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2024-09-0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共12篇)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1

自2008年7月接触新课改以来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在这将近一年的工作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新问题, 新情况, 本人感受最深的还是信息技术课教师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信息技术课的改革中多次明确提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 不仅仅要扮演一个知识灌输者的角色, 更要学会扮演一个知识海洋中的引导着的角色。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如何来扮演好这个角色?如何把新课改的思想精髓渗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让学生能更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体会, 以科学的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新课改对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教师要树立“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 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实施与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等方面较先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很大不同, 其更人性化的理念更加符合高中生的个体情况, 从理论上上提供了科学的教学依据。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其教学能力必然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其对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等角色的扮演, 最终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人认为, 新课改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至少从以下二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1、课程设置方面新课改对课程作了更科学的规划和权重分配, 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要。

信息技术最基本的模块是必修课程, 另外信息技术还有5个选修模块, 在大多数学校的师资安排方面, 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兼任选修模块的教学, 为了能胜任新的学科, 教师光看懂教材, 会做题目是远远不够的,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 更要明确上下文存在的隐性要素, 教学内容和实施方式要经得起考验, 对课程目标达成具有时效性, 这需要教师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

2、反思教学反思是让理论与实践充分互动的良好途径, 是教学绩效行为。

传统的教学反思大多是围绕能否提高学生操作熟练程度以及考试优劣程度而开展的, 这种反思恰恰会强化教育的负面作用。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重视自身思考和探究能力, 提升专业修养, 加强合作对话, 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就靠学校课堂是难以完成的, 因为学校课堂资源有限, 环境成分单一, 教师必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从事各种活动, 根据实际问题来锤炼自己的反思能力, 并将其直接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二、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现状

从大环境看, 当前高中教学主要体现学科性、理论性、应试性三大特点, 学科性有利于资源规划和课程配置, 但不利于整合教学、综合思维以及迁移能力的培养;理论性有利于环境安排和评价操作, 但不利于社会实践、项目研究、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应试性有利于操作简约化和低成本化, 但不利于个人实际问题求解、受挫力和竞争力的培养。

三、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自身素质:

1、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学行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 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 教学改革无从谈起, 教育观念一旦改变, 许多困难将迎刃而解。新课程一改过去只重视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过程, 因此,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 教师应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切实改变过去重知识的传授, 重机械重复训练, 重考试过关率,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体差异和创造性。

2、搞探究性学习, 做研究型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先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会进行科学探究, 善于进行科学探究, 若还按照旧版教材的教学思路进行演示, 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

3、积极主动学习, 提高自身能力

专业技能是实施学科教学的前提。自从大学毕业到现在, 接受专业再培训的机会少之甚少, 各种各样的技术能力培训似乎都是隔靴搔痒,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加之教研活动的严重不足,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自生能力的提高,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寻求网络资源、网络课堂以及相关书籍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也要向外收集专业培训信息, 积极主动同本学科本专业的同事沟通交流心得和体会, 总结经验和教训, 并在相应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各种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Intel培训、多媒体创作培训、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学习等。

四、总结

总之,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 如何搞好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对学科教师来讲, 是一个挑战也是是一个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 牢牢把握新课改的思想精髓, 紧扣“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主线, 以科学的思想指引自己, 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不断充实, 提高自己, 化挑战为机遇, 进而必将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天地里大有作为。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 信息技术课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相应地信息技术课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改的需要, 做出相应的准备和调整。新课改的思想能否得到贯彻?新课改的思想能够得以付诸实践?更大一点说, 新课改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个中间环节。那么,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来讲, 我们该如何深刻领会新课改的思想, 进而提高自身素质搞好教学工作?本文将从新课改对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要求、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个人能力等三个方面加以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改新要求,教师,个人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2

罗志国 于2012年11月23日 南充市信息技术学会年会

播放“Do you know?”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数字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向用户提供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也称为数字化媒体。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究来拓展自己的专业内涵、增长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专业相对较成熟的境界的过程。

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普遍反映,因为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老师们在学校的工作得不到重视。但是我认为,不管哪个学科的教师,只有有“为”才会有“位”,自己不在专业上重视研究、发展,没有成绩、也不能为学校多做贡献,有的甚至在本职教学工作中都不认真、上课应付,课堂也不管,上完课就跑,这样的老师怎么会得到学校的重视呢?虽然我们学科大环境不好,但是只要我们自己重视专业发展,干出一番成绩出来,我们就会有自己的舞台,自己的地位。

通过我对自己这些年来自己专业发展的反思、总结、归纳出几点建议或者说经验,与大家分享,不当之处请大家斧正,下来以后也欢迎个别交流。

一、积极面对、改变心态

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职业理想、能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必将大有作为。

1、正确认识自我,认识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有比其它教师较为突出的优势:信息处理能力强、信息整合能力强、有较好的专业能力等

2、热爱教师职业,关爱学生

3、积极调整心态,适应工作环境和要求,能自我控制情绪,具有稳定、乐观、积极的教育心境

4、能够营造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关于我的一些经历:1995年我考上西南大学计算机系后,根本不想当老师,大学毕业到南充高中工作后,受到南高的罗辉武、青久俊、彭小波、张红艳等一批名师的人格影响,我有了想当好老师,想作名师的冲动,有了职业理想,于是工作有了激情,刻苦学习、认真专研教材、教法,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操作,很快就在南充市教育界形成一定的影响。2002年因为南充十中体制鲜活、硬件条件好,能够给年轻人施展才能的舞台,可以更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更好体现自身价值,我选择离开南充高中这样的国家级示范校,加盟南充十中,那年我25岁,担任南充十中信息中心主任,主管学校信息化一切工作,受校长直接领导。我带领信息中心所有老师开展学习交流,以会代训促成部门教师专业发展,教会了同事,成长了同事,同时也解放了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开展业务学习和工作思考。其中我也感到过工作的辛苦,学生的不好教,工资待遇与经商的同学差距较大,在迷茫中我坚定了做教师的选择,坚持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教师不是一个挣大钱的职业,但也不是一个没钱花的职业,这让我克服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始终把当1名好老师、力争作1位名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孜孜不倦的努力和事业追求中,学校领导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认可,我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我几乎年年获得学校表彰,每次时间到点就都评了职称,33岁就评了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34岁就评了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师、35岁就评了四川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有了新的成绩,我就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向更高的目标奋发。在成长中我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在发展,我也拟定了我们信息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展示)工作上去了,形象也上去了,涉及部门、同事的利益,我一定会积极去争取,说法也有份量了。我会尽量减轻他们工作中的杂务,管理微机室等都是给老师们计发了待遇,不该信息中心做的工作,我们敢于说“不”,这当中最重要的是部门同志要团结,要互相补台,而不是互相打压和诋毁,搞个人英雄主义。

二、提升专业素养、正视现状

1、对于数字化学习资源,要求我们老师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软件,快速处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网页和课件等。

对于常用的办公软件,不要局限学生教科书上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一些高级技巧和提高办公效率的操作,要做研究和学习,比如WORD中的邮件合并功能用来打印获奖证书,EXCEL中的表间数据的统计、计算和分析等,POWERPOINT 中的控件的用法(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连线图、组合图形、汉字的笔画书写等);多数据库表的数据操作和维护,简单的程序设计、网页制作(Dreamwear Frontpage)、图像处理(Photoshop cs6、Coredraw、美图秀秀、lightroom 4.2)、音频处理(Goldwave、Adoto audition)、视频处理(会声会影、primere、Movie Maker等)、电子杂志、Flash等,这些都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工具软件,要去学的东西很多。

2、提升教学能力水平

我们教师都应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认真准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集体教研、课堂管理、学生习惯、学生作业、考前辅导、考前过关管理)

三、与学科整合、找到出路

1、分析演化过程

A、整合 多媒体投影教室(投影+电脑+实物视频展示台)教师教,学生被灌,学生被动,缺少互动 2003年我校全校实现班班通

B、内化:学习工具 电子白板(资源库、互动)翻转课堂 云教育 课程、终端

2、展示南充十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达标要求、培训和考试

四、与科研结合、改善现状

1、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实验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可以促进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有机会获得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可以接触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同行,可以聆听他们的讲座、借鉴同行的经验,交流自己的观点,拓展自己的学科视野。参与课题研究,能够更大程度地迫使自己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展示在南高、十中申报的课题、机器人创新教育的研究过程、资料)

2、积极参加省、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进修、赛课观摩、集体教研活动等,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师业务素养,为新课改后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基本保证。(认真参与、快乐学习

展示国培课程、作业和活动)

3、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会有一些感悟、反思、经验,我们应该及时把它形成文字。梳理、书写经验总结文章、论文、课题报告,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提升的过程,并积极向各种刊物和教育主管部门投稿,是对自己教学风格的展示,也为自己的评职、晋级提前做好准备。

4、参与编写教辅资料、案例、教学设计、命制各种试题等,可以加深自己对教学大纲的认识、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提升自己教学高度、对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5、争取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上公开课、讲座。作为中学教师,做一个高规格的讲座,本来就很难、这是促进自己系统学习、归纳、总结的一个过程,是对知识的系统建构的过程。有的时候为准备1个小时讲座或公开课,你可能要花几天时间这很正常,也很辛苦,一定要记住这样的“被折腾”的机会不多,一定要好好珍惜和把握。

6、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取较好名次,这也是体现教师的实力和水平,提升自己专业形象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青少年创新大赛、奥赛。(展示任一力、张紫嫣等作品,10人机器人迎面接力比赛获省一等奖)

五、与数字校园建设结合,拓宽出路

学校的校园网络、电话网、监控系统、微机室管理、电视台、网络中心、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信息化管理(门禁、售饭、图书馆里)、家校通等。

提升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为才有位,专业强、身板才硬,各级领导、同事对你依赖,待遇自然不会少。当然最好是你们当了单位主要领导了,我们的信息技术也就沾光了。

结束语: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3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能力 履职要求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适应教学工作需要,引领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师,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广大教师要重视自身履职能力建设,明白自己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还有哪些方面存在欠缺,应当如何进行改进,等等。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结合教学工作需要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一、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基本具备博采众长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任何人闭门造车、闭关自守都是不可能取得更高层次发展的。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工作更应当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步子跨得更宽、看得更远,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教师更应当强化博采众长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养成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要订阅与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各种教学刊物和专业期刊,经常浏览信息技术教学网站,搜集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内容,通过日积月累获得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成果。其次,教师要善于和其他同事进行交流。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教研组应当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坚强堡垒,大家在一起通过业务探讨、观摩课、研讨课等形式,相互交流信息技术教学的难点及其突破路径,在实践教学中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成效。只有具备博采众长的能力,教师才能在广泛的教学改革研究活动中立足扎根,使自身的教学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二、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基本具备心理分析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心理学的知识内容与信息技术教学关联度不大,实际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是学生的思维特点、性格特点、行为特点,对于初中阶段而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更强,强化心理学研究能够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的精准性和有效度。例如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增加一些生动形象的内容,如信息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的伟大成就,在工业生产、农业机械化和一些生活便利设施方面的有效运用,让学生接触到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经济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自觉主动投入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又如,初中生自尊心强,激励手段的运用能够达到较强的促进效果。教师在这一项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与信息技术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中取得进步、在作品设计中迸发的创新火花等,都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抓手,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加强烈的成功感、满足感。

三、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基本具备教学改革能力

改革是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深入开展的强大动力,无论是教师还是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要求,都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应当与时俱进、改革突破。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特点,将其与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如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的示范与分析之后,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发展机会,这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善于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无论是电子表格中统计功能的运用,还是电子图像的修改、电子贺卡的设计和WORD文档的排版等,这些方面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这些内容尤其是生活化素材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可以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活动小组或是学习小组,将操作训练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小组进行,大家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组最先掌握计算机教学的操作要领,这样的竞争模式也是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深入的方式方法。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改革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的实际推进效果,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改革的方法方式和趋势方向,切实增强教学改革能力,为履职尽责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基本具备启发引导能力

教学工作是一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活动,其本质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将所需学生掌握的信息,或灌输或启发或引导,实现交流的传递、信息的接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提高启发引导的能力,在态度上要和蔼可亲,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可以接近的,不要以一种凉冰冰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一旦与学生拉开心理距离,则难以达到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其次,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要极具启发性,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多营造积极发言的民主包容氛围。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在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分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共性的要在班级进行集体提示,个性的要进行单独辅导。达到了这三点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可以有效进行启发引导。

五、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基本具备资源整合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型学科,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有了一定基础,但是受应试理念影响,有些学校特别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的课时不足,教学研究不深。因此,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仍然要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教师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首先,要善于整合教学素材资源。在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巨大功能的同时,要向他们出示一些运用的案例,大到国防科技现代化,小到生活中的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和小的智能化生活设施的运用,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和整个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教师在教学拓展活动的组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组织驾驭能力。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认真研究分析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结合具体运用进行合作探究,既要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又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让信息技术学习的成果有效服务于生活,使生活更便捷。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各层各级、各种形式的竞争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也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4

●教师角色的变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其中, 教师是制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

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在于:从中心到边缘的改变, 从传递者到促进者的角色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控制者、传递者, 不再是学生的管理者, 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的变化不只是信息技术带来的, 信息技术只是角色转化的催化剂。

●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都希望学生具有态度认真、诚实可靠、遵纪守法和充满自信的基本素质, 而对学生创造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与人相处能力, 以及较广泛地认识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等方面不够重视。教师中普通存在的人才素质观, 与工业社会流水式生产方式所需要的守时、精确、可靠、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才模式是一致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便是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手段、强调整体视个体的教学观。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最关键因素是教师, 教师应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巨大意义和作用, 切实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学理论为指导, 使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

●教师专业知识的转型

教师的专业知识不等于学科知识。以前, 合理的教师专业性知识是T型结构, 它是一种复合的立体知识结构, 横线表示学科知识之外的知识, 竖线表示精深的学科知识, 专业知识丰富是“博”和“专”的统一。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时, 教师专业性知识的T型结构转变为π型结构, 即是在T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要精通信息技术, 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人才。

学科知识不等于内容知识, 教学不是就事论事, 不是把教材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学生的头脑中, 而是要在更大的学科背景下去思考整个学科的概念框架, 探索如何通过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促进本学科的掌握和学生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教师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积极参加新课程的各类师资培训, 充实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教学技能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技能历为受到人们的关注, 良好的教学技能是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同的时代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 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也是不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直接挑战教师的原有基本功“三字一话”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 , 要求教师完善并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熟练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并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新教师是指教学工作时间较短,自身潜在着巨大的优势,教学专业水平处于发展初期,有着较大发展潜力的教师。作为教师队伍希望的新教师,他们是否能迅速适应教学工作关系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使新教师迅速适应教学工作己引起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对学校而言,新教师的能否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及学校发展的后劲;对学生而言,新教师的教学工作影响着学生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的养成、创造精神和创造人格的塑造;对新教师自身而言,能否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制约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进程和水平,它对教师自身潜能的挖掘、自我价值的实现、职业乐趣的体验具有重要影响。而今天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信息储存和传输等信息处理能力上达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水平,并且日益显示其“加速度”的发展趋势。它已经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因此,研究新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迅速适应教学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需要,是学生成长成材的需要,也是新教师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通过《xx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问卷调查表》对新教师的信息和数据重点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2和新教师座谈,了解在适应教学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本次研究涉及中小学教师22人,涉及语文、数学、外语、化学、音、体、美、史、政、播音、学前教育等学科。

本次研究涉及的22名教师,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有电脑并联网。他们能够熟练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和ppt的应用,能够利用网络查阅信息、自制课件、下载资料、进行多媒体教学。

四、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1)信息技术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环境的人际关系

新教师刚到学校,对新同事会有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有的还有一种初入社会的畏怯感,于是不敢主动大胆地和同事们交往,往往把交往的圈子局限于少数几个同事,或独来独往,这样很不利于自己尽快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很不利于让更多的同事了解你,认可你。作为新教师,搞好人际关系很重要,能否处理好自己和领导、学生、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着一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成败。腾讯QQ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IM)软件,是当今使用人数最多的网络聊天工具之一。全国拥有QQ号的网民数以亿计,QQ软件的安装及号码的申请都较为方便。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交流的服务。群主在创建群以后,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聊天。在群内除了聊天,腾讯公司还提供了群空间服务,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使用论坛、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交流方式,群是为QQ用户中有共性的小群体创立的一个即时通讯平台。被研究涉及的新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qq号,并有qq空间。在中小学里的一线教师一般都很忙,备课、上课、看作业是每天都要做的,还有学校临时派的任务,下班后还要照顾家,教师之间并没有多少交流时间。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数的老师都有联网的电脑并有qq号,并能较好的利用qq和他人交流。对于刚毕业不久,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他们使用qq更熟练,对qq的了解也更多。他们在班级qq群、学校qq群里是最活跃的、他们也喜欢浏览qq空间,并留言。他们往往利用qq来赢取领导的重视、同事的认可、学生和家长的信任。(2)信息技术为新教师求知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求知”指的是一种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知识的行为。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强烈冲击下,学习对一个教师而言已不再有阶段性的界定,已成为教师的“终身大事”。信息技术拓宽了新教师的知识领域。初为人师,无论从教学还是教育的角度出发,都应有“求知若渴”的积极心态。新教师虽然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但也应该继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在知识的联系和纵深上下功夫。“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的观念已不适应现代教师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给学生一桶新鲜的“活”水。新教师利用Baidu(百度知道、百度百科)、新浪(iask爱问知识人)、数字图书馆、教育资源库等知识检索工具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知识。教

育教学论坛也很吸引新教师,在生活实际中,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几乎是形同虚设的,要想与人交流你的教育教学得失,要想看看别人是怎样展开教育教学的,还是去教育教学论坛,论坛上的气氛自由民主,藏龙卧虎。可以在这儿与网友们切磋交流,还可以以书会友,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当然有时还会遇到教育大家来给精心指导。在这儿新教师与名师交流,阅读经典,他们会让新教师激情澎湃,信心倍增;新教师也可以看看论坛往日佳帖,这可全都是网友们倾情之作;当然,很多新教师也不吝啬自己的观点,在论坛里畅所欲言。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里有利于自身发展和进步的资源,不断学习是新教师成长的前提条件,也会给新教师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教师专业化技能的提高

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提高——知识检索工具、知识更新工具、知识管理工具、知识结构优化工具帮助新教师打牢科研的知识基础。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教育网站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研资源,用于科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写作等。

Web2.0技术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环境和工具。教师利用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和网上投稿平台可以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6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方略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也有了新的内容,能否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高低的依据。在笔者看来,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和培养方略必须突出“创新”二字,既要创新教学理念,又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下文列举了几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容易运用的几种“创新”教学方略,以供参考。

一、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然而许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他们往往采取单一、片面的教学手段,甚至大多数只是单纯地介绍课本上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不具备创新性,自然不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情境教学法,在课堂设置比较合理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完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网络”方面的知识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段现代信息传递与古代信息传递的对比视频来制造合理的课堂情境,视频内容大致为:在古代,异地之间的人们的通信只能依靠信件,耗费的时间长而且信息的时效性不大,而在当代,人们之间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信息或者资源在网络上只需要点击几个按键便可以完成共享和传递,这样既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还可以快速地实现扩散。在视频过后,学生的兴趣都被视频的内容吸引了起来,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地根据视频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如“当代的网络与古代的信件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网络与信件之间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这样在网络与信件的比较中就把网络发展的特点完整地展现了出来,既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够使其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

二、利用学生的探究心理,鼓励其自己动手

由于我们讨论的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方略,而教师面对的多是未成年的中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把中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特点考虑进我们的教学任务中。众所周知,中学生大多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究一件事情的根本,喜欢自己动手创造的成就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将课堂交给他们。比如,在学习基本的word操作的时候,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交给学生一段现成的文字,然后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加工,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所以我们可以创新一下,让学生自己把喜欢的文字打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方案对文字进行加工,最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评选,看谁的任务完成得最好。这样既能够体现学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够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同时掌握必须的知识,一举多得。

三、设置课堂任务,学习与娱乐相结合

对教师而言,想办法使学生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实践证明,合理地利用课下时间有助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但是教师绝不能够毫无顾忌地随意设置课堂任务,因为大多数学生非常反感教师布置过多的课下作业,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对作业进行技巧性的设置,将学生的学习与娱乐联系起来,一方面,这样的课堂任务充满了娱乐性质,学生不容易反感;另一方面,这样的课堂任务使得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既保证了学习效率,又满足了娱乐需要。比如,我们在word教学完成后,为了巩固学生的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就可以布置这样一个课堂任务,即让学生在课下自己编写一张贺卡,贺卡的内容为你最想和好朋友说的话,然后为贺卡配上自己喜欢的字体和颜色,最后通过网络发送给好朋友,这样学生既不会反感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还能够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

四、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够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小教室和书本内容上,而要整合利用多种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无论是什么资源,只要对我们的教学有利,只要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加以使用。比如,现在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网络计算机教室,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的形式传到网络上,然后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另外,在电视或者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有关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作为课堂内容展示给学生,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五、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张以学生为本,所以在教学上无论信息技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略,都要以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希望笔者提出的几种方法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参考文献:

[1]胡松海.新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5).

[2]韩建军.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探究[J].才智,2010(08).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7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入, 信息技术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信息技术教育理念由原来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 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的综合性教育。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对于教师而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的学习空间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学习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由固定性评价走向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才能在新课程教学中游刃有余。一个自身缺乏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无法培养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的,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一、培养意识和习惯, 掌握知识和技能,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承担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任务, 还要在学校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管理与对各学科的辅助教学中, 扮演着计划方案的制订者、工作的协调者、信息系统配置方案的规划者与执行者的角色。因此, 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要比其他学科教师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 掌握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 具备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 以及各种软件的操作与使用能力, 信息资源的利用、开发能力, 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鉴别评价等能力, 这些都应训练有素, 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在教学之余, 要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尤其是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同时在教学实践中, 要以现代化教育思想为指导, 从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转变为设计者;从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体系的构建者;从传导型教师转化为引导型教师;从复制型教师转化为创造型教师;从专制型教师转化为交流型教师。在新的教学环境下, 要具有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培养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 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 尝试将其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并将这种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转换成教学习惯。

二、注重学习交流, 拓展知识视野, 开展教学研究, 提升专业层次

借鉴是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学科, 年青教师多, 经验少, 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听同行的课、多参加网络研修是必不可少的捷径之一。要积极参加学校和教育部门组织的学习、交流、培训和研讨活动, 认真学习, 总结经验, 这样既有利于自我提高, 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还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 使自己能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 要观察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 因为教师上课是门艺术,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有的教师幽默风趣, 课堂氛围轻松快乐;有的教师激情澎湃, 学生的情绪高涨。他们坚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都在提醒我们需要学习和改进。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生活实际,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从小处着手, 积少成多, 由小而大,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价值取向,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做教育教学研究的有心人。新课程要求教师自己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以发挥课程资源的整合效应。面对新课程, 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通过教学研究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合作, 增强同行之间的凝聚力;通过教学研究开发专业潜能, 激发创造力;通过教学研究提升专业层次,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成章.信息技术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8

一、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发展应予重视的问题

新的改革发展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涉及理念的树立、知识结构的完善、能力的提升、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多个方面, 这对于教师而言,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师的自我发展, 应该得到足够重视。笔者认为, 促进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发展, 需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目标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综合能力成长和进步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在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上, 明确提出了教师要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1]的发展目标要求。然而, 当前不少信息技术教师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更新专业知识和提升技术水平上, 而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能力等方面却认识和重视不足, 因而导致自我发展不够全面。

(二)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 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规划中, 也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的观点, 并启动和实施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信息技术教师有其自身的技术优势, 但在实现包括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优化和创新,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 却有“技术能力有余, 应用能力不足”的现象。

(三) 参与课程改革实践的意识问题

一方面, 深化课程改革, 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 课程改革涉及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 包括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等, 推进课程改革, 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显然, 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 是适应和应对新的改革发展形势、完善自身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主动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思考

(一) 明确新的改革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与要求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 是引领和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要促进自身发展,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把握教师专业标准, 树立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生学习的理念, 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及其发展的特点, 积极主动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

例如, 在教师道德行为方面, 信息技术教师就要自觉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 并努力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合法合规、健康安全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 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代表, 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也包含着众多的分支。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中, 就包括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等五个选修模块;在应用领域方面,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等成为当今的应用热点。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师应对不同的分支和应用领域有适应不同学段教学要求的专业基础, 可能既是“程序员”, 也是“网络工程师”、“电脑作品大师”、“数据专家”、“电脑机器人教练”等。同时, 信息技术教师应成为通过网络坏境和数字化手段不断更新、丰富和拓展专业知识、突破时空限制加强交流与互动的楷模。在专业能力上, 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在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教学和学习理论指导下, 开展和实施诸如“任务驱动”、“Web Quest”、“网络协作学习”、“翻转课堂”等优化和转变教学方式的意识和能力。要成为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和手段, 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 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 有效实施教学的榜样。

(二) 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既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 也是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体现, 更是先进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落实问题。

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学科优势。一是技术素养高, 信息技术应用的规划、设计和实操能力相对较强。二是常常承担诸如其他学科老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参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 (多为公开课的技术应用部分) 、协助甚至负责其他学科老师的课件制作、学校信息化的技术维护和操作等, 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较有经验。三是整体相对年轻,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相对较少, 学科教学没有带着“升学枷锁”, 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也更愿意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这些优势, 为我们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要发挥好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优势, 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 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情:

一是充分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内涵与实质, 充分认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 形成主动融合的动机与动力。

二是开展好信息技术教育, 包括上好课和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着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让学生养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生活的意识与习惯。

三是利用好信息技术优势, 努力打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包括平台与资源的建设、各类信息化工具 (特别是转变教学方式的支持工具) 的运用、氛围的营造等。

四是主动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规律、途径、方式方法等。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深度和水平,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 本身也是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和需要。一方面, 教育信息化有助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优化课堂教学, 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教育信息化有助于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丰富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三) 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的实践

一是要提高对深化课程改革新形势的认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 价值追求更加多样, 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 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3]。

二是要积极参与和探索课程改革, 使自己成为课程的主人。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程改革, 是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 树立应有的课程意识, 促使自己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借助于信息技术优化、改变与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变革教学评价, 积极开发和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 韶关市的信息技术教育在结合传统优势活动 (如青少年信息学竞赛、虚拟机器人竞赛和电脑作品制作活动等) 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新途径新方法,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特色发展。

三是要发挥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育人功能。众所周知, 信息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落实好立德树人的任务,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结合起来, 穿插、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团结协作意识、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意识等。例如在教育学生在享受信息技术成果的同时, 要自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注重信息安全, 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负责、规范、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等。

三、结语

以上在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新的改革发展形势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拙谈了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发展当前应予重视的问题和如何积极应对的思考。教师自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 显然, 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和加强针对性有利于提高这一过程的实效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源于对时代、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我们相信, 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一样, 立志于投身教育事业、甘于铺垫和乐于奉献的信息技术教师, 能在新的改革发展形势下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师专业素养, 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新的更大贡献。

摘要: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步入快车道的新形势下,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使信息技术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改革发展形势, 本文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教师的特点, 介绍了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自我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教师[2012]1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发[2010]12号) , 2010.7.8.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在深层次上来讲,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互进行了融合和适应。这些巨大的变化影响改变了传统习惯上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对于在教学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来说,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新型环境中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自己的教学的各种能力就面临着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再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相对传统教学过程来说,具有新型的特点。

1. 学习的知识和要解决的问题由单一化逐渐发展为综合化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当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学习高度的综合化知识。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的理解,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都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相互交叉、高度综合,特别是进入当前二十一世纪,网络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不断地有许多新的课题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读书学习过程中显现出来,而解决这些课题当中的问题往往仅靠单一的一门学科的知识是不可能的,需要把多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

2. 从抽象的知识获得过渡到具体的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上必须要进行的独特的学习环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上学生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新型资源,以“浏览网页”、“下载资源”的方式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以网络中的远程探讨与协作学习等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由单纯的关注学习的结果转向更为关注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上更加突出和重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方法、学习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的过程、评价和学习的结果,教师都要凭借信息技术手段予以高度的关注,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在评价的范围内。

4.从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体地位向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在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的角色,在问题情境呈现出来以后,就进入了学生自主学习阶段,通过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资料、解决问题等环节的学习过程。充分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转变中,各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的变化尤为突出,教师由课堂所有内容和环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和评价者,转变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开发者。这种角色的变化对教师的种种能力提出了挑战。

1.教师应有开发、整合、设计课程的能力

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方式、方法都是新创的,没有现成的可以依赖,教师自主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很大。往往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也比较广,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开发课程能力、整合课程能力和设计课程能力。

在整个实施环节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积极的参与多学科、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去,努力使自己成为综合型教师。

当前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现状还远远不能完全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需要。一是我国目前所存在的传统师范类教育课程设置。我国的师范类教育一直以来以培养专门性人才为主,在课程设置上侧重单一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弱化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比例和知识衔接。使得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限制,影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上的质量。二是中小学学校固定学科教学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每位教师所承担的学科是固定的,这就导致不少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只在一个学科方向发展,对其他的学科知识置之不理,在具体教学环境中就会出现捉襟露肘,语不达意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在各个学科的领域中精读熟练,向综合型教师的目标发展。

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中必备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就是通过细微枝节中就能发现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感知能力。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内心活动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也很难成为良师益友”。同样的,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的课堂上,虽然所选择的媒体能够全部或部分地代替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会话、交流和有意义建构,但整个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仔细体会学生的心理感受,细心捕捉每一点教学信息,从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设计创新能力。台湾辅仁大学的赖丽珍教授认为:教师创意思考能力是指教师将创造力运用于教学专业的过程,改变过去关于教学的想法、方法及策略,进而发展出新的想法、方法及策略,使得教学的构思和行动更富创意,教学成效亦有增进的能力。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环境(这里指地域相同)、甚至相同的教学资源、相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师的设计所得到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所激发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学设计创新能力往往是生成这一切的关键。

2.教师要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

为了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达到一定的效果,教师必须对信息技术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能够正确理解,对若干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工具能够熟练操作,并且还要具备对新的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教师必须具备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学生特征,按照不同的信息技术的特点,有效地设计教学方案和学习活动。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和不同的教学环节就要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要求教师尽可能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教学工作完成后等不同环节,教师充分的应用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积极促进作用。经常性的对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信息技术辅助手段进行及时的评价、总结、反思、提高,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每一节课中充分的利用。

3.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是当前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变革也越来越紧迫,教师必须随之在教育思想上不断的学习和发展,对于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育资源、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方法都要主动的去接受和掌握。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反照自己,不断的检查自己,在情感和意志上不断的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随时出现的各种不符合新的教学要求的问题,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4. 教师要能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体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要求教师不断地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针对教学环境中的所有要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做出更优化的教学安排。以便学生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资源和媒体使用策略的分析,都是最终决定如何运用媒体和资源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的重要前期工作。恰当的、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和呈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建构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因而教师要不断的深化学习建构主义等新型学习理论,达到巧妙的设计出情境模拟和情境再现,增强学生问题探究和解决的意识。

5. 教师应转换身份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

在新型教学模式中,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教师呈现问题情境以后,合作学习者根据问题情境呈现的信息,将教学内容精心分解,妥善分配各自所担任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内容的讲授着转变为学生小组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将学生以2~5名形成学习小组,帮助和指导学生分解任务,尽可能的让每个学习参与着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中,学生不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不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与课本的学习,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主动地去感知、去探究,与教师做朋友,跟其他同学一起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学校、虚拟课堂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MOOC的大量创建,信息技术手段的日趋复杂,信息的获取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 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综合评价学生

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环境下,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也不再适合。旧的教学评价体系着重于对学生最终知识水平的考核,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开放性、综合性。逐步的对社区、家庭及社会资源的进行开发而形成多元化评价。

电子档案袋、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诊断、形成性评价。教师要学会和创建各种形式的专题学习网站,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制定学生评价的网络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利用网络交流,课堂谈话等方式建立良好的网络评价小组,通过对评价方法,评价理论的培训和交流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发展的客观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共识的形成,以减少主观性的评价信息的分析和个人偏见。

摘要:面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师必须从不同的方面予以提高。本文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与传统课堂不同的特点为依据,分析和探讨教师在新型教学环境中必须具备的新的能力。

关键词:教师,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新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1(9):18-22.

[2]郑毓信.比较与思考:关于深入开展数学教育理论研究的几点想法[J]数学通报,2003,(2).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10

1. 任务驱动式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人物为线索,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包含在每个任务之中,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 自己解决问题。他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 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 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而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就是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 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 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助协作的学习, 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任务的设定上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 任务要接近生活现实。其次, 任务要融入各个环节。最后, 任务要分为容易、一般、困难等层次以适合各类学生。

2. 巧设情境模式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如, 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学生因信息技术只是欠缺和操作不熟练, 从而产生厌学现象。信息技术课老师要想方设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越浓注意力高度越集中, 求知欲望最旺, 知识迁移最快, 信息交流量就越大, 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效果自然而然也达到最佳。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习题为主的模式

信息技术理论课最常用的一种课堂组织模式, 就是教师在熟悉教材、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教学知识点设计成一个个习题, 学生首先预习或者自主学习本节课, 然后完成一系列习题。分小组的学习方式自然而然生出的集体荣誉感使每个学生都热情参与, 学习效果较好。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小组选一名小组长,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 完成一个课件的设计, 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明确的分工。最后将他们的设计均进行展示和简单地评比。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注重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事实表明, 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 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

1. 语言风趣幽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 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风趣幽默的语言,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2. 设置故错, 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 思维总是开始于疑问或问题, 开始于惊奇或疑惑, 开始于矛盾。“故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 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

3. 教学语言具有丰富性

虽然在授课前作了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 但真正表述起来还要根据教学对象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而随时进行调整, 表现为灵活多变, 带有即兴讲演的成分。特别在讲授那些比较复杂、疑难的问题时, 教师多半使用通俗易懂的、贴近学生口吻的口语, 有时还必须将教学语言淡化、通俗化, 或运用比喻、夸张, 或引用方言、俗语, 还要多一些重复,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加深学生对讲述内容的印象。因此, 教学语言不像书面语言那样规范、严谨, 表现为随便、自然;短句多, 长句少;自然句多, 严密句少;重复、跳跃、随意甚至不连贯、不通顺、不合语法规则。

4. 使用悬念手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 最喜欢的就是上机操作, 对课堂理论性教学则感到单调。此时,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 效果不会很好。如果采用电视节目预告中使用的“悬念”手法, 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此时悬念已产生, 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要编出程序来验证这个问题, 教师这时恰当地点出编这个程序的几个主要环节, 引导学生操作, 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

5. 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

教学语言应能刺激学生的思维器官, 开拓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 以利于对问题的理解, 并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渴求知识的欲望。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不仅是在课堂上多提问, 它更注重教师语言内在的启发因素, 讲究“开而弗达” (启发学生去思考而不必把一切都告诉学生) ,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责任编辑:高照]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素质上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语言艺术的关注, 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11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所以每个学生也都应该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在新课改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了基础型课程,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关心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作了初步分析。

一、信息技术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课程重视度

综观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学校和信息技术教师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度,虽然课改中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基础课程,但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将其与其他传统的基础课程放在同一高度。教师的不重视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学生将信息技术课程当成副课、玩耍课。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是信息技术教师提高课程重视度,建立科学的学科观。

二、兴趣教学、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应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实践中的教学来看,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新兴的、注重操作能力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显然是不适用的。在此笔者介绍一些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兴趣教学,合作学习。

兴趣教学: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不仅课堂气氛轻松,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例如在幻灯片的制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自己精心做一份有趣的幻灯片,上课前,在学生面前进行展示,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学生之间互通有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同学间的互相帮助不仅不可以帮助学习,也可以增进学生间的感情。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若干组,每组设立一个负责人,普通情况下由负责人带领组员互助学习,在组内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都无法解决的时候再提报给老师。老师根据情况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共同进步,教师可以因材施教。

三、结合教学案例,深度剖析

案例:简易FLASH制作

教学目标:学生基本能掌握FLASH制作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能够做简单的动画。

教学过程:上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时下流行的动漫,以身边发生的事情为题材自己做一个动画,上课前进行展示,以新颖的动画激发学生兴趣。在看完教师的动漫之后,学生普遍反映是很有兴趣,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是否也能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并且对教师作品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场“动漫大赛”。

课后分析:FLASH课程是初中教师、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教、难学的课程,但是在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过程中,通过兴趣教学和合作学习的结合,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求知欲望一直很强,课上基本掌握FLASH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可以制作简单的动漫。课后的“动漫大赛”,同学们也都积极参与,创意成层出不穷,组内成员间互相帮助,组与组之间也积极沟通学习,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学生“想学”、“愿意学”,学生主动学习,达到了教师“授之以渔”的目标。

四、结语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学方法也都处于摸索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课程重视度,积极的研究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相对于传统的基础学科来说,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讲求操作能力的课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青少年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的特点,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对几种时下比较流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但是教师也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教学方法,而应该积极地探索新的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卢现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8,(Z2).

信息技术新教师论文 篇12

信息技术教师, 你在哪里——理论与现实夹缝中的生存

理论上, 你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你年轻, 有活力, 你或许是刚毕业于某所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 对课程改革的意义、方法有着自身的感悟和系统的学习, 或许刚走出师范大学计算机系的校门, 手里拿着这个或那个证书, 满怀对教育的热情, 和对工作的期待。当然, 你不仅仅有这种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专业自觉, 你还有其他学科教师所没有的长处。你有可靠的技术支持, 掌握着信息时代的强力武器。当其他学科教师还在努力学习博客操作界面的时候, 你已经能熟练地用博客反思写作了;当其他教师孤军奋战困惑于不知怎样与同行们学习交流的时候, 你已经能方便地利用聊天工具、交流平台进行对话、协作了。你有良好的成长氛围, 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部专门召开高级别工作会议的教育领域, 信息技术是国家承认的少数奥赛学科之一, 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是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教育投入最多的方向之一, 也是各种教学比赛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有条件创造人际和谐的发展空间, 你是其他学科教师的好帮手, 差不多所有教师都需要你帮助他们制作、修改课件, 需要你帮助他们走近教育信息化;你是学校领导的宠儿, 学校需要你组织电教室、管理机房、维护各个教研室的计算机运行——唯大材方可大用, 教师们都喜欢你、欣赏你。

但在现实中呢?我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幅景象:事实上, 你是欢宴一角的旁观者。你是一个“副科”教师, 评优?得奖?行政领导惋惜地告诉你:“对不起, 看不到你的高考成绩, 学校无法评价你。”你是其他教师的助手, 他们的工作得到表彰, 当然不能否认课件的功绩, 但这课件毕竟是他们思想的结晶, 其他学科教师遗憾地告诉你:“谢谢, 但这不是你的成绩。”你确实为学校做了许多杂事, 但杂事毕竟是杂事, 学校领导不无严厉地告诉你:“对于勤杂一类的工作, 我们看在眼里, 但这类工作实在不能享有太高的荣誉。”就这样, 你的“教师”身份遮蔽于繁杂的工作之中了, 你的成绩淹没于各种遗憾的声音里了。于是, 你开始抱怨自己工作的边缘化, 在喋喋不休的关于地位“边缘化”的感慨中, 你默默地接受了这种认知, 习惯于把自己看成一个责任不明的教育改革的旁观者。“专业发展?不!连专业恐怕都算不上, 谈什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 你为什么在这里——专业的错位与定位

很遗憾地揭露出你的处境, 不是希望用这样尖酸的语言刺痛你, 我是你的朋友, 其实我就是你。当我诚实地说出你在夹缝里生存的真相, 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思考你为什么在这里。

高考、中考等升学考试不考?是的, 这的确使你沦为“副科”, 不受学校重视的最表面原因, 为此你可以抱怨这种政策导向上的缺失。但理论上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应该是感兴趣的。学生的兴趣才是一个科目地位的保证, 信息时代的学生们对信息技术天然的兴趣应该可以部分弥补这种政策缺失的遗憾。何况, 对于考试或者不考, 你或许无能为力, 因此考试不应该是你抱怨的内容, 我们能做的恐怕是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 抓住学生的兴趣, 用行动捍卫自己的专业地位。当然, 除了政策, 或许你也该考虑一下你的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呢, 这个定位有什么问题呢?

专家告诉我们:“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它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指导他们掌握信息技能、形成信息能力和运用信息方法。”因此, 信息技术教育不能只限于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的教育, 还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信息素养的培养往往不是一个学科教学能解决的, 因此人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把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但这种整合会不会削弱了你的专业地位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得好, 是不是意味着就无需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了呢?反过来问问自己,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课程整合的时候, 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定位应该在哪里呢?

在专业定位上, 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非垄断性的, 而垄断性又是教师整体专业化的标志, 这种非垄断性使得你的专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而这是影响你发展的最根本的障碍。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具有不同的涵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指教师个体由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前者是外在的、群体的, 而后者是内在、个体的。一方面, 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结果, 同时, 教师整体的专业化又为教师个体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支持环境。因此, 或许正是这种专业目标上的模糊使得你无所适从, 使你既是一个“副科”的任课教师, 又是一个一般教师的助手, 还是一个维修学校设备的勤杂工, 而最后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信息技术教师, 你要往哪里去——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

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努力, 专业化问题的解决还要落实到个体的发展中, 那么你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呢?从形而上的意义看, 发展本身就是你的目标, 但是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教学实例把这抽象的“发展”目标具体化一些。

或许课上你要你的学生搜索一些关于气候变化的信息, 但这不是传统的计算机技术课程, 你不能把干巴巴的“搜索引擎”、“关键词”、“与、或、非”等计算机知识填到学生的脑袋里, 你要结合气候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 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这些信息技术知识。看看这里涉及教师的哪些东西呢?

首先, 这堂课的教学包括计算机知识, 这是你的根本目的, 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课程整合的时候, 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信息素养一定程度上是学习的副产品, 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机知识是核心。在围绕信息技术开展的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任务或基于项目的教学中, 要解决的问题、要完成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平台和依托, 因为你不能孤零零地教技术操作, 你要指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技术来解决问题, 但这里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技术。从国家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来看,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中也强调这种技术的特点。如在高中阶段6个基本模块中, 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等5个主要模块都有鲜明的技术特色。因此你要把握住这种专业的重点, 以技术为核心打造这种核心竞争力。你要万分注意信息技术课程中本体性知识的把握, 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你的专业学科知识需要不断更新, 这更要求你利用专业优势, 主动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 更好地顺应时代要求。

其次, 这里包含地理、社会等其他传统学科的知识, 如果你对气候变化等“学科外”的知识一无所知, 那么你如何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呢?因此你要把握其他各个学科的知识, 以便运用各种与生活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把干瘪的远离生活的计算机知识镶嵌到学生的生活中, 送到学生心里。

再次, 这里还包含着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当学生走进你的课堂的时候, 他从来不是一张任意涂抹的白纸, 在进行具体学习之前, 他前面的经验总是规约着他对新内容的认识, 而信息时代让他的小脑袋里充满了各种各样不同的东西。或许有的学生早已熟练掌握了搜索的技巧而对你的“唠叨”不耐烦, 而有的学生却迷惑于你熟练说出的“搜索引擎”、“谷歌”等陌生的词语而充满沮丧。因此, 你要用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认识你的学生, 根据他们的状况, 设计、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

最后, 还有一些实际上指导了我们行为的, 需要我们用“心”把握的实践性知识, 这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认知、人际知识、情境知识。这部分知识通常呈内隐状态, 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 镶嵌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和行动中, 深藏在知识冰山的下部。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低碳经济管理下一篇:不可忽视的课外阅读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