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形式审查方法研究

2024-10-21

标准形式审查方法研究(精选7篇)

标准形式审查方法研究 篇1

1 海洋标准技术审查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 随着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 标准制修订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标准技术审查工作任务也日趋繁重。目前, 海洋领域共批准发布了63项国标和203项行标, 正在制修订58项国标和155项行标。海洋标准的快速发展亦突显出标准技术审查工作的重要作用,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2 海洋标准技术审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标准技术审查重点不明确

初涉标准技术审查的人, 往往将技术审查等同于格式审查。然而, 技术审查的内容远远大于格式审查。格式审查通常指的是审查标准是否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图、表等要素的编写格式。而技术审查除包括以上内容外, 还包括以下三项更为重要的内容。

(1) 审查标准涉及的技术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环保类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其中规定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 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惜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对于这样的技术内容需要审查的重点是:是否符合我国海域的实际状况、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 标准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另外, 标准内容是否科学合理需要有相关材料证明。目前, 部分标准起草单位提供的佐证文件严重不足, 如编制说明中确定标准技术内容的论据不充分、不详细, 缺少甚至没有试验验证数据和情况说明等。

(2) 审查标准是否符合标准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化法》确立了标准制定的四项原则。这些原则是海洋标准必须严格遵守的。同时, 是否符合海洋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等也应该是技术审查的重点。

(3) 审查标准是否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GB/T1.1提出标准之间应具有协调性, 应遵照现行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海洋标准协调性审查存在着发现问题较晚 (即不能在初稿阶段就发现与其他标准的重复、交叉或矛盾问题, 致使问题堆积, 影响标准制定的进度) 或没有发现协调性问题的情况。例如:《海洋监测规范》属于海洋环保方面的基础标准, 规定了海水分析、沉积物分析等基本方法。但在标准申报立项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与该标准存在交叉或重复问题的申报项目。可见, 标准起草人员容易忽视标准间的协调性问题, 如果标准技术审查人员不严格把关, 将造成标准体系的混乱, 给标准的贯彻实施带来障碍。

2.2 对基础性系列国家标准的应用不足

海洋标准技术审查工作的依据包括《标准化法》、《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另外还包括《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化工作指南》、《量和单位》等基础性系列国家标准。这些标准作为支撑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标准对标准编写进行了系统的规定。例如:《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针对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对试验方法的选择、化学品命名、数值及其公差等技术内容的编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审查海洋环保标准中数量较多的化学实验方法标准尤为重要。

目前部分审查人员对基础性标准了解不够, 在审查工作中不能充分运用这些标准, 不能为起草人员提出实质性的问题和恰当的修改意见或建议。标准起草人员多数是某专业领域内具有权威的专家、学者, 专业知识丰富, 但他们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往往知之甚少, 更谈不上了解各种基础性标准, 因此标准审查人员必须掌握这些标准, 并能熟练运用, 在审查相关标准时才不至于遗漏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2.3 标准送审稿审查会效果不佳

根据《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 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可以采用会议审查或函审的形式进行, 对于技术、经济意义重大, 涉及面广, 分歧意见较多的标准以及强制性国标必须采用会议审查。目前送审稿审查会的效果参差不齐, 多数能够达到很好的审查效果, 但有的却不甚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审查专家的选择不够恰当, 部分专家对标准的技术内容不熟悉;专家组长不具备掌控审查会局面的能力, 专家组审查标准效率不高;起草人员对审查会准备不充分, 不能全面、及时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等等。

3 加强海洋标准技术审查的对策建议

3.1 增强标准技术审查人员责任意识, 正确理解审查工作内涵

海洋标准技术审查工作由两部分人员进行, 一是海洋标委会委员、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 在标准征求意见和送审稿会审或函审过程中对标准技术内容进行审查;二是海洋标委会秘书处标准化工作人员, 以及标准起草单位相关管理人员, 对标准各阶段稿件进行审查。标准技术审查人员应增强责任意识, 正确理解审查工作目标和任务, 审查内容全面, 为标准严格把关。在审查海洋标准时建议着重加强对以下两方面内容的审查:

(1) 着重审查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近年来, 海洋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充实完善, 审查人员应及时、全面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明确标准与法律法规的关系, 确保标准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 着重加强标准协调性审查。发现协调性问题的前提是审查人员对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有充分的了解。海洋行业涉及专业领域较为广泛, 审查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完善知识结构,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并实时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在标准技术审查时, 应注意标准和已发布标准进行协调, 尤其要考虑与《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监测规范》、《海滨观测规范》等基础标准的协调。

3.2 提高标准技术审查人员业务能力, 充分运用基础性系列国家标准

每年海洋领域都会对标准技术审查人员及起草人员开展不定期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制修订程序等。审查人员除参加培训之外, 应该加强自学, 加强审查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审查人员应该对基础性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熟练掌握, 并逐渐积累各种类型标准的审查方法和技巧, 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厚积薄发, 发现标准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3.3 明确各阶段审查工作重点, 提高标准审查会工作效率

(1) 起草阶段审查重点:工作方案中工作步骤及计划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标准初稿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现有标准的协调性、标准框架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标准总体内容能否达到公开、广泛征求意见的程度;拟征求意见单位是否具有代表性, 是否涵盖有关的海洋管理、科研、检验、生产、经销、使用等单位及相关大专院校。

(2) 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重点:标准编写的格式及表述形式是否符合要求, 包括标准中是否存在解释目的、说明原因的语句, 是否存在语义含糊、模棱两可的语句;标准中使用的助动词、量、单位及其符号是否符合要求;核实标准中引用的文件是否正确;编制说明中是否提交了必要的试验验证报告等。

(3) 送审阶段审查重点:意见汇总和处理情况, 对于未采纳的意见是否提出了充分的理由, 以及征求意见回函率是否达到要求。标准审查会召开期间, 海洋标委会秘书处人员应提前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慎重选择参会专家, 明确专家组长的职责及标准起草人员的任务。规范审查会工作程序, 保证审查会召开时间。

(4) 报批阶段审查重点:标准按照审查会要求修改的情况, 以及标准编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另外, 在标准制定的各个阶段中, 审查人员应注意与标准起草人员保持联系, 多沟通, 对于起草人不理解的意见和建议应主动解释和说明, 充分发挥标准技术审查工作的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以海洋环境保护标准为例, 阐述了海洋标准技术审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寻求提高标准技术审查工作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海洋,标准,技术审查,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29.

论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 篇2

内容摘要: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是羁押必要性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于维护被羁押人合法权益,提升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正当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与逮捕标准的关系入手,分析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定义、特征和分类,提出设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应当坚持的四项原则。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 审查标准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确立将是否有必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进行暂时性剥夺的审查从逮捕决定时延伸到捕后羁押的全过程,与拘留、逮捕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一起,形成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措施适用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是对羁押这一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重构与再平衡,填补了刑事强制措施立法领域的空白,对于规范与控制羁押措施,降低羁押率,纠正隐性超期羁押,减少不必要羁押意义重大。《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职能,《刑事诉讼规则》设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程序及保障等问题,但缺少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具体规范。实践中,如何建立健全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防止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空转是对检察机关的考验。本文尝试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进行多角度剖析,以期为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贡献力量。

一、明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意义

(一)有利于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

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实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任何因刑事指控被逮捕和拘禁的人,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受审判或被释放。等待审判的人受监禁不应作为一般规则,但可规定释放时应保证在司法程序的任何其他阶段出席审判,并在必要时报到听候执行判决。”[1]建立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一方面可以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根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提出审查申请,有效寻求救济;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办案机关更好地把握羁押的本质,避免办案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捕了之,法院被迫对已羁押期限“实报实销”等弊端。

(二)有利于提升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正当性

《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规则》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正当性进行了法律背书,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在功能和价值上的正当性还有待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我国在立法上没有对逮捕必要性的证据依据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公安机关轻视、忽视对逮捕必要性相关证据的收集,也令检察机关对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审查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直接影响了逮捕必要性条件的有效适用。”[2]羁押必要性审查也应避免类似情形。建立统一的审查标准有利于明确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证明对象和证明尺度,既可以限制审查自由裁量权,避免羁押必要性审查对于正当羁押的过度干预,甚至超越法律授权,以变更羁押措施建议权绑架变更羁押措施决定权,又可防止制衡不足,避免审查者认知偏差。

(三)有利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健康发展

“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的作用在于强化人民检察院对羁押措施的监督,防止超期羁押和不必要的关押。”[3]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建立使得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评估、建议都处于规范的约束之下,将为审查部门放权给司法人员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将与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相衔接,降低审查风险,使司法人员有章可循,防止受而不理、审而不查、建议不合理以及效率低下现象的发生。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内涵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审查逮捕的区别和联系

在讨论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之前,有必要理清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与审查逮捕标准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不同于审查逮捕标准。首先,羁押必要性审查不是对逮捕决定的复查。逮捕在前,羁押在后。但办案机关做出的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和决定也不是对先前羁押决定的“否定”,而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原逮捕羁押的基础上就是否有必要继续羁押作出的新的评判,不应以改变羁押措施判断逮捕是否正确。其次,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审查逮捕是相互独立的制度设计。审查逮捕是一次性审查,而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持续性审查。两者在法律依据、审查主体、启动方式、法律后果等方面均有不同。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审查逮捕都是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处于被“羁押”状态的评判过程,前者侧重点在于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后者的侧重点在于保障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逮捕后一直处于羁押状态。再次,逮捕标准是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参考条件,羁押必要性的审查范围大于逮捕必要性的审查范围。基于我国逮捕与羁押紧密相连的逻辑关系,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可以参照适用逮捕的条件,可能实施新的犯罪、企图自杀或逃跑等既是逮捕的理由,也是继续羁押的理由。可以说,逮捕标准为羁押必要性审查划了一条参考线。但逮捕标准的重点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条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则侧重考查行为人被羁押后,各类危险性是否降低到不必要羁押的程度,或者是否出现了可改变羁押状态的新情况,需要考量的因素大于审查逮捕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如继续羁押将会超过可能判处的刑期,在时间序列上,这种情形只能发生在逮捕之后,批捕程序并不涉及这一问题。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标准”一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另一种是作为衡量准则的事物。笔者认为,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是指在启动审查程序、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继续羁押的必要性,以及提出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的建议时所应遵循的各类准则的集合或统称。其中的各类准则应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理由层面,一个是事实层面。例如,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羁押必要性时,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事实,并通过逻辑演绎表明有关事实的出现与消失与继续羁押理由的增加与减少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该种理由达到何种程度才是无继续羁押必要。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特征

1.客观性。对羁押必要性的判断需要建立在客观的事实基础之上,有明确和具有相当证明力的事实为根据。《刑事诉讼规则》第619条在对无继续羁押必要性的理由的表述中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如案件证据发生重大变化、羁押期限届满等等。

2.预判性。羁押必要性审查所依据的是已有事实,所解决的却是预判性问题,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来不实行某种危险行为可能性的预测,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为是预测,所以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能证明的只能是“社会危险性”等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3.系统性。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启动审查的标准,评估羁押必要性的标准和建议变更强制措施的标准,各标准都包含性质、范围、程度不同的事实和理由。实践中,可以区分案件性质,建立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体系。

4.开放性。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应当具有开放性。在不断发展的刑事诉讼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各地替代性强制措施等刑事司法环境的实际情况,定期分析被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出现出现串供、打击证人(被害人)、脱逃、再犯罪等情况,适时调整标准,提高标准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分类

1.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程序保障、社会危险性、人身危险性,乃至公平、正义等法治原则都是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有着重要指引意义的标准,因其抽象性可称之为抽象标准。具体标准是抽象标准的具体化。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首立功表现、是否达成刑事和解取得受害人谅解等。

2.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刑事诉讼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证明标准,侦查机关、批捕部门、公诉部门、法院刑庭在羁押利益方面也有不同的考量,审查标准也应与诉讼阶段紧密联系。例如,侦查机关在捕后侧重于补充、固定证据,审判机关侧重于确保被告人到案并顺利交付执行。所以,不能简单以侦查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对“社会危害性”的判断,来衡量公诉、审判阶段是否有继续羁押的“必要性”。

3.启动标准、评估标准、建议标准。羁押必要性审查是一个完整的法律监督过程,包括监督信息的获取、监督程序的启动、监督事实的查证及变更建议的提出。参照刑事案件办理流程,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应当根据办案阶段分为启动标准、评估标准和建议标准。

启动标准是指受理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或者依职权发现羁押必要性审查线索后,申请或线索性的事实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时才能启动正式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标准。对启动标准应通过列举的方式明示,规定出现可能降低羁押必要性的事实时,必须启动审查程序,以及存在特定事实时不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以增强启动程序的刚性。

评估标准是指对涉及羁押必要性的因素进行综合评判,考量羁押必要性强弱,并最终明确是否具有继续羁押必要性的标准。“‘有羁押的必要是羁押实质条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4]。羁押必要性的评估标准应当明确、具体,增强可操作性。实践中,可以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后可能对诉讼活动、社会和自身照成的各类危险的种类和大小进行量化,以数值的形式体现羁押必要性的大小。

建议标准是指对拟建议变更强制措施的案件,应当建议释放还是变更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还是监视居住,以及需要建议采取什么样的监管措施的标准。建议标准涉及解除羁押的可行性,限制着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效果。

三、设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原则

(一)全面审查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审查对象的全面性。基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和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刑法原则,罪行的轻重不应当成为羁押的直接理由。“绝对的羁押必要性理由如同将某一类案件排除出羁押必要性审查范围一样,都有可能导致此项监督职能出现机制性的监督盲点,使涉嫌重罪的羁押普遍成为刑罚预支”。[5]所以,在启动标准的设置中应禁止规定羁押后不需要审查的案件,使得无论是对是重罪案件还是轻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有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机会。二是审查内容的全面性。羁押必要性审查既应当审查羁押的合法性,又应当审查羁押的合理性。其中,合法性审查侧重于审查羁押程序是否合法以及羁押事实是否存在。羁押合理性审查侧重于审查羁押事实与羁押理由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根据犯罪后表现、取证进展状况、犯罪记录、教育背景、性格特征等判断有无逃避诉讼等可能性。

(二)兼顾羁押功能与人权保障的原则

在所有的强制措施中,羁押的诉讼保障功能最好,但对自由损害最大。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平衡国家刑事追诉权与公民个人基本权利,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重任。捕后羁押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在较长的时间内限制在看守所这一特定的场所内,具有多方面的利益考量。例如法国的未决羁押理由包括为了保存证据、线索;为了防止其影响证人作证;为了防止其与共犯伪诈串供;为了保证被指控人能及时按照法官的要求出庭;为了防止他们重新犯罪等。[6]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羁押主要是为了满足侦查需要、实现社会防卫、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等目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将剥夺人身自由变为限制人身自由或恢复人身自由,同样能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刑事责任,达到上述羁押目的。在设置科学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时应当把握好尺度,宽严适当。否则,审查标准设置过宽,则干扰正常的办案工作,有损监督权威,设置过严,则难以有效控制羁押,对人权保障产生负面影响。

(三)兼顾诉讼利益与非诉讼利益的原则

在设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考虑羁押或不羁押对诉讼过程、相关人员的影响,还需要考虑一些非诉讼利益。例如,刑事和解是通过个人和解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诉讼利益,但将其作为启动和评估标准的事实内容,可以消除案件负面影响。又如,某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公司、企业负责人,或者国家重大项目关键人员,或者关涉重要外交利益,如果其人身危险性较小,不变更强制措施容易导致公司、企业倒闭、破产,国家、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就需要予以特殊考虑,实现办案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比例性原则

在羁押必要性审查中,必要的羁押应当也是合理的羁押。如何认识合理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前羁押处遇无差别化的情况下,羁押的合理与否主要是与犯罪的严重程度、案件的紧急情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诉讼可控性等因素紧密相连的。而比例性原则是判断羁押是否合理的关键。一般认为,所谓比例性,其“基本含义是未决羁押的使用及其期限应当与指控的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可能科处的刑罚相适应,或者成正比例关系”。[7]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来说,比例性原则主要有以下三项功能:一是明确羁押措施的适用界限。《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1款规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显然,这种“必要”是对适用羁押措施的限制,只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无法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时,适用逮捕才是合理和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应当尽量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这是设置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时必须考虑的底线。二是确定羁押必要性的层次。比例性原则要求羁押措施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不光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危险性,还应当证明这种危险性达到相当程度,达到“非羁押不可”的状态,才应当继续羁押。根据对羁押必要性事实和理由等因素的考量,羁押必要性的评估结果可以合理分层,例如,可以分为完全不必要、有必要,很必要,应当等程度。相应的,也可以根据羁押必要的层次设置分层对应的羁押必要性评估标准。三是适应实践需要,设置多样化的羁押必要性评估标准和建议标准。根据比例性原则,羁押期限应当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罪名轻重,以及可能被科处的刑罚的不同成比例对应。为确保审查结果的公平、合理,在评估标准的具体设置中,对涉嫌过失犯罪、轻伤害等相对较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标准可以相对较宽,但是涉嫌危害国家安全、黑社会性质犯罪、毒品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则应从严把握。同理,建议标准的设置也应当与罪行轻重、犯罪后果以及被羁押人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这样才能使得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注释:

[1]联合国1976年3月23日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我国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该公约。

[2]樊崇义主编:《公平正义之路——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条文释义与专题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2页。

[3]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200页。

[4]闵春雷、刘铭:《羁押的理性控制——羁押实质条件之完善》,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项谷、姜伟:《人权保障观念下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诉讼化构造》,载《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10期。

[6]参见《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44条,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标准形式审查方法研究 篇3

一、房屋登记审查标准

各国房屋登记审查标准主要有两种情形, 即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所谓实质审查, 是指登记机构必须就申请人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承担实质调查和验收的义务。此种义务不局限于我国《物权法》第十一条所规定的当事人申请登记所提供的权属证书、合同书、法院判决或者征收决定以及标明房屋位置、面积等其他必要材料进行简单审查, 还必须就该材料的真实性穷尽各种调查手段, 包括必须到房屋所在地进行实地勘验, 就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查核确认等。

所谓形式审查, 是指登记机构仅就当事人所提交材料的数目、格式、与原件是否一致等表象进行审查, 而不深究材料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如果材料表象没有瑕疵, 就可以依据材料所显示的内容进行登记。

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受理人员是否有权对房屋物权的原因关系即房屋物权变动行为进行审查。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相比较各有所长:实质审查能够确保登记与真实权利一致, 有利于减少登记错误, 提高登记的公信力;但实质审查要求登记机构对每一项登记事项都要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 必要时还要进行调查, 在交易关系日益发达的情况下, 登记审查任务将非常艰巨, 势必影响到登记的效率。形式审查最大的优点就是登记的效率高, 但其缺点是登记错误可能会较多。

因此, 房屋登记采用何种审查标准, 取决于房屋登记公信力的程度以及登记机构在保证登记效率与准确性方面的作用等多项因素。

二、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关系之现状

房产测绘是房屋登记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房产测绘成果也是建立房屋登记簿的重要基础资源。目前, 我国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之间的关系有四种情形:1.房产测绘单位完全市场化, 与房屋登记机构没有任何关系;2.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是同属于一个主管单位下的两个二级机构;3.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4.房屋登记机构没有专设的测绘单位, 只是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从事房产测绘工作。第一种情况只在我国少数城市出现, 这种测绘与房屋登记分离的做法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 现实中, 同一幢楼房中的两套户型完全相同的住宅, 委托两个测绘单位进行测绘的结果有可能会不一致, 这样的测绘成果不仅不利于维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而且有可能给房屋登记机构建立统一的房屋登记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第二、三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将房产测绘与房屋登记机构纳入统一管理, 能解决第一种情况存在的诸多问题。至于第四种情形, 大多出现在不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的房屋登记机构没有专业的房产测绘单位, 一些地区甚至还存在无证测绘的现象。

三、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的实质审查抑或形式审查之简析

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承担实质审查抑或形式审查义务, 关键在于房屋登记机构与房产测绘单位之间是何种关系。笔者认为, 在房产测绘单位完全市场化或与房屋登记机构为同属于一个主管单位下的两个二级机构的情形下, 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应承担形式审查义务;而在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实质上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情形下, 房屋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应承担实质审查义务。

1. 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的形式审查

笔者认为, 在房产测绘单位完全市场化或与房屋登记机构为同属于一个主管单位下的两个二级机构的背景之下, 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承担形式审查义务, 其理由如下。

一方面, 房产测绘单位完全市场化, 亦即房产测绘单位是一个中介机构, 作为企业法人, 其成立的前提是必须完全有能力提供准确的房屋面积具体数据。

另一方面, 房产测绘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业务, 在登记机构与房产测绘单位脱钩的情形下, 登记机构根本没有房产测绘方面的资源, 此时如果要求登记机构承担实质审查义务实属勉强, 也有失法律的公平正义。

2. 登记机构对房屋面积的实质审查

笔者认为, 在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实质上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背景之下, 登记机构应对房屋面积承担实质审查义务。

首先, 所谓“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实际上是指一套人马做两份业务。具体而言, 房屋权属登记与房产测绘都由同样的登记工作人员去完成。当然, 这种情形要求测绘人员也必须具备房屋登记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当房产测绘单位与房屋登记机构合二为一时, 要求房屋登记机构承担实质审查义务, 体现了登记机构权利义务责任相一致原则。

标准形式审查方法研究 篇4

会议首先对《摩擦焊接钻杆》等14项行业标准进行了复审, 确定其中9项行业标准需修订, 一项予以废止。对《输送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等19项行业标准草案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审查, 所有项目一致通过。19项行业标准包括10项制定标准和9项修订标准, 涵盖了热采井管柱、特殊螺纹套管和油管、膨胀管、非金属及复合管等石油管领域最新的技术热点, 对适应目前日益严苛的油气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任务繁重, 但是通过分组讨论和合理的时间安排, 顺利完成了所有审查工作。会后, 各标准起草工作组将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标准草案, 并及时返回标委会秘书处做下一步工作安排。

标准形式审查方法研究 篇5

六个专家组按照GB/T1.1、GB/T1.2的要求对六项标准从标准技术先进性、内容完整性、可操作性, 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性以及编写规范性等方面进行了逐条逐段、认真细致的审查。经过专家组认真细致的审查, 代表们一致同意六项标准通过审查。

修订SY/T 6151-1995《钢质管道管体腐蚀损伤评价方法》, 主要是采用了Rstreng方法替代原标准中ASME B31G-1991的方法, 基于损伤尺寸和最大安全工作压力来划分腐蚀损伤的类别, 为制定修复计划提供依据。原标准中采用的计算方法过于保守, 修订之后的计算方法更加准确, 腐蚀损伤评定类别也更加符合管道实际情况, 可操作性更好。

修订SY/T 5919-94《埋地钢质管道干线电法保护技术管理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全部更新, 并结合国内管道管理和生产实际编写而成;内容先进、完整、可操作性强, 对埋地钢质管道线路阴极保护管理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在役油气管道焊缝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技术规范》在本行业内首次规定了采用超声相控阵及多探头技术进行在役油气管道对接接头检测的相应技术内容, 就该检测技术方法和缺欠评定两方面内容作了详细说明, 可用于在役油气管道对接接头检测的工程实践, 便于与国际在役油气管道检测标准接轨。

修订SY/T 6382-1999《输油管道加热设备技术管理规定》。标准中增加了加热设备与燃烧器的合理选型、余热回收、燃烧自动控制模式;增加工业锅炉的经济运行分析依据;在技术指标方面引用了最新技术标准, 明确了加热设备热效率测试指标;增加了停炉保养章节等内容, 保证了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井下作业规范》是首次针对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修井作业编制的技术标准。标准总结和吸取了国内外储气库注采井修井过程中的经验, 规范了储气库修井作业行为;在提高我国储气库注采井修井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标准形式审查方法研究 篇6

1 主要问题和原因

申请表是申请情况的基础体现,但申请人往往在申请表的提交及内容填写方面出现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

(1)未正确使用报盘软件填写申请表提供的电子信息不能导入SFDA行政受理服务中心受理系统,或生成电子报盘时未同时使用该软件打印申请表,导致提供的纸质信息与电子信息内容不匹配。

(2)忽略申报信息的前后一致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等信息填写未能与《药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中的内容一致。

(3)认证范围不明确认证范围要包含在《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范围中,填写严格参照填表说明的要求,对于认证剂型有2个以上生产地址的,还要注明相应生产地址的认证剂型。

(4)认证生产线条数填写与实际情况不符混淆本次认证制剂生产线条数与申请表中前列对应的“企业全部制剂剂型、生物制品品种、原料药车间、中药提取车间名称”的区别,仅本次认证的生产线填写该项内容,认证的中药、生化剂型中如有前处理、提取车间也应填写。准确填写本次认证生产线条数,该项内容将作为本次认证收费的依据。

(5)未能按要求提供相应附件材料申请人多未能按照填表说明的要求在申请表后提供药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复印件及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的药品注册证复印件,药包材注册证等。申请表后附的企业生产剂型和品种表,为企业生产范围全部剂型和品种表,而非本次申请认证范围剂型和品种表,且表中填写的药品名称、规格、药品批准文号及标准等信息与申报资料中的相应内容前后一致。

2 2009年主要问题分析

2009年SFDA受理的224条GMP认证和22条续展申请的补正内容和出现频次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补正率较高的的内容集中在资料1、6、11、13,且GMP认证和续展申请的错误出现情况基本相同。

(1)资料1《药品GMP认证申请书》,同时附申请书电子文档。申报未按要求提供,出现GMP认证补正频次312次,续展申请补正频次26次,问题包括:申请资料份数;申请表、电子报盘;认证范围填写;认证申请线条数;企业全部剂型和品种表。

(2)资料6企业生产范围全部剂型和品种表;申请认证范围剂型和品种表;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等有关文件材料的复印件;常年生产品种的质量标准。申报未按要求提供,出现GMP认证补正频次286次,续展申请补正频次31次,问题包括:①提供企业生产范围全部剂型和品种表及申请认证范围剂型和品种表,涉及的信息应与提供的药品批准文件中相应内容一致。申请认证范围剂型和品种表中还应注明常年生产品种。②提供申请认证范围剂型和品种表中全部品种的药品批准文件。新药证书、药品注册批件、生产批件等相关文件中,药品名称、规格、企业名称、生产地址、执行标准等均应与申请表、本次申请认证范围剂型和品种表、药品生产许可证及营业执照中相应内容一致,如发生过变更,还需提供相应补充申请批件复印件。提供的所有文件均应在有效期内,如注册批件已过期,目前可提供该品种再注册受理通知书复印件[4]。③提供常年生产品种的质量标准复印件,如为药典标准,可不提供。

(3)资料11检验仪器、仪表、量具、衡器校验情况。申报未按要求提供,出现GMP认证补正频次56次,续展申请补正频次7次。检验仪器、仪表、量具、衡器校验情况应保证均在有效期内,有效期可以通过检验日期、校验周期或是校验有效期截止时间体现。

(4)资料13企业符合消防和环保要求的证明文件。申报未按要求提供,出现GMP认证补正频次106次,续展申请补正频次7次。该项文件中,企业名称、生产地址、生产范围都应与申请表中内容一致,如变更过企业名称,可同时提供变更名称的证明文件,如有有效期,申请时间应在有效期内。

3 讨论

从以上常见问题可以看出,申报资料的形式审查更侧重于资料的齐全、前后一致及有效期限等的审核,但因审核要点过多过杂,企业准备资料时往往容易出现遗漏,如能对相应法规和行政受理服务中心公布的GMP认证申办须知熟练掌握,并多加注意以上共性问题或处理原则,就能准确的提交GMP认证申报材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注射剂、放射性药品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生物制品),http://www.sfda.gov.cn/WS01/CL0121/24136. html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注射剂、放射性药品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生物制品)续展审批,http://www.sfda.gov.cn/WS01/CL0121/24138. html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国食药监安[2005] 437号)[S].2005

标准形式审查方法研究 篇7

全国工业玻璃和特种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璐与国家建材工业太阳能光伏(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肖鹏军分别主持了标准审查会与启动会,首先由标准编制组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标准的制定及试验验证情况,与会代表对《太阳能用玻璃第3部分:玻璃反射镜》等三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逐条审查,从标准的名称、术语和定义、要求,检测方法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最后审查组一致通过了上述标准送审稿。

《光热玻璃反射镜面型测试方法》标准的制定则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光热反射镜的标准系列,规范反射镜行业秩序。反射镜面型是影响光热反射镜聚光效果的重要指标,该标准的制定将填补这一空白,特别是对槽式抛物面光热反射镜意义重大。

上一篇:责任成本核算下一篇:寻找回来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