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养生之道(通用8篇)
武术的养生之道 篇1
众所周知,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一种打斗的技术,而且具有很强的健身功效、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及独具特色的魅力,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并且不断发展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外国人们来华学习。中华武术被称之为中华文化的精髓,现已发展成为既具有技击性,又富有健身性和娱乐欣赏性的一种综合性艺术,而其中的健身性包括健身、养生、康复的内容。
中医疾病康复也常会通过让患者习练习练太极拳、健身气功·易筋经等传统武术功法来减缓患者的病痛。现代实验证明,中华武术和中医学文化、道家文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融合,对临床治疗医学,特别是康复、恢复医学和预防医学将产生明显的影响,更加突显出了武术健身养生、延年益寿的主要功能,这不仅使外在的形态姿势得到了锻炼,内功的修炼使其独具健身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
1 武术养生之辨析
武术养生是中华养生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中国医学养生”、“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属于同一类别。通过导引、气功、武术等各种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阴阳,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功效,即武术是达到养生的一种手段或方式。“武术”与“养生”两个词语互相限定,一方面是“武术”修饰“养生”,将“养生”限定在武术的范畴之内;另一方面是“养生”规范“武术”,将武术限定为养生的这一价值功效,这就规定了武术和养生需相互取舍的基本原则。
而武术与养生是两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武术是中华古老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们根植于华夏大地,养生健身是武术的价值功能之一。中华传统的养生思想是传统武术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础。人们习武练武,不仅是获得一种自卫防身的手段与方法,也是为了健身强体、延年益寿。
武术在其发展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极大影响,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与武术相互融摄,形成了武术的炼养观。武术养生重视内炼精气,导引形体,讲究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炼养结合、形神结合,使武术由技击之术的单一功能向养生之术、健身之术、修身之术演化,形成具有健身功能涵义的融技击与养生于一体的活动,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与中华传统养生学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其各自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
2 武术与传统养生学之同源文化
武术与中华传统养生学有共同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太极阴阳和五行学说是其中两大源头,并与三才、四象、八卦思想互补,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大厦的基本架的基础。传统中医学理论是武术与中华养生学连接交融的纽带。中国武术理论将传统医学的理论精髓,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及精气神学说完整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
古代许多武术名师,同时也是颇有造诣的伤科专家。中华传统养生学的理论指导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哲学及传统医学,传统医学对中华传统养生学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在研究衰老问题及寿命问题时,就专门提出了养生的整体观及精、气、神学说。因此,武术与中华传统养生学在历史上的相同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使它们之间的交融体现双向的、互相的这一特点,而传统医学理论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及对精、气、神的共同认知,决定了它们之间交融的必然相连。
3 武术价值功能的变迁
人类的一切活动与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相适应,武术也不例外。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武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各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产生着多方面的功用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变革,武术的发展必然是与时代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和谐社会时期,武术的技击功能越来越少的发挥作用。而在经济、科技高度发展,物质生活极其丰富,各领域竞争非常激烈的现代社会,各种健身、娱乐项目的出现使人们的可选择性空间大大增加,跆拳道、瑜伽、空手道日渐流行,成为一种时尚体育的代表,拥有庞大的爱好群体。武术虽然在一些地区开展得很好,但在大多数国家练习武术的人还太少,导致这种原因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可避免的是武术自身很大部分的缘由。我们应顺应时代的需求,在社会呈现以休闲娱乐为核心时代之特点,当代武术的功能发展应向健身、修性等文化方面转变。
4 健身养生思想与传统武术价值取向契合
随着现代文明而来的不单单是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精神财富的增长,更有现代“文明症候”的涌现。舒适的住房、华丽的衣着、便利的交通和美味佳肴,极其完备地满足了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理想欲望和追求。
然而,物极必反在这些理想欲望得以实现的同时,人们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已过于肥胖,人们某些功能正在退化,如出门有车的生活减弱人体腿部的功能。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来自工作、社会及不同方位的精神压力,造成人们人格和身心的双重异化。人们面临的健康危机滋生了人们对健身养生的内心渴望,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注重自身的体质健康,利用健身体育的手段和方法,保持身体的健康和体质的不断增强,以抵御各种疾病的袭击和减缓文明症状。因此,选择合适的、有效的健身养生方法和手段就成为现代人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传统武术养生文化中“内外兼修”的保健思想,它强调对人全面的锻炼,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内外兼修、促进身体健康,其对人心理上的效用体现在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内在的仁义观,转化成为一般大众的生活准则和评价标准,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寻求一种和谐的方式,从而调节了人的精神和情感,使人的身心健康得到协调发展。
更重要的是,传统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根植于华夏文明数千年的沃土中,与文、史、哲、理、医、兵等多学科有着相互渗透的关系,并蕴含着人生哲理和辩证法,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现象,即养生又崇德,其历来有“养心养德”和“养身崇德”的优良传统即“德”与“养”相辅相成。在学习中国传统武术与养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使学习者的身心得到全面的修炼,同时磨练出顽强的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讲究谦逊恭敬,重视和合。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所引领的武术发展走势看,练武逐渐由“健身”走向“养生”,通过练武对“身”、“心”的共同作用来养生,主要是使机体放松和调养心性,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不仅使身体上达到健康标准,而且促进心理的健康。
5 传统武术与养生结合之独特的健身养生功效
伴随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完善及社会治安条件的好转,传统武术技击价值逐渐衰微和变化,可以说是“无用武之地”的境地,传统武术习练强调的技击招法也已经向健身和养生的方向转变。而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在某种形式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对抗,但其根本的出发点可以说是防身保命,传统武术的最根本目的是保护生命。传统武术独特的健身养生功能已成为传统武术最为实用的社会价值,也是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继续存在的最重要依据。即传统武术的养生功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身健体,促进人体生理机能增强,再就是养生怡情,促进人体心理状态的优化。传统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促使人内在精、气、神的和谐统一,实践过程中要求“神形一致”,“刚柔相济”,更是由此调整了人的情感。其次,传统武术要求“形神兼备”,强调“调心练意”,一切肢体运动要与“心”、“意”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意识的作用,通过锻炼达到身心俱健。
6 结论与建议
中国传统武术及其养生文化以它独特的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实人们的生活,它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在健康危机中对健身养生的内心渴望,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也与现代社会的人文价值需求有机地统一。特别是其武德文化是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的一种新的途径。由此可见,在我国全民健身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武术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对以后武术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性的看法:
(1)第一,根据现阶段人们的需要转变武术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到武术的养生价值,以可持续的眼光看待武术价值,发展与人们实际需要一致的武术的养生价值。
(2)根据所学对象的不同,在不改变武术习练的主旨下,向大众传播时可改变武术的教学方式、自身动作的内容、形式,使大众更容易接受。
(3)结合实际需求,开发武术的其它功能与价值。如武术根据其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等特点发展休闲武术,但具体操作还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群英.武术健身与养生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7).
[2]孙晓玲.传统武术与养生[J].学术探讨,2011.
[3]李源.从养生视阈论传统武术的价值与现代健身思想的契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3).
[4]马小兵.浅析武术养生[J].搏击.武术科学,2009(2).
[5]曲天敏.对武术与养生之历史关系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
[6]黄强.论武术与中华传统养生学的交融互渗[J].四川体育科学,2003(4).
[7]陈晓莺.武术运动中的传统养生思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8).
浅谈少林武术与老年养生 篇2
少林武术是中州武术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文化特色享誉海内外。少林武术动作迅猛,快速有力,非打即防,随时随地都可以施展解数和发挥威力,具有鲜明的技击性,它所表现出来的是朴实无华。或许有人会问:少林武术怎么能与老年人养生联系在一起?那么,就跟随本研究来一探究竟。
一、
少林武术的和谐价值观
(一)内外兼修
和谐是武术的独特价值取向,少林武术作为中华武术中的独树一帜的旗帜,同样也具有和谐的价值取向。少林武术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大系统,身与心是其子系统,它们是统一的,身体的内与外,神与形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制约的,讲求内外兼、备。少林武术注重形体与精神的统一训练,先外练形体,再内练精神、气、力。所谓外练就是要锻炼人体各个骨骼和肌肉关节,也要对由肢体所完成的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形进行锻炼。少林拳中的马步桩就是少林武术中最常见的基本功,它不仅能使动作规范而且能使人体的骨骼、肌肉各个系统得到锻炼。外部锻炼打通了人体内部的通道,能促使人体内部精气得到流通。少林武术讲求内外合一,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要协调一致,手、足、眼三者相齐,鼻尖、脚尖、指尖三尖相照,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髋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使身体高度协调,达到平衡。所谓内练就是主要通过修禅来实现悟拳术,通过意念来导引气,以气促力,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常态的、修身健心的方式。古语有云,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武术中比较重要的养练观。“天人合一”讲求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万物皆统一。少林武术在练功时十分重视按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体技能水平的变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达到相应练功的目的。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顺应四季的变化,主观能动性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才能达到修身、健心、养生的目的。如《少林拳法大要·拳法练习之程序说》:“每日早起练拳法之先,必面向东方。”还有“少林八卦五行功”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人体内五脏的变化,以站、卧、坐、走的方式进行习练,也根据四季的变化习练不同的器官,·使得少林武术与中医五行产生了紧密联系。少林武术除了讲求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更讲求与人的和谐相处。少林武术提倡武德,不仅制定了严格的戒律规范,而且时刻要求习练者以“德”为先,“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强调习练者要“宽容”、“谦让”、“不拘小节”等等,以求人际和谐。
二、少林武术的主要养生功法
古老的少林武术给人以神秘、深邃的感觉,或许其技术特点的迅猛,短小精湛会给人以“过猛”的错误观念,使人认为它不适宜普通大众人群习练,其实少林武术在养生方面却是一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哲学、佛学、中医学等多种文化,寓其于外练之中,不仅适合青年人群习练,对老年的养生也能起到积极作用。戴金符教授认为:“养生体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养生体育’就是指专门的养生活动,如养生气功、武术等,广义的‘养生体育’包含日常生活的调养和医药调养等。”
呼吸是人体维持基本活动的基本形式,少林祖先们就通过调配呼吸的方式来习练身体:保养和颐养生命。少林武术把呼吸称为“提沉气”,提气为吸气,沉气为呼气。在练习中,起式用提气——吸气,落式用沉气——呼气。施发劲力用“呼沉气”,蓄劲化力用“吸提气”。掌握好呼吸中的“提沉气”运用规律,既可保证运动的强度,又可减少自身运动的消耗力,减轻肌肉的疲劳。
少林功夫的一大精髓就是吐纳。少林武术中的《洗髓经》、《易筋经》等都是属于典型的吐纳。有人说《洗髓经》为内修的经典之作,归于慧可,未传于世,《易筋经》为外练的经典之作,流于少林,流传至今。
(一)《洗髓经》
《洗髓经》相传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达摩从印度经由海路来到中国,从广州上了岸,北上游历,最后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落脚。从达摩的塑像可以看出,他以坐姿呈现,比较少动,身体会因为欠缺运动而不平衡,就去少林寺教导僧人健身的功夫以平衡其身心发展。达摩在圆寂以后,原本埋葬于少室山后,但是后来后人开馆时却发现只留下一只鞋子和两部梵文著作,一部是《洗髓经》,一部是《易筋经》。
《洗髓经》的特点,在于它把调整呼吸、按摩穴位和活动筋骨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肢体的活动导引气血的流通、顺达,来清除潜藏在各个筋骨、脉络、骨缝中的丙酮,进而使大气运行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具有调整阴阳、修残补缺的作用。六字诀着重于吐纳,先呼后吸,通调脏腑气血;而《洗髓经》则注重导引,先吸后呼。二者相辅相成,构成养生气功的基本内容。通过锻炼,加强某一局部的动作,可以治某一局部的病变。它的气有的按经络的通路走,但是大多数不按经络走,而是活动某一地方,意念就到某一地方。
《洗髓经》是通过穴位按摩、肢体扭转屈伸、调整呼吸,来清除潜藏在筋肌骨缝中的病邪。骨头里最重要的是髓,是骨头的精液,髓在机体里有很重要的作用。髓养骨,髓竭则骨枯。脑为髓之海,髓充足则脑健壮。髓藏于骨内,少有活动的机会,《洗髓经》配合气血运行之轨道,用肢体屈伸扭转,来加强生理活动机能,上下左右,阴阳转化,使全身所有骨节无一处不得到洗刷。关节在外面活动,髓液在内里活动,筋、肉、气、血都应之而动,从而使气血畅流于各组织器官中,经络之末梢得以疏通,可达到健骨柔筋、健髓充脑的功效。
nlc202309090449
(二)《易筋经》
《易筋经》,唐豪著作《少林武当考》的结论为清道光三年市隐斋版的易筋经是紫凝道人作品。
“易”是调理、变通、改换的意思,“筋”指筋骨、筋膜,还有人说是经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强调“筋”对打通周身、通行气血的重要性,就是改变筋骨,通过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按原来的功法要求,须先练半年左右内功,达到内壮后,配合《易筋经》,但是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多只取导引的内容,且与原有功法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派生出多种习练样式和风格。仅少林寺《易筋经》版本就有60余种,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练方法,各有12势。易筋经内功采用站势的方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屏气。
易筋经姿势及锻炼法12势如下: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掉尾势等。动作只有全身放松,身体中正,呼吸自然,才能宁心静神,内安五脏,端正身形。《易筋经》在练功方式中强调动功与静功的结合:练动功时要“动中静”,要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练静功时要“静中动”,就是在形体保持安静的状态下,保持气息运动的和谐。只有做到动静结合,达到意、气、力三者的协调配合,才能内养脏腑气,外练筋骨皮。易筋经的内功一般适用于体力比较好的青年和壮年,内功运动量比较大,强度比较高。外功的训练主要是通过运动手指、手掌以及上肢来显著改善体质以祛病,适合各个年龄层的健康人群以及慢性病人群。老年人应循序渐进,因人而异,自主调整呼吸,自行调整动作幅度,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三)少林武术应当引起老年人的关注
老年人.作为武术传播中的“夕阳力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梯队。老年人喜欢习练太极拳,是因为其习练的强度、内容、韵律以及效果等适合老年人,但是少林武术也同样可以给老年人的身心带来裨益。要去除大多数老年人误以为少林武术不适合习练、不适合养生的片面认识,加强对少林武术与养生结合的相关知识的传播,使其了解少林武术与养生关系,让更多的这一类人加入到习练队伍当中,也可将这带有河南地域特色的武术项目传播开来,使更多的老年人乃至国外的老年人了解、习练、热爱,从中受益。少林武术迎合了21世纪人们对健身、健心、养生的需求,神秘的少林武术与养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少林武术与养生在中国少林文化丛书中成为一页不可或缺的篇章,使少林武术的养生理念大步迈向社会,也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为人类的健康长寿保驾护航,带动少林武术与养生的蓬勃发展。
长寿武术家的养生思想研究 篇3
如今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现在人真正健康的只占总人口的5%,患有疾病的占20%,而处于亚健康的人却达到了75%,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至少现在人们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这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现在科技高度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代步工具多,上下楼有电梯, 出门坐车,而又缺少身体锻炼,必然会引起身体机能的退化。很多人整天坐在电脑前,除了大脑在思考,其他器官都处于闲置状态,不用则废。有人甚至设想人类未来的模样将会成为脑袋极大,四肢短小,十分虚弱的样子,假如这种状况真的出现,后果不堪设想。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作息时间不规律、纵欲过度、抽烟酗酒、饮食不合理等等都是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中国人目前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老一辈武术家很多都能健康长寿。前不久仙逝的118岁高寿的武术家吕紫剑、96岁去世的武学泰斗原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科创始人张文广教授、105岁离世的武术家吴图南、至今100岁仍然健在的原山东省武术总教头周永福等长寿的武术家都在向我们证实练习武术和健康长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另外根据陆草对18世纪以来的50位著名拳师作的统计,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4岁,陈、杨、孙、武、吴太极拳创始者寿命的统计,平均为76.5岁,均高于当时全国平均寿命,这都充分的阐释了习练武术对健康长寿具有独特的价值。形意拳老前辈白西园先生曾说:“练形意拳之道,实是祛病延年、修道之学也。余自幼年行医,今年近七旬矣,身体动作轻灵,仍似当年强壮之时也,并无服过参茸保养之物[1]”。
1武术本身的健身价值
“中华武术,作为一种运动项目,它动静兼养,内外兼修,可健身,可强心,不愧为武术健身理论研究一块文化的瑰宝、体育的瑰宝。”[2]武术对于人的健身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武术极其注重形体的锻炼,而且武术对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的锻炼都十分重视,这主要体现在武术的基本功和武术套路上,武术的基本功法和套路基本上都包括手,眼、身、法、步的练习,其要旨在于手疾、眼快、身活、步畅,注重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的练习。武术练习能够极大的促进身体健康、机体灵活,有助于延年益寿。此外,武术内功注重内练和内养,通过呼吸吐纳,配合身体运动和意念控制以此来锻炼人的精、气、神、力,以此来调和身心、平衡阴阳。“武术的锻炼不是局部的、单一的,而是全面的、多形式的,是人体全身的运动,而且身体每部分在锻炼过程中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3]因此我们发现在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派的发展史中,武术习练者中凡是能够达到“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形神兼备,劳而有度”者大都能够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而许多武术大家武功盖世,却没能够长寿的大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2长寿老武术家的养生之道
武术有助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一点我们应给予肯定,但一个人的长寿肯定是有多种元素共同影响的,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取证发现长寿的老武术家大都具有以下良好的品质:
2.1 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
长寿的老武术家大都很注重生活中膳食结构的合理安排, 并不是吃的越好越有助于长寿,据有关专家的统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从秦初到清末共259位皇帝,能查出生卒年月的有209位,而这些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39.3岁。这些帝王将相,吃有山珍海味,穿有绫罗绸缎,住有亭台楼阁,为什么偏偏短命呢?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违背了人的生理规律,违背了科学原理。反观长寿的老武术家他们大都不过分的注重肉类的补充而是荤素合理搭配。在饮食方面“五谷为养,五过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少量多样、合理而有度的搭配,才能够有利于人体比较全面的吸收各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营养物质,这是养生中“食养“的必要部分。老子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长寿的老武术家也大都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养成了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活方式,主静求稳,从而处处体现着和谐。而且他们能够做到饱暖有度、起居有常、生活与四时相互协调,身体也就必然能够维持在良好的健康状态上了。
在百岁长寿老武术家周永福先生的长寿秘诀中就有提到“要长期坚持规律的饮食、起居至关重要。老人平时饮食以白米饭和清淡的蔬菜为主,其次是鱼类和肉类,不沾烟酒。”[4]从周永福先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对于健康长寿来说非常重要。
2.2 良好的精神修养,知足常乐的心态
修身养性自古就是武术修炼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在练拳的同时注重自身的性情的修养,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练武不仅是要强健自己的身体,而且从中升华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关系,去除内心的焦躁不安,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调整自己的心态。通过习练武术获得一种超越生命的体验,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也对世界万物的转化也有了自己新的认识。吴图南老先生曾说:练太极拳,要做到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尽胜在命,最后一切外物都不要。[5]所以,当一个人在练拳的过程中的身心、气血、五脏六腑都能得到有效的梳理调和,内心就会充满喜悦之情,身体也就自然会分泌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激素,那么人的自身抵抗力就会增强,情绪饱满,自身也就会充满活力,必然会起到延年益寿的结果。
而且我们发现凡是能长寿的老武术家们大都有一个知足常乐的乐观心态,这是他们在常年练武的过程中通过精神修养而成的,长年的武术锻炼、调养生息使他们更容易去包容万物,养成乐观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有益于健康长寿的,科学表明“乐观、快乐、自主与整洁对健康自评有正面影响,而忧伤、伤感对健康自评有负面影响”[6]孙思邈说:“老年之道,无作博戏强用气力, 无悲愁,无哀痛。”如果一个人想要长寿就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不要过分的悲愁和忧伤。长寿老武术家吕紫剑也反复强调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开朗乐观,另据调查,八十岁以上的长寿者中, 有96%的人是乐观的,从这些都能看出积极乐观的心态是老武术家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意志品质
要想长寿就要锻炼,但是只有持之以恒的锻炼才能得到最理想的健身养生效果,能够坚持长时间的练功也必然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长寿老武术家都具有持之以恒锻炼的意志品质,原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科创始人99岁去世的张文广老先生,一日三遍功,每遍三回拳,他一口气背摔几十个“口袋”;拧转60斤石担子练握力,冬练三九晨,夏熬三伏夜, 使他增添了一身“加重”的功力。[8]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云: “人欲劳其形,百病不能成”,要想长寿“不得安于其处,以致壅滞”“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义在斯矣。能知此者,可得一、二百年。”所以说要想长寿就是要坚持锻炼,老武术家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见他们深谙此道,故能长命百岁且身体健壮。
2.4 老武术家多明医理、擅长医术
传统武术的方法、理念和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理念讲究“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就是说人的经络、气血畅通则必然身健体轻、消除病痛。早在几千年前,武术刚刚萌芽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并已经开始通过“武舞”、“导引”来治疗伤病。
传统武术在各方面体现着中医的理念,有道是“拳起于易, 理成于医”就高度概括了传统武术和中医之间的渊源。传统武术将中医学的经络理论融入其中,例如八卦掌所进行的行桩练习就是以活动下肢经脉而达到增强身体健康的目的。而“点穴术”则是通过对伤病患者受伤部位进行适当的点穴治疗或将真气输入病人穴道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疗伤病的目的。在中医 经络学的基础上,传统武术还研究出了抓筋拿穴、反关节等攻防技法,现在来看中国传统武术的各路拳种基本上都融合了擒拿和反关节的攻防技法,这也是我们中国武术有别于其他国家技击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武术还秉承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 注重终身锻炼。根据人体发育、成长、衰老规律的阶段性特点,传统武术习练经历一个从青壮年的“三分养七分练”到中老年的“七分养三分练”并逐渐转向“练为养之全养”的过程[9],这写更能体现出中国武术有别于拳击、泰拳、综合格斗等的纯搏击厮杀性对抗项目,这也能充分的体现了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之处。
过去还有“学武先学医”的规矩,拜师之后师父就先会教一些跌打损伤的中草药的医学常识,长寿的老武术家们很多都明医理、擅长医术,例如前不久仙逝118岁高寿的武术家吕紫剑老前辈就医术极为高明,在日寇占领上海后,他逃往重庆通过行医治病来养家糊口,后来甚至曾任国民政府医药顾问。明医理、擅长医术、懂得自我调理和疗伤是老武术家能够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2.5 大多遵循道家学说的养生观
之所以说道家思想是有利于武术习练者长寿的原因在于道家学说的养生思想,道教的养生思想强调形神合一,在修炼过程中,既重视精神的修养,也重视形体的锻炼,并竭力把精神与肉体的修炼密切结合起来。道教养生观认为人生活在世上是最大的幸福,死亡才是痛苦的。高尚的道德品德修养以生为乐,乐生恶死,道家学说鼓励人们至少要争取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道家思想在注重整体养生的同时,还提出日、月、星为天之三宝,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的观点,强调精、气、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精、气、神在养生中的重要意义,主张在养生过程中要注意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三宝”,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目的[10]。
传统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就极力的借鉴了道家养生思想的内容,许多内家拳就是以道教原理为根基,其中就包括太极拳、八卦掌等,他们强调对内功心法的修练,即为精神力量的修养。希望通过清静无为来净化心灵,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老子就曾经提倡“致虚极,守静笃”的主张“去甚、去奢、去泰”以抛弃心中的杂念。这些思想我们都可以在传统武术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求含胸拔背,含胸就是为了让人们在练习的时候去感受怎样才能虚怀若谷。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道教的众多弟子也把练习太极拳等武术看作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修为,甚至有传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当然还有待考证,但这也是道家思想和武术是相融合贯通的重要体现。
《黄帝内经·素问》中曾说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而且许多武术家也从阴阳八卦中汲取了诸多的养分,比如著名老武术家、中国导引养生功研究会会长的张广德教授就根据阴阳八卦提出了“天地盈虚、与时导引”、“八卦定位、同气相求”、“取坎补离、补引先天”、“阴阳互济、养生之本”等养生方法。张广德老师现已82岁高龄,去学校讲课还自己骑自行车,身体依然健壮灵敏。也由此可见道家的养生思想影响着武术的发展,潜移默化中使武术家们更注重于对长寿的追求和修养。
2.6 重视自身道德修养
葛洪曾说“为道者当先立功德。若德行不修而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即修道之人应当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果不重视自身修养而只追求技艺的提高是难以长寿的。孙思邈对于养性也有言“夫养性者,欲所习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可见古人把修身养性作为长寿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有内心善良、道德修养高的人才能避灾乱而无百病。
练武之人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都能体现出传统武术在选材和培养弟子过程中都把个人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咏春白鹤拳·拳谱》云:“不信者不传,无礼者不教。”《昆仑剑箴言》说:“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苌家拳在《初学条目》上曾告诫它的学生:“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方免灾殃”[11]。习武者以德为先,注重自身修养,这也是习武者一种大智慧的表现吧,良好的品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许多长寿老前辈在被问及长寿秘诀时也曾说“不整人、不害人,一心向善,心情平和,就过得舒服!”[12]中国老武术家们正是通过对肢体的不断磨练,对自身心灵的不断净化, 对人生的不断感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达到性命双修。没有了勾心斗角的繁琐,也就不会被紧张、忧郁所困扰,精神状态自然得到提升,能够和人们和睦相处,这便是道德修养有利于长寿的重要原因吧。
2.7 爱好广泛、琴棋书画皆通
我们经常在武侠作品中看到武林高手们不但武技超群,而且琴棋书画技艺非凡,甚至可以杀人于无形,当然这只是艺术作品的一种夸张的表现形式,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的武林高手也大都精通于此,只不过他们用于陶冶自己的情操。我们调查研究发现许多老武术家,除了自己所擅长的武术之外,大都有自己的一些爱好,例如很多人喜欢书法、画画、下棋等。
科学研究表明艺术可以修养身心,有益于陶冶情操,延年益寿。孔子定礼、乐、射、御、书、术为必学之“六艺”,他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孔子对于艺术能够陶冶情操、娱乐身心也是十分认可的。有研究称音乐对老年人陶冶心性、延年益寿有非常好的功效。音乐还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出现的衰退和功能紊乱[13],画画、下棋等爱好也分别对人的视觉思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有助于平和人的心态,调和人们做事情的专注度,活跃人的大脑中运用较少的部位等等,这些都是对人体的健康极其有益的。长寿的老武术家多爱好广泛,琴棋书画等都通这也体现了一个人对于高雅文化的喜好和追求,这也有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人文雅的精神气质,从而拒绝低俗的嗜好和恶习,因此这些有益于修身养性的爱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精神气质培养的。
2.8 乐于交友喜欢与人交往
习武之人多性格豪爽、慷慨无私、乐于助人,因此习武之人往往能受到很多人的爱戴,习武之人乐于助人不仅仅体现在影视和小说中的那些武术高手、绿林好汉们见义勇为、慷慨解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现实中习武之人也是如此,他们乐于结交各界朋友,侠肝义胆,很容易和身边的人打成一片。在这也就体现了武术家们在习武的过程中开阔了自己的胸襟,更容易在人际交往中不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所困扰。以前经常能听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之类的话语,这些就来自于以前习武之人“走江湖”时经常说的,这也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习武之人的性格爽朗和乐于与人交往。
经调查发现长寿的老武术家多朋友遍天下,受人爱戴,他们多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乐于与人交往,很容易和人相处,不会因为小事而和人斤斤计较,这些也体现了习武之人宽阔的胸襟。整天闷闷不乐,看谁都不顺眼我想很难会拥有愉悦的心情, 处理一些事情也就很难顺利,因为做什么事情都要和人交往,不善于和人交往肯定会影响一个人做事情的能力,也就更会影响人的心情和心态。因此长寿的武术家大都性格豪爽、不斤斤计较,乐于跟人们打成一片,自然不因小事而烦恼,不因有人故意为难而挫败。心情不好的时候打两趟拳大汗淋漓、心情愉悦,这自然会促进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至于延年益寿。
3结语
巴蜀武术养生学院成立 篇4
本刊讯:5月11日上午,四川省旅游学校与都江堰市青城武术文化研究会在川旅黄龙溪校区举行了巴蜀武术养生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四川省、成都市等相关部门领导、学者以及著名企业家、巴蜀著名武术流派代表、师生2000多人出席揭牌仪式。
成立仪式上,四川省旅游学校与都江堰市青城武术文化研究会联合签署共建巴蜀武术养生学院的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副巡视员苗玉砚宣布四川省旅游学校巴蜀武术养生学院成立,并与四川省工商联原副主席钱卫东共同为巴蜀武术养生学院成立揭牌,青城派掌门刘绥滨出任巴蜀武术养生学院首任院长。
此次盛会,将武术养生作为关键词,开创了中国武术养生旅游教育的先河,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创举,是中国旅游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的创新,是康养旅游教育化的创始。
从养生视角浅谈武术的传播与发展 篇5
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健康“养生”已成为我们生活中讨论的话题。健身气功作为养生运动项目之一,在当今社会已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的传统武术,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具有精致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技击理论、完整的锻炼体系,而且还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身御敌、修心养性等一系列功效,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哲学智慧、社会心态、风俗民情和行为方式。传统武术在人类健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养生与传统武术在健身中的优势出发,探讨武术的传播与发展。
1 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
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儒家、释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形成了集技击性和修身性于一体的特色体育文化体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在新国成立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尤其是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1957年原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并组织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和一大批适合全民健身的武术套路等。这些套路成为在群众和学校中普及武术的基本教材,极大的促进了武术在全民中的发展,为全民健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61年颁布的《全国大、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大纲》中,武术被引入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并随着武术在学校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校园体育文化。1979年,原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在对武术的调查研究和挖掘整理中,查明了全国“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达129种。
原国家体委还于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评选“武术之乡”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群众性武术活动的开展。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武术的需要和要求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那些沿袭多年来的传统武术教学教法和那些固定化、模式化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进而使得武术在传播发展中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娱乐休闲时代提出了从养生的视角将武术发扬光大,即让健身武术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2 关于养生
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它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2.1 运动养生项目———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是一门关于和谐的学问,在理论上以人体生命整体观为指导,在实践上以三调合一为基准,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也吻合现代养生学理念,是当今人们健身养生的时尚运动。它是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坚持习练健身气功,能够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柔韧性和平衡协调能力;练功人群的肺活量、心率、血压也都得到了良性改善,骨密度有明显增加。尤其是对中老年人而言,习练健身气功能够增进心理健康,有效调节因为衰老、疾病及生活压力引起的负面情绪,舒缓心情,消除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同时也能够明显增强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和调节能力,增强内脏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进而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使整体水平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2.2 运动养生项目——健身气功的开展现状
健身气功是我国正式开展的第62个体育项目,也是首次列入全国体育大会正式比赛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按照“讲科学,倡主流,抓管理,促和谐”的总体思路,科学编创推出9套健身气功新功法,在全国建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11000多个,习练人数达100多万人,并举办了三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贯穿全年的全国百城和千村健身气功系列展示活动形成品牌,为满足群众气功健身需求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2004年启动健身气功项目对外宣传推广活动,目前已经传播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19个国家和地区成立健身气功社团组织,并连续举办4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3 武术与养生的联系
3.1 武术与气功
在中国,武术中的内功与气功有相通之处,而气功与养生也有着不解之缘。中国气功理论认为:气是构成、维持、充养人体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同时武术也借鉴了气功理论并结合自己的运动变化规律提出了“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说法。一些武术大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经验教训,这也充分说明了内功是练武的基础和根本。北拳要求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形意练功则既强调“外三合”,亦重视“内三合”。《少林拳术秘诀》首篇即为《气功阐微》,强调练武“武术之派别习尚甚繁,而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并指出:“气功之说要有二:一养气,二练气”。“练气之学,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武术气法是拳家在长期体验呼吸与攻防动作配合、呼吸与蓄发劲力配合的过程中,总结出以气助势、以气催力的呼吸方法。可见武术与气功二者相通,重内功,讲内壮。
3.2 养生对武术的影响
养生与武术在长期的相互融合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对于不同的流派和拳种,养生对武术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养生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是通过用养生观念对武术技术进行整体的改造,这样就使不少传统武术流派在保留其技击功能的同时,客观地成为了古代养生系统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武术养生。武术养生“融健身、疗疾、娱乐、观赏于一体,表现了人对自身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和发展,表现了人们对改造自身的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发展”。武术是以技击为核心价值的,但我们同样肯定技击与养生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养生对武术习练者技击水平的提高作用。
4 大众对养生健身武术的需求
4.1 现代人的健康危机
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一种“第三状态”。他认为,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一种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青岛医学院的中医教授王育学,将N·布赫曼的“第三状态”理论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中“不归类在他处”的“衰老”、“不适和疲劳”等字眼对应,率先提出了“亚健康”的中文名称。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称谓,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70%-8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常见症状是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等各种压力造成的疾病,进一步加速和提升人们对养生知识的追求,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问题。
4.2 武术的养生健身价值
武术作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其自身独具特色的健身功能正迎合了人们的需求。传统武术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它讲究从整体观出发,注重人体的内外兼修,由内到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它不像西方体育只针对身体的局部进行锻炼。传统武术注重意念,在锻炼时要求意在行前,形神相随,在习练过程中配合着呼吸来调整人的身心状态。武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练习形式适应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人们可以根据武术的运动风格和特点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健身气功在短短几年间得到广泛传播就是很好的例证。
5 武术传播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革,武术的技击功能越来越少的发挥作用。而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武术在现代化社会的传播中,人们更多的是将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方式来增进身体健康,达到身心和谐。练武应逐渐走向“养生”,通过习练武术对身心的共同作用来养生,使机体放松、缓减工作和生活压力,将练武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中国传统的精、气、神、经络等理论,融合于武术之中,形成武术的练功要求和重要理论。武术实践操作的目的是保护自己、维护生命,而广大人民群众对武术的实际需要和心理期待也是健体强身、休闲娱乐。文明时代的价值诉求也在排斥暴力而宣扬和谐,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主题——和谐,这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体各项机能的高度优化和身体与心理的和谐。而人、自然、社会的这种价值诉求和进化发展规律都能在武术身上找到某种映像,并与养生一一对位。而武术的操作方式,则完全符合现代健身的基本要求,即同时具备有氧运动、休闲运动和终身运动的特点。因而,在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中,完全有理由按照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养生来继承和发扬它。
参考文献
[1]周群英.武术健身与养生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2):35.
[2]国家体委武术院编.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47-448.
[3]曲天敏.对武术与养生之历史关心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40.
[4]赵永,彭春梅.谈中华武术与人体养生[J].搏击.武术科学,2005(6):27.
[5]尹海立,惠艳.从武术自身特性视角思考武术的推广模式[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
[6]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
武术的养生之道 篇6
一、静中养生的太极拳
“太极”一词源于《周易·系辞》,“拳起于易 , 理成于医 ” 。 太极拳是 一项内外 统一的拳 术,要求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的密切配合。太极拳运动所采用的螺旋缠绕式的伸缩旋转方法和其动作之间衔接的旋移扭转,无不与生物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太极拳的所有技法特点也蕴含着深刻的健身哲理。
虚灵顶劲竖项,在运动中保持思维集中、头部自然放松微领控制身体平衡,保证脊柱在生理平面的垂直。此时,大脑皮层中的运动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其他区域( 如感觉区 、 嗅觉区 、 视觉区、语言)得到很大程度的放松,大脑更有时间专注于各运动器官的调节与支配,有利于中枢神经对器 官机能的 调节 、 抑制大脑 细胞的死 亡数量、延缓大脑的衰老速度,进而达到对大脑部分功能的修复、抑制慢性病的发展。
含胸拔背实腹,使胸腔上下径拉长,从而使横膈肌向下更加舒展,有利于腹式呼吸的伸长,增大肺活量,达到改善呼吸系统、增强体力的最终目标。
心静体松意注,使身体自然放松、思想高度集中并排除一切杂念,机体完全处于一个平静的无外界干扰的状态。此时,心率逐渐平缓,舒张压与收缩压适中,心肌力缓慢而强劲,血液充盈并无间断缓慢循环流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调节了心血管系统功能。
轻沉虚实兼备,落如抽丝、迈如猫行,起如叶、落生根,一招一式,气沉丹田,有利于呼吸加深,在增加肺通气量的同时,肌肉的横断面积不断发生变化,并使气血随着身体的旋移扭转运行全身,贯穿于肢体末梢,带动充盈的血液不断循环,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有关键性作用。机体在虚与实的旋移扭转之中,腰部肌肉得到放松, 从而缓解 了四肢肌 肉张力 , 整合了全 身肌肉力 量,达到力贯全身之功效。
二、动中养生的形意拳
“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以三体式为基本桩功,以五行拳和十二形(模仿十二种动物的行动技巧) 为基本练习手段。其拳势勇猛、劲力精巧,蕴含内三合、外三合的拳风特点。
“起势如崩墙倒,落地如树栽根”,形意拳要求力量充实、落地有声,对机体与地面的接触上力度要求很高。如形意三体式的桩功习练中要求抻筋拔骨、五行拳中形意鸡形步的习练以及十二形中的龙行跳步的习练等等,骨在机体运动中起着杠杆和支撑作用。经常习练形意拳,能够增强骨的 代谢水平 , 增加骨的 密度 , 增强骨的 抗压、抗扭、抗拉性,有效预防人体的骨质疏松。
三体式基 本桩功与 五行拳 、 十二形拳 的习练,全身得到充分调动与整合,钻、崩、劈等一招一式,贯穿一气、劲力不断。肌肉的伸展性、 弹性都得到很大提升,身体的外形即肌肉的饱满均匀程度更是不断完善,具体则表现在对劲力的掌握上,使骨骼肌的横截面逐渐增大。肌肉及骨的锻炼能增加人体的稳定性与行动的协调性,增强各关节的灵活性。
形意拳的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对应于人体的外五官(眼、鼻、舌、耳、人中)与内五官(肺、肾、肝、心、脾胃),习练形意拳的健身价值主要表现在内脏与器官的收益。形意拳是一项有氧与无氧结合的运动,在套路练习中采用的有氧与无氧结合形式,使心脏得到锻炼, 心脏正常性增大,心肌供血量、储备量、收缩力增强,改善了心血管功能;对脾胃的锻炼改善了人体的消化系统的功能;对肝脏的锻炼加大了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化解功能;对肺部的锻炼增加了人体的呼吸系统功能等等,另外也锻炼了眼的明锐、鼻的敏嗅、耳的灵巧和舌的味蕾。
三、足底养生的八卦掌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掌因其运动时纵横交错于八个方位而得名。其是以八卦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掌法变化与形步走转为特点的古老拳种。历经百年磨炼,从其精湛的技击技术中融合了医理、易理,更显健身价值。
人老腿先老。脚底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一个人脚力的强弱与身体健康程度密切相关。脚底的许多部位与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密切关系, 也是人体健康状态的反射区。八卦掌最典型的特点就是 蹚泥步 、 绕圆走圈 , 全脚掌趋 地绕圆走 步 , 脚步离地 , 两膝弯曲 扭转配合 腰部左旋 右转,人体的每个部位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由于脚底离心脏最远,回心血量相对最少,造成对心脏的负担加大,走步过程中,脚底经受持续不断的刺激,血液也在这刺激中不断加速循环,加速了机体本身的新陈代谢,增强了各个内脏器官的功能 , 缓解失眠 、 促进消化 吸收 、 预防心脏 病等 。 经常进行 足底锻炼 , 加快神经 的传导与 反射 , 可协调各 内脏器官 , 增加其免 疫力与抵 抗力,激发人体预防疾病的潜能。足底有许多经络连至大脑,经常锻炼可缓解脑部神经疲劳,缓解压力。另以脚底为中心,以腰为轴的旋转式八卦掌锻炼 方式对机 体关节的 灵动性 、 肌肉的伸 缩性、骨密度的增长都有极大的完善作用。
武术的养生之道 篇7
1 传统武术对养生观念的奠基
中华养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它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 采用一定的手段, 起到保护生命, 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中华养生观认为, 人的三元, “精、气、神”为人体生存的关键, 只要保护好这三样, 就能够祛病消灾, 益寿延年, 有关养生的具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活动身体、求医问药、注重饮食起居等, 还有的是重视内在的修养, 像心平气和、蓄精养神等, 都能很好平复心气。而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深厚沉淀, 它的理论和表现方式, 均受到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影响, 而构成其独特的理论内容。
尽管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武术已失去了最当初的搏击意义, 但是传统武术独特的养生观念, 以逐渐演变为其最为实用的社会价值。传统武术的养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强健身体, 帮助人体的生理机能进行强化, 促进健康的发展;另一个就是怡情养性, 通过传统武术的训练过程, 起到开拓心神的作用, 让参与者的心理状况得到优化。例如:像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太极拳, 其主张“刚柔并济”的练习思路;刚, 指思想和情绪的坚定, 柔, 指的是精神和形体的放松, 传统武术强调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动静结合, 动为活跃身体机能, 静寓意身心的调养, 这两点, 正是养生理念的要义所在, 而太极拳如今在世界风靡的原因, 也多是其深厚的养生功效, 从这一例证中不难看出, 现代养生的形成, 同传统武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有正视二者的关系, 才能更好将传统武术利用进现代养生, 更好促进锻炼者身与心的进步。
2 传统武术在养生方面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各方各面对人的文化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在培养自身文化水平方面, 传统武术有着积极的作用, 养生文化重视“养心养德”的优良传统, 提倡“德”与“心”的共同进步, 而中国传统武术, 既要求学习者要培养出顽强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还要求在内心的思想方面进行升华, 脱离低级趣味, 尚武者通过坚持不懈的武术锻炼, 面对险恶的环境, 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 这也正是养生思想的核心体现。在传统武术和养生文化的熏陶下, 人们能够不断地有所领悟, 补充传统知识, 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抵抗住外界对自身的不良诱惑, 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 使人们注重身与心的和谐发展, 顺应自然的简朴规律, 更好调节人们的心理情感, 让人的精神和内心世界得以协调发展。
最近几年, 有不少养生专家带着自己独特的“秘方”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之中, 一会儿是“教授”, 一会儿又是“道士”, 再加上媒体的大肆宣扬, 搞的社会上的百姓一时难以分辨真假, 其中, 因为误信了所谓“养生专家”的“养生理念”而导致身体出现问题的民众不在少数, 这出闹剧的根本原因, 就是人们对于养生知识, 没有一个清晰认知, 所以,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提倡武术养生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武术养生讲究“形神兼养”, 有些传统武术的练习动作轻柔缓和, 姿态优美, 在室内可以进行练习, 在户外同样能够进行, 并且练习者还能根据自己的情况, 设定合理的练习计划。比如:早晨练习动功, 活动身体, 对肢体筋骨都有好处, 而晚上练习静功, 修养内神, 对自己的精气神, 会有一个很好补充。传统武术养生的练习, 能增加参与者的学习兴趣, 让对象不仅仅局限在老年人, 像学生、上班族都可以参与进来, 通过对传统武术的练习, 感受传统养生的思想精髓, 对人的健康意识能起到很好引导作用, 有利于人们更好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去。
3 传统武术与现代健身的结合
对于传统武术的存在与发展, 要有一个足够清晰的认识, 明白这项运动的最终走向, 这样才能将传统武术更好地融合进现代健身思想中去, 利用这一载体将传统武术的核心思想发扬光大。当然, 每一名希望通过传统武术而强身健体的朋友, 都应该将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定为目标, 在自我督促下, 一方面能更好利用传统武术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对传统武术与现代健身相契合上提出稳固的发展建议。而在传统武术与现代健身相结合的过程中, 对于传统武术中的一些核心理念必须要有所坚守, 因为那些正是成就我们今天社会道德的根基。现代健身强调人与自然的接触能够促进身心平和的发展, 而传统武术中, 也有“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说明, 有些东西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磨掉的, 只要理性对待, 传统武术和现代健身定能达到积极的结合作用。
随着工作任务的繁重, 以及对手机等通讯器材的过度依赖, 许多职员往往是长期坐在办公室里, 出门就是乘坐交通工具, 也很少参与户外活动, 加之在工作生活中承受的压力不能得到合理释放, 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 他们本身也能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小问题, 但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应对, 所以, 对于这种情况, 传统武术的应用能对他们起到正面作用, 比如说像传统的“五禽戏”“吐纳术”等, 不需要太多时间, 也不需要什么具体活动场地, 在工作间隙中, 站起身, 心平气和的锻炼一下, 相信对于很多上班族的健康, 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 对于一些身体健康的人来说, 传统武术的练习也不是没有作用的, 医学上强调“治未病”, 说的就是让人们主动预防那些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疾病, 加强自身的免疫能力, 就能有效预防疾病, 对于这一点, 学生不能忽视, 在适当的课业休息期间, 可以一人, 也能多人, 进行武术上的演练, 既能适当减轻学业繁重带来的压力, 还能调养身心, 让人的精气神充沛, 回归到最佳状态;而像一些老年人, 则更应该注重传统武术带来的养生作用, 空闲的时候, 一群人可以在公共区域进行易筋经、八段锦、六字诀等传统武术中的养生技法的演练, 通过交流, 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增益身体上的健康。
4 结语
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 现代也并不意味着全面, 只有将二者合理进行结合, 才能达到最终想要收获的结果。传统武术是中华文明的古老传承, 它的内涵, 并不仅仅是只言片语能够解释出来的, 同样, 它和养生之间的关系, 也是紧密而复杂的。进行锻炼时, 不能盲目开展, 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 对将要进行的活动有个合理评估, 这样, 才能使身与心同时得到发展。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传统武术也用其自身独特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 相信在我国全民健身的热潮下, 传统武术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源.从养生视阈论传统武术的价值与现代健身思想的契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 :39-42.
[2]周高远.从养生角度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性发展[D].河南师范大学, 2014.
武术的养生之道 篇8
1 在高等学校开设武术养生课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传统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心理模式、人生观、宇宙观等, 在传统养生中都有集中的反映。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思想理论和健身养生实践被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特有的东方文化已经日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和喜爱, 作为高等学校学生, 更应该继承和弘扬传统养生中的精神, 为振兴中华, 为健康和延年益寿服务。
1.2 内外兼修, 和谐统一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养生既究形体规范, 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 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大特色。武术养生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 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 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 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 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 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 俗称“拳打卧牛之地”, 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 即使一时没有器械, 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一般来说, 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 选择合适的项目来进行锻炼, 这都十分有利于传统养生的普及和开展。人们通过锻炼, 可以提高防病能力, 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 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武术养生中的“动以养生”、“静能抑躁”、“心要常凝”、“形要小劳”等保健养生观点, 体现了动静结合、练养相兼等全面养生的思想。传统的保健养生理论、思想、技能和方法有利于强身健体, 具有增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1.3 培养优良品德, 构建和谐校园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把“涵养道德”作为参加传统养生锻炼成败的关键。“练武先习德”、“未曾习武先习礼, 未曾习武先习德”, 传统文化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 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信义”、“谦让”, 讲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厚、包容, 以求人际和谐。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的武术养生, 一向重礼仪, 讲道德, 尚武崇德, 强调练武与修身的统一, 使尚武崇德相辅相成。“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崇德”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因此, 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高等学校, 传统武术可以大大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 使得广泛的大学生在参与武术养生课中得到教育, 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 增强体质,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为构建和谐校园, 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特殊贡献。体现了武术养生对自身品德的培养和锻炼, 有利于育人育德。
1.4 有利于自我锻炼, 培养热爱养生, 坚持养生保健的健康观念
在传统武术养生课程中, 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 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系统地进行传统武术训练, 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 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 几乎都参加运动, 使人体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实践证明, 对外能利关节, 强筋骨, 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 通经脉, 调精神.传统武术养生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 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 调养气血, 改善人体机能, 健体强身十分有益。参加传统武术养生是靠自己亲身去实践去体验和体会, 悟其内在的意蕴之深、技巧之妙、意境之美。在不知不觉中, 探索武术养生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和身心锻炼, 充分将“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贯彻到我们的生活中。
1.5 拓宽高等学校体育发展领域, 推动传统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 经过世代相传, 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传统武术养生在高校体育中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同时, 以地域性为特征的武术养生健身活动会逐渐成为推进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传统武术养生之所以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 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 繁荣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高校武术养生活动面向的是以后走向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大学生, 把传统武术养生思想溶于学生日常的体育教学中, 使学生认识到其精华, 就会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领域。因此, 不断开辟高校武术养生活动的发展领域, 对传统武术养生进行创新, 是传统武术养生不断发展和繁荣的重要途径。
2 结语
综上所述, 五千年华夏文明所培育起来的传统武术养生文化,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深厚的哲学健康理念。以及全身心健身及育人功能是其它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 也是优秀文化的传承基地, 理应有武术养生课的一席之地。武术养生课程在高校中发展, 不仅可以丰富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之内容, 有效激活高校体育健康教学, 而且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传统养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精华, 有着独特的健身方法。它是中国古代的养生方法与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方法相结合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全面融入到大学校园, 引导和教育学生主动、积极、科学的锻炼身体, 获得独立开展养生运动的基本能力, 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和良好锻炼的生活习惯, 为自身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传统武术养生,养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2]邱丕相.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学校出版社, 2008.
[3]李旺华.武术与养生[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4]李文勇, 马爱民.中华养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科学化[J].搏击.武术科学, 2007.
[5]常继斋, 张云龙.民间传统武术在普通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研究[J].运动, 2010.
[6]胡小明.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J].武汉体院学报, 200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