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通用12篇)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 篇1
课程资源又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1]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必然要以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前提,否则,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规定了中小学的具体教学内容,使得各学科的教师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按部就班的上课便可。这种统一规定体现了教学大纲的严谨性与系统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弊端。比如:就某一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说,对于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由于其教学条件匮乏,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小学,这种考虑了国情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则意味着低标准。另外,由于教学内容已经事先由国家规定好,也就是说在课程资源已经被固定的情况之下,教师们大多只是充当知识传递的媒介,而很少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表现出其主动性与自觉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千篇一律,缺少创新性,其后果便是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鉴于对我国学校教育的现状调研,以及对发达国家教育体系的慎重考察,我国于2001年开始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大规模的新课程改革,而课程资源作为教学的重点,也成为了改革的重中之重。就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而言,由于其教学环境的特殊性,教学视野的广阔性,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来源更加广泛,其中尤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资源最为丰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之中,每个民族都积累了丰富的传统体育资源,并且这些项目各具特色。很多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并不仅仅意味着挥刀舞剑,它们在更大程度上代表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蕴含着本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必须要将这些历史文化完整的传授给世世代代。[2]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一方面主要是依靠民间艺人,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项目的教学来实现,总的来说,通过学校体育教学的途径是发展的主流,因为民间艺人毕竟只是少数,而且它们的工作毫无系统性与组织性。这些年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并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学校体育教学时间有限,而且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也不太成熟,大部分学校都以教授简单的武术动作为主,而除了武术之外的其他传统体育项目则很少涉及。即便中小学是以教授武术为主,由于时间、资源开发等的因素的限制,学生们所学的那些知识也只是九牛一毛。
1 新课程标准给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
我国于2001年和2003年分别在国内开始推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自主性”,既包括教师的“自主性”也包括学生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显得更为明显。也就是说,新课程标准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众多的机会,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分析其课程资源的开发机遇,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
1.1 目标统领内容,加大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体育新课程内容的选择一直是体育新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也是体育课程设计中最棘手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放弃了以往由国家统一规定具体教学内容的做法,只提出了课程的目标体系和内容框架建议,确定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给予学校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各地、各校和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及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目标。由此,在目标统领内容的课程新理念下,各个学校拥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完全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体系,充分挖潜当地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资源和地理资源等,切合实际地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与活动。[3]
1.2 实行三级课程资源的管理模式,扩大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自主性
多年来,我国体育课程管理体制一直实行的是国家统一管理体制,由国家统一课程教学的内容、进度、评价、时数和模式。由于这种体制固有的局限性,以及我国各地、各校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使之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各地、各校的实际需要。所以,将原来的国家统一管理体制改变为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成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4]在三级课程资源管理模式之下,各个学校完全可以根据本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本地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
1.3 实行选项学习,保证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持久性与延续性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高中学生实行体育选项学习,即每个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所有的这些运动项目分为七大系列,而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其中的一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包含若干模块,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如武术、太极拳、篮球、田径、轮滑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一般为18学时,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从理论上讲,在高中阶段,除了必修的两个模块(田径模块与健康教育模块)之外,学生如果对某一运动项目非常感兴趣,可以在高中三年学习该运动项目的9个模块,即162个学分。模块学习方式给学生学习某一运动项目提供充足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学好学精,同时也为该运动项目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感兴趣,体育教师就必需要积极开发足够多的课程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而三年的学习时间,极大的保证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持久性与连续性。
2 新课改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与开发一切有利于学生更好学习和提高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并使其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充分体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教育优势。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2.1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中,由于直接参与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点放在教师和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之上。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本身就有许多资源可以开发,这是因为体育教师是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是发展中的人。以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为例,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教师,多作为一个具有单一特长的人才来使用,即主要以教授某一运动项目为主,在新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这势必就会对体育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而满足教学的要求。对于学生的人力资源开发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探究甚至创编各种动作,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体育学习骨干,从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另外,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类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聘请民间传统体育艺人来解决问题。但是,在选择外聘人员的时候,学校一定要有意识地对外聘人员的教学能力进行考察与培养,以让其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
2.2 民族传统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其他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来实现。比如用跳高的撑杆作为“棍术”学习时的“棍”,用标枪当做“长矛”等。同时,我们体育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简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器材,比如:用废旧铁锹把、锄把等制作“棍”,用废木条制作“剑”等。另外,随着新课程的开展,增加了许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虽然很多项目并不需要专门的运动场地,但都需要场地进行活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已有场地进行合理的调整与规划,重新部署适合多种运动的项目进行的场地。这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又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要用到一些较锋利的武器,安全工作就更为重要。器材的保养也很重要,如体育教师要经常擦拭“刀剑”以让其保持清洁,如果器材生锈或者损坏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2.3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部分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带有一定的竞技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项目进行必要的改造,以更适合学生进行学习。在改造时,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简化规则,保留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动”起来的规则;简化技术与战术,保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基本技术与战术;修改内容,去掉那些学生无兴趣的、陈旧的内容;降低难度要求和运动难度、动作难度标准,不过多的苛求动作细节等。[5]另外,我们要力图改变目前主要以教授武术为主的局面,尽量因地制宜地利用与开发其他民族体育课程资源,以缓解课程资源,特别是条件性传统体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如蒙古族聚居区的中小学可以考虑将摔跤等传统项目进行学校体育化,苗族的射弩、朝鲜族的秋千、达斡尔族的波列以及壮族的抢花炮等也是各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中国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对象。
2.4 民族传统体育课外和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这里所说的课外,泛指早晨上课前、课间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等。目前,部分中小学正在倡导开展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改变课前和课间只做广播的单一活动内容,增加防治脊柱侧弯操、眼保健操、跑步、球类活动、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游戏活动等内容。[6]各校应抓住大课间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成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小组或者是兴趣俱乐部。
对于校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则有很多途径,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参观少林寺而让学生更加理解少林武术的真谛,通过观赏或者是参加传统节目中的元旦拔河、长跑,春节的秧歌、舞狮,元宵节的骑竹马、太平鼓、跳百索、抖空竹,清明节的踏青郊游、放风筝,端午节的赛龙舟,重阳节的登高等来体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等等。
2.5 其他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关资源的开发
这里的其他资源,一般主要是指一些工具性的资源,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通过各种各种工具及时方便地获取信息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获取各种我们无法通过书本直接查阅的民族传统体育信息,从而不断地充实课堂内容。当然,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利用挂图、黑板绘制简图向学生展示武术动作等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很多机会,各位体育教师应该要善于抓住这种机会,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开发出更多的适应性较强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从而开展有本校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张继生,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反思与现代超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14-17.
[3]汪晓赞,季浏.新时期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转型与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7(3):8-12.
[4]阎智力,金玉光.我国体育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5-78.
[5]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熊其军.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相关问题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8(17):46-47.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 篇2
目前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的高潮已经形成,对其课程实施的研究非常重要。由于课程实施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将着重讨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情景及对其课程实施的评价等关键问题。
一、教学组织方式
传统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开展,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以听讲、讨论、阅读、背诵、理解、书面练习为主。班级授课正是符合传统职教课程重理论知识传授的需求,是一种在“去情景化”课堂中,传授给学生所需的理论知识,认为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训就可以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正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线性演绎过程。这种学校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职业教育实训课与理论课的划分,同时也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
职教项目课程的提出,正是以工作结构为主线整合了理论与实践。相对应的项目课程应该注重理论、实践的一体化,以学生活动为主建立适合学生活动的教学组织方式,改变传统适合学生听讲的方式。所以,职教项目课程以小组教学为主要形式来组织实施,以便于建立弹性化的活动教学方式。然而分组并不是唯一原则,小组形式并不主张取消班级形式,并不是所有的项目课程教学都必须以小组形式来开展,应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来开展。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以小组教学为主要的组织形式,而班级授课等形式将是它的有力辅助。小组教学开展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分组的标准。以何种标准来划分小组是分组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为确保项目活动的开展和形成学生间稳定的合作关系,科学分组应坚持平衡划分原则,即将不同能力、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有利于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还便于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笔者并不支持分组时按照能力水平分层划分。
2.小组成员要不要固定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可能还存在争议,部分人反对形成固定的小组,认为固定的分组不利于班级学生间发展广泛的合作关系;而赞成固定分组的人则认为,过于频繁的分组变换,不利于学生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不利于小组评价的开展。在笔者看来,应该形成相对固定的小组,既能保证学生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又要保证学生合作关系的广泛性。
3.小组的规模设计。小组规模会影响到小组教学的顺利开展,如果小组中人数过多,就无法保证所有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项目活动中;而小组中人数过少,则会形成过多的小组,不利于教师的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的分配。因此,小组的规模应该根据项目情况和教学要求来调整。
4.教师需提高小组管理能力。在原来的班级授课形式下,教师主要是讲授知识以及管理班级纪律。而小组教学中,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开展活动,教师要负责组织、安排、指导和管理各个小组的活动,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调整教学方法,提高管理能力,避免对小组管理过于严格,或者放任自流。
而对于小组管理,教师也可以引入企业等工作场景的管理模式,例如:将各小组及其成员分别根据项目需要委任为“经理”、“部长”等,不仅使教师能有效管理学生,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管理他人的能力,有利于职业角色的定位。
二、教学方法
传统课程中,教师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即使是实训课教学也把重点放在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上,学生的操作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粗略的尝试,很难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发展,突出工作实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探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发挥项目课程的效果,并根据项目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而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法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项目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观念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而教师的职责更多是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教师还要有耐心让学生犯错误,失败的体验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2.把握讲授的运用时机。虽然讲授法已经不是项目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但它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适合时宜的讲授,将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扩充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解答。只有学生的制作、讨论等活动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因此,讲授法的运用时机需要教师仔细把握,控制好讲授的时间,避免长篇大论。
3.把握理论的切入时机。项目课程虽然非常注重实践,但并不否定理论,而是结合工作任务来讲解理论,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打破过去单一讲解理论的模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何时讲解理论也非常重要。根据项目课程理论的研究,我们知道在工作任务整合的框架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实践性问题,主要有两类:学生迫切需要理解实践过程所产生的问题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切入理论的时机,应该选择在学生产生这两类问题时,而实践性问题的出现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
4.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的,项目中理论知识负载于工作任务,理论的选取必须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工作任务本身详细阐述,为学生理论学习提供坚实载体。要让学生理解工作任务,并提醒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上而不是知识,教学最终目的是完成工作任务。
5.活动设计。项目课程中的“项目”主要是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产品、服务等来开发,项目课程计划提供给教师的都是形式化工作任务,不能直接在教学中展开。而且不同学校间由于实训条件的差异,对同一专业教学的侧重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师资情况的束缚,也需要教师对新课程进行课堂层面的改造。教师需要根据本专业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典型产品、服务等来设计具体的活动,使工作任务从形式化到具体化,将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情景设计
传统的职教课程实施并不注重情景对教学的作用,职教项目教学按照真实性学习的原理,以来源于企业真实情景的项目为中心组织,能量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课程的功能。项目不一定要求是真实的,如能提高教学质量,模拟项目也可以。因此,在职教项目课程实施中要注重体现工作情景,教学情景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将影响项目教学的实施效果。
项目课程的情景设计可以划分为静态情景设计和动态情景设计两类,项目教学教室就属于静态情景,它是指为学生创设的静态、物化的教学情景;而动态情景指为学生创设的动态的、相对弹性化的问题情景、学习氛围等。项目课程的教学情景设计策略应关注几点:
1.项目教学教室。过去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教室和实训室(或实训中心),这显然是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重要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在不同的场所,势必难以将两者结合。因此,在项目课程的教学情景设计中,需要建立融合理论讲授与学生操练、讨论等功能于一体的“项目教学教室”。这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场所,为项目教学开展提供了便利。
2.设计问题情景。问题情景是项目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时机设计问题情景,可以利用适当的工作实际问题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项目活动的积极性。同样,适当的实践性问题作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激发起理论思考、理论学习的动机,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即可迁移的职业能力。
3.营造学习氛围。项目课程的小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相关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下才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因而,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在项目教学情景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探究活动、讨论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实训工位、实训设备的配置。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非常注重实践学习,并且强调“做中学”的理念,大量的教学和学习活动都要让学生生产典型产品、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对实训设备、实训工位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确保为教学提供所需要的设备和工位。
四、课程实施评价
课程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各环节之间的作用都影响课改的成败,而课程实施的评价,对课程实施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项目课程的评价应指向学生在项目课程实施中的整个“过程”,包括每个学生在各项目开展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等,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评价。因此,项目课程的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是过程性评价,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培养其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项目课程实施的评价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教学非常注重终结性评价,以成败论英雄。项目课程的实施不仅注重最终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每个项目结束都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对没能完成要求的学生要进行补课,从而防止每个学生没能掌握的知识、技能不会累积。阶段性评价的运用就保证了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职业教育毕竟是要让学生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其教学目标属于刚性目标,因此终结性评价也有重要作用,不应该完全否定终结性评价。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项目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确保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
2.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的结合。小组教学作为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开展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完成项目活动,因此要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小组评价的运用,有助于激发班级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间互动关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在对小组评价的同时,对学生个体也要进行评价,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将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作为其个人评价的重要组成。将学生的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联系起来,既关注小组活动的开展,又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3.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项目课程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而在评价中也应该将应知和应会结合起来评价。理论与操作应该是密切相关的,评价应该突出两者间的相关性。而如何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的评价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在考试过程中应该
注意细节,即使是考核的形式也应该注意,如果还是象过去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分为两门来考,势必也难以将两种评价有机融合。同时,还要考虑两者的结合点,教师应该利用实践性问题进行考评。
4.建立各门课程所特有的评价框架。职业教育中专业种类繁多,每个专业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其内容和特点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每门课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特有的评价框架。评价框架要把握好每门课的评价内容,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注意每门课评价的侧重点。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 篇3
1.引言
随着中职院校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进一步明确了当前中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对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实际的会计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能够符合当前社会会计职业需要的毕业生。但是,当前我国不少中职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导致不少中职院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缺乏实际的会计知识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就业竞争力不强。因此本文拟从加强中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角度来探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2.新课改背景下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原则
2.1 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为原则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中职院校应培养有一定实践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必须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为原则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标准,只有提高a会计专业课程中实践课程的比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才能培养出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毕业生。
2.2 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原则
就业是每个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实践性很强的中职会计专业,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与学生的未来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这个原则必须贯串在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始终,确保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在以后工作中充分发挥功效。在课程的设计安排方面,中职院校应强调课堂与实践的相关性,为市场的人才需求培养针对性的人才。
2.3 课程设计以实用为原则
会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多方面知识的经济类专业,与其他经济学专业不同的是,会计专业最大的特点是与时俱进,即不是学会了所有教材内容就可以胜任这个领域今后的工作,这是因为会计专业学习的内容会随着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其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计算方法等都是不断地更新发展的。通过对比2006年的出台的新会计准则与旧的会计准则可知,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的变化竟高达70%左右。由此可见,会计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是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中必须要注重的方面。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必须要保持与会计准则变化发展相一致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技能性的课程,如相关的财经类课程,会计电算化、珠算、点钞、市场营销等。
3. 新课改背景下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3.1 提高中职院校会计实践课程的比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应提高会计实践课程的比重。会计专业知识学习的课时至少要占据总课时的70%左右,而其中大概50%左右的課时又需要分配给实践性质的课程,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保证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工作实践中。第二,为社会培养出实践性的会计人才。在学生学习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操作过程的期间,通过相应地增加单项模拟实训,比如进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知识等等 。即使是在会计基础教材的教授上,也可以结合真实的原始凭证,经济业务办理流程来具体说明,以达到使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的了解会计知识的目的。
3.2 引入会计案例教学
在会计课程的理论学习方面,案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将书面上的知识与具体的案例相结合来说明,为学生提供形象而具体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操作的流程,提高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的营造接近真实的会计运作场景,在高度相似的环境下进行实践,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遇到真正实践的机会时,也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使学生能够对一些会计的基础概念和定义有更直观的认识,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3.3 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对会计技能的考核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在提高会计实践课程的比重的基础上,还要改革考核方式,将考试重心偏向于实践考核。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考核与课程设计和调整的对接。会计是一个综合脑力体力的工作,涉及到了广泛的知识面,所以考核除了以结果为标准之外,还应该重视实践过程的评估。除此之外,学生对待会计工作的态度也是要计入考核范围的,例如到课率,按时率等。综上所述,会计实践考试必须包括各个过程的具体考核以及对结果的等级化评定成绩。
3.4 将课程设置与“双证书制度”有机结合
中职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时,还可以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双证书制度”即给合格毕业的学员颁发学历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获得相应的中职学历毕业证书之外,学校通过安排相应的课程和考核,毕业生还可以获取其他的专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证等。这项制度无疑对增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校的未来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4.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应抓住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及时的调整会计专业课程的结构,提高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在课程设置上与“双证书制度”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会计案例教学,为学生构建会计实践平台,同时也要注意创新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会计实践技能的考核,从而通过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来提高会计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付荣霞,郭艳峥. 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04) :44-45.
[2] 张利. 论如何培养会计技能型人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8) :28-29.
[3] 胡玲燕. 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1) :90-92.
[4] 李萍. 预算会计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9,(03):10-12 .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 篇4
一、职高英语教学渗透韩信的感恩思想
韩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 最关键的是韩信的知恩图报, 在金钱利益熏心的社会背景下, 再现韩信文化, 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意识和美好品德。
韩信是江苏淮阴人, 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环境下, 可是自幼父母双亡, 日子逐渐衰落, 靠讨饭为生。一天, 一个老太太把自己乞讨来的饭分给了韩信一点, 韩信高兴得连忙答谢, “以后我有出头之日, 必以厚报。”后来, 韩信拜了大将后又当了楚王, 回到老家, 见到当年的老太太, 给了老太太许多银两, 后又把老太太当作自己的生母一样侍奉……
通过这个故事, 不难看出韩信是个知恩必报之人, 一个滴水之恩, 必以涌泉相报。这个故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渗透韩信的感恩思想。
二、阅读人物传记, 渗透文学作品赏析
众所周知,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 而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同样, 阅读教学对职高生来说也不容忽视。因此, 教学中, 除了让职高生学习课本知识、阅读课本内容外, 适当拓展阅读面, 让学生阅读有关韩信的人物传记, 不仅进一步了解韩信, 渗透文学作品的赏析、提高文学作品赏析能力, 是对职高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必要的补充。
其次, 在阅读的同时, 开展专题讨论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适当开展第二课堂阅读《史记》 (Historical Records) , 对学生感兴趣的章节《韩信卢琯列传》 (Han Xin Lu Kuan Biographies) 又称《淮阴侯列传》, 让学生通过对《史记》的阅读, 重点《韩信列传.淮阴侯列传》阅读并组织学生讨论:What kind of a man Han Xin was? What do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Han Xin? How do you analyze HanXin?等有指导性的问题,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学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回答, 教师都应该保护这些闪光点, 引发学生创新思维、拓展思维, 同时也提高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故事法, 引发学生说的能力
1.课前收集素材是讲故事的前提。课前让学生搜集、查询关于韩信的故事, 并加以整合信息, 为课堂上讲故事埋下伏笔。基于职高生的基础, 用英语讲原汁原味的历史故事要求未免太苛刻。不妨适当放低要求, 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韩信的故事, Crawl between another's legs -- to drain thecup of humiliation (胯下之辱) 、Xiao He in chasing Han Xin (萧何月下追韩信) 等, 从小组搜集的故事的多少、注明出处与否、思想内容如何、是否有读书笔记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全过程,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教师点拨是讲好故事的关键。在学生搜集故事、整理故事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故事梗概、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仅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记忆力、复述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更锻炼学生大胆分析历史人物、发表观点和看法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的适当点拨不可或缺。教师可以从重要单词的提示, 以及重点句型的给出, 给学生讲故事扫除生词的障碍。如对于《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故事, 题目不可一字不漏的翻译, 文题最忌完整的句子。因此, 这个故事的题目切记不要翻译为完整的句子:Xiao He chased Han Xin in the moon. 这样的翻译是中国式英语, 对于外国的朋友来参观旅游, 听到这个故事的名字会纳闷不解, 更会贻笑大方。而Xiao He in chasing Han Xin言简意赅, 符合英语的习惯。有了广泛收集的素材 , 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学生讲故事不再是问题。学生在讲故事的环节中, 对出现的发音不准、单词用错、句式不正确等切忌不要随时指出, 否则会打乱学生的思路。
此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韩信点兵》的电影, 以及电视剧《王的盛衰》《追韩信》《斩韩信》《西楚霸王》《霸王别姬》《楚汉风云》《韩信点兵》《大将军韩信》等更深入了解韩信;以及通过安排实践活动, 如, 对于职高的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导游向游客介绍名胜古迹、名人轶事的实践活动,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习惯, 上网查询、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总之, 职高英语教学中, 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特点、结合职业课改形势下, 韩信文化与职高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 利用好地方资源韩信文化, 为职高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输入新鲜血液, 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理念,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 强化实践、突显技能, 让职业教改落到实处, 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沛泉.职教课改背景下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 .2013 (11) .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 篇5
1高职水利类专业水上项目课程内容与模式
1.1高职水利类专业水上项目课程内容
水利高职院校水上项目课程开设的内容包括了体能发展类、技能学习类、生存救生类、保健类等等。例如:水政、水利工程测量、水库管理等专业的大学生,需要掌握的水上项目有游泳(水上救生等)、划船、潜水(器械潜泳和徒手浮潜)。游泳作为涉水的基本手段,提升水利专业大学生的游泳教学,可以帮助其获得更多的涉水能力。而水上救生让水域管理人员懂得自救和施救,从而更好地保障了自身安全和群众的生命安全。划船能让水域管理人员可以顺利的开展水样采集、化验等。潜水则可以让科研人员获得更为真实的水域状况。因此,水利高职院校水上项目课程的开设,能够切实的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地提升。
1.2分段式水上项目课程设置模式
第一个学期可以采用体育基础课的教学方式,以发展水利专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提升大学生的力量、柔韧、耐力等素质,可以贯穿游泳等水上项目。而在第二个学期,可以针对水利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开设更多的水上项目选项课,来针对性的培养其体育专项技能。而在第三学期则可以通过实习等方式,来检验和实践水上项目课程的重点教学,以此来提升体育教学的职业辅助性与实践性。
1.3渗入式水上项目教学的模式
在水利高职院校体育基础课与水上项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从增强大学生的体能素质、健康意识与职业能力的出发点分析,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与水利职业有关的实用性、水上项目理论和水上项目体能的培养,能够更好地促进水利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4短期培训式水上项目教学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 篇6
关键词:课程项目化 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其中,课程项目化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化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项目化的体系结构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课程作为教学活动的系统,其构建总是要遵循一定规则和程序,总是要把思想上、观念上的东西加以具体化,经过若干过程和步骤,最终形成所期望的课程体系和结构。
高职教育以进行职业定向教育为基本特征,职业的内涵规范了职业教育(用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考核评价等)的标准。 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的。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表明: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应当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某一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因此,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就必然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性要求,从而也决定了课程项目化改革是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
(二)课程项目化的知识表征方式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我国教育部反复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课程项目化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
职业能力是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纯粹的知识不是职业能力,纯粹的工作任务也不是职业能力,只有当知识与工作任务相结合,个体能富有智慧地完成工作任务时,才能说他具备了职业能力。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中,打破以往仅仅关注“知识点”的观念,引入结构观念,不仅要关注让学生获得哪些职业知识,更要关注让学生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些知识。课程项目化的核心任务是要在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联系,以职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知识与行动的产生式表征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高职院校的学生调皮、学风不好、不良习惯多。就现象而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从科学的人才观出发,客观分析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状况,我们则会为自己的言行深感愧疚。事实上,调皮,正是这些学生的“优点”,他们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擅长形象思维,乐于实践,勇于创新。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办学层次和人才智能类型如何,无论培养目标是否相同,高校的教学模式都惊人的相似:几乎是千篇一律地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确立课程结构,采取大课堂上讲理论、实验室里验证理论的分段式教学方法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形象思维型的人适合从具体的工作实践来展开学习,纯粹理论知识的学习只会让他们感到厌倦,课程项目化的设计正好符合了高职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特点。在项目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在体现职业环境特点的教学氛围中,以完成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为目标,教师做示范,学生边讨论、边动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所学与“所用”之间建立了一个近乎“零距离”的通道。这种以典型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活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约束,把学习者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生活实践的参与者,逐步实现学习者角色与工作者角色的统一,让高职学生学而不厌,学有所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二、高职课程项目化的设计要求
高职课程项目化并不是在原有学科课程体系后面增加几个项目课程,用以整合与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真正的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体系应该考虑所设计的项目能否覆盖整个工作领域,能否承载该工作领域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按照什么线索对项目进行划分,其结果能否全面地体现工作体系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内容必须是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二是突出能力目标;三是教学以项目和任务为主要载体;四是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五是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六是课程整体的知识、理论、实践必须要一体化。两个渗透为:把外语、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中;把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教学中。
高职课程项目化的设计应该符合以下三项原则:其一是实践性原则,就是说项目的出现必须源自实践领域,是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的,这样的项目才具有驱动性,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才大。其二是相关性原则,是指可以把工作内容相关程度比较高的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根据这个原则,既可以把同一个任务领域的几个单项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也可以把几个不同任务领域的模块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按照工作体系进行课程项目化门类的划分。其三是思考性原则,是指项目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项目,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项目。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达到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的目的。
三、课程项目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一)关于课程的实施
实施课程项目化必须遵循教学管理动态化、行为标准职业化、职业技能专业化、教学过程全真化、教学资源集约化以及教学成果社会化的原则。课程项目化的主要步骤:首先,要根据专业定位分析职业岗位技能构成,确定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目标方案;其次要根据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结构素质要求建立与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再次,要广泛征询行业建议,结合学校、社会与企业的师资与资源情况,确定具体课程的职业技能培养与核心技能目标;第四,要根据专业课程目标,设计确定课程职业技能训练项目的实施方案,并組织协同运作实施;第五,要根据人才培养与总体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课程项目教学质量的相应考核方法;最后,根据课程项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并将成果进行因地制宜的转化推广应用。
(二)关于教师的要求
课程项目化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因此实施“双师工程”,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成为贯彻职业教育思想的根本措施。为了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张跃西,论高职教育与课程项目化【N】_光明日报,2007—12—10.
[2] 郝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9.
[3]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75.
[4]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5] 魏文芳.项目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任务【J】.湖北教育,2007,(11):6.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 篇7
高职院校是特殊的职业教育群体, 相比于中职学生来说, 学生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思维能力较为成熟。高职教学应该围绕着一件事情下功夫, 那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学习理论是为后来实践做准备, 教师应指导学生做事, 通过项目化的实践, 让学生在反反复复的实践操作当中熟知工作流程, 发现自我缺点。在设计课程的内容时, 要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立校目的, 在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方向。学生最终能顺利就业是课程内容安排的导向, 通过实践操作水平的提高来充实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里学生应该是课程的主角, 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结合亲身实践达到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体化提升。教师提供的项目课程不应脱离于实际, 课堂活动的目标只有一个———职业能力的培养, 把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融入到课程项目当中。课程设计应该循序渐进, 以未来工作内容为指导, 课程内容安排有序, 能力提升有序。学生的自学能力培育也是课程安排的重要目标, 让学生遇到困难相互帮助, 自我提升。
二、项目化课程简述
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内容就是项目化课程。项目即学生面对的任务, 该项目具有实际应用的特性且较为具体, 项目涵盖着一定的课本理论知识, 项目的完成过程就是实践检验理论, 理论支撑实践的过程, 完成项目的环境应对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环境气氛相同, 体现紧张的岗位活动。学生应该自主学习, 努力应对实践操作中的突发问题[1]。项目应该具有新颖性, 也就是内容可以是全新的知识, 但学生可以灵活的处理, 培养学生的多变性与处理事务的能力。教师布置项目应该具有规划性, 对项目完成阶段需要做什么、项目需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 项目完成的评价体系建设, 完成项目后对项目进行怎样的总结评价, 所有这些都是项目课程实施时应该被引起注意的地方。
在高校扩招规模迅速的当今, 毕业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难题。一方是国家支持企业发展, 另一方是学生眼高手低, 企业难以任用[2]。高职院校应该着眼于教学课程的改革, 通过项目化实践, 让每个专业的学生在校就可体验实际的企业工作流程。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企业不收, 而是自身能力的问题。高职学校实施项目化课程可有效提高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做到为学生负责, 为家长负责。
三、实践项目化课程教学案例谈
本文以高职院校课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课程案例, 谈谈项目化课程实践。目前我国较缺乏技术性人才, 特别是高技能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现状下, 有必要通过项目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该课程复杂, 主要项目包括:轴套类零件、箱体类零件、板块盘类零件、数控综合、复杂零件、数控精雕等的工艺设计和编程[3]。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应该培养的能力包括:熟悉相关的加工刀具、设备和工夹量具并可灵活运用到相关工艺上;熟练编制工艺文件;熟练操作CAD/CAM软件;零件加工精度控制;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树立职业工人思维, 形成质量、安全、效益、成本等意识。
实现数控专业中的核心课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项目化教学, 应该让学生在项目任务指导下努力做到最好,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做到攻坚克难, 坚持不懈, 让学生从中体会乐趣。整个实践操作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水准, 即现场操作水平。建议教学设计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1) 项目课程要走现场教学的路子, 通过具体的零件生产为项目的载体, 把生产过程视为教学的过程, 把完成任务 (生产任务) 看作是教学的目标; (2) 现场操作技能应该结合专业的理论知识, 灵活的利用编程理论、工艺理论以及CAD的操作软件, 在操作过程中树立学生的质量、效益、成本、安全思维; (3) 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项目时, 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挂图、投影等辅助手段为学生解答相关知识提供帮助, 提升对相关工艺的熟练掌握水平; (4) 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多向学生提供该课程的发展现状知识, 教授学生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来解决问题, 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树立更宽广的眼光, 让学生通过实训巩固技能, 为未来顺利就业增加筹码,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树立职业思维、创新思维; (5) 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上下功夫[3]。
在学生的评价方面, 应该抛弃原有的评价方式, 综合目标评价、阶段评价、理论实践结合评价、项目评价等综合化的测评方式;要通过对学生提问、测试、作品上交 (零件成品、编程、文件) 解决操作问题的能力、考试等多元性方式实现评价[4];项目操作应该让学生自主的完成, 面对问题首先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 如若不行, 方可向同学、老师请教, 项目操作要培育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做到教学场所与工厂工作环境相符合, 原来的实验操作教室以完成教学课程为需要, 设计不规范, 过于简单, 太过零散, 且设计上没有经过综合的分析。项目化的实训教学场所要求的是要与未来工作向接轨, 即应该全真模拟工厂操作, 用工作任务替代教学任务。首先, 数控的设备应该充分准备, 做到设备数量满足班级学生的操作, 杜绝“僧多粥少”的局面存在, 数控车床、数控铣床 (加工中心) 、雕刻机等要数量充足。做好CAD/CAM等配套教室建设, 为学生提供学习理论、数控编程和仿真实训的场所。
在实践项目教学课程时, 教师可向学生发放任务书、咨询单等, 也可让学生自行阅读相关资料, 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5]。向学生发放相关的任务分配表、分组表、工作计划表, 通过班级的讨论, 说说该怎么完成任务, 任务应该怎样计划本次, 制定计划后, 经过修正即可;教师要对各组的方案进行合理的整理, 对不合理的可要求修改, 向大家阐明任务的重点, 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再经方案修正, 最终达成计划一致;随后, 学生可自行的参照计划进行数控操作, 教师要监督指导;待学生完成任务后, 教师可通过对小组的报告表、总结进行审查, 随后组织学生答辩, 通过答辩发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 为测评作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分支, 为国家培育了优秀的技能应用性人才。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毕业生分布于管理、服务、建设等各行各业。教学方式影响着教育目标的达成, 课程的优化安排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基于高等院校趋向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项目化课程正被应用到许多高职专业学科当中, 并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高职教学与项目化课程做简单的介绍, 以实践案例说明其重要性。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郑茵.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华章, 2013, (18) :222-222.
[2]尹雪峰.基于高职院校实训的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的研究与实现[J].价值工程, 2011, 30 (18) :196-196.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 篇8
职业素养, 就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 (敬业精神) 、职业思想 (合作态度) 、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内容。前三项可称之为隐性素养, 也是职业素养中最基本和核心的内容。职业技能可称之为显性素养, 它是支撑职业人生的具体手段。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构成一个人所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包括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和健全的心理素质。会计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职业特点。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是掌握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有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拥有较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 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专业培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内容
会计工作具有的职业素养要求是多方面的, 首先, 会计工作作为社会行业体系的一个部分, 必须具备其他行业从业者所共有的素养, 如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 此外, 会计工作在工作性质、岗位特征和技能要求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核心素养, 如诚信意识、规范意识等。会计专业职业素养具体可分为:核心素养和一般素养。
(一) 核心素养
1. 诚信意识。
诚信意识是指具备该职业素养的人在工作中能够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对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做出如实反映与及时监督。具体内容:能够按照客观实际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能够将客观、公正与诚实守信作为自己从事会计职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2. 规范意识。
规范意识是指具备该职业素养的人在工作中能够自觉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要求去执行每一项任务。具体内容:对每一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均按规范执行;对经济业务处理程序按照规范的约束和要求进行, 相互牵制。
(二) 一般素养
1. 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指具备该职业素养的人能够意识到每个人的工作都对他人起到重要作用, 能够以协作、平等的团队精神协助他人完成工作。具体内容:能够积极协助同事完成工作任务;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所负责的任务, 不影响其他同事完成任务。
2. 学习意识。
学习意识是指具备该职业素养的人能够自觉跟踪财税知识变化情况, 并学以致用。具体内容:能够通过网络、图书及时更新会计专业知识;能够向单位同事、行业模范学习工作技巧与工作方法;能够重视他人观点、从人们的错误中学习、从环境中学习。
3. 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指具备该职业素养的人能够将客户和同事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与客户的交往中体现出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具体内容:在工作中能够努力遵循和体现客户提出的要求;能够及时反馈客户的咨询, 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能够向客户和同事宣传财经法规、公司财务制度。
4. 技能意识。
技能意识是指具备该职业素养的人在工作中能够运用会计实务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具体内容:能够熟练掌握珠算、点钞、会计数字书写、小键盘输入、EXCLE数据处理等技能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能够主动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并进行尝试。
5. 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指具备该职业素养的人对职业的渴求和尊重, 有做好本职工作的强烈愿望, 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积极对待, 尽力去完成。具体内容:能够把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 认真、踏实主动做好本职工作;能够不断地学习, 精益求精, 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项目课程设计
(一) 规范意识的设计与培养
会计规范意识主要是指会计人员了解和掌握会计规范以及自觉遵循会计规范的行为。会计规范包括会计技术与方法规范和会计技术应用的规范。会计技术与方法规范, 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方面:会计记录技术与方法规范, 如会计数字书写、复式记账、账户体系, 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及记账程序等;会计确认规范, 如何时确认业务的发生, 是采用权责发生制, 还是收付实现制等;会计计量规范, 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还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报告规范, 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格式、结构内容及编制方法等。会计技术应用的规范即对会计技术与方法如何应用所进行的规范。
对于刚进入会计专业学习的高职学生而言, 首先要加强的是会计技术与方法规范的训练与培养。将这些技术规范融入到职业活动中, 以行动的方式体现并获得职业素养, 就需要借助于某种载体将任务活动的过程、程序展示出来, 使学生对会计技术与方法规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与理解 (关于典型工作任务中规范意识的设计见图一) 。这种学习情境设计可以使教师讲、演结合;学生学、练结合, 实现规范意识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机融合, 这样, 一方面消除目前专业教师由于职业经历和对规范理解上的差异带来实践教学的随意性, 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会计技术教学与训练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这些多媒体课件、视频放在校园网上或教学资源库中, 供学生反复点击播放、观看, 巩固记忆, 使学生通过练习对照“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改”, 以促使学生会计技术规范的养成。
(二) 诚信意识的设计与培养
诚信是会计行业的核心价值观, 是会计行业的灵魂, 会计诚信是要求会计人员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工作, 热爱会计岗位, 敬业精业, 讲究信用, 不做假账。诚信的培养仅有教育是不够的, 还必须进行法纪教育。法纪教育既有利于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 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既是会计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 又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 但目前课程基本上是介绍法规、制度较多, 案例较少, 对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影响有限, 使得该课程的育人功能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增加案例教学, 运用正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 大力宣传表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奉公守法的会计人员。如2010年受财政部表彰的10位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身残志坚, 从普通车间工人成长起来的大型企业优秀总会计师姜民胜等, 通过他们的事迹, 学习他们科学理财、精打细算的职业风尚, 诚实守信、严谨细致工作作风, 钻研业务、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另一方面也应选择违反财经法规的犯罪典型, 进行直观、形象、具体的警示教育,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 探寻违法人员人生蜕变的过程及实质, 警示学生在会计岗位要抵御诱惑, 从中吸取教训, 洁身自好, 防微杜渐, 激发学生的羞耻心和道德责任感, 从而增强固守会计诚信的信心和决心, 营造诚信光荣、造假可耻的良好氛围。
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 还可以辅助开展:“诚信人生”的演讲比赛、辩论赛, 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全面、及时、详细地记录学生的诚信行为, 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 将诚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成为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通过校友回母校举办报告会的形式, 让学生理解诚信对于会计工作及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三) 合作意识的设计与培养
会计工作对内、对外都需要他人的协作才能完成, 对内最直接是本部门的同事之间的合作, 比如必须先记账, 才能出报表。跨部门的同事之间也会发生协作关系, 与销售、市场、采购、人事、物流等部门之间都会有合作。对外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及人员也会发生接触。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交流与协调能力, 才能与对方进行良好的沟通, 才能做好会计工作。会计不仅要善于取得他人的支持, 更要以良好的心态去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合作能力培养方面,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帮助并兼顾个人绩效完成整组的共同目标。小组合作可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提高, 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他人的优势, 学会与他人合作完善自己。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另外在每次交流结束时, 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评价小组合作的能力。以此经常提示、强化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 教师应是项目内容科学的设计者、活动的指导者、过程的参与者和结果的评价者。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尊重小组及团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鼓励他人提出多样化观点, 不要过早地对观点做出判断;要客观地评价观点, 而不是感情或意气用事;分析小组成员并进行恰当的权利分配。通过小组集体活动, 使学生增强合作的迫切感和团队的凝聚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敬业精神的设计与培养
事实上, 敬业精神教育应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中。敬业精神是职业人的宝贵财富, 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意识, 应脚踏实地, 不好高骛远。温家宝总理与湖南大学学生座谈时希望大学生记住的“此时、此地、此身”六个字, 即:“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就立即做起来, 不要拖到以后;从你现在所处的岗位做起, 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 不要等到别的地方;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 就要勇于承担, 不要推给别人”应作为学生最好的敬业精神教育。其次也可以选择国内外在敬业方面的经典案例进行榜样示范教育, 如日本最敬业的厕所清洁工和最忠于职守的内阁大臣野田圣子等。同时在项目课程训练中, 教育学生克服枯燥、怠惰情绪, 养成守时、细心, 谨慎、整洁的良好习惯, 任务完成后应将办公物品、财会用具摆放整齐、有序, 及时打扫卫生, 让学生明白, 缺乏责任、粗心是做会计工作的第一大忌。
其他会计职业素养如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技能意识等都可以借助项目活动作为主要载体与手段, 将其内容融合于项目活动中。无论是核心素养还是一般素养, 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也就是说, 一项职业活动可以包含多方面的职业素养, 这就要求必须设计高效的活动, 使活动尽可能包含更多职业素养内容。
浅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项目课程,项目开发,课程开发
当前,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结构性偏差。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进一步来说就是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很多职业院校都积极地进行了课程模式改革。项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把握职业教育本质内涵、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等方面,代表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探索、研究并推广的课程模式。本文从项目课程的含义、体系结构、开发主体等三个方面,结合我市项目课程开发的实际阐述项目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
一、项目课程的含义
项目课程是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我们对项目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强调应用技能来获得产品。项目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做些删减或对编排顺序做些调整,更重要的是项目课程还必须触及按照何种逻辑来设置课程的问题。
项目课程的基本特征可以通过三方面来表述。(1)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为什当的深造机会等提高教育人才的知识素养、工作技能等,使其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后,树立人力资源社会化理念,正确对待教育人才合理流动,并鼓励其走上市场,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2. 构建并完善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
绩效考评是激励、引导教育人才的行为,调动其积极性的重要管理方式。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对促进高校人才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丰富考评内容,转变考评量化这一严重现象,不再只注重教学、科研的量,进一步注重质的提升,并鼓励教师参与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学术活动及项目;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师德、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进行考评,从整体上增强高校的师资力量;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个体,实行分类管理。
3. 关注西部教育,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源。
在西部大开发实施的背景下,西部各地方政府要抓住这次机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培养和开发本土人才,不断地促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也要对全国人才的流动作宏观的调控,并制定特殊的政策吸引优秀的人才,稳定已有的人才;东部沿海地区要向西部进行支援,主要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给予帮助。总之,对口支援工作是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东西联动,携手共同发展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3]
4. 关注教师群体,完善激励机制。按照马斯洛需求五层
么。(2)以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则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3)围绕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组织教学。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展开,只要能服务于工作任务的学习就行,不必拘泥于学科理论的顺序。
二、项目课程的体系结构
1. 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
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可概括为联系论、结构论、综合论和结果论。
(1)联系论要求改变过去与任务过程相脱离,单纯学习知识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如通过电动机正反转项目的训练过程学习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力拖动、电气控制技术等知识。
(2)结构论要求按照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组织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不管是机电、数控、汽修专业,还是文秘、财会、计算机等专业,都可以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六个过程进行。按照工作任务过程设计课程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思维,增强学生的任务意识,使他们从关注“知道什么”转向“要做什么”。
(3)综合论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校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字出软件,传统教学体例是:(1)Word的启动与退出;(2)汉字输入;(3)文件的新建和保存;(4)文件的复制、剪切和粘贴;(5)文字的修饰和排版;(6)页面设置;(7)文章的打印输出;(8)插入图片;(9)插入修饰文本框;(10)插入和修饰表格。而采用项目课程教学的案例则是:任务一,输入一首诗;任务二,打印通知;任务三,制作图文声并茂的唐诗;任务四,设计电子报刊;次理论进行分析,在满足教职工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高校要提供舞台使教师尽情地施展才能,在学术、科研等方面有更高的造诣,满足其精神食粮。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正确地诱导教师的工作动机,在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同时满足其自身的需求,调动其创造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也日益突出,高校要把其放在战略的高度来重新定位。通过强有力的策略跨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种障碍,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发挥教育潜能,建立教育人才资源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邓倩.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11:95.
[2]施华昀,林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途径分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2.
[3]卢建飞.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4:14.
所属课题为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思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与实践》。
任务五,编辑论文;任务六,建立和群发成绩单。
(4)结果论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结合本校的实训,学生通过电工、电子、数控、模具制作等可以获得自己亲手加工的零件,有效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实践观把实践仅仅理解为技能的反复训练,把过程与结果割裂开来。
2. 项目课程的体系结构
长期主导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是学科课程模式,其基础体系是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学者们常常按照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或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而不是按照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进行研究,这就导致学科的发展往往与生产、生活的发展有所脱节。项目课程模式的基础体系是工作体系。该体系的基本逻辑关系是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这里所涉及的职业不是以认识世界为职业工作目标的,而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以建设、改造世界为职业工作目标的部分职业。所谓工作体系,是指围绕职业工作目标的实现,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其特点和属性,尤其是工作任务的内容和顺序的相关性所组成的工作任务体系。工作体系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体系。在工作体系中,工作知识依附于工作任务而存在,那么以工作知识为内容的项目课程的结构必然取决于工作结构。显然,项目课程的功能定位不同于学科课程,它适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项目课程模式体系结构是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
三、项目课程的开发主体
项目课程的开发离不开人社、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支持和课程专家的指导,而直接承担开发任务的主体应当是企业专家与教师,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只有在他们的紧密合作下,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项目课程。
首先,项目课程继承了能力本位课程重视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这一理念。项目课程开发中,项目选取要建立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作为其课程内容的知识和技能的选择也要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而对工作任务最为熟悉的人就是那些长期在对应岗位从事工作,且善于反思的企业专家。问题是企业专家该如何参与,在哪些环节他们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存在过度迷信企业专家的倾向,有些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编写、项目设计等环节,均反复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结果不仅没有获得有价值的意见,反而使得自己无所适从,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其实,企业专家只是企业的专家,他们所熟悉的只是工作过程本身,对教育原理,尤其是项目课程开发这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其实是非常陌生的。因此,在项目课程开发中对如何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应当有客观深入的技术性分析。事实上,企业专家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只是两个环节,即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及教材编写工作。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阶段,企业专家的角色是提供工作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的意见;教材编写阶段,企业专家的角色是就一些具体问题,如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所选设备和技术是否符合企业实际等提供意见。而这两个环节企业专家作用的发挥,均需要以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框架为条件。
其次,项目课程开发中应当承担,而且能够承担主要任务的还是职教教师自己。尽管企业专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他们基本不可能承担课程开发中大量的非常艰辛的文本编写工作,同时也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且企业专家在项目课程开发中作用的发挥,也依赖于职教教师的主导行为。职业院校发展的文化积淀、教师的长期教学经历,使得职教教师不仅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开发出符合职教教学实际的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意味着建立起了基于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这是一种企业要求与职业院校智慧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机制,即企业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教材编写中系统阐明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职业院校则基于这些要求以课程形式设计具体的教育过程,其中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文本的编制。教师是一个富有巨大创新潜力的群体,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有创意,而项目课程开发中的项目设计是个弹性大、极富创新的环节,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项目课程开发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四、我市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项目课程是今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引领方向,国家规划教材和省规划教材大多以这种逻辑来开发课程。项目课程开发在我省很多地方已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我市虽然也开发了一些项目课程教材,但在专业课方面能真正拿得出手,令专家及同行刮目相看的并不多。这对专业课教师是个压力也是个动力,如何开发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的、有地方社会经济特色的、能服务地方企业的项目课程是专业课教师努力的方向。
1. 结合实训车间的实训过程开发项目课程
目前,各职业院校均已投入了很大的资金来建设实训基地,关键问题是如何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才培养效应?实训基地不仅仅是硬件和场地,而应当是在先进理念主导下的物质的综合,只有有了优质的课程体系,然后按照这一课程体系产品实施要求建设实训中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跳出学科体系,根据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框架开发项目课程,将会实现很好的效果。
2. 利用五金资源优势开发项目课程
五金工业产值在我市所占的工业比值比例很大,全市有很多家五金企业,产品涵盖机械、装潢、工具、小家电等3000多个品种,形成了电动工具、数控加工、汽摩配、不锈钢制品、防盗门、小家电等产业,这些五金产品的加工过程将是职业院校开发项目课程的亮点,也是企业需求的项目课程。
小五金产品的零件加工和装配过程可以利用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来完成,大五金产品的加工和装配过程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企业实践,开发项目课程。对于一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这些学生最需要学的知识、学了最有用的知识,教师可深入到校企联办单位,开发实用的、有特色的项目课程。
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分析 篇10
1. 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脱节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科课程大都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轻视了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的融入。其教学模式是首先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然后再通过一定课时的实践环节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强化。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缺乏真实的实践环境体验, 学生对理论知识感到空洞与抽象, 对课程失去兴趣。且由于知识更新不及时, 学生在这种模式中并未能真正的提高其操作能力。
2. 课程各知识点之间相互独立
传统课程模式下的各知识点相互孤立, 缺乏综合运用。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是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教学, 因此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也是相互独立的, 缺乏系统性和结构性的掌握, 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未能得到全面发展, 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 以学科为中心, 缺乏系统性
长期主导高职教育的学科课程模式, 其基础体系是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的结构是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所建立的学科门类和学科内部知识的组合关系。显然, 学科结构与学术教育的功能相联系, 因此, 学科课程的功能定位必然是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 “平面性”的特点很明显, 未能真正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方法体系, 课程之间的知识点并没有形成太多的联系。学生所接受的是一个个的封闭学科体系, 对掌握的知识也仅限于某一门或几门的课程知识基础, 在知识运用时难以融会贯通, 缺乏系统性。
二、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 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 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化立足于职业岗位要求, 将现实中的管理、生产、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 将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 并衔接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 组成若干个项目课程模块, 进而构成与职业岗位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课程的项目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在对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的过程中, 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 较为突出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基地建设欠完善
由于课程项目化要求将实际工作环境整体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各实施主体都必须置身于具体的真实工作场景, 这就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基地来满足各种客观条件的需求。即学校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 建立“全仿真”式的设计室、操作间等, 也就是建立所谓的“校内职场”。虽然, 当前有不少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进行合作, 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职业岗位。但是, 职业院校的实验实训设备, 从整体布局上来看, 是按照传统的学科建设来划分的, 而不是按照完成“工作项目”需要来建设的, 有人为割裂“项目”的迹象。从内部布局来看, 只设有实验区, 没有设教学区和讨论区, 不能完成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从功能上来看, 只能进行验证性实验, 不能完成“工作任务”, 只能进行单项练习, 不能完成综合训练;从技术水平完成上来看, 与企业和社会需求脱节。
2. 师资队伍水平与课程项目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
高职院校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革, 需要教师的参与, 师资队伍水平对课程项目化改革影响很大。但是,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对所在行业操作要求、具体行情等不了解, 对各项目所包含的知识点了解不全面, 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体现项目的职业特性等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对课程项目化的方法、项目知识的编排、项目的开展思路都不清晰。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观念上, 大多数教师是学科性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 知识点的传授成了他们根深蒂固的责任。二是在工作能力上, 大多数教师缺乏工作实践经历, 不能开发出适合课程目标的“项目或模块”。三是在师资队伍结构方面, 真正具有“双师型”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太少。虽然, 目前一些院校聘请了一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 但由于在学校环境下长期工作, 也逐步被同化, 成了“教书匠”。四是在教师培养方面, 目前高校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到本科高校进修研究生、博士生, 追求学历层次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 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与课程项目化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需要不断提高课程项目化改革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
3. 课程项目化改革中企业参与度不够
课程项目化要求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息息相关, 提高企业参与度, 对于提高课程项目化的职业特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参与到课程项目化改革之中来的企业并不多, 校企之间真正有效的课程项目平台少之又少。这主要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企业仅仅关注自身的发展, 对于如何培养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并不关心, 认为人才的培养不在其职责范围之内, 没有太多的兴趣去参与高校课程项目化工作, 认为参与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并不能为自身带来太多的经济利益。而高职院校也缺乏有力的促进手段来吸引企业参与到课程项目化改革之中来。因此, 导致了课程项目化改革中企业的参与度不够,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项目化的改革进程。
三、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思路设计
1. 科学、合理地划分课程项目单元
科学、合理地划分课程项目单位是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前提与基础。课程项目化改变了原有课程的内容体系, 完全是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来进行课程内容项目的设定, 项目单位划分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课程项目的实施效果。因此, 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各项目单元之间需具有联系性。在进行课程项目划分时, 一是要注意各项目之间的前后关系, 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设计项目内容;二是要注意处理好大项目与子项目之间的包含关系。即首先根据岗位工作任务的需求, 将课程划分为几个大项目, 然后再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 将各大项目划分为几个小项目, 但这两者必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各小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最终形成大项目的成果;三是注意处理好项目单位所涉及内容的跨度, 不宜过大, 跨度过大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运用多个章节乃至多门学科之间的知识点。
(2) 各项目单元目标需具合理性。在进行课程项目目标的制定时, 要保证各项目单元目标合理, 过高的目标难以实现, 会导致学生产生畏惧、挫折感, 过于简单的目标容易实现, 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种轻视、不认真完成的心理。因此, 各项目单元的目标也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完成, 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3) 各项目单元内容设计需具有可操作性。课程项目化要求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模式, 需要学生参与其中, 进行动手操作。因此, 如果各项目单元的内容设计不具有可操作性, 或者操作性不强, 则无法使职业特性得到体现, 最终无法达到最佳效果。所以需要对项目化的课程内容精心选择。
2. 加强教学基地设施建设
完善的教学条件是高职院校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革的保证。加强教学基地设施建设, 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各示范园区的公共实训室为高职院校所用, 高职院校与各企业园区实现资源的共享, 利益双赢;二是高职院校可以加强自身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 建立其所需的实验实训基地, 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有技能训练场所;三是建立起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室, 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实现“仿真”情景教研室, 教、学、研于一体。
3. 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教师的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实现课程项目化的关键。课程项目化教学与开发最关键、最根本的要素是教师, 只有教师具备了“双师”素质, 才能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教学实施等一系列任务。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可以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加强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学校在进行课程项目化的过程中, 要让更多老师了解到课程项目化的工作, 比如可以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给教师教授课程项目化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来实施课程项目化工作等。同时, 也要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到课程项目化改革的进程之中来, 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充分增强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让教师的“双师”型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2) 高职院校为教师提供实践平台。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时, 通过顶岗实践等多种途径, 培养教师的实践经验, 使教师了解课程项目化的相关细节、进程以及掌握课程项目化的措施等, 从而使教师的“双师”素质得到提高, 建立一支适应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教师队伍。
4. 加强企业参与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力度
企业的参与度也是实现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提高企业参与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积极性需要政府的参与, 建立校企合作的融合机制。首先, 需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接受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以及教师的实践;其次, 要寻求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动力, 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如学校和企业可以以股份制形式共建某一专业, 坚持受益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校企双方效益的增长和情感上的交流。只有实现“政府、学校、企业”三者之间的合作性, 才能真正意义上使企业提高参与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积极性, 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互利合作, 确保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 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的相互配合与支持, 才能够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办学形式、教学方式, 才能够为企业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9, (3) .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 篇11
【关键词】项目课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实施;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 710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39-01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项目化策划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基本规格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相当重要,它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是否准确定位,能否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企校合作改革的发展之路”方向,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还是“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化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但有别于短期培训项目规划。短期培训项目只是对某一区域的知识或技能进行项目规划,是有局限性的,而人才培养方案的项目化是对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等全面规划,是完整的、连续的。可以基于岗位生产工作过程或岗位组织过程等多维空间来设计培养人才方案,解决专业与职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
二、项目课程方案设计
项目课程设计内容包含课程内容项目、培养目标、任务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来设计完成整个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具备一定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来进行课程设计,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安排作系统的筹划,以项目为载体、完成某一个项目为目的,按照项目完成的行动顺序整合所需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其内容涵盖了知识、技能、态度等多个方面,突出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工作态度、工作习惯的养成。项目的完成必定是在一个可以展开实践活动的学习场所,可以是实验室,也可以是实习基地,还可以是工厂,或者是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
项目课程方案设计关键在于选择项目的载体,载体可以是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劳动对象、工作内容、完成产品的手段,组织生产产品的组织过程、工作产品、劳动环境等等,每个项目都是完整的知识单元,工作任务学习与完成呈平行、递进或包容关系,由浅入深,符合认知规律。每项目都围绕专业技能、知识、态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课程项目教学方案的设计要结合岗位目标、实际实施条件、工作环境、学生人数、师资水平等要素,合理安排项目、任务。
三、项目课程实施
(一)项目任务实施准备
在实施项目任务前,要进行有效的工作前准备,硬件条件、师资、工作环境的准备,为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做好准备。
(二)组建学习小组
把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几人一组,选出小组负责人。学习小组同学共同讨论相互协作完成每一个项目任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学作用,将学生分成几组,各组学生之间充分交流讨论,归纳制定自己的计划,教师多鼓励学生创新、能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执行项目任务
由教师向各学习小组分配任务,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查阅资料、归纳分析、共同学习、团结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四)小组总结
每位学生逐一介绍项目加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成绩和不足,整理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提出疑难问题在组内共同讨论解决。学习小组负责人对本组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同学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将考核结果打分记录,对小组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统一记录反馈给教师。
(五)教师点评与总结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完成的各种工艺文件、仿真加工的作业和实操加工作品进行检查评判,认真记录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成绩,汇总学生在执行项目任务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掌握不熟练的操作技能。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加强指导,逐一解决,在解决问题时注重分析、归纳和启发,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项目课程教学评价与效果测定
项目评价是一项过程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判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全面考核,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作出全面评价。通过评价既能检查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项目评价包括自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运用多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机制能够全面的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学生自评
对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总结与反思的习惯,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敢于展现自身优点并坦露缺点,可从完成任务情况、自我赏识、情感态度、团结协作、技能水平提高等方面进行自评。
(二)小组互评
评价目的是测定小组成员合作精神、项目任务表现、角色等方面表现,培养其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
(三)教师或专家对学生评价
教师对学生在整个任务完成中所起作用和表现作客观全面的把握。具体可从生活/学习态度、知识能力、实践能力、作品质量等方面评价,给学生一个较为定性的评价。最后将上述各评价结果汇总,按照一定的比例得出每个学生在项目课程中的总评成绩,在给学生的综合评价上应推行等级“优、良、中、差”加鼓励性评语的评价方法,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五、结语
要打破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体系,重新构建和设计针对胜任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内容,探索、构建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建立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更好地进行项目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改 篇12
一、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迅猛发展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遭遇困境时应运而生的。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表现为职业能力在职业领域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和不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教学层面。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需要学生具备相对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应对,与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存在极大差异,难以赢得职业院校学生的认同,教师课堂教学受到极大挑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出现严重的厌学、逃课现象,给学校学生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二是社会用人需求层面。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时,往往与用人单位期望存在相对大的差距。学生难以适应职业活动的内在要求,未能在学习过程中习得职业工作所需的必要知识、技能和态度。学生求职就业遭遇种种不利局限。
在内外两种挑战和压力下,项目化教学从学习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取得了出色成效,在职业院校中受到了日益普遍的关注,呈现迅猛发展势头。项目化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改善教学管理现状,提高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具有显著促进和提升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求职就业的竞争力。显然,项目化教学模式受到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存在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动因。
在项目化教学模式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仍然薄弱,对项目课程的应用范围和标准认识不清,对项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微观环节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1]。随着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项目课程在项目化教学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项目课程日渐成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和路径,成为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念指南和行动指引。令人遗憾的是,项目作为项目课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界定,进而影响并制约了项目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界定项目课程中“项目”的含义,把握项目内在的本质属性及特点,有助于深刻理解项目在项目课程中的作用和功能,为项目课程建设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推进职业教育领域项目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二、项目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项目课程由“项目”与“课程”两个词语构成,要界定项目课程的概念,自然离不开对“项目”这一核心限定词语的界定。综观项目课程相关文章,可以发现,在项目课程这一概念的界定上,大多采取了绕过对“项目”直接定义项目课程这一思路。这一处理方式,使得在项目课程建设实践中,极易在“什么是项目”、“怎样设计项目”等关键问题上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制约项目课程建设工作的推进。基于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定义项目,进而再依据项目的概念、内涵及特点表现,结合职业教育领域中项目课程的实际需要,界定项目课程中“项目”的概念与内涵,有助于深刻理解项目教学模式下“项目”的本质,把握项目课程建设中“项目”设计与实施的本质要求。
适应时代日新月异发展的特点,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与日常运营管理不可分离一个概念。项目管理大有超越日常运营管理而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项目管理中所谓的项目,指的是在一定资源约束下,为创造独特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项目指的是一类特殊的活动,其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征是整体性、独特性、生命周期性、资源约束性和渐进明细性[2]。项目的英文“project”,从词源上分析,含有确立、树立、完成的意思。也就是说,项目本身指的是为一个结果的实现,而做出一种努力、一种活动。项目与一般常规性活动不同,其所完成的结果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特点,其过程表现为一次性特点。也就是说,创新、独到是项目成果和项目过程的根本属性表现。有专家指出,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指的是具体产品、服务或决定,是职业活动中的实例[3]。可见,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是一个真实的、职业活动实践中的项目,并非是虚拟的、模拟的项目。当然,项目不一定要求是真实的,只要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模拟项目也未尝不可[4]。因此,项目课程中的“项目”并不必然地等同于实践世界中的真实项目。项目课程的“项目”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是为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因此,项目课程中的“项目”可以称为学习型项目( learning project) ,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为了将学习相关资源整合到项目之中,从而借助项目更为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5]。显然,职业实践领域中的项目与学习的项目是不同的,前者着眼于项目本身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后者关注的是项目在促进学习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至于项目本身是否具备社会和经济的效益,并不在优先考虑之列。结合上述认识和分析,可以对项目课程中的“项目”给出如下定义: 项目指的是在一定资源条件约束下,为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相关内容的认知、习得与培育,而进行的活动。具体内涵分析如下:
( 一) 项目是一项活动( activity) ,是一项旨在促进学习的活动
学习的本质是改变,是实现心智或行为方面的改变。教育的目的便是引导并促进学习者实现预期的心智和行为改变。要促成这一改变,关键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系列经历或机会,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6]。基于学习目的创设的项目,是一种旨在引发并促进改变的活动。当然,通过项目这样一种活动,学习者可以取得某种形式的活动成果,如上文提到的职业活动实践领域中可以真实存在的具体产品、服务或决定,以及模拟项目中完成的产品、服务或决定等。很显然,“项目”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活动,而非活动过程中以实物形态( 如产品) 或非实物形态( 如服务和决定等)表现出来的活动成果。
( 二) 项目活动着力实现的学习者在项目过程中的学习改变,而非活动成果
也就是说,项目活动的成果即便无法实现,只要项目活动中学习者实现了预期的心智和行为改变,项目的任务和目的便可以认为已经实现。这表明,项目活动的成果仅仅是促成学习过程中不期而遇的副产品。注重项目活动过程,比拘泥于活动成果的实现更重要。在学习型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关键是能够促进学习者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认知、习得与培育,关键是能够促进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发生。
( 三) 需要强调的是,学习型项目受一定资源条件的约束
具体地说,时间、质量、成本( TQC) 等常见项目面临的约束条件,在学习型项目中也普遍存在。但与常规项目不同的是,在资源条件的约束下,学习型项目即便无法完成预期的活动成果,却仍然可以实现其促进学习转变的根本目标。这意味着,作为项目副产品形式存在的活动成果,即便因资源条件限制无法兑现,并不一定会妨碍学习型项目促进学习转变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在很多情形下,半途而废、无果而终的项目,遭遇困难无法进行的项目,反而有助于学习者在错误的反思中( learning from mistakes) 实现学习[7]。
需要指出的是,既然项目管理中的真实项目与职业教育中的学习型项目,都属于项目范畴,那么常规项目具备的一些基本特性,如整体性、独特性、生命周期性、资源约束性和渐进明细性等,亦会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型项目中有所体现。显然,项目课程中的项目,仅仅是项目管理领域中的项目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一种借用和参照,两者在概念、内涵及特点表现方面存在天壤之别,不可混为一谈。
三、项目的功能
项目化教学模式,究其实质,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 project - based learning) ,从某种意义上讲,亦是一种模拟状态下的行动学习( action learning)[8]。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下,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教学关注的核心。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项目体验,生成全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项目团队的项目活动实践,成为教学关注的焦点[9]。也就是说,项目化教学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并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培育形成 具有实用 性、应用性的 专业技能[10]。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借助项目这一特殊的活动形式,并在项目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对学生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帮助。因此,项目课程建设首先需要深刻把握项目在学习改变过程中所起作用( influence) 及其所发挥的功能( function)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为项目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
具体地说,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项目具有如下基本功能:
( 一) 系统全面的承载支撑功能
学习型项目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习的发生,实现学习的改变。要实现学习的改变,便需要引导并帮助学习者借助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相关内容的了解、练习和感知,触及其思想和心智,形成强大内心动力,实现心智和行为的改变。因此,学习型项目首先需要具备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相关内容的承载功能,能够支撑项目活动所需的相关刺激和促进要素( stimuli) 。学习者的心智活动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充足外界刺激的活动过程。有效的项目活动,应该具备数量足够多、刺激足够强的要素,以便能够对学习者形成系统( systematic) 、全面( holistic) 的有效激发。借助项目这一系统、全面的承载平台,可以将职业素能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等要素整合、嵌入其中,以便为学习者提供充分刺激,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热情和心智活动,引导其参与旨在培育和提升职业胜任力( competencies) 的项目活动,获取有助于知识和能力建构的实践经验( experience) ,实现知识由认知到实践行动的有效迁移。项目的承载支撑功能,是项目活动生成并积累能力习得经验的首要条件,是职业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
( 二) 团队协作的社会建构功能
通常,项目不是一个人的项目。在多数情形下,项目需要借助团队的协作,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型项目亦不例外。随着职业能力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劳动者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11,12]。职业能力不仅是指职业操作技能,还包括其他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相关素质,如职业价值取向、职业精神( 敬业精神、创业精神) 、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协作、交流沟通、学会学习等方面的素养[13]。项目课程的建设,需要在社会建构主义理念的指引下,设计小组协作的项目类型,以增强学习者在项目活动中社会能力的建构与习得。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无法离开群体独自存在。社会化生产和高效协作的职业活动的内在需要,决定了社会能力在职业能力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项目作为整合各类职业能力培育要素的平台,应该具备促进团队协作以实现学习者社会能力生成与发展的功能。学习是一个与他人对话的过程,借助项目这一对话平台,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分享同学、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观点和情感,基于多个视角形成对项目活动更全面、更系统的认知,并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以更高的效率、更宽广的领域,将项目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加以应用和提升。项目团队协作的过程是社会性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借助彼此之间的观察、对话、故事分享及交流等活动[14],将项目合作团队转变成一个更具效率的学习单元( learning unit)[15]。
( 三) 实践经验的生成积累功能
职业性与实践应用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起源于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认为,学习是对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挑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富有意义( meaningful)的经验性学习,有助于促进针对性、实用性的职业能力习得。由此,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成为流行一时的学习理念。基于项目的学习,与进步主义的学习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与传承关系。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面对抽象生涩的学科知识,囿于自身有限的社会实践经验,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往往会因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缺乏有效联系,而难以将其应用到实践之中。难以实现学以致用,学习也就失去了其内在的动力和意义。基于社会实践精心设计的项目,因其与现实生活或与学生既有经验的紧密联系,极易获得学生的关注和认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从而引导并促进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实现知识的理解与拓展。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步骤与方法,更自主地寻求问题的应对与解决,从而实现知识由头脑认知向实践应用的有效迁移[16]。因此,项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承担着经验生成与积累的功能,是促进职业能力向实践应用迁移的必要过渡。这一功能亦是职业教育职业性、应用性得以实现的有效保障。
( 四) 结果验证的反思突破功能
项目通常需要完成某种形式的项目成果。在学习型项目中,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项目作品。如前所述,项目是一种活动,一种旨在促进学习发生的活动。项目成果能否达成,并不必然地决定着对学习促进的实际效果。但一般而言,在项目活动中,通过项目成果的实现,可以便捷地对项目学习的过程做出相对明晰的评估和判断。在多数情形下,学生通过小组协作,通过项目过程中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运用,可以取得一定形式的项目成果。这既可以盖棺定论,验证项目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运用的成效,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项目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强化其学习的动机,获得学习的有效反馈,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目成果的取得,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评估依据,让学生强化了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即便项目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的项目成果,借助项目成果这一形式,学生也可以基于学习过程的反思,检讨项目过程中的失误,进而通过反思,获得心智领域的深刻触动与感悟,实现心智上的突破。可见,项目在成果验证这一层面的表现,具有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评估、反馈的功能,不容忽视。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要实现实践层面的迁移,离不开学习者内在复杂心智活动的创新与突破,离不开强烈心智活动的激发与启动。因此,借助项目成果的评估与激发,有助于促进职业能力向实践应用层面的迁移。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