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际关系

2024-09-18

学校人际关系(精选12篇)

学校人际关系 篇1

随着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但由于种种限制,许多儿童被迫“留守”在农村家庭,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1]。由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最新数据得知,留守儿童已超六千万,这表明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校园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校园的人际关系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大量关于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的研究发现,学校人际关系对儿童的社会适应和未来的人生轨迹具有重要影响[2,3],而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家庭的社会功能对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有重要影响[4,5]。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环境系统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家庭物质环境不良、父母教养方式不当会潜移默化地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而儿童学业、人格等发展的不健全又将影响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发展[6]。留守儿童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因而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留守和非留守儿童调查结果的比较,了解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并重点探讨影响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即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为帮助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理论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陕西省安康地区石泉县教体局前期调查统计数据,随机选取该县6所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公办中小学,向学生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9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3%。其中留守儿童均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且留守时间超过半年的孩子。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问卷本研究自编留守儿童基本情况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父母外出打工人数、外出打工时间、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年收入。此外,还需要填写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与监护人的关系等信息。

本研究以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作为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以往研究认为这两个指标是反映一个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7,8,9]。考虑到县级地区人民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偏低,受教育程度的题目项设置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计1、2、3、4分,分数越高说明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年收入选项为10 000元以下、10 001~20 000元、20 001~30 000元、30 001~50 000元、50 000元以上,分别计1、2、3、4、5分,分数越高,说明家庭年收入越多。

1.2.2学校人际关系问卷选择江光荣编的班级环境问卷中的人际关系维度制订学校人际关系问卷,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各8个项目,均5级记分,分值越高表示关系越好。已有研究发现此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0]。在本研究中,师生关系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906 3,同学关系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06 2。

1.3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基本情况(见表2)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师生关系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同学关系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校人际关系的相关性

以留守儿童家庭年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作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指标,然后与学校人际关系的两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学校人际关系的两个维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与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

2.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学校人际关系各维度与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进一步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预测变量,以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第一步首先纳入性别和年级,作为控制变量。第二步以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作为自变量对学校人际关系的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对学校人际关系的作用之后,母亲受教育程度显著地预测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而家庭经济收入也可以显著地预测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P<0.05或P<0.01)。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学校人际关系的两个维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这说明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较差,这与周宗奎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留守儿童因缺少监管,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情感支持,他们的情绪变化大,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获得的接纳、尊重、认可较少所致。

本研究还发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从家庭的角度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所以对学校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可能是通过家庭教养方式这一变量得以实现。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学业成绩有显著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儿童取得的学业成绩更高[12,13],而学业成绩又会影响儿童在同学和教师中的社会地位,从而影响儿童在学校人际关系中的被接纳程度。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比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在我国农村地区,母亲主要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养育子女的任务主要落在母亲肩上,母亲伴随儿童成长,是儿童温馨的港湾,母亲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都会直接作用于孩子,所以母亲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参与更多,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人际交往影响更大。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在教育子女时,可能教育理念更科学,教育方法方式更恰当,她们更懂得如何去与孩子进行沟通,如何关心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培养正常的社会生活技巧。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尽管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但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状况仍然能够对留守儿童建立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起作用。对留守儿童而言,假如母亲受过较好的教育,家庭能为儿童提供充足的生活和学习资源,他们照样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因此,就算父母外出打工,若能及时给予孩子关爱和教育,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同样可以增强儿童的交往主动性,益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摘要:目的 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 采用测量法,测查1 200名留守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并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 (1)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差于非留守儿童;(2)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 提高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可改善留守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学校人际关系 篇2

第二招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 积极参加班级活动,集体出游,节日聚餐,联谊晚会等等。大一的班级活动特别丰富,意在让大家尽快熟悉,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班集体。所以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途径哦!

第三招班委各司其职 如果有幸你能成为班委的一员,一定要和其他班委配合好,共同做好班级建设工作,真正的班级组织·维护·管理都是由班委来落实的。班委是班级的领导者和服务者,班级凝聚力班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招找准自己的位置 非班委的同学要积极配合班委的工作,大家一起管理班级生活中的琐事杂事,组织班级活动。为班上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第五招尽心尽力 当需要你为班级出力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如运动会给运动员做拉拉队,做后援团。加油打气!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对班级要有一种责任感,而且当你在为班级服务的时候会收获掌声与鼓励,收获更多的友谊,你也会为自己感到自豪!

小贴士:班级人际关系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然是团结的,班级的凝聚力会让每个身在其中的同学感受到家的温暖,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处理好班级人际关系:克服心理落差适应障碍

大学新生入学后,关键是要解决好和新环境的融合问题,“适应障碍”。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很多“改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也并不是奇怪的事情。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对新的环境不能认同,由此产生心理落差。

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是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集中“地带”。发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给自己施加的学习压力较大,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难以妥善处理好时间支配和自我控制、人际交往等问题,常常由此带来烦恼,并影响情绪。

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对大学新生至关重要。对于新的学习生活,过于放松和过于紧张都是有害的。有的学生习惯于“马不停蹄”,进入大学后也不让自己喘口气,要求自己继续做“尖子生”,这就会造成心理的持续疲惫,一旦遇到阻力,就会难以承受。大学时期必须强调精神的适度放松,过于紧张不利于对知识的博览吸收。也要注意放松过度问题,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想轻松轻松,不进行目标规划,从而造成理想缺损,对大学生活感到茫然、空虚、乏味,这是部分大学生入学适应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进入大学后应该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规划。这样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患。

“必须认识到,专业仅仅是一个‘背景’。”有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就采取懈怠的方式应付学习,对未来的就业又充满了不安,由此造成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不少。其实,即便是以后不能实现转系,还可以采取双修等方法扩大知识面。大学的专业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而不是一种束缚。但是,大学新生对教学模式的改变必须要有所准备,大学的教学与中学不同,老师讲完课就离开了,没有硬性作业,许多学习都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完成。没有了老师的“指挥棒”,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自由时间”,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就尤为重要。

处理好班级人际关系:张扬个性适可而止

大学新生是人际关系问题的多发时期,由此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不会和同学尤其是同寝室的同学相处,易冲动、烦躁、报复心强,是大一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最突出表现。

一些大学新生过于张扬个性,认为这是“酷”的表现,而不管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到了他人,从而引发人际关系危机。大学生拥有自己鲜明的性格无可厚非,但不能失去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部分学生虽然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由于正处于个性勃发的阶段,不懂得与室友相处之道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一直呈多发之势。

重构学校治理权力关系 篇3

治理的核心应是权力的消解与重构。因为权力主体是多元而非单一的,权力是互动而非单向的,因此,治理运作机制需要依靠合作网络的权威而非仅仅政府一方的权威,治理的目的则是在各种不同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各种活动,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平性。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学校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权力关系。从学校外部来看,有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专业机构、社会团体以及相关利益者群体。其中,政府对于学校是垂直单向、自上而下的权力关系,专业机构、社会团体以及相关利益者群体,与学校的关系则是平行与随机的。也正因如此,尽管学校治理最后结果应是服务学生发展,但这样的权力关系分布,将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权,划在了学校围墙之外。

从学校内部来看,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垂直权力系统,从校长、教师到学生,基本上都是逐层向下的科层管理,治理到了最后,就变成了校长一个人的天下。这样的治理机制,导致的结果是学校发展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

尽管按照校长个人权威所发展出来的学校,便于统筹资源、规范管理,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和服从关系,但政事不分、政校不分、管办不分,学校被改革、被发展,统一性大于多样性等弊端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内部权力失控和滥用、创造性缺失、目标游离和偏离,造成学校的发展方向完全由校长的喜好来决定。

为此,学校的新型权力关系必须被重构,由此使学校发展回到理性科学的道路上。这就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实现双向互动,而跟其他专业机构、社会团体之间,应该通过授权和分权来实现平行协商关系,同时,相关利益者跟学校之间也应该是高度嵌入的。

在学校内部,校长、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三角关系,他们应该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互动机制。由此就打破了原来的权力系统,形成流散和多元的权力构造,从而回归真正的学校管理。但这里面仍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新的治理体系所需的条件和保障如何来提供,相关各管理要素之间要形成一种怎样的协作机制,等。对此,既然是多元治理,首先就需要拟定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和规则来依法治校。在学校外部,需要厘清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在学校内部,则要厘清学生、教师和校长之间的权力关系,如要求制订学校章程,就是要以此理顺学校内部的权力关系。其次,学校中的核心权力要通过分享形成相互合作。原先固定的核心权力必须被打散,一定要分到不同的主体,形成相互合作和牵制。再其次,从治理的角度来讲,现在校长负责制面临非常大的制度突破空间,要想实现学校内部科学治理,对校长负责制必须进行重新思考和架构。最后,只有相关各个主体的权力意识不断觉醒,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理想的共治模型才会得以落实。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

浅析校友、学校与学生关系 篇4

一、情荡千层浪, 重温学子心

据安徽大学校友办公室主任、安徽大学校友总社秘书长武廷章介绍,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 校友资源已成为评价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2010年中国校友会网正式把校友对母校的贡献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校友会网具体把捐款作为衡量的指标, 捐款包含捐赠额和捐赠率两个部分。安徽大学校友中, 最突出的代表要属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前澳门立法会主席曹其真女士了, 她于今年向母校捐款一千万元, 不过希望学校低调处理, 不要透露她的姓名。但是目前而言, 安徽大学校友的捐赠额和捐赠率均很低, 更多的校友主要以捐书和捐物为主。

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曾说过:“学校的发展要问计于校友”。因为校友, 特别是政界、学界杰出校友对于国家政策、战略动向把握较为准确、了解的信息更为丰富, 所以在编制学校“十二五”规划时, 分别在北京、合肥召开问计校友的会议, 聆听校友们的意见。

二、今天的在校生就是明天的校友

校友可以在很多方面为在校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帮助, 各高校近年来就大力开展各种校友回校讲座、招聘会等活动为在校生在实习、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帮助, 并且可以为在校生择业提供参考意见;或者特聘、兼职、客座教授分享他们的经验, 因为校友比其他人更了解母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 也可以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更适宜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同时在校生还可以通过与本专业校友的交流, 了解实际工作中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 一些对其他专业感兴趣的在校生可以通过不同专业的校友了解各行各业的情况, 为自己未来的学习以及职业做好规划。当然校友对在校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通过这些无形的交流和活动也更有益于培养在校生的“校友意识”, 黄德宽书记曾说过:“今天的在校生就是明天的校友。”所以在校学生与校友的联系更应该加强。

三、其他高校如何挖掘校友资源

(一) 中科大:创新机制多管齐下

与安徽大学同在一个城市的中国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众多高素质人才, 他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中。中科大拥有着令人羡慕的校友资源, 也历来非常重视对这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除定期开展校友返校活动及校友聚会外, 也尝试着创新校友工作机制。2007年9月中科大新创基金与母校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承诺长期资助新中国第一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 奖金额度被调整为8000元。仅仅两个月后, 由于教育部新设的国家奖学金额度为8000元, 新创基金执委会决议将该奖由原定的8000元提升至10000元。在进行此项决议前, 中科大征求了校友, 特别是历届郭奖得主的意见, 这一做法不仅维持了郭沫若奖学金与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不可动摇的地位, 也增进了校友对母校的联系和交流。

(二) 欧美高校:校友捐赠历史悠久

与国内高校热衷设立校庆日邀请校友回校不同, 欧美名校对于校庆日“并不重视”。牛津大学从未举办过校庆, 哈佛大学建校三百多年来只举办过三次校庆;2009年度过800岁生日的剑桥大学下一次的校庆可能将会是剑桥900岁的时候。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校庆活动和校友工作不重视。恰恰相反, 这些名校都拥有丰富的校友资源, 并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美国的大学校友会在学校和社会上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尤其是学生众多的常春藤大学校友会。耶鲁大学校友会作为美国历史最长的校友会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并持续发挥着作用。据了解, 剑桥大学800周年校庆活动共募集到10亿英镑, 其中大多为校友捐赠。而美国私立大学经费来源中, 校友捐款也是主要途径之一, 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校友捐款就占经费的28%。

四、重视校友踏步前进

与欧美高校相比, 国内高校校友工作起步较晚, 制度不完善, 发展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校友回馈意识、捐赠意识的淡薄也使校友成为高校发展中的一个短板。除此之外, 国内高校在举办校庆活动中对活动主体的定位普遍存在偏差, 校庆活动不应只是针对返校校友的活动, 更应让广大师生参与进来。

学校人际关系 篇5

【颁布时间】 1997-07-30 【正

文】

国内学校与外国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办法

第 1 条

教育部为加强辅导国内学校与外国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姊妹关系),以促进教育学术交流,特订定本办法。

第 2 条

国内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各级学校(以下简称申请学校),申请与外国学校议订合作契约,除法令另有规定外,依本办法办理。

第 3 条

申请议订合作之外国约定学校,须为与我有外交关系或关系友好国家之学校,且须以与申请学校同级者为原则。

第 4 条

申请学校与外国约定学校议订合作契约,其签约人为申请学校之校(院)

长或经校(院)长授权同意之学校行政单位主管或学术单位主管。

第 5 条

申请学校与外国约定学校议订合作契约时应基于提升学术水准及平等互惠之原则,其书面内容得包括左列事项:

一双方教师、学生互访交流。

二图书资料之交换。

三举办学术研讨会。

四进行共同研究计划。

五其他有关事宜。

第 6 条

申请学校与外国约定学校议订合作契学,不得包括左列事项:

一为外国约定学校招生或招收本国学生在国内研读以取得该校学历或学分。

二其他法令禁止事项。

第 7 条

各项合作契约之执行应不得妨碍国内之正常教学活动。出国访问、研习以于寒、暑假期间办理为原则。

第 8 条

申请学校应检附与外国约定学校议订之合作契约草案及中译本报请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核定。国立学校及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报由教育部核定,省(市)立学校及私立高中(职)报由省(市)教育厅(局)核定,县(市)立学校及私立国民中小学报由直辖市或县(市)教育局核定。

经核定之草案正式签署后,应影送原核定机关备查。

第 9 条

为确实覆行合作契约之活动,申请学校应编列相关经费支应,并指定相关单位或人员承办国际合作业务。

第 10 条

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得洽请所属学校代表与外国约定学校签约,以进行学术合作事宜。

第 11 条

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对所属学校办理国际教育学术合作应随时辅导考核,对办理成效良好者,应予奖励,对办理方式不当或绩效不彰者,应督导改善,必要时得勒令停办。

第 12 条

学校干群关系构建之我谈 篇6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管理是关键,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核心。近年来,在一些学校,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成为时髦的口号,但在实际学校管理工作中,违背和谐的干群关系的事情却屡见不鲜。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但在决策和发展中却常常忽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许多管理决策和管理制度脱离实际和教师、学生的需要,严重挫伤。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新形势下学校如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调动他们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谈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尊重

尊重,就是要尊重教师,尊重教师就是要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和完善了目标激励机制,让教师自觉地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措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努力争作贡献。同时帮助教师依据目标学会自我调节,成为目标的实现者。“尊重”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管理的基本姿势。

作为学校支柱力量的教师同样也会更加需要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归属感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应该尊重教师的自由、情感、需求、信仰和个性,相信教师的自觉性、自尊心、责任感、业务能力和道德良知,理解教师的疾苦、忧乐,努力做到“既严格要求教师,又尊重;既有管理者的统一意志,又使教师个个心情舒畅;既要求规范,又鼓励创新和形成教师的个人风格”。

二、激励

教师对自我实现的期望是很强烈的,但是,由于他们从事的是精神上的工作,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个人劳动,但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又往往是集体的产物,所以对学校一年一度的教师年终考核评比,学校领导者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考核和评比这项工作,无论做得如何完善和细致,都只能是反映教师工作的某些方面而非全部,有时考核结果还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没有把真实的情况体现出来,因此,学校领导者切忌把考核和评比结果绝对化,使之变成对教师唯一的一个评价办法而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同时学校领导者还必须认识到,考核评比结果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有激发作用,而根本上还得靠广大教师的自觉努力和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工作。

在荣誉和成就面前,教师们希望得到荣誉,同时亦希望获得成就。作为学校领导者,应该设立一个让教师一展抱负的平台,当教师有良好表现时应给予及时的表扬或者其他形式的物质奖励。做好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制订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易于操作的考核方案,客观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使优秀教师能够获得适当的晋升机会,满足了教师的奖励与晋升机会,自然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

三、相信

充分相信、信任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运用情感激励和和谐实行。领导一视同仁,依赖和依靠教师;一事当先,出以公心,讲贡献,讲风格;讲究弹性领导。为此,学校实施榜样激励与和谐,注意发现培养和总结推广先进教师贩典型事迹与经验,开展各项教学比赛活动,在评比和竞赛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建立公平、公开和公正的评价机制,从评价机制上协调和谐氛围,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依靠

在出台学校具体措施上,要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平时要及时吸收教师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批评和建议,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来完善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即使是在参与听课、评课、教研教改等活动中,也要以“服务员”的身份出现,与人为善,互相磋商,讲究方法,真正做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教师,使自己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学校领导经常非经常性地“沉”下去,经常性地到教室、寝室、办公室、教师宿舍,了解教师的呼声和管理中的“热点”等等,采风“民间”、不耻下问、耳聪目明、见微知著。

五、民主

学校整体是一个系统,管理者和教师便构成了这一系统的两大基本要素,这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他们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责任的大小、职能的区分,不存在家长式的人际关系。因为,就教师的工作特点而言,他们所从事的精神性的生产劳动,既有一定的学科分工,又负有更广泛的教育任务,所以,对教师的有效管理,其途径是通过对他们的信任不疑,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积极性调动,全赖于激发教师确立主人翁的工作态度,通过教师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来完成。学校完善学校民主管理生活与机制。如:健全学校民主生活制度,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会议制度。坚持校务会例制度,每周一次,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开展“一周校长”活动,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建立校长信箱,定期发布意见表。

学校人际关系 篇7

当然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寝室管理的确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环境卫生检查, 寝室总是必查的内容之一, 有的学校甚至还模仿部队生活条例, 制定寝室衣物摆放规范等。

然而, 同寝室内学生的“相处之道”教育, 似乎总是没有引起学校的关注。其实, 这是环境之外, 我们学校最不应忽略的方面。如果只重视环境而没有重视同寝室内学生的“相处之道”的教育和帮助, 话说得重点无异于俗话所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曾经讲过两个关于寝室的故事。一个是关于分享, 他说上大学时他们班有一个同学, 家庭比较富有, 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 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从此同学留下一个印象———这个人太自私。后来那个独自吃苹果的同学没有取得成功, 希望加入到获得成功的寝室同学的队伍里来。但同寝室在这个企业做事的同学不经沟通地一致不同意, 原因很简单, 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

俞敏洪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他自己的。他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 但从小就热爱劳动, 他就希望通过勤奋的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到了北大以后, 他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 这一扫就扫了四年。所以他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 他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 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他打水习惯了, 最后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有的时候他忘了打水, 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所以当到了1995 年年底, 他的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希望找合作者的时候, 他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那些同学, 没想到那些同学二话没说就都回来了, 不过不是因为金钱和享受的诱惑, 而是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俞敏洪, 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 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 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 所以让我们一起回国, 共同干新东方吧。”。

寝室中的同学是“最近”的, 相处得好不好不但可能影响“明天”的许许多多, 有时就在“今天”立即就有反应。

最近网上又重新疯转所谓“马加爵的遗书”。我们姑且不论这封遗书的真伪, 但不能否认“寝室欺凌”是致使马加爵“决定玉石俱毁”走上“杀人魔王”之路的原因之一。极度寒冷的冬天, 马加爵的室友抓住他贫穷急于用钱的“痛处”, 用一两块钱廉价购买马加爵为他们洗一大堆衣服;乘其不备, 竟然在马加爵本就单薄的被褥上撒尿;故意揭露马加爵的情感伤疤蹂躏人格后, 还那样不顾别人感受地嚣张与快乐。

在学校, 寝室中同学的平等尊重看待, 往往比班级或学校集体的关照来得更直接更有影响。笔者回忆学生时代不多的几年寝室集体生活, 其情其景依然历历在目———关心自己的冷暖的邻家大哥般的老班长;大家一起跟值班老师“躲猫猫”“捉迷藏”的经历;晚自修后集体“大逃亡”, 到操场上顶着月亮踢足球……当然啦, 也有那些许不愉快。

寝室就那么几个人, 大家的吃喝拉撒大都在一起,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时间长了有多少真性情和隐私能藏得“密不透风”?这就需要大家相互帮助, 相互体谅, 相互尊重, 平等共处。只有这样, 才能相处得同一家人一样, 由同寝室的同学变成冷暖相知的“室友”。

可是, 现在许多孩子由于家庭的优越抑或亲人的纵容, 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习惯。他们瞧不起贫穷, 瞧不起落后, 却又不容许别人的超越。于是乎今天合纵, 明天连横, 故意掀起“寝室争斗”, 搞得室友相互猜忌, 乌烟瘴气。长期生存在这样的寝室中还有“心情愉悦”的时候吗?产生伤害还是“意想不到”吗?大多时候之所以没有引起学校和老师太多的关注, 大概是伤害效果式微无伤大雅, 或者是被欺负者自量不敌选择沉默退避。

不过种种因素作用下的“寝室争斗”, 就好似一枚“定时炸弹”, 一旦达到阈值, 对校园平安的危害和影响将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学校既不能因为它们犹如实验中的“误差”一样, 难以杜绝而听之任之;也不能等出了事情才开两次会讲几句狠话而一了百了。而应该主动出击, 教给孩子们正确的“相处之道”, 用理智和友爱将可能的“争斗”消灭于萌芽之中。

首先, 学校要主动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讲述寝室如何相处, 讲述诸如俞敏洪获得同学认同的故事, 也不避讳地说说马加爵的反面典型, 让学生从故事中顿悟, 知道如何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做一个让同寝室同学喜欢的好室友。宣讲是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认同相配合才能有效果, 因此只有宣讲是缺乏力度的。为防止一些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破坏和谐环境, 学校还得明确学生所应该遵守的寝室纪律和相处规范, 在这方面并且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要有持之以恒, 抓反复反复抓的准备。可以告诉学生遭遇寝室不公平对待的应对手段和方法, 一旦发现寝室不和谐苗头, 必须及时准确有效地加以制止和帮教, 决不能得过且过, 特别不能对“优等生”“深厚背景”等姑息迁就, 纵容庇护, 公平公正仍然是第一要义。

其次, 孩子是家庭的关键, 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不和谐的寝室中, 甚至因参与争斗而承担背负“法律责任”的风险。中国有句老话“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因此学校得注意主动协同, 通过家长会、校园网等达成家长对高尚的寝室“相处之道”的认同, 教育家长为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和社交圈, 以减少社会负面信息影响孩子的判断和行为, 造成正面教育的低效或失效。家校配合教育学生争做一个人人夸的“好室友”。同时, 如果发现他们的孩子一旦有发起或参与“寝室争斗”的, 要及时沟通家长合力将孩子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

最后, 注意主动学习借鉴各方面成功的经验, 探讨设立符合中国传统和法律允许的教育惩戒措施, 在思想教化的同时, 赋予某些“寝室争斗”的当事人必要的惩戒, 以期对事件内外的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学校德育活动五大关系之辨析 篇8

一、数量上的多与少

焦点描述:每当纪念日、节假日来临之际, 即成了学校德育领导纠结的时刻:与之相对应的德育活动组织还是不组织?若组织, 大小节假日纪念日那么多, 组织得过来吗?若不组织, 似乎失去了一个德育的好契机、好节点。

正方观点:活动要多组织。德育就是以活动为载体的,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第十五条意见中, 也反复强调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要求学校在践行活动中育德, 突出“活动”与“渗透”, 强调“实践”与“体验”。

反方观点:活动要少组织。现在我们有个观点:“德育是个筐, 什么东西都可以装。”时时进行德育, 处处进行德育, 其效果并不理想。有许多德育活动只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

综合辨析:在对活动数量的认识上, 我们往往有一种观念:抓住一切可以教育的时机!一年中的大小节假日、纪念日, 数字颇大。许多学校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时机, 会组织许多相应的德育活动。有的活动组织得不错, 有的明显是疲于应付。例如我校组织“美食节”活动, 是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快乐的元旦, 尽管最后活动效果不错, 但是期间付出的精力财力实在太大了, 最重要的是学生为了准备这个活动, 整个一周都没心思静心学习。

活动是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的载体, 必须有组织地进行, 但是若盲目地去组织, 那是不切合实际的。哪些可以组织?哪些不需要组织?这得根据学校实际, 建议从活动“整合化”和“精致型“去考虑。

比如本学期区少年宫组织的两个读书活动:第4周有个“区中小学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比赛”, 第12周的“钱塘书香”中小学生读书活动启动仪式。这两个活动能否整合?

若这样去思考, 想必德育工作领导再不会为活动“是否组织”而纠结了。

二、规模上的大与小

焦点描述:德育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领导们确定此活动要组织, 可在组织规模的大小上必将会讨论一番:究竟是“搞大”还是“搞小”?因为这将跟学校投入的精力财力息息相关。若“搞大”, 怎么“搞”才算“大”?要大到何种程度?有没有“搞大”的必要?若“搞小”, 精力财力虽然可以投入少些, 但是这样会不会减弱活动的意义, 收不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达不到德育的目的?

正方观点:活动规模当然是越大越好, 这样德育的影响力和辐射的范围相对就大。我们很多活动虽然都组织了, 但是“小打小闹”, 像“走过场”一样, 没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我们知道, 只有让学生对活动留下深刻记忆、获得深刻体验, 才能发挥活动的德育效果。

反方观点:活动规模要小。罗列每学期的德育活动, 数量真不少。若每个活动都要求规模大, 那投入的财力和精力学校是不堪承受的, 毕竟学校工作不是只有德育一项。再说德育的意义和效果不在于活动规模的大小, 有些规模小的活动, 同样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综合辨析: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思维定势:仿佛规模越大, 活动越成功。其实这是不可一概而论的。对这个问题应该分作三个层面来说:其一, 规模大, 显得活动有气势, 有时的确能收到较好的活动效果。其二, 规模大, 成本高,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 活动不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反而有种“劳命伤财”之感。其三, 规模小, 成本投入少, 活动效果反而好。

所以在决定活动规模大小的问题上, 还得根据学校实际, 建议从活动“意义效果”和“成本投入”两方面去考虑。若活动规模大, 才能尽显其意义和活动效果, 且有充足的活动经费和人力资源, 那么不妨把规模搞大。反之, 若规模小, 活动效果却还好, 也没有太多经费和人力投入, 那不妨把规模搞小些。其实很多活动不在于规模的大小, 而应该注重学生在活动中是否受到真正的教育。

三、风格上的高调与低调

焦点描述:从活动宣传角度, 德育活动往往呈现出这两种类型:一是高调型的, 即活动规模不管大小, 由于宣传力度很大, 上至上级领导, 下至周边学校、社区及家长, 尽人皆知, 活动辐射性很强。二是低调型的, 活动充分体现其“本位性”, 少了些宣传和“作秀”的成分, 而是把那笔不少的宣传费投入到提高活动质量上。活动究竟是采取高调还是低调?这分寸如何拿捏?着实让许多德育领导为难。

正方观点:活动要高调。德育不是“关起校门”搞的, 而应该敞开校园大门, 渗透于各种时空中。可是现在的德育现状是:只重学校德育, 而忽视了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营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和德育氛围。要扩展德育的辐射范围, 注重它的辐射效益, 这就要借助当下发达的媒体力量。若低调, 活动影响力小, 辐射面过于窄, 且还担心活动质量超过这个“低的调子”, 浪费了宣传资源。

反方观点:活动要低调。学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 而学校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活动只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能够让学生内化的德育才是真正的德育。而活动风格上的高调与低调, 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没有起到很大的影响。活动低调些, 至少能让学生静心参与到各种德育活动中而不被外界干扰;若高调吧, 精力财力投入相对要大, 且还担心活动质量跟不上这个“高的调子”。

综合辨析:这个问题同样蕴含着一种思维定势:活动多宣传, 高调总比低调好。其实“调子”的高低定位, 决定于活动是否有这个需求、是否有特色。这得根据学校实际, 建议从“活动特色”和“活动需求”这两方面去考虑。

若活动很有特色, 且需要大力宣传, 那么不妨高调些, 以此来扩展活动辐射外延。

比如元旦“美食节”活动, 学校是采取高调举行的。参加的人员涉及面很广, 有区相关领导、社区领导, 家长、周边学校、幼儿园教师、工商部门等, 民间艺人和社区舞龙队、腰鼓队也纷纷加盟;同时, 学校还邀请六七家电视台加以媒体报道。之所以高调举行, 因为本次活动有亮点有特色可宣传。

若活动意义不明显, 效果差, 也毫无特色可言, 再高调, 也起不到辐射作用。

四、规格上的专家路线与“草根”路线

焦点描述:德育活动, 规模有大有小, 类型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此时领导们就会碰到一些纠结的问题:活动是否邀请专家参与?若邀请, 大小德育活动那么多, 指导经费可不少, 况且邀请何等档次、何种领域的专家?邀请几位?指导费给多少?活动给专家留多少指导时间?诸多问题, 亟待解决。

正方观点:活动要请专家参与。专家是具有专业水准的“大家”, 看问题当然比常人要深刻得多。若我们的活动让专家来参与指导, 必然会提升活动层次, 增强效度和深度。若不邀请专家参与, 活动上不了“档次”, 也少了专家所带来的辐射效益, 活动影响力会大大减弱。

反方观点:活动还是走“草根路线”较实在。毕竟德育是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得靠德育工作者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智慧持之以恒地有效开展, 单靠借助外力、聘请几个专家参与指导, 不是长久之策。

综合辨析:当下聘请专家参与活动的现象, 在我们的活动中比比皆是, 似乎已成了各校的“常规举措”。一方面聘请专家参与指导, 的确会让我们的活动更有内涵和意义。尤其是那些专业素养很高的专家, 往往能够对我们的活动起到“潜移默化”或者“画龙点睛”的作用。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看到一种“专家摆设型”现象:专家仅仅是“参加”而不是“参与”。邀请的专家有的专业不对口, 有的没有安排活动任务, 目的只为了提升活动的知名度。

在是否聘请专家参与的问题上, 得根据学校实际, 建议从“活动需求”和“专业对口”两方面去考虑。有些活动学校完全有能力自行组织好, 那么就充分发挥校内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来策划与指导整个活动。“草根”路线有时会使活动显得更实在、有效。

若学校无能力来指导活动, 那么我们可以邀请专业对口的专家。比如班队课教学评比, 就可以邀请品德学科上颇有建树的专家来参与;德育论文评比, 就可邀请学术研究上颇深的专家参与。同时我们还可多挖掘身边一些可用教育资源, 比如教师、家长、社区领导, 有时效果会更出彩。

五、“秀台”上的表演与真实

焦点描述:目前学校德育活动从准备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精心准备过的, 具有超原生态特征;二是半准备, 即有些环节是准备的, 有些是临场发挥的, 具有半原生态特征。占大多数的是第一种类型, 即活动在正式“亮相”之前, 都经过反复的彩排。这样的活动最终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赢得众多喝彩声。

可针对这一现象, 有关人士就提出了疑议:德育活动是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 从人文角度出发是否要体现活动的真实性?那么, 经过精心“包装”的德育活动是否就纯粹成了“表演项目”, 而失去了动态生成中的那种“原汁原味”?

正方观点:活动在上“秀台”之前当然要精心准备。中小学生年龄小, 缺乏临场发挥能力, 若不准备, 活动质量和效果必然不理想。准备越充分, 活动效果会越精彩, 这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反方观点:德育活动还是要真实些。毕竟学生才是德育的主体, 要注重学生的智慧潜能、认识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 这才是个性化的德育, 也是人性化的德育。而现在很多活动都是在大人们的精心“包装”下形成的。

我们在组织德育活动时, 还是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多发挥孩子的潜能, 少把成人的道德观念强加给孩子。

综合辨析:辩证这一个问题, 必须先从“德育的目的”讲起。组织德育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结果呈现”是种教育, “过程准备”也是种教育。重过程, 也重结果,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

许多活动的成功, 离不开先前的精心准备。很多时候, 活动准备得越充分, 最后呈现的效果会越佳。

但是不可否认, 我们也往往会感到一丝“精美中的遗憾”:有些活动准备得很充分, 孩子们的表现“滴水不漏”, 堪称完美, 却少了些最原始、最自然的孩子本性。

“秀台”上表演还是追求真实, 这得根据学校实际, 建议从“活动特点”和“学生需求”这两方面去考虑。

日常很多德育活动, 如校内各种行为规范评比活动、班级演讲比赛等, 最好还是让学生真实地展现出自己的活动风貌。在活动组织之前, 多咨询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在活动中尽量创设一片“空白”, 让学生得到自由发挥和展示的空间。

结论与启示

以上众多观点的阐述, 没有“对”与“错”之说, 也无意划“泾渭”之分明, 只是帮助我们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理清思路, 以客观、理性、多角度地认清事物之本质, 因人、因时、因校地组织德育活动, 这才是活动之根本, 德育之根本。

中职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评判角度发生了变化,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精神, 有个性、丰富的想象和创新意识, 他们不再屈服于权威。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符合中职学校培养社会所需的充满个性、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要求, 需要探索适合中职学校、利于学生发展的和谐师生关系。

1 了解中职生特点

中职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特殊性, 他们常被认为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失败者, 没有良好的家教, 不服从管理, 缺乏纪律意识。这些负面评价其实并非完全正确。

中职学校确实存在有不良习惯的学生, 由于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不到位, 他们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 导致其行为上出现偏差, 不易管理。中职学校教师矫正其不良行为, 帮助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将其培养成人才的任务更加艰巨。但并非所有中职生都是这样。很多学生是由于家庭条件有限, 为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而选择了这种能够尽早就业的学习方式;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热爱所选专业, 希望能够尽早投身到相关工作中而选择了中职学校。这类学生比同龄人更成熟、懂事, 更加珍惜学习机会。

在中职教育中,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所学专业, 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2 根据学生特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 民主自由是基本保证。只有在民主的环境中, 学生才敢想、敢说、敢干, 才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 才会有创造性的发现。总之, 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中, 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传统师生关系的形式是由教学专制导致的。教师以知识权威和真理拥有者自居, 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坚持“一言堂”, 认为自己永远正确, 学生必须无条件遵守和执行。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监视, 认为没有教师的监督, 学生就不可能自学;认为表扬可能会宠坏学生, 所以很少给予表扬。长此以往, 在这种“极端权威型”师生关系中, 学生会厌恶和不接受教师, 一旦离开教师的监视, 学生就会松懈。学生失去了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变得易怒, 不愿合作, 推卸责任。

当然, 避免“极端权威型”师生关系, 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放任学生。因为“放任型”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失去引导, 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集体活动中没有合作, 遇到困难就推卸责任或寻找“替罪羊”, 最终导致学生不仅道德行为差, 而且学习也差。

当学生在“极端权威型”师生关系中, 被压抑到无法忍受时;或当学生在“放任型”师生关系中, 已经养成了无法接受任何约束的坏习惯时, 师生关系就达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时采取措施挽救, 为时已晚。

“民主型”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民主的教师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 尊重和赏识学生, 关心并表扬学生。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遇到问题和学生交流, 相互探讨使学生喜欢并乐于与教师交往, 师生间的关系和谐融洽。

笔者认为, 构建中职学校和谐的师生关系, 应注重两方面:一是努力构建“民主型”师生关系, 二是在工作中把握民主的尺度和原则, 适当地权力集中。民主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调和目标, 根据学生特点, 把握民主的尺度和原则, 适当的权力集中是辅助的手段。

3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3.1 平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

在交往中, 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不能居高临下, 在任何小事和细节上对学生指手画脚, 更不能利用教师的权利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偏袒不仅会在学生间造成矛盾, 也会在师生间造成矛盾。

3.2 尊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中职生自尊心脆弱, 由于旁人的误解, 更易受到伤害。在教学中, 当学生的行为与教师的要求发生矛盾时, 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辱骂、体罚都不是恰当的教育方式, 这些消极的方式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甚至是对抗心理, 对今后的教育造成困难。

3.3 赏识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中职生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阶段, 在迅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 他们需要得到家长、教师的认可和赏识。教师的赞许是学生无穷的动力, 不恰当的批评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全方位地关注学生, 即使学生没有明显的进步也应及时肯定其努力,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并非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是优秀的学生。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的学生都是有上进心的优秀学生。

3.4 融洽的交往氛围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如果师生间交往的氛围是融洽的, 那么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接触中, 学生更容易信任教师, 教师能够更容易了解学生。融洽的师生交往氛围能够激发教师的热情, 给学生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3.5 真诚的情感交流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

教师不仅应该成为学生可敬的师长, 更应该成为学生可亲近的朋友。大量事实证明, 如果学生喜欢某个教师, 他们就会认真对待这位教师教授的科目。相反, 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反感某位教师, 他们就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 甚至不愿意上这门课。因此, 想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师生交流时, 教师在注意时间、场合的同时, 应采用与学生协商沟通的方式, 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变化。

3.6 适度的权力集中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 仍有部分学生无法敞开心扉和大家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甚至故意违反纪律。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为保证其他学生的利益, 教师有必要采取权力集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使命, 为达到这个目标,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之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十分必要。蒉

浅析体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篇10

一、教育的构成

这里的教育构成通常是指教育目标中所包含的德、智、体、美、劳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现代, 随着社会生活和人生需求复杂化及教育技术的进步, 教育领域日趋拓宽, 过去的那种过分倾斜一育或二育的现象早已不合时宜了, 现代的教育即使涵盖德、智、体、美、劳仍然不意味着把应实施的教育包容在内。此外还有各育交叉衍生的, 如心理卫生、青春期咨询与指导, 以及作为各育共同基础的劳动教育等。因此, 当前我们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育目标中德、智、体、美、劳五育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从三个层次看“五育”的相互关系

当前, 对“五育”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 基本上有两种较为普遍的认识, 其一是把教育目标中的理论分类与课程设置的学科分类混淆起来, 并由此将“五育”与学科教育等同起来, 认为数学、物理、语言等是智育, 思想品德、党团员活动是德育, 音美课是美育, 体育课是体育, 劳动课是劳动教育。这种把“五育”分割开来的错误根源在于把理论思维中的抽象范畴实体化了;其二是把“五育”并列起来, 同时也就是割裂开来。“五育”是对教育目标进行理论研究时的科学抽象, 因而不能并列地阐述“五育”的关系。那么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告诉我们, 只有在从抽象到思维中的具体综合过程中, 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五育”的关系。尤其是需要指出“五育”不属于同一层次, 而分别属于心理发展、身心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三个不同的抽象层次。后一层次内包含了前一层次的内容, 又综合了本层次的新内容。

遵循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理论方法论, 可以看到, 教育目标的第一层是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抽象层次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这就是智育、德育和美育。

三、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新思维

从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层次上提出的第二目标和任务, 比前一层次具体化了。在心理发展的抽象层次上, 生理发展暂时被排除在研究之外, 因此从理论研究的逻辑要求来看, 把体育与前三育并列起来显然是不科学的。当理论研究从抽象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从对心理发展的抽象分析进入对身心发展的综合研究时, 体育的位置便出现了, 体育与前三育的关系也就清楚了。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脱离生理发展谈心理发展, 这是理论研究中的一种科学抽象;而在现实教育中, 必须把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忽视甚至损害生理健康的知识传授和训练不仅是片面的, 而且是有害的;反之, 不注重心理素质而孤立发展体质、体力和身体技能的体育也同样是片面的。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 对体育的传统理解和解释必须扩展。现代学校体育的内涵是指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因此, 体育不仅内在地包含着德、智、美三育, 而且从体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来看, 应该是营养、保健、身体技能、技巧和身心健康发育这四方面的有机统一。

身体活动对大脑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这是当代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揭示了身心发展的内在统一与不可分割性, 并提出一系列通过身体活动来开发智力的新途径。这些阐述发展体育与智育的新见解和新成果应该成为体育教师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的研究课题。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当前学校体育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体育是培养个体意志极为有效的手段, 体育不仅能培养竞争意识, 而且能培养合作意识, 并能求得二者内在的统一;体育不仅能培养竞争胜利者的良好心态, 而且能锻炼对竞争失败后果的承受力;体育能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 培养对规范的服从和在客观规范的制约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品质。这一切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而且是现代人和未来人所不可缺少的身心素质。

体育与美育同样密切相关, 人体健美是现代人审美追求的主要内容, 而体育显然是塑造内在的心灵美。勇敢、坚韧、礼貌、克制、协作等高尚情操和良好心态, 不仅具有道德价值, 而且具有审美价值。所有这一切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 在学校体育中不应属于副产品, 而应作为与身体素质, 体育技能技巧同样重要的主产品。

从以上对体育与智、德、美三育内在联系的剖析中不难看出, 体育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之基础和重要途径。用这样的观念和眼光来反思当前的学校体育模式, 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明确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我们树立未来的体育价值观, 并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认识理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校长专业素质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篇11

校长的专业素质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校长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才能在教育理念上、方法上不断创新,培养创新型教师,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人文化的管理,去影响和鼓舞周围的人,凝聚起全体师生形成共同的愿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才能办出拥有自己特色,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新形势需要,满足人民愿望的好学校。

一、校长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一个校长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他的周围就会出现一大批拥有什么样教育教学思想的教师;一个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思想,其学生就会成为有什么思想、什么素质的学生,因此校长的教育思想境界有多高,学校办学思想的层次就有多高。

一个好的校长一定要有三观。首先,要确立全面的人才观。一是要确立学生必须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及劳动技能、艺术修养等方面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二是要确立教育个性化观念,要认识到“无个性即无人才”,在学生品德、文化、身心素质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其特长。其次,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每个学生都是好的,一切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一切学生都有发展潜能的思想。再次,要确立科学的教育观。一是学生中心观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创造适合学生成才的教育;二是教育的发展性观念,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三是教育的个别性观念,每个学生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要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四是教育的鼓励性观念,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用成功和表扬激励学生奋进;五是教育的灵活性观念,教师要把书教活,提供多种教育的最佳结合。

结合三观,学校一直以来,坚持“扬文明之气,办优质之学,育创新之才”的办学宗旨,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目标,坚持“用爱心去塑造、用智慧去启迪、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的育人途径,面对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尊重个性、重视个性差异、张扬个性、鼓励个性发展,为培养新型人才全面打好基础。

二、校长要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保障学校发展

校长是学校的主要管理者,要用人本观念、创新观念和效益观念作指导,一切着眼于全体教师,通过管理手段的运用,激发出被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校长要积极为每一位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重视情感激励,大力提倡团结合作,彼此交流,共同进步。在管理制度方面,管理者要刚柔结合,具有弹性,留有余地,给广大教师的教育行为留有自我调节的时间和空间。管理中强调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并引入适度的竞争机制,我们始终认为教师之间的适度竞争既有利于保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又能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教师间的协调合作。

在教师管理上,我校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的工作和教育行为,用赏识的心态去管理教师,不断追求自我进步,自我提高,使学校的常规管理内化成为教师的自我原动力,促使教师的工作一次次迈上新的台阶,在学校不断地提高教学新目标新要求的工作进程中,教师能发挥出极大的工作热情与追求卓越的激情。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制度管理下我校每一位教师,不论老中青,还是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都能够切身地感受到“关山初度尘未洗,无需挥鞭自奋蹄”的学校精神,广大教师在这种环境感召下都能自觉不自觉地自我加压,自我提升。

在学生管理上,我校主要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让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意味着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权利,更意味着其要承担义务、服务群体、回报他人和担当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受到磨炼,收获也更多。学校德育采用“以人为本”的主体参与式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开展了“三自激励”(即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教育。初步形成了由点(学生)到面(班级),由面到线(年级),由线到片(全校)的管理机制,形成了学生人人遵规守纪、文明礼貌,校园秩序井然的局面。三好学生、十佳学生大量涌现,各班“学雷锋小组”和“环保小组”长年坚持活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为了巩固学校“三自激励”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性,学校形成了一个以学生会为主,各班班委会和团支部共同参与的学生德育管理组织机构,协助学校落实和实施各项管理工作。

三、校长要用全面的人才战略推动学校发展

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校长要认真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劲旅。在这方面,我们突出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校本研究,狠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培养名师,推出名师,借此拉动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名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和形象代言人,学校通过名师工程的实施,可以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出一批学科带头人。我们认为名师是相对而言的,一项课题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但要努力优化环境,提供必要条件,搭台子、引路子、压担子,坚持不懈地开展培养活动。为此,我们多形式树名师:学校通过经验报告会,教学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介绍已有一定名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展示他们的教学风格,使他们的成功经验得到推广。通过新秀、能手、学科带头人示范课及国家、省、市级各类教学竞赛,推广这些教师课堂成功经验和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提高这些教师的知名度。全方位推名师:名师不仅要树,还要靠推。让有一定水平的教师走出去,在与外地教师的比武、学习交流中得到锻炼,提高水平。同时,还让名师承担省、市级课题,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更好地学习理论,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学术研究的知名度。多层次育名师:名师要树,要推,更要育。开展拜师学艺活动,聘请专家为师,选择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基本功扎实的骨干教师为徒,在专家指点下,促使骨干教师尽快成名;定期请专家、名师来校讲课,开展研讨活动;通过与专家互动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与最新信息,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推选教学骨干外出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学习外地成功经验;举行教学竞赛活动,结合教研组活动,让更多的人冒出来,不断扩大名师的后备队伍。形成“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生动局面,最终要达到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团结高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师资队伍。

实力是创建名牌学校、品牌学校的基础,实力的不断提升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增添了动力,而我们获得实力主要靠以下四种方式:第一种是学习,在每次教研组及备课组活动时,都进行一定时间的理论学习。或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讲,或是组内教师轮流讲。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型教研,使广大教师的师德素质、业务能力不断地得到提升,使教师团队建设得以加强。第二种是反思,我们要求教师们的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既要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课前反思”,又要有教学过程中的“课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完成后的“课后反思”。通过组内的反思活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将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加以总结,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日志、教学叙事等反思形式,来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使教师团队建设得以推进。第三种是诊疗,主要通过两个环节进行:一是组内“诊断”的环节。大家纷纷建言,寻找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将问题提出来,形成以问题为核心的校本教研。二是“疗伤”的环节。大家通过“学习——反思——实践——研讨”,多次反复,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地方法,并返回教学实践加以验证。这种校本教研形式解决困扰教师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尝到甜头,激发参与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使团队建设扎实有效进行。第四种是研讨,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始终强调,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我们围绕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鼓励广大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就一节课、一个共性问题、一种理念、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或方法,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例如,数学教研组的“如何分层次提问”;物理学科的“生活中的物理”;全校进行的有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方面的校本研究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培养师资方面我们还积极做好校本培训,强化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水平,切实推进“研训一体,以研促教”,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骨干教师在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带头作用,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目前学校已形成了省、市、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教师队伍更有活力、更有朝气、更加蓬勃向上。

四、校长要用超前的科研意识提升学校发展

学校的生存靠常规管理,学校的发展靠科研。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手段,引导和促进教师自觉树立质量意识、效益意识、科研意识、求实意识、协作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创一流意识,为全体教师营造了一个“人人心系科研,个个积极主动参与科研,随时随地琢磨科研,求真务实开展科研”的良好氛围。

我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走教研培一体化之路,即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将校本教研重心下移至教研组、备课组。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发现的问题为核心,作为校本教研课题进行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实施课题带动策略,把教育科研建立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开展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课题研究。并处理好重点突破与群体参与的辩证关系。重点突破是指选择有代表性课题作为重点课题来研究实施,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产生辐射效应,进而使群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打好重点课题的“攻坚战”和“整体战”。我们的科研工作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由学校领导引领;第二层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骨干探索;第三层次教师人人参与。实行专题组长负责制,每位教师都要根据本组的专题确定自己的微型课题,带着微型课题入课堂。研讨活动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牵头,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经过“理论学习——集体研讨——实践——再学习——再研讨——再实践”的反复研究,掀起一次次头脑风暴,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有机整合。

在我校的课题研究中,教师的群体参与度极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课题范围上,涉及教育教学各方面;二是从人员上,提倡全员参与,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反思,再将反思获得的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带到课题中进行研究。从而使所有教师都参与到课题与校本专题研究中来;三是时间上,做到长短结合,统筹安排。坚持全面规划,使各个课题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有利于发挥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的整体效能。

在“教育科研为先导,校本教研为基础,教科研并举”的工作方针指引下,我们坚持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为先导,为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引领校本教研得以不断提升;同时又不断夯实校本教研这一基础,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供大量丰富的来自于实践的一手实验数据和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使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随着这种机制的科学运用,我们大力倡导全员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实施学校教师的全员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达到出名师﹑出质量﹑出理论﹑出特色之目标,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之终极目的。

一个冷静的管理者,要时刻准备着下一次的挑战。新时期的学校快速发展是我们开始面临的新挑战。我们坚定以人为本,校际相通,互通有无,优势互补。让所有教师都积极、愉快地工作,最终就一定能让所有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校校长管理十个辩证关系 篇12

一、严己宽人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 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因为自己是主要负责人, 有责任率先垂范;自己能做到的, 不一定要求别人必须做到, 因为自己是校长, 要努力做一个最优秀的人。要宽人、谅人、尊重人, 而不是靠权力压制人、折腾人。胸怀坦荡, 公道正派,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则风清气正, 政令畅通, 一呼百应。

二、眼高手低

管理谋略取法乎上, 故而校长视界要高, 立意要远, 不为眼前功利所迷惑, 看清楚目标, 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高度领导学校, 而不是拼时间、拼分数、拼健康。着手要低, 就要脚踏实地, 用心用力, 把目标转化为行动, 做好做实每一件小事, 通过不断优化学校品质, 实现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演变。

三、抓大放小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 校长不可能面面俱到, 事必躬亲, 要集中精力做大事, 出思路、作决策、谋发展, 不要在细枝末节上耽误工夫。要学会放权, 让别人去做事, 应当相信以上的事情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授权的同时不忘授责, 要量事授权, 权责相当。校长的作用就是宏观调控, 运筹帷幄, 而不是抓权不放, 主次不分。

四、删繁就简

真正的学校管理, 不在于制订了多少规章制度, 也不在于制度的复杂化、精细化程度。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和服务, 不是追求程式、控制和繁琐。繁琐的东西, 往往令人生厌;简单明了的, 常常更有效。崇尚科学、人文、简洁, 把制度规范变成自觉操守, 应当成为建设制度文化的价值取向。

五、填谷造峰

填谷, 就是拉长“短板”, 提高整体竞争力, 消除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造峰, 就是着力培植新的生长点、发展点、制高点。靠填谷不断抬高起点, 靠造峰不断营造优势, 两者兼顾, 前拉后推, 学校才会形成“动车组”,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六、继往开来

每一所学校, 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学校管理必须基于这个文化背景。校长的使命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校文化, 继承优秀的、发扬成功的、创新领先的。对过去全盘否定、推倒另来、标新立异, 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其实是沽名钓誉, 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表现, 结果往往要失败。

七、破旧立新

不破不立, 发展就是在破立中变局、提高。但在破与立之间, 必须依据科学的准绳。破除的是不符合规律的、墨守成规的、限制人发展的机制、体制, 确立的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符合科学发展的、回归教育本质的理念、方法体系。破与立, 都是为了学校发展。

八、扬长避短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短处, 既有优势又有劣势。要学会正确地识人、用人、评价人。不知人之短, 不知人之长, 不知人长中之短, 不知人短中之长, 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举贤荐能, 用人之长, 人才搭配, 扬长补短, 才是管理之精要。发现人才, 培养人才, 重用人才, 学校便会人才辈出, 因而具有了强劲的发展力。无容才之德, 无识才之明, 无用才之道, 则天下无才, 学校亦无发展可言。

九、求同存异

任何决策、管理和改革, 既需要赞同的声音, 也需要批评的意见。赞同的声音可以给我们以信心和力量, 反对的意见却会使我们更加理性和清醒。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 能够听进不同的声音, 从不同的声音中提取智慧, 形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和衷共济的气象, 才是我们追求的管理境界。

十、嘘寒问暖

上一篇:方案探索下一篇:民俗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