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审查(共11篇)
网络审查 篇1
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呼之欲出 信息安全企业迎来难得机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5月22日发布消息, 我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该项制度规定, 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服务, 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结合5月16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重要通知, 明确要求“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8操作系统。”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信息安全的防护体系。据悉, 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将针对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及提供者, 重点审查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以防产品提供者非法控制、干扰、中断用户系统, 非法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用户有关信息。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
据了解,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建立了完备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体系。美国网络安全审查不仅包含产品安全性能指标, 还有产品的研发过程、程序、步骤、方法、产品的交付方法等。美国网络安全审查主要考虑对国家安全、司法和公共利益的潜在影响, 不公开标准和过程, 不披露原因和理由, 不接受供应方申诉, 且无明确时间限制。
江苏省信息安全联盟秘书长张晓东表示, 我国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成为我国网络安全的必然选择。
张晓东说:“我国此前陆续出台过一些信息产品安全认证标准, 但主要针对杀毒软件、防火墙等信息安全产品, 且比较零散不成体系。随着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出台, 信息安全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将有效促进信息产业健康正常发展。”
他表示, 多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严重依赖国外的IT产品, 外企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适时出台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将有效改变外企在信息产业领域占据绝对份额的格局。
(中国科技网)
摘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5月22日发布消息, 我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该项制度规定, 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服务, 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审查 篇2
网络音乐产品内容审查程序及申报材料
一、已经文化部内容审查(含正式出版发行)的进口音像制品需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由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向文化部提出申请,并报送以下文件和材料:
1、进口网络音乐产品报审表;
2、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书副本或复印件、产品运营代理协议(中外文本)草案,原始版权证明书;
3、文化部进口音像制品批准单;
4、申请单位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5、申请单位的网址、IP地址、音乐产品登录账号及相应密码;
6、内容审查所需要的其他材料。
文化部收到申请后,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批准文件,方可正式投入运营;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二、除本附件第一条外,需进口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网络音乐产品,由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向文化部提出申请并报送以下文件和材料:
1、进口网络音乐产品报审表;
2、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版权贸易或运营代理协议(中外文本)草案,原始版权证明书,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书副本或复印件;
3、节目光盘(包括中外文歌词);
4、申请单位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5、申请单位的网址、音乐产品登录账号及相应密码;
6、内容审查所需要的其他材料。
文化部收到上述申请后,由审查委员会进行内容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文化部根据审查委员会提交的审查意见,在20个工作日内(不包括专家评审所需时间)、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批准文件,方可正式投入运营;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根据内容审查结果,产品需要修改的,应及时进行修改,否则不予批准。
四、经文化部批准的进口网络音乐产品应当在其显著位置标明文化部批准文号,不得擅自变更节目名称和增删节目内容。要使用经批准的中文节目名称(外文名称可以在括号中注明)。
五、进口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网络音乐产品参照外国网络音乐产品办理相关手续。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拥有著作权的网络音乐产品参照外国网络音乐产品办理相关手续。
内地与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合资、合作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独资企业拥有著作权的网络音乐产品参照外国网络音乐产品办理相关手续。
六、本通知发布前已经在国内传播而且至今仍在传播和运营的进口网络音乐产品应当在2007年3月1日以前,按照本通知要求报送文化部补办内容审查手续,补办期间进口单位可以对其网络音乐产品统一办理补办手续。逾期未报审的,按照擅自传播进口网络音乐产品依法查处。
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合理审查义务 篇3
摘 要:网络服务提供商一般可以分为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和网络中介服务提供商,网络中介服务提供商又分为网络接入提供商和主机服务提供商。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应承担严格的事先审查义务,如果没有做到事先审查造成了侵权后果就要承担相应责任。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对主机服务提供商要求承担合法性审查义务不可能也不现实,最多承担低层次、有限的合法性审查义务。
关键词: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主机服务提供商;合法性审查义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侵权案件频发,网络侵权案件的加害主体除了普通的网络用户之外,一个重要主体就是网络服务提供商,比如,某某为了损害某某的名誉,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该加害者当然要承担责任,而该网络服务提供商是否应该防患于未然,对于网络侵权案件负有合法性审查义务?负有哪些合法性审查义务?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净化网络环境、防范网络侵权案件的发生,追究网络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具有积极意义。
不仅不同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有不同的业务模式,即使是相同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业务也可能有多种,其服务方式和内容的不同也会导致义务上的差别,本文将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分类、哪些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当承担合法性审查义务、承担哪些合法性审查义务、承担这些义务的原因等方面来论述网络服务提供商合法性审查问题。
一、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类别及本研究将涉及的主体范围
对网络服务提供商进行分类是研究网络服务提供商合法性审查义务的前提:网络服务提供商所扮演角色不同,其运营方式就会不同,在具体案件中其承担的义务也不同。网络服务提供商一般可以分为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简称ICP)和网络中介服务提供商(简称ISP)两种。
网络中介服务提供商是指为网络提供信息传输中介服务的主体。网络中介服务提供商又分为网络接入提供商(简称IAP)和主机服务提供商。网络接入提供商指网络用户连接至互联网的联机系统的提供者。网络接入提供商(简称IAP)通过租用的公用线路或自己铺设的专用线路为其用户提供接入服务,网络联线服务有拨接式和固接式两种。比如,在我国,网络接入提供商主要有移动、联通和电信这三大电信运营商。因为这类服务商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为信息传播提供光缆、路由和交换机等基础设施,为上网提供接入服务,为用户提供电子邮件、账号服务等。按照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接入服务提供商在网上信息的传播流动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要是一种“传输管道”的功能,即网络服务提供商就如同传统的电话公司一样,面向所有公众提供特定服务,无论是内容服务提供商发布信息,还是信息获取者访问信息,都必须通过接入服务提供商的计算机系统或其他设施。除封闭管道之外,接入服务提供商无法对流经其中的信息进行控制,也无法进行删选编辑,故而根本无从审查,更谈不上事先审查义务。所以此类服务提供商不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下文将只对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和主机服务提供商进行研究。[1]
二、特定类型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内容
一般地说,网络服务提供商只是單纯的经营网络链接服务或仅仅提供网络内容服务,那么判断其法律责任并不困难。但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与商业形态的改变,单一的网络服务从业者往往实行多方位、多元化的业务经营模式,这就导致同一企业可能同时兼具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网络联线提供者、网络平台提供者中双重或多重身份。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越多样,他的侵权责任承担问题就越复杂。[2]所以,下面我们要对各种情况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进行研究。
(一)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合法性审查义务
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是指向社会公众或者特定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的公司,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其通常对上载的信息进行选择、修改和编辑,供公众在域名(IP地址)范围内进行浏览、阅读或下载。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以网络内容建设为基础,对其所传播的内容有决定权,通常有能力实施技术上的监督、控制。[3]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充当的角色如同网下的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台和电视台等。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在多大程度上承担合法性审查义务,我们可以通过对现有关于网络服务提供商侵权责任的研究来得出。
1.英美国家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合法性审查义务
在美国等多数国家,对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原则,也就是无过错责任原则。[4]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考察英美国家网络著作权侵权来进行研究。根据英国著作权法,著作权侵权可以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对直接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对间接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而美国著作权法仅仅对直接侵权行为作了规定,有关间接侵权行为的界定主要由美国法院通过判例建立起来。美国判例法将间接侵权行为又分为代理侵权和辅助侵权两种。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英美国家对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是要求承担严格的事先审查义务的。
2.我国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合法性审查义务
网络审查 篇4
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 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中国用户合法利益, 我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该项制度规定, 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服务, 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指出, 网络和信息技术产品是否安全、是否可控, 事关国家安全, 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长期以来, 少数国家政府和企业利用自己产品的“单边垄断”和技术“独霸”优势, 大规模收集敏感数据, 不但严重损害了广大用户的利益, 而且对其他国家的网络空间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姜军还表示, 近年来, 我国政府部门、机构、企业、大学及电信主干网络遭受大规模的侵入、监听, 深受其害。特别是去年6月初发生的“斯诺登事件”, 为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 充分印证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一深刻的道理。目前, 我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 已成为网络大国,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势在必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出台, 将成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法理依据, 对于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网络审查 篇5
据悉被称为美国“八大金刚”的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八大科技公司,目前几乎控制或渗透到中国网络的每一个环节。有学者认为,以往中国缺乏网络空间安全的负责机构和相应制度,大量采购外国软硬件,导致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设备面临严重安全隐患。
2014年5月22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信办)宣布,中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对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服务,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如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海、陆、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之一。网络和信息技术产品是否安全、是否可控,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长期以来,少数国家政府和企业利用自己产品的“单边垄断”和技术“独霸”优势,大规模收集敏感数据,不但严重损害了广大用户的利益,而且对其他国家的网络空间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机构、企业、大学及电信主干网络遭受大规模的侵入、监听,深受其害。“斯诺登事件”,为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充分印证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一深刻的道理中公教育版权。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已成为网络大国,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加大,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刻不容缓。
[措施]
首先,在思想层面,我们要高度重视。将网络安全问题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力往一处使,为建立安全的网络环境而共同努力。
其次,相关部门的监管必不可少。在法制层面,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审查、加强立法、完善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在实际监管方面,各部门要不遗余力,相互配合,将监管、查处落实,加大法律的震慑作用,让违法分子不敢为。
江苏中公微博:江苏中公教育
http://weibo.com/jszgy
微信:jsoffcn
网络审查 篇6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影响批捕部门是否作出逮捕决定的因素,主要有:(1)外来人员,在京无固定住所、无固定工作;(2)未对被害人予以经济赔偿;(3)同案犯、窝藏者在逃,有串供可能;(4)久案不归,长期在逃;(5)认罪态度不好;(6)事后有逃避法律处罚的行为;(7)犯罪数额较大;(8)双方矛盾较大,有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9)被害人家属向多个司法部门反映情况,可能引发涉检信访;(10)持械伤人,情节恶劣的;(11)多次入室盗窃,情节恶劣的。
在审查起诉阶段,公诉部门作出变更逮捕措施,其考量因素主要有:(1)犯罪行为较轻;(2)赔偿或者挽回被害人损失,被害人表示谅解;(3)真诚认罪悔罪;(4)在北京有固定住所,或者有稳定关系的亲属担任保证人;(5)供述稳定,供证一致;(6)初犯、偶犯;(6)坦白,或者有自首情节;(7)被害人具有一定的过错;(8)过失犯罪;(9)疾病;(10)不适宜继续羁押的其他情形。
通过比较上述两个阶段的考量因素,影响审查起诉阶段变更逮捕措施的因素,主要有:(1)是否达成赔偿协议;(2)社会矛盾是否化解;(3)案件事实认定的变化;(4)案件情节的变化。
二、影响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因素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影响检察机关决定的严肃性
有观点认为,检察机关针对同一案件既决定适用逮捕,又决定适用取保候审,前后作出的决定不一致,损害检察机关的权威性。该观点单纯从前后一致性的角度分析检察机关的决定,忽视检察机关是执法办案机关,强制措施旨在保障诉讼程序的进行。随着案件办理进程的发展进程中,当逮捕条件发生变化以后,逮捕措施的变更是案件办理过程中对事实、证据、新情况作出的必然反应,是正确执法、践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
(二)审查起诉阶段变更逮捕措施的脱保风险
审查起诉阶段变更逮捕措施,如果嫌疑人脱保,特别是流动人员的脱保问题,是变更逮捕措施必须考虑的因素。我国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为保证金保证和保证人保证两种。部分外来人员没有足以提供担保的财产,提供不出符合条件的保证人,且没有固定居所,无法保证诉讼需要,缺乏取保候审的保证条件。
在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讲,逮捕措施的变更直接影响其是否判处实刑,如果其“脱保”,将不得不面对的是审前羁押;而如果其保障诉讼进程将可能获得缓刑的处遇。另外受案件审查期限相对较短的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一种“脱保”处罚必然重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存在“罪与非罪”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处理“实刑与缓刑”的问题。
(三)“不捕即放纵犯罪”的舆论倾向
普通民众一般也认为“不捕”,就是把人放了,不追究或者从轻追究犯罪人的责任,是放纵犯罪。这种观念使得检察机关在变更逮捕措施时慎之又慎。如果案件处理不能取得被害人理解,嫌疑人不能取得被害人谅解,变更逮捕措施有可能引起涉检上访。
例如,在轻伤害、交通肇事及其他过失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不深,情节也较轻,但在民事赔偿上不能达成和解。被害人索要的赔偿数额甚至高出法定数额的几倍,达不到目的就要求逮捕,并四处上访告状,给检察机关施加压力。对于这类案件,逮捕已成为促使犯罪嫌疑人赔偿的措施,而不是保障诉讼的措施。
(四)承办人的责任风险
承办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根据案件事实、证据以及犯罪嫌疑人当时的情况作出的判断,办案人员依照法律及办案规范做出了不予逮捕的决定,如果嫌疑人在变更强制措施后脱逃,或是变更决定引发了当事人的不满,或者嫌疑人又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可能对承办人带来较大的压力。
三、审查起诉阶段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措施
(一)加强捕后信息沟通
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移送至公诉部门后,公诉部门承办人应当与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律师加强沟通联系,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就捕后出现影响定罪量刑情节及时通报,及时掌握案件的进展情况,发现有符合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619条规定者,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书面建议。
(二)明确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案件范围
明确规定对捕后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例如:(1)依法可能适用缓刑,变更羁押措施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2)共同犯罪中同案犯已被判处非监禁刑,该犯罪嫌疑人为从犯的;(3)轻微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系家庭、亲属、邻里、同事等特定社会关系,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主动向被害人赔礼道歉且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与被害人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并已获得被害人谅解的;(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75周岁以上老年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情节轻微,且犯罪嫌疑人本人系初犯、偶犯、过失犯案件以及被诱骗或者被教唆实施的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与被害人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并已获得被害人谅解的;(5)犯罪嫌疑人属于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犯罪情节轻微的;(6)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行为系防卫过当、避险过当,且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无再犯可能的;(7)初次、偶然实施轻微犯罪,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无再犯可能性的;(8)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轻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无再犯可能性的;(9)其它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案件,或者公安机关提出从宽处理建议的案件。
(三)建立羁押必要性审查中的评估制度
审查人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审查范围包括犯罪嫌疑人自首、立功等法定从宽情节的真实性;积极退赔、与被害人达成和解的真实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对羁押必要性的建议和意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等具体内容。同时还应当对变更强制措施后对刑事诉讼的影响进行评估。对于“社会公众反映强烈或被害人积极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或双方当事人无法达成和解协议”等社会矛盾尚未化解的案件,应当慎重适用变更强制措施。对经过评估变更强制措施不致影响诉讼顺利进行,也不致发生涉检涉诉风险的,制作《建议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建议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评估制度为承办人有效进行适用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可能,便于在各类考核检察时予以参照,降低办案人员的责任风险承担等现实问题。办案人员依照法律及办案规范做出变更逮捕的建议,即便嫌疑人在取保候审后脱逃,或是取保候审决定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以及引发其他风险,也不应追究办案人员的责任。
(四)规定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方式和程序
我国《人民检察院刑事证据规则》明确规定了羁押期限的监督。其中,侦查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公诉部门负责;监所检察工作阶段,由监所检察部门进行监督,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可以提出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但对于审查起诉阶段的羁押必要性由那个部门进行监督,却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由公诉部门进行监督比较科学。审查起诉阶段案件已经移送到公诉部门,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8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公诉部门要对案件进行从事实到证据等全面审查,通过审查以及直接接触被告人的案件承办人,能够更加清楚的全面了解案情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基本状况,对于是否继续羁押,能够从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全面把握,比其他部门更有发言权。
在审查方式方面,可以采取调取案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向有关部门调查了解情况等方式。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被告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后,审查人要根据审查情况提出意见,形成《羁押必要性审查报告》,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主管检察长决定。
(五)完善脱保责任追究
网络审查 篇7
审查逮捕案件公开审查的理论依据是“审查逮捕程序诉讼化改革需要”。理论界普遍认为, 我国现行审查逮捕程序具有浓厚的行政审批色彩, 以卷宗审查为主的诉讼审查模式不能克服案件信息来源单一的弊端, 而对侦查机关提供的证据材料的“先入为主”可能带来案件实体定罪的不公。“实务中的审查逮捕往往采取书面审批式, 检察机关以间接审理、书面审理的方式做出裁判, 有时甚至未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意见, 审查逮捕程序由原本体现程序正义的诉讼程序异化为行政治罪程序。而这种间接审理和书面审理的方式走到极端, 就会演变成裁判者单方面实施的书面审查程序, 控辩双方连出庭参与裁判活动的机会也失去了。这样一来, 诉讼的意义也就丧失殆尽, 以至于异化为一种行政活动。” (1) 因为逮捕程序存在以上诸多弊端, 所以需要引入一种公开性的审查程序, 构建一种类似于法庭中控辩审三方参与的诉讼方式, 以便于听取各方意见, 最终作出一个公正性的决定。而在诸多公开审查方式中, “听证”是被理论界与实务界寄予最高希望的一项机制。
尽管在逮捕案件中进行公开审查的支持声音很强, 但是也不乏一些质疑声。“第一, 对检察官而言, 无论是听证式审查, 还是当前以阅卷为核心的审查方式, 都只是一种案件信息摄取方式, 两者区别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大。我们首要关注的应该是两者对案件处理所需信息的满足程度。第二, 没有扎实的经验事实作为支撑, 单从价值哲学层面来否定当前审查逮捕制度的运作方式, 特别是没有论证何种案件处理方式更能满足检察官案件处理所需信息量的情况下, 冒然主张推行听证式审查并不是一种科学主义的致思路向。第三, 论者对当下审查逮捕制度并没有充分的感知, 也没有形成客观的评价, 相反更多的是误读, 但对听证式审查却抱有无限的激情与想象。这不仅不利于对问题本身的判断, 也不利于对问题的建设性讨论, 甚至还会犯一种路线错误。” (2)
笔者认为, 尽管支持者和质疑者的论述都有一定道理, 但脱离实际工作的无谓争论对审查逮捕工作的发展并无益处可言:首先, 在我国传统司法观念中, 逮捕既是一种强制措施, 又是一种刑事追诉方式, 是法院定罪量刑的前奏, 具有显著的国家追溯性, 幻想承办检察官在公安机关与被害人之间居中裁判是极不现实的;其次, 除《刑事诉讼法》对公开审查方式并没有做出明文规定, 以听证为例, 如果侦查机关不予配合, 没有任何法律可以强制其出席听证会。最后, 审查逮捕工作尚处于侦查阶段, 基于案件保密、保护证人等因素, 决定了公开审查方式只得依职权实施, 换言之, 使不使用某个审查方式由检察机关说了算, 因此在程序上不可能具有普遍性价值。总之, 审查逮捕公开审查“是否值得搞”、“应当怎样搞”的问题必须站在我们当前立法体系与司法现状之下慎重审视, 不当的机制设计不仅会影响案件审结效率, 也可能对案件的正常审理带来严重危害。
二、审查逮捕公开审查机制的适用范围
(一) 案件类型
审查逮捕不是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 它在时间节点上位于刑事侦查环节, 因此对逮捕案件行进公开审查也必须充分尊重侦查机关的意愿。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证据方面。审查逮捕阶段的证据较之起诉阶段既不充分, 也不全面。在此种背景下公开审查证据:首先可能会提前暴露关键性证据, 为犯罪嫌疑人一方的翻供提供机会;其次可能会使侦查机关的继续侦查线索被犯罪嫌疑人一方掌握, 为消灭客观性证据提供机会;最后, 提供控诉证据的证人可能因暴露身份而使生命健康权受损。综合以上三点原因, 对证据不清的案件是否进行公开审查, 必须事前与侦查机关进行充分沟通, 以防止因公开不当而导致的案件“流产”。
(二) 案件要素
《刑事诉讼法》七十九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应当予以逮捕”。该条文对逮捕的三要件作出了明确规定, 即: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
1. 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 既要看行为要件又看要责任要件: (1) 行为要件的判断关键在于实施犯罪的证据是否清楚。在当前逮捕案件的审查中, 承办检察官如认为犯罪行为的事实不清, 一方面会要求公安机关补充相关证据, 一方面会亲自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 完全可以不使用公开审查的方式。相反, 在行为证据不清的条件下, 公开审查可能会导致前文所述的三个问题, 因此对于犯罪行为证据不清的案件, 不宜进行公开审查; (2) 责任要件主要应考虑刑事责任能力与违法阻却事由两个方面。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可以由侦查机关查证, 精神状况由司法鉴定机构认定, 因此刑事责任能力方面的争议不需要通过公开审查方式处理。而违法阻却事由的认定则可以进行公开审查, 由公安机关、案件当事人、律师参与其中, 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使承办检察官更好地克服与修正自身意见, 以便更公正客观的处理好案件。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是指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的宣告刑。在《刑法》中除危险驾驶罪以外, 其它犯罪的最低刑期都包括有期徒刑, 如果以法定刑理解, 逮捕的刑罚条件便会失去意义。自首、立功等法定、酌定减轻处罚的情节会影响到犯罪嫌疑人最终的宣告刑期, 如存在较大争议且依照量刑标准可能判处徒刑以下刑罚的, 可以进行公开审查, 以便尽可能较少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
3.《刑事诉讼法》七十九条第二款对社会危险性进行了明确列举: (1) 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 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 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 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 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以上五条规定的适用, 需要承办检察官在个案中作出具体评估, 进行公开审查, 充分听取侦查机关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能够使评估的基础更加客观, 作出决定的依据更加牢固。
(三) 案件参与主体
审查逮捕案件的公开审查必须区别于法庭的公开审查。法院在审理案件时, 除法定不公开与申请不公开的案件, 对社会进行开放。但是, 审查逮捕阶段毕竟处于侦查环节之中, 如不限定公开的范围, 不仅证据收集要受到影响, 甚至会引发一些难以预料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 审查逮捕阶段的“公开”只能理解为与部门内部封闭性审查相对的有限公开。参与者必须是与案件有实质性关联的人。从诉讼结构上讲, 侦查机关、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证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可以当然成为公开审查的参加人。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与《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授权, 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也可以成为参加人。
摘要:审查逮捕阶段进行公开审查是一种顺应司法改革趋势的新型诉讼审查模式, 当前并无法律或司法解释对其进行制度设计, 且理论界与实务界褒贬不一。本文从争议理论入手, 结合逮捕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着重对公开审查的内涵进行解读,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适用范围, 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指引。
关键词:审查逮捕,公开审查,适用范围,司法改革
参考文献
[1]郭松.质疑“听证式审查逮捕论”——兼论审查逮捕方式的改革[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 9:66-72.
[2]陈艳.审查逮捕听证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1-3-31.
[3]赵宝.逮捕听证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 2012.4.
[4]夏阳, 钱学敏.建立听证式逮捕必要性审查机制[J].人民检察, 2009 (22) :16-17.
网络审查 篇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以及学术交流的广泛与频繁, 科技期刊所刊载的科技论文内容也日益丰富, 其内容包含国民生产的方方面面, 这些科技类文章大多来源于作为我国科研生产第一线的科研院所或是大专院校等科研单位, 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科研生产工作的经验积累与理论升华的智慧结晶, 有些文章直接涉及我国科研生产工作最精尖、最前沿的领域, 而这些领域往往涉及非常多的国家秘密。如果这些文章在撰写过程中稍有不慎, 就很容易超出学术交流的范畴, 触及国家秘密, 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 给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造成损害。这种情况下, 科技论文的保密审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1995年, 国家科委、国家保密局就颁布《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其中第二十条规定:利用广播、电影、电视以及公开发行的报刊、书籍、图文资料和声像制品进行宣传或者发表论文时不得涉及国家科学技术秘密。201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中第二十七条规定: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印刷、发行, 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 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及其他传媒的信息编辑、发布, 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均从国家最高层面对科技论文的保密审查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科技论文保密审查主体分析
既然国家对科技论文的保密审查在法律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那么, 谁应作为科技论文保密审查的责任主体, 把关科技论文的公开发表事宜就成为不得不研究讨论的问题。
理想情形下, 科技论文保密审查的责任主体主要由四方面构成:其一为科技论文的作者本身;其二为科技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其三为科技论文出版发行方;其四为国家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这四类主体根据角色定位履行各自保密审查职责, 即作者作为论文撰写者履行自我审查职责;作者所在单位对本单位员工撰写的论文履行审核把关职责;论文出版发行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自审与送审职责;国家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履行监管核查职责, 以确保科技论文内容安全可控, 不涉及国家秘密。
但现实情况中, 四类主体中的一、三、四类主体保密审查职责履行方面均存在明显局限。就论文作者而言, 其在撰写论文时往往带有“功利性”, 其为了文章能够发表, 容易将注意力主要其中在文章的内容、结构上, 有时为了提高论文质量, 常常会使用科研生产工作中实际使用的数据、图片、表格以及名词等, 从而忽略了保密问题, 这就很容易留下泄密隐患;就论文出版发行单位而言, 科技论文稿件所研究探讨的问题涉及面广、专业性强, 而论文出版发行单位工作人员在知识结构与更新上所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势必导致论文保密审查盲点的出现, 从而造成失泄密隐患的出现;而作为科技论文保密工作监管核查方的有关主管部门, 由于其时间、精力有限, 只能做到抽查, 无法实现对众多科技论文的全面普查, 监管漏洞在所难免。这种情况下, 既有动力、又有能力做好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工作的责任主体只剩下科技论文作者所属单位一方。因为保密工作出现问题所需单位承担的责任与损失“逼迫”作者所属单位必须做好保密审查工作;而作者所属单位对于员工研究领域的熟知度也决定了单位有能力做好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工作。综上所述, 科技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实应作为科技论文保密审查的主要力量, 在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工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以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可控。
三、科技论文保密审查方法研究
上文讨论得出, 科研论文作者所在单位的保密审查对科技论文保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今, 科技论文作者所在单位也均或多或少的开展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工作, 但如何使此项工作更为规范、有效, 本文作者作为科研单位保密管理工作者, 根据日常工作经验, 提出以下建议, 期望能够规范科研院所对所属职工科技论文的保密审查工作, 提升其保密审查能力。
(一) 成立审查机构, 明确审查人员
科研单位应专门成立负责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工作的组织机构或赋予相关组织机构科技论文保密审查的有关职责。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其目的都是为了保密审查责任的有效落实, 避免审查工作流于形式。审查组织机构可以是实体组织, 也可以是虚拟组织, 其人员构成应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其一为来自单位各科研领域的科研人员, 其职责是作为各领域的审稿专家, 凭借其对自身研究领域现状及发展方向的熟知度, 对该领域论文进行保密审查;其二为组织协调人员, 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各领域审稿专家开展论文审查工作, 并承担一定的监督检查职能, 确保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
(二) 建立审查制度, 明确审查责任
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具有严肃性与制约性, 对于科研单位科技论文保密审查此种关系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工作而言, 必须要将其上升至制度层面, 用制度明确审查责任与行为方式, 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制约, 才能确保保密审查工作得到严肃执行。
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制度中一定要明确审查责任的划分, 以便审查责任的落实。科研单位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工作中涉及的保密审查责任主体主要由两方构成, 一方为科技论文的作者, 另一方为科研院所自身, 其责任主要由审查机构承担。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此双方都承担着科技论文保密审查的责任。科技论文的作者一方应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对自己撰写的文章进行保密自审, 在文章中自觉回避任何与实际科研工作相关的真实素材;而审查机构一方则应凭认真履行审查职责。因此科研单位所制定的保密审查制度中必须对双方审查责任的界面进行清晰的界定, 使双方都明确各自责任并有效落实。对于科技论文的作者一方, 可明确要求其对论文是否涉密作出保密承诺, 否则一律不批准其发表。对于难以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 作者应主动联系单位审查机构研究决定。对于审查机构而言, 则更要切实履行保密审查职责, 决不能因为有作者自审在先, 就放松对自身保密审查职责的履行。同时, 科研单位还应建立配套的保密审查责任考核办法与处罚措施, 确保制度有效落实。
(三) 规范审查程序, 建立审查体系
科研单位的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工作应在制定相应制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梳理、规范保密审查流程, 明确审批程序中必须把握的保密审查节点, 包括:作者保密自审环节、审查机构保密审查环节、对外投稿控制环节等。用规范流程的方式固化制度, 逐步形成完成的保密审查体系。
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可自行开发保密审查控制程序, 运用技术手段控制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各个环节, 在明确责任的同时, 将人为疏忽或徇私舞弊造成泄密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此外, 还可在程序中嵌入版本控制功能模块, 防止因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审查通过的文章与最终发表文章版本不一致、内容出现偏差的现象。
(四) 结合技术手段, 提高审查效率
科研单位的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可借助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现今市场上已有基于关键词检索的审查软件, 科研单位可直接购买使用, 有条件的科研单位也可自行开发, 提升审查软件的可靠性与可操作性。
值得注意的是, 运用类似审查软件进行保密审查, 关键之处在于对关键词库的维护与更新, 这也就要求科研单位的保密审查机构必须注重日常积累, 只有关键词设置合理、准确, 方能真正发挥审查软件的作用, 提高科技论文的保密审查效率。
(五) 加强保密教育, 提高保密意识
上文中所谈及的成立保密审查机构、建立审查制度与程序等等都体现为一种硬性的规定。其实, 这种硬性规定只是做好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工作的一个方面。对于科研单位而言, 做好科技论文保密审查还不能忽视做好对本单位员工的保密教育, 只有通过教育, 使其明白保密工作对于国家安全与利益的重要意义, 才能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与保密自觉性, 使其自觉自愿的做好科技论文的保密工作, 从根本上解决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工作问题。
四、结语
随着新修订保密法的颁布施行及国家保密工作的不断深入, 科技论文保密审查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保守国家秘密, 科技论文的各类审查主体一定要切实履行各自的审查职责。尤其是对于科研单位而言, 科技论文的保密审查工作是其保密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所以科研单位一定要绷紧保密这根弦, 在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工作上多下工夫、加大投入, 切不可放松对保密审查的要求, 导致国家安全与利益的损失。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以及学术交流的广泛与频繁, 科技期刊所刊载的科技论文内容也日益丰富, 随之, 科技论文存在的泄密风险也日益加大。本文作者正是基于此点考虑, 从科技论文保密审查责任主体分析入手, 研究探讨了关于科技论文的保密审查方法。
关键词:科技论文,保密审查,审查主体,审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保密局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释义[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年
网络审查 篇9
“民以食为天”, 食品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维持生命的不可或缺的物质。但是, 如果食品存在着安全隐患, 就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但是屡禁不止。从婴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到市场上出现了“染色馒头”, 从“瘦肉精”到饮料中含有高含量的“塑化剂”。一个又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曝光了, 甚至使部分人群对食品产生心理畏惧感。要提高食品质量, 避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就要做好食品专利审查工作, 以为中国的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专利审查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内容
其一, 食品加工所要实现的目的是违法的, 比如, 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等等。
其二, 食品加工中的发明创造是合法的, 但是, 在食品配方的选用, 以及食品生产等等都没有安全国家相关规定使用食用类原料, 而是加入了国家严令禁止的非法添加物。
其三, 食品配方中加入新的食品材料, 但是, 这些材料没有经过检验, 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认证就擅自使用。
生物科技的发展, 各种新的食品添加剂不断出现。作品食品新原料, 需要进行专利申请并获得认证和许可之后才能够在食品中使用, 而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使得食品安全审查成为保证食品安全的重点环节而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作为一名专利审查员, 要对食品加工中所使用的原料具有高度的敏感力。特别是食品中所含有的“敏感”原料, 能够威胁到人体健康和生命的食品原料, 都要进行审查。但是对这些物质判断则需要有据可依, 才能够判定这些物质是否为非法添加剂。针对于此, 中国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规定以作为对界定非法添加剂的参考, 即食品中所使用的原料不是传统认定的食品原料;不属于是国家卫生部门所公布的普通食品, 也不具备食品和药物两用功能;所采用的新材料没有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没有被列入到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品种名单中。所有在中国的法律法规中没有被允许的食用物质, 都不可以加入到食品中, 否则就是违规操作, 属于是违法行为。
专利审查中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定
在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 专利法中的第五条第一款明确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和规章, 但是涉及到食品安全的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等问题, 必然是危机到公众健康以及生命的行为。这就需要高度重视食品专利审查, 在技术方案的编制上, 不仅要注重技术性, 还要考虑到实用性。以防止所授权的食品专利会引发公共安全问题, 严格食品专利审查, 保证食品安全。特别是目前的一些食品专利申请人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是很了解, 公共健康安全意识不强, 使得一些申请存在安全隐患。可见, 作为食品专利审查员, 对保证食品安全承担着重要责任。
此外, 2015年12月份,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发布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措施。2016年2月份, 《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特别法》将正式实施, 进口前阶段开始加强进口食品的安全管理。在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 已经将法律具体到《联邦肉类检查法》《蛋类产品检验法》《禽类产品检验法》等等。
专利审查中食品安全审查案例分析
以一种含有4%至7%的枇杷蜂蜜为例进行分析。
蜂蜜的颜色是微黄色的。一种枇杷蜂蜜为了调色, 在蜂蜜中加入了日落黄以增色。日落黄作为增色剂, 可以用于饲料中, 也可以用于食品中。但是, 按照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调味糖浆中日落黄的用量有明确规定。在水果调味糖中, 日落黄的用量为每千克0.5克。如果是在食品中, 日落黄的用量为每千克0.02克至0.5克。那么, 在枇杷蜂蜜中, 含量4%至7%的日落黄含量经过计算之后为每千克40克至70克。可见, 蜂蜜中的日落黄含量已经远远超出固定指标。
日落黄是从煤焦油中所提取的人工合成色素, 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芳烃类化合物, 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如果消费者长期食用这种蜂蜜, 就会引起过敏症状, 甚至会产生腹泻。如果过量地摄入日落黄而在人体内蓄积, 还会伤害到肾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内容,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不授予专利权。”这一种枇杷蜂蜜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结语
网络审查 篇10
一、房屋登记审查标准
各国房屋登记审查标准主要有两种情形, 即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所谓实质审查, 是指登记机构必须就申请人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承担实质调查和验收的义务。此种义务不局限于我国《物权法》第十一条所规定的当事人申请登记所提供的权属证书、合同书、法院判决或者征收决定以及标明房屋位置、面积等其他必要材料进行简单审查, 还必须就该材料的真实性穷尽各种调查手段, 包括必须到房屋所在地进行实地勘验, 就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查核确认等。
所谓形式审查, 是指登记机构仅就当事人所提交材料的数目、格式、与原件是否一致等表象进行审查, 而不深究材料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如果材料表象没有瑕疵, 就可以依据材料所显示的内容进行登记。
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受理人员是否有权对房屋物权的原因关系即房屋物权变动行为进行审查。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相比较各有所长:实质审查能够确保登记与真实权利一致, 有利于减少登记错误, 提高登记的公信力;但实质审查要求登记机构对每一项登记事项都要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 必要时还要进行调查, 在交易关系日益发达的情况下, 登记审查任务将非常艰巨, 势必影响到登记的效率。形式审查最大的优点就是登记的效率高, 但其缺点是登记错误可能会较多。
因此, 房屋登记采用何种审查标准, 取决于房屋登记公信力的程度以及登记机构在保证登记效率与准确性方面的作用等多项因素。
二、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关系之现状
房产测绘是房屋登记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房产测绘成果也是建立房屋登记簿的重要基础资源。目前, 我国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之间的关系有四种情形:1.房产测绘单位完全市场化, 与房屋登记机构没有任何关系;2.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是同属于一个主管单位下的两个二级机构;3.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4.房屋登记机构没有专设的测绘单位, 只是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从事房产测绘工作。第一种情况只在我国少数城市出现, 这种测绘与房屋登记分离的做法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 现实中, 同一幢楼房中的两套户型完全相同的住宅, 委托两个测绘单位进行测绘的结果有可能会不一致, 这样的测绘成果不仅不利于维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而且有可能给房屋登记机构建立统一的房屋登记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第二、三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将房产测绘与房屋登记机构纳入统一管理, 能解决第一种情况存在的诸多问题。至于第四种情形, 大多出现在不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的房屋登记机构没有专业的房产测绘单位, 一些地区甚至还存在无证测绘的现象。
三、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的实质审查抑或形式审查之简析
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承担实质审查抑或形式审查义务, 关键在于房屋登记机构与房产测绘单位之间是何种关系。笔者认为, 在房产测绘单位完全市场化或与房屋登记机构为同属于一个主管单位下的两个二级机构的情形下, 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应承担形式审查义务;而在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实质上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情形下, 房屋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应承担实质审查义务。
1. 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的形式审查
笔者认为, 在房产测绘单位完全市场化或与房屋登记机构为同属于一个主管单位下的两个二级机构的背景之下, 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承担形式审查义务, 其理由如下。
一方面, 房产测绘单位完全市场化, 亦即房产测绘单位是一个中介机构, 作为企业法人, 其成立的前提是必须完全有能力提供准确的房屋面积具体数据。
另一方面, 房产测绘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业务, 在登记机构与房产测绘单位脱钩的情形下, 登记机构根本没有房产测绘方面的资源, 此时如果要求登记机构承担实质审查义务实属勉强, 也有失法律的公平正义。
2. 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的实质审查
笔者认为, 在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实质上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背景之下, 登记机构应对房屋面积承担实质审查义务。
首先, 所谓“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实际上是指一套人马做两份业务。具体而言, 房屋权属登记与房产测绘都由同样的登记工作人员去完成。当然, 这种情形要求测绘人员也必须具备房屋登记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当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合二为一时, 要求房屋登记机构承担实质审查义务, 体现了登记机构权利义务责任相一致原则。
网络审查 篇11
我国的市政工程规模宏大、范围广阔、工作量繁重, 所以施工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1) 全面审查法, 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审查方法。它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方位性等优点。经过工作人员的认真工作, 市政工程的预算结果差错率比较低, 工程的质量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建议一些工艺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预算技术比较落后的常见民用市政工程可以应用全面审查的方法。
(2) 重点审查法, 就是必须把握市政工程的预结算的突出部分进行审查。一般工程量比较繁杂、结构复杂、造价昂高的工程都合适用这种方法。例如:可以应用在土建筑中各个项目的结算费用之中:墙面、柱子、门窗、钢筋、水泥的费用预决算等。
(3) 分解对比审查法, 在单位的市政工程中, 分解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然后在直接的费用分解时, 根据材料的消耗量分部分进行, 经过对比, 达到审查的标准预决算和综合指标。分解对比审查法比较方便快捷, 不需要依赖施工图纸以及再次查询工作量。它具有实效性, 一般情况下, 只需要选择一两个指标就可以顺利审查工作。
(4) 标准预算审查法, 这样的审查法主要是针对于施工范围比较小、规模小、采取标准图纸和通用图纸进行施工的单位。它具有事先编制标准预算的特点。采取标准图纸和通用图纸进行施工的单位, 工程的结构和施工手段都是大同小异的, 只是在施工的环境和条件上有具体的差异和局部的变更。
(5) 筛选法, 它具有统筹兼顾的特点。同类型的市政工程虽然在规模、面积和高度上都决然不同, 可是它们在各部分子项单位中建筑的面积数据却差别不大。所以, 我们可以把建筑子部分子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 进行统一筛选。总结出相关的工程量、需要的劳动力和资源、单价和总造价方面的数据等, 作为此类工程预决算的参考依据, 有利于拟建市政工程的子部分和子项目的数据。
(6) 分组计算法, 这是一种应用得比较广泛的方法。它可以将预算中的具体项目划分为大大小小的若干组, 在相同的小组内采取相同的数据审查。采取这方法的前提是, 对分项市政工程进行分组工作必须要符合标准的预决算, 因为只需要审查其中的一个分项, 就可以揭晓其他的分项工程的准确度。一般而言, 市政工程中的底层建筑、楼面面积、楼板体积以归为一类, 成为相同的一组。第一, 我们可以先计算楼底、楼面、刷白的面积等。公式是:地面面积X垫层厚度=垫层工作量。楼面面积X楼板折算厚度=楼板市政工作量。分组计算法具有工作量小、速度快的好处。
(7) 预算手册审查法, 就是在平时将市政中常用的标准结构和配件, 结合标准图整合成预算手册。预算手册审查法没那么繁琐、减少工作的重复计算量, 提高审查工作的效率。同时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利用预算软件进行市政中的预决算审查工作也非常的简单方便。
2 我国市政预决算的审查内容分析
根据多年的预决算审查工作的应用, 进行探索和总结。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 一般的施工单位在市政预决算方面一般都超出实际造价的20%左右。
(1) 审查市政的工作量。市政工程的总造价会随着工程量而变化。审查的时候会根据施工的图纸、规定的数量、工程的计算规则、专门的材料表、总运输的一览表, 针对已有计算结果的市政工程量进行审查。抓住重点的部分, 检查是否有漏洞和差错, 不仅注意计算工程量的大小尺寸数据来源而且也很注重关键的计算方法。
(2) 了解和掌握市政工程量的计算法则。计算工程量的精确性是提高工程决算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 我们必须精通计算规则, 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因为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工程的决算中会利用障眼法的非法手段在工程的交接部分进行重复计算, 所以在审查的工作中, 必须精通市政工程量的计算法则, 才可以进行更加仔细地检查。
(3) 了解定额中的子部分和子项目的工程内容。审查的工作人员第一步要了解定额每一个项目中标注的基价, 看看是否包含了项目内容。尤其是综合定额项目。部分施工企业在编制决算中对项目中包含的内容重复立项。如果工作人员不了解定额中的子部分和子项目的工程内容, 容易造成市政工程造价的负担。
(4) 材料价钱的审核、审核定额子目以及经济鉴证的审查。建筑市场上的材料价格差别很明显, 必须要经过全面的市场调查和研究, 才能确定合理的材料价格。对于市政工程而言, 选择子目具有争议性, 所以要明确定额中的同类市政工程量子目的套用, 才能合理地选套子目单价。所谓的经济鉴证就是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产生的调整和材料的差价等。一般情况下, 施工单位编制市政工程决算时都超过调整项目的内容。
(5) 取费标准和其他方面费用的审查。取费的标准必须符合定额的标准和当地管辖部门下达的文件规定。其他方面的费用也必须符合双方签订的市政工程合同。包括:完成工作后的奖金、抢工的费用、措施费用、表现优秀的奖金等。多种多样的计算方式和标准都必须进行全面的审查, 减少成本的支出。总结以上的审查内容可得:预决算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 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认真负责、廉政正直, 才能更好地完成市政工程的预决算审查工作。合理地使用基础建筑的经费, 降低市政工程的总造价,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 结束语
市政工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它与国家的财政利益紧密相连。因此, 在要了解市政工程中预决算审查的内容, 在审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的成本和效率、工程质量方面进行合理的考虑。保证日常公用设施的有效运行, 维持建筑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更好地去创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事业。建筑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 使中国的建筑业在国际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摘要:市政工程的预决算审查工作, 利于提高建设投资的准确性和对工程的总价进行合理的预算和结算, 它是市政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假如没有进行市政工程中预决算审查, 可能会造成不必要巨大经济损失, 盲目地投资, 浪费施工资源等。本文对市政工程中预决算审查方法与审查内容作出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预决算审查方法,审查内容
参考文献
[1]《市政工程预决算必备数据一本全》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1]《市政工程预决算必备数据一本全》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
[2]宋国防.工程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2]宋国防.工程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