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探索

2024-09-18

方案探索(共12篇)

方案探索 篇1

1. 方案提出:“通过计算探索规律”的实验活动是师生一起对数的乘方 (即幂的相关运算) 的规律进行探索, 同学们在经历“计算结果、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学以致用”整个过程的基础上, 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通过“探究、合作”等手段,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用来解决新的问题.“规律探索”型问题在历年中考也屡见不鲜, 其中所蕴含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策略、经验的积累正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体现.

2.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及其基本运算法则, 借助于计算器, 引导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猜想揭示规律, 提高归纳能力;

(2) 经历不同问题的操作、观察、比较、猜想、归纳、交流, 感受和积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 发展同学们的符号意识.

3. 实验重点:通过实验培养归纳、合情推理的能力, 感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4.实验时间:45分钟.

5.实验准备:计算器.

6.实验过程:

一、交流展示、探究引入

1. 播放视频, 简单介绍著名数学猜想———“哥德巴赫猜想”

【活动说明】引导同学们感受有些“伟大的科学发现”是经过“计算、观察、猜想”得到的, 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2. (1) 下列各式是个位数是5的整数的平方运算. 各等式右边数的末两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观察各式中其余数位上的数字, 你有什么发现?

(2)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 猜想下列各式的结果:

452=_______, 552=_______,

652=_______, 752=_______,

952=_______, 1152=_______,

1952=_______.

(3) 利用计算器验算 (2) 中各式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自主质疑、互动解惑

活动1计算———感悟

1. (1) 观察下列各式:

3×5, 33×35, 333×335, 3 333×3 335.

(2) 计算并写出 (1) 中各式的结果.

(3) 你能发现 (1) 中各式的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4)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尝试填写下列空格:

3 333 333×3 333 335=_____________;

() × () =1111111155555555.

(5) 利用计算器验算 (4) 中的式子是否正确.

2. (2014·云南省) 观察规律并填空.

3. (2014·甘肃兰州) 为了求1 +2 +22+23+…+2100的值, 可令S=1+2+22+23+…+2100, 则2S=2+22+23+24+…+2101, 因此2S-S=2101-1, 所以S=2101-1,

即1+2+22+23+…+2100=2101-1.

仿照以上推理计算1+3+32+33+…+32014的值是_______.

【活动说明】通过对三道习题的探究, 进一步感悟数 (幂) 的计算在“规律探索”中的应用与方法, 体会问题不同但解决策略、基本思路相同, 即都应用了“计算结果、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学以致用”的探索路径,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活动2 互评———交流

1. 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①分别说说上述三个问题的特征、发现的规律;②交流如何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新问题.

2. 推荐小组代表全班讲题交流:①上述三个问题的规律是什么?如何发现的?②“问题解决”如何思考?③这三个活动的规律探索有什么共同特征?你积累了什么经验?④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活动说明】安排此环节主要基于以下思考:从发现到表达交流是能力提升的过程, 在倾听、思辨、争鸣中统一基本认识还能追求“求同存异”, 为提出新的问题提供生长点.

活动3 解题———应用

1. (1) 计算:9 ×6 =_______, 99 ×96 =_______, 999×996=_______,

9 999×9 996=_______, 99 999×99 996=_______;

(2) 与同伴交流, 探讨计算中的规律;

(3) 运用已发现的规律, 直接写出下式的计算结果:

999 999 999×999 999 996=_________.

2.先请你计算下列各式:

21 ×29 =_______, 34 ×36 =_______, 42 ×48=_______, 53×57=_______,

64×66=_______, 75×75=_______, ……

(1)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 再多写些有上述式子特征的算式, 验证你的发现.

3. 4100的个位数字是几?还有其他想法吗?932016的个位数字呢?

三、分层训练、巩固提高

1. (2014·安徽省) 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等式:

根据上述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 完成第四个等式:92-4×_______2=_______;

(2) 写出你猜想的第n个等式 (用含n的式子表示) , 并验证其正确性.

2. 阅读下面的材料, 并完成填空.

你能比较两个数20152016与20162015的大小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现将问题一般化, 即比较nn+1和 (n+1) n的大小 (n≥1的整数) , 然后从分析n=1、2、3、4、5……这些简单情况入手, 从中发现规律, 经过归纳猜想得出结论.

(1) 通过计算比较下列各组两个数的大小 (在横线上填“>”“<”或“=”)

①12_______21;②23_______32;

③34_______43;④45_______54;

⑤56_______65.

(2) 根据第 (1) 小题结果经过归纳, 可以猜想nn+1和 (n+1) n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3) 根据上面的归纳猜想得到的一般结论, 判断20152016与20162015的大小关系.

【活动说明】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家在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进行变式训练, 引导大家回归到已有的数学知识、生活经验, 挖掘提炼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方法, 进一步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及提高归纳、猜想的能力.

四、归纳反馈、拓展延伸

1. (2014·甘肃白银、临夏) 观察下列各式:

猜想13+23+33+…+103=_______.

2. 在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中, 你有哪些感受与收获?回顾你的探究心路历程, 请将你的探究经验、感悟和发现写成学习体会或数学小论文.

【活动说明】撰写学习体会或数学小论文就是以“数学写作活动”来指导学习或学习反思, 它是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经验、思想方法进一步“内化”的一种过程, 对理解数学、表达数学和应用数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附:活动的评价

【活动说明】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突出过程性评价, 重点评价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思辨与情感态度的投入程度, 也要学会倾听同学、老师的意见, 提高学习的效率.

方案探索 篇2

一、班会背景

1、大多数学生正处于目标缺失、心态迷茫的状态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虽然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的适应,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存在对自我缺乏了解、目标缺失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出现迷茫、麻木、空虚的心理状态,学习上缺乏动力,生活上一片混乱,一些同学转而开始沉迷网络,靠上网来打发诸多空闲时光。据了解,上学期期末考试挂科的同学,大多都存在目标缺失、心态迷茫的问题。

2、大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属于心理断乳期,正面临着发展自我同一性的重要任务。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在这一期间,如何尽快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成为其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如果不能较好地发展自我同一性,势必造成角色混乱,不能较好地选择并承担自己的生活角色,从而影响其人生发展。

二、班会目的

1、促进班级同学相互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

2、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对自我进行合理定位;

3、帮助学生回顾整理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重拾心中遗忘已久的梦想;

4、帮助学生将理想逐步细化分解,形成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并制定行动方案。

三、班会前期准备

1、走访寝室,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根据访谈结果确定班会主题;

2、心理委员设计方案初稿,交班主任审核修改,形成正式的心理主题班会方案;

3、班委负责准备班会所需的道具和相关材料,如纸棒、绣球、背景音乐等;

4、班长联系借好活动场地,组织人员布置教室;

四、班会过程

(一)暖身分组:棒打“薄情郎”

 前期准备:用废旧报纸卷成若干根纸棒、绣球一个(没有的话可用纸团代替)

 活动程序:将全班同学按6—8人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家围成一圈,选一个执棒者(第一次由组长担任)。执棒者将 “绣球”随机扔到一个组员面前,并大声叫出该组员的名字以及他的一个兴趣爱好(或者性格特点)。被叫的人马上将“绣球”扔给另外一位组员,同时大声叫出该组员的名字以及他的一个兴趣爱好(或者性格特点)。如果叫不出名字或说不出对方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就会受到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依此类推,直到大家相互熟悉彼此的姓名为止。如果一个人3次被打就出来表演节目。

(二)主题活动一:小小动物园 & 小小植物园  前期准备:每个人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 活动程序

1.主持人引导大家思考:我们知道每种动物和每种植物身上都有一些特点,对人们具有特别的寓意(有的寓意具有普遍性,有的寓意可能因人而异),比如松树普遍被人们赋予顽强不屈、生命力强的特点;而狼,有的人因其具有团队精神而欣赏,有的人因为其凶狠而厌恶。

如果把你比作动物园里的一种动物,你觉得自己是XXX动物,你希望自己将来是XXX动物;如果把你比作植物园里的一种植物,你觉得自己是XXX植物,你希望自己将来是XXX植物

2.小组讨论分享:小组成员之间分享各自的结果以及做这种选择的原因。3.主持人提问,请几位同学在全班分享答案 ① 小组成员的结果有没有相同的?

② 自己的现在和将来两种结果是否相同?差异如何? 4.主持人总结:

这个活动其实投射了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定位。其中,觉得自己是XXX,2

投射的是自己对现实自我的定位,而希望自己是XXX,投射的是自己对理想自我的定位。

首先,通过与其他成员的分享比较,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人之间的自我定位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没有必要要求别人与自己一样,我们也没必要要求自己跟别人一样。否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压力和困扰;

其次,通过比较自己的现在和将来两种结果,我们也会发现大多数人的两种结果是不一样的。理想的情况是两者之间完全一致,但一般来说,人们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是不一致的,两者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将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到合理的范围之内。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研究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差较大的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不良情绪。

(三)主题活动二:目标搜素

 前期准备:轻音乐《班得瑞—清晨》、纸巾一盒  活动程序

1、放松冥想

放松过程为:首先请把可能会给你造成不舒服感觉的东西拿掉,包括眼镜、手表、手机等等,找一个舒服的姿势躺下或坐下,然后闭上眼睛,做三次深呼吸(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深深地吸„„,然后再慢慢地把气呼出,慢慢地呼„„)。现在,请从头到脚扫描一下自己的身体,找到一个最温暖,最放松,最舒服的部位,感到这种温暖、放松和舒服的感觉向你的全身扩散„„扩散„„再扩散„„直到这种温暖、放松和舒服的感觉充满了你的整个全身。很好,现在你的全身都变得很温暖、很放松、很舒服。

2、回顾过去

下面我想邀请你回顾一下自己过去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从刚进入大学时满怀憧憬到烈日下的军训,再到每天的上课、自修、课外活动、紧张的期末考试等等……。这一个学期以来,自己收获了哪些东西?还有什么遗憾?

3、畅想未来

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状态可能比较满意,也可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是没有关系,我们还有时间,现在开始就去寻找并努力自己的大学目标,我们仍然可以让自己的大学过得充实快乐。

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四年之后的自己,四年之后,你希望自己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出大学校门,你希望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你会如何与同学、老师告别?你的心情如何?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当时有哪些人在场?

很好!再仔细地看看这个场景,把它深刻地记在心里,最好是在身体中找到一个地方把它放下来,这个地方一定要是你觉得最安全,自己又最容易找到的地方,比如心窝、手心等等,每个人都不一样。

下面,我会从3数到1,当……。很好,请跟我一起做,3――深吸一口气,2――呼气并动动手指,1――睁开眼睛。

4、目标搜索

刚刚大家都重新回顾了自己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也憧憬了四年之后的自己。当四年之后我们再次像刚才这样回顾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时,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无怨无悔。那如何才能做到无怨无悔呢?我想最重要的是将四年之后的那个大目标分解到每年、每个学期中去。

所以,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为了实现四年后的自己,这个学期你需要做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写出你本学期内要完成的五件重要事情,可以是学习、交友或参加某方面活动等等(等待5—10分钟)。

假如临时有特殊事情,必须在五件事情中去掉一项,体验一下你现在的心情如何?你会去掉哪个?

现在又有特殊情况发生,你必须再抹掉一项,你又会去掉哪一项呢? 再去掉一个,你又会去掉哪一项?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又因为变化还要再去掉一个,你又做出怎样决定呢? 最后只剩下一件事了,这就是从近期内你最想做的、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

(五)结束延伸:我要飞得更高

 前期准备:歌曲《我要飞得更高》、每人一张白纸一支笔  活动程序

1.每个人写下自己参加本次班会的感受;

2.主持人总结:有了目标还不够,还需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大家回去之后最好每个人都去认真思考,为实现该目标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并在日常生 4

活中切实执行。

探索高考数学的有效备考方案 篇3

[关键词]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策略

回顾高三复习的全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我得到以下的点滴感悟,以期对未来的高三复习提供借鉴。

一、钻研课本找标准

考前复习,任务重,时间紧,但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切忌刻意追求社会上的偏题、怪题和技巧过强的难题。

其一,课本是全国统一的,这不仅仅是内容上的统一,而且是定义、定理、公式等叙述上的规范,符号上的使用也是统一的。无论资料上、参考书中怎样叙述,如何使用符号,课本都是标准。

其二,许多高考题课本中有原型,即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引申或变化而来。由此可见脱离课本的复习是不可取的,我们应以课本为标准,将课本中的题目加以引申、拓宽、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打好基础。

二、重视基础知识训练

1.苦练基本功。要仔细研究题目,尽可能获得题目包含的各种信息,尽可能把题目的各种数学语言“翻译”为数学式子(或图形),从而挖掘出隐含的条件,尽可能将各种信息延伸,并能从记忆系统中提取与题目有关的信息,进行有机的沟通和组合,从其内在联系中去探求各种解题思路,从而选择最优的解题途径。对于每一块知识要总结出主要的思想方法,切实领会各种方法的应用情景。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产生的背景,善于寻找知识的交汇点,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在解题后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2.解透基础题。对课本的各类基础题要做到“一懂、二会、三熟、四化”,解题中要注意“概念优先”的原则,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熟练各类基础题的解法,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要能完整地、规范地解决各类常规问题。通过解基础题的实践,深入钻研和领会基础知识,苦练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解题心理素质和提高思维能力。

3.过好速度关。高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时间的比赛,也就是速度的比赛,其紧张程度不亚于百米赛跑中的争分夺秒。因此平时做题(作业、练习或检测)时必须有时间观念,有良好的速度意识,要集中精力,速战速决,以养成思维敏捷、书写流利通顺的良好习惯。

三、系统小结,尽量减少失误

在最后三个月的复习中要做一些高考模拟试卷,应当挑选导向性好、难度适中的综合卷进行考前的适应性训练,两小时候或一个半小时内完成,每做一份试卷力求达到一定的效果。完卷之后,应进行认真总结,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看一看自己在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上还有什么薄弱之处,认真加以补正。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要进行纠正、分析、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教师或同学,并要把易错的题目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还要对容易出错的题目扎扎实实地进行整理归纳,这样可以减少失误,杜绝低级错误。长期坚持就能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四、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数学学习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注意学生的心理调节,是高考复习的重要环节。首先应注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的耐压力。由于数学的抽象性,数学的学习会经常伴随着困难,数学为磨练意志,提高耐挫力提供绝好的平台。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学生勇于面对失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轻易解答,而是要帮助他们探索。同时要淡漠学生的考试成绩,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只有经历磨练,才会真正体会成功的快乐,自信心才会得到加强。这有易于提高考生的心理应变能力。

五、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基础是成功复习的保证

重视课本,狠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建构学生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载体,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纵观高考试题,许多试题源于课本,是课本例题、习题的组合、加工和拓展,充分表现出课本教材的基本作用。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是成功复习保证。

六、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复习中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复习教学,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要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在复习中,首先要训练学生解题有“办法”,能动手,但决不满足于此,尤其对“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眼高手低”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从审题的仔细、思维的严谨、表述的规范、计算的准确等方面下工夫,做到“会做的不丢分”。

总之,高三复习夯实基础是根本,掌握规律是方向,提高能力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必须“以纲为纲”,明晰考试要求,從复习备考策略上多下工夫。只有这样,才可能利用有限时间,提高效率,以不变应万变,让我们的学生赢得高考。

参考文献:

[1] 雷光勇.会计契约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 陈旭远.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立式车床床身结构方案探索 篇4

对床身的改进在于, 将传统的单丝杠驱动改为动心双边驱动, 这样既能减轻对丝杠的负载, 也无纵向的负载, 从而延长丝杠的寿命。

床身作为龙门车床的主要承载部件, 就必须使得结构更牢固, 抗压能力要求高, 因此, 在床身结构一定的情况下, 减轻床身是很有必要的。而减轻床身的主要方式, 这是加筋板, 筋板的结构形式有很多, 在本次床身改进中, 床身下部的筋板设计为井字型筋板。由于床身底部与底面直接接触, 井字结构不符合受力规律, 因此在床底部加带圆孔的底板。床身导轨, 将传统的摩擦接触型导轨改为直型滚动导轨, 减轻因摩擦而造成对床身以及工作台磨损。本次床身导轨共计4条, 床身总长10米, 宽4米。结构如图1、图2所示。

2 回转工作台结构探索

回转工作台一般设置在立式车床, 各种钻床, 以及立式或者卧式镗床, 插床上。用来加工一些孔类零件, 槽类零件或者一些倾斜的面类零件。通常回转式工作台的运动是由电动机带动蜗轮蜗杆传动系统、齿轮传动系统最后带动工作台转动。由于存在蜗轮蜗杆传动, 回转工作台还可以实现自锁功能。目前机床上的回转工作台由于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整个车床各部分的振动, 所以在进行工件的切削加工时容易产生不稳定的情况出现。车床在工作时候产生的振动会造成部件的共振, 运动结构件的磨损, 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的降低。

有数据表明, 一般的机械中由于振动直接或者间接引起的故障超过半数以上。那么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就是如何消除和减少机器运行中的振动, 就显得非常迫切了。车床的回转式工作台在车床切削加工时会受到非常多的振动, 主要由电动机、传动系统、刀具和工件之间的切削力引起的各种振动。避免工作台自身的振动固有频率和它所受到的振动频率一致, 消除回转工作台的共振就非常的重要了。因为振动甚至极大影响立式车床的加工效率。

回转工作台工作原理:蜗杆与电机上的齿轮配合, 蜗杆与蜗轮相配合, 蜗轮与工作台通过螺栓相连接, 工作台与工作台底座通过推力轴承相对转动。工作台三维建模如图3、图4所示。

3 效果与展望

通过对于立式车床床身及工作台结构优化, 可以提高立式车床的工作范围及增加加工多样性, 对于现有立式车床, 立式加工中心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探索和讨论。后续将对工作台及床身结构进行动、静态分析, 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响应情况, 为进一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宋朝阳, 程志毅.提高数控机床改造精度方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城, 2013, 36 (36) :527-534.

[2]陈星.车床加工精度控制的创新方法探讨[J].湖南农机, 2014, 8 (2) :46-47.

[3]宿月文, 王益轩, 李金华.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织机动态仿真系统研究[J].江苏纺织, 2004, 4 (2) :48-49.

探索体育新课程改革方案论文 篇5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对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探索和研究。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其的可操作性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也探讨和论证,既有肯定也有疑问,并且也说出了自己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一些解决的办法,我们应该群策群力来不断完善它,为更好地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提供了指导作用,使得学生身体、心理和谐发展,从而做到“健康第一”。

关键词:体育 健康 新课程 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快乐

前言

体育要确立健康第一的宗旨,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从而以达到健康为目的的课程。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而健康的获得离不开身心的基础。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不仅强化了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也是对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新课程确立以健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的思想,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在教学与锻炼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建立新理念、改变旧观念

1.1 身心健康和谐统一

心理卫生学研究指出,人的身心健康是紧密相连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心理健康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例如在跨栏跑练习时,除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和跨栏的节奏感的同时,还可以用刘翔奥运夺金这一感人事迹,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创设生动的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1.2 发展全体、兼顾个体

“健康第一”要求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健康水平和身体情况,有针对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全体学生在体育中不仅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更要使他们得到健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学生确立终生体育观念。

学校体育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体育兴趣的培养,积极发展学生个性的独立性、创造性,体育教学应视学生具体情况予以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体育活动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其最大限度地有助于学生摆脱陈规旧习。允许学生相互交谈、议论、提示和鼓励,游戏和竞赛中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叫喊等。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可以给学生充分夫人空间,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提倡学生要有创造精神,勇于质疑,以表现自我和潜能发挥,来展现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1.3 学生主体、主动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而是应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乐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地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的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技能。有些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放开一点,可以让学生自主组织形式和自行安排内容,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安排内容,并自行组织练习。允许各种进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难度,如不同人数的篮球赛、足球赛等,使学生会判断,会选择。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理解、探究与创新,并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反思。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体验,使学生的学习从强迫性转化为自主性,进而培养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创造性,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 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整合和创新

2.1 优化整合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单单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不能与现在的教学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来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并加以整合和优化,现今的教学模式很多,如:“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分层递进”、“合作式”教学模式等。为此,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模式,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好,是体育教师们应该较好地掌握的。笔者认为,要想较好地掌握和合理的运用这些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模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要分析其优缺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其运用的价值有多少,是否值得运用和借鉴;其次,要对模式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的需要从这些教学模式中选择出适合教材内容的操作性强的、实用的、价值高的、效果好的,还可从各种教学模式中选择出各自的精华部分再进行整合,进行创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出符合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模式,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不断修正,逐步完善,做到选择模式、优化模式、整合模式、创造模式。

2.2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都是一门艺术,体育也不例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这样才能融益智、健身、添趣于一体,从而启迪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体育教学应以活泼、自由为主,将封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发展成为开放的现代教学形式,在此基础上加强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本单调的教学内容具有新意,唤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学练时做到入趣、入情、入境,获得生动的主动体验。例如教学生跳远,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可以先不讲解跳远的有关动作要领和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相象自由发挥,让他们自己思考,怎样的跳跃动作是比较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示,要求学生对各自的跳远动作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讲解几种不同的跳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的跳远技术,这样就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跳远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3. 多方位组合、多角度评价

在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采用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单一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一些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体育丧失了兴趣。《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强调的是从多方位和多角度来进行评价的,也就是评价的多元化,应多激励学生,评价的功能应以激励学生为主,应以学生的进步为标准来实施评价。对一个学生实施评价时,不仅重视学生的体能和技能的进步,更应重视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的培养。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和“健康第一”的宗旨。正确地评价学生应该是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方法应该是科学的、多样的,做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定量和定性、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自评和互评、过程和结果等的评价相结合。评价应从原来的“达标”发展到向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多方位多角度评价转化,使体育教学评价真正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调节学生心态,健全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最重要的目标上来。从而真正体现体育的“健康”职能。

4.对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4.1 选项学习的可行性

打破班级的界限,实行选项分组学习无疑有利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与提高某些运动项目的水平提高,有利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当然在城市里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条件好,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到位,学生选项上课有较好的场地设施和比较充裕的教师配备,上课的效果肯定也很不错,学生也能真正学好体育,运动技能也能很好的提高。可是在农村学校由于场地设施和师资条件的限制,开展选项学习就有较大的难度,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不高,教师往往是顾着这组就顾不了那组,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就会有影响。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培养学生体育骨干着手,从学生中挑选出各类体育的尖子。在分组学习时,可以起到教师的作用,做好教师的小助手。这样教师就不会顾此失彼,学生也可以很好的学习各选项。同时也可以选用有一定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来进行兼职、客串体育教师做某些选项的指导教师。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自身的特点和当地开展比较多的体育活动来进行定项,不需要一成不变的照搬教条,应因地制宜的开展体育新课改的进程。

4.2 如何进行体育评价

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的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现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时的实际操作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教师的个体差异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异样性,评价学生的体能还有一定的标准,可评价学生的技能时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有统一的尺度,评价的结果多为教师的主观判断力。学习水平段的划分和学生掌握学习水平也全凭体育教师的主观的判断,没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技能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个问题有待更好的研究和论证。

4.3 学生体质能否得到真正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学生的体质有下降的趋势,直到20世纪末,发现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身高现在普遍低于日本人!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为了有效的改变现在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选项学习以后,学生的运动量是否够。我们现在的新课改是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出发的,也就是快乐的学习体育。日本的体育讲究的也是快乐体育,可日本将“快乐”定义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而我们的快乐思想却不是这样的,我们是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我们的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否只是一味的快乐,而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现在学生的意志品质普遍较差,经过学生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的学生喜欢选一些趣味较浓,运动量不是很大的运动项目,较苦较累的项目选的人寥寥无几,其中田径项目几乎无人选。在我们所谓的快乐教育中,学生的体质是否会真正得到提高,需不需要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5 结束语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它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基础上,更重视体育对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作用上。如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锻炼的能力等等。学校体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主要重要职责。在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学要本着以人为本,特长发展的要求,通过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围绕“健康第一”的宗旨,教育出“健康”的,高素质的人。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来不断完善它。使新课程的实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 浏 胡增荦 《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习小组建设实施方案探索 篇6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

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题进行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小组建设的的理论依据就是将80人的大班科学地分成10几个小班,同部队的几个人构建的“班”一样,小组单位成员越小,越有利于兵教兵,兵强兵,越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二、学习小组组建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简言之,各小组总平均相同的平行组。“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每科小组内单科有高成绩、也有低成绩学生。“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也就是组内强强结合。“异质帮扶”体现强兵带弱兵,强兵教弱兵,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2.划分依据:既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参考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等将全班同学按每组6人划分成12至13小组。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了一个“小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在本组内相对较差的学科需要他人帮扶,同是也肯定有相对较强的学科可以帮扶他人,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分组打击学生的信心,而是学生更加清晰的知道每个学科在小组内的相对位置,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3.小组划分具体操作办法: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序,按各科水平与成绩将小组内部划分为AA、BB、CC三个等级,如果多余6人则增加B类学生人数。不是按总分排序,而是按学生各科实际水平排序。每位学生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序号,即每组这个学科的号一定是组内第一名,第六号一定是小组内该学科的最后一名。班内的学科长只需要掌握本学科的序号,在教学和学习实践中才有可操作性和实际作用。

另外在奥赛班可以设立专家组,专家组属于本班前六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解决其他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其他组帮扶指导。同时专家组的学生可以强强联合,竞争年级前十名,为培养冲击名校的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三、学习小组内部职责划分

小组内部六科各选一个学科长,原则每人担任一个小组学科长,不重复担任,负责主持学案探究问题的讨论、检查学案、作业情况、收发作业、统计学科问题向班级课代表与代课教师反馈。

四、小组评价

1.评价方式的转变:传统评价是评价学生个体,而小组评价是采取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科教师的量化加分不加给个人,评价只认小组。个人的成绩当然不能忽略,可在组内评价,组内评价参照整体小组评价体系评价到个人,由学科长和组长每天小结和每周小结进行总结表扬。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2.分层评价:一自主学习课评价、小组各学科长课前对组内成员学案作业完成情况分三个层次按3、2、1打分并做好记录。二展示课评价、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为了共同进步,小组要激励、支持本学科5、6号学生展示,本组内其他学号优先补充,完善,其它组最后再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学生才可能在学习活动中将疑惑越辩越明白,越学越透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开始的模糊到赫然开朗,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和信心。班内学科长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展示成果给小组赋分,A类学生展示一次赋1分、B类学生展示一次赋3分、C类学生展示一次赋5分。

3.小组评比:小组各科课堂展示成绩由班内学科长记录,每周统计,公布,依据成绩各班每周评选3-6个优秀学习小组并授牌。学科长每月将各小组将学习成绩汇总,再加上各小组成员月考或期中期末名次,加上学科教师评价,评选出每月优秀学习小组。各优秀学习小组在班级展示牌中展示。

五、小组激励

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各班采取多样的办法。比如每周张榜公布表彰,年级表彰、学校表彰。比如有的班在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将评上优秀的学生带出去逛一逛,比如有的班给优秀学习小组的学生每人发苹果,发中性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终端考试成绩相结合,并且每位学生都特别在意每次大型考试的名次。那么,可不可以在考试后对优秀小组奖励平均每人3分,所有的表彰奖励以加分后的名次排位计算。如此就更加关注学习过程,鼓励小组学习终端成绩的提高?

六、启动深化小组建设具体办法

学习小组建设实施方案探索 篇7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

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题进行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小组建设的的理论依据就是将80人的大班科学地分成10几个小班,同部队的几个人构建的“班”一样,小组单位成员越小,越有利于兵教兵,兵强兵,越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二、学习小组组建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简言之,各小组总平均相同的平行组。“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每科小组内单科有高成绩、也有低成绩学生。“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也就是组内强强结合。“异质帮扶”体现强兵带弱兵,强兵教弱兵,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2.划分依据:既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参考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等将全班同学按每组6人划分成12至13小组。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了一个“小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在本组内相对较差的学科需要他人帮扶,同是也肯定有相对较强的学科可以帮扶他人,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分组打击学生的信心,而是学生更加清晰的知道每个学科在小组内的相对位置,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3.小组划分具体操作办法: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序,按各科水平与成绩将小组内部划分为AA、BB、CC三个等级,如果多余6人则增加B类学生人数。不是按总分排序,而是按学生各科实际水平排序。每位学生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序号,即每组这个学科的号一定是组内第一名,第六号一定是小组内该学科的最后一名。班内的学科长只需要掌握本学科的序号,在教学和学习实践中才有可操作性和实际作用。

另外在奥赛班可以设立专家组,专家组属于本班前六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解决其他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其他组帮扶指导。同时专家组的学生可以强强联合,竞争年级前十名,为培养冲击名校的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三、学习小组内部职责划分

小组内部六科各选一个学科长,原则每人担任一个小组学科长,不重复担任,负责主持学案探究问题的讨论、检查学案、作业情况、收发作业、统计学科问题向班级课代表与代课教师反馈。

四、小组评价

1.评价方式的转变:传统评价是评价学生个体,而小组评价是采取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科教师的量化加分不加给个人,评价只认小组。个人的成绩当然不能忽略,可在组内评价,组内评价参照整体小组评价体系评价到个人,由学科长和组长每天小结和每周小结进行总结表扬。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2.分层评价:一自主学习课评价、小组各学科长课前对组内成员学案作业完成情况分三个层次按3、2、1打分并做好记录。二展示课评价、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为了共同进步,小组要激励、支持本学科5、6号学生展示,本组内其他学号优先补充,完善,其它组最后再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学生才可能在学习活动中将疑惑越辩越明白,越学越透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开始的模糊到赫然开朗,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和信心。班内学科长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展示成果给小组赋分,A类学生展示一次赋1分、B类学生展示一次赋3分、C类学生展示一次赋5分。

3.小组评比:小组各科课堂展示成绩由班内学科长记录,每周统计,公布,依据成绩各班每周评选3-6个优秀学习小组并授牌。学科长每月将各小组将学习成绩汇总,再加上各小组成员月考或期中期末名次,加上学科教师评价,评选出每月优秀学习小组。各优秀学习小组在班级展示牌中展示。

五、小组激励

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各班采取多样的办法。比如每周张榜公布表彰,年级表彰、学校表彰。比如有的班在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将评上优秀的学生带出去逛一逛,比如有的班给优秀学习小组的学生每人发苹果,发中性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终端考试成绩相结合,并且每位学生都特别在意每次大型考试的名次。那么,可不可以在考试后对优秀小组奖励平均每人3分,所有的表彰奖励以加分后的名次排位计算。如此就更加关注学习过程,鼓励小组学习终端成绩的提高?

六、启动深化小组建设具体办法

基于高校教室资源优化方案探索 篇8

目前, 由于各个高校面临扩招等各种原因, 导致学校在利用教学资源和制定教学计划时存在很大困难, 尤其是教室的不合理安排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困扰.基于此问题, 我们就高校教室资源优化问题在此提出了一些观点.但是, 由于学校的教室资源不是学校的一项独立资源, 要考虑它, 就要涉及到一些其它方面的因素, 比如全校的班级、课程、老师、教学时间等.这样高校教室的优化问题就转化为教室合理利用问题, 也就转化为学校的排课问题以及平时其他方面的教室利用问题.在此, 我们用了集合、映射以及多次分层然后总和的思想来考虑此问题.

1 问题的分析

1.1 约束条件的分析

就排课问题而言, 其本质是教室、教师、班级、课程和教学时间这5个要素在具备一定限定条件的情况下, 寻求一种它们之间的合理分布的复杂资源分配问题, 这里问题复杂性的来源涉及的因素比较多, 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其一为硬性约束, 即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满足的要求;其二为软性约束, 即在满足硬性约束的前提下, 为使问题更加优化而须满足的约束条件.

其中, 硬性约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同一老师在同一时间安排的课程不多于一门;②同一时间在同一教室安排的课程不多于一门;③同一班级的学生不能在同一时间安排多于一门的课程;④教室上课的人数不能超过教室的容量.

目前, 考虑到的软性约束包括:①同一门课程在一周内的多次课应均匀分配, 比如某门课须上2个大课时的就可以选择安排在周一周三, 周二周四, 周三周五, 3个大课时的可选择安排在周一周三周五, 以便达到好的上课效果;②主干课程尽量排在上午第一节, 避免排在下午最后一节和晚上, 目前在很多学校, 这种情况很突出, 晚上上专业课的现象也很普遍 (本来, 晚上是不宜安排课程的) ;③上课的学生人数尽量接近教室的容量, 以充分利用资源;④学生课程在一周内均匀分布, 避免有时候全天有课, 有时候全天没课;⑤相邻的课程使用的教室不易离得太远 (包括学生和老师两方面) , 以防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很多不便.

1.2 模型分析与假设

在操作具体问题时, 我们采用了分层的方法:首先把课程进行分类, 分为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在排课时优先排专业课, 然后排公共课, 最后排选修课, 在排专业课时, 我们又一次分层, 即按学院进行 (具体方法见建立模型)

假设某校有N个学院, 对第m个学院来说, 我们进行如下假设 (定义) :

1) 课程集合, K={k1, k2, …, ks}, ki表示第m个学院某i门专业课;

2) 班级集合, C={c1, c2, …, cr}, ci表示第m个学院的某i个班级;

3) 教师集合, P={p1, p2, …, pn}, pi表示第m个学院的第i教师;

4) 教室集合, R={r1, r2, …, rt}, ri代表第i个教室;

5) 时间集合, T={t1, t2, …, t25}, ti代表第i个时间单元.每天早晨下午各两节课, 晚上一节, 一天最多上5节课, 一周上5天课, 所以, 时间集合里面有25个元素, 但在资源够用的情况下, 晚上不允许排课;

6) 教学任务的集合, X={x1, x2, …, xm}, xi代表第i个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的具体解释见建立模型) ;

7) 排课任务的集合, L={l1, l2, …, ln}, li表示第i个排课任务 (排课任务的具体解释见建立模型) .

2 建立模型

2.1 教学任务的模型

教学任务X=K×C×P, 即xi=km×cn×pr, 表示第r个老师选择担任第n个班级的km课程.这样, 在具体操作时就可以把教学任务确定下来, 因为每个老师上的课程是确定的, 即老师和课程之间建立起了对应关系;又上某一课程的某几个班级也是确定的, 即课程与班级之间也就建立起了对应关系.这样, 老师、课程、班级的关系也就基本确定了.在理论上, 教学任务也就确定了.其实, 这个问题也就是n个老师给r个班级代了s门课程, 假设第1门课程有n1个老师代, 上第1门课的有r1个班级, 第2门课程有n2个老师代, 上第2门课的有r2个班级…第s门课程有ns个老师代, 上第s门课的有rs班级, 其中n1+n2+…+ns=n, r1+r2+…+rs=r.

比如对某校的某学院的大三学生来说, 共有n个班, 其中这n个班有m个班级上第k门课程, 代第k门课程的有nk个老师, 则问题转化为nk个老师给m个班级代第k门课程, 这样教学任务就轻而易举的建立了, 如图1所示.

上述过程集合, 也可用数字编码, 并赋予实际意义的方法进行表示.对需要排课时包含的信息进行编码, 如学号2006720101就表示了2006级某学院一班, 72是某学院, 01是某系, 后一个01是班级, 用计算机算法进行筛选, 过程如图2所示.

说明:每个课程为一条记录, 包含教学时间、地点、教师、学生人数等信息.这些信息可利用如下步骤进行:

例如课程5的开设老师有10个, 先是课程找老师, 确定后再选时间, 然后再选地点, 按图3所示流程.

说明:课程与老师是一对多, 也可以一对一, 每个教室与时间 (每天5节课, 每周五天对时间进行编码) 有25个组合, 且是一一对应关系.用过之后必须有记录, 下一组不能在用.这样就保证了上述过程的硬性约束.

这样, 我们可以从左到右建立对应的关系确定教学任务

在每个学院的教学任务明确了之后,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把公共课、选修课对应的教学任务也确定了, 综合起来, 全校的教学任务也就已知了.

注:在此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上课人数的多少对班级进行分类, 把人数在70人以下的称为小教学任务, 记为X1;人数在70-120人的称为中教学任务, 记为X2;人数在120人以上的称为大教学任务, 记为X3.

2.2 排课任务的模型

排课任务的模型是整个模型的关键, 是建立在教学任务模型的基础上, 这里也体现了整个模型的层次性.现在, 只要排课任务的模型解决了, 整个模型也就解决了.首先, 把教室容量按对应教学任务的大小分为大、中和小教室, 分别记为R1, R2, R3.

因为教学任务是不可量化的, 所以我们将教学任务X作为一个集合, 其中元素为xt (k) X, (k表示教学任务的大小, k=1, 2, 3) .

则排课任务L就是XT×R的单射, 即xt (k) ti×rj (k) , (tiT, rj (k) R, k表示教室的大小, k=1, 2, 3) .

因为一个老师在同一时段只能上一门课, 可设老师某个教学时间在某教室有课记为1, 没课记为0, 则j=1mti×rj (k) (s) 1 (i=1225;k=1, 2, 3;s=1, 2, …, n) .

又同一个班级在同一教学时段至多只在一个教室上课, 可设某个班级某个教学时段在某个教室有课记为1, 没课记为0, 则j=1tti×rj (k) (l) 1 (i=1225;k=1, 2, 3;l=1, 2, …, r) .

由此, 就可以按计算机语言具体的算法来实现.

这样排课任务的硬件约束已全部满足, 即课程已排好.

2.3 模型的优化

在具体的排课过程中, 每个学院上课地点应尽量集中, 根据单射XT×R, X可以按学院排, R可以按教学楼排, 这样就能使上课地点尽量集中化.其次考虑到许多课程会上多个课时, 这样在做映射XT×R时, 会出现两个相同的教学任务xi=xj, 则我们可以对xi, xj选择相同的rk, 使得它们上的同一门课程在同一教室进行, 但在选择X时, 应该考虑到均匀分布, 对25个课时, 分为5个大时段, 在做映射时, 对xi, xj应尽量分布在间隔的时间段.排课的过程中, 应不予考虑晚上的时间段, 早晨时段应该首先考虑专业课, 再考虑公共课, 选修课;在可能的情况下, 还应使同一个班级的两个相邻的教学任务xi, xi+1, 对应的R尽量接近;同一个老师的两个相邻的教学任务xj, xj+1对应的R也尽量接近.

这些也可以在具体的课表排好之后, 通过手动来调整, 使整个排课任务达到优化.

3 结束

在排课问题解决的情况下, 教室资源分配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作为一个高校, 教室不只用来上课.由于学校有很多部门 (社团、学生会等) 开会时也要占用很多教室;另外, 由于很多高校学生上自习都是自由的, 没有固定的地点, 这样就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比如在开学的一段时间及节假日, 很多教室都开放, 但是很多教室只有几个人或者没有人, 但是灯几乎是全亮的, 这样不仅是空间资源的浪费, 还是电力资源的浪费.我们建议, 学校可以指定固定的开会地点, 保证资源管理的有序性.另外, 通过调查学生上自习的情况, 来制定固定的上自习地点, 集中且节省各种资源.

参考文献

[1]袁景涛.排课过程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教学与管理, 2008, (28) .

[2]郑晓芳, 郭芸, 骆名群.排课管理系统的设计[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3, 20 (1) .

发电企业设备总包配送方案探索 篇9

一、总包配送的项目管理

总包配送项目是为实现采购目标, 通过实施满足质量、时间、费用和资源等约束条件的一些列措施所做的一次性努力, 是一个具有鲜明项目特点的独特服务过程, 因此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对总包配送进行管理。

总包配送作为一种服务项目, 其项目管理也具有自己的独有特点。在服务质量方面, 总包配送服务质量标准难以预先确定, 项目单位接受配送服务时, 难以对其质量及价值预先作出准确、定量的判断, 难以用统一标准或特性指标要求和衡量。要提高总包配送服务质量, 需要在服务的功能性、经济性、时间性方面努力。功能性是指服务效能上满足客户、项目单位的要求;经济性是指配送服务给项目单位带来的收益和配送服务的收费;时间性是指服务在时间上满足要求的程度, 包括招标采购、合同洽谈及签订、付款、设备交货等配送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服务质量受主观意识影响较大, 这就要求总包配送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并能够妥善处理, 并与项目单位相关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进度管理方面, 总包配送的设备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能否按时交货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 这就要求总包配送管理部门应定期与项目单位就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 从而合理安排配送的各个时间节点, 确保设备按期交货, 满足项目的工期要求。同时做好应急预案, 对项目的突发和紧急情况做好充足的预期, 并提前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 以备不期之患;在组织机构管理方面, 首先是人力资源应能满足总包配送的需求, 电力行业所采用设备技术含量较高, 要求项目参与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 不但要熟悉项目建设全过程和设备的生产、制造、检验、验收等全过程, 还要能够处理法律、合同等问题, 能够处理和协调各种冲突和矛盾。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做到一专多能, 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积极积累工作经验, 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构成能上能下的健全的组织机构。在项目协调与组织方面, 总包配送管理单位往往会同时遇到若干项目的配送任务, 这就要求管理团队能够运用项目群式的管理, 运用项目集成管理手段, 充分发挥集团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优势, 降低设备采购价格和配送服务成本。另外, 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 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如在风电基建项目的塔筒设备配送中, 可以打破常规采购模式, 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 由总包配送单位统一采购并提供塔筒制作用的钢板、法兰、油漆等, 由制造厂进行加工。此种方式不但可以显著降低设备整体采购成本和设备质量风险, 又能降低制造厂的财务风险, 各参与方实现了共赢的目标。

二、总包配送的意见及建议

(一) 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及规定。

要建立总包配送议事规则和管理办法,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流程化、规范化, 不断改进和优化总包配送流程。比如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 分别编制标准的招标文件的技术和商务部分模板, 对于不同项目在采购相同设备时, 集团单位可以采取打捆招标的方式, 依据相同的标准对同一设备进行集中招标采购, 形成横向和纵向统一管理的模式, 真正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和规范化。编制合同文本模板文件, 将合同条款精细化、务实化、可操作化。编制各种记录文件的模板文件, 使项目有据可依, 有理可循。通过以上使用和优化模板文件的方式, 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标准化水平, 有助于提高总包配送服务质量。

(二) 加大总包配送项目核心管理人员的培养。

总包配送是对设备供货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因此项目核心管理人员需要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对项目全方位统筹管理, 对项目人员合理调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对设备的商务和技术性能充分了解, 对设备从招标采购、合同签订、仓储配送、到售后维护的整个链条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指导意见;最后, 项目核心管理人员需要具有极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对总包配送种各环节出现的临时和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沟通, 灵活解决。因此, 必须加快总包配送项目人才的培养, 组织各类型的培训活动, 加强专业学习, 提高管理能力, 从而做好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风险、沟通等方面的管理。

(三) 加大总包配送风险控制。

总包配送主要风险有设备质量风险、交货延期风险、设备采购成本控制风险、合同违约风险等, 要通过规范化的模板文件、专业的技术力量、严格的合同管理等方式, 努力识别和降低风险。具体来说, 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在合同签署阶段, 对合同的履约条款、设备交货及误期延误条款、质量索赔条款、法律责任等关键条款进行充分的风险预估, 严格把关, 将各种风险消除在源头。

(四) 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重要作用。

要充分利用各企业均广泛采用的项目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信息化工具, 建立总包配送信息化管理平台, 使总包配送项目的立项、设备采购、合同审批、收付款等各项工作流程上线运行, 使流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通过登录项目信息管理平台, 就可以查询和处理各项业务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通过信息管理平台, 项目需要经过各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及主管领导的层层把关, 从而提高了项目的可控性, 降低了项目的财务及管理风险。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总包配送是发电企业在物资管理中可以采取的具有很高可行性和经济性的管理模式。采取总包配送的方式有利于加强对电力设备物资统一管理, 提高设备质量的控制, 降低工程造价和成本, 从而保证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统筹。总包配送单位应抓住机遇, 识别风险,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加强物资管理, 在为项目单位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设备和物资的同时, 自身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戚安邦.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成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4].埃米科.班菲尔德.战略采购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5].赵洪军, 袁献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看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6].谷平.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系统构建[J].电力信息化, 2004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探索 篇10

1 护理人员培训与管理

在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方案的实施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的制订需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需要和特殊要求,包括中医护理理论培训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何艳娟、罗文等[1,2]在实施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时,均提到先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中医业务学习、拓展科室中医特色护理项目能力、护理管理、质量控制标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等内容的专项培训,理论培训时间为40学时,操作技术培训80学时。其次要对护理人员学习的成效进行管理,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进行方案的临床实施。护理人员的培训是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前提,对护理人员的考核管理是方案实施质量的保证。

2 中医护理方案特色内容在临床中的应用

2.1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采取护理措施,指导生活起居、情志护理、给药护理,实施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中医护理技术[3]。辨证是决定中医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护理人员在临床应用中应该将辨证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疾病的护理中,随着病情的变化进行辨证从而实现具有连续性的整体护理。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占据中医护理特色的首要地位。

2.2 生活起居护理

在远古时期,祖先就认识到生活起居对于人的重要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说明了生活起居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在中医护理方案中要有所体现,具体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从病室环境,病室的温、湿度适宜,光线适宜等方面[4]体现中医护理特色。护理人员首先要营造安静的环境,使病人心境平和,方利于疾病的康复;再则使病室通风,避风寒,病人不可坐卧当风,以免素体虚弱导致外邪侵袭;三则病室要有阳光照射,阳光有助于提升人体阳气,增强抗病能力,且湿气不宜重,以免影响脾胃运化,导致气血不足,延缓疾病康复。

2.3 辨证施食

辨证施食是中医护理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护理的特色所在,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食饮有节”是“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原因之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阐明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合理饮食有增强体质、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在临床应用中,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首先要通过辨证,结合天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病人体质与食物本身的四气五味、归经和阴阳诸多因素进行施食。再则不能忽略饮食配膳宜忌,据不完全统计,《千金》两书中有关食疗禁忌的记载约有百余处,有因物而忌,因时而忌,因病而忌[5]。三则辨证施食时应顺应四季,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法则,具体为春季肝气旺,脾土虚弱,宜根据早春、暮春的特点分别食用温性食物、清淡饮食,避免食冷肥僻黏之物;夏季炎热,可食用清热之品,忌生冷肥腻太过而伤阳;秋季新登五谷,不宜与食,宜食用养阴润燥之品;冬季寒邪易伤肾阳,宜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防温热食物过量而伤阴,且需忌生冷之品[6,7]。四则还应注意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食养原则,如平素脾肾阳虚容易腹泻者,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肺胃阴虚口干舌红者,切忌辛热香燥食物等。

辨证施食既是中医护理的特色所在,也是中医护理的难点所在,护理人员需加强培训,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业务素质。以确保给予病人正确的食疗方法指导,达到增强药物疗效,提升人体正气,避免因辨证不当、未掌握食物性味、饮食宜忌不当或不遵循食养原则,而影响健康,影响疾病的康复,最终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2.4 中医特色技术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指出: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8]。中医护理技术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适用范围广、无创伤,病人易于接受等特点[3]。在临床应用中要立足于中医学基础理论,遵循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原则,突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思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医特色技术包括耳穴埋豆、中药湿敷法、艾条灸法、穴位按摩、熏洗法、刮痧法、中药外敷、拔火罐、中药定向透药疗法、中药灌肠洗等[9]。护理人员在操作前要取得病人的支持和配合,严格按照中医护理方案的操作流程进行,并告知病人此操作的注意事项,避免流于形式化。在实施如艾灸、按摩、拔火罐与针灸推拿存在学科交叉的这些项目时,应当按照现有法律法规在护士执业范围内进行操作。

2.5 服药护理

中药服药方法颇为讲究,从古籍《汤液本草》《内经》《神农本草经》中知道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病证、不同的病位应选择不同的时间服药[10,11],《伤寒论》中也提到服药次数与剂量、服药温度、特殊的服药时间会影响中药的疗效。故护理人员进行服药护理时应根据病情、病位、人体生理节律、体质、药性等因素指导病人服药[12],包括服药时间、服药方法、药后调护、服药禁忌等内容,一般来说,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油腻、辛辣、海腥等刺激性食物,不同疾病有不同的饮食禁忌,根据辨证后指导病人选择不同的饮食宜忌与服药方法,服药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药物效果的发挥。服药护理在中医护理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辨证施护的重要体现。

2.6 情志护理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高效率、快节奏的出现,使得人的身心处于高应激状态,情志护理跟随时代的脚步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3]。情志护理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或消除由此产生的身心症状,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14]。首先护理人员需掌握七情所伤的发生机制,即累及内脏、扰乱气机、损耗元气、耗损精血,损伤本脏,波及它脏,重者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正如《素问·举痛论》中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且应知道情志致病,可单一情志致病,亦有多情交织致病。多情交织致病时首伤肝脏、归本于心,易中潜病之脏[15,16]。可通过《黄帝内经》提出的“审其忧苦,避其诱因,随其所喜,解其郁结,调悦情志”即移情、疏导、暗示与情胜、思胜、调欲等方法进行情志护理[17,18]。其次在情志护理时,要强调护理工作者的态度对疾病恢复的影响[19],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保持热情诚恳的态度,主动去体贴、安慰、同情病人的病痛,消除环境和人际陌生带来的顾虑,用积极的态度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

3 中医护理病历的书写

护理病历是重要的法律文书,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病历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垂青。临床上各个医院,各个科室所使用的中医护理病历格式都不相同,目前研究者正在探索如何有效、规范中医护理病历的书写,如王雯璟[20]在其研究中对中医电子病历信息标准应用符合性进行了规范。无论何种书写方法,都要求客观、真实、及时、有效,并需要包括国家发布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内容,对于方案中的内容侧重可根据各科室的具体情况而定。制订中医护理病历的书写模板时应考虑临床人力资源、实施的可行性等,避免表面化、形式化。

4 小结

中医护理的内涵很多,早在《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就提到生活起居护理、心理情志护理、饮食脾胃护理、药物行为护理,为后世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医护理方案中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常见证候要点,对疾病的证型做了梳理;常见症状/证候施护,包含了对常见症状进行对症护理的要点;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中包括了药物治疗、特色技术;健康指导包含了生活起居、饮食指导和情志调护;护理难点中提出了解决思路。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如何将方案中的中医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学科界限不清、医护认识不足、中医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士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不足、中医护理法律法规不健全、护理工作性质的约束等[21,22],这些因素影响了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发展,也限制了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另外,财政支持与医院重视力度不够,也导致了中医护理方案存在临床运用过程中的形式化现象。

要将中医护理方案切实落实于临床并非一朝一夕,需逐步解决现存的问题,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扩大护士的执业范围,赋予护士更多的权利,争取医院的财政和人力支持,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的中医护理人才,以保证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体现其独特性。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发现问题,并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方案制定小组,不断地改进,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从而使中医护理方案更好地在临床开展。

摘要:对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做梳理探讨,剖析其特色内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制定中医护理方案参考,从而完善中医护理方案,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方案探索 篇11

[关键词]韩语专业学生;口语教学需求;教学方案

一、引言

近年来,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为两国人民在人文和教育交流方面提供了广阔前景,也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韩国语学习与教育提供了良好发展的机会。关于韩语口语的研究是学者们不断挑战的课题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的很多,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借鉴。但是韩国学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主要是在韩国留学生,针对国内韩语专业学生的研究少之又少。同时,国内的研究多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实证研究较少。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研究分析学生韩语口语教学需求并进行分类整理的研究甚少。本文旨在从韩语专业学习者需求角度探索韩语口语教学方案。所谓需求分析是指调查需求情况,确认其差异并进行对比的研究(许凤子,2013)。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分析,能够为韩语口语课堂教学带来重要启示。首先,从学习者需求入手分析,以韩国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学习者对韩语口语教学的需求,然后以调查分析为依据,探索韩语口语教学的方案。

二、研究设计

为了比较直观的了解韩语专业各年级学生对韩语口语教学的不同需求,本文对山东省内重点高校的157名韩语专业学生进行了分年级调查。删除少数认同度低的意见,对达成共识和公认度较高的信息进行了分类整理,结果如下:

学生年级分布表

三、研究结果

为了比较准确的了解学生对“现行韩语口语教学的要求”,本文对韩语专业各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的回答从教材,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3个方面整理如下:

1.教材方面

希望扩充教材外知识,加强口语指导,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希望教材中的语法、词汇、例句能与时俱进,增加教学趣味性(1年级学生)。

扩充教材外知识,增加自由会话课(2年级学生)。

不局限于教材,扩充教材以外知识,加强听说教学(3年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不论年级高低学生们都希望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扩充教材以外的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注重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

2.教学形式

创造语言环境,开展韩语角之类活动;希望老师多鼓励自己,同时增加与韩语相关的趣味性活动;订购相关韩国新闻、文化、娱乐杂志,培养韩语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一年级学生)。

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多互动激发学生开口说话的热情;增加与韩国人交流机会;增加多媒体的使用频率(二年级学生)。

希望老师能要求学生日常生活中多说、多练、多用韩语;多组织一些趣味性口语训练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话剧、情景剧,培养学生语感,练习语调;组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学校组织与韩国学生1:1活动,互相帮助(三年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希望老师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创造语言学习环境,组织开展趣味性活动。同时,不论年级高低学生普遍感觉自己的口语表达欠佳,应用太少,缺乏交流平台,希望能与外教、留学生多交流,也希望老师能提供更多与韩国人交流的平台。

3.教学内容

加大韩国社会时下流行语、新造词的指导;增加自由会话和听力课,多给学生听说机会;学生极度缺乏锻炼和应用,感觉学得太死板,不够实用(一年级学生)。

多讲知识结构;加强日常用语指导;多一些介绍韩国文化的课程(二年级学生)。

提前完成大四课程,留出更多时间实习;开设就业或与韩国企业文化有关课程;多方位、多角度了解韩国文化生活;增加韩语听力训练;加强口语锻炼机会(三年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加大词汇教学、听说教学的力度。而且越到高年级,学生越是感到口语教学中韩语文化教育的紧迫感和重要性,同时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问题,学生表示迫切需要就业或升学方面的相关指导。

四、韩语口语教学方案探索

韩语口语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是我们“重视输出能力”语言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难点并结合现行韩语教学的要求,提出以下方案:

1.一年级口语课堂

重视基础,以重复练习为主。对于1年级学生而言,韩语是一门崭新的语言,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了解韩语的语言结构和体系。Littlewood(1981)曾提出要在外语学习交流沟通行为的全过程实施指导。交流沟通过程包含熟悉目的语的语法和其构造,然后才是真正的交流沟通行为。初级阶段韩语口语以学习新知识为主,熟记新单词、新语法,能够理解和灵活运用简单的生活用语和实用文章,能够区分公开场合和非公开场合的语言表达。在此基础上展开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口语练习变为一种习惯和兴趣点。

2.二年级口语课堂

重视运用,以小组讨论发表的形式为主。Paulson & Bruder(1976)把“会话”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械练习,第二阶段发展为交流沟通。课堂上不一定非得遵守这个顺序,但是要想有效地进行会话课,我们必须系统地分阶段地统筹安排。2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积累,但是大多数学生在独立陈述意见或公开发表时会存在一定的胆怯心理。鉴于此,在组织2年级口语课堂时,可以针对不同主题,采用不同的语言环境,以小组讨论、场景模拟等多样的形式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表述观点时能够不拘束。同时,小组讨论、场景模拟等方式能帮助学生集思广益,更好表达内心想法,从而更好地锻炼他们书面语和口语的各种表达能力,为走出校园后真正的将韩语口语表达变为自身的一项专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三四年级口语课堂

强调自我观点,以个人发表为主。张海顺(2003)曾经提到所谓的“语言能力”不仅是对于语法知识体系的掌握,还包括文化、社会、为人处事等相关知识地了解和应用。到了高年级,学生对韩语知识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这阶段的学习重点。规定主题做针对性发表练习,主题的选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涉及某些专业领域或者从业后业务执行时所需要的语言能力。这样能更好地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3年级学生毕业、就业在即,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提供相关方面的指导。

各年级学生韩语口语教学都应重视语言环境的塑造,加强国内学生与韩国外教、韩国留学生的交流,定期组织口语交流方面的互动活动,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加强国内学生赴韩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实际生活中加强对韩国口语表达的理解和掌握。

五、总结

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年级韩语专业学生对口语教学的需求不尽相同。学生们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韩语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上,其中不论年级高低学生都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口语训练和表达机会;中低年级学生希望加强词汇知识、听说学习部分,而高年级学生希望加强就业、毕业方面的相关口语指导。针对学生们的需求,本文提出了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韩语口语教学方案,为求达到提高韩语口语教学水平,推动韩语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凤子.提高韩国语口语能力之有效教学设计方案——以学生的需求分析为依据[J].民族教育研究,2013(1).

[2]李丹.试论如何有效提高韩国语口语能力[J].语文学刊.外语教学研究,2012(9).

[3]杨薇.中国学生在韩语学习过程中的易错发音分析[J].科教文汇,2011(9).

[4]姜春玉.浅谈大学韩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J].辽宁师专学报,2009(6).

[5]张光军.对中国学生韩语学习中听力难现象的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

[6]全炳善.关于高校朝鲜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7).

大学生自我探索团体辅导方案 篇12

1.发展团体信任, 并且将在团体辅导中学到的对他人的信任带到现实生活中。

2.探索自己的观念和观点。

3.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

4.强化自我认知,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团体辅导流程

(一) 热身活动

1. 滚雪球

目的:彼此相识, 建立互动关系。

时间:约15分钟。

操作:团队所有人围坐一圈, 从某一个人开始, 用一句话进行自我介绍, 话中需要包含:姓名、学院、自己的特征, 如“我是来自A学院的, 喜欢××的×××”。当第一个人说完后, 第二个人必须从第一个开始讲起:“我是来自A学院的, 喜欢××的×××旁边的来自B学院的, 喜欢××的×××, ”依次这样, 直到最后一个人说完。

(二) 核心部分

2. 组建团队

目的:建立团队, 增加团队凝聚力。

时间:约50分钟

准备:1开大白纸、水彩笔、塑料胶带、小剪子。

操作:确定小组的队长、队名、队训、队徽、队形及队歌。队长:选出本队队长一名。队名:团队的名字, 队员共同协商确定。队训:要求简洁明快, 富有感染力。队徽:在一张1开的大白纸上, 用彩笔画出象征本队特点的形象。队形:要求所有成员都参与队形的排列。队歌:激励团队, 振奋人心的歌曲。所有小组完成以后,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本小组的队长、队名、队训、队徽、队形, 并一起唱出队歌, 口号要由本小组同学一起大声喊出。

3. 我是谁

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时间:约45分种。

准备:A4纸、圆珠笔。

操作:在一张A4纸上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20个特征, 当本小组的所有人都写完后, 把写好的20个特征按重要与不重要分为两类, 再对其中重要的10个特征按重要性进行排序。然后, 本小组成员互相谈感受, 最后带队培训师让所有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感受。

4. 我的自画像

目的:让所有成员更好地认识自我。

时间:45分钟。

准备:A4纸、彩笔。

操作:带队培训师给所有组员发一张A4纸, 每组1盒彩笔。然后让所有组员可以用任何形式画出自己, 抽象的、形象的、素描的、写实的、动物的、写生的、植物的都可以, 可以有标题, 也可以无标题, 把最能表现本人的事物画在A4纸上。我的自画像可以让成员发现潜意识里深层的自我, 更好地认识自我。小组所有成员画完后把所有的自画像挂在墙上进行展览, 其他成员观看他人的画时, 不可以随意评论, 展览完以后, 让成员对本人的画进行解释。

5. 对方眼中的我

目的:促进成员更全面的认识自我。

时间:约50分钟。

准备:A4纸、圆珠笔。

操作:每人发一张A4纸, 自己充分想好后分别写出长辈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自己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理想中的我等问题。该项目可以让成员从更多的角度认识自我, 能够帮助成员更深入全面地认识自我。

6. 价值观大拍卖

目的:认识自己的价值观。

时间:约60分钟

操作:现在我们把每人一生全部的精力和财富折合成1000万美金, 竞标以下标的物: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 英俊果敢的丈夫或温柔贤惠的妻子, 诚实勇敢的品质, 一座风景优美与世隔绝的小岛, 三两个知心朋友, 一张环游世界的机票, 与情人浪迹天涯, 世界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与父母每周团聚一次, 一项让人一生衣食无忧的技能, 一座豪华别墅, 智慧, 一辈子健康的身体。

注意:拍卖师不参与竞标, 底价由拍卖师决定。

7. 戴高帽

目的:学习发现他人的优点。

时间:约60分钟。

操作:所有团队成组员围坐一圈。然后请其中一位成员坐在中间, 组内其他成员轮流说出中间组员的优点, 被夸赞的组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不知道的, 所有组员都要到中间被夸赞一次, 只能说对方的优点, 态度一定要真诚, 不能吹捧。

参考文献

【方案探索】推荐阅读:

诊治探索07-14

探索前进07-14

更新探索07-14

探索质疑07-17

试验探索05-10

服务探索05-13

探索实施05-15

相关探索05-18

探索创造05-23

全新探索05-24

上一篇:磁流变制动器下一篇:学校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