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特点

2024-12-01

小学教育特点(通用12篇)

小学教育特点 篇1

一、加拿大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加拿大没有国家教育部, 其教育管理体制是由国务秘书部教育部长理事会通过各省教育部管理各省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事务。其学校类型有:公办学校、教会学校、私立学校。公办中小学与学前教育由政府全额拨款, 私立与教会办的学校经费由政府拨款、学生缴费及私人捐款等构成。政府每年对教育的经费投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1%。

加拿大法律规定, 该国公民6~18岁必须上小学和中学。他们若在公办的中小学读书, 学杂费、书本费、校车费 (离家1.5千米以上) 一律由国家承担。学校的各种设备、图书资料都归学生免费使用。学校不分重点和非重点, 公立学校一律以学生“就近入学”为原则。

加拿大中小学充分体现民主管理。比如, 各省教育部制定课程标准 (各省的课程标准有差异, 但差异不是很大) 时, 会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各学校都成立家长委员会, 学校每一项改革都要征求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学校每月都有一天是教育开放日, 开放日这一天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听课、座谈、交流, 并根据需要, 邀请部分家长义务参加学校的部分工作;学生与教师是师生关系, 也是伙伴关系。

加拿大的课程标准由各省教育部以立法形式颁布, 各校根据课程标准、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 自编或选用教材。

加拿大中小学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自9月份第一周到12月份的圣诞节之前一周为秋季学期;二周寒假后, 自1月份第二周到4月份第二周为冬季学期;一周春假后, 自4月份下旬到6月份下旬为春季学期, 7月到8月为暑假。每周上五天课, 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9点到下午3点。

加拿大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三年级以前不分科, 三年级至九年级开数学、语文、科学、社会、健康教育、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十年级至十二年级既开设普通文化课, 如英文、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法语、基础电脑等, 又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如烹饪、缝纫、花卉、家用电器的使用和维修、房屋的修缮、如何经营小卖部等。

加拿大中小学生的成绩评定:一到三年级成绩不用等级评定, 而是以评语来描述学生的进步 (评语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教学的理解能力, 社交能力, 在艺术、智能、体能等方面的发展) 。四到八年级的成绩用A, B, C, D等级及评语来描述。高中实行学分制, 每一门课程是一个学分, 毕业须修满30个学分, 其中18个学分是必修课, 12个学分是选修课。另外, 注重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仅占总评成绩的30%~50%。学习成绩不向其他同学公开, 但欢迎学生家长与教师交流讨论学生的发展和需要。

加拿大中小学教师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A.较好的专业基础;B.一定的教育理论、方法和实践;C.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D.熟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的培养直接由大学的教育学院承担, 选拔喜欢教师职业的学生学习三四年的专业知识并再学一年的教育课程获得学士学位后, 才可以提出教师资格申请。大学教育学院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断调整、更新教育方案和课程设置。大学教育学院也比较了解中小学的教育需求, 并与教育部、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加拿大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加拿大的中小学教育既有英国的严谨传统, 又有美国的活泼创新, 保持着世界一流水平, 因此在诸多方面都有特色。

1.中小学校布局合理

为了方便孩子上学, 加拿大将15000多所中小学均匀分布在各个居民社区中, 学校不分重点和非重点, 公立学校一律以学生“就近入学”为原则, 每所小学学生平均人数只有170人, 每个班有18~20名左右的小学生。

2.重视诚信教育

加拿大各级学校都把“诚信”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经常教育学生“不说假话”、“不说大话”、“不弄虚作假”, 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等。孩子从幼儿园 (孩子在家中) 就开始接受“诚信”教育。“诚信”教育的效果非常突出,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业。勤奋好学, 不不懂装懂, 考试、测验不作弊, 不抄别人的作业, 不混文凭等; (2) 学校以诚实的态度对待社会。学校非常重视自己的师资、设备、管理建设, 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严格要求学生,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为他们认为:走出校门的学生即是学校的广告。从某种程度上讲, 学生的水平即是学校的水平, 学校的声誉就是学校的生命。高校招生以中学的声誉和学生的平时成绩为依据, 公平公正地录取学生。

3.智育方面

以安大略省的高中数学为例, 加拿大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保障做得好, 数学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要求明确,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教学评价恰当具体、目的明确。

(1) 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保障。加拿大数学课程标准以立法的形式颁布后, 特别强调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宣传、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其宣传力度是很大的, 直至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家长, 因为他们认为:学生家长如果对数学课程标准不了解的话, 家长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就起不到积极的配合和促进作用 (在加拿大, 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学习、交流, 家长与教师进行沟通是很普遍的) 。同时, 社会各方面都大力支持并给予财力的保障, 教育管理部门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培训, 使数学课程标准得以实施。

(2) 关于数学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要求。加拿大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对学习数学新知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提出明确要求:每一学期的数学教材前言部分, 需要提供学生学习本教材的数学知识基础回顾材料, 同时提供学生自我检测数学问题的成绩, 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的能力, 一般认为达到水平三, 即测试 (满分为100分) 获得70~79分, 就具备学习新知的能力;教材每一章要提供学习本章的基础知识材料和测试问题;要求教材的每一章、节要配备足量的练习题, 这样学生无须另选参考书;每一章、节乃至每一个知识点和典型问题, 都应明确要求并归纳概括等。这些具体要求, 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加拿大数学课程是按学生的需求分层编写的, 教学要求与升学考试也体现了分层要求, 以此尊重学生的差异。加拿大要求每一位高中学生每个学期都要制定一个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其内容包括:自己学习数学新知具备的数学基础情况分析;明确数学课程的期望和教师的期望;自己的期望目标是什么, 达到什么水平 (加拿大学校一般分有四个学习水平) 。达到目标的措施有哪些?具体实施计划的安排?希望教师提供怎样的帮助?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计划, 要给出具体的评价, 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帮助并督促学生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 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帮助与指导, 所以经常能看到教师与个别学生坐在一起交流的场面。因为教师全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 因此数学学困生很少产生。

(4) 教学评价、目的明确、方法科学。加拿大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形式与中国基本一致。但在以下几方面做得更有特色:数学测试题构成及各水平要求非常明确。试题结构由“知识与理解 (40%) ”、“应用 (40%) ”、“思维 (10%) ”、“交流 (10%) ”四部分构成;试题要求以“知识与理解”为例, 达到水平一的标准是“对于教学内容和概念具备初步的知识与理解”, 达到水平二的标准是“对于教学内容和概念具备较多的知识与理解”, 达到水平三的标准是“对于教学内容和概念具备大量的知识与理解”, 达到水平四的标准是“对于教学内容和概念具备系统的知识与充分的理解”。如前所述, 当学生成绩达到水平三 (70~79分) 时, 认为学生才具备学习下一阶段新知的能力。加拿大教学评价的目的明确, 重在全程关注和分析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不断调整教学的要求、进度和策略, 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重在过程性评价, 重在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与落实措施, 其效果是明显的。

4.体育方面

以全民健身为目的的体育, 是加拿大的传统优势。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 孩子没有家庭作业、没有考试和测验, 目的是让孩子们放学后能多参加一些校外活动。中小学学生9点吃好早点后上课。课间休息时间由教师和安全员组织全体学生到室外活动。15点放学后, 三年级以上学生仅完成少量作业, 有充足的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各类活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郊游、参加校外运动比赛和校内运动会。学校旁和居民小区里都有宽阔的草地, 草地里建有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秋千、滑梯和攀岩设备等。各家门口都有篮球架、曲棍球网, 地下室有乒乓球球台、跑步机、举重器材等。有的家庭后院还有小型游泳池。社区内有自动调温的大型游泳池、室内球场、各种健身器等, 这些设施的日常利用率很高。在加拿大, 由于学生成绩对其他同学保密, 所以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并不会受到别人的歧视, 但不擅长体育活动的学生却有目共睹, 容易遭人瞧不起, 所以学生都很重视体育活动。

5.美育方面

加拿大中小学除了开设音乐、美术欣赏课, 在数学课中也向学生渗透美育。另外还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农场、工场、军营、活动中心等,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艺术课有时会有课外作业,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教室、设计自己家中家具、电器等的陈列图等等, 教师批阅后有的还在教室里展览, 让同学们相互欣赏和学习;有时则安排学生轮流向全班同学加以介绍。

小学教育特点 篇2

学校教育指的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如家教、托儿所、幼儿园、古代私塾等都是学校教育范畴。而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由此比较自我修身便有了三大优势:①从教育目的比较,学校教育有着科学性,清晰、明确、全面且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②从系统比较,学校教育有着自己独立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财政拨款等,因此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能使教育有稳定性和连续性。③从组织比较,学校教育有着极强的组织性,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筛选性,能对大量的诚信资源进行整理,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缺乏成熟独立的心智和人格作为前提,大学生在自我修身和诚信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学校教育有能力提供适应学生的、广泛的、优良的学校资源,解答学生在甄别社会不良信息时产生的疑惑;也有能力创造稳定的、正面的、有恰当监管的氛围,避免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动摇;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与同龄人互动,实际践行诚信等道德规范,达到提高诚信意识的目的。同时,通过环境影响,促进学生心智和人格的成熟发展,为大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独立的自我修身做好准备。因此无论是诚信意识还是自我修身的提高,在学生时期都主要依赖于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环境的作用。

第二、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我修身的作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影响,这时便需要学校教育来引导学生的发展。大学生未成熟独立的诚信意识的提高需要稳定的、正面的、社会道德认可的、客观的标准引导;也需要自我修身具有相当成熟的能力。而大学生未成熟独立的自我修身提供的往往是相对随意的、模糊的、趋利避害的、主观的标准和自我指引;自然也无法独立自发地形成良好的发展习惯。所幸学校教育有能力提供系统稳定的、总是正面的、社会道德认可的、客观的标准直接对学生诚信意识引导教育。同时还有能力为学生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有力支援,全面促进学生的自我修身能力。因此学生时期的诚信意识提高主要地位都在学校教育。

第三,现实意义:

英国小学教育的四个特点 篇3

一、 教学环境与设施

“教学环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的重要力量。”[1]英国小学的教学环境受其文化、经济及其人口等条件的影响,有着与中国极为不同的教学环境。以作者参观过的圣·玛丽等几个小学为例,他们没有高高的院墙和气势非凡的大门,教室一般都是平房,学校的名字刻在一个小木板或铜板上挂在墙上,不注意的话,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小学。他们更注重一些内在的设施,如房间里的地毯、各种教学用具、艺术馆等。

英国小学的建筑设计比较重视教育舒适和安全的统一。建筑一般是以平房为主,并且连成一个整体,建筑物内部互连互通,并且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出口通向操场。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安全和实用的考虑,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孩子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跑到空旷地带,有效减少伤亡,更不会出现摔倒、踩踏等事故。英国小学的教室面积大小和我们的差不多,但他们每个房间里都铺着地毯,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及各种教学模具一应俱全,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柜子,还有专门挂衣物的地方;教室的布置也是多姿多彩,教室的各个墙面以及门上,甚至天花板上都贴满或者悬挂着描绘着数字和几何图形等直观教学内容的五彩图片、学习资料、孩子们的手工制作,以及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从教室的布置我们也可以看出,英国小学教育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同时建构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创造性思维及无意识记忆培养的环境。

英国小学的户外活动空间相对我们而言宽敞很多,有绿草如茵的大操场、各种游乐设施及健身器材。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的绿地可以在上面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随意奔跑、打闹、踢球等,而无毁坏草坪之忧,这可能跟英国的草种及气候有关。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基本上每天都要下一阵子雨,然后又晴朗如初,再加上他们绿化做得好,基本上看不到裸露的泥土,所以到处都绿油油的,也很少见到“请勿践踏草坪”之类的标语。这样的环境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较好地锻炼身体,放松身心。从总体上看,他们的小学校舍条件较好、注重实用、安全,学校的内部设施、设备以及图书一应俱全,构建了一个学习与休息、安全与舒适相融合的大环境。

二、 教学理念

他们的教育理念崇尚与大自然的接触,提倡自然教育、全人教育、平等教育。校园里一般建有花园、菜园,让学生自己种树、花和菜,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学习到相关的植物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栽培、浇灌花草等劳动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负责任和珍惜食物的好习惯。同时倡导各种课外活动,小学里甚至有专门供雨天穿到身上的带靴子的连体雨衣,无论什么天气,孩子们每天都可以外出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他们每学期都有固定的外出活动,有的是去参观博物馆、历史建筑,当志愿者,还有的是去野外,到森林里野炊、采风等。一次参观时,正好有老师带学生去海边采风,孩子们排成一排,自己背着午餐、相机等一大包东西徒步走近一个小时才能到海滩。他们不仅把校外活动看成是一种观察、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文化活动课, 而且还将其作为促进语言技能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和任务,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写作水平,对孩子的听说读写尤其是写作技能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让孩子以 “‘人为中心,做横的延伸,纵的连贯,包括身、心、灵的健全成长以及德、智、体、美的平衡发展”[2] ,从而成为所谓的whole-person(全人)。他们不会因噎废食,不会因害怕出现意外而取消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课外活动和参观学习。

在英国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平等的理念贯彻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桑德兰市圣·玛丽学校的校长是一个既威严又和蔼的女士,见到每一个学生她总是叫着孩子的名字亲切地打招呼。我们对此感到很惊讶,问她怎么知道那么多孩子的名字。她说她知道学校二百名孩子每一个人的名字,因为这样会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重要……英国小学倡导的平等理念还体现在所有儿童都可以申请在所居住地的“任何一所公立或教会学校免费学习,没有国籍、地域、身份等背景限制”[3],无论正常的儿童或者是智力有障碍的儿童,只要家长觉得这个学校的环境适合自己的孩子,学校就必须接收,而且还要无偿配备专门的老师进行教育。

三、 教学方式

英国小学的教学方式较为灵活、自由,课堂上很难见到成排的桌椅,大家都是围成一圈,席毯而坐。没有固定的教科书,老师也是全科教学,一般一个班有两到三名老师,包干到班。令人乍舌的是班级人数,每个班才二十多个学生。他们提前设置好教学目标,只要达到这个目标即可,具体怎么学,形式不限,而且也没有特定的历史、地理课。他们的语文课也就是英语课,重视独立阅读、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数学内容相对于我们较易,但是注重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科学作为一门考试学科得到了高度重视,各科之间互相渗透,有的课堂教学内容甚至难分学科,更注重综合性,在教学中更重视学生whole person(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他们主要是在阅读中学习字、词、句和语法等。例如,读完一本小说后,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知识都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等各个方面,教师都会有针对性地去展开教学。我们在参观时一个班正好讲到希特勒,他们在教室里布置了二战时的衣服、图片、弹箱等,首先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学了历史、地理等知识。校长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她们学校在当地统一组织的小学生能力测试中成绩一直很好,受到家长的欢迎。

四、 评价模式

英国小学一般采用的是2007年由工党政府提出的“学生发展评估模式”(Assessing Pupils Progress,简称APP),这种评估模式是综合性的,教学评价开放、多元、激励性强,评价的重点不是单一的知识分数或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而是关注学生的阶段发展水平,也就是学生的个人成长。它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包括课堂、各种作业、试卷、讲座、个人特色成果,由自评、互评、家长评、师生评等组成。在期末时会给家长一份学生的个人评估报告单,通常是由一个档案袋再加上教师写的关于孩子本学期各科(一般包括英语、数学、宗教教育及创造性课程)的评价及评语。

这种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还让教师从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和学习状态中收集资料,并将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反映在评估表格中,这种评价模式更能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师也能及时地通过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而使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4]。同时,英国的统一考试重视激励性,不会根据学生成绩排名次。对学校的评价则更重视统一标准,由教育标准评估委员会全权负责对每一所学校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排名,并向全国公示。

总之,我们不能照搬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我们所要做的是: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打破一切围绕分数转的教学思路,注重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意识,从而寻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学生发展成长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廖圣河,李如密.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的意义、路径及策略.教学与管理,2012(10).

[2] 王云峰,冯伟.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诠释.教学与管理,2006(1).

[3] 袁志红,黄大勇.英国小学教育的经历与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1).

[4] 董鸣燕,王建梁.英国“学生发展评估模式”(APP)之探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8).

英国小学教育的四个特点 篇4

一、教学环境与设施

“教学环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 是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的重要力量。”[1]英国小学的教学环境受其文化、经济及其人口等条件的影响, 有着与中国极为不同的教学环境。以作者参观过的圣·玛丽等几个小学为例, 他们没有高高的院墙和气势非凡的大门, 教室一般都是平房, 学校的名字刻在一个小木板或铜板上挂在墙上, 不注意的话, 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小学。他们更注重一些内在的设施, 如房间里的地毯、各种教学用具、艺术馆等。

英国小学的建筑设计比较重视教育舒适和安全的统一。建筑一般是以平房为主, 并且连成一个整体, 建筑物内部互连互通, 并且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出口通向操场。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安全和实用的考虑, 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 孩子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跑到空旷地带, 有效减少伤亡, 更不会出现摔倒、踩踏等事故。英国小学的教室面积大小和我们的差不多, 但他们每个房间里都铺着地毯, 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及各种教学模具一应俱全, 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柜子, 还有专门挂衣物的地方;教室的布置也是多姿多彩, 教室的各个墙面以及门上, 甚至天花板上都贴满或者悬挂着描绘着数字和几何图形等直观教学内容的五彩图片、学习资料、孩子们的手工制作, 以及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从教室的布置我们也可以看出, 英国小学教育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同时建构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创造性思维及无意识记忆培养的环境。

英国小学的户外活动空间相对我们而言宽敞很多, 有绿草如茵的大操场、各种游乐设施及健身器材。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的绿地可以在上面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随意奔跑、打闹、踢球等, 而无毁坏草坪之忧, 这可能跟英国的草种及气候有关。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基本上每天都要下一阵子雨, 然后又晴朗如初, 再加上他们绿化做得好, 基本上看不到裸露的泥土, 所以到处都绿油油的, 也很少见到“请勿践踏草坪”之类的标语。这样的环境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较好地锻炼身体, 放松身心。从总体上看, 他们的小学校舍条件较好、注重实用、安全, 学校的内部设施、设备以及图书一应俱全, 构建了一个学习与休息、安全与舒适相融合的大环境。

二、教学理念

他们的教育理念崇尚与大自然的接触, 提倡自然教育、全人教育、平等教育。校园里一般建有花园、菜园, 让学生自己种树、花和菜,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 学习到相关的植物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栽培、浇灌花草等劳动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负责任和珍惜食物的好习惯。同时倡导各种课外活动, 小学里甚至有专门供雨天穿到身上的带靴子的连体雨衣, 无论什么天气, 孩子们每天都可以外出活动,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他们每学期都有固定的外出活动, 有的是去参观博物馆、历史建筑, 当志愿者, 还有的是去野外, 到森林里野炊、采风等。一次参观时, 正好有老师带学生去海边采风, 孩子们排成一排, 自己背着午餐、相机等一大包东西徒步走近一个小时才能到海滩。他们不仅把校外活动看成是一种观察、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文化活动课, 而且还将其作为促进语言技能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和任务, 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写作水平, 对孩子的听说读写尤其是写作技能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让孩子以“‘人’为中心, 做横的延伸, 纵的连贯, 包括身、心、灵的健全成长以及德、智、体、美的平衡发展”[2], 从而成为所谓的whole-person (全人) 。他们不会因噎废食, 不会因害怕出现意外而取消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课外活动和参观学习。

在英国小学的教学实践中, 平等的理念贯彻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桑德兰市圣·玛丽学校的校长是一个既威严又和蔼的女士, 见到每一个学生她总是叫着孩子的名字亲切地打招呼。我们对此感到很惊讶, 问她怎么知道那么多孩子的名字。她说她知道学校二百名孩子每一个人的名字, 因为这样会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重要……英国小学倡导的平等理念还体现在所有儿童都可以申请在所居住地的“任何一所公立或教会学校免费学习, 没有国籍、地域、身份等背景限制”[3], 无论正常的儿童或者是智力有障碍的儿童, 只要家长觉得这个学校的环境适合自己的孩子, 学校就必须接收, 而且还要无偿配备专门的老师进行教育。

三、教学方式

英国小学的教学方式较为灵活、自由, 课堂上很难见到成排的桌椅, 大家都是围成一圈, 席毯而坐。没有固定的教科书, 老师也是全科教学, 一般一个班有两到三名老师, 包干到班。令人乍舌的是班级人数, 每个班才二十多个学生。他们提前设置好教学目标, 只要达到这个目标即可, 具体怎么学, 形式不限, 而且也没有特定的历史、地理课。他们的语文课也就是英语课, 重视独立阅读、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数学内容相对于我们较易, 但是注重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科学作为一门考试学科得到了高度重视, 各科之间互相渗透, 有的课堂教学内容甚至难分学科, 更注重综合性, 在教学中更重视学生whole person (综合素质和能力) 的提高。他们主要是在阅读中学习字、词、句和语法等。例如, 读完一本小说后, 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知识都是学生学习的内容, 涉及到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等各个方面, 教师都会有针对性地去展开教学。我们在参观时一个班正好讲到希特勒, 他们在教室里布置了二战时的衣服、图片、弹箱等, 首先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学了历史、地理等知识。校长很自豪地告诉我们, 她们学校在当地统一组织的小学生能力测试中成绩一直很好, 受到家长的欢迎。

四、评价模式

英国小学一般采用的是2007年由工党政府提出的“学 生发展评 估模式” (Assessing Pupils’Progress, 简称APP) , 这种评估模式是综合性的, 教学评价开放、多元、激励性强, 评价的重点不是单一的知识分数或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 而是关注学生的阶段发展水平, 也就是学生的个人成长。它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包括课堂、各种作业、试卷、讲座、个人特色成果, 由自评、互评、家长评、师生评等组成。在期末时会给家长一份学生的个人评估报告单, 通常是由一个档案袋再加上教师写的关于孩子本学期各科 (一般包括英语、数学、宗教教育及创造性课程) 的评价及评语。

这种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总结性评价, 还让教师从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和学习状态中收集资料, 并将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反映在评估表格中, 这种评价模式更能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 教师也能及时地通过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从而使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4]。同时, 英国的统一考试重视激励性, 不会根据学生成绩排名次。对学校的评价则更重视统一标准, 由教育标准评估委员会全权负责对每一所学校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排名, 并向全国公示。

总之, 我们不能照搬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 我们所要做的是:学习先进、查找不足, 打破一切围绕分数转的教学思路, 注重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意识, 从而寻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学生发展成长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廖圣河, 李如密.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的意义、路径及策略.教学与管理, 2012 (10) .

[2]王云峰, 冯伟.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诠释.教学与管理, 2006 (1) .

[3]袁志红, 黄大勇.英国小学教育的经历与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0 (11) .

常州职业教育特点 篇5

1.职教招生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职教招生工作健康进行职业教育在招生环节上因传统观念、教育体制、办学质量等多种原因颇受影响,其中也不乏对职教、对学校、对专 业不了解产生的障碍,针对这些情况,常州市从2003年起开始探索举办职业教育招生市场的办法,较好地引导了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切的教育,已经多年实现了高中升学普职比1:1,目前在校生总量甚至达到了48:52,具体职教市场机制操作情况如下:

市教育局明确执行每年中考招生普职比1:1,根据当初中毕业生的数量划定普高招生计划。初中毕业生可以填写普高录取志愿,但不填职业中学志愿。

市政府明确普通高中不准宣传、职业教育大力宣传、民办教育规范宣传的政策。市教育局会在公布有关学校招生简章的基础上通过各大媒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学生在取得中考的分数条后,参照各个普通高中的模拟分数线也很快就能确定自己是否能进入普高中。各职业高中可以在宣传自己的基础上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电话、面谈均可,如有初步意向可以先登记。各职业高中登记时,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咨询人数初步确定各个专业的模拟分数线,达线者可以先行登记,达不5到自己理想专业分数线的也可以优选其他专业,也有谈妥了就交费确定的。

在普高正式开始招生的前1至2天,市教育局职社处和招生办分别在市区和辖市区举办职教招生市场,所有招生学校均到场设点,接受家长的咨询和现场录取新生。

学生和家长在招生市场上如果发现比自己预先登记的更有吸引力的学校或专业,则可以当场调整,但是必须要达到相应分数。什么叫相应分数呢?因为前面登记时,学校的是模拟分数线,可能因为初步符合条件的登记者已满或者接近计划,学校就可以水涨船高。也就是说,因为登记得早,分数低一点的可能更有机会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或者专业。学生可以在录取学校发出入学通知书前自由选择,包括因改变学校而带来的已预先交费的退款等,职业学校都做好相应的配合。

职业学校在职教招生市场休市的第二天就发出通知书正式录取新生。

简析:1)职教招生市场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职校、自主选择的机会。家长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兴趣,才会产生信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招生市场引导了家长,宣传了学校。同时,家长是在拿到孩子成绩单后去选择学校的,更有针对性,况且,在招生市场结束前她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显得有更强的自主性。

(2)由于有一个可以预先咨询和登记的机制在里面,反映了点竞争意识和机会意识。因为,中考分数出来后,有些进不了普高的就可以早点动手了,否则会错失良机。这一 6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3)对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办好学校、办强专业也带来了新要求。这里的咨询,不象以往只要在招生简章上作单方面宣传就行,而是要与家长双向交流,经得起家长问讯,谁知道她会问什么呢?况且,你不仅要吸引来,还要留得住。

4)因为学生不要填志愿,职业教育本身具有的灵活性和市场特征也在招生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5)职教招生市场反映的自主选择,内在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在这里学校和专业才是职业教育摆放在市场上的真正产品,同时,学校也有可能进行需要的相应面试从而 增加了招生的自主权。

2.搭设教师专业成长阶梯

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一般情况下,教师主要通过职称评审来实现等级提升,但原有的评审法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譬如:评上一级后,要等五年才有资格评高级;评上高级后不再努力,进取心减弱等等,常州五年前就开始实施了教师专业成长“五级阶梯”工程。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这倒不仅仅因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事实上,一方面,职教师资总体较弱,另一方面教科研工作更弱,许多地区的教研室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的。常州施行的教师专业成长“五级阶梯”,同样的条件,即使是文化课职教教师难以跻身其间,何况还有各类专业教师呢。针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内涵发展的目标,以及职教师资的实际情况,我们启动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五级阶梯”工程,今年首次评选文化课和专业课两类,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两个层次。每年800 元和1200元教科研经费,有相应考核,连续享受三年。

特点:合理搭台,消除倦怠〃

创设机制,激发斗志〃

持续发展,提升内涵

3.职教文化课分等级会考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绝不仅仅指普通高中,因此职业教育的质量事关高中教育质量。由于,职业教育越来越自成一体,事实上也根本跟不上对准高考的快节奏、高要求步伐,再加上职业高中师资实际水平、课程改革等因素,文化课的教学往往会处于失控状态。但事实上,学生有特殊情况(中考文化课成绩不仅总体较差,而且差异幅度很大),引发了我们对其进行分层次会考的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数学和英语实行分层次教学,会考分学期进行,按ABC三个层次考,具体层次由学校根据学生选择报职教所,A和B针对就业班,考试合格,A得该门课程的100%得80%,毕业要求总学分170分,文化课差些的学生可选B,学分不够可以在技能竞赛奖励上花精力或用选修课补,C层次针对的是单招学生。

体现的几个特点:加强管理,旨在质量

〃分层考核, 以人为本

理实兼顾,学分互补

当然,以上介绍的内容,尽管原汁原味、实实在在,但

谈不上经验,与有的兄弟城市比起来可能是小巫见大巫,况

语文审美教育的特点 篇6

一.内容的形象性

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美,总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唤起人的美感的。离开具体的感性形象,审美过程就无从谈起。审美过程,实际上就是审美形象对审美主体产生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的形象性是基本特征之一。语文审美教育尤其如此。

语文审美教育过程,是通过许许多多的鲜明的形象的展示来完成的。有美的人物形象,有美的事物,还有美的风光。当然,在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用语言来抒情叙事,既不能像造型艺术那样直接创造视觉形象,也不能像音响艺术那样直接创造听觉形象,它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展现人或物或景的形象。所以,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但这种形象性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学生打开语文教科书,看到的不是直接形象,而是一行行的文字。比如,从鲁迅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少年闰土和对杨二嫂的描写,作者从人物的外貌、性格、环境等方面,把少年闰土和“豆腐西施”这两个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这些生动的描写初到学生眼里,不过是一行行的文字。只有了解了文字的意义,再经过联想和想像,才能在头脑中出现形象,才能从中受到感染。

语文教育中审美形象的间接性特点,虽不如电影等艺术形式那样直观,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特点却使语文教育中的审美形象可以包罗万象,可以超越时空,可以是人们在想像中“看到”的一切立体的、新鲜的、美的东西。

二.过程的情感性

美学巨匠蒋孔阳先生说过:“审美教育又是一种情感教育。”世界上任何一种美的形态,都有情感性的特点。美的对象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作用于人的感官时,首先就是打动人的情感,就是使审美主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之偕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满足和享受,使情感变得纯沽、高尚、充实、丰富,成为力量和创造的源泉。因此,情感性是语文美育的又一特点。

在语文教育中,学生的情感活动以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感性形式的感知为前提。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激发情感的诱因。在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想像活动中,情感活动更加深沉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既要引导学生感知课文中景物形象的描绘,更要引导学生用身心去感受浸泡在这些景与物中的作者的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育中,语文美育的情感性与形象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情感和形象作为动力或中介而成为审美活动的基础,并且伴随和交织在整个审美过程之中;另一方面,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形象引起的。没有美的形象,就不可能产生美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审美时,要注意把形象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在把握形象中感受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体味形象,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比如,有位教师教朱自清的《春》,开课就以一段开场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渲染“春”的美好意境,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春”的形象与蓬勃向上的、欢乐的、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感紧密结合,启发学生丰富的想像,从而把学生引进课文的诗情画意之中,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情绪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三.作用的效应性

效应性指语文审美教育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整合,多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形成“审美场”,产生整体效应。“审美场”正如“场”这个概念一样,由多种引力和斥力构成。语文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要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制约,这是形成“审美场”的外部因素;语文教育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师生心理特征,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文章形式,不同的时空条件,是形成“审美场”的内部因素。这些因素相斥、相济、整合构成语文学科的“审美场”,受教育者在这个“场”中接受美育,产生总体效应。例如,朱自清的《春》写得很美,学习中学生调动了自身的经验,感受到作品中的自然美。善教者当引导学生去发掘文章固有的多种美的形态,形成智育、美育的综合效应。语文审美教育的场效应是整体效应,其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果互变,形成整体。

浅谈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特点 篇7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 使学生厌学, 因此, 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 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 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 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2.1 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 进行体育教学, 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活动中, 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 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 按照童心、童愿组织体育教学, 才能防止教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 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 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2 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 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 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 因此,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 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此外, 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 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2.3 游戏化

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形式, 内容丰富, 趣味性强, 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是体育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好帮手, 把游戏贯穿于体育课的始终, 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 有利于开展愉快教育, 活跃课堂气氛, 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安排“快快集合”游戏, 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在课的基本部分, 安排“迎面接力”、“鲤鱼跳龙门”、“支援前线”等游戏, 可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把单调枯躁的练习动作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又发展了学生奔跑、跳跃能力, 以及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 学生在欢乐的笑声中完成了大运动量的活动。在课的结束部分, 我们则安排一些“快找伙伴”、“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等游戏, 使学生的肌肉、关节得到放松, 恢复体力, 调节心理, 让学生体会运动后的舒适感觉, 以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结束一节课的学习。

3 轻视小学体育的特点

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 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 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是不少人, 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 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 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然而大部分家长, “望子成龙”心切, 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小学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据调查了解, 社会上很多家长, 一方面崇拜像李宁这样的体育明星, 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 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 因此很难发挥小学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4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发展学生个性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有些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等在各个年级重复出现, 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新教一遍动作, 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解决, 或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去完成, 在一些技术细节上学生解决不了的, 再由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示范, 而后放手让学生去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重要的一点在练习过程中练习一个动作应允许学生自己有创意, 在进行准备活动时, 也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 学生在组织时往往有很多新的方式, 教师从中也可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同样, 结束时的放松内容也可让学生自己组织, 甚至课堂中一些内容也可让学生自行组织练习, 并且给每个学生机会, 教师作适当引导。从而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课外体育活动课可以让学生自由锻炼, 更好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练习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就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运动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让学生加深了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对运动的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我锻炼的意识, 培养自我实践的能力。

总而言之, 体育教师应采用全面发展的身体练习, 以利于他们身体各种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才是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 也是提高教学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小学教育特点 篇8

1.少年身体和心理方面发育的主要特点

1.1少年身体方面发育的特点

少年时代的年龄通常在6岁至12岁之间, 即小学教育阶段。其身体发育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间相对较平稳的时期,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身体持续增长。其身高年平均增长约4至5cm,年平均增加体重2至3kg,胸围年平均增宽在2至3cm。少年身体发育的时间,男女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女生发育的加速期与男生相比要早1至2年。二是骨骼的骨化还没有形成。少年四肢、脊椎、软组织及骨盆区等的骨骼都未骨化,骨骼类组织所含的水分较多、钙盐的成分较少,导致骨骼的韧性大、硬度小,容易出现弯曲和变形的情况,培养孩子的立行坐写读的姿势、防范驼背问题十分重要。三是肌肉群的发育不均衡。大型肌肉群发育得早,且先增大肌肉的长度,后增大肌肉的横断面,适于多做用力及大幅度运动,不宜长时间地书写、做手工及进行乐器演奏等。四是心肺的功能相应增强,血液循环的量增大,身体代谢较快。五是脑兴奋与抑制的过程逐步平衡,睡眠时间进一步缩短,觉醒的时间拉长。

1.2少年心理方面发育的特点

首先,由具体的形象性思维方式转变为抽象性思维方式。在幼儿园的晚期,孩子的抽象性逻辑思维已经有所发展,但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形象性思维方式。到了小学阶段以后,孩子在学习人类所积累许多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逐步了解掌握相关概念、规律及定律等,能够积极思考,从而使得抽象的逻辑性思维方式得到发展。其次,小学阶段少年心理活动发展存在一定的自觉性与随意性。孩子上了小学以后,通过读写算等内容的教学过程,要想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和作业,需要通过个人努力地关注、思考和记忆,从而推动小学生各类心理活动的发展。同时伴随第二类信号系统的调节机能不断增强, 其心理的活动与行为发展呈现出目的性与随意性的特点。再次,少年集体的意识与个性得以形成。少年在进入小学阶段以后,通过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在全班学生分工值日, 尤其是参加各班级的评比竞赛等集体性活动过程,孩子逐渐会增强集体意识,认清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从而逐步形成待人接物的态度及性格、意志及个性等。

2.小学阶段少年存在的心理方面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小学阶段少年存在的心理方面问题

小学阶段少年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入校适应的问题,比如有的出现情绪的障碍,感到不安焦虑、害怕、忧郁等情况;有的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缺乏兴趣;有的自制力差,无法约束自己,时常违反学校纪律。二是逃学和厌学的问题,据统计,小学生中有5%至10%的学生存在厌学的情绪,有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缺乏,致使其长期处于落后的地位。三是处事交往的问题,当前小学阶段的少年多为家里的独子独女,长期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中成长,性格固执任性;加入到班集体之后,仍坚持视个人为中心,无法关注别人的感受,人际交往时存在焦虑感和恐惧心理,防范心重、自我封闭。四是依赖性强的问题,由于父母平时的呵护和溺爱,部分孩子自立的能力不强,一旦遭遇困难,就信心不足,束手无策。

2.2小学阶段少年心理方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家庭方面的原因看,一方面,家长对孩子关心得不够,有的工作忙,对于孩子心理发育不够关注;有的文化水平较低,无力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有的教育方法不科学,家庭教育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无论什么家庭,家长均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考取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过上好生活,重视成绩、轻视身心全面发展的问题突出,导致少年的思想压力过大。从小学教育方面的原因看,多数学校坚持把教学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一定程度地存在重智轻德的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力度不够,强化心理教育的意识不强,心理教育的方法相对简单,研究得不系统,心理疏导的措施和手段不够到位。从社会方面的原因看,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教育的导向性不突出,特别是少年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及家庭环境的引导,与社会的整体氛围存在较大分歧,使得辨别力较弱的少年无法适应,对其心理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3.针对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的小学教育应对策略

3.1结合少年身心的特点 ,强化教学的组织管理

一是注重发挥学校的作用。完善小学教育的规划、措施和制度,形成社会、学校和家长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创造温馨和谐的小学教学环境。二是注重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性活动,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班级氛围;妥善处理班级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三是注重发挥任课老师的作用。把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教学课程的内容相结合,比如利用语文的优秀作品,及数学、社会、自然等的知识背景与科学家经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协作精神等。

3.2结合少年身心的特点 ,强化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是创新课堂教学,针对少年身心发育的阶段特征,采取活泼生动的教学模式, 考虑学生间的差异,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步骤,积极鼓励班级学生进行尝试。三是加强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敢表达见解。

3.3结合少年身心的特点 ,强化学生的心理疏导

加强小学心理教育阵地的建设, 建立心理教育的咨询与辅导室,配备软硬件的设施,为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创造基础条件。针对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各阶段学习的不同情况,组织小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适当地开展心理训练,帮助其掌握疏导和调节个人负面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部分学生学习自信不足的问题,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学习问题,掌握正确方法,逐步取得成功、获得自信。

4.结 语

试析宋朝绘画教育的特点 篇9

大宋帝国的翰林书画院, 是一个由官方建立的, 收罗绘画人材, 从事专业绘画创作的机构。五代末期, 南唐、西蜀这些割据势力的都建有画院, 并且水平都较高。宋代统一中原地区, 消灭了这些割据势力之后, 便顺理成章地把这些地方的翰林图画院中的优秀画家收罗到京师汴梁中的翰林书画院中了, 其中包括许多当时就很闻名的画家:诸如黄荃、黄居寀父子、周文矩、徐崇嗣、郭忠恕、董源等人, 这使得宋代的翰林书画院一开始就极具实力。而到了赵佶在位的崇宁至宣和年间, 更是宋代书画院全盛发达的时期。赵佶任命以书画闻名的名士米芾任书画学博士, 整顿和健全画院的组织机构, 制订制度, 把一个原本纯粹是提供绘画作品的画院改革成一个具有绘画教学作用的艺术学院, 并由皇帝赵佶直接领导, 所以这些翰林画院的画家也就都成了皇帝的“天子门生”, 执行的是赵佶的艺术旨意。在皇帝的眷顾之下, 书画家们的政治地位也得以相对应的提高。按宋朝旧制, 翰林画院的分成画学正、艺学、祗候、待诏四个等级, 未得职称者称画学生。不过, 画家毕竟不是一般的政府文官, 他们虽然可以和普通的文官一样穿绯色和紫色的朝服, 却不得佩鱼袋 (一种表示政治身份的装饰挂件) , 以示区别。而我们的宋徽宗对书画艺术家青睐有加, 破格允许书画院的“艺术家”们象普通朝官一样佩带鱼袋, 在大宋帝国, 这可是六品以上官员才有的资格, 而其他琴院、棋院、玉院等的人仍不许佩带, 我们这位“风流天子”对翰林书画院的重视由此也可见一斑。

宋代翰林画院的一大特色, 便是以“画学”著称。既然是作为一门和诗歌文学并提的“学问”, 那么对于画家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画技出色了。赵佶主持下的翰林书画院, 实际上便是由他亲自领导, 执行他的艺术旨意的艺术学校。其往往以古人诗句命题考试的方法来选用画院人材, 考验学生们对诗与绘画结合的“诗情画意”的理解。据说, 当时四方考生源源而来, 盛况不下今天的美术院校联考, 有幸中选者无不是百里挑一者。然而, 诗文与绘画, 一个是语言艺术, 一个是视觉艺术, 二者虽然在意境上可以相通, 但具体的表现手段却渭泾分明。以诗文为命题, 其实也就是要求画者能够先读懂甚至是深悟诗句的境界, 然后再化为可视的图画。

南宋院体代表画家李唐年轻时, 曾入试过赵佶的翰林画院, 那次所出的题目是唐人诗句“竹锁桥边卖酒家”。青竹、小桥、酒家是诗句中所描绘的实体, 而绘画立意的巧妙则全在如何处理这几个实体的空间关系上。句中的重点既然是酒家, 大多数的人自然都把如何体现竹林桥边的酒家作为画面的重点, 或远景, 或近景、或热闹、或冷清。然而李唐却抓住了一个“锁”字意境, 画面中, 桥头边一片茂密的竹林中, 不见任何貌似酒家的建筑物, 却斜斜由竹林中外挂出一幅酒家的酒帘, 把酒家掩映于竹林之中这一情境巧妙的体现出来, 不见酒家全貌, 却达诗句全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情画意”, 历来有“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的说法, 但二者的批评尺度确有不同, 就画而言, 一味地直接描写景物体貌显然比不上画面暗示的意境, 能若有若无的引发观者的想象能力了。

又如“野水无人渡, 孤舟尽日横”的命题, 诗句是一片荒凉萧瑟之意, 于是许多人都画了一条空舟系于岸边, 更有一些考生为了体现野水、孤舟、无人的意境, 有的画了一只鹭鸶立在船舷边, 有的画了几只鱼鹰栖息在船蓬上, 野踪无人, 水鸟大胆如此, 荒凉之意更添些许。不过, 按前面的解释, 这仍然太“实”了一些, 此命题所中的第一名, 他的画中竟然是有人的, 但他画的是一个划船的舟人, 睡卧在船尾, 一片孤舟则横于水中。妙!他的立意不是单纯的舟中无人, 而是表示出无人渡河的更深意境, 其中索然寡居的荒凉萧瑟之意, 又比简单地描绘空舟来得浓郁多了。至于“踏花归去马蹄香”“深山藏古寺”“嫩绿枝头红一点”“蝴蝶梦中家万里”等命题, 都同样旨在考察应试画家的见识、相象力和艺术的创造才能。

宋代是我国绘画艺术继隋唐之后的又一艺术鼎盛时期, 尤其是“院画”的发展达到了历代鼎峰的高度。从整个宋代历史来看, 它基本上处于“文盛武衰”的时代背景,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宋代帝皇力倡“文治天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促使整个宋代绘画艺术也逐渐倾向于文学化, 如院画的发展和文人画运动就是最好的体现。

综上所述, 宋代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高峰期, 宋代院体绘画是宋代美术的骨干力量之一。与前代相比, 它们既代表了这个时代所取得光辉的艺术成就, 又属于宋代绘画艺术独特而又典型的艺术现象。

摘要:北宋继承了五代西蜀和南唐的旧制, 建国之初, 就在宫廷中设立了"翰林书画院", 对宋代绘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也培养和教育了大批的绘画人才。徽宗赵佶时的画院日趋完备, "画学"也被正式列入科举之中, 天下的画家可以通过应试而入宫为官。这是中国历史上宫廷绘画最为兴盛的时期。北宋画坛上, 突出的成就是山水画的创作。画家们继承前代传统, 在深入自然, 观察体验的过程中, 创造了以不同的笔法去表现不同的山石树木的方法, 使得名家辈出, 风格多姿多彩。

关键词:中国美术教育史,绘画,翰林书画院

参考文献

[1]郭若虚, 邓椿著.图画见闻志·画继[M].米田水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0.

[2]宋苏轼《东坡题跋·跋宋汉杰画》.

小学体育教学特点分析 篇10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教学方法,儿童化

一、重视体育教学

教育要求培养全方位素质的人才, 没有健康, 一切归零,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体育教学, 摆正体育教学的位置, 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身体正是发育阶段, 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极其重要, 培养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注意身体的发育, 培养坚强的意志, 增强合作能力, 有效地提升体质, 促进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 研究青少年儿童发育的规律, 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二、教学方法要儿童化、游戏化和兴趣化

1. 儿童化。儿童有其年龄特点, 一味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学习的不同水平阶段, 根据学生的特长和需要, 进行恰当引领, 唤起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热情, 把他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根据教学任务灵活多变地进行教学, 让他们对体育学习随时都保持着高涨的兴趣。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要丰富多彩, 注意形象化, 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以符合儿童的天性。切忌千篇一律的教学, 严防教学“成人化”,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 把体育技术“儿童化”以后传授给学生, 让他们稚嫩的童心得到满足, 把教学方式进行科学的分析, 尽量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 让他们从心理方面能够接受、从而促进对体育学习的认识和兴趣。

2. 游戏化。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将体育教学寓于游戏之中, 能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竞争色彩, 对小学生构成强大的吸引力, 缺乏游戏的渗透, 教学必然干瘪枯燥, 因为没有游戏, 缺乏定力的儿童就会注意力不集中, 积极性丧失了, 教学就降低效果, 甚至徒劳无功。无论是教学的开始和结束, 都要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的开始意在很快地让他们注意力集中, 教学的结束意在让他们意犹未尽, 对下一堂课的体育学习还有期待。小学生被游戏紧紧地吸引住了, 他们忘掉疲劳, 能够控制住自己保持长时间的兴奋, 让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师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 丰富游戏的内容, 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3. 兴趣化。儿童的情绪化非常浓厚, 体育中的游戏活动可以给与他们很大的满足, 他们对具备新鲜感的游戏喜爱有加, 而反反复复的练习会让他们感觉到厌烦, 游戏也不例外。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让游戏丰富多彩, 消除学生的疲劳感。让比赛穿插于教学之中, 让孩子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活跃课堂气氛。要用儿童能够理解的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们讲解动作要领, 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 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到体育知识。

三、遵循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身体素质 ( Physical quality) 一般是指人的身体在活动或者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多方面的机能。一个人的身体是强是弱, 通过身体素质的外在表现就可以得知。

1. 力量素质。肌肉紧张或收缩能够产生一种力量, 这叫做力量素质。获得力量素质的办法就是通过各种训练, 我们要选择适合少年儿童的练习, 不仅仅能够达到训练强度的要求, 也要避免对儿童们产生伤害。少年儿童肌纤维较细, 蛋白质含量较少, 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 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 身体各种机能不发达, 肌肉也缺乏耐力, 所以要选择适合的练习, 不要负荷过重, 要有一定的柔韧性, 小学高年级可以选择动作较快、负荷中等的练习, 练习避免长时间, 更避免负荷过大, 一方面要注意不要让学生感觉到厌烦, 另一方面也要预防孩子们的关节损伤。

2. 速度素质。电解质给人的一个帮助就是敏锐的速度方面的反应, 让人体进行快速的运动, 少年儿童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 他们都拥有快捷地反应, 在小学阶段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发展速度素质。教学要适度的侧重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内容, 比如说短跑项目, 不仅仅要求速度, 也要求耐力素质, 对孩子们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他。

3. 耐力素质。如果耐力素质强大, 可以适应长时间的劳作, 少年儿童一般都没有强大的耐力素质, 少数的体育苗子除外。目前的少年儿童都是独生子女, 由于父母对他们的无微不至地呵护, 他们的耐力素质明显下降, 令人忧心忡忡。在百度百科辞条, 有一首《哀青少年》, 十分形象地写出了这种担忧。如果缺乏耐力, 一个人的一生必然是一事无成, 庸庸碌碌, 教学当中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运动距离,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的难度, 合理地延长时间, 以促进学生的耐力素质。

4. 灵敏素质与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关键的作用, 可以通过动作的转换、姿势的变化等来调整和提升; 柔韧素质是指运动时各关节的活动幅度或范围, 这是少年儿童的强项, 他们的软骨非常发达, 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广, 关节的运动幅度和成人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发展柔韧素质必须从小学开始, 年龄越小, 柔韧性越强。

四、结束语

当代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及其特点 篇11

当代 东欧 中小学 公民教育 特点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政体的迅速瓦解,东欧国家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并纷纷加入欧盟组织,民主制政体在东欧国家逐渐建立并得到不断巩固。此后,培养什么样的公民,怎样培养公民,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东欧国家在积极借鉴西欧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目的、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形成了这样三个特点:注重运用隐蔽性教育方式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重视情感教育和社会参与能力培养(注:本文所指的东欧国家,主要是指先后加入欧盟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托维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一、当代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政治上的重大变革,东欧国家也逐渐着手公民教育改革。这些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公民教育增强国家的一体化和社会团结,因此,东欧国家在公民教育改革中均强调法治、多样民主、包容和团结。例如:捷克共和国制定了《国家教育发展计划》,该计划强调为了参与未来欧洲和全球合作,应通过发展教育来增强社会团结和民主;斯洛文尼亚于1989年后期的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视民主、学校自治、学生和家庭权利,尊重非本国公民和人权。在这些教育政策的指导下,东欧国家开展了中小学公民教育改革,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公民教育的目的。培养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是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核心任务,但对于什么是“负责任的公民”,东欧国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他们常常用其他名词来界定“负责任的公民”,比如拉脱维亚和罗马尼亚使用公民参与,波兰使用公民态度或公民意识。

在东欧国家看来,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具备一定的公民知识和一些价值观念,比如民主、自由、人权、容忍、平等、尊重法律、社会公正、责任、忠诚、合作、参与、道德等。捷克共和国宪法中规定:每一个公民对于其他人均负有责任,并应努力维护社区的统一,并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即人类的尊严、自由、平等、人权、自然、文化、物质、精神遗产等。立陶宛于1997年在《学校普通教育一般课程》中提出通过培养民众的道德原则和一些基础性的价值观念,以促使他们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规定公民应该对自身的权利和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并有能力参与公共生活。此外,在个别有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生活的东欧国家,负责任的公民的概念里包含对非本国公民的整合政策。如爱沙尼亚发布了一项特殊的《国家整合计划》,该计划从2000年开始施行直到2007年。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爱沙尼亚社会对非爱沙尼亚公民的包容性。

第二,公民教育课程设置。民主政体确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的能力,东欧教育专家和决策者开始重新考虑学校课程设置,并逐步废除了那些对国家民主政治文化发展有负面影响的课程。上世纪90年代后,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的形式大体上分为三类:独立性课程;渗入型课程;跨学科教育主题课程,即将公民教育相关内容渗透于所有课程之中。这三种课程形式并非相互排斥,有的国家综合运用这些课程形式开展公民教育。就整体而言,大部分东欧国家倾向于以渗透型课程和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开展公民教育。具体而言,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如下。

开设独立性公民教育课程的国家有:爱沙尼亚、波兰、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其中,爱沙尼亚在小学和中学均开设了专门的公民教育必修课,波兰和斯洛伐克将公民教育作为初中阶段和高中最后一年的一门课程。由于捷克、斯洛文尼亚中小学具有自治权,因此是否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由各个学校自行决定。此外,几乎所有东欧国家都采用渗透型公民教育课程和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开展公民教育。就前者而言,大多数国家将公民教育内容渗透于社会科学、历史、地理、语言、伦理学和宗教学等课程教学之中。如拉脱维亚,历史课程中“拉脱维亚的历史”这一章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负责任和有包容性的民主公民。此外,在拉脱维亚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四门独立性课程——伦理学、健康教育、经济学和公民均被渗透到社会科学课程之中。

第三,公民教育内容。综观东欧公民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发现其公民教育内容可以分为四项。第一项:发展政治素养。这项教育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知识,其内容包括:人权和民主,政治和社会机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构成;社会言论;文化和历史遗产以及社会语言的多样性。第二项:掌握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该项教育内容是第一项的补充,因为批判性思维对于政治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使青年人分析和评价有关社会和政治言论的信息。第三项:形成某些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这项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和平解决冲突,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等。第四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这项教育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将自身所学的公民知识和习得的能力付诸实践,以帮助他们检验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该项教育内容包括:积极参与学校和当地社区事务,掌握解决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技能,在学校实践民主参与能力等。

尽管几乎所有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内容均涵盖以上四项教育内容,但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爱沙尼亚、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强调在中小学各个阶段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态度、价值观和积极参与能力。捷克共和国对小学阶段前两项公民教育内容没有明确规定,但自2004年开始强调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决策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以及沟通技能。匈牙利、斯洛伐克强调培养中小学生的政治素养、态度和价值观。而匈牙利未对提高中小学生参与能力做明确规定;斯洛伐克未对小学生的参与能力提出要求,但明确规定中学生应掌握一定的参与能力。保加利亚非常强调培养中小学生态度、价值观和积极参与能力,而未对中小学学生政治素养方面的培养做出规定。

第四,公民教育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东欧国家非常重视营造良好的、民主的校园氛围。在捷克共和国,学校非常重视将跨学科学习课程——民主公民教育渗透于初中和小学阶段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学校氛围、学校生活、教学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立陶宛在其教育体系改革中,强调公民教育不应仅限于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还应营造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此同时,为了营造民主的校园文化,国家也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拉脱维亚教育科学部和非政府组织——家长教育,于2004年年底达成了一项合作,并制定了一项名为“促进家长发表教育政策言论”的计划。该计划使家长能有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并促成家长与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沟通。在波兰,家长可以通过欧洲学校俱乐部参与学校工作。

除营造民主的校园氛围外,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校积极与非政府组织(NGO)展开合作,以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能力。如1994年波兰公民教育中心成立以后,便提出了多项有关公民教育的提议。此外,自1989年开始,波兰中小学也与地方民主基金会开展合作。斯洛文尼亚的青年协会之友致力于改善儿童生活和保护他们的权利,该协会还组织了一个全国性质的儿童议会。保加利亚于1999年成立了协同效应艺术,该组织致力于培养人们的宽容意识、人权意识和公正意识,并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和提升解决矛盾的能力。

第五,公民教育评估。上世纪末开始,东欧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公民教育评估活动。2001年2月,捷克共和国就小学生人权观念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该调查涉及31634名学生。人权观念包括教师对学生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和对“儿童权利公约”的理解。2003年,立陶宛对初中八年级学生开展一项关于公民素养的调查。这项活动调查了学生对“公民社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公民权利与义务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体而言,公民教育评估对象分为两类:学生和学校。就学生评估而言,大多数东欧国家中小学制定了该校学生公民教育评估标准,如波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等。评估内容主要涉及学生的公民知识掌握情况、公民态度和行为,但各个国家评估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捷克共和国、立陶宛、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不对学生公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专门性考试,而主要采取持续性评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就中小学学生公民态度和参与行为进行全面评估,相较之下,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不对学生该方面进行评估。

除对学生开展公民教育评估外,东欧国家还对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和活动进行评估。对于学校的评估大体上可以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主要由国家教育部门开展,评估内容包括学校的民主氛围、学生公民行为和态度。例如,捷克共和国教育观察家不仅评估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开展情况,而且评估校园文化氛围,包括学生与家长参与学校决策情况。拉脱维亚非常强调对学校氛围的评估。在斯洛文尼亚,外部评估包括课堂教学情况、课程设置、教室布置、教材使用、教师培训和教师素养等。内部评估主要由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主导,评估内容包括校园民主环境、安全或者校园文化等。

二、当代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特点

第一,注重运用隐蔽性教育方式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性。相对于显性课程教育而言,隐蔽性教育“主要由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隐蔽因素构成一个开放的、立体的网状结构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方式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使受教育者在满足兴趣、爱好的同时,得到思想的净化和启迪,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1]。隐性性教育“元素”包括:物质形态的校园建筑、校园绿化、校园规划格局等;精神形态的学校规章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学校的传统、风格合精神面貌。隐蔽性教育方式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方式将公民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渗透于相关文化教育中去,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隐蔽性教育方式更能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对于学生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当代东欧非常注重运用隐蔽性教育方式开展中小学公民教育活动。一方面极力推广渗透性和跨学科学习方式。这些东欧国家将公民教育内容渗透于历史课、地理课等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并深刻理解尊重、包容等品德要求。另一方面营造民主的校园氛围和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活动。东欧中小学积极营造民主的校园文化,它们试图运用校园环境使学生了解、体会民主的原则。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社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实践民主,并学会尊重他人、互相协作。

第二,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认识尚不统一,但从本质上来看,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民间自愿组织的,独立于企业和政府之外的非营利性的、非官方性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强调公民社会组织的非官方性,表明公民社会组织不属于政府组织系统,明显不同于政府组织”[2]。相对于官方的、正式的学校公民教育,非政府组织开展公民教育具有这样三个优势:一是教育更具亲民性。相对于正式的学校公民教育,非政府组织更容易与学生平等相处。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开展公民教育活动,这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公民教育效果。二是能够帮助学生具体地了解真实的社会,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的活动热情。由于非政府组织以社会中存在的某方面问题作为主要关注点,因此相对于学校,它们更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这能够促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社会现实,进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三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高社会参与能力。非政府组织具有很强实践性,他们时常参与社会某方面问题的商议和解决,因此,它们能够向学生提供社会参与经验和技能,这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当代东欧中小学非常重视通过非政府组织开展公民教育。一方面邀请非政府组织进入校园同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东欧中小学校对于非政府组织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因此常有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学校的公民教育活动之中。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设有专门的教育中心和相关课程。中小学生可以参与非政府组织所开展的一些教育活动,如专题讲座、访谈、沙龙等。

第三,重视情感教育和社会参与能力培养。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对那些关涉学生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精神成长的情绪和情感品质予以正向引导和培育”[3]。情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权利与义务;尊重他人、容忍、忠诚、平等信念、尊重法律及愿意保乡卫国;支持民主生活方式;尊重个人自由权、表达不同意见的公民权、代表权与愿意投票参政;鉴赏国际依存与友好关系;尊重道德及本国传统,但避免我族中心主义;尊重道德及宗教价值的差异及政治上反对意见的存在;关心国内及国际时事和社会问题[4]。开展情感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对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学者明确指出:“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为基础,为支撑,因为情感,可以说是一个人所信守价值观的标示器。真理主要诉诸知识,而价值观和信仰主要诉诸情感”[3]。二是有助于激发公民社会参与热情和参与行为的出现。我们知道,正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个人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怀,人们才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当代东欧中小学在开展公民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方面它们通过课堂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对于民主、平等、自由等社会原则以及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一定认识,并促使他们在情感上认同这些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态度上的倾向性。另一方面,它们通过建设民主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增强对民主、平等、自由等价值观的认同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东欧中小学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所谓社会参与是指社会个体通过多种途径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参与行为。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无论对于个人素养的提高,个人价值的实现,还是对民主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广泛的社会参与也能够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当代东欧国家清楚地认识到民主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的转型必须以广泛的、理性的社会参与为基础,因此,它们非常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一方面,它们通过营造民主的校园环境,以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之中。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实践民主的行为原则,并从中学会尊重、包容、妥协与合作,从而增强对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建立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现实中提高自身社会参与能力,了解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和社会管理或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1).

[3]朱小蔓,朱永新.中国教育:情感缺失.读书,2012(1).

[4]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浅谈禅宗教育的特点 篇12

一、禅宗教育目的的本体明证性

禅宗又称心宗, 禅所悬示的本体就是人 (以及宇宙万物) 的自性本体。依照佛教本体论而言, 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佛者, 觉也, 证悟了宇宙人生一切存在本体的就叫佛。佛并非指对象化了的最高神灵, 佛教所言之神灵以及各种形式的众生与人是同一本性。所谓成佛就是证悟这个众生本具的同一本体。“拈花微笑”以及禅门千百则公案悬示的就是这同一本体。

一般的教育目的都比较具体明确, 有相应的前提、框架。所言目的, 均有实指。禅宗教育目的直指本体心源, 无任何前提, 唤作本体也是虚言妄指。禅宗是开启般若空性, 契入生命本体的教育。禅宗本体玄妙难思, 在《金刚经》、《坛经》、《心经》、《楞严经》等佛经中都有宣示。《金刚经》谓:“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对万物而无其心, 对万境而无其心, 对万法而无其心, 对万相而无其心, 则得本来心”[1]。为了便于僧众后学开悟, 六祖慧能大师提出了禅法三纲领, 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禅宗本体的宣示至难至简, 说至难者, 唯证悟了本体, 才知本体何如,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说至简者, 禅宗本体人人本具, 个个观成, 在凡没有少一份, 在圣没有多一分, 凡圣本体一如。禅宗所言心性本体, 含摄一切心物及其关系。心性本体的离言绝相, “说似一物即不准”, 妄心真心, 在自性本体位上是平等一如的。禅宗教育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 明证每个人早已具备的自性本体。

二、禅宗教育内容的般若空性

一般教育活动, 师生之间必须依据一定的教育内容作为中介, 体现为知识体系所承载蕴含的各方面的技术、信息和思想;教师有所教, 学生有所得, 师生共同进步提高。而在禅宗师徒的教育活动中, 教育内容已经蕴含在教育活动存在的前提之中, 教师无所教, 学生无所得。要说有教育内容, 那就是师傅和徒弟都已共同具备的自性本体,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最后禅定七七四九天, 夜睹启明星悟道, 悟的就是这个人人本具, 个个现成, 平等一如的本体。

禅宗教育直指心性本体, 以心印心, 见性成佛。一般教育所指的知识信息、技能、名相、情意思想等都包含在禅宗自性本体的功能之中。师傅徒弟之间的机锋对辩, 始终是本体的相互印证。师徒之间的交流外显一些无逻辑的对答或“棒喝”的怪诞行为, 其实质是以本体为枢纽的点拨激发与心心相印。同一本体, 本体之间如何传授?迷悟有别, 其实无别,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金刚经》说:“但凡言说, 均无实义,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依禅宗理论, 现代一般教育的所有教育内容都是禅本体的显现状态。禅不是知识, 很难从教材中获得, 禅是悟的, 不是学的, 知识可以学, 禅本体不可以学。禅宗教育无任何教育内容可学, 它是对本体的启悟, 内容是本体之用, 而非本体之体。教育内容一着相, 便成了本体之用, 本体无念、无相、无住。《景德传灯录·智海禅师》中有则公案, 问曰:“阿那个是智海自家宝藏 (佛性) ?”祖曰:“即今问我者, 是汝宝藏, 一切具足, 更无欠少, 使用自在, 何假向外求觅?”为了开启众生的空性智慧, 佛在《金刚经·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中说:“须菩提, 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 即为谤佛, 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 说法者, 无法可说, 是名说法”。释迦牟尼亲口对弟子须菩提悬示了本体离言绝相的特点。这是本体论教学中超言绝相、以心印心的教学活动, 也是禅宗教育的本质特征。

佛教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是“缘起性空”。佛教认为, 世间的每一种现象都是由各种条件的聚集而形成的, 其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性质。世俗的一切现象幻化不停, 犹如梦境, 都无实体, 因此, 不应该把生命执着在虚幻不实的现象上, 摆脱物欲、情欲、烦恼障、所知障等方面的牵引, 从而使生命独立不倚, 自由自在, 还其空灵无相的本来面目, 回复自如自在、原本现成的自性本体。

三、禅宗教育方法的“中道”精神

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路、途径方式和程序, 教育方法是师生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对象内容, 形成各种能力品质时的思路、途径、方式和程序。从表象上看, 禅宗教育与一般教育方法有相似的一面, 也有其怪诞、超逻辑性的一面。从思维存在的实质看, 一般思考都必须依照一定的逻辑法则和辩证法规来进行, 而禅宗思考的方法是以“中道”原则远离文字名相“法执”的缠绕, 直接逼近或契入心之自性本体。“中道”了义之法也是佛教修悟本体的精神直指。《六祖坛经》上说:“佛法以心传心, 皆令自悟自解”。“佛说一切法中, 原有二边。一边是空, 一边是有, 虽说不落地, 然而离开二边, 毕竟无处开口。为学机施教, 或从空破有, 或从有破空。中道因之开显。”[2]“中道”是一种悟性入道的思路, “中道”义指不落于两边, 圆融无碍, 离于相互对立的两边, 边中亦不要, 即是不二的胜义。本体与本体无法同一。此为“不二法门”, 这是禅宗教育的极则。《道德经》中“道, 可道, 非常道, 名, 可名、非常名”也悬示的是本体的离言绝相特性。

禅宗教育, 手段方法不拘一格, 可谓法无定法, 因材、因时、因机施教。有临济喝、德山棒、赵州茶、云门饼之说, 不同禅师的开悟接引风格也各成风趣。禅门临济宗“四料简”是有代表性的禅宗教育的具体方法。“四料简”即四种简别方法, 即按照学人不同根器和领悟佛法的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 意在破除我法二执。临济禅师说:“我有时夺人不夺境, 有时夺境不夺人, 有时人境具夺, 有时人境具不夺”。夺人指破除我执;夺境指破除法执;夺人不夺境是针对我执重的人重在破除其我执;夺境不夺人是针对法执重的人重在破法执;人境俱夺是针对我执和法执都重之人, 二者都须破;人境俱不夺, 针对人、法均不执着者则二者均不须破。从学生徒弟一方来说主要是参禅, 从教师师傅一方来说主要是点拨与印证, 即以心印心。参禅首先要起疑情, 寻找开悟的禅机, 起疑情就是用问题把自己的精神意识集中起来。比方参“念佛是谁?”“父母未生之前我在哪里?”禅定观息也是参悟的常用的形式方法。参禅开悟在行、住、坐、卧、工作中都可以进行。

禅门悟性的中道之法, 主要防止参悟者落入知识情欲的知解缠缚之中, 禅门自性就是指的我们每个人具有的心之本体。《六祖坛经》中, 六祖慧能大师告众曰:“善知识, 菩提自性, 本来清净。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此心即人人当下正在起用的这个心———现在你正在看、正在听、正在思之心。此一心, 迷时著相, 即名烦恼, 染垢、无明、妄心;悟时离相, 即名菩提, 清净、光明、真心;它们是一体异名, 实无分别。达摩祖师西来直指之心, 即指此迷时烦恼妄, 悟时菩提人之真心。六祖惠能道:“烦恼即菩提”, 此亦是开显“中道”之义。

“中道”之法旨在超越二元论的对立之境。永嘉禅师道:“无明实性即佛性”。用妄心即是真心起用, 用妄心即在显真心。真心邪用, 全真现妄, 佛即众生;妄心正用, 全妄即真, 众生即佛;心佛及众生, 是三无差别, “用虽有异, 体性无别”。此妄心一般是知、情、意、行等相关内容之所指, 真心就是无真、无妄、无烦恼、无菩提、无一切相对之境的本真状态。

禅宗教育有法无法, 法无定法。“中道”, 不着相, 不执着, 是各种外在形式方法的精神内核。释迦牟尼有一个心印传法偈:“法本法无法, 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 法法何曾法”。偈中的“法”指一切的理和事, 或指一切方法, 或指一切知识内容与形式。偈中四句话整体贯穿的就是“中道”之方法精神, 反映的是本体与方法的合一, 本体与内容的合一, 本体与目的的合一。离一切相契入本真, 所谓内容、目的、形式也是权便分法。禅宗教育的特点就是内容、目的、方法都不可得时的本体的以心印心。“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中道是“不可得”、“无所得”。“凡有所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金刚经》) 除非亲证本体, 方才有个消息。

总之, 禅宗教育也是一种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根本任务应是澄明本体, 而不应仅限于满足人的各种选择和需要。禅宗教育从古至今就宣示了人的本心自性就是宇宙所有存在的最高本质。各种宗教、哲学之本体实指与学说, 都莫如禅宗之本体客观直接与究竟。禅宗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就是为了契入人以及宇宙万象的本体。实证了本体, 人的理性、意识、情感才能反观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禅宗教育也就是让人由迷到悟, 让人的本质实现其最大化的教育活动。禅宗教育将教育的一切现实性和可能性都含摄在对本体的实证之中, 历史上许多禅门公案, 也应成为教育研究的案例, 进一步有待我们从中挖掘、发现教育的真谛。

摘要:佛教禅宗教育也是独特的教育存在。这种教育从古至今就宣示了人的本心自性就是宇宙所有存在的最高本质。禅宗教育将教育的一切现实性和可能性都含摄在对本体的实证之中, 历史上许多禅门公案, 也应成为教育研究的案例, 有待从中挖掘、发现教育的真谛。禅宗教育的特点是:教育目的的本体明证性、教育内容的般若空性以及教育方法的“中道”精神。

关键词:禅宗,教育,中道,觉悟

参考文献

[1]萧天后.禅宗心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60.

上一篇:生态住宅评价下一篇:码垛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