库进行连接,对各折旧模型文件的名称、名称代码、文件类型、文件地址等信息进行管理。

3.4 折旧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数据库是按一定结构组成的相关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组能描述、管理、维护数据库的程序系统,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能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增加、删除、修改。

系统数据库名称为depreciation,包含用户信息表、农业机器基本信息数据表、机器使用年限表、机器运行状况表、机器报废记录表、参考利率表等数据表。

在对影响农业机器折旧的主要因素及折旧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业机器折旧数据库。其主要任务是存储管理农业机器产品基础资料和折旧相关数据,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数据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奕娇,乔金友,王福林,等.农机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存在问题及改进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5(3):42-45.

[2] 张胜文,程运福,孟鑫.机器设备折旧要素确定的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5):172-173.

[3] 王炳荣.对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旧设备折旧问题的探讨[J].会计师,2012(4):31-32.

物流决策与分析 篇7

1 逆向物流必须在供应链中成长

任何物流形式都要把供应链作为运转的载体, 供应链在物流运转中起到连接各种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和流通的作用。供应链的存在必然会有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产生, 即“供应链管理”, 它是物流运作管理的一种技术, 是物流趋向一体化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在物流运转过程中, “供应链管理”担负着协调组织物流在运转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状况, 如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物流到达的目的地及供应商之间的相互联系。逆向物流是供应链运转的组成部分, 在其运转过程中如果想取得理想效果, 必须要有一套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把所有与供应链有关的实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合理安排, 使逆向物流业在统筹安排中顺利的运转, 共同达到发展的目的。

1.1 逆向物流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逆向物流在供应链中担负货物从目的地到回流处理的责任, 其形式主要包括两种, 即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由于逆向物流是把企业有关不合格的产品回收, 然后企业再把回收后的产品加以修复或者利用其原配件等。因此, 企业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会在时间和金钱方面有所节省, 可以使企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核心产业, 以便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然而, 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 企业在回收产品的过程中, 在运输以及回收后储存等方面都面临诸多不便。总而言之, 逆向物流是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环节, 它担负着企业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责任。逆向物流不仅有益于企业节约成本、维护好环境, 更加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

1.2 逆向物流在供应链中的发展

1.2.1 分层次、多目标, 确保逆向物流目标的实现

在社会生活中, 我们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但对于问题我们会制订出一系列的计划与安排, 通过多层次、多目标的方式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逆向物流目标的实现也不例外, 逆向物流追求的目标虽然是资源缩减、重复利用、再循环、废弃物处置等, 但对于目标的实现总是要用多层次、多目标的方式去对待, 以便获得最终目标的实现。例如, 对资源缩减目标的实现, 可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企业规划设计, 减少原料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量, 达到正向物流量和逆向物流量最低化;对重复利用目标的实现, 可以采取尽量使产品零部件以材料本身的形态被多次重复使用。

1.2.2 处理好供应链中成员之间的关系

逆向物流业的运转成功, 不是供应链中一个成员的能力就能办到的, 需要通过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共同合作、相互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供应链组成成员通常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顾客等, 在这些构成人员中,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目标和利益取向, 假如这些成员中有几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矛盾产生。在供应链诸多的矛盾冲突当中, 零售商和制造商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出自他们产品召回目的的不同, 导致在召回产品的状态、价格、响应时间要求等方面产生诸多的矛盾冲突。因此, 对于处理好供应链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要用多角度的眼光去看待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只有这样各个成员之间才能和平共处, 互利共赢。

2 在供应链中构建合理的逆向物流系统结构

2.1 逆向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

在逆向物流的构建过程中, 通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将所需要运输的物资、设备、仓储设备、运输工具、大型机械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物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系统, 即逆向物流系统。逆向物流系统构建的目的是为了把社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到有效处理, 使各种逆向物流环节合理地衔接, 促使社会生产的发展, 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当然, 逆向物流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不能和社会的正常生产相冲突, 要保证在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转下再实施逆向物流的操作。逆向物流系统和一般的系统具备相同的特征, 都有输入、转换及输出功能, 通过输入和输出使系统与社会环境进行良性循环, 使系统与环境相互依存, 为社会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和谐提供了保证。

2.2 供应链中逆向物流系统结构

逆向物流系统能否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之处在于逆向物流系统是否有合理的系统结构及其系统中的成员能否有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态度。一个良性的逆向物流系统结构, 不仅能使企业运用最少的投资获取更多的利润, 而且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战”中崭露头角, 使其占取优势地位。因此, 对于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企业来讲, 在企业中建立一个科学、高效、合理的逆向物流系统结构是企业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逆向物流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3 企业逆向物流实施决策分析

3.1 企业逆向物流实施与否决策

在经济社会中, 商品的存在是引起企业之间互相竞争的导火线。各个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企业在竞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 都会千方百计的采取相关措施。在以往的商业经营中, 企业会把商品的质量看作是企业竞争取得胜利的有力武器, 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客户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 不再用以往的评判标准去看待一个供货商, 现在选择企业的标准是看企业的服务质量如何, 所以当今的企业如果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 必须要从产品质量和配送货服务方面着手。而逆向物流所担负的责任就是负责物品移位, 因此, 在企业的宏伟计划与决策之中, 逆向物流的实施与否显得尤为重要。

3.2 企业逆向物流实施方式的选择决策

逆向物流的实施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企业内部可以自己成立逆向物流系统, 也可以把企业的物流方面承包给专业化的逆向物流公司, 以及自营逆向物流与外包相结合的逆向物流方式。企业对于逆向物流形式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去针对性的选取逆向物流形式, 通过对逆向物流形式的分析研究, 最终筛选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最优化逆向物流方式。例如, 企业采用外包形式的逆向物流,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成本, 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但是, 由于是外包形式, 对其外包出去产品的管理难度就会增大。如果采用自营形式的逆向物流, 需在逆向物流运转的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设备等。因此, 企业对于逆向物流实施方式的选择, 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 选择适合本企业长效发展的逆向物流形式。

4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多数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 也逐渐的在企业运作方面开始下功夫。逆向物流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产业, 已逐渐地被社会上的企业所采用, 但是, 逆向物流产业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产业还不成熟, 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 我们要从逆向物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不断地积累经验把逆向物流产业给逐步完善, 最终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长琼.绿色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余婷, 晏强, 邓巧玉.浅谈逆向物流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市场, 2012 (49) .

物流决策与分析 篇8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

一、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影响因素

影响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合理性的因素繁多,一般来讲,评价中心选址合理与否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交通条件。最好靠近交通枢纽进行布局,如紧邻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站等,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2经济合理性因素。适应市场需求情况;现有设施利用程度;土地价格;劳动力条件。3可持续发展因素。减轻物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减少物流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4环境保护要求。严重的噪音污染和大量的农产品垃圾。5服务水平。能否实现准时配送是配送中心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6经营环境。配送中心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政策对配送中心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也是配送中心选址考虑的因素之一。7地形条件。配送中心应该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平坦之处且应具有适当的面积与外形。其次,选择稍有坡度或起伏的地方,对于山区陡坡地区则应该完全避开。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需要远离容易泛滥的河川流域与地下水上溢的区域。8气象条件。主要考虑的气象条件有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9公关设施状况。配送中心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信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且场区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能力。

二、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路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各比较数列构成的曲线与参考数列构成的曲线之间的几何相似程度来确定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的关联度。几何形状越接近,关联程度越大。在农产品物流配送选址决策中,可将各选址方案作为比较数列,最优方案作为参考数列。设Xi表示第i个选址方案,X0表示最优选址方案,且

式中i表示选址方案的个数,k表示指标个即选址影响因素的个数,xi(k)表示第i个选址方中第k项因素的原始值。

1、原始数据初值化处理,记为INGO

对效益型数列的所有数据均除以该列的最大数,对成本型数列的所有数据均被除该列的最小数,从而得到一个新数列的方法称为初值化处理。这样就得到新的无量纲的矩阵。

若满足INGO:X→Xi,

则:INGO:x(k)→xi(k)。

2、计算关联系数

原始数据经过区间化的生成处理后,关联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I(k)表示X0与Xi在第k项指标处的绝对差,ξi(k)表示Xo与Xi在第k项指标处的关联系数,p为分辨系数。p在式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调节ξ的大小,而且还可以控制关联系数的变化区间,通常p的取值范围在[0,1]区间,根据经验,分别表示两级最小差和两极最大差。

3、计算关联度并排序

评价序列Xi与参考序列X0的关联程度r0i定义为第i行N个关联系数的平均值,即:

评价序列Xi与参考序列X0的关联度r0i越大。说明Xi与X0的相似度越大。如果X0是理想序列,那么r0i越大,Xi的评价结果越好。

4、灰色关联矩阵

由于参考序列不止一个,而比较序列也不止一个,则各个比较序列对各个参考序列的灰色关联度构成灰关联矩阵。

若将r0i(i=1,2,…n,j=1,2,…m)作适当排列,则得到灰色关联矩阵:

三、层次分析过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上述评价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AHP法将系统所包含的因素进行分组,本文中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配送中心选址进行研究。结合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特点,分析建立了指标体系。

2、构造判断矩阵

在构造判断矩阵时,本文通常是采用美国运筹学家萨迪(A.L.Satty)提出的9标度法。以A表示目标,u i∈U(i=1,2,……,n),uij表示ui对uij(j=1,2,……,n)的相对重要性数值。uij的取值根据其重要性,按照1~9标度法来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因素权重排序

4、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和求出的权重系数是否合理,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把判断矩阵A和权重系数矩阵W相乘,得矩阵A W。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用(WA)i表示向量WA的第i个元素。接着,利用公式求出一致性检验指标CI,并利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RI数值表查出RI数值:CI=(λmax-n)/(n-1)

最后,利用公式CR=CI/RI得出相对一致性指标CR数值。当CR≤0.1时,判断矩阵合理,求出的权重系数恰当,否则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按上述步骤重新求权重系数矩阵。

5、评价决策模型

由以上分析可知n个评价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值量为w=(w1,w2,……wn,)T,各个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区位的灰色关联矩阵为:

ri’(i∈1,2,3,……)越大,说明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越优,属于相对最优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地址。

四、结论

灰色关联度结合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不仅考虑了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值,还考虑了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可以通过例子来说明在实际解决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时该方法的应用价值,它有助于科学合理的选择配送中心区位,减少运输路程和费用,降低农产品物流运营成本,提高农产品得附加值。但是,至于具体的选择模型的构建还得继续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戴禾,刘兴景.物流园区选址问题研究[J].综合运输,2001,(2):30-33.

物流决策与分析 篇9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关注逆向物流。国外的主要有AJ.spicer&M.R.Johnsonf分析了在生产商延伸责任制(EPR)下企业可采取的回收模式:原始制造商回收模式,联合回收模式,第三方回收模式。V.Ravi等提出了这样的三种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评价。国内的主要有魏洁等认为在EPR约束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主要有三种:生商负责回收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和第三方负责回收。在对不同回收模式进行刻画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模式的利弊。姚卫新认为,在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的回收模式根据回收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第三方负责回收、零售商负责回收、生产商负责回收模式,以各种逆向物流模式所带来的成本节约为主要考察对象,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为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苏含秋等对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自营、联营和外包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应在充分了解各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逆向物流模式。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对逆向物流模式的研究较少且多为定性地分析,而逆向物流模式的选择是目前我国生产型企业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同时又由于逆向物流模式选择涉及到企业、消费者、社会、环境、政府法规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所以在进行模式选择时应建立一个全面的综合指标体系,对逆向物流模式做出全面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从而选择适合本企业的逆向物流模式。

2 逆向物流模式剖析

通过对国内外逆向物流研究文献的分析和对实际运作模式的考察,目前可采用的模式有如下三种:逆向物流自营模式、联营模式和外包模式。

2.1 逆向物流自营模式

该模式是由生产企业建立独立的逆向物流体系。如图1所示。生产企业需要建立覆盖本企业产品销售区域的逆向物流网络,以便回收各种物品,并将其送到企业的回收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搞好逆向物流不仅是应对环境管制,更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逆向物流可以为企业带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好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顾客忠诚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2.2 逆向物流外包模式

该模式是指生产企业通过协议形式将其逆向物流工作的部分或者全部以支付费用等方式交由从事逆向物流服务的企业负责实施。如图2所示。外包不仅可以减少物流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投资,把固定成本转换为可变成本,降低逆向物流管理成本。第三方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可以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此外,企业可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便于企业提高自己和核心竞争力。

2.3 逆向物流联营模式

该模式是由生产相同产品或者相似产品的同行业以合作的形式共同建立逆向物流系统,为合作企业甚至非合作企业提高逆向物流服务。如图3所示。联合模式可以减轻企业的投资压力,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实现规模经济。

3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企业逆向物流模式决策过程

由于逆向物流实施的复杂性,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逆向物流市场服务价格等可以直接量化的指标,而且受到自身的设备水平及信息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所以企业在选择实施模式时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模糊因素众多,因果关系复杂,各种因素两两比较的权重之比不易确定,往往只能知道一个大致范围。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对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进行研究。

3.1 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关于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综合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较少,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如图4所示的综合指标体系,对各指标解释如下:

3.1.1 经济性因素

反映逆向物流经济性指标主要包括投资成本、运作成本、盈利率。

①投资成本。从事逆向物流需要投资,尤其是回收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当然对于不同的运作模式投资成本是不同的。自营条件下,逆向物流的投资主要由生产企业自身承担,而在联营和外包方式下,企业自身只需承担建立逆向物流系统的部分成本或者不需要承担。

②运作成本。当企业采用自营方式时,需要为逆向物流业务支付较高的成本,主要因为自营不具备规模经济效应,再加上逆向物流本身所具备的不确定性,难以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益。在采用联营和外包模式时,企业也需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和交易费用。

③赢利率。对任何企业而言,赢利率是必需考虑的因素。在自营模式下主要表现在资源回收带来的原材料成本节约、以及顾客服务水平、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的改善等。而在联营经营或者外包模式下,企业在上述几个方面所获得的收益可能减少或者仅仅在于避免法律的惩罚。

3.1.2 服务性因素

反映服务性因素指标主要包括客户满意度和员工素质。对企业来说,物流的服务质量是影响供应链内部和外部价值的重要因素,而反映逆向物流的服务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是顾客的满意度,因此在对逆向物流模式进行选择时必须考虑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同时员工的职业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服务水平的高低。

3.1.3 社会因素

反映社会因素指标主要包括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现代企业不仅要考虑本身的经济效益还有注重社会责任,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带来资源的浪费,也即是负外部效应。因此,本文把社会因素分为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两个方面。

逆向物流的实施给企业带来能源和物料的节省,对环境污染的改善和对相关环保法规的遵循程度等。有相当多的企业实施逆向物流并非出于获得经济效益,而是受到相关环保法规的限制,因此,企业在选择逆向物流模式时,对社会指标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满足相关环保法规的限制,还要能为企业带来能源和物料的节省。

3.1.4 柔性指标

柔性指标是物流设备水平、信息系统水平以及对抗风险的能力。由于逆向物流的投资很大,其供应和需求又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种种的风险,而风险的评价从现实的角度讲不宜量化,只能根据经验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估计或者进行定性的描述。柔性反映了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和产品种类变化的适应能力,具体可以分为数量柔性、时间柔性和产品柔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目标层为选择适合逆向物流运作方式,用A表示。准则层为影响企业逆向物流选择的四大方面的因素,即经济、服务、社会、柔性,分别用B 1,B 2,B 3,B4表示。子准则层为这四个大因素所包含的具体因素,分别用C1,C 2 C3,,C10表示。方案层为三个可供选择的逆向物流运作方式,分别用D1,D2,D3表示。

3.2 利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逆向物流模式决策步骤

3.2.1 利用1——9标度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针对上一层某元素,对每一层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给出判断矩阵。其中bij表示对于Ai而言,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

3.2.2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将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上层某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求出来,检验单排序权值需要计算一致性指标CI,

当CR≤0.10时,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调整判断矩阵的取值,直到满足CR≤0.10。

3.2.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层次总排序就是计算同一层所有元素对于最高层元素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类此地,当CR≤0.10时,可以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取值。本文中指C1,C2,C3,,C10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分别为c1,c2,c3,,c10。

3.2.4 建立评语档次集

V={V1,V 2,V 3,,Vm},Vj表示Ci对于不同级别档次的隶属度,应根据经验确定。在本文中是指Ci针对不同的逆向物流模式的对于不同级别档次的隶属度。本文将V分为四个等级,分为为:{很合适,较为合适,一般,不合适}。

3.2.5 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决策

式中,符号“∧”表示取最小值,“∨”表示取最大值。ej的含义是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C1,C2,C3,,C10)评判对象(三种模式)对评级档次集中第j个元素的隶属度。E=C·R

设自营模式1D的综合评判集为(e11,e12,e13,e14);

联营模式2D的综合评判集为(e21,e22,e23,e24);

外包模式3D的综合评判集为(e31,e32,e33,e34)。

从上述三个评判集中选取值最大的元素eij,该元素对应的模式即为最佳模式。

4 结论

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逐渐枯竭的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环保法规的出台和逆向物流凸显出的经济价值,生产企业无论是为了应对各种政策的管制还是基于逆向物流为企业带来的利益,诸如,良好的企业形象、客户满意度的提高、生产工艺的改进、原材料的节约等都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逆向物流模式,本文站在生产型企业的角度,结合我国逆向物流系统的特点,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在模糊综合分析法的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由于逆向物流运作过程较一般的正向物流复杂,在进行模式选择时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因此,企业在进行逆向物流模式选择时,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决策。

摘要:随着环保法规的相继出台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逆向物流表现出很强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关注。在对国内外逆向物流研究成果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文中站在生产型企业的角度,根据目前世界范围内逆向物流的三种模式,即自营、联营、外包模式,构建了综合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分析法研究企业逆向物流模式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逆向物流,模式决策,模糊综合分析法

参考文献

[1]苏含秋,邓云霞.企业逆向物流模式的比较分析.物流科技.2006,(5)

[2]姚卫新.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管理科学.2004,(6)

[3]毕艳霞.浅析企业的逆向物流管理.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4)

[4]魏洁,李军.生产商延伸责任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

[5]邓云霞,王晓惠.企业逆向物流的决策模式研究.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物流决策与分析 篇10

关键词:逆向物流,决策,网络分析模型

一、引言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 许多企业为了降低废气物排放、减少污染治理费用和树立绿色形象, 逐渐将逆向物流作为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逆向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业态, 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使用价值。积极推广逆向物流, 对国内企业的合理决策经营以及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国内企业竞争实力不高, 经营业态不完善, 对逆向物流的投资决策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当企业进行逆向物流决策时, 往往需要涉及一定的定量决策方法。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决策方法有层次分析法、非线性规划方法等, 其中层次分析法应用更为普遍。但是, 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了该方法在决策应用中的不足。网络分析模型是在层次分析法 (AHP) 的基础上拓展而得到的一种新型评价模型, 简称ANP模型。这种模型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允许可量化或者非量化的多个指标在模型指标体系中并存, 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元素组与元素组中各元素之间存在关联或者反馈的情况。网络分析法是层次分析法在思想上的深化和算法上的改进, 相比层次分析法更适用于决策评价。本文主要通过网络分析模型, 对企业逆向物流决策进行评价, 为企业对逆向物流的理性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二、逆向物流决策评价的理论基础分析

1. 经济性视角

从经济性视角来看, 逆向物流管理的重点在于维持经济性, 包括逆向物流应如何确保财务平衡、尽量减少浪费、节约成本、促进增值等。一种经济的逆向物流能够在已经被使用过的产品或原材料中重新获得价值, 也能够通过合理节省成本, 为企业寻找更多的盈利机会。从这个层面来看,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策略的一个重要目的。

2. 竞争性视角

经济性视角是一种企业主动寻求逆向物流的视角, 而竞争性视角则是企业被动寻求逆向物流以获得竞争优势的视角。从竞争性视角来看, 由于目前市场不断饱和, 竞争日益激烈, 即便供应链合作关系有助于企业并进, 但外部的竞争压力仍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倒逼企业不断提高自身效率, 包括提高逆向物流运作效率, 从而为客户创造更新的价值。竞争性还促使了新技术的开发, 更有利于逆向物流成功实施。因此, 从竞争性角度看, 持续性的学习和创新是逆向物流管理中必需的方式。

3. 法律性视角

随着市场监管日益严厉, 企业原有的一套生产线可能已不允许出现在市场中, 因而迫使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策略。也就是说, 从法律性视角来看, 企业为了继续生存, 迫使自己在某些关键领域进行或加大逆向物流管理。合理分析逆向物流业务对当前法律法规的遵从性, 有助于企业做出更合理的逆向物流决策。

4. 客户需求视角

在企业经营交易的过程中, 经常会迫于客户需求的压力而改变生产运作模式或营销模式, 而实施逆向物流正是一种有效的解救途径。客户需求也是评价逆向物流能力的一个重要视角。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运作是极其依赖于客户的, 或者说客户就是企业逆向物流的助推器。同时, 逆向物流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程度。

三、网络分析模型方法说明

根据网络分析模型原理, 整个系统可分为控制层与网络层, 其中控制层包括决策的目标与准则, 网络层包括由控制所支配的元素层, 元素组与元素组之间、元素组与元素组内的元素之间通过相互关联形成网络结构。

网络分析模型方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 构建网络系统的加权超矩阵

假设网络结构模型中的控制层包含有m个元素, 分别为P1, P2, …, Pm, 网络层包含有N个元素组, 其中第k个元素组可表示为: (ek1, ek2, …, ) 。这里, k=1, 2, …, N。现以控制层中的元素Ps作为准则 (s=1, 2, …, m) , 网络层中的第j个元素组对第i个元素组存在支配作用 (i, j=1, 2, …, N) , 于是第i个元素组内的元素ei1, ei2, …, 对第j个元素组内的元素ej1, ej2, …, 作用的标准化权向量可记为:

这里, 第i个元素组内的所有元素对第j个元素组内的所有元素的作用权数构成了第i个元素组对第j个元素组作用的权重矩阵Wij。

若第i个元素组内的所有元素均不受第j个元素组内的任意元素影响, 即第i个元素组对第j个元素组不存在影响作用, 那么就有Wij=0。

将网络层内所有元素组中的元素相互作用的标准化权向量组合到一个矩阵中, 便可以得到控制层准则Ps下的超矩阵W。同理, 也可得到控制层中其他准则的超矩阵。

以Ps为主准则, 以第j个元素组为次准则, 设各个元素组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向量为: (a1j, a2j, …, aNj) T。通过组合, 得到加权矩阵A, 其中该矩阵中的元素aij即在控制层准则Ps下的第i个元素组对第j个元素组作用的权重。第i个元素组对第j个元素组不存在影响作用, 那么就有aij=0。

这里, 设W*为W的加权超矩阵, 那么有:

2. 极限超矩阵

在极限超矩阵中, 第j列向量就是以Ps为准则, 网络层中的各个元素对第j列元素的极限相对排序列向量。由加权超矩阵的特征与Markov过程的性质, 极限超矩阵每一列中的m个元素可以通过求解m个关于这些元素的一次方程组而得到。另外, 极限超矩阵也可根据循环自乘法, 对原有加权超矩阵不断提高幂值, 最终得到稳态收敛的超矩阵。

四、基于网络分析模型的逆向物流决策实证分析

下面应用网络分析方法, 以A企业为例, 就其进行逆向物流决策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前面对逆向物流管理能力评价的视角, 本文给出A企业逆向物流决策的基本模型, 如表1所示 (其中, 这里的准则层即网络分析模型中的控制层) 。这里A企业最终对逆向物流决策的选择并不惟一, 即可以考虑选择方案层中的多种方案。

通过对A企业进行深度访谈, 并通过专家打分, 得到各层元素之间比较的判断矩阵。由于这里判断矩阵非常多, 限于篇幅, 本文不详细列出。然后, 根据网络层元素组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和方案层的相互关联, 得到标准化的加权超矩阵, 结果如表2所示。

利用Matlab7.0, 计算表2的关联超矩阵的稳态矩阵, 当加权超矩阵的幂值达到55后, 得到稳态的极限超矩阵 (限于篇幅, 结果从略) 。

注:由于标准化关联超矩阵中的元素较多, 这里每个元素仅保留两位小数。

下面进行方案的合成权重计算。

当方案层中的备选方案惟一时, 设各个方案的合成权重为WGi (i=1, 2, …, 3) ;若方案层中的备选方案之间具有兼容性时, 设各个方案的合成权重为WGiu (i=1, 2, …, 3) , WGi和WGiu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WPjh为第j个准则对逆向物流决策总目标G的影响h的相对权重, WEskj为第j个准则的第k个指标对该准则的影响s的相对权重, WEskj为第j个准则的第k个指标与该准则内其余指标在稳态下关于依存关系r的相对权重, WOtikj为选择第i个方案对第j个准则的第k个指标影响作用t的相对权重, WOiu为第i个方案与方案层中的其余方案之间兼容性u的关联性相对权重。然后根据结果计算方案层中备选方案惟一与备选方案之间具有兼容性这两种情况下A企业逆向物流决策总目标的综合权重, 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结果可知, 无论是备选方案惟一的情况还是备选方案之间具有兼容性的情况, 方案O3的归一化权重都是最高的, 因此A企业在逆向物流决策时都应首选外包给第三方, 其次考虑企业联合经营, 最后考虑的是企业自营。也就是说, A企业选择外包给第三方的逆向物流运作是最可行的, 而选择自营方式进行逆向物流运作是最不可行的。

当允许考虑选择多种方案时, 考虑到企业联合经营O2与其他方案的兼容性最高 (相对权重为0.3782) , 而且归一化权重为0.4325, 与方案O3的归一化权重非常接近, 因此A企业可以考虑同时选择方案O2与方案O3。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将网络分析模型应用于逆向物流决策中, 并选择A企业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 当A企业逆向物流决策的备选方案惟一时, 应考虑选择外包给第三方;而当允许考虑选择多种方案时, A企业可以考虑同时选择外包给第三方与企业联合经营。

通过实际的算例分析发现, 网络分析模型在逆向物流决策的应用方面是比较有效的。网络分析模型运算结果, 不仅能引导企业的管理者做出比较合理的逆向物流运作决策, 也能让决策者充分了解在逆向物流决策过程中的各个指标对决策的重要程度。网络分析模型方法作为层次分析法的改进方法, 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层次分析法在企业决策应用上的不足, 因而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赵秀荣, 安娜, 王婧.逆向物流的价值内涵及其实施方案研究[J].物流技术, 2013, 32 (3) :148-149, 318.

浅议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分析与决策 篇11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决策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表现及危害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四方面:第一,企业在税务管理、计算和缴纳税款等方面违反了税收法律法规,除补缴应纳税款外,还要面对税务部门处罚,对严重的涉税违法行为可能要受到刑事处罚。从企业自身看,税款和罚款都构成了经营成本。因此税收违法行为将直接造成经营成本增加。第二,当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缺乏了解,没有用好、用足税收优惠,而多缴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第三,税务风险对企业商誉造成影响。依法诚信纳税是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体现,也能得到社会公众和消费者的认可。反之,税务风险除对企业形象造成冲击外,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上市公司而言,其股价也必将受到损失。第四,缺乏有效控制的税务风险对企业预算管理造成影响。税款是企业承担的成本,许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在企业预算管理中,没有缴纳税款这一项。这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不需要对企业缴纳的税款进行专门管理,只要保证按时缴纳税款就行了,致使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缴纳税款状态,加大了企业资金和财务风险。

二、企业税务风险成因分析

1.我国税收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较低,在所有23个税种中除3个税种由国家税收法律明确,其余多以文件等部门规章形式存在,且政府部门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动也在不断变更税收政策。因此如果企业未及时了解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就难免会存在税务风险。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对税法理解不一致,甚至不同税务机关对同一税收政策存在执法差异的情况。

2.企业内控中税务风险控制缺失或不健全,流于形式

规范的内部管理应该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链条,各环节间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目前企业内控管理正逐步为多数企业接受,在大型企业中也都建立了较为详尽的内控制度,但有的企业内控制度缺乏规范,而将税务风险管理纳入内控管理的企业更是少数,导致企业对税务风险的应对都是事后管理。

3.企业涉税人员素质的局限性造成的税务风险

虽然有的企业管理人员或财务人员主观上没有偷漏税的故意,但限于自身税收知识缺乏,没有全面把握税收法律法规的精神,或者由于企业涉税业务较为复杂,财务人员没有准确把握涉税业务的实质,导致了风险的产生。

4.对国家优惠政策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做出有利于企业的事先节税计划

国家税收政策是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我国目前存在分区域、分税种、分行业的多层次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除了自身产业、行业领域享受应有的税收优惠外,在谋划特殊经营事项时,也可做事前筹划达到节税目的。如财税2009【59】号文是对企业重组规定的特殊税收政策,如果企业打算重组,应事先进行研究,以满足重组节税条件。

以油田企业为例,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税务风险,其发生原因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条:首先油田企业是大型企业,对成本预算管理比较重视,而忽视税务风险。加之油田企业内部部门较多,相互间配合不密切。一项业务在涉及多个部门时,各部门都采取有利于自己部门的方式进行处理,缺乏与其它部门的沟通。如企业发生一项业务时,生产部门事先不与财务部门沟通,往往财务人员知道得最晚。造成财务人员与生产经营过程脱离,从而无法及时评估及监控税务风险。如果该业务有违反财务规定,已无法纠正,从而增加了企业税收风险,造成了损失。其次,油田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税收筹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加強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增强税收管理意识

企业内部要加大对税法的宣传力度,及时学习有关税收方面的新规定,掌握税收优惠政策。使员工明白税收风险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建立依法缴税的良好氛围。同时,由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影响税收,因此,要树立全员参与税收风险防控的意识。将防控税收风险措施的执行,落实到具体人员的身上。

2.建立健全涉税内控机制

企业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应全面考虑并将税务风险的防控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将税务战略的选择和税务计划的确定提高到战略高度。同时,进一步完善企业财会制度,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内控制度测试方法和自我评价标准,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或中介机构定期对企业内控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并实时改进,从而将税务风险防控变发现性控制为预防性管理。

3.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企业应当通过税务机关网站、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通过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加深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在进行复杂涉税处理时,可事先向税务机关咨询,避免错误的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从而造成的税务处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税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业务,税务风险防控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本及企业形象。每个企业都应结合自身实际,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控好税务风险,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许鲁才,张晓.试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企业导报,2009(10)

物流决策与分析 篇12

1 文献综述

与传统的产品供应链不同,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产品由一系列物流服务能力组成,满足服务产品所具备的6个特征,即顾客影响、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异质性、易逝性和劳动密集性[2]。这些复杂的特性使得物流服务供应链实际交付的服务质量也变得相当复杂。为了降低客户的这种感知风险,服务质量承诺已经成为企业吸引客户最有效的策略之一[3]。作为服务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质量承诺在显示服务企业质量水平信号和保证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许多学者和实践家的认同[4]。目前,国内外以服务质量承诺为对象的研究依然处于初步阶段。在实证研究方面,Wirtz等通过实验证明了服务质量的调节作用及提供服务承诺对服务商的积极影响[5];Hays和Hill通过实验验证了服务质量承诺对服务质量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对提高服务质量和保证客户满意度的积极影响[6];Wu等通过问卷测试酒店行业,发现不同类型的服务承诺对客户的感知质量及感知风险有显著影响[7]。在理论研究方面,Hsu等将服务质量承诺作为一个约束条件来研究服务系统的资源分配和定价机制[8]。Xie等则通过构建多期博弈情景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决策模型来研究基于质量承诺的协调问题,理论研究更进一步[9]。

然而,上述的相关文献大都忽略了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影响。Grnroos指出顾客是服务质量的唯一评价者,这是服务质量最明显的一个特点[10]。但是对客户而言,一方面是物流服务本身的无形性使得客户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和评价较有形产品困难得多;另一方面,客户衡量好坏的参照点除了受自身主观质量偏好的影响意外,还受到服务质量承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当感知到的服务质量低于企业质量承诺时,客户将感到失望,反之客户则感到满意。现实中的人往往具有这种不同程度的损失厌恶情绪。这种心理机制会影响到物流服务供应链参与者的质量管理活动,使得研究结论与现实存在偏差。目前,损失厌恶已经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被应用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领域中。Schweitzer、Cachon[11]首次采用分段线性的价值函数形式来研究损失厌恶情景下的报童问题,并通过损失厌恶系数来刻画决策者的损失厌恶偏好程度对决策问题的影响。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研究损失厌恶对各类契约在解决供应链系统协调方面的影响,揭示了损失厌恶偏好对零售商最优订货量的影响[12,13,1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以服务质量承诺为对象的研究多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研究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虽然损失厌恶偏好已经广泛应用在供应链定价和订货方面的研究,但是目前鲜有涉及到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管理方面的议题。那么当参与者存在损失厌恶心理时,企业又该如何设定最优的服务质量承诺以较低的服务成本达到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呢?这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挖掘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承诺决策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重点考虑了的客户损失厌恶偏好对集成商物流服务质量承诺决策过程的影响,从供应链整体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企业就如何设定最优的服务质量承诺提供一个理论上的支持。

2 模型基础

2.1 模型假设

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以传统的功能型提供商(仓储/运输企业)→物流服务集成商→客户(制造商/零售商)为基本结构的供应链[15]。而本文研究的焦点在物流服务集成商和客户这一博弈环节,以及服务质量承诺和相关成本参数之间的关系上。在不失一般性的前提下,文中研究的质量承诺决策模型基于如下假设:

(1)集成商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充当核心企业的角色,具有足够大的物流服务运作调度和整合能力,客户需求量的大小对物流服务的质量没有影响。

(2)实际交付的物流服务质量水平除了会受到客户主观偏好以外,还会受到许多外部随机因素的影响,如物流服务进行过程中的天气灾害等不可控的因素以及服务人员的操作熟练度、交付方式和服务态度等人为因素。这导致物流服务产品较有形产品具有较大的质量风险。本文仅考虑客户的主观偏好这一内部因素对物流服务质量承诺设定的影响。

(3)虽然客户对集成商所提供的实际物流服务质量的感知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但是客户质量偏好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或者历史记录找到一定的分布规律。我们假设,客户感知到的实际质量水平为v,其概率分布函数为F(v),概率密度为f(v),F(v)可微,且单调递增。

2.2 决策变量

本文考虑由一个风险中性集成商I面对一个具有损失厌恶偏好的客户B的情形,客户通过向集成商订购物流能力来满足自身的物流服务需求,而集成商则根据承诺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自身的平台整合能力向客户提供综合的物流解决方案。这里,我们借鉴Hays和Hill对服务承诺强度的定义来相类似地描述物流服务质量承诺的含义,将质量承诺水平χ视为对各质量因素进行综合测度的结果[4]。决策变量χ集合了目标市场客户所关心的所有的质量属性,本文采用Kim和Chhajed[16]的办法,将质量承诺水平χ与质量属性xi之间的基本关系表示如下:

其中,wi为第i种质量属性所占的权重。具体的质量属性可以参考如服务完整性、服务及时性等指标。其中,质量承诺水平的取值范围为0≤χ≤100,当χ=0时,这意味着集成商对物流服务没有提供质量承诺保证,交易是不可能进行的。当χ=100时,这意味着集成商承诺能够完全满足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

2.3 客户的心理偏好

在经典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上,Kahneman和Tversky[17]结合大量的心理学实证研究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通过一个价值函数,形象地反映了决策者面对基于某一参照点而言的获得和损失时的主观感受,并解释了决策者在不确定状态下的偏好选择问题。其中,该价值函数具备参照依赖、敏感度递减和损失厌恶3个重要的性质,具体表达式如下:

其中,λ代表决策者的参照点,当总收益小于参照点的时候,决策者感知到是损失,反之则会感知到获得。参数λ>1为风险态度系数(Risk Attitude Coefficient),α<1,β<1;λ为损失厌恶系数(Loss Aversion Coefficient),λ>1。这3个参数的取值随着实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18,19,20]。

目前,上述的价值函数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在实际的应用中,较多学者[8,11,20,21,22,23]采用分段线性的价值函数形式,即令式(2)中的α=β=1。虽然分段线性的价值函数在盈利部分和损失部分都是线性形,但它也反映出了S型曲线的基本特性,与Kahneman和Tversky所提出的价值函数本质是相同的。本文同样采用分段线性的价值函数来分析客户的不同损失厌恶程度对集成商最优的质量承诺的影响,为现实中协调供应链问题提供一种关注损失厌恶偏好的方法,实现其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应用。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系统中,客户以集成商做出的质量承诺作为衡量好坏的参照点。当客户感知到的实际质量水平v小于集成商的承诺质量水平χ时,客户会感知到损失。反之,客户会感知到收益,认为“物有所值”或者“物超所值”。根据前景理论可知,在给定服务质量承诺χ与客户的感知质量v后,具有损失厌恶偏好的客户效用函数UB(v)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λ1为收益感知系数,表示客户面对获得时的敏感度;λ2为损失厌恶系数,表示客户的损失厌恶程度。当λ2=λ1=λ(λ为常数)时,表明客户为损失中性;当λ1<λ2时,表示客户为损失厌恶型,且λ2的值越大表明客户的损失厌恶程度越高。

对式(3)求数学期望可得具有损失厌恶偏好的客户期望效用为:

式(4)中,为由于客户实际感知到的物流服务质量高于集成商的质量承诺水平而带来效用提升的程度;为由于客户认为集成商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承诺水平而造成效用下降的程度。

3 集成商的质量承诺决策分析

基于以上的基本假设和客户心理偏好的描述,本文分别从集成商自身期望利润最大化和物流服务供应链整体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服务质量承诺和客户损失厌恶偏好的决策模型。

3.1 集成商以自身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在面对物流服务存在的质量风险时,风险中性的集成商没有过多地考虑客户的损失厌恶偏好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集成商仅仅根据客户提出的质量要求,以自身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客户承诺相应的质量。在服务过程中,集成商除了有承诺成本之外,还有因企业客户对产品不满意而导致的各类补偿和售后服务的成本。此时集成商的利润函数ΠM(χ)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P为集成商与企业客户协定的合同价格;T为集成商给物流服务能力提供商的转移支付额;c1χ是集成商为实现质量承诺所要付出的质量监控成本,c1为质量监控成本系数,因为质量承诺水平越高,集成商需要付出的物流服务能力越多;为由于客户认为集成商的质量承诺并未兑现而对集成商进行惩罚和索赔,如集成商误解了客户的需求,其中c2表示集成商对客户的质量补偿系数。但是,当客户感觉“物有所值”时,客户会认为这是集成商应该达到的质量水平,而不会给予集成商奖励。由于客户的主观质量偏好对物流服务评价的影响较大,集成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完全的监控,相对地设置单位质量监控成本比较小,因此一般c1≤c2。

命题1当集成商仅仅考虑自身期望利润最大化时,存在唯一的质量承诺水平χ0*使得

证明当集成商仅仅考虑自身期望利润最大化而没有考虑这种客户心理机制的影响时,即λ1,λ2同时为零。由式(5)可分别求得一阶导和二阶导为:

因为故ΠM(χ)是χ的严格凹函数,证明χ0*是唯一的。由式(6)等于零求得集成商最优的质量承诺水平:

3.2 集成商以供应链整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当集成商为了实现提高客户满意度、赢得客户的长期购买承诺和市场竞争等诸多目标时,就必须考虑客户对物流服务质量的主观偏好和评价。此时,集成商应该以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整体满意度水平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在这种背景下,集成商的期望效用E(ΠM(χ))等于供应链整体的效用水平E(ΠC(χ)),可以表示为:

对集成商而言,除了考虑物流服务供应链整体效用最大化以外,不亏损也是企业经营的最低目标。因此,集成商与客户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受到个体理性约束,即集成商所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为:

从式(10)可以看出,在给定服务质量承诺水平的情况下,集成商所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与客户的损失厌恶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命题2当集成商以供应链整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时,即集成商考虑客户的损失厌恶偏好,此时存在唯一的质量承诺水平χ*使得

证明当集成商考虑客户的损失厌恶偏好时,此时λ2>λ1>0。为了对模型进行最优性分析,对式(9)求一阶、二阶导数,得到如下等式: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环境下,质量承诺水平χ>0,因此f(χ)>0。进一步由式(12)可知即物流服务集成商的期望效用函数是关于服务质量承诺水平χ的凹函数,这意味着存在最优的质量承诺水平χ*使得集成商的期望效用达到最大。再令表达式(11)为零,即可得到最优的质量承诺χ*,

推论1当客户为损失中性时,存在唯一的质量承诺水平χλ*使得

证明过程与命题2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当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集成商面对损失中性的客户时,此时λ2=λ1=λ(λ为常数),客户的敏感因子依然会对集成商最优的质量承诺决策产生影响。推论1可以看成是命题2的特例,而且考虑客户的损失厌恶偏好更符合现实情景。

推论2集成商在考虑客户损失厌恶偏好情景下的质量承诺水平要高于仅考虑质量成本的情景,即χ*>χ0*。

证明当λ1=λ2=0时,集成商最优的质量承诺水平为χ0*;当λ1<λ2时,集成商最优的质量承诺水平为χ*。因为

且F(v)与F-1(v)的单调性相同,其中F(v)单调递增,由此可得:

即:χ*>χ0*,证明完毕。

推论2表明,相对于仅考虑质量成本的情景,当集成商考虑客户的损失厌恶偏好时更有利于质量承诺水平的提高。这意味着企业只有发挥好其在质量控制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培养起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才能更有利于缓解现行的质量安全问题,以更高的质量承诺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 算例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上述模型,我们通过算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部分学者推荐将指数分布作为某一分布的概率描述[24],因此在算例分析中假设,客户的感知质量水平是随机分布在区间上,且服从均值为1/θ的指数分布,θ>0。

4.1 集成商以自身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时的质量承诺决策分析

当集成商仅考虑自身期望利润最大化而没有考虑客户的损失厌恶偏好时,或客户不存在损失厌恶偏好时,即λ1=λ2=0,此时由式(8)等于零求得集成商最优的质量承诺水平为:

式(14)的结果表明,当λ1=λ2=0时,集成商最优的质量承诺水平与客户感知质量的均值、客户质量补偿系数和单位质量监控成本有关。在百分制的评价系统中,假设客户的感知质量均值为50~90。当c2=30时,单位监控成本因素在不同的感知质量均值水平下对最优的质量承诺决策的影响如图1的子图(左)所示;当c1=10时,客户单位质量补偿成本对质量承诺的影响如图1的子图(右)所示。

(1)从图1可以看到,客户感知质量的均值决定了目标函数的高低,对集成商的质量承诺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意味着集成商在制定质量承诺时,首先要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了解目标市场客户对物流服务的真实需求,并对同一类型服务能力的客户感知质量均值进行区间估计,然后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物流综合解决方案。(2)通过图1可知,实现质量承诺所要付出的单位监控成本越高,集成商制定的质量承诺越低。单位监控成本的高低体现了某项物流服务的复杂性和价值以及监控的难度。因此,当某项物流服务的监控成本较高时,集成商倾向于制定较低的质量承诺以保证一定的弹性空间。这也从侧面说明,质量承诺可以作为显示集成商物流服务质量水平的一个信号。在非对称信息下,能够稳定地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集成商反而可以推出质量承诺策略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与劣质服务的提供商区分开来。(3)从图1中可以看到,质量补偿系数越大,集成商最优的质量承诺水平就越高。在实际操作中,当客户主观的质量偏好随机波动较大,或者集成商在捕捉客户需求方面显得经验不足时,质量补偿系数越大,集成商的风险就越大。然而对于实力雄厚的集成商而言,采取额度较高的补偿契约恰好对市场起到了激励作用。总之,客户感知质量均值和单位质量补偿成本与质量承诺成正比例关系,而单位质量监控成本与质量承诺成反比例关系。

4.2 集成商以供应链整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时的质量承诺决策分析

当集成商考虑客户的损失厌恶偏好时,即λ2>λ1,此时由式(11)等于零求得集成商最优的质量承诺水平为:

式(15)的结果表明,最优的服务质量承诺决策不仅与客户的感知质量均值1/θ成正比,而且与客户的损失厌恶系数λ1,λ2密切相关。同时从式(15)中还可以知道,考虑客户损失厌恶偏好时的最优的服务质量承诺高于不考虑客户心理偏好时的水平。换而言之,客户所表现出来的损失厌恶偏好有利于促使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和质量承诺水平的提高。在百分制的评价系统中,假设客户的感知质量均值为50~90,客户质量补偿系数c2=30,质量监控成本系数c1=10,进一步研究在不同的感知质量均值水平下损失厌恶相关系数对最优的质量承诺决策的影响。当λ2=6时,收益敏感系数对质量承诺决策的影响如图2子图(左)所示。当λ1=1时,损失厌恶系数对质量承诺决策的影响如图2子图(右)所示。

由图2可以知道,当集成商考虑客户的损失厌恶偏好时,客户的收益敏感系数和损失厌恶系数都与集成商最优的质量承诺水平成正比例关系。当客户的损失厌恶程度越高,集成商就越倾向于制定较高的质量承诺水平,并加大质量投资力度以降低客户的感知风险。当客户的收益敏感度较高时,集成商同样倾向于制定高水平的质量承诺,这一点与Hays和Hill的实证研究结果一致[4]。这可以理解为集成商在面对高收益敏感度的客户时,具有更大的动力去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进而提高客户的消费者剩余,使供应链整体效用最大化。此外,从曲线的倾斜程度可以知道客户的收益敏感系数对质量承诺的影响比损失厌恶系数更大,因此集成商在考虑供应链整体效用最大化时,除了要估计客户的损失厌恶程度外,还要重点考虑客户的收益敏感度。总之,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控制任务仅仅通过核心企业的监控努力是不够的,客户的心理偏好能够有效地传递给集成商和物流服务能力提供商,对提升物流服务供应链整体的质量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优质的物流服务是集成商提供高水平质量承诺的前提保证。另一方面,质量承诺策略又为企业吸引到更多的客户,促进企业业务销售额的可持续增长。

5 结语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下一篇:中国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