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事件

2024-09-10

历史性事件(精选12篇)

历史性事件 篇1

很多历史教学工作者通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每堂课都上得清清楚楚, 知识点都讲解得明明白白, 可往往一学期下来, 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只是一个又一个割裂的历史事件, 排列杂乱无章, 甚至还产生了严重的“时空错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 历史学科是一门全面的综合学科, 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学习历史必须十分重视历史现象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揭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历史, 重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注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 避免把不同的历史现象割裂开来进行孤立地学习。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来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一、新课导入——联系旧知, 自然过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一定要非常重视新课导入的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在新课导入的设计上, 除了要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外, 还要重视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下册第一课的内容, 如何使这课内容与上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这是该堂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对此, 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提问学生:“上册历史书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随着学生的回答, 在黑板的一侧写上“资本主义”四个字。

继续提问:“主要介绍了哪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在黑板上写上国家:英国、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写的时候注意以链条的形式出现。

然后向学生讲解, “其实, 19世纪末除了以上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外, 还有一些国家也自觉不自觉地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去了, 为资本主义生产原料, 消费商品。资本主义形成了怎样一种局面?”回答是“一统天下”。

最后在“资本主义”下面写上“一统天下”。

继续:“其实, 无产阶级挑战资产阶级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投影并提问: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英国的宪章运动

※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十月革命

提问:“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巴黎公社结果如何?”回答:“失败”。

继续:“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取得成功呢?我们一起来寻找原因。”——由此引入新课。

这样的导入, 既把俄国放在了整个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 的链条上, 又把俄国十月革命放在了整个社会主义运动中, 使俄国十月革命不至于成为一个割裂的历史事件, 使学生在学习新课前, 脑海里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二、难点突破——层层剥笋, 显山露水

本课的难点无疑就是“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取得成功?”即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可以请学生回顾俄国的历史:“俄国近代史上发生过一件重大事情, 它是俄国近代史的转折点。请问是什么历史事件?”回答是:“俄国农奴制改革。”“那么农奴制改革后, 俄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通过一段材料分析: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

※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按人均计算, 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 德国的1/8, 英国的1/6, 法国的1/5。

通过学生对俄国的经济状况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对比的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俄国是整个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因此, 社会主义革命最先在俄国打开缺口是必然的。”

这样的分析, 既让学生复习回顾了俄国的历史, 也就是明确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国内背景, 又让学生了解了俄国当时的国际地位, 使“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不至于显得太突然, 使学生对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而又是什么加速了革命的爆发呢?”这又可以通过一段材料来说明:

※1914年—1917年, 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 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 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至1917年, 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 400多万人伤残。

引用列宁的话:“假如没有战争, 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很显然是‘一战’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这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外因, 也就是直接原因。”

这就把十月革命的爆发放在了大的国际背景下, 使学生明确了是一战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三、重点处理——纵横对比, 彰显重点

本堂课的重点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以两个“第一”, 三个“了”来概括五点意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两个“第一”体现了革命的首创精神。同时, 再次请同学区别比较:“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同样是第一, 一个是成功的, 而另一个是失败的。”

在讲解“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时, 可以再回到黑板的图形, “在帝国主义链条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资本主义不再一统天下,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打击帝国主义的同时当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最后, 以毛泽东的一句话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来说明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十月革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样, 又把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联系起来了, 如果时间允许, 还可以适当提一下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在本堂课的讲授中, 笔者注意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从新课的导入、难点的突破以及重点的处理上, 都把俄国十月革命放在了一个大的国际背景中, 也放在了整个俄国的国内背景中。由此, 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不至于杂乱无章, 也不至于时空错位。

历史教学教师在讲授历史课时, 应该把某一历史现象通过纵向或横向联系概括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注重历史的延续性, 从不同的角度把握历史脉络, 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 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知识及其体系。可以说, 只有构建了知识体系, 学生才能较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与概貌, 并把握知识整体和要点。

历史性事件 篇2

时 间

世 界

1488

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492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

1498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

1519-1522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进行环球航行

葡萄牙侵占澳门

1553

荷兰侵占台湾

1624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1644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

清派施琅统一台湾

1683

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4

1687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

英国光荣革命,标志革命结束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89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1765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1775

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建国

1782

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1

约克镇战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1787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1789

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大革命爆发;

颁布《人权宣言》

179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04

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7

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

1814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拿破仑第一次下台

1815

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仑再次下台

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839

鸦片战争爆发

1840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2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天津条约》签订

1858

洪仁玕《资政新篇》

1859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签订

1860

曾国藩创办第一家官办军企安庆内军械所

1861

1864

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

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

巴黎公社;

德国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

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1876

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1877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

1881

1886

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1889

第二国际建立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

1895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

戊戌变法

1898

义和团运动

1898-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辛丑条约》签订

1901

1903

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诞生;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中国同盟会成立;

《定军山》-中国电影诞生

1905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武昌起义

1911.lO.10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颁布《临时约法》

1912

(民国元年)

二次革命

1913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袁接受“二十一条”;护国运动开始;

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

1917

俄国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世界现代史开端

五四运动

1919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1

1921-1927

新经济政策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2

苏联成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黄埔军校创立

1924

孙中山逝世

1925

苏联斯大林开始推行工业化方针

北伐战争开始

1926

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27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1931

1933

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红军长征

1934.10

-1936.10

遵义会议;一二九运动

1935

西安事变

1936.12.12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南京大屠杀

1937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百团大战

1940

1944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中共七大召开;抗战胜利;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1945

美国研制原子弹成功;联合国成立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6

美国发明电脑;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7

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

印巴分治;

关贸总协定签订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1948-1949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亡;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与苏联建交

1949

北约组织成立;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

抗美援朝开始

1950

西藏和平解放

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3

三大改造

1953-1956

一五计划

1953-1957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5

华约成立,两大军事对峙格局形成

中共八大召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双百”方针提出;

1956

1957

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调整经济八字方针提出

1960

1961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登上太空;

不结盟运动兴起

成功研制原子弹

1964

西藏自治区成立

1965

1967

欧共体成立;东盟成立

1969

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

互联网在美国诞生

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

1970

重返联合国:乒乓外交;

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

1971

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

袁隆平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

197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1974

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1975

邓小平复出;恢复高考

1977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

中美建交

1979

设立四大经济特区

1980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1983

中英签署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开放14个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4

中葡签署澳门问题联合声明;中共十三大

1987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88

1989

东欧剧变;APEC成立

1991

苏联解体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

1992

互联网开通

1993

欧盟成立

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5

WTO成立

7.1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

亚洲金融危机;

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2.20澳门回归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加入WTO

美国911事件

欧元正式启用

“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登上太空

中外历史标志性事件大汇总

中国史标志性事件

(一)奴隶社会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 21 世纪——前 16 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 16 世纪——前 11 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 11 世纪——前 8 世纪即公元前 771 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①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 770 年——前 476 年)

②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 475 年——前 221 年)

(二)封建社会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 221 年——公元 220 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 220 年魏国建立 ——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 年——907 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唐灭——960 年北宋建立)

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 年北宋建立——1368 年明朝建立)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 年——1912 年清帝退位)

(三)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

1、1852—1864 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

2、19 世纪 60—90 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1898 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

4、1911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 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

6、1921 年——1949年,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

(四)中国学习西方实现近代化

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学日本)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学美国)

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6、无产阶级(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

政治史标志性事件

1、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

3、1856 年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4、1861 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5、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1905 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8、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9、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1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的失败。

11、1936 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2、1937 年 7 月 7 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13、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4、1949 年 4 月 23 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15、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1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18、1976 年 10 月江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的命结束。

19、1979 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讲话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发展。

20、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许多新规定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21、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经济文化史标志性事件

1、1895 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1952 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3、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国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19 世纪 80 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6、1909 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7、1905 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8、圆周率的精确度曾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

9、《诗经》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10、1894 年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11、1898 年 9 月 21 日的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12、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3、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14、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1992 年南方谈话。

世界史标志性事件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

2.“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主要是指这三项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

3.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天文学革命(1543 年(天体运行论)发表)。

它揭穿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所谓的“上帝赋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以人和自然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4.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的标志性人物:但丁。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版序言),其长诗《神曲》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 年 11 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

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而限制王权实际上等于部分地夺权,已经开始具备了革命的含义。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在其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汇成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8.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 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确的条文,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同时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

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地位的确立。

因为从此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10.1588 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标志着:

(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2)英国开始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活动;

(3)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

11.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年)标志着荷兰的“世界海霸”和“世界商霸”地位的丧失。

12.七年战争(1756—1763 年)中英国打败法国,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大帝国地位。

从此,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再也无力与英国抗衡。

13.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该事件说明法国人民在资产阶级的号召下开始用暴力向封建专制统治势力发起进攻,而巴士底狱恰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物。

14.法国从传统的臣民社会跨入近代的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1791 年宪法。

该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标志着“法治”取代了“人治”。

15.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热月政变”。

“热月政变”是结束过时的雅各宾派“恐怖政策”,恢复和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转折点。

1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形成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1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因为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8.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1776 年 7 月 4 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该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正式独立。

19.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标志着亚洲觉醒。

主要指出现了新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2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标志:1857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只有形成了世界市场,经济危机才会扩展到全世界,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21.1776 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一书,标志着自由主义的产生,也标志着欧洲经济政策由传统的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转变。

该书主要内容是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主张放任自由,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的法则。

2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主要是指产业技术的革命,“珍妮纺妙机”的出现表明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历史事件比较浅析 篇3

[关键词]历史事件比较方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88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比较类题目,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悉知识并对知识有比较系统而全面的理解。这类题目概括性、综合性强,解答起来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多做练习、多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注意总结答题规律,形成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思维,同时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而作为教师,我们主要是从宏观方面给学生提供一般的答题思路和注意事项,以启发学生思考。这里试以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既然是比较,必须首先明确问题的可比性,也就是它们之间的相类性。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是在本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由资产阶级上层分子领导和发动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且都是以保留君主、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为前提。抓住这一点,就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可比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关注的是它们之间的不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两者很好地区别开来。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两次变法的条件不同

日本在国门刚刚被打开不久即兴起大规模的倒幕运动,并最终推翻了幕府的反动统治,重新确立起天皇的统治权威。而且反抗幕府的斗争主要由幕府统治的基础——武士来完成。由于武士本身“恨主如仇”和外来侵略对这一矛盾的加剧,使得这场斗争有明显的彻底性,这就为即将开展的明治维新运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再加上列强此时的关注重点在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的中国,从而使日本的外部环境相对宽松。而中国戊戌变法的背景则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已大大加深,出现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且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完全控制了光绪帝,掌握了实际统治大权,一部分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依托没有实权的皇帝而开展了一场纯粹的社会变革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决不愿看到中国变强大而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更不愿因中国的强大而丢掉刚刚到手的肥肉,尤其是顽固派决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必定设置重重障碍,并最终通过戊戌政变而扼杀了这次变法,使得变法仅仅进行了103天就悲剧性地结束了,维新派在顽固派的进攻面前束手无策、无力还击。

二、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不同

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较好地消灭了封建制度、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从而有效地动摇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推广;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制度,提倡新的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的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壮大军事实力。天皇为了巩固刚刚还政的实权,对这些除旧布新措施进行了有效推行,从而加速了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步伐。相反,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也采取了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军事上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等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措施。但资产阶级的核心主张如设议院、开国会却只字未提,更未对土地制度等封建制度基础造成冲击,实际的改革行为比它的主张倒退了很多,这必然造成这次改革既不能成功更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

三、两次变法的结果不同

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推翻幕府统治后,在天皇权威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并很快成为亚洲强国,挤入了西方列强的行列。但由于保留了天皇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特别是领导这场运动的武士阶层本身就来源于好战的旧势力,这场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日本由此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使世界特别是亚洲深受其害。而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变法前没有对旧势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击,且维新派本身(包括光绪帝)完全受顽固派控制,这就决定了这场运动必然失败。此后,由于顽固派的妥协和卖国,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并被强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

当然,这两次变法在改革者的成长,向西方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与本身的融合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影响着它们后来不同的走向。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在回答比较类题目时既要注意比较对象的相类性,这决定了进行比较的可能性,更要阐述清楚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通过比较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获得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利用历史事件促进学生发展 篇4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

卓越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兴盛强大的关键, 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有关创造发明的历史事件,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且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创新不是偶然的, 它是在艰苦的努力和反复的实践中诞生的。如詹天佑在出任京汉铁路总工程师时, 他带领铁路施工队经过反复实验, 克服重重困难, 终于创造了中国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 打破了“路基需要风干一年才能钉道”的外国筑路经验, 为我国的铁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名人创新事件的学习, 不但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且还使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付出艰辛劳动, 要在实践中不断养成。

二、坚强意志的培养

坚强的意志是干好事业的前提, 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爱迪生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 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当代的中学生由于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 缺乏必要的意志力, 也缺少坚强意志力培养和训练的条件, 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意志力不坚强, 缺乏自信心。中学历史教材中培养、训练学生意志力的内容非常丰富, 并都是一些栩栩如生的事件, 教师可以用这些历史事件来感化学生, 培养他们的意志。如在讲民国时期文化时,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在探索地质现象、地壳结构及构造规律时, 先后多次实验都失败了, 但他并不气馁, 也不放弃, 并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在失败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最终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又如著名的建筑工程师茅以升, 在建造钱塘江大桥时, 在做桥墩受力分析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反复实验而未得理想结果, 但他屡败屡试, 硬是忍着失败的折磨完成了实验, 创造了我国桥梁史之最。正如他在后来回忆录中所写, 钱塘江大桥建成, 不但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而且对我的意志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这为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铺就了良好的基石。他的这种处乱不惊, 忍苦负重的精神, 都是坚强意志的具体体现。学生学了这些内容, 是对他们精神上的一次砥励, 意志上的一次洗礼, 更是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之路的一笔财富。

三、良好情感的培养

良好的情感是人类努力工作、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大力提倡要建立和谐社会, 而和谐社会与人们的良好情感息息相关。情感和谐, 是社会有机组成部分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 也是社会机制健康完善的重要标志。思想健康、举止有度、心灵美好、心态平衡、谦让恭敬等, 这些和谐情感的方方面面, 学生都可以从历史教材中寻找到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努力挖掘历史教材中相关情感教育的素材, 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情感, 对于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在情感变化时期, 良好的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并帮助他们抵御消极陈腐思想的影响。

总之,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而卓越的创新能力, 坚强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情感, 都是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 实现自身价值不可或缺的。

宋朝历史事件 篇5

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如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只是绢布,有的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常洗了再穿,很少换新。

赵匡胤的内宫,是历朝历代最简朴的,宦官只有五十余名,宫女也只有二百多名。即便如此,赵匡胤都认为太多了,还遣散自愿出宫的五十余人。皇宫里的装饰也都很朴素,连窗帘都用很便宜的青布制成。一顶落色甚多的旧轿子作为皇帝的座驾,他居然用了不少年。

赵匡胤称帝后,北汉政权尚未被统一进大宋的版图。于是赵匡胤在开宝元年、二年,及九年,先后三次攻打北汉。其中的一次,在征讨北汉途中,正逢七夕节,赵匡胤送给在汴京的母亲和妻子(太后和皇后)的节礼是:太后三贯钱,皇后一贯半。

对于母亲和妻子如此“抠门”,对女儿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一次,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人宫晋见父亲,公主穿着一件新外衣,那上面用金线缝缀盖一片片的孔雀羽毛,蓝的像湛蓝的湖水,绿的像碧绿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十分华丽。谁知父亲一见她就说:“你把这件华服脱下,以后别再穿了。”

听到父亲的话,公主很不理解。噘着嘴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衣服只用一点点,有什么要紧?”

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所以不能享用。你想想,你身为公主,穿了这么华丽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过去,战国时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全国上下都跟着学,搞得紫布都贵了好几倍。今天,你的这件衣服上面有金丝线、孔雀羽,价格都很高,你知道制作一件要花多少钱吗?如果别人再效仿你,全国要浪费多少钱?按说你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很优越了,你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你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

听了父亲的批评,公主无话可说,慌忙叩头谢罪,诚心诚意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今后要向父亲学习,不再奢侈。

宋太祖这种为天下守财的精神,的确使当时的宋王朝累积了不少财富。北宋建国不久,便已有32个国库堆积满了金银锦绮。

然而,对自己和亲属极其节省的赵匡胤,在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维护安定方面,却出手大方。久经沙场的他看多了刀兵相见,看多了民不聊生的场景,登基后他凡事力争避免流血,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他认为军士及百姓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钱财能够解决的,他绝不动用武力。在这方面,他又是史上最慷慨的皇帝之一。为了国内安定,他力行文治主义,抑制了武将势力的膨胀。面对边界强敌威胁,他并没有去劳民伤财地不断去打仗,而是拼命累积国家财富,以钱买地盘,从而避免双方交兵,如他曾想用“备价取赎”的手段,向契丹买回燕云十六州。

为了社稷的稳定,宋太祖也是很慷慨的,用大把的金钱来购买安定。如杯酒释兵权时,他便是以钱财交换军团将领兵权的。使那些拥兵自重的将帅们解甲归田,安分守己地度过余生。这比其他朝代为求安邦而大肆戮杀开国功臣的做法,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求异求新”论历史事件 篇6

1.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长城价值、独尊儒术的影响等)的讨论、写作,在口头、书面表达中进一步理解“求异求新,见解独到”的内涵和意义。

2.交流写作成果,体验“求异”“求新”所带来的认知方面的丰富、新颖。

3.树立多角度、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科学态度。

【活动设想】

1.限于实际情况,教师选用并印发与相关历史事件如“长城价值”“独尊儒术的影响”等相关的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2.共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选定“历史事件”,准备写作

(一)从“求异求新”角度探讨“子贡赎奴”事件

1.导入话题。用PPT展示:

鲁国有一个规定,国人如发现鲁人在他国为奴者,可以赎回,并回国兑领赎金及领赏。子贡某日在他国见一鲁奴,赎之,归国未兑赏。

2.学生思考,再分小组讨论这件事。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补充。

[案例展示]

教师提醒学生努力“求异”“求新”,根据学生讨论,课后整理如下:

①从动机看,子贡品德高尚,做好事不求回报,犹如我们当代提倡的“做好事不留名”。

②从对其他人的影响看,子贡的做法导致其他人羞于领赏,从而不赎鲁奴。(对“子不然也。曰:子贡虽得私德,但必令他人羞于领赏而见鲁奴而迂走也。必令鲁人不再赎鲁奴”,学生有异议:其他鲁人因此不再赎鲁奴,是他们心理有问题,而且即使会如此,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子贡品德高尚。)

③从鲁国国君看,子贡的行为可能在全国的富人中形成示范作用,从而节约国库开支。鲁国国君可能会因此赞赏子贡。(教师点评:这个角度比较新颖,也是有根据的,但鲁国国君依据一般人“趋利避害”的习性,也会推想到孔子预测的负面效果。)

④从现代改革的角度看,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讲述这个故事,目的是让大家明白改革的取向废立,必须考虑到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个故事,最大受益者是在其他国家做奴隶的鲁国人,而非领赏的鲁国人。子贡不领赏,反而令鲁奴受损。因此,找到了最大受益者,就不会因其他人获益而令改革停止。道德也是有缺陷的,改革要有理性的选择,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发展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改制,表面上看,富了一家一姓,但从长远来看,是国家获益。因为只有这些企业发展了,才能充分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繁荣。

(二)讨论并选定“历史事件”

1.教师确定四个历史事件,学生根据喜好自由选择。

历史事件①: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影响”。

历史事件②:唐强盛原因。

历史事件③:秦长城的价值。

历史事件④:唐高祖李渊确立科举取士的影响。

2.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兴趣小组,每组推选1人,将成员的意见收集并写在黑板上。

[案例展示]

学生讨论“历史事件③:秦长城的价值”的结果:

观点1:抵御外敌匈奴。

观点2: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观点3:旅游观光。

观点4:文化遗产,富有历史文化内涵。

观点5:有利于追溯历史,有考古价值。

观点6:多民族文化融合。

观点7:对于建筑研究有一定影响。

观点8:对其他地区修长城有表率作用。

观点9:中国精神的象征和传承。

观点10:体现了秦的强盛,宣扬国威。

观点11: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观点12:为现代一批人提供了工作饭碗。

观点13:劳民伤财,体现了古代专制制度的强制性。

观点14:秦长城以防御外敌而建造,塑造了民族性格;在帝国末期,容易养成久居安逸、不思进取的性格,没有了开疆拓土的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点的合理性。

[案例展示]

教师点评上述观点,课后整理如下:

①有一部分观点角度相同,比如观点3“旅游观光”,可以进一步引申:游客游览长城,看什么?实际上旅游观光的价值本质上是从建筑和文化的角度考虑的。这与观点7“对于建筑研究有一定影响”角度相近。

②有一部分观点的合理性值得商榷,比如观点8“对其他地区修长城有表率作用”,其他地区有没有修长城呢?如果有,是否真的有表率作用?这些都需要查找资料予以佐证。

③有些观点非常新颖,值得探究,比如“观点13:劳民伤财,体现了古代专制制度的强制性”,这是站在劳工的角度考虑。——杂文家狄马在《荒谬的苦难哲学》中说:“在游览长城、兵马俑、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时,我们常常听到一句陈陈相因的话:‘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解说员甚至是学者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是不是愿意发挥他们的智慧?这些‘结晶又是怎样形成的?是由血、汗、水还是葡萄糖析出来的?在我看来,任何一门艺术如果不能体现人类的尊严和价值,甚至完工之日就是创造者的生命终结之日,那么,这门艺术之所以留存下来,就是因为后人要研究祖先的耻辱。长城也许雄伟壮丽,兵马俑也许奇巧无比,故宫和颐和园也许幽深似海,但作为人类罪恶的象征,我们应该首先记住,这些用白骨奠基,充斥着脓血和眼泪的所谓‘艺术只是因为时间的久远,使我们拉开了距离而‘审美。充其量是坏事里面衍生出的好事,不值得赞美。”

学生经讨论后总结出这样几个角度:军事、建筑、文化、商业等。

(三)课外写作

教师让学生根据如下要求写作:

第一步:选择角度,力求内容上的“求异求新”;斟酌词句,写出“独到观点”。

第二步:根据观点,列出写作提纲,并分条写出可能需要的材料。(教师可以提供部分相关资料。)

第三步:根据观点,查找资料,写成文章。

第二课时:学生从“观点独到”角度互评习作并展示

(一)教师提出学生互评习作要求

教师用PPT展示:

评价角度:观点是否独到。

评价内容:(1)作出文章“观点独到”与否的判断并阐明原因;(2)对文章质疑,比如观点合理性、论据确切性、论证严密性等。

操作要求:(1)用铅笔书写,便于修改;(2)每篇文章至少有两个点评;(3)评论语言要客观,不能用消极性词汇;(4)采用100分制打分,以70分为基准分。

(二)学生相互阅读并点评写作成果

学生小组内交换互看,互评。

(三)小组代表展示“观点独到”

各小组代表对自己组内的一篇优秀文章作点评。

[案例展示]

教师课后对“唐代兴盛的原因”主题的展示情况进行梳理,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四)上交点评后的习作

教师课后阅读习作,选择典型作文作为下节课的点评内容。

教师在下节课之前把典型作文印发给学生。

第三课时:教师点评典型习作,总结达成“求异求新,观点独到”的方法

(一)教师点评“典型习作”

1.教师课前把“典型习作”印发给学生。

2.学生默读。

(二)教师结合学生习作点评

1.点评没有“求新求异”而沦为内容雷同、思想平庸的习作。

2.点评有“独到观点”也有瑕疵的习作。

3.点评“见解独到”且论述较好的习作。

(三)总体点评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达成“观点独到”的方法

1.教师总结此次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用PPT展示。

[案例展示]

(1)观点平庸,缺乏新意。表现为堆砌资料,套用历史教科书的观点;追求面面俱到,实际上都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

(2)论证缺乏逻辑性。主要表现为材料不能说明观点,比如某篇文章分析“盛唐强盛的原因”时,引述了唐朝引进大量胡乐、胡食的材料,却没有阐明胡乐、胡食是盛唐强盛的原因还是结果。

(3)材料的可靠性值得怀疑。表现为引用材料有悖于我们的一般认识,但又不注明出处。比如某文章里说“汉武帝在位期间,除儒学外其他学术不仅照旧存在和发展着,而且比先秦发展得还快”,这个说法需要说明出处,否则让人怀疑。

(4)写作的方向偏离。比如写作主题是“盛唐强盛的原因”,有几位同学写成“唐朝衰败的原因”“盛唐强盛的表现”。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有同学写成儒学发展的历程。

(5)文体语言的偏差。论述文的语言应当是严谨的,不宜用文艺味很浓的语言。如“褪下了黄金甲的人民,手中的金戈又换回了原先的耕锄。国家在幽深的墙垣中茁壮,制度在权力的变更中构架,安定和谐普照九州”,此段文字表面上辞藻华丽,实际缺乏内在逻辑。

2.教师总结达成“观点独到”的方法,并用PPT展示。

[案例展示]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历史事件”的专业视野上必然有局限。

但作为当代人,拥有的优势是站在漫长历史的末端,可以从纵向比较的角度去观察历史事件。蔡谦的《盛唐强盛的原因:包容》、洪佳怡的《整合中创新》就是从历史对比的角度去观察盛唐各项制度成功的原因;周如祺的《盛唐时期》、李欣宁的《不负盛唐》,从当前改革开放的现实需求的角度去分析盛唐;陈思悦的《从唐太宗身世、性格论盛唐强盛的原因》,考察了制度与其背后的推动者之间的关联。

这5篇受同学好评的文章,虽然运用的材料与其他13篇文章基本相同,但他们能转换角度,特别是从纵向历史对比中获得了“独到观点”。

(三)布置作业

参考同学的意见,根据老师课上“求异求新,观点独到”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再上交老师批改。

【教学感评】

一、历史小论文写作的难点

(一)与历史课的区别

语文课上要求写历史小论文,似乎超出了语文课的边界。但其实语文课与历史课是有区别的。历史课,更强调客观性;语文课,为了某个主观需要,观点可以偏激一些,如苏洵以“赂秦”论六国灭亡,观点值得商榷,但为了现实的需要而写,仍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强调文章的逻辑性。

(二)怎样“求异求新”

历史事件多数已经有定论,学生怎能“求异求新”?只能是在学生现有认识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或者以现代的眼光看待历史。“求异”是想出“不同的内容”,或古人没想到的角度,比如有人认为泰国能统一天下是因为“锅盔”(秦地食物),苏洵的“赂秦”也是“后人”的“以今律古”,是“求异”。

(三)学生写作的动力

要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需要费很多时间,并且与语文学习似乎关联不大。但实际上,高考作文就是青睐“求异求新”的文章,青睐“见解独到”的文章,在几十万考生的文章中,如果观点没有新意,很难出彩。

二、历史事件的选择

如果完全开放,让学生自选历史事件,一方面会增加写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可能每个学生选题都不一样,导致无法横向比较,也形成不了讨论的焦点。因而设计为由教师规定4个话题。考虑到学生在资料上的匮乏,教师提供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盛唐强盛”两个话题的相关背景资料(复印了16页资料),而对“秦长城”和“科举制”则只提供书目。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喜欢讨论“秦长城”,但在实际写作中,选用“盛唐强盛的原因”的比较多,可见资料多寡对写作有很大影响。

三、文章的修改

修改文章,重在挖掘原文的亮点。如果原文只有一两百字显示出亮点,教师要根据这一两百字引导学生生发下去,改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原文观点框架很好,而行文的逻辑性有缺陷,教师则要根据原有的框架指导学生修改。——这本身就是“旧中出新”的思维。

历史性事件 篇7

《共产党宣言》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 它的产生不是偶尔的, 而是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的三个条件下产生的。

(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的条件下。《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前夕, 资本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有了高度的发展, 在英国、法国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已经充分暴露,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

1847年在欧洲爆发的经济危机, 进一步促进了革命运动的高涨, 广大工人群众的革命实践证明, 空想共产主义理论不能指导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的需要,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 写了《共产党宣言》, 系统地、全面地阐释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二) 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取得巨大成效的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 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革命理论工作中, 马克思、恩格斯阐明其理论原理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 在争取得巨大成果基础上产生了《宣言》。

(三) 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的实践中。19世纪40年代中期, 马克思、恩格斯为争取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广泛而艰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经过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上马克思、恩格斯捍卫并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 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辩论, 全体代表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并委托他们两人草拟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 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四) 如此历史背景下, 波兰民族的命运引起马克思、恩格斯关注。1863年马克思明确指出:“恢复波兰, 就是消灭俄国, 剥夺俄国取得世界统治权的资格。”正是通过对波兰多次起义的关注, 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波兰问题的一系列观点。1849-1849年革命、1863年抗俄民族起义恩格斯都曾关注并发表了观点, 此时马克思正在为病魔所折磨, 他以最大的毅力战胜病痛, 以最大的热情密切关注波兰局势的发展, 频繁通信交换对波兰起义的看法。

二、《共产党宣言》中涉及波兰的历史事件体现的主要观点

(一) 《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历史事件计21件, 其中关于波兰有两处论述。一处在《宣言》第四部分的第四自然段克拉科夫起义事件, 另一处在1892年波兰文序言的第四段波兰独立事件。1.《宣言》正文中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事件。1846年波兰克拉科夫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的起义, 起义被俄国和奥地利军队镇压下去失败了。克拉科夫起义是波兰第一次民族民主革命, 是欧洲1848年革命的前奏。虽然起义失败, 但是马克思说:“…给整个欧洲作出了光辉的榜样。”2.1892年波兰文序言:波兰独立事件。波兰地处俄国和西欧之间, 是抵挡俄国干涉、镇压欧洲革命的天然屏障。波兰人民发动过多次起义, 争取波兰独立, 这些起义在欧洲历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波兰建国1000年的历史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 连绵不断的战争, 国家从统一到分裂, 又到被瓜分, 丧失独立和遭受外族入侵, 在《共产党宣言》里提到了1794年、1830-1831年、1846年、1848年和1863年这几次起义。

(二) 《共产党宣言》及序言中波兰民族独立运动所蕴含的重要思想。1.波兰大工业的发展为波兰民族复兴提供了新的保证。波兰被俄、普、奥三国瓜分以后, 波兰人民从1830年到1863年发动过多次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由于沙俄军队的残酷镇压和波兰贵族的腐败, 起义均失败了。情况发生转机是波兰工业迅速发展以后, 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迅速传播, 工人政党的建立, 这使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迅速传播, 工人政党的建立, 这使波兰人民拥有了无穷的生命力, 使波兰民族复兴事业有了新的保证。2.波兰民族独立只有波兰无产阶级才能挣得。波兰的民族独立和统一的任务历史地落在波兰无产阶级的肩上。只有波兰工人阶级争得民族独立, 这种独立才有完全的保障。恩格斯说:“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也就是说, 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必须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斗争, 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革命, 只有在被压迫民族的援助下, 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三、运用《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原理看现实民族问题

(一) 《共产党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精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贯穿其中, 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历史唯物论这个原理说明, 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 从波兰1863年前后的工业发展了革命就胜利了这个基础出发, 说明人类社会进步的唯物史观。波兰民族独立中的可取经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关注现实民族问题。1.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尽快转变到现代的生产方式, 《宣言》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高度概括, 深刻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 决定社会政治、精神面貌。只有用物质资料生产作为根源, 作为基础, 才能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增强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 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 少数民族地区尽快转变发展方式, 社会发展走上现代化之路。

摘要:《共产党宣言》及1892年波兰文序言里, 通过对波兰多次起义的关注, 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波兰问题的一系列观点, 精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研究《共产党宣言》中波兰问题对于我们认识唯物史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波兰,民族革命,民族独立,民族问题

参考文献

历史性事件 篇8

一、“为什么”类

1. 背景:

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背景一般包含某事发生的原因、条件和目的等要素。背景有时隐藏在“导语”甚至别的章节里, 这就需要师生善于挖掘知识并使之融会贯通, 不至于造成疏漏。譬如必修一中“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梭伦改革”的背景一定要结合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梭伦改革”的相关史实加以整合和理解。

2. 原因:

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它有根本原因 (根源) 、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直接原因 (导火线) 、目的等之分, 有时又可分为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国际原因、国内原因等, 还可以分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阶级、军事原因等。

3. 根源:

使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4. 根本原因:

导致事物发生、发展的最本质因素。通常根源即根本原因, 多表现为主观原因、经济原因 (生产力、生产关系) 、阶级或国家利益。如“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根本因素是“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顺应了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美国敌视新中国的根本原因是维护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而不能简单地说成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5. 主要原因:

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原因未必就是根本原因, 是否一致要看具体题目。如“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这里的主要原因我们不表述为根本原因。

6. 主观原因:

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自我意识方面的因素。它多半是事物发生的根本因素, 如“根本原因”中的“孙中山”例。

7. 客观原因:

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不依赖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因素。它是“旁观者”、“第三者”因素。如“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客观原因是列强侵略程度的“松”和“紧”。

8. 直接原因:

不经过中间事物的因素。在有些历史事件中也表述为“导火线”。

9. 目的:

想要得到的结果 (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 。目的可以是多重的, 它可能有根本目的、主要目的、直接目的之分。如“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主要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直接目的是“推翻清政府”。

“目的”和“结果”有统一性, 就是说有什么目的就有什么结果 (当然主要是指某历史事件成功的话, 但失败的事件也能达成部分目的) 。

10. 条件:

影响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一般情况下有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之分, 也可细化为经济条件、阶级条件、组织条件、思想理论条件、军事条件、群众条件、个人条件、客观时机的成熟等 (“辛亥革命”在这方面很典型) 。

“条件”和“原因”多半是重合的, 但不可以完全等同。“条件”强调的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可能性, 即为什么能 (会) 这样;而“原因”强调的则是必要性, 即为什么想 (要) 这样。条件可以包含于原因, 但原因未必就可以理解为条件。这两者有时候很难区分, 教师宜就具体事件作实例说明, 切忌空发议论、泛泛而谈。如我们可以把“生产力的发展、知识与技术的进步”这些条件说成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但我们就不能将“欧洲人对黄金的需求”和“西班牙、葡萄牙热衷传播天主教”这些原因说成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二、“是什么”类

11. 特点:

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也叫特征。

“特点”就是和同类事物相比不同的地方。“特点”也有多重性。特点隐藏在该历史事件的诸多要素中, 可以在背景里, 也可以在过程、内容中, 还可以在结果、影响中, 所以一般要拿该历史事件的各种要素去和同类历史事件的相关要素作比较方能得出。如与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 明治维新有何特点?通过比较背景, 我们发现明治维新是“在推翻封建统治 (幕府统治) 后开展的”;通过比较内容, 我们发现明治维新的“措施更全面、更彻底”和“西化性”明显, 等等。从众多特点中判断出“最主要特点”需要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好的学科思维水平。譬如“郡县制的特点”可以有这样一些:按地域划分, 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这三个特点分别是从“辖区依据、长官来源、作用”中提炼出来的, 根据和分封制的比较, 第二个特点应该是最主要特点。“特点”的寻找和概括、提炼能够体现较强的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12. 性质:

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13. 本质:

即实质。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判断历史事件的“性质”一般要结合事件的主体 (即阶级属性) 、任务 (或目的, 即提倡或反对什么、要求什么) 来确定, 其中任务 (目的) 对事件的性质更具有决定作用。简单地说, “性质”就是要你回答这是一次“什么阶级”想“做什么”的事情。如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性质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实质”一般要从阶级性质或利益、生产力 (经济因素) 或根本目的等方面去考虑, 如罗马法、宋明理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实质都是维护阶级统治 (分别是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的工具;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 巩固政权 (也可以表述为“部分恢复资本主义来恢复、发展经济”) ;唐太宗采取宽松的统治政策的实质是“为了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等。

三、“怎么样”类

14. 结果:

在一定阶段, 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有主要结果、直接结果、最终结果之分。结果可以是多重的。例如“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是“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最终结果则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15. 效果:

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 (同“成果”相近) 。

16.后果:

最后的结果。

17.意义:

价值、作用。

18.作用:

对事物产生的影响 (同“影响”——对事物所起的作用) 。

19.经验:

从成功的实践中得出的认识。这点经常被教师所误解, 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题目——“从某事件中你能得出哪些经验教训?”而再看答案我们才发现根本没有经验, 只有教训, 所以, 其实应该将题目中的“经验”一词去掉。

20.教训:

从错误或失败中得到的认识。有时候这些认识和“失败原因”很近似。

21.启示:

经验、教训。

值得注意的是, “作用”和“影响”是中性词, 都有积极、消极之分。“效果”、“成果”、“意义”多指积极的方面, 而“后果”多侧重于消极方面。

按类别的不同, “意义”一般有现实意义、深远意义、国内意义、国际 (世界) 意义等之分;广义的“意义”大多还可能包含性质、历史地位、规模、特点等。譬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就包括了性质、地位和“意义”。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地位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其余的则是狭义的“意义”。

历史性事件 篇9

1.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长城价值、独尊儒术的影响等)的讨论、写作,在口头、书面表达中进一步理解“求异求新,见解独到”的内涵和意义。

2.交流写作成果,体验“求异”“求新”所带来的认知方面的丰富、新颖。

3.树立多角度、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科学态度。

【活动设想】

1.限于实际情况,教师选用并印发与相关历史事件如“长城价值”“独尊儒术的影响”等相关的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2.共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选定“历史事件”,准备写作

(一)从“求异求新”角度探讨“子贡赎奴”事件

1.导入话题。用PPT展示:

鲁国有一个规定,国人如发现鲁人在他国为奴者,可以赎回,并回国兑领赎金及领赏。子贡某日在他国见一鲁奴,赎之,归国未兑赏。

2.学生思考,再分小组讨论这件事。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补充。

[案例展示]

教师提醒学生努力“求异”“求新”,根据学生讨论,课后整理如下:

(1)从动机看,子贡品德高尚,做好事不求回报,犹如我们当代提倡的“做好事不留名”。

(2)从对其他人的影响看,子贡的做法导致其他人羞于领赏,从而不赎鲁奴。(对“子不然也。曰:子贡虽得私德,但必令他人羞于领赏而见鲁奴而迂走也。必令鲁人不再赎鲁奴”,学生有异议:其他鲁人因此不再赎鲁奴,是他们心理有问题,而且即使会如此,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子贡品德高尚。)

(3)从鲁国国君看,子贡的行为可能在全国的富人中形成示范作用,从而节约国库开支。鲁国国君可能会因此赞赏子贡。(教师点评:这个角度比较新颖,也是有根据的,但鲁国国君依据一般人“趋利避害”的习性,也会推想到孔子预测的负面效果。)

(4)从现代改革的角度看,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讲述这个故事,目的是让大家明白改革的取向废立,必须考虑到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个故事,最大受益者是在其他国家做奴隶的鲁国人,而非领赏的鲁国人。子贡不领赏,反而令鲁奴受损。因此,找到了最大受益者,就不会因其他人获益而令改革停止。道德也是有缺陷的,改革要有理性的选择,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发展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改制,表面上看,富了一家一姓,但从长远来看,是国家获益。因为只有这些企业发展了,才能充分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繁荣。

(二)讨论并选定“历史事件”

1.教师确定四个历史事件,学生根据喜好自由选择。

历史事件(1):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影响”。

历史事件(2):唐强盛原因。

历史事件(3):秦长城的价值。

历史事件(4):唐高祖李渊确立科举取士的影响。

2.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兴趣小组,每组推选1人,将成员的意见收集并写在黑板上。

[案例展示]

学生讨论“历史事件(3):秦长城的价值”的结果:

观点1:抵御外敌匈奴。

观点2: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观点3:旅游观光。

观点4:文化遗产,富有历史文化内涵。

观点5:有利于追溯历史,有考古价值。

观点6:多民族文化融合。

观点7:对于建筑研究有一定影响。

观点8:对其他地区修长城有表率作用。

观点9:中国精神的象征和传承。

观点10:体现了秦的强盛,宣扬国威。

观点11: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观点12:为现代一批人提供了工作饭碗。

观点13:劳民伤财,体现了古代专制制度的强制性。

观点14:秦长城以防御外敌而建造,塑造了民族性格;在帝国末期,容易养成久居安逸、不思进取的性格,没有了开疆拓土的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点的合理性。

[案例展示]

教师点评上述观点,课后整理如下:

(1)有一部分观点角度相同,比如观点3“旅游观光”,可以进一步引申:游客游览长城,看什么?实际上旅游观光的价值本质上是从建筑和文化的角度考虑的。这与观点7“对于建筑研究有一定影响”角度相近。

(2)有一部分观点的合理性值得商榷,比如观点8“对其他地区修长城有表率作用”,其他地区有没有修长城呢?如果有,是否真的有表率作用?这些都需要查找资料予以佐证。

(3)有些观点非常新颖,值得探究,比如“观点13:劳民伤财,体现了古代专制制度的强制性”,这是站在劳工的角度考虑。———杂文家狄马在《荒谬的苦难哲学》中说:“在游览长城、兵马俑、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时,我们常常听到一句陈陈相因的话:‘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解说员甚至是学者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是不是愿意发挥他们的智慧?这些‘结晶’又是怎样形成的?是由血、汗、水还是葡萄糖析出来的?在我看来,任何一门艺术如果不能体现人类的尊严和价值,甚至完工之日就是创造者的生命终结之日,那么,这门艺术之所以留存下来,就是因为后人要研究祖先的耻辱。长城也许雄伟壮丽,兵马俑也许奇巧无比,故宫和颐和园也许幽深似海,但作为人类罪恶的象征,我们应该首先记住,这些用白骨奠基,充斥着脓血和眼泪的所谓‘艺术’只是因为时间的久远,使我们拉开了距离而‘审美’。充其量是坏事里面衍生出的好事,不值得赞美。”

学生经讨论后总结出这样几个角度:军事、建筑、文化、商业等。

(三)课外写作

教师让学生根据如下要求写作:

第一步:选择角度,力求内容上的“求异求新”;斟酌词句,写出“独到观点”。

第二步:根据观点,列出写作提纲,并分条写出可能需要的材料。(教师可以提供部分相关资料。)

第三步:根据观点,查找资料,写成文章。

第二课时:学生从“观点独到”角度互评习作并展示

(一)教师提出学生互评习作要求

教师用PPT展示:

评价角度:观点是否独到。

评价内容:(1)作出文章“观点独到”与否的判断并阐明原因;(2)对文章质疑,比如观点合理性、论据确切性、论证严密性等。

操作要求:(1)用铅笔书写,便于修改;(2)每篇文章至少有两个点评;(3)评论语言要客观,不能用消极性词汇;(4)采用100分制打分,以70分为基准分。

(二)学生相互阅读并点评写作成果

学生小组内交换互看,互评。

(三)小组代表展示“观点独到”

各小组代表对自己组内的一篇优秀文章作点评。

[案例展示]

教师课后对“唐代兴盛的原因”主题的展示情况进行梳理,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四)上交点评后的习作

教师课后阅读习作,选择典型作文作为下节课的点评内容。

教师在下节课之前把典型作文印发给学生。

第三课时:教师点评典型习作,总结达成“求异求新,观点独到”的方法

(一)教师点评“典型习作”

1.教师课前把“典型习作”印发给学生。

2.学生默读。

(二)教师结合学生习作点评

1.点评没有“求新求异”而沦为内容雷同、思想平庸的习作。

2.点评有“独到观点”也有瑕疵的习作。

3.点评“见解独到”且论述较好的习作。

(三)总体点评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达成“观点独到”的方法

1.教师总结此次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用PPT展示。

[案例展示]

(1)观点平庸,缺乏新意。表现为堆砌资料,套用历史教科书的观点;追求面面俱到,实际上都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

(2)论证缺乏逻辑性。主要表现为材料不能说明观点,比如某篇文章分析“盛唐强盛的原因”时,引述了唐朝引进大量胡乐、胡食的材料,却没有阐明胡乐、胡食是盛唐强盛的原因还是结果。

(3)材料的可靠性值得怀疑。表现为引用材料有悖于我们的一般认识,但又不注明出处。比如某文章里说“汉武帝在位期间,除儒学外其他学术不仅照旧存在和发展着,而且比先秦发展得还快”,这个说法需要说明出处,否则让人怀疑。

(4)写作的方向偏离。比如写作主题是“盛唐强盛的原因”,有几位同学写成“唐朝衰败的原因”“盛唐强盛的表现”。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有同学写成儒学发展的历程。

(5)文体语言的偏差。论述文的语言应当是严谨的,不宜用文艺味很浓的语言。如“褪下了黄金甲的人民,手中的金戈又换回了原先的耕锄。国家在幽深的墙垣中茁壮,制度在权力的变更中构架,安定和谐普照九州”,此段文字表面上辞藻华丽,实际缺乏内在逻辑。

2.教师总结达成“观点独到”的方法,并用PPT展示。

[案例展示]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历史事件”的专业视野上必然有局限。

但作为当代人,拥有的优势是站在漫长历史的末端,可以从纵向比较的角度去观察历史事件。蔡谦的《盛唐强盛的原因:包容》、洪佳怡的《整合中创新》就是从历史对比的角度去观察盛唐各项制度成功的原因;周如祺的《盛唐时期》、李欣宁的《不负盛唐》,从当前改革开放的现实需求的角度去分析盛唐;陈思悦的《从唐太宗身世、性格论盛唐强盛的原因》,考察了制度与其背后的推动者之间的关联。

这5篇受同学好评的文章,虽然运用的材料与其他13篇文章基本相同,但他们能转换角度,特别是从纵向历史对比中获得了“独到观点”。

(三)布置作业

参考同学的意见,根据老师课上“求异求新,观点独到”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再上交老师批改。

【教学感评】

一、历史小论文写作的难点

(一)与历史课的区别

语文课上要求写历史小论文,似乎超出了语文课的边界。但其实语文课与历史课是有区别的。历史课,更强调客观性;语文课,为了某个主观需要,观点可以偏激一些,如苏洵以“赂秦”论六国灭亡,观点值得商榷,但为了现实的需要而写,仍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强调文章的逻辑性。

(二)怎样“求异求新”

历史事件多数已经有定论,学生怎能“求异求新”?只能是在学生现有认识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或者以现代的眼光看待历史。“求异”是想出“不同的内容”,或古人没想到的角度,比如有人认为泰国能统一天下是因为“锅盔”(秦地食物),苏洵的“赂秦”也是“后人”的“以今律古”,是“求异”。

(三)学生写作的动力

要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需要费很多时间,并且与语文学习似乎关联不大。但实际上,高考作文就是青睐“求异求新”的文章,青睐“见解独到”的文章,在几十万考生的文章中,如果观点没有新意,很难出彩。

二、历史事件的选择

如果完全开放,让学生自选历史事件,一方面会增加写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可能每个学生选题都不一样,导致无法横向比较,也形成不了讨论的焦点。因而设计为由教师规定4个话题。考虑到学生在资料上的匮乏,教师提供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盛唐强盛”两个话题的相关背景资料(复印了16页资料),而对“秦长城”和“科举制”则只提供书目。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喜欢讨论“秦长城”,但在实际写作中,选用“盛唐强盛的原因”的比较多,可见资料多寡对写作有很大影响。

三、文章的修改

修改文章,重在挖掘原文的亮点。如果原文只有一两百字显示出亮点,教师要根据这一两百字引导学生生发下去,改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原文观点框架很好,而行文的逻辑性有缺陷,教师则要根据原有的框架指导学生修改。———这本身就是“旧中出新”的思维。

历史性事件 篇10

保罗·维恩认为, 事件本身与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的观察不会完全一致, 是历史学家发掘和梳理了他要叙述的事件的有关证据和文献。

笔者注意到了柯文和保罗的言语里包含的动词:“理解”、“解释”、“解读”、“塑造”、“整理”、“提取”、“创造”、“观察”、“发掘”、“梳理”。每个词语都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然而带着这种抹也抹不去的主观感情去记录历史, 到底有几分可以照搬过往?

这便产生了一个问题, 历史学家的工作是真实和完整地重现过去发生之事呢, 还是舍弃一些确实存在的史实并增添一些未曾发生的事情后形成新的历史呢?在这一点上笔者的意见与作者不谋而合, 历史学家重塑的历史实际上根本不同于人们经历的历史。不论历史学家能够选择和实际选择 (能够选择的史料是曾经撰写史料的人经过选择形成的, 实际选择的史料是历史学家对于已经被选择过的史料进行再选择。就算是最初写下史料的人, 也不能完全真实的记录“经历”, 这时被记录下来的历史已经成为事件, 时隔这么多年, 现如今的历史学家没有当时的社会背景, 紧靠留存下来的并不完全真实的史料去重现历史, 可以说是真实的吗?) 的史料多么接近真实, 他们最终写出来的史书在某些方面肯定有别于真实的历史。历史学家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即使用自己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 也已经无法避免。选择, 伴随着“经历”演变为“事件”的每一步, 也许没有明显的功利心, 却也摆脱不了潜意识里的好恶, 看到想看到的, 忘记不想记得的, 记下了想记下的、想为世人所见的, 丢弃了不愿见诸天日的经历。所以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照搬真实, 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无限接近。其次, 历史学家知道事情的结果, 对整个事件有全方位的了解, 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要解释义和团运动本身, 而且是要解释它与之前和之后的历史进程的联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 那么那些“经历”不就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资料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形成一个严丝合缝的线索, 不排除历史学家“事件化”甚至“神话化”历史的可能。

再说经历者, 他们眼中的历史也未必就是真正的历史。他们虽然亲力亲为, 可他们也有选择。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撇开人, 自然会有真实的经历, 但凡有人进入, 就算让他们亲笔写下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版本, 甚至相悖。所以如果将人剔除, 自然有真实的历史, 可是历史脱离了人, 又怎样站住脚, 然而在人的眼中, 并不存在真正的真实。

笔者自觉有些偏激, 不承认有真实的历史存在, 便力图从作者那里寻求一些帮助, 却多少寻得了些:重塑历史、直接经历和神话化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虽然专业历史学家花费大量时间与神话化的过去进行斗争, 或者以直接经历者不知道的方式使过去之事变得清楚易懂并富有意义,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 经历和神话具有不容历史学家忽视的重要性和情感引力——我们也许该称之为一种主观的真实。主观的真实, 毕竟不是真正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实。

即便笔者开始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几千年前的过往, 看一秒钟前的记忆, 但笔者还是愿意去接触历史, 不管是作为经历, 事件还是神话。世上难得有什么完美, 历史也是。至少, 我们还能够触碰真实。

摘要:也许会有一种演绎与想象, 恰巧最为接近真实。到底哪一个版本的历史才最接近真实?历史书上关于义和团的这段历史, 曾经是否真的作为经历发生过?而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作为事件的“历史”还是作为“神话”的历史?经历、事件、神话是泾渭分明的吗?许多人认为它们三者各行其道, 而笔者却模糊地看到密密麻麻的细线缠绕在它们之间, 也许那细线便是无法摒弃的人情。

历史上的核污染事件 篇11

乌拉尔存储罐核爆炸

1957年9月29日,在前苏联的大型核工业聚集区乌拉尔地区,克什特姆、车里雅宾斯克两城之间的一个地下核废料存储罐突然发生爆炸,强烈的爆炸如同火山爆发一样把放射性尘埃和物质喷到天空中,其威力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100倍。

一片直径10公里的带有放射元素的烟云升空。1万多居民当即撤离污染区。由于当时天气极恶劣,狂风把放射性烟云刮到数百公里之外,结果造成南乌拉尔地区3000平方公里受到核污染,区内草木不生,成千上万人患辐射病。但是,当受核辐射的居民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不懂放射性核医学,不知道如何根据患者所接受的辐射量对症治疗,结果,导致很多患者濒于死亡。事故一年之后死了几千人,三年之后死了几万人。

这次事故引发的原因,是在核废料处理环节还没有解决好的时候,赫鲁晓夫为了跟美国人争高低,不顾科学家的反对,在核废料处理环节尚未解决前就下令提前开炉运转。为节省核废物处理费用,苏联当局便把核废物都被堆积在乌拉尔的林区之中。核废物中的钚,大部分被土壤吸收。当水浸透蓄积着钚的土壤后,钚与水作用,触发链式反应,水被迅速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压力的骤增引发了这次强烈的爆炸,从而造成了这场骇人听闻的核灾难的发生。

事故发生后,通往该区的所有公路、铁路被封闭了长达一年之久。一年后,在该区外50公里处设立了检查站,所有进入该区的机动车辆都必须接受检查,关闭所有车窗,以最高车速通过,不得停车逗留,不得拍照。1958年到1968年,该区居民被强制不得生育子女。

比基尼事件

1949年,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消息传到美国,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和不安。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遭到了挑战,于是,美国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而要研制这种恐怖的武器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1946年1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经过反复酝酿和调查研究后,最后选定了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作为新的原子弹试验场。

1952年11月1日凌晨,世界第一枚氢弹“迈克”在这里被引爆。然而过了不久,苏联第一枚氢弹也试爆成功,于是美国决定爆炸更大威力的氢弹。

两个国家就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在较劲。1954年3月1日,美国将一颗预测为6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放置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6时45分许,氢弹在离地面大约两米的地方爆炸。爆炸场景很快让观测人员傻眼了:这绝不可能是600万吨的爆炸当量!因为他们发现,氢弹所在的那个小岛和附近两座小岛在爆炸的一瞬间就从视线中消失了。美军的空中观测飞机发现,原先放置氢弹的地方忽然成了一个大深湖。大湖宽近2公里,深达80米。

事后,据美国科学家们测算,这枚氢弹的爆炸当量高达1500万吨,比原先的估计要大2倍多。

由于没有估计到如此大的爆炸威力,美军没有及时通知附近的居民和在海上作业的各国渔船事先撤离,造成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核污染事件。其中,致命的永久核污染区近2万平方公里。这些核爆炸的放射性散落物飘落到了群岛的其他地区,使许多人都出现了皮肤烧伤、头发脱落、恶心、呕吐等现象,甲状腺疾病和恶性肿瘤也成为当地的常见病,如今,当地的人们还不得不从外地运来必需的生活用品。

三里岛核事故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人声鼎沸,一片慌乱。大量放射性物质在两个小时后大量溢出。

直到6天以后,堆心温度才开始下降,蒸气泡消失——引起氢爆炸的威胁免除了,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美国民众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无不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更是惊恐不安,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区。

这次核泄漏事件是由于二回路的水泵发生故障:前些天工人检修后未将事故冷却系统的阀门打开,致使这一系统自动投入后,二回路的水仍断流。当堆内温度和压力在此情况下升高后,反应堆就自动停堆,卸压阀也自动打开,放出堆芯内的部分气水混合物。同时,当反应堆内压力下降至正常时,卸压阀由于故障未能自动回座,使堆芯冷却剂继续外流,压力降至正常值以下,于是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自动投入,但操作人员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反而关闭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停止了向堆芯内注水。以上种种管理和操作上的失误与设备上的故障交织在一起,使一次小的故障迅速而急剧的扩大,最终造成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

历史性事件 篇12

关键词:思维导图,五四运动,思维可视,教学相长

思维导图是世界记忆大师托尼·巴赞开发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是从一个中心主题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通过符号、关键词、图像、线条和颜色,遵循一套基本、简单、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发散的树状图,它是对思维过程的导向和记录。[1]现在思维导图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因为它能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参与,把枯燥的信息变成高度组织的、容易记忆的图表,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和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创造力和学习转化力。

一、思维导图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素来重视“通古今之变”,即按照时间顺序把历史分为若干阶段,在每一阶段中按照“以事系人”或“以人系事”的方式讲述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联系性、综合性和史论统一性等特点[2]。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史实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更加明确,在师生共同参与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使用思维导图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新授课中,就单个历史事件而言,我们大都从事件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入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事件的经过分为导火线、开始、高潮、转折、结局等要素,最后通过对此事件的性质的分析总结出其历史影响,包括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从而对整个事件有较为完整的认知。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也大都如此。运用思维导图的可以有效地将以上因素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史实有较为全面的认知。

二、将“五四爱国运动”事件制作成思维导图的步骤

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中有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五四爱国运动”,我们尝试运用思维导图一开始即导入运动的四大板块,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背景、补充经过、阐述影响以及升华五四精神,最后通过全景呈现整张思维导图,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本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研读教材,寻找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找出主体框架。在表述要点的时候,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规律、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构建出一个个可用的知识结构图。[3]教师在向学生解释如何掌握一个历史事件后,引导学生将板块分为背景、运动过程、性质意义、传承五四精神四个方面。

二是对课时主题进行知识点填充,理清每个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中应该处于的具体层级、具体分支点的地位,将每个知识点落实到思维导图中。[4]在阐释五四运动背景时,鼓励学生寻找历史图片,如“二十一条”签订场景等。图文结合的方式替代了传统教学中的线性罗列,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所处时代的现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是历史中考考查学生能力的方式之一。五四运动的过程可以细化为四个方面:导火线、经过、目标、结果。这四个方面是环环相扣的。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引导学生有效记忆,建议学生用不同形式阐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在绘图过程中关注各个分支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关联。将目标与结果放在一个模块,除了可以更好地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外,运用曲线连接还可以使学生对五四运动提出的目标和达成的结果的对应关系一目了然,这样既使学生明确了五四运动的成果,也使学生理解了初步胜利的含义。

三是注重小组合作探究,突破课程学习重难点。思维导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思维逐渐体系化,但是初中生对一些事件的性质一般难以把握,因此运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小组通过探讨“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可以得出五四运动属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势力性质的结论。最重要的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特点。在思维导图中要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注重运用推导得出结论,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标注关键字词,也可以添加一些备注对知识点加以解释。

四是总览全图,查漏补缺,前后联系,升华思想。历史学科的特点是横向纵向联系较多,在思维导图中可以将与本知识点相关联的知识加以巩固。五四精神体现出来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也是上节课新文化运动所提思想解放的结果。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这也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区别,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为下节课内容做了铺垫,这些都可以补充到思维导图中。汇总后的思维导图请见下图:

三、思维导图的教学效果及其对师生的要求

历史学科需要的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加以记忆,并懂得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思维的发散。初中学生往往新旧知识联系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欠缺。在思维导图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同时也为课后复习以及预习中国国产党的成立的内容提供思路。

当然做好一张思维导图并非易事,对学生而言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有所准备。学生课前要在预习中根据自己的思路做一张思维导图,概括本课的关键词,添加标注。课中要认真听取教师对课堂内容分层次的讲解,逐渐将零散的知识点体系化。课后要认真修改思维导图,反思最初预习时的疏漏,看出自己认知上的改变,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同时发现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学习目的[5]。教师在准备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同样要抓住课标,整合课本资源,注重因材施教,这对教师的成长也大有帮助。思维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在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每课的思维导图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课堂会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高效课堂。

注释

1[1][英]东尼·博赞著.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鼎昆,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2]兰子武.历史知识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的辨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1).

3[3]王小梅.Mindmanager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以《中国近代史》为例[J].中小学电教,2008(11).

4[4]杨文舟.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上一篇:幼儿锻炼下一篇:表演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