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程序

2024-06-07

仲裁程序(精选12篇)

仲裁程序 篇1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即在劳动争议的仲裁活动中,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及其仲裁人员和仲裁活动参加人必须遵守的次序、形式和方法。现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主要是由劳动争议处理法规和规章确认的仲裁活动的次序、形式和方法, 它在劳动争议处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一、保障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实体权益得以实现

现实社会生活告诉我们, 没有劳动程序法, 劳动实体法上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监督的保护, 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实体权益就不能真正得以实现。正如列宁所指出:“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 法权也就等于零。”劳动实体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当劳动实体法调整对象的实体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生争议时, 就需要通过劳动程序法规定的法律监督予以保护。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法规就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确定劳动争议仲裁活动方式以及调整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制度。它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与其他处理劳动争议程序一起发挥着协调劳动关系的职能作用, 保障劳动实体法规定的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二、疏通了劳动争议投诉渠道, 加强社会缓冲、调节机制

劳动争议发生, 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 对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会造成损害, 影响到企业生产秩序和社会安定。倘若没有社会缓冲、调节机制, 劳动争议当事人投诉无门, 将会导致有些劳动争议激化, 甚至酿成恶性事件。为了使劳动争议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国家颁布了有关条例, 明确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和处理程序, 并赋予当事人就劳动争议事项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的权利, 把劳动争议处理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劳动争议当事人, 尤其是职工一方当事人, 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向对方当事人请求协商不成以后, 可以依法借助作为第三方的法律监督职权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劳动法规定的义务, 甚至可以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强制性的司法监督的保护成为现实。关于这一点, 劳动争议处理法规有两条规定, 一是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决定不服的, 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以后, 一方当事人不执行的, 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前者把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列为劳动争议司法程序的必经阶段, 保证劳动争议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后者对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决定书赋予国家强制执行力的保障, 运用国家干预的原则, 保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实体权益。

三、规范劳动争议仲裁活动, 使之有程序可依, 也使劳动争议处理活动更有效率

1987年以前, 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劳动争议, 是通过当事人的上访, 企业主管部门、劳动行政部门以及工会组织的监督、检查进行协调处理的。应该说, 目前这种方法对于劳动法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无可讳言, 当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发生劳动争议时, 如果缺乏劳动争议处理活动的程序规定, 劳动法赋予有关部门、组织的监督、检查权有时就显得软弱无力。劳动争议仲裁法规既有明确的受理机构及其管辖范围, 又赋予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一定的职权, 使劳动争议仲裁活动有程序可依。二十年来的仲裁实践证明, 其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都是明显的。

四、完善劳动法制建设, 增强法律意识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 都将使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劳动法制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法制建设, 增强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法律意识, 不仅要注意做到“有法可依”, 而且必须注意劳动法规的贯彻实施,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劳动法律、法规的最终实施除自觉遵守外, 还有必要借助于劳动行政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纠正违反劳动法律的行为。有时还诉诸人民法院, 提起司法监督程序以纠正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通过劳动争议处理活动, 从一个方面对劳动法规的执行实行法律监督。劳动争议的发生, 一般来讲, 有相当部分是因为法律意识不强, 没有正确执行劳动法规而引起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按照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规范查明争议事实, 分清是非或责任, 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纠正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并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活动, 进一步培育劳动关系双方的法律意识, 增强人们执行劳动法规的自觉性, 促进劳动关系的良好运行, 从而推进劳动法制建设。

从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规范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规范在仲裁活动中的地位, 它不仅是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而且是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操作规程”。因此,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及其仲裁人员必须充分认识仲裁程序规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中认真贯彻执行, 保证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依法、有效进行。

仲裁程序 篇2

第一节 仲裁当事人与代理人

一、仲裁当事人

仲裁当事人是指依据有效的仲裁协议,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程序,并受仲裁裁决约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仲裁当事人具有以下特征:

1.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进行仲裁的双方当事人的仲裁关系是建立在他们之间的民商事法律关系基础上的,根据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特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必须是平等的。我国仲裁法第2条明确规定,仲裁只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特定纠纷。如果某一法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平等,那么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上下级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因而也就不能按照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程序进行仲裁。

2.当事人之间必须订有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仲裁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仲裁协议,仲裁机构不会受理仲裁申请,仲裁庭不能裁决纠纷案件,亦即没有仲裁协议即没有仲裁,也就不可能有仲裁当事人,所以仲裁协议是仲裁当事人产生和存在以及进行仲裁程序的基础。

3.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必须具有可仲裁性。纠纷具有可仲裁性是以仲裁方式解决的纠纷所特有的属性。凡不具有可仲裁性的纠纷,不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该纠纷就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当事人也就不可能成为仲裁当事人。当事人被称为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

仲裁当事人与仲裁参加人、仲裁参与人不同。仲裁参加人是指参加仲裁活动,并依法享有仲裁程序中的权利,承担仲裁程序中义务的人。仲裁参加人除包括仲裁当事人以外,还包括仲裁代理人。仲裁参与人除包括仲裁参加人以外,还包括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关于仲裁程序中是否存在第三人,我国仲裁法未做规定。

二、仲裁代理人

仲裁代理人是指依据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授权,在仲裁程序中以被代理的仲裁当事人的名义进行仲裁活动的人。仲裁代理人包括法定仲裁代理人和委托仲裁代理人。

法定仲裁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行使代理权的人。由于法定代理权的基础是监护权,故法定仲裁代理人即仲裁当事人的监护人。委托仲裁代理人是指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在仲裁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行使代理权的人。委托仲裁代理人的范围较广,仲裁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自由地聘任任何符合法律规定的人为其仲裁代理人,代表当事人参加仲裁程序。

我国仲裁法第29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如果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授权委托书中,授权仲裁代理人进行一般代理的,该代理权限包括申请仲裁、进行答辩、申请回避、调查证据、参加仲裁开庭并进行陈述和辩论等等。如果由委托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进行和解,提出反请求,应当有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代理权限若有变更或者解除,委托人应当书面告知仲裁委员会或者仲裁庭,由仲裁委员会或者仲裁庭通知对方当事人。第二节 申请与受理

一、申请仲裁

(一)申请仲裁的条件

申请仲裁是仲裁程序开始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启动仲裁程序的第一步。申请仲裁是指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他们之间所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根据他们所签订的仲裁协议,提请所选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审理和裁决的行为。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的本质是当事人自愿,仲裁协议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最充分体现,是表明当事人双方愿意通过仲裁方式而不是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依据。由于仲裁方式对诉讼方式的排斥性,使得双方当事人的仲裁意愿必须通过仲裁协议固定下来。没有有效的仲裁协议,当事人的仲裁合意就无法体现,也就不能要求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因此,我国仲裁法规定,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这也是有效的仲裁协议成为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必备条件之一。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当事人申请仲裁是为了通过仲裁方式主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其必须向仲裁庭提出所请求保护和支持的具体请求以及支持这些请求的事实和理由。所谓具体的仲裁请求,是指仲裁申请人请求仲裁机构通过行使仲裁权予以确定和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具体内容。而事实、理由是指支持申请人仲裁请求的具体事实和依据,用以证明申请人所提出的仲裁请求的合理性。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是指当事人提请仲裁的争议事项是我国仲裁法所确定的具有可仲裁性的争议事项,以及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为双方当事人所共同选定。具体来说,当事人提请仲裁的争议事项必须是仲裁法第2条规定的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同时不属于仲裁法第3条规定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必须是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确定的或根据仲裁协议所选定的,否则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

(二)申请仲裁的方式

我国仲裁法第22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这一规定明确了当事人申请仲裁,必须采用书面方式,而仲裁申请书即为这一书面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所谓仲裁申请书是指仲裁申请人根据仲裁协议将已经发生的争议提请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和裁决,以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文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事实根据、理由。仲裁请求和事实根据及理由是仲裁申请书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对仲裁申请人的具体仲裁请求以及双方当事人之间争执的事实、争议的焦点和理由应当明确、清晰地加以叙述,使得仲裁庭能够充分了解申请人请求仲裁庭所保护、确认的权利请求和请求仲裁庭所裁决的被申请人应当履行的义务。3.证据、证人姓名和住所。证据是仲裁庭审理案件,确定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根据。我国仲裁法第43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对自一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因此。当事人在申请仲裁时必须同时提供证据及证据来源,如果有证人,还应提供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4.所申请的仲裁委员会的名称。按照我国仲裁法和各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应当提交给双方当事人一致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由仲裁委员会进行审查和决定是否受理。同时,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和申请人提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必须是一致的,否则,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因此,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中必须明确所申请的仲裁委员会的名称。

5.申请仲裁的年月日。

6.申请人的签名、盖章。

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书应当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和组成仲裁庭的仲裁员人数,备具副本。

二、审查与受理

审查与受理是仲裁委员会的一项重要的仲裁活动。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后,仲裁委员会就要对当事人的申请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条件进行审查,从而决定是否受理。实际上仲裁程序的开始正是当事人申请仲裁的行为与仲裁委员会受理行为相结合的结果。

(一)对仲裁申请的审查

仲裁委员会对仲裁申请的审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审查当事人申请仲裁是否符合仲裁法第21条规定的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条件:是否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是否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2.审查仲裁申请书的内容是否完整、明确,申请手续是否齐备。审查仲裁申请书是否具备仲裁法第23条规定的内容,是否向仲裁委员会提供了所要求的仲裁申请书及其副本和必要的证据等。

(二)审查后的处理

仲裁委员会经过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我国仲裁法第24条对此做了明确规定。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如果仲裁委员会在审查中发现仲裁申请书有欠缺,应当让申请人予以完备;如果认为仲裁协议需要补充,也应当让当事人补充协议。当事人弥补仲裁申请书的欠缺或者补充仲裁协议后,仲裁委员会目其递交经完备的仲裁申请书或者补充仲裁协议之日起5日内予以受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的司法解释,仲裁法施行前当事人依法订立的仲裁协议继续有效,发生纠纷后应向依照仲裁法组建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应当受理。

在仲裁法实施后重新组建仲裁机构前,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只约定了仲裁地点,未约定仲裁机构,双方当事人在补充协议中选定了在该地点依法重新组建的仲裁机构的,仲裁协议有效,仲裁机构应当受理;双方当事人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在仲裁法实施后,依法重新组建仲裁机构前,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了仲裁机构,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经人民法院审查,按照有关规定能够确定新的仲裁机构的,仲裁协议有效,仲裁机构应当受理。

(三)对仲裁申请受理的法律后果

1.仲裁委员会受理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后,仲裁程序开始启动,仲裁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取得了仲裁当事人的资格,各自依法享有仲裁法及仲裁规则中规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2.根据仲裁法第25条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申请人,并将仲裁申请书副本和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

3.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仲裁答辩书是仲裁被申请人为保护其合法权益而就仲裁申请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作出答复和辩护的法律文书。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4.申请人可以放弃或者变更仲裁请求,被申请人可以承认或者反驳仲裁请求,并有权提出反请求。仲裁反请求是指仲裁的被申请人为保护其合法权益所提出的与原仲裁请求有牵连的,旨在吞并或抵销申请人仲裁请求的独立请求。第三节 仲裁中的保全

一、仲裁中的财产保全

(一)仲裁财产保全的概念和条件

仲裁中的财产保全是指仲裁机构在受理当事人仲裁申请后,对案件作出仲裁裁决前,为保证将来仲裁裁决得以实现,而由法院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执标的物采取强制措施的制度。仲裁财产保全具有临时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我国仲裁法第2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根据法律的规定,仲裁中的财产保全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仲裁案件必须具有给付内容。

2.确有保全的必要。所谓确有保全的必要,即指如果不采取保全措施,将来的仲裁裁决会面临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情形。因此,在仲裁程序中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有可能使将来的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即成为仲裁中财产保全的必要条件。

3.仲裁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二)仲裁财产保全的程序

1.仲裁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仲裁中的财产保全,必须由仲裁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而且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在仲裁机构受理仲裁申请后,对仲裁案件作出仲裁裁决前,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2.仲裁当事人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财产保全申请书。按照仲裁程序,仲裁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递交财产保全申请书,而必须将财产保全申请书递交仲裁委员会。

3.仲裁委员会应将当事人的财产保全申请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交人民法院。根据法律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将当事人的财产保全申请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4.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财产保全申请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以及采取何种措施。5.仲裁当事人对人民法院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三)申请人的责任

我国仲裁法第28条第3款规定: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即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有错误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财产损失。仲裁委员会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仲裁中的证据保全

(一)仲裁证据保全的概念及条件

仲裁证据保全是指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前,对有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经当事人申请,由法院所采取的对证据加以保护的一种临时性的强制措施。证据保全在仲裁程序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有效地保护能够证明仲裁案件的事实证据,防止证据被灭失、毁损等情形的发生。因此,国际上及各个国家在仲裁法或相关的法律中均规定有仲裁中证据保全的条款。我国仲裁法第46条也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仲裁中证据保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证据有可能灭失的危险。在仲裁程序中,有些证据如果不能及时收集、保存,就有灭失的可能,在仲裁审理中就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如证人因年老、疾病,有可能死亡;作为证据的物品有腐坏、变质或灭失的可能等,因此,证据有灭失的危险是申请证据保全的必要条件。

2.证据存在有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形。有些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虽不一定有灭失的危险,但存在有可能难以取得的情形。例如证人即将出国留学、定居,就会使证据在庭审时由于不能及时取得而使案件事实无法得到证明,因此,证据存在着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形或因素是申请证据保全的前提条件。

3.申请保全的证据是决定仲裁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如果不及时保全将影响仲裁案件的处理。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证据的灭失或者难以取得将使得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因无法举证而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但是,在仲裁实践中往往对证明案件事实起主要作用或者决定性作用的证据,在面临有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形时才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如果证据不是主要证据或者对案件事实起决定性证明作用的证据,或者即使收集不到这些证据也不会影响案件的审理,就没有必要申请证据保全。

4.由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证据保全的申请。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及世界通行的做法,证据保全必须由仲裁当事人申请,不论仲裁机构还是法院都无权直接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二)证据保全程序

1.当事人书面申请。证据保全程序的启动,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的证据保全申请开始。按照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应当向受理仲裁案件的仲裁委员会提出证据保全申请。

2.仲裁机构向法院提交当事人的证据保全申请。我国仲裁法第46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第68条规定:涉外仲裁的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涉外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3.人民法院审查并作出裁定。人民法院在收到仲裁委员会提交的当事人的证据保全申请后,经审查认为当事人的证据保全申请有充分理由,确有保全证据必要,应当及时作出证据保全的裁定。裁定中应明确: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法保全何种证据,存卷保管,以便仲裁庭调查使用。如果法院经审查认为不符合证据保全条件,即可驳回证据保全申请,并作出裁定,说明理由,同时通知仲裁委员会和当事人。

4.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在作出证据保全的裁定后,应当及时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时,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第四节 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庭是指由当事人选定或者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的仲裁员组成的,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案件依仲裁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组织形式。按照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案件后,应按程序组成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因此,仲裁庭是行使仲裁权的主体。

一、仲裁庭的组成形式

我国仲裁法第30条规定:仲裁庭可以由3名仲裁员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由3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根据这一规定,在我国,仲裁庭的组成形式有两种,即合议仲裁庭和独任仲裁庭。

(一)合议仲裁庭

合议仲裁庭是指由3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即以集体合议的方式对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合议仲裁庭应设首席仲裁员,首席仲裁员是合议仲裁庭的主持者,与其他仲裁员有同等的权利,但在裁决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仲裁裁决则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二)独任仲裁庭

独任仲裁庭是指由1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即由1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对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二、仲裁庭的组成程序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的组成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这一程序包括:

(一)约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

当事人收到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后,应约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并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间内加以确定。对于仲裁庭的组成形式,当事人既可以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合议仲裁庭,也可以约定由1名仲裁员组成独任仲裁庭。如果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的,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二)确定仲裁员

根据仲裁法第31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如果当事人约定由1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该独任仲裁员。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委员会应当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三、仲裁员的回避与更换

(一)仲裁员的回避

仲裁员的回避是指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仲裁员退出仲裁案件审理的一项制度。1.仲裁员回避的法定情形。我国仲裁法第34条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2.回避的形式。根据法律的规定,仲裁员回避的形式包括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

(1)自行回避。自行回避即仲裁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定的回避事由,从而主动提出回避的请求。仲裁员的自行回避,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该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的自行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2)申请回避。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应当回避的事由,有权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申请。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并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当事人的回避申请既可以用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提出。我国仲裁法第36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该仲裁员是否回避。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其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3.仲裁员回避的法律后果。根据仲裁法第37条的规定,仲裁员因回避不能履行职责的,应当依照仲裁法的规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但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二)仲裁员因其他原因的更换

仲裁员因其他原因的更换主要是指仲裁员因有回避以外的其他原因而不能履行职责而被更换的情形,主要包括仲裁员死亡、生病、被除名以及拒绝履行职责等。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员因回避以外的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应按照仲裁法的规定重新选定或指定仲裁员。第五节 仲裁审理

仲裁审理在整个仲裁程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仲裁庭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当事人交付仲裁的争议事项作出裁决的活动。仲裁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审查、核实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正确适用法律,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因此,仲裁审理是仲裁程序的中心环节。

一、仲裁审理的方式

按照我国仲裁法第39条的规定,仲裁审理一的方式可以分为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两种。

(一)开庭审理

仲裁法第39条规定: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开庭审理是仲裁审理的主要方式。所谓开庭审理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方式。

我国仲裁法在规定仲裁的开庭审理原则的同时,又在第40条规定: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这一规定进一步肯定了开庭审理的仲裁方式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以公开审理为例外。所谓不公开审理是指仲裁庭在审理案件时不对社会公开,不允许群众旁听,也不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不公开审理的目的在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维护当事人的商业信誉。由于仲裁最大的特点在于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所以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协议公开审理的,除非涉及国家秘密,可以公开审理,即当事人协议公开审理时将允许仲裁审理对社会公开,允许群众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

(二)书面审理

仲裁法第39条在规定仲裁应当开庭进行的同时,也规定如果“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即进行书面审理。所谓书面审理是指在双方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与人不到庭参加审理的情况下,仲裁庭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书面材料作出裁决的过程。书面审理是开庭审理的必要补充。

但是,鉴于仲裁协议效力争议对纠纷解决程序的选择有重大影响,《仲裁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仲裁协议效力确认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并询问当事人。

二、开庭通知

我国仲裁法第41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通知的法律意义在于,向双方当事人通知开庭日期是仲裁程序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切实保障当事人参加仲裁审理的权利,并使双方当事人按时参加仲裁审理。仲裁法第42条规定:如果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可以缺席裁决。这表明书面通知当事人开庭日期是仲裁审理的必经程序,未经这一程序,不可以对不到庭的申请人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也不可以对不到庭的被申请人作出缺席裁决。

三、开庭审理程序

1.开庭进行仲裁审理,首先由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宣布开庭,随后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和记录人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仲裁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庭审调查。进行庭审调查是仲裁审理的重要环节,是依照法定程序调查案件事实,审核各种证据的过程,其中心任务是通过听取当事人陈述和审核所出示的证据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在庭审调查中,质证是这一过程的核心,因此仲裁法和仲裁规则都对质证作出了明确规定。仲裁法第45条规定,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当事人可以质证。仲裁庭在进行庭审调查时通常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应当按照先申请人陈述,再被申请人陈述的顺序进行。当事人陈述主要是针对案件发生的经过情况、事实根据、理由等进行展开,使仲裁庭了解争议事实的发生和发展经过。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有证人出庭作证时,仲裁庭应当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证人应当如实作证,经仲裁庭的许可,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向证人发问。对证人不能出庭作证的,应当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仲裁中的证据一是来源于当事人,即当事人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提出证据。二是来源于仲裁庭,即在必要时,仲裁庭可以自行收集证据。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部门鉴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但仲裁庭对证据的收集不能免除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于与案件有关的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不论是当事人提供的,还是仲裁庭依法收集的,都应当在开庭时予以出示,并由当事人相互质证。但对于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不能当庭出示。

(4)宣读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鉴定人或勘验人应当当庭宣读鉴定结论或者勘验笔录及现场笔录,经仲裁庭许可,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向鉴定人、勘验人发问,也有权要求重新调查、鉴定或勘验。

如果仲裁庭认为案情已基本查清,当事人经过充分质证后证据已得到核实,即可终结庭审调查,进入当庭辩论阶段。

3.庭审辩论。庭审辩论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依据在庭审调查中审查核实的事实和证据,就如何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意见,进行言词辩论的过程。我国仲裁法第47条规定: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当事人辩论是开庭审理的重要程序,也是辩论原则的重要体现。

当事人进行辩论通常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申请人及其仲裁代理人发言;(2)被申请人及其仲裁代理人发言;(3)双方相互辩论。庭审辩论终结前,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可以按照申请人、被申请人的顺序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四、仲裁审理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一)撤回仲裁申请

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依照他们之间所签订的仲裁协议授权仲裁庭给予解决,是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同样,撤回对仲裁庭的授权即撤回仲裁申请也是双方当事人的权利。撤回仲裁申请既包括仲裁申请人撤回对被申请人的仲裁申请,也包括被申请人撤回对仲裁申请人的仲裁反请求申请。撤回仲裁申请既可能发生在庭审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庭审过程中。

在仲裁审理的过程中,根据撤回仲裁申请是否为当事人提出,可以分为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和仲裁庭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

1.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是指在仲裁审理程序中,仲裁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主动向仲裁庭提出请求,撤回对仲裁庭审理该纠纷或审理反请求纠纷的授权的一种法律行为。尽管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体现,但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第一,撤回仲裁申请必须由仲裁申请人或被申请人(限于反请求部分)、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提出。第二,撤回仲裁申请必须在仲裁过程中,即仲裁庭取得仲裁管辖权之后,作出仲裁裁决之前提出。第三,撤回仲裁申请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出,一般应以书面方式提出,如果申请人以口头方式向仲裁庭提出,则应由仲裁庭记录在案,并由申请人签名。

2.仲裁庭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仲裁庭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是指在当事人未主动提出撤回仲裁申请的情况下,由于法定事由的发生,仲裁庭根据仲裁法的规定,视为当事人撤回了仲裁申请。根据我国仲裁法第42条的规定,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因此,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是基于以下两种情形产生的:

(1)申请人经仲裁庭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2)申请人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二)延期开庭

在通常情况下,仲裁庭所确定的开庭审理期日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即双方当事人必须按照仲裁庭所确定的开庭审理期日出席庭审。但是在特定情况下,由于法定事由的出现,致使开庭审理不能按照所确定的期日正常进行,就要延期开庭审理。因此,所谓延期开庭就是指在仲裁程序中,由于出现法定事由,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并经仲裁庭同意,将已确定的开庭审理期日顺延至另一期日进行开庭审理的制度。

根据我国仲裁法和仲裁规则的规定以及仲一裁实践,延期开庭有以下几种情形:

1.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我国仲裁法第41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30条规定:“(一)仲裁案件第一次开庭审理的日期,经仲裁庭决定后,由秘书局于开庭前20天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请求延期开庭,但必须在开庭前10天以书面形式向秘书局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二)第一次开庭审理后的开庭审理日期及延期后开庭审理日期的通知,不受第(一)款中20天的限制。”由此可见,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是延期开庭的法定事由,但是实现延期开庭,还必须有当事人在法定时间内提出延期开庭的请求,并由仲裁庭作出延期开庭的决定。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根据我国仲裁法第35条的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提出。但如果回避事由是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仲裁员的回避意味着必须重新选定或指定仲裁员,因此,对于已经确定的开庭审理期日来说,当事人临时提出的回避申请就会使得开庭审理延期。

3.仲裁员不能履行职责。如果已确定的仲裁员由于特定原因不能履行职责时,也同样面临重新选定仲裁员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已确定的开庭审理期日也必须延期。

4.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参加庭审,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或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如果在庭审过程中需要新的证人参加庭审,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时,经当事人申请,仲裁庭许可,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5.其他应当延期开庭的情形。

(三)缺席裁决

缺席裁决是最终裁决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相对于对席裁决而言的。对席裁决是指仲裁庭在仲裁的整个过程中,在双方当事人均按照规定的仲裁程序参加了仲裁审理的情况下作出的仲裁裁决。这是一种在正常程序下的仲裁结果。而缺席裁决是指仲裁庭在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情况下作出的裁决。

我国仲裁法第42条第2款规定:“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据此规定,在下列情形下,仲裁庭可以作出缺席裁决:

1.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书面通知被申请人到庭参加仲裁庭审是仲裁审理的必经程序,在这一正当程序下,如果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仲裁庭即可按照法律授权作出缺席裁决。2.被申请人未经仲裁庭的许可中途退庭。在仲裁庭审中,如果被申请人未经仲裁庭的许可而中途退庭的,仲裁庭也有权作出缺席裁决。

除上述情形外,在仲裁实践中,在仲裁被申请人提出仲裁反请求的情况下,如果仲裁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的许可中途退庭时,仲裁庭可以基于仲裁反请求对仲裁申请人(即反请求中的被申请人)作出缺席裁决。

五、开庭笔录

开庭笔录是在仲裁的开庭审理过程中,记录人员对整个开庭审理情况所作的记载。开庭笔录是仲裁程序中重要的法律文书。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48条的规定,仲裁应当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仲裁庭不予补正的,应当记录该申请。笔录由仲裁员、记录人员、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

当事人、其他仲裁参与人拒绝签名、盖章的,记录人员应当记明情况附卷。

第六节 仲裁中的和解调解和裁决

一、仲裁和解

仲裁和解是指仲裁当事人通过协商,自行解决已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的行为。仲裁和解是仲裁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表现。我国仲裁法第49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如果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则仍可以根据原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进一步明确当事人在仲裁委员会之外通过协商或调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凭当事人达成的由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仲裁协议和他们的和解协议,请求仲裁委员会组成仲裁庭,按照和解协议的内容作出仲裁裁决。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独任仲裁员组成仲裁庭,按照仲裁庭认为适当的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二、仲裁调解

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主持下,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我国仲裁法第51条第1款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仲裁中的调解是中国仲裁中的特有做法,体现了中国仲裁制度的调解与裁决相结合的特色。对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40条明确规定:“„„(二)如果双方当事人有调解愿望,或一方当事人有调解愿望并经仲裁庭征得另一方当事人同意的,仲裁庭可以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对其审理的案件进行调解。(三)仲裁庭可以按照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调解。(四)仲裁庭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终止调解或仲裁庭认为已无调解成功的可能时,应停止调解。(五)在仲裁庭进行调解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庭之外达成和解的,应视为是在仲裁庭调解下达成的和解。(六)经仲裁庭调解达成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应签订书面和解协议;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庭应当根据当事人书面和解协议的内容作出裁决书结案。(七)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庭应当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并作出裁决。(八)如果调解不成功,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在其后的仲裁程序、司法程序和其他任何程序中援引对方当事人或仲裁庭在调解过程中曾发表的意见、提出的观点、作出的陈述、表示认同或否定的建议或主张作为其请求、答辩或反请求的依据:”

经仲裁庭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要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并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仲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仲裁庭除了可以制作仲裁调解书之外,也可以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三、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事项进行审理后所作出的终局权威性判定。仲裁裁决的作出,标志着当事人之间纠纷的最终解决。

(一)仲裁裁决作出的方式

仲裁裁决是由仲裁庭作出的。独任仲裁庭进行的审理,由独任仲裁员作出仲裁裁决;合议仲裁庭进行的审理,则由3名仲裁员集体作出仲裁裁决。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由合议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1.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是裁决的一项基本原则,即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是仲裁实践通常适用的方式。我国仲裁法第53条规定: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所谓多数仲裁员的意见是指仲裁庭的3名仲裁员中至少有2名仲裁员的意见一致,如果3名仲裁员各执己见,无法形成多数意见时,即无法以此种方式作出仲裁裁决。

2.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是在仲裁庭无一法形成多数意见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作出仲裁裁决的方式。仲裁法第53条规定: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二)仲裁裁决的种类

1.先行裁决。先行裁决是指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仲裁庭就已经查清的部分事实所作出的裁决。仲裁法第55条规定:仲裁庭仲裁纠纷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2.最终裁决。最终裁决即通常意义上的仲裁裁决,它是指仲裁庭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就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全部争议事项作出的终局性裁定。

3.缺席裁决。缺席裁决是指仲裁庭在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情况下作出的裁决。仲裁法第42条第2款规定: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4.合意裁决。合意裁决即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内容作出的仲裁裁决。它既包括根据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的协议而作出的仲裁裁决,也包括根据经仲裁庭调解双方达成的协议而作出的仲裁裁决。

(三)仲裁裁决书

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对仲裁纠纷案件作出裁决的法律文书。根据仲裁法第54条的规定,仲裁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如果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仲裁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对仲裁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四)仲裁裁决书的补正

我国仲裁法第56条规定: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据此,仲裁庭对仲裁裁决书的补正,限于三项:一是仲裁裁决书中的文字错误;二是仲裁裁决书中的计算错误;三是已经裁决但在仲裁裁决书中被遗漏的事项。补正可以由仲裁庭自行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也可以请求仲裁庭予以补正。

(五)仲裁裁决的效力

仲裁裁决的效力是指仲裁裁决生效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根据仲裁法第57条的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的效力体现在:

1.当事人不得就已经裁决的事项再行申请仲裁,也不得就此提起诉讼。

2.仲裁机构不得随意变更已生效的仲裁裁决。

3.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均不得变更仲裁裁决。

4.仲裁裁决具有执行力。第七节 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简易程序是指在仲裁过程中,仲裁机构审理简单仲裁案件所适用的简便易行的审理程序。仲裁中的简易程序是仲裁普通程序的一种简化。

我国仲裁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简易程序,但仲裁所具有的快捷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特点,仲裁所体现出的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仲裁原则,以及仲裁法对独任仲裁员仲裁和书面审理的肯定,实质上都包含了简化仲裁程序的精神。因此,各仲裁委员会在制定仲裁规则时往往规定有简易程序。

仲裁中的简易程序与仲裁的普通程序相比,体现了如下特点:

1.仲裁庭的组成方式简便。在仲裁程序中适用简易程序时,是由独任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进行仲裁,即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对纠纷案件进行审理。

2.审理方式灵活。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仲裁案件,仲裁庭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按照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仲裁,既可以决定只依据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材料和证据进行书面审理,也可以决定开庭审理。

3.各种期限的规定相对较短。适用简易程序时,程序中各种期限的规定相对较短。不论是提交答辩书和其他材料的期限,还是提出反请求的期限;不论是指定仲裁员的期限,还是将开庭日期通知当事人的期限,抑或作出仲裁裁决的期限,较之普通仲裁程序中的期限来说都有所缩短。

4.在简易程序中未做规定的事项,应适用仲裁规则的相关规定。

二、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

适用简易程序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一)争议标的金额在规定数额以下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往往都有对争议标的金额的要求,一般的要求是争议金额应在一定的数额以下。例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是争议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万元,而《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是争议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但在特定情形下,如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争议金额不明确,则往往由仲裁庭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争议金额不明确,由仲裁委员会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涉及利益的大小和范围以及其他有关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

(二)案情简单

案情简单是适用简易程序的要件之一。案情简单意味着对该纠纷易于查清事实和分清是非,即易于进行审理。因此,在仲裁实践中,有些案件虽然超过了仲裁规则所规定的适用简易程序的争议标的,但由于案情简单,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也同样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三)经双方当事人默示或者书面同意

所谓双方当事人默示同意是指双方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排除对简易程序的适用,因此,在符合仲裁规则规定的适用简易程序的标的金额时,即适用简易程序。而书面同意是指在争议金额超过仲裁规则所规定的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时,经一方当事人书面申请,在征得另一方当事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也仍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50条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凡是争议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万元的,或争议金额超过人民币50万元,经一方当事人书面申请并征得另一方当事人书面同意的,适用本简易程序。

三、适用简易程序的审理

1.仲裁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后,经审查可以受理并适用简易程序的,仲裁委员会应立即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仲裁通知。被申请人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答辩书及有关证明文件,也可提出反请求。

2.双方当事人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独任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审理案件。如果双方当事人未能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指定独任仲裁员的,仲裁委员会主任应立即指定一名独任仲裁员。

3.仲裁庭以其认为适当的方式审理案件,既可以决定只依据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材料和证据进行书面审理,也可以决定开庭审理。如果仲裁庭决定开庭审理的,仲裁庭只开庭一次。确有必要时,仲裁庭可以决定再次开庭。

4.仲裁庭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作出仲裁裁决书。第八节 仲裁时效

一、仲裁时效的概念

我国仲裁法第74条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请求仲裁的法定期间,即当事人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如果不向仲裁委员会请求仲裁,就丧失了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

仲裁时效分为普通仲裁时效和特殊仲裁时效。按照法律的规定,普通仲裁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一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则不予保护。

特殊仲裁时效是指普通仲裁时效以外的特定仲裁时效。例如,合同法第129条的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仲裁时效期间的计算 按照法律的规定。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

在仲裁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在仲裁时效进行中,因请求、承认或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引起仲裁时效期间中断。从仲裁时效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从程序正义谈公司清算程序 篇3

【关键词】 公司清算程序 程序正义 立法完善

一、程序正义

1、程序正义的起源。程序正义最早起源于英国,最早见于1215年的英国《自由大宪章》,英国的程序正义体现了“任何人都不应该当成自己案件的法官”和“当事人有陈诉和被倾听的权利”。美国法的程序公平观念是围绕正当法律程序观念展开的,而这一观念源于英国。美国的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的目的是禁止政府未经正当的手续就剥夺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2、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由来。亚里士多德曾把社会制度正义划分为“分配的正义”和“平均的正义”,“分配的正义”和“平均的正义”法律化、制度化,就产生了“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实体正义是社会“公正”的分配原则具体化为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实现对资源、财富、权利和职责等进行权威性的“公正”的分配。程序正义也即诉讼的正义即运用平等、公正、正直的原则,设计获得正当性结果的步骤与方式,公正和平地解决社会纠纷和争端。前者是关于结果的正义,即结果是“每个人得到了他应当得到的”或“同等情况下的人们都得到了同等对待”,只要结果正确,无论过程、方法或程序怎样都无谓,就是实现了正义,后者是关系诉讼过程的正义,考虑程序自身的存在理由,以及正义的程序和非正义的程序,只要严格遵守了正当程序,结果就被视为是合乎正义的。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前提,没有程序正义的保障就没有实体正义的实现。

3、程序正义的标准。程序正义属于程序的内在性价值。程序正义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程序合理性。如果程序不合理,则通过该程序所产生的裁判也难以保证其公正性、正确性。程序正义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合理性,也具有实质上的合理性。程序正义在形式与实质、稳定与变化之间力求平衡的特点,可以称之为反思合理性。二是程序中立性。中立性是指程序主持主体在发生争议的各方参与者之间,应保持一种无偏袒的态度,而不得对任何一方存有偏见和歧视。此外,中立性还要求程序主持主体对有关的程序主持采取回避原则。三是程序平等性。平等性是指程序主持主体应对参与程序的主体的双方平等对待。四是公开性。公开性是指任何一个正义的程序,都应当以公开性为其基本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公开听证原则,这是英美普通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指任何权力必须公正行使,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必须听取他的意见。任何一种听证形式,都必须包含正当法律程序的核心内容:当事人有得到通知及提出辩护的权利。

4、程序正义价值。程序正义在法治实践中有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程序正义对于权力具有制约作用。首先,程序正义对立法权的控制。程序正义对立法权的控制是通过设立选举程序、立法程序、司法审查程序等来进行的。其次,程序正义对行政权的控制。程序正义在对行政权的控制上的具体原则为程序公正原则,有关这方面的程序制度有听政制度、回避制度、行政公开制度、职能分离制度等。再次,程序正义对司法权的控制。程序正义对司法权的控制表现为诉讼中的独立审判原则、公开审判原则、回避原则、两审终审原则和相应的原则。二是程序正义对于保障和实现人权具有重要意义。程序正义是保障人权的基本手段,程序正义指导立法确认人权,并通过救济维护人权。程序正义体现了平等的参与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程序正义能更好地促进法律的实施和遵守。程序正义是看得见的正义,具有客观性,有利于消解社会矛盾,能强化法律的权威。四是程序正义有利于法制的进一步完善。程序正义可以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公权力和私权力的平衡,程序规则可以弥补实体规则的不足。程序正义可以消除一些不正义。

二、公司清算程序

我国实行的是“先解散后清算”制度,依导致公司解散的原因不同,可以将公司清算分为破产清算和解散清算,破产清算依据破产法程序进行,解散清算则须依公司法程序进行,在此所说的公司清算是指解散清算,并不涉及破产程序。公司清算程序属于公司的外部行为,外部行为的程序相对而言应当更具强制性,赋予公司选择的余地较小。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清算,是为了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除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公司解散均必须经过清算程序将公司财产向债权人和股东分配。公司清算的目的是了结公司现存的各种法律关系,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利益,使公司的法人资格最终消灭。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的清算程序,是以普通清算为原则,法院主持的特别清算为补充的清算体系,即不论自行解散还是强行解散,均优先适用普通清算程序,由公司自行成立清算组;人民法院可以在公司逾期不进行清算的情况下,依债权人的申请,组织清算组进入特别清算程序。普通清算是指根据公司章程,或者公司股东、董事或公司股东大会的决定,由公司自行依法组织的清算组依法定程序自行进行的清算。特别清算是指由行政机关或法院介入的清算程序。

根据新《公司法》,公司清算程序具体为:第一,成立清算组。清算组是指在公司解散后从事公司的清算事务,处理公司财产和债权、债务关系的事务执行机关。各国一般规定的是清算人,而我国则规定的是清算组。第二,通知、公告债权人并进行债权登记。根据《公司法》第186条,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以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债权人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第三,清理公司财产。清算组负责清理公司财产,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公司债务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司破产。第四,提出并确认清算方案。清算组在清理财产后应制定合理的清算方案,根据《公司法》第187条第1款,清算方案应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第五,分配公司财产。清算的核心是分配财产,公司财产只能在清偿公司债务后,方可分配给股东,有限责任公司按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分配。第六,清算程序完结。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公司的清算程序可以实现对股东、债权人、公司职工甚至社会利益的维护和平衡,是程序正义的体现。新公司法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的清算程序,例如建立了特别清算程序,赋予了法院对清算事务的司法干预权力,法院可以在债权人的申请下及时组织清算组。

三、程序正义在新《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清算程序中的体现

程序正义是我国法律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的标志,也是我国当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新公司法修改,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的清算制度,明确了清算主体,强化了清算责任,并运用了程序正义来保障公平。

公司的解散和清算是现实中发生比较多的一类纠纷,并且往往相当复杂,不进行清算就擅自解散的公司相当普遍,对债权人的保护相当不利,基于这种局面,新公司法花了很大篇幅细化了公司的解散和清算制度,明确了清算主体,强化了清算责任,这些修改相对于旧公司法来说,是一个明显的进步。公司的清算问题的彻底解决对于公司建立合理、完善的清算制度和运作机制,避免清算之前之中之后的违法行为发生,使我国公司清算的风险甚至假解散真逃债的损害减小到最低,意义深远。正当的清算程序可以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并维护清算主体作为企业开办的商业信誉。

公司清算程序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该制度确保公平对待被清算法人的所有债权人,防止因为个别债权人利用先机主张先行给付,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我国的新《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清算程序体现了程序正义,公司清算程序反映了程序合理性、程序中立性、程序平等性、程序公开性、程序可操作性、程序时效性等。

1、体现了程序合理性的要求。增加了特别清算程序,赋予了法院对清算事务的司法干预权力,法院可以在债权人的申请下及时组织清算组,完善了原《公司法》中的“主管机关”的设计缺陷,原《公司法》规定“公司因主管机关行政处罚而强制解散时,则由主管机关组织成立清算组”,因“主管机关”概念不明确,造成了实践操作中的混乱的问题,按照新《公司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再负责公司的清算事务。

2、体现了程序中立性的要求。公司清算程序是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公司股东、债务人以及公司的职员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在特别清算程序中,法院的职责是在债权人的申请下及时组织清算组,法院并非清算主体,而只是依法主导公司进入清算程序的机关,而不是代替公司进行清算。

3、体现了程序平等性的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无差别对待,即不允许出现无义务的权利和无权利的义务。为了全面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清算组对个别债权人进行优先清偿,新《公司法》第186条还增加了“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的规定。公司清算是依法定程序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处理公司剩余财产并终止公司法律人格的行为。它牵涉对公司股东、公司的债权人、债务人以及公司的职员等多方主体利益,一旦公司解散,股东未依法清算,并借机私分和转移公司财产,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无从得到救济,会对整个市场秩序和经济运转都会构成隐患、危害。因此确定具有程序正义的公司清算程序格外重要。

4、体现了程序公开性的要求。新《公司法》第184条至190条对于公司清算程序有具体的规定。

5、体现了程序可操作性的要求。新《公司法》在清算程序完结程序中,规定“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删除了原《公司法》“不申请注销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这一规定,这主要是针对实践中将吊销营业执照与注销公司登记相混淆的情况所作出的修订,实际上,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与注销企业法人登记的效力是有区别的,实践中因原《公司法》的规定,使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依法吊销后,法人资格问题有争论。新《公司法》的修订,既使法律规定符合法理上对于营业执照效力的规定,同时也有利于对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保护。

6、体现了程序时效性的要求。公司清算是清算主体的义务行为,当以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予以规制。新《公司法》对清算的运行程序作了简化,如按第186条规定,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即可,不再强制要求必须三次。未接到通知书的债权人申报其债权的期限自公告之日起由90天改为45日内,有利于公司清算高效、便捷进行。此外,新《公司法》明确了清算组成立期限的起始日,原《公司法》第191条对于15日计算的起始日未作规定,给司法实践中确认是否逾期成立清算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公司清算程序,对于我国的法治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公司的清算涉及到股东、债权人、公司职工等众多社会主体的利益,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平衡各方利益,就必须保证清算的公正性,必须运用程序正义原则。

【参考文献】

[1] 乔裕:法理学教程[M].法律出版社,1997.

[2] 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3] 杨一平:司法正义论[M].法律出版社,1999.

[4] 徐亚文:程序正义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 顾功耘:最新公司法解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仲裁程序 篇4

关键词:涉外仲裁,仲裁裁决,撤销程序

1 我国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案件一审程序的立法缺陷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试行) 》中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案件纳入了“适用特别程序案件的案由”, 但是在对具体制度的设计中却未遵循特别程序的规则进行立法, 例如由合议庭而非独任庭进行审查, 存在两方当事人而非一方当事人等。2007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规定, 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案件, 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 并询问当事人。该解释中舍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征求意见稿) 中第21条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撤销仲裁裁决案件, 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各项审理活动的相关期限可以由合议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这一规定, 与《仲裁法》中对于人民法院审理撤销仲裁裁决案件适用程序的规定相比, 只是略微明确了“询问当事人”的要求, 对采取什么审理程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2008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将上述有关仲裁案件的案由纳入了“适用特别程序案件的案由”,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在适用审理程序上的矛盾, 进一步明确了要适用“特别程序进行审理”。

我国确立了审理撤销仲裁裁决案件应适用特别程序的规定存在以下问题:

(1) 撤销仲裁裁决案件有区别于其它适用特别程序案件的特点。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适用特别程序的案件, 没有原告和被告是其主要的特点。特别程序的开始, 是因为申请人的申请或者起诉人的起诉而开始。而申请人或者起诉人不一定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而且他们没有对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 其申请人是仲裁程序的当事人, 该当事人与撤销裁决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当仲裁程序当事人死亡或终止时, 其继承人或权利义务受让人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此其一;申请的一方当事人在法院受理撤销仲裁裁决申请后, 申请方为原告, 仲裁程序中的另一方当事人为相对人。之所以这么认定, 是因为仲裁程序的双方当事人在法院受理撤销仲裁裁决案件之后, 他们与法院审判结果有直接的法律关系, 此其二。因此, 撤销仲裁裁决案件不宜适用特别程序。

(2) 适用特别程序不利于对当事人“公平审判请求权的救济”, 有违诉讼公平的原则。

法院对受理的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的审理, 根据现行《仲裁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需要询问当事人。如果适用特别程序, 则不存在相对人, 只需询问提起撤销申请的当事人就可以作出相应的裁定。这样的结果, 将严重损害仲裁程序的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个裁决, 只需要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和提供的证据就可以加以撤销, 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缺陷, 也是对仲裁当事人获得公平审判请求的侵害。

(3) 适用特别程序损害了仲裁当事人契约自由的精神。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适用特别程序作了“实行一审终审”的规定。而仲裁制度的合意性原则, 则是最大程度地体现意思自治的精神。在合意性原则的指导下, 只要不与法律的强行规则相冲突, 对法院的裁判当事人是否提起上诉, 应该严格依照当事人的意愿。将审理撤销仲裁裁决纳入特别程序, 不但侵害了当事人获得公平审判的请求权, 也侵害了当事人提起上诉的诉权。

2 德国撤销仲裁裁决案件审理程序的立法及其借鉴

《德国民事诉讼法典》关于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的审理程序主要体现在第十编《仲裁程序》中的第九章, 具体包括:

(1) 法院的权限及有管辖权法院。

该法第1062条第一款第4项规定, 仲裁协议中指定的地区高等法院或无此指定时仲裁地的地区高等法院, 有权撤销裁决。第二款规定, 在第一款第2项第一选择项、第3项或第4项所指的情况下, 如果仲裁地不在德国境内, 则反对申请的一方当事人的营业所在地或惯常居住地, 或该方当事人的财产所在地或争议财产所在地或临时措施涉及到的财产所在地的地区高等法院有权管辖。如果无此类地点, 则由柏林地区高等法院管辖。

(2) 言词原则。

该法第1063条第二款规定, 申请撤销裁决或者申请承认或者申请承认或宣告裁决的可执行性时, 如存在第1059条第2款 (第1059条第2款规定了裁决仅可被撤销的法定情形) , 法院应命令进行言词辩论。

(3) 对法院裁定的上诉。

该法第1065条第一款规定, 对于第1062条第1款第2项第4项 (第1062条第一款第4项是关于“仲裁裁决的撤销或宣告执行、执行宣告的撤销”) 里的裁判, 如果这些裁判是以终局判决做出而对之可以提起上告时, 可以向联邦最高法院提出抗告。该条第二款规定, 联邦最高法院只能对裁定是否违反条约或其他法律进行审查。

分析《德国民事诉讼法典》关于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的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 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观点, 以供我国立法借鉴:

(1) 独立成章规范仲裁的司法审查程序。

根据前述, 仲裁的司法审查程序——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的审理程序, 与普通诉讼程序或者特别程序相比, 有自己的特质。单独立法对于司法实践有更明确的指引。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 将仲裁的司法审查程序独立成章, 也是一种进步。

(2) 确立了担保阻却执行制度。

第1063条第3项规定, 民事庭的庭长可以不用实现询问对方当事人而命令申请人在对申请裁判前对仲裁裁决请求强制执行或者执行仲裁庭依第1041条做出的暂时的保全的措施。对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不能超出保全措施的范围。被申请人有权提供一笔与申请人所能执行的金额相当的担保以防止强制执行。担保制度的确立, 可以更好地维护司法的权威, 同时也节省了司法资源的浪费。

(3) 确立了言词原则 (辩论原则) 在撤销仲裁裁决审理程序中的地位。

而且法院有责任主动命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就撤销裁决程序中的相关证据、事实进行辩论, 更好地保障审判的公平公正。

(4) 确立了有限制的上诉制度。

对于法院对撤销仲裁裁决案件所作的裁定, 当事人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对裁定提起上诉, 且上诉法院仅可在法定范围内进行审查。这一方面赋予了当事人追求公正审判的诉讼权利, 另一方面, 通过限制上诉法院的审查范围, 确保了审查程序的进程和纠纷的及时解决。

3 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案件一审程序的立法完善

3.1 明确法院在撤销裁决程序中的地位和权限

3.1.1 审判权

通过当事人双方的辩论, 对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认证, 进而对申请撤销作出裁定。具体有两种情况:A.驳回撤销申请。在此情况下, 仲裁裁决继续生效, 裁决继续执行;B.根据法定事由, 撤销仲裁裁决。同时, 法院审理和裁判的范围可以不受当事人请求范围的限制, 这主要体现在法院对仲裁裁决是否违反公共秩序的审查。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仲裁法以及《示范法》都规定当仲裁程序存在违背公共政策的情形时, 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撤销仲裁裁决。

3.1.2 对当事人撤回撤销裁决申请的主动审查权

审查标准有两个:A.是否属于可仲裁性;B.公共秩序标准。只有符合“属于可仲裁事项”及“不违背公共秩序”两个标准的情况下, 法院才可准许当事人的撤回申请。否则, 法院有权继续审理并作出相应的裁定。

3.1.3 调查取证权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 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查案件需要的证据, 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3.2 明确仲裁庭和当事人在撤销裁决程序中的法律地位及权利和义务

3.2.1 仲裁庭在撤销裁决程序中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

仲裁庭在撤销裁决程序中的权利义务。在普通民事诉讼程序中, 证人的主要权利有:了解案件;要求查阅、宣读或修改询问笔录;要求偿付出庭作证的差旅费和误工报酬;对于证言内容涉及国家机密、企业技术秘密、个人隐私的, 要求不公开其证言等。证人的主要义务有:如实陈述证人证言, 不得有意伪证, 不得夸大或隐瞒事实等。证人作证后, 审判人员可以询问当事人对证言的意见。作为证人, 仲裁庭享有的权利有所限制, 主要表现为无权要求偿付出庭作证的差旅费和误工报酬、无权要求不公开其证言;其义务主要表现为如实提供在仲裁程序中的案卷材料。

3.2.2 仲裁程序当事人在撤销裁决程序中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

仲裁程序当事人包括原仲裁的当事人双方, 即原仲裁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几个具体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 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 人民法院在审理时, 应当列对方当事人为被申请人。因此, 在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 存在双方当事人, 即撤销裁决程序的申请人和相对人。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属于法院诉讼程序的一种。在一般的民事诉讼中, 必须有双方当事人存在, 原告和被告在民事诉讼中处于相对立的地位, 彼此互相依存, 没有原告就没有被告, 没有被告就没有原告。因此, 在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中, 申请人与相对人的法律地位相当于普通民事程序中的原告和被告。双方在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地位平等。其平等性主要体现在享有平等的程序权利和程序地位, 即“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在相同的程序条件下从裁决者处所获取的信息是相同的, 并有相同的机会向裁决者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提出有利的证据, 同时能够得到裁决者同等的关注和聆听。”

3.3 明确法院审理的方式及适用程序

“仲裁司法审查程序与一般司法程序一样, 也是以法院为中立的裁判者, 以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关于仲裁裁决效力的争议为目的, 以对抗双方当事人的交涉为程序行进的表现形式, 并以作出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为程序的结果, 因而, 从根本上讲, 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属于司法程序的一种, 是与三大诉讼程序并立的一种司法程序。而与三大诉讼程序不同的是, 该程序保障的并非公民的实体权利, 而公民的程序性权利。”其特点主要是:

(1) 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性质是对当事人争议的仲裁裁决的效力进行审查, 不是解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也不是对争议的仲裁裁决效力的确认。

(2) 存在双方当事人, 即申请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开始, 是因申请人的申请而开始, 同时以仲裁对方当事人为被申请人, 双方在撤销程序中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3) 当事人之间可以通过协议排除上诉法院的管辖权。否则, 任何一方当事人对于法院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裁定, 均可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 上诉法院也有审判管辖权。

(4) 审理方式——有例外的公开审理。当事人之间可以通过协议排除合议庭的公开审理。没有协议的, 则以公开审理为原则。

参考文献

[1]于喜富.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与协助——兼论中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2]刘想树.中国涉外仲裁裁决制度与学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3]赵秀文.国际商事仲裁及其适用法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赵健.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第三人参加仲裁程序初探 篇5

摘要:我国的仲裁立法对仲裁程序中可否存在第三人未作明确规定,法学理论界对此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仲裁实践中也是各行其是,从而破坏了法制的统一。一概无条件地允许第三人参加仲裁程序或一律不加区分地禁止第三人参加仲裁程序的观点和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应当有条件地允许第三人参加仲裁程序。

关键词:仲裁;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仲裁作为一种非诉讼的解决民商事争议的方式,是指当事人根据自愿达成的协议,将发生争议的事项,经由一定机构以第三者身份居中作出裁决,从而确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现代社会,以仲裁方式解决民商事争议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且备受欢迎。仲裁既不同于协商、民间调解等非具法律效力的争议解决方式,也与诉讼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就其本质而言,仲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司法行为,也非行政行为,而是一种“准司法”行为。在仲裁这种解决方式中包含了契约性因素和司法性因素这样两个方面的因素:[1]基于契约性因素,仲裁手段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并有着诉讼无法比拟的灵活、快捷、经济等优点;而基于司法性因素,又使得仲裁裁决具有与诉讼判决相同的法律约束力。其中,仲裁所包含的契约性因素是其区别于诉讼的根本性特征之一,仲裁基于当事人完全独立的意思自治,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是仲裁程序发生的前提条件。对于仲裁,当事人享有充分的程序选择权和程序自主权。当事人对于是否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以及仲裁机构的选定,裁决过程中的有关程序事项诸如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审理的方式和开庭形式等均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意愿,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予以强迫。仲裁的契约性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应是当事人通过达成书面协议的方式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解决。因为这既是仲裁机构取得仲裁权受理案件的前提,也是当事人放弃诉权、排除法院管辖的依据,并与各国所实行的或裁或审的制度相协调一致。没有体现当事人共同意愿的仲裁协议,任何一方仅凭自己的单方面意愿都不能将争议提交仲裁,仲裁机构也无权就该争议作出裁决。“当事人意思自治是整个仲裁制度的起点和基础。”[2]

仲裁程序中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都是基于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而参加仲裁程序的当事人,他们都是基于签订的属其真实意思表示的书面仲裁协议而实现其以仲裁方式解决权益争执的意愿。司法实践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对于那些对仲裁当事人的争议标的提出部分或全部的独立请求,并申请参加仲裁的第三人或者对仲裁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标的没有独立的实体权利,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申请参加或由一方当事人要求仲裁庭追加的第三人,仲裁庭可否允许其参加当事人之间正在进行的仲裁程序,也就是说,仲裁程序中可否存在第三人。对此我国的仲裁立法未加以明确规定,从而导致了仲裁实践中的做法不一。法学理论界对于仲裁程序中的第三人问题也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为便于查明案件全部事实,彻底解决纠纷,并避免由于把两个相关联的仲裁请求分开审理而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决的情况发生,仲裁庭有权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追加第三人或接受第三人参加仲裁程序的请求。并将仲裁程序中第三人的概念定义为:对仲裁当事人的争议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到仲裁程序中的人。[3]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仲裁是以当事人自愿为基础的,仲裁庭对案件的审理限于当事人同意的范围,仲裁庭有权决定当事人的请求是否成立,但无权追加所谓第三人或接受第三人参加仲裁程序的请求[4].分析比较上述两种关于仲裁程序第三人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不加区别和限制地允许第三人参加他人已经开始的仲裁程序,仲裁庭未经当事人或第三人同意就决定追加第三人,便剥夺了当事人的自主权,违背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且往往导致仲裁裁决执行方面的困难,原当事人或第三人可能以未订有仲裁协议为由申请人民法院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因为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71条之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执行。第二种观点是一律禁止第三人参加他人之间已经开始的仲裁程序,这又势必影响到纠纷处理的简捷、经济。因为第三人没有参加仲裁程序,仲裁裁决则对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裁决生效后认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第三人如果就同一争议事实提起诉讼,就须对已经生效的裁决重新审理,从而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并且第三人没有参加仲裁程序也不利于仲

探讨程序与程序框图的互化问题 篇6

一、根据程序框图设计程序

根据程序框图设计程序的一般步骤:(1)理解题意,确定程序框图的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2)明确各程序框的含义,并且写出对应的程序代码;(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上机运行.

例1 请写出下面的程序框图描述的程序.

[x<1?] [开始 ] [否][是][结束] [输出y] [输入x] [x<10?] [是] [否]

分析 通过观察,此程序框图为条件结构,而条件结构的程序为: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解 所求算法的程序为: [INPUT x

IF x<1 THEN

y = x^2

ELSE

IF x<10 THEN

y = 2*x+1

ELSE

y = 3*x-11

END IF

END IF

PRINT y

END]

点拨 (1)在本程序中,IF-THEN语句中嵌入了另一个IF-THEN语句,在每个语句结束时都要写END IF; (2)程序中的符号都要用专用符号,例如:乘号、幂等.

例2 请写出下面的程序框图描述的程序.

[开始 ] [否][结束] [输出S] [k>50?][是]

分析 通过观察,此程序框图是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语言中有直到型和当型两种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对应的UNTIL语句是: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当型循环结构对应的WHILE语句是: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此循环结构用当型和直到型循环结构的语句都符合程序框图.

解法一 UNTIL语句编写计算机程序:

[k=1

S=0

DO

S=S+1/k

k=k+1

LOOP UNTIL k>50

PRINT S

END]

解法二 WHILE语句编写计算机程序:

[k=1

S=0

WHILE k<=50

S=S+1/k

k=k+1

WEND

PRINT S

END]

二、根据程序画出程序框图

根据程序画程序框图的一般步骤:(1)理解题意,确定程序的结构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2)明确各函数的含义,一步一步转化为程序框图;(3)最后合成整个程序的程序框图. 在画程序框图的过程中,要注意所有的细节,例如各种语句所对应的框的特征,不要忘记起止框等.

例3 请根据给出的算法程序画出程序框图.

[INPUT “x=”; x

b = x MOD 2

IF b = 0 THEN

PRINT “it is even”

ELSE

PRINT “it is odd”

END IF

END]

分析 先读懂题意,先找出关键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此题为条件结构,然后发现程序中“MOD”语句,意味着需要取余数. 这里[b]等于[x]除以2的余数,即判断[x]是否为偶数,最后写出程序框图.

解 此程序的程序框图为:

[开始 ] [否][结束] [输出“x是偶数”] [b=0?][是] [b等于x除以2的余数] [输入x][输出“x是奇数”]

例4 请根据给出的算法程序画出程序框图.

[INPUT “x=”;x

k = 0

DO

x = 10*x+9

k = k+1

LOOP UNTIL x>2014

PRINT k

END]

分析 由题意,很容易发现此程序为直到型循环结构,再加上一些基本的赋值语句.

解 此程序的程序框图为:

[开始 ] [否][结束] [输出k] [x>2014?][是] [输入x]

通过以上例题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掌握了程序框图的几种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和各种框的功能,知道程序框图的一般画法,掌握了程序的算法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并且能把程序框图的结构与程序的语句一一对应,那么我们就可以非常轻松、方便地解决程序与程序框图的互化问题.

程序与程序框图是描述算法的两种重要语言,它们各有优势. 程序框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我们可以迅速地理解某一算法,但计算机无法理解它,程序虽复杂,但计算机可以执行,方便计算. 所以我们在学习算法这一章时,应该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练习]

1. 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开始 ] [否][结束] [输出S] [是] [输入a,b]

2. 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开始 ] [否][结束] [输出y] [是] [输入x]

3. 请根据下面的程序,画出程序框图. [INPUT “n=”;n

i = 1

S = 0

WHILE i<=n

S = S +(i+1)/i

i=i+1

WEND

PRINT “S=”;S

END]

[参考答案]

1.

[INPUT [a,b]

IF [a+b<1] THEN

[S=2*a+b]

ELSE

[S=1]

END IF

PRINT [S]

END]

2.

[INPUT “x=”;x

DO

y = x/3+2

x = y

LOOP UNTIL ABS(y-x)<1

PRINT y

END]

3.

仲裁程序 篇7

厘清概念为我们进一步探讨程序性制裁何以可能给了一个基本思路。即为什么要制裁程序性违法?以及为什么这种制裁是程序性的?

一、为什么制裁程序性违法

这个看似不证自明的问题其实值得商榷。有学者从诸如“程序法实施的需要”, “权利救济的必有之路”来说明程序性制裁的正当性。由于没有从对程序性违法给予制裁和给予程序性上的制裁两个内在角度分别加以论证, 所以上述理由要么是从实体法的角度给予的, 要么只是深层原因的体现。笔者认为制裁程序性违法的根本理由在于程序的独立价值与对人格尊严的保护。

贝勒斯通过对边沁经济成本理论和德沃金的错误成本理论的合理部分吸收并综合认为, 程序的内在价值是脱离与于解决实体纠纷, 得到正确结果的实体价值而独立的。运用“内在价值”的标准对法律程序做出评价时, 可以完全不必顾及裁判结果的正确性, 也不必顾及错误成本的支出, 而只须关注法律程序或者过程本身的情况。也就是说, 既然法律对于程序的内在价值是追求使之独立并加以保护, 那么程序性违法首先就是对程序价值的践踏和对由此形成的法律秩序的破坏, 故程序性制裁的首要功能就是对程序的有效实施给予保障。虽然不是有了程序性制裁所有问题都得以解决, 因为这不仅涉及程序性制裁自身的运作问题和各种制度的协调问题, 但是没有程序性制裁却是万万不行的。有学者明确指出, 中国刑事程序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司法保障体制的不利。同时, 程序性制裁使这种基于自然理性的正义“看的见”。其具有的“审判中的审判”的外在形态使得其与司法体制联系紧密, 更符合作为程序保障程序这一法律程序所应该带有的属性。由于程序的内在价值与自然正义有天然联系, 所以程序性制裁所担当的功能就不仅仅是保障诉讼的进行, 其对程序内在价值的保护效应是还可以辐射到实证法的最顶层, 从而决定了该制度深刻的内涵。对程序性违法施以制裁是对程序内在价值的保护必要要求。

同时马修认为, 裁判者不仅要确保裁判结论的公正性, 也应当极为重视裁判过程的公正性……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 坚持程序正义观念, 并在法律程序的设计和运作中贯彻这一价值的要求, 有助于在国家与个人在发生利益冲突的场合确定基本的公平权衡机制, 使个人权益得到尊重, 使公共权力被限制在合理的程度之内。在刑事诉讼中, 犯罪嫌疑人处于极端不利的处境, 且由于这是每个公民潜在可能所处的地位, 故在这种情况下, 人格尊严是法律考虑的重点。违反程序性法律从这个角度上说就是对于人尊严地践踏, 也许在实体利益的掩护下这种行为的恶劣程度并不触目惊心。在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角度上, 程序独立也包含有法哲学意义, “可以说刑事诉讼程序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性手续, 而带有明确的权利含量和价值要素;警察、检察官、法官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也不仅仅属于一种形式上的违法, 而带有明显的公共侵权甚至宪法性侵权性质。”作为刑事诉讼中的程序保护制度, 其是宪法权利与刑事诉讼相契合的法律表现。程序性违法破坏了国家的政治秩序, 侵害了人格尊严, 损害了程序的内在独立价值。基于刑事诉讼中程序价值所要求的自然法中的正义取向, 因此对程序性违法给予制裁从个人自由主义这个角度上就是保障公民宪法权利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反应了法治文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二、为什么给予程序性的制裁

笔者认为, 对程序性违法施之程序上的制裁并以之为主而不是其他形式的制裁, 主要是基于这两个原因:即程序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和程序的普遍性。

程序内在价值理论要求法律对于程序性违法给予制裁, 这是程序法独立于实体法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程序, 其完整性要求在制度层面上要有程序性制裁这一自我保护机制对其加以维护。如果对于程序违法我们主要求之于实体法制裁, 那程序独立是不完整的。不论是结构耦合还是刺激, 环境的要素是不能决定系统运作的, 系统在运作上是封闭的。封闭性和开放性不再是相互矛盾的, 而是相反相成的。系统的开放性以自我求诸的封闭性为基础, 封闭性的自生或复制又与环境有关。在将程序作为独立系统的前提下, 其内在运作的封闭性决定了程序的运作应诉诸于己。由于系统运作的封闭性与开放性并不矛盾, 故程序性制裁也需要其他实体法上的制度与之协调, 但这不能作为解释对程序性违法施加程序上制裁的原因, 而应作为考察程序性制裁实施的影响因素。同时这也解释了程序性制裁更有透明性, 可预测性的优点, 因为对程序性违法施以自身系统中特有的制裁方式, 当中的排斥反应没有那么大。

最广义上, 社会人进行的各种活动只要具有了涉他的意义就必定要有一定程序来规范。如果这种活动涉及的利益越大, 其程序性就越明显, 故直接关系到人的宪法权利和对实体权利有巨大影响的刑事诉讼法在程序性上达到了极致。程序的普遍性带来的一种当然结果就是如果一种程序被法律认为是不可取的, 那么必定要有相应法律上的程序反应, 否则要么程序无法进行下去或者不能表明法律的立场。程序的普遍性是一种客观现实, 在这里我们可以抛去一切价值判断, 不管是实体上抑或是程序上的, 这就是所谓的程序性思维。在程序作为独立系统的主导下程序性制裁具有作为这个系统必要组成部分的性质, 我们怎能想象作为独立系统的程序没有程序性制裁的支持。在程序普遍性的要求下程序性制裁就是一种法律上反映的客观存在, 其是一种对被否定程序的程序上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 采取程序性制裁是必然的。

三、程序性制裁的内在逻辑区分

一般认为法律规则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两部分。程序性制裁是一种针对程序性违法而施以的程序上的制裁, 按照一般法理, 我们只能够从法律规范应该有法律后果推出程序性违法应受惩罚, 但具体内容我们无从得知。故表面上程序性制裁似乎不证自明, 可其中确有特殊之处值得我们注意。虽然刑事诉讼法中直接规定违反程序所应该承担的不利后果, 就已构成一个完整法律规范所应该具备的要素, 那是不是所有的程序性制裁体现出来的方式都是“宣告无效”呢?其具体适用条件是不是应该在刑事诉讼法中加以更详细的规定的呢?抑或是另外立法?有学者明确指出,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制定一部专门的“程序法的实施法”, 程序法的实施必须要通过其自身来完成。所以, 对于程序性违法给与制裁我们不能从满足法理学的法律规范构成要素的简单逻辑当然导出, 也不能将对程序性违法应该施加制裁的证明就直接等同于对其应施以程序上的制裁的证明。

要回答为什么要对程序性制裁进行“程序上”的区分, 本文将从“新程序主义”视角加以说明。“新程序主义”, 季卫东教授对其典型描述为:“契约的非契约性基础是程序, 程序的非程序性基础是契约”。虽然对此争论颇多, 但是“新程序主义”的一个区分值得我们注意。

新程序主义坚持价值多元论意义上的自由主义, 在现实层面上坚持程序性建构理性的优先性的同时, 在理想层面坚持实质性建构理性的优先性。故本文将程序性制裁的区分与其做如下对应:对程序性违法给予制裁主要是实质性构建的角度, 包括程序的内在独立价值以及人格尊严理论及其在刑事诉讼法中反映出的宪法性权利;对给以程序上的制裁主要是程序性构建的角度, 即程序作为独立的系统和客观存在的程序普遍性。同时程序作为独立系统, 不仅是对程序价值的反映, 也要与“环境”等外界“刺激”互动, 故通过程序性制裁的内在逻辑区分将作为独立系统的程序在“新程序性主义”的视角下把实质性构建和程序性构建链接起来, 即程序作为独立系统不仅以普遍性客观为基础, 且对实体价值和程序价值亦加以反映。

如上述, 程序性违法应受制裁是因为程序有其独立价值, 这属于实质性建构的范畴, 这里的程序性制裁是通过价值判断来加以构建, 其是对于各种价值平衡之后进行的实体性构建, 试图追求一种最终价值。法律此时考量的是使诉讼程序在“技术性”和“手续性”之中带有更加深厚的价值含量。那种单纯的程序在理想层面中是找不到位置的, 法律的理想是追求实质正义。我们从程序内在独立价值论者提到的“平等、合理、参与”即可看出当中的“实质”意味;这个角度的上程序性制裁作为价值多元化的协调功能并不明显, 因为其本身就含有价值判断的预设。所以说, 正是由于某种价值使得我们可以放纵“罪犯”, 这种对于理想的追求在现实当中就显得有点“不可理喻”。

在现实层面上, 我们需要通过单纯的形式正义才可能调和各种价值冲突, 这就是程序性构建在现实中的优先性。不管学者对程序性建构非议如何, (1) 现实的法律体系之中程序已“无孔不入”, 程序的客观普遍性已经得到了全方位体现。在刑事诉讼中即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具有普遍性, 它摆脱了“程序工具主义”对实体的依赖, 甚至在“程序本位主义”已经受到“程序自治主义”的质疑下, 摆脱了程序价值论中的价值判断, 完全与价值脱离。不管从任何角度, 我们都不可能要求法律对于程序性违法给予制裁不带有“程序性”, 因为即使是实体上制裁也是要遵守程序的。同时, 即使我们不要求, 法律作为价值谐调的一种社会运作的系统, 其子系统也必然存在带有一种单纯“程序性”的程序, 这就是程序性制裁的作为客观存在的发生原因, 也是程序性构建现实优先性对程序性制裁的理论支持。刑事诉讼由于价值多元化产生的冲突在程序性制裁上有激烈的体现, 所以对程序性制裁进行内在区分并与“新程序主义”加以对应的根本意义就是在肯定其自身构建受对各种价值加以反映的同时又给予一个“独立”具有中立性质的空间, 脱离价值判断的影响, 协调各种价值冲突。这对于我们认清程序性制裁的实质是有帮助的。

四、程序性制裁内在逻辑区分的运用

一般认为程序性制裁有可能使违法人脱法, 法律制度的代价过大等局限。可上述局限都是只将实体性建构所追求的实质正义给予考量而忽视程序普遍性而产生的。例如, 在给受害人带去消极后果方面, 我们只看到被害人没有任何过错, 可似乎忘记了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所代表的人权价值及“无罪推定”给犯罪嫌疑人所设定的诉讼地位。价值冲突时, 从实质性构建的角度可以知道:程序性违法破坏了程序的内在价值, 损害了人格尊严, 在法律上使“人不为人”, (2) 由于这里涉及价值冲突, 所以我们就不能不考虑被害人的诉求。同时通过价值判断, 在文明社会法治背景下我们似乎更应倾向于保护人权。其实在各种程序性违法中, 不管视角如何, 犯罪嫌疑人为恒定受侵害的一方。所以如果在价值判断介入时, 我们有“人为人”的这个预设, 那程序性制裁就是合理的。如果在轻微的程序性违法并没有涉及到“人为人”的情况下, (3) 对于这种行为施以程序上的惩罚的价值判断就显得不那么明显, 这时作为独立系统的程序要求有自身的保护机制这个理由就能对这种情形给予适合的说明。

同时我们更应看到的是程序性制裁不仅在理想层面上体现了“新程序主义”实质性建构的优先性, 即人们对法治的追求 (这个实质正义即使不是终极, 但至少具有优先性) , 更加重要的是在现实层面上, 程序性制裁还提供给当事各方一种参与的司法机制, 由于受害人没有直接参与到犯罪的追究的程序中, (4) 所以形式上的正义的外形在程序性制裁中得到了体现。在解决价值冲突时我们需要的程序如果还存在一种其自认为正确的价值判断, 那这种价值的存在就必定不能解决其他价值的冲突。所以这时需要对程序性制裁做出抛开价值判断的理解。现实中对于程序性制裁的逻辑区分让我们知道:只要法律对程序性违法加以程序性上的不利就是程序性制裁, 这就注定了程序性制裁不可替代, 同时也需要其他的制裁方式加以辅助, 也决定了在具体适用程序性制裁上不仅要有要兼顾实体价值和程序价值的价值判断, (5) 更加决定了程序性制裁要有抛开价值判断的一面。在形式正义和价值冲突的交融的情况下, 法律程序正是基于理性和反思而实现矛盾的动态平衡化以及整合化的一种中介装置。拉德布鲁赫曾说:“如果将法律理解为社会生活的形式, 那么作为‘形式的法律’的程序法, 则是这种形式的形式, 它如同桅杆尖顶, 对船身最轻微的运动也会做出最强烈的摆动。”我们应该继续说:“只要船是用来在海上航行的, 只要船还会在海上航行, 那么桅杆的尖顶不仅会根据不同的路线做出不同的摆动, 而且这种摆动在任何路线当中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必不可少。”

摘要:本文通过对程序性制裁进行内在的逻辑区分, 主要从为何对程序性违法施以制裁及为何对之施以程序上的制裁进行讨论。笔者通过“新程序性主义”的角度来考察这种区分的原因, 试图找出对程序性制裁这一法律制度的理论支撑, 最后运用前述区分提出对程序性制裁局限性的一些见解。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二次仲裁” 篇8

二次仲裁是相对于国际上现在比较通用的国际商事仲裁的一裁终局制度提出的。二次仲裁则是指当事人对已经经过临时仲裁庭或仲裁机构裁决的案件重新进行仲裁, 不执行一次仲裁的裁决结果, 最终执行二次仲裁的裁决。二次仲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一裁终局制度, 使仲裁制度不再是一次仲裁就可以终局了。

虽然在国际商事仲裁中, 人们已经习惯了“一裁终局”制度, 但是随着国际商事的发展, 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仲裁程序或规定中, 已经开始有了类似于“二次仲裁”的规定出现。在国际组织中, 公共资源中心 (CPR) 争议解决机构设立了仲裁裁决的二次仲裁程序, 而且CPR的“二次仲裁程序”的审查范围很广泛, 没有限制任何错误类型, 其二次仲裁程序既可以是当事人在原始仲裁协议中达成, 也可以是争议产生之后达成。在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ICSID) 的仲裁撤销制度中, 因为其解决商事争议事件的特殊性, 也具有完善的“二次仲裁”制度。

二、实行二次仲裁的原因

(一) 效率和公正的冲突

在基本的国际商事争议中, 仲裁是追求效率和经济的商人们的最佳选择。但是在国际商事迅速发展、扩展的今天, 国际商事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贸易涉及的金额也越来越巨大。因此, 仲裁不仅仅要追求程序上的效率, 更应该保证其仲裁裁决的公正。

在以前的国际商事争议中, 所涉及的往往是比较简单的商事争议, 仲裁的过程也不是很复杂, 一般来说, 仲裁员们都还可以比较公正合理的进行仲裁。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际商事涉及的范围的扩展, 涉及海事、保险、技术等许多方面, 很少有仲裁员能够保证自己的仲裁裁决是完全符合公平、公正、合理的。

(二) 补救制度无法充分保障公平性

在目前, 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是国际条约、国际示范法及各国立法的通常作法。然而事实表明, 司法审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仲裁出现的问题。司法审查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司法审查不涉及事实审查。

在一般情况下, 司法审查的内容主要是:当事人是否有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被申请人是否有得到充分的陈述权;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的规定是否相符;裁决的事项是否有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审查的范围不包括争议的事实问题, 所以如果仲裁裁决是由于仲裁员的错误, 发生了事实认定上的问题, 通过司法审查是没有办法对其进行修正的。

2、各国司法审查的冲突。

各国的法律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其差异性在各国司法审查的范围中也体现出来。由于各国司法审查的范围不同, 在一个国家被拒绝承认与执行的裁决, 在另一个国家却有可能被承认和执行。在国际商法中的经典案例——克罗马罗依案中, 其仲裁裁决结果在仲裁地国被埃及法院撤销, 但是又在美国和法国的法院得到执行。

三、二次仲裁应用的构想

对于如何解决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困境,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引入“二次仲裁”对一裁终局制度进行完善。

(一) 以一裁终局制度为主, 二次仲裁为辅

虽然一裁终局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是从总体来说它还是仲裁制度优越性和效率的集中体现, 不能否认其存在的必要性, 二次仲裁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这种优势只存在于少数方面。如果用“二次仲裁”替代“一裁终局”, 反而会使仲裁本身的优势减少。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以“一裁终局”为基础, 即一般情况下还是应该执行一裁终局, 同时针对个别特殊情况执行二次仲裁以保证其公平性。特殊情况主要是指金额较大, 涉及的主体较为特殊, 涉及的争议内容较为特殊, 如直接投资等。

(二) 双方当事人要求执行二次仲裁的权利相等

在国际商事交易中, 当事人双方处于权利和义务相等的情况, 就算存在贸易实力上的差异, 也不会对其享受的权利有明显的影响。同时, 因为仲裁还是以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主, 所以在国际商事仲裁中, 双方任何一个当事人都有相同的权利要求是否执行二次仲裁。双方当事人可以在签订合同时在仲裁条款或者仲裁协议中做出明确表示, 也可以在争议发生后再进行协商, 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做出是否进行二次仲裁的表示, 则只执行一裁终局, 除上一条中提到的特殊情况以外。

(三) 更换所有仲裁人员

为了保证二次仲裁的公正性, 在第二次仲裁时, 必须更换在第一次仲裁中出现的所以仲裁人员。在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 也可以更换仲裁机构或仲裁庭或仲裁程序。最重要的是保证一次仲裁和二次仲裁之间除了争议本身的客观联系 (如证据) 外, 没有其他不必要的联系, 以达到二次仲裁的真正公正性和可信性, 其仲裁结果不受第一次仲裁裁决的影响。

(四) 二次仲裁不能申请撤销

在当事人决定进行二次仲裁的时候, 就必须放弃向法院申请对二次仲裁裁决结果的撤销权。这主要是为了维护仲裁的高效率和低费用的特点, 同时也是为了减少了司法对仲裁的干涉。因为二次仲裁已经基本上保证了其仲裁结果的公正, 即使再使用其他方式对争议进行解决, 一般也只会得到类似结果, 而且这种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仲裁的终局性。

小结:现存的一裁终局制度是国际商事仲裁的一项基本原则, 应该得到承认和执行, 不能被二次仲裁所替代。但是由于仲裁制度中公正的缺失, 需要对一裁终局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 在以一裁终局为主的情况下, 以二次仲裁为辅, 不能完全否认二次仲裁存在的需求。

摘要:在国际商事仲裁中, 仲裁的效力一般被认为是终局性的, 也就是常说的一裁终局。但是, 随着国际商事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 学者们开始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一裁终局制度提出质疑。而且在一些国际争议解决机构中也设立了二次仲裁程序。本文从对二次仲裁的研究出发, 谈谈关于二次仲裁应用的一些具体构想。

关键词:二次仲裁,一裁终局,司法审查

参考文献

[1]、蔡四青.国际商法.第1版.科学出版社, 2005年

仲裁程序 篇9

《仲裁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了几种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也规定了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可见, 仲裁并不是完全的独立的, 仲裁裁决要受到司法的监督审查。对此, 有学者质疑司法审查的必要性, 认为这样会影响仲裁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仲裁员由于怕裁决被撤销也会过于谨慎行事, 这将直接导致仲裁诉讼化。虽说这种顾虑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笔者认为, 就现阶段而言, 仲裁的司法审查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

( 一) 仲裁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仲裁相对于民事诉讼多了自主性、灵活性与民间性, 但同时, 也正是因为这点使仲裁少了相比于民事诉讼的强制性、法定性与专业性。仲裁在程序上没有诉讼那样严格, 例如当事人较大的自主权, 仲裁员较大的裁量权以及仲裁的一裁终局效力等等, 但同时, 由于其仲裁员的专业性限制以及仲裁裁决做出的速度快等原因, 仲裁出错率较高。因此, 只有加强对仲裁的必要性司法监督才能尽可能降低仲裁出错的风险, 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 二) 仲裁的实践发展不完善

支持司法审查必要性另一个原因在于, 现阶段仲裁的发展还未到成熟阶段。虽然仲裁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国内仲裁机构不断增多, 仲裁人员队伍不断扩大, 仲裁员的素质也不断提高, 同时, 理论方面也颇有成就, 但不可否认的是, 仲裁实践的发展并不完善, 例如仲裁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 仲裁机构内部的建设不健全等等。倘若没有国家司法机关积极有效的支持, 就难以形成有现代意义上的有发展力的仲裁制度。因此, 司法就有必要对这种“准司法”进行监督, 使其良性发展。

( 三) 仲裁权是一种权力

在仲裁中, 仲裁员拥有仲裁权, 且仲裁权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性, 仲裁权作为一种权力为防止其滥用就必须受到制约。权力不同于权利, 权力之所以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存在, 是因为权力的行使可以运用自身的强制力迫使他人服从, 因此必须通过另外的权力加以制约, 而司法监督便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二、仲裁裁决司法监督的范围争议

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在现阶段有利于保障仲裁的公正性及当事人的权益, 但司法监督的范围该如何确定, 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争议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全面监督论”, 另一个是“程序监督论”。

“全面监督论”者认为仲裁的司法监督应坚持实体性事项和程序性事项的全面监督, 仲裁绝不只是追求效益, 公平正义才是其核心, 甚至比合法性更重要。如果当事人面对明显的错误和违法的裁决也无法伸张自己的权益, 那么仲裁存在价值便不再明显。而“程序监督论”者则认为, 只对程序进行监督才能在保证正义的同时维护仲裁的意思自治。这样既能缩短解决纠纷的时间, 又可以避免繁杂的诉讼程序, 同时还可以节省司法资源。

三、司法监督应以程序正义为原则

( 一) 程序正义的合理性

1. 仲裁的“契约性”本质

虽然说仲裁具有“准司法性”, 但这并不能抹灭它“契约性”的本质。仲裁协议作为仲裁的基础, 当事人在约定的时候本身就可能存在利益的让步, 但利益的让步却恰恰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 我们不能说这种自主的让步是不公正的。仲裁协议中当事人的约定是仲裁公正性的根本所在, 人们选择了仲裁, 就是选择了它灵活的仲裁程序和“一裁终局”的制度设计, 相关的约定不仅限制了法院的司法审查, 也应排除当事人反悔另行诉讼以求司法解决争议的权利。

2. 程序正义保证结果正义

罗尔斯《正义论》中将正义划分为实体正义、形式正义和程序正义三类, 并认为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和形式正义在实现过程中的正义。随着法制的发展, 我们越来越强调程序的正当性, 人们对结果公正的判断从客观、实体公正标准转向程序本身的公正、合理性标准, 即正当程序原则是否被忠实、彻底地得以贯彻。如正当程序原则被忠实、彻底地得以贯彻, 那么公正得以实现, 公正与效率的外在矛盾不复存在, 公正与效率通过正当程序原则取得了内在的统一。

3. 节省司法资源

司法审判完全按照法律规定, 但仲裁却有不同的仲裁的规则, 且仲裁的适用原则和标准与司法并不一样。在审理过程中仲裁员往往可以参照行业惯例、商业道德准则等进行评价, 若法院对仲裁裁决进行实体审查, 则必须要对仲裁规则以及行业惯例等进行深入的了解, 才能做出合理的评判。这不仅干预了仲裁的权威, 也是一种司法资源的浪费。同时, 以“程序正义”为标准还可以避免相似案件不同处理结果的影响, 维护了司法权威。

( 二) 以约定的实体监督为例外

我们要肯定的是, 程序正义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原则。仲裁规则随着发展更加越来越追求高效和国际化, 仲裁规则中的程序也更多体现意思自治。在仲裁发展过程中, 我们并不一定要在“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作两难的选择, 只要承认当事人有意思自治的权利, 那么, 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应是“实体监督”还是“程序监督”的选择上, 法院以程序监督为原则但在当事人约定同意时进行实体监督的模式当然是最佳方案。这样, 既可以从根本上维护仲裁制度“一裁终局”的制度特点, 保障仲裁独立发展, 也可以在诉讼中继续保持尊重当事人意思选择的制度设计, 并对特定情形下仲裁裁决显失公正的时候予以一定的司法救济。当然, 当事人的选择不得破坏仲裁制度的根本设计, 将仲裁变为诉讼的前置程序或低一级的审理程序, 当事人仅能通过事先约定而非事后追加的方式赋予法院特定情形下部分的实体审查权。

四、完善与建议

我国《仲裁法》第58 条规定了撤销仲裁裁决的几种情形: ( 1) 没有仲裁协议的; ( 2)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 3)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 4) 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 5)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 6)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拘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 7) 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 一) 限定撤销仲裁裁决的程序范围

据我国《仲裁法》58 条, 其中规定的“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等是明显的实体监督, 可以看出我国在国内仲裁上采取的是全面监督模式, 这不仅与国际上仲裁发展的潮流相违背, 而且在实务中使仲裁难以摆脱司法的影响, 严重干扰了仲裁的独立性和发展。立法上应该明确将司法监督限定在程序范围, 排除其中的实体性监督条款。

( 二) 当事人在一定情形下进行实体审查的程序选择权

正如前文所说, 在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赋予其让法院进行实体审查的权利, 这样既没有违背程序监督的原则, 也可以给予当事人更多程序上的自主权。因此, 立法应当增加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让法院进行实体监督的条款。

五、结语

仲裁需要司法的监督, 但司法的监督并不能以“全面监督”为标准, 应从正当程序出发, 在尊重当事人约定的实体监督的同时, 以程序正义为原则。如此, 不仅法院在监督时更加有度, 也体现了司法对仲裁的支持态度。仲裁的存在有利于减轻司法的负担, 相信随着仲裁制度的不断发展, 我们最终能在实践中找到仲裁与司法之间有效的平衡点。

摘要:仲裁作为“准司法”程序, 其正当性及效力需要司法的肯定与保护。本文肯定了仲裁司法监督的必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司法监督应以“正当程序”为原则, 以当事人约定的实体监督为例外, 从而对我国仲裁司法监督的有关规定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仲裁撤销,司法监督,程序正义

参考文献

[1]叶青.论以<正当程序>为标准确立仲裁裁决司法监督的范围[J].法制与社会, 2008 (30) .

[2]温超兵.论仲裁司法监督的必要性[J].法治与经济, 2010 (1) .

[3]赵为敏.论我国国内仲裁的司法监督[J].商事仲裁, 2013 (21) .

[4]王留彦.我国法院对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的完善[J].宜宾学院学报, 2011 (4) .

[5]吴慧琼.徐涛我国仲裁司法审查之完善[J].仲裁研究, 2008.

[6]高翔.仲裁最低正当程序[J].人民法院报, 2015.

[7]李庆明.仲裁的最低正当程序简析[J].商事仲裁, 2009.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合并仲裁 篇10

在国际商事领域, 多方交易越来越普遍, 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很可能产生多个彼此关联的争议。对这些争议采取单独的仲裁程序分别进行会带来很多程序与实体上的不便, 合并仲裁就是为了应对这一新的现实挑战而出现的。

( 一) 合并仲裁的出现

合并仲裁是指将当事人之间原本应该分别仲裁的多项争议合同合并到同一个仲裁程序中由同一个仲裁庭进行审理。

合并仲裁是随着国际关联贸易的兴盛而逐步出现的, 其存在基础是多方多合同争议, 即一份合同涉及两方以上的当事人, 或者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签订有很多个合同, 再或者多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很多个合同。多方多合同争议在当今的国际多方贸易中十分常见,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 连锁型争议。这种形式是指为了完成一份交易, 多个当事人之间分别缔结了多份合同, 这些当事人则通过多份合同相互联结成一个连锁结构。第二, 并列式争议。这是指一个当事人为了同一笔交易与多个当事人签订了多份合同而相互联结成伞状结构。

( 二) 合并仲裁的优越性

合并仲裁作为一种新的仲裁方式, 其优越性可以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来分析。

1. 有利于简化程序

从程序上来看, 合并仲裁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重复, 提高了解决争议的总体效率。 (1) 首先, 对于处于争议中心的当事人来说, 合并仲裁可以节省他们的时间和费用, 例如, A与B、A与C、A与D的三分关联合同都出现了纠纷, 都向仲裁机构提出了申请, 如果分别进行仲裁的话, 那么处于争议中心的A就必须奔波于三场仲裁之间, 虽然这三个争议很可能在实施或者法律方面都是高度重复的, 但是A也不得不聘请三次律师、在三场仲裁中都出庭, 对同一问题进行多次的重复, 这样无疑极大地加重了A的负担。但若采取合并仲裁, 就可将这三个争议在一个仲裁庭中审理, 减少了A不必要的重复与奔波, 提高了效率; 其次对于仲裁庭来说, 由于几个仲裁庭所面临的事实、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 采取合并仲裁的方式就可以避免了仲裁庭对同一案件各自进行调查、开庭等程序, 这样有利于合理地安排司法资源, 减少浪费, 提高效率。

2. 有利于实体正义

从实体上来看, 若分别仲裁, 即使是基于相同的事实, 有时由于不同仲裁庭对同一法律问题的识别不同、当事人提交证据不同以及双方律师的辩论水平差异较大等诸多原因, 使得各个仲裁庭所了解到的案件事实是有所差别的, 就会很容易做出错误的裁决; (2) 其次仲裁具有一裁终局的特点, 若仲裁庭做出错误裁决, 相当于间接剥夺了当事人申请救济的权利, 使当事人丧失了继续追求公平解决争议的机会。 (3) 如果采取合并仲裁的方式, 会使得仲裁庭有机会对所有争议的证据进行全面审查, 构建完整的法律事实, 从而减少裁决不公的情况。

( 三) 如何进行合并仲裁

目前对合并仲裁做出规定的国际条约数量非常少, 各国实践做法也并不一致。

1. 合并仲裁的法律依据

当事人意思自治是仲裁的一个基本特征, 只有在取得多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时或者授权时, 法院或者仲裁庭才有权根据一定的条件合并多个仲裁程序, 例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 2015 年版) 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经一方当事人请求, 仲裁委员会可以决定将根据本规则进行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仲裁案件合并为一个仲裁案件, 进行审理: ……4. 所有案件的当事人均同意合并仲裁。” (4) 采用这种模式的还有《英国仲裁法》、 (5) 《爱尔兰仲裁法》、 (6) 《新加坡仲裁法》等立法。

此外, 仲裁庭还会考虑依据仲裁规则来进行合并仲裁, 因为当事人在合同中一般会对仲裁规则作出约定。但是笔者发现对合并仲裁作出规定的仲裁规则是十分有限的, 且这些规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做法, 一是规定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 二是赋予仲裁庭自由裁量权, 所以依据仲裁规则进行合并仲裁似乎也不是很行得通。再者, 仲裁庭还可据相关立法来合并仲裁。但是这种立法和上述的仲裁规则一样, 很少有对合并仲裁作出明确规定的。即便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对此作了规定, 也还是会回归到当事人意思自治上来。

2. 合并仲裁的决定主体

不同的仲裁规则及立法对于此问题的规定的是不同的。第一、由当事人决定。这也与之前合并仲裁的法律依据是相一致的。第二、由仲裁庭决定。例如伦敦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规定: “除非当事人作出了相反的书面约定, 否则仲裁庭有权在任何一方当事人申请之下, 或依其自己的决定, 并在给予所有当事人足够的机会表达观点的情况下, 允许一个或多个第三人作为仲裁当事人加人仲裁程序, 并在同一个仲裁程序中就当事人之间提交的所有争议进行审理并一起作出或分别作出终局裁决。” (7) 第三、由法院决定。由法院作为决定合并仲裁的主体,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强制合并仲裁。它是指在提交仲裁的多个争议满足一定的条件时, 比如争议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当事人的请求等方面具有关联性、相似性或者相同性, 法院可以直接命令仲裁庭对这些争议进行合并仲裁, 而不需要考虑当事人是否对此已达成合意。目前已经有国内立法做出了这样的规定, 比如香港法。

二、强制合并仲裁带来的问题

如上文所述, 合意合并仲裁的确是解决争端的良方, 但是实践中达成合意合并仲裁似乎并不是很容易的, 会出现很多强制仲裁的情况。笔者认为, 强制合并仲裁虽然能快速地解决纠纷, 但是它有很多弊端。

( 一) 冲击意思自治

法院强制合并体现的是法院的意思, 并不是当事人的意思, 在强制合并仲裁中, 以法院命令来代替当事人合意, 将决定权向法院转移, 这实际上是以仲裁的司法性稀释其契约型,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国家司法对仲裁的干涉, 如果这种现象成为常态的话, 很可能会是当事人不愿意采取仲裁的方式来解决争议。笔者认为, 仲裁作为一项解决争议的有效手段, 更多地应该考虑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使争议得到公平解决。

( 二) 冲击仲裁私密性的特点

仲裁的保密性是指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 即在一般情况下, 与案件无关的人在未得到所有仲裁当事人和仲裁庭的允许之前, 不得参与仲裁审理程序。 (8) 当事人之所以不愿意达成合并仲裁的意向, 是因为不愿意让第三方知道自己与对方的商业关系, 或是不愿意让第三方获悉其与对方的商业秘密。而法院强制合并仲裁, 无疑是很粗鲁地将合同双方的商业合作关系甚至是一些商业秘密暴露在第三方面前, 对仲裁的私密性造成了冲击。

( 三) 法院强制合并仲裁削弱了仲裁庭的权力

当事人之所以通过仲裁协议赋予仲裁庭很大的权力, 就是因为仲裁庭可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所以仲裁程序的进行应当是交由仲裁庭决定, 如果将进行仲裁程序的权力交由法院, 那么诉讼和仲裁的分界线在哪里呢? 这样做的话会导致仲裁具有双重性质, 但是又同时丧失了诉讼和仲裁的优点, 最终这种仲裁这种争议解决方式变成鸡肋。

三、我国立法现状和建议

如前所述, 合并仲裁具有双面性,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 我国对外贸易交流必定会更加频繁, 多方多合同争议的情况也会不断出现, 将合并仲裁纳入我国法律体系范围内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

目前我国对合并仲裁做出规定的法律文件并不是很多, 目前找到的有三个。第一,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46 条: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仲裁案例涉及到共同事实问题时, 仲裁庭认为合适时, 在征得所有当事人同意后, 可以进行合并审理, 由各案首席推选一人主持开庭, 但裁决书应分别做出。” (9) 第二,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 征求意见稿) 第7 条第2 款规定: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受理主合同纠纷, 当事人同时向连带责任保证人主张权利的,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可以一并审理。主合同和连带责任保证约定由不同仲裁委员会的, 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同时主张权利, 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依当事人申请可以一并仲裁。”但是这一条在最终稿中并未保留。第三, CIETAC仲裁规则2015 年版第19 条, 内容在前文已经提及, 此处不再赘述。由此可见, 我国大陆地区并没有关于合并仲裁的相关立法规范, 只有极个别的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对合并仲裁做出了简单的规定。

针对我国目前的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

首先, 应当在《仲裁法》中对合并仲裁做出规定, 将合并仲裁纳入我国法律体系。应当承认合并仲裁的优越性, 在一些诸如国际海运等多方多合同争议多发领域, 采用合并仲裁的确会有利于争议公平快速地解决。鉴于我国目前对合并仲裁并不是很了解, 可以现在《仲裁法》中做出较为简单的原则性规定, 待时机成熟是再进一步细化。

其次, 以某些行业仲裁机构为试点, 细化其仲裁规则中关于合并仲裁的规定。如前所述,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已经在自己的仲裁规则中对合并仲裁做出了简单的规定。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海运是多方多合同争议的多发区, 可以先选择几个类似于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这样的行业仲裁机构作为试点, 以行业龙头仲裁机构的规定为参考, 结合我国的实践情况, 具体细化其仲裁规则中关于合并仲裁的规定, 待积累一些经验后, 再逐步推广。我国香港地区对于合并仲裁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 我们可以参考香港地区, 对合并仲裁中的多个问题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规定, (10) 使当事人在选择了这一仲裁规则后, 自身的合法利益能够得到维护, 争议能被公平快速地解决。

四、结论

合并仲裁的出现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前我国内地并没有对合并仲裁的立法, 相关的仲裁规定也很简单, 应当参照其他国家的立法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规则的规定,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将合并仲裁纳入我国法律体系, 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仲裁规则, 使合并仲裁切实能在我国发挥作用, 有关合并仲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会进一步深化, 我们也将会对其有进一步的认识。

注释

11李广辉, 薛胜利.合并仲裁法律制度探究—健论中国合并仲裁制度之构建[J].河北法学, 2006, 6 (6) :73-79.

22 杨良宜.国际商务仲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452.

33 邓杰.伦敦还是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295.

4

55 See Art.35 of UK Arbitration Act (1996) .

66 See Art.16 of Ireland Arbitration Act (2010) .

77 See Art 22 of The LCIA Rules.

88 郭玉军, 梅秋玲.仲裁的保密性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 2004 (2) :26.

9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插补程序应用 篇11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插补;运动控制;数控

中图分类号: TP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82-2

0 引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以其通用性强、可靠性高、指令简单等一系列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中。在运动控制上,可以控制伺服和步进电机实现定位、直线运动等。可是没有插补指令,如果进行两轴联动的斜线进给或圆弧,要使用比较贵的运动控制模块或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器,但专用运动控制器单纯为多轴运动控制而设,没有了PLC逻辑、顺序控制。使用CNC数控系统其价格更加贵。

现在主流的小型PLC一般都具有3个以上的高速脉冲输出(称之为轴),而且每个轴都能独立控制,通过自己编写插补算法,可以在要求不太高的数控机床上使用。如在涂胶、火焰切割、打磨抛光、普通焊接等对插补的精度和速度要求是不太高的地方确实是较好的选择。

1 实现直线插补的方法

PLC控制运动主要是发脉冲,为了能提高精度,要选择比较小的脉冲当量(每一个脉冲行走的距离),但也不能太小,否则电机进给速度太慢。一般选择1个脉冲当量是1μm或0.5μm,会方便计算且能兼顾速度。确定好脉冲当,就可以推导直线插补的算式。由于计算插补段距离都是相对于当前所在点而言,所以在执行插补运动时PLC的定位脉冲指令只能使用相对定位。

在运行OA段斜线时,实际是在同一时间内移动Xa和Ya段,它们的合成轨迹斜率是

tanα=Ya/Xa,或者tanβ=Xa/Ya,

那么当知道其中一边的长度和X轴/Y轴的夹角角度时,可计算出另一边的长度;

如知道斜线段总长度和X轴的夹角角度可以根据

Sinα=Ya/OA,cosα=Xa/OA

计算出Xa和Ya的长度;

而驱动伺服电机走这段路程的脉冲个数就是:长度/脉冲当量,计算出的实数经过四舍五入取整,求出需要发的脉冲数量。

走这段斜线的效果就是在同一时间内X轴和Y轴同时匀速走完Xa和Ya段路程,这就要求控制轴进给速度,即脉冲频率。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

可知,脉冲频率=脉冲个数/时间

速度的设定,可以是设定X轴/Y轴其中一轴,通过三角函数技术出另外一轴;也可以是设定需运动的斜线的合速度,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两轴分别的进给速度。

每次加工完毕后要用绝对指令或者回原点指令回零,以消除累积误差。

2 实现圆弧插补的方法

从CAD等绘图软件的计算机图形学画圆的原理可知道,圆可由很多段首尾相连的微小直线段组成,利用这个特点可以把每一段直线设置为1μm或一个脉冲来描绘,按实现方法可称之为逐点比较法。

设加工半径为R,在第一象限顺时针加工AB段弧,Pi是AB段上的加工动点,圆的原点设(0,0),由勾股定理可知:R2=X2+Y2

由A向B画圆弧,首先是X轴向正方向走一步或者是Y轴向负方向走一步;

假设当前动点动点Pi(Xi,Yi),那走下一点Pi+1的要求是;

当F(Xi,Yi)≤0时,取Xi+1=Xi+1,Yi+1=Yi,即向+X走一步,由圆内走到圆上或者圆外。

当F(Xi,Yi)>0时,取Xi+1=Xi,Yi+1=Yi-1,即向-Y走一步,由圆外走到圆上或者圆内。

每运行一步,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当前动点是在圆的什么地方,从而判断下一步的进给方向,直至到达目标点附近(如B点),根据产品工艺的要求和误差数据大小,决定插补过程的终止数值。需要注意,上例是在第一象限、顺时针生成圆时的计算方法,在圆的生成方向

不同、不同象限时,下一动点的获取要求是不同的。

3 总结

以上插补算法都是运用中学数学中的勾股定理和三家函数,原理简明,公式简单,编程容易,大多数技术人员都能理解和应用,可让小型PLC成为中低档次的数控系统核心,同时兼具高档数控系统的双通道功能。

参 考 文 献

[1] 李恩林.插补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2] 孙家广,胡事民.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巧用宏程序编制特殊零件通用程序 篇12

1 宏程序编程实例

1.1 编制一个如下图所示铣削凸球面类零

件的曲面通用程序, 假设凸球面的半径I、最终加工深度T

工艺分析:加工此类零件曲面, 一般采用分层铣削的方式进行;手工编制零件的宏程序时, 先用平底立铣刀由上而下 (或由下而上) 以等高方式逐层切削, 每层采用G02/G03圆弧插补铣削。为了保证加工余量的均衡, 在Z向分段, 以0.1mm~0.4mm为一个步距, 并把Z作为自变量, 圆弧半径作为Z的函数。为了适应不同的凸半球、不同的起始点和不同的步距, 我们可以编制一个只用变量不用具体数据的宏程序, 然后在主程序中呼出该宏程序的用户宏指令段内为上述变量赋值。这样, 对于不同的凸半球、不同的起始点和不同的步距, 不必更改程序, 而只要修改主程序中用户宏指令段内的赋值就可以了。

加工程序:该程序适用于H N C—2 1/22M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

局部变量的含义:

#23=X0;X0为凸半球球心的X绝对坐标值。

#24=0Y;0Y为凸半球球心的Y绝对坐标值。

#25=T;T为凸半球最终加工深度。

#7=H;H为凸半球球顶Z绝对坐标值。

#8=I;I为凸半球的圆弧半径。

#9=J;J为立铣刀半径。

#16=Q;Q为Z向下刀每次的深度。

#5=F;F为切削速度。

#2=C;C为切入圆弧半径。

%0001;宏程序号 (用平底立铣刀粗、精加工凸半球) 。

N001#36=#16m

N002 G90 G00 X[#23+#8+#9+#2]Y[#24];指令刀具移动到X轴上。

N003 Z[#7];刀具迅速下降到工件上方安全距离。

N004 WHILE#7GE#25。

N005#7=#7-#16;任意层的Z向高度坐标计算。

N006#30=SQRT[#8*#8-[#8-#36]*[#8-#36]];刀具中心轨迹在任意层的圆弧半径计算。

N007 G90 G01 Z[#7]F[3*#45];刀具直接下降到当前层高。

[#24-#2];直线插补到切入圆起点。

N009 G91 G02 X[-#2]Y[#2]R[#2]F[#5];以四分之一圆弧方式切线切入。

N010 G03 I-[#30+#9];在当前层高上进行整圆插补。

N011 G02 X[#2]Y[#2]R[#2];以四分之一圆弧方式切线切出。

N012 G01 Y[-#2];直线插补到X轴上。

N013#36=#36+#16。

N014 ENDW;返回循环体。

N015 G90 G00 Z100;快速抬刀。

N016 M99;程序结束。

1.2 机械零件制造中经常需要加工相邻面倒R圆滑过渡的零件

倒圆角的宏程序编程:HNC-21/22M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对相邻面倒R的宏程序编制局部变量含义。

#23=X0;X0为零件中心的工件横向绝对坐标值;

#24=0Y;0Y为零件中心的工件纵向绝对坐标值;

#17=R;R为刀具起始切削安全高度;

#8=I;I为基准孔的直径尺寸值;

#9=J;J为倒圆半径的尺寸值;

#3=D;D为刀具半径;

#1=B;B为角步距初始角度值;

#4=E;E为角步距递增均值;

#5=F;F为切削进给速度;

%183。

N001#32=#9;倒圆半径的尺寸值赋给中间变量#3 2。

N002 G90 G00 X[#23]Y[#24];指令刀具移到工件基准孔上方。

N003 Z[#17];刀具快速下降到工件基准孔上方安全距离。

N004 WHILE#1LE90;如果#1大于90, 则程序跳转至N014程序段。

N005#1=#1+#4;角步距叠加一个均值。

N006#30=[#8/2+#9]-[#9+#3]*COS[#1*PI/180]。

N007 X= (基准孔半径+倒圆半径) - (倒圆半径+刀具半径) ×COS (β) 。

N008#31=[#9+#3]*SIN[#1*PI/180]。

N009 Z= (倒圆半径+刀具半径) ×SIN (β) 。

N010#32=#32-#31。

N011 G01 Z[-#32]F[3*#5];刀具以工进速度移动到工件表面下一个倒圆半径值。

N012 X[#23+#30]Y0 F[#5];直线插补到基准孔侧。

N013 G03 I[-#30]J0;整圆插补。

N014 ENDW;返回循环体。

N015 G00 X[#23]Y[#24];刀具快速回到基准孔中心。

N016 Z[#17+50];刀具快速抬起离开工作。

N017 M99;宏程序结束并返回主程序。

2 宏程序编程的技巧

宏程序与普通程序相比较, 一般程序的程序字为常量, 一个程序只能描述一个几何形状, 所以缺乏灵活性与适用性。而用户宏程序本体中可以使用变量进行编程, 还可以用宏指令对这些变量进行赋值, 运算等处理, 从而可以使用宏程序执行一些有规律变化的动作。

在工艺分析时, 首先要明确被加工零件的材料、结构特点、尺寸参数、主要加工表面及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方式, 然后拟定零件加工的工艺步骤即工艺路线, 最后确定走刀路线及对刀点、起刀点的位置并设计切入、切出方式。

参考文献

[1]冯志刚.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移动观测站下一篇:转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