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审查

2024-10-02

规范审查(共10篇)

规范审查 篇1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体制内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的体制, 其实施主体为WTO争端解决机构 (简称DSB) 。随着近年来WTO争端解决实践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DSB设立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具有国际司法机构的性质。在专家组处理成员方之间争端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对成员方政府行为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审查标准”。

在现行的WTO争端解决机制法律文本中, 规定审查标准的规范性法律条款主要是《反倾销协定》第17.6条和DSU第11条。其他的规范性文件, 如《关于审议<关于GATT1994第6条的协定>第17条第6款的决定》和《关于根据 (关于实施GATT1994第6条的协定) 或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 第五部分争端解决的声明》也会在文中提及。

一、WTO反倾销争端的评审标准

《反倾销协定》第17条第6款是WTO法律文本中唯一一个明确规定审查标准的条款, 其法律文本援引如下:

参照本条第5款审查该项事项时:

(i) 在评估该事项的事实时, 专家组应决定当局确立的事实是否适当, 以及他们对事实的评估是否客观公正, 如果确定的事实是适当的, 评估是公正和客观的, 即使小组可能作出不同的结论, 该项评估不应被推翻。

(ii) 专家组应根据国际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解释本协议的有关条款的规定。如果专家组认为本协议的有关条文规定允许作出一种以上的可允许的解释, 只要进口国行政主管当局的措施符合其中一种解释, 专家组就应当认为主管当局的措施与本协议相符。

(一) 反倾销事实问题审查标准

该条款第i项规定了争端事实问题审查标准, 根据该条款规定, 只要当局对事实的确定是适当的, 评估是公正和客观的, 那么专家组就不能推翻当局作出的评估, 即使专家组依据调查的事实可能作出不同的结论, 该结论也不能推翻一国当局作出的结论。

这项规定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专家组应决定当局确立的事实是否适当”, 这对应了专家组对事实证据的审查权限, 而审查标准则体现在“如果确定的事实是适当的, 即使小组可能作出不同的结论, 该项评估不应被推翻”, 这种表述体现了明显的遵从性原则, 但是“适当的”又该如何体现?实践上确定的适当标准更多的倾向于程序的适当性, 而非事实本身的适当性。如果主管机关确实事实的程序具有正当性, 那么他所做出的事实确定就应当被尊重, 专家组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对案件事实进行调查, 而实际上专家组调查案件事实也不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 原因有两点。首先, 调查案件事实情况需要专家组采取一些措施实地调查, 这些措施的实现需要成员国的授权, 而现实情况是案件原始材料的调查往往涉及到一国的主权、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等, 这些使得国际司法机构在一主权国家内的独立调查根本不可能被允许。其次, WTO专家组成员往往具备经贸或法律专业背景, 而原始证据的搜集通常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 而专家组成员对于这些问题不具有专业知识, 即使调查也很难具有说服力。“专家组应决定他们对事实的评估是否客观公正”对应的则是实施结论的调查权力, 审查标准则体现在“如果评估是公正和客观的, 即使小组可能作出不同的结论, 该项评估不应被推翻”。客观、公正更多涉及到实体内容, 即当局作出的事实结论应当是客观、无偏见的。实践中, 专家组推翻成员国对事实问题作出的调查和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条文的规定导致了专家组对成员国的事实调查和实施结论的“不适当性”、“不公正性”、“主观性”承担举证义务, 这种举证在法律条件和事实条件均不具备的情况下, 根本没有可能性。

(二) 反倾销法律问题审查标准

该条款第ii项规定了争端法律问题的审查标准, 它是乌拉圭回合各国作出妥协的结果, 本身具有很大的争议。该项首先要求专家组“根据国际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解释本协议的有关条款的规定。”这与DSU第3.2条所述“根据国际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解释本协议的有关条款的规定。”含义相同。对于国际国际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本身指什么, 《反倾销协定》和DSU并没有明确解释。通常认为, 专家组和上诉机构通过长期实践, 认可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条约解释规则具有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地位。《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规定了条约的一般解释原则, 第32条规定了条约的补充解释方法。具体法律文本如下:

第31条解释的通常规则

1. 条约应依其用语按其上下文并参照条约之目的及宗旨所具有之通常意义, 善意解释之。

2. 就解释条约而言, 上下文除连同序言及附件在内之约文外, 并应包括:

(1) 全体当事国因缔结条约所订之与条约有关之任何协定; (2) 一个以上当事国因缔结条约所订立并经其他当事国接受为条约有关文书之任何文书。

3. 应与上下文一并考虑者尚有:

(1) 当事国嗣后所订关于条约之解释或其规定之适用之任何协定; (2) 嗣后在条约适用方面确定各当事国对条约解释之协定之任何惯例; (3) 适用于当事国关系之任何有关国际法规则。

4. 倘确定当事国有此原意, 条约用语应使其具有特殊意义。

第32条解释的补充规则

为证实由适用第31条所得之意义起见, 或遇第31条作解释: (1) 意义仍属不明或难解;或 (2) 所获结果显属荒谬或不合理时, 为确定其意义起见, 得使用解释之补充资料, 包括条约之准备工作及缔约情况在内。

通过这两个条款的适用, 对某条约的法律解释必然会出现单一结果, 这也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签订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 这里仍然涉及一个问题:如果某WTO成员国并非《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 DSB是否能够适用该条约解释条款审查该成员国对WTO法的解释。

然而该条款第ii项第二句则推翻了唯一结果的假设, 认为即使依照国际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 仍有可能得出多种“可允许的解释”。实际情况是, 如果严格按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的条约解释规则, 不可能得出两种以上的解释。因此, 第ii项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不可能在实践中同时适用, 这种表述被认为是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国妥协的结果。该项更加有争议的是“可允许的解释”这种表述, 认为存在一种以上可允许的解释的主体是成员国还是专家组, 又由谁证明进口国当局措施与“可允许的解释”具有一致性?有学者认为存在一种以上可允许的解释的判断权在WTO争端当事方, 旨在“将解释权分配给WTO争端的当事方”, 这也是乌拉圭回合中美国积极提起议案的原因。但是否存在一种以上可允许的解释的权力归于DSB, DSB在判断“某一WTO法律条款是否具有多种可允许的解释”时, 具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 而实践中, 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从来不愿意接受多于一种可能的解释, 这使得第ii项第二句所表述的情况从来不曾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适用。从文义上看, “只要进口国行政主管当局的措施符合其中一种解释, 专家组就应当认为主管当局的措施与本协议相符”表达的是专家组对于当局的措施与《反倾销协定》的不相符性进行论证, 但实际情况如前所述, 专家组从未给予当事国确定解释之外的选择, 以一种全有或全无的姿态对待反倾销领域的法律争端, 将对协定的解释权完全归于争端解决机构, 对成员方作出的WTO规范的解释采取了从头审查的方式, 没有给予成员方相应的尊重。

(三) 相关的部长决定和声明

在乌拉圭回合中, 除了达成《反倾销协定》第17.6项中关于审查标准的协议, 还通过了与之相关的一个部长决定《关于审查“执行1994年GATT第六条协议”第17条第6款的决定》和一个部长声明《对“执行1994年GATT第六条协议”或“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第五部分”有关争端处理的声明》。其文本如下:

《关于审查“执行1994年GATT第六条协议”第17条第6款的决定》:“部长们, 兹决定如下:关于“执行1994年GATT第六条协议”第17条第6款的审查标准应在三年以后予以审查, 以便考虑其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

《对“执行1994年GATT第六条协议”或“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第五部分”有关争端处理的声明》:“部长们, 关于执行GATT1994第六条协议或补贴与反补贴税措施协议第五部分的协议之争端解决, 认识到必须对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措施引起的争端采取一致的解决方法。”

上述的部长声明和决定是在乌拉圭回合无法就WTO除反倾销之外的其他领域案件的审查标准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 为未来谈判留下的契机。但实际上, 在《反倾销协定》通过三年后, WTO并为就此问题予以审查。而在美国热轧铅秘炭钢产品案中, 专家组明确拒绝了将《反倾销协议》中的第17.6条所规定的审查标准应用到反补贴案件中。此后, WTO的官方会谈都回避了这一问题。上述决定和声明由于不具有权力结构的规定, 没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 无法对审查标准产生实质影响, 更多的是一种宣示性的作用, 仅仅表明WTO当时部长会议对审查标准问题的态度。

二、WTO非反倾销案件的审查标准

WTO各成员国并未就反倾销之外的其他领域案件的审查标准达成一致, 但审查标准的问题在所有争议中都客观存在。随着DSB实践的发展, 专家组纷纷将视线集中在DSB第11条上, 将其作为确定专家组审查标准的法律依据。

DSU第11条规定:“专家组的职能是协助DSB履行本谅解和适用协定项下的职责。因此, 专家组应对其审议的事项做出客观评估, 包括对该案件事实及有关适用协定的适用性和与有关适用协定的一致性的客观评估, 并做出可协助DSB提出建议或提出适用协定所规定的裁决的其他调查结果。专家组应定期与争端各方磋商, 并给予它们充分的机会以形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

在该规定中, 并没有提及审查标准问题, 而仅仅指出专家组应当作出“客观评估”。这段话涉及两个问题, 由谁进行评估标准的把握?适用客观标准进行评估的事项包括哪些?首先, 该句中“客观评估”的主体指向专家组, 这意味着“客观”的标准由专家组把握而非成员方, 即专家组的评估优于成员方的评估。其次, “包括对该案件事实及有关适用协定的适用性和与有关适用协定的一致性的客观评估”阐释了进行客观审查的对象, 包括案件事实、有关协定的适用性、事实与相关协定的一致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事实证据的调查规则, 规定在DSU第13条。第13条规定:“1.每一专家组有权向其认为适当的任何个人或机构寻求信息和技术建议。但是, 在专家组向一成员管辖范围内的任何个人或机构寻求此类信息或建议之前, 应通知该成员主管机关。成员应迅速和全面地答复专家组提出的关于提供其认为必要和适当信息的任何请求。未经提供信息的个人、机构或成员主管机关正式授权, 所提供的机密信息不得披露。2.专家组可向任何来源寻求信息, 以及与专家进行磋商以获得他们对该事项某些方面的意见。对于争端一方提出的有关科学或其他技术事项的事实问题, 专家组可以请求专家审议小组提供书面咨询报告。这里此类小组的规则及其程序列在附录4中。”根据该条的规定, 专家组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案件事实的调查, 一种是向其认为适当的任何个人或机构寻求信息和技术建议, 另一种是请求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审议小组提供书面咨询报告。当然, 专家组在进行审查时, 有一些限制性的条件, 如必须先行通知被咨询人的主管机关, 对于未经许可的信息不得披露等。实践中, 专家组对事实问题的审查更倾向于采用较为严格的审查标准, 通常会对相关事实的范围和适当性进行相对严格的审查。对于法律问题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一贯强调一项事实结论必须是基于相关的事实证据作出的“可接受的” (acceptable) 评估并对此给出了“合理和充分的”理由。其中“可接受的”被理解为成员方主管机关做出的评估能够为专家组所接受, 即专家组在事实问题的审查上不得重新开展完全独立的评审, 而是考察主管部门自身做出的事实评估是否为“可接受的”。

对于法律问题的审查标准, 专家组一向采取完全独立的评审标准, 对成员国对WTO法的遵从性采用从头再查的方式。

当然, 仅仅分析DSU的规定, 依“客观评估”并不能切实的判断WTO的审查标准更倾向于遵从性原则或从头再查原则, 需要从DSB对案件的审理过程入手, 得出实践中“客观”一词的指向。

笔者通过对DSU第11条和《反倾销协定》第17.6条的规范分析, 介绍了WTO争端解决机制下反倾销领域和非反倾销领域问题的二元审查标准。对反倾销领域案件, 事实问题的审查倾向于遵循性原则, 法律问题的审查则一般采用从头再查的方式。对于非反倾销领域的案件, 并未区分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审查标准, 只能通过前后文的分析, 得出结论, 审查标准为“可接受性”。

摘要: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审查标准集中反映于《反倾销协定》第17.6条和DSU第11条。对这些条款进行细致分析, 考察WTO争端解决机制下反倾销领域和非反倾销领域问题的二元审查标准, 探讨法律文本中审查标准的价值倾向, 对解决WTO市场争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WTO争端解决,审查标准,规范分析

参考文献

[1]袁晨颖.WTO反倾销争端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 2008.

[2]Edwin Vermulst.The WTO anti-dumping agreement:acommentary[J].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5) .

[3]Joh.Hjackson.the Jurisprudence of GATT and WTO[M.]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Petros C.Mavroidis, Alan O.Sykes.The WTO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law:dispute settlement[M].Cheltenham:Elgar, 2005.

[5]United States-Imposition of counter vailing on certainHot-rolled Lead and Bismuth Carbon Steel Productsoriginat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WT/DS138/AB/R, para.6.17.

[6]骆烨.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评审标准[D].华东政法大学, 2006.

[7]Deborah Z.Cass.The“Constitutionalization”ofInternational Trade Law:Judicial Norm-Generation asthe Engine of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International Trade[J].12 European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Law, 2001 (57) .

[8]United States-Safeguard Measures on Imports of Fresh, Chilled or Frozen Lamb Meat from New Zealand andAustralia, WT/DS178/AB/R, para.103.

规范审查 篇2

一、写作规范:

题目:关于××同志入党问题的政治审查报告

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简历。

2、提出入党申请的情况,参加党课、业余党校的学习情况。

3、历次重大政治运动中的表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4、对“思想上入党”问题的认识。

5、本人政治历史的审查情况,奖惩情况,直系亲属、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6、关于入党动机,共产主义觉悟,已经具备入党条件等方面的结论性意见。

7、党支部落款,支书签字,时间。

二、关于政审材料写作的说明

各部分内容要根据支部对发展对象的实际考察结果、调档结果和外调结果书写(下面的范例仅给出大概的范围,并不要求包括所有的部分),政审材料的内容以支部考察结果和发展对象的实际认识和表现为准。

1、关于“提出入党申请的情况,参加党课、业余党校的学习情况”的写作说明 要写明提出入党申请、参加党课学习、参加业余党校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要写明参加班级(或年级)党支部、党课学习小组活动的情况。

2、关于“历次重大政治运动中的表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的写作说明 在写这部分内容之前,要有概述性文字;这部分内容结束后,要有总结性文字。在写“历次重大政治运动中的表现”时,可以结合当前重大政治事件及发展对象《自 传》中提到的相关内容,根据支部从考察、谈话中掌握的发展对象的实际认识和表现 进行概括。

在写“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时,应根据支部从考察、谈话中掌握的发展对象的实际认识和表现进行概括。写清发展对象的认识、态度和表现。

三、写作要求

要抱着对党忠诚老实、对发展对象负责的态度撰写政治审查材料。

政治审查材料的字数在1500~2000 字。

四、写作举例

关于××同志入党问题的政治审查报告

××同志,男,苗族,1978 年6 月20 日出生于贵州省瓮安县草塘镇上街的一个农民家庭。

1984 年9 月至1986 年6 月在草塘镇小学读一、二年级,从1986 年9 月至1990 年6 月在瓮安城关一小就读。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瓮安二中学习。高中三年任班长,高二时担任校学生会主席,高三时担任校团委副书记。1996 年考入清华大学预科学习,并在团支部担任宣传委员。1997年9 月转入清华大学本科学习。录取到精密仪器系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编入制73 班。

曾担任班级保健干事、校团委组织部民族组干事、校团委组织部大一组副组长、校团委组织部秘书组组长,现担任校团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同志在预科学习时就认真系统的学习了党的理论,并多次旁听针对入党积极分子或党员的党校学习课程和讲座。1997 年12 月9 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大一寒假期间参加了清华大学第十九期学生业余党校的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平时积极

参加班里的党课活动,继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水平,通过学习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同志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很强的理论分析能力。

××同志有很高的觉悟,在重大的政治事件中能够站在共产党员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

定。

××同志对腐败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他认识到:„„

××同志对“三讲”也有深刻的认识。他认识到:„„

在1999 年,党中央取缔“法轮功”非法组织,并深入揭批“法轮功”后,××同志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其阴险的政治野心和目的。他认识到:„„

从××同志一贯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共产主义觉悟,在重大政治斗争和事件中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同志对“思想入党”的问题认识到:„„

××同志无重大政治历史问题。其父亲和伯父均为共产党员,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均无重大政治历史问题。

通过政治审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同志入党动机正确,信仰共产主义和有较高的共产主义觉悟,基本具备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条件。

××党支部

支部书记签字:×××

规范审查 篇3

关键词: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级别管辖

新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对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做出重要的突破,规定了对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制度。但关于程序等一些列重要问题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而管辖作为行政诉讼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对完善这项制度有重要意义。

一、 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管辖概述

(一)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管辖的概念

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是指国务院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以及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行政诉讼的管辖是指上下级法院和同级法院在第一审行政案件上的权限和分工,本文对规范文件进行附带审查的管辖主要考虑的是级别管辖,即谁有权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二)确定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管辖的必要性

明确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级别管辖,是适应规范性文件本身特征,保障规范性文件能够有效审查的必然要求。

首先,规范性文件自身特征决定着要对管辖法院加以区分。1、制定主体广泛,跨度大。具体说来,包括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及其所属机关,省级政府及其所属各部,较大的市、地级市、各县人民政府所属部门。除此,还包括乡级政府。2、效力具有层级性。由于制定主体的广泛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规范性文件内容不同,效力必然也不尽相同。

其次,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法院收到的对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诉讼会越来越多,对管辖法院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合理分配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权,确定规范性文件审查的级别管辖法院,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法院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区别于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相比之下,判断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有效性需要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而且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结果决定着对主诉讼中具体行政行为的判断。

综上三点,确定对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级别管辖非常必要。正是由于这些必要性,确定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法院更应该综合多种考虑,得出一套有效的方案。

二、新背景下关于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管辖的讨论

新行政诉讼法第53、64条新设了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制度,司法解释第20、21条解决了提出附带审查的时限和审查的结果及处理,其中“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这一规定的具体含义仍不明确。在最高院起草司法解释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当由较高级别的法院管辖,因为上文已经提到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包括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各部委,由任何一个基层法院来审查这些文件,不仅权威性不能保证,还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基层法院之间由于信息不畅而做出相互矛盾的审查结论。另一种意见认为,如果都由较高级别的法院管辖,不排除一些当事人借申请审查规范性文件有意抬高案件的审级,这样一来,大量案件涌入中高级人民法院甚至最高人民法院,而基层法院无案可审。具体方案有四种:第一,由中级以上法院管辖,即排除基层法院,由较高级别的法院审查;第二,由与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的同级别法院管辖,例如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由高级人民法院来审查;第三,由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作为行政诉讼案件被告时的管辖法院的同级别法院管辖;第四,由主体诉讼管辖法院管辖。以上四种方案各有考虑,本文倾向于由较高级别的法院对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查,通过下文的论述予以阐明。

三、国内外对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管辖经验

(一)大陆法系国家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由级别较高的行政法院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例如德国、法国。德国行政机关颁布的法律规范表现为法规命令,“具有事务管辖权的,总是高等行政法院和高级行政法院”。法国行政机关制定普遍使用的规则被称之为条例,由行政法院进行审查。虽然“自1953年起,反越权行为诉讼首先提交基层的行政法院”,但“作为特例,最高行政法院直接受理划归它管辖的案件(诸如起诉关系到以总统令委任之官员的职业的法规政令,起诉部长们下达的规章条例性文件,等等)”。

(二)英美法系

美国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主要有议会和法院,但主要由法院进行。只有具体案件所涉及到的法律,才可能被法院审查。法官在审理这些案件的过程中,对立法是否违宪或与上位法是否冲突等问题作出判决。所以美国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管辖法院是与主诉讼的管辖法院一致的。

英国的规范性文件主要表现为委任立法,对其监督主要包括议会的监督和法院的監督两个方面,与美国的情况大体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三)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

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对规章之下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的附带审查制度,从相关的规定来看,设立了“转送”和“中止”制度。《行政复议法》第26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7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60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四)对我国的启示

大陆法系国家采取由较高级别的行政法院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英美两国采取与主诉讼相同的管辖法院,本文认为,大陆法系国家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审理规范性文件的法院级别较高,拥有对规范性文件比较深的审查强度,甚至可以规定规范性文件的效力,能够达到审查的目的。其次,由较高级别的法院审查规范性文件,更具有权威性,符合规范性文件效力具有层级性的特点。同时,我国行政复议制度规定的“中止”、“转送”制度可以应用到行政诉讼中,是有益的借鉴。

四、我国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管辖的构想

规范性文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特点,在级别管辖上必须有所区别。通过对国外相关管辖制度的分析,以及我国行政复议法的有益尝试,由中高级别的法院来审查规范性文件更值得我国借鉴,即上文中提到的四种方案的第一种。具体的构想如下: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对规范性文件审查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诉讼,将规范性文件移送有管辖权限的法院:对国务院组成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市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这种构想主要是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和我国复议制度中关于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管辖的规定,不仅使法院的层级与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层级相适应,而且将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很好地衔接在一起,有利于实践的展开。

相比较其他级别管辖的方案由中高级别的法院来管辖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不可避免的是,可能会出现当事人借审查规范性文件抬高案件审级的情况,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主诉讼的审级并没有被抬高,还是由本就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来审理,只是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法院发生了变化,而由较高级别的法院来审查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是合理必要的。(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广宇:新行政诉讼法逐条注释[M],法律出版社2015年第1版

[2]江必新、梁凤云: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3]廖希飞: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研究[J],行政法年会论文集,2015

规范审查 篇4

关键词:社会危险性,概念辨析,司法审查

社会危险性条件是认定逮捕的三要件之一, 即证据条件、刑罚条件、社会危险性条件, 也是最具认定争议的条件。在79 年刑诉法中, 逮捕的必要性条件仅笼统的规定为“有逮捕必要的”, 这样的简单规定使检察机关在司法审查中的裁量认定权过大, 并导致我国常年出现“高批捕率”, 逮捕这一强制措施遭到滥用。未解决此问题, 我国在2012 年新修订后的刑诉中, 在第七十九条将社会危险性条件限定为五种表现形式, 并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对其内容进行了规定。但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 如何正在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大小作出合理合法的判断, 是实施逮捕这项强制措施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一、“社会危险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社会危险性是诉讼法上的概念, 其实质是一种可能性, 不具有现实性的特点, 其内涵有别于“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等相关概念。但我国对该概念的研究相对较少, 导致对其含义界定较为模糊, 而对实体法上“社会危险性”的概念和“人身危险性”的概念研究较深。笔者通过分析各个概念的中心内涵, 辨别两者差异来确定“社会危险性”的基本概念。

( 一) 社会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

首先, 社会危害性是一个实体法的概念, 是指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形态中各种利益及整体利益的侵害的特征。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 这种危害就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 它针对的是已然发生的犯罪行为对国家和社会所造成的现实影响。与犯罪行为相同, 社会危害性的存在都是客观的, 只对犯罪行为已然造成的实际危害作出危害性的评价; 而社会危险性则是一个程序法上的概念, 它不是客观存在的, 与社会危害性是不同层面上的概念。它着眼于未然的事情, 只对于该犯罪行为所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在诉讼程序中是否有妨碍执法人员行使职权, 阻碍诉讼程序正常进行的风险。

其次, 社会危害性针对的是客观的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已然被规定在刑法法典中, 是持久稳定的, 所以根据其规定的犯罪行为可以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也是稳定可料的; 而社会危险性针对的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是主观的, 其内容随着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变化, 因而不能用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来推证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 二) 社会危险性与人身危险性

人身危险性在学界有很多争论, 有些人认为人身危险性只包括实施过犯罪的人是否有继续实施犯罪的可能, 不考虑其他人, 而有些人却认为人身危险性除了包括上面提到的一类人外, 还包括另外一类人, 即未实施过犯罪的人是否有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2 但以上两种观点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关注了犯罪人再犯的可能性, 仅限于实施犯罪的范围内。而社会危险性关注的是实施犯罪行为之后, 进入诉讼程序中, 其是否会妨害刑事诉讼正常进行及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 它比社会危险性的内容更为丰富。

综上可以看出, 社会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属于不同层面上的概念, 而比人身危险性的概念要宽泛, 笔者认为“社会危险性”的内涵应表述为: 在刑事诉讼中, 可作为适用刑事强制措施依据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继续实施危害社会和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可能性。

二、“社会危险性”在司法审查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构罪即捕”传统思想观念的存在

由于我国侦查技术不发达, 侦查方式通常以讯问为主, 所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及时接受讯问, 成为快速、及时侦破案件的保障。这就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侦查机关宁“宁可羁押, 也不释放”的心理, 再加之由于传统“重打击、轻报复”的观念, 从而使检察人员逐步形成了一种“一般逮捕, 例外释放”的行为模式, 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得到根治。检察人员对于与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相比更加注重其公职及自身前途, 为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刑事诉讼程序顺利进行, 轻易的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定为具有社会危险性, 进行逮捕羁押, 是一种最稳妥的选择。尽管“构罪即捕”的观念确实有利于打击、惩治犯罪, 但这却侵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护。

( 二) “社会危险性”的内容证明标准缺乏

与79 年刑诉相比, 新刑事诉讼法细化了“社会危险性”的规定, 将其具体体现分为五项作为判断根据, 这样的规定确实体现出了社会危险性的可能性性质, 但由于没有规定相应的证明标准, 在司法审查实践中不同检察人员之间、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之间, 上下级检察机关就会因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的差异而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这样对社会危险性的“可能”、“企图”、“有现实危险”和证据材料的证明程度理解存在的不一致, 使司法裁量权过大, 增加了司法权滥用的可能性。

( 三) 社会危险性证明机制尚未建立

社会危险性的证明收集仍然缺乏,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相关证据收集, 仍只停留在注重犯罪证据收集阶段, 对于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相关证据的收集仍然欠缺, 不仅侦查机关在调查取证中思想上怠惰, 并且在实体和程序中的有关立法也为建立起来, 使得这一重要的内容出现漏洞。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的但时间内也就难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符合逮捕条件的社会危险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把握。

三、规范“社会危险性”条件司法审查的构想

( 一) 明确社会危险性的概念, 落实逮捕必要性审查

在审查逮捕阶段, 应当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 建立正确的执法理念, 准确把握逮捕必要性条件, 即社会危险性条件, 详细分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必要采取逮捕这一强制措施, 是否可以采用其他强制措施予以代替, 不采取强制措施能否防止“社会危险性”的发生。分析、判断社会危险性应以证据为准, 给予充分的证据材料做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结论, 不能仅根据主观臆断对社会危险性做出任意解释或扩大解释而造成不必要的羁押。

( 二) 进一步统一对“社会危险性”的认识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及其刑事诉讼理论界均没有对“可能”、“现实危险”和“企图”这三个概念做出明确的定义, 也没有相应的判断标准, 以至于司法实践中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社会危险性的可能性时, 在很大程度上仅凭司法工作人员个人的感觉, 而不是依照科学化制度化的证明。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应尽量避免歧义的出现。

( 三) 建立社会危险性证据证明制度, 健全双向说理制

社会危险性证明制度要求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时, 侦查机关还要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程度提交说明材料, 侦查机关不说明也不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的, 检查机关应当要求其提供或补充说明。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材料过程中, 如果认为通过这些证据材料发现犯罪嫌疑人所具有的社会危险性较小, 不能达到逮捕要求, 就应当作出不予逮捕的决定, 同时, 检查机关要对为何作出不予逮捕的决定向侦查机关作出书面说明。

四、结语

新刑诉法的修改使审查批准逮捕案件更加规范化、具体化, 能够提高审查逮捕案件的司法审查适用。但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最需要的是转变执法观念, 注重“社会危险性”的审查; 同时建立健全双向说理制度, 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

参考文献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 篇5

第一条

为了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贵州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的总称。

第三条

下列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一)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规定、办法、通告、公告等;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审判和检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三)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发布的决议、决定等文件;

(四)其他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发布(印发)之日起的30日内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市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含市辖范围内的省垂直管理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应在发布(印发)之日起30日内送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在15日内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备案材料应提交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起草说明及相关法律依据等材料,并按规定的格式装订成册,一式5份,同时报送电子文本。

起草说明的内容应包括:制定的目的,法律法规和上级规范性文件或事实依据,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第五条

规范性文件审查的基本原则

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应当坚持依法办理、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实行事后审查和被动审查为主、主动审查为辅的方式。

第六条

规范性文件审查的提出

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各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认为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需要进行审查的,应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报告;认为其他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需要进行审查的,可以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

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对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的,应提交书面审查建议。审查报告、审查建议、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法律、政策依据及说明等有关材料应装订成册,一式5份,同时报送电子文本。

第七条

对下列规范性文件,市人大常委会可以进行主动审查

(一)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的;

(二)涉及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

(三)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的;

(四)市人大常委会认为需要进行主动审查的。第八条 对规范性文件主要审查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一)超越法定权限,与宪法、法律、法规及上级或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议、决定相抵触;

(二)与其它规范性文件就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

(三)违反法定程序;

(四)其他不适当的情形。第九条

规范性文件审查的程序:

(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应当在收到规范性文件审查请求和审查建议之日起5日内,将审查要求分送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进行审查。

(二)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

(三)在规范性文件的初审过程中,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与相关审查工作,也可以要求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说明情况或补充材料。

(四)审查一般应在收到审查要求或审查建议之日起3个月内完毕,形成书面意见,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统一回复审查提请单位或个人。

(五)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在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备案审查材料统一归档。

第十条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备案文件的接收、登记、分送、归档;

(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联系;

(三)承办其他相关工作。

第十一条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应在接到规范性文件后,及时登记、归档,并将规范性文件按职责分工,分送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进行审查,同时送交分管的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

第十二条

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经过审查后认为规范性文件存在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情形的,应在30日内提出审查意见,经市人大常委会分管负责人审签后,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交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修改。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自收到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意见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处理意见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第十三条

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认为规范性文件应当修改或撤销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或撤销的,应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提请撤销或废止该规范性文件的议案。

撤销或废止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应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

常委会会议审议撤销规范性文件的议案时,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派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第十五条

对修改后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重新发文和公布,并按照规定报送备案。

第十六条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各工作部门书面报告上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统计、处理情况。

第十七条

不按照本规定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的,给予通报批评;拒不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的,依法追究有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铜陵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2005年6月21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加经法律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安徽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监督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市辖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第三条

下列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一)市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的决定、命令、规定、办法、通告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指导审判、检察工作的规定、办法等;

(三)市辖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就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的决议、决定。

第四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发布(印发)之日起15日内,由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文件起草机关负责报送备案。第五条

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备案报告;

(二)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

(三)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法律、政策依据以及说明等有关材料。

上述文件材料应装订成册,一式5份。

第六条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第七条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做如下处理:

(一)对文件进行登记、分类、归档;

(二)按照职责分工,根据规范性文件所涉及内容送市人大常委会工作;

(三)规范性文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应同时分送各有关工作。

第八条

市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审查:

(一)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否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上级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决议、决定相抵触;

(二)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否违背法定程序;

(三)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否超越法定权限;

(四)同其他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是否一致;

(五)规范性文件内容是否适当。

第九条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负责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初审,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协助初审工作。

在规范性文件初审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与相关审查工作,也可以要求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就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第十条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经过初审认为规范性文件存在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况,应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由主任会议责成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自行纠正或者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

第十一条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责成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自行纠正的,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根据主任会议的意见,拟定《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

《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或秘书长签发。

第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在接到《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后,应在30日内,将处理情况报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对《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有异议的,可在15日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决定。

第十三条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及公民,认为规范性文件,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以及上级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的决议、决定相抵触或者不适当的,可以向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书面提出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申请。

第十四条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在收到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申请后,应在5日内书面通知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有关工作应在30日内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初审,并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初审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查情况,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于5日内告知申请人。

第十五条

要求对市人民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申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在收到申请后5日内转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在30日内,进行审查并答复申请人,同时将审查情况书面报送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备案。

第十六条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送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条

不报、漏报、不按期报送备案的,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应通知其限期补报。

对拒不报送备案或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机关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规范审查 篇6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11]17号) 文件,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修订的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审查会, 于2012年8月15日至17日在河北省承德市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设计分标委组织召开。住建部标准定额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中交工航局, 以及有关单位、设计院、特邀专家等16个单位的2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审查委员会专家以国家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协调性为原则, 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逐条审查, 并对标准提出了修改意见。

与会专家认为:编制组在广泛调研、收集和听取各方面意见, 总结近年该标准在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经多次会议研究和讨论后修订编制的送审稿, 更加全面、明确的提出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经济合理提供了技术依据。会议通过了该标准送审稿的审查。

规范审查 篇7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实践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实践现状分析

当前政府法制机构中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活动,有时会涉及多部门、多内容,所以存在着工作量较大、工作任务较重的问题。规范性文件主要是通过本级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审查,并报上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根据2014年全国地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示范点工作谈会公布信息能够看出,当前我国每一个省、市地区均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但是在实际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制定过程中,却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1]。虽然政府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较为重视,但因为审查制度不够明确、审查方式不够科学等,进而直接影响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实践应用效果,不利于规范性文化的有效审查与全面监督[2]。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尽管我国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方式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但是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仍然存在着管理制度较为匮乏、可操作性法律制度较少等方面的问题[3]。尽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逐渐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会由于审查规范制度不够完善而造成审查实践活动价值难以突显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我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相关范围不够明确,审查的标准不够统一。另外,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够有力等问题,需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与管理,促进政府法制机构的有效构建。

二、政府法制机构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构建

新时期背景下,政府法制机构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可以通过明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范围,拓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原则以及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处罚的制度等方式开展。

(一)明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范围

政府法制机构中,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活动,需要明确文件备案审查的范围。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范围会直接影响行政备案审查的质量。但是当前我国相关文件备案审查范围的规定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4]。

相关研究学者认为,规范性文件具有较强的行政目的性特点。结合相关研究学者的理论研究内容可以看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活动较为注重法定主体、法定程序以及反复适用等特点,在详细了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清晰划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范围。

其一,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需要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行政机关,例如国务院、人民政府等等;其二,规范性文件必须是按照法定程序而依法制定的规定、办法、规则等,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以及民主性特点[5]。其三,规范性文件需要包含一定的外部性特点,属于外部行政行为,能够涉及到公众、法人以及各类行政组织的权益。其四,规范性文件具有反复适用性特点,能够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场合进行反复使用,并产生行政性约束与管理的效果。

(二)拓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原则

当前我国政府法制机构建设中,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活动主要具有合法性审查以及合理性审查的原则[6]。在合法性审查方面,需要对规范性的文件进行全面了解,判断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科学标准,在实践中应用的价值如何等等,结合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合理的审查管理对策是提升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重要前提。但是当前很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过程中,由于仅就合法性进行审查、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审查人员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会出现备案审查理解方面偏差的问题,所以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遵循着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原则,还需要适当增加协调性审查原则,进而全面提升规范性文化备案审查的质量。

协调性审查主要指的是审查规范性文件与相关规范性文件之间是否存在协调一致性特点,分析其是否会造成行政机关关系不够清晰等问题,能够有效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行政文件备案审查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学习广东省的做法,在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遵循着“原则上只审查合法性问题,兼顾审查合理性和协调性问题”的理念,进而保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效果。

(三)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处罚的制度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处罚主要包含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可以结合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处理方式。完善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能够对审查人员产生一定的职务约束作用,使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都恪尽职守,进而从根本上消除问题的发生,构建良好的政府法制机构环境。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终止审查、准予备案以及不予备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规范性文件审查结果,实施处罚。比如针对于不合理的问题或者违法的问题,必须实施不予备案,终止机关单位相关活动的处理方式;针对于存在一定问题并且具有可改性的规范性文件,予以暂停备案的处理,在修改合格并审查同意即可实施备案。新时期背景下,需要加强对各项规范性文件的全面监督与管理,针对于存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改正,注重监督的价值,彰显管理的意义,避免不良问题的产生。

三、结语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对政府法制机构的全面构建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明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范围,拓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原则以及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处罚的制度等方式,对规范内的文件内容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全面提升规范性文化备案审查的质量。

摘要:在简单分析行政规范性文件文案审查制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明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范围,拓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原则以及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处罚的制度等方式,构建完善的政府法制机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关键词:政府法制机构,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参考文献

[1]王腊生.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及其完善建议——从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角度[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22):15-23.

[2]柳砚涛.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设定权之检讨——以当下制度设计文本为分析对象[J].政治与法律,2014,04(21):53-63.

[3]孙成.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程序探析——以湖北省荆州市的实践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23):1146-1153.

[4]郭清梅.改进区级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研究——以某区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为例[J].人大研究,2015,07(15):18

[5]戴激涛,杜春燕.试论规范性文件主动审查机制的完善——从立法法的修改说起[J].人大研究,2015,10(24):26-29.

规范审查 篇8

7月28日,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广播电视国家标准《数字电视系统数据广播技术规范》、《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监测技术规程》、《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流复用和接口技术规范》审查会。

审查委员会专家听取了标准起草小组关于标准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处理情况的介绍,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逐章逐条的审查,并对有关内容提出相应修改意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三项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数据广播技术的发展,为地面数字电视监测提供了技术依据,对指导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复用和接口相关技术发展和相关系统开发,促进数字电视相关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同意该三项标准通过审查。

规范审查 篇9

近日, 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简称“全国音视频标委会”) 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接口规范》 (送审稿) 及《智能电视概念模型》 (送审稿) 标准审查会。

上述两项标准通过审查, 《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接口规范》规定了数字电视与移动智能终端、计算机、手机等第三方设备之间的交互应用模型、交互应用流程及参考实现方法, 适用于多屏互动的应用设计。《智能电视概念模型》规定了智能电视的概念模型及其典型应用, 为智能电视产品、软件、应用等后续标准的制定提供指导性框架。

规范审查 篇10

会议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主持,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建新研究员担任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赵春芝代表标准起草组就标准的制定背景、标准起草过程、反馈意见处理、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等作了详细说明。与会专家经认真审议和讨论, 一致通过对标准的审查, 并责成标准起草组根据本次会议讨论的意见, 对两项标准送审稿进行修改, 尽快形成报批稿并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

上一篇:混沌序列优化机制下一篇:制作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