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泵经济运行调整

2024-09-19

循环泵经济运行调整(共12篇)

循环泵经济运行调整 篇1

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及现状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济南锅炉厂生产的第一台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山东济南明水电厂投运以来, 就以燃烧效率较高、煤种适应性广, 运行调整简单, 负荷调整范围广、环保、灰渣综合利用率高、脱硫效果明显等优势在电力、化工等行业得到大力的推广, 通过我们的实践证明,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可以通过运行人员精心调整来确保锅炉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

2 运行床温、风量的调整对经济性的影响

锅炉既是一个蒸发设备又是一个燃烧设备, 燃料在炉内燃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如何搞好完全燃烧这种化学反应, 不但是研究人员、设计人员、制造、安装、调试, 监督检验单位的责任, 也是使用者的责任。在理论上煤中的炭原子、氢原子、可燃硫原子能和空气中的氧原子发生完全的化合反应, 但在实际运行中很难做到。就运行设备而言, 在现有的设备基础上通过精心调整, 摸索出比较合适的运行工况, 按完全燃烧的四个条件 (温度、时间、均匀的混合、充分的氧量) 来达到最佳的燃烧工况。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是低温燃烧技术, 燃烧稳定, 相对煤粉炉来说温度偏低, 而温度是燃料燃烧中最重要的条件, 温度越高, 反应的速度就越快, 燃烧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对缩短, 一般来讲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要低于常规煤粉炉, 但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中, 大中型锅炉都接近了常规煤粉炉, 大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都能达到90%左右。所以说在一个比较低的温度场内能获得一个较高的燃烧效率且减少了污物的排放, 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得到大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燃料的品质要求相对较低是其优于常规煤粉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刚入炉的煤和其它炉型一样, 先预热逐渐蒸发出内为在水分, 而后析出挥发分在炉内密相区进行燃烧。较小的颗粒的煤被强烈的气流送到稀相区继续燃烧, 未燃尽的炭粒子被旋风分离器分离出来, 通过返料器返回炉膛继续在炉内燃烧。大颗粒的煤在炉膛内被流化风吹到一定高度, 靠自由落体从炉膛四周回到床上, 这样燃料煤在炉膛内进行多次循环, 直至燃尽。这是因为在整个循环过程中, 炉内温度场变化很小, 有利于可燃物与氧原子的混合而充分燃尽, 使得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保持在很高的状态 (大型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98%) 锅炉运行人员在运行调整中, 只要将一、二次风量、风压、给煤量、床温、床压和氧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就可以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的运行。根据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各电厂运行的经验, 一、二次风量比为燃烧烟煤、褐煤等挥发分较高的煤种时为6:4左右比较合适, 燃用挥发分低的煤种时, 根据挥发分的含量一、二次风比例为5:5到6:4之间较为合适, 这种风量比例下锅炉燃烧效率就比较高。锅炉负荷在50%以下时可停用二次风机以减少锅炉厂用电。为减少锅炉排烟热损失, 烟气中的氧量应控制在3~6%之间, 燃烧挥发分高的烟煤、褐煤时烟气中的氧量应控制在下线3~5%, 挥发分低与10%的燃料氧量尽量提高到5~6%。料层差压根据锅炉设计进行控制, 挥发分高的煤种由于燃尽时间短可小些;挥发分低的煤种燃烧较为困难燃尽时间要多些, 料层差压可采取高位运行, 以增加其在炉内的燃烧时间。炉膛差压控制在1000~1500Kpa较为合适, 正常运行时炉膛保持正压运行, 炉膛温度尽量控制在950℃以下, 尽量不要低于900℃, 这样燃烧效率比较高, 负荷控制容易, 脱硫效率较好, Nox化合物也能符合国家控制标准, 锅炉的各项参数就比较正常, 锅炉的循环倍率也能和设计值相吻合。相反, 锅炉燃烧效率低, 锅炉负荷难带外, 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也对炉内脱硫脱硝效率影响很大, 给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经济效益带来影响。

3 燃料粒比度的调整对经济性的影响

循环流化床锅炉负荷的调整,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说对循环物料的调整即:煤、床料、返料量。锅炉点火后需要相对长的时间锅炉才能带满负荷, 其根本原因就是锅炉点火后, 炉内料层较薄, 蓄热量小和炉内内衬材料的制约, 使循环物料少, 循环倍率低物料难以建立有效的循环。当循环物料达到一定的浓度、床温比较稳定时, 锅炉内物料建立正常的循环后, 锅炉负荷就比较好控制。研究和实践证明, 进入炉内物料颗粒度比较均匀且颗粒度较小时, 锅炉内物料循环就好, 燃烧效率就高, 飞灰和炉底渣的可燃物就越少, 锅炉运行就经济。这就需要我们生产运行人员控制合适的入炉煤粒度, 经科技人员研究和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多次实践给出如下表:

燃烧褐煤时由于褐煤煤中灰分较少、热爆性强, 成灰密度较小, 灰质软易磨损飞失等特性, 在排渣允许的情况下, 为保住床压维持炉内平衡, 可适当提高入炉煤的粒度, 对褐煤的级配比可适当的放宽。因此无论燃烧哪种煤种都要积极的探索, 摸索出适合自己锅炉的燃料的级配比和颗粒度, 来保证我们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每个锅炉房燃烧的煤种都不可能相同, 建议各个单位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量燃烧可磨性系数较大或成灰性较好的煤, 这对锅炉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是有好处的。进入炉膛的煤粒度偏大且不均匀, 原煤的可磨性系数偏小, 成灰性差, 不但造成炉膛料压高, 炉内流化不好, 灰渣可燃物上升, 循环倍率偏离设计值, 还造成锅炉燃烧效率降低, 热效率降低。强化送风量、风压还易造成炉内磨损加大, 连续运行时间缩短, 就难以达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因此煤的粒度、粒比度、一、二次风量的比例、送引风量、原煤的可磨性系数、循环倍率、炉内气固两种物质运行的速度、烟气中的含氧量、炉内温度等参数的优化是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

结束语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整相对常规煤粉炉来说较为简单, 但要调整好, 以达到最安全、最经济稳定的工况却较为困难。安全和经济有时是很矛盾的。我们生产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这种矛盾, 决不能回避矛盾, 这样才能去解决这种矛盾, 安全和经济矛盾的相对解决就能保证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知道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生产运行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就是要做到精心操作调整好处理好安全和经济的矛盾。也就是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机组在最经济的工况下运行。让燃料的可燃元素在炉内的燃烧反应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原子有一个最佳的混合和配比, 使其充分的燃烧, 就是根据蒸汽的压力、温度、负荷、炉内燃烧各部温度、煤质情况、循环倍率物料浓度、料层差压和返料温度, 返料量等工况, 调整好一、二次风的比例和引风量。

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公司的区域锅炉房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由于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存在较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循环流化床锅炉连续经济运行受到限制, 锅炉效率相对较低, 笔者通过在本单位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总结了一些心得, 提出了对锅炉床温、一、二次风量的比例、送引风量、煤的粒度、粒比度等参数精心进行调整, 来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 降低飞灰可燃物来确保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整,燃料级配,安全经济

参考文献

[1]岑可法等.循环流化床锅炉原理设计及运行[M].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

[2]刘德昌.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工业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9.

循环泵经济运行调整 篇2

调整的对策有感

近来,我系统的阅读了《农业经济》一书,感触良多,如此先进的农业科技和农村发展知识太值得我们去学习了,尤其是《以循环农业思路加快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一文,使我提高了新认识,增长了新知识,相信在今后的基层工作中一定会为百姓所用,但这也需要有从学习知识到基层实践消化的过程。以下是我的个人感触,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尽管工业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现实中近7亿的农民都在指望农业来养家糊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极大限度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006年国家全部取消农业税,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通过制度改革,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是政府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减负,而是促进农民增收。现今农业生产资料大幅涨价,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成本也大大提高,加上比较落后的农业技术,以至于国家减轻的负担,又被较高的农业成本而淹没。如何探索农业发展新思路?如何科学的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加?成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对此,作者马凤娟老师等给出了重要的提示,农业的发展必须有新的思路—发展循环农业。书中根据河北省耕地面

积逐年减少、水资源严重匮乏、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有机肥资源流失等问题,提倡以政府为主体发展循环农业,优化和调整农业资源,用循环农业的思路指导农业生产。

一、关于农业发展的新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单向式资源利用循环阶梯利用、集约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转变,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由单一自我经营服务型向一体化统一服务转变。通过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物质流动方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方式,推广先进的循环模式。例如对秸秆的利用:农作物-粮食-秸秆-燃气-取暖;农作物-粮食-秸秆-饲料-有机肥-农作物;又或者是水稻田双产(水稻和养虾结合);鱼塘淤泥循环利用变有机肥。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循环利用和变废为宝,个人认为实现农业发展的新思路需要带头人,也就是典型示范。

二、关于政府引导与典型示范结合政府应把农业建设作为战略目标,加强对发展循环农业的支持,运用调解市场主体行为,重点支持农业废弃物利用、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农业环保等事业,可以采取财政补贴、政策补偿、试点建设等方式。另外在引导的过程中,应结合农民对待新鲜事物认识的渐进性特点,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以点带面,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组织其

与农户有机结合,形成产业体系。一旦循环农业的效益得到认可,就不怕推广不开,就不怕百姓不参与。

三、关于提升循环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和功能完善

发展循环农业要进行结构调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改进生产方式,以低消耗高效益为目标,并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这一块的具体则需要:1.推广精确施肥,克服农民施肥的盲目性,并控制氮肥、稳施磷肥、增施钾肥和微肥。2.适时的改进耕作技术,探索新模式,促使劳动力和机械化相结合。3.循环利用废弃物,积极开发物质能源。提倡推广生态肥,搞好养殖产粪便无害化处理,推进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废气资源的循环利用。4.良好利用土地,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最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循环发展路子。

注意股市调整的“负反馈循环” 篇3

尽管央行刚刚实行了双降,但真正对经济的企稳并不算良药苦口,真正的良药是“两只鸟论”所倡导的自我的革命和主动的放弃。过去靠投资拉动的模式,让各级地方政府享受了企业税收的增长和土地租金上涨带来的超额收益,而上个经济周期当中的货币超发也使得资产价格上涨有外在的驱动力。所以,土地价格的上涨从内因和外因具备了过去十余年不断上涨的基本条件。

但土地成本的上升和股市泡沫的出现,容易让产业资本逐步放弃辛辛苦苦低毛利率的的商业模式,从而不断的将资金追逐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暴利,最终实现产业的空心化。而香港则是这一模式的最典型代表。目前来看,香港模式已经被深圳模式追赶并超越。但深圳模式还能够持续多久,不可否认,深圳的创新能力的确很强,但土地和人工成本的上升也让这一模式难以持续下去,最终许多企业家更愿意通过资本运作和收购兼并来做大市值,而不是靠持续的研发投入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旧的企业无法持续创造生产力或者提升生产力,最终需要倒逼更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出现,而由此的后果就是,前者总要面临被淘汰的局面。这种物竞天择的现实是中国企业家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挑战。

因此,要改变目前过度依赖资本利得收益而导致产业空心化的局面,就必须中止或者削弱资本利得收益的驱动机制,那就是改变目前的土地财政模式和融资圈钱的盈利模式。

而要剥夺土地财政和融资圈钱的既得利益,则需要中国经济决策层做出一次凤凰涅槃式的经济革命。所以,在目前中国经济的调整阶段,既需要主动的放弃股市泡沫的刺激,也需要坚定对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信心。7月份以来的股市大调整更像是政策主动中止既得利益的一次伟大革命。

股市调整的起初,经济实体反应并不会那么强烈,但随着负反馈循环的不断持续,经济层面的反应会变得更为明显。一方面,社会财富会萎缩,通货紧缩的局面会出现,对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真正的压力,而持续的降准降息会提升市场通货膨胀的预期。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事实上对经济转型是不利的。

尤其是对那些心存幻想的投机者而言,他们认为货币宽松背景下,资产牛市还可以持续;政府会救市,牛市会回来。但实际的情况是,熊市更适合经济结构调整,只要适当的压缩和紧缩,才能让落后产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被淘汰掉,主动去救市不仅浪费资源,也打破了市场的规则。而且使得企业和投资者更加依赖救市,无法成熟和成长起来。

循环泵经济运行调整 篇4

一、生产环节的法律调整方法

生产环节位于循环经济中的开始阶段, 为循环经济运转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循环经济活动的前期就应该制定相应的宏观规划, 对能源以及资源等开展审计和考核等工作, 结合环境评价制度, 构建社会管理新体系;由于市场主体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国家可以颁布一些政策优惠、税收优惠等, 能够帮助这些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从而更稳健的持续发展;通过法律手段节制那些高污染、高浪费率的企业减少高耗能设备, 进行重点治理, 对于那些无法再规定期限内整顿改造达到环保标准的企业, 应该责令其停止运营。

在地区上, 我国的经济发展严重的不平衡, 应采取分阶段发展的方案:在经济相对来说发达的地区, 国家重点要放在当地的教育以及科技开发上, 进一步的巩固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经济相对来说落后的地区, 国家应该适当的放宽税收政策, 对于那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应该提供一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 引导其建立一套高效节能的资源体制, 通过研发颁布分阶段发展的方案, 为这些企业制定一套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逐步将这些企业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当中。所以, 政府不仅要积极的引导、服务于各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还要进一步的加强监督和惩处, 对于那些严重违反规定的企业或者个人给予适当的惩处。

二、流通环节的法律调整方法

这一环节可以说是市场上一个能够发挥产品作用的重要阶段, 不过在这一阶段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最可能被忽略, 因此, 各大企业在流通阶段一定要注重产品的回收再利用, 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不过很多企业只看到了短期的效益, 认为这一制度只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负担, 而且还加大了企业的投资成本, 因此对该制度很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 所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应当充分的考虑到投资成本、预计风险、可得效益等之间的协调, 充分考虑到强制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其他手段的优缺点, 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性, 不能一味的给企业施加环境上的压力, 否则将会遏制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改造。

除此之外, 单单依靠市场的内在规律是无法防范违法行为的发生的, 结合政府政策以及监督管理能够在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应急机制, 对于一些没有在整改时间内规范企业运营的, 应该责令其停产退出市场;对于一些严重危害环境造成市场混乱的企业应该给予适当的经济惩处或者行政处罚;对于严重的犯罪行为, 应该根据刑法进行定案。因此, 政府的监督管理政策应该建立在民主与公平的原则之上, 体现其执法的效率性, 决策的合理性, 以及监督主体的平等性。另外, 对于那些侵犯企业权益的行政措施以及生产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章行为, 政府监督部门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济。

三、消费环节的法律调整方法

在产品流动的过程中, 消费环节是处于流动的结尾位置的, 在这一环节最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物, 而且污染物的数量相对会多一些, 而且还最容易发生环境的侵权问题。而且一旦发生了环境污染, 其危害是比较巨大的, 而且潜伏期相对来说也很长, 积累的很多年之后才有可能被人们发觉, 这时由于潜伏的实践过长, 已经很难进行取证了;其次, 由于环境危害是公共领域的问题, 而我国受害者普遍维权意识不强, 只顾及自身利益受损, 而对公共利益受损则置若罔闻, 这就导致有权起诉者宁愿私了, 也不诉诸公堂, 而无权起诉者只能看着环境被践踏而无能为力。

因此, 我国应尽快建立公益诉讼模式, 扩大被动他律调整的监督范围和力度, 然后通过民主的程序, 通过论证由于注重公共利益而抑制了个人自由以及个人财产之间的合法关系,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公权力的合法性。政府行政部门也保护环境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为主要目标, 监督管理企业的发展, 实行政府干预政策, 不过一定要限制政府的干预政策, 否则一旦干预过度将会导致计划经济体系的重蹈覆辙。因此, 政府应该颁布相关政策完善诉讼机制, 减少诉讼的成本, 降低诉讼风险, 逐渐完善关于环境保护、惩戒违法破坏行为的他律救济体制。

总而言之,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 结合他律以及自律等调整手段, 针对不同的情况, 可以选择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法律调整手段, 能够最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他律法律调整手段能够凸显国家的强制性, 自律法律调整手段能够彰显个体权利的平等性, 由于两种手段产生的根源不同, 因此代表的市场主体的意识不同, 作用到的市场领域也有所差别, 不过如果任意二者进行扩大发展, 将会颠覆法律的公正性, 所以在现代法治社会只有对这些公权力进行有效的抑制和限定, 最终才能实现公民和企业的权力逐渐的增加和扩大。

摘要: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不健全, 只能说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很多弊端, 在利益上也很容易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 因此可以通过利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持循环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 有利于其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循环经济活动中各环节的法律调整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循环经济,各环节,法律调整方法

参考文献

[1]申卫星.构建公权与私权平衡下的中国物权法[J].当代法学, 2008, (4) .

[2]钭晓东.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范式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12) .

循环泵经济运行调整 篇5

循环经济理念及绍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从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实践、我国宏观经济背景及绍兴市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来论述绍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作 者:严关龙 Yan Guanlong 作者单位:绍兴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年,卷(期):26(1)分类号:F061.3关键词:循环经济 经济模式 “3R”原则

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分析 篇6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在保障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性能。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的能力,应该注重热效率的设计,同时减少锅炉运行的耗电量,保障循环流化床处于高效的经济运行状态,以便提升锅炉运行的水平,体现经济运行的优势。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济运行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特性较强,其可根据锅炉节能的运行需求,优化循环流化床的设计,提升锅炉的燃烧效率。以UG-150/9.81-M3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分析该锅炉的经济运行。

1、循环流化床锅炉分析

该循环流化床锅炉以机组的形势在本厂热电厂内运行。采用四炉一机的方式运行。从建成投运以来,由于煤种变化频繁,煤质差异大,以及设计缺陷、设备质量、设备安装质量、操作水平等因素,导致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效率低下,所以在后期运行中,除了确保锅炉煤质外,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部分设备部件进行改造,改进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方式,提高其在机组运行中的经济效率。

2、经济运行分析

本厂四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改进后,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锅炉负荷较之改造前,从120t/h左右提高到140t/h左右,通过燃烧试验,分析锅炉的经济性能[1]。燃烧试验是经济运行的一项代表因素,与燃烧试验相关的指标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反平衡指标,以1#为例,例举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反平衡指标计算,如下:

排烟热量损失:Q2=9.0%,不完全燃烧热量损失(化学):Q3=1.2%,不完全燃烧热量损失(机械):Q4=13.5%,热量散失:Q5=1.7%,热量散失(物理):Q6=2.3%,循环流化床的反平衡效率ηg1=Q1=1-(Q2+Q3+Q4+Q5+Q6)=72.3%。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种的经济分析结果如下表1。

二、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的因素

循环流化床锅炉朝成熟化的方向发展,其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干扰了锅炉的经济化状态。例举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的因素,如下:

1、设备因素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的系统性强,锅炉自身设备的耗能比较大,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体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2]。例如:某循环流化床系统内,发现一级百叶窗损坏,经反平衡试验检测后表明,百叶窗损坏后引起较大的耗能,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使用企业,必须及时安排百叶窗的检修工作,避免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此基础上,采取技改的方法,提升百叶窗的性能,满足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的需求,确保锅炉经济运行的可靠性。

2、运行指标

循环流化床锅炉有自身对应的运行指标,锅炉使用中,各项运行指标应该处于最佳的状态,保障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济效益。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比较常见的运行指标有:煤种含水量、床料流化质量等,增加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压力,所以按照锅炉的经济性要求,规范运行指标,强调运行指标的限制作用,维护锅炉的经济运行效益。

三、循环流化床锅经济运行的优化策略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提出几点优化锅炉经济运行的策略,以便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济性水平。

1、燃烧效率的优化策略

燃烧效率是评价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的一项因素,因为锅炉燃烧效率与煤种粒度存在直接的关系,所以以煤种粒度为研究对象,提出优化燃烧效率的策略。分析如:(1)控制锅炉煤种的粒径,根据锅炉燃烧的效率,选择最佳的煤种粒径,粒径过大、过小都会对燃烧效率造成影响,按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尺寸,控制粒径大小,优化煤种的指标;(2)降低底灰的含碳量,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配合风机与燃料的使用量,因为风量关系到循环流化床的运行,所以需要重复调整底灰的含碳量,才能通过风量形成完全燃烧。

2、汽温合格率的优化策略

汽温合格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有一定的影响,传统锅炉的汽温合格率在75%左右,很容易出现超温的问题,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3]。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使用,重点在汽温合格率方面进行优化,提高锅炉的汽温合格率。循环流化床具有自主优化的优势,其在燃烧时采取自动的逻辑调节,确保锅炉达到协调的状态,提升汽温合格率的稳定性,排除燃烧量、气压等因素造成的干扰,循环流化床可根据锅炉的负荷,主动调节水温,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温合格率提高到99%,体现了经济运行的优化措施。

3、风机利用率的优化策略

风机是一项重要的耗能设备,保障循环流化床锅炉处于满负荷的状态,以便提升锅炉的经济运行能力[4]。循环流化床风机利用率的优化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析如:(1)一次风机的耗能最大,P=3700KW,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使用时,尽量降低一次风机的耗能,可以通过控制使用量、调节挡板、节能降耗等方法,减少风机的耗能,以便提高风机的节能效率;(2)降低出风机的流化出力,控制温度<150℃,减少流化风机的电流,一般可控制在90A,由此降低整体的电流投入量,有利于降低风机消耗的电能。

结束语

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降低了锅炉的经济性水平,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的现状,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用于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济水平,保障锅炉运行的节能水平和经济效率,进而发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优势,强调经济运行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新鹏,张存民.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整对经济性影响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124.

[2]耿智杰.循环流化床锅炉综合优化及其经济运行分析[J].才智,2010,28:44.

[3]王利军.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及运行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8,01:35-37.

[4]徐疆.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配煤应用与分析[J].区域供热,2014,04:77-80+84.

作者简介

孙悄愿(1982-),男,贵州贵阳人,学历:本科,工作单位: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化工生产。

循环泵经济运行调整 篇7

1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原理

循环流化锅炉的原料来源广泛, 但是大多数电厂都采用煤炭作为燃料。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装置, 投入燃料在布风装置的上部一定高度上, 通过三个给煤装置加入到床内。空气由风道送入炉底的风室, 再经过布风板上的风帽向上吹到床内。当锅炉内床料高度达到一定时, 空气通过床料之间的空隙向上流动, 由于刚开始风速较小, 此时固体颗粒之间无法做相对运动, 伴随着风量的逐渐增加, 床压也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固定床。如果通过固定床的气体流量增加, 相应的气体压降就会连续地上升, 直到悬浮气速达到一个临界值, 也就是最小流化速度。此时作用在物料颗粒上的重力与气流的拽力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 颗粒处于一种类似悬浮状态, 而颗粒转变为类似于流体的一种运行状态, 这种状态具体表现为:a.静压值的平衡状态, 即在任何一个高度的静压近似都等于在此高度上单位床截面积内固体颗粒的重量。b.在此状态下粗颗粒由于密度高于床层表面密度, 所以会在床内会产生沉积, 而相对密度较小的颗粒则会浮在床面上。c.在高温以及风速的影响下, 床内固体颗粒通常以液体的状态从底部的放渣管中排出。d.在运行中无论床层如何倾斜, 床的表面积总是保持水平, 床层的形状也保持容器的形状。e.在此状态下床内颗粒混合状态良好, 当加热床层时整个床层的温度基本均匀。

随着温度的上升, 风速流动的相对运动速度大幅增加时, 由物料组成的床层高度就会急剧的膨胀, 颗粒在气体的作用下上下翻腾, 类似于液体在沸腾时状态一样, 但此时床层具有一个明显的界面, 通常所说的密相区与稀相区的分界面, 这就是通常定义的鼓泡沸腾炉。

2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因素及调整方式

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以及理论证明,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几个因素, 主要是床层温度、流化风量、料层差压、燃煤种类的变化以及负荷的变化。接下来就分别分析这几个因素运行调整方式。

2.1 床层温度的调整。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在稀相区和密相区各自不同的流体动力特性下表现的也是不相同的。在稀相区的特殊流体动力特性下, 固体物料被速度大于单颗粒物料的终端速度的气流所流化, 物料以颗粒团的形式做上下运动, 颗粒团不断地在以下形态转换:“形成-解体-重新形成”, 由此产生高度返混, 并伴有贴壁下降流, 并不象在气力输送系统中立即被气流夹带, 对炉内的燃烧和传热有重要的影响。而在密相区, 高速运动的烟气与流化的湍流扰动极强的固体颗粒密切接触, 进行流态化燃烧反应过程。由于燃烧反应控制在动力燃烧区内, 燃烧速率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速率, 也就是决定于温度水平, 因此床层温度的高低就是燃烧能否持续稳定进行的关键。

2.2 流化风量的调整。

流化风量的调整可以有效的控制床层的温度, 一般循环流化床内沿高度方向被划分为密相床层和稀相空间, 床内的床料绝大部分是惰性的灼热灰渣, 其中可燃物含量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密相床层煤粒燃烧释放出热量, 而流化风的加热吸收热量, 床层与水冷壁的传热散发热量, 从而使床层保持一定的温度水平。在稳定工况下燃烧区的床层密度是改变床层对壁面传热系数的直接因素, 因此在锅炉燃料量和锅炉蒸发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 调整流化风量是保证过路燃烧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2.3 料层差压调整方式。

料层压差这一参数体现一段高度区域的差压变化, 具体表现特征就是是物料静止状态下的堆积厚度, 在运行状态中代表的是该段区域空隙率或床料的密度变化, 如果床层差压过低, 那么床料密度就会下降, 运行表现为床层温度不易控制, 锅炉出力不足, 有时可能无法点燃新进入的燃料导致锅炉灭火。与此相对, 床层差压升高, 则床料密度就会上升, 这样虽然提高了对流传热能力, 但是却无谓增加一次风机出力, 结果造成浪费, 而且可调范围过窄, 运行表现为风机压头提升。流化风量控制困难。从风机的运行曲线可知, 系统阻力的上升会导致风机风量的下降, 所以料层差压过高将造成一次风机不能在合理的稳定区间工作, 风量急剧下降, 流化风量丧失, 不但床温无法控制, 而且床面不能流化, 只能被迫停炉。料层差压的调整方式同样是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煤种变化。

对于循环流化锅炉的燃料的使用, 绝大部门电厂都是采用煤炭作为燃料, 也有一些生物电厂采用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环保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做探讨, 我们先从最广泛使用的燃料-煤, 做分析讨论。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其他种类锅炉相比, 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对煤种的适应性强, 但这并不是说循环床锅炉能燃用任何煤种, 而是要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种类, 针对不同的种类又有着不同的操作规范。当煤种变化后, 要依然保证还能建立正常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 即煤质特性、循环物料的浓度和粒度分布、烟气流速、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床温床压等都还在匹配的范围内, 锅炉各项蒸汽参数能通过现有的调节手段来调节, 并保证锅炉各个受热面不超温、不结渣, 同时锅炉所有辅助设备如:煤的破碎和输送、锅炉所有风机的容量、锅炉除灰出渣设备等都能安全稳定运行, 才能说该锅炉对变动的煤种是适应的。

2.5 负荷的变化。

由于供需关系对电网产生的影响, 电厂的负荷调整较频繁, 通过给煤量调整来适应负荷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 对于大型流化床来说短期内反应很慢, 为了适应电网要求, 满足负荷调整速度要求, 在燃烧调整上我们基本上是通过调整风量为主, 合理利用风煤配合调节来保证负荷和蒸汽温度和力压的稳定。根据不同的负荷保持不同的风室床压, 负荷高时保持较高的床压, 负荷低时保持较低的床压。通过改变给煤量、送风量和循环物料量来实现的负荷调节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变负荷调节。这种调节可以保证在变负荷过程中, 维持床温基本稳定。在负荷上升时, 投煤量和风量都要相应增加, 如总的过量空气系数及一、二次风比不变, 则预期密相区和炉膛出口温度将稍有变化, 但变化量最大的是各段烟速及床层内颗粒浓度。在保证流化的前提下, 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同时大大加快了升降负荷的调整速度。

综上所述, 床层温度、流化风量、料层差压、煤种变化以及负荷的变化等参数是决定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它们之间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只有综合的分析, 利用上述运行调整方法才能取得积极地效果。

3 结论

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稳定性影响因素主要是床层温度、流化风量、料层差压、燃煤种类的变化以及负荷的变化。这几个因素都不是单独起作用, 而是互相制约, 互相影响的, 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综合的分析、运用以上的调整方式使循环流化床锅炉发挥最大的效能, 保证电厂输入更大的电力,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与对策[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07, 1.

[2]赵明全.燃无烟煤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J].工业锅炉, 2000, 4.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与调整 篇8

1 循环流化床锅炉总体结构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由燃烧系统、水循环系统、气固分离循环系统、对流烟道四部分组成。其中燃烧系统包括风室、布风板、燃烧室、炉膛、给煤系统等几部分;水循环系统包括锅筒、集箱、水冷壁等;气固分离循环系统包括物料分离装置和返料装置两部分;对流烟道包括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几部分。

2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及传热方式

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低温燃烧。燃料由炉前给煤系统送入炉膛, 送风一般设有一次风和二次风, 有的生产厂加设三次风。一次风由布风板下部送入燃烧室, 主要保证料层液化;二次风沿燃烧室高度分级多点送入, 主要是增加燃烧室的氧量保证燃料燃烬;三次风进一步强化燃烧。燃烧室内的物料在一定的流化风速作用下, 发生剧烈扰动, 部分固体颗料在高速气流的携带离开燃烧室进入炉膛, 其中较大的颗料因重力作用沿炉膛内壁向下流动, 一些较小颗料随烟气飞出炉膛进入物料分离装置, 炉膛内形成气固两相流, 进入分离装置的烟气经过固气分离, 被分离下来的颗料沿分离装置下部的返料装置送回到燃烧室, 经过分离的烟气通过对流烟道内的受热面吸热后, 离开锅炉。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设有高效率的分离装置, 被分离下来的颗料经过返料器又被送回炉膛, 使锅炉炉膛内有足够高的灰浓度, 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不同于常规锅炉炉膛仅有的辐射传热方式, 而且还有对流及热传等传热方式, 大大提高了炉膛的传导热系数, 确保锅炉达到额定出力。

3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热工参数的控制与调整

3.1 料层温度的控制及调整

料层温度是指燃烧密相区内液化物料的温度。它是一个关系到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料层温度的测定一般采用不锈钢套管热电偶作一次元件, 布置在距布风板200-500mm左右燃烧室密相层中插入炉墙深度15-25mm, 数量不得少于2只。在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料层温度监视, 一般将料层温度控制在850℃-950℃之间, 温度过高, 容易使流化床体结焦造成停炉事故;温度太低易发生低温结焦及灭火。必须严格控制料层温度最高不能超过970℃, 最低不应低于800℃。在锅炉运行中, 当料层温度发生变化时, 可通过调节给煤量、一次风量及送回燃烧室的返料量, 调整料层温度在控制范围之内。如料层温度超过970℃时, 应适当减少给煤量、相应增加一次风量并减少返料量, 使料量温度降低;如料层温度低于800℃时, 应首先检查是否有断煤现象, 并适当增加给煤量, 减少一次风量, 加大返料量, 使料层温度升高。一但料层温度低于700℃, 应做压火处理, 需特查明温度降低原因并排除后再启动。

3.2 返料温度的控制及调整

返料温度是指通过返料器送回到燃烧室中的循环灰的温度, 它可以起到调节料层温度的作用。对于采用高温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其返料温度较高, 一般控制返料温度高出料层温度20-30℃, 可以保证锅炉稳定燃烧, 同时起到调整燃烧的作用。在锅炉运行中必须密切监视返料温度, 温度过高有可能造成返料器内结焦, 特别是在燃用较难燃的无烟煤时, 因为存在燃料后燃的情况, 温度控制不好极易发生结焦, 运行时应控制返料温度最高不能超过1000℃。返料温度可以通过调整给煤量和返料风量来调节, 如温度过高, 可适当减少给煤量并加大返料风量, 同时检查返料器有无堵塞, 及时清除, 保证返料器的通畅。

3.3 料层差压的控制及调整

料层差压是一个反映燃烧室料层厚度的参数。通常将所测得的风室与燃烧室上界面之间的压力差值作为料层差压的监测数值, 在运行都是通过监视料层差压值来得到料层厚度大小的。料层厚度越大, 测得的差压值亦越高。在锅炉运行中, 料层厚度大小会直接影响锅炉的流化质量, 如料层厚度过大, 有可能引起流化不好造成炉膛结焦或灭火。一般来说, 料层差压应控制在7000-9000Pa之间。料层的厚度 (即料层差压) 可以通过炉底放渣管排放底料的方法来调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 应根据所燃用煤种设定一个料层差压的上限和下限作为排放底料开始和终止的基准点。

3.4 炉膛差压的控制及调整

炉膛差压是一个反映炉膛内固体物料浓度的参数。通常将所测得的燃烧室上界面与炉膛出口之间的压力差作为炉膛差压的监测数值。炉膛差压值越大, 说明炉膛内的物料浓底越高, 炉膛的传热系数越大, 则锅炉负荷可以带得越高, 因此在锅炉运行中应根据所带负荷的要求, 来调节炉膛差压。而炉膛差压则通过锅炉分离装置下的放灰管排放的循环灰量的多少来控制, 一般炉膛差压控制在500-2000Pa之间。用户根据燃用煤种的灰份和料度设定一个炉膛差压的上限和下限作为开始和终止循环物料排放的基准点。

此外, 炉膛差压还是监视返料器是否正常工作的一个参数。在锅炉运行中, 如果物料循环停止, 则炉膛差压会突然降低, 因此在运行中需要特别注意。

4 需要特别说明的几个问题

4.1 返料量

控制返料量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操作时不同于常规锅炉之处, 根据前面提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及传热的特性, 返料量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在炉膛里, 返料灰实质上是一种热载体, 它将燃烧室里的热量带到炉膛上部, 使炉膛内的温度场分布均匀, 并通过多种传热方式与水冷壁进行换热, 因此有较高的传热系数 (其传热效率约为煤粉炉的4-6倍) , 通过调整返料量可以控制料层温度和炉膛差压并进一步调节锅炉负荷。

另一方面, 提高分离器的工作效率, 因为返料量的多少与锅炉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 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越高, 分离出的烟气中的灰量就越大, 从而锅炉对负荷的调节富裕量就越大, 操作运行相对就容易一些。

4.2 风量的调整的重要性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 许多用户往往只靠风门开度的大小来调节风量, 但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来说, 其对风量的控制就要求比较准确。

对风量的调整原则是在一次风量满足流化的前提下, 相应地调整二次风和三次风量。因为一次风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流化质量的好坏,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前都要进行冷态试验, 并作出在不同料层厚度 (料层差压) 下的临界流化风量曲线, 在运行时以此作为风量调整的下限, 如果风量低于此值, 料层就可能流化不好, 时间稍长就会发生结焦。对二次风量的调整主要是依据烟气中的含氧量多少, 通常以过热器后的氧量为准, 一般控制在3-5%左右, 如含气量过高, 说明风量过大, 会增加锅炉的排烟热损失;如过小又会引起燃烧不完全, 增加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如果在运行中总风量不够, 应逐渐加大鼓引风量, 满足燃烧要求, 并不断调节一二三次风量, 使锅炉达到最佳的经济运行指标。

循环泵经济运行调整 篇9

由于循环水系统启动失败或因水锤造成管道、膨胀节损伤事故在国内屡屡发生, 而该机组循环冷却水管线长且管道为分段连接的玻璃钢管道, 虽然该玻璃钢管道耐海水腐蚀但是其材质决定了其耐受变形的能力较差, 由于现场管道填埋在沙地下, 管道周围全是沙粒, 一旦发生泄漏循环水管道周围将发生沙粒流失产生空洞, 循环水管道周围产生空洞后由于其管径大在充满水的情况下质量更大, 将使循环水管道加快破裂或断裂, 同时由于管道泄漏导致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危急周围的部分固定建筑基础, 而且海水的涌入也会导致附近区域地下水成分变化, 影响相关区域的植被生长。尽管循环水管道的施工过程受到了严格的质量监督与监控, 管道填埋后也进行了全面的内部检查和地表的沉降监测, 尽管循环水管道与凝汽器接口设置了膨胀节、管道沿程设置了排空气阀, 但是出于安全性与环保性考虑同时为保证调试和商业运行期间循环水系统能安全启动和稳定运行, 特设计两种投运方案并对其进行优缺点分析论证而后投入实际应用, 两种方案分别如下。

方案一:适当注水或不注水直接启动循环水泵, 通过适当开启循环水泵出口蝶阀的方式向系统注水 (此方式为常规采用的启动方式) , 操作步序详见图1。

优点是启动过程简单、节省启动时间。

缺点是初次启动时出口蝶阀开度暂无法确定, 启动过程中如果蝶阀中停开度过大将对系统造成较大冲击可能造成膨胀节或循环水管道的损伤, 如果蝶阀开度过小可能导致该立式斜流循环水泵启动过电流跳闸导致启动失败。

方案二:先注水形成虹吸后启动循环水泵, 操作步序详见图2。

优点是注水并预先形成虹吸的情况下启动循环水泵对循环水管道及系统冲击小, 循环水泵的损伤小、启动过程安全;采用预先建立虹吸的目的在于该循环水泵为斜流泵扬程17 m, 且循环水泵的安装高度在海平面以下同时凝汽器位置又较高且凝汽器循环水排水侧设置有虹吸井, 如果不预先建立虹吸可能会导致凝汽器水侧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 导致发生气塞现象, 可能导致启动时循环水系统不过水或过水量很小导致启动失败。

缺点是启动前凝汽器循环水进、出水管道和虹吸井以及凝汽器水侧需充满水并建立虹吸, 这导致系统注水时间长, 启动过程操作略显复杂, 操作步序较多。

浅谈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调整 篇10

当今许多行业如纺织漂染、洗涤、轮胎、造纸、生物医药等生产过程中都需要使用高温高压蒸汽, 有的企业使用蒸汽量大到每小时上百吨, 有的企业使用量则非常小甚至只是间断使用。由各个企业安装锅炉生产蒸汽存在增加成本, 生产安全、运行维护成本高, 环保排放压力大等问题, 故各地市在工业区常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来集中供热, 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煤锅炉, 其因具备燃料适应性广, 有利于环境保护 (有效降低SO2及NOx排放) , 负荷调节性能好 (以我司为例锅炉负荷能控制在20%~110%) , 燃烧强度大, 炉内传热能力强及灰渣利用性能好等优点而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监视与调整相对于煤粉炉燃烧工况也更加复杂和困难, 为此, 提高运行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 特别是加强锅炉床温的调整与控制显得特别重要。

1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运行调整

1.1 概述

厦门新阳热电有限公司位于福建厦门海沧新阳工业区, 是一家以集中供热为主的热电联产企业, 配备3×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及1×6 MW抽凝式机组+1×6 MW抽汽背压式机组。公司为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纺织漂染、轮胎、造纸等近40家企业供热, 年供汽量约65万t。

锅炉设备为东方锅炉厂制造的单汽包自然循环、平衡通风、全钢结构炉架、半露天布置、半塔式中温旋风分离器、非机械式J阀回料装置、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 型号DG75/3.82-11。该锅炉是东方锅炉厂根据从美国福斯特惠勒 (FW) 公司引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专利技术, 以燃烧福建龙岩无烟煤进行设计制造的。设计制造技术都已成熟, 也经过多年实际运行证明效果良好。

1.2 维持正常床温的意义

维持正常床温是流化床锅炉稳定运行的关键。我司运行经验表明, 床温低于880℃时灰渣含碳量上升, 影响锅炉效率;床温超过980℃后SO2排放浓度明显上升, 增加脱硫剂来提升脱硫效率效果微乎其微;超温严重时还可能发生高温结焦。

对于加脱硫剂进行炉内脱硫的锅炉, 床温常控制在850~950℃。以我司DG75/3.82-1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 蒸发量在20~70 t/h时, 床温控制在880~950℃, 运行稳定、经济, 原因如下: (1) 床温调整范围大, 可保证燃烧效率、避免结焦; (2) 在该床温下石灰石脱硫剂处于最佳反应温度, 既能减少脱硫剂用量又能保证脱硫效率。实践证明在该床温下脱硫效率能达90%, 烟气中NOx、SO2排放浓度可控制在200 mg/m3以下, 符合环保要求。

运行中如出现床温降低的状况, 可能产生以下不良后果: (1) 影响锅炉燃烧稳定甚至灭火; (2) 锅炉汽温、汽压下降, 出力、效率降低。

锅炉床温超温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1) 偏离脱硫剂最佳反应温度, 脱硫效率下降明显, 甚至SO2排放超标; (2) 因炉膛高温结焦停炉, 处理周期长、难度大; (3) 长期超温运行还会影响减温器及过热器、蒸汽管道寿命, 严重时会造成过热器爆管、汽轮机打闸停机。

床温超温时常伴随着汽温、汽压偏离正常值, 进而影响到汽轮机等相关系统的稳定运行, 因此锅炉超温的后果比降温更加严重。有鉴于此, 床温控制的重点是控制超温、兼顾低温。

1.3 床温变化的原因

影响炉床温度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 (1) 负荷变化时, 未能及时调整风、煤配比; (2) 给煤量波动或煤质变化; (3) 物料循环量过大或过小; (4) 一、二次风变化或配比不当。

总的来说, 床温变化主要还是风、煤、物料循环量的变化引起的, 对此应及时分析原因,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维持床温的正常稳定。

1.4 床温调整的方式

1.4.1 调整一次风量

锅炉运行中应根据工况及时合理调整一次风量, 避免风量太低影响流化、锅炉出力甚至结焦以及风量过大造成飞灰损失增大, 受热面磨损加剧 (该点在我司锅炉高负荷运行时表现尤为明显, 曾造成了旋风分离器中心筒磨损明显, 浇筑料、龟甲网及部分防磨片脱落等情况) 。

运行中, 如果风机未调整, 风量减小, 料层差压突升, 床温快速下降, 可能是物料返量大量增加的结果;如增大风机风量, 料层差压不变, 床温持续上升, 可能是物料循环不畅。因此风量、床温变化时要及时查明原因, 进行调整。

1.4.2 调整风量配比

我司DG75/3.82-1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正常燃烧时一、二次风比例控制在55︰45左右, 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密相区的燃烧份额, 另一方面保证了密相区在还原性气氛中燃烧, 能有效减少NOx排放。

1.4.3 调整给煤量

锅炉在稳定运行中如床温出现波动, 可暂不调整风量, 而是改变给煤量。当煤种变化时, 应及时调整给煤量, 保证入炉热量基本不变。在增加负荷时, 应先加风量后加煤, 增加送风量及给煤量时, 应缓慢交替进行, 切不可操之过急, 造成超温结焦。而在降负荷时, 应先减给煤量, 后减送风量。减给煤量及送风量也应缓慢交替进行, 逐渐减少一次风、二次风, 以防床温急剧降低造成灭火或物料流化状况不好造成结焦。

1.4.4 调整物料循环量

以我司CFB锅炉为例, 它采用中温旋风分离器, 分离器捕捉到的物料温度和飞灰温度都比较低 (250~500℃) , 当床温升高时增大进入炉膛的物料循环量, 可迅速抑制床温的上升;同理, 当炉床温度大幅降低时可及时减少循环物料量, 以抑制床温快速下降。

2 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过程中床温的控制

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启动过程中燃烧工况不稳定, 在床温低于600℃时切忌连续投煤导致床上可燃物浓度大增, 床温不升反降, 或发生爆燃, 床温突升, 难以控制。

我司锅炉采用床下油点火的方式, 燃用煤种为福建龙岩无烟煤, 在点火过程中可能需要加少量烟煤作为引火物。为此, 在点火过程中应根据点火温升曲线及时调整好风量及油压, 严密监视床温上升速度, 在床温达600℃左右时使给煤机点动运行, 少量间断给煤, 掌握加入引火物的时机和加入引火物的量, 及时判断入炉煤是否着火, 适当调整风量来控制床温, 以防低温结焦及点火不成功。

此外, 在点火成功初期需掌握好返料系统的投入时机。我司2005年锅炉点火运行初期曾出现过床温大幅上升, 运行人员立即采取减煤、加大循环物料量、增大风量等措施, 但床温仍然持续上升致结焦停炉的故障。纠其原因:点火初期因燃料燃烧不完全, 返料系统捕捉到循环灰含碳量较高, 大量集聚在返料立管中, 加大物料循环量及风量后反而加剧床温快速上升, 导致结焦停炉。对此我司通过改造返料立管, 在锅炉点火前放空返料系统存灰, 点火后尽早投入返料系统运行, 建立飞灰循环, 消除了锅炉点火启动过程中的危险点。

3 维持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稳定的建议

(1) 在调整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的过程中, 风量一般好控制, 但煤质、煤种及循环物料量不易控制。我司通过对DG75/3.82-11型锅炉返料风机的变频改造消除了风机工频运行、调整风量时存在的风压“阶跃”现象, 使得返料系统风压调整稳定, 保证了返料飞灰循环稳定及料层差压稳定, 解决了循环物料不稳定影响床温的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当床温大幅上升时, 如用减量给煤法及加大回料风量调整无效, 可结合增大送风量及对一、二次风配比进行调整来控制床温, 以防超温结焦。 (3) 当床温大幅下降时, 如用冲量给煤法及减小回料风量调整无效, 可结合降低送风量及对一、二次风配比进行调整来控制床温, 以防灭火。但应特别注意, 一次风量不得低于最低流化风量, 以防流化不良导致灭火。 (4) 锅炉排渣建议少量连续进行, 以保证炉内工况稳定。 (5) 当锅炉负荷较稳定时, 送风量应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尽量通过回料量或给煤量的调整来调节床温稳定。 (6) 负荷变化、煤量煤质变化、回料量变化、风量变化、灰渣沉积及堵煤棚煤等原因都会导致床温的变化, 应及时分析, 采取有效措施, 维持床温的正常稳定。

4 结语

循环流化锅炉床温控制与调节对于锅炉稳定、经济、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以笔者公司DG75/3.82-1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多年运行经验为例阐述了小型流化床锅炉运行床温变化原因、危害及调整控制措施, 供大家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DG75/3.82-11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Z].

[2]于临秸.锅炉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循环泵经济运行调整 篇11

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寻求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核心则在于基于循环经济前提下的产业链构建。

循环经济是多种效益的统一

循环经济产业链即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以资源为纽带而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新型企业联盟。这种产业链将上一个产业排出的废弃物作为下一个产业的原料,在具有市场、技术或资源关联的产业之间形成链条,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和综合利用,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的目的。

以2010年被授予“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称号的宁波大榭开发区万华工业园为例。园区内的产业链围绕宁波万华集团为核心,万华集团生产的副产品废盐水经过滤、提纯后供给东港电化做电解原料生产氯、碱;副产品盐酸提供给韩华石化作原料生产PVC;产生的废弃物粉煤灰和煤渣提供给万华建材生产水泥和空心砖;万顺气体对排空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利用;园区内的供电和供热由林德气体和万华热电负责向区内企业集中供给;万华码头负责为园区企业集中提供生产原料。园区工业经济已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环状循环,实现了公用设施、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环境及经济效益明显

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5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开发面积133.2平方公里,共有入园工业企业4573家;2011年,这5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0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单位土地产出率为30.2亿元/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2.8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0.2%,比全省工业园区的单位土地产出率高8.4亿元/平方公里;提供就业岗位51万个,增长2.3%,年平均劳动生产率为78.9万元/人,增长16.4%,比全省工业园区的年平均劳动生产率高11.1万元/人。

资源循环利用能力高

这5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617.1万吨,比上年增加136.9万吨,增长28.5%,平均综合利用率为83.2%,比全省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的平均综合利用率高4.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企业回收利用本企业外的废旧物资221.4万吨,占全省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废旧物资回收量的39.9%,比上年增加37.4万吨,增长20.3%;其中国外进口的废旧物资25.6万吨,占总废旧物资的11.6%。

企业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这5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为0.362吨标煤,比上年减少0.017吨标煤,下降4.5%;万元产值电耗为339.5千瓦时,比上年减少31.4千瓦时,下降8.5%;万元产值用水6.42吨,比全省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万元产值用水量少17.7吨,比上年减少0.77吨,下降10.7%。

污水处理能力较强

这5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共处理污水10.4亿吨,占全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量的75.9%,比上年增长6.1%。其中:园区内企业排放的污水处理量为7.1亿吨,园区内污水处理率达98.4%,比全省园区平均污水处理率高5.5个百分点。

高速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是适应于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实施的重要举措,但由于过分强调发展速度,带来了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结构松散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产业链缺失问题较为突出。

园区的规划不足,“生物种”企业缺失

老工业园区在形成过程中,定位不明确,入园企业门槛低,在园区规划设计上没有明确的生物种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地域集聚和产业的特点,由企业自发地形成初级产业链,这些产业链分布零散,产业链结构较短,在专业化集群中没有依托集群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园区内产业上下游发展不平衡。2011年,园区内利用废旧物资和下脚料生产的静脉企业(即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企业)共购进废物439.5万吨,其中,从园区内购进废物110.1万吨,近75%的废物都是靠外部进口的。

科技创新力量薄弱,产业链改造难度大

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省110家省级及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中的静脉企业年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只有7家,5~10亿之间的只有9家,1~5亿之间的也只有63家,全省还没有大规模的静脉产业园区,绝大多数相关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没有条件和能力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在全省4328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科研机构1983家,占45.8%,有研发活动1867个,占43.1%,均不足半数,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缺乏产业链的改造和提升科技的支撑。

补链企业和支撑企业发育不全

补链企业和支撑企业在生态产业链的运行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补链企业可以弥补生态产业链条上的缺环,最终形成能源、水和材料流动的闭环系统,支撑企业能为生态产业链运行提供基础条件。但是浙江部分开发区产业定位不够清晰,要素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在项目引进上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用地安排上随意性较大,缺乏明确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忽略了对园区生态运行体系的在各类型企业的链接和整合,以及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导致上下游产业脱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成长,既取决于经济资源禀赋和现有的经济条件,也取决于适宜的产业政策;既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也需要完善的政府政策措施的正确引导。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要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分析,坚持用政策、规划和服务进行产业导向,进一步挖掘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巩固、提升现有主导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增强产业聚集效应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重视产业结构优化,要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加快产业重组,通过规模经济和企业集聚促进产业生态链和循环经济网络的形成,使微观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系统,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积极建立产品信息平台,完善服务支撑体系

应建立权威性的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价格、生产、库存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信息,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管理咨询服务,加强社会中介、信息平台、投融资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撑服务体系。园区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高资源节约水平、资源利用水平、资源再生水平和废物无害化水平。

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环境资源产权的非存在性和环境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使产业的生态化存在制度性障碍。因此, 必须加强制度创新, 通过制度创新鼓励与引导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和升级。可以在相关职能部门设立园区循环经济管理机构,以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为核心,制定分阶段的园区生态化改造计划,同时,要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评价认定制度,完善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浙江省统计局)

循环泵经济运行调整 篇12

锅炉汽包水位的调整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的运行安全, 调整操作不当将造成两种事故, 一种是汽包满水事故, 造成水位高三值锅炉MFT, 严重时使蒸汽带水, 汽温急剧下降, 发生水冲击, 损坏蒸汽管道和汽轮机组;另一种是汽包缺水事故, 造成水位低三值锅炉BT, 严重时蒸汽温度急剧上升, 水冷壁管得不到充分的冷却而发生爆管。因此, 正确认识汽包水位变化机理, 加强对汽包水位的监视与调整对机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下面就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汽包水位在启停机过程中以及特殊工况下如何调整进行深入分析。

1 汽包水位调整原理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汽包水位的变化速度较快, “虚假水位”现象较为严重, 所以采用了三冲量调节系统。在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中, 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其中, 汽包水位是主信号, 任何扰动引起的水位变化, 都会使调节器输信号发生变化, 改变给水流量, 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是前馈信号, 其作用是防止由于“虚假水位”而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 改善蒸汽流量扰动时的调节质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两个信号配合, 可消除系统的静态偏差。当给水流量变化时, 测量孔板前后的差压变化很快并及时反应给水流量的变化, 所以给水流量信号作为介质反馈信号, 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 使调节过程稳定, 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1]。

2 锅炉启动过程中汽包水位的调整

2.1 点火前

锅炉预暖, 投入辅汽供除氧器加热, 使用电泵或汽前泵给汽包上水, 这段期间上水目的是为了给锅炉预暖, 汽包水位需上至高水位, 防止汽包上下壁温差过大。停止上水时要开启省煤器再循环, 给炉水提供一个内循环通道, 提高预暖的效果。

2.2 点火后

点火初期, 汽包是不需要上水的, 反而要注意放水。在油枪投入后, 炉水开始受热产生大量汽泡, 使炉水体积膨胀, 导致汽包水位上升, 尤其是在汽包水温80℃左右时, 水位会迅速升高 (俗称开锅) 。同时注意暂时停止上水时, 要及时开启省煤器再循环, 保护省煤器。

2.3 旁路投入后

调整旁路人员每次开大高旁要及时告知调整水位人员, 相应增加给水流量。此时还要密切监视给水与汽包差压变化, 及时提高给水泵出口压力, 保持差压大于0.7Mpa, 避免锅炉累计缺水。

2.4 并网带初负荷

汽机所需的蒸汽量, 由维持大机3000转所需的30T/H~50T/H, 飚升至初负荷所需的180T/H, 从而导致汽包压力下降, 产生虚假水位, 汽包水位快速上升。水位快速上升至+200左右后开始回头, 此时压力还在下降, 水位也开始下降 (此时水位反应出来的为真实水位, 虚假水位开始消失) 。这时要及时开大给水旁路调门上水, 汽包水位从上升到开始下降这段时间内, 锅炉的水还是在以150-200T/H蒸汽量进入汽轮机, 也就是说此时实际水比并网前要低很多, 这就需要比实际蒸汽流量大100至200T/H的水才可以把水位拉回来, 同时补充上汽包水位从上升到开始下降这段时间内消耗的水量。然而很多情况下, 水位回头的速度都比较快, 特别是碰到刚并网才带上初负荷, 就马上加负荷的情况, 水位回头的速度更快。

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有两种方法:

(1) 带初负荷时, 在水位稳定前不加负荷, 加负荷的时候一定需要等到水位稳定, 压力开始回升, 并询问过调水人员后才可以加负荷。同时大幅度使用减温水的时候, 也必须告知调水人员, 因为用减温水量大, 蒸汽量也会随之增大。

(2) 在并网后, 汽包虚假水位开始上升, 自己在心理默数10秒, 开始缓慢开启上水旁路调门, 再慢慢的根据水位升高的速度去加上水量, 记住这个时候水量一定要比蒸汽流量低50至100吨, 防止水位下不来, 特别是看不到上水流量的情况下, 也不要急着加大, 这样做可以提前缓解水位回头下降的速度。

2.5 给水切主路时

首先将憋压阀缓慢关小至10%左右, 使憋压阀产生节流作用, 然后开启主路电动门, 要待主路电动门全开后再迅速关闭旁路调门, 防止主路电动门没有开启就关闭旁路调门, 主路电动门发生故障而造成锅炉断水。

2.6 并泵时

并泵前要掌握给水流量的数值, 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保持流量不变。备用泵并入系统前, 先将其出口压力调至与系统压力差值小于1.0Mpa以内 (但不能超过运行泵出口压力) , 再开其出口门, 并泵过程中要缓慢操作, 并注意再循环流量, 最好手动开或关, 易于控制给水流量。

3 异常工况下汽包水位的调整

3.1 两台汽泵运行, 电泵备用, 单台汽泵跳闸后汽包水位的调整

首先应检查电泵是否联启, 若联启应立即将此泵投入运行;若水位维持困难, 应以适当速度降负荷, 在汽压开始上升时暂停, 应特别注意降负荷速度不易过快, 否则, 将造成虚假低水位引起事故扩大。

3.2 两台汽泵运行、电泵检修, 单台汽泵跳闸后汽包水位的调整

此时应立即增加运行汽泵出力, 但必须注意给水泵的入口压力和给水泵最高转速, 防止给水泵入口压力低跳闸和转速偏差大跳就地。应立即停止锅炉所有放水排污;若RB未动作, 则以20 MW/min的速率将负荷降至150 MW左右, 在汽压开始上升时暂停。如掉闸泵具备强合条件, 应立即安排重新挂闸, 投入运行。

3.3 锅炉安全门动作后汽包水位的调整

当锅炉安全门动作后, 水位会先高后低, 大多这种情况出现时汽包水位迅速上升, 这时要立即解列自动, 快速降低给水泵转速, 减少给水量, 紧紧监视汽包水位的上升数值。当汽包水位显示开始回降时, 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增加给水泵转速, 加大给水量, 紧紧监视汽包水位的下降数值;当给水流量比当时蒸汽流量低50 t/h时, 观察汽包水位的变化趋势进行微调, 使水位的变化走向缓慢, 最终稳定。

3.4 高加事故解列时汽包水位的调整

高加事故解列后, 汽压的变化为先高后低, 自动调节下水位的变化先低后高。在高加解列后, 一般将给水泵转速加起后给水才由自动跳至手动, 在随后的汽压下降过程中, 负荷下降快, 给水流量偏大, 极易造成锅炉高水位跳闸。所以当汽包水位开始回升后, 尽快根据蒸汽流量降低给水流量, 保持汽包水位-50 mm运行, 直至水位稳定。

3.5 水冷壁泄漏时汽包水位的调整

当确认水冷壁泄漏时, 应立即解除给水自动, 增加给水泵转速加大给水流量, 及时启动电泵, 维持正常水位, 并且停止连续排污和吹灰, 尽量减少汽水损失。若水冷壁泄漏严重而水位难以维持, 汽包低水位保护动作, 则严禁向锅炉上水。

4 水位调整注意事项

(1) 始终保持给水压力大于汽包压力1.0~2.0Mpa左右。

(2) 无论什么情况下, 两台汽泵转速偏差不能超过200r/min, 流量偏差不能大于200T/H, 出口压力应保持相等或接近, 否则容易解列。

(3) 在调整汽包水位时, 严禁一台汽泵投自动, 另一台切手动, 并注意指令增加速率不能过大, 观察反馈跟踪情况, 以免汽泵跳就地。

(4) 在调整汽包水位时, 注意单台汽泵出力不超额定值, 电泵电流不超额定电流, 以防泵体过负荷导致推力盘损坏和电机损坏[2]。

5 结束语

正常运行中严密监视汽包水位的变化, 一旦水位出现异常波动, 要根据当时工况迅速查明原因, 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 从而保证锅炉的安全。

摘要:汽包水位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的重要监视参数, 下文详细阐述了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汽包水位在各种工况下的变化和调节手段。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汽包水位,调整

参考文献

[1]叶江明.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125-135.

上一篇:本质规律下一篇:提高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