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2024-10-10

长江水文(通用4篇)

长江水文 篇1

2011年新年伊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 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 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水利提到关系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位置。水文部门作为一个为国家提供水利建设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持的公益类事业单位, 其基层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长江水文基层单位人才队伍现状的分析, 研究提出了加强基层站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 是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完全公益性事业单位, 成立于1950年2月, 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所辖7个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水环境监测中心) 分布在重庆、宜昌、荆州、襄阳、武汉、南京和上海等地。截至目前, 在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控制断面设有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400余个, 水质监测断面226个、河道固定断面4 200多个。全局具有高级职称人员430余人, 中级职称及技师近800人。是为长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汛抗旱、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等开展流域水文站网建设、水文水资源监测、水环境监测评价、河道水库测绘、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气象预报、水文分析计算、水文自动测报、河道泥沙演变研究等工作的专业水文机构。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 (973计划) 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水利公益行业专项等许多重大课题的研究, 其中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水利部、湖北省等各类奖励。

二、人才队伍现状

截至2010年底, 水文局有在岗职工1 800余人, 其中基层站队近900人, 非基层站队930人。与“十五”末期相比, 基层站队人员比例有所下降, 内业人员比重逐渐增大, 表明水文行业已经由传统的资料收集向资料整理、分析和水文科研等水文产品深加工方面逐步过渡。

从年龄结构看, 基层站队35岁以下、36~45岁, 46岁以上人数分别占其现有人数的16%、36%、48%;非基层站队35岁以下、36~45岁、46岁以上、人数分别占其现有人数的16%、29%、55%。从年龄结构分析可以看出, 近几年职工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基层站队经过有计划的新陈代谢, 目前各层次人员所占比例与非基层站队差别不大, 但从队伍总的年龄结构看, 老中青比例有些失衡, 46岁以上人员所占比例偏大, 需要在今后的队伍建设中逐步消化。

从学历结构看, 基层站队本科及以上186人、大专234人、中专和高中311人、初中及以下168人, 分别占其现有人数的20%、26%、35%、19%;非基层站队本科及以上542人、大专204人、中专、高中147人、初中及以下37人, 分别占其现有人数的58%、22%、16%、4%。不难看出, 基层站队学历层次明显偏低。

专业技术人员1 039人, 从职称来看, 基层站队高级以上80人、中级150人、初级及以下112人;非基层站队高级以上351人、中级246人、初级及以下100人。技术工人790人, 从技能等级看, 基层站队高级技师、技师224人、高级工303人、中级工13人、初级工及以下1人;非基层站队高级技师、技师113人、高级工120人、中级工16人。

基层站队中干部、工人的比例为63∶100, 比较符合其工作性质。近几年来, 根据水利部“三年三千名新技师培养计划”, 大力加强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高技能人才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具有技师以上资格的技能人才已占工人总数的43%。

三、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调研座谈、网上问卷调查和人员基本情况统计等方式, 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 发现目前长江水文基层站队队伍建设中还存在平均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级别偏低、收入不高、高层次技能人才相对缺乏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应该是基层站队人才队伍建设的努力方向。

1. 基层队伍平均年龄偏大, 专业技术人员偏少, 职称级别偏低。

从统计情况看, 基层站队人员平均年龄43岁, 35岁以上人员占84%, 专业技术人员仅占38%。网上调查44%的职工认为基层站队人才队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偏少, 29%的职工认为是年龄偏大。通过调研了解到, 目前有的站队绝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上的工人, 使得这些站队呈现出“后继无人”的局面, 这样的站队不在少数。另据统计, 基层站队约2/3的人员为技术工人, 这些职工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 部分职工晋升技师难度较大。而基层站队的专业技术人员, 由于大多数学历偏低, 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 没有相关科研经历, 发表论文偏少等因素, 晋升中高级职称难, 客观上造成了大多数人员的职称级别偏低。

2. 基层站队人才引进难客观存在。

从历年的实际情况来看, 基层站队人才引进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基层条件艰苦, 收入相对较低, 且个人的职业发展前途有限。调查结果显示, 基层站队人才引进难的原因, 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条件艰苦 (占65%) 、收入低 (占66%) 、没有发展前途 (占49%) 。二是招聘的人员学历要求偏高, 人才难得引进来。如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愿意进来的不多, 能留住的也少。调查中, 37%的人认为解决基层站队引进人才难的关键在于要适当降低引进人才的学历要求, 48%的人认为专业要对口, 具备大专学历就行, 还有35%的人认为学历不重要, 关键是要能吃苦耐劳。

3. 基层站队对站队长的素质要求较高。

作为站队的负责人, 职工对基层站队长的素质要求较高。大家认为基层站队长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前三项分别是“为人正直、公道” (占71%) 、“综合管理能力” (占68%) 、“技术能力” (占57%) 。69%的人认为如果作为站队长培养,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引进本科毕业生。在站队长的选拔任用上, 42%的人认为应实行公开选拔, 32%的人认为应实行竞争上岗。

4. 基层站队职工希望改革分配制度、提高收入水平。

从调研情况来看, 基层站队职工收入在当地都处于中上水平, 但是相当一部分职工都希望改革分配制度。49%的人认为相对于在单位的工作贡献, 现有收入不令人满意。在通过何种方式提高职工积极性的问题上, 60%的人选择了改革分配制度。68%的人认为有必要适当拉开收入差距, 实行按岗定薪, 其中38%的人认为现有分配制度不能完全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对于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基层站队人员的收入水平, 42%的人认为分配制度政策的制定应适当向基层职工倾斜, 29%的人认为通过横向创收, 18.35%的人认为应由上级机关进行补贴。这些数据说明, 在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基层职工收入水平等方面, 基层职工的要求尚未达到。

5. 基层站队培训、教育机会相对较少, 手段单一。

调查中, 46%的人认为培训机会太少, 34%的人认为培训针对性不强, 流于形式。对提高基层站队人员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58%的人选择了加强培训。从历年的培训情况看, 基层站队人员接受培训的机会确实相对较少, 这个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投入小, 培训范围小, 培训深度不够等现象, 有时举办培训班, 也只是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进行, 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培训。二是我局目前的教育、培训手段单一, 基本都以传统培训班形式进行, 对网络教学、远程可视教学等新的培训形式运用较少。培训内容上, 60%的人认为应多组织新设备、新技术的学习, 22%的人认为应加强水文相关规程规范学习, 6%的人认为有必要开展经营管理以及外语、计算机等知识的培训。可以看出, 基层职工对新设备、新技术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有着较强的愿望, 迫切希望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 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6. 基层站队职工对现在的工作环境感到满意。

对于目前的工作环境, 大部分职工认为单位重视工作环境建设, 硬件和软件环境都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总体来说, 是比较融洽的。在工作中遇到问题, 44%的人选择独立完成, 41%的人选择在专家或同事的帮助下完成, 表明大多数的基层职工有着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愿意为单位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对目前从事的工作, 57%的人不想更换。对于新仪器的使用, 55%的人表示了能够较好的适用, 但同时也有32%的人觉得有些吃力, 需要努力才能适应。统计结果表明, 大多数职工认为目前的工作环境是融洽和谐的。

四、对策与建议

基层站队是水文行业的根基, 是事业发展的核心, 针对此次基层站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我们认为可行的解决思路应该是:以人为本,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以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为基础, 以分配制度改革为动力, 鼓励竞争, 促进流动, 提高整体素质, 促进基层优秀人才快速成长, 增强基层人员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基层队伍活力, 加速高素质现代化水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1. 科学规划, 做好基层站队人员需求分析。

上级职能部门要认真分析各站队的勘测项目、工作总量、技术难度、仪器设备配置、生产组织形式等要素, 测算出综合工作量, 合理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 并提出各岗位的知识、能力、经验等基本要求, 由此测算出人员配备的定额。适当考虑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合理制订分年度的人员引进计划, 从而避免人员引进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同时也使基层人员的引进做到了有章可循。

2. 改革创新, 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

基层单位人才引进可以有两种形式, 一是占用正式编制的, 二是不占用编制从社会上聘用的。引进的人才如占用事业编制的要“精”, 培养目标为基层站队长后备人选和主要 (下转155页) (上接107页) 的技术, 作为站队的核心人才层, 可定位于大学本科毕业生, 由于占用编制, 这类人应该少而精;第二种应该“活”, 要采取人事代理或劳务输入等形式, 在社会公开聘用合适的专业人员, 采取合同管理, 按市场行情定薪, 完善社会保障, 此为站队的一般或辅助性生产人员, 主要充实基层站队的不固定用工, 可以定位于高校专科毕业生和委托观测人员, 这种方式应逐步成为基层单位用人的主要方式。

3. 内部挖潜, 培养使用好现有人才。

一是加大站队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选拔有培养前途、立志为水文事业服务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高校委托培养, 提高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二是加大岗位培训力度, 力争每个职工两到三年能够轮训一次, 以满足职工知识更新的需要。三是做好现有人才的使用,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

4. 科学设岗, 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

岗位设置和聘用制改革是2002年机构改革的延续和深化, 要借助改革来优化基层单位人才结构。一是要科学设岗, 以岗定人、按岗聘用, 把适合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二是要给职工搭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平台, 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分配机制, 让上岗职工享受合理的待遇;四是结合单位实际, 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保持单位稳定。

5. 改善条件, 努力提高基层职工的福利待遇。

要通过技术革新和新仪器设备的开发使用, 努力提高基本资料监测的自动化水平, 减轻劳动强度, 维护职工身体健康。对艰苦地区, 要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要积极向上级反映, 研究提高外勤费的标准。要内部挖潜, 通过横向创收, 提高外业基层职工的工作生活水平。

五、结语

水文基层站队遍布长江沿线, 在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保护和社会公益服务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层站队条件艰苦, 问题较多, 加强基层站队人才队伍建设, 至关重要。本文只是通过调研及综合分析, 对解决基层站队队伍建设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 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不能以点概全。笔者相信, 随着国家对水利事业的重视, 有关改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基层水文站队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摘要:通过对长江水文基层站队人才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 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 加速高素质现代化水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科学规划, 做好基层站队人员需求分析;二要改革创新, 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三要内部挖潜, 培养使用好现有人才;四要科学设岗, 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五要改善条件, 努力提高基层职工的福利待遇。

关键词:长江水文,基层站队,队伍建设

长江水文 篇2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长江委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分析水文工作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任务,以服务流域水资源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我局事业、经济和单位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一、认真履行职责,“十二五”开局良好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治江工作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两个发展,一个建设”,全年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一)水文测报预报取得新成绩

2011年汛情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两湖水系多条支流出现超警戒、超保证或超历史洪水;二是秋汛来势迅猛,渠江发生超历史实测记录特大洪水,汉江发生20年一遇大洪水,杜家台再次开闸分流。面对严峻的水旱灾情,广大干部职工坚守岗位,精心开展测报预报,以服务三峡和丹江口水库调度为重点,认真组织水雨情分析,有效应对航运、生态、应急调水和中小洪水调度等综合需求,保障了三峡水库汛末175m试验性蓄水目标。全年收发水情报文1116.5万条,发布各类水文气象预报分析成果486期,连续6年30分钟内送达国家防总的报汛时效合格率达99%以上。

(二)全面完成水文基本资料收集

全局依托技术创新成果,圆满完成基本资料收集。

水文资料方面,完成全局316个水文测站基本资料收集。按时完成2010共806站项水文资料的复审、评定工作,及时提交了2010年《长江泥沙公报》、《长江水资源公报》编制成果,组织完成5册水文年鉴的汇编审查。

河道观测方面,完成长江中下游堤防崩岸及险工险段监测60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长程水道地形观测3768平方公里、长江口水下地形测量2563平方公里,完成长江中下游33个汊道、共105个断面的分流分沙观测。

水质监测方面,完成全局212个水质断面的资料收集和整编汇总。首次开展了2008-2010年水质年鉴资料的集中刊印。首次实施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水文水质监测。江源考察同步水样得以妥善保存。有效处置汉江水华、水葫芦和涪江水质污染、南水北调水源地坝前污染物等应急突发事件。

(三)水文勘测设计进展顺利

以服务流域规划编制为重点,认真做好水利前期及勘测设计工作,广泛参与流域内14个主要干支流河湖规划的编写。积极服务三峡、丹江口、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精心组织实施三峡及金沙江梯级水电站水文泥沙观测,开展了三峡水库联合调度、提前蓄水防洪风险、泥沙淤积、蓄水水位控制等一系列专题研究,为金沙江、乌东德以及缅甸、刚果等17个水电站和亭子口、鄱阳湖等4个水利枢纽提供技术支撑。取得流域内岸线开发、工程建设、核电开发等众多涉水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规划符合性论证以及水文监测资料使用、建设项目对水文站影响等水文论证成果。开辟了水电站蓄水计划编制服务新项目,为澜沧江景洪、糯扎渡和小湾水电站蓄水调度提供了可靠的水文成果。

(四)扎实推进水文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

以“三个模型”应用实践为重点,科研取得新成果。初步建成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立部分河段一维、二维水沙数字模型,水质模型研究逐步深入。在科研项目申报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成功获得“长江流域山洪致灾临界雨强拟定及预警技术”等6个科研项目,并首次获得科技部“长江河道演变资料数字化与深度加工”科研项目。组织开展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水文资料整编规范》等4项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编制。承办了第四届长江论坛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分论坛和2011年大湄公河次区域洪水预报技术国际培训班。“大型水利工程截流龙口水文预报研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游局、汉江局分获中国测绘学会银奖,下游局2个项目分获得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和江苏省优秀测绘工程奖,长江口局2个项目分获得江苏省优质测绘工程二、三等奖。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完成《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测验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汇总报告,完成长江水文技术创新《水文》专刊和长江水文预报技术《人民长江》专刊。着力优化三峡水库泥沙报汛,开展了浊度计泥沙报汛实验和ADCP测沙试验性研究。在大规模、集中实施的水文测验方式方法技术创新完成之后,我局的技术创新工作正向常态化不断迈进。

(五)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局规划计划工作有序进行。组织开展了长江流域8省“十二五”规划汇总,编制完成《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澜沧江及其以西)水文事业发展规划》送审稿。完成2012年水资源管理经常性项目和《水质监测业务经费定额标准》的申报。安勘队迁建常德、西南巡测基地项目正开展前期征地工作,完成洞勘队迁建益阳、华阳采砂执法基地趸船、荆江局血防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水文测报中心主体工程、中游基地、汉江基地、岳阳基地和南京站血防工程建设,九江采砂执法基地、江汉基地血防工程顺利开工。组织开展了项目清理和局级基建验收,基建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加强信息化基础工作,完成与长江委公文处理系统对接,开展了水文数据库转储工作,水资源预测及配置系统顺利验收,“水文信息资源统一组织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全局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全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在巩固当前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服务范围,在水文泥沙勘测、水文分析计算、调度预报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果。加强与五大电力集团的战略合作,为西南一系列水电枢纽提供了水文技术服务。各勘测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努力挖掘市场,在四川灾后重建、三峡库区服务、南水北调工程施工、石油能源建设、雅鲁藏布江综合治理、沿海城市规划和长江口综合整治以及国际合作等项目中,广泛开展防洪评价、水资源论证、水文勘测分析工作,积极拓展水库水文信息监测、浅地层剖面观测、水库蓄水计划编制等新的服务项目,有效保障了我局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七)综合管理科学有序

全局着力加强执行力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内部管理方面,出台2011年《水文局(机关)制度汇编》。公开招聘大学以上毕业生40人,举办干部轮训等各类业务培训班81期,累计参训2388人次。认真落实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岗位聘用实施方案》的编制上报。加强绩效管理,收入分配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按时完成支付进度目标。全局在职职工住房补贴按期发放。组织开展了ISO内部审核,顺利通过认证机构审核。加强船舶标准化建设和安全检查,全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妥善处理来信来访12起。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公务用车和论坛庆典清理整顿要求,及时完成企业清理整改。档案、保密和后勤管理得到加强。流域管理方面,认真履行流域水文机构的业务指导职能,积极为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指导,召开了第六次长江流域水文协作会议。组织对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21册水文年鉴汇编验收。应邀对松辽委和流域5省开展南方水文资料整汇编软件培训。认真做好河湖普查工作,精心组织40余名技术骨干,在恶劣的高原条件下,野外作业30余天,历史上首次系统性完成青海湖和纳木错湖的容积测量,填补了我国国情历史资料的空白,受到全国水利普查办通报表扬。大力开展援藏、援疆工作,我局自动测报技术将花开边疆。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组建完成长江委水文局应急抢险总队,应邀参与全国及部分省市水文干部应急监测技术培训。积极配合做好采砂支队的交接工作,始终保持所辖区域处于可控局面。

(八)单位文化建设成效突出

全局扎实推进单位文化建设。通过网络媒体、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发起向钟宏联同志学习活动。制定实施《水文局学术带头人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3期学术带头人讲座活动。首次开展大规模、多专业技术大比武活动,共设立4个赛场,9个专业,参赛人员达到1616名,营造了学技术、比贡献的良好氛围。首次组队参加湖北省测绘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进一步加强单位形象建设,精心编制了宣传画册、《长江水文60年》和《长江水文经济发展纪实》专题片。着力转变全局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发起加强执行力的大讨论,为我局单位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九)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建党90周年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治庸问责活动。按照中央和委党组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了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示范岗(窗口)测评活动。隆重召开水文局庆祝建党90周年暨唱红歌大会,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认真开展廉政风险点防控工作,组织全局纪检监察审计干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积极争取离退休人员补贴,组织离退休职工参观考察,受到老同志的一致肯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果,我局被评为“十一五”水利职工教育先进集体,获得“2009—2010湖北省文明单位”称号,上游局河道队、金勘队、三峡局宜昌站、下游局大通站、长江口局河道队分别荣获农林水全国模范职工小家、江苏省模范职工小家、长江委“工人先锋号”等荣誉。冯东荣获水利部第七届全国水利技术能手称号,王涛被评为长江委“十大杰出青年”,许全喜和张洪刚分别入选第二层次“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和优秀青年骨干人才人选。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连续9年被评为长江委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同志们:“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2011年,在经历各种曲折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成果和收获。多年的实践证明,无论我们面对任何困难和压力,都必须有不畏艰难、直面挑战的勇气,有敢于亮剑、勇于冲锋的胆气,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勇往直前,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在此,我代表水文局,向给予我局关心支持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职工家属,向奋战在全局各个岗位上的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二、加强能力建设,积极贯彻治江工作部署

在2012年长江委工作会议上,委党组审时度势,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以水资源管理和水行政执法为突破口,不断强化流域水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奋力开启治江事业新征程。

作为流域机构水文部门,要积极顺应治江工作重点转变,既要把握大局,抓住机遇,以更大的热情、更高的服务水平,为流域管理服务,同时,也要更加重视自身能力建设,统筹谋划各项业务的协调发展,统筹布局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努力把长江水文的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围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努力提升水文服务能力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各类监测站网,积极拓展监测范围,提升水文监测能力和水文水资源分析能力,为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水量调度管理、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准确的水文数据。

一是要提升水文监测水平。要从完善站网入手,调整优化现有站网,完善布局,达到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站网的全覆盖。要进一步创新监测方法,着重布局水质工作现代化建设,用三到五年时间,提升水质技术能力水平。要重点提高巡测和应急监测能力,为水资源调度和有效处置流域管理中的突发性公共水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要提升水文服务水平。要充分利用我们建立的“三个模型”,为水资源管理、调度和保护作坚强的技术支撑,为“三条红线”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要加强基础研究,下功夫做好水文资料的深加工,进一步拓展水文服务范围,为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水电建设、防洪排涝抗旱设施建设等提供可靠的分析成果。要立足流域发展大局,着眼区域发展重点,积极参与到城乡社会发展建设中,发挥好基层站队的作用。

三是要提升水文科技水平。要抓紧长江水文科研实施方案的编制。积极推动制定新领域水文技术标准,主动服务于水文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水文计量工作。要努力提高水文信息化水平,加强水文数据库和各类系统应用平台建设,加大对新仪器、新设备的推广使用力度,大力推进业务系统的智能化、可视化。要高度关注社会热点和事关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水文基础科研工作,为拓展水文服务领域夯实技术基础,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前瞻性技术支撑。

(二)突出重点,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作为流域水文机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时刻牢记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当前,要着力强化三个支撑。

一是强化人才支撑。人才是一切事业的根本。我们要深入分析当前全局队伍整体水平和人才结构,统筹做好人员规划,逐步提升队伍素质。要突出对领军人才的培养,着力培养一批能够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形成“培养一名、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完善干部提前退出机制,发挥好他们的能力和作用。要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基层锻炼,加强引导和教育。要加大岗位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力度,努力建设素质优良、专业齐全、层次合理、服务高效的水文队伍。

二是强化管理支撑。当前我局部分干部职工还存在思想观念落后、创新力度不大、作风慵懒散软等方面问题,特别是执行力有待提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领导干部要带头作表率。要在财务预算管理、资产资金管理和绩效管理方面下功夫,促进各项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效率。要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切实为基层和广大职工服好务。

三是强化文化支撑。要不断深化单位文化内涵,着力推进单位文化实践。要强化提高执行力,切实打造长江水文良好的执行力文化。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传承长江水文优良传统,通过单位文化建设来凝聚人、感召人、激励人,营造奋发有为、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正确对待舆情,积极主动搞好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积极慎重地谋划好改革发展工作 改革和发展事关水文工作大局,关系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要积极、慎重、稳妥地认真谋划。

一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已基本明确,上半年将完成事业单位的清理整顿,2015年前完成分类改革。一方面,事业经费在一定时期内还不能全额到位,必须继续通过创收来弥补。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正在加速推进,必须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继续做好限高、稳中、托底的收入分配工作。全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化解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要注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从实施机构改革,正式确立事业、经济“两个发展”的思路,我局横向经济创收已经走过十年历程。在这十年里,广大干部职工历尽艰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事业发展。随着我局技术力量和水文工作地位、理念和形势变化,全局要重新审视并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改变拼人力、拼设备的传统模式,在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经济建设中,精心培育水文知识经济,促进我局经济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总之,贯彻落实治江工作部署,加强和发挥流域水文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就要高度重视发展能力和发展质量,紧紧抓住“十二五”这个关键时期、黄金五年,在我委实施流域管理的各项工作部署中,勇当排头兵,敢于打先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面推进事业发展、经济发展和单位文化建设。

三、强化责任,精心做好2012年各项工作

2012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全局要统一思想,落实责任,以适应水库群调度为重点,抓好防汛抗旱水文测报工作;以现代化建设为重点,抓好水质监测工作;以服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重点,抓好水文、水资源和水生态监测工作;以拓展服务面、提升水文服务能力为重点,抓好经济发展工作;以强化执行力为重点,抓好单位文化建设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我们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提高警惕,精心准备,加强防汛责任追究制的检查落实,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利用枯水季节抓紧做好水文测报基本设施修复重建工作,及时完成自动报汛设备的维护保养,完善高洪测报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我局防汛测报工作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加强测报预报工作,以满足三峡水库调度和服从中下游用水需求为主线,加强水雨情分析,为科学调度提供有力支撑;要深入开展干旱指标预测预报方法和旱情预测预报实验研究,为流域抗旱提供决策支持。要进一步提高水情预报技术水平,加强对水情分中心的管理,适时召开全局水情工作会议。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监测工作,从组织、人员和装备上不断完善我局应急抢险队伍建设,更好发挥水文在防汛抗旱和应急抢险中的支撑作用。

(二)精心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全局要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加强基本资料收集和水文要素观测。要按照“大水文观”的要求,结合区域特点,拓宽水文资料收集范围,加强地下水、墒情以及咸水入侵监测。要积极落实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试点工作,认真做好常规、省界、水功能区和排污口断面的水质监测,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的水文水质信息。要进一步做好水文资料的整汇编,加强对成果资料的审查,精心做好《水文年鉴》、《长江泥沙公报》、《长江水资源公报》的编制工作。要加强河道观测,精心开展长程水道地形测量、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的水文监测,认真做好三峡水文泥沙观测、长江堤防险工护岸监测、长江中下游河道基本观测。要加强对基本资料的分析处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广泛、更有效的基础支撑。

(三)大力推进水质工作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水质工作,充分认识当前水质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水质工作。从提高意识、转变观念着手,从补课、打基础起步,努力突破制约我局水质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瓶颈,大力加强水质分中心的监测能力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形成队伍有保障、技术有提高、业务有拓展、管理更规范的良好局面。要加快落实水质定额,认真执行质量管理7项实施细则,大力提升水质成果标准化水平。要积极拓展水环境监测业务,布局开展水生态监测。要结合“全国水资源质量信息评价及共享服务系统”推广,进一步提升水质监测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我局水质工作现代化。

(四)认真做好勘测设计工作

以服务流域管理为重点,积极参与流域治理,做好河湖规划、水量分配方案、河道治理规划等水利前期水文工作。围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长江口综合整治等重大水利工程,精心组织实施水文勘测设计工作。按照进度要求,及时完成上游、西部地区一系列水利工程水文分析计算任务。积极参与各类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的水文勘测、水文设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施工水情预报、河道演变分析等各项水文专题研究。要精心做好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水文监测资料使用论证、河道采砂论证等工作,进一步做好水电站蓄水计划及调度方案编制,为水资源配置和水行政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加强创新和科技工作

要重视并加强新仪器新设备的推广使用,持之以恒做好技术创新工作。以服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重点,与我委即将出台的长江水量分配方案相呼应,扎扎实实抓好我局“三个模型”的应用实践。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认真开展审批项目的研究,加大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948”及公益性科研专项等重点项目的申报力度,积极争取“后三峡”各类专题和三峡试验性蓄水期至正式运行期的“一加三”项目,进一步提升我局基础科研能力。加强水文、水质数据库建设,积极做好《水文缆道设计规范》等标准编制工作。着手开发网络运维管理系统、内网桌面管理系统、水文测报信息搜索服务项目及3G网站,完成水文数据库数据转储系统,大力提高我局信息化水平。

(六)进一步加强管理

全局要以加强执行力为重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效率,保障各项制度和决策的贯彻落实。

一是要以高级人才的培养和推荐为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争取在省部级高级人才的申报上有新突破。要认真落实岗位设置及聘用制要求,扎实做好公开招聘工作,进一步做好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管理。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水文勘测工技能竞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二是要以强化预算管理和落实支付进度为重点,规范财务经济工作。全局要严格遵照预算开支,各项目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要制定可行的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资金支付进度。要严格控制会议、出国、公务接待等经费支出,保障我局财务经济工作规范、高效运转。

三是要以“工程带水文”落实为重点,推进基础建设。要加强测报中心、“工程带水文”、西南巡测基地等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严格基建程序,认真开展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四是要强化综合管理,保障安全生产和成果质量。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成果质量是安身之本,全局要高度重视,加强日常教育和隐患排查。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加强职工教育,制定领导干部请假制度。要继续做好节能减排、公务用车治理、信息报送、督办和后勤等工作。

五是要以水政监察为重点,认真履行流域指导职能。要继续做好河湖普查工作。积极做好过渡期采砂执法工作,争取早日发布实施《长江水文管理办法》,加强流域水文的交流合作,积极做好援藏、援疆水文工作。

(七)深入开展单位文化建设

结合创先争优和治庸问责活动,出台具体措施,切实打造长江水文良好的执行力文化。深入开展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和水平,为长江水文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篮球赛、摄影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干部职工间沟通交流,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认真做好政研工作,加大调研力度,形成一批对基层水文有指导性的政研成果。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统一内部标识。着力提高水文宣传工作质量,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宣传,及时关注、引导水文热点难点问题,塑造长江水文的良好形象。

(八)坚持保障经济发展 全局要正视长江委内兄弟单位和地方水文部门快速发展的态势,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昂扬斗志和积极进取的心态,继续保障我局的经济发展。要借“大水文”东风,着眼当地城市基础建设、城镇化发展布局和区域水资源管理需求,加强水文水资源信息的深加工,大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巩固并发展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能源、交通等涉水项目。要在经营好已有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提供新的服务项目,培育发展有水文行业特色的知识经济。

(九)扎实做好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抓好党政工团组织建设。追踪调研《关于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干部提前退出领导岗位的意见》两个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对基建项目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保证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和干部安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基层,大力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职工”创建活动。关心职工身心健康,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做好离退休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两个待遇”,及时有效地做好政策解释宣传工作。加强治安保卫,进一步规范信访流程,认真做好血防、保密和普法工作。全局每名职工要立足岗位,服务大局,恪尽职守,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长江水文 篇3

船用多功能声学多普勤流速剖面仪 (简称多功能ADCP或MA DCP) 主要功能是测量三维流场剖面, 同时还兼有测量悬浮泥沙浓度的功能, 主要应用领域是海洋监测, 环境保护, 海洋开发和航道建设等方面。ADCP被公认是当今最主要的测流手段。多功能ADCP采用专用学多普勤原理, 用声波遥测水流的速度, 对流场不产生干扰, 而且能够在航行过程中测量流速剖面, 可快速地获得一个水域的流场断面。与常规的单点式海流计相比, 具有测量精度高, 快速, 高效, 省时省力等优点。多功能ADCP采用了宽带和窄带两种测流技术, 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流场。多功能ADCP能够在测量流量速剖面的同时测量悬浮物浓度剖面, 是研究泥沙迁移规律, 计算输沙量的十分有效的工具。在国际上未见有相似器的报道, 具有独创性。多功能A D C P的操作软件是完全中文界面的, 更加适合中国用户, 运行于视窗环境, 界面友好, 使用方便。

经长期的比测,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省十三个河段近两年的水文测验以及过去的资料分析, 该设备不但具有能直接测出断面流速, 具且有不扰动流场、测验历时短、测速范围大等特点。

2 存在问题

经过实验、咨询发现ADCP因其受含沙量、河床流沙和船体等影响较大, 使ADCP在一些条件下的使用受到制约, 需外接GPS和磁罗经, 才完全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仪器商提供的WinRiver软件可以进行数据处理, 但要满足一些应用的要求, 该软件还是存在不足, 针对这个问题开发一套数据后处理软件。

3 技术实现

3.1 外部罗经与GPS的使用

在外部磁场干扰下, 用外接罗经测定船向时, 罗经的安装与标定直接影响测验的精度。

用外接罗经时, 其标定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外部罗经自身的标定, 其目的是让外部罗经记录测量环境的磁参数, 即适应环境;第二步是外部罗经与ADCP相对方向的确定, 即ADCP正向与罗经正向的差角 (当使用ADCP内部罗经时只使用WinRiver软件中的配合进行一次标定即可。

其实, 在WinRiver软件中, 将罗经角度、罗经偏移与磁偏角之和用于仪器坐标到船系坐标或地球坐标的转换, 用上述方法时, 是否测量磁偏角已无多大意义。而且在WinRiver软件中回放时, 当采用底跟踪 (Btm) 方式时, 罗经偏移、磁偏角或二者之和仅影响水流方向而不影响流量;当采用GGA方式时, 罗经偏移、磁偏角主或二者之和不仅影响水流方向还要影响流量。所以如果测量结果中住返水流方向值总是相差较大 (大于5°) , 多半是由于罗经安装或标定不当引起。

3.2 数据处理技术

ADCP流量测验的资料, 流量、面积、河宽、断面平均流速流向、断面平均水深、断面最大流速、最大水深数据均可从WinRiver回放软件中直接得出。垂线流速流向数据, 可在回放界面中人工摘取, 处理时一般用剖面流速代替, 产生的差异较小, 但对多个剖面平均处理时, WinRiver软件在平均位置及平均水深处理上不太令人满意。而且, 当数据量较大时, 人工挑选工作量大且极为不便, 需通过编制相应的软件进行提取和计算处理。在ADCP数据后处理的算法中, 根据资料提交的要求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算法。后处理的数据来源为Win River回放软件所产生的ASCII码文本文件。

在垂线流速的提交方式上, 有的要求提交ADCP实测水层单元的流速, 有的要求提交垂线上相对水深的资料, 涉及到的算法也不尽相同。

3.2.1 垂线位置和水深的确定

AD CP原始数据中记录的位置实际为该剖面的平均位置, 一个剖面的跨越宽度一般为1m~5m, 在提取数据时垂线水深一般用剖面水深代替, 垂线的位置数据计算, 将回放输出的文本文件中的经纬度数据按高斯正算的方法计算垂线平面坐标。

若使用平均处理策略, 则对水深也进行平均处理, 起点距的算法有平均算法和中心线法等, 平均计算时又有算术平均和加权平均算法。

3.2.2 垂线流速分布函数的确定

WinRiver软件支持的流速插补方法有幂指函数、常数、三次平滑等, 缺省为幂指函数。虽然幂指函数与我国常用的对数分布函数有一定的差别, 但软件中仅将此函数用于顶层和底层流速的插补计算, 不致产生较大差异, 在WinRiver软件中调整幂指数b的值, 对流量影响甚微。

3.2.3 有效数据的判别

在回放输出的ASCII文本文件中, 各水层单元的数据包括当前水层单元的深度、流速值、流向、东向流速、北向流速、垂向流速、误差流速、波束1反向散射、波束2反向散射、波束3反向散射、波束4反向散射、好的百分数、流量共13个数据。其中流速流向的坏值表示为-32768, 反向散射的坏值表示为255, 好的面分数坏值为0, 流量坏值表示为2147483647。

在提取流速流向资料时, 面临三种数据有效性的判别方法:以单元流量有效为判别条件、以单元流速有效为判别条件或以好的百分数为判别条件, 在应用时根据流速分布情况选取其中一种。

3.2.4 流速流向计算

当垂线流速资料按ADCP实测水层单元深度提交时, 可直接从回放后的输出文件中选取, 计算的步骤是先分别计算东向、北向的垂线流速分量的分布数据, 再用矢量合成的方法计算垂线流速、流向。在计算各方向的分量时, 垂线平均流速的分量按式4.1计算, 顶层流速的分量按式4.2计算, 顶层流速分量的水深为第一个有效单元以上部分的中心深度, 底层流速分量按式4.3计算, 底层流速分量的水深为最后一个有效单元以下部分的中心深度, 垂线上各水层单元的水深与分量的水深一致, 各水层单元的流速为东向分量与北向分量的方和根, 按式4.4计算, 流向方位角为东向分量与北向分量比值的反正切值, 按式4.5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流向用垂线平均流速分量参照式4.6和式4.7进行计算。

当垂线资料按传统的五点法或六点法资料提交时, 则需将水层单元流速通过一定的方法转换为各相对水深 (水面、0.2、0.4、0.6、0.8、河底等位置) 处的流速, 计算步骤上仍然是先算分量, 再合成, 分量计算的常用做法是:当测点绝对水深在实测的有效水层范围内时, 用直线内插计算, 当测点绝对水深位置在实测有效水层之外时, 可参照顶层及底层流速的算法推求, 也可用式4.6 (Vmax采用中间实测层的最大流速分量代替) 计算, 有时也直接将实测的最上层单元流速作为水面流速, 将实测的最下层单元流速作为河底流速。水面点的计算水深一般采用0.2m~0.5m, 河底点的计算水深一般采用河底以0.3m~0.5m。分量垂线平均流速一般参照《河流流量测验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4 后处理软件简介

ADCP野外测量快捷方便, WinRiver软件具备实用的回放功能, 仪器商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虽然如此, 要满足一些应用的要求, 这些软件还是不够的, 还需自行开发一些数据后处理软件。我院经过一段时期的应用和实验, 针对WinRiver软件在ADCP测验数据处理上的不足, 自行开发的ADCP测验数据后处理软件 (见图1) , 该软件是基于VB平台下开发, 为了提高数据的益存性于可比性, 故采用数据库形式处理和存储数据, 具备断面数据提取、流量计算、流速流向提取、输沙率计算、泥沙分析数据处理等功能, 为了保证同一份资料中的流量与流速数据的一致性, 该软件选取与WinRiver软件算法一致的策略。

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弥补WinRiver软件数据处理上的欠缺之处, 使ADCP更加适合长江河道水文测验的各项要求。

5 结语

随着ADCP这项新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广泛应用, 我们可以切实体会到它给我们的工作带了诸多便捷和高效之处, 但在具体应用时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通过分析、实验是可以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的, 将理论上的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才能使ADCP的应用技术不断发展, 找到传统与现代测验方法的衔接点, 这样ADCP就能够更好的应用于长江河道水文测验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田淳, 刘少华.声学多普勒测流原理及其应用[M].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3.

长江水文 篇4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渗透系数,影响半径

1 关于查明了隧道穿越区水文地质特征

隧址区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属于两个含水岩系,并对前者进行了相对完整的论述。

对于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岩系,没有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风化层厚度的论述,也就没有含水层厚度、分布特征的概念,笼统的认为隧道洞身段上下互层的侏罗系砂岩、泥岩,裂隙发育程度相似,仅在局部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带可形成富水,且地下水水位不定。而缺少含水层厚度、分布特征、水力性质等论述时,所选取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公式及基本假定是否合理无法做出判断。无水力联系、水力联系差,拟或是其它原因造成了水位不定?当区域风化节理不发育时,对于互层的砂岩、泥岩,地下水的水力性质是承压水还是潜水,文中没有明确说明,但可能按潜水予以考虑。

既然有两个含水岩系,就应该分开论述各自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仅笼统的说明补给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形式有两种:一是来自大气降雨渗入补给,二是长江地表水体的渗入补给”,而未明确说明隧道段遂宁组互层砂岩、泥岩,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文中提到:“由于长江河谷是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两岸岩土层接受大气降雨渗入补给形成的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成为地表水。长江河谷是该区地下水的汇集、排泄区,长江地表水向下渗入又是长江河底之下含水层中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因此,长江地表水又是长江河谷区含水层永久的线性面状补给源。”然而,河谷地下水是如何下渗补给侏罗系遂宁组砂岩含水岩系呢?或者这一含水岩系也包括在长江河谷区含水层中?

文中提到:“在天然条件下,径流缓慢,水循环交替缓慢。在开采条件下或人为改变其水动力条件下,地下水径流会加快,此时长江水就变成了地下水的补给水源。”潜在之意说明:天然条件下,长江水并非地下水的补给水源?但这似乎又与前述的地下水补给条件相矛盾?总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论述中,没有水位变化、水力坡度、单井涌水量、渗透系数等相关水文地质参数,缺乏水文地质参数的说明能将水文地质特征查明到何种程度?

该文进行了长江江水及两岸地下水的水质分析,其结果见文中表1、表2,并以mmol/L含量数据对水中主要阴阳离子含量进行了相关论述与分析。显然,作者将mmol/L与m Eq/L混淆在一起,拟或是根据混淆了mmol/L与m Eq/L的水质分析成果进行了相关分析。但无论如何,将mmol/L与m Eq/L混淆在一起总为不妥。当水分析结果以mmol/L为单位表示时,两表中Ca2+、Mg2+、SO42-的毫摩尔数值就是错误的,相应的有关数据需要修改;若以m Eq/L为单位,则表中的毫克当量数无需修改,而论述中与水质分析结果相关的mmol/L、数据等则需要更正。此外,水质分析成果中,在含有高价键阴、阳离子的情况下,主要阴、阳离子的毫摩尔数不相等;出现相等的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是成果有误。显然,作者将mmol/L与m Eq/L混淆在一起,或者未加分析的直接利用了错示的水质分析成果。

2 渗透系数的确定

水文地质参数是描述含水层、弱透水层等水动力特征的一组数据,是评价、计算隧道涌水量的关键、基本资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文中的渗透系数的来源合适、结果合理吗?文中提到“利用潜水非完整井公式进行计算,获取各抽水井的渗透系数”,但不知道利用的是稳定流还是非稳定流公式的计算,计算公式是否考虑了地表水的补给?但从文中几个抽水试验s-t曲线特征来看,曲线类型基本相同,未反映出补给边界的影响;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抽水试验,而且较快进入稳定状态,但对于渗透系数很小的含水层,抽水2~3小时不一定能够达到稳定状态。根据非稳定流公式计算的渗透系数?文中未曾明确。若根据稳定流计算但进行了一次降深的抽水试验,又未指明是否结合经验公式进行计算。ZK5、ZK11涉及两个含水岩系,且卵石层的渗透系数明显大于基岩裂隙水的渗透系数,不进行分层抽水试验似乎不够完善。总之,无法判断所用计算公式与水文地质条件是否相适应。

不知何故,文中所附抽水试验曲线为s-t曲线而未附更有分析作用的Q-s曲线,以便根据单位出水量、单位水位下降分析有关参数;根据曲线曲度值进一步分析地下水水力性质、涌水量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

参数之间的关联性似乎不符合一般性规律。以微风化层为例,渗透系数取值0.11m/d,影响半径409.48m,结合其它相关数据,无论对照库萨金经验公式还是对照理论公式,两数据间似乎缺乏对应关系。以强、中、弱风化层为例,渗透系数分别为:0.67、0.22、0.11m/d,存在减小的趋势,相应的影响半径分别为:38.44、177.83、409.48m,存在增大的趋势,这样的规律,无论对照经验公式、理论公式,还是含水岩性与影响半径关系经验值,都存在矛盾的现象。以粉砂、细砂、中砂、粗砂为例,渗透系数分别为:1~5、5~10、10~25、25~50m/d;影响半径分别为:25~50、50~100、100~300、300~400m,一般认为含水层渗透系数越大,其影响半径越大。问题出现在那里?由于没有列出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公式、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不够深入等,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国辉,刘宗祥,吴森.中卫-贵阳天然气联络线长江隧道穿越水文地质特征及涌水量预测[J].工程勘察,2015,(1):59~64.Chen Guohui,Liu Zong xiang,Wu Sen.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owion yield predictiong of the tunnel crossing Yangtze River in the Zhongwei-Guiyang natural gas link[J].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urveying,2015,(1):59~64.(in Chinese)

上一篇:护士的压力现状分析下一篇:催化主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