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规划

2024-10-30

行政规划(共8篇)

行政规划 篇1

现代国家已经由自由法治国发展到社会法治国家, 国家政府的功能日趋复杂。为了更积极地保护公民的权利, 更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 行政规划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行政规划是对于未来的预测和目标的确定, 规划法采用“目的—手段”而不是“要件—效果”的规范构造, 其在实体法控制上相较于其他的行政行为非常弱。因此, 程序成为对行政规划权力进行规制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 行政规划程序应当包含行政规划确定、实施、救济的程序。

一、行政规划程序的立法原则

(一) 正当程序原则

民主原则、公正原则和效率原则是各国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法的共同原则, 其中民主原则和公正原则更上一位的原则是正当程序原则。虽然英美法系最重视程序法, 但就正当程序原则来说, 两大法系的法律模式都有很强的渗透。在世界法学界, 用程序作为控制权力的手段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沟通与文化碰撞, 德国行政程序法受到英美法系正当程序的影响体现了自然公正原则。德国程序法这一潜在的理念又扩展到日本和台湾地区, 所以正当程序原则成为他们的一个共同点。

(二) 效率原则

英美法系国家同大陆法系国家一样, 也重视效率, 只是他们更注重在合法程序下的效率。美国行政程序法中有正式程序与非正式程序之分, 通过正式程序得到的裁决也能取得一事不再审、间接地禁止翻供的效力。因为过于追求效率而忽视程序公正可能导致的损害会使效率变得没有意义, 甚至适得其反。

(三) 信赖保护原则

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行政程序中最值得一提的具体原则是信赖保护原则和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是德国行政法院在受益性行政行为的撤销判决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原则, 其实质是政府对人民的诚信。现在不仅仅适用在一般的受益性行政行为上, 只要存在值得保护中的信赖, 行政机关就不得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 或者只能在给予合理补偿的前提下才能撤销。

二、行政规划程序中的听证制度

行政规划虽然一般不直接对行政相对方产生影响, 但是间接的影响极大, 范围也比一般的行政处分更大。所以行政规划的制定应采取听证的方式, 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使民众的意见在行政规划制定中得到应有的考虑。

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 这在各国程序法中都有体现。对于凡事已经影响或可能影响公民重大权益的行政行为, 都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举行听证。只有对于紧急情况下采取的行政行为, 涉及国家安全及利益的行为, 外交行为及阶段性行政行为不适用行政程序。听证的精髓是行政相对方能积极地参与到行政程序中, 尤其是在可能有不利于相对方的行政行为产生前能听取其意见。

程序的平等就是参与的平等, 听证的采取有助于保障相对人平等、有效参与行政决定。各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区别仅仅是, 保护模式的行政程序法以听证程序为主导, 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为辅助;效率模式的行政程序法正好相反。从相对人的保护效果来看, 保护模式比效率模式更加民主, 对相对人合法权益保护的程度也更高。在美国, 听证程序实际上是程序原则在行政法领域内的最高体现。

当然, 仅仅泛泛地规定行政规划制定要召开听证会是不够的。从实践来看会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 日本制定行政规划召开听证会过程中就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附加居民参与程序的规划为数不多;居民的范围大多受到限制;有义务召开听证会者少, 参与方式仅限在提出意见书等范围内;参与时间大多设定在行政机关制定规划案后, 故难以修改;如何将居民通过参与有关活动提出的意见反映到规划中去, 对此缺少法律的规定等等。由于这些原因, 听证程序的规定往往流于形式。此外, 有法学家说过“民主是没有效率的”, 我们深以为然, 过多、过频的听证成本太高, 也不能避免多数人的专政问题。所以, 不管是立法上还是实践中, 采取听证形式还是有限的。确定合理的听证事件范围是立法者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三、行政规划程序的公开

行政公开的法律出台对行政程序合法提供了有力支持。美国在联邦行政程序法颁布之后陆续于1966年颁布《情报自由法》、1974年颁布《隐私法》、1976年颁布《阳光下的政府法》。这几个法律的颁布强化了民主政治, 对腐败的防止有极大作用。在国家安全允许范围内, 人民越能详细而便捷地知晓政府信息, 参与国家事务, 越能更好地监督行政机关, 从而保护自己的权利。日本1982年4月山形县金山町首次实施情报公开制度, 之后便迅速在全境发展起来, 最终于1999年5月7日经国会审议通过《信息公开法》, 在国家的层面上正式建立起了行政信息的公开制度。德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39条规定:“以书面作出或以书面确认的行政处分, 应以书面说明理由。官署应于理由中说明其决定所考虑的事实或法律上的主要理由。有关属于裁量决定的理由中, 也需要说明其使用裁量权的着眼点。”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中也有类似于德国的规定。

总之, 没有行政规划程序的公开、透明, 就难以保证依法行政, 因为行政机关很容易形成一个官官相保的利益集团。有了行政的公开, 才能督促行政机关在阳光下正大光明的行使权力。

四、行政规划制定中的调查

政府的一切决策都严格按照科学管理原则和程序处理。美国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几十年不变, 仍应付自如, 关键是靠科学管理而不是长官意志。在国内, 却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天埋水管, 把地挖开;明天铺电线, 再挖一遍;后天装煤气, 又来挖一次。这说明, 我们市政建设缺乏统一的、合理的、长远的规划。近年来, 推动美国管理水平提高的最大动力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现代规划的调查无外乎两个方面:实际情况的认真勘察和科学的计算与预测。

五、行政规划中的司法审查

在美国行政程序法中, 判例法所占据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尽管已经有了《联邦行政程序法》, 但是法院判例的约束力依然存在。这些判例可以解释成文法中的模糊语言, 也可以对成文法中的疏漏补缺拾遗。不管《联邦行政程序法》还是各州行政程序法对行政机关是否规定了程序规则, 法院都可以衡量行政机关行为所采取的程序是否符合宪法“正当程序”条款的要求。[5]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 司法审查是保护公民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般的行政行为都可以被诉至法院。由于行政规划尚无统一的法律规范, 而其本身种类繁多, 单行的法律、法规对其规定难免有遗漏或纰漏。由公正的法院对行政规划程序合法性审查, 又通过为没有法律可依据的规划程序作出判例来创设法律是独特、合理的。就目前情况看, 在判例法国家有关行政规划的问题上, 相对人得到的保护更可靠。

德国《行政程序法》第74条与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 (草案) 》第125条等对行政规划的救济规定的比较合理, 一般情况下都确认了“利益将受影响的人”的诉权。立法中之所以可以这样规定, 与他们的行政规划裁决的“集中事权”效力分不开。集中事权就是由单一机关统筹, 以单一程序收件审查, 其他机关会同审查, 最后由统筹办理的机关核发确定规划的裁决书。简单地说, 集中事权效力就是以程序集中的方式处理达到决定集中的效果, 相当于我国规划制定行为与许可行为的合而为一。[6]总体来讲, 保护模式的行政程序比效率模式的行政程序更民主、更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行政规划程序中, 牺牲民主的效率可能导致不能全面考察规划的影响广度、深度及可能的后果。而错误的规划的制定、实施, 不但不能实现其初衷, 反而对公共利益、公民利益是一种侵害。靠牺牲公平来追求效率是不正义的。

参考文献

[1]宋雅芳等.行政规划的法制化理念与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2]湛中乐.现代行政过程论——法治理念、原则与制度[M].北京:北大出版社, 2005.

[3]王青斌.行政规划法治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4]马怀德.中国行政程序立法探索[J].比较法研究, 1999, (1) .

[5][日]室井力.吴微译.日本现代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6]秦朔.离开洛杉矶的日子:美国为什么如此强大?[EB/OL].[2013-2-24].

规划执法中的行政强制措施 篇2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概述

《行政强制法》第2条规定, 行政强制措施, 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 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 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法》第9条规定,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 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 扣押财物; (四) 冻结存款、汇款; (五) 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根据《城乡规划法》第68条规定, 规划执法行政强制措施, 是指规划执法机关在规划执法过程中, 为制止正在实施的违法建设行为、控制违法建设扩大, 依法对违法行为人下达《停止施工通知书》、《施工现场查封决定书》等暂时性控制的行为。城乡规划行政执法时, 人民政府与城乡规划执法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与《行政强制法》的规定, 对于违法建设行为, 可以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 具体有以下三种。

1. 检查审批文件。

我国《城乡规划法》第53条第1款第1项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即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 并进行复制。建设单位的审批文件是否合法、健全是其进行建设行为的有效保障, 规划执法部门在规划执法过程中, 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对建设单位是否具有权利建设、审批许可文件是否齐全进行检查, 对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建设条件的如违建、乱建等行为, 规划执法部门应及时做出责令停止建设的通知。这是一种确保行政调查的行政强制措施。

2. 责令停止建设。

《城乡规划法》第64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本条中的“责令停止建设”系行政强制措施而非行政处罚。该项措施在《城乡规划法》第53条第1款第3项有明确的规定, 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有权采取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3. 查封现场。

《城乡规划法》第68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 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 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查封强制措施的标志性法律文书是以政府的名义做出查封决定书。责令停止建设与查封属于递进关系, 针对拒不执行《责令停止建设通知》而继续抢建违法建筑的, 为了防止违法行为人扩大损失、增加强制执行难度, 政府对违法施工现场、施工设备进行的、具有强制力的行政强制措施。

二、规划执法行政强制措施种类

《城乡规划法》第64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城乡规划法》第68条规定,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后, 当事人不停止建设的, 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等措施。

并不是任何行政机关都拥有行政强制措施实施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17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其他人员不得实施”。行政机关不得委托不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或组织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 停止施工强制措施的形式是以规划执法部门名义向违法行为人发出停止施工通知书, 接到该通知书后任然继续施工的, 就要采取更为严厉的行政强制措施即查封。《城乡规划法》第68条规定当事人不停止建设的, 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措施。

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 查封的标志性法律文书是查封决定书, 该法律文书应当以违法建设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名义, 开发区管委会不得作出查封决定书, 现实中设区的市存在主体混乱现象不容忽视, 市规划局作为行政处罚主体, 可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集中执法, 处罚权移交到综合行政执法局, 查封的主体到底是市政府还是区政府呢?《城乡规划法》第68条规定, 查封的主体可以是区政府也可以是市政府, 各地希望该项权力下移, 也就是由区政府做出查封决定, 行政复议没有超出该市辖区, 也符合矛盾下移的思想。而操作主体可以是规划执法部门及其分支机构, 但必须是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

三、查封后的警察权对接

查封施工现场或者施工设备后, 违法行为人继续施工让规划执法人员感到无奈, 事实上撕毁封条继续施工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规定, 属于妨碍公务行为, 公安机关可以警告、罚款或拘留, 通过公安机关的对接, 使得行政强制措施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然而, 公安部2011年3月下发《2011年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 严禁公安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一些基层公安派出所认为, 只要沾上“拆”字, 视乎就是非警务活动。众所周知, 公安机关的职责受《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范调整, 不会因为一个通知、一份文件就改变了公安机关的职权。打击犯罪、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秩序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依法协助城乡规划执法, 也是维护社会治安管理内容之一。但是, 如何配合?既不是全程陪同, 也不是撒手不管, 以政府名义查封施工现场后, 行政相对人撕毁封条仍然继续施工的, 破坏了封条的权威性, 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规定, 公安机关以妨碍执行公务为由, 依法对其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以警察权间接维护规划执法部门执法的权威性, 实现治理违法建筑的目标。

行政人事规划 篇3

为配合公司的战略目标达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化、高效化的建设,我对行政人事部做了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以便更好的协调各部门的运作及支持公司的决策,协助各部门更好的达成目标。

一、部门工作性质分析

行政人事中心肩负公司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管理、法务管理、档案管理、外联外宣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会务管理等工作。各项职责就如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润滑油一样,不可或缺。

由于行政人事中心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后勤保障”属性,“业绩”都体现在细微处,很难像业务部门、技术部门那样做出“显著”的工作绩效。行政人事工作成果往往难以量化考核,员工难以从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与此同时,行政人事部在公司内部事务管理上,又充当了公司领导的“左膀右臂”和“执行人”的角色,部门工作往往代表公司、体现领导意志,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保密意识、个人素养。这些部门工作的特点和性质,都对行政人事部的部门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

面对目前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我认为尽早组建一支“肯干、愿干、会干”的部门团队。

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规划

1、人员管理流程化

随着公司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人才的引入与人才管理将成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未来的工作重点。

行政人事中心将组建“人力资源部”系统性地对公司的招聘、录用、培训、任免、考评、辞退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完善。严格把好“进人”关,做好“用人”关,办妥“送人”关。

招聘:行政人事中心将全面介入和参与公司招聘的管理工作,管理重点放在:招聘汇总、信息发布、简历筛选、初试面试等环节。应聘者通过人力资源部初试后,再与用人部门共同复试。

录用:员工一经录用,员工报到、个人资料收集、办公用品领用、入职手续办理等工作将由人力资源部主导;定级定薪、岗位安排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跟进用人部门与公司领导落实到位。员工报到流程是建立员工对公司管理水平第一印象的关键环节,行政人事中心将尽最大努力做得更完善,给员工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和指导,让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融入公司,感受到公司的温暖。

任免:公司所有员工的任免手续,均由行政人事中心统一发文公告。以强化公司员工任免的严肃性与规范性,避免各部门无序任免。

考评:参照公司绩效考核制度执行。(争取用三个月的时间去落实绩效考核)员工考评的原则是:公正、公平、公开,并与个人薪资、奖金、晋升等挂钩,是体现公司管理意志的重要手段。行政人事中心将统筹公司员工考评工作,指导和监督各部门落实执行,并对考评结果的执行进行落实。

辞退: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下,人才的流动是正常的现象。只有合理的人才流动才能保持公司的活力和竞争力。因此员工的辞退管理也将成为行政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个员工的离开,无论员工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都是员工与公司关系的敏感期,处理不妥会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行政人事中心将通过人性化、合理化、合法化的方式处理,兼顾公司和员工双方利益,避免劳资纠纷产生,同时也让离职员工保持对公司的良好印象。

2、员工培训管理

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公司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尤其是在竞争白热化的服装领域,面对近两年服装行业的洗牌,如何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和学习意愿,保持员工忠臣度,成为行政人事中心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的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内容:

员工入职培训——让员工迅速熟悉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融入公司企业文化;

员工专业技能培训——让员工保持技术技能的全面性、先进性、前沿性,提升员工工作技能;

员工管理意识培训——让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层不断充实管理知识、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技能。

3、制度建设

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作为行政管理职能的核心模块,行政人事部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强该项工作。制度建设分为两个层面:制度体系编制和制度执行。

制度体系编制:

由公司领导指导、行政人事中心牵头、各部门积极参与,统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编制工作,形成较为完整的公司制度体系。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适用原则”和“可执行性原则”,力求制度出台一个落实一个,不追求一步到位、不搞形式主义。通过一两年的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各项管理。同时定期对所发布的制度进行修订和梳理,始终保持制度的有效性。最好能够变成《企业员工管理手册》,形成册子。

制度执行:

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绝不是行政人事部一个部门的事情。行政人事中心作为制度执行的监督、指导部门,将积极协助各级管理人员履行和执行权限范围内的日常工作管理。只有将制度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才会形成管理效应。

4、薪酬和福利管理

行政人事中心作为公司员工薪酬管理的统筹部门,除了按时完成员工工资核算、造册等工作之外,更重要的工作还在于不断对公司薪酬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

行政人事中心将紧紧围绕公司的薪酬福利政策,定期(每年一到两次)根据郑州的薪酬水平变动情况,在完善梳理公司薪酬福利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公司薪酬福利优化方案,供公司领导决策参考。薪酬福利优化方案目标是:确保公司薪酬和福利政策的市场竞争力,以保持和吸引人才。

同时行政人事中心将参与到公司员工薪酬调整决策,配合各部门负责人及公司领导合理调整和优化员工个人薪资。并根据领导审批意见,将员工薪资调整落实到位。

5、打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公司保持长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司从代理劲霸开始到创立雅美瑞已将近十年,我们积累和沉淀了大量企业文化元素。这些元素通过有效的整理和提炼,结合公司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宣扬,将会形成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基础。行政人事中心将积极通过网站、内刊(需要创立)、等各种渠道,结合公司宣传平台(含OA平台),努力打造和提升企业文化。

同时行政人事中心也将在企业文化的引导和创新上多做努力。通过丰富员工集体活动、公司大型活动等,培养和打造员工企业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如做好公司全员参与的旅游、体育竞赛等集体活动;组织员工业余兴趣小组活动等等。当然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投机取巧、不能走捷径,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有所建树。

三、行政管理工作规划

1、档案管理

筹建公司级档案,制定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和完善公司档案管理水平。通过档案,强化企业痕迹管理。

各部门管理的相关业务档案,行政人事中心也应该符合公司档案管理规定,确保档案管理符合公司需求。

2、法务管理

行政人事中心作为公司法务管理责任部门,将在做好公司合同法律风险评审的基础上,通过法律意识宣导、制度把控等方式,逐步降低公司法律风险。

同时积极通过外部法律资源(法律顾问等),积极应对公司各类法律纠纷,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3、后勤管理

行政人事中心不仅要做好办公环境、办公设备的保障,还要做好车辆管理、出行安排、环境卫生等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员工集体活动的安排统筹工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能力,是确保企业具有良好战斗力的基础。

各项后勤管理工作,将通过制定专项管理制度来规范和提升。

4、固定资产管理

浅析韩国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规划 篇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韩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日显突出。韩国首尔经济圈的形成主要缘于首尔和仁川两大城市紧密的地理位置以及资源优势。首尔、仁川经济圈经历了产业扩张、产业转移、产业抑制以及产业升级等发展阶段,最终形成目前以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为缓解首都圈的人口拥挤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于2003 年韩国第16届总统选举上提出了建设新行政首都的政纲,即将位于韩国首尔以南约120Km的世宗(市)建设成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Multifunctional Administrative City,MAC)的构想,欲通过强有力的地方分权化政策解决首都圈经济过度集聚的问题,实现地域均衡发展的目标。

本文就影响世宗市规划与目前建设过程的因素,即政治·社会因素、居民和谐、公务员通勤,以及行政机构搬迁后可能会出现的行政效率低下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韩国区域经济

据韩国国家统计网站数据显示,韩国首都圈的GRDP(Gross Regional Domestic Product)占韩国GDP的比重由1985年的42.0%,增长为2012 年的47.1%,而非首都圈则由58.0%降低为2012 年的52.9%;首都圈的人口占韩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85 年的39.1%增长为2012 的49.3%,非首都圈的人口则由60.9%减少到50.7%,首都圈和非首都圈的产值与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见表1)。

资料来源:KOSIS

韩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不仅体现在GRDP和人口分布,还体现在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标准化生产技术为主的制造业逐渐向地方,甚至向海外转移,而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等近2/3 的高附加值行业则集中在首都圈。除此之外,全国存款的70.2%、R&D开发的67.1%、财产税的66.5%都集中在首都圈。①总之,行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国家核心功能和财富的80%以上集中在首都圈。销售额前10 位大企业的90%、前100 位企业的84%、前1000 位企业的70.7%、全国排名前20 位的大学中16所大学都集中在首都圈。首都圈企业的股价总额占KOSPI的87.7%,占KOSDAQ的74.3%。

二、选址及规划

为缓解首都圈的人口拥挤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韩国国会经过多次的协商最终决定在忠清南道燕岐郡与公州市交界处建设新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即世宗市。从选址来看,世宗市位于韩国国土的几何中心,距首尔115 公里、釜山225公里、大田30 公里,通过高速公路、航空、铁路在两小时内可达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根据2014 年世宗特别自治市公布的《2030 世宗都市基本规划》,世宗特别自治市的规划面积为465.23 平方公里,约首尔市的3/4。该规划主要包括六个功能区:中央行政功能区、城市行政区、文化和国际交流区、大学和研究区、新兴知识区、医疗和福利区(见图1)。从城市总体规划来看,城市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7—2015 年,主要完成城市的中央行政功能、城市行政功能、政府部门研究功能、国际交流和文化功能,以及大学功能。第一阶段的人口规划规模为15万人左右。其主要建设项目以引导初期集中开发、完成大众交通中心道路为主。第二阶段是2016—2020 年,主要完成城市的新兴知识功能、医疗和福利功能。第二阶段的人口规划规模为30 万人左右。其主要建设项目以扩大自足功能的开发、城市基础设施的扩充为主。第三阶段是2021—2030 年,主要完善并加强前阶段所建设的六个功能区,人口规划规模为50 万人左右,主要建设项目为扩充住宅区、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

资料来源:《2030世宗都市基本规划》

三、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

1.政治·社会因素

韩国的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的城市规划不是对原有城市的改造规划,而是在一片农地上建造新城市的规划。每一个执政党都有自己的执政理念,对其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的规划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尽管韩国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的规划有法律制度的保障,但法律也可以修改。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最初是行政首都,后来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改成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

按照《2030 世宗都市基本规划》,2030 年世宗市的城市人口将会达到50 万人左右。暂不考虑这一数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假设到2030 年世宗市的城市人口超过50 万人,那么,这一规划则是失败的。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牵涉到如住宅、交通等的问题。因此,城市规划会受到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

2.居民和谐

随着新城市的建设,必然引来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不排除原居民和外来人口发生冲突的可能。建设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的目的是均衡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但由于移居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的公务员大部分是中央政府的公务员,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而原居民则大部分都是农民,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经济水平差距较大,尽管政府保为证原居民的住居权,在建设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的初期赋予原居民优先购房权,但由于外地资金的涌入,部分原居民将其优先购房权转让给外地人,使得世宗市的房地产价格飙升,引起了一些原居民的不满。同时,随着高级公务员的移居,为满足高级公务员子女的教育需求,必将建设高水平的教育机构,而这必然吸引周边地区,尤其是大田市居民的移居。因此,原居民和移居民融合并和谐相处将成为世宗市市的的社社会会问问题题。。

3.公务员通勤

城市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是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即城市发展蓝图。韩国18个中央行政部门(以2005年为准)中12个部门被列入这次搬迁名单,搬迁规模空前。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世宗市)启动初期,因大部分公务员居住在首尔市或京畿道等首都圈,政府专门配备了通勤车,但由于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并且大部分公务员家庭因孩子上学难等问题只能从首都圈上下班,或一个人居住在世宗市,短期内不会移居世宗市。这就造成两地分居的局面,而两地分居可能会带来更复杂的社会问题。

4.行政效率

由于行政机构迁移世宗市后部级行政机构分散在首尔市和世宗市,难免产生部级之间的工作不协调等效率低下问题。行政效率低下问题可能主要体现在各部级间、国会行政和国民沟通等方面,其中,国会和中央部级机构之间的效率最为明显。部级长官需经常到国会参加会议作报告,但因部级长官的办公室又在世宗市,所以难免会产生行政效率低下问题。尽管政府鼓励采取视频会议等高科技手段解决这一问题,但行政业务效果肯定远不及面对面方式。因此,有专家提出国会也应搬迁到世宗市。同时,也有专家提出应在世宗市建立国会办事机构缓解行政效率低下问题,但这些想法还需进一步的论证。

结语

韩国首都经济圈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韩国中央行政机构的迁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但无论是新行政首都还是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从经济均衡发展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韩国的行政中心复合型都市的城市规划并不是对原有城市的改造规划,而是在一片农地上建造新城市,因此,韩国世宗市建设过程中凸显出来的若干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Susan S.Fainstein and Scott Campbell(ed).Readings in Urban Theory.Cambridge,Mass,USA:Blackwell Publishers,1996.

行政规划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行政法制,监督机制

1 行政法制监督的形式

1.1 人大对行政的监督

人大行政法制监督主要包括法律、人事以及工作上的监督这三个方面。人大法律监督的主要方式不仅仅是为了经常了解人民政府的情况, 而且也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员会以及地方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的人大常务委员会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会审议国务院提出的法律草案的提出, 审议法律不仅是一道立法程序, 而且也是一道监督的程序。人大主要是通过听取、审议同级政府的工作报告来进行监督工作的。

1.2 司法机关对行政的监督

司法机关对行政的监督主要是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以及对监狱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

1.3 行政监察形式

行政监察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受理监察对象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申诉。二是调查处理监察对象的违法乱纪行为。三是受理对监察对象违法乱纪行为的检举和控告。四是对监察对象的执法情况进行的检查。

1.4 社会监督形式

公民个人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社会各界组织监督、人民政协监督和执政党监督等这五种形式的监督都属于社会监督。

2 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中行政法制监督的现状

2.1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市经济的需要, 对城市总体的规划进行局部的调整, 但是前提是必须要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同意才可以进行调整。对城市的调整不仅仅涉及到城市的性质、发展方向还涉及到城市总体布局的变更。城市总体规划在法律条文上都有具体的规定, 在权威性上是非常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 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变更和局部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根据城市的性质以及城市的总体布局进行了重大的变更, 不仅是在规划期限、城市性质、城市人口、城市用地规模的变更量上发生了变化, 而且还在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城市中心区、城市主要功能分区使用性质以及城市主干道改变走向上也发生了改变。

2.2 城市详细规划层面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的有关规定, 城市详细规划必须经过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并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的详细规划, 一旦经过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变更的。对于城市编制分区规划的大小, 重要详细的规划和其他规划的审批以及调整都是需要由城市规划行政部门进行审批的, 这些在城市规划中都有明确的规定的。

2.3 项目建设规划管理层面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情况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规划管理。规划建设管理对建设项目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它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定, 提出了项目建设应遵循的各项规划控制指标。从项目建设正常规划的审批环节角度来说, 在规划管理部门对建设单位审批后再申请调整部分规划控制指标的管理是不完善的地方, 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的领导违反规划进行建设的行为。现在, 我国的行政法制对这种行为是无能为力的。

3 城市规划行政法制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行政法制监督的法律法规存在问题

只有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具有完备的法律制度, 才可以使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 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对公众监督、责任追究以及层级监督的基本原则的规划太过于笼统, 并没有对监督的主体、范围、内容、程度以及结果的运用做出相应的规定, 缺乏应该有的刚性和可操作性的。所以, 规划行政法制监督是非常薄弱的同时, 我国法律对行政机关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不对等的, 一般情况下, 规定行政机关的权利越多义务也就越少。

3.2 监督机制不健全, 行政机制不完善

我国对行政管理的监督机制非常的多, 有权利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政审计和行政监察等几个形式的监督, 而且这些监督正在不断的发挥着他们的作用。但是他们监督的性质和方式过于局限, 做的只是事后的监督。由于我国监督机制的不健, 合理的监督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手段并不存在。只有找出制度上的问题, 并从源头上加以解决, 才会起到很好的监督效果。

4 对我国城市规划行政法制监督的改革

4.1 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加强对规划决策的监督

如果没有正确的决策也就不会有正确的领导, 因此各项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就是完善城市规划决策监督机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地深入, 依法行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的趋势。政府管理城市建设重要的公共政策和行政手段就包括有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管理者的行政决策不论是在编制城市规划, 还是在实施城市规划中都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同时也是各级政府领导人应尽的责任。

4.2 完善城市规划决策监督机制的建设

要从依靠个人的智慧经验决策向集体智慧决策转变, 从依靠个人的智慧经验向集体智慧决策, 是走向科学化的趋势。但是, 如果领导者的权利太过于集中的话, 决策的公平是很难实现的。如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制定要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社会各界的意见以及监督举报的机制, 那么就很难保证城市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审批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4.3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我国城市规划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完善, 不仅增加城市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民主化, 而且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并且有助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划编制机制, 从而保证了规划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规划行政法制监督机制进行了改革的思考, 了解到不论什么机制的完善都应该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从而保证我国在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中取得成效, 最终才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在总体上得到根本改善, 从而达到城市规划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道广.论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制度的完善和创新[J].中国建设信息, 2009 (4) .

[2]刘玉亭, 周政赢, 魏立华.城乡规划督察的困境与改善途径[J].规划师, 2010 (1) .

行政规划 篇6

(一)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职业意识不足。目前民办职业院校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了投入和关注的力度,对于教学实践情况的关注程度要远远高于学校建设。民办职业院校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给予极大的重视,但是对于行政教育方面的教育投入却不高,行政教师得不到重视,在日常的工作中就会缺乏积极性,对于工作上的投入程度就会大打折扣。行政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的是沟通和衔接学校管理和教学实践的纽带作用。行政教师的工作承担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从职业发展规划方向上来看,在学校管理的工作中,行政教师的职业意识并不是很强,在处理繁多复杂的工作中忽视了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设计,局限在目前的岗位工作环境,这种意识上的欠缺既不利于行政教师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学校教师团队的整体建设。

(二)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工作职责不明确。民办职业院校

行政教师日常承担的工作内容较为繁杂,行政教师既要承担教学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安排,还需要能够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提升,行政教师还需要承担起与社会用人单位、企业等沟通的职责,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学校的发展规划投入全部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对于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的工作职责内容缺乏整体性的引导,行政教师的工作存在着盲目性的特点。不仅如此,在薪资待遇上行政教师的待遇水平并不高,承担的工作量却非常的大,这就造成了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在行政工作中缺乏职业规划设计的思考,最终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成效不佳。

(三)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职业发展环境缺乏。民办职业院校

的行政教师在职业发展环境上并没有得到学校专门的重视,教师在专业技能发展上缺乏必要的发展环境。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未来工作的发展方向,职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提升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学校和行政教师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从目前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环境建设的情况上来看,学校只重视对承担教学任务的学科教师的培养,没有为行政教师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规划设计、职业素养提升、职业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都没有得到关注和重视。长此以往下去,很容易造成行政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影响其职业满意度,对于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一)强化行政教师职业意识,提升教师职业满足感。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设计要重视对行政教师主体意识的培养,明确行政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行政教师的人员设置、工作规划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强化行政教师的职业认知度,认识到自身职业素质能力的提升对于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学校要积极的引导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主动的提出创新对策,为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努力。行政教师要在工作中实现全身心的投入,在岗位工作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真正的融入到职业发展环境中,在此基础上寻求个人的更好发展。

(二)明确行政教师工作内容,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民办职业院校的行政教师在职业发展规划设计中要形成对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的充分认识。基于对行政工作的整体认识,找到职业发展规划努力的方向。对于民办职业院校而言,应该细化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规划,重视不同交流对象的行政工作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行政管理体系,让行政教师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为民办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高效运转作出积极的努力。同时民办高校要重视激励机制的创设,完善学校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行政教师的待遇水平,让行政教师能够得到能力的认可,在其职业发展规划上指明方向。从而带动民办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氛围,为行政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动力。

(三)创设行政教师职业发展环境,重视职业培训。民办职业院校为行政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应创设良好的环境,以行政教师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开发丰富多彩的职业培训活动。根据行政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性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培训设计,针对在行政教师的职业心理、职业技能、沟通技巧等反面进行教育引导,提升其岗位工作的热情程度,提升对于民办院校职业内容的认知能力,通过综合性的素质能力拓展,帮助行政教师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政职业规划设计的能力,引导行政教师在擅长的领域发挥行政管理的优势能力,从而在职业规划设计上有目标、有步骤的不断迈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对于行政教师和学校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行政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培训手段,帮助行政教师提升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规划设计的能力,以综合性的行政教师素质拓展和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的制定,为行政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建立民办职业院校较强的专业管理团队,为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的提升做出巨大的努力,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摘要:民办教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民办职业院校的教师构成中,行政教师相较于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而言,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行政教师对于自身的工作职责、职业发展方向认识并不清晰,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职业素质能力不高,严重影响到民办职业院校的建设水平。本文基于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通过提升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带动行政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性作用。

关键词:民办职业院校,行政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李松崎.民办高等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01:20-22.

[2]雍浩,李正.转型中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刍议——以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4,10:65-67.

[3]杨建林.苏南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60-64.

行政规划 篇7

一、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背景

(一) 跨行政区概念界定

我国的行政区划若按三级制, 分为中国一级行政区即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即第二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即第三级行政区;若行政区划按四级制, 则各级为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跨行政区, 即不局限于同一等级的行政区划内, 而是跨越等级的行政区域或者是几个同等级行政区划形成的区域。如跨行政区的城乡规划就是将全省城市、镇和乡村规划纳入统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即为跨越等级的行政区域的区域治理;而后者的典型则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粤、港、澳“大珠三角”的区域、“京、津、唐”环渤海湾区域治理、黄河流域, 等等。本文的讨论也是基于跨省级行政区划展开的。

(二) 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

区域经济规划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策略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总和。跨省级行政区域涉及到多个行政区经济实体, 各个行政区有自己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区域管理制度, 但同时又彼此联系牵制。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即是作为协调跨行政区域整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与城市规划的手段, 使地区生产力合理布局、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其对解决如何组织跨行政区政府 (实体或非实体) , 采取怎样的组织形式, 既能推动区域公共服务的发展, 又能兼顾各地方政府的利益, 实现空间制度整合, 提高区域管理效率等问题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

二、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 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现状

2000年开始, 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2003年, 国家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6年4月, 国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总体要求和战略定位;2008年9月,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将长三角区域由原来的16城市扩展到“两省一市”。直到最近几年更多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的正式批准, 区域经济规划的侧重点也经历了转变。由原来的侧重于平衡地区间差异, 即延续“经济效益优先”和“梯度转移”理念, 在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多重政策目标上, 突出前者目标, 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政策目标[1], 逐渐向整合地区间优势, 凸显各地的利益共同点, 转变地区政府职能、破除行政区壁垒的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态势转变。

(二) 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跨省级行政区涉及多个省级行政区, 在规划编制时要考虑市场和政府的因素, 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在跨省级行政区区域规划编制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区域规划缺乏地区间的协调配合。规划的编制缺乏对于各地区自成体系发展、产业结构趋同、存在较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以及以港口、机场为主的基础设施难以实现互联互通, 存在不适当竞争等问题, 没有做好统一协调和规划, 或者规划编制的效果不理想。二是规划编制时缺乏对生态分割与跨界环境污染统一治理的考虑。由于自然生态区和行政区之间的内在非耦合性, 使得跨行政区边界地带往往因管理制度、政策法律、标准时序等差异, 更容易造成生态分割和跨界污染, 激化社会矛盾, 成为跨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2], 而现行规划没有引起对这些区域问题足够的重视。三是区域规划的保障机制不具体。现行规划编制时政策等保障机制实际操作力不强, 没有很好的引导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关系, 推动规划实施的作用力度不够。

三、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方法体系

(一) 区域经济规划编制总体程序

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过程应采取滚动循环的方式进行, 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的循环往复, 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式和环境。

(二) 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3]

在进行规划的编制时, 必须首先做好准备工作, 如了解提出规划部门或领导的要求;组织规划领导机构;准备规划所需各类地图;制定规划工作计划等。在做好以上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具体的规划内容的编制, 主要包括区域发展目标、区域发展重点任务、区域发展政策机制保障以及确立评估方案执行情况的指标体系、滚动编制规划的办法。

1. 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区域发展目标是区域规划的核心, 有了目标, 才能提出发展方向, 研究发展方针。由于区域目标涉及区域宏观发展趋势、国内外、区域内外的发展需求, 以及区域内发展基础、条件和资源等等可能性, 因此, 需要对区域发展进行大量的预测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目标。

研究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的关键是对内部人口、交通、物流等的预测以及外部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优化配置、外向型经济关联性以及国内外经济需求的预测。具体的预测方法和模型有: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模糊贴近度、因子分析、空间相互作用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系统诊断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 以解决区域规划中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支柱产业的选择等问题, 要求做好各种模型的互补与对接, 形成模型体系[4]。

2. 确定区域发展重点任务与对策

围绕区域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未来发展目标, 提出重点建设项目, 如水、土、矿产、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人口增长, 就业问题, 主导产业, 经济结构, 交通运输系统, 自然保护区, 生态与环境保护, 重点开发区域等方面的重点建设任务, 包括建设规模及空间布局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对跨省级行政区区域进行规划时, 最重要的是做好各省级的功能分区, 明确各省级行政单元的重点发展任务以及行政区之间的协调机制。可以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指标评价体系, 明确要进行评估的重点任务和对象。预测各功能区未来发展趋势, 增强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具体使用的方法有系统动力学 (SD) 模型, 用于综合研究区域PRED协调发展问题;功能对比法;生产函数模型;普及遥感与GIS技术。

3. 拟定区域发展政策机制保障

为确保规划能够政策实施, 保证规划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提出推动规划有效实施的政策机制保障措施。对跨省行政区区域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政策的执行力度, 协调各省的关系。编制规划时建议由区域内各个省级行政单位派遣人员参加, 做好内部沟通和交流。对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优化配置、投融资政策以及政府间协调机制、立法保障做详细梳理。

4. 明确规划方案的评估体系

区域规划涉及的面很广, 区域内部各类要素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到。在制定规划时要首先明确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规划的目标、内容、基本思路与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以便及时发现规划的漏洞和缺陷, 增强预警导向功能。

建立以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协调机制、执行力度、人员安排等组成的评估体系, 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功能对比分析, 结合构建的指标体系对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价、审核。

5. 确定滚动编制规划的办法

在编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思想是, 在规划的实际操作中不断复核规划的编制效果, 发现问题及时对规划进行修编。或者在规划执行一段时间后, 当外界环境、经济背景发生变化时, 要重新制定规划, 拟定发展目标, 确定发展重点和方向, 采取滚动的编制办法, 改进原有规划。

跨省级区域经济规划的编制方法体系还应该强调规划理念的创新和规划内容的突破, 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将方法体系运用于实践, 解决实际问题, 并提升理论内容, 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摘要:根据当前中国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的现状, 阐明现行跨省级区域经济规划存在的问题, 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探讨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应用的方法体系, 以期为以后的跨省级行政区区域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方法

参考文献

[1]于楠, 等.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现状及成渝经济区发展远景——基于“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的回顾[J].西南金融, 2010, (6) :47-50.

[2]陶希东.跨省区域治理:中国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新思路[J].地理科学, 2005, 25 (5) :529-536.

[3]李克强.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162-174.

行政规划 篇8

今年2月2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座谈会, 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 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 “京津冀一体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 并被坊间称为“一号工程”。胶着了30多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这才逐渐告别“纸上谈兵”, 进入实质性提速阶段。

而所谓的协同发展, 宛如一座路标巨钟, 所有的齿轮、发条相互咬合在一起运转, 能不能打破原有壁垒, 让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充分流动, 使资源高效配置, 合作共赢, 衡量着一体化的成效和水平。

三十年酝酿未无果

京津冀一体化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 当年公布的《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随后的1986年, 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提出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 毗邻而居的京津冀三地萌生了区域合作的构想。

到了2004年, 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 京津冀都市圈地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张家口、承德8个地级市, 2010年8月5日, 该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然而直到今天, 京津冀一体化似乎仍然停留在概念上, 并未获批。但据资料显示, 每隔5年, 国家都会编制战略规划, 每隔10年左右, 城市都会编制总体发展规划, 甚至省一级政府会编制省域发展规划。

直到今年2月份, 京津冀一体化被习近平总书记升级为国家发展战略、3月被写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后, 京津冀一体化才进入了加速期。

“阻碍京津冀一体化的因素可能有很多, 比如主观、客观、市场、行政等因素, 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由行政条块分割造成的行政化障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姚永玲说道。

众多的业内人士也表示, 相较于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的劣势很明显。以前京津冀一体化之路曲折与艰难, 与“一亩三分地”的思想障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行政壁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利益羁绊等密切相关。其中, 行政壁垒的存在使得发展尤其困难。

“京津冀协同发展当然很好, 但不能‘只听楼梯响, 不见人下来’, 它的编制规划早已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而是一个政策问题。”一位曾参与京津冀经济圈规划的学者称, 由于京津冀三地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 要破除行政壁垒, 首先就得解决在三地发展不均的情况下, 各地都会为自己的发展“呐喊”的问题, 如何平衡大家的“发展权”也是一体化规划编制的重点所在。

局部“塌陷”, 对话有碍

“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提了一二十年, 但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并不快, 而且内部不平衡现象严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一位学者讲道。

长年以来, 北京对周边资源的虹吸现象导致三地发展不平衡, 尤其是河北多地, 犹如环绕在光芒四射首都周围的“灰项圈”。在不平衡的发展下, 北京交通、环境、人口的城市病压力凸显, 而天津、河北的发展又受到制约。

从人均GDP来看, 2012年北京和天津分别达到14027.13美元和15129.04美元, 而河北省仅为5838.95美元, 不仅远远低于京津两市, 甚至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6094美元) 。河北省的城市规模及其经济实力, 与京津两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有专家回忆, 上世纪90年代, 河北就提出过“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战略, 但京津冀三个行政区划之间由于存在不同的层级划分, 这种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造成了三地之间不对等的话语权, 也使得各行政区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三方中相对落后的河北, 地位比较尴尬, 最终使得“一头热”的合作激情没有点燃周边省市, 无疾而终。

“由于行政级别太低, 我们无法跟北京、天津对话。”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的一块“飞地”——河北廊坊三河市的政府有关人士称, 三河市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按理说有利于经济发展, 但实际上却成为京津之间“塌陷”下去的一块地方。

“一直以来, 我们都想要融入京津这个大市场, 但一个巴掌拍不响。此次协同发展能否现实效也是如此。”三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道, “为对接京津, 我们做了很多努力, 但几乎是‘热脸贴冷屁股’。”据介绍, 当地出钱修的与北京、天津对接的京秦高速公路到现在都没有真正与北京、天津相连。

对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毛汉英认为, 行政分割的背后其实是利益纷争。各个地方都着眼于各地的利益, 强调局部利益。这也意味着如何打破原有的既得利益格局, 使区域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工作重点。

“大树底下不长草”

对于由三地发展不平衡引发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认为, 这就是“大树底下不长草”, 京津冀三地的差异本来不应这么大, 但行政区划阻碍了要素资源的扩散, 而河北在吸纳优质资源方面较为弱势, 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

“在三河调研中发现,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难题在于各种要素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区域主体间利益补偿机制的缺位, 为此, 必须改变行政区划壁垒导致市场割裂和等级化管理体制的现状。应打破大城市特权, 建立跨地区协调机制, 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和资源要素流动市场化, 更好发挥市场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某学者表示。

根据相关资料, 在每万名从业人员中,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分别为4974万、3390万、2950万;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分别为563万、190万、86万。长期以来, 北京的人才单向流入最为明显。“这种流动特性表明京津冀之间尚未建立起更科学的资源配套、人才吸纳及产业分布一体化机制。”一位长期关注区域发展的专家说。

而在许多专家看来, 京津冀一体化的目的之一就是疏导人口, 减轻大城市的压力, 但人力资源在三地的明显落差, 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打破。

此外, 在经济、技术、行政效率等方面河北与北京、天津均存在一定的差距, 加上在支持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得不到相应补偿, 在京津冀城市群中, 整个河北都在“塌陷”。

“在同等条件下, 河北省吸引外来投资和企业入驻的机会较之京、津要小得多。事实上, 除了通过优惠政策和某些措施阻止企业和项目外流, 北京一些区县还可能吸引燕郊好的项目迁入, 如近两年核工业二三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5所等单位和项目离开燕郊到顺义、亦庄等地。”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建生无奈地说。

在三河市政府有关人士看来, 之所以出现这种逆向流动的情况, 主要是因为北京下属区县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优势, 享受的各种保障也更多。而三河的定位是为首都发展服务, 除了要为污染埋单, 还要忍受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不均等分配, 比如燕郊电厂产生的污染主要影响当地, 但电力则要优先保障北京, 这就不免影响到当地企业的生产。

“怕动了自己的奶酪”

“在长期的不平等资源分配模式下, 三地要合作则愈发困难。”一学者举例说, “就像修一条马路, 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财政, A城市可能想修一条路到C城市, 中间经过B城市, 三个城市要负责掏钱修自己那段路, 但B城市不需要修这条马路, 就不愿意掏钱。”

对此,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认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地区间产业差异太大, 竞争大于合作, 行政壁垒的存在导致要素不能分享。要加强合作就应当建立区域合作的共赢机制, 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地区本来应该错位发展, 然而现在却没有, 反而形成了互相制约的关系。

有知情人透露, 实际上, 京津、京冀、津冀之间的两两合作已有多年, 但是在三地均衡发展方面并无成效。究其原因, 是因为三方中的任何一方相对于另外两方都不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都害怕他方会“动了自己的奶酪”。从利益角度考虑, 三方各有目标, 即使两两协商或者三方协商, 也只能期待在某个利益点上能达成共识。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指出, 导致京津冀三地无法进行深层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地方官员只考虑地方发展, GDP政绩观作祟, 三地各自为政。“天津碱厂由于所需的盐由外地输入, 又面临运输成本高与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 在天津已无优势。”肖金成说自己曾建议天津碱厂搬迁至河北或者山东等地, 或从天津塘沽区搬到大港区, 但塘沽区和天津都不愿意其搬迁。

“在一个大的区域内涉及环境、产业、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一体化, 仅靠市场的力量或地方的合作是远远不能奏效的。”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 能够推动三地一体化的方法, 就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部署。此次, 京津冀一体化从国家战略的程度上给予了重视, 是一个历史机遇, 但三地在一体化的概念下, 过分拘泥于行政划分, 自说自话, 就和一体化背道而驰了。

共赢更需反哺

对于京津冀一体化多年受行政壁垒制约的问题, 此前就有学者建议, 京津冀一体化应该设立更高规格的协调机构。打破区域行政壁垒, 需要中央统一协调, 例如统一配置基础设施, 统筹推进交通网络建设, 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等。也可通过市场化资源的再配置, 弱化行政干预。允许民资和外资投资基础设施, 突破行政区域管辖范畴;通过市政公用产品价格制度的改革, 减少行政福利, 弱化区域差距。

而对地方政府来说, 应放弃传统的“要政策, 要资源”观念, 把精力更多放在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上来, 不要人为“造城”, 形成新的资源严重浪费。同时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着力落实好中央规划和政策, 促进协同发展。

“具体来说, 从城市功能定位角度来看, 河北推进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的动力最大, 将全面承接京津产业和人口转移, 保定、廊坊、张家口和唐山等地态度较为积极。天津强调借力引进北京部分产业和项目。”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讲道。

据公开报道统计, 今年以来, 京津冀三地签署了至少十几项合作协议。北京正拿出更多的诚意加强对津冀地区的辐射, 比如像首钢等纳税大户的搬迁, 大红门和动物园批发市场的搬迁等。

但业内人士认为, 目前的关键在于京津冀一体化后, 应该设计利益交换或者反哺机制, 打破大城市特权和在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先权, 让河北做出牺牲之后能获得更好的补偿, 才能促进资源均等分配, 让京津的部分产业主动转移到河北, 提升京津辐射效应, 实现合作共赢。

上一篇:焊工培训工作下一篇:重组人白介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