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系统

2024-10-05

审查系统(共12篇)

审查系统 篇1

摘要:为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效率, 规范建设用地审批管理行为, 实现以图管地科学审批的目标, 利用GIS技术建立图文一体的建设审批系统是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的审查要点和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之间的内在关系, 利用GIS技术从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相关数据, 并与填报材料中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 通过报表的形式给出审查结果 , 为科学审批提供辅助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建设用地,图形审查,功能设计,GIS

0 引言

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国家对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和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的审批日益严格。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很多关于GIS在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执法监察等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论文, 孟凡荣等论述了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批系统中GIS的应用[1], 王慧珍等论述了GIS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在建设用地管理中的应用[2], 谈媛媛等介绍了建设用地审批系统的总体架构[3], 张云鹏等介绍了GIS技术与建设用地审批系统的无缝集成[4], 孙亚琴等论述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GIS和工作流的集成应用[5]。韩杰, 江鹢, 于冠男等论述了GIS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6,7,8]。目前大部分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功能局限于申报审查材料的表单填写、附件上传和审查意见填写, 能够利用GIS技术与建设用地审批审查要点结合, 深入剖析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在建设用地审批中如何应用的文献较少, 本文通过分析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的审查要点和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之间的内在关系, 介绍建设用地审批图形审查功能设计内容。

1 现有数据情况及审查要点

以图管地、以图管矿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客观要求, 以现有数据库为基础结合审批审查要点, 对建设用地地块范围内的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进行叠加分析, 利用GIS技术从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相关数据, 并与填报材料中的数据之间进行比对, 通过报表的形式给出审查结果。结合填报材料中的数据、现有数据库和审查要点要点总结如下:

1) 建设用地审批填报所需数据

建设用地申请表、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土地征收方案、土地供应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勘测定界材料、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等。

2) 与建设用地审批相关的数据库情况

与建设用地审批相关的已有的主要数据库包括,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 基本农田数据库, 区片价数据库。

3) 审查要点

参加建设用地审查的主要处室包括征转用地管理处、地籍处、规划处、耕地保护处等处室。征转用地管理处依据区片价数据库对申报项目征地补偿方案进行审查, 地籍处依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对权属地类进行审查, 规划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对申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进行审查, 耕地保护处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对申报项目是否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审查。

2 系统架构

建设用地审批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审批业务办理和图形审查功能, 系统运行于国土资源内网, 采用B/S架构, 图形平台采用Arc GIS Server 9.3, 开发语言采用C#, 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系统基于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开发, 数据中心中包含三部分数据, 分别为审批业务数据库、审批业务信息配置数据库和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库。审批业务数据库包括建设用地审批填报所需数据和建设用地批复数据;审批业务信息配置数据库包括流程、用户信息、权限、角色信息等内容;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库主要为与建设用地审批相关的空间数据库。建设用地审批业务办理和图形审查功能的实现通过调用数据接口和服务, 从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中获取和写入数据。

3 图形审查功能设计

图形审查功能设计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分析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的审查要点和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之间的内在关系, 利用GIS技术从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相关数据, 并与填报材料中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 通过报表的形式给出审查结果, 为科学审批提供辅助参考和依据。

3.1 权属地类审查功能设计

权属地类审查是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审查的重点内容, 系统将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中填写数据与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地类图斑层中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性质进行对比, 审查结果的展现形式如图2所示, 包括申请用地总面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 申请农用地面积, 申请建设用地面积, 申请未利用地面积等以及相应的审查面积。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地类图斑层属性表结构如表1所示[9]。

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

建设用地项目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系统将建设用地地块空间范围与土地利用总体数据库中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图层进行叠加分析, 将分析结果以审查表格的形式展现, 审查结果如图3所示, 包括总面积、符合规划面积、不符合规划面积、有条件建设区面积、限制建设区面积、禁止建设区面积。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图层属性表结构如表2所示[10]。

3.3 基本农田审查

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项目, 需经国务院审批, 按照数量不减少, 质量有提高的原则进行基本农田补划。系统将建设用地地块空间范围与基本农田数据库中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图层进行叠加分析, 将分析结果以审查表格的形式展现, 审查结果如图4所示, 包括报批占用基本农田面积, 审查占用基本农田面积。基本农田图斑图层属性表结构参见表1。

3.4 征地区片价审查

建设项目涉及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时按照区片价格给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人补偿, 补偿标准按照区片价执行, 系统以区片价数据库为依据, 对申报项目的征收土地方案中的数据与区片价数据库中区片价图斑层进行叠加分析, 审查结果如图5所示。区片价图层属性结构表如表3所示。

3.5 常用图形工具

在以上介绍的四种审查功能结果表中都有图形查看图标, 点击图形查看图标可进入图形审查界面, 图形审查界面内具有常用的放大、缩小、平移、属性查看等功能, 如图6所示。

4 结论

本文紧密结合建设用地审批对图形审查的实际需求, 设计出了符合审批人员业务办公习惯的智能审查工具, 既减轻了审查人员的劳动强度, 又提高了审批效率, 为建设用地审批规范化、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凡荣, 吴洪涛, 等.基于“一张图”的部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10 (6) :37-39.

[2]王慧珍, 称雄, 等.基于GIS的建设用地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 2009, 34 (5) :178-180.

[3]谈媛媛, 高飞, 胡小华.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1 (11) :1821-1824.

[4]张云鹏, 孙燕.基于WebGIS的市县级建设用地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6) :108-112.

[5]孙亚琴, 闾国年, 等.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GIS与工作流的集成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 2008, 33 (5) :189-191.

[6]江鹢, 贺弢, 等.基于GPS、GIS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国土资源移动巡查系统总体设计[J].测绘通报, 2010 (6) :65-68.

[7]韩杰基于GIS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通报, 2007 (6) :55-60.

[8]于冠男, 王庆等基于GIS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科学, 2010, 35 (5) :228-230.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S], 2007-11-2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S], 2007-11-28.

审查系统 篇2

**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 10月,属国资企业,目前与社会服务类事业单位――**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合署办公,专司施工图设计审查职责。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公司紧紧围绕“规范、严谨、科学、高效”的工作要求,建规章、抓管理、引人才、强

素质、求实效,使全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施工图审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专”的转变。到2008年底,累计完成各类房屋建筑施工图审查3600万平方米,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质量安全隐患20余处,纠正违反强制性条文和标准2万余条,促进了全市勘察设计质量的稳步提高,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受到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实现了审图工作零投诉。近年来,公司瞄准建设一流审图机构的目标,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完善软硬件建设,全力塑造审图机构崭新形象:

一、不断强化优化审图服务。公司拥有办公面积1000余平方米,按专业和功能设置了办公室、总工室、结构室、设备室、建筑室、勘察室、档案室、会客室、会议室,配备了全套自动化办公设施设备和常用法规、规范、技术标准和应用软件,较好地满足了施工图审查及服务需求。公司通过**建筑业网和数字化监管系统、施工图审查信息系统、**政务公开网等平台,将工作职责、审查要求、收费标准、审查时限、审查合格项目等事项全部公开;公司结合本地的实际,较大幅度压缩审查时限,全面实施一次性交底和限时服务承诺制度,确保审图环节合上不断压缩的审批节拍。公司明确专人负责,注重审查资料、图纸、电子文件等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确保及时、完整、可追溯。公司始终坚持双向服务的定位,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参与了勘察设计管理、工程咨询、项目论证、资料查询、灾害评估以及相关公益活动,对重大项目和特殊工程实施分阶段审查等等,展现了良好的机构形象。

二、审查行为不断规范。公司在建立落实“项目负责人制、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重大项目会审制”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机构职责、审查人员职责、质量管理制度、审查程序、业务学习、档案管理、信息分析报送、审查公示等内部管理制度,并通过各种会议、责任分解、日常检查、全员考核等手段逐步加以落实。公司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和管理制度体系,使审查工作质量始终处于受控之中。公司严格执行关于施工图设计审查的规定,做到不超出认定等级和范围承接业务,不兼营工程勘察设计业务,不审查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的项目,接审外省项目手续基本齐全。公司按规定的审查程序开展审查工作,审查流程清晰,勘察文件审查要求尽可能前置,审查条件规定涉及的批件、资料、图纸、计算书及证明材料齐全。审查记录有专业审查人员签字、项目负责人签字、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法人代表签字或盖章,凡审查不通过的不出具审查意见书。为确保审查意见落到实处,对4套图纸加盖审查专用章。公司会同建设主管理部门明确了设计变更审查的内容和范围,规范图纸修改和回复意见,并认真进行复审,变更和回复不合格的不出具合格意见。

三、审查能力不断提高。公司坚持实施高层次人才战略,目前拥有具备资格的审查人员23名,其中专职13名,专业配备和年龄结构合理,主要审查工作由专职人员完成。公司聘请了东南大学的教授、博士担任技术顾问,主要负责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参与重大项目和技术复杂项目的会审指导等。公司采用基本年薪和计件考核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审查人员在完成定额任务后,就可以享受稳定的年薪,在此基础上实行超额奖励,充分调动专家积极性。同时,公司着眼于稳定人才队伍,致力于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为引进的外来人才解决住所、子女上学、家属调动和就业问题,组织专家体检、考察、体育比赛和主题活动等等,培育团队精神,开展人性化管理。成立几年来,只有人才流入而无一人流出。公司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鼓励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经常性举办专题技术讲座,组织审查人员参加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审查业务和应用软件等的学习、培训、交流、考试,审查人员均完成和超学时完成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任务。公司还定期组织分析和总结审查中出现的技术等问题,主动寻求与权威部门的沟通,研究工作举措,提高审查人员业务素质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围绕审查质量这个核心,公司坚持对计算机模型的审查,及时发现纠正了一些重大隐患。08年开始,在一二级和技术复杂项目中全面推行了复审制度。从07年开始,公司就主动与昆山、秦皇岛审图机构进行交流,不断借鉴各方有益经验。去年,又建议苏州市建设局在苏州大市范围全方位开展对口审查和交流(每季度一次),为审查人员提供了良好平台,增强了审查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效提升了审查能力。

四、工作创新不断深入。为有效发挥

审图过程中掌握的信息、资源作用,促进对勘察设计的管理和质量提高,公司建立了重大隐患抄告制度,及时将审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抄告主管部门和质监部门,形成部门联动,尽早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自2005年起,公司积极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对勘察设计企业的综合考评,即把各勘察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上存在的隐患、违反强条、强标以及其它勘察设计

质量问题列入考评内容,加以量化(占50%分值),加上勘察设计企业守法经营和市场行为方面得分(占50%分值),得出各勘察设计企业的综合考评得分,一季度一考评一公布,对考评得分不满70分或质量分达不到30分的,由主管部门对勘察设计企业实行戒勉谈话、暂停承接业务、市场清出等措施。据统计,考评以来共戒勉谈话19家,清出8家,取得了显著效果,考评工作已在苏州大市范围得到推广。08年开始,公司结合实际,建立和实行了以审查质量考核为重点的全员工作质量考核制度,即以省、苏州市审图质量抽查结果、公司内部审查质量抽查、复查以及与其它审图机构对口审查的结果作为依据,对每个审查人员的审查质量定期打分考核,与经济部分挂钩,进一步增强审查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审查质量和岗位责任制落实,全面提升公司审查工作质量。

审查逮捕案件公开审查初探 篇3

关键词:审查逮捕;公开审查;检务公开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88-02

一、逮捕案件公开审查的内涵

逮捕案件公开审查是指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组织侦查人员、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辩护人等诉讼参与人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基层组织代表等相关人员到场,公开听取犯罪嫌疑人是否有逮捕必要性的意见后依法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办案方式,因此逮捕案件公开审查也指的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在实践中,部分检察院使用的名称不一,比如某某检察院称之为公开听证,某某检察院称之为公开审查,两者虽然在实践当中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并无区别,但是容易产生司法不严肃的嫌疑。公开听证强调的是一个对抗的模式,是指公开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的法律程序,往往形成对抗性格局,这种对抗可能是听证参加者之间的对抗,也可能时听证参加者与听证主持人之间的对抗,由于存在对抗的可能性,因此常采用辩论程序,以言辞辩论为主要方式,双方的辩论结果对听证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开审查与公开听证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程序公开、公正以及双方当事人和第三方的参与上,但从形式上来讲公开审查不局限于公开听证,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公开审查更加强调检察机关在案件审查中的主动性和引导性,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双方的论辩对最终是否作出批准逮捕决定没有决定性作用,而是检察机关根据双方的论辩、陈述为参考作出自己的综合判断,从而最终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因此检察机关的决定是主动的而非听证的被动。审查批准逮捕是一项准司法活动,强调检察机关在该活动中的主动地位是其必然的因素,加之该项工作正处于一个探索阶段,采用听证的方式,从程序和形式上来讲,过于局限和固定,不利于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称之为公开审查显得更为合理。

二、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的实践依据

(一)检务公开适时推进的必然要求。

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在我国,检察权就是法律监督权,这种权利本身也面临着如何被监督的问题。如何解决这种问题,除了对外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之外,根据国家权力来源与公民权利这一现代国家观念,权力和权利存在着相互依存、制约关系,人民权利成为制约和平衡国家权力的一种社会力量,检察权作为一种国家权力,同样也受到人民权利的制约。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的诉讼权利,“检务公开”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通过案件的公开审查,让检察机关主动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监督,是深入推进检务公开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让案件当事人参与到案件审理当中来,不仅彰显了司法的人性化,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而且更能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司法公信力。

(二)重实体轻程序思想被逐步摒弃。

多年来,司法机关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对事实和证据的审查上面,而不重视程序的审查,而这种情况从客观上来讲更容易导致实体的不公,从关系上来讲,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程序公正是过程的公正,实体公正是结果的公正,但是结果是否是真正的公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过程的信赖,所以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因而在司法改革进程中,程序审查应当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公开审查一方面不仅督促办案人员加强对案件程序的审查,另一方面让案件当事人、家属、社会代表亲身感受审查逮捕过程,揭开司法神秘面纱,让程序正义深入人心。

(三)逮捕措施审慎适用原则,防止够罪即捕。

逮捕强制措施是一项准司法制度,是对人身自由的剥夺,在一定程度上讲它对人身权利的剥夺无异于刑罚。随着人权思想的进一步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基本准则,也被载入我国的《宪法》和《刑事诉讼法》,除了符合径行逮捕条件和转捕条件的案件之外,一般的逮捕案件都要考虑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一款之规定,即是否符合事实证据条件、刑罚条件和社会危险性条件三个方面,前两种条件系客观存在,对照法条和相关法律解释按图索骥一般即可找到答案,但是社会危险性条件如何确认,虽然《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规则(试行)》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过于原则,实践当中操作性不强,虽然部分地方省级检察院会同公安机关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但是也不能一一解决实践当中出现的例外,空白之处就给承办人员留下了自由裁量的空间,够罪即捕既不违反法律规定,又能保证日后诉讼,也不用承担错案追究责任,这种轻松加愉快的工作方式很难使办案人员足够重视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益。因此公开审查的引入,逐渐转变以前封闭性、书面性以及片面性的执法方式,让承办人员看见不仅是犯罪嫌疑人本身,同时可以看见他所接触的环境,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承办人员也不唯一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进行评价,同时还听取了各方的评价,形成一个对犯罪嫌疑人更加客观、全方位的认识,从而做出最终评价,避免了先入为主或者过于片面的思想造成对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伤害。

三、逮捕案件公开审查与羁押必要性公开审查的异同

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是也有明显的区别。共同之处在于:首先,形式上基本相同,羁押必要性审查通常也采用公开审查的方式,两者在参与人员的选择上以及启动方式上基本一致;其次,两者审查的目的相同,都是考虑是否有羁押犯罪的人的必要;最后,审查的主体都是检察机关的内设机构。两者的区别:首先,两者进行的时间不同,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的时间在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或者公诉部门转捕之后侦监部门作出审查决定之前,时间较为短暂;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时间在批准逮捕或者决定逮捕之后,时间跨度更长。其次,针对的对象不同,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针对的是公安机关提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公诉部门转捕的被告人,而羁押必要性审查针对的对象是指捕后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再次,参与审查的部门有所区别,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涉及到的公权力部门有侦监部门和公安机关,而羁押必要性审查涉及到的公权力部门除了上述两者外,还涉及监所检察部门以及专门负责羁押必要性专项审查工作的部门。最后,产生的结果不同,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产生的一定是检察机关的决定权,而羁押必要性审查产生的只是建议权。

四、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的意义和不足

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已然会逐渐成为审慎适用逮捕强制措施的一个重要方式,其积极方面有目共睹:首先,其体现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原则,公开审查,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依法独立进行审查判断,避免对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益造成不当侵害,体现司法的人性化。其次,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公开审查,拓宽了群众参与司法的途径,使得审查逮捕工作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逮捕强制措施的运用从一种不公开状态向公开状态转变,通过释法说理有效缓解矛盾,从而提高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最后,有效化解逮捕风险,在我国逮捕决定具有产生长期羁押的法律效力,一旦逮捕错误,就会造成不当羁押,因此要审慎使用,公开审查使检察机关通过听取不同观点的交锋,从而更正确的作出审查决定。同时公开审查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审查逮捕时限较短,而公开审查运行程序较为复杂、运行成本高、效率较低;案件适用范围较窄,对于事实和证据方面存在争议的案件不适宜适用公开审查程序,以防止案件泄密,有碍侦查;公安机关的配合上稍显不足,公安机关迫于考核和后续办案压力,并不希望公开审查的结果是释放犯罪嫌疑人,但是从实际来看,绝大部分公开审查的案件都作出了不捕处理;部分案件存在走过场情况,双方当事人抗辩效果不佳,化解矛盾效果不明显;检察机关中立性角色扮演不够明显,缺乏对审查活动现场的主动调控力。审查程序的启动上较为单一,多数情况是依职权启动,依申请和依建议启动的方式较少;对当事人和公安机关的答复基本采用口头形式,缺乏书面答复,严肃性不够。

五、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制度的完善

(一)转变执法理念,充分认识公开审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侦监工作长期以来面临案多人少,时间紧张的困境,承办人员疲于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查,对于一般案件的社会危险性审查在可适度运用自由裁量权时会选择从快、从简,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无疑给承办人员的工作带来压力,即使依申请或依建议启动了公开审查程序,也难以避免走过场、走形式的情况出现。从根本上要解决该问题,承办人员必须转变思想,树立责任意识。公开审查不仅对案件质量的考验,也是对自身释法说理能力、化解社会矛盾能力的考验,是提高业务素能的机会,同时它也是防止不当羁押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在办案过程中,转变以案办案、被动办案的模式,主动发掘适合案源,及时告知案件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公开审查的权利,鼓励当事人申请并参与其中,使公开审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二)积极探索,创新公开审查方式。

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在审查模式上与羁押必要性公开审查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与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工作建立一个联动办公机制,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可以邀请专门负责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工作的人员参与,听取其意见。凡是进行了逮捕必要性公开审查的案件,批准逮捕之后,没有新的情形出现但以同样理由提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不予受理,这样既节约司法资源,同时也能积极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权。

建立第三方参与人人才库。公开审查涉及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问题,如何排除上述第三方参与人与案件的利害关系以及如何保障第三方参与人能够积极参与,建议按区域、按行业、按比例建立统一的人才库,明确其权利义务,并建立档案。在进行公开审查准备时,由犯罪嫌疑人挑选或者按顺序排序的方式选择合适人参与,公开审查时,对其参与的程度应当适当的限制,第三方参与人只对所涉及的专门问题或者逮捕必要性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询问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但是注意把握度,避免对证据和事实反复纠缠,造成越俎代庖的局面。

加强公开审查中的抗辩模式,案件当事人不仅仅只是参与到公开审查中来,作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双方,如何提高他们对自身利益的抗辩,检察机关扮演好“中立”角色具有重要作用,不偏不倚,不先入为主,充分发挥其“听”、“审”作用,但是避免照搬法院的庭审模式;其次检察机关在主持公开审查过程当中应当加强引导,把握案件当事人抗辩的重心,提高审查效率。

(三)加强释法说理能力。

公开审查决定是否达到化解矛盾的结果,关键在于检察机关事中和事后的释法说理,这里的释法说理的对象不仅仅针对案件当事人,同时还针对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面临的案件当事人千差万别,法律素养不一而足,因此释法说理对于化解矛盾有重要作用,同时应当讲究方式方法,避免引发新的矛盾。加强释法说理能力,除了自身的理论学习之外,笔者认为可以多参加实战练习,比如可以参加公诉业务的技能培训,观摩其它院的公开审查工作。同时释法说理应当讲究及时性原则,及时将处理结果答复案件当事人和公安机关,对于需要书面答复的,还应及时制作规范文书,统一文书格式,对于释法说理一栏,要有针对性,避免原则性答复。

(四)加强与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单位的沟通、协作。

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作,提高公安机关参与的积极性,在取得公安机关支持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公安机关的监督,对于作出不捕决定的犯罪嫌疑人,要及时变更强制措施。同时积极延伸检察工作职能,加强与基层组织单位的沟通协作,延伸司法触角,促进街道、社区、家庭等基层组织发挥力量,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从而节约司法成本。

参考文献:

[1]赖敏娓,理想与现实的适度妥协:审查逮捕公开听审制度的运行,《法制博览》, 2015年第22期。

[2]李红超,审查批捕公开听审制度的运行探索,《中国检察官》, 2013年第18期。

[3]安素洁,审查逮捕案件社会危险性审查制度的构建——以设立公开听审制度为视角,《政法学刊》,2014年5期。

工艺性审查工作在信息系统的实现 篇4

航空发动机因受其工艺与结构的复杂性、材料与零件加工的可实现性、最终产品装配的可达性限制, 一直牵动着各学科、专业的神经。如何在满足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 提前识别内部难点与外部需求, 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 基于信息系统的工艺性审查实现了该需求, 它是在产品设计图样、技术文件设计过程中, 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制造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图纸或模型、技术文件、设计更改、技术通知单、技术决定单等。

早在20世纪90年代, 波音公司已提前识别、分析、解决工艺难点, 减少设计更改, 增强产品的可实现性。国内大型企业随协同项目的发展略有实践。近两年, 公司通过技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提升, 实现了基于PDM系统的工艺性审查管理。

1. 工艺性审查的传统管理

对产品的工艺性审查是基于纸介质图纸实现的。设计单位向公司发布纸介质图纸, 型号师依据图纸进行初步的流水分工、台账建设与电话协调等, 在生产厂形成审查意见后, 型号师针对零组件信息逐一进行汇总并反馈, 如图1所示。由于工艺性审查工作在组织上的紧迫性, 工艺员并没有仔细消化设计资料, 造成产品在设计初期存在大量问题, 当产品由设计阶段转入工艺、生产阶段, 工艺上论证的不充分、设备等资源的缺失或措施准备的不到位直接耽误整个研制过程, 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与交付周期;随着产品竞争的不断加剧, 对研制周期和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迫使企业不得不向管理的精益化要效益, 改变工艺性审查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2. 信息系统下工艺性审查的实施

2.1 工艺性审查的系统建设思路

在PDM系统环境中, 型号师从接收共享区中设计数据开始, 通过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组织、审查任务创建、产品信息的自动提取、信息追加/修订、任务指派、表单填写及信息自动汇总等, 实现对工艺性审查的全过程管理, 增强对产品的前期的技术论证, 实现对审查信息的追溯, 旨在产品设计的源头开展控制, 指出攻坚方向, 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 进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如图2所示。

2.2 信息系统下工艺性审查管理的实现

基于协同共享区文件夹一次性创建审查任务, 在信息的提取过程中实施了信息的有效过滤, 将与之相伴的数据以关联的形式进行展现。任务被创建后, 模型信息被提取到相应的审查内容列表中, 包括设计图号、名称、版本、关重件标识等信息, 并向下游传递设计单一数据源, 当被审查的零组件已存在发布的工艺分工时, 信息系统会自动调取数据库中工艺分工的全部信息, 并推送至当前页面, 使型号师能够将同样的任务分配给同一组的人员去处理。

工艺性审查的组织是让设计文件审查的相关者能够在同一界面上开展同一项工作。型号师在工艺性审查界面传递设计信息、提供审查分工信息与管控数据状态, 工艺员在此界面提供具体的审查信息, 对于中间存在的组织者并不在内容管理界面上进行管理。当工艺性审查分发后, 生产单位主管的邮箱中便会同时得到审查的相关信息, 主管们基于该信息同时组织本单位工艺员开展审查工作, 通过管理界面查询任务, 读取设计信息, 在审查意见界面填写审查意见。

工艺员通过对技术文件的工艺性审查, 识别设计问题、工艺问题、设备问题等, 完成选材合理性、结构工艺性、技术标准化、加工可行性审查, 提供企业在技术、管理、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失, 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在工艺性审查表单内进行汇总管理, 以便提早获得改进。审查过程中, 型号师可随时通过平台对审查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实现对审查数据的技术状态的锁定, 建立反馈意见与型号PBOM的数据关联, 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 方便对反馈信息的整体管理与追溯。

3. 效益分析

(1) 建立了基于PDM系统的工艺性审查管理系统, 实现基于PDM系统的工艺性审查, 工艺性审查周期由10天缩短为3天, 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

(2) 基于PDM系统的工艺性审查改变传统纸介质管理为电子管理, 改变模型信息的手工创建为自动创建, 改变人工传递为自动分发、即时通知, 改变串行工作模式为并行工作模式, 改变手工汇总为自动汇总、动态监控。

(3) 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并行的在同一界面开展工作, 实现对设计审查数据的集中管理, 使工艺性审查管理业务实现表格化展示、技术状态可控、设计数据审查情况可追溯。

摘要:本文通过对工艺性审查业务的梳理与研究, 分析了传统的工艺性审查管理存在的弊端, 通过建立基于PDM系统的工艺性审查管理系统, 改变传统纸介质管理为电子管理, 改变串行工作模式为并行工作模式, 改变信息的手工创建为自动创建, 实现了数据过程管理, 极大地缩短产品的审查周期, 提高了产品审查质量。

关键词:工艺性审查,模型,并行,技术状态

参考文献

[1]韩志仁, 梁文馨, 刘宝明, 李光俊.飞机导管工艺性审查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5 (7) :261-263.

审查系统 篇5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知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相关人员参考时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随着对产品理解的不断深入,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涵盖的金属髓内钉系统适用于四肢骨折髓内固定,主要包括肱骨髓内钉、股骨髓内钉、胫骨髓内钉、关节融合髓内钉等。金属髓内钉系统通常由髓内钉主钉、锁定部件和封帽组成。通常采用符合GB 23102、GB 4234、GB/T 13810、YY 0605.9标准中已认可的金属材料制成。本指导原则不涵盖特殊设计或个性化定制金属髓内钉系统,但适用部分可参照本指导原则。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要求 产品名称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根据产品的结构及组成可命名为金属带锁髓内钉(系统)、交锁髓内钉(系统)等。特征词可包括使用部位、结构特点、插入方式等。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 1.产品结构及组成:金属带锁髓内钉系统主要由髓内钉主钉、锁定部件和封帽组成。锁定部件可包括螺旋刀片、拉力螺钉、锁定螺钉。

2.产品型号规格划分:应在注册申报资料综述资料中提供产品各型号规格的划分原则。产品的型号划分应考虑产品的设计特点及适用部位,明确各型号的产品描述,包括明确系统结构特点、主钉结构特点、适用部位、骨折部位、插入方式等信息,其中系统结构特点包括交锁、带锁或者不带锁,主钉结构特点包括空心、实心,适用部位包括股骨、胫骨、肱骨等,骨折部位可分为近端、骨干、远端,插入方式分为顺行和逆行。例如股骨顺行髓内钉、股骨逆行髓内钉、股骨干部顺行髓内钉、股骨近端髓内钉等。

应在注册申报资料中提供主钉的长度、直径、角度(如适用)、锁定孔的结构、尺寸及位置;

锁钉的长度、直径;

封帽的直径等。明确临床使用时各组件间的配合关系。

(三)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 髓内钉经骨远端或近端置入髓腔内,通过髓内固定的方式实现骨折断端固定,其对骨折的固定为应力分散式固定,而非应力遮挡式固定。

(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 注册单元划分应符合《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7年第187号)的要求。

主要组成材料不同的产品原则上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作为组合使用的组件可以按同一注册单元申报,如髓内钉主钉、锁定部件(包括:锁钉(或螺栓)、拉力螺钉、螺旋刀片)、封帽等。产品的系统结构特点、固定原理不同的产品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如带锁髓内钉或不带锁髓内钉。

(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标准:

GB 4234.1-2017《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1部分:锻造不锈钢》 GB 23102-2008《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 Ti-6Al-7Nb合金加工材》 GB/T 12417.1-2008《无源外科植入物骨接合与关节置换植入物第1部分:骨接合植入物特殊要求》 GB/T 13810-2017《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 GB/T 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GB/T 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GB/T 16886.7-201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GB/T 19633.1-201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 GB/T 19633.2-201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的要求》 YY 0341-2009《骨接合用无源外科金属植入物通用技术条件》 YY 0605.9-2015《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9部分:锻造高氮不锈钢》 YY/T 0316-20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YY/T 0640-2016《无源外科植入物通用要求》 YY/T 0466.1-2016《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 YY/T 0019.1-2011《外科植入物髓内钉系统第1部分:横截面为三叶形或V形髓内钉》 YY/T 0019.2-2011《外科植入物髓内钉系统第2部分:髓内针》 YY/T 0591-2011《骨接合植入物金属带锁髓内钉》 YY/T 0727.1-2009《外科植入物金属髓内钉系统第1部分:髓内钉》 YY/T 0727.2-2009《外科植入物金属髓内钉系统第2部分:锁定部件》 YY/T 0727.3-2009《外科植入物金属髓内钉系统第3部分:连接器械及髓腔扩大器直径的测量》 YY/T 1615-2018《外科植入物 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通用要求》 ISO 5832-1《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1部分:锻造不锈钢》 ISO 5832-3《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3部分:锻造钛-6铝-4钒合金》 ISO 5832-11《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3部分:锻造钛-6铝-7铌合金》 上述标准包括了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不包括根据产品的特点所引用的其他标准。本指导原则中所列标准适用最新版本。

(六)产品的适用范围/预期用途、禁忌症 产品的适用范围应与申报产品的性能、功能相符,并应与临床评价资料结论一致。

适用范围:该产品适用于四肢骨骨折髓内固定。根据申报产品具体的适用部位应对适用范围进行细化,明确适用部位。

禁忌症:

1.髓内钉入口处软组织严重损失;

2.感染(髓内钉入口处、髓腔、锁定部件固定处);

3.小儿的干骺端骨折;

4.多数关节内骨折;

5.已被证明或怀疑对材料过敏;

6.任何能够增加固定失败或术后并发症风险的精神或神经肌肉性障碍;

7.感染性骨髓炎;

8.髓腔过小或闭塞;

9.其他手术禁忌症。

(七)产品的研究要求 1.产品性能研究 应当提供产品性能研究资料以及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说明,包括功能性、安全性指标以及与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的确定依据,所采用的标准或方法,采用的原因及理论基础。

由于金属带锁髓内钉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设计验证要求较多,因此本指导原则着重以金属带锁髓内钉为例,介绍相关产品性能研究资料要求,其他髓内钉产品可参照相关要求,选择适用的验证项目进行验证。

1.1技术要求性能制定及性能指标的确定依据 注册申请人应提供产品技术要求的研究和编制说明。对于金属髓内钉系统产品,注册申请人应结合临床适用部位的解剖结构及置钉方式等,提供关键尺寸参数的确定依据,如髓内钉主钉直径、长度、锁定孔的结构及关键尺寸,锁钉的直径和长度等。

1.2力学性能要求 1.2.1基本要求 1.2.1.1主钉的静态四点弯曲 试验用于验证与髓内钉主钉设计和材料有关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刚度。注册申请人可以参考YY/T 0591中的要求开展相关试验。

应关注该方法的适用性,即该方法特指在沿主体长度(WL≥10×直径)明确定义了均匀开放或封闭截面工作长度(WL)的带锁髓内钉,并且其应用于股骨、胫骨、肱骨等骨干全长。

1.2.1.2主钉的静态扭转试验 髓内钉主钉扭转刚度会对周围骨和骨痂内的载荷转移和应力水平有影响,并且会影响骨愈合速率和强度以及骨的长期改建。髓内钉主钉静态扭转试验用于主钉性能的比较。

1.2.1.3主钉的弯曲疲劳试验 在正常的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愈合后可产生足够的力学支撑,从而会降低髓内钉的应力水平。而在骨支撑不足并且延迟愈合的情况下,骨愈合之前的几周时间内,髓内钉工作长度的非支撑区域可能会产生主应力。此时髓内钉的低循环弯曲强度则会变得很重要。髓内钉弯曲疲劳试验则正是用于验证髓内钉主钉的循环弯曲强度。

1.2.1.4锁定螺钉弯曲疲劳 在植入人体后,锁钉会受循环弯曲力作用。本试验用于表征带锁髓内钉锁钉循环弯曲疲劳强度。

1.2.1.5基于产品适应症选择性能研究 由于髓内钉系统在人体中的受力方式及受力水平未知,会受到多种因素如病人活动程度和类型、周围骨和软组织的状态、骨折类型、病人体重等的影响,因此建议注册申请人结合产品适用部位、结构设计以及骨折分型等,设计相关力学性能试验,以论证产品结构设计、尺寸以及材料等性能的合理性。

对于适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如转子间骨折、转子下骨折或者合并骨折等)的带锁髓内钉系统产品,需选取结构设计的最差情况,评价拉力螺钉/螺旋刀片/重建锁定螺钉与髓内钉主钉(下称主钉)连接部位的结构疲劳性能。建议通过包埋介质/模拟骨制成的股骨内模型(按照骨折分型制作骨折断面)/机械锁定结构将主钉固定在试验夹具内。采用包埋介质固定时,夹具内表面需带有防止包埋介质旋转的凹槽设计,使用软塞将主钉远端锁定孔和中空开孔封堵,防止包埋介质填充。主钉的远端干部(内外方向)在夹具的垂直平面内,主钉近端外偏角度模拟临床使用情况,根据骨折断面位置的最差情况设置主钉与拉力螺钉/螺旋刀片/重建锁定螺钉的连接部位与包埋平面(或股骨模型骨折断面)的距离。按照制造商推荐的临床使用方法将螺钉置入股骨头(聚氨酯泡沫或其他模量和强度合适的高分子聚合物)中,根据预设的股骨头球心与主钉轴线的水平方向距离,将拉力螺钉/螺旋刀片/重建锁定螺钉与主钉锁定。将夹具固定在疲劳试验机基座上,主钉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倾斜角度可参照ISO 7206-4: 2010标准中规定的内收角度α(10°±1°)和后倾角度β(9°±1°),或者可参照人体中股骨受力方向并结合带锁髓内钉的设计特点和安装对线要求来设置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倾斜角度。除上述试验对线设置外,也可在安装时不设置冠状面和矢状面倾斜角度,需注意该情形中拉力螺钉/螺旋刀片/重建锁定螺钉与主钉的连接部位以及主钉干部的受力模式与上述设置冠状面和矢状面倾斜角度情形的受力模式不同,不建议直接对比两种方法的试验数据。通过股骨头球心对试验样品施加垂直向下的载荷,在不同的载荷水平下建立F-N曲线,确定106次循环次数的疲劳极限,描述试验样品的断裂失效模式(如连接部位断裂失效、主钉断裂等),并结合临床使用部位的受力情况,说明其接受依据。

对于适用于股骨、胫骨远端干部骨折的带锁髓内钉产品,需选取结构设计的最差情况,评价远端锁定螺钉与主钉的连接部位的结构疲劳性能。将主钉远端部分固定在机械锁定夹具或模拟骨制成的股骨内模型内(按照骨折分型制作骨折断面),根据临床使用推荐的工作距离最差情况设置骨折断面与最靠近近端的远端锁定孔的距离,置入远端锁定螺钉。按照推荐的临床使用方法将近端螺钉置入股骨头(聚氨酯泡沫或其他模量和强度合适的高分子聚合物)中,将螺钉与髓内钉锁定。将夹具或股骨模型固定在疲劳试验机基座上,主钉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倾斜角度可参照ISO 7206-4:2010标准中规定的内收角度α和后倾角度β,或者可参照人体中股骨受力方向并结合带锁髓内钉的设计特点和安装对线要求来设置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倾斜角度。在不同的载荷水平下建立F-N曲线,确定106次循环次数的疲劳极限,描述试验样品的断裂失效模式(如远端锁定螺钉断裂等),并结合临床使用部位的受力情况,说明其接受依据。

1.2.2力学性能最差情况选择 结合产品使用部位、结构设计特点等选择最差情况进行力学性能研究。最差情形可以借助有限元分析等手段选取。

YY/T 0591中规定的髓内钉主钉静态四点弯曲性能、静态扭转试验、弯曲疲劳试验和锁定螺钉弯曲疲劳强度试验等试验用于对比产品设计、材料及尺寸等性能,建议结合临床预期适用部位,选取直径最小的髓内钉主钉和锁定部件进行相关试验。如有其他情形,注册申请人应提供最差情形选择的合理依据。

1.2.3试验结果接受条件的确定依据 试验建议选用对比法,对比试样可选用已在中国境内上市使用的同类器械,产品的材料、性能、结构、组成及适用范围应具有可比性。

1.3特殊加工工艺 对于钛合金产品,若其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为了评价表面处理工艺可能对产品性能产生的影响,可按照YY/T 1615《外科植入物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通用要求》对材料的基体和阳极氧化层进行表征。

1.4产品设计相关研究 1.4.1锁定部件的切出性能(Cut out)研究 注册申请人需考虑拉力螺钉/螺旋刀片的设计(如螺纹/螺旋结构设计、组件间的连接结构设计、尺寸规格等)、适用的骨折分型等因素,提供拉力螺钉/螺旋刀片在体外模拟条件下抵抗移位和切出的性能研究资料。试验方法可参照附录1。

1.4.2作为组合使用的组件材料不相同的,必要时应考虑电偶腐蚀效应。

YY/T 0591中要求制造金属带锁髓内钉锁定部件的材料应与主钉材料一致。因此制造商若采用不同金属材质的锁钉部件与主钉配合,则需综合考虑材料的种类、产品植入时间等内容,必要时开展电偶腐蚀性能的研究。应考虑电偶腐蚀对髓内钉力学性能的影响。

1.5其他 产品若预期在MRI环境中使用,建议开展MRI兼容性研究,否则应在说明书中予以警示。

2.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 申报产品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按照GB/T 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中的系统方法框图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345号)中的审查要点进行风险评价,在缺乏相关数据时,应进行必要的生物相容性试验。

3.灭菌工艺研究 对于经辐照灭菌的产品,需明确辐照剂量及相关的验证报告,具体的剂量确定依据可参照GB 18280系列标准。

对于经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需提供灭菌结果确认和过程控制报告,具体可参照GB 18279系列标准。

4.产品有效期和包装研究 4.1注册申请人应提交产品有效期研究确认资料,依据《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第1部分:加速老化试验指南》(YY/T 0681.1)对产品(包括包装)采用加速老化试验和实时老化试验的方式验证其有效期。产品的实时稳定性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应同时进行。如果首次注册时提交的是加速老化验证资料,注册申请人应继续实时稳定性试验。当加速老化试验结果与其不一致时,应以实时稳定性试验结果为准。

4.2注册申请人应提交包装研究资料,依据有关国内、国外标准(如GB/T 19633.1、GB/T 19633.2、ISO 11607、ASTM F2475、ASTM D4169等)对包装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的选择应至少考虑以下因素: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性;

包装材料与产品的适应性;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适应性;

包装材料所能提供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屏障保护;

包装材料与使用者使用时的要求(如无菌开启)的适应性;

包装材料与标签系统的适应性;

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应性。

4.3根据《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7年第75号)的要求,无论加速稳定性试验还是实时稳定性试验,注册申请人均需在试验方案中设定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检测项目包括产品自身性能检测和包装系统性能检测两方面。前者需选择与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检测项目,涉及产品生物相容性可能发生改变的医疗器械,需进行生物学评价。如适用,可采用包装封口完整性检测用于替代无菌检测。后者则包括包装完整性、包装强度和微生物屏障性能等检测项目。其中,包装完整性检测项目包括染色液穿透法测定透气包装的密封泄漏试验、目力检测和气泡法测定软性包装泄漏试验等;

包装强度测试项目包括软性屏障材料密封强度试验、无约束包装抗内压破坏试验和模拟运输试验等。

(八)产品的主要风险 需根据YY/T 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充分识别金属髓内钉系统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生产加工、包装、灭菌、运输、贮存、使用等全生命周期内各个环节的安全特征,从能量危害(若涉及)、生物学危害、环境危害、有关使用的危害、因功能失效、老化及存储不当引起的危害等方面,对产品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并详述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金属髓内钉系统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史,其主要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髓内钉相关设计的风险包括: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断裂、生物相容性、感染、固定失效等;

髓内钉生产的风险主要包括:错误材料的使用、产品加工缺陷(如砂眼)、错误部件标记、标签错误、灭菌包装的密封性、灭菌过程等。已识别或可预见导致髓内钉临床使用风险包括:将髓内钉用于禁忌症或不适宜的患者;

安装时的紧固等操作造成应力分布不匀导致的植入物断裂或失效;

拉力螺钉太强/太弱的压力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过度使用切削工具,钝的切削工具的使用;

重复使用一次性器械等。

(九)产品技术要求应包括的主要性能指标 根据金属髓内钉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及预期用途,产品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无菌性能等。不同注册申请人的产品参数根据设计要求可有所区别,并根据自身产品的技术特点制订性能指标要求,但不得低于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具体内容可参见YY 0341标准。

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1.材料 2.硬度 3.不锈钢产品的耐腐蚀性能 4.表面质量 5.尺寸 主钉的长度、直径;

锁钉的直径。

6.配合性能 包括主钉和锁钉部件的配合性能及主钉和封帽间的配合性能。

7.面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钛合金产品 可参考YY/T 1615-2018《外科植入物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通用要求》在技术要求中规定相关性能指标。

8.无菌(如适用)。

主钉、锁定部件以及封帽等组件应从上述性能中根据其适用性分别制定相关性能指标要求。

(十)同一注册单元内检验典型性产品确定原则和实例 髓内钉主钉、锁定部件和封帽均应分别进行检测。锁定部件中拉力螺钉、螺旋刀片、骨栓和锁定螺钉应分别进行检测。如检测的样品不是所申报的所有产品,则应提供典型性样品的确定依据。

(十一)产品生产制造相关的要求 1.根据产品设计方案,明确产品工艺流程,要求企业提交工艺流程图,标明产品关键工序和过程控制点。如:产品的主要工艺有机加工、折弯成型、清洗、包装、灭菌等工序。

需提供折弯成型、钛合金产品阳极氧化(如涉及)、清洗和精洗以及灭菌等关键工艺和特殊工序的工艺验证资料。

2.应要求企业提交研制、生产场地的相关信息,如:场地平面图。如有多个研制、生产场地,应当概述每个研制、生产场地的实际情况。

(十二)产品临床评价要求 注册申请人需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5年第14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临床评价路径提交临床评价资料。

1.同品种医疗器械评价路径 在满足注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可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同品种产品的临床数据对比、分析、评价,并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的项目和格式出具评价报告。

选择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或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需首先将申报产品与一个或多个同品种医疗器械进行对比,证明二者之间基本等同。与同品种医疗器械进行对比的内容包括定性和定量数据、验证和确认结果,应详述二者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对差异性是否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应通过申报产品自身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或确认,如申报产品的非临床研究数据、临床文献数据、临床经验数据、针对差异性在中国境内开展的临床试验的数据,或采用符合要求的境外临床试验数据。

2.临床试验评价路径 选择进行临床试验,则应严格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员会令第25号)进行临床试验,并提交完整的临床试验资料。

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时,在临床试验方案制定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2.1临床试验设计类型 建议采用具有良好对照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对于常规设计的金属髓内钉系统,鉴于该类产品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表现良好,且在研发及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仅在结构设计、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或仅仅进行仿制,可在临床试验设计中应用单组目标值法,即临床试验不设立对照组。

2.2临床试验观察时间 临床试验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所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的获得,应随访至骨折的临床愈合,至少为6个月,也可根据实际研究内容,适当延长观察时间。应在术后7天内、6周、12周、24周进行临床随访评估。

2.3临床试验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2.3.1主要评价指标 主要评价指标以“产品有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将“产品有效”定义为同时满足以下要求(a)骨折愈合评价标准: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

术后24周骨折部位正侧位X线片上骨折间隙模糊或消失,或者正侧位X线片上可见连续性骨痂或骨小梁越过骨折线;

(b)术后24周受试产品无变形或断裂。

2.3.2次要评价指标 有效性指标:(a)手术复位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

(b)手术医生对产品术中操作性能的评价,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

此外,对于关节周围骨折,可纳入功能评分评价产品的有效性:

①肱骨骨折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②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③股骨远端骨折采用AKS膝关节功能评分;

④胫骨远端骨折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

安全性指标:随访期间应观察金属髓内钉主钉和锁定部件的变形、断裂、松动,以及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2.4病例选择 2.4.1入选标准 2.4.1.1年龄范围:一般为18-80岁的患者;

2.4.1.2性别;

2.4.1.3疾病原因:创伤骨折、骨折后畸形愈合或不愈合;

2.4.1.4骨折分型。

2.4.2排除标准 如骨髓炎;

病理性骨折;

骨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骨折合并血管损伤;

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

严重骨缺损;

严重多发伤;

研究者通过病史与骨折部位X线片判断存在严重骨质疏松;

全身系统性疾病;

使用化疗药物;

接受放射治疗;

系统性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使用生长因子;

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

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

一年内有酗酒;

不能保证在骨折愈合期间戒烟;

药物滥用;

研究者判断不适合入选的其他情况(如:代谢性骨病、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2.4.3受试者退出标准及退出受试者的处理 2.4.3.1退出标准 ①受试者撤回知情同意书;

②研究者认为不再适合继续进行临床试验者;

③受试者死亡;

④受试者失访;

⑤申办者要求终止试验。

2.4.3.2退出受试者的处理 ①记录最后一次生命体征、术后情况和局部体征检查、影像学资料和不良事件等;

②将终止试验的时间和原因详细记录在病例报告表上;

③对因不良事件而终止试验的受试者必须随访至不良事件得到解决或稳定;

④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其他相关事宜。

2.4.4不同部位骨折病例的纳入比例 由于上肢和下肢的受力方式、愈合机理以及手术方式的不同,建议合理分配上下肢病例的纳入比例,下肢占比不应低于50%。

2.5对照产品的选择(如适用)若选择随机对照试验,对照产品应选择目前临床正广泛使用的、对相应适应证的疗效已被证实并得到公认的来源于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系统产品。对照产品的材料、设计、适应证与试验产品具有可比性。应提供对照产品的选择依据。

2.6样本量的估算 若进行单组目标值试验,注册申请人应提供样本量足以评价该类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统计学依据,包括以下内容:同类产品临床认可的主要评价指标的目标值、受试产品主要评价指标的预期疗效、I型误差α、Ⅱ型误差β;

所用到的样本量计算公式;

失访率的合理估计;

使用的统计软件;

引用的参考文献等。若进行随机对照非劣效试验,则需明确对照产品预期疗效和临床认可的非劣效界值;

注册申请人应根据各自产品的性能指标选择对照品,并采用经典的统计学方法及国内外公认的统计学软件计算样本量。

2.7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 2.7.1人口统计学资料:如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等;

2.7.2临床疗效相关的基线数据:考虑因素包括疾病的阶段和程度、临床分类、疾病亚组,如骨折原因、骨折后至手术时间、骨折的临床症状观察和局部体征检查、骨折部位正侧位X线检查,软组织损伤类型(开放性/闭合性)、AO分型(组、亚组、限定)等;

2.7.3既往病史:是否有骨质疏松、营养不良(钙、磷、蛋白质、铁等)、贫血、激素缺乏(生长激素、甲状旁腺素等)、放射治疗、吸烟、嗜酒、手术史、糖尿病史等。

2.8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时应考虑数据的完整性。所有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使用了受试产品的受试者必须纳入最终的统计分析。数据的剔除或偏倚数据的处理必须有科学依据,并在研究方案中预先说明。

临床试验的数据分析应基于不同的分析集,通常包括全分析集、符合方案集和安全集,研究方案中应明确各分析集的定义。全分析集中脱落病例主要评价指标缺失值的填补方法(如最差值法等)应在方案中予以说明,并进行灵敏度分析,以评价缺失数据对研究结果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评价指标的分析应同时在全分析集和符合方案集上进行;

安全性指标的分析应基于安全集。

应在方案中预先写明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软件及版本。

对于主要研究终点,统计结果需采用点估计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进行评价。若进行单组目标值试验,当受试产品主要评价指标的95%置信区间下限大于目标值,认为该临床验证成功,即受试产品达到行业认可的目标。若进行非劣效对照试验,受试产品与对照产品主要评价指标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下限大于非劣效界值,认为该临床验证成功。

对于同一患者存在两处骨折的情况,应对试验结果进行灵敏度分析,即分别对病例(可以随机选择一处骨折,或选择两处骨折中疗效较差者)及例次(所有植入物)进行统计分析。

对验证期间发生的所有有害事件的种类、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及与验证产品的关系应列表描述。

3.关于接受境外临床试验数据 对于已有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医疗器械,其临床试验如符合《接受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技术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8年第13号)中的情形,可按照该路径提交临床评价资料,以论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十三)产品的不良事件历史记录 不良事件的原因包含:断裂、内植入物变形、感染、固定失效、过敏反应、周围组织激惹等。

召回原因涉及包装、标志及标签错误、产品加工错误等原因,相关单位及部门可引以为戒,加强生产加工流程管控,减少错误的发生。

(十四)产品说明书和标签要求 金属髓内钉系统的说明书和标签应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6号)和YY/T 0466.1中的相关要求。说明书、标签的内容应当真实、完整、科学,并与产品特性相一致,文字内容必须使用中文,可以附加其他语种。说明书、标签中的文字、符号、图形、表格、数据等应相互一致,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产品临床适用范围/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应依据临床评价或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确定。

产品有效期、灭菌产品采用的灭菌方法、非灭菌产品推荐采用的灭菌方法等信息应与产品技术报告所述一致。

说明书的警示中注明MRI内容,明确相关的试验结果,提示其存在的风险。应考虑肥胖对于固定效果及手术操作等的影响并予以相应的警示。

三、编写单位 本指导原则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编写并负责解释。

附录 1 拉力螺钉/螺旋刀片切出试验(Cutout Test)目前,股骨带锁髓内钉用于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时,存在股骨头轴向或侧向移位和拉力螺钉或螺旋刀片从股骨头切出(cutout)失效的风险[1]。固定失效的影响因素包括骨折类型和不稳定性(如内侧壁是否完整)、解剖复位的质量、骨质疏松程度以及拉力螺钉或螺旋刀片放置位置(尖顶距离TAD,Tip-Apex Distance)[2-3]。本试验方法综合多种临床使用中的不利因素,如髋关节受力、骨质疏松、不稳定骨折类型和不理想的置钉位置等,评价不同设计的拉力螺钉/螺旋刀片在体外模拟条件下抵抗移位和切出的性能。

采用不超过15pfc等级的聚氨酯泡沫(ASTM F1839)模拟骨质疏松的股骨头,聚氨酯泡沫制作成圆柱状,股骨头直径50 mm。按照制造商推荐的手术方法将拉力螺钉或螺旋刀片置入股骨头中,然后将股骨头置入不锈钢套筒中(厚度5 mm),尖顶距离TAD和螺钉的轴向偏距可参照文献中的参数设置(尖顶距离TAD为12.2 mm,螺钉长轴与股骨颈轴线平行且向后偏心7 mm[4]或尖顶距离TAD为45 mm,螺钉沿股骨颈轴线置入,股骨颈轴线与不锈钢套筒的轴线平行且向下偏心5 mm[6])。

将拉力螺钉/螺旋刀片固定在基座夹具上,螺钉与夹具水平面的夹角保持与主钉在冠状面上角度一致,固定方式与螺钉与主钉的连接方式和约束相同。不锈钢背板(厚度5 mm)与套筒机械固定,与聚乙烯支撑结构接触,模拟拉力螺钉/螺旋刀片滑动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后内侧壁不完整)断面的接触的情形,允许股骨头内翻和旋转,但是限制股骨头向外侧移动。加载方向通过股骨头球心垂直向下,加载方向的倾斜角度可参照文献设定(夹角为19°,关节合力矢量角度16°加上与股骨解剖轴外翻角度3°[4];

或夹角为23°,关节合力矢量角度18°加上与股骨解剖轴外翻角度5°[5];

或加载方向与螺钉轴线的夹角29°[6])。通过水平轴承和聚乙烯球窝衬垫对股骨头施加循环压缩载荷,直至达到规定的循环周期或螺钉切出。加载方式可参照文献设定(正弦曲线,R=0.1,频率3 Hz,循环周期100000,载荷水平为0.8 kN、1.0 kN、1.2 kN、1.4 kN[4];

或峰值为1.45 kN的双峰曲线[5];

或加载方向同时考虑髋关节屈伸角度,阶梯式加载,初始载荷600 N,每个阶段700次循环,下一阶段载荷增加50 N,直至螺钉切出失效[6])。试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试验装置图 通过测试螺钉与不锈钢套筒之间的导电性探测螺钉是否发生切出,当螺钉切出股骨头与不锈钢套筒接触时,触发控制器停止试验机加载,记录经历的循环周期NCO。另外,通过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记录股骨头相对于螺钉的三维位移数据,计算股骨头内翻角度αvarus和绕股骨颈轴旋转角度αneck。

审查系统 篇6

关键词:市政工程 预决算 审查 方法 内容

市政工程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全局利益,同时还涉及群众正常的生活、工作,所在在市政工程预决算方面既要考虑成本效益,又从长远要考虑施工质量,做好市政工程预决算工作可以避免不合理开支,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又能保证正常的公用施设运行。

一、我国市政工程预决算审查的基本方法

由于市政工程规模、特点及要求的繁简程度不同,施工企业的情况也不同,因此需选择适当的审查方法,确保审查的准确与高效。

1、全面审查法,这是逐一地全部进行审查的方法。此法优点是全面、细致,经审查的市政工程预结算差错小、质量较高,缺点是工作量大,对于一些市政工程量较小、工艺比较简单的一般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编制预结算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可采用此法。

2、重点审查法,这是抓住市政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查的方法。选择市政工程量较大、单价较高和市政工程结构复杂的市政工程,如一般土建中的基础、墙、柱、门窗、钢筋混凝土梁板等;补充单位估价子目,计取的各项费用及其计算基数和标准。

3、分解对比审查法,这是把一个单位市政工程按直接费与间接费进行分解,然后再把直接费按分部分项进行分解或把材料消耗量进行分解,分别与审查的标准预结算或综合指标进行对比的方法。如发现某一分部市政工程价格相差较大,再进一步对比其分项详细子目,对该市政工程量和单价进行重点审查。此法的特点是一般不需翻阅图纸和重新计算市政工程量,审查时可选用1~2种指标即可,既快又准确。

4、用标准预算审查法。对于全部采用标准图纸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市政工程,以事先编制标准预算为参考审查预算的一种方法。采用标准设计图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市政工程,在结构和做法上一般相同,只是由于现场施工条件的不同有局部的改变。这样的市政工程预算就不需逐项详细审查,可事先集中力量编制或全面详细审查标准图纸的预算,作为标准预算,以后凡采用该标准图纸或通用图纸的市政工程,皆以该标准预算为准,对照审查。局部修改的部分单独审查即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审查时间短,效果好。缺点是适用范围小,只能针对采用标准图纸或通用图纸的市政工程。

5、筛选法。筛选法是统筹法的一种。同类建筑市政工程虽然面积、高度等项指标不同,但是它们的各分部分项市政工程的单位建筑面积的各项数据变化却不大。因此,可以把建筑分部分项市政工程的数据加以汇集、优选。归纳出其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市政工程量、价格及人工等基本数值,作为此类建筑的预算标准。以这类基本数值来筛选拟建市政工程预算的分部分项市政工程数据,如数值在基本数值范围以内则可以不审,否则就要对该分部分项市政工程详细审查。如果所审查的预算的建筑标准与“基本数值”所适用的建筑标准不同,则须进行调整。筛选法的优点是审查速度快,发现问题快,适用于住宅市政工程或不具备全面审查条件的市政工程。

6、分组计算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把预算中有关项目划分为若干组,在同一组中采用同一数据审查分项市政工程量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按照标准对分项市政工程进行编组,审查其中一个分项市政工程,就能判断同组中其它几个分项市政工程量的准确程度。例如,一般建筑市政工程中的底层建筑面积、地面、面层、地面垫层、楼面面积、楼面找平层、楼板体积、天棚抹灰、天棚刷浆及屋面层可编为一组。首先计算出底层建筑面积、楼(地)面面积、楼面找平层、天棚抹灰,刷白的面积与楼(地)面面积相同。用地面面积乘以垫层厚度就是垫层工作量,用楼面面积乘以楼板折算厚度就是楼板市政工程量。此法特点是审查速度快,工作量小。

7、预算手册审查法。即在日常工作中把市政工程中常用的标准构配件等,根据标准图计算整理成预算手册,按照手册对照审查,可以大大减少简单的重复计算量,提高审查效率。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采用预算软件进行预算审查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二、我国市政工程预决算审核的主要内容分析

根据预决算审核经验来看,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各施工单位提高的市政工程决算一般都会超出实际造价的15%左右,因此,在审核预决算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审查市政工程量。建筑安装市政工程造价是随着市政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设计图纸、定额及市政工程量计算规则,专业设备材料表、建构筑物和总图运输一览表,对已算出的市政工程量计算表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市政工程量是否有漏算、重算和错算,审查要抓住重点详细计算和核对,其它分项市政工程可作一般性审查,审查时要注意计算市政工程量的尺寸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2、精通市政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市政工程量的准确度是决定市政工程决算质量的前提,因此,必须熟悉和了解定额中的各项说明和计算规则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施工单位编制的市政工程决算,往往通过障眼法等手段在构造交接部位重复计算,在审核中如不熟悉计算规则,多算冒算的市政工程量就难以察觉。

3、熟悉定额中分部分项市政工程内容。审核人员首先要熟悉定额每个项目中注明的基价中包括和不包括的项目内容,特别是一些综合定额项目。但有些施工企业在编制决算中对前列项目中已包括的内容重复立项,审核人员如果不熟悉定额内容,就会使其蒙混过关,增加市政工程造价。

4、审核定额子目。对于一个市政工程项目应该套用哪一个子目,有时可能产生很大争议,特别是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子目单价,施工单位常用的办法是就高不就低地选套子目单价。所以要明确分清定额中的同类市政工程量的子目套用界限。

5、材料价格的审核。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材市场上材料价格差别较大,如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代办采购,却忽视了对市场价格的调研,必将为施工单位进行实价虚报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审核人员必须深入实际,进行市场调研,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6、经济鉴证的审查。经济鉴证是在施工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产生调整的市政工程量和材料差价,一般施工单位编制市政工程决算时往往多计取调增项目的内容,少计或不计取调减项目的内容。例如,原设计某一项目为砖砌墙体,后因需要,结构修改为混凝土墙体,但施工单位在编制决算时只计取增加混凝土市政工程量,不扣除原设计而实际未做的砖砌部分市政工程量。因此,对鉴证项目的审查也不可忽视。

7、取费标准和其它费用的审查。取费标准是否符合定额及当地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规定,其它费用的计算是否符合双方签订的市政工程合同的有关内容(如工期奖、抢工费、措施费、优良奖等),各种计算方法和标准都要进行认真审查,防止多支多付。综上所述,预决算审核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总结和提高自己的学术知识和业务能力,認真做好市政工程决算的审核工作,以达到合理使用基建经费,降低市政工程造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市政工程预决算必备数据一本全》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2、宋国防.工程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审查系统 篇7

施工图审查是政府对设计质量实施监管的一个有效手段,能够极大推进政府监管水平提升,也能够有力促进勘察设计技术质量水平的提高,真正起到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众安全的目的。如今,已建立了一套详细的施工图审查流程,但由于该流程主要由手工式操作来实现,不能达到数据共享,也不能进行数字化的管理。而且在实施手工式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发布不及时,任务分配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藉此分析可知,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势在必行。但此系统的开发却是一项复杂工程,要想全面完整地实现该系统不仅需要一个高效的软件架构设计方法,更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开发流程,并且还要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的跟踪和监测。实践证明,采用面向对象的UML建模技术[1]就是达到上述要求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1 系统功能描述

1.1 任务接审

录入相关的建设施工图接审信息,对建设施工项目材料进行核对,确认材料齐全,提交进入任务分配阶段;如果材料不全但所缺材料并不影响审图,可以先行开展审查,提交进入任务分配阶段;如果所缺材料影响审图,即退回不予审图。而对已经填写的审图任务单还配备了打印功能。对于先行审查的建设施工项目,当施工方将接审时缺少材料补齐时,可以通过此操作修改项目接审状态。在接审信息列表中可以查看建设施工项目的接审信息,并可对其进行修改。当审图任务长时间搁置(没有付费或者短信通知还未对审查意见进行回复),可以对此审图任务实行挂起操作,待其需要继续审查时再还原。

1.2 任务分配

在审图任务分配列表中,可以查看此审图任务的接审信息,提示已经分配审图的专家专业、未分配审图的专家专业和已录入意见的专业。查看专家在手的审图任务,据此分配相关专业专家审图任务。并可详细查看专家审图任务分配情况。

1.3 意见录入

在审图任务意见录入列表中,可以查看此审图任务的接审信息以及审图任务的状态。意见录入员会将所有专业各位专家的审图意见完整无误录入。

1.4 任务回复

完成对审图专家意见的回复,并记录回复的变更张数。

1.5 收费

完成对所有未收费的审图任务所需进行的收费操作,计算出收费金额并打印收费凭证。

1.6 任务审批

完成对经由所有专业专家审查,并给予回复的操作以及对收费后的审图任务进行审批的操作。

1.7 颁证

完成对审批通过的审图任务所需进行的颁证操作,打印合格证。

1.8 任务查询

通过各种查询条件,完成对审图任务的查询。

1.9 数据维护

完成对员工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

完成对审图专家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

完成对勘察单位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

完成对设计单位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

完成对管理单位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

完成对系统数据库的备份操作。

完成对内部员工、协作单位、勘察单位等不同对象的短信的群发操作。

完成对收到短信的查看操作。

1.10 客户服务

在线查看审图流程并可根据验证码下载相应意见书。

2 系统模型建立

2.1 系统用例

根据功能需求分析可知,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信息系统中,主要用户有:接审人员、审查人员、审图专家、财务人员、领导,其部分用例图如图1、图2所示。

2.2 系统活动图

根据系统的用例图以及系统的功能需求,经分析可知,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信息系统中审图业务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任务接审、任务分配、意见录入、任务回复、收费、任务审批及颁证。其部分活动图如图3、图4所示。

Fig.3Task reception system activity diagram

2.3 系统时序图

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用来描述对象之间动态的交互关系,着重体现对象间消息传递的时间顺序。本系统的部分时序图如图5、图6所示。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开发环境与开发技术

3.1.1 系统的B/S三层结构

通过分析得出本平台具有专业性强、数据处理量大、功能复杂、对安全性、交互性要求高, 审图机构内部的微机都处于局域网中等特点。针对以上特色,本系统采用基于WEB应用的B/S三层结构。

3.1.2 数据库和Web服务器选择

基于网络安全、运行成本等方面的考虑,本系统选用了目前非常流行的组合:ASP.NET+SQL SERVER 2000+IIS 6.0,即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平台,IIS 6.0和SQL SERVER 2000分别作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3.1.3 开发技术

本系统主要使用ASP.NET技术来实现服务端功能,数据访问使用了ADO.NET技术,客户端交互使用的是AJAX技术。

3.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实现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其中以要求降低数据冗余,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并提高数据并发性能力为原则,本系统的数据库所需的表格主要有:勘察单位表、设计单位表、员工表、审图专家表、任务预申报表、任务申报表、项目概况表、项目收费信息表、审查意见表、审查问题表、消息表、短信表、任务补充表、节能措施表、接审档案表、档案借阅表。

3.3 类设计

(1)任务接审

主要涉及的实体类有:CensorTask(任务申报信息类)、Projects(项目信息类)、ReconnaissanceCorp(勘察单位信息类)、DesignCorp(设计单位信息类)、ComplementarityOfTask(任务补充信息类),类关系图如图7所示。

(2)任务分配

主要涉及的实体类有:CensorTask(任务申报信息类)、ReconnaissanceCorp (勘察单位信息类)、DesignCorp(设计单位信息类)、Experts(专家信息类)。

(3)意见录入

主要涉及的实体类有:CensorTask(任务申报信息类)、CensorOpinions(审查意见类)、CensorProblem(审查问题类)、Experts(专家信息类)。

(4)任务回复

主要涉及的实体类有:CensorTask(任务申报信息类)、ReconnaissanceCorp (勘察单位信息类)、DesignCorp(设计单位信息类)、Experts(专家信息类)。

(5)收费

主要涉及的实体类有:CensorTask(任务申报信息类)、ReconnaissanceCorp (勘察单位信息类)、DesignCorp (设计单位信息类)、ComplementarityOfTask(任务补充信息类)、CensorCharge(项目收费信息类)、Projects(项目信息类)。

(6)任务审批

主要涉及的实体类有:CensorTask(任务申报信息类)、Experts(专家信息类)。

4 结束语

本文将面向对象可视化建模技术UML引入到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信息系统中,在充分研究面向对象建模思想、UML的语义、特点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系统模型。设计完成了任务接审,任务分配,任务审查、任务回复、收费、任务审批、任务查询等模块功能。

摘要:以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信息系统的开发为原型,针对目前信息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采用UML建模技术完成本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结合UML用例图、活动图、时序图、类图来详细分析UML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等阶段中的建模应用。基于文中设计方案所完成的系统已投入实际运行,实践证明,文中的研究对加快系统开发速度,提高系统可靠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审查系统 篇8

7月28日,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广播电视国家标准《数字电视系统数据广播技术规范》、《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监测技术规程》、《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流复用和接口技术规范》审查会。

审查委员会专家听取了标准起草小组关于标准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处理情况的介绍,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逐章逐条的审查,并对有关内容提出相应修改意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三项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数据广播技术的发展,为地面数字电视监测提供了技术依据,对指导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复用和接口相关技术发展和相关系统开发,促进数字电视相关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同意该三项标准通过审查。

审查系统 篇9

近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主编的产品国家标准《通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送审稿)审查会在我院近零能耗示范建筑楼一层会议室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标准所产品处黄金屏处长、郝江婷工程师,环能院邹瑜副院长、路宾副院长,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李景广教授级高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吕锡芳副研究员及来自科研、设计、生产、高校等单位的行业专家和编制组成员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审查会由标委会李正秘书长主持,与会专家组成了以沈晋明教授为主任委员,徐宏庆教授级高工为副主任委员的9人专家委员会。

会上,标准编制组组长路宾教授级高工对通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标准编制的背景及任务来源、已有基础和技术发展现状、标准编制内容(标准制定原则、内容框架、适用范围等)、标准编制过程及进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标准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试验及分析研究工作,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本标准。标准提出了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的分级,确定了净化效率的试验方法,并在空气净化装置性能指标定量化要求方面具有创新性。该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审查专家对标准的内容逐章逐条,认真细致的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审查意见。产品国家标准《通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基于我国国情、吸收发达国家经验,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的出台将对规范行业产品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审查系统 篇10

会议由住建部建筑电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孙兰主持。智能分会会长黄久松在致辞中表示,在编制组成员和主编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规范》(送审稿)历时两年终于出炉。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检测、运维等过程中,运维一直属于薄弱环节,所以行业迫切需要一个法律性的指导文件,使智能建筑达到最佳的使用效率。希望各位编制组成员继续完善《规范》(送审稿),使之颁布后能够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响应和贯彻执行。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柴永茂代表主编单位向与会领导、专家及编制组成员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

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工程师刘彬对会议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希望审查专家与编制组成员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将《规范》(送审稿)的技术内容、要点进行细致梳理,使之更加精炼和升华,更加便于执行和操作;第二,希望专家在审查过程中做好《规范》与国家相关标准的协调工作;第三,希望主编单位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工程师周晓杰也对《规范》将要起到的作用寄予了深切期望。

会议成立了由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电力与智能化分院教授万力担任主任委员、北京高力国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高工朱明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耿望阳担任副主任委员的审查专家委员会,将对《规范》的编制提出审查意见和建议。《规范》主编、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与发展中心经理、高级工程师齐雄代表编制组就《规范》(送审稿)的任务来源、编制过程、意见征询及处理情况向与会专家做了汇报。

审查专家委员会对《规范》(送审稿)进行了逐章、逐节、逐条的讨论,一致认为《规范》送审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编制组针对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运维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并归纳总结了科学的运维方法;《规范》编制依据充分,技术指标合理,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具有适用性、可操作性;对于完善智能建筑行业标准化体系和产业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弥补了该领域标准的空白,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最后,审查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规范》(送审稿)审查通过,希望编制组根据审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

漫谈专利审查 篇11

本文尝试以基于时间线的方式从专利起源出发,引出专利审查的概念并进行简要介绍,并在论述当今世界主要专利审查模式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专利审查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世界各专利审查机构面临的申请积压问题,对专利审查的未来发展给出相关建议,并期能引发更多关于专利审查的思考,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溯源专利审查

据史料记载,专利最开始作为具有奖励性质的权利被赋予个人,出现在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城市Sybaris(希巴里斯),当时规定“应当对所有在奢侈品中发现任何新改进的人给予鼓励,由此获得的利润应当通过为期一年的专利确保给予发明人”。这可能是第一次出现知识产权意义上的“专利”,其具有专利所特有的“独占性”特征。

将“专利”作为一项垄断权利而被赋予大约是在公元14世纪,并且这种垄断权利是由国王授予的,目的是要鼓励发展新的工业以强化王国的力量。由于最初的专利是由国王授予的一种特权,国王并不会对一项发明的技术价值进行判断。而在早期的英国,专利是由申请人自我进行审查的,发明人应当宣誓,保证其发明是新的。专利的有效性(或者按照现在的说法,即专利性)只有到发生法律纠纷的时候才会被得到验证。

不过,在当时的法国,情况略有不同。为了促进发明创新和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审查,一位名叫Stephen Pascal(斯蒂芬·帕斯卡)的地方税务法院长官,将他的办公室出售出去,然后搬到了巴黎,并在那里建立了一家学术社会,名为“The Free Academy”(自由学院)。自由学院由技术专家组成,并且可以应要求对专利进行审查,这就是专利审查的最初来源。自由学院的第一件专利审查案例出现在1634年,所审查的专利涉及一种确定航船所在经度的新方法。此后,自由学院继续在法国履行专利技术审查的角色,一直到1791年。

现代专利审查体系建立于大约1836年,并且公民第一次被政府雇佣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专利也开始被分类,以便于可以进行在先技术的检索。这一体系就此在全球范围内被复制和移植,并且似乎运作良好,直到目前由于专利申请量增加而导致全球的专利审查机构出现严重的专利申请积压问题。

全新的公众评议审查模式

随着专利历史的发展,专利审查的历史也经历了私人审查模式与公有审查模式(或者政府审查模式)。其中,私人审查模式依靠的是民间力量,其审查是由私人机构执行的,审查的发起由利益相关人提出或者由国王下令进行;而公有审查模式则是由政府聘用并代表政府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情况下是公务员)来执行专利审查的工作。

随着社会对于创新成果保护意识的增强,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专利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相应的,专利申请的数量也急剧攀升,专利申请积压的问题日渐严重,在各专利审查机构努力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同时,社会力量也在积极参与,试图与政府部门一道,帮助改善专利审查的状况。

如前所述,公有审查模式指的是由政府任命的专利审查人员所进行的专利审查模式,这种模式之下,专利审查人员代表政府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并代表政府做出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决定。在专利申请量不是那么巨大的情况下,延续了许多年的常规专利审查模式似乎一直都很好地运行着,直到现在专利申请积压越来越严重,仅依靠专利审查人员数量的增加似乎已经不是解决专利申请积压问题的最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专利审查机构开始意识到,如何利用群体智慧、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专利审查效率才是最佳解决方案,新的公有审查模式也据此应运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当属利用群体智慧尤其是公众智慧的公众评议审查模式。

公众评议审查模式,可以说是公有审查模式与私人审查模式的一种结合,其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将专利审查机构的待审查专利申请借助于专门的公众评议审查平台,将某些专利申请发布到公众评议审查平台,接受全球范围的公众审查,感兴趣的公众可以针对平台上发布的专利申请给出自己的意见,提交相关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并通过公众评议审查平台最终反馈到专利审查机构,供专利审查员使用,并在对专利申请的专利性进行评判时使用(这种使用没有约束性,公众提交的证据最终是否被采纳,还要由专利审查员做出选择)。

公众评议审查模式的优点很明显,在于它能够借助于网络,将专利申请在全球范围内接受审查,从而可以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借助于公众的力量,找到专利申请的相关技术,有助于审查员更快地做出申请是否具备专利性的决定,提高专利审批的效率和质量。这种借助公众群体智慧的审查模式,显然具有以往的纯公有审查模式与私人审查模式的结合特点,即公众借助于公众评议平台对专利申请的专利性发表意见,审查员则在公众提交证据的帮助下,更好地做出审查决定。

当前我国专利审查模式

我国专利制度的实行虽然不及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历史之久,然而,由于近些年来对于知识产权(包括专利)的宣传力度的加强、国家层面推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日益增强,专利申请呈现出比国外更加活跃的特点,但也同样面临专利申请积压严重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专利积压、提高专利审查质量与效率,同样摆在我国专利审查机构面前。

笔者认为,借助群体智慧进行专利审查,显然已经不是新的概念,我们借助群体智慧的方式,显然不能够仅仅是照搬现有模式,而应该在现有模式基础上,建设出有中国特色的、利用群体智慧的专利审查模式。

另外,群体智慧可以分为内部群体智慧和外部群体智慧,前面提到的借助于公众评议审查平台的审查模式,显然利用的是外部群体智慧,它具有参与评议的人员来源广泛、证据来源多样化等明显特点,我国应当发扬这种外部群体智慧的优势,并且更加积极、灵活地开发建立公众评议审查平台,在具体功能上进行创新,形成自身特色,比如可以充分借助社交网络、RSS、微博平台、Email交流、SMS短信等形式,在审查员、申请人、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一个宏观的专利审查大社区,所有的社区成员都可以发言、建议,为专利申请的审查做出努力。

nlc202309040722

实际上,对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利审查机构内部,或者不同专利审查机构之间,还存在与外部群体智慧相对而言的内部群体智慧,即审查员群体智慧,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审查员群体智慧,是另外一个亟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旦这个问题能够得以解决,专利申请的审查质量和效率必然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首先,审查员之间具有更加易懂的“共同语言”,审查员之间具有关于专利及其申请的共同语言,如果他们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关于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交流能够更加顺畅的话,加之审查员既有审查经验与技术知识的利用,审查效率必然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由此能够更加有利于专利审查质量与效率的改进。

此外,任何一位审查员都已经具备非常高的群体智慧分享能力,目前大量审查资源、审查经验处于闲置状态的重要原因,在于尚没有一个有效的共享平台,审查员个人都只是努力地埋头苦干,虽然也可以最终克服问题、完成任务,但是效能、效率可能并不是最高的,而面对面形式(Face-To-Face)的小范围沟通交流,显然具有其限制性。

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个开放的协作共享平台,允许审查员就审查、检索、专业知识等进行流畅地沟通与协作,很多问题必然能够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予以解决。比如,对于一个类似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其中总有相对最优的,如果能够让这些相对最优的经验和方法浮出水面并被更多的人学习和利用,显然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有必要的。

因而在具体构建这样的开放式协作平台时,需要对平台的具体功能模块设置进行深入的前期调研,比如至少应当覆盖专利审查(含发明、新型、外观及初审流程)和专利服务两大方面。可以想象的是,由于专利审查与专利服务的复杂性,开放式业务协作平台必然会是一个组成复杂、性能要求极高的平台。但即便如此,平台在构建时,绝不可以以牺牲用户的操作友好性为代价,因为糟糕的用户交互体验会严重阻碍一个系统的广泛运用。实际上,为了让审查员乐于在协作平台上进行求助、分享掌握的知识,平台必须具有非常友好的人机交互性能,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自定义、个性化设置,便于用户以最合适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提出自己的看法。除了交互性,平台的检索功能应当非常完备,从而用户能够非常方便地找到“类似的”和“需要的”信息。

此外,除了让平台能够具备支持审查员进行业务交流和经验共享的功能外,还应当提供与开放式协作与共享相配套的、良好的激励机制与活动支持,以保持协作平台的活跃性和实效性,比如可以通过基于平台的各类活动、建立用户积分奖励制度等方式,对积极参与的人员进行激励,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平台活动中,并从中受益。

显然,关于利用内部群体智慧可以提升专利审查质量与效率的理由显然不止这些。在这里,笔者希望传达的观念是,专利审查机构应当转换一直习以为常的“专利审查员都是单打独斗”的传统观念,在这个开放式协作的时代,我们也应当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提供平台,让共享与协作在专利审查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审查系统 篇12

审查逮捕案件公开审查的理论依据是“审查逮捕程序诉讼化改革需要”。理论界普遍认为, 我国现行审查逮捕程序具有浓厚的行政审批色彩, 以卷宗审查为主的诉讼审查模式不能克服案件信息来源单一的弊端, 而对侦查机关提供的证据材料的“先入为主”可能带来案件实体定罪的不公。“实务中的审查逮捕往往采取书面审批式, 检察机关以间接审理、书面审理的方式做出裁判, 有时甚至未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意见, 审查逮捕程序由原本体现程序正义的诉讼程序异化为行政治罪程序。而这种间接审理和书面审理的方式走到极端, 就会演变成裁判者单方面实施的书面审查程序, 控辩双方连出庭参与裁判活动的机会也失去了。这样一来, 诉讼的意义也就丧失殆尽, 以至于异化为一种行政活动。” (1) 因为逮捕程序存在以上诸多弊端, 所以需要引入一种公开性的审查程序, 构建一种类似于法庭中控辩审三方参与的诉讼方式, 以便于听取各方意见, 最终作出一个公正性的决定。而在诸多公开审查方式中, “听证”是被理论界与实务界寄予最高希望的一项机制。

尽管在逮捕案件中进行公开审查的支持声音很强, 但是也不乏一些质疑声。“第一, 对检察官而言, 无论是听证式审查, 还是当前以阅卷为核心的审查方式, 都只是一种案件信息摄取方式, 两者区别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大。我们首要关注的应该是两者对案件处理所需信息的满足程度。第二, 没有扎实的经验事实作为支撑, 单从价值哲学层面来否定当前审查逮捕制度的运作方式, 特别是没有论证何种案件处理方式更能满足检察官案件处理所需信息量的情况下, 冒然主张推行听证式审查并不是一种科学主义的致思路向。第三, 论者对当下审查逮捕制度并没有充分的感知, 也没有形成客观的评价, 相反更多的是误读, 但对听证式审查却抱有无限的激情与想象。这不仅不利于对问题本身的判断, 也不利于对问题的建设性讨论, 甚至还会犯一种路线错误。” (2)

笔者认为, 尽管支持者和质疑者的论述都有一定道理, 但脱离实际工作的无谓争论对审查逮捕工作的发展并无益处可言:首先, 在我国传统司法观念中, 逮捕既是一种强制措施, 又是一种刑事追诉方式, 是法院定罪量刑的前奏, 具有显著的国家追溯性, 幻想承办检察官在公安机关与被害人之间居中裁判是极不现实的;其次, 除《刑事诉讼法》对公开审查方式并没有做出明文规定, 以听证为例, 如果侦查机关不予配合, 没有任何法律可以强制其出席听证会。最后, 审查逮捕工作尚处于侦查阶段, 基于案件保密、保护证人等因素, 决定了公开审查方式只得依职权实施, 换言之, 使不使用某个审查方式由检察机关说了算, 因此在程序上不可能具有普遍性价值。总之, 审查逮捕公开审查“是否值得搞”、“应当怎样搞”的问题必须站在我们当前立法体系与司法现状之下慎重审视, 不当的机制设计不仅会影响案件审结效率, 也可能对案件的正常审理带来严重危害。

二、审查逮捕公开审查机制的适用范围

(一) 案件类型

审查逮捕不是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 它在时间节点上位于刑事侦查环节, 因此对逮捕案件行进公开审查也必须充分尊重侦查机关的意愿。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证据方面。审查逮捕阶段的证据较之起诉阶段既不充分, 也不全面。在此种背景下公开审查证据:首先可能会提前暴露关键性证据, 为犯罪嫌疑人一方的翻供提供机会;其次可能会使侦查机关的继续侦查线索被犯罪嫌疑人一方掌握, 为消灭客观性证据提供机会;最后, 提供控诉证据的证人可能因暴露身份而使生命健康权受损。综合以上三点原因, 对证据不清的案件是否进行公开审查, 必须事前与侦查机关进行充分沟通, 以防止因公开不当而导致的案件“流产”。

(二) 案件要素

《刑事诉讼法》七十九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应当予以逮捕”。该条文对逮捕的三要件作出了明确规定, 即: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

1. 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 既要看行为要件又看要责任要件: (1) 行为要件的判断关键在于实施犯罪的证据是否清楚。在当前逮捕案件的审查中, 承办检察官如认为犯罪行为的事实不清, 一方面会要求公安机关补充相关证据, 一方面会亲自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 完全可以不使用公开审查的方式。相反, 在行为证据不清的条件下, 公开审查可能会导致前文所述的三个问题, 因此对于犯罪行为证据不清的案件, 不宜进行公开审查; (2) 责任要件主要应考虑刑事责任能力与违法阻却事由两个方面。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可以由侦查机关查证, 精神状况由司法鉴定机构认定, 因此刑事责任能力方面的争议不需要通过公开审查方式处理。而违法阻却事由的认定则可以进行公开审查, 由公安机关、案件当事人、律师参与其中, 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使承办检察官更好地克服与修正自身意见, 以便更公正客观的处理好案件。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是指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的宣告刑。在《刑法》中除危险驾驶罪以外, 其它犯罪的最低刑期都包括有期徒刑, 如果以法定刑理解, 逮捕的刑罚条件便会失去意义。自首、立功等法定、酌定减轻处罚的情节会影响到犯罪嫌疑人最终的宣告刑期, 如存在较大争议且依照量刑标准可能判处徒刑以下刑罚的, 可以进行公开审查, 以便尽可能较少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

3.《刑事诉讼法》七十九条第二款对社会危险性进行了明确列举: (1) 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 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 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 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 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以上五条规定的适用, 需要承办检察官在个案中作出具体评估, 进行公开审查, 充分听取侦查机关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能够使评估的基础更加客观, 作出决定的依据更加牢固。

(三) 案件参与主体

审查逮捕案件的公开审查必须区别于法庭的公开审查。法院在审理案件时, 除法定不公开与申请不公开的案件, 对社会进行开放。但是, 审查逮捕阶段毕竟处于侦查环节之中, 如不限定公开的范围, 不仅证据收集要受到影响, 甚至会引发一些难以预料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 审查逮捕阶段的“公开”只能理解为与部门内部封闭性审查相对的有限公开。参与者必须是与案件有实质性关联的人。从诉讼结构上讲, 侦查机关、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证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可以当然成为公开审查的参加人。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与《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授权, 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也可以成为参加人。

摘要:审查逮捕阶段进行公开审查是一种顺应司法改革趋势的新型诉讼审查模式, 当前并无法律或司法解释对其进行制度设计, 且理论界与实务界褒贬不一。本文从争议理论入手, 结合逮捕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着重对公开审查的内涵进行解读,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适用范围, 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指引。

关键词:审查逮捕,公开审查,适用范围,司法改革

参考文献

[1]郭松.质疑“听证式审查逮捕论”——兼论审查逮捕方式的改革[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 9:66-72.

[2]陈艳.审查逮捕听证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1-3-31.

[3]赵宝.逮捕听证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 2012.4.

[4]夏阳, 钱学敏.建立听证式逮捕必要性审查机制[J].人民检察, 2009 (22) :16-17.

上一篇:家校合力下一篇:经贸俄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