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2024-09-01

小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通用12篇)

小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1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与意义

班主任毫无疑问就是学校分配负责学生全面班级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应该教育学生不只是学知识, 更要注重德才兼备;要学生配合老师的管理工作, 更要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由于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这一问题导致小学班主任工作变得更复杂、更困难, 不但要担任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 而且也要成为家庭、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 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作用, 就好比是一个引路人, 引导学生慢慢走向光明。所以小学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门深深的学问。如何快速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正是我们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 全面了解学生

在管理方面, 我们可以把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特长、爱好以及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保存起来, 这将成为他们以后美好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班主任老师要打开学生心中的那扇门, 和学生处于一种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既是老师, 也是朋友。通过这样去了解学生, 才能让学生更加理解和信任自己的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应该随时和家长沟通, 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这样, 班主任老师才能真正全方面了解学生, 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二) 建立班集体、健全班集体规章制度

建立起班集体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并应该根据自身班集体的实际情况, 制订出严格的班纪班规。

1. 选拔与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的选拔一定要学生自愿参加, 学生们可以踊跃报名, 在报名后依次上台进行竞选演讲, 在演讲结束后再由全班同学用投票的办法进行选举。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才能更加热情地为大家服务, 也能让大家听从安排。在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不能视而不见、放纵他们, 而是要引导学生有纪律、有组织地进行选举, 在选举顺利进行的情况下, 让大家选出全班同学都喜欢和满意的班干部。

选定班干部以后, 班主任老师应该加强培养和教育。老师要鼓励班干部管好属于自身管辖范围内的工作, 更不能对学生的工作能力持怀疑的态度。也要在必要时指导他们的工作, 以防走弯路。更要对他们强调:要想管好别人必先管好自己, 不管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要起带头作用。另外更要养成一个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能够通过一些实际的集体活动和班级管理事务去提高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

2. 制定班集体规章制度

有道是: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学校有学校的行为准则。所以一个班也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班的班规。班规的制定不能只取决于班主任和班委干部, 而是应该听取每位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规章制度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既要适合小学生, 又要对小学生行为约束方面非常有效。一旦有了属于学生的班规, 就必须严厉执行, 让学生都避而远之, 切不可徇私枉法, 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

(三) 开展班集体活动

班集体活动能激发学生很多功能, 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受用终身的活动。在活动中,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还能让学生更加体会到团结的力量, 只有团结在一起, 班级才能更好发展。还能看到学生平常看不到的另一面, 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更加地放松自己, 变得更有自信。

作为小学班主任,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乐趣, 而不是每天墨守成规地上课下课、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应多注重在活动中学习,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讲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活动, 班主任老师在不知不觉中更加了解学生, 不但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的缺点并帮助学生改正它, 也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鼓励学生一直保持下去。

(四) 班主任工作中爱心教育

任何一个成功的班主任都是十分热爱学生的, 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有人曾这样说过:“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就诠释了小学班主任工作在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是时刻充满着爱的。热爱学生, 既是教师应有的基本道德, 也是基本要求;热爱学生, 也是能够让学生逐渐学会什么是爱。作为小学班主任, 要用自己的爱和耐心让学生茁壮成长, 如果对学生没有爱, 则物极必反。现在的孩子大多是被父母捧在手心, 只知道接受爱而不懂得付出爱。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下去, 则一定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结语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小学教育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能不能顺利搞好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就直接影响到小学教育管理和工作的成败。在逐渐推进新课程时, 是否具有高的文学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 强大的管理能力等这些方面成了选择班主任工作的首要条件。只有德才兼备的人, 才能胜任班主任这一工作, 也希望家庭、社会能够和学校一起运用这些方法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让小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能够越来越好。

摘要:当今小学班主任这一词可谓是家喻户晓, 然而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就必须努力, 要去细心观察、了解学生, 知道学生的个性;要创建一个好的班集体;更要制定一份班集体规章制度, 以此来归正学生的行为;还可以时常开展班集体活动进行沟通与交流;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热爱教学, 等等, 只有运用这些方法才可以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管理,班主任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正萍.小学班主任工作略谈[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教学研究) , 2013 (2) .

[2]龙美.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育人功能[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3 (9) .

[3]金凤.探索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2 (8) .

[4]史彩霞.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思考[J].群文天地, 2012 (21) .

小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2

课堂应该是师生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是一段能够焕发生命色彩的人生经历。不过由于一些教师不善于课堂管理,缺乏管理意识、技巧和情感,致使课堂混乱失控。课堂管理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善于从“我”开始,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创建和谐美好的课堂生活空间。

而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肯定是有所欠缺的。上课时,不仅要照顾到自己的教学环节,还要兼顾学生的课堂纪律以及学生的课堂反应。“一心三用”让一个新老师在课堂上兼顾不瑕。因此,课堂管理对一个新老师更是至关重要。

很多人都这样认为:“良好的课堂纪律才可能保证教学质量。”当然!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有位学者说得好:“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课堂纪律管理的基本途径之一。组织教学必然包含着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教师施教时每一个环节的衔接。而对于这一观点,我深有体会:对于学生,上课能进行游戏、故事、电影等环节,那是美到不能再美好的事情了,每个学生必定会“如饥似渴”地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是,当学生们正兴奋到极点并开始进行一连串异想天开的讨论时,你要收拾这纷纷嚷嚷地场面恐怕要等下课铃声来伸出“援手”了。此时,课堂管理就显得由为重要。著名的加拿大华裔心理学教授江绍伦曾经说过:“教师必须把纪律作为他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给学生。可以肯定,其重要性不低于所规定的课程的学科内容。”可见,课堂纪律管理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更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途径和方法。

一、创新课堂,吸引学生。备好课、上好课、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是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创新课堂,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教育素养作支撑;同时,又需要教师能够坚持不懈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上好每一节课,踏实上好每一天课。

二、制订规则,引导学生。有效教学研究结果表明,要保障教师在整个学年顺利地实行课堂管理,开学前几周的计划和组织至关重要。在课堂管理上,把教师和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和每个学生都成了课堂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课堂管理的主人,克服了传统意义上教师管学生的单向管理模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维护课堂秩序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因素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 个人魅力 养成教育

一个班级有着良好的班风,学生在此生活学习,健康成长,其乐融融;教师上课兴趣盎然,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学生团结和谐,其乐融融。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有责任营造一个师生平等,环境和谐,学风浓厚,凝聚力强的班级氛围,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快乐成长。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抓紧,抓实,如何搞好班级管理,我认为应该着眼于以下三点:

一、教师应具有个人魅力,身正为范,这样学生才会以我们为榜样

我想先给大家讲两个案例

【案例1】

周恩来总理去世于1976年,他去世以后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这在联合国是非常少有的,而其他国家代表的抗议说,他们元首逝世了,联合国没降半旗,怎么中国的周恩来逝世了联合国就降半旗?联合国答复:中国是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他们的周先生,掌管这么大的一个资源,听说在世界各地没有他个人一毛钱存款,周恩来先生没有子女,整个中国的孩子们就都是他的子女,哪个国家的领袖、元首、总理如果像他一样,联合国也降半旗,这叫做个人魅力。

【案例2】

印度的修女德蕾莎生前一直不穿鞋,人家就问她,德蕾莎修女,你怎么不穿鞋啊?德蕾莎说,我服务的印度大众都太苦了,他们很多人都没有鞋穿,我如果穿上鞋,就跟他们的距离差的太远了。后来南斯拉夫爆发科索沃内战,战火始终不停,为了救战区里的妇女和孩子,德蕾莎走进战区,双方一听说德蕾莎修女在战区里面,立刻停火。秘书长安南听到这则消息叹了口气说:“这件事连我也做不到”。伟大的德蕾莎在战区里面具有很高的威信。虽然德蕾莎在印度没有任何功名,她并不是印度人,但是伟大的德蕾莎死的时候印度的总理跪在地上,所有的印度人跪在地上,这难道不是个人魅力吗?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被全天下的人们公认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具有这样的个人魅力,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向我们学习,学习我们做人的方法,学习我们处事的原则。班主任高尚的个人魅力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只有做得正,行得直,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让他们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班级管理要从小事抓起,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班级管理是琐碎而繁杂的工作,如何让我们的班级井井有条呢?我认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好习惯来自哪里?来自我们平时对孩子小事的管理上,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犯了一点小错,假如我们及时制止和教育,孩子就会铭记在心,下次这样的事一般不会再犯。对于一些调皮的孩子,我们应该不厌其烦地继续教育,直到改正为止。

有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次别人问他: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生活阶段是什么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说是幼儿园。原因是,他在那里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今后成才非常有帮助。

我认为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是勤跟踪,勤检查。我一直有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像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环境那么好,没有人往地上吐痰或乱扔垃圾呢?因为那里有严格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它帮助人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好习惯也是看管出来的。我们班级上课站排和早自习都很少有学生违反纪律,这是因为我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现在孩子们已经养成习惯了。这就是养成教育。

三、班级管理制度要灵活,要适时的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小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4

关键词:学校管理,“三度”管理法,小学学校

近年来, 关于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究从未停止过, 各方专家也都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其中, 最受业界关注的就是“三度”管理法。小学学校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 也包含了内在的运行规律, 任何管理模式都应在深入研究这种特殊性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主要分析小学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据此探索“三度”管理法的可行性。

一、充分了解当下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弊端

总体来看, 当下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重经验、轻实践以及偏重传统教学模式而忽视创新。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片面地理解为改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重在学校外在形象的塑造, 而忽视了学校内在水平的提升, 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2.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工作总是从学校的基本政策出发, 不善于根据学生的特性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案, 自身的创新能力也不能充分展现出来。3.小学学校管理者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 缺乏对学校未来发展的预估和规划能力, 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学习和相关培训。4.学校管理方式始终坚持贯彻集中制原则, 而忽略了民主的效用, 使得学校各阶层人员献计献策的民主渠道变得不通畅。5.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多数教学者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模式, 一时间难以转变。他们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综合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教育过程中目的性强、功利化趋势严重等问题也时有发生。上述几大问题基本包含了当下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弊端。

二、小学学校“三度”管理法的可行性分析

研究证明, “三度”管理法对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也因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的重视。所谓“三度”管理法, 就是从管理密度、管理精度和管理深度三个层面探索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可行性方案, 促使学校管理工作无论从外在形象还是内在建设都实现质的提高。“三度”管理法将有效提高小学学校的管理效率, 也有利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 小学学校在实践“三度”管理法的过程中, 还应不断结合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 努力使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迈上更高台阶。

(一) 探索小学学校密度管理法的实践方案

“三度”管理法的密度管理是从自然学科中获得的启发, 主要是指科学调控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任务分工和人员设置。要提高学校管理的密度就是要对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细节进行有效的分解, 使学校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 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一般来看, 小学学校的规模相对较小, 有利于深入开展和实施各项管理工作并实现既定效果。校长等领导团队负责为学校管理工作制定总的方针和目标, 下属各级教职工负责具体的执行。另外, 学校在具体执行管理工作的各项方针时, 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根本利益, 这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本质要求。因此, 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 应给予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 使教师自由决定采取何种教学方式, 进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探索小学学校精度管理法的实践方案

学校工作的精度管理是和上述的密度管理一脉相承的, 是在明确了各个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工后, 对如何调节其中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而进行的深层次工作, 目标是保证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协调互补。首先, 提高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效率的重点在于使其中的工作人员的自身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次, 学校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教学工作, 这是体现学校综合形象的决定因素。因此, 教师的积极性应被充分发挥出来, 即应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来安排共组, 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最后,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感动校园人物”之类的榜样宣传活动,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 探索小学学校深度管理法的实践方案

小学学校的深度管理是在上述两种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探索, 它主要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只有将这两个方面相互结合并融会贯通, 才能实现学校深度管理效果的最大化。它在形式上追求学校管理工作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条理性, 使各项工作都能高效率运行。内容上追求学校管理工作各项制度规定的日益完善, 从而使学校管理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深度管理学校工作还需不断更新观念, 坚持“扬弃”的原则, 并付诸实践。

三、结语

“三度”管理法是在辩证分析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 充分适应当下小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 是促进学校管理质量提升的有效载体。因此, 小学学校管理应坚持“三度”管理法, 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 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认真落实“三度”管理法的基本要点, 实现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贵安.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重要意义[J].时代教育, 2013.

[2]李绍彰.提高小学学校管理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J].学园, 2013.

[3]金明.试论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3.

小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5

一、小学教育管理中校风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校风建设是学校树立良好形象的需求。现代家长选择学校往往从多方面考虑,而校风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点。学校要发展、树立威信,不仅要在硬件方面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软件方面也能够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条件,只有如此,学校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形象,获得良好口碑,进而实现长久发展。

第二,校风建设是学生良好习惯、优秀品格形成的主要内推力。虽然人的发展先天因素很重要,但是后天环境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要比先天因素更加重要,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后天环境因素对其未来成长更加重要。校风看似无形,却可能影响小学生的一生,因此校风建设对学生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二、小学教育管理中校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构建能力强、做事高效的领导团队

每个领导都要具备大局观念,拥有超前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意识,同时要具备竞争意识。领导团队在执行各项权力时,要受到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尤其是要受到党组织的约束。教职工代表大会要必须形成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定期召开会议,对学校近期出现的影响校风建设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制订学校校风建设的下一个目标,真正地贯彻落实每一项校风建设方面的政策制度。领导团队成员能力强、对校风建设非常重视,而且在日常管理中能够高效率地解决各种问题,这对校风建设活动的开展与政策的执行必将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2.构建素质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校风可以具体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为班风、学风、教风,而这三部分内容可以说都与教师有着莫大的关系。教师在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形成班风,通常情况下,教师自身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班风建设的好坏,而学风也同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教师经验丰富,能够让学生心悦诚服,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与学风可能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教风则与每个教师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教学的仪态、教法都非常好,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听课,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构建素质水平高的教师团队对校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学校领导应该教师加强培训,让教师拥有责任心、敬业心;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着教师进行业务培养,要让各教师能够讲解出精良的课程。总之,教师的软硬件条件都要满足小学教学管理中校风的建设要求,只有如此,学校才能够建设出良好校风,提升品牌竞争力。

3.注重内部建设、强化外部形象

学校内部建设主要包含文化与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可以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歌唱、书写等方面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新知;环境建设方面学校要加大投人建造花坛、树木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修建微机室、小型运动场等,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每天生活在干净清洁的校园中,心情非常好,学习效率也较高。

4.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校校风建设水平如何能够从每一位学生日常的生活表现出来,因此校风建设工作应该从学生入手,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而良好班风是校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良好习惯指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读一篇文章、写一篇日记等,还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看见废纸会随手捡起来,会主动爱护公物,看见师长会主动问好等。学生代表着学校,如果学生的习惯都非常好,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该学校的校风建设也比较好。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教师首先要依据班级具体情况制订规范,而且在日常学习中落实这些规范,每隔一段时间可以进行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奖励,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安全 措施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10-01

当前的小学体育课程通常都是在室外进行,在教学中稍有一点疏忽,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产生,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当前,小学体育为了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降低教材的难度,取消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大的体育项目。所以,学校内部的单杠和跳山羊等体育器械都成了摆设,既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影响了新课程标准的贯彻。

一、加强小课学体育训练中堂安全防护的措施

1.提升教师对安全风险的判断意识

为了防止学生在体育课中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教师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当前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将教学过程中的财产问题和生命问题当成是最主要的安全问题,而对于体育训练和体育设备中隐藏的安全隐患认识的程度不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由于没有经历太多的安全事故,导致防范意识较差。所以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器材的使用情况做好充分的了解,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产生的情况做好预防工作。所以提升教师对安全风险的判断意识,是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途径。

2.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的任务就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并且要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按照相关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安全性的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教师在树立安全的教学意识时,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教学的气氛进行有效的调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合理控制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由于学生情绪不好,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产生。

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结合当前学生发展的现状和课程的安排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学校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对学生的全面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针对性的教育,以便做好合理的课程安排。其次,在学校开学时,应该对学生在假期中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是否有伤病的情况,并把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和详细的记录,为学校医务处提供良好的存档,确保在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能够有据可循,及时的进行处理。

4.对体育设施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校必须要配备相关的体育器材,增加体育设施的数量,丰富体育器材的品种,并且要对体育器材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学校应该对体育设施进行充分的掌握,结合学校相关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管理的措施,并且进行有效的落实。在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老化和损坏的器材进行维修,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及时的更换,提升体育器材的质量。同时,还要对负责体育器材的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重视的程度,强化安全管理的水平,具有对安全隐患判断的意识,以便提高整体的体育器材安全水平。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行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当中,体育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在体育课程中由于疏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对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体育课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重视由于活动不当将会产生的安全问题。在体育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还应该保障其它同学的安全性,体育课程中的安全性提升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教师要把体育的安全教学落实到实处,结合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学生自身的身体情况,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对体育课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好预防工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所以,在体育教学中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能够保障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小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篇7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育部通过“国培计划”加大对全国中小学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力度, 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 开展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这就需要全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在教师培训管理上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实践, 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规律, 优化资源配置, 创新和研究教师培训的有效管理。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不断深入, 对中小学教师培训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目前,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结构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师培训理论体系和先进模式。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水平尚处于摸索阶段, 多以模仿国外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为主, 还没有形成适合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管理理念和培训管理模式。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的组织管理是保障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石。项目管理作为新兴的科学管理方法,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主要运用于工程、建筑、军事、医疗、网络等行业。我国的项目管理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经过近30多年不断的研究和摸索, 在很多行业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本人在多年来从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和管理工作中发现, 研究培训管理与项目管理理论之间的联系, 以及项目管理理论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管理理论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中的必要性研究

(一) 项目管理理论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的重要组成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属于教育管理理论体系, 既要遵循一般的、通用的管理原则, 又要遵循培训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方式, 强调个人负责制, 采用临时性动态组织形式项目小组, 坚持效益最优原则的目标管理, 有较为完整和科学的技术方法, 分为启动项目、计划方案、实施操作、控制过程和收尾评估, 这五个基本过程之间密切联系, 每一个阶段的结束都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项目管理的阶段不是独立和一次性的, 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 通过一定的顺序发生, 相互重叠的活动。项目管理理论成为国内外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系统, 有着一整套的管理程序和测量工具、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 能够发挥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益的重要作用。项目管理理论必然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中的重要组成。

(二)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需要项目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状况仍不容乐观, 而且存在着很多问题, 例如, 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制约着培训管理模式改革的实施;缺乏培训质量管理监控机制, 不能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成人特点和实践环节的培训管理措施;培训管理模式改革滞后,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等。那么要实现培训资源优化配置, 保证培训质量, 使中小学教师培训向细节化、实用化和社会化靠拢, 就必须实现对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理念和培训模式的转变, 争取做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和人文管理。项目管理理论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中有其明显优势。

1. 减少中间环节, 简化工作程序, 增强管理效率

项目管理在项目过程中提出项目负责人, 并明确其职责, 从而把单一的纵向管理结构变为矩阵式管理结构。为满足项目预期的需求, 项目管理者把项目划分成若干个模块, 对质量、成本、进度、范围和资源这5个要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同时, 由于项目负责人可直接决定项目的活动和管理, 减少了主管领导的层层请示, 管理层的减少使得运行效率明显提高。我们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工作中, 长期使用学科负责人制, 在培训中进行专业设计和学科引领, 起到有效培训的作用, 避免了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发生。在培训管理中减少行政管理对专业培训的干扰, 效果显著。

2. 充分调动了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师培训对学科负责人具有很高的要求。学科负责人不仅需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与沟通能力, 而且对于该专业知识有着准确的把握, 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熟悉教师培训的基本规律和多种培训方法, 能根据参加培训的教师特点和要求, 按需求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过程, 提供有个性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专业培训管理服务, 密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际。学科负责人更要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并有清晰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方法, 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争取更多的支持, 合理分配和安排培训团队中每位培训者的专业教学, 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这都符合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的规定。同时, 项目管理对项目的评估和项目的收尾质量、取得的效益紧密挂钩, 充分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与教师培训的分配制度和评估制度相吻合。

3. 转变观念, 与教师培训服务体制接轨

项目管理理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明细项目预算, 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执行项目策划计划中, 合理预算可以看到在每个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和收益, 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 做到控制成本费用, 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合理化。伴随着教育行政机构管理职能的转变, 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不断推进, 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逐渐推向社会, 产生了社会市场竞争性和透明性的特点, 具有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教师培训的项目管理特点。

二、项目管理理论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一)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具有项目管理属性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活动, 具有与项目管理理论相似的四大属性:

1. 目的性属性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管理工作和项目管理理论都阐述了为实现具体的管理目标而组织各项资源、活动和任务。

2. 唯一性属性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次性的成人学习任务, 有培训的起点和终点。项目管理是以某一具体项目为目标, 有开始和结束, 在此方面, 两者是相同的。

3. 独特性属性

中小学教师培训都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评估等多方面条件, 在项目管理中即项目的范围。在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中, 目标清晰具体, 采用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每一次培训管理工作, 在组织、管理和目标上, 都有所不同, 因此具有独特性。

4. 系统性属性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是为实现具体明确的目标而展开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 是一系列实施活动紧密结合的系列过程。培训管理把每一个项目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并按照“整体—分解—全面”的项目原理, 将培训中的各个环节分解成多个子系统, 最终完成培训项目的目标。

(二)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具有项目管理的特点

1.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的特点

在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工作过程中, 总结出教师培训管理活动具备三个主要特点:

中小学教师培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培训目标明确, 培训对象需求接近, 设计的培训方案必须符合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 才能有效实现培训的专业发展。在整个教师培训过程中必须有专业引领和目标的针对性。

中小学教师培训具有明确的层次性和多样性。由于培训对象来自中学或小学, 所从事的教学有各种学科, 还有学校的管理者、后勤服务工作者, 针对不同的来源和学科, 培训要有不同的目标和实施内容, 势必需要在培训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组织实施与效果评估等方面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特点。

中小学教师培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 从而更好地做好中小学教学工作, 在培训中必须提高培训对象的教学实践能力, 注重现场学习和听课评课的内容。

这些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特点与项目管理的特点具有相同的内容, 符合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主张的要求。

2.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1) 项目管理的独立性特点符合教师培训管理需要。从客观上要求把具有不同培训目标、培训方案及评估标准的教师培训分为不同的培训项目活动, 并以项目活动进行独立实施项目内容, 并对培训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 充分保证培训质量。

(2) 教师培训实施项目负责人制, 由培训项目机构把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培训经费标准、不同培训对象和不同培训资源的活动分为各个项目组, 并以时间、成本、人力、质量、资源等对培训进行有效管理, 使人财物的组合更趋合理, 责权利更加统一, 培训管理更趋科学有效。

(3) 科学有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模式有利于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配置合理的培训资源、保障有效的培训质量、从而提高培训效率和实现培训目标, 使教师培训日趋专业和有效。将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教师培训管理之中, 就可以实现培训团队的精英化、培训资源的最优化、培训流程的规范化、培训质量的保障化以及培训管理的科学化。

小学舞蹈教学的重要性浅析 篇8

我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 越发能感到舞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我认为, 舞蹈教学具有其他课堂教学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

一、学习舞蹈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 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 开拓创造性的思路。我在排练傣族舞蹈《快乐的泼水节》时, 先找来了几张西南少数民族过节日时热闹情景的照片, 用讲故事的方式, 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并启发孩子们想象把自己当做一个傣族孩子投入到当地过节的欢乐气氛中去。舞蹈中孩子们尽情想象互相泼水祝福的场面, 表现得非常到位。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升华转换, 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我在实践中发现, 舞蹈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 反映敏捷, 记忆力增强。据调查, 一般文化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能使他们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舞蹈就可以帮助学生做到这点, 跳舞时, 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 还要精力集中。因为教师在示范舞蹈动作时, 学生必须记住它的动律、流动路线、内在情感及节拍, 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如果没有高度的指向和集中是不可能完成的, 如蒙古族舞蹈的“骑马步”动作, 就是运用头部、肩部、腰部及手脚配合而成, 教师在示范此动作时, 就要求学生要精力集中, 注意观察动作的变化过程, 然后模仿练习。学生如果稍不注意, 就无法正确完成动作, 要想学会舞蹈, 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高度注意, 经过这种持续的训练, 能促使学生养成高度注意的好习惯。由此及彼, 当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时, 由于其注意力集中, 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比较快。因为人的知识和能力是后天培养的, 舞蹈有利于学生提高注意力,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舞蹈, 而且还培养了高度注意力。

舞蹈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舞蹈课所需要的是身心相通, 想完美地表现一个舞蹈, 就要记住那瞬间变化的动作, 记住音乐形象与音乐节拍, 还要记住舞蹈动作、舞蹈队形。如果学生的大脑多储存一些复杂的信息, 并经常去丰富它、运用它, 学生就不会迟钝笨拙, 记忆力会逐渐增强。学生由于接受舞蹈教育而进行着一种良性循环, 长此以往, 他们就会变得思维活跃, 动作敏捷, 注意力集中, 学习成绩也会普遍提高。

二、学习舞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 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 整齐的队形, 划一的动作, 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 动作不协调, 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 久而久之, 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有很多孩子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 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毛病, 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 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 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 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 开阔了孩子的眼界,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了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 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 在舞蹈训练过程中, 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因此, 有些比较娇弱的孩子, 经过刻苦的训练, 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

三、学习舞蹈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 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 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 还可以改善形体, 促进身体健康, 增强体质。众所周知,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由于从小娇生惯养, 加上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忽略了身体锻炼, 多数学生体质较差, 含胸驼背比较普遍, 舞蹈就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改变不良的身体姿态。因为舞蹈课运动量的生理曲线是波浪式, 运动规律是大、小运动量交替结合, 这一运动特点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在舞蹈课上不仅学会了舞蹈, 陶冶了情操, 而且身体得到了锻炼。如跳跃动作可以促进学生弹跳能力, 踢腿动作可以发展学生腿部力量。长期得到这种锻炼的学生, 不仅发展了肌肉韧带, 锻炼了内脏器官, 改善了肌肉质量, 调节神经, 而且还能改善学生的体形、体态、柔韧全身关节, 使身体各部位保持匀称。舞蹈教学的关键是培养人体正确优美的姿态。一举手、一抬足都要保持美的线条。从地面动作到扶把练习, 从蹲到跳跃至始至终要求学生做到收腹提臀、全身挺拔向上。学生在长期的舞蹈训练中形成的一系列优美姿态逐渐取代了含胸驼背的不良姿态。由此可见, 舞蹈课上学生学会的不仅是舞蹈, 收获更大的是自身形体的变化和体质的增强。学生在获得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的同时, 既锻炼了身体, 增强了体质, 又健美了形体, 以舞健身、以舞健美, 正在成为他们的普遍追求。

四、学习舞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觉

舞蹈就其特点来说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因为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 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而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演能力。我发现学生在上舞蹈课时、演出时都兴高采烈, 因为他们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装, 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同时感受着美的线条, 变化的造型, 欢快的律动。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学到各种舞蹈步伐, 做各种舞蹈动作, 表演各种民族舞蹈。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 无疑对学生在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舞蹈艺术的王国里,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逐渐了解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如:为什么起源于西欧宫廷的芭蕾舞, 现在已成了“世界的艺术”, 一部《天鹅湖》在世界各地舞台上久演不衰;为什么非洲的黑人舞蹈那样刚劲有力, 而东南亚的舞蹈却婀娜多姿;为什么傣族舞蹈总爱模拟大象和孔雀, 而内蒙古的舞蹈家总把自己比做大雁和骏马, 原来这是舞蹈艺术存在的共同美感和审美差异。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9

书能给人无穷无尽的力量, 使人智慧, 让人开心。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 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课外书籍呢?

一、绝不能错过孩子的阅读饥饿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所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其阅读史。”对于孩子而言, 即使成绩平平, 但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将来仍潜力巨大。而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在其14 岁以前是关键。孩子对阅读的“精神饥饿感”形成于14 岁之前, “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 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以后的历程, 只不过是前面14 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的大脑变化发现, 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都一起运行的, 而过了这个时期, 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 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 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

事实上, 孩子长大以后, 是用14 岁以前所阅读的东西、所体验的东西、所经历的东西、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 用感恩、慈善、友爱等这些最伟大的观念和知识指导自己的所作所为。

但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 孩子们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有一项调查表明, 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 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 只有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

国外大量研究证明, 家庭作业越多, 孩子可能会越笨。重复的练习是孩子最讨厌的事情, 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 但是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并无作用。

有人依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 把孩子分成了4 种类型:

第一种孩子既不爱读教科书, 也不爱读课外书, “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

第二种孩子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 “这样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种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 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 但是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

最后一种孩子是不爱教科书只爱课外书, “这种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 但还是有希望的。”

事实证明, 大量的课外阅读并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四川成都有一个案例。成都某校的陈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了大量阅读, 像《波丽安娜》、《山居岁月》、《希腊神话》等。结果, 陈老师班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因为大量的阅读而下降, 反而比年级平均成绩高出了5 分。

二、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阅读环境

我本人非常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较少, 大部分学生来自乡下, 学生刚入校时, 总是零食不离口, 可几乎没有人用钱来买书, 更别说有课外阅读的习惯了。后来, 我召开家长会, 跟家长就“课外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谈了很多观点, 让家长明白了每个孩子喂进胃里的食物几乎都是一样的, 只有喂进脑袋里的食物才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金钥匙。我们不但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食粮。后来, 学校发了倡导书, 建议每位家长给孩子买3~5 本课外书, 先由孩子自己阅读, 读完后再捐给班级的读书角。

承蒙家长的支持, 在老师的引导下, 现在各班都建起了一个读书角, 学校已经掀起了读书热潮, 孩子们每天中午都要阅读一小时左右的课外书。一学期下来, 很多孩子的读书量都在十本以上, 有的还突破了二十多本。学生通过阅读, 知识面拓展了, 语言表达流畅了, 作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本人就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 每天工作再忙, 我也要抽出时间来读书, 日积月累, 觉得很充实、很受用。如今, 我又建起了一个书香校园, 让更多的学生传承了这种有空就阅读的好习惯, 真是倍感欣慰。

三、要给学生读什么

我觉得阅读最重要的是给孩子读什么。我个人的做法是以兴趣为主导, 兼顾认知能力, 分年龄段选择适合孩子且孩子爱读的书籍。比如一、二年级学生识字不多, 认知理解能力不够, 但想象力很丰富, 所以我建议老师、家长主要选择一些绘本读物和注音版的童话、寓言等故事书给孩子阅读, 有时老师讲他们听, 有时他们读老师听, 并让老师适时地称赞孩子们的普通话标准, 读得很有感情, 好听!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就来了, 朗读能力提高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和感知、识记能力。

上了三年级以后则基本上是以孩子们的自主阅读为主, 内容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最初我面向全校推荐的是以杨红樱的淘气包系列和笑猫系列来调动他们的阅读欲望, 因为书中的很多东西会使他们感同身受, 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 所以看了一本又想看下一本。但每次我建议班主任只给他们借一本, 以免这本翻翻那本翻翻, 没有连贯性和延续性。胃口吊起来以后, 我就又开始诱惑他们涉猎其他类别的书籍, 像经典名著类 《小王子》、《绿野仙踪》、《鲁滨孙漂流记》, 历史类的《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 还有自然科学类的, 等等。下一步, 我准备继续给学生推荐以中外经典名著和儿童文学类为主线, 辅以自然科学类的读物, 并让他们尝试阅读长篇小说和现当代一些名家的代表作。

四、阅读让学生得到了什么

我始终坚信人在6~12 岁也就是整个小学阶段, 是阅读能力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点通过大量的实践已经得到了证明, 而我本人也是一名小学校长, 10 年的教学管理经验使我见证了很多学生的成长;最后发现, 真正赢得考试, 赢取美好未来的, 大多是那些之前并不冒尖, 但爱读书、阅读量大、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中等偏上的学生, 而且年级越高越有爆发力, 越是进入社会越有能力。我很庆幸我校的孩子一进入校园, 就能慢慢地接受书香的熏陶, 逐步进入阅读阶段。因为我校的全体教师始终以打造“书香校园”为目标, 平时也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 营造良好的氛围,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中学老师都说我们学校的孩子后劲大!

五、阅读的方法

我认为不带任何目的的阅读才是孩子觉得有趣的事。具体说来, 我们得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求慢慢读, 可以快快读, 以有利于感知内容的完整性;

2.不要让孩子低低地读出声来, 不利于理解意思;

3.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学生查字典, 容易破坏阅读兴趣, 能看懂就行;

4.尽可能多的借书看, 可激发他阅读的欲望;

5.别在乎记住多少华丽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关键在于读了多少优秀读物。因为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 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 但只要读得足够多, 丰厚底蕴迟早会显现。

6.一定要买正版, 坚决拒绝盗版以及缩写本、缩印本, 这些非正版书籍纸张差、字小看着累, 弄不好还有很多错别字。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篇10

一门课程在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以及理念, 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到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将兴趣化教学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 使语文教学有具体的结构, 能够支撑学生构建语文知识结构。 在此期间, 教师首先要展示出本节课堂的学习目标以及教学目标,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语言方面的功底, 为学生创设符合知识教学的优美情境,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 教师要深入对教学课题进行板书剖析, 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 要注意合理地设计板书的形式, 做出有创意且系统的板书, 通过板书为学生展示出文本中所必需的信息, 凸显出每一节课堂的主体精神, 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 最后, 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自学任务, 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问题的发现与思考, 着手解决教学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 在讲解《 找春天》 这一节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与春天有关的诗或者文章, 让学生想象出自己喜欢的春天的样子, 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为学生呈现春景的生机勃勃, 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春天的意境中。

二、教给学生适合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 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 还有学习的方法, 学生学习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 学会适当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自学有很大的好处, 所以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为学生设置能够自己交流解决的问题,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意见以及见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就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学习作为兴趣爱好, 逐渐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爱好, 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动力。

总而言之, 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也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 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积累更多有用的教学模式, 为今后的教学生涯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论小学美术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11

关键词:重要性;小学美术;创造力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新改革

以经验为基础和以传授知识、技能为本质的小学美术教育模式已经延续多年,这种适用于工业时期的传统美术教育的特点有:(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对知识的积累和接受比较注重;(3)主要培养有实用主义的“标准化”人才。这在当时的环境下对部分学生的应试升学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如今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对国民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这种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尤其是在人的创作、创造、创新等方面。这些方面在教育学的认识上相对来说比较狭隘,以至于教师过于注重学科本位和教育的急功近利,从而忽视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了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其中《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发布与实施,是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美术课已经不再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课桌上模仿老师画画了,教师也不再需要过于要求学生掌握美术表现技巧。

二、美术教育与感性素质

人们对社会环境质量与生存氛围缺少要求,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一种重要的素质——感性素质。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审美能力被统称为感性素质。提高国民感性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美术的教育和普及,因此为达到提高感性素质这个目的,应该大力普及美术教育,而美术教育和普及的第一课堂就是学校。人从幼儿时期就会天真烂漫地幻想各种事物,如果你叫一个一年级小朋友画一幅蓝天白云,那么小朋友画出来的天不一定是蓝的,有可能是红色的或是紫色的,云也不一定是白色的,它很有可能是彩色的;如果你再叫一个还在上幼稚园的小朋友画蓝天白云,那么你有可能连小朋友画的是什么都看不懂,一般人们把这些看不懂的称作涂鸦,但涂鸦是这个幼稚园的小朋友单纯内心所想的蓝天白云。这些都是幼儿天性的一种表现。在中小学校里获得一些初级的美术知识。但由于升学的压力,大部分中小学校基本很少有美术课,美术课是各学校的副课,被严重忽视,经常会被所谓的主科教师以各种理由来变成主科课堂。从小人们的普遍感性素质就已经偏低了,如果还失去一个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机会,长大后必然导致社会普遍对感性素质要求低,继而导致国民素质低。国民素质低怎么能体现高品质的生活幸福,又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呢?因此普及美术教育既要重视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如何改善小学美术教育

1.价值引领、课改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性质的教育类型,都有不同的重点和要求。根据1999年国务院发表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教育灵活地统一在各个教学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搜索网上与课程有关的信息,将其制成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充分认知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

2.加强专业美术教师队伍的培养

首先是要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的建设。其次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通过艺术形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以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小学美术的作用

1.美术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少年儿童喜欢画画,但常常画的毫无章法,引人发笑。为了把客观事物正确地表现出来,美术活动需要经过观察以及感知客观事物的形象、结构、色彩以及比例、空间色彩等。这样就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认识事物的能力。画画可以和手工活动结合,以培养少年儿童的思维能力。

2.美术对学习其他学科有启蒙和铺路架桥的作用

美术配合其他学科的教学,这在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运用,因为小学生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如小学语文中的图文并茂,还有看图写作等。

3.美术有美育的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开展一些“美术字”“手工制作”“装饰团”等美术活动,就像是黑板报上的美术设计一样,来引导学生写好字、做好作业,不随便乱涂乱画,美化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有着良好的效果。

总之,美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推进,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鉴赏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等,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鸿荣.“示范教学法”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0(11):17-28.

小学英语课堂语言设计的重要性 篇12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作用

古人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代,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路人, 也是教学资源的发掘者。为了把握好这个重要角色,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知识清晰地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语言的修养和运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其效果将直接作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课堂教学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的体现, 同时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进行训练, 也对学生英语表达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去模仿教师的语言和语调。而教师使用语言时犯的一些表达错误会对学生使用某些词汇和语法造成错误的掌握。因此, 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课堂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当全面发展自身的专业素质, 在课余时间多翻阅和查看相关的词汇用法和语法是否标准, 提高使用语言的科学性。只有教师的教学语言到位了, 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 听力和表达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形成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语言的实施及反思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 需要根据不同年级段的教学目标, 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对课堂语言的使用认真斟酌, 特别是在基础阶段, 学生刚接触到一种新的语言, 要适当地简化和调整语言结构, 并随着教学进度和学生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 适时更换词语和句子形式, 丰富其词汇, 逐渐增加词语和句型的难度, 主动滤去那些无关紧要且影响理解的内容, 尤其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于初学者, 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可以理解的基础上喜爱英语, 体会到不同语言的魅力, 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实效性。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师, 在课堂上我会尽可能地用简单而且有趣的英语组织教学, 使学生及时领会教师意图, 让他们的思维尽快与英语联系起来, 时刻注意排除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干扰, 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语言的交际性、意义性和趣味性, 以此来诱发他们的新奇感,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师生之间用英语的情感交流。

同时, 教学语言不仅仅传递信息, 传授知识, 也有一定的智育、美育、德育作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语言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 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为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地让英语课堂显现无限生机, 牢牢地吸引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化被动为主动, 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英语语言的根本目的是日常交际, 是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合理运用。我还设计一些利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游戏, 例如, 男女生混合读, 分角色朗读, 高低声朗读等, 简单有效的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还可以将枯燥的反复朗读变得有趣。表演是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都有爱表现的欲望。比如, 在学习Animal时, 可抓住每种小动物的特征, 边读单词边做动作, 边做动作边找相应的单词卡片。学生还特别喜欢扮演课文里的角色, 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和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气氛还特别活跃, 真是一举两得。在学习之余, 我还会适时地教学生学唱一些英语歌曲, 既可以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又可以增强记忆, 活跃气氛。

小学生喜欢生动活泼的语言, 为了让他们尽可能地多听多说, 我会多用抑扬顿挫, 风趣幽默, 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 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英语教学,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开辟一个生动的英语世界。英语口头语言表达, 如果超出学生掌握的词汇量, 会加重学生听的负担, 所以往往使用态势语言则更明白。丰富的态势语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表达的意思。有时为了能够很自然地显现教学内容, 我会借助一些实物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生活的情景中学习。

同时, 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教师还要不断丰富评价语的词汇, 例如, “Good job”?“Well done”“Try again”“You did a good job”等等。我认为, 如果教师善于运用评价语, 就会帮助学生获得学习英语中的成就感, 使之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课堂评价用语的习得过程中收获成功与喜悦。

上一篇:医学类高职高专下一篇:秘书学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