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养措施

2024-10-02

能力培养措施(精选12篇)

能力培养措施 篇1

当前, 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城市学校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务工子女, 他们由于在生活学习环境、学习基础与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 尤其是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差异较大。如何在优质资源均衡教育背景下强化外来务工子女综合能力培养, 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 在这一方面开展了探究与尝试, 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针对学习基础差异, 提升学生分析梳理能力

外来务工子女在语文学习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各不相同, 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也有着较大差别。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务工子女, 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差异性是每位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回顾, 认真梳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一是学会回顾旧知。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中没有回头看的习惯, 对自己在过去一段时期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能力等没有客观全面的评价, 导致不知哪些环节还需要强化, 哪些方面是薄弱之处, 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笔者在教学中专门针对外来务工子女进行了技巧指导, 要求他们认真回顾上一阶段语文学习情况, 对语文学习做全面的评价, 并在这一过程中回顾已学知识, 做到温故而知新。

二是学会筛选重点。抓不住重点就难以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方面没能够突出重点, 眉毛胡子一把抓, 结果时间与精力并不允许。针对这样的状况, 笔者指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步筛选, 已经掌握的、较为基础性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 转而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应用于重难点, 将学习中的重点突出来, 给予精力与时间的倾斜。

三是学会针对弥补。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 和其他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通过指导学生回顾旧知、筛选重点, 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哪些短处,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制定复习巩固计划, 让学习回顾更具针对性, 为下一步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二.培养良好预习习惯, 提升课前自主预习能力

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在语文学习中缺乏预习的习惯, 将学习活动完全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 这样的状况导致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 课内互动难以有效开展, 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是充分重视预习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了预习重要性的教育, 让学生明白, 充分的课前预习活动既是教学活动环节的有效前延, 同时也是为课堂学习进行的基础工作。只有在课前预习中做好充分准备, 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 尤其是在解决了基础性问题后, 能够为课堂教学节约大量的时间, 更好地用于重难点突破。在语文课前预习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 同时还要筛选出难点方面的问题, 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开展课堂学习。

二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许多学生在预习中虽然投入了时间与精力, 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这与学生的预习技巧不足有重要关系。笔者在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的预习经验, 一方面从教学刊物教学网站上搜集下载了大量的预习方法, 在班级板报、自办小报等载体上公布, 供学生学习借鉴, 同时还要求班级中语文学习较好的学生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的预习经验, 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借鉴的成功预习方法。

三是结合实际吸收运用。在提供了先进的预习方法之后, 笔者还要求学生科学运用、灵活运用, 决不能单纯地按照拿来主义、形式主义的方式直接运用。每一个人在语文学习中的基础与能力不一样, 思维方式与角度也不一样, 在预习方法技巧方面没有现成模式验可以参照, 也没有完全适合所有人的万能经验, 学生在预习技巧的掌握过程中, 应当做到借鉴吸收与内化相结合, 将先进的预习经验与自身学习实际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实际效率。

三.课堂强化模式改革, 提升合作学习探究能力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的目标。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在本校学习之前, 经历了多个学校的学习, 有办学质量较高的公办学校, 也有质量参差不齐的民工学校, 在曲折辗转的求学过程中, 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得到均衡培养。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模式改革, 让这些学生的合作学习、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是学会相互合作。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合作意识, 针对这样的状况, 笔者将外来务工子女均衡地分进班级各个合作学习小组, 每一个小组都有语文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牵头, 中等生、学困生均衡分布在各个小组之中。在小组成员分布的过程中, 笔者充分兼顾了外来务工子女的分布, 保证他们能够有效融入到小组之中。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协作, 学会怎样与他人合作学习, 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变个体学习为集体智慧共同克服。

二是勇于提出观点。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在语文学习中, 虽然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但是在表达讨论的积极性方面较为滞后。针对这样的状况, 笔者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都要重视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参与性, 鼓励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表看法, 积极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在学生的引导鼓励下, 这些外来务工子女从内向害羞到积极发言, 有效实现了能力的提升。

三是善于总结成果。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 如何提高学习成果的科学性与完善性,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笔者要求每个兴趣小组都要进行学习成果的总结, 在总结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这些外来务工子女首先发言, 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 有助于训练他们的总结梳理能力, 也能够让他们进行对照, 发现自身思维方式方法的不足, 提高学习成果的全面性。

四.搭建读写训练平台, 提升语文综合读写能力

对本校外来务工子女语文综合能力考核分析可以发现, 读写综合能力低下是大多数外来务工子女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针对这样的状况, 笔者积极搭建读写训练的平台, 努力为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一是课程设置统筹兼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并没有专门的读写课程, 笔者在学校研究课题的分支下, 专门设置了读写训练课, 每天下午上课前二十分钟为读写小课。在读写课上主要开展三种类型的训练, 一是要求学生阅读指定书目,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汇语段, 学习借鉴文章的间架结构, 并做好读书笔记摘记工作。其次是进行写作技巧指导, 安排学生开展片段描写、特写等训练活动, 针对作文教学环节存在的薄弱之处进行针对性巩固补充, 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技巧。另外还进行了口头小作文训练活动, 按照指定课题, 以学号为顺序, 进行一分钟口头演讲,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是发挥读写阵地作用。为了营造浓厚的读写氛围, 笔者在读写配套阵地建设上开辟出了读写园地、每日一拼、每日美文等专门栏目, 每天都有学生轮流摘记优美的语段供学生阅读朗读, 同时还积极发挥读写手册作用, 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五十万字, 摘记读书笔记不少于四十篇, 其中对文章间架结构的提纲提炼不少于十五篇, 将读写阵地与读写工具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的读写训练活动更加有效, 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是运用竞赛激励手段。以赛促学是许多语文教师在培养外来务工子女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常用的激励手段, 笔者针对学生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要求, 定期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或展览活动, 如口头小作文竞赛、读后感征文竞赛、命题作文竞赛, 以及读书笔记展览等, 让学生在这些具有竞争性的活动中激发动力, 积极投入到读写活动之中, 从而实现读写能力的快速提升。

五.引导观察社会生活, 提升学生素材搜集能力

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在写作活动中素材匮乏, 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并且枯燥干涩。为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笔者从提升学生素材搜集能力这一切入点入手,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研究生活, 筛选和搜集出有价值的信息。

一是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要求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 例如群众生活的变化, 社会风气的转变等, 让学生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 要认真观察周围的生活, 从中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并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有助于学生逐步积累写作素材。

二是指导学生发掘校园亮点。校园生活距离学生最近, 校园人物与学生朝夕相处, 校园中的各种亮点也能够成为学生发掘的重要素材。对外来务工子女而言, 他们在校园中能够有效融入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较大意义。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融入校园生活的同时, 认真观察校园中的各种亮点, 如良好的校风、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严谨的学风, 等等。这些方面不乏先进的学生典型, 他们在观察中可以搜集到大量的有价值的素材, 为作文写作积累了底蕴。

三是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对外来务工子女而言, 他们所经历的生活环境、区域相对于其他学生要复杂得多, 教师要引导他们对每一处生活环境所经历事件中的社会热点进行回忆、观察、发掘和思考, 从中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提高思维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 针对外来务工子女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状况, 广大语文教师应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培养, 努力整合各种资源, 积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能力培养措施 篇2

土木建筑学院工程管理0701班李壮20074150104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更要具备良好的创心能力,但是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说目前创新能力是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欠缺自我培养

【正文】

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一般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新理论、新构想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创新战略的要求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因此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如何?

受我国当前社会大环境或者我们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比较低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创新意识。

造成我国大学生创新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待改革。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学生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强化训练来取得正确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便趋于收敛,在处理问题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这无疑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二是我们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非常快捷,并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开始逐步地发展。但我们并没有发现并利用好我们好奇心,养成创新意识。同时,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我们往往只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而努力。

2、知识覆盖面窄。

大学学习的针对性极强,专业划分很细,这样固然可以使自己所涉及的知识更加精通,但是也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据我了解,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因为种种原因很少踏进图书馆。创新是要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要将自己新颖的想法变成现实,更需要对各个方面的知识加以综合利用。知识面狭窄直接禁锢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

展。

3、创新精神不佳。

大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创新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大学生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行动的信心。另外,大学生也缺乏创新的毅力,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大学生该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创新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呢?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勇于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大学生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创新能力。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并结合自身的大学实践经历,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1、善于观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

在创新的环节中,积极观察,发现问题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要积极的、主动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去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从中发现创新点,为创新打下基础。同时我们要善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开辟新的领域,著名的美籍华人、诺贝尔奖的得主杨振宁来华讲学时谈到,在外国学生眼中,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非常出色,但他们胆子小,教师没讲的不敢想,教师没教的不敢做,所以中国没有在人文、科学等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确实,我觉得现在我国大学生“拿来主义”思想浓厚,一切都以现成的为准,极少有人会想过要创造出来一些东西让别人“拿去”用,这就是我国大学生思维定势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善于观察,打破思维定势。

2、涉猎群书,扩宽视野,扩大知识覆盖面。

大学期间我们的时间很充裕,我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尽量打破专业束缚,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通过各学科知识的融合、渗透、转化,使自己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造思维能力,为自己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大的空间。

3、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类竞赛,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总体部署下,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等都给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科研训练项目。目前,全国性的大学生赛事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当今,国家和社会上都十分注意引导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不同方式的奖励或认可。积极参加此类竞赛可以锻炼我们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经历。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在扎实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地参加各种科研竞赛活动,逐步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

能力培养措施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 自我管理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66-03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概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学生的比例在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效的管理上面,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能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甚至对于社会稳定也有很大的影响。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一些自我管理问题暴露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差

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可以自我控制更多的时间;一些学生没有确切的生活和职业生涯规划,生活和学习混乱和困惑。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动机,没有老师的督促,时间观念和纪律不强,缺乏学习自主权,计划和目的是相对匮乏。

(二)生活自理能力欠佳

当代中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和青少年,一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可是,学生价值观还不成熟,碰到事情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强,很容易因为各种挫折和失败而沮丧,对自己没有太多的自信。面对生存的竞争会感到压力,甚至危机的心理困扰。

(三)未来的发展前景

人生计划是成功的关键。通过面试和调查,60%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计划,没有计划进行自我管理的目标,没有深入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准备好面对社会现实,不考虑职业发展。总是很忙的每一天,但不知道为什么而忙。

二、中职生自我管理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学生家庭文化缺失

在中职学校中,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这些孩子充满了爱,对待孩子,父母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所有需要,帮助他们解决所有的困难,即使他们的孩子长成了大人,也还是把他们当作孩子,为他们做一切。家庭教育的后果是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能真正理解如何来培养一个有竞争力的孩子。

对于孩子,父母总是想着单方面的去付出一切,给孩子想要的一切,不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果实的快乐,因而,这些孩子,不懂得自己管控,碰到问题总是第一个想到父母,让别人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的依赖心特别强,没有自控力,缺乏团队协作能力。不能在团队活动中合作,不能承担麻烦,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

(二)中职学校社会因素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信息日新月异,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着当代中职学生,其价值取向也多样化。另一方面,学生的心智还在成长阶段,不能很清楚地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个性,而且一直以来的环境,让他们也忽视了道德修养,导致部分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偏差、道德失范、甚至道德沦丧。

(三)学生深受互联网的影响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各种大众媒体充满了人们的眼睛和耳朵: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和互联网的出现,使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更现代,各种各样的媒体优势,更加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信息。学生通过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开展文化资源和信息访问。学生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制力不够强,很容易被如毒品、色情、暴力、血腥、反动等不良信息诱导,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部分学生积累了心理层面的负面因素。

(四)学生个人自身的影响

初中生活与中职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习惯了初中生的角色,进入中职学校后,面对生活中的习惯、行为、人际交往、学习方法如突然变化,难免会有些学生感到困惑和无奈。生活中,没有父母,各种生活琐事,如洗衣、买生活用品等都靠自己;在学习中,中职教学方法的变化,自由时间的增加,每个人都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人际交往方面,与初中相比,中职学校的社会活动比初中生时候的要多些,学生也会参加某些社会实践活动和集体活动,所以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有的学生认为有父母照顾,教师管理,产生了一种放任自己的心态,没有完成由初中生到中职生的过渡,因此,当他们刚刚进入中职学校,心态还没有准备好,导致很难适应这样的生活变化。这部分学生在没有家长的督促下,老师教与学生互相帮助,容易产生疲倦,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足,沉溺于网络或游戏,浪费了很多时间,甚至放弃了学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或过低。

三、学生自我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一)有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学生的自我管理,其实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思想层面的东西,他需要外界良性价值观的疏导才行,是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的主观行为上的表现,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体,职业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因此,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开展中职生自我管理,其实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有个良好的身心,现代教育,注重的是实用性教育,学校出来的学生要能有一些基本的工作素质和心理状态,才能很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否则,就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社会,而且,学校也应该起到这个作用。当前,一些学生也确实在很多方面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通过这种自我管理,来实现学生学习状态、生活状态的提升。

(三)有利于加强社会和学校的稳定

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有效地减轻学校的管理压力,维护社会的稳定,曾经有人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的堕落,不仅让学校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比如犯罪率高、失业人员增多等。

(四)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科技发展迅猛,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基本心态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养成一个懂技术、爱奉献、够专业的学生,也就是我们中职学校对社会做出的重大的贡献,让他们回归到他们发展目标中来。

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培养学生制定个人规划

首先,我们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立一个生活和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就是学生的个人发展要和团队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各种因素,来引导自己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我们做的每个阶段都要有计划,有措施,准备相关工作、教育、培训计划的行动、每一步、项目的时间、措施,作出合理安排。

学生贾某自进入某中专学校后,意志低沉消极,进入中职学校后,生活混乱,没有规律,厌倦学习,班主任看到了很着急,在了解他的内心情况后,他鼓励贾某多听听学校的生活和职业规划课程,激发他对自己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评估。在对他所选择的专业进行详细分析以及个人兴趣和喜爱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信心。选择自己喜爱的兴趣点,确定自己的优势,结合个人实际合理进行规划,每学期的实践和内容做出合理时间安排,通过这些教育,学生贾某慢慢树立起了对学习和对生活的信心,慢慢地,学习和生活都规律了起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二)塑造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

学校应该创造一个民主、团结、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自我管理深度的概念,以便学生采取主动自我管理。

在共同的目标,团队合作和团队学习、团队的所有成员在一起,团队成员可以志愿为团队作出贡献,这样不仅增强自己的成员的责任感,全面发展自己,也加强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调查发现,某班级学生学习、生活规律,班级的总体期末分数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所以,总的来说,集体的自律管理对班级整体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帮助的。

(三)鼓励学生进行创业的实践

在中职学校实施创业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不仅为毕业生开拓新的就业想法,也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市场,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生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合理开发资源,困难的企业如何转变利润,如何开发新项目等问题。此外,学校可提供一个商务平台。如,张某进入某中专学校后,努力钻研经济学方面的东西,然后在中二的时候,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进行创业,就是利用寒暑假的时候销售他自己制作的小礼包,由于做工精细,每天销售一空,到假期结束的时候,很快把他自己学习期的生活费都赚回来了,而且通过这个体验,也让他接触了社会,丰富了个人的经验。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从内心层面认识到自我管理带来的好处,让学生学习怎么样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让学生来学会自我鼓励,培养学生对学校、对家长、对社会的感恩心,消除不良的消极情绪,不怨天尤人,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某中专学校的某班级,班级共有42个学生,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很多学生自认为来中职学校的是差生,所以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逃课、旷课等违纪现象发生的频率非常高,感觉自己的前途没有出路,很多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班主任看到这个情况非常着急,因此,对其中5个违纪现象特别严重的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坦诚交流,学生刚开始的抵触情绪特别严重,后来,看到老师这么真诚,因此,慢慢接受了,也愿意跟老师交心,他们坦诚道:觉得在学校学的再多都是没有效果的,社会对中职学生的接受意愿度比较低。老师针对这种情况,给他们打气,给他们列举中职学生成功的例子,各行各业其实都能出状元,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用心做事,良心做人,才能取得好的成绩。经过老师的教育,他们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向上,也慢慢戒掉了网瘾,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职业的优势,树立起了对未来的信心。后来,在期末的考试成绩中,该班级的成绩名列前茅。

五、总结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良性改造的过程,是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的管理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学校的有效疏导、家庭管理的环境,要对学生产生积极自我改造的想法,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也肯定会对学生的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积极的影响,会有效减轻学校的管理压力,同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工作素质和学习状态,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国兴.中专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赵誱.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

[3]董婷婷.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4]郑红霞.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考查与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范文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6]卢秀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下降的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

[7]杨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

[8]王玉环.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工作策略[J].交通职业教育,2008

【作者简介】翟小萍(1981— ),女,广西北海人,法学学士,中专讲师。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措施 篇4

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入学的儿童, 说话常常不完整, 不规范。因此, 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 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 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在阅读识字教学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 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学生的“对话”, 教师与课本, 课文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这三者的交际。

二、创设情境, 让孩子们乐于说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 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 提供语言的材料, 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 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 乐于交际, 善于交流, 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 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1.关注日常生活, 创设交际情境。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 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 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就会感到亲切, 乐于表达。2.设计主题活动, 创设交际情境。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 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 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 围绕主题, 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 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3.巧妙布置作业, 创设交际情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 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 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 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 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 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 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利用一切机会,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1.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 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 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 所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 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 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 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 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 提高说话质量。2.活动之后话活动。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 在活动之后, 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 余兴未尽, 在这种时候, 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 这样, 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 而且有话可说。这时, 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 用词是否恰当, 语言是否流畅等, 久而久之,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3.在发生突发事件后, 进行即兴说话训练。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 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充满好奇, 这时候,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我班学生小李捡了同学的尺子, 据为己有, 别人索取时他还振振有词。我就引导学生对此事进行讨论。讨论中, 学生们各抒己见, 对小李进行了批评, 这既使大家受到了教育, 又进行了口语。4.利用电影、电视节目进行说话训练。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 学生都非常喜欢观看, 教师可从学生爱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中找到切入口, 通过多种形式, 进行说话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 不是学来的, 而是在交往中训练出来的。小语会副会长崔峦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现在, 全社会的人都以口语交际为主要表达工具。实现四化, 建设两个文明, 需要大批专门人才, 更需要有口才的人, 不仅日常生活离不开它, 而且在传授知识、传递信息、洽谈业务、处理问题, 以及做复杂的思想工作等方面都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口语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而作为教师,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任道而重远。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多给学生机会, 激发其表达的欲望, 把握契机, 有步骤地进行指导, 学生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口语交际之“花”就会遍地开放。

摘要:口语交际是一门艺术、一种工具, 也是一种能力。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 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 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利用一切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能力培养措施 篇5

摘 要:当今社会,创新已日趋重要,它不仅存在于成年人的四周,更体现在学生世界里。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新作文的命题,使其立足于实际生活;认真研究教材,开拓学生的逆向、发散性、变通思维;从关键语入手分析文意,填补学生的艺术空缺,引导踊跃发言、自发探索的课堂氛围。把教学实践和创新融为一体,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

关键字:高中语文 培养 创新 方法

引言:步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在教育领域肩负着振兴民族、整形经济等众多责任。而职业学校作为背负着培育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教育中更要狠下功夫。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更应密切结合社会发展,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着手,适应时代需要。至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的性思维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提升教学水平

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从思想认知,知识层面,工作行为方式等方面勇于挑战,完善自我,教学不停留于有限的书本知识,要依照职校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教学,从而达到更新观念,符合时代需求等目的。教学中,要勤于发现能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挖掘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巧妙运用、创新更加有效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授课本知识时,注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和自身潜能,良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要悉心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而且还要留出时间使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真诚爱护自己的学生。用批判的目光审视自身事业,以创造性思维从事自身工作。

善于培养、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使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与创造教学相互交融,达到求异性、新颖性。抛弃固有模式,抓取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灵活培养学生的创造灵感。同时自身起到引导作用,不仅提高学生的创造个性,也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及保障就是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不一味的以教师为教学中心,使学生脱离被动接受状态。如果学生长期处在缺乏师生交流,师生彼此相互隔阂的状态下,思维的创造力就会受到极大的捆绑束缚。久而久之,就不能独立判断,禁锢创新,创造性的有力发挥。因此,在面对现代素质教育理论的要求时,必须冲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阻碍,认可学生情感、智慧;保护学生兴趣、个性;培养学生进行思维创造;构建一个民主、自然、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驾驭知识,全面实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师,应适时放下身份,从讲台上走下去,进入学生的内心,进行趣味性教学。并主动参与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成为知识学习中的共同进取者、朋友,有力引导学生愉悦的进行学习,丢掉思想包袱,充分启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开启学生的求知欲望,创建信任与尊重共存的学习氛围。毕竟,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好的进展;才能使他们乐于发表意见,敢于提出自我见解,多角度发挥利用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学习消化知识。

三、鼓励学生发表自我意见

创新源于不断地质疑和发现,我国明代思想家、教育家陈献章曾告诫:“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有力推进,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人更容易产生创造欲。身为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环节,它是沟通学生与教师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反馈学生吸收教育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因此,不要因为学生不喜欢就减少或者放弃这个举措。而且,在教育学生方面,不能够一味的遵从课本知识及权威证实,要从自身出发,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当前教学知识的欠缺,发现不对时要能及时的大胆质疑和推翻现有理论。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应在适当的时机中多设置一些悬念,全方位的发散开拓学生的脑部思维,并起到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我见解的作用。从根本上做到教和学两方面相互影响、促进,得到最大化的知识提升,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的发展。

四、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否定任何一个受教育者,使鲜花与小草一同享受沐浴教育的光束,是教师必须尽到的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认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不讥讽鄙夷学生,宽容对待学生所犯错误并给予改正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注重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要从内心关护后进生,保护其自尊心。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应教育学生之间相互关心,彼此尊重。使优秀学生做到不自傲,不鄙视后进生;使后进生做到自强不息,有自信,并创造条件,给后进生机会。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章采取不同教学方式、思路和手段,善于推陈出新,充分给学生创造全新的感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取心、活跃的思维,让学生解放身心,做到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力。同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评价、肯定,对学生的标新立异、思维多样性采取保护,重视学生的微小创新,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上的自信心信心。

五、总结

身为21世纪的高中语文老师,要做到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文学等领域的新型人才。这不仅意味着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依赖感,对文本的熟悉感,还应该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感知和认识文字世界里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探寻出得以体现语文学科特征以及贴合学生发展个性的适当融入点,开设专属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要学习、爱学习,切实做到培育、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培育方针。

参考文献

[1] 崔彩琼.新课改下创新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

能力培养措施 篇6

[关键词]题干 大意 体裁 推理 推测 养成

阅读理解试题是对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它侧重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语言信息和综合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理解语言信息,推断一些隐含意义呢?我认为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关键。

一、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先看试题,再读文章。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未陈述的观点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比,有根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特别适用于对图形表格类题材的理解。

二、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当我们在答阅读理解试题时,应该先通读试题(不包括选项),弄清考查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通览全文,从整体上掌握大意,这是快速阅读中很重要的一步。在通览时,我们应该学会找主题句。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用归纳法撰写的文章,都是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在后。这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大都遵循一般到个别的写作程序,即从概述开始,然后加以细述。这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第一句。当然,有些文章没有主题句,需要作者自己去归纳。

三、根据体裁选择阅读方法

阅读理解题材可包括日常生活、人物、史地、政治、科技、经济等,体裁不一,有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说明文及新闻报道,这就要求考生不仅知识面要广,阅读理解能力要强,还必须根据文章的体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争取最快的阅读速度。

例如,记叙文是用来叙述的一种文体,读者应把握文章的主要线索时空顺序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议论文是用来表达作者观点的一种文体,我们要找出论点及论据,理解作者的写作态度;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性与交际性很强的文体,我们应该采用对比阅读法,将题干与文章结合在一起阅读;对于新闻报道,我们则应该弄清新闻事件的内容、日期、经过、涉及人物及具体数字、结果及作者的态度。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理解就会更为容易。

四、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深层理解。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infer , imply ,suggest , indicate 等。

五、运用构词法、语境等推测关键词义

阅读文章时,理解词义是基础。同一单词往往语镜不同而产生词义变化,只有根据上下文,正确掌握适应具体语境的词义,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但大部分生词的词义可以结合构词法、文章中的语境,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猜测,体会意义。这样不仅可加快阅读速度,而且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考试中常用的题型,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不能一遇生词就急于查阅词典,但如果同一个生词在阅读中遇到三、四次后仍不能理解,则应求助于词典。我们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

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日积月累出成果

1 . 养成默读的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

能力培养措施 篇7

一、重视基础知识, 培养基本技能

学好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初三学生大约已掌握近千个单词, 已经学习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一般将来时, 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 并列句, 状语从句, 宾语从句等。所以这时可以开始培训学生的写作。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 因为所有的英语句子都是这五种句型的扩展和延伸。动词的时态变化是英语区别汉语的一大特点, 因此, 教师应对初中阶段的各种时态加以讲解并加以强化训练, 让学生彻底搞清楚各种时态的含义及用法。单词和短语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词句等语言基础。要通过完成句子、联系延伸、造句等方法, 让学生熟记所学单词短语, 不断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可见学好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会作文的基本前提。

二、重视范文引路,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范文引路, 即仿写, 由模仿而创运, 它也是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模仿式写作中, 格式、构思、表达方式等均可模仿, 但必须要求学生灵活变通, 切忌死搬硬套, 语句要通顺, 符合英语表达方式。比如, 教师可以“我的考试体验”为题让学生作文。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平时感受, 写成英语文章。对基础薄弱的同学, 教师可给出对应英语范文“My Experience in Examina-tion”:In my opinion, examination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in school life.I have gone through all sorts of exemptions since my primary school.I have tasted the flavor of happiness and sadness.Before examinations, I always have a hard time and don't know what to do.During examinations I feel nervous and sometimes my mind becomes blank.Only after examinations does the world seem to be bright again and am I brimming with vigor.We often complain that our teachers make trouble for us on purpose.But it is not true.The fact is that examinations are just a way to help us do better in our study.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当然, 仿写不是目的, 而是练习写作的一种手段。

三、设置任务, 培养学生写作思维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应设置一些观点交换任务和解决问题任务,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并非只在书面写作中, 而是语言各种表达能力的有机结合, 形成一个立体轨迹的过程。1) 观点交换任务 (Opinion exchange tasks) :观点交换任务是指学习者讨论、交换意见, 而不必达成统一意见。例如, 在阅读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课文后,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 Wheredid you go on vacation? (2) What sports do you like to play on different vacation?Why?2) 解决问题任务 (Problem-solving tasks) :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能力, 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Where’s the post office?关于问路和指路的对话内容后, 教师可以设置几个情景: (1) Gina is going to get some money from the nearest bank But she is new here.She doesn’t know the way.She is asking for help. (2) You are in Haikou.You are new there, and you want to watch the 2008 Olympic Games.You need to find the stadium.这项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问路及指路方式, 使之学有所用。这些任务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学生写作训练的规范化、多样化

教师应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标点, 对各种文体特点、格式要讲清楚, 使学生熟悉规范的书面表达形式, 用正确的标准评析和规范自己的书面表达。多样化表现在: (1) 在Listening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听懂听力试题之外, 还应该让他们在练习的基础上复述听力材料, 有时还要求学生把听到的材料内容写在作文本上。 (2) 在Reading教学中, 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自己的语言, 而且人称、时态要做相应的变化, 这样既能搞懂本意, 又能用同义句进行表达, 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3) 在Dialogue教学中, 除了听录音、对话, 表演和编写相似的对话外, 还要求学生把对话改写成一段短文。在改写短文的过程中, 要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和前后的逻辑关系, 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

五、总结

能力培养措施 篇8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会计岗位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 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据世界有关经济组织预测, 到2020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 会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会计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会计人才已经成为市场的“商品”, 用人单位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下, 要求所选用的人员必须立即进入“实战角色”。大量事实表明, 具有一定会计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人才, 在会计工作中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尤其是在处理复杂会计事项时更能独领风骚。

会计职业判断是现代会计实务的重要特征, 也是会计人才必备的专业技能。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建立在会计专业基础上的一种判断, 它是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的情况下, 按照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依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 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料, 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 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合理合法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培养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构筑与完善支撑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 是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会计职业判断显然是会计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它的研究有迫切的需求,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是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工作的主力军, 学生在校期间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培养的重点。

二、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存在的困境

(一) 高职学生阅读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

从高职会计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看, 学生学习压力大, 对于枯燥的数字, 大量而又反复的会计分录比较反感, 有厌学情绪。在各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历来都是最难学的财经类专业之一。近年来, 学生的会计证、助理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调查看,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 没有正确掌握有效学习及思考方法, 对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形成不足;随着信息手段的普及, 现代人的阅读能力有所下降, 高职学生在处理会计事项时存在不能准确通过阅读、问询等方式了解事物实质的困难, 直接影响学习及工作的开展, 表现为:学生对案例分析题畏惧, 害怕处理复杂事项等。

为配合课题需要, 了解大学生课外文化生活, 提高阅读能力, 2011年11月14日~11月15日,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一共发出210份, 实收208份。调查面向会计系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 大一129份、大二39份、大三40份。通过调查分析, 大一新生与大二、大三同学相比课外阅读的态度较好, 但主要的课外阅读多由兴趣爱好指引。

通过调查, 可以看出当前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明显不足, 阅读率普遍偏低, 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这与建设和谐校园是不相符合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可以涵养性情, 陶冶情操, 培养直面人生的心态, 形成成熟的性格,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认知速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希望这次调查活动能引起学校的关注, 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 改正错误, 克服缺点, 把课外阅读搞得更好, 更全面, 更有意义, 并能够就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更好的建议, 更好地指导大学生们读好书, 好读书!

以下列举问卷相关内容:问卷调查的第四题是问:“你经常去图书馆吗?”大一新生有83%同学每周都会去图书馆2~4次, 大二有76%同学每周都会去阅览室2~4次, 大三有70%同学每周都会去图书馆2~4次, 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下降, 虽然下降的百分点不是很大。据调查:很多大二大三的同学之所以去阅览室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 这也为这次调查所显示出的数据提出了质疑, 数据不是很可靠。问卷调查的第五题是问:“你所处的阅览环境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有83%的同学认为图书馆“设施不完全和书籍太少”, 这是较大的阅读环境问题。虽然我们学校有新建的图书馆, 但是图书馆尚未对外开放, 所以目前一直都在学校二教下面的几间阅览室中看书, 场地确实很有限。同学们很期待新图书馆早日开放。问卷调查的第六题是问:“你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大部分同学是选择有时间就去读, 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平时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看看书, 这是个良好的读书心态。问卷调查的第七题是问:“你为什么会进行课外阅读?”有33%的同学会在自己感兴趣时才会去阅读, 有25%的同学选择对学习有帮助的情况才会去阅读, 另外只有42%同学是为提高自身素质去读书的。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没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心态, 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对读书持认真态度。问卷调查的第八题是问:“你花在哪一类课外书上时间最多?”有45%的同学主要看休闲娱乐的书籍, 有32%同学主要看科普类书籍, 还有15%的同学主要看文学著作。通过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 大家对娱乐方面的书籍很感兴趣, 对科普类和文学类的书籍感兴趣的程度不是很大。问卷调查的第九题是问:“看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的解决方式?”有72%同学都选择查询资料, 有很少一部分同学选择问老师。从上可以看出, 随着大学生活的到来, 大家主动向老师请问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了很多, 从大一到大二大三, 这种趋势也一直是快速下降的。问卷调查的第十题是问:“你喜欢的读书方式?”有82%的同学都是选择纸质阅读, 说明纸质阅读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平时阅读的主要方式。问卷调查的第十一题是问:“你认为改善当前阅读情况的做法有哪些?”有92%的同学认为“提供阅读书目、办学术讲座和开展主题活动”, 这是他们认为可以改善当前阅读情况的做法。

(二) 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状况制约着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持续拓展

由于不存在心理优势, 加上社会风气对教学产生的冲击, 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主要表现为:上课发言不积极、不配合教师教学、学习过程中不主动请教、遇到请教得不到回应时特别气馁等。由此直接导致学习的被动, 对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目前, 高职会计专业招生人数相对较多, 由于受到行业、专业的特殊限制, 学生的实训工作较难开展;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张, 近几年, 各高职院校大量引进了本科院校毕业生站在高职教学的讲台上, 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理论知识也尚未与实践知识深度融合, 对于高职会计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及综合技能的持续拓展存在较大制约。

三、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措施

(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

为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与相关行业、企业签订订单培养人才协议试点, 实行“2+1+2”模式, 即学生在校订单培养2年, 在企业顶岗工作1年, 2个暑假在企业实习。学生顶岗实习协议由学院、实习单位、学生或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力, 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专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 按照“紧密结合, 互惠互利,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 签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方案, 以期达到助推江西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率、促进企业蓬勃发展的多赢目的。为创新教学模式, 可以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同时根据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 教师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 构建良好的高职院校师生关系, 从学生进校开始, 每个教学班级安排一个专业指导老师, 负责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及规划进行辅导, 提倡教师和学生课堂互动及课外活动的接触, 教师应多鼓励、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二) 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充分体现会计课程体系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为达到培养目标, 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严格按照从理论准备到模拟仿真实训, 再到实战技术与能力训练的流程开展任务型教学。与此相对应, 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素质进一步划分为基本素质 (诚信、职业道德) 、会计基础工作处理能力、会计要素核算与管理能力、中小企业成本计算能力、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审计工作处理能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企业纳税计算、筹划与申报能力、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等模块, 并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确定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和小型企业主管会计能力层次, 并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能力要素, 每一能力层次都有具体的培养目标与考核标准。按能力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 将能力训练分解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门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构成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除以上专业技能课程外,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挥《大学语文》的课程作用, 开设和专业相关的系列讲座为学生学习进行兴趣引导。此外, 还应高度重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始终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两课”教育、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为主渠道,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同时以创新八小时以外学生管理体系为突破, 制定《课外操行评定管理规定》, 建立对学生“八小时以外”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创新能力、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及奖惩机制, 提高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会计信息的获得对职业判断水平高低有较大作用, 会计人员要善于观察、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获取渠道。因此, 在校期间还要注重学生团队意识及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 建立满足培养需要的教学团队

师资水平的高低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 调整专任教师队伍结构,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建设一支专任教师为主, 专兼结合, 满足高职教育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有计划的派出专职教师顶岗实践和参加双师素质培训, 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高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通过聘请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进行“项目指导”, 优化“双师”素质队伍结构, 使双师结构比例提高;其中, 会计专业的教师, 取得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的比例不低于60%。按照“结构优、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标准, 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学、选派教师攻读学位、选派专业教师国内外进修、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观摩教学, 拓宽教师视野, 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优化知识结构, 优化学历结构, 造就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四) 建立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 应该保持和加强。不仅要利用现有的会计手工模拟、会计电算化、审计与纳税申报等实训室, 形成一个仿真财经工作环境, 集企业会计业务模拟、税务审计模拟、证券投融资模拟、银行结算模拟全流程的岗位实训室群, 满足高职会计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且要引进功能齐备、集专业性、对抗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室, 建设满足专业实训要求、理念先进、功能多样、设备一流的实训室。例如:贯彻把企业搬进校园理念, 建立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多专业综合实训平台, 打通校企合作的瓶颈, 解决财会专业实习、实训不能深入企业核心的难题, 将财会专业涉及的上下游岗位与岗位群串联起来, 使学生的学习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立体化的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在多类社会组织中从事不同职业岗位“工作”, 训练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感悟复杂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经营, 学会工作、学会思考, 从而培养自身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在校内实训室逐步实现从仿真到全真的基础上, 建议由教师、学生在学院共同入股成立财务服务公司, 从事代理记账、成本控制、财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等方面业务, 这既能解决学生实训的一定困难, 也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直接场所, 同时也对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锻炼。

总之,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希望通过多种途径的尝试, 为高职会计学生快乐学习, 掌握好会计技能, 为他们将来能在工作岗位上快乐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强.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对策[J].财会通讯, 2008, (7) .

[2]史成泽.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12) .

政治课培养探究能力的做法和措施 篇9

长期以来,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了极大的权威, 这种权威性的负面影响, 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 使其形成了消极依赖的学习心理。学生倾向于揣摸教师的思想, 回答问题总是小心翼翼, 希望得出教师期待的答案, 在学生主体精神受到压抑的状态下, 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意识的。为此, 在教学中应摒弃那种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教师不是一个知识的“权威讲授者”更不是“主宰”, 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建议者、指导者。要教会学生学习, 即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教师要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营造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和谐、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 使学生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 不怕出错和失败。

二、以疑启思, 激发兴趣, 培养质疑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力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是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倾向, 他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 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效果。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成功地创设情景, 适时布疑, 巧妙质疑, 灵活设疑, 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的情绪之中, 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 就能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内部需要与动机, 从而改变被动状态, 主动学习, 独立思考。

三、引导归纳整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少教而学生能多学, 但不是不教。因此,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精心设计自学思考题, 引导学生“多思”、“深思”和“会思”, 注意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整理, 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使知识网络化, 既有利于完整地反馈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归纳、演绎能力, 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四、异想天开, 标新立异, 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异想天开是未来发展的先导, “异想天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现实。让学生“异想天开”是由他们的天性———好奇、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所决定的, 也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所必需的。让学生“异想天开”可以使学生广开思路, 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五、结合社会热点, 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布鲁纳认为:“从教学角度看, 如果教师只作引导, 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概括出哲学原理或法则, 会因自己的发现去学习, 会因自己的发现所感到愉快和成就欲的满足而使学习具有强大的动力, 所得知识也会深刻而不易遗忘, 并能广泛应用于实际。”因此, 应结合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收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 并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方向、侧面去思考和探索问题,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围绕目标的提出、实现的根本任务、达到的目标等角度自编设问, 进行思维训练, 这种训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作为“主角”兴致勃勃地进入角色, 在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激发其内在动力, 培养学习兴趣, 发挥其才智和潜能,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开展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能力培养措施 篇10

关键词:高职,国贸专业,就业能力,培养

我国涉外经济日渐发展, 以及经济体制的变革促使社会对专业人才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增速开始放缓。与之相反, 我国国内高职招生人数不断提高, 高职毕业生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发展态势, 因此, 高职毕业生不得不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当前的金融危机使得国内外贸易发展面临着非常大的冲击, 各企业也开始缩减国贸专业学生招聘数量。高职院校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及传统工作方式, 提升国贸专业人才就业能力, 提升国贸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培养分析

社会竞争日渐激烈促使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 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所谓就业能力, 实际上就是指学生在毕业之前的在校学习期间, 学习知识, 提升综合素质, 进而获得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且提升自身价值的能力, 属于与职业发展相关综合性能力, 不仅包含了工作能力, 实际上也包含了晋升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性能力, 就业能力包含了思想、学习、应聘以及适应等能力, 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高职学生的角度分析来看, 综合素质对发展就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是发展就业能力的重要前提, 同时还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以及提升就业可行性, 从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就业理念存在滞后性。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 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学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理念问题, 滞后性理念非常严重, 往往在学习上存在“靠”和“等”的思想, 就业能力和现实之间存在非常严重的失衡问题。学生往往追求更加平稳的工作, 缺乏创新意识, 实际的学习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传统就业理念的影响下, 教学方式更为单一, 教学与实践工作相脱离, 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缺乏相对真实的外贸学习环境。学生对外贸业务流程更加感兴趣, 但是实际的实践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纸质教材方面, 学生缺乏参与到业务操作工作中的机会, 久而久之, 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下降, 直接影响他们实际的就业机会。

2.缺乏高素质教师队伍。从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来看, 国贸专业教师在结构上存在单一性, 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就到学校任教, 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有外贸公司的工作经历, 因此, 教师自身缺乏进口和出口业务方面的操作能力。此外,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国贸专业教师总体数量相对较少, 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重, 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企业顶岗学习, 因此, 大部分教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在新进教师选拨过程中更加关注理论考察, 忽视了时间技能考察, 因此缺乏实践性较强的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能力本位教学落实工作存在非常大的阻碍。

3.缺乏有效的专业技能考核。从目前的教学来看, 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国贸专业教学过程中, 实际考核内容更多集中在对教材内容及国贸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 但却忽视了对进出口技能方面的考核工作, 存在着非常大的片面性, 考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高职国贸专业考核过程中, 只是片面考核国贸知识, 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考核工作, 这样得出来考核效果显然不具有指导意义。此外, 在实际的考核工作中,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用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比例相加的方式, 期末成绩在总体评定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往往通过闭卷考试方式来进行总体考核, 学生在国贸操作能力方面存在欠缺, 其创新思维受到影响, 实际的考核效果并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培养措施

1.重视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工作。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 要结合专业培养工作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可吸取西方优秀经验, 诸如, 在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过程中, 可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理念, 结合专业特点来设置外贸职业的岗位群, 学生可以扮演跟单员、报关员、单证员或者是报检员等工作, 坚持课程教学全面性, 有效整合课程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构建课时短、多样化以及小模块的课程结构, 坚持专业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的相结合,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拉近专业教学与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 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2.激励学生参加国贸专业水平测试。2015年以前,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做法之一是鼓励“双证书”制度, 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毕业时不仅拥有毕业证书, 还具有一个或者是多个职业资格的认证证明书。但最近一两年, 许多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被取缔。因此, 为提升高职国贸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要重视创设更好的就业条件, 使高职国贸专业学生与其他类别学生、其他层次学生相区分, 积极推荐学生参加有关的水平测试。最近两年, 中国报关协会等部门相继推出报关水平测试、报检水平测试等。因此, 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国贸专业学生就业岗位, 如报关员等, 并结合实际岗位需求, 不断调整教学课程内容及教学大纲, 将职业标准及职业要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构建出模块化课程教学, 有效区分不同类别及不同等级的水平测试, 并且可以将水平测试证书折算成一定学分, 体现到总体教学工作计划中, 实现课程教学计划与水平测试标准之间的融合。高职院校要结合水平测试的特点来进行相关规定, 鼓励学生积极通过相关的水平测试, 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毕业证、测试证书等相结合, 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就能够更好地寻找就业岗位。从近两年的高职院校发展来看, 水平测试证书成为了一个更加合适的选择, 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较大影响, 同时为国贸学生就业提供了有效保障。

3.重视实践教学考核。与普通高校相比, 高职国贸人才更需要结合学生职业发展以及能力训练需求, 重视实践教学, 在构建校内实践训练教学计划时, 还要坚持产学结合的工作方式, 鼓励校企结合, 为学生提供更多顶岗实训的机会, 构建更加完善的校外实践和教学基地, 为学生构建更好的职业氛围, 为高职国贸专业学生实践提供实践场所支持, 实现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练之间的结合, 培养学生成为职业型人才。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不仅要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还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及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认识到顶岗实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结合职业岗位特点, 派学生到企业一线体会职业技能以及发展职业素养, 提升学生对真实社会的认知能力及适应能力, 实现教学、学习、实践相结合, 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以及就业竞争力, 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从目前的教学发展来看, 国外构建了较为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特别是新加坡、德国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从小学教育开始就已经关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我国高校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 实现全程化教育, 引导学生明确市场需求, 从大一入学开始就进行职业规划咨询,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 提前培养独特的就业竞争力。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对国贸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职责, 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及工作方式, 结合外贸发展特点及市场发展需求, 实现多样化教学, 尽可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外向型经济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 高职国贸专业学生也要正视自身, 注重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实现个人全方位发展, 及时掌握国家外贸政策的最新动向, 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军锐, 李慧.高职院校国家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 2013 (8) :107-108.

[2]俞学伟, 季晓芳, 陈亮.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5 (1) :44-48.

[3]万文丽.面向21世纪, 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吉林商业高等专业学校学报, 2004 (1) :11-14.

能力培养措施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 自主学习 能力 培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53-01

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行给学生灌输过多的理论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自主学习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特点

自主学习是相对传统教学而言的。在自主学习中,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该理念下,让学生根据当前的知识水平,自主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达到真正的直观管理、自我评价的目的。自主学习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自主学习的特点表现为:主体性、独立性、开放性、问题性、差异性。

二、培养自学能力的策略构建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更加自主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首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沟通,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的运用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给学生传递信息,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最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创造自主学习情境,激发探索问题的能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便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识字·蔬菜》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下面的情境。具体来讲,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不同的蔬菜,然后在讲台上给大家朗诵。在朗诵的过程中,其他学生来猜谜语,根据描述的内容判断蔬菜的名字。由于这种情境切近生活,趣味性强,所以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3.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日常教学外,教师应该给学生教会自主学习的办法,以此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比如,在教授新课前,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不认识的字词,弄清楚具体的含义。同时,将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以便在讲授新课时,及时让教师做出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由于掌握了自主学习的办法,自然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学生自身解决疑问的培养

除了以上教学策略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疑问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疑问,解决疑问的办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一节课时,很多学生立马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河是不是像松鼠说得那么深?或者像老牛说得那样浅?小马亲自实践后,得出的是什么结果,它是否能顺利的过河呢?等等。此时,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就会不由自主的进行思考,更有助于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 除此之外,培养学生自己解决疑问能力时,还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他们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自主学习的含义与特点。然后,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办法和措施。比如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创造自主学习情境,激发探索问题的能动性;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自身解决疑问的培养等。希望可以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亚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a版》,2013,(06)

[2]朱英锁.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05)

能力培养措施 篇12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在社会的新形势下, 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创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学校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采用一些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

1. 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 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是, 这就需要坚实的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经济是经济发展一种新型的方式, 这种新的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人们的知识和创新, 并且合理地运用现有的知识。创造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中包括管理创新和基于知识的创新服务。创造力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导力量, 知识也使整个社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创新将会成为未来竞争与合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2.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发展中, 创新能力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是远远不够的, 要实现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模式上的转变。现代人的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才能够促使一个落后国家顺利进入现代国家的行列,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 还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3. 响应教育的改革

我国教育改革中清楚地提出了三个新的课程理念: (1) 教育需要面向所有学生; (2) 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需要积极开展探索学习。新标准下的数学科学主要是指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当中, 不断提高个人决策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其中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 加强对科学本质和科学价值的理解, 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不断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

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1.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在高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利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如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优点, 并且积极地鼓励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应该做到意识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 教师应该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典型问题, 提供一些感性材料, 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生进行探索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适当为学生提一些有效的建议, 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本质。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主动进行探索, 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总结, 从而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能够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创造性思维是进行创新的核心。

2.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是进行创新的基础, 学生可以灵活使用和开发新知识。如果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的大脑就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老师只是进行灌输式的教学,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约束。在进行课堂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在整个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能够掌握学到的知识, 并且能够灵活地进行运用。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这种自主的探究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主学习主要是强调学生自己进行学习, 他们反复进行练习, 寻求各种方法, 最终完成制定的任务。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步骤来开展。 (1) 学生需要自我怀疑, 学生发现自己无法解决问题, 然后进行探究, 最终解决问题。 (2) 学生之间需要加强合作, 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在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 个人或团体的难题都能够进行探究, 最终得到解决方案。 (3) 我们应该积极巩固和扩大, 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结论

随着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显得非常重要。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积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咏梅.谈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 2014 (4)

[2]刘雪晖、曲蓉蓉.论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

[3]陈修成.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11 (16)

上一篇:横截设计下一篇:PPP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