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机制

2024-08-03

仲裁机制(精选11篇)

仲裁机制 篇1

摘要:我国临时仲裁机制的缺失带来了种种弊端,作为完善路径的选择,我国可以采用“试点方式”逐步将临时仲裁机制引入仲裁体系。当前金融仲裁方兴未艾,金融纠纷解决的特性及其对临时仲裁的需求,使得金融仲裁成为进行临时仲裁“试点”工作的适当领域。在具体制度构建方面,可从临时金融仲裁的法律地位与基本原则、仲裁协议内容与效力、仲裁员选任与监督、与仲裁机构的支持及法院对临时金融仲裁的监督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仲裁机制,临时仲裁,金融仲裁,临时金融仲裁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下简称《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学界关于我国应否确立临时仲裁制度的争论就未曾停歇过。赞成者认为临时仲裁有种种程序优势,应该赋予其明确的立法地位;反对者则认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施行临时仲裁制度的条件,临时仲裁应该缓行。随着经济的发展,临时仲裁制的缺失给我国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引入临时仲裁制度也已成为主流观点。然而,该如何引入这一制度?应否采取诸多学者主张的将临时仲裁制度直接纳入《仲裁法》的“一步到位”策略?是否可以通过“试点”模式逐步推进?本文将结合我国方兴未艾的金融仲裁制度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有益于我国仲裁制度的不断的健全与发展。

一、我国临时仲裁机制的缺失及其完善路径

(一)我国临时仲裁机制的缺失

临时仲裁(ad hoc arbitration)又称特别仲裁,作为现代仲裁制度的鼻祖(黄进、宋连斌、徐前权,2002;Gary B. Born,2009)其与随后发展形成的机构仲裁(institutional arbitration)一道,构成仲裁的两种基本形式。在临时仲裁中,仲裁的各个方面包括仲裁员数量及选定、仲裁程序、仲裁地、仲裁适用的实体规则等均由当事方合意确定,最大程度实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其也因此被称为是一种“量体裁衣”(Christian Buhring-Uhle,2006)的仲裁形式。

在各国主要常设仲裁机构数量多达130多个的今天,临时仲裁仍在效率、费用以及灵活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各国争端解决机制中继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仲裁制度中也均涵纳了临时仲裁机制,在希腊,葡萄牙等少数国家,临时仲裁甚至成了主要的仲裁形式。此外,在关于仲裁的国际法规范中,如1958年《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1961年《关于国际商事仲裁的欧洲条约》、197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以及1985年《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也均对临时仲裁进行了规定,特别是后两个仲裁示范规则更是在其条文中明确指出,其主要功能之一便是为临时仲裁提供示范模本,供临时仲裁当事方参考使用(AIA,2010)。因此,可以说临时仲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性质的争端解决中,均是一种广为应用的仲裁形式。

然而,情况人挥司法监督的主性的同时,制度市场化的创新举措,而且较之上述临时仲裁的广泛运用,我国现今的仲裁体系中仍未建立临时仲裁机制。虽然《仲裁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构建我国仲裁体系的基础法律规范,并未明确限定仲裁只指机构仲裁,但上述基础规范中关于仲裁协议必须包含选定仲裁委员会的规定,实质上变相排除了临时仲裁在我国的运用。即我国在立法上对仲裁进行了片面理解,忽视了临时仲裁在仲裁制度中的应有法律地位,从而造成我国仲裁机制成为一种跛脚机制。这不仅使得我国作为《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缔约国,在承认临时仲裁时造成对内对外不公的双重标准情况,也挫伤了商事活动当事方在我国进行以仲裁解决纠纷的积极性,既不利于涉外商事活动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仲裁赢得有有益的国际声誉。此外,当前各国机构仲裁制度“仲裁诉讼化”趋势严重,当事人常感觉“只是换了个地方进行诉讼”(小島武司,2001),并未体会到仲裁和诉讼的本质不同,临时仲裁的缺乏加深了大众对仲裁的片面误解,也影响仲裁制度的推广适用。

(二)我国临时仲裁机制缺失的完善进路选择

事实上临时仲裁机制的缺失所带来的弊端远不止于上述内容,将临时仲裁机制纳入我国仲裁争端解决体系,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实践部门已是一种多数的共识。但问题是如何引入临时仲裁制度,切实发挥临时仲裁制度的应有作用以有效优化我国现行的仲裁机制?对此,国内绝大部分学者主张“临时仲裁制度直接入法(仲裁法)”,从而将临时仲裁普遍运用到市场活动的各个领域(谭兵,2005)。然而,笔者认为“直接入法”的做法欠妥。首先,虽然作为之前阻碍我国建立临时仲裁的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大为改善,但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建立成熟的临时仲裁制度仍然缺乏外部良好环境(李广辉,2004)。其次,统一的临时仲裁制度相关保障措施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如严格的仲裁员管制制度。再次,我国市场活动各个领域对于临时仲裁的需求并不一致,有些领域对于临时仲裁的需要由于其他争端解决方式的存在如调解制度,没有引进临时仲裁的急迫性。

我国可以“试点方式”逐步确立临时仲裁制度,与司法改革在某些地区率先开展制度试点工作一样,在局部领域率先引入某些法律制度也是各个国家尊重法律、谨慎立法的惯常做法。这表面上看似造成了权利的不平等,实际却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相关权利的长远考虑。临时仲裁机制的成熟,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且对制度环境要求较高。如发达国家成熟的临时仲裁制度历经百年才发展至今天一样,我国临时仲裁制度的确立也不能一蹴而就,而应循序渐进。直接入法未知因素较多、风险性较高,故而可以通过局部试点的方式,现实检验我国构建临时仲裁制度的运行情况,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推进,直至其成熟、全面入法。因此,逐步确立临时仲裁制度的首要之举是寻找合适的试点领域,以点带面逐步累积经验,以局部引导整体营造临时仲裁在我国应用的制度环境。在试点工作上,我国当前快速发展的金融仲裁领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二、我国仲裁机制的新发展:金融仲裁

我国仲裁机制虽因未纳入临时仲裁而成为一种跛脚机制,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纠纷日益增多且更为专业化趋势的推动下,我国仲裁服务也在不断扩展其纠纷解决市场,特别是在较为专业的领域有着突破性进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金融仲裁机制。

金融仲裁指专门解决因金融交易发生或与此有关纠纷的仲裁制度。我国金融仲裁最早出现于1991年,但由于其时尚未制定《仲裁法》、缺乏上位法律依据,相关部门认为此类仲裁与国家基本法律不一致最终未能有效运行。随着我国《仲裁法》的颁布,金融仲裁亦逐步获得认可以及制度支持。此外,加入WTO带来的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与繁荣,加之金融争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我国金融仲裁逐渐从一般的商事仲裁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司金融纠纷解决的独特方式。2003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IETAC)通过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争议仲裁规则》(下简称“CIETAC金融仲裁规则”),制定了专门的金融仲裁员名册。《CIETAC金融仲裁规则》标志着中国实质和形式相统一的金融仲裁制度正式确立。其后,在金融中心构建、金融法制环境完善的新契机下,金融仲裁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高峰期并呈现出许多新特征:

1.机构独立化(霍洪涛,2005)。在金融纠纷解决专业化要求和CIETAC示范作用下,各地仲裁委员会也纷纷设立金融仲裁机构。2004年4月,郑州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中心正式成立,作为郑州仲裁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对外以郑州仲裁委员会的名义工作;2005年3月,浙江台州仲裁委员会当地银监局的支持协助下,成立了金融仲裁中心;2005年11月,山西运城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中心成立; 2007年12月,中国首家专门解决金融商事争议的机构——上海金融仲裁院落户陆家嘴,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CIETAC天津分会也于2008年5月创建了CIETAC天津分会国际金融仲裁中心,以解决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金融纠纷为主要目标。另外,武汉、长沙、重庆、珠海等地也纷纷筹建了各自的金融仲裁中心、金融仲裁小组等内部机构,以促进金融纠纷的解决。

2.金融仲裁规则独立化。除了《CIETAC金融仲裁规则》之外,2006年12月,广州仲裁委员会制定了《广州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规则》,率先形成了第一部地方性的专业金融仲裁规则;2007年9月,天津市仲裁委员会通过了《天津仲裁委员会金融纠纷仲裁暂行规则》,用于专门解决金融纠纷。上海金融仲裁院也在成立之时制定了《上海金融仲裁院金融仲裁规则》。此外,武汉、重庆、珠海等地也纷纷制定了独立的金融仲裁规则,为金融争议的解决提供规则支持。

3.金融仲裁专业化、细分化。各个金融仲裁机构也异常重视金融仲裁专业化的提高,积极创设金融仲裁员名册,聘任熟悉金融行业的消费者专家、法律专家、资深金融从业人员担任金融仲裁员,通过人员专业化的科学设计提高金融纠纷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上海金融仲裁院首批就聘任市内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法学专家、金融领域的退休干部等50余人担任金融仲裁员。同时,上海金融仲裁院还设置了金融仲裁简易程序、银行贷款争议特别程序、保险仲裁规则等更加细分化的金融仲裁程序规则,对于更好认识和解决不同类型的金融纠纷大有裨益。

4.我国金融仲裁国际化。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度随着国内金融市场推动,以及加入WTO后带来的外部环境(李广辉,2004),各金融仲裁规则都或详或略地规定涉外金融仲裁制度。如《上海金融仲裁院金融仲裁规则》就专设“涉外金融仲裁”一章应对国际金融纠纷。同时,金融仲裁的许多制度设计也吸纳了仲裁的国际通行做法,比如仲裁员名册中有外籍人员、允许当事人修改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允许当事人选择纠纷解决的实体法甚至友好仲裁等(AAA,2010),都体现了我国金融仲裁制度更加强烈的国际化趋势。

虽然现今中国金融仲裁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地方根据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区域金融规划,将金融仲裁纳入其金融战略。然而,作为仲裁机制在我国运用的创新发展,金融仲裁仍限于《仲裁法》规定未能将临时仲裁收入囊中加以利用。这一点无论是从临时仲裁自身优质特性,还是我国金融市场内外部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图景来看(刘维奇,2009),都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而且作为仲裁机制的创新运用,金融仲裁也是引入临时仲裁最为恰当的领域。

三、金融仲裁作为引入临时仲裁的合理领域

首先,金融市场的高度专业化以及国际化,划分了金融仲裁与一般商事仲裁制度的界限,使其具有作为临时仲裁实验田的天然优势。从领域专属角度而言,金融市场活动专业化、细分化的特征为临时仲裁制度提供良好的保障。当事人在具体适用临时仲裁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案情借鉴更具体的金融仲裁规则,更好的推进临时仲裁活动的顺利开展。从金融市场发展看,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及国际化趋势,则可以促使金融机构仲裁和临时仲裁的良好互溶。事实上对当事人素质及信用要求较高的临时仲裁,一般在国际纠纷中适用较多。同时,金融仲裁制度依托的金融发展大环境,例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战略、天津滨海新区北方金融中心构建战略等都可以为金融仲裁制度导入临时仲裁提供宽松的法律环境、便利的政策支持。

其次,临时仲裁也契合了金融仲裁的需要。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活动参与者数量的增加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萌生于金融活动中的金融纠纷也呈现出数量激增、专业化、复杂化的特征。而基于金融活动自身“时间就是金钱”的运行规律,金融纠纷的当事方也希望涉及金融交易资产的金融纠纷能够高效,从而形成了对高效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市场需求(Alan S. Kaplinsky, Mark J. Levin,2001)。金融仲裁制度也是在实现金融纠纷的专业、高效解决的目标下诞生的,而且金融仲裁的专业化因素使得其在金融纠纷解决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廖东,2010)。但在仲裁形式方面,现行金融仲裁实行常设仲裁,具体的制度设计没有摆脱“仲裁诉讼化”的“仲裁惰性”。固定的期限、期间、送达制度缺乏灵活性,阻碍了当事人快速解决纠纷的诉求。以案件标的额为依据的收费规则也缺乏科学性,不能满足金融活动参与者对纠纷解决经济性的需求。这与金融仲裁“高效、专业解决金融纠纷”的目标相偏离,必然会影响金融仲裁的普遍适用、推广。而临时仲裁与金融仲裁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恰好一致,且补缺了现有常设金融仲裁的“短板”:当事人利益博弈的本质可以确保仲裁员专业性的实现,制度本身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实现了当事人对高效、经济性的追求。其即时裁决对于解决那些事实清楚、标的额较小、当事人希望迅速解决的常见金融纠纷而言,更是“量身定做”的制度设计,具有巨大的运用空间。

再次,临时仲裁的导入是丰富金融仲裁、开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有效渠道,金融纠纷的新趋势对我国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金融纠纷伴随金融市场的日益扩展在不断增多,加之金融纠纷解决渠道单一,从而造成大量金融纠纷排队解决、延迟解决、无法解决等现象。根据《上海市2008年金融审判情况通报》,2008年全年整个上海市法院一审共受理金融纠纷案件14 738件,与2007年相比,收案量同比上升19.33%;而全年共审结金融纠纷案件14 512件,与2007年比,同比下降15.2%。到2009年,上海法院共受理一审金融商事纠纷案件17 184件,同比上升56.14%;收案标的总金额为139.28亿元,同比上升107.39%(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10)。另外,从全国来看,全国各级法院2009年审结存款、借贷、融资、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纠纷案件518 600件,诉讼标的额达2 162.47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2.85%和12.14%,其中审结信用卡纠纷案件52 646件,审结保险合同纠纷案件40 711件(最高人民法院,2009)。金融纠纷案件的快速增长造成金融纠纷堆积从而影响资本循环效率,也削弱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如果金融纠纷负面效应长期聚集而不得化解,便会积聚巨大的金融市场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寻求金融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已成必须,高效、公平、多渠道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不仅是解决金融纠纷的需要,更是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发展的必要之举。在目前各界积极寻求诸如金融审判庭等多方位解决金融纠纷途径的情况下,引入临时金融制裁可丰富金融仲裁制度内容,为金融纠纷解决开辟新途径。

四、临时金融仲裁构建的制度考析

临时金融仲裁制度的确立不仅需要理论支持,更植根于具体的制度构建与设计。在金融领域引入临时仲裁机制,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明确临时金融仲裁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原则。

一项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的开端在于其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和依据,临时金融仲裁机制的在金融领域中的引入,不能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随意尝试。基于前述我国《仲裁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临时金融仲裁无法在现有仲裁法规范中寻找到依据。如前文所述,将临时金融仲裁制度写入《仲裁法》显然不是最佳路径选择,而且《仲裁法》作为我国基本法律规范,对其进行修改并非易事。另外,虽然现在有学者提倡司法判例的指导作用,但却也不可能通过司法判例来确立临时金融仲裁的法律地位。因此,必须通过拟定新的法律规范确立临时金融仲裁的法律地位。较为妥当的办法是通过国务院颁发类似《关于创设临时金融仲裁试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条例的形式,确立临时金融仲裁的法律地位。这样既可避开法律位阶对修改法律的限制,实现阐明临时仲裁作为金融仲裁领域创新举措的试点属性,更便于最后法院在执行临时金融仲裁裁决时有法可依,从而确保临时金融仲裁的实效性。

另外,在明确临时金融仲裁的法律地位同时,更要规定其制度设计及运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这里不仅要继承《仲裁法》中的自愿原则、仲裁独立原则、一裁终局等原则,更要确立临时金融仲裁制度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基本属性——效率原则。在不影响仲裁公正、不违背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情况下,临时仲裁的相关制度设计应该是效率最大化导向的。

2. 临时金融仲裁协议的达成、内容及效力裁定。

临时金融仲裁以双方合意为基础,与现有金融仲裁对仲裁法规定的仲裁协议作变通理解不同。笔者认为,临时金融仲裁制度对仲裁协议的要求应该是严格的:双方必须有表明临时仲裁合意的、书面的仲裁协议。这是因为:临时仲裁的一切进程都有赖于临时仲裁协议的达成情况,后续出现的相关问题都要回溯到临时仲裁协议寻求解决,临时仲裁协议是支撑整个临时仲裁得以进行的核心骨骼(Alan S. Kaplinsky,2010)。临时仲裁协议的内容不仅要明确约定相关问题的“准据法”,具体包括仲裁范围、仲裁员的选任、仲裁规则、适用的实体法等;同时要明确规定“裁决条款”,即在仲裁相关问题依据仲裁协议仍不能解决时,则规定参照相关常设仲裁机构裁决的必有条款处理。比如,在仲裁员的选任不能达成一致时,任意一方都可以向约定的常设仲裁机构申请裁定。关于仲裁协议效力的判定,我国《仲裁法》第20规定由仲裁委员会决定或由法院裁定。然而即便是机构仲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判定,实行“自裁管辖权原则”(Loukas Mistelis, Laurence Shore, Hans Smit,2010)即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协议的效力。临时仲裁通常并不涉及仲裁机构。因此,在存在仲裁协议效力争议时,应由仲裁庭来决定是否有效。

3. 临时金融仲裁员的选任及责任制度。

临时金融仲裁员是指根据双方先前的仲裁协议而确定的临时金融仲裁员。“仲裁的好坏取决于仲裁员”(An arbitration is only as good as the arbitrator)(Gary B. Born,2009),仲裁员的选任、确定情况关系到整个临时金融仲裁制度的成败。

临时金融仲裁员的人数、构成、权限等事项均可由当事双方自行约定,但这并意味着没有任何限制。允许双方可选择不具备适当仲裁能力的人为仲裁员,将损害临时金融仲裁制度的实效性。对此,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一般是要求临时仲裁员和仲裁员名册中的仲裁员一样,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裁判能力、道德品德等素质,实践中被选任的临时仲裁员也多是行业资深人员、法律专家(Loukas Mistelis, Laurence Shore, Hans Smit,2010)。我国可以参照现有《CIETAC金融仲裁员名册》的选任条件来确定临时金融仲裁员的任职资格,将之纳入《办法》予当事人以指引,并在此基础上允许当事人根据其争议的特点,自主决定仲裁员的其他资格条件。对于当事人不能及时就选定金融仲裁员达成一致意见,或一方当事人通过拒不指定金融仲裁员等不作为方式,致使临时仲裁无法进行时,则可赋予一方申请金融仲裁机构任命仲裁员的权利。当事人应事先在仲裁协议中选定任命机构或在事后协商一致确定,若没有约定事后又协商不成时,《办法》则可明确规定由某一个仲裁机构进行指定。由于仲裁委员会在各地的机构设置比较完备,规则也相对较为完善,为方便当事人随时、及时提出申请,则该项职能可由各地仲裁委员会承担。

仲裁员责任制度是保证临时仲裁质量的重要因素,引入临时金融仲裁后,仲裁员的来源将更为广泛,仲裁员素质也将参差不齐,建立仲裁员责任制度是确保临时金融实效性的必然需求。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健全规范的仲裁员责任制度,现实中仲裁员的行为也未得到有效约束(萧凯,2006)。在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确立枉法仲裁罪名以后,仲裁员刑事责任规范方面得到控制与完善(徐前权,2006),而关于仲裁员民事责任方面,我国《仲裁法》、《民事诉讼法》以及其它法律规定中尚找不到相应规定。对此我国应采用世界上多数国家做法(张心泉、张圣翠,2010),规定临时仲裁员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时,应承担有限的民事责任。这样既可以有效监督仲裁员行为,又为仲裁员自主裁决留下足够空间避免干预仲裁。

4.完善仲裁机构对临时金融仲裁制度的服务职能。

临时金融仲裁和机构金融仲裁解决金融纠纷的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手段和方式。尽管临时金融仲裁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但在仲裁员选择、仲裁程序的开展等方面较大的弹性为相关制度的构建带来了一定难度,赋予常设金融仲裁机构为临时金融仲裁提供辅助服务的职能,不仅是仲裁制度市场化的创新举措,也可以助推临时金融仲裁的发展,更好的保障当事人的金融权益。因此,在临时金融仲裁机制确立初期,可借助现有常设仲裁的相关资源和规则,以推进临时金融仲裁活动的开展。如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推荐当事人从常设金融仲裁机构的金融仲裁员名册中选定仲裁员、参照或者选用常设金融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等。随着临时金融仲裁的成熟,可以将常设金融仲裁机构为临时金融仲裁制度提供相关服务作为一项经常业务实施并制度化。

5.加强法院对临时仲裁的支持和监督。

虽然不是仲裁活动本身的组成部分,但法院对仲裁的承认和执行,却是仲裁活动从始至终顺利进行的信心所在。因此,在创建临时金融仲裁制度时,不能忽视法院对临时金融仲裁的支持和监督作用(赵健,2000)。在临时金融裁决作出之后,若一方当事人拒不承担责任时,法院要同等对待临时金融仲裁裁决和常设金融仲裁裁决,在临时金融仲裁不存在无效、可撤销情形时,积极予以执行。同时,临时金融仲裁的外部监督较为缺乏,法院充分发挥司法监督职能,避免执行不合法的临时金融仲裁裁决以及发现当事人利用临时金融仲裁制度的司法执行力进行的违法行为。比如,双方伪造金融纠纷,进行临时金融仲裁,然后通过司法执行,违法转移财产,规避国家相关的税收法律制度的情况。

仲裁机制 篇2

(一)认真做好劳动人事争议案前调解工作,减少案件进入仲裁程序。县仲裁办把劳动争议案前调解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对争议标的数额不多,案情较为清晰的案件,实行调解前置程序,对当事人陈之以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调解结案,减少劳动争议立案率,避免当事人“讼累”,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裁审沟通交流,提高认识,减少案件裁判不一致的情况。县劳动人事仲裁委加强裁审沟通衔接,加强与法院、经贸局、总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的联系,不定期进行业务交流,更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积极组织学习研讨会,并对我县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新旧法律衔接的问题多次与县法院沟通交流,开拓思路,学习先进经验。

(三)加强部门联动,快速处理突发劳动争议案件,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当前劳动争议案件由温和型、个体型向尖锐型、集体型发展的趋势明显,为快速处理突发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加强各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各方合力,群策群力,妥善处理突发劳动争议案件,及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民商事仲裁机制的现状及规范措施 篇3

关键词:民商事仲裁机制;现状;规范措施

一、民商事仲裁机制的现状

《仲裁法》的颁布是“我国国内仲裁制度由原来的行政性仲裁向统一的民间性仲裁过渡的里程碑”。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分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条块分割的行政仲裁被诟病已久,《仲裁法》的颁布和随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重新组建仲裁机构和筹建中国仲裁协会筹备工作的通知》结束了我国行政仲裁的历史,开启了民商事仲裁民间性的新纪元。甚至有学者认为,《仲裁法》的颁布是我国法律制度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国仲裁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虽然《仲裁法》确立了我国民商事仲裁的民间性,但我国从仲裁法颁布到现阶段依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仲裁法》第14条规定的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根据仲裁组织产生和存续的状态,仲裁可以分为临时仲裁和机构仲裁。机构仲裁是指由常设仲裁机构进行的仲裁,常设仲裁机构即指专门从事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组织;临时仲裁是指不通过常设仲裁机构的协助,直接由双方当事人指定的仲裁员自行组成仲裁庭进行的仲裁,临时仲裁庭在争议案件处理完毕后即自动解散,仲裁程序完全由当事人控制。《纽约公约》第1条第(2)款规定“仲裁裁决”不仅指专案选派之仲裁员所作裁决,亦指当事人提请仲裁之常设仲裁机关所作裁决。国际上通行的作法是既承认机构仲裁,也承认临时仲裁。并且临时仲裁是机构仲裁出现以前唯一的国际商事仲裁形式。我国对临时仲裁采取内外有别的态度。我国不承认在中国内地进行的临时仲裁,但有条件地承认特定地区和特定国家的临时仲裁,比如港澳台地区临时仲裁、《纽约公约》成员国临时仲裁和根据互惠对等原则承认的临时仲裁。同时,认可涉外仲裁协议约定在境外进行的临时仲裁。临时仲裁有其自身优势,在中国境内进行的临时仲裁得不到我国法律认可确实是一大缺憾。

二、规范民商事仲裁运行机制的措施

1.去行政化与去行政监护

民商事仲裁的去行政化已经是一个老调重弹的话题,很多学者已经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我国改革了前苏联的仲裁模式却并没有完全转变原有的行政仲裁理念,无论是对仲裁机构的管理,还是在仲裁机构的自身运作上,行政化趋勢依然盛行。行政系统能凭借强有力的整合力量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藉以最有效和最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但是,仲裁机构作为常设机构存在,无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均具有以下四个特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独立性或民间性。“仲裁的价值目标必须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保持一致,为市场主体解决争议提供高效率服务;同时,在众多的纠纷救济手段中,仲裁制度要以比较优势比肩国家正统诉讼,只能以比诉讼更低的成本在社会冲突救助机制中获取一席之地,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由此决定了在仲裁的价值取向上必须定位为效率本位。”仲裁制度、仲裁机构、仲裁理念行政推进的传统与背景已渐行渐远,应该回归仲裁的逻辑本性决定仲裁机构的性质,无论是在仲裁机构的性质,还是仲裁运行的机制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去行政化。

2.推行行业自律与创新监管理念

无论是行政化,还是行政监护,在现有的文化语境下都为人所诟病,那么则需要另辟蹊径来树立仲裁公信力。仲裁法规定的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些规定甚至没有得到执行。成立仲裁协会推行仲裁行业自律,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也是对仲裁法明文规定的回应。政府、仲裁协会、仲裁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有赖于仲裁协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强化仲裁协会的行政管理职能,促进仲裁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自律,也是全球范围内仲裁界的一大发展趋势。通过行业协会自律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实现我国仲裁的民间性,增强仲裁公信力。

我国仲裁制度还存在许多体制机制上的弊病。仅仅通过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仍不能有效避免差错的出现。所以,有必要创新仲裁监管理念,在源头上进行制度防控。在仲裁员聘任上,我国虽有“三八两高”的条件限制,但规定的仍不够明确,各地仲裁委员会执行的情况也不统一。一个不符合“三八两高”条件的人在仲裁机构或个别领导的操作下,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仲裁员。因此,可以建立注册制仲裁员制度。把仲裁员的准入审查交给市级以上司法行政部门或仲裁协会进行,提高仲裁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仲裁机构的管理上,设立驻会主任,提高仲裁委员会主任履行法定职责的积极性,从而杜绝不必要的滥授权、乱授权。在仲裁的政策扶持上,可以仿效台湾的仲裁补助制度,根据仲裁机构每年的受案数量、职员人数、日常支出、办案经费等具体情况在财物上进行补助,变革原有的财政供给制度,还原仲裁的民间性、独立性。可以采取的创新措施还有很多,只要是能够提高仲裁公信力的,都可以积极尝试。

3.逐步放开和承认临时仲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社会上各种主体对纠纷解决方式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临时仲裁作为仲裁发展的初始状态,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依据。不管是机构仲裁,还是临时仲裁,都有各自的优劣利弊。只要在仲裁运行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仲裁作为纠纷解决方式的内涵,发挥仲裁的应有作用。我国对临时仲裁采取内外有别的态度,首先不认可在我国大陆域内进行的临时仲裁,但有条件承认外国的临时仲裁。对于不认可临时仲裁的理由,大致的观点是:临时仲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的产物,只有在市场信用制度、社会信用制度发展得较为完善,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基本自然形成了特定的行规,并产生了一些信望素孚的专业人士的法治环境下才可能确立。对于这样暂缓实行或不予实行临时仲裁的理由,笔者并不认同。区别对待造成了我国仲裁制度的严重不公,而且使我国的仲裁制度与国际仲裁制度不相接轨。在仲裁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临时仲裁已经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认可。只承认外国的临时仲裁而不允许本国进行临时仲裁,只会损害本国经济主体的利益,不会因为国家的“明智之举”而让民众信服、感激。

三、结语

仲裁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仲裁运行机制及其结果的信服力。仲裁公信力对仲裁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是仲裁理念根深蒂固的基础。仲裁机构建设,仲裁员队伍操守、管理,仲裁法律宣传和仲裁案件质量等都成为影响仲裁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我国仲裁法律制度不完备,仲裁机构发展不健全、仲裁能力低下的状况已然成为突破仲裁公信力建设的瓶颈,因此,有必要在制度及运行机制层面上对仲裁进行改革,增强我国的仲裁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杨荣新.《仲裁法理论与适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仲裁机制 篇4

一、仲裁协议效力审查机制的立法缺陷

(一) 启动审查的方式单一

我国《仲裁法》第二十条规定只有当事人提起异议, 才能启动仲裁协议的效力审查程序, 否则仲裁委员会不审查仲裁协议的效力, 对于存在仲裁协议的案件当然进行管辖;且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没有提出异议的当事人, 在仲裁裁决作出后不得以仲裁协议无效为由向法院提起撤销仲裁裁决之诉。无效的仲裁协议, 它是基于《仲裁法》的明确规定而当然无效、自始无效的, 并不能因为当事人不异议, 就推定它是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 《仲裁法》的规定存在逻辑悖论且违背法律规则。但当事人并非法律专家, 很多时候会当然认为他们双方已经订立了仲裁协议, 仲裁委员会应当对其纠纷进行管辖, 而不会考虑到仲裁协议是否具备法律要件, 也不会提起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程序。然而, 无效的仲裁协议不应当因当事人不异议就产生相应的效力, 因此, 我们应当在当事人异议之外, 增加另外的启动对仲裁协议效力审查的机制。

(二) 司法解释中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司法监督程序规定不完善

《最高院关于仲裁法的适用意见》第二十七条对当事人能否以仲裁协议无效为由主张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作出了规定:一种是在仲裁程序中不提出异议的, 则不得在之后提出仲裁协议无效抗辩;一种是提出异议但不被支持的, 经审查符合撤销裁决或者不予执行情形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从文意上理解, 能不能推断出仲裁协议的效力因为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不异议就当然地确定、有效?其次, 当事人以仲裁协议无效为由启动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程序后, 法院的审查是针对仲裁裁决进行的, 并非直接作出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裁判。由此看来, 对于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 只有当事人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异议, 才对其进行审查, 否则, 在这之后的任何阶段, 均不得再对这个仲裁协议效力问题要求进行审理、确认。然而, 在仲裁委员会不审查仲裁协议的效力, 履行相应的释明义务前提下, 要求当事人在仲裁庭首次开庭之前就必须提出异议, 否则仲裁委员会就对该仲裁协议下的纠纷进行当然管辖, 这未免对于当事人的要求太高了点, 更有扩张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之嫌。从法理上分析, 对于作为仲裁管辖、裁决前提和依据的仲裁协议, 要么仲裁委员会将其调查清楚是否合法有效;要么就要给予当事人相应的抗辩权和救济权, 否则基于无效仲裁协议进行的仲裁审理及仲裁结果均失去了正当性。

(三) 仲裁协议效力审查机制不完善

仲裁协议如果出现了《仲裁法》第17条规定的三种无效情形之一, 都有可能会导致依此仲裁协议作出的仲裁裁决最终被撤销或者是不予执行。仲裁委员会没有审查仲裁协议的效力, 即受理案件并最终做出裁决, 案件最终因可以引起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导致仲裁裁决被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 极易造成仲裁资源和司法资源的双重浪费。假如仲裁立案一初始就审查清楚仲裁协议效力, 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由当事人重新达成一份有效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就能从源头上终止依据无效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并最终进入司法监督程序的恶性循环现象。

二、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审查仲裁协议效力的正当性及必要性

仅靠当事人异议启动仲裁协议效力审查程序是明显不足的, 即使当事人不异议, 仲裁委员会也应当首先审查、明确仲裁协议效力, 相应地立法上也应直接赋予仲裁委员会审查的职权。

(一) 有效仲裁协议是仲裁案件受理的刚性条件

有效仲裁协议是仲裁案件受理的刚性条件, 《仲裁法》第四条规定, 没有仲裁协议, 一方申请仲裁的, 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第二十一条也要求当事人申请仲裁必须要有仲裁协议且申请事项属于仲裁委的受理范围。而一份无效的仲裁协议因为具备了法律直接规定的无效情形, 自始的无效, 可视为仲裁协议的不存在, 仲裁委如果受理了依据无效仲裁协议提出申请的案件, 就直接违反了《仲裁法》规定的立案条件。因此, 仲裁委依职权审查仲裁协议的效力, 是其决定是否受理案件首先要做的职权行为, 《最高院关于仲裁法的适用意见》及各地仲裁规则不应当省略掉仲裁委员会的这项职权行为, 将当事人不异议的仲裁协议效力推定为有效进行管辖、审理。

(二) 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审查仲裁协议效力的必要性

仲裁委员会审查仲裁协议效力的必要性, 主要是基于仲裁协议效力对当事人、仲裁委员会、法院的拘束力而言的, 理由有三:

1. 仲裁协议是仲裁委员会对纠纷取得管辖权的依据, 同时

仲裁协议还限制仲裁庭的仲裁权范围以及行使方式, 仲裁庭只能在当事人对仲裁事项范围、仲裁庭的组成以及仲裁所适用法律的约定范围内行使仲裁权。

2. 仲裁协议决定着司法监督的后果, 仲裁立案审查能避免不必要的仲裁无用功。

即仲裁协议效力及其记载内容最终会成为法院监督仲裁裁决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极有可能因为仲裁协议的完全无效或者是部分条款无效导致仲裁裁决被撤销或者不予执行, 如果仲裁立案初始就能审查出这些问题, 就不用消耗不必要的当事人成本、仲裁成本、司法成本。

3. 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是当事人诉权行使与否自由选择权的保障性。

这点是从仲裁协议对于法院的效力而言的, 因为仲裁协议一旦合法有效地成立, 就发生了阻却法院司法管辖权的效力, 也即“妨诉”的效力。因此, 只有基于当事人自愿达成的有效仲裁协议才可以产生妨诉的效力, 否则的话是对当事人诉权的一种侵害。

三、完善我国仲裁协议效力审查机制的建议

(一) 确立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审查为原则, 当事人异议为例外的仲裁协议效力审查机制

仲裁委员会在立案审查阶段就应当依职权审查仲裁协议效力, 无须当事人的异议申请, 这是其职责也是义务;但是, 对于某些仅靠仲裁委员会的表面审查很难察觉的无效情形, 如:仲裁协议是因被胁迫而订立的, 则应当允许知晓内情的当事人提起异议程序;抑或是仲裁委员会惰于行使职权的时候, 由当事人提起异议程序, 也是对仲裁协议效力审查机制的一个必要补充。

因此, 对于《仲裁法》第17条规定的三种无效情形中, 前两种:一是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审查时, 可以基于其专业法律知识, 从仲裁协议的记载内容及交付仲裁的纠纷的性质上分析, 可以基本上断定这个纠纷是否属于仲裁委可以管辖的范围;二是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仲裁委员会通过对于申请人及相对人的身份审查, 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人的行为能力问题。但是对于第三种情形, 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此种情形导致的仲裁协议主要依靠当事人异议申请, 并由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才交由仲裁委员会审查、确认仲裁协议的效力;而且对于已经成年, 但精神状态不正常导致的无或限制行为能力人, 仲裁委也很难迅速地从其表面特征得出断定, 也是需要当事人提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

(二) 仲裁协议效力审查的程序设置

1. 审查阶段

原则上应当是在仲裁案件立案审查阶段, 由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审查;但是对于当事人异议, 其首次提出异议应限定于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但是, 对于当事人依法在仲裁程序中提出了异议, 仲裁庭没有进行审查, 或者是审查结果不当的, 则在这之后当事人仍应享有提出仲裁协议无效的异议权。因为, 作为仲裁基础的仲裁协议, 并不能因为仲裁庭的不审查或者是审查不当就可以使无效的仲裁协议产生合法的效力。

2. 具体审查方式

应为对于仲裁协议的审查原则上是在仲裁庭首次开庭之前进行, 因此, 仲裁庭实际上是没有对纠纷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审理, 所以, 立案阶段的审查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审查, 无须对事实进行实体的审查, 当然对于当事人异议申请声明的被胁迫或者无行为能力, 当事人提供了相应证据的, 则应当作相应的实体审查。除此之外, 原则上只要从仲裁协议的内容及当事人的一些表面特征和形式, 可以推断出仲裁协议有效的话, 仲裁委员会即可以受理案件。

3. 审查结果及救济措施

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审查仲裁协议效力的, 有效地直接受理即可, 无效的则应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书并说明理由;但对当事人提起异议的审查, 无论仲裁协议有效与否, 都应当作出相应的裁定书, 此裁决书不仅是对当事人申请的一个回应, 也是对不当裁定当事人进行救济时的重要证据。

我国《最高院关于仲裁法的适用意见》第13条规定, 当事人在首次仲裁开庭前没有对仲裁协议效力提出异议的, 而后不得向法院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无效;仲裁机构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后, 当事人不得向法院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或者申请撤销仲裁机构的决定。这条司法解释的合理性值得商榷。首先, 对于无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或者以被胁迫订立的仲裁协议, 当事人不提出异议, 应当允许仲裁委员会在确认仲裁协议符合形式要件后对该案进行管辖, 当事人不得在之后再对仲裁协议效力进行异议。其次, 如果当事人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异议, 仲裁庭不审查或者是审查结果明显不当, 应当给予当事人一定的程序救济。我们应该在仲裁委员会内部设立一个救济程序, 允许当事人对于不予受理仲裁的裁定申请复议。若仲裁协议的内容超出仲裁管辖的范围或者是约定不明确, 限期当事人改正或者作出补充协议, 逾期不作出改正的, 视为当事人未申请仲裁。若是当事人的行为能力问题的, 如申请时已具备完全行为能力, 且申请仲裁的意愿很明确, 则可以受理该案。能够证明仲裁协议是因被胁迫订立的, 只能达成新的仲裁协议方能申请仲裁。总之, 当事人通过仲裁委内部设置的复议程序就可以满足相应的程序救济要求, 不得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 但仅限于对仲裁效力的确认问题。对于符合要件的案件, 仲裁庭应当受理却不予受理的, 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救济, 这是对仲裁庭行为的监督, 而不是直接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审查。

摘要:一份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前提条件, 但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审查程序仅规定了当事人异议一种情形, 立法上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应确立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审查为原则, 当事人异议为例外的效力审查机制, 同时应规定更细化的程序规则, 全面完善我国仲裁协议效力审查机制的不足。

关键词:仲裁协议,效力审查机制,当事人异议

参考文献

[1]乔欣.仲裁权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0, (5) .

[2]吴悦艺.仲裁协议效力问题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 2007, (5) .

[3]侯登华.论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J].研究生法学, 2003, (1) .

泉州仲裁委员会仲裁 规则 篇5

(2009年8月12日泉州仲裁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修订并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制定依据

泉州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规则。第二条 泉州仲裁委员会

(一)本会系经登记注册的解决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常设仲裁机构。

(二)本会依法可以设立分会、行业仲裁中心,分会、行业仲裁中心为本会的组成部分。

(三)本会主任履行本规则赋予的职责,副主任或正、副秘书长受主任的委托履行主任的职责。

(四)本会秘书处(以下称“秘书处”)负责本会的日常事务。秘书处指派工作人员担任仲裁庭的秘书,负责案件的程序管理和服务工作。第三条 仲裁范围

本会仲裁范围为本规则第二条(一)款所指的纠纷,包括:

1、发生在中国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纠纷;

2、发生在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纠纷;

3、涉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的中、外方的纠纷;

4、涉及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纠纷;

5、国际的以及其他涉外的纠纷;

6、其他依法可以仲裁的纠纷。第四条 本会依法不仲裁下列纠纷

(一)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纠纷;

(三)劳动争议;

(四)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第五条 本规则的适用

(一)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本会仲裁的,适用本规则。当事人就仲裁程序事项或者仲裁适用的规则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该约定无法执行或者与仲裁地强制性法律规定相抵触除外。

(二)当事人约定适用本规则但未约定仲裁机构的,视为双方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本会仲裁。第六条 放弃异议权

当事人知道或者理应知道本规则或仲裁协议中规定的任何条款或条件未被遵守,但仍参加或者继续参加仲裁程序且未对上述不遵守情况及时提出书面异议的,视为其放弃提出异议的权利。

第二章 仲裁协议

第七条

仲裁协议的定义和形式

(一)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同意将他们之间的特定法律关系中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者以其他书面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

(二)仲裁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第八条

仲裁协议的独立性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无效、失效、未生效、被撤销以及成立与否,均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第九条

对仲裁协议的异议

(一)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或者仲裁案件的管辖权有异议,应当在首次开庭前以书面形式提出;书面审理的,应当在首次答辩期限届满前以书面形式提出。

(二)当事人未依照前述规定提出异议的,视为承认该仲裁协议的效力或者本会对仲裁案件的管辖权。

(三)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 可以请求本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本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四)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或者仲裁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的,可以由本会或者由仲裁庭作出决定。仲裁庭的决定可以以中间裁决的形式作出,也可以在终局裁决中作出。

第三章 仲裁申请、答辩与反请求

第十条

申请仲裁

(一)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仲裁协议;

2.写明下列内容的仲裁申请书:

(1)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以及其他可能的快捷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住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以及其他可能的快捷联系方式;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并附清单,证人姓名和住所。

4.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

(二)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按照本会制定的收费标准,预交仲裁费用。当事人预交仲裁费用有困难的,可以申请缓交,由本会决定是否批准。当事人不预交仲裁费用,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第十一条

受理

(一)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本会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

(二)仲裁申请不符合本章第十条规定的,当事人应当补正。

(三)仲裁程序自本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开始。第十二条

发送仲裁通知

本会自受理案件之日起10日内,将受理通知、本规则和仲裁员名册发送申请人; 将答辩通知连同仲裁申请书及其附件、本规则、仲裁员名册发送被申请人。第十三条

答辩

(一)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答辩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明文件。答辩书和证明文件应当包括:

1、被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以及其他可能的快捷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住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以及其他可能的快捷联系方式;

2、答辩要点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并附清单,证人姓名和住所;

4.被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

(二)本会自收到答辩书之日起10日内,将答辩书发送申请人。

(三)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继续进行。第十四条

反请求

(一)被申请人如有反请求,应当自收到答辩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出。逾期提交的,仲裁庭组成前由本会决定是否受理;仲裁庭组成后由仲裁庭决定是否受理。

(二)反请求的提交参照本章第十条的规定。

(三)自受理反请求申请之日起10日内,本会将反请求答辩通知连同反请求申请书及其附件发送申请人。

(四)申请人按照本章第十三条的规定提交答辩书。

(五)本规则对反请求的其他事项未作出规定的,参照本规则关于仲裁请求的相关事项办理。

第十五条

变更仲裁请求或者反请求

当事人变更仲裁请求或者反请求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仲裁庭组成前由本会决定是否接受;仲裁庭组成后由仲裁庭决定是否接受。第十六条

提交的文件份数

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书、答辩书、反请求申请书、证据材料以及其他书面文件,应当一式五份。如果当事人人数超过一人,则应增加相应份数;如果仲裁庭组成人数为一人,则可以减少两份。第十七条

财产保全

(一)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二)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本会将其申请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第十八条

证据保全

(一)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

(二)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本会将其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第十九条

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的,应当向本会提交载明具体委托事项和权限的授权委托书。

第四章 仲裁庭的组成

第二十条

仲裁员名册

当事人应当从本会设臵的仲裁员名册中选择仲裁员。本会认为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定专业的仲裁员名册。第二十一条

仲裁员的确定

(一)双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日内分别选定或者委托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当事人未在上述期限内选定或者委托主任指定仲裁员的,由本会主任指定。

(二)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被申请人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日内共同选定或者委托主任指定首席仲裁员。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上述期限内,各自推荐一至三名仲裁员作为首席仲裁员人选;经双方当事人申请或者同意,本会也可以提供五至七名首席仲裁员候选名单,由双方当事人在第(一)款规定的期限内从中选择一至三名仲裁员作为首席仲裁员人选。推荐名单或者选择名单中有一名相同的,为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的首席仲裁员;有一名以上相同的,由主任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在相同人选中确定,确定的仲裁员仍为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的首席仲裁员;推荐名单或者选择名单中没有相同的人选,由主任在推荐名单或者选择名单之外指定首席仲裁员。

(三)双方当事人未能依照上述规定共同选定首席仲裁员的,由主任指定。

(四)当事人一方为二人以上的,应当共同协商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未能自最后一名当事人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日内就选定或者委托主任指定仲裁员达成一致意见的,由主任指定。

(五)当事人选择居住在泉州以外地区的仲裁员的,应当承担仲裁员因审理案件必需的差旅费。如果未在本会规定的期限内预交的,可视为未选定仲裁员。主任可以根据本规则的规定指定仲裁员。

(六)仲裁员拒绝接受当事人的选定或者因其他可能影响正常履行仲裁员职责的原因不能参加案件审理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重新选定仲裁员通知之日起5日内重新选定仲裁员,期限内未能选定的,由主任指定。第二十二条

组庭通知

自仲裁庭组成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本会将组庭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秘书在组庭后应当及时将案卷移交仲裁庭。第二十三条

仲裁员信息披露

(一)仲裁员任职后,应当签署保证独立、公正仲裁的声明书,声明书由秘书转交各方当事人。

(二)仲裁员决定接受选定或者指定的,知悉与案件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存在可能导致当事人对其独立性、公正性产生怀疑的情形的,应当书面披露。

(三)仲裁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知悉应予披露情形的,应当立即书面披露。

(四)秘书应当将仲裁员的披露转交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应当自收到仲裁员书面披露之日起5日内就是否申请回避提出书面意见。

(五)当事人以仲裁员披露的事项为由申请仲裁员回避的,适用本章第二十四条第(一)、(二)、(三)、(五)、(六)款的规定。

(六)当事人在上述第(四)款规定的期限内没有申请回避的,不得再以仲裁员曾经披露的事项为由申请回避。第二十四条

仲裁员回避

(一)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4.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包括:为本案事先提供过咨询的;现任当事人法律顾问或其他顾问的;或曾担任当事人法律顾问或其他顾问该顾问关系尚未结束的;曾担任当事人的代理人尚未结案的;与任何当事人在同一单位工作的;在本会同时审理的两宗案件中,各自互为案件的代理人和仲裁员的,后一案件被选定或指定成为仲裁员的;法律确定的其他关系。

(二)当事人应当通过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应证据。

(三)对仲裁员的回避申请应当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但本章第二十三条第(四)款规定的情形除外。

(四)秘书应当及时将回避申请转送另一方当事人和仲裁庭全体成员。

(五)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同意,或者被申请回避的仲裁员获知后主动退出,则该仲裁员不再参加案件审理。但上述任何情形均不意味着当事人提出回避的理由成立。

(六)除上述第(五)款规定情形外,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主任决定。主任的决定是终局的。

(七)当事人在获知仲裁庭组成情况后聘请的代理人与仲裁员形成本章规定的应予回避情形的,视为该当事人放弃就此申请回避的权利,但另一方当事人就此申请回避的权利不受影响。因此导致仲裁程序拖延的,造成回避情形的当事人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第二十五条

仲裁员更换

(一)仲裁员因死亡或者健康原因不能从事仲裁工作,或者主动退出案件审理,或者主任决定其回避,或者双方当事人一致要求其退出案件审理的,应当更换。

(二)本会认为仲裁员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职责或者没有按照本规则的要求履行职责时,也可以主动更换。

(三)本会根据本条第(二)款作出决定前应当给予双方当事人和仲裁庭全体成员提出书面意见的机会。

(四)被更换的仲裁员由当事人选定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5日内,重新选定;由主任指定的,主任另行指定,并将重新指定仲裁员的通知在5个工作日内发送当事人;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 是否必要, 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仲裁庭决定仲裁程序重新进行的,本规则第四十五条、第五十四条及第六十二条规定的期限自重新组成仲裁庭之日起计算。

第五章 审理

第二十六条

审理方式

(一)仲裁庭开庭审理案件。

(二)当事人约定不开庭,或者仲裁庭认为不必要开庭审理并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可以根据当事人提交的文件进行书面审理。

(三)无论采取何种审理方式,仲裁庭均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双方当事人,给予双方当事人陈述和辩论的合理机会。第二十七条

保密义务

(一)仲裁不公开审理。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证人、仲裁员、仲裁庭咨询的专家和指定的鉴定人、本会的有关人员,均不得对外界透露案件实体和程序进行的情况。第二十八

开庭地点

(一)开庭审理在本会或分会所在地进行。经本会主任同意,也可以在仲裁庭认为合适的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地点进行。

(二)当事人约定在本会或分会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点开庭的,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当事人应当在本会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约定或者仲裁庭确定的比例预交上述费用。未预交的,在本会或分会所在地开庭。第二十九条

合并审理

(一)仲裁标的为同一种类或者有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案件,本会或仲裁庭可以决定合并审理。

(二)仲裁庭组成人员不同的案件,不适用前款规定。第三十条

开庭通知

(一)仲裁庭应当在开庭5日前将开庭日期通知当事人;经双方当事人商请仲裁庭同意,可以提前开庭。当事人有正当理由请求延期开庭的, 应当在开庭3日前提出;是否延期, 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在必要时可以自行决定延期开庭。

(二)第一次开庭后的再次开庭或决定延期开庭的开庭日期的通知,不受前款限制。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缺席

(一)申请人经书面通知, 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但不影响仲裁庭对被申请人的反请求进行缺席审理。

(二)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 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仲裁庭可以进行缺席审理。被申请人提出反请求的,视为撤回反请求。

第三十二条

证据提交

(一)当事人对自已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二)本会或仲裁庭有权要求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应当在要求的期限内提交。逾期提交的,仲裁庭可以拒绝接受。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

(三)当事人未能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或者虽提交证据但不能证明其主张的,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因此产生的不利后果。

(四)当事人对自己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分类、编订,简要写明证据材料的来源、内容、证明对象,签名盖章并注明提交日期。

(五)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提交的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的真实性没有表示异议,可以视为与原件或者原物一致。

(六)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提交的外文证据材料和书面文件应当附有中文译本。仲裁庭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应的中文译本或者其他语言的译本。

第三十三条

仲裁庭自行收集证据

(一)当事人申请或者仲裁庭认为必要时,仲裁庭可以自行调查事实、收集证据。仲裁庭调查事实、收集证据时,认为有必要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的,应当及时通知。经通知,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未到场,不影响仲裁庭调查事实和收集证据。

(二)当事人可以对仲裁庭收集的证据提出质证意见。第三十四条

鉴定

(一)当事人申请鉴定且仲裁庭同意,或者当事人虽未申请鉴定但仲裁庭认为需要鉴定的, 可以通知当事人在仲裁庭规定的期限内共同选定鉴定部门或者鉴定专家。当事人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仲裁庭指定鉴定部门或者鉴定专家。

(二)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仲裁庭规定的时间内预交鉴定费用。不预交的,仲裁庭可以决定不进行相关鉴定。

(三)仲裁庭有权要求当事人,而且当事人也有义务向鉴定人提供或出示鉴定所需的任何文件、资料、财产或其他物品。

当事人与鉴定人之间就鉴定所需的文件、资料、财产或其他物品是否与案件有关有争议的,由仲裁庭作出决定。

(四)鉴定报告的副本,应当送交当事人。当事人可以对鉴定报告提出意见。

(五)仲裁庭认为必要或者根据当事人的请求, 应当通知鉴定人参加开庭。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就鉴定报告的有关事项向鉴定人提问。

(六)鉴定期间不计算在本规则第四十五条、第五十四条及第六十二条规定的期限内。

第三十五条

审理措施

仲裁庭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在开庭审理前由首席仲裁员召集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材料,共同确定双方争执焦点和审理范围;也可以在审理进行中的任何阶段,要求双方当事人提供证据、回答问题。第三十六条

质证和认证

(一)开庭审理的案件,在开庭前已经交换的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由当事人质证。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已经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仲裁庭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不经出示,直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二)对于当事人当庭或者开庭后提交的证据材料,仲裁庭决定接受但不再开庭审理的,可以要求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提交书面质证意见。

(三)证据由仲裁庭认定;鉴定报告,由仲裁庭决定是否采纳。

(四)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仲裁庭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五)当事人在仲裁申请书、答辩书、陈述以及其他书面意见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证据,仲裁庭予以确认。但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六)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第三十七条

辩论

当事人在审理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第三十八条

最后陈述意见

仲裁庭在审理终结前,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可以在开庭时以口头方式提出,也可以在仲裁庭规定的期限内以书面方式提出。

第三十九条

庭审记录

(一)仲裁庭应当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但调解情况除外。

(二)仲裁庭可以对庭审进行录音或者录像,但该录音录像资料不对外公开。

(三)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认为对自已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 在签字确认前有权申请补正;仲裁庭不予补正时, 应当记录该申请。

(四)笔录由仲裁员、记录人员、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四十条

撤回仲裁申请

(一)申请仲裁后,裁决书作出前,申请人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二)组庭前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撤销案件的决定由本会作出;组庭后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撤销案件的决定由仲裁庭作出。

(三)组庭前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本会退回预收的案件受理费,但收取案件处理费;组庭后,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本会根据实际情况收取部分或者全部案件受理费以及全部案件处理费。第四十一条

仲裁庭调解

(一)仲裁庭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调解。

(二)调解达成协议的, 当事人可以撤回仲裁申请,也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

(三)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 加盖本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即发生法律效力。

(四)调解不成的, 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在之后的仲裁程序、司法程序和其他任何程序中援引对方当事人或仲裁庭在调解过程中的任何陈述、意见、观点或建议作为其请求、答辩或者反请求的依据。第四十二条

自行和解

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也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或裁决书。第四十三条

仲裁程序中止

(一)双方当事人共同要求中止审理的,可以中止仲裁程序。

(二)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中止审理的,本会或仲裁庭可以决定中止仲裁程序。

(三)中止仲裁程序的决定,仲裁庭组成前由本会作出;仲裁庭组成后由仲裁庭作出。

第六章 裁决

第四十四条

仲裁程序事项的决定

(一)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任何决定均应当按照多数意见作出。如未能形成多数意见,则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二)经当事人同意或者其他仲裁员授权,首席仲裁员也可以就程序事项作出决定。

第四十五条

裁决作出期限

仲裁庭应当自组庭之日起四个月内作出裁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首席仲裁员提请主任批准,可以适当延长。第四十六条

仲裁裁决

(一)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 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二)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承担和裁决日期、仲裁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及按照双方当事人的和解协议作出裁决的,可以不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

(三)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 也可以不签名;不签名的仲裁员应当出具个人意见。本会将其个人意见随裁决书送达当事人,但该意见不构成裁决书的一部分。不签名的仲裁员不出具个人意见的,视为无正当理由拒签,但不影响裁决书的效力。

(四)裁决书经仲裁员签名后,加盖本会印章。

(五)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六)仲裁庭认为必要或者当事人提出经仲裁庭同意时,可以在最终裁决作出前,就案件争议问题作出中间裁决或者部分裁决。当事人不履行中间裁决或者部分裁决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和最终裁决的作出。第四十七条

裁决确定费用承担

(一)仲裁庭应在裁决书中确定双方当事人应当承担的仲裁费用和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

(二)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由仲裁庭根据当事人责任大小确定其各自承担的比例。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仲裁庭调解结案的,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各自承担的比例。

(三)仲裁庭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在裁决书中裁定败诉方补偿胜诉方因办理案件支出的合理费用。第四十八条

裁决补正、补充

(一)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意见部分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已经作出判断但在裁决主文遗漏的, 仲裁庭应当制作补正通知。裁决书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遗漏的, 仲裁庭应当作出补充裁决。

(二)当事人发现裁决书中有前款规定情形的, 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 书面请求仲裁庭补正或者作出补充裁决。

(三)仲裁庭作出的补正通知或者补充裁决, 是原裁决书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简易程序

第四十九条

简易程序的适用

(一)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凡案件争议金额不超过20万元(指人民币,下同)的,适用简易程序。

(二)争议金额超过20万元,双方当事人约定或者同意的,也可适用简易程序,仲裁费用予以减收。

(三)案件争议金额不超过20万元,双方当事人约定适用普通程序的,承担由此增加的仲裁费用。第五十条

仲裁庭组成

(一)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由独任仲裁员审理。

(二)双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0日内在仲裁员名册中共同选定或者委托主任指定独任仲裁员。选择独任仲裁员时,可以适用本规则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方式。

双方当事人逾期未能共同选定或者委托主任指定独任仲裁员,由主任指定。

第五十一条

答辩和反请求的期限

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答辩通知之日起10日(国际商事案件30日)内,提交答辩书及有关证明文件;如有反请求,也应当在此期限内提交申请书及有关证明文件。

第五十二条

开庭通知

开庭审理的案件,仲裁庭将于开庭3日(国际商事案件10日)前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第一次开庭后开庭日期的通知,不受3日(国际商事案件10日)期限限制。第五十三条

简易程序终结

(一)仲裁请求的变更或者反请求的提出导致案件争议金额超过20万元的,不影响简易程序的进行。仲裁庭认为影响的,可以向主任申请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审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程序变更通知之日起5日内,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各自选定或者委托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原独任仲裁员在新仲裁庭为首席仲裁员。

(三)新仲裁庭组成前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由新仲裁庭决定;新仲裁庭组成后仲裁程序的进行,不再适用简易程序。第五十四条

裁决作出期限

仲裁庭应当自组庭之日起60日内作出裁决。国际商事案件,应当自组庭之日起90日内作出裁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独任仲裁员提请主任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第五十五条

本规则其他条款的适用

本章未规定的事项,适用本规则其他有关规定。

第八章 国际商事仲裁的特别规定

第五十六条

本章适用

(一)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国际商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规则其他有关规定。

(二)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案件,参照适用本章规定。

(三)当事人对案件是否具有国际因素有争议的,由仲裁庭决定。

第五十七条

仲裁庭组成

双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20日内按照本规则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分别选定或者委托主任为其指定一名仲裁员、共同选定或者委托主任指定首席仲裁员。当事人未能按照上述规定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的,由主任指定。

第五十八条

答辩及反请求

(一)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答辩通知之日起4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明文件。

(二)被申请人如有反请求,应当自收到答辩通知之日起45日内,以书面形式提交。

第五十九条

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

(一)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本会将其申请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

(二)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本会将其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

第六十条

开庭通知

(一)仲裁庭在开庭30日前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经双方当事人商请仲裁庭同意,可以提前开庭。当事人有正当理由请求延期开庭的,可以在开庭12日前书面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二)第一次开庭后开庭日期的通知,不受30日期限限制。第六十一条

仲裁庭调解

(一)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仲裁庭可以进行调解。

(二)因调解不成导致调解程序终止的,如果双方当事人以避免裁决结果可能受到调解影响为由请求更换仲裁员的,主任可以批准。双方当事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

第六十二条

裁决作出期限

仲裁庭应当自组庭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裁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首席仲裁员提请主任批准,可以适当延长。第六十三条

法律适用

(一)仲裁庭应当根据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法律对争议作出裁决。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选择适用的法律系指实体法,而非法律冲突法。

(二)当事人未选择的,仲裁庭应当适用与争议事项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三)在任何情况下,仲裁庭均应当根据有效的合同条款并考虑有关国际商事惯例作出裁决。

第六十四条

简易程序的适用

符合本规则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案件,第七章简易程序作出特别规定的,适用第七章的有关规定。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五条

期限的计算

(一)本规则规定的期限或者根据本规则确定的期限,应当自期限开始之次日起算。期限开始之日,不计算在期限内。

(二)如果期限开始之次日为送达地公共假日或者非工作日,则从其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始计算。期限内的公共假日和非工作日应计算在期限内。期限届满日是公共假日或者非工作日的,以其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限届满日。

(三)期限不包括在途时间,仲裁文书、通知、材料在期限届满前交邮、交发的,不算过期。

(四)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是否准许,由本会或者仲裁庭决定。第六十六条

送达

(一)有关仲裁的文书、通知、材料等可以当面送达或者以邮寄、专递、电报、传真的方式或者本会/仲裁庭认为适当的其他方式送达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

(二)向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发送的仲裁文书、通知、材料等,如经当面送交受送达人或者邮寄至受送达人或者对方当事人提供的受送达人的营业地点、经常居住地或者其他通讯地址,即视为已经送达。

(三)国内案件,如经上述方式不能送达,送达人可以邀请公证人员到场,把送达的文书、通知及材料等留在受送达人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营业地点、经常居住地或者其他通讯地址,即视为已经送达;或者发出公告,自公告之日起60日,即视为已经送达。公告期间不计算在本规则第四十五条、第五十四条及第六十二条规定的期限内。

(四)国际商事案件,经合理查询不能找到受送达人的营业地点、经常居住地或者其他通讯地址而以 邮寄、专递的方式或者能提供投递记录的其他任何方式投递给受送达人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营业地点、经常居住地或者其他通讯地址,即视为已经送达。第六十七条

语言

(一)本会以中文为正式语言。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二)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证人需要语言翻译,可以由本会提供译员,也可以由当事人自行提供译员。当事人承担翻译费用。第六十八条

本规则的解释

本规则由本会解释。

第六十九条

本规则的正式文本

本会公布的本规则的中文、英文以及其他语文文本,均为正式文本。不同文本的表述产生歧义时,以中文文本的表述为准。第七十条

本规则的施行

仲裁机制 篇6

2004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CAFTA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并同时建立了一个以仲裁制度为核心的具体的争端解决机制。2009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协议》体现了“10+1”谈判的圆满完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如期建成。然而,从上所知,CAFTA机制的建立时间相对较短,不仅说明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自身发展需要,因为它的大部分成员国均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参差不齐,规则制度不完善,亟需统一的制度来规范其经贸往来中的摩擦,也体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仲裁机制本身的不足之处。

二、CAFTA中仲裁制度的缺陷

(一)申请仲裁的主体范围

《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第1条规定,其所称“起诉方”和“被诉方”分别是依据第4条提出磋商请求的当事方及磋商请求所指向的当事方。从其第4条规定看,有权提出磋商请求的起诉方及磋商请求所指向的被诉方,都须为《框架协议》的缔约方,并且,表达参加某一磋商愿望的主体也须为缔约方。这样规定的直接后果是参与并承载了大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贸易及投资活动的自然人和法人被排除在运用包括仲裁方式在内的争端解决机制的适格主体之外。

(二)仲裁庭组成中的不足

《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对仲裁庭组成人员的回避问题上,仅仅对仲裁主席有所规定,即主席不应该是任何争端一方的国民,也不应该常住于争端国中或在争端国中从业。但是由于《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并未规定在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依仲裁庭主席的意见做出裁决的规定,如果仲裁员为争端当事方国民,或在争端当事方领土内拥有惯常住所或为一方当事方雇佣时,如何保证裁决的公正?尤其当该仲裁员为独任仲裁员时裁决的公正性就更无从谈起。

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第7条关于“仲裁庭的组成”之规定,为解决争议而设置的仲裁庭乃磋商无果的情况下始得成立,争端解决完毕,此仲裁庭即自行解散。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临时仲裁庭。有学者对此提出了意见认为,为“便于经常性的投资、贸易纠纷得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并使仲裁庭“变得更加富有经验,处理问题更加高效”,应设立一个常设仲裁庭。然而本人并不认为如此甚好。

(三)仲裁裁决方式的不足

《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第8条第5款规定:“仲裁庭应基于一致作出裁决;如果仲裁庭不能取得一致,则应依照多数意见作出裁决。”一般情形下,这种规定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当来自不同缔约国的仲裁员打不成一致意见时,就极有可能导致仲裁庭无法做出有效裁决。根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第10条的规定,任何对仲裁庭裁决的事项有实质利益且已将其利益书面通知争端各方的成员(指第三方)应向仲裁庭递交书面陈述文件。如果第三方认为已成为仲裁庭裁决措施造成他根据框架协定下获得的利益丧失或受到了减损,第三方有权援引该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来求偿。所以,当某一争端中出现三个以上的当事方时,而仲裁员的意见又不能达成一致时,可能出现无法做出裁决的情形。

(四)仲裁执行机制中的欠缺

《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第8条第4款规定:“仲裁庭裁决为终局,对争端各当事方有约束力。”目前有许多学者对此制度提出了疑义,担心会“因仲裁庭的组成不当或明显超越权限,裁决赖以成立的理由不清等而使裁决不公正”,认为应当设置所谓裁决复核制度以审查争端当事方依据若干理由提出的复核申请。加大对仲裁裁决结果的监督力度,使仲裁裁决能得到真正落实,不至于仲裁制度形同虚设。

对于第12条关于执行的规定,有不少学者认为依此规定所建构的争端解决机制执行制度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执行程序相比,缺乏明显的执行力度。试建议借鉴WTO的“跟随执行监督制度”,将建议或裁决的执行置于原仲裁庭的监督之下,“使执行活动更趋透明化,形成一种强大的道义压力,迫使败诉方执行建议或裁决”。然而在目前的发展背景下,争端解决机制执行力度到底有多大,自由执行案例最有说服力,纯理论性的条条框框是很难做到量化的程度。况且在当前情况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仲裁案例是凤毛麟角,争议和评论也仅仅止于理论。是否能借鉴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执行程度,还有待慢慢琢磨与检验。

三、针对上述不足的因应对策

1、依据《争端解决机制》申请仲裁的当事方必须是成员国,此规定就排除了广大的私人和法人投资者。然而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交往中,虽然总体而言以国家来进行计算衡量,然后私人与法人所充当的角色确实举足轻重的。特别是在国际投资领域中,如果东道国政府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投资纠纷只能由外国投资者请求本国政府给以外交保护,而外交保护因其所具有的政治风险使其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如此对外国投资者的保护常常是力所不及的,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私人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但是如果私人投资者与东道国也能通过协议约定争端可以通过仲裁裁决解决,私人投资者的利益就能得到及时的保护,促进国外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况且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仲裁制度扩及到私人企业的成功先例值得我们效仿和借鉴。

2、仲裁制度主要是使用第三方权利来解决纠纷的机制,所以其公正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回避制度在确保或体现公正性方面更具有其突出意义,一直以来都是制度设计者极为重视。从回避的一般原理而言,凡拥有裁决权者都应属于回避考虑之列,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却不考虑除仲裁庭主席之外的其他仲裁员的回避问题。尽管该协议第7条第6款同时规定包括主席在内的各仲裁员“仅在客观、可靠、公正和独立的基础上严格选任”,但是如此单薄的制度设计怎么消解人们因普通仲裁员回避规定的缺失而抱有的对该制度公正性的怀疑。况且,既然仲裁主席与其他仲裁员都遵循同样的选任标准,为何又单独提出主席的回避问题而对其他仲裁员不做约束?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觉得应该仲裁庭主席的规则也应适用于其他仲裁员。

3、针对仲裁裁决制度中的规定(仲裁庭应基于一致作出裁决;如果仲裁庭不能取得一致,则应依照多数意见作出裁决),很容易使我们陷入一种逻辑错误中。因为在现在争端中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实在不胜枚举,各种因素的影响都能仲裁庭陷入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笔者认为,在仲裁庭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按照仲裁主席的意见为准,这样不致使仲裁而无仲裁结果的情形出现。并且仲裁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选择的,所以对仲裁主席做出意见的公正性是毋庸置疑的。

四、结论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仲裁解决机制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亟需完善,这是一个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在目前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特殊环境和特殊因素的影响,致使其需要在发展中来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更新以使该制度能真正促进“10+1”经济的发展,弥补各国经济制度参差不齐的劣势竞争地位。

仲裁机制 篇7

一、中国现行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缺陷

中国现行医患纠纷解决机制有三种———协商和解、行政调解和民事诉讼。从目前来看, 这三种医患纠纷处理机制都无法满足医患纠纷的现状, 它们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1.协商和解时间过长。从某地区三级医院对他们近四年间71例医患纠纷的纠纷解决时间调查中发现, 通过协商解决的时间跨度平均为二十二个月, 若协商不成再进入诉讼, 平均时间近四年。这样的解决医患纠纷的时间无论对于我们患者还是医院方都是难于接受的, 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甚至滋生了一些不法之徒专门从事“医闹”的职业, 给医患双方“火上加油”, 最后只能造成医患双方两败俱伤的局面。

2.行政调解调解力度不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父子关系”, 行政调解缺乏程序保证, 调解人员往往都是来自卫生管理部门。因此, 行政部门的调解行为就存在显失公正和公信的可能性, 容易造成处理结果偏袒医方, 造成患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此外, 行政调解是基于构成医疗事故的基础之上的, 对于那些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患纠纷, 中国的相关法律未作明确表示是否可以适用行政调解。

3.民事诉讼方式审判效果不佳。中国关于解决医患纠纷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难于面对日益增长的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的医患纠纷。同时, 法官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 面临证据的采信, 必然需要专家鉴定人的帮助, 而中国现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又存在公正性不足的问题, 若法院的判决中过分依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合, 必然会使患者不服判决只能把矛头又指向卫生行政部门或鉴定部门, 造成难以诉讼终结。此外, 司法程序烦琐, 耗时较长, 诉讼成本较高也是医患纠纷民事诉讼解决方式不足的表现。

综上, 目前中国医患纠纷处理机制的困难集中体现在医患纠纷定性难、医患双方协商解决难、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调解难、法院判决结案难这四个方面。在医患纠纷的处理中, 患者、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都普遍表示医患纠纷难沟通、难协商、难处理、难平息, 而人民法院也经常不得不面临医患纠纷无法判决的尴尬境地。

二、医事仲裁方式的优势

医事仲裁, 是指医患双方约定当双方发生争议而产生医疗纠纷时, 同意将双方的争议交付专门的仲裁机构居中裁判以解决其争议的处理方式, 它包括了医疗事故在内的所有医疗纠纷的仲裁[2]。鉴于医患纠纷的特殊性, 必须在诉讼之外建立更为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在美国, 医事仲裁是医患纠纷解决机制中最盛行的方式。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已有二十年以上的医事仲裁经验。医事仲裁机制较其他的医患纠纷解决方式, 有以下比较优势。

1.自愿性。仲裁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仲裁地点, 甚至可以选择仲裁程序及适用的法律, 能够有效避免现行医患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不公正因素及地方保护主义。

2.专业性。仲裁实行专家办案, 仲裁员队伍是由多方专家组成的, 仲裁员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 也知道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惯例, 具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仲裁经验, 充分保证了裁决的准确性和解决纠纷的质量。

3.效益性。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只按案情的简单与否而不考虑标的额大小来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的标准, 容易造成诉讼资源浪费, 如有人为了一元提起一审、二审、再审。仲裁本身的快捷性使得纠纷能够尽快得到解决。此外, 仲裁可以实行可以象征性收费或不收费, 节约了相应的诉讼费和律师费。

4.灵活性。一般各国法律只会规定仲裁程序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而具体程序则可以由委托仲裁人自行决定。因此, 仲裁的程序简单于诉讼程序, 在仲裁过程中对法律的适用和证据的审核等都不像诉讼过程那样死板, 防止医患纠纷处理时间的过分拖延。

5.保密性。仲裁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开庭制度, 整个仲裁过程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 可以减少媒体过分曝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利于保护医方的正常经营活动, 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患方的隐私, 使医患纠纷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得到化解。

6.独立性。仲裁机构是民间机构组织, 独立于行政管理部门, 仲裁员大多是兼职的人员, 不隶属于仲裁机构,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行政干预, 同时, 各仲裁机构之间也不具有隶属关系, 不实行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 确保了仲裁机构的独立性。

7.执行力。中国现行的仲裁法规定, 仲裁裁决是直接的执行依据。因此, 医事仲裁的裁决书同民事判决的判决书一样, 都可以作为履行或强制执行的依据, 最终实现权利人的权利, 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 这就是医事仲裁结果的执行力。

三、构建中国医事仲裁制度

中国仲裁法已实施了十多年, 积累了丰富的仲裁经验, 但医事仲裁作为一种全新的医患纠纷解决制度在中国具有前瞻性, 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充分考虑我们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制度, 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 确保中国创立的医事仲裁制度能够立足本土又具前瞻性。

(一) 中国医事仲裁的主要内容

医事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的法律手段, 不能将现有的仲裁制度全盘否定, 其内容应包含一般仲裁制定的内容。同时, 医事仲裁本来具有的特殊性, 必然要求其内容具有不同于一般仲裁的地方。笔者就医事仲裁制度不同与一般仲裁制度的特殊性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以期抛砖引玉。

1. 医事仲裁范围。

中国仲裁法明确规定,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可以进行仲裁。同时规定, 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该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不能仲裁。因此, 笔者认为, 中国医事仲裁制度的范围包括因医疗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 也包括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如医疗费用纠纷等财产性损失。而确定医事仲裁范围的立法模式可以保持现行仲裁法仲裁范围结合式的传统形式, 即列举可以仲裁的情形也列举不能仲裁的情形。在此, 笔者认为, 涉及医疗犯罪的争议, 涉及道德伦理的医疗争议, 涉及因强制性医疗引起的非人身损害性争议如法定的传染病人必须强制隔离治疗, 患者或家属对该治疗过程中的限制人身自由提出异议等为医事仲裁的排除范围。

2. 医事仲裁协议。

医事仲裁协议是指医患双方达成的、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定的实体医患纠纷法律争议, 提交仲裁机构的意思表示。医事仲裁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医事仲裁协议按照其外在的形态可以分为以合同条款形态出现的医事仲裁条款和以独立形态出现是医事仲裁协议书。医事仲裁协议表明医患双方当事人愿意将他们的医患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裁决, 是他们共同真实意思的表示。根据台湾的医疗法第5条、第29条、第30条的规定, 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必须进行调解, 否则不能提起诉讼;如调解不成, 这时双方当事人可以签订医事仲裁协议进行仲裁, 也可以向法院提起医疗诉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笔者认为, 台湾的任意医事仲裁经验值得借鉴。

3. 医事仲裁组织。

任何一项制度的构建, 都必须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 因此建立中国医事仲裁机构也应当分步骤来进行。首先, 构建中国的医事仲裁制度可以先在现有的仲裁委员会基础上吸收部分医学专家、法医学专家等担任仲裁员, 仲裁医患纠纷。其次, 在各方条件成熟, 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成立医事仲裁委员会, 但应由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可以设立常设办公机构在医师协会、律师协会[3]。最后, 设立医事仲裁庭。我们现存的仲裁制度中有劳动仲裁、人事仲裁、体育仲裁和农业承包合同仲裁等“准仲裁”制度的经验, 建立一个不隶属于任何行政机关的特别仲裁机构是可行的[4]。

4. 医事仲裁程序。

医事仲裁程序包含了一般仲裁程序的申请和受理、仲裁庭的组成及开庭和裁决三个部分。但每个部分又有其独特的地方。首先, 关于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可以由公道正派的具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水平的医疗专家、法医、法律工作者 (特别是医事法律工作者) 、公证人员等专家组成。同时, 考虑到医患纠纷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仲裁庭必须采用合议庭的形式, 仲裁员也可以由3名增加到5名或7名。其次, 医事仲裁裁决的效力应该是待定的。根据美国联邦仲裁法的规定, 当事人可以在仲裁裁决后一年内随时请求法院确认仲裁裁定, 也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定[5]。中国司法实践中也已经达成统一认识, 尽量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不轻易否定瑕疵仲裁协议效力的立法精神。这样规定的好处其实还可以打消医患双方对传统“一裁终局”的担心。最后, 笔者认为应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纳入医事仲裁中来。如前所述, 医事仲裁中的仲裁员具有相应的医学和法学专业知识, 因此无须在医事仲裁过程中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而直接由专业的仲裁员进行分析判断做出结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医事仲裁的效率, 更体现了医事仲裁的经济性和快捷性。

(二) 中国医事仲裁的配套措施

纠纷处理机制的多层次与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如日本学者棚赖孝雄所言:“以审判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相互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把视野扩展到社会整体层面上, 考察纠纷全体的正确解决, 就有必要将诉讼外的纠纷解决与审判的纠纷解决同等的作为研究对象”[6]。因此, 医患纠纷的解决, 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也必须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 实现诉讼与非讼方式的功能互补。笔者认为, 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是在中国建立医事仲裁制度的配套措施。

1. 引入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种自治性很强的社会型纠纷解决方式。2002年9月,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司法部发布的《人民调解若干规定》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范围、组织形式、调解行为和程序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转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文件表明人民调解已经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人民调解是今后调解工作的重点, 是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7]。因为, 作为医事仲裁的配套机制——人民调解制度的引入将能进一步完善医患纠纷的解决。而现实中也确实有些三级医院已经引入人民调解机制解决医患纠纷的实践了,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江苏省秦淮区某家医院率先引入人民调解机制,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医院设立接待室, 公示工作内容和调解人员, 每周派调解员到医院沟通情况, 配合医院接待患方, 为双方搭建公正有效的协商沟通平台, 既体现了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 又提高了医患纠纷调处成功率[8]。

2. 设立医患纠纷医事法庭。

人最保贵的东西是生命, 世界上任何涉及生命的纠纷都不应该作为一般的事件来处理。同时, 中国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与复杂性并不低于知识产权纠纷, 因此,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中国应比照设立知识产权庭的成功经验, 在现有的司法模式下设立医事法庭。目前医患纠纷案件的受理方式, 绝大多数法院的做法还是像其他民事纠纷案件一样采用随机的方式分配给主审法官, 这样的做法使法官无法积累专业经验, 提高审理质量, 而设立医事法庭的优点就在于办理医患纠纷案件的人员具有专业性, 同时, 可以积累医患纠纷审判的经验, 减少医患纠纷的错案率, 提高审判的公正性、公平性和效率性。此外, 笔者认为, 医患纠纷的一审可以在中级人民法院进行, 且在中级人民法院设立专业法庭, 这样可以提高医疗纠纷的审理质量。

3. 完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流程。

众所周知, 医患纠纷是一种特定领域内, 且专门性很强的纠纷, 因此, 对于这种纠纷的解决应避免统统向法院集中, 而应以为主。同时, 司法机关在维护司法独立, 维护法律统一的提前下, 应当积极鼓励和支持这些行业性或专业性的纠纷解决机制对医患纠纷进行处理, 并尊重他们的处理决定, 避免轻易地撤销他们的处理决定。笔者认为, 多元化、多层次的医患纠纷处理流程应该如下:首先, 发生医患纠纷后, 可先进行民间调解, 若医患双方在事先或事后达成了医事仲裁协议, 也可通过医事仲裁来解决医患纠纷。其次, 若民间调解成立, 则医患纠纷解决, 若调解不成, 可再采用行政调解的方式。最后, 若行政调解成立, 则交付执行, 若行政调解不成, 则进行医疗诉讼。这里需要指出的一是司法审查在民间调解、医事仲裁和执行中都应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医事仲裁的时间点跨越是很大的, 可以在医患纠纷一发生后, 也可以在民间调解不成后, 甚至可在行政调解不成后。

四、结语

近年来, 医疗纠纷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各国不仅在医疗侵权的归责原则、赔偿和救济等方式上作出一系列重大变化, 而且, 在处理这个特殊纠纷的方式和程序上也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纷纷对医患纠纷解决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和医疗体制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 将医事仲裁机制引入医患纠纷领域, 鼓励和发展医患纠纷的非诉讼解决不失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处理纠纷方式。然而, 中国《仲裁法》自1995年实施以来, 医事仲裁却没有真正起步, 在医事仲裁机制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今天, 笔者认为, 中国应尽快建立并健全这一医患纠纷解决机制, 对于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关键, 盖小荣, 郑宇同.ADR解决中国医患纠纷的可行性分析:医患双方的调查[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 (10) :42-43.

[2]丁影.论医事仲裁制定在中国的建立[D].海口:海南大学, 2007.

[3]孙东东, 吴正鑫.关于中国建立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研讨[J].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0, (4) .

[4]谭兵, 黄胜春.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和完善[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528.

[5]陈桂明.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295.

[6]华双梅, 娇丽, 宋羽秀.试论中国医疗事故纠纷仲裁制度的建立[J].医学动物防制, 2006, (5) .

[7]唐键, 倪伟.论两种调解方式结合处理医疗纠纷的新机制[J].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 :36.

仲裁机制 篇8

关键词:仲裁机制,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1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原因简析

1.1 政策的调整

重新要回土地的农民与村里的纠纷。由于二轮承包时, 农民负担重、农产品价格低、种田效益低, 二轮承包中留下许多后遗症。一些农民外出打工, 口头承诺 (较多) 或书面申请 (极少) 不要承包地, 而现在又向村里要土地。

1.2 流转行为的欠缺

《土地承包法》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 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但实践中, 流转行为存在严重不规范的现象, 以农户自行流转为主, 极少履行报批、报备案或申请变更登记等法定手续, 流转任意性大;农户流转以口头约定为主, 有些流转虽有明确的口头约定, 但因没有书面记载, 流转双方容易产生矛盾, 一旦形成纠纷, 还难以查证约定内容;为数不多的书面流转协议, 大多数农民不同程度地存在概念不清、约定不明、权利义务不确定等问题。

1.3 乡村管理服务的失缺

绝大多数乡镇没有行之有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 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中介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的管理近乎空白。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不到位

到现在仍有个别村、户因种种原因未完成土地二轮承包, 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四荒”地, 承包程序和证书发放存在更多的问题。

1.5 因土地被征用引发矛盾

一方面因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收回或发放不及时、不到位引起矛盾, 应该收回的不收回或不能收回, 应该发放的又没发放;另一方面因流转行为的欠缺所致。总之, 由于巨额的土地补偿费而引起纠纷。

2 预防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对策思考

2.1 加强土地承包管理

确定土地、确定属权到户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和基础。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 采取有效措施, 认真开展土地二轮承包扫尾工作, 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具体农户和地块, 并依法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 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对于法律规定应当收回的承包地, 要依法收回其承包地和经营权证书 (或声明作废) , 以避免将来发生征占土地时产生纠纷。

2.2 完善纠纷调处机制

建立健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为主要途径的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解决制度。县 (市、区) 要依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规定, 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 负责受理本辖区内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在内的各类土地纠纷的仲裁申请。加强专兼职仲裁队伍建设, 要保证仲裁委员具备相应仲裁资格的仲裁员, 足够的工作经费和工作场所, 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的调解仲裁工作。

2.3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地方各级政府要依托农村经营管理部门, 建立健全县、乡、村3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用2~3年的时间, 建立健全县、乡2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和交易大厅, 配备必要的电子屏幕等工作设备, 开展土地流转信息发布、资质审查、价格评估、合同签订及鉴证、利益关系协调、纠纷调处和有关法律政策宣传等服务, 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的市场环境。

2.4 加强对流转行为的管理

县级人民政府对变更、换发、补发承包经营权证书的申请, 应依法及时审查办理。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形式进行土地流转的, 流转双方要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签订书面流转合同。以转让方式流转的须经发包方同意。流转合同应明确载明流转土地的形式、面积、实质、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转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面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违约责任等内容。乡 (镇) 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要为村委会及土地流转双方提供省农业厅制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规范文本, 及时指导达成流转意向的双方签订流转合同。委托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要与被委托的组织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协议。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明确专门的土地承包的管理部门, 做到人员、经费、制度、工作成果4保障, 不流于形式。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均应加强对纠纷的调解, 充分发挥两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作用, 及时化解纠纷。应重视纠纷引起的上访接待工作, 及时妥善安排调处。

2.5 大力宣传法律

仲裁机制 篇9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概述

诉讼很早就成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但有时并非是最优选择。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 兼顾公平、效率、经济、便利等多种价值, 就需要除诉讼外的其他方式化解矛盾, 解决纠纷, 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它是指在一个社会中, 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其特定的功能和运作方式相互协调地共同存在、所结成的一种互补的、满足社会主体的多样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的调整系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包含了诉讼内及诉讼外的多种纠纷解决方式, 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主要包括谈判、调解、和解、仲裁等多种方式。

二、国际海事仲裁对我国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

国际海事仲裁的实质为仲裁, 是一种诉讼外解决纠纷的方式, 然而由于其悠久的发展历史, 成熟、权威而先进的制度设计, 不仅对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仲裁制度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对于整个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都具有诸多的参考价值。

(一) 国际海事仲裁引入独立的调解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1.国际海事仲裁中的调解规则

仲裁结合调解解决纠纷的做法早已存在。例如我国1994年《仲裁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 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 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 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达成协议的, 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仲裁中的调解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 利于纠纷的有效解决。然而国际海事仲裁引入的调解规则与我国国内理解的仲裁结合调解的方式有所不同。国际海事仲裁由于其国际性的特点, 需要考虑不同国家仲裁、调解制度的差异。因为不少西方国家认为, 如果调解与仲裁相混合, 由仲裁员同时充当调解员, 会影响仲裁员的中立地位。同时, 当事人在调解中才会做出的妥协, 若调解失败后仲裁员作出的仲裁裁决掺杂了该当事人在调解中的让步, 则会对该当事人不利。

因此国际海事仲裁中的调解规则不同于我国《仲裁法》仲裁程序中的调解规则, 其调解程序是独立于仲裁程序的。这种独立性表现为:

首先, 仲裁员与调解员相分离。调解员有专门的区别于仲裁员的调解员名册, 调解员专门化、专业化。例如著名的国际海事仲裁机构——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就有一份由其会员组成的在选择性争议解决方式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缩写为ADR) 中充任调解员的小组成员名单。国内与国际商事仲裁制度接轨程度较高的仲裁机构——北京仲裁委员会, 在其2008年4月1日起实施的调解规则中也会提供给当事人一份调解员推荐名册。当然, 鉴于我国专门调解人才的匮乏, 调解规则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该名册中选择调解员, 也可以在名册外选择自己信任的调解员。

其次, 调解程序与仲裁程序互不干涉。调解可以在仲裁之前进行。若当事人协商在仲裁中进行调解, 则仲裁程序中止, 启动调解程序, 由专门的调解员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 则撤销仲裁, 以调解结案;若调解失败, 则继续仲裁程序。

2.对我国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

首先, 我国诉讼内的调解早已存在。《民事诉讼法》第八章“调解”明确规定了诉讼内的调解制度, 其中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的调解由审判员或合议庭主持, 第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的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然而从目前的法律条文中可见, 调解并未成为一项独立的制度与诉讼并存, 只是辅助诉讼顺利进行的一种手段。因此可以借鉴国际海事仲裁调解机制中调解员专门化、专业化的做法, 针对不同类别的案件, 制作调解员名册, 寻找愿意从事调解工作的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担任调解员。如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调解知识产权纠纷, 金融领域的专家调解金融纠纷等。这样也会令法官更加中立、有效率地合理处理纠纷。

其次, 在诉讼外纠纷解决过程中, 国内仲裁也可参照上述诉讼内的调解机制, 引入仲裁中独立的调解制度, 并可针对不同领域进行专门规定。我国于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就劳动纠纷作出了专门规定, “发生劳动争议, 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 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形成“调解 (可选) ——仲裁 (必经) ——诉讼”模式的纠纷解决机制, 方式较为灵活, 其他领域可以借鉴推广。

另外, 国际海事仲裁中的调解机制对我国人民调解制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属于民间调解, 适用范围较小, 仅限于民间纠纷, 即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对于与法人有关的各类民事、经济纠纷并非人民调解制度的调整范围。可以考虑借鉴国际海事仲裁中由“商业人士”担任调解员的做法, 结合行业调解, 将人民调解的范围扩大, 如民间纠纷、涉及法人的民事和经济纠纷、刑事自诉类纠纷等, 分门别类, 各领域均由专业人士担任调解员, 力促当事人在调解阶段顺利解决纠纷。

(二) 国际海事仲裁员的选任原则对我国的启示

1.国际海事仲裁员的选任原则

受英美法系国家的影响, 国际海事仲裁对于仲裁员并未规定法定资格。主要是考虑仲裁是一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 “除非是公共政策, 法律也不应去干涉他们双方要找谁做仲裁员”。在国际海事仲裁的实践中形成的仲裁员选任原则为:海事仲裁员最基本的资格应为“商业人士”。例如伦敦海事仲裁员绝大多数都是曾经从事过航运业 (如担任过船长、经纪人、验船师等) 或担任过商业律师的经验丰富的专业人事。国际海事仲裁员强调专业性, 同时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2.对我国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

国际海事仲裁员的选任原则对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仲裁员的选任有所启示。

我国《仲裁法》第十三条对国内仲裁中仲裁员的资格作了具体严格的规定:“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 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 (二) 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 (三) 曾任审判员满八年的; (四) 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 (五) 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仲裁委员会按照不同专业设仲裁员名册。”这一规定具体详尽且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与国际海事仲裁员选任原则相比, 仍存在一些问题。

国际海事仲裁员被要求必须是与被裁案件专业相符的“商业人士”, 当然包括该行业的专家或该领域的法律人士。首先, 我国仲裁法第十三条前四项涉及的均是经验丰富的法律人士, 但未强调该法律人士对所裁案件的专业性, 试想一个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满八年的律师担任金融案件的仲裁员显然是不恰当的。其次, 第十三条第五项是对“商业人士”的规定, 但又以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加以限制。正如杨良宜先生所说, “因为仲裁是可以用在每一个行业, 卖臭豆腐的小生意有纠纷也可用一个简易的仲裁”, 如果卖臭豆腐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均不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 仲裁是否还可以开展呢?

因此, 我国仲裁法对于仲裁员资格的界定可以借鉴国际海事仲裁对仲裁员选任的原则加以改进, 突出仲裁员的专业性, 而专业性并非仅通过职称加以体现。同时应充分尊重当事人对仲裁员的选择, 法律可以适当减少对仲裁员资格的限制。

(三) 国际海事仲裁的快速低费程序对我国的启示

1.国际海事仲裁快速、低费程序

著名的国际海事仲裁机构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有一项特殊的简易程序, 即快速低费程序。它与小额索赔程序相衔接, 小额索赔程序适用于标的额在5万美元以下的简单海事争议, 由一名独任仲裁员裁决。而快速低费程序则是专门为那些标的额不大, 但又超过了可以提交小额索赔程序审理标准的中等型争议而设定的简易程序。若当事人未约定具体标的额但又约定适用快速低费程序, 则该程序适用于25万美元以下的争议案件。为加快速度, 达到“快速”, 申请该程序的当事人放弃了向法院上诉的权利;为控制费用, 达到“低费”, 该程序由一名独任仲裁员审理, 且有严格的审理期限, 一般不开庭审理。

2.对我国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

国际海事仲裁快速低费程序对我国仲裁中的简易程序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快速低费程序是针对标的额中等案件而设定的简易程序, 然而我国仲裁法对于仲裁简易程序并未有明确的规定。目前的实践中, 许多国内仲裁委员会已经根据仲裁灵活、快捷、经济的特点, 制定了各自的简易程序。因此, 有必要在法律中明确予以规定, 可以参考国际海事仲裁中依据标的额不同设定不同程序的做法, 小额索赔程序方便快捷, 快速低费程序为标的额中等案件提供快速解决的途径, 从而做到高效化解各类矛盾, 节约社会资源, 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诉讼内的简易程序也可参考国际海事仲裁简易程序的划分标准, 对小额诉讼和中等标的额但案情简单的诉讼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节约司法资源, 提高审判效率。

总之, 国际海事仲裁作为一项专业、成熟、高效的纠纷解决方式, 其调解规则、仲裁员选任原则以及简易程序等很多方面都对我国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应进一步挖掘其优势, 借鉴到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及完善中来, 使得纠纷解决更加专业、高效、经济、便利, 真正达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玫黎, 刘建文.海事仲裁协议的效力[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3) :57-62.

[2]范愉.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法律适用, 2005 (2) :2-8.

[3]邓杰.伦敦海事仲裁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4]王红松.多元化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新尝试———北京仲裁委员会新调解规则的制定[N].人民法院报, 2007-12-26.

仲裁机制 篇10

劳动争议也叫劳资争议、劳动纠纷, 我国著名法学家史尚宽先生的定义是“劳动争议, 广义的谓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所发生的一切争议。鉴于这一定义, 因劳动合同关系、雇用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事关系所发生的劳动纠纷, 或者因劳动者相关的保险关系等引发的纠纷都称之为劳动争议。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劳动争议, 仅仅指狭义的劳动争议, 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或者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所发生的争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的内容是, 发生劳动争议后, 当事人可以自由协商, 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协商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 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双方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见,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是一个从自治到司法解决的多元化解决机制, 具体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

二、现行劳动仲裁机制的弊端

我国现行“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中, 调解不是必经程序, 而仲裁是诉讼前置程序。也就是说, 当事人在维权过程中, 只有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 才可以向法院提请诉讼。该套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不仅剥夺了劳动者的直接选择诉讼的权利, 而且使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繁琐, 有违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初衷。仲裁前置使得程序重复, 既不利于仲裁制度发挥作用, 又拖延了解决纠纷的时间。具体分析如下:

(一) 程序过多效率低

现有“一裁二审”模式, 程序复杂繁琐, 维权成本高, 周期长, 时效也不合理。一起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 尚且不算调解占用的时间,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从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内结束, 案情复杂的则可能要延期, 而当事人如果不服仲裁的裁决, 可在1-5日内起诉。进入诉讼程序, 一审程序在6个月内审结, 有15日的上诉期限, 二审程序在3个月内审结, 两审程序均有可以延期的决定。依上规定, 一起劳动争议案件走完所有程序, 正常情况也要历时一年。加上仲裁一年的时效偏短, 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这样高成本的维权体制, 使得本来标的就小的争议利益往往被拖的得不偿失, 不能很好体现立法目的。

(二) 仲裁机构行政化, 缺乏独立性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形式上劳动仲裁委员会不是行政部门, 但现实中仲裁委员会主任多数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担任, 而且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都设置在劳动行政部门机构内部, 这些都导致了仲裁机构行政化的印象。工会和企业方面的代表多是本部门的有关负责人或其指派的代表。这种体制下, 不仅仲裁的独立性特点收到了影响, 就连其专业性、技术性的根本要求也得不到保证。

(三) 仲裁缺乏权威性

原本一裁终局的仲裁裁决权威性较强, 但在“一裁二审”仲裁前置的模式下, 劳动仲裁的权威大减, 直接影响劳动仲裁职能发挥的效力。民商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原则, 裁决做出后, 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该原则体现出了仲裁应有的权威和效率, 确实起到了争议分流、节约司法资源的作用。而劳动仲裁裁决做出后, 当事人不服就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则会按照两审终审的程序重新审理案件, 而原来的劳动裁决成为一纸空文。即使劳动裁决做出后, 当事人没有向法院起诉, 裁决达到了生效的效果, 裁决的执行依然需要依靠法院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劳动仲裁不具有权威性和快捷性。这既不利于劳动争议的快速解决, 又浪费了司法资源。4.仲裁前置, 限制诉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 任何公民在遭遇法律争议时均有权请求国家给予司法保护。我国现行的仲裁前置程序, 实质上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 当事人不得不耗费时间和金钱获得一纸仲裁裁决书后, 才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这显然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制, 不利于对当事人劳动权益的保护。

三、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制度措施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现存的诸多问题, 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多种观点, 要彻底改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必然要在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机制上大做文章。以下主要对完善劳动仲裁体制做出分析。

(一) 改进程序, 实现“裁审分离, 各自终局”

不少学者提出“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体制, 该模式具体内容理论界已经比较成熟, 这里暂且不论。该制度中仲裁机构是两裁终局, 上级冲裁机构对下级进行监督, 有效地指导下级仲裁机构的工作, 能够更好的保障裁决的正确性, 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该模式不仅解决了现有的劳动争议强制仲裁, 也解决了仲裁前置引起的系列弊端, 如程序复杂、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等。建立“裁审分离, 各自终局”的体制既尊重了当事人自愿仲裁原则的需要, 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诉权。该模式也简化了维权程序, 合理分配了司法资源, 实现司法的效率化。

(二) 增强劳动仲裁独立性

仲裁机构行政化是导致以上弊端的重要根源, 要想真正发挥劳动仲裁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作用, 必须要真正实现仲裁机构的独立化。

仲裁机构的独立化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改进:一是法律地位独立化, 从立法层面上解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 使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民事仲裁委员会一样, 也可以是独立于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法人。二是组织机构独立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该在机构设置、职能、经费和人事等方面从劳动行政部门分离出来。三是在组成员独立化。要规范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的人事选用制度, 建立完善的资格考察制度,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争议仲裁员队伍;建立规范的仲裁员名册、制定规范的仲裁庭组织规则, 这样才能保证仲裁裁决的公正性。

(三) 实现仲裁人员职业化目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政事不分, 劳动争议仲裁员整体职业化、专业化层次较低, 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中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员基本条件的规定, 与《仲裁法》中关于从事仲裁、律师、审判员满8年, 或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可以聘任为仲裁员的规定相差甚远。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一方面在资格准入制度方面, 一是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员任职资格条件, 如需具有法律专业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或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者, 并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优先选聘。另一方面在继续教育制度方面, 劳动争议仲裁员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需要及时掌握最新劳动保障政策, 不断提高自身的办案能力和水平, 因此实行继续教育制度非常必要, 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员每年应当接受法律知识和劳动保障业务培训, 并要规定培训时间下限。综上所述, 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争议的现状以及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阐述了劳动争议仲裁机制的弊端和改进意见, 希望对该制度的完善有点启示。

参考文献

[1]史尚宽著.劳动法原论[M].中国台湾:正大印书馆, 1978:41.

[2]陈彬.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构[J].现代法学, 2005.

[3]高冠秀.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30.

仲裁机制 篇11

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劳资争议调解与仲裁的变化

新法的制定本着“鼓励协商、强化调解, 仲裁为主、裁审有机衔接”的思路, 强化了协调、调解对于劳动争议的解决作用, 以多元化劳动争议的调解模式替代了调解组织的单一性结构, 并规定了“一裁终局”。

过去,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主要是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有相当部分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没有设立企业调解委员会, 在小型非公企业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行业,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也发展较慢, 缺乏相应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目前这种现状在法律上已有所改变。我国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是“一调一裁二审”, 但为尽量把争议与纠纷解决在基层,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成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 发生劳动争议, 当事人可以选择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相对于过去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单一性来说, 这部新法增设了两项新规定, 一是赋予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争议的职能;二是明确了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地位及职责。这种变化扩大了劳动争议的基层调解组织的范围, 在基层能够更多地容纳和解决劳动争议, 争取将大量纠纷解决在萌芽、解决在源头。多元化劳动争议调解模式鼓励部分劳动争议可以放到调解阶段予以解决, 并使调解协议富有法律效力。如《仲裁法》还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 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 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除此以外, 新法增加了有条件地“一裁终局”的仲裁机制。为解决劳动争议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新法对现行劳动争议机制进行了部分变革, 规定对部分案件实行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是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养老金或者赔偿金, 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是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三是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二、强化工会组织的调解作用, 充分发挥集体谈判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协调以及工会与雇主之间的协调等。然而现实情况是, 发生劳动争议时, 由于劳动者相对于企业来说往往处于弱者地位, 劳动者权益难以在双方不平衡的条件下发挥出来, 必须由工会组织出面与企业进行谈判, 维护职工利益。这样, 工会发挥集体谈判的作用非常重要。

建立集体谈判机制可以说是解决企业内部劳动争议、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道防线”, 它是职工与企业之间的自行调整机制, 工会的作用若能充分发挥出来, 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才能畅通, 出现劳资矛盾也才有可能首先在企业内部理性有序地自我调节解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规定了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的地位和职责, 即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 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还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三方性原则, 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办案, 有利于在仲裁过程中反映职工的利益要求, 依法维护职工权益, 促使劳动争议公正合理的解决。但我国多数企业对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协议不了解, 工会与经营者尚缺乏协商、谈判经验。因此, 帮助工会形成健全的劳动关系内部协商机制, 提高协调劳动关系的整体水平非常重要。目前虽然有了法律的强制规定, 但真正实现工会作用的发挥还需进一步的努力。

三、政府以公平公正为基本价值取向制定劳动关系政策, 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

改革要“以人为本”, 使多数人不断分享改革成果。然而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矛盾的凸显, 已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的最大风险源之一, 必须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中的特殊主体, 在市场化的进程中, 必须承担起维护社会公正的职能, 当劳动者的力量和资本所有者的力量失去平衡时, 政府必须通过行政权力扶助弱势一方。

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罗恩·比恩 (RonBean) 在《比较产业关系》一书中指出,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主要扮演五种角色。其中政府扮演第三方管理者角色, 即为劳资双方提供互动架构与一般性规范;政府扮演法律制定者的角色, 通过立法规定工资、工时、安全和卫生的最低标准;如果出现劳动争议, 政府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 为劳动关系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 使劳资双方能够平等地通过协商或谈判来解决内在冲突, 使产业冲突减少到最小程度。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加强劳动立法, 是我国政府目前处理和解决劳动争议, 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的主要内容。政府既要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协调运行, 又要协商劳资矛盾解决劳动争议, 还要鼓励和支持劳动关系双方尽可能通过调解和仲裁程序解决劳动争议, 进入诉讼程序要努力促进公正裁判, 避免出现激烈冲突。而且在协商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 政府的监督作用尤其重要。

总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不是回避矛盾, 否定利益差别, 而是必须正视劳资之间的利益矛盾, 并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平衡双方力量, 规范双方行为, 实现利益诉求。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劳动关系, 而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以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取向。为此, 无论是工会、企业和政府, 都应承担责任, 积极作为, 因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12月29日

[2].徐亚萍.劳动争议日趋显性化——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科版) , 1997, 4

[3].丁胜如.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及职责履行[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

上一篇:外师造化下一篇:营运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