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体验

2024-06-28

3D体验(精选6篇)

3D体验 篇1

1 达索系统的3D体验平台

1.1 概述

法国达索系统公司 (Dassault Systémes) 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 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者, 与达索航天公司 (Dassault Aviation) 同属于法国达索集团。达索系统专注于3D技术和PLM解决方案已超过30年, 并一直与全球各行业中的领袖企业合作, 行业跨度从飞机、汽车、船舶直到消费品、工业装备和建筑工程。

达索系统的全生命期解决方案是由一系列的3D设计、分析、仿真和商业智能软件所组成, 服务于企业的各个流程, 既包括工程设计、优化、制造、安装, 也包括项目管理、商业运营以及供应链管理等。这其中包含数百种丰富多样的应用模块, 用户可根据具体业务需求, 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配置。在建筑工程行业, 最常用到的达索软件包括以下几大类:

(1) 设计建模类:以CATIA品牌为主, 是参数化3D建模设计工具;

(2) 施工仿真类:以DELMIA品牌为主, 是施工仿真和优化工具;

(3) 计算分析类:以SIMULIA品牌为主, 是通用有限元计算工具;

(4) 协同管理类:以ENOVIA品牌为主, 是项目管理和协同工具。

1.2 3D体验平台的特征

达索系统之所以能在众多行业中取得成功, 一方面借助于先进的三维设计和仿真工具, 另一方面也依赖于灵活、强健、可靠的数据管理平台, 可在同一个平台中管理从设计到制造、安装、维护全流程的数据。2014年, 达索系统发布了最新的“3D体验 (3DEXPERIENCE®) ”协同平台 (简称3D体验平台) , 以及基于该平台的一系列行业解决方案。3D体验平台具有如下特征:

(1) 基于云的系统架构。3D体验平台既提供企业云版本也提供公有云版本。在美国、欧洲等市场, 达索系统已通过公有云方式提供软件服务, 而在中国市场, 达索系统目前提供的主要是企业云版本, 即将中心系统部署在企业自身的服务器上。但无论是哪种方式, 用户的3D模型和项目信息都是统一存储于系统服务器, 而不是分散于每台工作站。因此, 只要用户能通过网络接入系统, 无论何时何地, 都能获取最新的准确信息开展工作。3D体验平台的技术架构见图1。

(2) 在数据库中管理BIM信息。传统的BIM软件往往把所有信息放在文件中存储, 这样既不便于管理也不便于共享, 因为很难从文件外部获取每个构件的准确信息。而3D体验平台将BIM信息以构件为单位存储在数据库中, 同时将所有相关信息都可以关联在构件对象之上。因此, 可以依据构件清单进行BIM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和编辑, 甚至无需打开整个三维模型。在网络浏览器中查询构件清单及属性信息见图2。

(3) 内建的协同工作模式。不同的项目成员, 只要登录到网络平台上, 就能按相应的权限进行并发式的协同设计、分析和管理工作。为此, 3D体验平台内建了协同作业机制, 包括人员角色与权限管理、数据版本管理、对象锁定保护等一系列功能, 保障多专业、多工种的团队能够实时在线地协同工作。

(4) 整合一致的用户体验。在3D体验平台上, 达索系统实现了前台和后台的双重整合:后台的所有数据存储在同一套数据库内, 不同人员、不同软件模块都共享同一数据, 不再需要交换数据或者转换格式;而前台的各个应用模块都基于同一个3D图形平台, 因此可实现同样的操作方式和图形效果, 而不需要在不同的图形平台之间切换。基于“IF WE罗盘”的客户端用户界面见图3。

2 实现可定制的BIM数据标准

3D体验平台提供了强大的BIM数据标准管理功能, 支持企业或者行业根据自身需求部署定制的数据标准。在建筑工程的全生命期中, 有大量人员要根据各自的需求来输入、获取、查询和管理BIM信息。因此, 需要有统一的数据标准, 从而保证不同人员以相同的数据语言进行沟通, 保障信息交流的一致与可靠。达索系统的3D体验平台支持用户根据企业或行业的需求来自定义数据标准, 并在项目生命期中贯彻实施。

系统使用的机制和术语定义见图4。

(1) 标准定制包 (Package) :是由一套对象类型和属性扩展集组成的数据标准, 例如可以把IFC标准封装成一个标准包。一个BIM项目可以应用一个标准包, 也可同时应用多个标准包。

(2) 对象类型 (Type) :表示一个具体的产品类别, 例如门、窗、柱子等。一个标准包中通常包括多个对象类型。不同的对象类型之间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相互关系。继承关系:由父类型派生出子类型。例如从“桥”派生出“斜拉桥”和“连续梁桥”。这种关系中, 父类型的属性通常都会被子类型自动继承;聚合关系:一种类型的对象是由其他类型装配而成。例如“桥”是由“桥墩”、“桥台”和“梁”装配而成。这种关系中, 装配体和零件之间的属性未必相同。

(3) 属性扩展集 (Extension) :一组相关属性的集合, 可根据应用场景加载到对象类型上。建议把相关属性封装成扩展集, 以便于管理和应用。例如, 可以把设计阶段用到的属性封装成“设计信息”扩展集, 而材料采购阶段用到的信息封装成“采购信息”扩展集, 这样就可以在生命期的不同阶段快速在对象类型上加载不同的信息。

(4) 属性 (Attribute) :产品的一种特性或参数, 例如材质、颜色、生产厂家等。可以为每个属性指定它的数据类型, 例如长度、面积或者日期类型。

在3D体验平台上, 不仅可以灵活地定义对象类型和属性, 还可以定制其行为特征。例如:某个对象类型允许加载哪些属性扩展集;某个扩展集可以加载到哪些对象类型;在创建对象时缺省使用哪个属性扩展集;创建对象之后可以加载/去除哪些扩展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自动加载/去除属性扩展集;根据设计参数和公式自动计算出属性值 (可根据几何尺寸自动计算体积, 根据材料密度自动计算质量等) 。

有了这样的机制, 才能保证在建筑工程生命期各阶段的信息都能被准确捕捉, 并以结构化的方式存储于BIM系统内部, 随时被查询、统计和处理, 满足各种专业、各种流程的应用需求。

3 达索系统对IFC标准的支持

达索系统3D体验平台不仅提供了对BIM数据标准的支持机制, 更进一步, 在其土木建筑行业模块中还预置了基于国际标准IFC编制的AEC数据标准, 其中定义了各种BIM对象类型 (例如门窗、楼梯、幕墙等) 及相关属性, 并提供了IFC数据导入/导出接口。3D体验平台内置的数据标准与IFC4兼容, 而导入/导入接口遵循IFC 2×3标准 (这是考虑到行业内大多数软件导入导出的都是IFC 2×3标准) 。通过IFC标准, 既可在3D体验平台中创建含有丰富信息的BIM模型, 也可把多种业界软件创建的BIM模型导入到3D体验平台进行管理。通过IFC格式将Revit模型导入到达索平台 (见图5) 。

针对民用建筑行业, 3D体验平台中预置的标准IFC已经能够基本满足BIM数据交换的需求。而针对铁路工程行业, 可以在标准IFC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这方面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在2015年上半年发布的“3D体验”R2015x版本中, 已经针对桥梁领域进行了扩展, 该扩展是基于国际IFC Bridge工作组的现有草案开发的。预计于2015年底发布的R2016x版本中, 将进一步扩展桥梁和隧道方面的标准, 更多的工作还在进行中。

在基础设施领域的IFC标准开发中, 达索系统不仅提供软件方面的技术支持, 同时也积极参与到行业标准编制中。在法国, 达索系统加入了由法国环境部支持成立、40多家公司共同参与的MINn D项目 ( http://www.minnd.fr/ ) , 其目标是研究基础设施领域的BIM数据交换, 包括IFC Bridge标准的编制。在中国, 达索系统与中国铁路BIM联盟在IFC Railway标准方面展开积极合作, 希望为中国铁路行业的BIM技术发展作出贡献。

4 案例研究

市政工程行业与铁路行业有类似之处, 都涉及大量的线路、隧道、桥梁等工程。在此领域, 达索系统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开展紧密的战略合作。上海市杨高南路地下通道项目 (见图6) 是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使用达索3D体验平台设计的一个示范项目。杨高南路 (世纪大道—浦建路) 改建工程的范围从现在的世纪大道延伸至浦建路跨线桥, 全长1.95 km。道路、隧道结构、桥梁 (张家浜桥) 、雨污水排管、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通风、监控系统、供配电、建筑、绿化等相关设施及前期绿化与管线搬迁工作的建安费为14.55亿元人民币, 总投资24.7亿元人民币。

该项目全程采用达索公司的3DEXPERIENCE R2015x作为BIM实施平台, 与其他软件平台相比, 该平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 达索平台采用云平台和中央服务器的架构模式, 以此统一项目的数据库, 为这一企业项目的数据安全提供可靠保护。

(2) 支持BIM模型的类型扩展, 在杨高南路项目中采用自定义类型统一部署的方法, 对隧道结构中的侧石、防撞栏、沥青等不同类型的构件进行了统一部署 (见图7) 。对于后期的工程算量及模拟施工仿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3) 多专业的实时协同BIM平台, 在项目过程中结构、桥梁、管道等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实时设计任务。这种同步的建模功能可以即时发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快速检查模型之间是否存在干涉现象等。

(4) 初步形成了达索平台上的BIM建模流程。当前的软件格式支持大尺寸的100 k M数据模型, 整个BIM范围涵盖前期的方案设计, 中期的详细结构设计, 后期的施工仿真、项目报告及基于Internet Explorer的在线浏览等。

(5) 创新的知识模板库重用功能 (见图8) , 可通过CATIA提供的模板功能快速实现隧道结构中各种构件的实例化, 从而避免重复建模, 提升工作效率。

在项目方案论证阶段, 通过引入BIM技术手段实现该项目设计方案的三维可视化、多方案比选和方案优化, 在项目的系列汇报中取得良好效果;在设计阶段, 采用BIM建模和常规设计并行的方式, 检查设计成果, 保障设计出图质量;在施工招标阶段, 联合设计团队重点突破基于BIM设计模型的工程算量方法, 成功实现从BIM信息模型中直接提取该项目主体和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及钢筋算量, 其中65%的算量在与传统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后, 成为正式施工招标的工程量清单内容 (见图9) 。

5 结束语

随着BIM技术在工程建设行业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行业关注的重点已经从建模技术本身扩展到如何对BIM数据进行结构化的管理, 使之能够从设计阶段往下游延伸, 在施工、运维阶段发挥最大化价值。达索系统的3D体验解决方案以数据管理平台为核心, 搭建集建模、仿真、协同、管理为一体的企业级三维可视化BIM项目管理平台, 并通过灵活的数据管理技术支持行业化、企业化的BIM数据标准, 从而为建筑工程行业全生命期的信息管理打下良好基础。达索系统将携手中国企业, 共同推动建筑生命周期管理的实现, 为建筑业带来变革和创新。

3D体验 篇2

最低配置要求:CPU500Mz

内存256M

显存32M推荐配置要求:CPU1000Mz

内存512M

显存64M笔者的7500显卡显然吃亏了一些,但为了体验3D桌面的快感,勉强使用一下再说吧:)

“注册完毕后,就可以使用这款非常酷的桌面软件了。

”这是主界面,这个主题有5个界面,分别以英文字母O/G/B/M/A表示,可以通过屏幕上的快捷按钮直接进入这些界面:O代表主界面;G是篮球场,是软件自带的篮球游戏;B是浏览器区;A是工作区,也就是应用程序区;M则是媒体区。

3D体验加速创新与业务增长 篇3

基于此,法国3D数字样机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解决方案商达索系统于2012年提出了3D体验战略。

两年后,3D体验已经在传统的航空航天、汽车、高科技电子、建筑等行业拥有最佳实践,并在低碳、智能化产品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2014大中华区3D体验高峰论坛”上,达索系统全球航空航天与国防副总裁Michel Tellier说,“达索系统3D体验平台是一个协作的平台,其基础架构是ENOVIA V6协作平台。3D体验平台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全新的‘社交企业’,可让企业内外部更多的相关人员如设计师、工程师、市场推广人员甚至终端消费者都参与进来,它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工业制造商可以在产品未投产前就获得真实的体验,并给予反馈,通过在虚拟世界不断地体验和验证,保证真实世界的产品一次就能够做到最好。”

在本次论坛上,达索系统推出了增加云功能的2014x版3D体验平台最新解决方案,新平台的“3D体验”可以将线上线下360度无缝化技术完美结合,不仅可以助力产品创新,也可以加速企业在体验时代下的业务增长。

以迅速掀起传统汽车业电动革命波澜的特斯拉为例,生于美国硅谷的豪华电动车,其出生就离不开达索系统的3D体验平台以及SolidWorks、CATIA和ENOVIA V6。

据悉,特斯拉在概念研发的设计阶段所使用的是SolidWorks,当模型变得复杂时,就改用CATIA进行3D建模。而随着使用工具的升级,特斯拉选择了达索系统最新技术3D体验平台。

特斯拉工程工具主管Paul Lomangino曾指出,“ENOVIA V6协作平台几乎涉及了特斯拉运营的所有方面,确保特斯拉整个公司都能获取正确和实时的数据,无论是从设计到制造,还是从采购到程序管理。公司里的每一位员工,甚至是特斯拉的供应商都能参与进来,并提供有效的帮助及反馈。”

“消费者在产品未投产前就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并给与反馈,通过在虚拟世界不断地体验和验证,保证真实世界的产品一次就能够做到最好。时下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热潮,必将加速3D体验被更广泛应用的进程。”达索系统副总裁Monica MENGHINI说。

而主要负责中国区业务的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经理王皓峰则表示,“目前,中国的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情况下,3D体验平台的价值就会更加凸显。因为企业可以通过3D体验平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设计的周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能够优化客户的体验,将研发更加契合于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这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D体验 篇4

北京电视台参与3D电视工作主要为了积极探索和研究3D电视的一些基本规律, 同时响应中国3D试验频道建立的号召, 积极参与。我们的口号是“完成好我们的规定动作, 同时创新自选动作”。

为不断提升北京电视台创新能力, 北京电视台从2010年6月开始成立3D试验项目组, 通过拍摄试验片了解3D技术层面的系统配置、设备特征、前后期拍摄的手法以及对3D基本原理做一些验证;2010年7月, 由技术与节目等相关部门成立北京电视台3D电视拍摄制作实验小组, 目的是跟踪电视技术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和研究3D电视的拍摄、制作等各个环节的相关技术、为台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012年10月总局筹划成立联合3D试验频道之后, 北京电视台在原有的3D试验项目组的基础上组建了3D项目组, 通过项目制组织、协调台内台外各方面的资源, 从人、财、物各方面为北京电视台的3D节目制作提供支持和支撑。由主管台领导牵头组成3D项目组, 下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节目方面总编辑负责, 技术方面总工程师负责, 主要成员包括制作部、转传部、设备管理部、总编室和总工程师办公室。

北京电视台3D项目组主要任务就是生产出安全舒适、合格的3D节目, 储备一定节目量, 利用3D试验平台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储备3D电视节目和素材, 逐渐形成适应北京电视台生产能力, 并摸索北京台3D运营管理模式和相应工作流程。逐渐形成完整的3D节目制作团队。我们参与很多类型节目的拍摄, 研究了一些方法。配合相关部门做了我们台自己关于3D方面的一些节目制作流程、标准、技术规范以及技审规范。测试了大量摄像机设备, 对我们以后搭建系统平台做了充分的准备。

计划把3D项目分成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测试和试水阶段;第二阶段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 要把现有技术队伍建立起来, 生产一些符合要求和标准的节目;第三阶段完成自我创新阶段, 把原来项目的工作进一步深化, 跟以后常态节目做接轨, 完成前阶段工作成果的总结工作。

截止到2012年5月11日, 3D项目组累计送播试验频道118小时3D节目, 已经完成了总共120小时的3D节目制作工作, 初步形成了采、编、审的工作流程。其中录制完成了演播室访谈类、生活服务类节目82小时, 完成了“2011BTV时尚大典”、“2012BTV春节晚会”、“2012BTV环球春晚”、“2011北京影响力颁奖晚会”等文艺晚会类节目的录制, 完成了“2012 CBA篮球联赛全明星赛”的录制工作。制作非演播室节目36小时, 占节目生产总量的31%。这些节目一方面是我们项目组完成, 另一方面也得到很多专家, 包括一些合作公司指导、帮助和支持。我们的节目自制比例为100%, 目前没有到外面采购。这是北京台既定方针之一, 希望通过试验频道的试验阶段, 能够更快地打造北京台自己的制播队伍和节目策划队伍。

现在3D节目类型涉足较广, 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体育竞技类节目比较适合于我们的3D节目选材, 以后还会尝试更多节目类型, 来进行测试, 进一步丰富我们自己对3D内容节目的认识。

在前一阶段以演播室访谈类节目为主 (70%) 的基础上, 逐步加大其他种类节目的比重, 力争到2012年底, 将演播室节目降低到60%~50%, 另有30%~40%的文艺、专题、动画、体育类节目, 同时拿出至少10%的节目时间集中打造能反映BTV 3D品牌的高质量的特别节目, 并逐步增大这部分内容的比例。笔者个人觉得体育竞技类节目是非常适合于在3D频道播出的, 因为体育竞技类有先天的吸引人的特点。这是我们下一步希望更多涉及的内容。

我们自己也有广告的播放, 但是收入微乎其微, 不能作为我们这个频道承担节目的经费支撑, 但是我们广告部门已经在积极地跟各个广告商讨论, 尝试, 去更多经营我们自己广告品牌。我们跟联合频道有很好的合作, 得到联合频道大力支持, 希望更多参与到联合频道推广工作中。

二各类别3D节目的摄制的技术交流

1. 体育类节目

今年2月份在广州举行的CBA全明星赛, 我们进行了3D拍摄。不是用现场系统拍摄的, 而是用现场单机进行拍摄, 因为我们当时还不具备系统条件。同时也为了节省经费和降低系统复杂程度, 所以用现场单机进行拍摄, 后期进行制作。现场拍摄主要拍摄方法与原来2D拍摄类似, 包括切换节奏都类似, 但也有不同之处, 所以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不同的情况。

如图1, 用6个机位进行设置, 其中主台上有两套设备, 场下机位和以往2D机位有所不同, 第一个不同是因为2D机位已经占据了原来所在的位置, 另外考虑到2D、3D画面区别, 特意选择了不同的地方。5号和6号机在篮下, 跟拍篮下对抗竞技, 这两个机位跟2D机位一致, 一个在篮左, 一个在篮右。3、4号机设置与2D不同, 在边线上, 而不是通常设置的看台上, 或者场边角上1.5米高度的台子上。这是为了突出拍摄景和摄像机位置, 位置太远了, 立体感效果不好。这是经过现场努力, 得到现场组织方的认可后才架设的, 拍摄了很多立体感比较好的镜头。之前我们也学习了去年温网, 2D主机位在台上, 而3D主机位反而下降了大概原来1/3高度, 提高对前后景的一些比较关系, 借鉴了这个理念, 我们做了这样的设置。

主机全景拍摄采用立体型支架, 是3ALITY支架加上索尼P1的设备进行拍摄, 我们选择的位置跟场地的距离大概在46米左右, 两个镜头间距调整到3ALITY支架最大值130毫米, 来提高立体感。实践证明这种拍摄很成功, 立体感达到了预期。我们主机侧机位的特写主机选用的是一台单机, 松下3DP1, 因为镜头有17倍, 能够比较容易地达到特写。剩下场景的机器全用的是索尼TD300, 现场声音是通过现场接口给我们主机进行录制, 用了两路录制, 回来进行编辑, 声音采用基本是现场的声音。这个节目后期制作已经完成, 正在排档期, 可能近期大家会看到全场的比赛。

这个节目在北京台的反映不错, 在对队员进行介绍时, 我们采用了3D渲染包装, 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比我们在2D领域里提供了更好的视觉冲击效果, 尤其体育中心的编导观看完了以后,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同时也反映出了很多问题, 比如在镜头应用上, 在3D环境下稍微略显快了一点, 但节奏太慢又不符合体育竞技类的氛围要求, 在现场制作时镜头之间的转换、切换是一个什么样的节奏, 我们还没有拿捏好;在后期制作中, 基本应用CBA 2D拍摄时的节奏, 但这个节奏略显快, 在3D播放时容易让人产生不适感;在节目包装上, 中间很多转场画面, 我们发现横扫、侧扫转场不适合应用;我们还在研究, 如果镜头衔接像有些专家认为的两倍以上, 笔者觉得太慢, 这个拿捏还没有完全想好。随着大家拍摄这类节目手法的丰富, 估计能够慢慢总结出来, 我们现在还没有总结出来。我们完成片的感觉基本是比2D节目稍微慢了大概1/5, 但感觉还有点快, 但总体上包括镜头运用、节目包装、计时计分、慢动作和剪接都还不错, 体育中心领导看完了以后, 觉得这是方向, 他们愿意尝试以后更多地拍摄这类节目。

2. 访谈类节目

访谈类节目是在我们1000平米的演播室录制的, 是产量最高的节目。这个演播室基本有4个档期的节目, 一个节目基本在一个小时左右, 要想拍摄的话, 一天能出4个小时的节目, 主要能保证节目量的同时, 能空出时间和人员来尝试其他节目, 所以这个节目是我们现在主要拍摄的。我们是用3台单机, 加上简单的切换系统, 组成的一个现场的录制系统进行拍摄, 拍摄的机位设置为左、中、右, 相对简单。我们拍摄过程中, 对于这种简单节目也做了一些尝试, 比如1、3号机在跟踪嘉宾或观众同时, 让它寻找一些有前景、有参照物, 能表现出立体感效果的一些画面, 稍微提高一些演播室类节目的立体感觉, 从技法上可以做一些尝试。拍摄录制全是用磁带方式进行, 这是访谈类节目拍摄情况。

3. 综艺类节目

我们拍的综艺类节目是北京台去年到今年比较重头的一些节目, 包括颁奖晚会、春节晚会、环球春节晚会, 一系列的节目。

首先是BTV时尚大典颁奖晚会的3D录制。我们从选择开始, 就觉得它比较适合于3D表现, 在T台上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验证。节目使用索尼DEMO 3D转播车进行录制, 机位图如图2所示, 现场图如图3。现场表演区是近70米长的平台, 两边有射灯, 通过斜照, 可以形成很好的光束走廊, 比较适合于3D纵深表现。所以我们在主设置区安排了3台摄像机, 其中2号、4号机作为垂直支架主要拍摄, 5号机是水平支架拍摄, 来照顾远距离的场景比较大的画面, 2和4号机用于中全景和近景的拍摄。1和3号机在我们观众走廊上, 主要是负责自己位置和角度内的拍摄, 3号机更多的是注重主持人、嘉宾的一些拍摄情况。这个设置最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很多立体感比较好、比较强, 大家看到有纵深感的画面, 都是出自于2、4、5号机位, 立体效果很满意, 也得到了我们导演的反馈, 她认为我们机位设置比2D好多了。

拍摄时也遇到很多问题, 尤其是LED灯的问题。除了大家关注到LED间距之间的干射、串扰, 我们这次遇到的问题更特别, 因为我们整个后背景、T台表面全是LED灯, 而且是两个系统, 后面闪得一塌糊涂, 因为我们在调的时候, 后面不闪了底下闪, 底下不闪后面闪, 这两个不是一个系统, 这是造成我们拍摄时非常大的损失。关于LED的使用, 和我们专家交流时, 我们很多节目都发生过这类事, 所以大家这方面肯定要考虑。这里也得到一个好的经验, 我们在拍摄前应了解舞台设计, 根据设计选择机位, 往往效果不错。

BTV 2012春节联欢晚会是在BTV大剧院进行录制, 录制了3天, 录了两遍, 现场图如图4和图5, 系统用的同样是索尼DEMO 3D转播车, 5号机离拍摄区比较远, 用它进行一些大场面的3D立体感拍摄, 剩下分布在底下观众席上。拍摄时, 由于2D、3D混合做, 所以现场机器比较多, 加上舞台上, 3D拍摄的机器共有7台。现场2D拍摄是11台机器, 我们机器体积较大, 上面灯一亮, 主持人往往会注意3D机器的镜头, 而不看2D, 比较影响2D的拍摄。春晚时, 主持人跟我们的交流很好, 但跟2D方面就会产生问题, 为了避免这个, 我们把TALLY灯关掉, 要不然很影响拍摄, 这是在混合制作时要注意的。

整个春晚的拍摄得到了我们文艺中心大力支持, 所以拍摄时基本达到我们要求的拍摄角度和内容。现场后排全是摄像机, 非常多, 第一天不带观众, 如果带观众就很难, 因为机器很难不挡住观众。春晚的拍摄, 我们自己认为前期拍摄比较中规中矩, 后期制作里做了一些尝试。

三3D节目的设备情况

BTV 3D电视节目生产设备情况如表1。

另外, 北京3D转播车5月16日正式交付使用, 这是我们自己打造的第一台3D转播车, 标志着我们自己开始有比较完备的现场制作能力, 希望我们自己的设备能做出更符合3D节目要求的一些内容。这台设备有5个标准的3D讯道, 可以完成一些比较大型的3D现场制作节目。

后期方面, 我们也做了很多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2。需要声明的是, 这个结果不代表哪家好、哪家不好, 仅仅是我们对国内设备和国外设备在3D剪辑、3D调整、调色和合成方面做了一些比较, 做比较是因为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生产流程。

3D电视让你体验视觉“盛宴” 篇5

如今,随着3D技术的不断精进,3D电视也开始进入家庭。3D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裸眼体验立体影视效果。这就是说,当观众想看3D节目时,他们无需再戴上那副笨重的眼镜,直接用肉眼观看即可。

3D电视是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3D电视利用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这个原理,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从而令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同时能兼容2D画面。3D电视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词上:一个是立体逼真,一个是身临其境。

实际上,3D电视早就成为现代电视技术进入21世纪后的三大发展方向之一。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全真立体电视技术是由德国国际电子公司的托马斯·侯亨赖先生发明的,目前已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成功的推广和运用。美国在3D电视的研制方面也走在了前面,2008年,美国就实现了3D高清卫星转播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在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1日,曼联—阿森纳的比赛中,英国天空体育频道有史以来首次使用3D技术对比赛进行电视直播。

在我国,天津有一家公司宣布开始着手筹建3D电视频道,该频道除了3D电影、电视剧等节目外还将包括在3D演播室内播报的新闻以及各种现场直播,目前该公司准备与松下、三星等跨国公司展开技术上的合作。除天津外,国内已有7~8家电视台表达了建设立体节目频道的愿望。

虽然3D电视能给人带来非常震撼的立体效果,但由于很多原因的制约,3D电视的普及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首先,健康和安全是3D电视急需攻克的难题。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如果人们收看3D电视距离太近,会对视力有害。如果长期收看3D电视还可能产生身体的不适,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收看3D电视还会导致运动障碍、意识方面的一些后遗症,出现眼睛干涩、身体平衡性下降、头痛和乏力等不适症状。对此,专家建议在出现这些症状后,应该立即休息,此外,用户在饮酒后或身体疲劳不适的时候不要收看3D电视。

其次,价格不菲。3D电视要想真正走进普通家庭,似乎并非易事,高昂的价格足以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各品牌之间的竞争,3D电视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

此外,片源也是很关键的问题。事实上,目前3D片源依然十分稀少。未来的3D节目源将主要依靠电视播出、蓝光光盘以及互联网下载。如果没有丰富的3D电视片源支持,3D电视只能扮演“花瓶”的角色。

在今年1月上旬举办的第44届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包括索尼、三星、松下、海尔在内的一线品牌厂商均纷纷推出其3D电视旗舰产品,3D电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电视厂商的积极推动,技术的不断成熟,3D电视时代的到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3D体验 篇6

“2011年,面对3D的普及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索尼将继续加强BRAVIA在画质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包括3D、互联网在内的更多电视产品体验方式。2011年,新的BRAVIA产品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画质体验,使中国的消费者充分享受到网络和3D时代的高清数字家庭娱乐。”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关口直树表示。

领先技术再升级

追求最佳画质一直是BRAVIA电视产品的方向,作为BRAVIA Engine的升级版,新的X-Reality在BRAVIA Engine3的基础上应用智能MPEG降噪功能,有效降低噪点;智能图像增强有效提高清晰度,优化色彩和对比度;X-Reality PRO引擎则拥有强大的内部信息库,通过对图像信息在色调、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细节方面进行智能对比,有效修复信号压缩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细节损失,使普通电视节目、3D内容、甚至低解析度网络视频的画面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还原真实的图像效果。

着眼于画质提升,新的BRAVIA产品同时搭载了新的Motionflow XR倍速技术和Intelligent Peak LED智能精锐LED背光源技术。Motionflow XR倍速技术(四倍速驱动800、四倍速驱动400、双倍速驱动200)结合了倍速面板和背光智闪技术,通过有效降低高速运动画面产生的重影,呈现更生动顺畅的动态画面。Intelligent Peak LED智能精锐LED背光源通过独立控制各背光灯组,根据不同场景需要,分别开关对应的局部背光,结合LED推进器,进一步优化动态和静态对比度,让同一画面中的明暗对比更鲜明,实现更绚丽生动的画面。

3D和网络时代的最佳画质体验

在本次发布会上,索尼面向中国市场同时发布了Handycam旗下首款家用级3D高清数码摄像机HDR-TD10E。它搭载了双索尼G镜头、双Exmor R CMOS影像传感器和双BIONZ影像处理器,突破性地利用左右两个高清视频信号的不断切换,使每一帧图像均遵循高清1080的规格。加上不久前发布的可以在16英寸、高对比度、16:9宽屏显示器上享受1080高清3D电影和图片的全新VAIO F系列3D笔记本电脑VPCF219FC,索尼目前已经拥有包括液晶电视机、蓝光播放器、家庭音响、游戏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在内的7大系列民用3D产品。更多消费级3D产品和应用的推出,进一步带动了3D在家庭中的普及,并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客厅娱乐。

今年,BRAVIA在中国也将实现部分网络服务功能。基于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之一的华数服务平台,BRAVIA网络视频服务提供网络视频点播和实时在线播放,丰富了电视内容的选择,互联网浏览功能方便了对网络娱乐资源的获取。

电脑键盘遥控、手机智能遥控等更多连接方式的推出则进一步提高了新款BRAVIA产品的易用性。手机智能遥控功能使手机可作为遥控器和软键盘对电视屏幕菜单进行远程操控,方便地实现对网络内容的搜索和操作,并且配合智能手机的动态感应控制功能,摇动手机即可启动Track ID曲名搜索。电脑键盘遥控通过索尼VAIO笔记本与BRVIA电视无线连接,实现VAIO笔记本键盘对BRAVIA电视菜单的远程操控。

上一篇:商业银行网点下一篇:自动化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