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体验

2024-08-29

积极体验(精选11篇)

积极体验 篇1

作为艺术教育形式之一的美术教育,是如何推进学讲课堂的?下面我就讲一讲我们美术课上的故事。

【故事1】流动的颜色。

课堂上,我们来做色彩的游戏。我请孩子们把颜色滴在白纸上,同学们可以任意用滴、吹、流的方法让色彩相融从而生成新的颜色。在黄色和红色之间,孩子们兴奋地体验到了色彩的新变化。在观察时,我提问:大家再感受一下蓝色和红色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这种颜色带给你的感受呢?(大家纷纷交流着色彩带给自己的感觉有严肃、欢快、冷静等)

看他们开心的样子,我说:“瞧,我还可以让这些小水滴变成美丽的大树呢!”我顺着水滴的流向用嘴巴吹,时而用力,时而轻缓,一棵棵枝叶茂盛的参天大树伸长了枝干,林立在画面上。“谁可以尝试来为这幅画添些小花呢?”学生的小手争先恐后地高高举起,大家都跃跃欲试,很快,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就跃然纸上了;紧接着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在这堂课上,孩子们既轻松又快乐地让流动的色彩变成一幅创意的画面,最后大家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作品的名字。看看孩子们的创意吧,有的画面取名为《奥运圣火》、《月光下的七彩树》、《秋天的山》、《夕阳下的大海》、《彩虹的家》、《中国龙》、《美丽的风》、《珊瑚礁》、《我的世界》,还有一个同学取名为《我的爸爸》……

学讲课堂让每个孩子真的都变成了一个奇迹!

【故事2】画太阳的孩子。

上课前我用谜语导入课题:“有个老公公,面孔红彤彤;他来天就亮,他走天就黑。”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太阳!”我们先小组讨论自己知道的有关于太阳的知识,通过大家的交流,孩子们知道了太阳的年龄约为46亿年,大约是我们人的成年,她还可以继续燃烧约为50亿年。其次,学生在小组之间说一说自己想象的太阳是什么样的?然后我邀请各组的学生代表上台表演太阳。我们的学生很有大腕气质,他们上台很迅速的做出各种表演,把下面的同学笑得东倒西歪。

为了进一步发挥大家的创造力,我们交流如何创意的画太阳。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到黑榜上来画,不到半分钟的时间,他们就画完了,却把我看傻了眼,因为他们的作品都是一个圆圆的线条,周围画上了一些斜线,全是写实派。

我说:“同学们画的线条都流畅,不过我们今天要每个人创意的画出不同的太阳。”很多学生抬起头问:“还有不同的太阳吗?”“是呀,我们可以把太阳想象成‘太阳老公公’、‘太阳阿姨’,就像我们同学刚才的表演,要神彩各异。”“啊,还有‘太阳哥哥’、‘太阳妹妹呀’!”我点点头:“你们说的太阳呀,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和表情,我们各个小组继续深入研究自己的创意。”

第二次我又请了六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这次他们画的太阳表情很丰富,有的笑,有的哭,还有的梳着时髦的发型、戴着墨镜,尽管他们画的线条很稚嫩,但在我眼中丝毫不比大师逊色。接着我让全班同学选一选谁画的最好。课堂顿时变的很活跃。我紧接着问:“他哪些地方画的好?”“5组画的太阳很像小孩,很可爱,在哈哈地笑。”“7组画的太阳头上有很多小花,很漂亮。”……最后孩子们总结:“只有大胆的创意才能使我们的画面拥有创造的生命力!”

学生打开作业本开始绘画,我惊喜地看到:小轩把太阳涂成蓝色,说以后当科学家,把太阳改造成蓝色,这样就不会把妈妈晒黑了;小浩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用彩笔画,而是先用红色的彩纸先剪了一个太阳,然后再用五颜六色画上太阳的表情;小明则是在刮画纸上用线条刮出一个好看的太阳。

学讲课堂为孩子的创造思维开了一扇窗!

【故事3】美丽的小雪花。

小雪花是我们的校本课程,十分感谢这个课程带给我们师生太多的美好回忆。课堂上,我先将一段动人的故事来做课前引入。孩子们在故事的感动下调动了自己所有积极的思维,他们在彩色卡纸上对小雪花的造型进行设计、作品剪裁,都是手到擒来。但是我们的孩子在系中国结的绳子时遇到了困难,我请班级会系绳的同学当小老师,大家以小组的形式相互帮助。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作品,互相交流着“原来我们都可以如此的优秀”。

杜威说过:“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为了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不道德的。”学讲课堂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拥有漂亮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手体验自己制作的快乐。实践中,他们获得的体验比做出的作品还要珍贵!因为作品只是暂时的,而实践得出的经验则是一辈子的。

感谢大家聆听我的故事!我们小学美术学讲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艺术来学做人。用一句话概括:我们小学美术的学讲课堂实际上就是一个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积极体验 篇2

验历程

20**年小学《品德与生活》科参赛论文

《品德与生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历程

——《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点滴

xx县xx小学 石牛山

道德情感是推动少年儿童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制止或纠正不良道德行为的动力。《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作为课程改革中的品德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驾驭情感教学的目的性,以情感为依托,讲究情感

方法,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如何运用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品德与生活教学,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就此说说本人的一些认识:

一、激趣导入,引发学生的情感萌动。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开始”,在教学中应当简洁明快,迅速地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的主题上来,引发学生情感的萌动,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学时,可以用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谈话,把学生的情绪带入课堂学习内容之中;或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或以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段电视录像的镜头,一个生动的故事等等,有时可也用几种方法合在一起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产生一种快乐的情感萌动。我校一位老师在教《我的家在这里》一课时,播放了一段我镇九龙洞风光录象和温水国家级三a级旅游风景

区的录像,学生从录像中看到自己的家乡是这样的的美丽,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引发学生对家乡的美丽的初步认识和情感的萌动。LocALhOsT

二、调动感官,激起情感波澜。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道德认识越高,道德情感也越丰富。所以在教学时,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头脑树立起勇敢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情感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主人公正确的情感行为动机,在此基础上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展开想象,使情感行为变得鲜活、具体、丰富,并使学生产生学习榜样的心理需求,激发向榜样学习的强烈情感,如教学《有勇气,不怕难》,在揭题之后,教师就领着学生去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动用多种感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去感受课文和图面的涵义,图中描绘的几个人物都在困难前表现得不怕困难,这是为什么?从中明白了什么?对比一下自己

在过去是否也有过那样的想法?学生的平静心湖被激起微澜,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波澜。

三、活动实践,强化情感体验。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征,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强化情感体验,发展道德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在**、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更能得到真实的道德体验。所以在教学时,通常是通过安排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以达到强化情感体验的目的。一位老师

在教学《打扮我的小天地》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画,吹气球,做灯笼,准备小礼品等用自己的双手来装扮自己的房间。

四、及重评价,体现情感内化。

在新课标中,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的过程评价以及评价多样化,特别关注儿童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付出努力的程度及创意性表现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以恰当的评价来调控学习过程,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情感内化。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能做什么》一课时,设计了“到野外去”的模拟活动,在教室里布置相应的情境和物品,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行为评价,如在野外扔垃圾、破坏环境等,大部分同学都能对不正确的行为进行批评性评价,特别是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此时积极发言,指出平时同学们的不良行为,我抓住他这一闪光点,立即表扬他能把所学知识与平时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这就是主动

学习的积极表现。为此,学生既在道德认识又上升一定高度,又使情感得到内化。

五、拓展延伸,升华道德情感。

理念不断更新 体验主动积极 篇3

一、教师的理念要不断更新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原有思维逻辑、认识水平上的激活和重构,并渗透着他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他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材的影响。新教材在知识的陈述、尤其是问题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反应、贯穿着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若没有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的教与导,“新课改”便成了一句空话。为此教师必须走出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善于创新的能力,用开放性的人格和良好的心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1.正确的教育理念

新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知识、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只有在课堂上才能进行。而今,开放的教学空间观在有力地冲击着人们固有的观念。例如:在教了第三册第六单元的四篇明清散文后,我让学生写山水方面的散文,要求写出山水的精神、品格,还要有文化味。三分之二的学生表达希望能去登山览水,参观名胜古迹或博物馆来上课的愿望。

2.教师角色定位要准确

以“引导、合作、探究”为指导思想的新课改,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这并非易事,如果我们的引导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学生容易成为课堂教学冷漠的旁观者。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课堂上多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让学生与教材对话、与古今文学大师对话、与生活对话,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实践中学习,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比如:语文课中可以多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实践”情境,让学生敢说、会说,在“说”中不断提升口语交交际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给学生自由选择、主动体验的空间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1.放飞思绪,鼓励张扬个性,让学生敢于主动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语文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学生不能用“一把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才敢于探究和体验,说自己之想说,做自己之想做。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作品还原成生活画面,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2.让学生乐于主动体验

卢梭说过:“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经验和感觉首先来源于亲身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比如,角色体验,在学习《药》《项链》《守财奴》等文时,可把全文或片断改写成剧本,再把表演引入课堂,学生会非常喜欢这种角色体验,积极主动参与,从而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也有利于对小说主题的把握。更为主要的是,学生在文学艺术的海洋里快乐体验,心灵会更加自由,想象会更加丰富,不仅能陶冶他们的浪漫气质,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让学生善于主动体验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他们不仅指学习的,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可以巧借生活之情,例如,在学《我与地坛》一文时,先让学生想想说说:“同学们,你们曾经去想过有关生与死的问题吗?曾想过生存的意义吗?”结果学生什么也说不出来,尽管讨论了几分钟。但当我问:“当你遇到困难、挫折、痛苦时,你的母亲怎样对待你?”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倾述没完没了。两个问题,为何反应迥然不同,我想,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经历过大的磨难,或者说所受的挫折还不足以让他们去思考生与死这样的问题。然而,与母亲的关系,却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情感体验,很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积极心理体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4

在思想品德科目中,融合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许多内容都适合进行心理体验的活动。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让思想品德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抽象概念与理论知识。而心理体验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对达到高效的教学有很大作用。

一.心理体验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情感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经验学习圈理论等。而这三个理论都提出心理体验是体验式教学中的必要环节。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就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教学则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情意活动构成的。心理体验中形成的情感可以使促进认知过程,使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意活动更为和谐统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经验并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学习。而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有认知、体验和感悟三种,而感悟即是心理体验活动中的表现。

大卫·库伯 (David kolb) 提出了经验学习圈理论 (experiential learning) 。他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 (Sugarman, 1985) 。在经验学习圈理论中的具体经验阶段,可以设计相应的心理体验,产生情感体验。

二.积极心理体验的作用与应用

积极心理体验常常表现为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的分类: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是依据积极的不同特性为标准来进行的。感官愉悦(sensory pleasure)是积极情绪体验的一种较重要的形式。是指机体消除自身内部紧张后的一种主观体验,来自某种自我机体平衡的保证,是人感觉器官放松的结果。如饥饿、口渴等。而心理享受(psychological pleasure)则来自于对个体固有的某种自我平衡的打破,即超越了个体自身的原有状态。如运动员超越自己而创造了新的纪录,艺术家达到前所有未的最好表演,学生解决了某个百思不解的难题等。心理享受比感官愉悦更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积极品质的培养。因此下列积极心理体验主要指心理享受方面的,如幸福感、自信、感恩等。

(一)积极心理体验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体验的作用,如:“只有那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的人,他才有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积极的心理体验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幸福感更强烈。在课堂中,得到欢乐,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的心理体验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现代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满足了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较高层次的需要却得不到满足,甚至被忽视。积极心理体验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使学生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了解等需要在体验过程中得到满足。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积极的心理体验被证实可以促进发展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品质。积极心理体验的功能有扩展和构建个人资源、消除心理紧张、提高应对压力能力等。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体验不仅促使达到知情意言行的教学目标,而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幸福感心理体验的应用

新课改后,教材很注重幸福感的激发,让学生更为珍惜拥有的亲情、友情、师生之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幸福感,让学生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1. 亲情。

例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我爱我家》这课中,讲到第二目“无悔的奉献”时,要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课本这段话“在世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纯的爱是母爱和父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的涵义。就可以通过“爱的体验”这个心理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幸福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达到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目标。

“爱的体验”这个活动是这样设置的:以班得瑞的轻音乐《童年的回忆》为背景,使用言语讲述父母抚育孩子从婴儿到少年、从少年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中典型的感人情境。如果有多媒体设备还可以播放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典型图片,给学生形象的材料,更能让学生的产生幸福感。讲述内容可以根据本地的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说,例如:“当你一岁的时候,父母一口一口耐心地喂你并哄你睡觉,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闹;当你4岁的时候,母亲熬通宵为你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而作为报答,你仅仅穿了一上午就浑身沾满了泥;当你14岁的时候,父母问你去哪了?为什么不学习?而作为报答,你认为父母唠叨,大发脾气……”

2. 友情。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同学·朋友》这课中,讲到第二目“与友同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本这段话“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的涵义。就可以通过心理体验活动“友谊之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让学生体验到拥有朋友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朋友”这个活动是这样设置的,以周华健的歌曲《朋友》为背景音乐,首先将收集的学生的相片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在播放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指导语如:“人生中相遇是多么难得的缘分,而在相遇后变成朋友又是多么难得的巧合。让我们细细品味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吧!”然后让学生给曾经帮助过他的同学写一段感谢的话,并交给那些同学。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友情带来的温暖,从而达到教学的知情意三维目标。

(三)自信心理体验的应用

自信,是一种对自己素质、能力作积极评价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素质教育很强调自信的培养,拥有自信的学生才会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才会勇于超越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思想品德七年级的《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的教学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而设置“我真的很不错”这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信的风采,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我真的很不错”这个活动是这样设置的: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散文:“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棵小草;于是,你有些自卑。其实,你和别人一样,也是一道风景,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自我,平凡并不自卑,关键是必须做最好的自己。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导入活动。

然后进行“优点轰炸”活动,让同学们讲出指定学生的具体优点或者成功的事例,接着让指定学生说出自己的自信宣言和如何克服缺点。如果时间足够还可以让全体学生都拥有接受赞美的机会,都学会欣赏自己。最后让学生进行自信的心理训练,唱伍思凯的歌曲《我真的很不错》并跟着视频做手语舞。教师还可以根据歌曲讲授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并让学生写一句勉励的话语激励自己。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信的心理体验,并让学生知道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树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感恩心理体验的应用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培养出感恩心理,可以让学生更珍惜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拥有回报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道德。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以至自觉识恩的人文教育过程。感恩教育旨在依托“以情动情”的方式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施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动。现阶段,感恩教育不仅是德育的应有之义, 也是培养青少年学生道德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个体成长、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发展有重要价值。

在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这一课中,第一框“爱洒心间”的教学目的就是对父母的付出产生知恩的情感。这一框可以通过“爱的天平”这个活动达到让学生知恩的目的,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的内容:“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爱的天平”活动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情感体验。可以用课本的事例“小峰的妈妈”,或用其它感人的父爱母爱事例,如韩红的歌曲《天亮了》的背景故事,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验伟大的父母之爱。

第二环节“爱的天平”,即在感动的情感基础上———画出“爱的天平”:伴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轻音乐《给母亲的信》,回忆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所做过的事情,并写在本子右边。然后将自己为父母所付出的所做过的事情写在左边。接着画出天平,哪边所列的事例多就倾向哪一边。画好后请班级中倾向父母的同学举手,多数情况是所有的同学都举手了。最后让学生发表感想,教师并总结父母理应得到爱的回报,同时也衔接了课本第二框的内容“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第三环节“爱的回报”。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给父母“爱的回报”,爱不仅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体现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首先让学生思考可以为父母做的事,并写在爱的天平中自己的一边;然后让学生回答,最后鼓励让学生回到家后践行。

综上,积极心理体验被运用在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很充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教学的知情意三维目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心理体验对学生进行道德的教育,让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积极心理体验教学可以运用在更多的学科,开展方式也可以更加地多种多样。当然,积极心理体验的应用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与试验阶段,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操作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理清。以上关于积极心理体验的理论与操作实践的见解,只为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教育界对这一学习模式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文慧.试析中学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J].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213161.

[2]杨四耕.体验教学[J].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9.

[3]体验式学习模式.MBA智库百科, (网页) wiki.mbalib.com.

体验积极情感,促进化学课堂教学 篇5

关键词:积极情感;化学课堂;化学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获得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把影响学生学习的消极情感有效地转化为健康向上的积极情感,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充满信心地学习化学。

一、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积极情感因素

化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运用化学实验、探究、故事等调动、迁移学生的积极情感。

1.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阶段的各类化学实验对学生都极具诱惑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实验,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不应该把理性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知识应该从实验中来,实验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过:“实验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训练科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往往有的老师只是把这个定律讲一下,然后再做一个验证实验就结束了,这样的话实际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在进行思考时很难想起这个定律以及这个定律究竟什么时候用。如果在上课初始时先做铁和硫酸铜反应和白磷燃烧两个实验,让学生从现象中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再做蜡烛燃烧和镁条燃烧的实验,由此引出矛盾,最后归结原因。这样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学生由矛盾处引出思考,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理解这个定律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

2.接受化学知识的熏陶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在化学课上适当地增加生活中的化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思考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记忆化学知识。例如,江河之水是如何经过净化变成自来水流入千家万户的?硬水、软水是怎么回事?火灾为何产生?为何灭火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什么现在的石油价格如此昂贵?究竟怎么去解决能源危机?为什么洗涤剂能洗去油污?我们每天摄入体内的食物分别属于哪类物质?它们的作用又分别是什么?这些是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常识。通过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也有学问,学好化学能使人明白身边更多的事理,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当然也可能因此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活习惯乃至人生态度。

3.感受化学语言的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能做到声情并茂、情理双至,便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力求讲课生动形象,要以自己的丰富情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稳定,易涣散、易转移,说几句幽默的话可以舒缓学生心理的疲劳。有研究表明,中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一件事上,绝对不受干扰的最长时间只有10多秒。而适时的教学幽默犹如兴奋剂,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这样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在讲课时不妨适当地幽默点,让学生在开心一刻、会心一笑中掌握知识,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课堂中,用风趣的语言,有时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学生不但能掌握知识,而且能感受到化学课堂中蕴含着的艺术美。

二、挖掘师生内心潜在的积极情感因素

教师和学生各自内心潜在不同的情感因素,只有将双方情感调整到积极状态,才能创设一种和谐健康的情感环境,这也是教好和学好化学的切实保证。

1.调整教师的情感因素

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如让一只猴子跳一下能摘到桃子,那么这只猴子就愿意努力去跳,因为它知道自己的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如果猴子经过多次努力跳跃,仍摘不到桃子,那么猴子就会停止努力。因为他们从未体验过成功,于是桃子对猴子来说毫无兴趣。同样,教师对学生所定的期望值也应该是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不同的期望值,也就是说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位学生。应当承认,每个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能力上是有差异的,在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化学成绩上出现优、良、中、差不同的状况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期望值过高,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或许会对学习化学产生自卑、恐惧等心理。相反,如果期望值过低,学生会容易放松对学习化学的要求,学生的潜能就没法得到最好的发挥,所以,教师给学生定的期望值要符合该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持续对化学学习的热情。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的即时信息,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因素。

2.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要让学生喜欢化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如,教学《化学与环境》,教师特意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日子,3月22号——世界水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关于水的一些资料,让他们相互合作。学生学得自然,学得主动。教師热爱、关心学生,也会受到学生的热爱。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情感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喜欢其所教的学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满腔热情积极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能力学好化学。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和理解,激发他们内心潜在的积极情感因素,使学生有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

三、在教学中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

1.不断变换教学手段,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化学内容丰富而有趣,吸引了很多学生,课堂上所要传授的知识容量也相当大。据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成绩会随着年级升高而減弱和降低,除了因化学难度增加而跟不上,或学的学科多了使学生的兴趣发生了分化转移等原因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上的意志不够坚强,或者说在学习上的毅力不够。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2.多用鼓励与赞赏,形成主动性学习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青少年的荣誉感尤为强烈。一声褒奖往往能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激发其进取的信心。过多的批评则会极大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太多地感到求学的艰难、成长的烦恼,从而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尽量多用表扬,少用批评,用好表扬,慎用批评。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能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造竞争和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特别是对后进生,他们具有封闭心理,有自卑感,缺乏求知的动力,一般不与老师交流,并且容易形成对抗心理。因此,要特别“关照”这部分学生,有意识地多向他们提问,多鼓励他们说,多给他们动手的机会,积极引导他们与教师和同学“互动”。只要他们在学习中取得一点成绩,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取得成功的愉快感中,增强信心,奋发向上。实践证明,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浓,动力就越大。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把学习科学当成一件乐事,在成功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成功。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学生只有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下才能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发展智能。教师要努力地以自己的积极情感去影响学生,使教学情知并茂,以情促知,使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2]赵匡华.化学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4.

积极体验 篇6

一、积极体验教育是中职学生自觉能动发展的内在要求

积极体验教育是以学生为发展主体和自我教育的主人, 给学生以积极体验, 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促使学生自觉能动发展的教育活动。

学生蕴藏着自觉能动发展的需求和巨大潜能, 学生素质发展离不开学生潜能的激发, 要求教师不能无视学生需求, 自做主张地划定学生成长路线, 让学生消极被动地顺从教师意图“发展”, 而应从尊重学生发展现状与需求出发, 通过积极体验教育, 让学生在不断感受成功、进步和成长中激起发展动机, 自觉能动地追求发展。可见, 积极体验教育是学生自觉能动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追求积极体验教育效能, 促进中职学生素质自觉能动发展

自觉能动品质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及其精神状态, 中职学生自觉能动品质是其素质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学习掌握职业知识技能并运用于实习实践以达到职业标准所要求的、能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及其精神境界。中职学生尤其是深受消极体验教育负面影响的学生自觉能动品质的发展, 通常要经历由消极被动向自觉能动转变的历程, 自觉能动品质又要经历由本位到服务、由服务到职业服务的质的飞跃, 这一历程及其品质的每一次飞跃, 都需要积极体验教育的促进才能实现, 这就需要追求积极体验教育效能, 有的放矢的实施积极体验教育。

(一) 强化自主教育与直观教学,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由消极被动向自觉能动转变

要让学生发展成为自觉行为首先就要实现学生发展自主, 这就要求实施自主教育确立学生发展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能动发展, 首先就要积累学生能够能动发展的能量, 这就要求教师实施体现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的有利于学生内化并增强内涵的直观教学, 让学生有可能自觉能动发展。

1.强化自主教育, 让学生成为自觉能动发展的主人

每个学生都是自我发展的主体、自我教育的主人, 都有自己的梦想, 都有自己追梦圆梦的自由权利, 自主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自主的追求并实现自己的梦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现状与需求出发, 通过教育活动把发展自主权还给学生, 激发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但教师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常常忽略自主教育, 陷入“我的课堂我做主, 学生只能绝对服从”的怪圈, 教师的主观要求代替了学生自觉能动的发展需求, “顺从”成了教师培养、学生发展的模式。这不仅剥夺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自由权利, 而且扼杀了学生自觉能动发展的潜能, 学生只能顺应教师而消极被动的“发展”。因此, 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改变教育方式, 强化自主教育,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挖掘自我潜能、发挥聪明才智、体验成功成长, 增强自信, 成为自觉能动发展的主人。

2.强化直观教学, 让学生增强自觉能动发展的内涵支撑

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 但同时又是成长中的未成年人, 知识能力经验的欠缺让他们不同程度的缺乏自觉能动的思想行为能力,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其思想行为能力的发展, 而体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实训室实景教学和企业实战教学等直观教学就成为有效习得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和将要从事的职业工作的具体感性零距离对接教育, 激发学生兴趣, 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增强学生认知, 促进学生内化, 引导学生在积极体验中不断地积累自觉能动的能量, 实现从未知到有知、不会到会、生疏到熟练、不精到精的经验积累和实力提升, 增强学生自觉能动发展的内涵支撑。

(二) 坚持养成教育与服务宗旨升华教育, 促进学生自觉能动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自觉能动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躇而就的, 需要经历从意识的强化到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本位到服务、从服务到职业服务的系列转变, 需要坚持不懈地养成教育和服务宗旨升华教育才能实现。

1.坚持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自觉能动品质由意识强化向习惯养成转变

学生自觉能动发展意识产生之初非常脆弱, 需要通过任务推动下的实践教育历练, 不断积累自觉能动经验, 增强自信, 巩固强化自觉能动意识, 才能逐步养成自觉能动发展的良好习惯。

(1) 强化任务推动教育, 让学生在做事中增强自觉能动发展意识。人的良好品质是在不断做事中形成和发展的, 教师应有意识地搭建平台, 根据学生思想品质形成规律实施任务推动教育, 让学生在做事中自觉能动的历练成长。要求任务实施前, 以事业有成的校友、行业专家能手等典型人物及其典型事迹报告展示和企业参观等方式激励学生;任务实施中, 以教师的示范、任务推进的基本流程方法要领引导学生;任务完成后, 对照要求引导学生反思自省, 学习做事的一般要求与方法。通过反复练习, 扬长避短, 让学生在学会做事中巩固增强自觉能动意识。

(2) 强化经验积累与意志品质培养教育, 让学生在坚持中养成自觉能动习惯。强化做事的经验积累, 是为总结做事的规律、优化做事的方法, 为形成自觉能动的良好习惯提供内涵支撑;强化意志品质的培养, 是让学生形成坚持做事做成事做好事的自觉能动习惯。为此,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做事的规律性方法, 给学生以多维收获的积极体验, 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做事习惯提供方法论支持, 还要以自身良好的职业习惯, 如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严密的组织、认真有效的指导、中肯的评价、诚恳的帮扶等引导学生;更要精心设计任务, 按照项目任务的实施途径要求, 引导学生自觉能动的刻苦钻研、克服困难, 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只有这样, 随着任务的推进, 学生自省自悟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地自我矫正, 做事的规律性方法才能不断地熟练运用, 创造潜能才能在自觉能动的钻研中激发, 进而在富有成效的做事中增强自信, 炼就良好的意志品质, 逐步养成自觉能动的发展习惯。

2.坚持服务宗旨升华教育, 促进学生自觉能动品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由消极被动向自觉能动转变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良好开端, 要让学生形成适应职场需要的自觉能动职业服务品质, 还需要实现由本位向服务、由学习型服务向职业型服务的转变。

(1) 感恩教育切入、实践教育强化, 促进学生自觉能动品质由本位向服务的根本转变。调查发现, 学生自觉能动发展最初更多的是受本位思想驱使, 诸如为了谋个好工作等。然而工作本身也包含了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需要通过服务实现, 具有明显的服务特征, 说明无论为己还是为人都需要通过服务才能实现, 只是学生缺乏相应的认知从而缺少服务意识。要实现学生自觉能动品质由本位向服务转变, 教师应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 立足学生亲身经历, 开展诸如感恩教育、自我服务教育、志愿者服务教育等活动, 让学生在服务体验中自觉能动地增强服务认知, 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宗旨意识、炼就服务品质, 实现中职学生自觉能动品质由本位向服务发展。

(1) 感恩教育切入, 让学生在回报服务中形成服务宗旨意识。饮水思源、投桃报李, 从这个意义上说, 感恩教育就是回报教育, 就是孕育服务宗旨意识的教育。教师要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关爱服务的价值与幸福, 从“一声问候”、“一杯茶”这样的小事做起, 从身边做起, 从现在做起。让学生在回报温暖他人、自我感受幸福的同时, 将感恩行动自觉转化为服务行动。同样是一声问候、一杯茶……当我们用于孝敬父母、感谢老师等对自己有恩惠的人和事时, 是感恩教育;当我们用于自己和团队时, 就是自我服务教育;当我们用于公众对象如敬老院时, 就是志愿者服务教育;当我们用于工作面对服务对象时, 就是职业服务教育。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有益的服务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服务行动中感受服务的意义、提升自觉能动服务的思想境界并逐步树立服务宗旨意识。

(2) 实践教育强化, 让学生在学习型服务实践活动中炼就自觉能动的服务品质。要促进学生服务境界由宗旨意识向服务品质发展, 教师还应重视并发挥日常服务教育活动的效能,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通过学生自我服务、职务服务、志愿者服务和有偿服务等各种学习型服务实践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服务中逐步形成自觉能动的服务品质。

(2) 突出职业标准导向的服务宗旨升华教育, 促进学生自觉能动的服务品质由“学习型”向“职业型”转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能从事的服务, 除规定的自我服务活动以外, 大多是自愿的、力所能及的、内容开放的形式多样的、不定时不定量的、自由空间较大的学习型服务活动。而职业服务应以职业工作为平台, 崇尚职业精神, 要求忠诚企业并以自己对工作、对企业和对顾客的负责来诠释企业所要求的诚信和质量。要促进学生服务品质由学习型向职业型升华, 必须以职业标准为导向实施三结合教育。

(1) 突出职业标准导向教育, 促进学生职业服务意识的树立。学生进入职场将直接受到用人单位职业标准的考量, 因此, 教育活动应以职业标准为导向, 让学生对照标准自觉规范, 树立职业服务意识。职业标准主要由单位用人标准、生产服务流程标准和产品服务质量标准等方面构成。对照单位用人标准教育, 就是要让学生形成礼貌、服从、负责、负重、协作、诚信、服务等员工职业品质, 形成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职业能力;对照生产服务流程标准教育, 就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工艺流程要领方法, 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对照产品服务质量标准教育, 就是要让学生树立员工应具备的诚信与责任意识, 让企业同事领导和顾客满意。可见, 职业标准教育就是职业服务的行动导向教育, 只有将职业标准及其精神贯穿于职业服务教育实践, 才能促进学生形成符合职业标准要求的职业服务意识, 让学生在职场活动中有章可循进而有所作为。

(2) 落实三结合教育, 造就学生职业服务品质。一是与项目任务结合教育, 孕育学生职业服务意识。与项目任务结合教育的过程, 就是与职业标准对接教育的过程, 它要求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特征、基于工作过程开展课程综合化教学实践活动, 具体要求以完成行业项目任务为目标、以工作流程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为主要内容, 调整课程设置;以市场调研为基础拟定教育方案, 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学习运用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职业型服务实践教育中自觉能动的完成项目任务。通过项目任务实践教育活动, 让学生感受职业型服务的特点与要求, 自觉能动的比对职业标准分析得失, 逐步孕育职业服务意识。二是与教学实习结合教育, 培养学生职业服务思想。与教学实习结合教育的过程也是与职业标准对接教育的过程, 是教师根据学生职业素质发展需要, 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运用阶段学习成果指导学生职业实践, 以职业实践检验并发展学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服务素质的教学实践活动。由此, 实施教学实习就应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职业标准和岗位工作特点并进行必要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积累, 还应在活动中与企业通力合作, 全程关注学生的职业表现, 对学生积极的职业表现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 对有关问题予以必要的提醒、指导和帮助, 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明理导行, 使学生在初涉职场中不断积累积极的职业服务体验, 将职业标准内化为自觉行动, 逐步树立职业服务思想。三是与职场体验为特征的社会实践结合教育, 炼就学生职业服务品质。与职场体验为特征的社会实践结合教育的过程更是与职业标准对接教育的过程。每逢节假日“我们打工去……”, 每逢双休日“我们打短工去……”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 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关系, 通过应聘、技能素质展示等各种积极手段自我推销, 奔赴职场第一线, 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经验参加职场职业服务实践活动, 体验劳动的艰辛、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成就感、劳动服务大众的职业使命感, 并在体验中积极内化职业标准要求并吸纳在学校课本上都学不到的有益的知识, 积累就业、择业、创业的资本和经验, 不断升华自觉能动的职业服务境界从而逐步走向成熟, 实现由单纯的学生向职业人的自觉能动发展。

综上所述,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职学校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职业综合素质的特别是具有自觉能动的职业服务品质的职业人才, 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转变教育观念, 调整教育目标、变革教育内容, 更新教育方式, 以循序渐进的富有效能的积极体验教育, 激发学生发展潜能, 促进学生自觉能动品质由消极被动到职业服务的不断升华, 为学生自由的就业、择业、创业奠定职业素质发展的自觉能动基础, 进而适应职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8]8号) , http://www.doc88.com/p-31779644515.html.

[2]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教职成[2009]2号) ,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9/content_1371355.htm

积极体验 篇7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

中职学校学生年龄结构偏小,整体素质不高,少数学生有厌学心理。他们在进入中职学校后,纪律意识淡薄,上课不认真听讲,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都较差。一些想要学习的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上课听不懂,但是又不敢问老师,结果越拖越听不懂,久而久之就放弃了自己的学习。总之,中职学校的学生总体上的学习积极性不强,甚至还有厌学的情绪。

二、激发学生积极情绪在中职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拓展-建设”功能是积极情绪研究领域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成功的研究成果,在中职教育中也引入了积极情绪研究中的“研究-构造”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积极情绪有利于打造中职学生的积极人格。(2)积极情绪对中职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3)积极情绪具有调节课堂组织的功能。

三、如何在中职教学中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也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老师要通过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老师可以通过课前导入的方法,在课程之前就牢牢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好奇心,使学生的情绪由潜伏状态调动到积极活动的状态,使学生带着一种积极的情绪进入课堂。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声音来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情绪。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一系列的图片材料和音频材料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2.关注学生的参与需求,以维持学生的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作为课堂上的隐形情绪隐现,其并不是已经出现就不会消失了的,其会随时消失,老师一定要做好备课,对于课堂设计要反复敲酌,对于重要的提问进行精心的设计,以做到难度适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愿意跟着老师的步伐去思考讨论,学生的情绪始终都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

3.关注学生的尊严,保护学生的积极情绪

中职学生的年龄结构比较小,他们的心智不成熟,心理较脆弱,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不能随便批评学生,因为可能其一句无意的话语就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

(二)从自身做起,带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1.备好课,达到情绪与课堂内容的高度一致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绪是会互相影响的,如果老师特别有激情,那么学生的情绪一般也会比较高涨。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老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深度挖掘课程所需要的情绪,提前一步进行情绪准备,在课堂上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感染学生积极的情绪。例如,在德育课堂上,想要让学生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成自己的信仰,那么老师也一定要对其有深度感知,并且形成信仰,在课堂上进行恰到好处的认同感教学,使教学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做好课程预判,灵活应对课堂中预想与现实中存在的感情错位

因为学生心理上的不成熟,所以在老师进行积极情绪引导的时候,学生很容易产生过于热情的情绪,在课堂上出现发言过激等行为。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一定要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学生,并且做好控制、引导工作,告诉学生这样是不正确的,并且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让他们在自己的心里产生一个对错观,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对于那些产生消极情绪的学生,老师要及时进行积极的鼓励。

综上所述,在中职教育中引入积极情绪体验教学,利用积极情绪进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打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是非常必要的,是符合现阶段的教育理念的,并且培养出具有高道德、高技术的社会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专家们越来越关注人们的精神问题,积极情绪在心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的教育专家将积极情绪的心理研究引入中职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在中职教学中加强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中职教学,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玉凤.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必要性[J].现代阅读,2013(5).

[2]李俊.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积极体验 篇8

今天, 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正在于发现、鼓励、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学习。过去我们的道德教育比较多地关注“教”的方面, 而较少地关注“学”的方面, 不能引起道德主体的内在活动, 因而也就难以构成真正的道德影响。实践育人理念下的教育理论更新之一, 是要更多地从重“教”到重“学”, 并且转向以学为本[1] 。大学生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体验生活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显而易见, 体验, 这种道德学习的过程和方式, 对大学生道德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从生活依赖到独立自主的成长时期, 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长期以来, 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的是知识教育, 强调知性, 远离了生活与体验。对于处于重要发展阶段的大学生, 把体验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的过程和方式, 通过体验来丰富道德学习, 丰富大学生的情感,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兴趣, 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提升道德践行水平。

一、积极体验是大学生新的道德学习方式

道德学习不仅关心人是否学到知识, 更关心人是否获得了体验, 是否深化了对生活和学习的积极体验。必须注意的是, 体验不是教育和学习的唯一途径、唯一方方式、唯一过程, 并且体验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成尚荣, 2005) 。那种脱离了生活体验以及内在需求的道德学习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只有当道德知识和道德能力通过主体的体验而发生变化时, 道德学习才有可能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发展, 也只有将道德学习内容转化为大学生积极体验的过程, 道德学习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

(一) 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

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 人在道德认识教育中获得的“道德心灵之花”, 不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结出客观的道德之果, 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检验、确证、巩固和完善[2] 。在古语中“道德”二字是分开使用的。“道”与“行”相通, 表示四通八达的道路;“德”与“得”相通, 表示人们对最高原则有所得。“道德”两字连用,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 中世出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此时, “道德”的含义已接近现代人们对道德的理解, 指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这说明了道德的特殊性就存在于它的实践性, 不仅具有精神规定性, 而且也具有实践规定性。道德的实践规定性, 使得道德不仅以精神形态存在着, 而且也以实践形态存在着。当然, 在现实道德生活中, 无论是道德的主观精神与道德的客体精神, 还是道德的精神形态与道德的实践形态, 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道德学习来源于两者的关系中, 是关于主客体关系的价值体验, 评价一个人道德或不道德, 不能仅看他对道德的表白, 而要看他的道德行为。这里的道德行为就是道德实践, 也是道德行为主体进行道德体验活动的基础和归宿。

(二) 体验要与认知相伴

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既需要体验和实践, 也需要认知和接受, 既需要生活体验, 也需要道德知识, 既需要丰富情感, 也需要提升认知。因此, 体验与认知学习的合作, 才是积极的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学习。其实, 体验过程离不开知识的支持、想象的参与、思维的伴随。与此同时, 还必须指出的是道德学习不同于知识学习或技能学习。知识学习指向人类活动的对象, 强调理解和接受, 主要解决“懂不懂”的问题;技能是一种动作经验, 强调熟练操作, 主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道德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的价值整合学习, 强调行为体验和以知促行, 不仅要解决“懂不懂”、“会不会”的环节, 还要涉及“信不信”、“行不行”等问题。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主要在于形成能力系统, 学会做事;道德学习的实质是建构品德, 学会做人, 是社会价值内化与个体品德建构过程的统一。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也发现, 一些大学生错误的判断与选择, 原因并不是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有问题, 而是由于对道德的“错知”、“假知”、“盲知”所引起的。因此, 体验与认知相伴的重点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 在面对道德是非时学会判断, 在面对道德困惑时学会取舍, 在面对道德冲突时获得引导, 学会化解。

(三) 体验要与课程相伴

大学生在从儿童到成人、从小学高年级到大学低年级约10年时光里, 主要生活空间是学校, 班级和课堂是大学生获得道德成长的核心场域。一方面, 道德的传承性是所有社会的普遍规律, 只要有学校存在, 就必然有道德价值的传承;另一方面, 学校课程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授人类文明成果, 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的活动。

不仅如此, 道德的可教性又是所有教育家的基本假设。比如, 中国古代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地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又比如, 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即知识”命题, 认为作恶的主要原因是对善的无知。如果道德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是一种“知识”的话, 那么这种知识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 就是学校课程的传授。今天我们倡导体验学习, 不仅不能排斥课程, 而且还要与课程相伴。不管是孔子、孟子还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都认为, 一个人的德性品质的获得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生活实践, 二是教化培育, 二者缺一不可[3] 。所以, 要推进体验教育与体验性学习的深入, 有一项工作十分重要, 那就是要体验与课程相伴, 寻求合作增效。

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寻求体验与课程的一种平衡, 不能将道德教育课上成道德知识课。虽然道德教育需要以道德知识为基础, 但“知德行善”不能只停留在认识范围内, 而必须在实践体验中进行, 并以道德行为体现出来。因为, 大学生的道德成长是在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它既是外部环境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影响的过程, 也是人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过程, 单靠讲授与听课是不能完成道德教育中品德建构的全部任务的。因此, 道德教育课需要培养与发展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4] 。

总之, 寻求体验与认知、与课程相伴, 无非是寻求体验的水平, 寻求体验的品质, 对体验本质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使主体体验更为积极, 体验过程更为丰富, 体验更加深入。

二、推进大学生进行积极体验的要点

体验是一种学习, 而且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学习, 大学生是在体验中长大的, 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5] ;虽然我们生活在体验中, 生活中也应该处处有体验, 但不是有生活就有体验, 有体验就有效果, 有体验就会往深度里走。积极人格的形成依赖于积极体验, 长期而稳定的积极体验是形成积极人格的基础[6] 。大学生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体验, 还应当有长远的眼光和科学的把握。

(一) 把握大学生时期的主要成长任务, 促进大学生进行有效统合

大学生属于青少年成长后期, 其最主要的成长任务是脱离父母与脱离家庭, 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自我统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埃里克森, 1963) 。一方面大学生本能冲突的高涨会带来问题, 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面临新的社会要求与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如果不能对自我进行有效的统合, 从社会认同到自我统合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 就会导致“角色混乱”的危机。所谓“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趋于一致, “自我统合”是指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相吻合。所以, 大学生时期的主要成长任务, 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性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有的情感位置。当代著名心理学家R.Lemer创立的理论认为, 个体在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心理主题, 仍然可以在日后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弥补, 而且, 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可以增加这种弥补的效果。因此, 积极体验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让大学生多一些体验的机会, 让大学生多一些主动体验, 让大学生在体验中学会体验, 帮助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统合自我”。

(二) 把握大学生时期的心理特点, 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体验

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体验教育的前提是要了解大学生。当前80、90后的大学生, 是在一种矛盾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既没有经历饥寒之苦, 也没有遭受失学之痛, 是在父母双亲的精心呵护与社会备加关爱下成长起来的, 其结果造成了物质生活“营养过剩”, 心理需求“营养不良”的寂寞困境[1] 。在这一关键时期, 大学生生理成熟早、心理成熟晚, 产生身心发展矛盾, 大多感到无人帮助与理解的痛苦, 经历着一个孤独探索的阶段, 面临依赖与独立的矛盾、接受与拒绝的冲突、寻找安全感、同伴压力等重大课题 (樊富珉, 2010)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成功地渡过这一时期的大学生, 应具有以下性格特点:能干、自信、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是非分辨能力、有爱心、能应变、能自主自决 (R.Lemer, 2006) 。然而, 大学生叛逆、偏激、不容易被说服、追求个性张扬、勇于打破权威、自控力差等特点也十分显著。事实上, 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就是在这些特点中形成的, 我们不能把大学生的特点当成缺点, 贴上问题标签[5] 。基于此, 一是要尊重、支持大学生独立自主的要求;二是要帮助他们检视自身争取独立的条件与能力是否成熟;三是要开诚布公, 不能说教, 对其成长中的行为问题要能够宽容和体谅。

身心发展失衡, 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缺失, 使大学生难以获得道德成长所需要的积极体验。成长中的大学生, 需要有内在需求的积极主动的体验。从发展心理学来看, 只有经过完整童年与大学生活体验, 大学生才能安全地进入成人世界, 成长道德行为。现在不少大学生不容易被感动被说服, 也不会感激感恩,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体验。因此, 积极体验教育的使命之二, 一是要让大学生有刻苦的体验, 二是要让大学生有责任感的体验, 三是要让大学生有积极主动的体验。多一些这方面的体验, 既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又使体验有深度、有意义。

(三) 把握大学生自身的内在优势, 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价值

以往的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危机和问题, 强调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外界力量的影响, 轻视他们自身内在的优势和潜力。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一改以往着眼于大学生的负面心理特征和机制, 转而关注大学生的内在优势和潜力。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大心理学发展趋向, 它最大的特点是着眼于人性中的积极方面[6] 。因此, 积极体验教育的使命之三就是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出发, 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通过团体辅导与情境体验等途径, 帮助大学生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 获得提升素质和建构品德的效果。如果说传统的教育专注于问题行为的预防和纠正, 那么体验教育则倾向于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发展, 提高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敏感性, 提升大学生积极人格和美德力量。

总之, 道德体验教育不是凭空提出的, 而是落实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理念合乎规律、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 从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 通过分析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本质与特点, 揭示道德体验在道德学习中的教育价值, 并期望通过积极体验教育的实施, 达到改革道德教育的现状要求和实现大学生对社会的积极适应。

参考文献

[1][7]程肇基.生活体验与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J].大学生导刊, 2007, (12) .

[2]石国亮.道德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N].中国教育报, 2005-05-31 (3) .

[3]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J].中国德育, 2001, (1) .

[4]王健敏.道德学习论 (序言)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3.

[5][8]孙云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2.

积极体验 篇9

一、学生的学习与被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师指导和自我努力而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技术。这也是狭义的学习概念。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主要由教师来完成,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 他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纲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和老师的任务和责任, 父母和社会也都被要求有责任培养好下一代, 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关注和支持他们的学习。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影响下学习, 未脱离父母的经济约束和学校制度的限制, 思想上独立思考的能力尚在发展。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 由认识、情感、行为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被动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态度, 是指在外在压力中被迫参与学习的过程。被动学习受环境影响较大, 学习者的主动性下降。而学习倦怠是对学习缺乏动力, 却又因为压力或其他个人心理因素不得已而为之时, 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被动学习的过程较易产生学习倦怠, 因此人们普遍喜欢把被动学习和学习倦怠混为一谈。

二、影响被动学习的因素

1. 个性因素。

据个性可以将学生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 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 面对学习的困难情境, 能付出更大的努力, 加大投入;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学习效果的积极关系, 面对困难容易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 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碰运气。习得性无助就是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由于这种无助感并非先天具有, 而是由于后天失败的经验所造成的, 也就是后来“学习”获得的, 因此被称作“习得性无助”。

2. 学习的难度。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难度适中的学习过程才能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他们对学习有不同的需要, 高动机对于高能力的学生是适宜的, 而对难度较高的学习任务, 高动机使学习效果变差, 因此应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量身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3. 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使学生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不想学习, 害怕学习, 对抗学习。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部分家长甚至给孩子灌输学习无用论, 让孩子求知欲受挫。这些社会行为都会给孩子们造成不良影响。在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下, 较封闭的班级里盲目而不全面的比较, 会让更多学生感到挫败和失望。不良的比较会让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是不成功的, 逐渐丧失自信乃至产生倦怠感和被动感。

三、被动学习的积极体验

1. 改变认识, 培养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认为, “快乐人生”“参与人生”与“意义人生”是人们能够获得幸福人生的三种状态, 并不只有“快乐人生”一种状态能让人获得幸福。三种人生都能体验幸福, 而同时拥有三种人生的人, 幸福感将大于单个人生所能获得的幸福感总和。其中, “快乐人生”所带来的幸福感最为短暂。马丁·塞里格曼说:“这一点值得大家注意, 因为有太多人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目的, 但是参与和意义却远比享乐重要。”

当人们在学习以外找到了更多的快乐体验的时候, 会忽略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快乐感。学习所带来的参与感及意义感, 可能远比那些短暂的快乐感重要。而参与状态的主动与被动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去看, 有其有限的意义, 并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被动学习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导致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较低, 无法长期保持较高注意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 自我效能感让人们不太愿意在不擅长的地方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让那些认识上感受不到意义感的学习产生学习倦怠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加德纳认为, 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 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 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赶上进度时, 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2. 创设能提高自尊水平的社会比较的情景

自尊水平的提高能够明显提高人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主动感, 而社会比较则直接影响人们的自尊水平。人们常常认为, 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会产生嫉妒、敌意、挫折等消极的情感。其实不然, 无论是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 还是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 都不必然导致积极的或消极的效果, 究竟会产生哪种效果还取决于具体的情景。根据社会比较理论, 在与比自己强人的上行比较中, 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 或同属一类, 那么会产生积极效果。在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中, 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 或同属一类, 那么会产生辐射效应, 即对方的不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 从而降低自尊;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陌生, 或不属一类, 则会产生对比效应, 即感到比对方强, 从而提高自尊, 提高积极性。

3. 参与积极的体验行动

要体验更加积极的品质, 如“心流”、习得性乐观品质和“个性力量和美德”。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 “心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 “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让人们去不断地奋斗。在学习的各种体验中, 能力和任务能较好地契合并顺利完成任务时, “心流”这些状态就会出现。它在学习中能明显提高自我效能感, 增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习得性乐观与习得性无助相对立, 它是人们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 (而非个人的) 、可变的 (而非永久的) 、具体的 (限于特定情况) 习惯, 帮助人们有更好的学习表现和更快的状态恢复。“个性力量和美德”则为协助制定积极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框架, 确定了绝大多数文化认可的美德。积极响应这些美德的普遍性暗示, 在学习中尝试体验沉浸、忘我和冥想的益处, 并用风趣和细心来设计美好的生活, 会在实践中产生更多的幸福。

四、积极环境的营造

好的环境被证明是被动、快速又省力地促进学习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心理学提出以后, 人们更多地意识到了积极环境的重要性, 从而设法营造友好、勤奋、和谐的学习环境。

1. 注重伙伴式友好学习环境。

注意学习伙伴的人际关系培养, 那些亲密友好关系的学习伙伴会给学习带来更好的感觉, 他们相互联系, 相互关注, 相互理解, 并时时反馈着学习的乐趣。

2. 营造具有适度紧张情绪的环境。

人们紧张时, 会出现高心率、高血糖等, 以及其他利于立即采取行动的反应, 更加勤奋, 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而过分紧张会导致病痛、情绪不良等。

3. 创造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

例如:在校园醒目位置放上励志诗句、名言和图画, 播放积极向上的音乐和电影, 在课内外活动时讲乐观的小故事, 等等。

参考文献

[1]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李应龙, 何详勇.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左相国, 祁小梅, 乔香芬.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 2003, (4) .

积极体验 篇10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 心理体验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写的日记或随笔,要比我们的命题作文好。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写作,出现了优劣悬殊的习作,令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出了问题

作文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写话”,即“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照理说作文是件不难的事。但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有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怕写作文,而普通中学怕写作文的学生竟高达85%以上。

当前我们作文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怎么写”作文,而对“写什么”顾及较少。刘芳扬先生说过:写作教学似乎要解决的是“如何写”,但对高中生来说,“写什么”是“如何写”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写”的每一过程,无不是“写什么”的具体体现,从“写什么”去解决“如何写”才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写在日记或随笔上的作文总要比交给老师的命题作文写得好,写得活。究其原因是学生有实在的内容可写,有感受、有感情,在自由状态下的写作,更符合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二、对学生的写作心理特征了解不深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技能。作文能力是在作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固的心理特征。心理体验的积极与否,往往决定着作文活动的成败。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心理是非常活跃、复杂的,在进行作文教学时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体验。在中学阶段,学生在写作心理上的特点表现为积极心理和惰性心理之间的矛盾。这样,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接轨,就显得尤其重要。具体而言,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渴求表达。“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说我心”,这体现了学生作文心理的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表达。这也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前提条件。“独上高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也许高中学生未见得有成人的那许多愁,但处于过渡阶段的他们有自己的忧和喜,有他们自己的体验和困惑,他们为赋新词的愿望是那么强烈,甚至很多时候是不吐不快。

2.渴求自由写作。长期以来命题作文以及附加的种种规定,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自由。心理异常活跃的中学生,渴求作文上的自由,渴求无羁无绊、标新立异的表达。当这种自由的心理体验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便会对作文课和作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作文的热情之火、表达的渴求就会逐渐熄灭。创新和创造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高级的精神需要,它与生俱来,但也相当脆弱,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少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和创作的乐趣。

3.渴求作文成就感的体验。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学生当然希望从自己的写作活动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获得,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评价,包括评语和分数。因此老师在作文评价时,应该多一份宽容。要认同学生的每一次认真的写作,都是一次精神创作活动,从本质上说,他们跟那些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没有区别,一样应该得到我们应有的尊重和公正评价。

4.渴求自己的读者。现代文艺理论认为,一部没有读者的作品,是一部还没有完成的作品,是一部没有生命的作品。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是作品,他需要读者,也渴求读者,并且渴求读者的及时反馈。对于学生的作文而言,它的读者有老师和他的同学,但最主要最权威的读者当然是老师。而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少把学生这个潜在读者群调动起来,使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成了“没有生命的作品”。

三、如何让作文教学与学生积极心理体验接轨

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有许多老师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比如南京师大附中的王栋生老师尝试着进行“自由状态下的写作”的作文教学;湖南的李真微老师则提出了“感悟作文”说。这些尝试和努力都提出了作文教学应该与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接轨的命题,那么究竟该如何接轨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视培养、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通向成功的敲门砖。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课外写作、日常写作、生活写作的习惯,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充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要写出好文章就应贴近生活、体会生活,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只有对大自然有真切的感知,对社会有理性而深刻的体验,才能积累写作素材,触发灵感,提高写作的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者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活动如组织郊游、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故事会、辩论会、演讲赛等,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激发他们的写作情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写作素材。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都会有较强的写作欲望和较高的写作兴趣。

2.实行开放式作文教学,展示学生个性,切合学生作文自由心理

实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自由写作的心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并完善自我的自由世界,并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和谐、创新的写作环境,让学生的写作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说我心”。

具体来说,就是要开放取材的渠道,拓宽认识的视野;开放作文的命题,拓展写作的空间,张扬学生的个性;开放写作的时间,给学生留下感悟的余地。比如,我们可以用“随笔”模式代替“作文”训练模式,即使是“命题”(参考题目),也应该“钻到学生心里命题”,把准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脉搏,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或者干脆采取题目征集、师生共创的方式。如在进行高中第二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个性”的作文训练时,我们从学生那里征集以下题目:《我班的新新人类》、《“118”(高一18班)生活变奏曲》、《BadBoys》、《同桌的她》、《新三国演义》等。面对这些学生自己有感而发的题目,大家写作思维非常活跃。而从写作效果来看,真可以说是佳作迭出,精彩纷呈。

3.开展合作作文教学

合作作文教学,既是合作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写作心理的需要。合作作文,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学生渴望拥有读者,渴望获得一种成就感,渴望自己的计划构思得到赏识,同时,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通过合作,可以互相启发和激发,使学生可以不断地获得写作的灵感,从而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写作质量。例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口头表达训练的方式,即每人用一句话叙说一个故事;作文立意大家谈,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同学间共同讨论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集思广益;还可以开展师生间的“同台竞技”,教师的下水作文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再有组织学生互改作文,修改别人的作文后,要说说有哪些优点值得你学习,还要说出有哪些不足,如果是你来写的话,你将怎么写。为了让每个学生拥有更多的“读者”,还可以在班级里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作)文”活动,将优秀的习作投寄到相关的报刊杂志进行发表。学生(师生)之间的这种合作,这种构思对话,以及“成品”后的互相阅读,实质上就是实现和满足了学生作文心理的自由、成就感和反馈需求。

4.宽容评价,及时反馈

“宽容”不仅是语文老师的一种胸襟和心态,更是一种教育观念。作文教学的宽容,它理应包括评价的宽容。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和个人好恶作为评价学生作文的尺度。对我们教师来说,首先要多肯定学生,尊重他们的创造,多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有的老师在作文批阅中老是抓住遣词造句、构思立意不放,那样必定会大大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我看来,只要学生爱写、多写之后,遣词造句、构思立意等问题自然都可以得到解决。一个人只要会说话,照理是不用怕他不会“写话”的。其次,评语既要切中肯綮,力求新颖、热情,又要有的放矢。评语可以夸张、可以拔高、可以幽默、可以“商量”、可以抒情、可以“英雄所见略同”,但就是不能冷冰冰地、面目不清地来一句“语句尚通,立意歉佳”。另外,老师的反馈要及时。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是一次创作,他们交上作文,就像寄出一封信,充满期待,作为他们最重要的读者,老师的及时反馈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让作文教学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接轨,不仅是写作规律和学生写作心理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需要,它将有效地克服学生写作的恐惧心理,并有望在根本上扭转我们目前作文教学低效的局面。

积极体验 篇1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兴起的心理学思潮, 它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 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使人类走向幸福[1]。积极心理学关注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规则环境[2]。积极心理学研究分为三个层面: (1) 在主观层面上, 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 (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 (对未来) , 以及快乐和幸福流 (对现在) , 包括这种体验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2) 在个体自我层面上, 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学习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 (3) 在集体层面上, 研究个体的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集体规则, 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积极心理学的这些研究取向符合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目标中的身心素质、劳动素质、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都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相吻合。体验式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载体和方法, 已经在众多学校得到应用。本文着重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体验式团体辅导进行研究, 通过团体模式的积极互动和分享, 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完善人格成长, 激发内心自我体验和动力, 从而最终达到与社会和谐相处。

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采用招募团体成员方式, 在学生中召集20位自愿参与者进行积极心理学体验式团体辅导。

(2) 方法:实验组采取体验式团体辅导, 为期9周, 每周1次, 每次2.5小时。入组、出组分别填写主观幸福感问卷和SCL-90。

(3) 工具:分别采取主观幸福感问卷和SCL-90, 主观幸福感问卷由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量表组成, 采取1~7级评分。生活满意度量表包含5项内容, 量表分为各题总分, 得分越高, 生活满意度越好;快乐量表共包含14题, 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分量表, 得分越高说明相应情感越强烈。SCL-90是国际通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 评定最近一周内心的感觉, 能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评定心理健康状况, 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2 积极心理学体验式团体辅导步骤

采用体验式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对团体成员进行辅导。进行3个单元9次团体辅导设计, 安排每周1次, 每次2~2.5小时辅导, 每次辅导按照“热身活动—团体游戏—活动反思—活动分享—团体总结”的步骤进行。活动方案如表1所示。

3 活动测试结果及分析

辅导结束, 主观幸福感明显变化 (如表2所示) , 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明显降低 (如表3所示) 。

4 高职院校实施体验式团体辅导活动的意义

目前高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自信不足、人际关系不协调、自我调控失灵, 自我情绪调节控制能力不强, 意志力偏弱, 自我认识、受挫能力没有清晰认识, 缺乏对自我的整体目标和规划。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在症状的消除, 理论的传授, 这些“问题式”或“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暴露的基本都是人生和社会的消极因素, 渲染和传播的是消极的心理体验。部分高职学生是从留守儿童成长起来, 在其自身的成长经历中甚至有着很深的创伤事件, 过多渲染负性经验反而不利这部分学生的身心成长。而且,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数以公共课形式开展, 多讲授, 少实践, 学生很难把课堂上的枯燥知识转化为自身改变的动力和改变的行为, 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这些问题, 迫切需要完善的能激发学生感受, 积极面对人生的心理辅导方式。

此次辅导着重在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情绪、人格、社会适应等方面做出相应体验式团体辅导, 帮助学生在安全、融洽、积极的氛围下建立积极情绪体验、积极自我认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体验式团体辅导对于高职学生的情绪、人格、社会适应有着显著帮助。

4.1 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情绪体验, 增强自我意识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我们每一个都向往和期待的,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引发的, 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脑是心理的机制, 大脑的生物化学变化, 是心理产生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变化的物质基础;反过来, 心理的变化也可以导致大脑的物质基础的变化。外界心理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物质基础, 这意味着, 我们如果总是给人良好的心理刺激、积极的心理体验, 大脑的物质组织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所以, 人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力的获得与其他心理能力的获得一样, 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的。

积极心理学体验式团体辅导着重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核心信念, 从情绪中找背后的核心信念, 从建立积极的核心信念入手, 从而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 完善自我成长。

4.2 有助于学生完善人格成长,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一个个体处于抑郁、敌对、焦虑、强迫等神经症性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环境中, 后天环境缺乏父母积极关注或者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 身体中的消极力量如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自然就会在我们身上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以上问题可能性不大。但是在我们每一个个体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心理疾病、完善自己成长, 探索积极自我的力量, 它们是勇气、希望、诚实、毅力、信仰、乐观主义、关注未来、职业道德、人际技巧和洞察力等等, 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应该是去弄清如何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体验式团体辅导更看重爱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 在团体活动中让成员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到每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积极人格特质, 因此更能让个体看到自身所拥有的, 把着眼点放在自身优点上, 完善人格, 并且用发展、积极的眼光看待身边人的不足, 帮助自己积极地看到周围人的优点, 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3]。

4.3 有助于学生积极认知社会, 特别是重新看待成长中的挫折

每个人的一生成长中都会有巅峰和低谷, 而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低谷。积极心理学把挫折看得更加微小, 更看重挫折的积极性意义: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与糟糕的一面同等重要。积极心理学关注挫折事件中个人获得了什么, 学会了什么。积极心理学认为生活的核心并不只是避免麻烦、防止困扰, 因而更加关注人生中那些风景美好的一面。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是那些发生在生活正常轨道上的事件。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体验式团体辅导提倡的是对挫折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 在团体活动中分享团体成员的挫折经历, 引导团体成员积极看待挫折, 传递挫折的出现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 化危机为转机, 让成员从挫折中看到积极的意义, 从而使自身获得成长[4]。

4.4 有助于学生积极构建未来, 认识当下存在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个体的痛苦和缺点, 而是认为美好与卓越和疾病与悲痛都是真实存在的;很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努力、聪明, 却为自己所谓性格的缺陷焦虑不安。他们对自己的不足了如指掌, 对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却一无所知。他们经常思考如何才能克服内向、敏感、软弱、迟疑……却浑然不知, 正是对这些“缺点”的过度关注妨碍他们走向成功和幸福。他们忘了, 克服缺陷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标。优势和天赋会为我们指出一条明路, 沿着这条路努力前行, 缺陷会自然地慢慢消退。

5 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体验式团体辅导更关注当下自身的优势和天赋, 提倡成员用发展的眼光, 带着自己的预期, 去发现和创造更完善的自我。

以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体验式团体辅导在当前高职学生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大力开展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体验式团体辅导能更有效地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参考文献

[1]樊富珉, 何瑾.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应用研究——对西部高校贫困生自强训练的实验[C].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2009.

[2]毛廷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 (02) .

[3]叶红萍, 陆伟.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1 (10) .

上一篇:基础放样下一篇:综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