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业融资之道(精选8篇)
高科技企业融资之道 篇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科技企业对于“科技兴农”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与产业化的推进均离不开农业科技企业, 农业科技企业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与促进作用。但是,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并不理想, 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与我国传统的经营体制密切相关。鉴于农业科技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 政府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将其视为了一个非盈利性组织, 对其经营活动实施了过多的干涉, 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 农业科技企业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而农业科技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更是使其雪上加霜, 发展状况十分不理想。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应对之策, 以期为我国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加强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上存在严重的 问题
就我国目前科研院所与农业科技企业的财务关系而言, 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为科研院所对农业科技企业实施“一级核算, 一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即科研院所负责管理农业科技企业全部的财务活动。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 农业科技企业的财权、财力过度集中于科研院所, 对科研院所的依赖过大, 企业的自主权较少, 缺少理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独立自主经营的要求相背离, 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第二种为科研院所对农业科技企业实施“二级核算, 二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即科研院所与农业科技企业之间仅是一种财务报表关系, 农业科技企业是完全独立的。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 农业科技企业的财权、财力又过度分散, 放权过度会使科研院所对农业科技企业失去控制, 容易造成违法违纪行为的出现。
2. 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普遍不足
目前,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普遍不足, 未能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保障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仅将财务管理作为财务会计部门的一项职责, 未把它提高到应有的认识高度。农业科技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长期战略决策、投资决策以及短期发展计划时, 往往不会征询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见, 即便进行了循例性的调查, 一般也不会加以特别的重视。此外, 农业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组织相关人员搜集管理决策所依据的信息时, 一般会以供销人员为信息搜集主体, 且未指定规范的信息搜集处理流程, 造成供销人员在搜集市场信息时普遍会采取偶遇式的搜集方式。管理人员对于供销人员搜集到的市场信息与企业本身的状况一般也不会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 在进行决策时仅是凭借以往的经验, 虽然这种决策过程一般较为迅速, 但却极不科学。决策程序的不规范, 决策所依据信息的不准确, 很容易造成财务上的不可行, 决策失误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3. 农业科技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存在败德 行为
政府部门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 制订了一系列惠农助农政策, 其中很多均涉及到农业科技企业, 包括财政拨款、税率优惠等。一些农业科技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存在严重的败德行为, 他们为获得更多的税后利润, 管理人员会伙同财务人员, 通过采取多列免税收入、多列支科研费用等非法手段, 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纳税额。同时, 一些农业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还会利用各种手段钻空子, 如任意扩大开支标准、盲目投资、滥发实物奖金等。这些败德行为会给农业科技企业带来很多隐患, 极有可能发生税务风险、财务风险。
4. 农业科技企业成本核算方式不合理
与市场上其他类型企业不同的是, 农业科技企业从某种角度上讲产权、财权并不完全独立, 较多依赖于科研院所, 由此造成资金虚化、费用虚化、人员虚化、财产虚化等一系列问题。如一些农业科技企业在借科研院所的周转金时不计应付资金占用费与应付利息; 长年耗用科研院所的水、电等而不交水电费; 对于应付职工薪酬不计相关成本, 不对科研院所为其垫付的人员经费进行返还; 使用科研院所的科研设备不计提费用等。由于成本核算方式不合理, 导致农业科技企业成本不确切, 盈亏不实。
5. 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未能充分发挥 作用
目前, 农业科技企业业务内容的单一性直接导致了其财务管理内容较为单一, 财务管理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财务管理权利高度集中。对于很多农业科技企业而言, 财务控制是其财务管理活动的唯一内容, 未能全面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此外,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普遍缺少对内部财务人员的监督机制, 未能对内部财务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由于缺乏对财务人员的监督, 使得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混乱, 直接导致账目混乱不清, 甚至出现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失真现象, 对企业的决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6. 农业科技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 要求
财务人员在任何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 可以说, 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财务人员所决定。但是,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财务人员很多均是应届大学毕业生, 他们虽然在大学阶段学习了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 但是实践经验却十分匮乏, 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之道
1. 明确财务关系, 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农业科技企业应明确自身与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关系, 即被领导与领导关系, 因此, 其财务会计工作应由科研院所财务主管部门统一领导, 并接受科研院所审计部门的监督。对于转产、技术改造、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等重大的财务活动, 必须在得到科研院所的批准后才能实施。此外, 定期向科研院所上报会计报表, 把向科研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人提供经营活动的财务资料作为农业科技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农业科技企业应实施 “独立核算, 分级管理”财务管理体制, 践行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 使其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真正实现自负盈亏, 自主经营。
2.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要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管理层首先在思想上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3.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 对于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序制定与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意义重大。良好的职业操守是任何一项工作得以顺利进展的前提。因此, 农业科技企业要积极采取各种手段, 加强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首先, 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 通过学习政府部门制定的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身修养, 绝不参与、策划财务舞弊, 也绝不威逼、利诱企业的财务人员实施财务舞弊行为; 其次, 管理人员还应向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普及思想道德的教育, 杜绝财务舞弊的发生。
4. 加强成本核算, 严格成本管理
农业科技企业应积极更新成本核算方法, 制定严密科学的程序, 明确成本核算对象与成本核算项目,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对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同时, 还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指标, 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考察, 对企业内部每个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 使企业与每一生产环节的责任人共担风险, 共享收益。最终达到严格成本管理,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促进经济效益的目的。
5.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全面发挥财务管理部门 的作用
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财务制度, 是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科技企业唯有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财务的基础工作, 才能有效使用资金。这就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制定, 用制度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责, 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全面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同时, 农业科技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还应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与 《会计法》, 保证其财务管理流程的科学化与正规化。
6. 不断更新知识, 促进财务人员素质的全面 提升
农业科技企业要对本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 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应在本企业的财务部门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等现代信息手段, 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记账、算账工作中解脱出来,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运用其所掌握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会计手段, 为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同时, 还应对财务人员进行积极引导, 使其转变思想观念, 热爱本职工作, 树立服务意识, 努力钻研业务技术, 不断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爱珠.浙江省中小型农业科技企业应对融资难的新机制研究[J].南方农村, 2010 (01) .
[2] .吴丹.浅议科研单位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J].现代物业 (中旬刊) , 2010 (07) .
[3] .敬洋.加强中小型农业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 (01) .
[4] .岳德荣, 郑玉亭, 赵国辉.论农业科技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 1997 (10) .
高科技企业融资之道 篇2
“春江水暖鸭先知”,鏖战在市场一线的民营企业,其市场敏锐性要比其他企业来得更早也更灵活。在东莞“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这一全新定位下,广东中天集团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实现了从地产开发商到园区建设者的业务扩容。中天集团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未来的规划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独家专访了中天集团总裁张宇凯,以期探寻一个转型样本。
《中关村》:您怎么理解东莞新的城市发展定位?从什么时候开始,您感觉到公司必须要在业务方向上扩容?
张宇凯:作为“世界工厂”,东莞的制造业举足轻重。尽管在转型升级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侧重,但东莞的发展绝不能离开制造业,一定要保住这个“根”。只有保住这个“根”,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产业链就能存在。
但是我们也明显感受到,近年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莞已经遇到发展瓶颈,未来产业升级的趋势肯定是向低劳动力、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历史也已证明,人类社会每一次大的产业革命都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两者融合催生了产业经济的新发展。作为广东省“科技·金融·产业” 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东莞切实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推进科技与金融、产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园区创新平台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正是洞察到这样的发展动向,中天集团早在4年前就开始调整业务发展方向,成立中天万城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门运营产业园的投资建设。
事实上,在过去十年间,东莞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外贸出口形势就不断发生一些不太利好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并不能按照以往的思路开展业务,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作为民营企业,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随着市场的变化情况来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
怎么调整?这还得根据企业的优势来定,既要依托原有的渠道,又得整合新的资源。中天集团是做传统房地产起家的,也开发建设了很多商务酒店和商业街,土地开发建设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在东莞乃至广东省的新市场情形下,我们还得整合科技和金融资源,才能让原有的优势焕发新的生机。
《中关村》:作为东莞最早转战产业园开发建设的民营房地产企业,中天集团赶上了全国产业园开发建设的大潮。在这波浪潮中,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遇到了哪些挑战?“科技·金融·产业”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合发展?
张宇凯:中天集团从传统地产商扩容产业园的投资和建设,的确遇到了重重困难。困难主要源于我们对产业园投资建设的理解。我们不是把产业园投资建设当作一件事情来做,而是把它当作事业来做。这就要求很多配套要跟上,在吸收新人才、管理新团队等方面跟做地产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它的上游模式完全有别于传统地产开发建设。产业园面对的客户跟地产项目面对的客户也完全不一样。所有的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新就意味着挑战,意味着困难。当然资金方面的困难尤为明显,做地产项目的时候,可以先自己拿一点钱出来,然后去做开发贷款,但是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完全不一样,得自己先掏很多钱。
在很多具体的技术性问题上,产业园的投资建设跟房地产也不一样。产业园是给企业用的,首先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在基建、环境等方面跟建一栋商品房完全是两码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搭建服务平台。以前我们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现在我们要整合园区、高校、政府等多方面的资源,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也在摸索新的解决方案。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我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我们将会赢来大的发展机遇。
我觉得“科技·金融·产业” 这三者要更好地融合发展,还是要发挥平台的作用,既要有技术性平台、金融性平台,也要有符合企业各方面需求的服务平台,再通过一种机制将这些平台连线成面,实现价值最大化。
《中关村》:对于投资建设产业园来说,理念很重要。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各类产业园中,中天万城的差异化体现在什么地方?
张宇凯:其实投资建设产业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贴合企业的需求。而企业的需求最终还是归结到人的需求。很多人会说满足企业的需求很简单啊,企业要什么就给什么。但是我认为,重点在于满足企业里边的人的需求。所以我们在产业园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遵从“生态”理念,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有时为了保留一棵树,我们会更改施工方案。比如我们投资开发的联科国际信息产业园,地处生态优美、风景如画的水濂山下,交通便利,配套齐全,作为东莞市重要的造星揽月工程,定位为高端信息产业聚集区、科技企业创新平台。为此我们提出要打造“风景里的生产力”,这其实就是“生态”理念的体现。
满足人的需求,最主要的还是配套服务。我觉得在满足人的需求方面,中天万城足够灵活,企业的需求,可以商量着来,很多的创新举措就体现在这里。比如前一阵子有一家中小企业要入驻园区,但碰到融资难题,我们就为这家企业找到当地的农村商业银行。为什么在众多金融机构中选择农商行?因为它们也很灵活,很多事可以商量着来。我想,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可以算是我们的差异化之一。
《中关村》:园区建完之后,招商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难点会在哪里?全国那么多的园区,企业为什么要选择你们?
张宇凯:其实在前期的招商过程中确实碰到过一定困难,后来我们把自己的特点想清楚了。企业之所以选择我们,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市场。东莞有产业链上重要的制造环节。所以我们现在所选的企业很多都是东莞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以及部分从广州、深圳迁过来的企业,当然也有少数全国其他地方的企业。
相比深圳和广州的高地价和高房价,东莞的企业运营成本会低很多,而且东莞的交通非常便利,高速40分钟到广州,60分钟到深圳;东莞虎门高铁站,对接京广高铁线;航空40分钟到达深圳机场、50分钟到达广州机场、90分钟到达香港机场……运营成本的降低加上园区的灵活服务,是吸引外地企业落户我们园区的重要原因。
nlc202309041909
另外,东莞也逐步形成了人才聚集地,能够借力到深圳、广州、香港、澳门,甚至台湾。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吸引了一部分北京的企业入驻我们园区。北京的企业主要考虑的是在成长过程中要开拓南方市场。像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就把他们的一些企业带到我们园区。借助战略合作伙伴的力,我们的招商会越来越顺利。
《中关村》:当全国很多园区都在向中关村要资源的时候,我们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张宇凯:中关村的园区服务体系是很成熟的,在科技资源和平台服务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这些园区如果完全依靠中关村也不行,最主要的还得依托南方的产业链,依托东莞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基础及劳动力基础,这些是我们园区未来成功的基石。东莞是一个非常好的外贸转型升级出口大市场,国内很多企业都要跟海外市场对接,东莞有特殊的市场竞争优势。
《中关村》:在联科国际信息产业园,正在建设一个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基地,未来有什么样的运营规划?
张宇凯:建设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基地的消息一经公布,很多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反响特别强烈。在他们看来,基地拉近了他们与中关村的距离,打通了一条直通中关村的路径,可以更接近国内最优秀的高校,更接近国内最优秀的科技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便捷。我们未来要在中关村的一些园区里建园中园,把我们园区里成熟的企业带进中关村。
《中关村》:时下,互联网思维已经给传统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在产业园的建设与运营方面,有没有互联网思维的尝试?
张宇凯:我们现在还只是在关注,真正运用的还不是很成熟。但是有一点,我非常鼓励团队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问题,特别是跨界问题,挖掘传统产业新的价值亮点。地产行业现在也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将文化、科技与地产进行融合,用文化、科技等一些手段来使产品跟别人不一样。最近我们和万科地产谈了一个合作,就是文化和商业融合的新型地产项目。这样的例子很多。
《中关村》:很多民营企业家做到一定程度后,都会有一种疲倦感,有人会转行,有人会卖掉企业,是什么让您坚持到现在仍保持创业时的激情?您心中的梦想是什么?
张宇凯:从1999年做企业到现在已经15年了,这么多年,我做事情的原则是不太愿意长期做模仿者,会有自己的追求,希望做得比人家好一点,算是务实型的创新吧。
我有过很多梦想,但是近年来,想得比较多的问题是,如何在企业里培养出更多合伙人!为什么要培养更多合伙人?我认为每一个企业,未来能否做好,还是要靠人,企业能否基业常青,也是靠人。如果能培养出更多的合伙人,我自己会很轻松,企业也能够持续创新,这是我的梦想。
只有圆了员工的梦,我的梦才会落地;员工没有圆梦,我也只能永远做梦。
高科技企业融资之道 篇3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和科技一体化衍生创造力的过程, 既包括文化领域的科技建设, 也包括科技领域的文化建设;既作用于文化创新, 也作用于科技创新, 更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2年, 我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 文化科技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既是政策问题, 也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文化科技融合, 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撑。本文通过回顾文化科技融合的研究现状, 认识到现有理论研究的相对不足。并从科技伦理的视角对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进行比较研究, 进而对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路径进行思考。
一、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相关研究述评
目前国内文化和科技融合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但通过梳理不难发现, 对于产业现状的描述性研究和对于指导政策的解读占据了绝大多数, 基于某种理论角度对文化科技融合问题进行探究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1.现状研究较为丰富
对文化科技融合的现状研究较为丰富, 大体有以下两类成果。第一类为政策解读类型。王志刚的《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 (《求是》, 2012年02期) , 对十七届六中报告中关于文化和科技融合部分进行了解读。第二类为经验—对策型, 即对某一区域、某一行业的文化科技融合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 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杨凤、张兵和侯元元的 《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影响要素分析》 (《中外企业家》, 2014年18期) , 通过定量分析辽宁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影响要素, 发现辽宁省在科技储备及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存在不足。张晗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下的美国数字出版业》 (《新闻界》, 2013年20期) , 对美国出版产业由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的文化科技融合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并提出了可供我国出版行业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借鉴之处。
2.理论研究相对不足
理论研究方面, 有研究者从经济学理论出发探讨文化科技融合问题。彭英柯、宋洋洋《文化科技融合理论研究———基于产业融合机制角度的分析》 (《经营与管理》, 2013年08期) , 从产业融合理论出发, 将文化科技融合的形式分为生产方式进化型和产业分工异化型。尹增宝《文化和科技融合新范式———文化科技产业园理论探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 从产业集聚角度探讨如何发展文化科技融合。
事实上, 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止是产业的融合, 对文化和科技的关系进行学理探讨, 是研究文化科技融合路径的理论基础。目前国内把文化科技融合的哲学理论基础和操作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研究较少, 有代表性的只有刘平中、李后卿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关系探讨》 (《社科纵横》2014年09期) , 本文尝试从科技伦理的视角对此进行分析。
二、科技伦理的视角
科技伦理属于应用伦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 伴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而产生的伦理反思, 是科技实践不可缺失的内在要素。在科技伦理的诸多研究内容中, 关于文化和科技的关系, 即文化如何规范科技, 科技如何丰富文化的内涵等方面, 为我们观察、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
1.科技伦理的主要内容与历史演变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并称, 许多新兴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 因此需要把科学和技术并称, 方能研究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关系。科技伦理主要涉及科技活动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科技伦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共同体内部的伦理问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与良知、科技对社会伦理的冲击、科技对文化内涵的丰富、科技转移中的价值与文化冲突等。重点探讨科学研究是否应该有禁区, 科技能否解决所有问题, 科技中的人文关怀等问题。
简单溯源, 当代科技伦理缘起于科技共同体的研究伦理, 主要用于探讨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然而随着科技发展进步, 科学技术成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们开始对科技的价值进行讨论。同时, 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越发严重, 又引起了人们对科技更加深刻的反思。对科技价值的讨论和负面效应的反思, 使文化和科技交汇于科技伦理之中。
2.科技伦理中的文化和科技关系
科技伦理的本质是反思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提倡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关怀, “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人性价值”。在实现这一作用时, 科技伦理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文化和科技的关系。
(1)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关系。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产物, 它的所有属性都具有文化属性。英国学者斯诺在上世纪50年代末在剑桥演讲《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指出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立起来对于社会是一种损失。事实上, 两者同属于文化的子类, 都拥有文化的一般属性, 即“表征人的智力和心灵发展水平, 反映人性的本质和才能, 体现人对自然的认识关系”, 科学的发展方向往往受到同时代人文文化的影响;反过来, “科学的人文目的又使得科学的进步转化为人文文化的发展动力, 推动着人文文化的革新”。因此,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 科技丰富文化内涵。现代科技的文化内涵与对自然的理解和控制两个基本动机有着密切的关联。用历史的眼光审视, 科学文化对客观主义的发展, 冲破了宗教文化对思想的禁锢;在现实生活中,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和文化理念的变革, 使工具理性成为创新文化的基石;社会发展进程中, 技术上的有效性超越认知上的真理性, 成为科技最受重视的价值, 也塑造了民族国家把技术视为综合国力象征的观念。
(3) 文化规范科技活动。科技伦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以伦理约束、规范科技活动。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准则。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曾说, “有两种东西, 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 不断增长, 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道德伦理作为广义文化的一种, 对科技有重要的约束作用。从工业化到全球化, 科技已经成为重要的支配性力量, 因而需要人文批评和价值追问, 对科技活动权力进行监督, 践行“尊重与无害”、“客观与福祉”、“责任与审慎”、“公正与关怀”、“自由与机会”等科技伦理原则。
三、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国际比较
纵观当今世界, 许多国家将文化艺术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文化和科技融合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科技伦理为观察这一潮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这一视角下开展国际间比较研究, 不难发现国内文化科技融合存在的不足之处。
1.美日等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现状
文化科技融合正在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 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将文化科技融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近代以来的三次工业革命, 充分体现了科技对文化形态演进、新型文化业态形成, 以及文化繁荣发展的作用。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信息经济, 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 在美日等国家体现的尤为突出。
(1) 政府政策与实践成果。纵观美日等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充分将科技运用于文化产业的内容挖掘收集、传播手段拓展、消费方式丰富之外, 通常着力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以保护电影、漫画以及动画的知识产权, 促进内容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鼓励创意, 重视创意人才培养, 形成创新创意的文化氛围;美国电影实行了严格的分级制度等等。在此背景下, 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 是仅次于军工产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美国几乎在各个科技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其网络传输、通讯卫星、数字电视等高科技的运用, 使其文化得以在全球传播, 文化产业也因此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例如1993 年迪斯尼公司在文化娱乐上由于高新科技的应用, 在短短的四年内, 其年收入就由8.5亿美元增至22.5 亿元。英国亦是将数字通信等领域的优势应用于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日本在20世纪后期, 开始转向文化立国, 目前日本动漫和游戏产业在约占国际市场规模的30%, 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强国。日本最主要的做法就是重视设计理念, 创作出一批结合民族特色又具有国际风格的文化科技产品, 内容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的重要支柱产业。
(2) 蕴含的科技伦理思想。美日等国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普遍以市场为导向, 以法治保障竞争的公平, 体现了文化对科技的规范和指引, 彰显了科技伦理中一些实践性原则, “尊重与无害”、“客观与福祉”、“责任与审慎”、“公正与关怀”、“自由与机会”等伦理原则也蕴含其中。
值得强调的是, 在通过文化商品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他们更加重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观渗透。尤其是科技的迅猛发展, 辅之以娴熟的资本运作手段, 美日等国家巧妙地将价值观融入到文化产品和服务中进行输出, 撇开价值观本身且不论, 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重视价值诉求也充分体现了科技伦理思想。
2.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有着较好的支持政策, 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1) 政府政策与实践成果。2012年, 中宣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 《纲要》充分强调了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引擎作用, 并指出要增强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纲要》对“十二五”末、“十三五”末国内文化科技工作设立预期水平。其中, 到2015年末, “……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要明显提高…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推动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20年末, “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文化和科技融合日益深入, 已成为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科技融合建设在网络媒体、网络游戏、新闻出版、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文化装备、创意设计、数字音乐、旅游休闲、艺术品创作与在线交易等产业都取得了重大发展。文化科技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一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得到了发展, 成为地区经济的新增长驱动。同时, 文化科技融合在公共文化事业领域也取得了广泛应用。
但也应该注意到, 在我国的文化科技融合进程中, 对内容的挖掘和整理严重不足, 优质的内容型文化企业缺乏;与此对应, 过于关注新技术的开发。这就导致一方面众多的新技术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只在存量的内容上重复竞争性应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不高、缺乏能够游走于文化和科技两端的人才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 蕴含的科技伦理思想。从我国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实和支持政策走向来看, 科技对文化内涵的丰富是科技伦理在文化科技融合中的主要体现。文化产业由于其创新密集型产业的特性, 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 因而其工具理性是文化科技创新的直接观念来源。同时, 科技作为文化传承和信息传播中的载体, 特别是三网融合的普及, 催生了文化科技融合的新领域, 科技的价值得到了格外的关注和重视。
3.中外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对比分析
上述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中外在文化科技融合的现状和科技伦理思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政策和实践层面上,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 现有的硬件设施和指导政策足以支撑我们追赶与发达国家在文化科技融合之“术”上的差距。然而,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 多集中于科技对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升级的提升作用。过分强调科技的作用而忽视文化的作用, 造成了我国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在文化科技融合之“道”上存在差距。
正如我们所感知, 《诗经》中“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所闪耀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并不受竹简、宣纸或者电子屏幕的等传播技术的限制。而缺少文化底色的科技产品, 硬件再强大也只能是机械零件的堆积;只有凝聚了人的设计和意志的科技产品才能成为消费市场的宠儿。苹果公司的电子产品之所以可以刮起全球旋风, 不光是其技术的先进;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 促进了制作技术和工艺的提升, 体现了文化和科技的完美融合。
四、科技伦理视角下的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路径思考
科技伦理视角下的文化和科技的关系充满了辩证色彩, 为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重视文化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指引
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内容与科技的融合。在科技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内容永远是王道, 科技是工具。正如如果没有人文文化, “科学就会沦为一种脱离人性之根和生活之源的科学”, 这样的科学长久看来必将失去生命力。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科技创新。科技伦理强调文化对科技的规范和指引, 这种规范和指引, 首先是提醒我们科技创新要依托于文化的特性, 科技创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文化产业链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文化内容随意的进行所谓的科技创新, 甚至完全改变了内容的本质。其次, 从政策制定角度, 就要求政府一手抓内容型企业的扶持, 一手抓能够支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扶持, 需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内容和科技之两轮都均衡转动方能真正推动文化产业快速驶上转型升级的大道。此外, 在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进程中, 我们需要对科技进行经常性的伦理反思, 重视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在内的文化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指引, 这应是文化和科技融合题中应有之意。
2.以科技促进文化传承和传播
科技对人类文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曾经指出, 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 改变人的生活, 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科技不可避免带来负面影响, 但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解放性力量。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发动机, 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伴随着丰富文化的内涵和传承传播的手段。文化科技现已成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生产要素, 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
中国文化资源丰富, 现代科技丰富了文化传承的手段。“数字圆明园”项目运用AR、VR、3D等技术, 在移动终端为游客提供景点再现还原和相关历史文献、影像资料等数据, 就是科技应用传承文化的典范。现代交通与信息通信技术使人类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科技的进步还不断改善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云服务技术让文化的表达更具有张力、传播的范围更加延展。
3.以人为本的文化科技融合之路
“以知识和行动增加公共福祉, 乃至推动人类社会的和平、进步与发展”, 是科技伦理的福祉原则。这就客观上要求任何科技的手段都应当接受伦理文化的规范, 坚持人类福祉最大化的科技伦理原则。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往往会带来人的失落。科技伦理重视人的价值, 启示我们文化科技融合需要以人为本。
在2014年举行的乌镇国际互联网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 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互联网的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确实, 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科技融合产品的传播载体和融资、交易平台, 而为广大人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事业, 也正借助互联网实现着文化科技的融合。提升文化科技融合的水平, 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更离不开文化和道德的指引与规范。
文化是人类文明活动的表达。科技活动作为人的实践活动, 应当与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和发展目标相契合。所以, 无论从广义文化的内涵来看, 还是从科技的人本特征来看, 以人为本都是科技伦理对文化科技融合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参见《海淀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报告 (2012年) 》.
[2]刘大椿.在真与善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万小龙等.科学本性与人文精神——科学技术中的人文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4]郝苑.论科学的人文目的[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 (6) .
[5]杨凤, 贾山亮, 陈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国际经验[J].商业评论, 2014, (18)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科技司.《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发展与规划》[J].艺术百家, 2011, (1) .
[7]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动力[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企业之道 篇4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发展资源, 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 作用巨大。客观存在的企业文化资源, 只要管理者认为它对企业有用, 便可以长久地使用。企业文化资源不会因为使用它的对象多少, 或者使用频率的高低而耗竭。相反, 企业文化资源使用的人越多、频率越高, 还会促进这一资源数量上的增长和质量上的精进, 甚至产生新的文化特质。企业文化精髓被越广泛的企业人所认同和实践, 就越显示企业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对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因子来说, 除非企业遭受重大变革, 否则, 它将长时间地存在并作用于企业和企业人, 并且一般情况下会显现出递增的特点, 也就是企业文化资源的自我良性繁殖的特点, 人们会不断丰富它、发展它。
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利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而且是达成更重要目的的手段, 但对很多高瞻远瞩的公司而言, 利润不是目的, 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水和血液一样, 这些东西不是生命的目的, 但是, 如果没有它们, 就没有生有了道就有了命。利润之上的追求是什么?那就是一, 有了一就有了企业的“生存之道”——企业文化。一切。资源是会枯
但是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 竭的, 唯有文化才
会生生不息。
“利润之上的追求”不明确、不具体, 动辄就是空洞的大口号。大部分的中国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教派般的文化”指的是伟大公司所具有的共同价值观, 这是中国企业成为伟大公司的最大挑战。
企业文化是无形性的, 企业文化资源大多是以精神、理念等观念形态存在的, 人们可以认识它、理解它、感受它, 甚至可以用语言描绘它, 但无法确切说出它的物理属性, 如形状、长短、颜色等, 有的企业用“文化象征”来形象描绘, 如“铁人精神”、“狼文化”、“雪莲文化”等。相比于资金、人才、技术等企业资源, 企业在享用企业文化资源的时候, 感觉是隐性的、潜在的, 功效即便巨大, 往往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它对企业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之道 篇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而这一切都需要强化融资管理。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企业融资管理能力。
一、提升企业形象,拓展融资渠道
1. 提升企业形象
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形象,可以提升企业融资的成功率。中小企业要重视信用建设,提升自身的信用意识,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小企业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与银行、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良好关系,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争取银行信任,坚决杜绝逃废银行债务和挪用贷款等失信行为的发生,切实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为融资和企业的壮大创造条件。
2. 积极开拓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拓宽融资渠道,选择多种融资形式。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非市场的方式来融资,比如争取政府的公共资源。对于那些处于良好发展阶段且有良好前途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应积极与国内外的风险投资机构建立联系,寻找风险投资资金。中小企业应当加强其信息交流和商务沟通,从各种渠道,包括政府部门、咨询公司、银行等各方面获取信息,积极与国内外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交流,寻找其支持和帮助。
二、健全财务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
1.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核心。中小企业应该强化内部管理,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资产完整,减少舞弊现象。中小企业应该建立规范,透明,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同时积极建立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互换机制。没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利于企业的成本核算、资本运用、资产负债管理和财务预测等,也不利于企业融资。
2. 提高资金利用率
中小企业应注重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加快企业自身资金流转速度,从根本上降低融资需求。建立一个程序化的资金管理流程,明确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的重要节点,同时应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利于将整个资金管理流程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小企业不要过度预支资金,要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举债,将债务控制在安全值以内,尽早处置闲置资产。中小企业要建立准确高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要有严格的成本费用预算和审批制度,每一笔开支都要遵循经济效益原则,防止铺张浪费。中小企业节约出来的每一分钱,实际上都是企业自己的利润。
三、加强内部融资力度,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一种全员入股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一方面可以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可以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将全体职工的闲散资金积聚起来,发挥规模效应。对于组建股份合作制发展好的企业,则可以转化为股份制公司,直至最后争取上市,突破融资的障碍与瓶颈。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还可以克服中小企业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使中小企业走上开放式经营与管理,向最终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四、提升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 建立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中小企业要想顺利地融通资金,摆脱融资困境,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中小企业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打破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局面,确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彻底摒弃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中小企业必须做到经营管理规范化,多渠道地增加企业的资本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才能为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2. 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应着力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培育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要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规范行为,提高社会影响;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自身和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总之,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才能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地进行融资活动。
五、加大兼并联营力度,重视合作合资
1. 加大兼并与联营力度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单个企业的力量已渐显单薄,因而,一股重组与兼并的浪潮袭卷世界各地。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发展趋势,积极进行兼并或联营。通过兼并某些资金雄厚的企业,以解决其自身的融资困难,通过与其他实力雄厚的企业联营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2. 重视合资合作
企业生存之道 篇6
没有投资就没有发展, 投资是寻找新的赢利机会的惟一途径, 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 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融资困难的问题, 投资环境之恶劣也超乎人们的想象。企业投资当分外谨慎, 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变化和资金链的承受能力, 优先维持稳定。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原则之一即是“不熟不买, 不懂不做”, 对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在投资中切忌头脑发热, 要慎重考虑, 选出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急需的项目。将投资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主业领域集聚, 向优势职能部门和子企业集聚, 向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产业集聚, 做强做大优势业务、产业, 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 及时退出、清理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缺乏竞争力的业务和子企业, 退出非主业、低收益、缺乏增长潜力的产业投资。
巴菲特还有一句名言, “抓住灾难背后的投资机会”。在金融海啸袭击全球之际, 美国三大银行破产, 股市楼市油价大跌, 一些濒临破产的知名企业的收购价也低于以往, 此时出手能以低价收购优良资质的企业。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流动资金短缺, 如果企业自身实力允许、流动资金充足的话, 可以考虑并购优良资产。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风险与机遇同在。如果要进行海外投资, 关键是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 寻求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资源进行整合并购;重点应当放在实物资产上, 购买能源、矿产资源或者其股权, 甚至是土地资源、品牌资源、技术等。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惨痛教训已经证明, 对于金融资产, 不应该过多涉及。
降低投资风险最流行的一句话是:鸡蛋不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从企业角度而言, 企业不仅可以投资参股其他企业, 还可以放开股权, 吸纳股份。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就是股权高度分散化、社会化。现代西方的一些大企业, 股权占到5%左右就是大股东, 如诺基亚、西门子等信息通信企业, 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不超过5%。但现在中国的状况是, 民营企业大多是由家族企业成长起来的, 具有很强的家族特征。因此, 这些企业的股权结构在初期基本上是一股独大, 家族股权占绝对比重。这与现代企业发展趋势大相径庭。
放开股权、吸纳股份, 或参股其他企业, 把多个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 变一股为多股, 既是当下企业发展的良策, 也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
现金为王, 保存实力迎接未来
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发展最基本的保障, “现金就是生命”, 这不仅是华尔街的铁律, 更是所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必须秉承的永恒不变的真理。企业要生存就要看好自己的钱包, 高度关注现金流, 要尽量控制费用, 减少支出。
首先, 减少负债率, “手里有钱, 心里不慌”。负债率是指公司的总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 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 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是否正常的一个关键数据。多数企业的合理负债率水平应该在50%左右。一般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缺少资金的问题, 几乎家家都会有“外债”。在这次因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危机中, 那些负债率高的企业首当其冲, 特别是实施大规模并购的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困难, 往往因为无法继续从银行借到钱, 造成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或者是无力偿还巨额的利息, 而最终倒在了有息负债面前, 成为了本次经济危机的第一批牺牲品。这场金融危机, 让很多企业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现金对于企业生存的意义。此时, 保守式“低负债”经营策略则在本次危机中“大放光芒”——资产负债率偏低表明公司的财务成本较低, 风险较小, 偿债能力强, 经营较为稳健, 对于投资行为的态度比较慎重。事实证明, 实行这种策略的企业基本上保持了平稳的财务状况。
其次, 回笼资金, 增加收入。目前, 降价销售以尽快回笼资金已经是很多企业的选择, 房地产是最明显的例子。另一方面, 为缓解资金压力, 参股我国银行的国外战略投资者也纷纷抛售银行股, 以加快资金回笼。实际上, 国际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广阔的市场仍然是充满信心的, 而抛售银行股只是为了增强其自身的流动性, 是为了应付金融危机不得已而为之的非常措施。相对于回笼资金, 对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稳步发展优势业务和主营业务, 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收入, 并在此基础上, 采取多种举措, 增加企业现金资产。企业应认真梳理投资业务, 对增长潜力不大、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业务要及时退出, 可以通过股份减持、出售资产等各种渠道实现现金回流, 增加企业现金资产以用于优势业务。
第三, 尽量缩减开支。企业应当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 进一步细化预算管控, 落实责任, 严格控制非生产经营性支出, 严格落实费用考核指标, 坚决杜绝各种铺张浪费行为, 开展全员降本减费活动。
修炼内功, 引进人才提升实力
“中国智慧讲求四季养生, 如同企业在不同的环境里, 要做不同的事情, 这样才能应天之序, 天人合一, 健康成长。”与往年相比, 今年在许多行业都发生了由热趋冷的变化, 企业因此顿感日子难熬。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 不少企业显得无所适从。其实, 经济的不景气给企业提供了一个静下心来、修炼内功的好机会, 企业完全有可能借机增强自身实力。
所谓的内功就是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 并有能力赶超对手和抵御各类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的自身条件, 首当其冲就是企业的有效人力资源。平日里企业总有“一将难求”的困惑, 尽管企业知道内功是以人力资源为首要条件, 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市场环境下, 可用之材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当前,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企业的日子不好过, 很多原本是猎头公司关注对象的高级人才也面临失业的危险, 而在人才市场相对疲软的时候, 正是引进高级人才的最好时机。特别是欧美一些受金融危机冲击比较大的国家, 很多失业或即将失业的华裔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专才都有意回到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中国内地寻求发展。这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了良机。
对于管理型人才, 企业当利用其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验, 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变化的两大趋势:一是决策越来越“外部人”化。这就是“内部人”委托“外部人”经营和决策的“独立董事现象”, 用以解决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监督越来越内部人化。与决策“外部人”化相对应, 监督更加趋向从“内部人”中产生和行使, 以加强监督的有效性。正因为如此, 中外企业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国外企业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执行, 中国企业失败主要源自决策。我国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突出, 制约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引入外部高端人才, 有助于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对于技术型人才, 企业当利用其所掌握的先进科技资源和手段, 加快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体系, 掌握核心技术, 研发出具有高附加值产品。自主创新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 企业无论在什么环境下, 创新都能最大限度地化解企业危机、开拓市场、提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市场需求急剧减少, 使得中国外贸型企业雪上加霜。珠三角地区很多没有核心技术、以低价占领市场、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倒闭了;一些迅速改变以往来料加工和贴牌生产经营模式, 注重新产品自主研发, 掌握核心技术, 从而牢牢掌握市场和赢利主动权的企业, 很快走出困境, 得以持续发展。
塑造品牌, 开创企业新局面
品牌不仅仅意味着是一个标识性的东西, 它使企业能够获取超乎寻常的价值, 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 能够防御市场风险和维护自身权益, 因此, 品牌更是一种资源, 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地位。金融危机的到来, 不仅带来了压力, 更带来了挑战, 只有那些拥有品牌力量的企业可以笑对“人生”, 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故有人戏言, 潮水退去, 才知道谁在裸泳;危机到来, 才知道哪个品牌够坚挺。
在当前形势下, 企业一方面要考虑到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却要考虑做品牌的高额开支。因此, 企业应做的是继续塑造品牌, 同时缩减相应的开支。事实上, 企业做品牌并不是“消费”, 而是一项极其理性的投资。品牌是慢慢积累的过程, 做传播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能在短期内花大钱做了传播后就销声匿迹了, 传播要像挤牙膏一样, 不间断地慢慢投入。有的企业在做传播时大手笔投入, 开闸放水, 没有一个统筹规划, 大笔传播费用很容易一下子耗完。企业家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 认清做品牌就是在做理性的投资, 而且, 必须用投资的心态来控制品牌塑造的成本, 分析品牌塑造的相关收益, 学会如何在品牌塑造的问题上“花钱”,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 换来最大的产出。当前, 企业在品牌营销中缩减开支的手段也有很多, 比如, 可以取消那些原本对企业的营销没有多大帮助, 仅能满足管理层自娱自乐的项目, 本田汽车退出F1比赛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 还可以放弃不断推出新产品, 因为, 在经济衰退时期, 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已有和熟悉的产品, 而不想把金钱浪费在尝试新的品牌或新的产品口味上。
对于不同级别的品牌来说, 则存在另一问题:在经济繁荣时期, 消费升级, 不断向高端大品牌集中;经济危机时则消费退流, 原来相对集中的消费不断向中档品牌回退分流。因此, 经济危机对大品牌来说更多的是危机, 而对中小品牌、新品牌来说却是良机。但无论如何, 经济危机的关口, 也就是品牌创新的关键时期。对大品牌而言, 关键在于如何保有现有消费群体, 使其不向下流失。可通过加强服务、情感营销等手段稳固客户群。对于中小品牌, 关键是趁势加强营销、创新手段来吸引更多消费群。也许当前的投入无法马上变成销量, 但经济一旦回暖, 将获得加倍的回报。正如“定位之父”艾·里斯所言, “当别人束手无策只能等待经济回暖的时候, 正是一个企业开创新局面的理想时刻。”
战略转型, 从红海变蓝海、绿海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日益加剧, 中国企业已经进入长期调整期, 但当前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外部金融危机的叠加增大了企业转型的艰巨性。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 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企业经营方向、业务领域等事关企业前途和命运的战略性问题。对企业而言, 没有战略, 一切无从谈起, 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么甘冒风险实施战略转型, 要么坐以待毙终被市场淘汰。
借鉴近年来企业管理界流行的红海战略、蓝海战略、绿海战略等概念, 可以为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思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企业普遍通过低成本、差异化或专注于某一独特市场来提高经营效率及竞争力, 这被称为是以竞争为中心的传统的“红海战略 (血腥竞争) ”。蓝海战略则提醒企业家, 不要在自己熟悉的本业与同行恶性竞争, 而要以“价值创新”的方式开拓还没人进入的新领域, 面前就会出现一片蓝海;其实质是要企业改变战略思维, 放弃有限市场内的竞争角逐, 开创一个既有价值可图又没有过度竞争矛盾的市场空间, 从而获得持续的赢利性增长。毫无疑问, 蓝海战略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以创新代替对抗, 真正持久的胜利不靠竞争求胜, 而是靠开创自己的“蓝海”, 即开拓崭新未开发的市场空间, 并逐步发展成熟。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长寿之道 篇7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动力的源泉
企业文化,又称企业家文化。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下,经过企业领导者长期倡导,全体员工积极创造,一致认同,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目标愿景、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全部活动的灵魂和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是21世纪企业的现实要求和必须的追求,是新思想、新观念的最好体现,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提高员工和企业整体素质的力量源泉,是企业主体精神、团队精神、个体精神的最佳塑造,是企业的灵魂、信仰、旗帜、纲领、价值观、意识形态、共同愿景,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人文综合模式,是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我国正式提出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提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随着人们对企业文化的不断了解,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已经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为企业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比如,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长虹的“岗位爱国、产业报国”,它们的企业精神、核心理念、共同愿景,逐步成为员工的共识,成为员工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之源。
二、制度管理和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工程
企业文化属于管理范畴,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制度管理和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和基础工程。企业文化建设要发挥作用,关键是要形成与本企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行为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企业存在劳动纪律涣散、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等现象,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章立制,强化管理,用规章制度规范人、教育人、统一人的行为,使全体员工在各项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上岗、正规操作,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必须的。但同时,员工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不容忽视的。行为规范不仅表现为规章制度、准则等成文的规定,更多的则表现为传统、习惯、禁忌、时尚等不成文行为规范,它具有政治法律所不具有的积极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应力、约束力、凝聚力和亲和力,并体现企业的价值观、企业行为规范,内涵很深,外延很广,包含了规章制度、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员工纪律、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敬业精神、集体协作精神等。因此要教育、引导培育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通过文化的、道德的、精神的感召力,通过文化管理的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自觉地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企业的规章制度最终是靠人来执行,只有硬管理和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代言人”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总体的概括抽象的认识态度和评价,同时由企业行为创造的,是由社会舆论评价的,企业形象就是企业的“代言人”。
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企业精神、企业方针政策、企业管理水平、效率、信誉、设备、技术力量、人才阵容、资金实力、地理位置、产品(服务)质量、广告、商标、经济效益、福利待遇。良好的企业形象包括产品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外观形象、发展形象、员工形象等。企业形象一方面是由企业自行决定的,企业是自身形象的塑造者。比如,海尔提出的“三零”服务目标:产品零缺陷、适用零抱怨、服务零烦恼,决不让不合格产品出厂,一锤子砸出个“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的海尔名牌战略和市场效应。另一方面,企业形象来自内外部的客观评价。企业成员和社会公众是企业形象的鉴赏者。你的产品就代表了你的企业形象,你的服务就代表了你的企业的形象,你的一言一行就代表了你的企业形象。有一个事例,一名研究生到一家企业实习,在餐厅打饭的时候,服务员递给她一个拴有小红绳的饭盆,说这是你的。她不解其意,问服务员,为什么这个盆是我的,服务员回答:“因为你是回民。”这个研究生很受感动。这件事虽小,却体现了企业的关心和亲情,体现了文化的亲和力,体现了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企业环境氛围,以致后来一些企业高薪聘请她都不为所动。这就是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魅力之所在,这样的企业对内有吸引力、凝聚力,对外有竞争力、占有率,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应对NGO之道 篇8
那么, 企业要处理好与各类NGO的关系, 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 既然要和NGO打交道, 就应该全面了解NGO的基本类别和运作情况, 并分别予以考量。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除一些行业性的协会、学会外, NGO主要由慈善扶贫、环境保护、公众权益保护三大类别的民间组织所构成。虽然均属NGO, 但它们的宗旨、成员、组织架构和运作风格大不相同。即便是同一类别的NGO, 情况也千差万别。
对此, 必须全面了解, 认真研究, 包括这些NGO长期关注的领域、以往已有的活动和舆论传播的特点。从目前情况来看, 不少企业对慈善扶贫一类的NGO还有所了解, 但对环境保护、公众权益保护类别的NGO就知之甚少。这可能和这些NGO大多属于纯粹民间组织、有的甚至还未正式登记注册有关。但不要忘记了, 越是“草根”, 往往越能获得民众的广泛呼应。
其次, 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企业可以选择一些NGO, 主动沟通联络, 逐步建立起某种合作关系。之所以要有所选择, 乃是因为根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的NGO已达数千家, 全部覆盖, 既无可能, 也无必要。
而这种选择的依据, 一是考察某些NGO在其所属类别中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以及近年来的活跃程度;二是要考虑到企业和某些NGO的利益相关性, 包括企业经营领域和某些NGO关注话题的相关性。当然, 对这种相关性, 也应该以一种前瞻的眼光去考量, 切忌就事论事, 目光短浅。
事实上, 企业的经营活动固然需要某些NGO的理解和帮助, 而许多NGO要想长期进行运作, 也离不开企业在资金、工作条件乃至道义等方面的有力支持。这就使双方的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 并完全有可能取得“双嬴”的结果。
现在有些知名企业采用适当资助某些NGO开展工作的方式, 在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 深化了和这些NGO的关系, 应该说是一种颇有战略眼光的举措。这一举措的前提, 自然是企业本身的合法经营, 并能在慈善、环保、公众权益等方面担负起所应担负的责任。如果企业仅仅想通过资助某些NGO的方式来沽名钓誉, 或换取某种光环, 或逃避舆论批评, 则都是舍本取末的做法。
最后, 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眼下我国NGO数量既多, 成份亦杂。有相当一部分NGO采用的是比较松散的组织形式, 尚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 往往是个别负责人在起支配作用。换言之, NGO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 但其内部还有“意见领袖”。而这些“意见领袖”完全有可能出于个人的偏好, 或因为特定的利益驱动, 用某种片面性的言论来误导舆论, 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 甚至不能代表其所领导的NGO大多数成员的真实意愿。
指出这一点, 目的在于提醒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在与NGO打交道时, 应该多一份清醒, 多一份谨慎, 尤其对那些拟与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NGO, 必须认真考察, 深入把握, 从而知道平时该和什么人联络以及怎样联络。
同时, 企业既不要因为得到了某些NGO (其实很可能只是其某位负责人) 的倾力支持和捧场而沾沾自喜, 也不要因为突然受到某些NGO偏激的批评指责而惊慌失措。这类批评指责, 往往并不能代表社会公众的呼声, 充其量也只是这一NGO部分成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