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2024-08-07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共11篇)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篇1

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农”问题仍然突出, 要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必须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 在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政府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是农业科技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而新技术从研究开发到形成产品、生产、销售的过程中需要很大的资金流做支撑, 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对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杯水车薪。

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关系农业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现状出发, 对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企业融资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1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农业科技企业是指那些以科技为支撑, 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企业, 农业科技企业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 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等特性。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1 农业科技企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1.1.1 农业科技企业的体制不完善

农业科技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模式比较传统, 有的采取“家族式管理”, 有的是承包经营模式, 其内部治理结构普遍落后, 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企业体制的缺陷、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导致农业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 银行不能及时获得企业的资金状况等相关信息。因此, 银行为避免承担过多的风险, 会降低对企业贷款的意愿[1]。

1.1.2 农业科技企业有特殊的经营风险

由于农业科技企业的研发对象是农业高新技术产品, 这些创新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瓶颈, 而且市场前景难以预测, 很可能面临开发失败的风险;同时, 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 使得农业科技企业受自然因素的约束程度较高。这使得农业科技企业的风险比其他企业大得多。

1.2 政策不完善, 服务不到位

近年来, 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强调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但实质性的效果不明显。我国关于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并不完整, 政府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较弱;针对农业科技企业的相关配套的担保法律法规亦不完善, 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与农业科技企业的需要不匹配, 尚未形成专业的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

1.3 融资渠道单一, 取得的资金规模小

资金是维持科技企业生命的血液,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新技术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需要很大的资金流做支撑;同时, 新科技的研发周期较长, 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做保障[2]。然而由于个人和社会的筹资能力有限, 政府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成为农业科技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3.1 资本市场不完善

主板市场对企业设置了较高的上市门槛, 我国多数农业科技企业规模有限, 盈利能力不强, 难以达到上市要求;中小企业板块降低了高科技企业上市的要求, 但在模式和制度等方面仍存在缺陷, 资本市场难以发挥其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撑作用[3]。

1.3.2 对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利用不足

民间资本主要来源于大公司、保险公司、个人和一些基金组织[4]。尽管我国民间资本资源丰富, 但农业科技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民间资本运用的自发性, 使得科技企业难以吸引资本注入。而同时, 运作民间资本的机制尚不健全, 缺乏针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专业评估机构, 抑制了民间资本向科技研发转化的作用。另一方面,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在利用风险投资上存在诸多问题,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尚不完善, 制约了风险投资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

1.4 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不足

1.4.1 贷款抵押品种单一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的抵押物以降低信贷风险, 然而对于初创企业来说, 可用于抵押的实物较少, 加上初期企业的盈利水平低, 愿意为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很少。而农业科技企业只有专业性的机器设备, 即使可以用自己的厂房和土地作抵押的企业, 由于抵押物的品种单一, 企业只能获得有限的贷款。

1.4.2 银行贷款的门槛高、条件苛刻

银行贷款作为农业科技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主要通过银行发放“科技贷款”的形式给予农业科技企业资金支持, 实际上, 这种科技贷款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下发放的, 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和计划性[5], 并且对农业科技类贷款的限制较多;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主要向国家或省级农业科技项目实施贷款。而金融机构即使向企业发放贷款, 也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 所提供的资金量较少, 成本却很高, 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作用微乎其微[6]。

1.4.3 金融创新滞后

相比其他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周期及新技术的研发周期更长, 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资金规模的需求也不同。企业发展的初期、中期对资金的需求量最大, 也极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不平衡, 金融服务创新不足, 主要以土地房屋等进行抵押, 忽视农业科技企业对资金需求的波动性和季节性, 没有对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难以给予企业充分的金融支持。

2 完善农业科技企业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2.1 提高农业科技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农业科技企业应顺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企业财务制度, 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及人员素质。加强农业科技企业的诚信建设, 有助于企业获得融资和持续融资,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另外, 政府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农业科技的发展, 企业应充分利用各项鼓励政策, 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科技基金或专项补助。

2.2 发挥政府职能, 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在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中, 应充分重视政府的作用, 没有政策支持, 企业就失去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根基。而政府也应适度介入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因势利导鼓励地方政府加强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 合理布局社会资金, 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对金融体制的创新, 鼓励设立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科技的创新;规范中介机构的运作,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和信用担保机制。

由于农业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 银行不能及时获得企业的资金状况等相关信息, 因此银行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贷款意愿下降。政府应该积极牵头, 创建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 提高咨询服务和评估服务,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既能有效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也能降低银行和担保机构获取信息的成本[7]。

2.3 建立多渠道融资方式

2.3.1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主板市场对上市企业的要求较高, 农业科技企业规模有限, 盈利能力不强, 难以通过上市进行融资。而创业板市场的门槛较低, 为那些规模较小但有成长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机遇, 为发展前景好的农业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因此, 农业科技企业应认真了解相关政策法规, 创造条件积极参与资本市场。

2.3.2 积极引入风险投资, 完善风险投资体系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利用风险投资来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 对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风险投资需要政府牵头整合社会资金, 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鼓励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的良性互动。另外, 应加强创业版市场建设, 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免除风险投资机构的后顾之忧。

2.4 加强金融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

2.4.1 鼓励探索新的贷款抵押业务

科技企业的有形资产缺乏、担保难等问题限制了企业获得融资的数量。为解决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应积极鼓励企业采用知识产权、应收账款、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进行质押融资[8], 以缓解科技企业贷款抵押不足的问题。农业科技企业相比其他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有其特殊性, 但农业科技企业也属于科技企业, 农业科技成果、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都可以作为贷款质押物。

2.4.2 创新金融服务

针对农业科技企业自身的局限性, 有些企业存在经营信息透明度不够、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银行应大胆进行业务创新, 向不符合银行放贷要求的企业提供相关会计制度、税收法规及银行业务等方面的咨询和培训, 逐步引导企业进行规范化经营。银行在风险控制中也应突破传统模式和运作方式, 健全银行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采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对企业的尽职调查和信息追踪, 实时掌握客户的动态, 加强对风险的管控。根据农业科技企业贷款金额小、贷款频率高、季节性强的特点, 创建新的信贷服务体系, 改变传统银行以资产、利润等财务指标为依据的单一评价标准, 放宽对贷款的发放条件, 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企业实施差别化贷款。

2.5 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融资方式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 将农业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分为: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相比其他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周期及新技术的研发周期更长, 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资金规模的需求不同。顺应企业的发展规律, 根据企业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融资方式, 对于解决企业的财务问题有重要意义。

种子期是企业的起步阶段, 主要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 面临着研发风险和经营风险, 企业主要依靠政府科技资助或部分天使投资资金和民间借贷;创业期的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 这个阶段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除了依靠国家和地方财税支持外, 企业可以引入风险资本或采取信用担保贷款;成长期的企业已经完成技术研发并形成产品进入市场, 此时企业面临的风险下降, 企业可以通过战略投资、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成熟期的企业可以采用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 见图1。

3 小结

农业科技企业具有引导农业发展方向的作用, 对于增强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完善的融资机制是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因此, 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为农业科技企业的持久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沈静宇, 戴蓬军, 肇静玮.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资金困难的对策与建议[J].农业经济, 2006 (4) :54-55.

[2]许桂红, 朱瑞.对农业高新技术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探讨[J].农业经济, 2003 (11) :42-43.

[3]胡钢.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研究[J].农业与技术, 2011 (2) :55-59.

[4]董美霞.大学科技园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 2012 (14) :14-16.

[5]韩士德.科技银行直面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华东科技, 2010 (11) :70-71.

[6]郭新明.金融需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J].西部金融, 2012 (1) :12-15.

[7]游春, 胡才龙.关于对完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研究[J].浙江金融, 2011 (12) :34-37.

[8]李希义.当前国内科技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 2011 (2) :64-65.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篇2

——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

2007年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主要是在清溪花鳖、清溪乌鳖及日本鳖几个良种间开展了杂交选育实验,同时开展了鳖稻共生实验和“防虫网”模式生产有机水稻的实验工作:

一、杂交实验

公司针对清溪花鳖具有无腥味、性格凶猛,清溪乌鳖具有营养成份高及日本鳖生长快的特点开展了杂交实验,利用花鳖母本和日本鳖杂交的F1同乌鳖父本母本分别杂交,再用乌鳖母本和日本鳖杂交的F1同花鳖父母本分别杂交,项目开展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在饲料系数生长情况,选育经验方面均取得了第一手资料,计划通过08年——09年的继续杂交实验,以期培养出具有无腥味、口感好、营养成份高、生长快、饲料系数低的实验品种,为本公司的健康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二、鳖(虾)稻共生实验

利用本县是养殖大县而且基本都是浅水养鳖养虾,现有水田养殖面积8万亩,并有继续发展之势,鳖的排泄物大量沉淀会使水质恶化,轮作水稻既可大量吸收最佳有机肥源,净化水质,而且不施化肥,少施农药,还可以生产一定意义上的有机大米,优势互补,兴利除害。现公司已和嘉兴农科院合作,在海南建立了育种中心,并在本县20余户近2000亩的农田中开展了实验。

项目取得显著效果,鳖塘种稻吸肥后,减少了大量清塘消毒工作,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非常有利于鳖的养殖。而水稻因不施肥少用药,口感极好,市场前景广阔

三、“防虫网”模式生产有机大米

(一)品种:在海南建立育种繁种基地,选择具有抗病性强、口感良好、品质优良的水稻良种;

(二)防虫网搭建:

A.原料选择:选用白色,40目,单幅宽2米的尼龙网;

B.棚架设置:设计防虫网离田面高2米,用2.5米长木桩作支柱,置于土中50厘米,木桩10米×3米布置,东西向用3.6毫米钢丝绳固定,南北向可用尼龙绳固定,防虫网盖好后每隔10米用钢丝绳和尼龙绳交叉压网防风;

C.防虫网覆盖:防虫网铺成后,四周用木板或泥土将网固定压实,防虫网与钢丝绳之间按每12平方米四个固定点的要求,用尼龙线将防虫网与钢丝绳捆紧,使防虫网与钢丝绳连成一片,以防台风吹破;

D.出入口设置:选中间排水渠道两端开进出口,面积约1平方米左右,并做一个相匹配的移动门,便于人员进出,防虫飞入。

(三)田块选择:选用经过2~3年的青虾、甲鱼等水产养殖塘作为种植的田块。

(四)平时田间管理主要采用控水方式进行有机生产。

(五)产品加工需在通过有机认证的米厂内进行,并进行真空包装。

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篇3

关键词: 农业科技企业;生态农业;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324 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475-02

农业科技企业是指依托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进行种植、养殖、加工的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产品具有明显的自然性,也具有生产周期长、产品保质期短、易腐坏的特点,产品雷同、品种少等因素导致农业科技企业经营风险大,为了规避风险,企业经营者需要提升农业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研究以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概括了农业科技企业的经营特点,提出提升农业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旨在为促进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农业科技企业的定义及功能

1 1 农业科技企业的定义

农业科技企业是指在经济、交通发达的农村,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投资兴建,以农业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集农业、养殖业、水利、农机、工程实施等高新技术为一体,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及先进技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形成的农业生产基地,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是农业科技企业的特点 [1]。

1 2 农业科技企业的功能

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农业产学研相结合,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农业科技企业为人们提供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同时还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休闲旅游场所,为学生提供教育基地。因此,农业科技企业除了具有生产、示范、经济功能外,还具有生态、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

2 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特点

2006年起,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租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金磁村约266 67 hm2土地,依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力量,建立了动物科学基地(主要饲养苏钟猪、波尔羊、波杂羊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运用现代循环农业理论,采用环保、有机、可持续生产模式,积极推进生态种植业和生态养殖业协调发展 [2]。

2 1 利用种养互补循环机理构建生态农业体系

围绕波尔羊、苏钟猪产业发展要求,调整种植业结构,将原来以稻麦为主的种植结构调整为以鲜食玉米、特色蔬菜等农产品为主的种植结构。玉米秸秆等副产品作为波尔羊饲料,羊粪、猪粪用于沼气发酵,无害化处理后的沼液、沼渣作为种植业肥料,沼气发电作为猪场、饲料加工厂的能源,形成波尔羊、苏钟猪养殖—废弃物生产沼气—沼气发电(生 产、加工)—沼液灌溉肥田、沼渣加工成有机肥—优质种植业产品生产—秸秆喂羊的循环体系 [3]。发展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农业,生产的蔬菜、玉米、稻谷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应用畜禽粪便生物处理及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提升公司竞争力 [4]。

2 2 提升农产品价值

将鲜食玉米预处理后放入冷库保存,加工成即食玉米;将特色蔬菜修整、清洗、加工包装成净菜,不仅美观,而且保留了蔬菜的营养成分。

2 3 提高经济效益

苏钟猪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种专家经过十多年时间精心培育而成,苏钟猪生长周期比普通猪长,猪肉鲜嫩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苏钟猪饲料是由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动物营养专家研制的营养均衡的配合饲料,苏钟猪在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生长,保证了猪肉安全。波尔羊的粗饲料是利用秸秆加工成的青贮饲料,精料由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亲自配制。波尔羊的饲养以出售种羔羊为主,改变了以前出售成年羊为主的销售模式。

2 4 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前的管理模式是生产、加工、销售三者分开、独立核算,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当产品出现问题时三者之间容易扯皮。自从公司构建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管理模式之后,责权利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2 5 公司的功能定位

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循环农业,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安全。公司开发了观光功能,发展休闲农业,接待游客,增加农业附加值 [6]。

3 对策

农业科技企业是否能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竞争力,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经过8年的发展,从决策、团队、文化、产品品牌、客户服务、创新6个方面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 1 决策竞争力

决策来源于领导。领导的能力决定了决策的质量、成败。领导渊博的知识、诚信的品质等是决策成功的关键要素。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均是来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对市场变化有敏锐的反应能力,能做出较好的决策。领导经常走访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决策提供依据。

3 2 团队竞争力

做事要有团队意识,众人的智慧胜于个体,成功来自集体的协作与努力。注重团队建设,打造高绩效的工作团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打造一流的工作团队,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3 2 1 培养团队学习能力,增强团队理解能力、沟通能力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团队整体素质,才能更好适应公司发展需要。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不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学习,提高理论知识、业务水平;布置工作时,领导与团队成员充分沟通;在团队中建立充分的沟通渠道,鼓励成员激发思维的火花。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公司在大厅设置了意见箱,鼓励职工多提意见。

nlc202309041718

3 2 2 增强团队执行能力

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胜于能力。只有具备责任心、奉献意识的团队成员,才能将上级下达的指令或要求贯彻执行下去,一个团队的执行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生命。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选拔具备责任意识的人才,建立了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加强考核,及时总结并兑现绩效,让每个成员都发挥特长,对整个团队出色完成工作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

3 3 文化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既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行为表现。企业的办公设施、产品品牌等都属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实行多劳多得,把职工利益同企业效益紧紧结合在一起,做到责权清晰、奖惩分明。

3 4 产品品牌竞争力

品牌以产品质量为基础,质量是根本,科技为先导。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竞争力。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循环农业基地全方位打造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该基地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认证为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公害畜产品基地。33个蔬菜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3个蔬菜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1个产品被评为南京市名牌产品、江苏省名牌农产品。以质量为先导,建立了方欣(谐音:“放心”)品牌绿色蔬菜系列产品、恬糯(谐音:“甜糯”)品牌即食玉米休闲食品系列,赛东北品牌优质大米系列、宁方欣(谐音:“您放心”)品牌无公害猪羊肉系列。

3 5 客户服务竞争力

3 5 1 以礼待客

员工是企业的窗口。礼貌待客、文明经商是每位员工的责任,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言谈谦和、仪表整洁、精神饱满,这些都是赢得消费者的秘笈。公司通过制订一系列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发放《员工手册》,强化制度执行。

3 5 2 信誉经营

企业信誉包括产品信誉、服务信誉、竞争信誉、财务信誉、商业信誉。产品信誉首先是指产品的质量信誉,质量是生存的根本,产品信誉还包括对产品性能的改进,生产出让顾客更加满意的产品,做到物美价优。服务信誉主要是指服务质量,做到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方式及时有效。竞争信誉主要是指在市场中公平竞争,不扰乱市场秩序。财务信誉主要是指财务信息的制造和披露真实可靠。商业信誉主要是指与供应商之间及时结算货款。企业信誉是企业的生命,良好的信誉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非常重视企业信誉的经营,把信誉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对信誉进行全过程管理,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处理好各方关系。当信誉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把信誉放在首位。

3 6 创新竞争力

创新是人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要求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 [7]。实践是人类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创新活动成果的标准。对于企业,创新主要是指产品创新、市场创新。

3 6 1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通常包括技术创新,但是不限于技术创新,新材料、新工艺、现有技术的组合和新应用都可以实现产品创新 [8]。产品创新是指将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服务成功引入市场,为企业带来利润,实现商业价值。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制定了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操作规程,采用物理方式(如黄板、诱虫灯、休耕)防虫杀虫、保护土地,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利用公司生产的有机肥,不使用激素,保证了农产品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自建物流体系,确保在约定时间内送货上门,为顾客提供安全、健康、美味的产品。

3 6 2 市场创新

市场定位创新是选择新的市场,整体产品创新是指企业基于现有的核心产品,改变包装设计或组合外围配件 [9]。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网店宣传、展示产品信息,增加购买群体,通过在线预订方式, 合理安排经营,配送绿色产品,为餐桌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HJ1 8mm]

[1] 谢 亮 农业科技企业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 学理论,2013(27):106-107

[2]孙佩元,瞿永前,孙加祥,等 现代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综述[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454-461

[3]严少华,张 锋,孙洪武 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技术研究与实践思考[J] 中国发展,2013,13(6):21-26

[4]严少华 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江苏农村经济,2006(11):13-15

[5]巩文红,刘春泉 浅 析农业科技企业在农业示范基地中的作用[J] 农业科技管理,2012,31(6):68-71

[6]陈志明,徐 彬,揭筱纹 “中道思维”与和谐共生: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 农村经济,2012(6):105-109

[7]高启杰 促进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J] 农村经营管理,2009(1):22-23

[8]温彩琳,张国栋 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 企业导报,2011(12):28

[9]刘 倩,张国春 农业科技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J] 经济视角,2013,6(18):80-82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篇4

农业科技企业是指在现代农业产业领域内能够持续进行技术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拥有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提升特色农业产业水平和规模、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企业。该类企业与一般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农业科技企业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够向社会提供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或服务,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增值的特性。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资金短缺是其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而由于其自身规模小、抵押物不足等因素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方式,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企业开始增多,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但是融资规模仍然不大。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信息,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以来,全国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量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长,我国共办理商标权质权登记申请1 869件,帮助企业融资664. 6亿元,其中仅去年的商标权质押融资金额就达到了214. 6亿元,质押金额年均增长78. 8% ,涉及专利数量年均增长98. 71% ,全国实现2 073项质押贷款项目,涉及7 326件专利,质押金额合计385. 7亿人民币[1]。2012年我国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专利、商标、版权全年分别实现质押融资金额141亿元、214. 6亿元、27. 51亿元。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有所回落,其中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数量占总体知识产权质押数量仍然较小。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缓解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着力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这一意见对于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从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情况来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从2008年开始持续上升,这说明知识产权质押在我国是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的; 但是2013年知识产 权质押件 数环比下 跌了69. 63% 。2012年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件数占总知识产权质押件数的2% ,而2013年这一比值是3% ,说明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呈现上升的态势。但是由于地域和产业结构转型等因素,制造业、IT行业等知识密集型行业更容易获得资金,这使得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规模占整个知识产权融资规模的比重微乎其微,并且从2008年到2013年,相较于知识产权质押总体规模的增加并没有明显的波动。

近年来很多学者也对知识产权质押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姚王信等[2]通过因子分析法对知识产权融资能力进行了评价,认为公司业绩评价总指标与代表传统融资方式相关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化能力联系紧密,而与代表知识产权融资方式相关的知识产品经营、融资风险和知识产权能力的联系较弱; 肖尤丹等[3]对知识产权融资的信托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信托融资的保障机制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探讨; 凌辉贤[4]提出以质押贷款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为主的融资模式; 彭飞荣等[5]对保险法进行初步设计并提出建立化解知识产权融资风险的保险制度,以此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 袁汝兵等[6]根据北京10个远郊区县的40余家涉农企业调研结果,并依托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了企业加速技术创新的5种主要模式;秦亚丽[7]认为构建多样化融资方式、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是突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突破口; 李琳[8]认为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都是防范潜在风险的方式; 耿明英[9]对交通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展业通”的风险控制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 张伯友[10]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分布控制进行了讨论,通过将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和各类知识产权风险类别分梯次分解,由相应部门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控制和化解,目的在于降低各个环节的风险。国外方面,Bezant M[11]基于Arthur Andersen对知识产权的研究来考虑经济金融的问题,并从借款人和贷款人双 方的角度 对知识产 权融资提 出建议;Nwauche ES[12]对非洲地区两种知识产权系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了研究; Verma S K[13]通过与发达国家比较,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融资方面应当转换思维模式,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 Samuel Dorit[14]从金融、融资模式、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知识产权的价值。

无论是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还是从已有的文献研究来看,大多是关于非农领域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的研究,而针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自身行业特点,探讨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途径及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价值风险及融资困境分析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体财产权,其特点是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法律确认性,因此相对于一般意义的不动产抵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其特殊性。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其价值大小和实现程度直接决定着质押融资的风险。对于高新技术的涉农企业,高新技术主要体现在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企业来说是独有的,这就为评估该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带来了困难; 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更新发展是比较快的,这会使用于质押的现有技术加速折旧; 再次,对于知识产权这类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我国现阶段缺乏成熟的无形资产交易市场进行拍卖,这些都形成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客观困难。

2. 1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风险

衡量一家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看其自主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高低。农业科技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评估价值是商业银行开展质押贷款业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在向银行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之前,首先要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贷款期间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但是由于农业科技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和价值的潜在性,缺乏同类知识产权的比较,加之我国专利等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这无疑给企业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公正评估带来了潜在风险。

2. 2 知识产权的保值增值风险

农业科技企业具有以技术为主的要素结构特征,没有技术创新,其生存与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随着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新技术对旧技术的替代。由于农业科技企业本身就是依靠专利技术占有市场获取利润的高风险行业,一旦在质押贷款发放后,企业的核心技术被取代,专利技术必然会贬值,商业银行遭受风险的概率大大增加; 同时知识产权的价值体现在未来的现金流上,知识产权可否创造或实现应有的市场价值并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决定了商业银行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

2. 3 知识产权的处置风险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正处于创建阶段,市场交易机制不健全,同时,知识产权的处置风险是和农业科技企业高度的资产专用性密切相关的。专利技术作为一种专门属性的财产运用于特定的生产过程,这就失去了进一步用于其他生产过程的可能。在农业科技企业中,以专利技术为主的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专用性财产,只有运用于特定的生产用途它才有价值。当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银行无法定期从企业获得预期的现金流时,银行有权利对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处置,然而困难就在于资产的专用性会使知识产权的流动性减弱,并且市场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2. 4 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较强,无论是在有效性审查、办理质押登记、风险资产变现等环节均有可能出现法律纠纷问题。国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商标权、专利权本身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权利人的权属与权益的不确定性会引起权属争议[15]。若企业没有对新技术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一旦发生技术流失,就不能获取有效的法律保障。

正是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银行对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虽然一些银行探索性开展了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表面上看的是企业知识产权,实际上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综合的实力; 同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作为银行新涉足的业务领域,许多银行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控制和经营管理体系。除此之外,政府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负责人,未能有效提供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等方面的支持,也导致企业获得银行的知识产权融资步履艰难。

3 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路径分析

由于农业科技企业自身的特性,使得银行在对其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时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探索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必须综合考虑质押物性质、行业特征、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以风险分担及管控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在政府有效引导下,强化商业银行、企业、担保、保险等多方参与者的密切合作,以形成银行支持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长效机制。概括来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大体上可以采取两种模式。

3. 1 以专利权为主的单项出质担保融资模式

这种融资模式适合于只有单一知识产权并且没有足够固定资产用于抵押的较小规模企业。考虑到企业在获得评估机构提供价值评估和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时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会无形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争取贷款的积极性,这时,可以由政府对农业科技企业进行适当的财政支持和补贴,以此加大企业将知识产权出质给担保机构的积极性,通过担保方式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这不仅对担保机构进行了一定的风险补偿,也减小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如图1所示。

3. 2 资产捆绑组合融资模式

这种方式适合于知识产权数量较多,或者有大量生产设备或固定厂房的规模较大型农业科技企业。针对农业科技企业拥有的资产类型及特性差异,其融资可以采取多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以专利权出质为主附带有形资产抵押、以知识产权质押并同企业主个人信用捆绑担保的模式。也就是说,企业既可以将专利权、商标权捆绑起来一同质押,也可以以知识产权质押为主,并辅之一些有形资产抵押或者担保企业主个人信用连带担保获得贷款。这类模式主要是利用“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理,在增强企业获得贷款机会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如图2所示。

3. 3 案例分析

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是2003年注册成立的民营股份制农业高科技企业,占地7. 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 000余平方米,有固定员工126名,其中管理人员18名,专家教授6名,本科、大专以上学历26名。公司主要从事秸秆饲草加工、经营,相关设备的制造、推广、销售,微生物制剂及专用包装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加工技术、养殖技术培训等业务。从基本面来看,该企业的优势在于人才储备和产品研发方面有很强的实力,机械创新、制造,微生物制剂研发生产,秸秆微生物饲草的开发等方面有了质的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秸秆揉丝机械和秸秆微贮饲草大大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并解决了畜牧业、养殖业缺草的问题,企业发展潜力巨大;弱势在于由于秸秆加工的季节性很强,资金占用大,因此季节性资金短缺一直以来困扰着企业。但是企业同样面临机会,随着2011年2月15日陕西银监局、省知识产权局、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等7家单位联合起草制定的《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在国内首开涵盖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三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法的先例,政策的支持为金融资本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对接架起了桥梁。

在这个案例中,出质方是西安新天地,受质方是西安银行。在质押前先有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进行合理评估,银行将企业的核心资产作为整体进行考虑,政府在其中会对企业进行补贴,其运用的模式是资产捆绑组合融资模式。企业将自身多项知识产权捆绑质押,近期又分别使用其拥有的厂房土地抵押和两项发明专利质押申请流动资金贷款,这无疑比单一使用一种知识产权进行质押的风险要低得多。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的6项知识产权都可以获得贷款,该企业仅仅利用其中秸秆揉丝机专利 ( 专利号ZL200720126467. 6) 一项专利就获得西安银行临潼支行20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盘活了无形资产。

新天地草业集团如果想进一步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可以有两种方法: ( 1) 用其它6项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进一步扩大其贷款份额。一般情况下,用于质押的知识产权数量越多,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风险; 如果企业破产,多项知识产权在清算时的优势大于单个知识产权。 ( 2) 知识产权和固定资产捆绑一同获取商业银行贷款。一旦企业破产需要拍卖知识产权时,因为知识产权专用性较强,有可能价值被低估,这时如果有固定资产作为商业银行抵押物,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弥补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在质押过程中的缺陷。具体如图3所示。

4 推进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对策

针对我国知识产权融资活动正处于成长阶段的现实,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突出银企合作等关键性措施,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健康发展。

4. 1 强化政府引导,创建知识产权融资发展的良好环境

鉴于知识产权融资活动正处于成长阶段,政府要利用对当地农业科技企业信息熟悉的优势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推荐给商业银行,这样可以节约商业银行筛选优质企业的成本; 同时,政府应当运用财政收入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担保贷款活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开展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方式,联动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等相关组织的有效合作,为银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4. 2 加强企业供应链建设,拓展企业融资途径

农业科技企业是农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不论其处在产业链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供应链金融是其取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另一武器。根据预期收入理论,贷款并不能自动清偿,贷款清偿依赖于借款者同第三方交易时获得的收入,贷款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取决于借款者的预期收入[16]。对于农业科技企业而言,如果其在一定时期内有稳定的销售收入,也就有了贷款的偿还来源; 同时,由同一条产业链上的大企业为其提供融资担保将易于获得商业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因此,与传统的融资模式不同,供应链金融并不静态观察单个企业的风险,而是对整个产业链条进行风险控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还能节约银行的监管成本,有利于银行从整体上来控制风险。

4. 3 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管理体系

在强化银企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全程监管体系,包括贷前对农业科技企业质量甄别及质押物价值评估、贷后企业对资金运用及贷款偿还能力状况跟踪监测等,确保贷款用在技术开发、扩大生产等方面,防止企业将银行贷款用于其他高风险投资方面。同时,针对企业无形资产多样性的特点,开发创新系列化的质押贷款品种,并通过建立合理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机制和贷款定价机制,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控制。

4. 4 加强农业科技企业信用建设

企业的信用问题是阻碍银行放贷的原因,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加强信用建设将为农业科技企业获取质押贷款增加筹码。为此,一方面,农业科技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建立农业科技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以评级结果作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放的一个考量标准,并运用奖惩机制促进银企合作的健康发展。

摘要: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的一条重要途径。从知识产权质押风险的角度切入,针对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进行分析,并辅以案例说明,提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路径,并从各方参与者的角度对如何减小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提出对策和建议。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篇5

关键词:科技企业  投融资体系  引导  对策

科技投融资是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投融资行为体系。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围绕云南省科技金融工作的开展状况,反映和分析了制约科技金融工作发展的问题和原因,并就下一步如何促进科技金融合作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1 云南省科技投融资发展现状

1.1 政策支持 2008年7月,云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小非公企业上市培育办法的通知》,同年12月出台《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发布《云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5月8日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2013年,云南科技厅发布《云南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资金补助暂行办法》。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强调了科技企业在项目审批、金融服务、科技经费使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业或科研机构同等的待遇。

1.2 财政支持 云南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逐年高速增长,2012年,云南省财政科学技术投入32.67亿元,较2011年增长15.42%。2013年,共有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机构获得财政资金补助1243.05万元。财政投入的支持,主要惠及社会领域一系列突出矛盾中的科技问题,如:加强科学普及、公共安全、公益性科技事业发展、环境保护、节能技术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共性技术开发、基础平台建设等。

1.3 金融市场 2008年云南省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科技发展资金为5.24亿元,比2007年的3.64亿元增长43.96%。至2013年末,近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授信150亿元,其中46家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活动信用贷款近5亿元,15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贷款授信2.78亿元。

1.4 风险担保 近年来,云南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迅速,担保机构已从初期的政府出资为主逐步发展到非政府出资为主,并从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型转变。2013年云南省新增担保业务近400亿,比上年增长35.7%;为中小企业担保户数为5830户,比上年增长40.11%,为扶持中小企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5 科技保险 2013年,云南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产品责任保证保险等3个险种,科技保险补助险种扩展到6个,共发放科技保险补贴140万元,带动省内31家高新技术企业投保800余万元,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18亿元的风险保障。

2 云南省科技投融资发展障碍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目前云南省科技投融资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

2.1 融资体系不健全 ①抵押难。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受资金制约,无法突破产品转化与扩大生产规模的瓶颈。此类企业大多是租用房屋,无自有的不动产,无法抵押贷款;而科技型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无法得到有效评估,导致无法以无形资产充当抵押物得到贷款。②担保难。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临时资金大多依靠拆借,贷款门槛高、速度慢,并且担保费用高。③评估难。银行已经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工作,但由于普遍缺乏专业人才全面评估科技型企业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正确评估风险。④授信合格率低。目前开展的投融资活动大多已经由银行的单方面活动转变为银行企业之间的互动,通过自身发展而满足贷款条件的企业少。

2.2 融资方式较少 ①金融工具少,银行针对科技型企业发放信贷缺乏灵活性,如政府采购合同无法进行质押,而其他省区早已采用。②风险投资薄弱,整体上风险投资企业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窄,资金实力不足,机构规模小,分担投资风险渠道少,不足以为新兴的科技企业提供支持。

2.3 信息环境不佳 ①企业信息渠道不畅通,无法及时准确掌握优惠政策信息,而且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不了解金融工具,不具备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②信息不对称。银行与科技型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信息不对称,银行找不到合适的企业开展贷款业务。③信息识别困难。科技创新信息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银行在缺乏有效中介机构的情况下,无法准确评估创新的过程和结果,也无法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因此不愿介入。

2.4 保险体系不完备 有关保险机构已经发展6个保险新品种在不同环节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但险种相对集中,而中小企业保险意识淡漠,对已有的科技保险品种积极性不高,即使有少数企业投保也存在不足额投保的现象。

3 云南省科技投融资发展对策分析

3.1 优化财政引导机制 ①实行多样化的财政投入方式,如无偿拨款、分期补助、事后补助、以奖代补、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加大政府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②设立科技信贷担保风险准备金,拉动银行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放款银行或担保机构的科技业贷款损失进行一定补偿,扶持科技信贷信用担保体系建设。③设立信用互助融资专项资金,政府引导启动金、银行对企业授信贷款额度,企业认缴互助金,政府、互助企业群体、合作银行按合同约定共同承担风险。④设立信贷补助资金,建立科技信贷利益补偿机制。由财政年度预算安排,设立科技信贷补助资金,以降低金融机构科技信贷利益损失风险,降低企业信贷成本。

3.2 改善行业政策环境 ①加大科技融资政策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10部委《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依法对创业投资企业进行备案管理,促进创业投资企业规范健康发展。②加强对科技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对参加投保的高新技术企业由财政资金给予一定补贴,将国家科技保险保费支出纳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3.3 完善信息合作制度 ①建立科技金融合作制度。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在相关机构之间建立固定联系机制,协调解决科技金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共同推进科技金融工作。②设立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发挥国家及地方科技计划专家库的优势,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壮大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并创立能够行之有效的约束考核机制,提供科技金融专业咨询服务。③成立专业服务机构,实现科技型企业与投融资机构、金融服务商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搭建投融资咨询、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辅导与人才培训的平台,设立科技投融资中介服务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促进科技投融资中介服务活动。④组织中介行业协会。加强云南科技投融资服务中介机构的自我协调、监督与管理,引导和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使行业协会成为政府的助手和行业管理的中枢,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3.4 发展科技金融市场 ①扩大科技信贷规模。建立满足科技企业、中小企业需求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建立适合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风险评估、授信尽职和奖惩制度;适当提高对科技型企业不良贷款的风险容忍度;开发适合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还款方式,提高对科技型企业的增值服务。②发展多样化金融工具。开发满足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流程。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信贷抵押方式,完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可以采取抵押、质押、保证的组合担保方式,满足其贷款需求。探索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分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③营造良好融资环境。积极整合政策、资金、项目、信息、专家等科技资源,制定具体的补贴或风险补偿和奖励政策,支持银行发放科技贷款。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按照信用等级给予相应授信额度。设立非营利性的专门科技担保公司,通过补充资本金、担保补贴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担保能力,推动建立科技贷款风险多方分担机制。④支持科技企业资本化发展。鼓励创业投资企业、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开展创业投资业务;鼓励创业投资机构采用有限合伙的组织形式,吸引优秀管理团队,创新投资理念。集成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专项、创业投资、金融资本等资源,推动一批运作规范、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参考文献:

[1]闻跃春,周怡琼.技术创新投融资的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问题研究[J].武汉金融,2009(2).

[2]杨波.国际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潘朝阳.科技企业投融资模式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10(14).

[4]赵谷松.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2).

作者简介: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篇6

随着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我国农业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所拓宽, 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 商业银行贷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农业科技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 (程欣炜, 林乐芬2014) , 然而我国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可得性却很低。银行融资工具作为农业科技中小企业申请银行贷款的具体方法, 直接决定了其银行融资的可得性和融资成本。但大多数研究都忽略了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银行融资工具的认知与应用。本文以中国第二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参赛企业为调研对象, 分析了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银行融资工具的认知与应用状况,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希望对缓解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融资困境有所帮助。

1 样本企业基本概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02份, 剔除重要数据缺失、存在逻辑性问题的问卷, 共获得有效问卷94份, 有效问卷率92.16%。样本企业范围涵盖安徽、河南、山东、黑龙江、海南等16个省 (市、自治区) , 主营业务领域涵盖了种业、种植业、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基材料等11个具体业务领域, 调研样本具有代表性。

2 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银行融资工具的认知与应用特征

调研结果表明, 2011至2013年间, 进行股权融资的样本企业占样本量的54.79%, 进行银行贷款融资的样本企业则占样本量的36.99%, 银行贷款为农业科技中小企业的第二大融资渠道, 因此银行融资工具的认知与应用对企业获得资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把银行贷款融资工具分为抵押贷款融资工具、质押贷款融资工具和贴现等其他形式的融资工具。根据表1分析, 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银行融资工具的认知与应用具有以下特征:

数据来源:根据调研数据统计所得。

2.1 偏好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融资工具

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是目前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主要融资工具, 有37.8%的样本企业使用过该银行融资工具。专业担保机构担保贷款和综合授信贷款的使用率分别为20%和18.1%, 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比两者分别高出17.8%和19.7%, 其余融资工具的使用率远低于此三项融资工具。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工具的使用以固定资产抵押贷款为主, 专业担保机构担保贷款和综合授信贷款为辅。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融资有极大的偏好。

银行对信贷资金的风险防范是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偏好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融资工具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信贷资金风险, 银行会通过控制企业贷款担保方式来控制风险。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融资工具以实物为抵押物, 价值容易评估, 抵押物便于处理, 相对其他融资工具来说, 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可控, 处置成本较低。因此银行偏好采取此融资工具向企业发放贷款, 从而迫使企业有此偏好。

2.2 质押贷款融资工具应用不足

我国农业科技中小企业质押贷款融资工具主要包括专利权等权益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订单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和出口退税质押贷款。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此类银行融资工具的认知与应用集中于“有所了解”和“了解, 但未使用”, 两者比重相当, 比重之和大多大于样本企业的80%, 使用率 (除动产质押贷款融资工具) 均低于5%。如样本企业“使用过”专利权等权益质押贷款融资工具的为2.74%, “了解, 但未使用”的为43.06%, “有所了解”的为41.67%。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质押贷款融资工具的认知度较高, 但实际应用不足。出口退税质押贷款融资工具与其他质押贷款融资工具有所不同, 样本企业“不知道”该融资工具的比重为34.38%, 这表明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出口退税质押贷款融资工具的认知度也较低。

各方面配套不足造成了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质押贷款融资工具的认知度较高, 但应用不足的状况。质押贷款主要是进行专利权质押融资, 而专利权质押融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难点。在法律法规方面, 我国尚没有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是否能对专利许可使用权进行质押登记;在专利价值评估方面, 银行缺乏专业人才和评估机制, 因此对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很难精确。产权交易市场的不完善也使银行对相关质押品的处置有一定困难, 造成质押贷款融资工具实际操作困难。而出口退税质押贷款融资工具要求企业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出口退税条件才能使用, 我国农业科技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销售比重仅为12.63%, 出口企业基数过小, 造成该融资工具认知度也较低。

2.3 贴现等形式的融资工具认知和应用有差异

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工具除抵押和质押贷款之外, 还包括综合授信贷款、票据贴现、专业担保机构担保贷款、保理融资和联保协议贷款。样本企业对综合授信贷款和专业担保机构担保融资工具“了解, 但未使用”的比重分别是42.67%和44.74%, 与其他选项相比, 比重最大。“使用过”的比重分别是18.1%和20%, 仅次于固定资产融资工具的使用率。这表明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这两种银行融资工具的认知与应用度均较高。

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票据贴现、保理融资和联保协议贷款三种银行融资工具的认知集中于“有所了解”和“不知道”。样本企业对票据贴现融资工具“有所了解”的比重为30.88%, “不知道”的比重为27.95%;对联保协议融资工具的“有所了解”的比重为35.82%, “不知道”的比重为19.4%;对保理融资融资工具“有所了解”的比重为33.33%, “不知道”的比重为40.58%。三种融资工具“使用过”的平均值仅为5.9%。这表明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这三种银行融资工具的认知度较高, 但应用不足。因此, 我国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工具中, 贴现等形式的融资工具认知与应用有差异性。

票据贴现和保理融资等新型融资工具需要活跃的资本市场才能被很好的应用。我国资本市场仍未完全成熟, 股票债券市场比例失衡, 公司债余额不到股票市值的1/4, 限制了此类融资工具的应用。而专业担保机构担保贷款由于降低了银行信贷资金风险, 有利于抵押担保不足企业获得银行贷款, 受到银行和企业的共同认可, 担保机构发展迅速, 逐步健全, 这使其获得了较高的认知与应用度。因此总的来说, 资本市场不成熟和担保机制的逐步完善是贴现等形式的融资工具认知与应用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3 提高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工具认知与应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3.1 政府应加快融资工具试点工作

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农业科技中小企业要求高效、便捷、流动性高的银行融资工具。加快融资工具的试点工作, 能够使企业了解保理融资等新型融资工具以满足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快速融资和银行风险防范的双向需求特性, 使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状况的融资工具。

3.2 银行应建立质押评估体系

农业科技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固定资产, 其融资优势在于拥有技术专利, 融资难点在于技术专利价值评估。目前, 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质押融资工具的具有一定的认知度, 问题在于质押融资工具的实践操作。质押评估体系的建立能够解决无形资产评估难问题, 提高其银行信贷可得性。

3.3 企业应促进融资担保机构的完善

完善资本市场和建立质押评估体系虽然能够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提高企业银行信贷可得性, 但这在短时期内无法实现。我国专业担保机制虽尚不完善, 但已开始显著发挥作用, 专业担保机构发展也较为迅速, 随着融资担保机制的完善, 其会成为缓解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摘要: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中小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通过对第二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94家参赛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 我国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工具以固定资产抵押贷款为主;对股权质押贷款等质押融资工具的认知度较高, 但应用不足;对贴现等其他形式的银行融资工具的认知与应用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对银行融资工具认知与应用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工具,认知,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欣炜, 林乐芬.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与银行融资的关系研究[J].金融论坛, 2014 (6) :53-60.

[2]何晓春.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分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8 (1) :33-35.

[3]郭冠楠, 戴学珍.关于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可获得性分析研究[J].东岳论丛, 2011 (3) :153-156.

[4]邢乐成, 梁永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1-7.

[5]李增福.商业银行对科技中小企业贷款方式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0 (3) :83-85.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篇7

关于农业科技企业界定的研究。王文昌、白桂梅、田春(2006)认为农业科技型企业是指那些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从事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并且具有较高技术与管理水平,以盈利为目的,依法成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1]。褚保金、吴川(2001)认为,农业科技企业是指主要依靠自身力量、以推动或从事农业技术创新为主要业务,并且在研发上投入较多资源以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商业化的企业[2]。高启杰(2004)将目前的农业科技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研发机构拓展为科技产业或者转制而形成的科技型企业,另一类是由现有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通过前向一体化加强技术创新活动而形成的科技型企业。两者都具有研发的资源与能力,集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于一体,而且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率[3]。综上所述,并参考浙江、江苏等省份发布相关文件规定的农业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与条件,界定本文研究的农业科技企业是指以一定的研究开发资源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林牧副渔业相关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化的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为手段、以盈利为目的、依法成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Soo Wook Kim、Kanghwa Choi(2009)通过分析研发和产品商品化之间动态的互惠关系,提出一种综合方法以探求技术创新如何促进公司竞争力重建;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调查研发投资推动技术知识积累的封闭反馈循环结构中动态因素的变化,以明确知识积累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4]。Fernanu E García-Muia、Eva Pelechano-Barahona、JoséEmilio Navas-López(2009)分析了技术创新中知识汇总对于西班牙生物科技部门渐进创新的影响,还提出与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系统的合作措施[5]。陈劲(1998)以系统的观点,从战略的高度和组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观与系统框架,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6]。何郁冰(2007)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以及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要求企业内外创新要素的系统集成和企业不同形式的有机协同[7]。李岳云、卢中华(2008)提出:波特“五力”模型的引入,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社会网络理论,共同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网络优化框架[8]。陈波(2014)从系统开发视角审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概念、边界,并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有效性及其输入输出问题[9]。

关于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肖更生、姚琼、李崇光(2010)构建了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识别的二维模型:过程维和风险维,通过对广东农业科技企业的调研,运用t统计检验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10]。姚琼、许美思、张泳(2015)利用314家农业科技企业的一手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农业科技企业背景下技术创新模式对资源整合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与合作创新模式相比,自主创新模式和模仿创新模式下资源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11]。

综上,可以看到,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研究已经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已经展开,但关于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与模式、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尚需深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对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结构及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探求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维度,并提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2 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相关要素相互作用,并与系统外部环境存在一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目的的综合体[9]。

2.1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属性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活动的整合体,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由管理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及转化子系统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个子系统的性质或行为都将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系统平台的建设时,应注重各部分协同建设、共同发展。此外,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系统性,强调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特征。按照创新系统研究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观层面上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其中,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微观层面的各个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相互之间进行着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开展技术创新的广泛合作。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动态调整的特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向动态平衡。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种开放系统,与外界进行着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从平衡状态到非平衡状态再到新的平衡状态,不断进行着动态的调整。

2.2 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

农业科技企业的产业范围包括农林牧副渔业,所涉及的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领域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设施装备技术,农业循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等。因此,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不仅具有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一般属性,还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

第一,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综合性。农业科技创新过程参与主体多,包括以企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主体。系统构成需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研究。在建设此系统的原则上,要注意综合考虑各个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充分保障农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第二,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农业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农业成果转化的市场性、技术创新收益分配的模糊性以及制度环境的多变性共同决定了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具有较大风险。

第三,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更重视创新的时效性。农业技术创新不仅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而且还受自然环境变化规律与各类不同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的制约,创新周期长而且过程复杂,创新系统设计要考虑时效性。

第四,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更强调社会资本的投入。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其它社会组织的协同创新是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一大特色。

3 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是指从静态的角度把握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状态。技术创新各要素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包括资源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资本子系统和转化子系统。它们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技术创新的研发系统、支持系统、知识系统、社会资本系统及绩效系统。

3.1 资源子系统

在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资源子系统包括技术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人才、资金和科研基础设施,是技术创新的硬件条件,构成了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相比,它是系统的基础结构。人才是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系统的智能,引导和协调着技术创新活动的方向,是资源子系统的智力资本。资金是技术创新研发系统中的血液,贯穿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是资源子系统的价值资本。科研基础设施是研发系统的骨骼,支撑着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是资源子系统的物质资本。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系统是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制开发中心,更是农业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训中心。

3.2 技术子系统

在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技术子系统包括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农业科技知识与信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技术创新的软条件,形成了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技术系统。信息是技术创新的技术资源,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水平。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与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方向相关的农业科技信息或情报的采集、查询、分析、处理、传输和数据的挖掘等服务功能。知识是技术创新的中枢,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决定因素。知识管理主要负责农业科技知识的获取、共享、挖掘和整合,通过知识管理,在农业科技企业内部实现显性知识的共享和隐性知识的激活,挖掘潜在的创新资源,为创新主体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开发服务。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是各个阶段互动并双向循环的组织化学习过程,是信息流动与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的融合过程,从本质上说,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在获取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与创造。

3.3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指农业科技企业运用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等管理手段调控技术创新过程。管理子系统的功能体现为战略提升、组织架构、机制保障及文化建设。创新战略作为技术创新的根本指导思想,统领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创新组织是管理子系统的基本架构,能够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各要素的效益和效率;而创新机制作为管理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技术创新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决策、组织、控制创新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企业内部形成的创新文化以一种创新价值观和激励理念融合在企业开展创新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管理子系统的建立,对于技术创新活动中各种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有效监控技术子系统中的技术路径,从而保障整个技术创新过程的顺利进行。

3.4 环境子系统

相关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及运行模式影响重大。农业科技企业运用长期积累形成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资源共享的社会资本,不仅可以获得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取新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环境子系统主要包括关系学习、动态能力及制度环境三方面内容。关系学习是指农业科技企业与相关农业科研院所等创新合作伙伴间不断交流技术和市场信息,更快地感知市场发展导向,增强其竞争优势,这种交流与合作建立在企业伙伴间相互良好合作的基础之上。动态能力是指农业科技企业通过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和吸收能力相互作用不断促进技术创新。制度环境是指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制度安排。恰当的制度安排是创新发展实现的基础,也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前提条件。

3.5 转化子系统

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转化子系统是将研发成果与企业经营活动衔接起来,实现研发成果商业化的过程,这要求农业科技企业建立一个与其技术创新成果相适合的生产结构。因此,一方面,转化系统是对技术创新可行性的检验;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同时考验转化系统,在完成某一项技术创新时,需要对现有产品生产系统进行改造和革新,甚至打破和淘汰原有生产系统,建立新的生产系统。

4 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过程分析

4.1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模型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不仅是一个静态的结构系统,还是一个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系统。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是指从创新构思产生到创新商业化实现的过程,涉及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一个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计划为导向,政策法规为激励,中介服务为桥梁,金融、科研、人才培育机构为支撑,运行有效的创新机制。从系统观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过程不仅包括创新构思产生、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创新活动,而且还涉及技术、生产、营销及组织管理与运作;技术创新不仅受经济因素影响,还受环境、制度、社会及政治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技术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中介机构等,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创新的有机整体(见图1)[12]。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各主体所拥有的创新资源具有差异性,因此,各主体之间既排斥又融合、既竞争又合作、既互相促进又彼此制约,系统主体间这种互动互应关系形成系统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创新实体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能量与信息的交换,需要不断学习、调整、寻找新的结构和行为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与环境的互动互应关系中获得系统发展的外在动力。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过程涉及多主体相互作用过程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有序的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而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的非序列过程[12]。

4.2 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过程模型

在研究一般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结构,建立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过程模型,以明确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创新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农业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成果是产生新农产品及农业生产、加工、装备、生物、农用材料等各类新技术,保证新产品、新技术在投入市场之后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业科技企业不断积累创新资金,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更加完善,从外部获取创新的动力来源更加广泛,然后,再根据国家的农业科技政策和对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分析,制定或者调整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和决策,依次不断循环往复。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过程综合模型见图2。

原始创新过程。原始创新是企业内部科研机构通过大量的研究开发活动,进一步挖掘开发技术中的隐性知识,整合、激活内外部知识,形成新的能力平台,实现技术变革的过程。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大多来自于技术的推动,特别是新发现或新技术易于引起关注,并激发研究人员为之寻找应用领域。原始创新过程起始于创新思想的产生,通过前期的项目评价和决策,在创新激励及创新文化的影响下,鼓励与刺激研发人员利用现有知识、信息,整合各项创新资源,进行知识创新,组织企业内部现有的人财物各种资源进行研发,经过生产和销售将新产品新技术成果引入市场,实现技术创新的商业化价值,市场一般是原始创新的被动接受者。这一过程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要,也为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推进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活动。

集成创新过程。集成创新(也称合作创新)本质上是创新组织和相关合作者之间实现知识学习、知识转移、知识整合、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过程。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决定农业科技企业要拓宽技术合作领域,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吸收知识系统中的显性知识,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技术创新系统中的社会资本维度的各种要素,与相关的科研机构进行联合攻关,共同开发。同时,企业还必须对技术创新加强过程管理,整合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各项资源,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引进吸收再创新过程。引进吸收再创新一般是源于市场的需求信息,然后在技术市场上寻找满足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在需求拉动的引进吸收再创新过程模型中,强调市场是R&D构思的来源,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农业科技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成果,在揭示引进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和完善引进产品和技术,研究开发出引进产品的新功能,引进技术扩展到新的领域,以满足自身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要求,以更优质更完善的产品去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研究开发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

摘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相关要素相互作用,并与系统外部环境存在一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目的的综合体。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既具有一般属性:系统性、开放性、动态调整性;又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即综合性、较大的风险性、重视创新的时效性、强调社会资本的投入等。在分析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涵及特征基础上,探求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资源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及转化子系统,并描绘出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过程模型。

关键词: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结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文昌,白桂梅,田春.基于现代农业目标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优势与有效组织[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5):333-336.

[2]褚保金,吴川.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1(5):22-25.

[3]高启杰.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国际经验与趋势[J].世界农业,2004(1):14-16.

[4]SOO Wook Kim,KANGHWA Choi.A dynamic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sing system dynamics[C].Poms 20th Annual Coference,2009:1-2.

[5]FERNANDO EGarcía-Muia,EVA Pelechano-Barahona,JOSEmilio Navas-López.Knowledge codifi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cces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panish biotech compani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2009,76:141-153.

[6]陈劲.技术创新的系统观与系统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1999(3):66-73.

[7]何郁冰.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观与全面观[J].技术经济,2007(4):30-32.

[8]李岳云,卢中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演化与优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42-149.

[9]陈波.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边界及有效性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4(3):46-48.

[10]肖更生,姚琼,李崇光.技术创新的风险识别:农业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89-96.

[11]姚琼,许美思,张泳.技术创新模式、资源整合与企业绩效:以农业科技企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3):8-12.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篇8

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前, 我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数量较多, 例如江苏科技金融服务公司、成都盈创动力公司。此类发展良好、效益明显的科技金融服务公司, 能够通过不断创新新产品和技术、开发新的生产模式、借助网络优势 (例如由此产生的阿里金融平台、全球网、融资商城等) 来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对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配置有重要意义。

一、案例简介

浙江省某科技金融服务企业在2005年注册成立, 注册资金为1000万, 在2007年开始运行。该企业在成立之后不断对自身技术、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在不断总结市场经验后, 依靠雄厚的科技实力得到了许多投资者的认可, 相继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业务主要涉及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理财咨询管理、信用担保等服务。

二、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

该公司在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商业模式, 分别是桥隧模式、路衢模式以及云融资平台模式。通过利用这三种金融服务模式, 该公司实现了业务创新, 提高了其市场价值, 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本文主要分析上文提到的前两种模式。

(一) 桥隧模式

1、模式简介。

该公司在传统担保模式下创新出了桥隧模式, 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发展的第四方 (创业投资) 引入进来, 由此形成了以下结构:

在企业发展变化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财务危机, 导致不能及时向银行借款。这种情况下, 第四方的出现会以收购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资金周转, 此方式有利于企业控制财务风险。

2、模式分析。

该企业构建的融资担保模式比起传统的担保模式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 该模式能够实现四个担保方的共同受益:良好的财务状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四方的介入能够使企业价值得以发挥, 使企业发展实现延续;对于银行来说, 第四方的介入能够很好地帮助银行掌握企业各方面信息, 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 从而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于担保机构来说, 第四方的介入可以使风险降到最低, 有利于实现其业绩的增长, 带动企业初创期发展;对于创新型的投资结构来说, 这种担保模式非常适合中小企业发展, 能够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将采集信息的成本降低, 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加优质和低廉的股权, 有利于企业与相关借贷机构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一旦企业出现了违反约定的行为, 这种担保模式会为企业提供一个收购的机会, 增强模式中各方面的协调作用。

同时, 这种担保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鉴于企业自身发展程度以及生态问题的限制, 这种桥隧模式不能呈现规模化开展;只有企业具有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 投资才会更为活跃, 反之企业将处于被动局面。

传统担保模式与桥隧担保模式的优势、劣势可以通过下表1体现出来:

(二) 路衢模式

1、模式简介。

除桥隧模式外, 该科技金融服务企业还开发了路衢模式。此模式主要是通过筹集资金、搜集金融资源 (信托公司、创业投资、银行资金、各种投资机构等) 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种担保模式的运行方式如图2所示:

2、模式分析。

这种担保模式较为灵活, 融资标准限制较低, 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不用过多地考虑资产规模、抵押限制等问题, 减少了中小企业的压力;该模式还能够进行批次融资, 实现融资的多样化,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大大降低, 从而使政府的引导作用得以发挥;集合信托模式下的资金利用期限变长, 可达到一年以上, 有利于企业做好资金的管理与运用, 从而降低了资金在周转过程中的风险。

同样, 该担保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政府的财政实力依赖过高;依赖集合信托债权发行, 融资成本降低是保本认购的重要依据。如果企业资金不能满足融资成本降低的要求, 合理运用这种模式就非常困难。

3、案例实践。

公司成立很多年的一个金融平台, 简称其“平湖秋月”。在成立以来, 该金融服务公司已经为3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下表2是该项目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开展的具体情况:

由表2中信息可以看出, 该信托基金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业领域的风险投资比例非常高, 发行额度比例最高达到56%, 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在电子信息领域最为明显。由此可见, 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确实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本文对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主要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了两种融资担保模式, 以及在这两种金融服务担保模式下科技型金融服务机构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为中小企业发展和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日趋深入, 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 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成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当前, 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通过调整自身资源、创新企业发展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 但力度较小。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服务部门, 对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在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的支持下我国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途径,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1]付剑峰, 邓天佐.我国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创新实践及若干建议--以浙江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科技成果, 2014 (5) :4-7.

[2]袁新峰, 赵强, 武逸等.“1+2+3”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首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J].征信, 2012, 30 (2) :60-62.

[3]包诺敏, 刘波.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环境分析——以内蒙古中小企业为例[J].北方经济, 2013 (6) :50-51.

[4]李沛, 荆伟.论创业板推出对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山东省为例[J].决策探索, 2010 (20) :33-34.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篇9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中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链环节,是新兴产业形态和新经济形式天然的追逐者。目前,我国专利总量的65%和新产品总量的80%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创造[1],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仍然是资金不足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有70%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增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资金。融资困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持续创新能力受到抑制,企业难以做大做强,高新技术成果难以真正产业化,经济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国际成功经验看,一个经济体财富创造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发育程度和金融市场效率三个维度[2]。如果说过去30年我国经济实体的发展较好地利用了市场这一维度的话,那么在未来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金融市场效率这两个维度上,通过技术创新链条和金融市场链条的有机融合,形成合力,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现高效的财富创造模式。因此,如何通过科技与金融对接方式的创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正在成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以科技创新为使命。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立身之本,其创办者大多拥有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产品技术附加值相对较高,是新市场的开拓者,以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主要内容。

(2)资金来源主要为自筹资金。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中资金来源中,自筹、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大约分别占83%、8%和9%左右。

(3)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本依存度较高。在科技型企业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本,其重要性远远超过物质资本。物质资本的保值与增值主要依赖于技术专家的研发活动所产生成果的价值。

(4)具有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技术领先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或服务附加值高,一旦创业成功,容易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收益将快速增长,甚至具有超常规的高成长性。

(5)存活率较低。部分科技型企业由于项目选择不当、发展计划脱离实际、市场开拓能力有限以及资金不足等原因,经营风险较大,存活率普遍较低。美国高科技公司10年的存活率在5%-10%之间,新创企业并最后成功上市的概率为6/1000000,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5年存活率则不到10%。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产生的原因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决定了其外部融资比较困难,据统计,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仅有8%左右能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而且还是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企业。由于缺少资金,众多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成长缓慢甚至夭折。2007年,中关村企业资金缺口达400多亿元,平均每家缺280万元。园区内企业周转的1200亿元资金中,只有四分之一来自银行体系的借贷。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超过15000家,企业专利申请量超过北京市总量的20%,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北京市的25%。如今,这些成果如何变为现金流是极为棘手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促成成果转化,数以万计的专利技术都只能成为静态资产。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企业和金融机构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一是经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复杂性,能否成功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较大的经营风险;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手中往往只有技术、专利,甚至只有创意的概念模型,无形资产多,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难以估价,有形资产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三是部分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不规范,财务信息缺乏透明度,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不了解。上述种种因素无疑增加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一是银行贷款主要看重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以及财务报表,缺乏对企业创新的前瞻性了解,对企业未来的成长性难以作出评估和判断;二是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的运行成本较高,中小企业客户信贷需求时间急、金额小、用信频、期限短的特点,决定了在提供信用服务时要占用更多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物理网点资源,其运行成本要高于大企业信贷业务;三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担保的能力弱,现有担保机构担保资质弱,无法与银行建立其认同的信用关系,许多中小企业无法同时承受银行贷款利息和担保公司费用的双重高昂融资成本,使得银行第二还款来源不足[3]。上述原因使得以盈利为目的、以审慎经营为原则的金融机构出于资金安全考虑不愿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放贷。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科技创新活动风险与机遇并存,虽然风险高,但一旦成功之后获得的收益也很高,因此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合作并非没有益处,只要金融产品设计合理,有完善的风险规避机制,与将资金配置到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相比,可以得到更高的收益率。

一边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强烈渴求,一边是金融机构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吸引力,科技与金融之间必能找到融合的结点。

3 目前科技金融对接的主要方式及分析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不少创新模式出现,实施成效良好,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基金

从1999年起,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内第一支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为政策着力点的政府专项基金,2007年8月,由国家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出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在境内从事创业投资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具有投资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及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并希望通过创新引导基金吸引和带动民间资金增加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创新基金实施10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达到88.4亿元,带动建立起37家地方创新基金,引导地方、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超过400亿元,共立项资助了12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有33%是成立不足18个月的初创型企业,有59.5%是员工人数在100人以内的企业。在完成验收的项目中,初创期企业的项目失败率仅有13.6%,低于国外同类资金支持的项目失败率。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基金的实施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推动形成多渠道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格局。不过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创新基金的资助额度较小,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二是评审和立项程序较为繁琐,基金运转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与其他金融工具的协同作用不够。

3.2 科技银行

为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杭州市于2009年7月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家科技银行——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其服务对象主要为杭州区域内科技型企业,重点扶持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政府扶持+杭州科技银行+政策性担保公司”的组合,产生美国硅谷银行效应。截止目前,已成功为85家企业提供4.81亿贷款,其中90%以上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其经验包括三方面[4]:(1)在信贷政策方面赋予科技支(银)行更灵活的机制和更高的权限,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准入门槛和融资成本;(2)制定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即1+3模式(1指科技银行,3指政府、创投机构和担保公司),开展银政合作、银投合作和银保合作;(3)开发适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质押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2010年12月,随着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美国硅谷银行就成立合资银行签订协议,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科技银行”也即将浮出水面。

总体来看,科技银(支)行的发展刚刚起步,规模还比较小,尚处于试点阶段,目前尚不足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示范效应。

3.3 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项目(西湖模式)

2008年7月,杭州市西湖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国内首个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项目 “平湖秋月”。这是一个集合了信托资金、银行资金、财政资金、风险投资,为一些经营良好却无法从银行获贷的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在这一过程中,财政资金放大了扶持地方经济的力度,信托与银行以发售理财产品的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巩固和保障了融资渠道的畅通。这一全国首创的模式又被外界称为“西湖模式”[5]。首期“平湖秋月”项目发行5000万元扶持了20家西湖区科技型小企业。2009年7月,西湖区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二期“三潭印月”项目开始发行,资金总额将达1.44亿元,直接受益企业将接近100家。

“西湖模式”创新了政府科技经费使用手段,以政府资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金,通过与企业合作,吸收民间资本,很好地发挥了政府资金的引导、带动和放大作用,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对成长期中小企业进行股权、债权的投资,放大政府对创业投资机构的导向效应和对企业发展的支持效应,大大增强了企业对政府的归属感。另外,“西湖模式”创新了政府扶持企业服务外包的形式,在运作过程中引进专业投资管理公司、专业信托公司和专业担保公司,既可以确保决策的专业性和公平性,同时也可以有效保障政府财政资金的安全。

3.4 科技企业信用互助担保

2008年底,上海浦东新区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设立科技企业信用互助专项资金,引导科技企业认缴部分信用互助基金,共同设立科技企业信用互助担保基金。通过科技企业信用互助担保基金,与金融机构合作对科技企业发放担保贷款,政府(50%)、企业群体(40%)和银行(10%)共同承担风险。科技企业认缴的互助担保基金一般在20-100万元,按5倍放大的杠杆系数可以获得担保贷款100-500万元,科技企业融资总成本约7%-8%[6]。2009年2月份首批操作12家科技企业,担保贷款2400万元;3月份操作第二批科技企业4家,担保贷款1400万元。未来3-5年计划帮助300-500家科技企业,担保贷款8-10亿元。

科技企业的信用互助担保机制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再加上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性资金,分散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这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增加作用较大。因此,这种政府、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多方合作的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并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便于规模推广。

3.5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指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贷款本息的一种融资方式。上海浦东新区2006年底就拿出6000万元财政资金,设立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担保专项资金,与金融机构合作对科技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政府(95%)和银行(5%)共同承担风险,科技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新药证书、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设计版权、文化创意著作权等)反担保质押给担保基金,以控制担保基金风险。2009年,知识产权质押服务计划帮助约60家企业获得贷款1亿元。通过3-5年的时间,实现帮助150 -200家企业年融资3亿元的目标。

但是,目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表现为:(1)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不完备;(2)知识产权的价值不易确定,服务于科技成果定价、评估的专业化机构发育不完善;(3)银行驾驭知识产权质押的能力不够成熟,国内一些银行对企业静态资产担保较为重视,但对具有无形资产特征的知识产权担保形式缺乏了解;(4)知识产权变现的可能性不易预测,与传统的担保贷款相比,知识产权的流动性不及不动产,因而处分就相应地困难。上述种种原因限制了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因此,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银行对部分中小企业提供此项融资便利,而且一般需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加保。

3.6 科技保险

科技保险是国家科技部与保监会于2006岁末联合推出的一项以保险服务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活动,旨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科技保险通过不同专业的保险公司承办,用财产保险产品、寿险和健康险产品、信用保险系列产品多方位、全过程地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研发、人员、贸易链、信用链等方面的风险,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2006年,科技部与中国保监会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等12个市(区)开展科技保险创新试点。2007年全国共实现科技保险保费收入15.87亿元,风险保额达685亿元,参保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00家,赔付11.75亿元。2008年实现风险保额1077亿元,比2007年增长57%,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了科技保险的服务。

目前,科技保险仍处于摸索阶段,在试点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科技保险险种保障范围不宽、部分企业对科技保险认识存在一定偏差、一些地方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科技保险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服务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3.7 创业风险投资

借鉴国外科技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内也一直在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截至2008年,国内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达到464家,管理资本总量达到1455亿元,累计投资769.7亿元,其中高新技术投资占56%。2009年,我国风险投资市场投资金额比2008年又增长了47.2%。据悉,2009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一个显著变化是,许多风险投资机构开始将其投资企业的关注阶段前移,开始关注处于成长初期和刚刚步入成长期的企业。这一变化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构步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领域。

创业风险投资无疑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不过由于相关法规不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创投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定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风险难以评估,因而造成了一定的投资障碍。

3.8 资本市场

2009年,科技部与中国证监会共同通过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截止中小企业板开板五周年,在273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超过75%,上市前后平均每家研发费用由1530万元增加到2255万元,增长47.4%;新增专利3268项,其中发明专利374项,180家企业拥有与主营产品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其主旨是给成长性高科技企业提供更方便的融资渠道,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

资本市场可以使企业获得直接融资,但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处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上市融资仍存在一定障碍。一是对绝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无论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上市门槛仍然很高,而且时间长、费用高,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又极为迫切;二是部分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尚不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经营管理不规范,无法达到上市融资的要求。同时,美国纳斯达克的经验显示,创业板的成功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成熟和人才、科技等软实力作为基础支撑,否则会导致类似日本、欧洲创业板市场的失败。

4 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合作深度与广度的建议

4.1 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国内外实践表明,推动科技金融合作,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杭州的科技银行和“西湖模式”,还是上海浦东的科技企业信用互助担保和知识产业质押贷款,都有当地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协助。政府支持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是现阶段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各级政府需要更新观念,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建立以政策法律保障、信用担保扶持、信贷制度完善以及配套服务支撑等为主要内容的融资支持体系,切实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4.2 推广并完善现有科技金融合作模式

对于各地目前已经出台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应加大宣传、交流和推广力度,吸引落后地区学习、借鉴和试点,力争使这些好的做法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

同时,根据现有模式在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和完善。如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基金实施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吸收金融界、产业界的专家参与创新基金的工作,发挥基金资助和金融信贷的协同支持作用。设立国家级科技银行,在可控风险下支持高收益、高风险为特征的科技企业,有效解决科技部门不懂金融、金融部门不熟悉科技的问题。建立和完善风险补偿金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放宽科技保险试点范围,增加科技保险险种。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等等。

4.3 进一步落实“路线图计划”,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建立投融资协同机制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通常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阶段,不同于普通企业的发展历程,科技型企业对科技创新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在市场应对敏锐性上有一定程度的缺失,投融资机制上也不尽完善。尤其在初创期,往往会经历一个只能依靠种子资本的“死亡陷阱”,也更容易出现创业空想、企业夭折、未老先衰等情况,通常需要经历一个均衡点之后才有望获得稳定可靠的风险投资和收购合并,进而实现IPO进入公开市场并成为上市公司。早在2004年,科技部等五家单位就联合推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目的在于建立投融资协同机制,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压力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社会化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融资机构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在优质企业的初创期,如果政府给予一定的引导资金和扶持政策,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就会积极介人,因为此时风险虽然大,但股权投资方式可实现高收益。而银行不能进行股权投资,又要对存款人的资金安全负责,因此一般到成长期才正式介人。不过,当VC和 PE在决定投资一个项目时,如果目标企业不愿意摊薄过多股权,银行也会有参与的空间。因此,银行贷款与风险投资协同配合,是解决中小企业初创期融资问题的有效方式。而在成熟阶段,企业需要通过大量融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这一过程所需资本数额巨大,很难通过企业自有资本来形成,也很难单纯依靠银行来满足,必须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因此,需要进一步贯彻和细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各地应该根据发展实际,做好重点培育企业的推荐、诊断及其成长路线图编制等工作,整合科技资源,把握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根据其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在技术、资金、服务、孵化、政策等方面提供解决方案,加强多种投融资方式的协同配套实施,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并形成良好的推广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李佳峰.以科技金融促民营经济快速发展[J].汕头科技,2010(2):34-35

[2]刘燕华.把握时机大力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J].深交所,2008(12):23-24

[3]何峥,陈德棉.早期高科技企业融资困境分析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67-68

[4]张俊芳,郭戎.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J].中国科技投资,2010(3):12-14

[5]孔村光.科技金融创新的“西湖模式”[J].中国科技投资,2010(4):45-46

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现状 篇10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融资;现状

任何企业的创立、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一次次的融资、投资、在融资为前提。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的资金融通是现代化企业正常、顺利运转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高科技企业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风险高而且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融资特征。

一、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特性

(一)资金需求量大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序较低,而对资金投入的依赖程度较高。高科技的特性决定了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正式投产创造效益之前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而且生产的前期投入也普遍比一般的传统型企业大得多。从创新企业的崛起到形成一定的规模,都是以大量资金投入为先导,且投资规模从研究阶段到规模化阶段越来越大。三个阶段的融资比例大致呈现这样的关系,即研究阶段的融资:产业化阶段的融资:规模化阶段的融资,其比例为1:10:100。

(二)融资风险高

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从技术创新开始,而技术创新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决定了这一过程的投资具有特殊性,即投入的初始阶段只是净投入,后阶段继续大量投入之后才有可能产出,收益时间过程带有滞后性和极大的不确定性,使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表现为资金投入的风险性高,且风险极大,预期收益越大。

(三)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风险程度、收益状况、资金需求以及融资方式不同

任何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研究开发、创办、发展乃至成熟等阶段。西方的企业理论研究证明,企业的成长存在生命周期。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在企业规模、资金需求量及类型、市场开拓以及企业成长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不同,其融资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阶段以某种融资方式为主,有时是多种融资方式共用,企业不同阶段的风险不同,融资的方式也不相同。图2-1说明的是企业成长阶段的风险与资金需求量的变化。

研究与发展开业风险增加正常发展成熟

图 2-1:企业成长阶段的风险与资金需求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欧洲投资银行编,段永宽译:《创新:技术和金融》,中国审计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

1.种子期

这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阶段以研究开发为目标,其最终的结果是发明一项具有科学发明和再开发价值的高技术,尚不具备产业化的动作条件,一般不会带来经济效益。这个阶段主要存在技术风险,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小,一般由创业家自己解决。可能的资金来源有:个人储藏、家庭财产、朋友借款、申请自然科学基金。

2.创建期

是将研发阶段的实验性技术、产品或系统转化为适用产品和系统的阶段。这一阶段,技术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但这一风险逐步的降低。这个时候企业还是不能从产品销售中获得维持公司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但是企业在这一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生产设备,产品开发以及销售等,因此获得更大规模的外部资金成为公司发展的基本前提,融资风险成为此阶段重要的风险因素。又由于企业在这时候还没有过过经营记录,所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这个阶段,风险投资、天使资金以及大公司的战略性投入开始逐步增加,市场化的商业性资金来源逐步占据主要的地位。

3.成长期

这个阶段,企业的产品已经进入市场,潜力也部分的体现出来,销售收入和现金流量迅速增长,企业的技术风险已经大幅度下降,面临的主要风险已经转移到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此时,企业仍处于净现金流量为负值的亏损阶段,要扩大业务、增加设备,还需要融入更多的资金,以进行产品的完善和后续产品的开发。这个阶段,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开始较大规模地进入高科技企业,部分市场前进特别看好的企业已经开始能够利用股票市场进行早期的公司股票发行,商业银行在这个时候也会开始为这些企业进行债务融资。

4.成熟期

也称之为规模化阶段。这个阶段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分额,盈利额剧增,通过资金的经营形成了较大规模,风险也逐渐减少。项目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稳定现金流量、市场份额的公司。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进入规模化生产需要更广泛的产业资本投入,以获得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不过,在这个阶段,高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方面,除业务领域与传统产业有着较大区别外,其融资行为与传统产业并没有重大的差别。在稳定的市场份额和现金流量基础上建立的信誉使得项目公司可以更为广泛地利用成本更低的融资方式,包括发行公司债券、以更高的价格发行公司股票、商业银行更加优惠的贷款条件、更大的借款额度等。同时这一阶段中大公司对项目公司的并购或项目公司对其他公司的并购开始出现,并利用银行贷款或发行收购债券的方式获得并购所需要的资金。

(四)对外源性融资依赖性较大

如前所述,高科技企业的特性决定了这类企业的正式投产创造效益之前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便维持研究和开发工作,而且生产的前期投入也一般比传统企业大得多。所以,仅仅依靠内源性融资,靠自有资金积累难以满足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资金需求的巨大缺口只有求助于企业外部,靠外源性融资来解决。另外,在新的税收制度下,中小企业有的税收优惠取消了,而且作为民营企业又无法享受国有企业先缴后退的待遇,再加之部分税种的税额、税率上扬,征税范围扩大,企业的税负明显增加。除此之外,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也只会国家投资(一般只投资于公共设施和大型项目)实行零税率优惠,而用税收杠杆对非政府的投资进行限制。这些都使得中小高科技企业内源性资金来源极其有限,这就使得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外源性融资。

二、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缺口

根据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对北京、成都、顺德、温州四个地区的私营企业的调查表明:我国的私营中小企业在初创阶段几乎完全靠自筹资金,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队成员及家庭提供的,而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所占的比重很小。在创业后追加投资时,内部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在1995年和1998年分别为52%和62%;外部融资渠道中非正式渠道、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外部股权,包括公众股权以及公众债权市场所起的作用不大。这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非常大的缺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资本缺口和债务缺口。

(一)中小企业的资本融资缺口

我国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的创业资本主要是通过自我积累和群体聚集形成,其来源大多数继承家业、家庭朋友、个人投资商等,其自有资金有限。即使是合伙企业,其合伙资金也是有限的。高科技企业存在资本缺口的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近年来,一些股权交易的柜台市场和“第三市场”在一些地方出现,但是,由于政府过于担心这些市场的风险问题,以及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国家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法规和政策,关闭了地方的股权交易系统,取消了各类柜台交易。这使得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融资服务的渠道出现了闭塞。现阶段合法的股权融资渠道只有深圳和上海的两个股票市场。而证券市场目前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中小企业难占一席之地,不仅因为有严格的上市要求和审批程序,还要求能具备相当的实力。我国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而能在一级市场进行融资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国现有的市场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外源性资本融资的有效渠道。②风险投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本融资缺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可以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风险投资的特性决定了他在缓解中小企业资本缺口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风险投资仍不能解决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资本缺口问题。

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对“民间集资”采取不予提供法律保护的歧视性政策,给予商业契约基础上的一些资本融资活动常被看为“乱集资”,所以为新生的中小企业进行资本融资的民间渠道也因为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而十分不畅。

(二)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债务融资缺口

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在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要得到银行贷款,却是相当的困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债务融资缺口。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资金的重要性随之下降。对小企业来说,非正式渠道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部分份额趋于下降,而商业银行贷款增多。对大企业来说,商业银行贷款是第二重要的资金来源,仅次于企业留存收益。这似乎表明银行更支持那些相对成功的规模较大的私有企业。同时,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的拒绝率要大大高于大企业。

我国高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其中融资困难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制约着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和进步,融资难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全面地发展。因此,解决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合理发展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欧洲投资银行编,段永宽译:《创新:技术和金融》,中国审计出版社1993年版.

[2] 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年1月.

[3] 谢朝斌/董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载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4] 俞建国:《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11月.

[5] 赵昌文: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信用与融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企业融资农业科技 篇11

滦县是河北省典型的农业大县,为该省最大的花生生产县。同时,农业人口的比例始终高达82% 以上。该县也分布着多家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鉴于此,笔者就以滦县为例,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展开研究。

1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

笔者引用王建忠教授在其著作《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中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定义,结合河北省发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对省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具体认定标准,得出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为: 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从事或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主业,能够在研究开发方面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研究开发成果,或吸纳外来成果进行后续的技术开发或产品开发,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生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1]。具体认定标准为: 1) 企业当年的营业收入在2亿元以下; 2) 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20% 以上; 3) 企业上年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2% 以上,并具有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 4) 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 或创新集 成能力,且形成产 品或服务[2]。

2滦县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路径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滦县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问卷内容涉及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融资情况以及企业融资环境等方面。共发出问卷12份,收回12份,有效问卷1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为100% 。

截止到2014年8月底,滦县经省科技厅认定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共有12家,成立日期均在2014年之前。其中处在种子期的企业有3家,初创期5家,成长期3家,成熟期1家。现阶段这12家企业都存在资金短缺现象。

通过对滦县12家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发现,12家企业自创办以来最主要的融资路径就是包括自有资金、内部员工集资和留存收益等方式的内源融资。企业创办时内源融资额占总融资额比例60% 以上的企业11家。这是由种子期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能力较弱决定的。2014年以来内源融资额占总融资额比例60% 以上的企业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期的外源融资能力较种子期有所增强,成长期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外源融资能力,成熟期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外源融资能力较强。但由于目前的政策性和市场化融资环境都欠佳,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额仍然较小。

3滦县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3.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R&D( 研究与试验发展) 经费投入强度是指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国际上通常采用R&D经费投入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个县的农业R&D经费投入强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县现代农业的发展程度。滦县2009— 2012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一直只有0. 002% 左右, 而农业R&D经费投入强度更低。而农业部于2007年印发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2006—2020年) 》指出,到2020年,农业科研开发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提高到1. 5% 以上,可见滦县农业科研开发投入与目标有极大的差距,这与该县农业大县的地位极不相称。通过调查,有25% 的企业从未获得过省和国家的各类政策性基金,58% 的企业认为已有的政策性基金完全不能满足当前需求( 仅能满足10% 以内) ,仅有17% 的企业认为已有的政策性基金能满足当前小部分需求( 能满足10% 以上,50% 以下) 。这是由于滦县以及河北省经济基础薄弱,县政府和省政府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有限,以及有部分企业不了解相关政策或不符合政策列出条件和优惠范围所致。

3. 2银行借贷面临很大障碍

经过调查,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办时通过银行借贷方式获取的资金额占总的启动资金额的比例普遍都低于20% 。在对“当前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银行的信用审查过严( 11家企业选择) 、银行的抵押品要求过高( 8家企业选择) 和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7家企业选择) 。原因: 一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体系针对的是所有类型的企业,还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 二是传统商业银行贷款必须要求相应的有形资产作为抵押,而种子期和初创期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形资产规模小,主要资产是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 三是我国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担保机构数量少,担保基金规模小,难以满足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业务需求[3]。

3. 3风险资本供给不足

关于“当前风险投资在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上发挥的作用”调查的结果是: 75% 的企业从未接受过风险投资,17% 认为作用很小,仅有8% 认为作用很大。导致这个结果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农业高新技术领域风险资本的来源渠道非常单一,仍然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和银行的政策性贷款,而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数量极少。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农业具有附加值极低、比较利益低下和供给调整滞后于市场等弱质性,在市场和利益驱动机制作用下,风投行业对农业高新技术领域往往存在一定的“歧视”。

3. 4资本市场融资困难

在对“企业目前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难易程度”的调查中,12家企业中只有1家企业已在石家庄股权交易市场上市,其余11家均未上市。11家企业中有7家认为十分困难,3家认为困难,1家认为比较困难,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对其原因的调查结果,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缺乏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市场( 11家) ; 主板市场对企业规模和财务状况要求较高( 10家) ; 程序繁琐,无法及时满足资金需求( 9家) 。对于当前我国创业板市场来说,规模仍然较小,上市条件( 包括主体资格和上市要求) 对于绝大多数处在成熟期之前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仍然较高,而且从企业改制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到正式发行与上市要经过6个程序,其中从通过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到最终挂牌上市一般都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整个上市程序的时间跨度会更长。资金的严重滞后对于急需资金进行研发、大规模生产和市场试销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3完善滦县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策略

3. 1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3. 1. 1滦县政府应申请扩大河北省相关财政资金的规模以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技术创新基金为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初始规模为1亿元,是一项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其通过支持创业投资发展,增加创业投资资本供给,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基金是一种引导性的省财政专项资金。其通过贷款贴息、无偿资助以及资本金注入三种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两者对于创业投资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引导作用。但两者的总体规模仍然不足,无法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因此,省政府应不遗余力地扩大该类基金的规模。

3. 1. 2专项研究设立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扶持资金为了推进滦县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必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更好地为县内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县政府非常有必要在已有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财政资金基础上,加快专项研究设立支持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如设立县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该资金应每年从县财政科技经费支出中按照一定比例划拨。例如,湖北省就于2010年9月20日成立了国家首支生物农业创投基金,用以重点投资高科技农业、生物农业等项目。

3. 1. 3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强农惠农的有效金融工具,始终立足于 “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定位。因此,其作为政府财政手段的延伸,应充分运用信贷杠杆,加大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具体应做到: 1)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的重大政策方针。大力发展涉农金融租赁、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种业发展基金等信贷支农的重点和着力点。2) 进一步深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规范的业务分类核算机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高效的决策机制。3) 切实履行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辅导职责。充分利用自身多年支农惠农的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经济金融信息,预测市场行情。对其财务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的运行进行必要的辅导,从根本上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4]。

3. 2改善市场化融资环境

3. 2. 1商业银行应设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推进金融创新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尽快设立和完善一套专门针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该体系应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除了对原有的企业偿债能力、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评估外,更应加强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技术人员素质以及科技产品的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全面和准确地评价出企业的信用水平[5]。

其次,商业银行应努力探索,进行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根据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强对新型贷款模式、服务手段和信贷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质押贷款等。

3. 2. 2健全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构建由政府全资担保机构、政府参股担保机构、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6]。同时,县政府相关机构应该对担保行业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证与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关的优惠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并且应当为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简化注册登记手续[7]。构建与监管双管齐下,逐步健全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3. 2. 3积极拓宽风险资本来源河北省于2001年2月15日注册成立的河北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是具有国资背景,专门面向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负责管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引导基金。为更好地拓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资本来源,公司应将该基金适当地向具备投资条件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机构倾斜。同时,县政府应对该类企业和风投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如采取税收减免、 降低税率和提高税收起征点等措施[8]。

3. 2. 4建立和规范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新国九条”———《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 场健康发 展的若干 意见》,提出了在2020年建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 “加快建设多渠道、广覆盖、 严监管、高效率的股权市场,规范发展债券市场,拓展期货市场,着力优化市场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实现发行交易方式多样、投融资工具丰富、风险管理功能完备、场内场外和公募私募协调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9]在“新国九条”的指引下,为了更好地为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县政府首先应重点扩大创业板市场规模,进一步降低创业板上市条件,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同时,优化创业板市场制度安排,简化新股发行审批程序,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其次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债券发行机制,丰富适合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债券品种。最后要稳步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 根据该县金融市场的特点,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拓展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10]。

参考文献

[1]贾敬敦,王建忠,孙晓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2]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2013-08-18)[2014-09-17].http://www.hebstd.gov.cn/banshi/tongzhi/kejiting/content_96831.htm.

[3]张子成,蔡熙华.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河北金融,2012,33(08):9-11,38.

[4]余可成.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涉农中小企业融资上的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5]姚江飞.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6]胡艳辉,路剑,贾小卫.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J].特区经济,2010(11):74-76.

[7]游春,胡才龙.关于对完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1(12):34-37.

[8]董文杰.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9]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4-05-09)[2014-09-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5/09/content_8798.htm.

上一篇:标量分析法下一篇:有效的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