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标准

2024-06-19

审查标准(共12篇)

审查标准 篇1

本刊记者从化工标准审查部了解到近期有一批化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通过了化工标准审查部的审查, 这批标准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分别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待批准后实施。

上报待批的国家标准: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 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真空烘箱法、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复混肥料中粒度的测定、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磷含量、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 第3部分:水分、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 第4部分:粒度、硝酸磷肥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硝酸磷肥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烘箱法、硝酸磷肥粒度的测定、硝酸磷肥颗粒平均抗压碎力的测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总磷含量、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 第3部分:总钾含量、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缩二脲含量 分光光度法、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3部分:水分 卡尔˙费休法、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4部分:铁含量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5部分:碱度 容量法、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6部分:水不溶物含量 重量法、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7部分:粒度 筛分法、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8部分:硫酸盐含量 目视比浊法、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9部分:亚甲基二脲含量 分光光度法、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氯化物含量 电位滴定法、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 第3部分:硫化物含量 目视比浊法、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 第4部分:硫酸盐含量 目视比浊法、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 第5部分:灰分含量 重量法、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 第6部分:铁含量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 第7部分:砷含量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 第8部分:砷含量 砷斑法、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 第9部分:重金属含量 目视比浊法、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氨含量、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 第3部分:残留物含量 重量法、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 第4部分:残留物含量 容量法、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 第5部分:水分 卡尔·费休法、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 第6部分:油含量 重量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 第7部分:铁含量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商用车车桥旋转轴唇形密封圈 第1部分:结构、尺寸和公差、橡胶配合剂 沉淀水合二氧化硅 平均孔径的测定、橡胶配合剂 沉淀水合二氧化硅 凝胶含量的测定、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橡胶包装用薄膜 第1部分:丁二烯橡胶 (BR) 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SBR) 、太阳能热水系统用橡胶密封件、标准参比炭黑的鉴定方法、炭黑 第10部分:灰分的测定、炭黑 第14部分:硫含量的测定、橡胶防焦剂CTP、橡胶增塑剂A。

上报待批的行业标准:

耐酸碱橡胶密封件材料、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恒速撕裂法、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冲击摆锤法、浮顶油罐软密封装置橡胶密封带、橡塑鞋微孔材料视密度试验方法、橡塑鞋微孔材料压缩变形试验方法、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耐组合剪切曲挠和磨擦性能的测定、橡胶配合剂 沉淀水合二氧化硅、胶鞋术语、固体环烷酸钴、滚筒洗衣机橡胶门封、洗衣机橡胶水封、 (树脂用) 腰果酚、二苯甲酰甲烷、工业磷酸三钠、工业重质碳酸钾、氯化磷酸三钠、工业硫酸铬钾、工业氧化铁、工业聚氯化铝、工业硫酸镁、工业磷酸二氢钠、工业氟硅酸镁、电镀用氯化镍、工业改性超细沉淀硫酸钡、软磁铁氧体用氧化镁、工业硫酸镍、工业硅酸钾钠、颗粒白土、工业磷酸二氢锰、工业磷酸二氢锌、软磁铁氧体用氧化锌、工业六氰合铁酸四钾 (黄血盐钾、) 工业磷酸氢二钠、工业六氰合铁酸三钾 (赤血盐钾) 、工业焦磷酸钠、工业次磷酸钠、工业硝酸锌、活性磷酸钙、工业硼氢化钠、电子工业用高纯钛酸钡、电镀用焦磷酸钾、电镀用焦磷酸铜、工业氢氧化钙。

审查标准 篇2

**农村商业银行按照评估方案对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等5方面要素15项原则进行了自评估,评估的结果为:15项原则中,*项为“符合”,*项为“大体符合”,*项为“较不符合”,*项为“不符合”。

二、反馈意见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1.董事会和高管层未将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也未纳入内审稽核范围,没有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定期开展检查和评估。

2.从填报数据质量情况看,由于填报人员和复核人员对报表填报要求掌握存在差距,对数据质量监测复核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A、B角制度执行到位情况有待加强。

3.由于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报表报送任务较大,使得监管统计分析、监督检查、人员培训等职责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4.对监管统计人员的定级和绩效考核与其他岗位人员执行没有差别,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统计制度建设

1.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能根据监管要求和管理实际,对各类统计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但对监管统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未能进行有效持续评价。2.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未能按照监管要求和管理实际,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监管统计业务制度,数据来源部门对有关数据统计口径、方法、内容理解存在不一致和不规范的问题,数据准确性存在问题,没有进行持续评价和及时更新记录。

(三)系统保证与数据标准

1.业务及管理系统不能支持监管统计信息实现全部数据自动采集,大部分数据手工方式填报,业务数据不能满足监管统计所需要得信息点,对数据质量管理、质疑数据修改等方面缺少完善的制度规范,由于业务系统归省联社管理,不能根据有关需求对业务系统进行调整。

2.信息系统建设无应用系统群、应用或应用模块明确及独立阐明监管统计系统建设规划。

3.监管统计系统无法集成或综合处理各类监管统计业务,无法自动提取全部监管要求数据。

4.监管统计人员未联动参与过统计报表报送系统的应急处置活动。

5.未进行数据标准化建设。

(四)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

1.未开发监管统计系统,数据传输涉及多个部门,数据质量监控体系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大部分数据采取手工填制,未能实现电子化自动记录。

2.数据复核完全靠人工进行,存在一定疏漏,对数据错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不够。

3.相关业务部门未建立数据源信息质量的监控机制,未能对数据源信息质量进行适时监测。

4.该行在监督检查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部审计部门制度也未将数据质量纳入常规审计范围,也未开展针对数据质量方面的专项检查;二是对于被查单位查出的问题,未能向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反映,整改情况统计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掌握;三是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没有制度性的全面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未组织对总行本级的监管统计现场检查和报表报送的数据质量进行考评。

5.监管统计归口部门对考核结果仅采用通报的方式进行考核,无权限开展惩处,激励约束机制不能有效实施。

(五)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

1.未建立监管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仅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的方式,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2.未针对监管统计数据建立分析框架,并进行监管统计信息专项分析,有关问题报告方式采取口头形式,未形成正式的资料。

3.归口部门及统计工作人员岗位变更管理相对薄弱。

三、有关建议

(一)董事会和高管层要将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督促内审和内控合规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和考评,实施问责制。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测复核力度,定期检查并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适当提高统计岗位的薪酬待遇等,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监管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培养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统计队伍。

(二)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管理要求和实际,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对监管统计管理制度和各项业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有效持续评价。不断的完善统计管理制度和业务制度,增加制订统一的数据源和统计项目的归属关系、各种报表准确的取数路径说明,确保制度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加大监管统计报表报送系统及数据源系统升级改造力度,提高监管指标自动采集率,满足新的监管要求和监管统计需求。该行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要包含以业务、客户及风险管理为主导的七个应用系统群,各应用系统群框架内,要有应用及应用模块明确包含监管统计系统建设规划。该行应制定兼顾业务发展需要和监管统计业务需求,并要考虑一定的超前性,对于目前信息系统尚未覆盖的业务领域也要制定相应的数据标准。数据标准的制定要能够充分考虑国家标准化政策,同时,为满足监管统计业务需求,该行需要信息科技部门和监管统计部门共同制定管理分析类数据标准,共同规划统一的指标口径定义。统计报表报送系统质量控制功能及分析运用功能还需进一步健全及完善等。

(四)归口管理部门要配备充足的统计人员,加强统计人员队伍。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要建立数据质量监测台账,经常对数据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对出现次数较多和问题较大的质量问题要实施考评问责。建立健全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要制订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对行内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现场检查。内部审计部门需将数据质量纳入常规审计范围,并进行年度专项检查。总行归口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分工职责和考核办法规定执行,并把考核考评工作涵盖到总行平行部门。

论显失公平的司法审查标准 篇3

关键词:显失公平;实质性显失公平;程序性显失公平

“公平是民法的精神,尽管民法的各种规定千头万绪,复杂万端,如果要对其作一言以蔽之的说明,必须用得着‘公平’二字。舍却公平,民法将不成其为民法。”显失公平作为公平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民法债法的精髓之一。我国现行立法对显失公平制度的规定主要见于《民法通则》第四条、第五十九条,《合同法》第五条、第五十四条以及一些司法解释。从司法实务角度来看,这些规定的模糊性比较大,比较零散,认定标准比较模糊,导致司法审查的标准存在很大的解释空间,容易产生疑难问题。本文试图在比较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

一、我国现行法律有关显失公平制度的缺陷

盡管我国现行立法已经确立显失公平制度,但由于解释学上的局限,对这一制度却未予以定义。因此,有关显失公平的准确含义,是在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来的。关于显失公平的概念的准确含义,有学者认为“显失公平的合同除合同结果使双方利益显失公平外,还要看主观方面,只有还存在主观上利用其优势地位或利用对方的情况紧迫、轻率、无经验等订立的显失公平的合同才是显失公平的合同”。还有学者认为,“显失公平合同是指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合同履行利益严重失衡,合同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

按照这种解释路径,显失公平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合同在订立时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存在显著的不对等;二是获利方获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即按照一般社会观念来判断可以认定交易存在明显不公平。三是不公平往往是在双方信息不对称或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发生的,即受影响方没有机会做出有意义的选择而订立合同,导致意思表示存在瑕疵。尽管前述总结似乎对这一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解释思路,但我国立法中都没有体现,导致司法实务中对这一问题仍然存在这种争议,司法实务的考察要点容易出现分析,尤其是对所谓公平问题往往容易引发争议。这表明了我国现行法律在操作性上存在问题。

二、英美法有关显失公平的审查方法及其借鉴

由于历史上自由放任主义的影响,英美法历史上坚持认为“一分钱或一棵胡椒可能构成一个有价值的对价”。即只要有对价或双方经过讨价还价基础上达成合同,则合同就具有约束力,合同当事人应根据“买者自慎”的原则而承担必要的调查义务。这是合同自由原则的古典思路,而法律的作用是承认与执行合同效力。到了现代,英美法这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衡平法中发展出了显失公平的概念,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统一商法典》第2-202条正式在法典中予以规定。该条对英美法其他国家都有很大影响。

英美司法对显失公平的认定将其分解为实质性显失公平和程序性显失公平,前者意味着合同不能不合理地不利于一方而有利于对方,后者意味着订立合同时当事人是否有意义的选择权。这二者是统一而互相制约的关系,缺一不可。这是一种综合考量。美国法院在大量的司法实践中总结出了审查标准,包括:一是合同是否属于附意合同;二是当事人订约前是否有机会阅读合同;三是当事人是否能够理解合同条款的含义;三是合同的表现形式,例如争议条款是否可以引人注意;四是订约的各种环境因素;五是当事人交易能力是否大致平等;六是是否缺乏实质性公平。这些考察要点使司法审查的视角更加多元化,增强了这一诉因的司法操作性,具有操作性强的优点。

三、英美法中显失公平审查标准对我国的借鉴

与前述英美法中的显失公平制度相比,我国的显失公平制度显然在操作性上存在瑕疵,不确定性较高。可以借鉴英美法中考察程序性显失公平和实质性显失公平相结合的认定标准来提高。这意味着,公平的概念不仅仅指实质正义,也包含程序正义,而显失公平制度也应当体现程序正义,而且程序正义也可以在若干方面为实质正义提供考察的视角与维度。从此出发,我国的显失公平制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第一,显失公平的定义应当进一步明确化。未来的《民法典》有必要正面对其进行细化规定,这应当说明实质性显失公平与程序性显失公平的定义,并表明二者同样重要。

第二,对于实质性显失公平,在立法或立法解释、指导性案例中可以对此进行指导性解释,即从利益的过分悬殊或权利义务的严重不对称入手来解释该概念。

第三,对于程序性显失公平,在立法或立法解释、指导性案例中可以将其定义为考察显失公平的必要因素之一,是判定实质性显失公平的多重审查标准。其中的重要考量因素是当事人的交易地位、订约过程、理解能力等因素,当这些方面的因素缺乏时,不宜认为实质性显失公平可以成立。

第四,关于显失公平的适用对象,有必要明确其适用情况主要是针对弱势方,尤其是不得不接受格式合同的一方,尤其适用于消费者合同。对于商业合同,则不宜过多适用显失公平。

第五,在显失公平的法律后果方面,有必要进行必要限制。在变更合同就可以解决争议的情况下,不宜简单判决合同因显失公平而撤销,防止这一制度遭到滥用。

以上方面的审查标准,可以使显失公平制度更加明确化,为我国司法的审查标准提供有益指引。

浅析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 篇4

(一)是充分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已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为该法的一项基本立法原则,将刑事诉讼活动的根本任务定位为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并完善和增加了相应制度使其落实到位。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确立正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益。而审查的关键在于有明确的审查标准,只有审查标准明确了被羁押人及其近亲属、法定代理人等才能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申请做到心中有数,羁押必要审查机关也才能依照审查标准有效审理所受理的案件,做到公正有效,切实保障人权。

(二)是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需要

目前,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经下发《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文件,但文件没有写明被羁押人达到不必要羁押的具体情形,也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标准没有明确,只是列举了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检察建议的具体情形和作为综合评估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证明尺度,各地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也是按照各地情况简单审查,流于形式,不同地区对标准的把握宽严不一。只有明确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才能使这项制度落到实处,审查工作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做到全国统一,确保公平。

二、明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功能定位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不同于逮捕标准

对于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和逮捕标准学界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和逮捕标准是一致的,[1]有的学者则认为两者不一致但存在关联。[2]笔者支持后一观点。首先,两项标准涉及的审查制度在设计理念上不同。逮捕审查更侧重于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而羁押必要性审查则更侧重于保障人权。其次,启动两项制度的依据和方式不同。逮捕审查是在做出逮捕决定时必须开展的法定程序,而羁押必要性审查可依职权启动也可依申请启动。再者,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范围要比逮捕审查的范围更大。相较而言,前者需要更加全面细致的考量被羁押人在羁押期间的表现等各项因素。不过,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并不排斥逮捕标准,在建立标准体系过程中需要对逮捕标准进行借鉴和吸收。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所需的证明程度

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所需达到的证明程度的合理把握至关重要,也是确立这项标准的难点。若被羁押人不被羁押的证明程度太高则不利于体现保障人权的价值理念,若被羁押人不被羁押的证明程度过低则有可能出现犯罪嫌疑人逃逸、串供等不利于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的情形,不利于体现惩罚犯罪的司法理念。笔者认为,羁押必要性审查因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利益,其审查标准的证明程度应当高于民事诉讼中的优势证据标准,[3]但作为程序性标准其证明程度自然比刑事判决中的定罪标准的证明程度要低。因此,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证明程度应在上述两种标准的证明程度之间。

三、设立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掌握原则

全面掌握原则,旨在最全面的掌握对被羁押人今后可能出现的不利于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的行为(简称“不利行为”)具有指示作用的信息(简称“评估信息”)。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质就是对被羁押人是否会出现不利行为进行的预判,而准确的预判需要大量的现存信息,掌握的信息量越大做出的判断才能越准确。理论上,若穷尽一切被羁押人的评估信息,我们就能做出准确的预判,但鉴于时间、空间、技术、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我们达不到最准确的预判,因此需要给预判设定一个阈值,也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标准。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对大量的客观信息进行全面考量,才能确立一个客观、科学、准确的标准。这一点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过程中同样重要。

(二)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是确立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又一个重要原则。羁押必要审查标准的确立需要综合考量被羁押人的各项评估信息,而各项评估信息对被羁押人今后可能出现不利行为的指示作用是不同的。如被羁押人“涉嫌的犯罪事实”和“悔罪表现”这两项评估信息对不利行为的指示作用的绝对值大小是不同的;“犯罪嫌疑人存在的犯罪前科”和“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的行为表现”对不利行为的指示作用大小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设定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时对各项评估信息的考量需把握比例原则,合理分配各项评估信息的考量比重。

四、设立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评估信息

(一)评估信息的分类

按是否需要通过主观抽象思维进行评判得出结论的分类标准将评估信息分为主观评估信息和客观评估信息。前者包括社会危险性、人身危险性等评估信息,后者包括被羁押人是否有立功表现,是否达成刑事和解等评估信息。通过这种形式的分类,有利于对不同评估信息进行有效把控。如对主观评估信息的把控则对审查人员的审查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审查人员具有更多的司法工作经验,有更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更丰富的社会阅历等。此外,对主观评估信息的把控还可以通过公开审查、集体合议的形式进行,确保对主观评估信息的把控更加准确合理。而对客观评估信息的把控则相对简单,只需回答是或否。

(二)评估信息的具体内容

设立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评估信息实质上就是《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等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评估项目。主要有以下内容:1、被羁押人的基本情况:年龄方面是未成年人或是老年人还是成年人,身份方面是在校学生或是其他社会弱势群体,是否患有严重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是否有稳定工作和稳定经济收入,家庭成员的社会成分是否良好等。2、被羁押人的人身危险性:是否有严重暴力犯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前科,是否存在打击报复被害人的可能性。3、案发前后的表现:案发前是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还是老实本分、遵纪守法,案发后认罪、悔过态度是否良好,羁押期间是否遵守看守所规定,情绪是否稳定,举止是否正常等。4、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否造成群众恐慌,群众对其是憎恨、厌恶还是同情、可怜。5、被害方谅解情况:是否进行过刑事和解并得到被害方谅解。6、可能被判处的刑罚: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情况以及是否是累犯或者是否存在法定减轻、从轻情节等。当然,设定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评估信息不仅限于以上信息,只要对被羁押人的不利行为具有指示作用的信息都应纳入考量。

总之,我们在搜集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各项评估信息时应遵循全面掌握原则,尽可能全面的收集信息。此外,在设定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时,对各项评估信息的考量要把握比例原则,合理分配各项评估信息的使用参数。

参考文献

[1]万春,刘辰.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思考[J].人民检察,2012(16):8.

[2]陈卫东.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180.

应征公民政治审查标准 篇5

公安部 总参谋部 总政治部

关于颁发《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的通知

(〔2004〕政联字第1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征集公民服现役的政治审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征集义务兵和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的政治审查。

第三条 征兵政治审查工作,是确保兵员政治合格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军队高度集中统一和纯洁稳定的重要保证。

第四条 征兵政治审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衡量、质量第一的原则。

第五条 征兵政治审查的内容包括:应征公民的年龄、户籍、职业、政治面貌、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现实表现以及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等。征兵政治审查应当以应征公民本人现实表现为主要内容。

第六条 征兵政治审查工作在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根据各该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安排,由同级机关具体负责。

第二章 征集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

第七条 征集服现役的公民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热爱人民军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决心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而英勇奋斗。

第八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

(一)散布带有政治性错误的言论,撰写、编著、发表、出版带有政治性错误的文章、著作的。

(二)曾被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收容教育、行政拘留的;

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罪,依法不予刑事处罚的,或者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有严重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三)因涉嫌违纪、违法正在被调查处理,或者正在被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的;

(四)因犯严重错误被开除公职、勒令辞职、开除学籍或者被开除党籍、留党察看、开除团籍的;

(五)有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犯罪团伙标志、有损国家形象、有损社会公德文身的;

(六)与国外、境外政治背景复杂的人员关系密切,政治上可疑的;

(七)参加过邪教组织或者进行过活动的,参加过有害功法组织或者积极进行过活动的;

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是邪教或者有害功法组织骨干分子的;

(八)本人或者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参加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等非法组织、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或者进行过活动的;

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是上述非法组织骨干分子的;

(九)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有被刑事处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有严重违法问题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报复言行的;

(十)家庭主要成员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本人不能划清界限的;

(十一)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政治条件情形的。

第九条 对政治条件有特别要求的单位征集的新兵除执行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外,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不得征集;

(一)在言行上同情或者支持非法组织或者非法活动的;

(二)收听、收看境外反动广播、电视等传媒,传看过反动宣传品、淫秽物品,思想受影响,是非界限不清的;

(三)有偷窃、打架斗殴、酗酒滋事等不良行为的;

(四)参加各种宗教组织或者进行过迷信活动的;

(五)文身的;

(六)长期在外地,现实表现不易查清的;

(七)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制度有不满言行的;

(八)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被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

(九)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因涉嫌违法犯罪正在被调查处理,或者正在被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的;

(十)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参加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等非法组织、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或者进行过活动的;

(十一)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是邪教、有害功法组织骨干分子或者顽固不化人员的;

(十二)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的;

(十三)其他不符合对政治条件有特别要求情形的。

第十条 应征公民应当在其常住户口所在地应征,其户籍、出生日期、入户时间、公民身份证号码等以居民户口簿登记的事项为准。

自愿应征入伍的全日制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报名应招士官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院)的应届毕业生在其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应征(招)。

第十一条 应征公民的文化程度认定,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标准和规定,以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为准。

第十二条 应征公民的党籍、团籍认定,以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制发的《入党志愿书》、《入团志愿书》以及党、团组织关系为准。

第十三条 应征公民的职业技能认定,以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准。

第三章 机构与职责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从兵役机关、公安机关、教育等有关部门抽调政治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征兵政治审查组,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担任组长,兵役机关派人担任副组长。

乡(镇、街道)以及村(居)委会和有征集任务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以下统称为基层单位)应当指定分管领导负责并组织专门人员具体办理征兵政治审查工作。

第十五条 各军区征兵办公室负责本区域征兵政治审查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监督。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及其政治审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征兵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本行政区域征兵政治审查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二)安排部署本行政区域的征兵政治审查工作;

(三)指导和检查监督下级征兵政治审查工作;

(四)对下一级参加征兵政治审查工作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

(五)总结、推广征兵政治审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第十七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及其政治审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落实征兵政治审查工作的政策、法规和上级的指示,部署实施本地区的征兵政治审查工作;

(二)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配合开展征兵政治审查工作;

(三)指导和监督乡(镇、街道)以及基层单位的征兵政治审查工作;

(四)组织专门人员对政治条件有特别要求的单位征集的新兵进行政治审查;

(五)组织培训征兵政治审查工作人员。

第十八条 乡(镇、街道)以及基层单位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实施对本行政区域、本单位参加兵役登记的适龄公民政治情况的初审;

(二)组织实施对预征对象的跟踪审查,对体检合格的应征公民的政治情况逐一审查。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在本行政区域的媒体上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各级征兵政治审查工作人员应当挂牌办公。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组织乡(镇、街道)以及基层单位张榜公布政治审查合格拟批准入伍的应征公民名单。

第四章 兵役登记期间的政治审查工作

第二十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组织乡(镇、街道)以及基层单位,结合兵役登记工作,建立对应征公民的登记、审查、考核制度,为征兵政治审查工作打好基础。

兵役登记期间的政治审查工作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

(一)乡(镇、街道)以及基层单位应当对本行政区域、本单位参加兵役登记公民的年龄、户籍、职业、现实表现、宗教信仰、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外出去向以及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进行初步审查。

(二)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应当会同公安派出所和教育等部门,按照征集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对经过兵役登记的公民的政治情况进行审查,建立档案,并定期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报告。

(三)公安派出所应当重点掌握本辖区应征公民及其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有无违法犯罪问题或者其他不良行为,及时向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通报,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四)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由专人负责汇总公安机关以及基层单位对应征公民的审查、考核情况,并会同公安机关和教育等部门对基层单位推荐的预征对象的政治情况进行审查,建立和完善档案材料。

第二十一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对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青年,应当组织乡(镇、街道)以及基层单位进行跟踪审查,掌握其现实表现、外出去向,重点审查人户分离、外出务工经商等人员,做到去向明、情况清。

第二十二条 对于外地征兵办公室需要调查本辖区内适龄青年受过刑事处罚、治安处罚或者行政处罚等情况的,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及时回复。第二十三条 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把兵役登记期间对预征对象政治审查工作与征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优先推荐、确定现实表现好的预征对象上站体检。

第五章 征兵期间的政治审查工作

第二十四条 征兵期间对预征对象的政治审查工作实行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县(市、区)三级审查和区域联审,严格落实谁审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

对预征对象政治审查工作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

(一)村(居)委会应当按照征集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对体检合格的预征对象的政治情况进行审查,作出鉴定意见,及时向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推荐政治审查合格者。

(二)预征对象最后就读的学校应当对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和文化程度出具证明,并提出鉴定意见。

(三)公安派出所应当认真审查预征对象的年龄、户籍、户口迁移记录、现实表现等情况及其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并提出审查意见。

(四)乡(镇、街道)应当认真核查村(居)委会、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公安派出所对预征对象的政治审查情况,并提出审查意见。

(五)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政治审查组应当会同司法、工商、税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部门,对经过乡(镇、街道)以及基层单位政治审查合格的预征对象进行政治审查,签署政治审查结论意见。

(六)各级负责政治审查工作的机构、单位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应征公民政治审查表》(见附录1)中签署审查意见。

第二十五条 对人户分离、在本县(市、区)区域以外务工、经商或者就读的预征对象政治情况的审查,应当在平时跟踪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区域联审,必要时可派人或发函调查;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和基层单位应当予以积极配合。第二十六条 对自愿应征的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的政治审查工作,主要由其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公安机关负责,学校分管部门具体承办。入学前和就读返乡期间的政治审查工作,由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公安机关负责。应征在校大学生所在院(系)应当对其在校期间的现实表现进行初审;学校分管部门在初审的基础上,对应征大学生进行复审;学校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对其政治情况签署审查意见;学校签署综合审查意见。

应征在校大学生入学前和就读返乡期间的政治审查工作,由其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将《应征在校大学生协查函》(见附录2)和《应征在校大学生入学前和就读返乡期间政治表现情况调查表》(见附录3),寄往其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其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公安机关对其入学前和就读返乡期间的政治表现情况进行审查,并在《应征在校大学生入学前和就读返乡期间政治表现情况调查表》上签署审查意见,按时限要求发回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

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政治审查组综合各方面意见,签署政治审查结论意见。《应征在校大学生入学前和就读返乡期间政治表现情况调查表》作为《应征公民政治审查表》附件一并装入本人档案。

第二十七条 对政治条件有特别要求单位征集新兵的政治审查工作,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政治审查组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实施。

第二十八条 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其政治审查工作的实施办法按照本规定的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接兵部队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的统一安排下,对拟批准入伍的应征公民实施征接双方共同参与的走访调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反映。

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充分发挥接兵部队的作用,主动安排走访调查。预定的对政治条件有特别要求的单位征集的兵员,未经接兵部队走访调查的,一律不得批准入伍。

第三十条 对已批准入伍的新兵,发现有不符合征集公民服现役政治条件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及时向部队通报情况,按照规定办理退兵手续。

第六章 政治复查与退兵

第三十一条 新兵到达部队后,部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应当组织对新兵进行政审检查。对不符合征集公民服现役政治条件的,应当作退兵处理;对入伍前有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依法采取控制措施。

对作退兵处理的,由师、旅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与原征兵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联系,先行调查核实。原征集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当及时将核实结果通报部队。

第三十二条 经查实确属政治条件不合格的,由师、旅级以上单位的保卫部门审查,报师、旅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作政治退兵处理。退兵的期限,自新兵到达部队之日起至批准退兵之日止,不超过90天。对超过期限发现的政治条件不合格的新兵,按照军队有关规定处理。退兵后不再补换。

对作退兵处理的新兵,部队应当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办妥退兵手续,并派专人送回原征兵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

政治复查期间,属于思想原因不安心服役的,一般不作退兵处理,部队应当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对经教育仍拒绝服兵役的,在与其原征集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商妥后可作退兵处理。退回的新兵由原征集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按拒绝服兵役处理。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三条 对在征兵政治审查工作中严格执行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无责任退兵,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或者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四条 征兵政治审查工作人员和部队接兵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征兵政治审查的条件和规定,严守征兵规律。凡违反规定,擅自放宽条件、降低标准,徇私舞弊、失职渎职,收受钱物、以权谋私以及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将不符合服现役政治条件的人征入部队的,对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等有关法规以及党纪政纪军纪的有关规定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1990年10月6日《关于征集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的规定》、1993年10月9日《对<关于征集公民服现役政治条件的规定>的几点说明》、1996年9月18日《颁发<关于征兵政治审查组织实施工作的规定>的通知》即行废止。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适用标准探析 篇6

关键词:捕后羁押;人权保护;启动主体

早在2009年7月,湖北省宜昌市检察机关对被羁押人员羁押必要性评估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我国羁押审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新《刑事诉讼法》。该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该条规定了检察机关对捕后羁押继续审查的工作职责,确立了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可以看出,该规定是一种权利救济手段,目的是为了保护被羁押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没有必要羁押的被羁押者不被羁押,发现和纠正超期羁押,降低羁押率,维护司法公正。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细化的必要性

第一,是切实履行国际承诺的迫切需求。我国早在1998年就加入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9条第3款规定,“等候审判的人受监禁不应作为一般原则,但可规定释放时应保证在司法程序的任何其他阶段出席审判,并在必要时报到听候执行判决。”然而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刑事犯罪羁押候审率一直在85%以上的高位徘徊,最高甚至达到90%以上[1]。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未决羁押是常态,监外待审是例外,同时在我国逮捕率基本等同于羁押率。这显然与公约规定是冲突的,执行好羁押必要性审查就向早日履行公约内容迈进了一步。

第二,是贯彻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升我国人权保护国际形象的迫切需求。我国《刑事訴讼法》第2条增加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把人权保障作为刑诉法的一项重要任务规定下来。实践中逮捕羁押侵犯人权的问题不容忽视,表现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超期羁押。其一显形超期羁押。即明显违反刑诉法的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阶段的羁押时间超过法定的羁押时限。其二是隐形超期羁押。即对不符合延长羁押期限法定条件的予以延长,对没有法定退回补充侦查理由的退回补充侦查,或者有关机关的办案人员通过个人之间的联系,以表面形式的程序转换将已届满的羁押期限予以延长等变相超期羁押。其次不当羁押。即对不应当继续羁押的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仍予羁押。有时从侦查到审判的羁押期限超过应判处刑罚,有时经过诉讼程序推进中的侦查、审查和法庭审理,所涉嫌的犯罪由重向轻的方向转化,而羁押期限已超过应判处的刑罚。[2]

二、对策建议

要顺利实施羁押审查制度,就必须明确审查适用标准。该制度的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细化的标准有很多,主要包括审查启动主体适用标准、审查对象适用标准、审查内容适用标准以及审查程序、启动周期使用标准等。鉴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探讨,主要就启动主体、审查对象、审查时间和审查内容的适用标准进行分析。

第一,羁押必要性审查启动主体应为人民检察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以及人民法院,在实践中要确保这些机关及个人的都能顺利的启动该程序。首先,根据新法第93条的规定可得知,人民检察院是启动主体之一;其次,新法第9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七规定: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说明理由。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决定。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依照本解释规定处理;不同意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基于上述条文可以解读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逮捕措施,相关机关要对申请做出决定就必须启动审查程序来寻找依据,那么此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当然的是启动主体之一;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逮捕的被告人,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内讯问。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变更强制措施:①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②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③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据此,人民法院当然的具有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义务。

第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时机,侦查阶段应在逮捕后一个月立即启动,在审判阶段随时启动。逮捕是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羁押时间长,从执行逮捕后到作出一审判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长可被羁押十九个半月月,本次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细化了逮捕的必要性条件,对逮捕权采取了审慎的态度,所以羁押必要性司法审查应注重维护刑事诉讼法的统一实施,注重保障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没有特殊情况,不宜在作出逮捕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再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因此,在案件的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为两个月至七个月,因此应当在犯罪事实基本查清、证据基本确实充分的基础上,一个月之后,进行羁押必要性司法审查较为适宜;当案件进入到公诉环节、审判阶段,可以根据案件的需要和变化,随时启动羁押必要性司法审查程序。[3]

参考文献:

[1]刘建鹏.新刑诉法规定的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权探析.东方法眼

[2]卢乐云.构建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应关注四个问题.法律图书馆

[3]王腾飞.如何完善羁押必要性司法审查机制.华律网

国家标准《钢门窗》通过专家审查 篇7

审查会由标准归口单位——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王洪涛主任主持, 标准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展磊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审查会由科研、设计、生产、质检等单位的9名专家组成审查委员会,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泰昌高工任审查主任。

标准编制组全体编制人员参加会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木门窗委员会潘冠军主任代表编制组做了讲话, 谭宪顺副主任作为标准主要执笔人介绍了标准编制情况和主要技术内容。

与会代表在听取了编制组关于标准编制工作的介绍后, 对标准的内容进行了逐条认真细致的讨论和全面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1.该标准送审文件齐全, 标准的编制符合GB/T l.1-2009的规定;

2.编制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做了大量调研工作, 参考了国外相关标准, 广泛征求了行业意见, 在原标准的基础上, 增加了隔热型材、耐火完整性、抗爆炸冲击波、遮阳、抗静扭曲、防沙尘和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的相关规定, 为钢门窗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该标准中所提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合理, 与相关标准协调, 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具有可操作性;

4.本标准的编制为我国钢门窗生产、检验和使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达到国际水平。

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了该标准送审稿的审查, 希望编制组尽快根据审查意见修改, 形成报批稿, 按有关程序上报。

本标准其他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沈阳奥文门窗有限公司、西宁海鸥彩板型材门窗有限公司、大同市明星门窗科技工业园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重庆华厦门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意倍达彩钢制品有限公司、北京格雷泰科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大连金诺格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金刚防火钢型材系统有限公司、艾府杰 (上海) 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瑞士严实股份公司上海代表处、上海三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湘潭市荣翔门窗制品有限公司、江苏金秋竹集团有限公司、富新集团有限公司、群升集团有限公司、王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星月门业有限公司、北京日上工贸有限公司、浙江群喜门业有限公司、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浙江金凯德实业有限公司、四川今龙头实业有限公司、四川大前兴利门业有限公司、四川亨博门业有限公司、浙江金和美工贸有限公司、浙江大力工贸有限公司。

审查标准 篇8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建标[2008]103号文) 的要求, 由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建筑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塑铝贴面板》已完成送审稿。送审稿审查会于2011年7月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

审查委员会听取了编制组关于标准制订过程、主要制订内容的汇报, 对标准逐章、逐条进行了认真的审查, 通过讨论, 一致认为该标准达到了国际水平, 一致通过该标准审查。

该标准在总结塑铝贴面板在生产及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经验基础上, 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外标准的调研和验证性试验, 验证试验数据真实可靠, 提出的技术指标科学合理。该标准与现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该标准规定铝材厚度≤0.18mm, 与GB/T 22412-2008《普通装饰用铝塑复合板》标准规定的铝材厚度<0.50mm, GB/T 17748-2008《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标准规定的铝材厚度≥0.50mm形成了完整的铝塑复合板标准体系。

审查标准 篇9

近几年来, 随着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 标准制修订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标准技术审查工作任务也日趋繁重。目前, 海洋领域共批准发布了63项国标和203项行标, 正在制修订58项国标和155项行标。海洋标准的快速发展亦突显出标准技术审查工作的重要作用,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2 海洋标准技术审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标准技术审查重点不明确

初涉标准技术审查的人, 往往将技术审查等同于格式审查。然而, 技术审查的内容远远大于格式审查。格式审查通常指的是审查标准是否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图、表等要素的编写格式。而技术审查除包括以上内容外, 还包括以下三项更为重要的内容。

(1) 审查标准涉及的技术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环保类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其中规定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 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惜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对于这样的技术内容需要审查的重点是:是否符合我国海域的实际状况、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 标准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另外, 标准内容是否科学合理需要有相关材料证明。目前, 部分标准起草单位提供的佐证文件严重不足, 如编制说明中确定标准技术内容的论据不充分、不详细, 缺少甚至没有试验验证数据和情况说明等。

(2) 审查标准是否符合标准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化法》确立了标准制定的四项原则。这些原则是海洋标准必须严格遵守的。同时, 是否符合海洋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等也应该是技术审查的重点。

(3) 审查标准是否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GB/T1.1提出标准之间应具有协调性, 应遵照现行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海洋标准协调性审查存在着发现问题较晚 (即不能在初稿阶段就发现与其他标准的重复、交叉或矛盾问题, 致使问题堆积, 影响标准制定的进度) 或没有发现协调性问题的情况。例如:《海洋监测规范》属于海洋环保方面的基础标准, 规定了海水分析、沉积物分析等基本方法。但在标准申报立项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与该标准存在交叉或重复问题的申报项目。可见, 标准起草人员容易忽视标准间的协调性问题, 如果标准技术审查人员不严格把关, 将造成标准体系的混乱, 给标准的贯彻实施带来障碍。

2.2 对基础性系列国家标准的应用不足

海洋标准技术审查工作的依据包括《标准化法》、《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另外还包括《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化工作指南》、《量和单位》等基础性系列国家标准。这些标准作为支撑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标准对标准编写进行了系统的规定。例如:《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针对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对试验方法的选择、化学品命名、数值及其公差等技术内容的编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审查海洋环保标准中数量较多的化学实验方法标准尤为重要。

目前部分审查人员对基础性标准了解不够, 在审查工作中不能充分运用这些标准, 不能为起草人员提出实质性的问题和恰当的修改意见或建议。标准起草人员多数是某专业领域内具有权威的专家、学者, 专业知识丰富, 但他们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往往知之甚少, 更谈不上了解各种基础性标准, 因此标准审查人员必须掌握这些标准, 并能熟练运用, 在审查相关标准时才不至于遗漏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2.3 标准送审稿审查会效果不佳

根据《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 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可以采用会议审查或函审的形式进行, 对于技术、经济意义重大, 涉及面广, 分歧意见较多的标准以及强制性国标必须采用会议审查。目前送审稿审查会的效果参差不齐, 多数能够达到很好的审查效果, 但有的却不甚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审查专家的选择不够恰当, 部分专家对标准的技术内容不熟悉;专家组长不具备掌控审查会局面的能力, 专家组审查标准效率不高;起草人员对审查会准备不充分, 不能全面、及时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等等。

3 加强海洋标准技术审查的对策建议

3.1 增强标准技术审查人员责任意识, 正确理解审查工作内涵

海洋标准技术审查工作由两部分人员进行, 一是海洋标委会委员、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 在标准征求意见和送审稿会审或函审过程中对标准技术内容进行审查;二是海洋标委会秘书处标准化工作人员, 以及标准起草单位相关管理人员, 对标准各阶段稿件进行审查。标准技术审查人员应增强责任意识, 正确理解审查工作目标和任务, 审查内容全面, 为标准严格把关。在审查海洋标准时建议着重加强对以下两方面内容的审查:

(1) 着重审查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近年来, 海洋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充实完善, 审查人员应及时、全面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明确标准与法律法规的关系, 确保标准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 着重加强标准协调性审查。发现协调性问题的前提是审查人员对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有充分的了解。海洋行业涉及专业领域较为广泛, 审查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完善知识结构,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并实时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在标准技术审查时, 应注意标准和已发布标准进行协调, 尤其要考虑与《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监测规范》、《海滨观测规范》等基础标准的协调。

3.2 提高标准技术审查人员业务能力, 充分运用基础性系列国家标准

每年海洋领域都会对标准技术审查人员及起草人员开展不定期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制修订程序等。审查人员除参加培训之外, 应该加强自学, 加强审查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审查人员应该对基础性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熟练掌握, 并逐渐积累各种类型标准的审查方法和技巧, 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厚积薄发, 发现标准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3.3 明确各阶段审查工作重点, 提高标准审查会工作效率

(1) 起草阶段审查重点:工作方案中工作步骤及计划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标准初稿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现有标准的协调性、标准框架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标准总体内容能否达到公开、广泛征求意见的程度;拟征求意见单位是否具有代表性, 是否涵盖有关的海洋管理、科研、检验、生产、经销、使用等单位及相关大专院校。

(2) 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重点:标准编写的格式及表述形式是否符合要求, 包括标准中是否存在解释目的、说明原因的语句, 是否存在语义含糊、模棱两可的语句;标准中使用的助动词、量、单位及其符号是否符合要求;核实标准中引用的文件是否正确;编制说明中是否提交了必要的试验验证报告等。

(3) 送审阶段审查重点:意见汇总和处理情况, 对于未采纳的意见是否提出了充分的理由, 以及征求意见回函率是否达到要求。标准审查会召开期间, 海洋标委会秘书处人员应提前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慎重选择参会专家, 明确专家组长的职责及标准起草人员的任务。规范审查会工作程序, 保证审查会召开时间。

(4) 报批阶段审查重点:标准按照审查会要求修改的情况, 以及标准编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另外, 在标准制定的各个阶段中, 审查人员应注意与标准起草人员保持联系, 多沟通, 对于起草人不理解的意见和建议应主动解释和说明, 充分发挥标准技术审查工作的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以海洋环境保护标准为例, 阐述了海洋标准技术审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寻求提高标准技术审查工作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海洋,标准,技术审查,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审查标准 篇10

在现行的WTO争端解决机制法律文本中, 规定审查标准的规范性法律条款主要是《反倾销协定》第17.6条和DSU第11条。其他的规范性文件, 如《关于审议<关于GATT1994第6条的协定>第17条第6款的决定》和《关于根据 (关于实施GATT1994第6条的协定) 或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 第五部分争端解决的声明》也会在文中提及。

一、WTO反倾销争端的评审标准

《反倾销协定》第17条第6款是WTO法律文本中唯一一个明确规定审查标准的条款, 其法律文本援引如下:

参照本条第5款审查该项事项时:

(i) 在评估该事项的事实时, 专家组应决定当局确立的事实是否适当, 以及他们对事实的评估是否客观公正, 如果确定的事实是适当的, 评估是公正和客观的, 即使小组可能作出不同的结论, 该项评估不应被推翻。

(ii) 专家组应根据国际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解释本协议的有关条款的规定。如果专家组认为本协议的有关条文规定允许作出一种以上的可允许的解释, 只要进口国行政主管当局的措施符合其中一种解释, 专家组就应当认为主管当局的措施与本协议相符。

(一) 反倾销事实问题审查标准

该条款第i项规定了争端事实问题审查标准, 根据该条款规定, 只要当局对事实的确定是适当的, 评估是公正和客观的, 那么专家组就不能推翻当局作出的评估, 即使专家组依据调查的事实可能作出不同的结论, 该结论也不能推翻一国当局作出的结论。

这项规定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专家组应决定当局确立的事实是否适当”, 这对应了专家组对事实证据的审查权限, 而审查标准则体现在“如果确定的事实是适当的, 即使小组可能作出不同的结论, 该项评估不应被推翻”, 这种表述体现了明显的遵从性原则, 但是“适当的”又该如何体现?实践上确定的适当标准更多的倾向于程序的适当性, 而非事实本身的适当性。如果主管机关确实事实的程序具有正当性, 那么他所做出的事实确定就应当被尊重, 专家组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对案件事实进行调查, 而实际上专家组调查案件事实也不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 原因有两点。首先, 调查案件事实情况需要专家组采取一些措施实地调查, 这些措施的实现需要成员国的授权, 而现实情况是案件原始材料的调查往往涉及到一国的主权、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等, 这些使得国际司法机构在一主权国家内的独立调查根本不可能被允许。其次, WTO专家组成员往往具备经贸或法律专业背景, 而原始证据的搜集通常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 而专家组成员对于这些问题不具有专业知识, 即使调查也很难具有说服力。“专家组应决定他们对事实的评估是否客观公正”对应的则是实施结论的调查权力, 审查标准则体现在“如果评估是公正和客观的, 即使小组可能作出不同的结论, 该项评估不应被推翻”。客观、公正更多涉及到实体内容, 即当局作出的事实结论应当是客观、无偏见的。实践中, 专家组推翻成员国对事实问题作出的调查和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条文的规定导致了专家组对成员国的事实调查和实施结论的“不适当性”、“不公正性”、“主观性”承担举证义务, 这种举证在法律条件和事实条件均不具备的情况下, 根本没有可能性。

(二) 反倾销法律问题审查标准

该条款第ii项规定了争端法律问题的审查标准, 它是乌拉圭回合各国作出妥协的结果, 本身具有很大的争议。该项首先要求专家组“根据国际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解释本协议的有关条款的规定。”这与DSU第3.2条所述“根据国际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解释本协议的有关条款的规定。”含义相同。对于国际国际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本身指什么, 《反倾销协定》和DSU并没有明确解释。通常认为, 专家组和上诉机构通过长期实践, 认可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条约解释规则具有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地位。《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规定了条约的一般解释原则, 第32条规定了条约的补充解释方法。具体法律文本如下:

第31条解释的通常规则

1. 条约应依其用语按其上下文并参照条约之目的及宗旨所具有之通常意义, 善意解释之。

2. 就解释条约而言, 上下文除连同序言及附件在内之约文外, 并应包括:

(1) 全体当事国因缔结条约所订之与条约有关之任何协定; (2) 一个以上当事国因缔结条约所订立并经其他当事国接受为条约有关文书之任何文书。

3. 应与上下文一并考虑者尚有:

(1) 当事国嗣后所订关于条约之解释或其规定之适用之任何协定; (2) 嗣后在条约适用方面确定各当事国对条约解释之协定之任何惯例; (3) 适用于当事国关系之任何有关国际法规则。

4. 倘确定当事国有此原意, 条约用语应使其具有特殊意义。

第32条解释的补充规则

为证实由适用第31条所得之意义起见, 或遇第31条作解释: (1) 意义仍属不明或难解;或 (2) 所获结果显属荒谬或不合理时, 为确定其意义起见, 得使用解释之补充资料, 包括条约之准备工作及缔约情况在内。

通过这两个条款的适用, 对某条约的法律解释必然会出现单一结果, 这也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签订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 这里仍然涉及一个问题:如果某WTO成员国并非《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 DSB是否能够适用该条约解释条款审查该成员国对WTO法的解释。

然而该条款第ii项第二句则推翻了唯一结果的假设, 认为即使依照国际公法解释的惯例规则, 仍有可能得出多种“可允许的解释”。实际情况是, 如果严格按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的条约解释规则, 不可能得出两种以上的解释。因此, 第ii项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不可能在实践中同时适用, 这种表述被认为是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国妥协的结果。该项更加有争议的是“可允许的解释”这种表述, 认为存在一种以上可允许的解释的主体是成员国还是专家组, 又由谁证明进口国当局措施与“可允许的解释”具有一致性?有学者认为存在一种以上可允许的解释的判断权在WTO争端当事方, 旨在“将解释权分配给WTO争端的当事方”, 这也是乌拉圭回合中美国积极提起议案的原因。但是否存在一种以上可允许的解释的权力归于DSB, DSB在判断“某一WTO法律条款是否具有多种可允许的解释”时, 具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 而实践中, 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从来不愿意接受多于一种可能的解释, 这使得第ii项第二句所表述的情况从来不曾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适用。从文义上看, “只要进口国行政主管当局的措施符合其中一种解释, 专家组就应当认为主管当局的措施与本协议相符”表达的是专家组对于当局的措施与《反倾销协定》的不相符性进行论证, 但实际情况如前所述, 专家组从未给予当事国确定解释之外的选择, 以一种全有或全无的姿态对待反倾销领域的法律争端, 将对协定的解释权完全归于争端解决机构, 对成员方作出的WTO规范的解释采取了从头审查的方式, 没有给予成员方相应的尊重。

(三) 相关的部长决定和声明

在乌拉圭回合中, 除了达成《反倾销协定》第17.6项中关于审查标准的协议, 还通过了与之相关的一个部长决定《关于审查“执行1994年GATT第六条协议”第17条第6款的决定》和一个部长声明《对“执行1994年GATT第六条协议”或“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第五部分”有关争端处理的声明》。其文本如下:

《关于审查“执行1994年GATT第六条协议”第17条第6款的决定》:“部长们, 兹决定如下:关于“执行1994年GATT第六条协议”第17条第6款的审查标准应在三年以后予以审查, 以便考虑其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

《对“执行1994年GATT第六条协议”或“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第五部分”有关争端处理的声明》:“部长们, 关于执行GATT1994第六条协议或补贴与反补贴税措施协议第五部分的协议之争端解决, 认识到必须对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措施引起的争端采取一致的解决方法。”

上述的部长声明和决定是在乌拉圭回合无法就WTO除反倾销之外的其他领域案件的审查标准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 为未来谈判留下的契机。但实际上, 在《反倾销协定》通过三年后, WTO并为就此问题予以审查。而在美国热轧铅秘炭钢产品案中, 专家组明确拒绝了将《反倾销协议》中的第17.6条所规定的审查标准应用到反补贴案件中。此后, WTO的官方会谈都回避了这一问题。上述决定和声明由于不具有权力结构的规定, 没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 无法对审查标准产生实质影响, 更多的是一种宣示性的作用, 仅仅表明WTO当时部长会议对审查标准问题的态度。

二、WTO非反倾销案件的审查标准

WTO各成员国并未就反倾销之外的其他领域案件的审查标准达成一致, 但审查标准的问题在所有争议中都客观存在。随着DSB实践的发展, 专家组纷纷将视线集中在DSB第11条上, 将其作为确定专家组审查标准的法律依据。

DSU第11条规定:“专家组的职能是协助DSB履行本谅解和适用协定项下的职责。因此, 专家组应对其审议的事项做出客观评估, 包括对该案件事实及有关适用协定的适用性和与有关适用协定的一致性的客观评估, 并做出可协助DSB提出建议或提出适用协定所规定的裁决的其他调查结果。专家组应定期与争端各方磋商, 并给予它们充分的机会以形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

在该规定中, 并没有提及审查标准问题, 而仅仅指出专家组应当作出“客观评估”。这段话涉及两个问题, 由谁进行评估标准的把握?适用客观标准进行评估的事项包括哪些?首先, 该句中“客观评估”的主体指向专家组, 这意味着“客观”的标准由专家组把握而非成员方, 即专家组的评估优于成员方的评估。其次, “包括对该案件事实及有关适用协定的适用性和与有关适用协定的一致性的客观评估”阐释了进行客观审查的对象, 包括案件事实、有关协定的适用性、事实与相关协定的一致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事实证据的调查规则, 规定在DSU第13条。第13条规定:“1.每一专家组有权向其认为适当的任何个人或机构寻求信息和技术建议。但是, 在专家组向一成员管辖范围内的任何个人或机构寻求此类信息或建议之前, 应通知该成员主管机关。成员应迅速和全面地答复专家组提出的关于提供其认为必要和适当信息的任何请求。未经提供信息的个人、机构或成员主管机关正式授权, 所提供的机密信息不得披露。2.专家组可向任何来源寻求信息, 以及与专家进行磋商以获得他们对该事项某些方面的意见。对于争端一方提出的有关科学或其他技术事项的事实问题, 专家组可以请求专家审议小组提供书面咨询报告。这里此类小组的规则及其程序列在附录4中。”根据该条的规定, 专家组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案件事实的调查, 一种是向其认为适当的任何个人或机构寻求信息和技术建议, 另一种是请求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审议小组提供书面咨询报告。当然, 专家组在进行审查时, 有一些限制性的条件, 如必须先行通知被咨询人的主管机关, 对于未经许可的信息不得披露等。实践中, 专家组对事实问题的审查更倾向于采用较为严格的审查标准, 通常会对相关事实的范围和适当性进行相对严格的审查。对于法律问题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一贯强调一项事实结论必须是基于相关的事实证据作出的“可接受的” (acceptable) 评估并对此给出了“合理和充分的”理由。其中“可接受的”被理解为成员方主管机关做出的评估能够为专家组所接受, 即专家组在事实问题的审查上不得重新开展完全独立的评审, 而是考察主管部门自身做出的事实评估是否为“可接受的”。

对于法律问题的审查标准, 专家组一向采取完全独立的评审标准, 对成员国对WTO法的遵从性采用从头再查的方式。

当然, 仅仅分析DSU的规定, 依“客观评估”并不能切实的判断WTO的审查标准更倾向于遵从性原则或从头再查原则, 需要从DSB对案件的审理过程入手, 得出实践中“客观”一词的指向。

笔者通过对DSU第11条和《反倾销协定》第17.6条的规范分析, 介绍了WTO争端解决机制下反倾销领域和非反倾销领域问题的二元审查标准。对反倾销领域案件, 事实问题的审查倾向于遵循性原则, 法律问题的审查则一般采用从头再查的方式。对于非反倾销领域的案件, 并未区分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审查标准, 只能通过前后文的分析, 得出结论, 审查标准为“可接受性”。

摘要: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审查标准集中反映于《反倾销协定》第17.6条和DSU第11条。对这些条款进行细致分析, 考察WTO争端解决机制下反倾销领域和非反倾销领域问题的二元审查标准, 探讨法律文本中审查标准的价值倾向, 对解决WTO市场争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WTO争端解决,审查标准,规范分析

参考文献

[1]袁晨颖.WTO反倾销争端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 2008.

[2]Edwin Vermulst.The WTO anti-dumping agreement:acommentary[J].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5) .

[3]Joh.Hjackson.the Jurisprudence of GATT and WTO[M.]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Petros C.Mavroidis, Alan O.Sykes.The WTO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law:dispute settlement[M].Cheltenham:Elgar, 2005.

[5]United States-Imposition of counter vailing on certainHot-rolled Lead and Bismuth Carbon Steel Productsoriginat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WT/DS138/AB/R, para.6.17.

[6]骆烨.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评审标准[D].华东政法大学, 2006.

[7]Deborah Z.Cass.The“Constitutionalization”ofInternational Trade Law:Judicial Norm-Generation asthe Engine of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International Trade[J].12 European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Law, 2001 (57) .

审查标准 篇11

欧专局行政委员会于2016年6月29日作出了“修订《关于费用的细则》第11条”的决定。修订后的《关于费用的细则》第11条内容如下。

根据《欧洲发明专利公约》第94条第一款规定的审查费在满足如下条件时,应当被全部或部分退还:

(a)当该欧洲发明专利申请在实质审查开始之前被撤回、驳回或者视为撤回时,审查费应当被全额退还;

(b)当欧洲发明专利的申请在实质审查开始之后被撤回,且满足下列条件时,审查费应当被退还50%:该撤回是在审查部门发出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所限定的答复期限届满之前作出的;或者当审查部门没有发出前一款所述的官方通知时,该撤回早于授权意向通知书发出之日作出。

根据欧专局行政委员会决定的第二条,关于审查费全额退款的新规定(上述a项规定),适用于被撤回、驳回或视为撤回的日期在2016年7月1日或该日期之后的欧洲发明专利申请。关于退还50%审查费的新规定(上述b项规定),适用于实质审查开始的日期在2016年11月1日或该日期之后的欧洲发明专利的申请。总体来说,这一次的修订对于申请人来讲更为有利,原因如下:

第一:关于审查费全额退款条件的规定更为明确

新的《关于费用的细则》第11条a款将原先规定的审查费全额退款的条件由“审查部门负责之前”更改为“实质审查开始之前”。因为对于何时“审查部门开始负责”有很复杂的规定和解释,所以以前申请人很难理解这一条款。因此这一修改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申请人。

第二:欧专局放宽了申请人获得全额退款的限制条件

如上所述,以前申请人获得审查费的全额退款仅在“审查部门开始负责”之前是可能的。而在“审查部门开始负责”之后、实质审查开始之前,申请人只能在其撤回、被驳回或被视为撤回其欧洲发明专利申请时,获得75%的审查费退款。但现在,只要申请人在实质审查开始之前撤回、被驳回或被视为撤回其欧洲发明专利人申请,就能获得100%的审查费退款。

因为一般情况下,审查部门实质审查开始之日都晚于“审查部门开始负责”之日,所以从实践上看,申请人获得全额退款的限制条件更为宽松了。

尤其是,欧专局还会专门提供一项额外服务,即在实质审查开始前发送一份官方通知,告知申请人实质审查将在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内开始。虽然这一项服务目前基于操作原因尚不能覆盖所有申请,但是欧专局会逐渐扩大这一服务的范围。

第三:在实质审查开始之后,满足一定条件下,申请人仍能获得50%的审查费退款

这次修订的最大亮点在于新的《关于费用的细则》第11条b项。按照新的规定,即使实质审查已经开始,只要申请人在审查部门发出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所限定的答复期限届满之前,或者在没有收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时,申请人在授权意向通知书发出之日前主动撤回了自己的申请,也能获得50%的审查费退款。不过,该项将适用于实质审查开始的日期在2016年11月1日或该日期之后的欧洲发明专利的申请。

审查标准 篇12

民法上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而恶意属于故意的范畴, 是对恶意从另一角度的说明, 而在票据法上恶意与故意是处于同一过错等级, 指行为人知道与其行为有法律上关系的事实的存在, 至于是否有损害他人的动机, 不影响恶意成立。恶意至少应包含以下两点内容:第一, 恶意与善意一样均为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第二, 行为人实施行为时明知其行为没有法律依据或对相对人不享有权利。

(一) 银行对票据付款上的善意是否完全与恶意对称

按一般人的理解善意是与恶意相对称的, 就是客观上不知道某种事实的存在。票据法理论上对善意又是如何认定的, 理论上有两种学说:“积极观念说”即要求行为人必须有确凿的令人信服的客观证据, 让银行在观念上信服其为合法权利人;“消极观念说”即要求银行不知或不应知行为人为无权处分人。何为应当知道是指行为人尽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就能够知道, 而行为人欠缺一般人具有的最起码的注意义务导致其不知。“消极观念说”对各国的立法和司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逐渐成为各国立法确定善意的判断标准。对于银行不当付款的免责, 英美法系把善意作为判断标准;大陆法系国家则多以无恶意及重大过失作为判断标准。而我国则综合两大法系的规定采取正反两方面的规定, 因此在我国银行对票据付款问题上善意已与无恶意和重大过失相对称。

(二) 关于恶意的举证责任

银行不当付款总的来说承担的是违约责任, 合同法规定对违约责任的举证责任, 相对人承担的是严格责任即在违约责任产生之后除非违约方能够证明有免责事由存在, 否则就必须承担违约责任。而对于银行不当付款来说显然不能照抄照搬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现在各国对于银行不当付款举证责任问题普遍承认“主张积极性事实的人承担证明责任, 主张消极性事实的人无须承担证明责任”, 那么相应的银行肯定主张消极性事实, 而权利人就会主张积极性事实。此时, 权利人对银行的恶意负举证责任, 但必须考虑权利人的弱势地位, 银行应提供其保管的相关交易资料, 若银行拒不提供则推定银行存在恶意。

二、重大过失判断标准

什么是重大过失, 我国票据法没有具体规定, 民法通则也没有具体规定, 学理上通说认为票据法上的重大过失应该属于过错的等级, 在民法的实践中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抑或是过失都不会影响民事责任的承担, 这也是民商法与刑法的本质区别。我国早期教科书对过失规范的定义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显然是对刑法的照抄照搬, 根本不能符合民法的特点更何况是票据法。因此, 票据法应有其自己的认定标准。现阶段民法上的过失认定普遍观点是“注意义务之欠缺”即行为人未尽到注意义务就构成过失。

(一) 大陆法系对重大过失认定标准

自罗马法开始, 大陆法系国家立法和理论按注意义务程度把过失分为三个级别:一为抽象轻过失即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而行为人欠缺;二为具体轻过失即有与处理自己事务同一之注意而行为人欠缺;三为重大过失即违反普通人的注意义务。民法上的过失通常指抽象的过失, 进而我们可以将重大过失概括为: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义务有显著之欠缺。在票据法上经常把恶意与重大过失相提并论, 承担相同责任。

(二) 英美法系对重大过失认定标准

英美法系中对过失的判断标准还是比较灵活的, 在立法和相关理论文献中也没有再对过失进一步划分等级。通常就是“理智之人”的注意义务既没有超常恐惧心也没有超常自信心的人。这样就排除了法官的个人评判标准的差异也不会受与案件有关的特别人特征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认定标准的公正性。

两大法系对重大过失的判断标准都是值得我国票据法借鉴和学习的, 在银行付款实践中往往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若要确保付款的准确性, 就要进行严格的、谨慎的能够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审查, 若真是如此, 就会耽误很多时间, 妨碍银行发挥其快速流通资金的功能;若要及时付款不进行必要审查就进行付款就会大大增加不当付款情形发生。

参照两大法系注意义务标准, 票据法上银行对票据不当付款重大过失的判断标准应该有两个:第一, 在注意内容上, 要假定从事付款审查银行及其业务人员具备付款审查业务所需要的特别知识与技能一“理智之人”作为判断注意义务内容的标准。第二, 对于银行是否尽到注意义务也要有适合的判断尺度, 银行只有在明显违背善良管理人义务时才构成重大过失。

(三) 签章认定标准

对于签章认定上, 银行与司法界的认定标准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银行界认为即便是签章或身份证不真实, 只要无异常银行即可免责。而最高人民法院则认为应按银行内部规章规定方法未审核出印鉴存在的问题, 而导致银行对票据的不当付款应承担责任。

(四) 关于重大过失的举证责任

重大过失的举证责任, 与恶意的举证责任正好恰恰相反, 重大过失与恶意不同, 它指向的不是思维活动而是具体的履行行为是否尽到注意义务。根据恶意举证责任标准, 重大过失的举证责任亦是“主张积极性事实的人承担证明责任, 主张消极性事实的人无须承担证明责任”, 银行对此主张积极性事实, 权利人主张消极性事实, 应由主张积极性事实的银行负举证责任。

上一篇:新型阻燃材料下一篇:消防与环境保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