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与老年养生

2024-10-10

少林武术与老年养生(共7篇)

少林武术与老年养生 篇1

1 养生中的精、气、神

养生,它的最高目标有三点,第一是要健康,第二就是要快乐,第三是要智慧。它把一个人的生命实际上就看成是三大要素,那就是精,气,神。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养生并不复杂,无外乎就是养精、养气、养神三点。

“精”,一个米,一个青,代表一种精米。广义的精它代表了生命所有的精微物质,比如说人身上的精液,血,还有吃进去粮食的营养成分,中医上有词叫水谷精微,水谷里面精微的部分,就是那些有形的东西都叫做精。狭义的精,我们可以从狭义这个层面来理解它,那狭义的精主要就是指肾精,中医上讲叫肾藏精,这个肾它可以收藏这个精,精微物质,这个肾精,那是生命的一种原动力,是生命的一个基础,也叫先天之本,肾精的作用在人的生命的活动当中,有两个作用,一是本源,另一个是主管生殖。

“气”,有人说气是物质,有人说气是功能,有人说气是信息,有人说气是物质、功能、信息的三位一体,气可能就是一种能量,一个人有气就活,没气为断气,断气就死了,所以应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气的强弱就是生命力强弱的一种表现形式。

中医把这个气做了非常精细的分类,可以分成六类,第一类气叫做元气。这个元气主要是从肾而出,还有宗气,宗气主要是结于胸中,还有营气,营气主要是在血脉当中,血与脉中,起到一种营养、乳养的一个作用,第四类气叫卫气,卫气主要是流行于脉外,起到一种护卫机体的作用,另外还有经络之气,还有脏腑之气,

“神”,神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就是一切神妙的东西都叫它神;狭义的神,中医认为,神是心藏神,是心所藏的,所以又叫心神,这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养生不能进入一个误区,一提养生,就是要吃什么,实际上养生重在养心,就是养心神,神是生命的主宰。

所以精气神这三个字,精是生命的基础,物质基础,气是生命的一种能量,也是精和神的一个中介,一个桥梁,而神是生命的主宰。所以养生学中的精气神,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提升生命的境界,而不是光是吃什么吃什么,吃这个吃那个,最重要的是要修心。

2 武术中的精、气、神

武术的体育属性,是现在武术发展的主概念。追求健康,防身自卫,使人身心娱悦,增长智慧。同样是武术追求的最终目标。武术在民族文化的摇篮中,不断汲取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使之理论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合一、内养性情、外练筋骨养身思想和健身之道。在技术要求和套路演练上,也非常重视对精、气、神的追求。

“精”,精要充沛。是指套路演练中的武术意识、攻防思维活动的自觉心理状态。演练武术时,要求全神贯注,情绪饱满,能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这种精表现在面部应是“含而不露”、“神态自然”。精神状态不仅要体现在攻防动作中,而且应贯彻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套路演练得有气魄。

“气”,气要下沉。对呼吸的要求是“气宜沉”,要气沉丹田。因为呼吸在运动中关系着运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劲力的催动,即所谓以气催力。武术套路运动,结构复杂、起伏转折、快速有力,这些特点决定了套路运动强度大,对气的需要也大。如果不善于掌握和运动“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的方法,就难以持久,破坏运动平衡。除了沉气之外,还有提、托、聚三法,合谓“提、托、聚、沉”。

“神”,既神韵,内在的修、德行与功力的体现。武术汲取了中医、养生中的精气神理论完整的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提炼出了内三合、外三合、四击、八法、十二型之说。

中国古典哲学是武术的思想渊源,尚武崇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武术运动中精气神的体现,不仅靠每一个手法、眼神、身法、气力、步型等技术动作的准确到位,更要靠的是内在的武术修为与形神兼备。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内,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气息的运动;外,指人体手眼身步的活动,以意识引导动作,套路演练在技术上特别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

3 养生与武术都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相互影响促进

养生与武术在长期的相互融合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养生与武术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最终目标都是健康,快乐与智慧。养生与武术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圣先贤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也就是佛家最终表述的,实际上就是觉悟,智慧。

人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包括三个层面的和谐:第一,人和自然要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这就叫做天人合一;第二个层面人和人之间要和谐,人和社会要和谐,叫人我合一;第三个层面的和谐,那就是人本身的心身的合,也就是精气神要和谐,精神要和谐,精又可以说是形,所以这就是叫形神的合一,达到这三个合一,就达到了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

形神合一无论是对养生还是武术,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中国的养生与武术精华的,也叫做形与神俱。就是精神和形体,要统一起来,禅宗上讲,叫饥来即食,困来即眠。在武术演练时要思维专注,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在技术上特别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这就是形神合一,这一点特别重要。比如东西方健身方面,这也是中国养生和西方养生最大的不同。西方养生,比如练跑步机,在跑步机上跑步的时候,还可以听MP3,可以打手机谈几百万的大生意,可以跟别人聊天,今天你吃什么了,我吃什么了,可是中国人养生比如打太极拳,不可能一出手,一站桩,一个搂膝拗步,就相互聊天,今天你吃什么了,去哪里玩了,股票涨了跌了,那绝对不可能的,习练者全神贯注在里面,这个效果是最好最好的,千万不可轻视。天人合一,内外兼修,形与神俱,就是养生和武术融合与相互促进发展的最好体现。

养生和武术绝对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他们都看待一个人就是一个整体,追求整体运动观,这个整体不仅是人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还有人跟天也是一个整体。小宇宙大宇宙,天人合一。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都是合一的。在对对立统一这个宇宙根本规律的把握上,更注重对立面的统一和协同,强调从统一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过程性,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天道观的重要特点。比如在武术中就表现为既注重每一个动作的规格和细节,又更注重单个动作与单个动作的衔接,全套动作演练的功力和气势,动作的衔接要顺畅,全套演练要气韵生动、气势连贯、一气呵成。而西方人也有他的好处,那就是他是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就看这个人是什么,是什么器官,什么组织,然后细致到细胞、分子、原子DNA等。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有推广和继承,中医养生和武术在推广方面,的确比较难,在现今的市场经济商业化体制下显得比较落后,不像西医和西方体育那样,因为它有非常规范化、商业化的操作。所以中医和武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相反成为最麻烦的问题,想要把它梳理好就已经很难,而且推广困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当今中国年轻人传统文化的缺失,所以要想弘扬中医和武术,必须首先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大家都清楚了,认可了,信服了,这样的有用的中医,这样优秀的武术,自然而然地就传播开了。

摘要:武术与养生同属于人体文化性质的范畴,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武术与养生的长期相互融合促进了二者的共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延伸。

关键词:养生,武术,精,气,神

参考文献

[1]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其成.中医文化复兴是中医复兴的重要途径[J].中医药文化,2006(1).

[3]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张其成.国学养生[M].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郎孝文.太极拳的气与功[J].武当,2007(6).

少林武术与老年养生 篇2

《孟爷武术养生学会》是由已故承德市武术前辈孟次礼的大弟子范耀忠及已故老拳师马文元,陈风鸣,王强等老师的弟子和武术爱好者组成,是民间自发的非营业性群众组织。在市武术协会领导下,开展各种类型的武术拳种、静功养生、武术理论常识培训,把孟爷的武学思想不断传承。

孟爷姓孟名广智、字次礼、号乐安翁,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历经三朝沧桑,仙逝于1998年农历五月十七日,高寿110岁。孟爷学识渊博,精通《易经》喜读唐诗,对释道儒三家的养生真谛颇有研究,对养生更有其独特的妙法。解放前孟爷曾以教书为业,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即为课业之师,又为正业之师,可谓桃李满天下。孟爷一生教书育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85年参加全国武术挖掘工作。1983年被承德体委评为“体育先进工作者”,85年被河北省授予“健康老人”称号。孟爷99岁大寿时,承德著名画师关阔先生画了一幅“眉寿图”以表祝贺。并题词:无吾相,无人相,无边寿相,有德缘,有善缘,有大福缘。

孟爷酷爱武术,习练的拳种主要有六合拳,通臂拳,形意拳,八卦掌,十二趟弹腿,太极拳,太极剑等。孟爷为后人留下的习文练武座右铭是:习文增智慧,练武长精神。教育英才士,同为福寿人。

为把孟爷的文武之道挖掘、整理、研究好使之传承发扬光大。本学会愿在市武协直接领导下,积极参加市武协组织的一切社会活动,配合武协把传统武术挖掘好、传承好、宣传好、服务于大众,使传统武术的开展普及更上一层楼。为使喜欢习练武术养生的人习练学习方便,本学会常年有人义务辅导。有意学六合拳,形意拳,八卦掌,十二趟弹腿,太极拳(孙氏,陈氏,杨氏。太极拳)及武术器械的人欢迎积极参与。

孟爷武术养生学会的辅导老师是:

范耀忠:1950年11月生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华武术》俱乐部会员。现任承德市武协副主席。杨氏太极拳段位制考评员,指导员。孟爷武术养生学会会长。武术段位伍段。自幼喜爱武术,1967年拜孟爷为师学习武术,当年和孟爷学练十二趟潭腿,六合拳,形意拳,五行拳,十二形,五行连环拳,金刚八式,养生八卦掌。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42式太极剑,初级剑术等。2011年5月参加了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中华武术》杂志社,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部举办的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六期太极拳名家李德印42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讲堂班。2013年10月参加第八期太极拳名家曾乃梁42式太极拳剑讲堂班,均获结业证书。2011年获承德市首届“天星杯”传统武术展演优秀奖。2012年获承德市首届职工太极拳比赛男子太极剑一等奖。2012年获承德市传统武术名家表演奖。

2011年,2012年获承德市传统武术优秀组织奖。

2013年在“全民健身日”中获承德武术展演大会优秀组织奖。现传承和教练六合拳,形意拳,太极拳,十二趟弹腿,及养生八卦掌。联系电话:*** 黄有田:1956年1月生人,现任承德市孟爷武术养生学会副会长,兼总教练。孙氏太极拳,形意拳传人。黄有田自幼习武(九岁),先后跟随冯宝章,陈凤鸣、王强、孟次礼、马文元(马文元老师生于1917年1月15日,仙逝于2010年9月1日寿高94岁,一生习武。马文元从师舒华,(舒子云)任原热河(承德市)国民党汤玉麟司令的武术教官。海桂元(海魁三)孙禄堂的嫡传(张作霖的秘书兼保镖)等老师学习形意,八卦掌和孙氏太极拳,孙氏传人。对武术特别热爱,热心钻研武术事业,一生与武术相伴。

1994年荣获首届河北深州国际形意拳大赛二等奖。2009年全国孙氏拳大会一等奖。

2012年参加北京举办的国际武术节大赛获两项金牌。

2013年参加中国四川峨眉武术节获形意拳金牌,器械八卦刀银牌。多次参加承德市举办的武术的名家表演。几年来一直从事武术教学辅导工作。辅导学员学习形意拳。八卦掌及孙氏太极拳。

联系电话;***

武术导引养生文化与健康 篇3

关键词 武术 导引 养生文化 健康

一、武术导引养生文化的概述

武术导引养生文化中,导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术和治疗术。亦作“道引”,导是指导气令畅,引是指引体令柔。导引通过肢体动作、呼吸吐纳、心理调节达到强身健体、疏通经络、调摄精神的目的[1]。养,即调养、保养、补养的意思;生,就是生存、生长、生命的意思。总之,导引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导引养生文化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健康养生的思想形态,主要侧重精神领域,具有明显的学术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广义上来说,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健康养生文明的成果,这种文明成果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

二、武术导引养生文化对健康的诠释

(一)健康的概念

我们应该明确健康的概念,古代常以是否有病作为分界线,有病为不健康,无病则为健康,而现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3]。因此,健康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的完满状态。

(二)养性—精神锻炼,养生核心

养性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阴阳调和、延年益寿的目的,让生命时刻处于最佳状态[4]。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同的情绪给人带来不同的结果,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当中,好的心情就是天堂,愤怒的情绪就是地狱。所以保持愉悦心情,能够使我们的身心更健康。

(三)修德--欲养性,首尊修德,修德是根本

高尚的道德修养要消除来自心灵与外界的重要干扰,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的内外和谐的空间,它是精神乐观,有益健康的保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为养生的至尚规范。精神上的修养高于物质上的满足,道德健康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以平和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琐事。

(四)畅怀—心宽、乐观

心气常顺,百命自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是生命的源泉。只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从心出发,那么健康就可以自己把握。我们应该鼓励人们通过自己内心的改变来把握健康的主动权。当人的欲望和怒火下降的时候,心火下降,水火相互融合,身体就达到平衡状态[5]。我们要对工作和学习充满信心,在各方面不断进取,保持旺盛的精力。一份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三、武术导引养生文化对健康的意义

(一)社会层面意义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富贵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病等,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导引养生主张通过运动养生保健功来预防和缓解疾病对人体带来的伤害,讲究的是调和,是循环调理,是系统中的平衡。它不会治标不治本,不会看到一个表象攻其一点,而是个体生命当作整个科学系统去调养、去平衡[6]。了解导引养生文化并把它应用到自身的生活习惯之中并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家庭层面意义

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经常患病,特别是重症疾病,必然牵扯家人来照料,时间久了会把家人拖垮。了解导引养生文化并坚持练习养生功能够使人的身体走向健康,一人健康全家幸福。所以身体健康十分重要,重于一切。应当采取多元化方法,保证身体健康。

(三)工作层面意义

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承担着一定的工作任务,有时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完成工作任务,还有可能被繁重的工作任务压垮。导引养生文化指导下的养生功简单易学,只要长期坚持练习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承担繁重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我们生活的保障。

四、结语

我们要想获得健康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合理的运动调适身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享有高质量、有意义的、充满活力的生命。武术导引养生文化通过养性、修德、畅怀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当我们遇到难事需要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处之,这样不仅有利于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而且能够使我们更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寿.导引养生图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 康军,陈少青.养生文化的异化与体育价值观的时代思辨[J].体育与科学.2011.32(05):73

[3] 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报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李抱扑.(图解中国养生术)中国正统养生学大揭示[M].海南:南海出版社.2008.

[5] 王珏,曹军,老子.养生智慧[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试论养生与传统武术的关联 篇4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它不仅仅凝结了中华民族人民的辛勤汗水, 更是广大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华武术博大精深,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儒、墨、道、法枝附叶连, 同时又与中国的阴阳五行、中医理论及导引和吐纳技术相辅相成。令当今世人为之慨叹, 武术开启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地“新丰碑”。

传统武术在中国绵延几千年, 无论是太平盛世, 还是兵连祸结, 传统武术都以顽强的生命力, 口传身授代代相传。凝结了炎黄子孙的不朽气节, 锻造了华夏子民健壮黝黑地身躯。为华夏民族的延续, 为龙的传人地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更为一个泱泱大国屹立于东方扎下了深“根”, 并开花散叶, 硕果累累。

唐帝国的盛世让一千多年后的我们“浮想联翩”, 而清王朝的甲午惨败, 却勾起了我们不愿回顾的血泪与苦难。唐朝的兴盛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以武取仕的新途径, 激发了传统武术的兴练, 促进了技击功能的演进与发展;而清朝的衰败与腐朽, 使“武举制度”断送在“爱新觉罗”的手中, 原本强大的清军铁骑, 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变的不堪一击。传统武术也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其技击功能逐渐转向了健身养生。在当今社会, 健身养生备受人们的关爱, 因为人们的生活物质上得到了满足, 精神追求挣脱了思想束缚。小广场、大公园每到夜晚这里人头攒动, 此起彼伏, “广场舞、太极拳、扇子舞、抖空竹”等。当今人们健身养生项目中不仅有来自西方的体育舞蹈, 更有我们博大精深地传统武术。文章对传统武术与养生关系进行剖析, 并从中探寻养生与传统武术的交集, 对养生与传统武术的关系做一一阐释, 希望可以对传统武术与养生二者的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2 健身养生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便捷的交通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 使我们当今人们在方便与快捷中, 享受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我们可以足不出户, 网购商品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同时我们可以不用翻山越岭, 便会一日千里解决所需问题;我们可以不必担心风吹雨淋, 却可以在网络世界享受自然景观。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面前, 我们享受到的乐趣使我们沾沾自喜, 却忘记了身体健康, 并导致了一系列“文明病”的发生, 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同时人们在稳定安详地社会环境中, 物质得到了满足, 人们对长寿的愿望与日俱增, 对健康的要求更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 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 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数据显示, 2010年中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 比2000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7岁, 提高4.04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与十年前相比, 由3.70岁扩大到4.99岁。

人们将健康视为生活的源动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壮的体格更是人们追求和享受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然而一种实用而有效的健身方式成为人们不断探寻的终极目标。中国的传统武术绵延数千年, 然而其特殊的健身功效正是人们苦苦寻求地结果。传统武术不仅具有技击格斗之功效, 更是养身养心的首选锻炼方法。传统武术不仅仅可以缓解人们身体层面的疲劳, 更能够为习练者树立强大的内心。同时传统武术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动静结合, 使身体各部分达到一张一弛, 和谐统一, 快慢一致, 无论在速度、力量、灵敏性与柔韧性上, 将会对人体机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传统武术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使人们在吵杂繁忙地社会环境中, 适当的放松, 放平心态, 降低人的欲望,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 养生与传统武术关联

探索生命规律, 传播养生之道, 遵循四时节气, 找寻健康法宝。养生已不是从前的闭门造车, 避不见人。如今养生不仅局限于书籍、杂志, 更是跃然成为电视节目的收视点, 活跃于网络媒体中。传统武术更是我们国人不断提倡的文化瑰宝。传统武术涵盖养生, 且养生与传统武术更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3.1 从历史角度看传统武术中的养生

“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内篇》中。其中, “养”是指护养、保养、培养;“生”是指生命、生长、生存。所谓养生, 就是为提高生命质量, 在遵循生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的一些方法。

史料和文献的相关分析认为, 养生是独立于传统武术而形成的一个文化体系。虽然二者互有交集, 但从时间点上分析其时间大约出现于明末清初, 满族贵族入关, 灭朱家明朝和李自成大顺政权, 并要求民间禁武, 禁止民众反抗, 以捍卫刚刚立足的新生政权。而传统武术也由明处转往“地下”发展, 使传统武术受众群体大大减少, 同时传统武术的功能也发生了“分歧”。传统武术与养生在这一特定的时期得到了繁荣与普及, 更是两个文化体系相互交集的良好印证, 二者相辅相成, 传统武术在养生思想指导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 而不少养生术则开始成为传统武术的重要辅助训练手段之一。也使传统武术的养生功效得到了很好地发挥, 所以说传统武术与养生的交流与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3.2 从宗教角度看传统武术中的养生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纵观中国文明的发展史诗, 宗教的兴盛与衰落, 与这个古老东方大国的强大与衰弱关系密切。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民族无论在科技、思想、军事、文化等方面对世界文明的进程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和功绩。作为古老的东方大国, 宗教的诞生与延续, 为这片炙热的土地增添了诸多神秘色彩, 仿佛将一切置身于若隐若现的仙境当中, 引领西方虔诚的探险者来到这片神秘国度, 而宗教正是神秘国度的华丽“外衣”。源于中国东汉末年的本土宗教———道教, 其创始人张道陵主张“重人贵生, 性命双修”, “重人贵生”认为天地之间“人命最重”、“寿为最善”, 乐生恶死、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而“性命双修”则认为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时并重。不但要追求强壮体魄, 也要追求健全的心理素质, 使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两个方面都得到活泼的发展, 这才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

道家思想对传统武术影响颇深, 使传统武术出现了内家拳与外家拳之分, 而传统武术中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更是与道家思想结合的“佳作”。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公元二世纪开始传入中国, 随后传至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及地区。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 与中国传统武术二者相得益彰。如今人们提起佛教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少林寺”, 随后不间断的闪过一个个身手矫健、武功盖世的武僧身影。“少林功夫”也一跃成为当今世人积极追捧的传统武术“知名品牌”, 除了少林拳法、少林棍法,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不知源于何人所创的“易筋经”, 其成为佛教练武参禅, 健身修行的一种武术技能。更是在“易经经”的催生下“少林功夫”应运而生, 高深莫测。

3.3 从中医角度看传统武术中的养生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 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 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 通过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的方法, 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 进而得出病名, 归纳出证型, 以辨证论治原则, 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 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在传统武术中的点穴位与我们中医理论中的针灸与穴位按摩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同时医学上的经络走向对传统武术的攻防技击, 最终形成了连贯简单、一招制敌的擒拿动作。通过对中医论理论穴位和经络的研究, 为传统武术攻防技击带来光彩夺目的“新篇章”, 更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增添了诸多的神秘色彩。

4 结语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灿若星河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处处彰显了其显著的优越性。同时传统武术既经历了“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的民间禁武, 又有“居则教民于射法, 出则教民于应敌”的大发展时期, 使传统武术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跌宕起伏。随着时间的推移, 传统武术功能也在逐渐转换, 以技击功能为主的传统武术与健身养生、武术竞技等方面变得更加紧密起来。尤其当今社会对传统武术———健身养生方面更为关注, 中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 老龄人口正在逐年不断增长,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 占总人口6.96%, 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 占总人口10.2%。老龄人口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 而“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老有所教,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更是成为构建和谐社会, 打造“夕阳红”晚年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 老年人对良好的身体健康的向往变得尤为强烈。传统武术动静结合, 轻柔缓慢, 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益寿延年, 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 身心愉悦, 使他们可以安享晚年。

摘要: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它不仅仅凝结了中华民族人民的辛勤汗水, 更是广大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华武术博大精深,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文章从养生视角出发, 从历史、宗教、中医理论角度来论述养生与传统武术的微妙关系, 为传统武术和养生理论的发展谋求新的共同点。

关键词:传统武术,养生,关联

参考文献

[1]刘晋元, 常尘臣, 孙艳.传统武术创新的哲学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 2004 (2) .

[2]杨本升, 刘爱荣, 李成银.发展传统武术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 2001 (1) .

[3]严广才.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J].武术健身, 1989 (2) .

[4]阮纪正.《中国传统武术史》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5]丘丕相主编.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6]杨东野.养生智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

[7]于文明, 舒天音.中华养生宝典[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5.

[8]吕继光.传统保健养生文化导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0.

少林武术与老年养生 篇5

1 传统武术对养生观念的奠基

中华养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它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 采用一定的手段, 起到保护生命, 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中华养生观认为, 人的三元, “精、气、神”为人体生存的关键, 只要保护好这三样, 就能够祛病消灾, 益寿延年, 有关养生的具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活动身体、求医问药、注重饮食起居等, 还有的是重视内在的修养, 像心平气和、蓄精养神等, 都能很好平复心气。而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深厚沉淀, 它的理论和表现方式, 均受到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影响, 而构成其独特的理论内容。

尽管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武术已失去了最当初的搏击意义, 但是传统武术独特的养生观念, 以逐渐演变为其最为实用的社会价值。传统武术的养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强健身体, 帮助人体的生理机能进行强化, 促进健康的发展;另一个就是怡情养性, 通过传统武术的训练过程, 起到开拓心神的作用, 让参与者的心理状况得到优化。例如:像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太极拳, 其主张“刚柔并济”的练习思路;刚, 指思想和情绪的坚定, 柔, 指的是精神和形体的放松, 传统武术强调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动静结合, 动为活跃身体机能, 静寓意身心的调养, 这两点, 正是养生理念的要义所在, 而太极拳如今在世界风靡的原因, 也多是其深厚的养生功效, 从这一例证中不难看出, 现代养生的形成, 同传统武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有正视二者的关系, 才能更好将传统武术利用进现代养生, 更好促进锻炼者身与心的进步。

2 传统武术在养生方面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各方各面对人的文化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在培养自身文化水平方面, 传统武术有着积极的作用, 养生文化重视“养心养德”的优良传统, 提倡“德”与“心”的共同进步, 而中国传统武术, 既要求学习者要培养出顽强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还要求在内心的思想方面进行升华, 脱离低级趣味, 尚武者通过坚持不懈的武术锻炼, 面对险恶的环境, 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 这也正是养生思想的核心体现。在传统武术和养生文化的熏陶下, 人们能够不断地有所领悟, 补充传统知识, 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抵抗住外界对自身的不良诱惑, 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 使人们注重身与心的和谐发展, 顺应自然的简朴规律, 更好调节人们的心理情感, 让人的精神和内心世界得以协调发展。

最近几年, 有不少养生专家带着自己独特的“秘方”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之中, 一会儿是“教授”, 一会儿又是“道士”, 再加上媒体的大肆宣扬, 搞的社会上的百姓一时难以分辨真假, 其中, 因为误信了所谓“养生专家”的“养生理念”而导致身体出现问题的民众不在少数, 这出闹剧的根本原因, 就是人们对于养生知识, 没有一个清晰认知, 所以,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提倡武术养生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武术养生讲究“形神兼养”, 有些传统武术的练习动作轻柔缓和, 姿态优美, 在室内可以进行练习, 在户外同样能够进行, 并且练习者还能根据自己的情况, 设定合理的练习计划。比如:早晨练习动功, 活动身体, 对肢体筋骨都有好处, 而晚上练习静功, 修养内神, 对自己的精气神, 会有一个很好补充。传统武术养生的练习, 能增加参与者的学习兴趣, 让对象不仅仅局限在老年人, 像学生、上班族都可以参与进来, 通过对传统武术的练习, 感受传统养生的思想精髓, 对人的健康意识能起到很好引导作用, 有利于人们更好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去。

3 传统武术与现代健身的结合

对于传统武术的存在与发展, 要有一个足够清晰的认识, 明白这项运动的最终走向, 这样才能将传统武术更好地融合进现代健身思想中去, 利用这一载体将传统武术的核心思想发扬光大。当然, 每一名希望通过传统武术而强身健体的朋友, 都应该将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定为目标, 在自我督促下, 一方面能更好利用传统武术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对传统武术与现代健身相契合上提出稳固的发展建议。而在传统武术与现代健身相结合的过程中, 对于传统武术中的一些核心理念必须要有所坚守, 因为那些正是成就我们今天社会道德的根基。现代健身强调人与自然的接触能够促进身心平和的发展, 而传统武术中, 也有“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说明, 有些东西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磨掉的, 只要理性对待, 传统武术和现代健身定能达到积极的结合作用。

随着工作任务的繁重, 以及对手机等通讯器材的过度依赖, 许多职员往往是长期坐在办公室里, 出门就是乘坐交通工具, 也很少参与户外活动, 加之在工作生活中承受的压力不能得到合理释放, 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 他们本身也能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小问题, 但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应对, 所以, 对于这种情况, 传统武术的应用能对他们起到正面作用, 比如说像传统的“五禽戏”“吐纳术”等, 不需要太多时间, 也不需要什么具体活动场地, 在工作间隙中, 站起身, 心平气和的锻炼一下, 相信对于很多上班族的健康, 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 对于一些身体健康的人来说, 传统武术的练习也不是没有作用的, 医学上强调“治未病”, 说的就是让人们主动预防那些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疾病, 加强自身的免疫能力, 就能有效预防疾病, 对于这一点, 学生不能忽视, 在适当的课业休息期间, 可以一人, 也能多人, 进行武术上的演练, 既能适当减轻学业繁重带来的压力, 还能调养身心, 让人的精气神充沛, 回归到最佳状态;而像一些老年人, 则更应该注重传统武术带来的养生作用, 空闲的时候, 一群人可以在公共区域进行易筋经、八段锦、六字诀等传统武术中的养生技法的演练, 通过交流, 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增益身体上的健康。

4 结语

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 现代也并不意味着全面, 只有将二者合理进行结合, 才能达到最终想要收获的结果。传统武术是中华文明的古老传承, 它的内涵, 并不仅仅是只言片语能够解释出来的, 同样, 它和养生之间的关系, 也是紧密而复杂的。进行锻炼时, 不能盲目开展, 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 对将要进行的活动有个合理评估, 这样, 才能使身与心同时得到发展。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传统武术也用其自身独特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 相信在我国全民健身的热潮下, 传统武术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源.从养生视阈论传统武术的价值与现代健身思想的契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 :39-42.

[2]周高远.从养生角度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性发展[D].河南师范大学, 2014.

少林武术与老年养生 篇6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休闲养生旅游成为新的市场发展方向, 休闲养老非常符合现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有助于解决社会性养老问题, 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长三角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高的区域, 该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 老年消费观念和老年消费能力较强, 养老休闲市场巨大。同时该地老年人养老需求多样, 对休闲养生和异地养老等新的养老模式有着较大的需求潜力。

养生旅游对老年人有着积极的作用, Parlett等 (1995) 通过长期观察, 定量分析老年人室外休闲活动与健康和长寿关系;Di Mauro等 (2001) 认为休闲养生有助于老年人克服的忧郁, 改善健康状况, 延长寿命;Dwyer等 (2004) 调查发现意大利老年人休闲时间和内容存城乡差异。我国旅游学界对老年人的研究正在兴起。孙樱等 (2001) 在北京市区的调查发现:揭示了北京退休老年人四季休闲生活、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及时空规律;马惠娣等 (2002) 同样发现北京、上海等地的老年人休闲观念落后, 休闲活动类型不多;杨国良 (2002) 在成都的调查, 也发现老年人的休闲方式、休闲频率、休闲空间选择存在规律;林勇强、史逸 (2002) 分析了老年人休闲活动与室外活动的关系;岳俊芳 (2005) 建议企业界应当重视老年休闲市场问题, 以及在旅游、娱乐、文化、体育、健身等方面安排。陈金华、李洪波 (2007) 的研究, 得出老年人休闲行为、时空选择与休闲意愿。严冬琴、黄震方 (2009) 对长江三角洲的研究结果表明, 老年人有着普遍的休闲需求, 休闲环境、产品与服务活动受到老年人欢迎, 虽然居家养老仍是首选, 但养老已经体现出多元化需求, 休闲养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李天元, 黄婧, 邓军华, 曹菊枝, 张冲、易银飞等 (2011) 分别对成都、湖北、河南、山西、广州等地的老年市场进行了考察, 提出相关的开发建议, 以及危机防范与应对。

总体而言, 国内外学者的学科背景有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理论, 研究方法方面多采用访谈、数理统计等。对比发现, 国内学者的研究角度较为单一, 观察周期也较短, 显然理论和系统研究都不是很成熟, 因此没有能够揭示出老年人休闲养生的基本规律。加之, 我国地域广大, 差异明显, 已有研究仅仅关注大城市的老年群体, 对其他中小类型城市的群体关注不多。实际上, 我国很大一批城市大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 老年休闲养生的满足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鉴于此, 本文选择消费者行为学、休闲学、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 对长三角地区老年养生旅游的人口统计特征、物质诉求特征、心理诉求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开发老年养生旅游市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期为构建和谐的老龄化社会提供有益的补充。

二、老年人养生旅游及其诉求特征

(一) 人口学特征分析

据统计现实, 我国老年养生市场多以男性为主;出游年龄集中于55到64之间, 尤其是55到59岁这个年龄段最多。60到64岁是老年退休期, 这部分老年人有很强的经济基础和体力储备, 对养生旅游的也较高。进入65岁以后, 他们的体力逐渐衰减, 考虑到旅途的安全和个人的身体健康, 他们出游率开始下降。从职业、月收入和文化程度来看, 大概80%的老年人仍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 尤其以教师和公务员最多, 其次是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部分管理人员, 农民和公司职员这类人群的出游比例非常少。以上表明, 尽管我国离退休人员闲暇时间很多, 但外出旅游的并不多。我国老年旅游者的首要出游目的依然停留于游览观光, 老年养生旅游也是如此。出于身体健康的考虑, 银发一族对健康养生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依然较大。

(二) 养生旅游的物质诉求分析

大部分老年人拥有比其他类型游客多得多的外出游玩时间, 可以从容地安排外出旅游、休闲养生。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 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 银发一族退休后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医疗有了很大的保障。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 老年人具有非常宽裕的退休收入, 使得他们有很高的消费需求, 能够激发养生旅游的动机。

(三) 养生旅游的心理诉求分析

老年人退休之后, 活动范围变得很小, 很多只局限于家庭和社区邻里, 与过去相比生活节奏也渐渐变缓。老年人群的心理特征接近自向, 这就决定老年群体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安全的养生旅游产品。1996年, 行为风险因素调查系统显示, 环境安全性与老年群体的活动能力、活动范围正相关, 环境不安全会导致老年人的状态低迷。因此, 老年群体会选择一些知名度高、安全性好、并趋于成熟的养生旅游产品。尽管老年群体有参与旅游活动的要求, 但他们排斥激烈运动项目。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老年群体倾向于选择参与强度较弱的养生旅游活动。

三、发展老年养生旅游市场的建议

(一) 养生旅游应注重老年旅游组织形式

很多养生旅游会采用团队和散客相结合的旅游组织方式。因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大致相同, 老年旅游团队的同质性大, 旅游进程容易把握。而且团队旅游可以促进老人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因此这种方式是绝大多数老年人所喜欢的出行方式。但也存在一些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 他们喜欢独自旅行, 或者是老夫老妻结伴而行, 这些老年朋友结伴成群, 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对这部分老年旅游者, 可以相应地提供“散客”旅游产品并配有服务。

(二) 养生旅游要体现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从全国各地旅行社所推出的老年旅游产品来看, 老年旅游产品与大众旅游产品无异, 不仅线路单一、行程紧张, 而且旅游活动内容缺乏新意。我们都知道, 消费的方便化、保健化和舒适化是老年人所关心的, 这是由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的。因此, 养生旅游的特点也决定了在安排老年人整个游览中, 旅途不能太长, 时间应该安排的宽松一些, 可以在旅途中穿插一些相关的康体娱乐活动以帮助老年游客恢复体力。

(三) 设施建设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群体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因此, 在设施的建设上, 需要满足他们的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旅游宣传材料在印刷字体的选择上, 可以考虑采用大字号, 这样就可以给老年人的阅读带来方便, 在细微处体现对老年旅游者的关心;在接待设施方面, 地面的防滑处理, 沿墙、大小便器旁、沐浴处应配备不同高度的扶手, 各种常用药品、紧急呼救系统也需要为其准备, 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卫生、温馨、人性化的旅游氛围。

(四) 老年养生旅游要考虑安全问题

少林饮食养生研究 篇7

关键词:少林饮食,科学安全,价值突出

关于少林寺的新闻经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因为少林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影响很大,人们希望看到正确的论述,希望运用少林文化遗产中的精粹为自己的健身养生服务,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是要挖掘少林文化遗产中优秀的饮食养生文化,使之产业化,让更多的人受益。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95 年),创建距今已有1500 多年历史。少林寺建成初始,少林寺内的饮食还不太科学,当时僧人营养不全面,加上锻炼很少,致使寺庙内的僧人体质虚弱,后来随着寺庙的发展,饮食也迅速发展了起来。

1 少林饮食的历史

少林文化是复合文化,它受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极深,中国饮食文化很早就突出以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皇帝内经》里就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后来受老庄“无为而清静”、“蔬食以遨游”思想的影响,一大批隐逸文人志士,崇尚自然,认为“吃肉使人气浊,吃素使人气清”为了追求清气,极力奉行素食。如《孟子》梁惠王上曰:“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是表示仁慈。另外,儒家也曾经要求在父亲或母亲去世后子女要服丧,在其间断一切肉食,穿着布衣。

在古印度,佛教僧团实行乞食制度,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不选择荤与素。到现在除了中国佛教( 以及直接从大陆传入的台湾佛教) 外,其他如藏传佛教、东南亚一带的南传佛教、日本佛教等等,并不忌讳吃荤。全世界的佛教徒都是吃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佛教刚开始传入我国的大都是小乘经典,由于戒律里没有明确规定僧人不许食肉,特别是从我国北方传入的佛教,因为天气严寒,僧人食肉也是普遍现象,因此我国僧人当初并没形成素食的风气。后来,以菩萨慈悲精神为本的佛教经典传来,如《涅槃经》、《楞伽经》、《梵网经》、《首楞严经》等。这些经典中都有根据慈悲和平的教义,由戒杀放生到主张不吃肉的内容。

中国南朝梁武帝(502-549)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积极提倡素食,并于天监十年(511 年)颁布《断酒肉文》劝导和命令僧人遵守,从此素食就成了中国僧人的优良传统。与梁武帝差不多同时代的北齐文宣帝,也曾经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戒杀断肉的素食运动。“断酒禁肉,放舍鹰鹞,去官畋渔,郁成仁国。又断天下屠杀。越六年,三敕民斋戒,官园私菜荤辛悉除。”(《续高僧传》卷十六)此后三年,文宣帝又连续三次下诏戒杀蔬食。(《北齐书·文宣帝本纪》)。梁与北齐一南一北,共同促进了中国汉传佛教僧人特有的素食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后中国一千多年的佛教文化。

2 少林饮食符合中医养生理论

按照中医理论的说法,有了食物之源,才能生成生命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气、血、津液等。这些营养物质维持着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从而使人体气血周流不息,生命不止。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即后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而饮食水谷的运化则由脾胃所主,所以古人有“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之说。这也是讲,人应注意脾胃的调养、合理的饮食,使脾胃运化功能健全,气血得以化生。《灵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由此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1]。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样水谷精气散布周身皮毛,流行在五脏经脉并作出适当调节,这是经脉的正常现象。而酒肉等肥甘厚味之品都是不易消化的食物,久食、过食、多食,久则成积,积而化火,就可以损伤脾胃,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进而影响到全身脏腑的正常机能,脏腑的机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时候疾病就产生了。

中医推崇辨证择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身体素质选择适宜的饮食。调配饮食时应注意食物适量,宜清淡,忌过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食不洁导致胃肠疾病或加重病情。[2]

少林的食材以五谷类为主体,并辅以蔬菜类、五果类、菌类及其他素食构成,并讲究戒酒及辛辣之品、如五谷类:小麦、大麦、荞麦、糙米、黑糯米、豆豉、大豆、小豆、扁豆;蔬菜类:冬瓜、南瓜、白菜、葱、姜、番茄、韭菜、黄瓜、山药、萝卜、百合;五果类:大枣、桃子、杏子、石榴、梅子、橘子;

中医认为豆类蔬菜的共性是性平,有化湿补脾的功效。

小麦甘、凉,入心、脾、肾经,养心,益肾,除热,止渴。

小米性甘微寒,有健脾、除湿、安神等功效。

荞麦甘,凉,入脾、胃、大肠经,开胃宽肠,下气消积,解湿热毒。

绿豆甘,凉,入心、胃经,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解药毒,主治暑热烦渴、水肿、泻痢、丹毒、痈肿;冬瓜性微寒,味甘淡,入肺、大肠、小肠、膀胱经,能清热利水,生津止渴,润肺化痰,解暑。

连藕甘,寒,入心、脾、胃经,生者能清热凉血。

菌类:蘑菇、木耳、银耳、这些食物是纯素食,不仅富含纤维而且又有着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蘑菇味甘性凉,归胃经,有悦神,开胃止泻,化痰理气之功效,可补脾胃,益中气,主治脾胃虚弱,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银耳、桂圆、红枣熬制的汤,调节禅僧虚弱的脾胃;精心炒制的姜片,驱寒去湿;细心烹调的罗汉菜,坚持“滚、烂、淡”的原则,既使人容易静心,又容易消化。

可以看出在少林寺的日常生活中以五谷类、豆类、菌类为主料,配合瓜果,戒五荤,戒酒,忌肥甘厚腻,这与中医学中的食养类似。

少林素食中的食物大部分都归脾胃经,而且性味甘平,都以天然绿色食品为主,忌大辛大热,这些食物都是容易消化和易于吸收的,不会加重五脏六腑的负担,符合中医以清淡为益的膳食原则。少林素食作到饮食无偏,有节、有度、清淡、现在谈饮食营养注意三点:多样、平衡、适度。

3 少林饮食符合现代营养学

少林武僧的午餐,主食三种,有馒头、白米饭和红豆粥,三种菜,豆腐炖土豆、青椒炒干豆腐和西红柿炒茄子,还有一个绿叶菜汤。每天早餐有牛奶和豆浆供应,午餐和晚餐基本都有豆制品。而这,就是少林武僧不吃荤食又能保持体力的秘诀!

乳制品本来就属于动物性食物,而大豆素有“植物肉”之称,其所含蛋白质与肉类相似,都是优质蛋白。因此虽然少林武僧不吃肉,充足的乳品和豆制品完全可以满足武僧们每日所需优质蛋白的数量,在少林寺的斋堂,每天中午还有红豆汤或者绿豆汤供应,这看似再普通不过的汤品,对于维护武僧的身体健康,预防“钾缺乏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量出汗是导致人体钾缺乏的常见原因,如果出现钾缺乏,将发生肌肉无力、瘫痪、心率失常、横纹肌肉裂解症及肾功能障碍等严重问题。因此在大量出汗时,一定要及时补充钾。而利用食物补钾无疑是最安全、最经济的补钾途径。[3]

4 少林饮食能改善现代人的饮食

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脂肪、高蛋白、的过量摄入造成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少林饮食中没有动物食品,有效的避免了这些高脂蛋白的摄入

佛教的养生观念于传统中医养生观念是一致的,都讲究以预防为主。尤其是肠胃病方面, 更应预防为主, 俗话说“病从口人”。佛教弟子有饭后刷牙, 便后洗手, 馒饭不食等等教法, 就是从源头上杜绝肠胃病的发生。少林禅修方面讲, 修禅即是修心。吃饭时不胡思乱想, 细心体会吃饭时的每一念感受。细嚼慢咽, 这样做有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也有助于胃肠道的保养。在少林功夫方面, 最突出的莫过于少林绝学《易筋洗髓经》, 通过其中八段锦图说内容为大家讲解少林功夫导引与肠胃病调理的关系。其中第三组“调理脾胃需单举”动作与肠胃病调理有密切关系,可以有效调节脾胃升降气机, 增强胃肠道的受纳及消化吸收功能, 并可对腹腔内脏器起到按摩作用。所以肠胃病的调理采用少林功夫导引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五谷为主,菜蔬、瓜果肉为辅的杂食观我们要做到以五谷类为主食,肉类为副食,蔬菜来充实,以水果来辅助,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调配饮食,使五味和谐,则有助于机体消化吸收,滋养脏腑、筋骨、气血,因而有利于健康长寿。

注重养成良好的进食规律,在进食的量和时间上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脾胃的协调,有张有弛,保证消化、吸收活动有节奏的进行。

5 少林饮食产业化

少林饮食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学中的重要一支,对很多人产生过影响,或者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少林饮食养生是少林寺僧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保健养生方法。

据《梁书·贺琛传》记载,梁武帝时期建业寺中有个僧厨,素菜烹调技艺精湛,有“变一瓜为数十种,食一菜为数十味”的技艺。以后,又不断出现技艺高超的僧厨,经过长期的改进、提高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寺庙素菜清香飘拂的独特风味。在此之后寺院素食随之发展起来,在人们饮食生活中别树一帜推动了民间素食风俗。

据饮食史料记载:少林寺的僧人曾款待过北魏孝文帝、唐太宗、清高宗等20 多位皇帝。比较著名的是三次规模较大的盛宴,分别是:潘龙宴、龙凤宴和飞龙宴。潘龙宴,公元629 年,2 月,大和尚昙宗为迎接唐太宗李世民的到来而特设的有60 道素肴的一次素宴。此宴的主菜是“老龙蟠窝”,而最受唐太宗喜欢的是“少林八宝酥”次菜是选用嵩山上的新摘下来的山珍,拌合蜂蜜、白糖、面粉等精制而成。太宗食后赞不绝口的说“真天下奇珍也。”[4]龙凤宴,是唐太宗游寺41 年后,大和尚昙宗为迎接武则天驾临而特设的一次素宴,此宴共计120 道菜,主菜是“龙飞凤舞”,而武则天赞赏的是“万花汤” 感觉此汤是异香扑鼻,具有清醒解乏之功效,服了之后是精神倍增。[5]飞龙宴是少林寺历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素宴,是在公元1292 年,大和尚福裕为元世祖忽必烈巡寺而准备的一次素宴。此宴共有90 道素菜,主菜为“鲤鱼跳龙门”,忽必烈最欣赏的一道菜是“中岳八景”,此菜以“崇山待月”、“卢崖飞瀑”、“玉溪垂钓”、“少空晴雪”等中岳八景为造型烹制而成,忽必烈吃后称赞是“天下第一美味”。[6]

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少林寺精研养生长寿而著名的和尚玄贵,他撰写的《少林寺长寿旨要》最为典型,包括:(1)参禅养生法;(2)膳食健脾法;(3)阳光照身法;(4)冷水浴身法;(5)寒暑风育法;(6)气功延寿法;(7)走越轻身法;(8)硬功壮体法;(9)金刚固体法;(10)金刚延寿功;(11)医秘延寿法;(12)按摩疏内法;(13)武术健身法。这十三法是少林寺僧在长期探讨长寿之法的实践中,继承山门宗风,不断吸收寺外各养生名师的宝贵经验,逐步创立的一种综合养生长寿全法。实践证明,此法对抗疫祛病,健身延寿,确有良效[7]

根据佛教的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道,苦行6 年,每日只吃一麻一米,后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一位牧女给他喂了用泉水熬成的乳糜状的粥后,恢复了元气,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夜里悟道成佛。后来,每年都仿效牧女的做法,熬粥供佛,从此,腊八粥就流行起来了。腊八粥实际上是以枣、杏、仁、核桃仁、莲子、花生、米、豆等煮成稀粥而成,它又称“佛粥”、“福德粥”、“福寿粥”。再后来,民间争相效法,特别是到清代,吃腊八粥之风更盛。

在少林寺素食的养生经验当中,有很多养生的食方颇受后人称道[7]例如:十谷健康粥( 糙米、黑糯米、小米、小麦、荞麦、芡实、燕麦、莲子、麦片和薏苡仁等分量混合文火熬制而成) 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肝肾的功效、酸辣黄瓜(黄瓜500 g,姜丝5 g,干红辣椒丝5 g。豆苗冬笋:豆苗250 g,冬笋肉200 g,姜1 片,酒适量,麻油一茶匙) 具有清热,开胃,益气的功效%蘑菇锅巴( 口蘑500 g,锅巴100 g,笋片15 g,青豆少许)具有悦神,益气,开胃,键脾的功效、莲藕黑豆粥( 莲藕500 g,黑豆100 g,黑枣8 粒,陈皮l/3 个,姜1 片,腐竹100 g)具有化湿,醒神,开胃,清热的功效、少林八宝酥(以灵芝、猴头菇、银耳、白果、木耳、嵩菇、香菇、茯苓八种山珍、补药分别制成)具有益气,强筋键骨,补益肝肾的功效交替食用,能起到强筋活络、提神健身、延年益寿的奇效。

少林素菜历来以青菜、豆腐、面筋、粉丝、精油为主要原料,并杂以金针、木耳、猴头、海带、紫菜等配料,并通过烧、炸、炖、烩、煎炒、溜、爆、拌等独特的烹饪技艺,却能制出上千种素肴[9]。

素食清淡可口且不容易铺张浪费,保护环境的清洁卫生安全,“在捷克国新罗瓦市召开第七次国际蔬食大会,这次有中、德、法、美、奥等十三个国家。(中国代表出席者,为民初鼎鼎大名的吕碧城居士)在这次大会中,英国的华尔绪博士,发表演说道:‘要想避免人类流血,便须从餐桌上做起。’”[10]让素食走向世界,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6 结论

挖掘少林美味的素食资源,加上有文化色彩的腊八粥等节日特色的素食,能给去少林寺游玩的人们,全方位的感受,在享受少林文化的洗礼同时,排除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烦躁情绪,给心理和身体一次健康的调节。

参考文献

[1]少林延寿法·德虔[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8]浅析少林素食规律对当代人养生的启示·明海霞[J].甘肃中医,2008(21):12,49.

[3]少林武僧的饮食秘笈·宁莉[J].家庭医药,2010:10,68.

[4][5][6]少林寺三大素宴.秦立虎[J].中国土特产,1998:18,37.

[7德虔·少林长寿秘诀[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57,680.

[9]独树一帜的少林素宴·范靖国[J].烹调知识2003(09):01,19.

上一篇:混合细胞下一篇: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