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护理

2024-09-15

积极护理(精选10篇)

积极护理 篇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 L, 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产后出血对产妇影响极大, 常导致休克, 危及生命, 因此, 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我们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有9 138例产妇分娩, 其中68例患者发生了产后出血, 初产妇44例, 经产妇24例;剖宫产12例, 经阴道分娩56例。子宫收缩乏力48例, 胎盘早剥8例, 前置胎盘5例, 软产道裂伤5例, 双胎2例。

2 出血原因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残留、软产道以及宫颈裂伤, 再就是比较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

3 护理干预

3.1 产前护理

对患者进行积极的产前宣教, 告知其妊娠对于绝大多数女性来说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消除孕妇对于妊娠的担忧及恐惧心理。指导其进行合理的饮食, 避免体重增加过大, 以及巨大胎儿的出生, 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 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知识, 指导其进行必要的产前检查。

3.2 产时护理

分娩虽然是正常生理现象,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孕妇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很多产妇害怕恐惧分娩, 常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 以致体力与精力消耗过多, 使产程缓慢, 产程异常, 胎儿窘迫发生率升高。所以要不断对孕妇进行安慰与鼓励, 增强其对分娩的信心。①第1产程的护理重点:对孕妇进行积极的精神安慰, 指导孕妇进行呼吸调节, 对于感觉腰骶部坠胀的孕妇, 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可以减轻不适, 指导孕妇进食, 以保持充沛的精力体力。②第2产程的护理重点:进入到第2产程宫缩疼痛更加强烈, 但对于大多数孕妇来说也是黎明前的曙光, 要指导孕妇在宫缩时屏住呼吸向下用力, 以增加腹压, 促进产程进展, 减少体力消耗, 对于减少产后出血具有积极作用。③第3产程的护理重点:对于胎盘的娩出切忌一个“急”字, 可在胎儿娩出后轻轻按摩子宫, 促进胎盘剥离, 正确处理胎盘娩出, 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最后进行软产道及宫颈检查, 确定其有无裂伤。

3.3 产后护理

这一时期虽然对于产妇来说已经度过了最难熬的时间, 但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切不可大意, 因产妇经历了非常大的体力消耗, 常处于一种非常疲惫的状态, 产后出血的情况时有发生。应加强血压的检测, 注意产妇宫缩的情况以及阴道出血量的多少,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 结果

经过积极的医疗与护理救治, 68例产妇除3例切除子宫外全部转危为安。

5 体会

产后出血对于产妇来说是极其严重的并发症,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 实际发病率更高[1]。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后果严重, 造成子宫切除者不鲜见, 甚至有些患者由于发现不及时, 抢救困难而丧失生命。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丧失了生育功能, 且产妇以青年居多, 难以接受现实;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子宫不但是激素的靶器官, 它本身也能产生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及激素, 如前列腺素、松弛素、泌乳素等, 参与许多生殖生理活动。切除子宫后由于卵巢的血管网被部分破坏, 激素的主要靶器官消失, 子宫所分泌的活性物质消失等因素, 使卵巢功能衰退的速度较正常妇女加快, 甚至在短时间内导致卵巢功能完全衰退, 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2]。因此, 加强围生期保健, 积极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干预, 对于减少产后出血意义重大。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及护理措施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经过抢救与积极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 减少了产后出血发生率, 降低了产妇病死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护理干预,围生期保健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5-208.

[2]孙方红, 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8例[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10) :132.

积极护理 篇2

【摘要】:传统的护士长管理多是凭经验,靠管理者个人的威望进行家长式管理。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及现代护理管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护士走上护理管理岗位。许多护士长面临现代护理管理有不堪重负的感受,当面对超负荷的工作时,人们会更努力、更长时间地工作以完成任务,因此护士长们早出、晚归。通过现代护理管理理念的引入,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

一、现代护理管理概念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护理管理是发挥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人员及辅助人员的作用,或者运用设备和环境、社会活动等,在提高人类健康这一过程中有系统地发挥这些作用。现代护理管理综合应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类科学方面的知识,帮助、指导、照顾人们保持或重新获得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以达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护理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将影响到医疗质量及医院的管理水平。现代护理管理应具有科学的计划性,符合客观要求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合理的设置组织机构及人员编配,可测量的质量考核标准及全面质量管理措施,有效地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运用计算机管理手段,达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二、正确运用现代护理管理的理念

信念是指导我们决策和行动的观念,行动总在行为之前,我们的经历也会塑造我们的信念。因此如何运用现代护理管理理念进行护理管理活动是提高护士长工作效率的关键,护士长需根据管理的四大职能对人、才、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三、合理安排护理管理工作

1、人力因素:人是管理活动中的首要因素,对护士的培养、教育、合理利用、挖掘个人的潜力是护士长管理成效的首要条件。护士长在管理活动中,应学会使用制度加激励的方法,在制度面前一定要坚持原则,即我们常说的以制度管人,但要注意避免与护士的冲突。冲突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起始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冲突具有两面性,既可以是建设性的,即积极的一面;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即消极的一面。护士长要善于利用积极的一面,采用合理化的批评建议,提高工作效率。对待消极的冲突,应将其维持在低级阶段,或者在冲突升级之前及时采取对策,化解冲突或降低冲突的程度,以提高工作效率。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护理管理者给予精心雕琢,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一般情况下,职工的能力可能发挥20 %~30 %;受到充分激励后,其能力可能发挥到80 %~90 %,相当于激励

前的3~4倍。因此护士长在从事管理活动时,应学会通过各种激励方法激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以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2、应当按护理人员的优势特点设置护士长、主管护士、执行护士、助理护士的岗位,使护士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护理人员的优势特点,使其满足岗位的要求,要做到护理人员与岗位的有机结合与匹配。主管护士应由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士担任,主要负责制定和实施护理组织的整体护理措施,同时指导检查助理护士的工作,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信息系统。这样,既保证了对病人护理的系统性、有效性,同时低层级的年轻护士得到主管护士的工作指导和心理支持,也增加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在此过程中,护理措施的目标一定要明确以保证后续工作的正常运行。上级护士在管理下级护士时要做到统一指挥,不能越级;管理幅度不宜过大。

3分层管理也强调了护理管理者应当充分授权,即要在不影响管理者原来的工作责任的情形下,将自己的某些任务分派给另一个人,并给予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职务上的权利。应当注意,护理管理者授权时仍是带有责任的,所以,授权时一定要适时适度,授权后要做到以信为重,控中有控。比如,护士长授权主管护士,主管护士对护士长负责,履行对下级护士工作质量监督和指导的责任。适当合理的授权,一方面是贯彻分级管理原则的需要,事权分清,使得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合理有序;同时也使得管理者可以合理分配精力,增加自己的工作时间,还会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感到自己被信任,会积极把握机会,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地工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自觉为共同目标奋斗。另一方面,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下级护士时,应及时地给予适当指导和激励,激励是一项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发人的内在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在护理工作中给予适当的激励,可以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绩效。给予激励时应当做到适度公平,应针对护士各自的需求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可以提高护士的满意度,而保健因素则是导致员工不满意或没有不满意的原因。这类因素能维持员工安心工作,包括了员工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组织管理制度、工作环境等。保健因素本身虽不会对个体产生激励作用,但能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因此,每一位护士都应当提供基本保健,此外,可以设置多项标准,作为给予护士物质或精神激励的标准。

4分层管理也意味着护理管理者在对不同个体的护士进行管理时,应当适时适地地根据她们各自的能力、性格、适应能力和特长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即,第一,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卢因的行为领导理论,领导者在在领导过程中可以表现出三种极端行为,分

别为独裁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和放任式领导。每一种领导方式都各有优缺点,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综合应用多种领导方式。例如,当领导者在场时,独裁式领导产量最高;管理者不在场时,民主式领导质量最高,且产量无变化,成员关系融洽,工作主动积极;而从绩效上看,放任式领导最差,只达到社交目标而没有达到工作目标。其实,只要运用得当,三种领导方式都可以取的良好的工作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单纯使用一种领导方式并不常见,大多数领导者采取的领导方式是多种 领导方式的混合。另外,根据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低任务低关心人型,低任务高关心人型,高任务低关心人型,高任务高关心人型。一般来说,对于实习期护士,多采取高任务低关心人型;当护士各项能力均达标时,多采取高任务高关心人型;当该护士的影响力已达到一定程度时,建议采取低任务高关心人型领导方式;当该护士接近退休时,可以采取低任务低关心人型的管理方式。

积极护理 篇3

[关键词] 糖尿病足;胰岛素泵;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149-01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9千万[1]。糖尿病足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胰岛素泵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重要手段,已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近期笔者针对10例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足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同时采取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及积极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血糖控制情况不好的糖尿病足病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和女4例,年龄(65±7)岁,HbA1c(8.9±1.6)%,糖尿病病程(7.3±3.8)年。

1.2 治疗方法

对以上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控制血糖,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基础率和餐前大剂量,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的目标值:空腹血糖4.4~6.5 mmol/L,餐后2 h血糖5.6~8.4 mmol/L。同时,采取抗感染、局部换药以及控制血压、调脂、抗凝、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措施。

1.3 护理措施

1.3.1 健康教育 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教,教育患者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作息规律、戒烟限酒,参加适量运动,穿着舒适、宽松、保暖的鞋袜,避免足部损伤;规范用药,良好控制血糖的益处;低血糖识别及自我处理方法。同时还与患者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1.3.2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进行适当的安慰和鼓励,适时疏导并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能够正确面对现实,摆正心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1.3.3 饮食护理 在营养师的帮助下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针对患者的体重和日常活动量制定合适的食谱,并督促患者配合执行。

1.3.4 创面护理 首先使用生理盐水对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创面进行清洗,以去除创面的坏死组织以及患者的自行用药。深部脓肿则应在低位、张力大处切口引流。在使用抗生素抗菌前,取创面分泌物进行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以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同时还应保证创面的干爽,针对创面血液循环不良、窗口愈合缓慢的情况,可在湿敷的稀碘伏纱布上加莨菪碱液,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3.5 血糖监测 使用血糖仪密切进行血糖监测,监测3餐前、3餐后2 h、睡前、3 AM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2 结果

经过2~3周的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血糖水平得到平稳控制达标:空腹血糖(5.7±1.6)mmol/L,餐后2 h血糖(7.3±2.9)mmol/L。低血糖反应发生4人次,无严重低血糖发生。

2例患者溃疡创面痊愈,4例患者溃疡基本愈合,2例患者顺利完成截肢手术。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体内长期高血糖导致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良好、稳定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足的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常规的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注射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不能很好地模拟人体24 h胰岛素分泌模式,不易达到稳定的、理想的血糖控制并降低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的特点,24 h持续输注胰岛素,并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血糖水平,设置不同时段的胰岛素输注量,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更为平稳、良好的控制[3-4]。本研究糖尿病足患者经过2~3周的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水平得到平稳控制达标,同时,低血糖发生次数少,而且无严重低血糖发生。

本研究采用胰岛素泵联合积极的护理措施综合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多方面协同配合[5]。从护理角度而言,应对患者进行细致入微的护理,不但从生理上对患者进行护理,也要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疏导,给患者减压。同时,还应及时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也掌握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基本的护理知识,更好地进行糖尿病足的防治。

[参考文献]

[1] 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 Hambleton IR,Jonnalagadda R,Davis CR,et al.All-causemortality after diabetes-related amputation in Barbados:a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J].Diabetes Care,2009,32(2):306-307.

[3] 杨志霞,郭莹辉,杨永生,等.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比较[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4):283-285.

[4] 郭翠英,徐贵霞.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干预[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46-147.

[5] 童奥,王振宇,朱慧娟,等.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638-1640.

积极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08年3~12月我院经阴道分娩产妇500例, 记录共发生34例产后尿潴留。选2009年3~12月我院经阴道分娩产妇500人, 记录共发生尿潴留11例。2008年度阴道分娩500人均自然分娩, 未使用助产术, 无产科合并症, 无产道畸形, 无产程延长, 年龄17~42岁, 孕龄36~41周, 初产妇410例, 经产妇90例, 会阴侧切420例, 婴儿体重2 300~3 780 g。2009年度阴道分娩500人, 均自然产, 未使用助产术, 无产道畸形, 无严重妊娠合并症, 无产程延长, 年龄19~44岁, 孕龄37~41周, 初产妇428例, 经产妇72例, 会阴侧切445例, 婴儿体重2 400~3 950 g。

1.2 方法

将2008年阴道分娩产妇500例作为对照组, 将2009年阴道分娩产妇5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一般性护理, 即产后鼓励产妇尽早排尿, 如排尿困难, 给予热敷膀胱区, 听流水声诱导, 温水冲洗, 开塞露塞肛, 新斯的明肌内注射, 经上述方法处理无效时, 可报告医生申请导尿留置尿管。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更着重以预防为主, 进行积极的言行干预, 强化健康宣教和督导。实施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 宣教

产前加强孕妇的健康宣教, 讲明产后及时排尿的重要意义:充盈的膀胱除可引起下腹不适外, 严重的可引起膀胱破裂, 还可影响子宫复旧, 阻止宫腔内积血排出, 严重的引起产后大出血危及生命[1]。如果留置尿管还可引起尿道感染, 并且增加住院费用加重经济负担;由此强化产妇的及早排尿意识。产妇分娩后回室, 再次进行如上宣教, 强调尽早排尿的重要性, 引起产妇对产后及时排尿的重视。同时, 针对产妇怕痛不敢解小便的心理, 我们宣教要因人而异, 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性化护理[2]。人性化护理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这就要求我们要查看病历, 了解产妇的分娩过程, 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个性特点进行宣教。宣教时态度要温和, 行动要轻柔, 让产妇感觉到关爱, 减轻焦躁, 产生安全感, 从而更愿意听从护士的指导, 配合护理, 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1.2.2 饮食指导

由于产程中体力和体液极度消耗, 因此要鼓励产妇尽早进食以补充体力减轻疲惫感, 同时多喝汤水使膀胱充盈, 尽早排尿。

1.2.3 按摩子宫

轻柔缓慢地按摩子宫10~20 min, 并教会产妇自己按摩子宫。这样能促进子宫收缩复旧减少产后出血, 而且按摩子宫的同时挤压了膀胱能引发尿意, 从而促进产妇尽早排尿。

1.2.4 评估尿量和督促排尿

交代产妇饮食和饮水后, 产后2 h内必须亲自到产妇床边, 督促产妇排尿。不能排尿或排尿不尽者, 检查膀胱区, 评估产妇膀胱储存量。如膀胱区膨隆肯定有尿, 如膨隆不明显可采用腹部叩诊-尿意法[3]。确定储尿量:产妇平卧双腿放平, 护士以间接叩诊法由脐下往下叩, 每处叩击2~3下, 同时询问产妇有无尿意。耻上叩诊无尿意者定为阴性, 可认为膀胱残余尿不足100 ml, 无尿潴留。如耻上叩诊为阳性, 可认为膀胱有尿。此时要帮助产妇轻柔地按摩膀胱区, 叮嘱产妇排尿。体力恢复满意的产妇, 鼓励产妇去洗手间排尿, 但全程要家人陪护防头昏跌倒;体质偏弱, 脸色不好的产妇一定要卧位排尿。

1.3 判断方法

产后6 h内能自动排尿, 且排尿顺畅为排尿顺利, 无产后尿潴留。产后6 h不能自行排尿, 或排尿不尽感, 膀胱残余尿量>100 ml者为产后尿潴留[4]。

2 结果

对照组实施的是传统的一般性护理, 发生尿潴留34例发生率为6.68%。观察组强化宣教, 积极的预防性护理为主, 发生尿潴留11人, 发生率为2.20%, 可见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常见原因是: (1) 第二产程延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产妇宫缩乏力, 第二产程延长, 胎头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 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张力降低, 从而引发排尿困难, 导致尿潴留。 (2) 会阴侧切疼痛。为了保持产后会阴的完整性和弹性, 现在分娩的会阴侧切率很高, 会阴部侧切或者撕裂伤都是一种创伤, 当分娩后局麻药效消失, 产妇疼痛敏感性增加, 使产妇害怕疼痛而不敢排尿。 (3) 其他原因。如产时体力消耗过大, 产妇疲惫;腹壁松弛腹压下降;产妇无在床上排尿的习惯;产前产时使用过多的镇静解痉药等均可引起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合并症, 会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增多, 而留置尿管会增加尿道感染机会, 不利于产妇康复, 且增加护士工作量, 因此如何让产妇产后尽早排尿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21世纪护理模式已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护理模式, 要求我们的护理要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化被动为主动, 产妇回室即展开人文关怀, 防患于未然, 加强对产妇的宣教和指导, 勤加巡视仔细观察产妇的膀胱充盈情况, 督导产妇尽早排尿。确定产妇有残余尿的及早处理, 让产妇能顺利排尿。我科2009年度, 进一步完善工作指引, 护理人员对产妇均采用如此积极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500例产妇中除11例产妇因为体质和其他社会精神因素影响出现了排尿困难, 绝大部分产妇均能自行顺畅地排尿, 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减少了产妇的痛苦, 节约了经济费用, 保障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同时提高了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总之, 在临床工作中, 对于产后尿潴留应以预防为主, 积极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 既可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 又可切实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肖道梅, 杨晓红.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 2009, 25 (2) :86-87.

[2]王静.人性化护理在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 2009, 5 (2) :77.

[3]黄丹.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09, 20 (3) :253-254.

[4]孙婷婷.腹部叩诊-尿意法评估产后尿潴留可靠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4) :249-250.

积极护理 篇5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40-01

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气流受限性病症,具有进行性、死亡率高等典型特征[1]。有研究认为,给予COPD患者早期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绪状况等重要作用[2]。为此,本研究拟对我院2年间收治的86例COPD患者及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讨论,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2013年期间到我院就诊的86例COPD患者及其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有47例,女性有39例,年龄为52岁到79岁,平均(64.2±3.7)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排除患有严重意识障碍、上消化道出血及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组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早期心理护理。通过为患者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并与其家属共同配合和给予情感支持等方式,告知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治疗的重要性,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帮助其树立起治愈出院的信心。(2)早期饮食干预。均衡饮食对于控制COPD病情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指导患者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热量,少食多餐,对于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应尽量少食。(3)早期功能锻炼干预。以“卧位体操→坐位体操→立位体操”为练习顺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包括每天固定时间练习腹式缩唇呼吸、深呼吸、扩胸和四肢运动等,每周进行散步、打太极和登梯等运动锻炼,1d可练习3次(10~30min/次)左右,具体运动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4)早期氧疗护理。长时间氧疗对COPD具有改善症状、延缓发展等作用[3],为此,临床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给予2.0L/min左右速率的双鼻头吸氧管吸氧,1d15h,同时对部分错误认为吸氧量越多越好、症状明显改善时中断吸氧者进行纠正。(5)其他早期护理。加强宣教,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帮助患者家属掌握“湿、翻、拍、咳”口诀,即湿化呼吸道,可增加日饮水量至1500mL左右;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部分痰液较多者,则需半小时翻身1次;为患者拍背、指导其有效咳嗽等,以避免出现呼吸道感染、呼吸不畅等情况。

1.3 判断标准

在患者入院第1d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选择生存质量评估表对其生活功能、社会功能、情绪状况等3项指标进行调查[3],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选择SPSS16.0统计包软件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材料以(x±s)形式显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后,发现本组在生活功能、社会功能、情绪状况等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分别为(2.13±0.71)分、(2.19±0.54)分、(2.11±0.61)分和(2.20±0.67)分,與护理前的(2.72±0.74)分、(2.85±0.62)分、(2.81±0.75)分和(2.83±0.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有关资料显示,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因素多种多样,临床普遍认为这主要与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黏膜红肿、黏液大量分泌等因素有关,容易增加呼吸阻力及其功耗,加重患者病情[1,3],但通过早期心理疏导、功能锻炼干预、饮食干预和早期氧疗护理等一系列早期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加以控制,提高其生存质量。结合本研究来看,86例COPD患者经早期护理干预后,其各生存质量指标均有显著下降(P<0.05),临床干预结果较为令人满意。这与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3]。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永兰.护理干预对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283-284.

[2]余美珍.慢阻肺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146-147.

积极护理 篇6

影响儿科满意度的因素包括患儿家长及医护人员两方面原因。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一旦生病,家长非常着急,一到医院便要求立即治疗,还要药到病除及一针见血。鉴于小儿疾病的特殊性,有的疗程需较长时间,给静脉穿刺带来困难,而家长却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过高的要求,极易将矛盾转移到医护人员身上。医护人员因工作繁忙,缺乏与患者沟通,未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一些患儿过于哭闹或不配合,有些护士在工作中产生不耐烦情绪,或有的家长出现过激行为,使护士自尊心受到伤害,失去工作热情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护患矛盾的原因。

综上所述,做好护患沟通是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务人员信任度及满意度的关键。针对儿科工作的特殊性,现将其沟通方法总结如下。

1 沟通的基础

广泛收集资料,制订护理计划。由于家属的年龄、文化、语言不同,往往需要重复多次进行不同层次人员的健康教育,只有全面掌握疾病基础知识、社会学、心理学、营养学知识及合适的健康教育技巧,才能解答患儿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并根据患儿家属不同年龄、文化、职业、家庭、疾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消除患儿及家属的陌生感和不信任感。

2 预防性沟通

在护理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的纠纷,并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心理学家证实,处理预见性事件比处理突发事件所面临的压力小,而双方的信任度会增加。如面对一些爱子心切的家长,穿刺前要向家长讲明静脉穿刺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患儿的配合、血管、护士的心理素质,以取得家长配合。一旦穿刺失败应主动道歉,与家长一道安抚哭闹患儿,征求家长意见,必要时更换护士再次穿刺。

3 集体沟通

在某一疾病的多发季节,利用工休座谈会的形式将家长召集起来进行集体宣教、沟通,如夏季腹泻、秋冬季易患轮状病毒肠炎,对相关的病因、治疗、预防、护理措施及家长如何护理患儿等做宣教和指导。

4 书面沟通

将患儿疾病的病因、预防、治疗、锻炼、卫生指导以入院宣教单的形式发给家属,并将其内容再复述一次,以加深记忆和理解,并让当时不在场的家属阅读,使其知道并配合治疗及护理。

5 统一沟通

对危重或疑难病例,护士解释有困难的,由主任、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统一与家属沟通,使其内容一致,并让家属能完全理解并配合。

6 注意事项

沟通时应耐心倾听,不要中途打断话题,对家属的提问要详细耐心地给予解答,不懂的应请医生解释;在治疗中应尽量讲与该治疗相关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便于家属记忆;避免用刺激性语言,防止引起家属反感;避免过多使用医学术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要医护一致,避免意见不统一使家属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1]。

1年来通过上述沟通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了护士作为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护士通过换位思考,提供优质的服务,融洽了护患关系,避免了与患儿家属间潜在的冲突,既维护了患者利益,又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积极护理 篇7

关键词:人文关怀肺癌化疗不良心理反应

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是把对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健康因素。化疗的毒副作用即患者对化疗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产生抗拒治疗的表现,为了使癌症患者能积极顺利地接受治疗,提高化疗效果,良好的人文关怀护理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责任护士,笔者将对80例化疗患者对比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笔者科室自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共收治肺癌患者80例,分为A,B两组。A组40例为干预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在38~72岁,平均年龄在(52±12.8)岁左右。B组4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1~78岁,平均年龄在(54±16.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有可比性。

1.2 护理及观察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即启动肿瘤病人常业护理,做好化疗治疗准备,化疗开始至化疗结束全程进行化疗常规护理,A组病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并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予以人文关怀护理服务随时调整心理状态。在此过程中观察两组病人的心理焦虑及抑郁,对化疗的接受情况,化疗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观察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行统计学计描述,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病人出现心理焦虑及抑郁4例,化疗抗拒心理2例,化疗不良反应7例;B组病人出现心理焦虑及抑郁9例,化疗抗拒心理7例,化疗不良反应12例,两组病人比较χ2=11.257,P=0.001,A组病人的心理焦虑及抑郁,化疗抗拒心理以及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了肺癌病人化疗经过人文关怀积极干预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3 讨论

3.1 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需求:

得到肺癌诊断的患者首先是其信息需求。研究表明,医生和亲属对已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人,采取保密的做法弊多利少。认为那样做不利于病人建立足够的精神准备,无法有效的激发、调动其机体抵御癌细胞的能力。在早期肺癌患者中大多数患者达到治愈。大多数患者都能减轻痛苦,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这样可以解除病人的首要的思想负担,做出正确地治疗选择,利于治疗的开展十分重要[1]。

3.2 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

发现期患者的心理主要表现为焦虑,是否恶性肿瘤的矛盾心理一直持续到获得疾病真相。患者恶性肿瘤被证实后沮丧、悲观失望,认为得了“绝症”,绝望出现自杀念头。认可和依赖期,患者接受事实,心理平静,不再抱怨命运,喜欢独处。出现强烈的依赖心理,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尽快治疗。

3.3 向患者实施相应的人文关怀

3.3.1 环境的要求为患者提供清洁安全、舒适、美观适合恢复健康的人文环境。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爱好,有家的感觉。

3.3.2 社会关怀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照顾对提高患者的的生活质量举足轻重,了解其心理状态、性格、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可提供关爱和支持为其他人难以替代。责任护士主动自我介绍,应关注每位患者的社会关系网,尽力做好患者亲属的开导和劝慰,使其克服悲观失望情绪,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还有患者领导的关怀,同事、亲朋好友的探望慰问,也可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活动。

3.3.3 告知患者对恶性肿瘤行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对患者行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解释,使患者对化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有一定的认识,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信心及依从性发现期、确认期的关怀。

3.3.4 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的关怀护理做好化疗期的护理,是减轻毒副反应的关键[2]: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皮肤粘膜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倾听病人诉说他们的恐惧、不适及疼痛,关心他们以取得信任,提供帮助,使他们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反应、用药时的注意事项,使其情绪稳定,心胸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是顺利完成化疗的保障。

3.3.5 重视出院健康指导,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健康指导是一项长远而重要的护理工作,它与疾病的治疗、康复密切相关。出院健康指导是肺癌患者院外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特别是对癌症患者在化疗间歇期的自我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延续,确保化疗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得到正确的护理。笔者通过本组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由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减轻了痛苦。切实有效的人文关怀专业护理使护士能够有条不紊地工作,是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郑丽娟.人文关怀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的作用.中外健康文摘[J].2009 6(27).

[2]陈虹.化疗患者常见毒副反应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河北医学[J].2011,17(2):256-257.

积极护理 篇8

1 做法

我校对2006级、2007级全日制护理专科201名学生, 在40周的实习中, 前20周轮转内科、外科、急诊科、手术室、门诊, 后期20周固定一个科室的专科实习。通过对这201名专科实习的学生及临床带教教师的调查, 专科实习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心的理状态有了与常规轮转更积极的改变。

2 结果

2.1 自信心提高

自信心是护士最基本的品质之一。目前学生实习轮转频繁, 接触每个科的时间较短, 加上环境生疏、技能不熟、压力较大, 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专科实习时间相对较长, 学生对工作环境、病人情况、病人家属心态掌握得也就相对准确, 加上熟悉疾病知识、熟练操作技能, 干起工作得心应手, 自信心自然就得到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即使遇到困难和阻力也不会轻易改变信念或者放弃。这样, 学生心理压力小, 有利于培养他们热爱护理专业的信念, 体会护理工作的价值。

2.2 责任心增强

责任心, 是护士最珍贵的品质。护士只有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会不畏风险、挺身而出, 走在救死扶伤的最前列;才会时刻为病人着想, 关心、同情病人, 急病人所急, 痛病人所痛;才会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恪守职业道德, 养成“慎独”精神[2]。把专科实习作为培养、锻炼学生心理品质的机会, 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2.3 思维的严密性提高

一般说来, 那些好学深思、不耻下问的学生, 其思维是严密的。如果学生在某个科室的实习时间相对较长, 其对这个专科疾病的认识、理解就相对深刻, 学生思考问题就不再肤浅, 而是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这样知识与技能就可以融会贯通。

2.4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国外的护理专家认为, 现代护理的独立功能占70%左右, 专科实践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预见能力, 这样, 其在遇到突发、紧急事件时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随着学生在专科临床工作的深入, 他们会不断地发现专科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探索研究意识, 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这样使得学生的知识、技能共同发展。

2.5 沟通能力提高

要了解病人的需要, 护理人员只对病人病情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思想、健康观等信息。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由于专科实习使护生巩固了理论知识和熟练了实践技能, 加上自信心的提高和良好的临床工作氛围的营造, 使护生与病人的沟通变得融洽和轻松, 并能与其进行情感对话。反过来, 病人、带教教师的赞赏也使护生的学习热情、事业心和职业自豪感增强, 使其对工作保持进取心和积极性。

2.6 拥有了一颗大爱之心

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是大爱, 是对病人深远的爱,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道德精神。在医院里, 要求医护人员在没有外力的强制下, 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要向病人付出, 医护人员要达到这样的要求, 没有高度自觉的道德情操, 没有一颗大爱之心是不可能做到的[3]。而要有大爱之心的前提就必须对护理专业有积极的情感, 专科实习期间, 熟悉的环境、良好的护患关系、愉快的心情, 使护生对待平凡而辛勤的工作, 也能有饱满的工作热情, 尤其在专科实习中后期, 护生已经能从点滴做起, 让病人体会他们用心的护理服务, 温暖病人的心。

2.7 负面情绪减少

临床护理工作琐碎、重复、情感投入多、职业风险大, 学生涉世尚浅, 缺乏社会经验, 容易出现焦虑、逃避现实甚至不愿从事护理工作等负面情绪, 这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 尤其会对其心理产生伤害。当学生相对长时间的在一个专科实习, 随着自信心的增强、融洽护患关系、带教教师及病人的表扬与鼓励, 使学生体会到付出的成就感, 这些积极情感的加入, 减弱了负面情绪的影响, 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护士”角色, 积极献身护理事业。

3 讨论

没有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情感, 在平凡、辛勤的实习中, 学生就不会有“认真对待每位病人”、“脚踏实地为病人服务”、“要让病人看到我的青春活力和自信的笑容”。专科实习, 从自信心、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爱心及减少负面情绪等方面培养了护生积极的护理情感, 让护生在情感上接受并喜爱护理这个职业,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 进而影响其护理工作的实践行为。专科实习从思想和行动上更深入地增强了学生对护理的职业情感, 突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人文精神。通过专科实习, 学生发现了护理岗位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拥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情感, 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建中, 敖薪, 边藏丽, 等.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5:2135~2136.

[2]杨雪琴, 张敬芳, 陈才寿.护士素质探讨[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 2 (2) :188~189.

积极护理 篇9

关键词:积极护理干预,自然分娩,应用效果

在分娩方式选择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自然分娩在临床中的概率逐渐减少[1]。可以说, 自然分娩是一种正常、自然而又特殊的生理过程, 但也是一种持久性强烈的应激。分娩时候产生的剧烈宫缩, 会造成缺乏分娩知识产妇心理影响, 延长产程。针对这样一种情况, 对自然分娩的产妇实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妇产科实行自然分娩的产妇7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妇产科实行自然分娩的产妇74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0~34岁, 平均年龄为 (28.4±1.7) 岁, 孕周为38~42周, 平均孕周为 (39.7±0.7) 周。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产妇分为例数均为37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 可以作为对比试验进行比较。

1.2方法:根据产妇分组情况, 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产妇采用积极护理干预模式。积极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步骤主要如下: (1) 产前护理干预:在产妇入院的时候, 护理人员应当热情接待, 为产妇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随后向产妇简单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责任护士、主管医师, 促使产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医院环境与医护人员[2]。了解产妇负面情绪后, 应用正确的心理疏导来缓解产妇的恐惧感。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想产妇说明分娩本身就属于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 促使产妇对次有正确的认识。消除不必要的恐惧与顾虑, 充分调动产妇自然分娩的主动性。 (2) 第一产程护理干预:在产妇进入到产房后, 应当由助产护士陪伴。通常情况下, 第一产程的时间较长, 产妇在不断宫缩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 进而造成精神紧张、体力消耗大, 影响休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非常容易引起宫缩乏力。助产护士应当告知产妇, 为保重足够的精力与体力, 鼓励产妇多饮水, 少量进食容易消化的高热量食物。与此同时, 助产护士还应当提醒产妇排便的时候, 预防膀胱过度充盈妨碍子宫收缩与胎儿下降。在产妇无任何禁忌证的情况下, 可以离床下地活动。在此过程中需要做的每一项检查与措施, 助产护士应当耐心解释, 取得产妇的理解与配合。 (3) 第二产程护理干预:在宫口强开全开的时候就说明产妇进入到第2产程。在此时助产护士应当协助产妇保持平卧位, 并且床面后半部位抬高一点。助产护士应当帮助产妇摆好分娩姿势, 为分娩提供宽大的空间, 促进阴道分娩。在宫缩开始的时候指导产妇吸气, 随后随着宫缩加强向下屏气, 促使胎儿下降。在宫缩间隙的时候, 告知产妇放松肌肉, 安静休息, 等待下次宫缩。在胎头着冠的时候, 告诉产妇宫缩的时候呼气, 避免会阴部受到损伤。助产护士在产妇每次宫缩的时候予以鼓励, 给予产妇信心, 促进胎儿顺利分娩。 (4) 第三产程护理干预:在胎儿分娩后, 首先恭喜产妇。如果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或者是性别与产妇期望不一致, 可以暂时不告知。在产妇胎盘分娩子宫收缩良好后, 告知产妇详情。在产后2 h告诉产妇解小便, 并按摩子宫。在此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观察产妇血压、阴道流血以及宫缩等情况。在产妇与新生儿无任何异常情况后将其送回病房。

1.3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 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 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 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产妇分娩结果表明,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 (123.5±10.5) m L, 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 (201.4±10.7) m L, 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 ;与此同时观察组产妇总产程为 (6.78±1.14) h, 对照组产妇总产程为 (9.21±1.04) h, 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 。

3讨论

分娩时一个自然且又复杂的过程, 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 变化比较大。在此种情况下, 护理人员给予产妇积极的护理干预, 针对产妇的心理状态予以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促使产妇减少不良心理因素的存在, 促进产妇顺利分娩[3,4]。综上所述, 在产妇选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 对其实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模式, 可以有效减少产妇产后2 h的出血量, 缩短总产程时间, 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零恒莉, 蓝柳萍, 雪丽霜, 等.产妇互动作用在产时的效应探索[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39 (8) :593.

[2]高灵仙.产科全程陪伴模式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2, 19 (12) :2768.

[3]管永慧.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 2 (5) :185.

积极护理 篇10

关键词:护理工作满意度,积极心理品质,相关性

一直以来,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较低已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国际范围内所需解决的问题[1,2,3]。工作满意度指个人所表现的喜欢其工作的程度,或个体评价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历所产生的情绪反应[4]。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工作满意度水平低,对工作就可能持消极的态度。已有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关,如疲劳、呼吸急促、头疼和流汗、自尊、焦虑、敌意、紧张、生活满意感、社会能力和个人士气。工作满意度还影响组织输出,如工作绩效、离职、缺勤等[5]。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低的因素较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护士积极心理品质方面探讨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2012年10月至11月间我院在职在岗的内科、外科、妇产科、泌尿科、住院部的临床护士,共计180名。选入标准:(1)在职的临床注册护士,工作年限在2年以上;(2)无严重躯体疾患及精神疾患者;(3)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未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包括外出进修、病事假与退休护士;(2)非所在医院的护士,包括实习生和进修生;(3)调查期间不在岗,如休产假等;(4)辅助、机关、后勤及供应室的护士;(5)工作年限<2年者。

1.2 调查方法

要求被调查护士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课题成员到各科室病房与护士长一起发放,在统一指导语前提下,被调查护士以无记名方式独立自愿填写,填完后,问卷当场收回。本次共发放问卷180份,依据两项原则剔除无效问卷:个人资料及问卷填写不完整者;问卷答题明显呈规律性作答者。检查后,有效问卷为168份,有效率为93.3%。

1.3 调查工具

(1)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性别、年龄、护龄、科室、学历、职称、婚姻、班次等。(2)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该量表由美国Muller和McClokey[6]1990年开发设计,用于测量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包括8个维度31个条目。采取Likert 5级评分,等级分别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中立、满意、非常满意”,量表总均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除以条目数。分数越高,说明工作满意程度越高。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9,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从0.6~0.84。该量表在国际范围内已得到广泛的应用[7,8]。(3)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采用孟万金教授编制的“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9]。该量表共有62个题项,分为6个维度,包含20个因子。我们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将量表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用(x-±s)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护士工作满意度测评结果

控制与责任5条目,平均得分(2.91±0.68);与同事关系2条目,平均得分(3.78±1.01);互动机会4条目,平均得分(2.83±0.76);被表扬和认可4条目,平均得分(3.62±0.47);职业发展机会4条目,平均得分(2.46±0.73);排班6条目,平均得分(2.85±0.76);福利待遇3条目,平均得分(2.45±0.98);家庭工作平衡3条目,平均得分(2.66±0.78);工作满意度总均分31条目,平均得分(2.93±0.38)。结果显示,与同事关系得分最高,福利待遇得分最低,其次是职业发展机会。总体平均得分为中等偏下水平。

2.2 护士及心理品质测评结果

人际维度10条目,平均得分(2.53±0.33)分;认知维度12条目,平均得分(3.73±0.32)分;情感维度8条目,平均得分(3.42±0.28)分;节制维度11条目,平均得分(3.92±0.25);超越维度12条目,平均得分(2.38±0.24)分;公正维度9条目,平均得分(2.54±0.39)分;总体平均得分(2.67±0.27)。结果显示,节制维度平均得分最高,超越维度平均得分最低,总体平均得分为中等水平。

3 讨论

3.1 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分析

该研究结果显示,180名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评分为(2.79±0.63)分,总均分为中等偏下水平,表明护士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得分较低的是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护士工作性质及医疗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和经济制度改革给护士带来的压力有关。护理工作承担着高风险和高责任,但是护理的价值却得不到承认,在目前“重医轻护”的社会大环境下,护士普遍体会不到同工同酬和社会地位的平等,而且对晋升普遍认为难度较大,职业发展机会渺茫,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

3.2 临床护士积极心理品质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180名临床护士积极心理品质量表总均分为(2.93±0.39),表明临床护士积极心理品质水平不高,为中等偏上水平。提示临床护士积极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量表各维度中,节制维度项目均分最高,表明临床护士有较高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及较好的品德修养。其次为认知维度评分。该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具有良好的学习和观察能力,这与医院管理者经常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有密切相关。得分最低是超越维度。该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护士希望度不高,对护理事业的精神信念不强,这是导致护士离职的重要因素。这与当前护士对形势判断不乐观,护士待遇低,专业发展受限,自我实现不能满足等有很大关系。提示全社会应保障护士的社会地位,积极为护士的发展创造条件。

3.3 护士积极心理品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所有结果显示,护理工作满意度各个维度得分与积极心理品质呈正相关(P<0.05),说明护士积极品质越高,其护理工作满意度越高,反之,护士积极心理品质越低,其工作满意度就较低。这一结果表明护士积极心理品质是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升护士积极心理品质,加强护士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对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心理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在护理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加强护士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高工作满意度认知水平,促进护理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ARub RF.Job stress.job performanc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hospital nurses[J].J Nursing Scholar,2004,36(1):763-778.

[2]LuH,While AE.Job satisfaction among nurses:a literature review[J].Int J Nursing Stud,2005,42(1):211-227.

[3]郑旭娟,刘华平.北京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及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184-186.

[4]陶红,胡静超.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的研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1):1292-1294.

[5]迟俊涛,于鲁欣.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理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64-66.

[6]Mueller CW,McCloskey JC.Nurses'job satisfaction:a proposed measure[J]Nurs Res,1990,9(2):13-17.

[7]王群.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93-59.

[8]Mrayyan MT.Jordanian nurses'job satisfaction,patients'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nursing care[J].Int Nurs Rev,2006,53(3):224-230.

上一篇:工艺烧嘴下一篇:中学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