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体验(精选7篇)
独立体验 篇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 社会各单位对工商管理人才在知识、技能、素质及证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独立学院作为教育改革中的新生事物, 基于自身教育体系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应专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了更好地实现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 探索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体验式教学模式成为独立学院教师着重研究的课题。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特点与社会需求
1、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独立学院的生源是介于普通本科与专科之间的“三本学生”。从独立学院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独立学院学生参差不齐, 个体差异较大。独立学院学生高考成绩低于普通高校学生, 分数的差距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其知识水平, 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反映其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自我控制能力差, 学习目标不明确等弱点。与此同时, 也有不少学生具有很好的培养潜质, 进校后由于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 在学业、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等各类考试中, 往往都能取得较好成绩。
(2) 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成绩差距大, 但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上的优势突出;同时大部分学生接受过特长教育, 思维敏捷, 动手能力强及文艺表演方面的能力出众;在兴趣引导和个性培养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 主体需求的务实性。由于学费较高, 独立学院的学生及家长期望学校教育的直接消费价值和对学生未来就业的价值都较高, 因而表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
综上所述, 这些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2、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满足了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多家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调研发现, 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存在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显示, 目前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缺陷或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实践教学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应着重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二, 团队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有待加强。第三, 工作中应变能力不足。第四, 工作中创造性不足。第五, 专业定位过宽, 划分不细等等。用人单位希望独立学院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训, 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等等。此外还应加强专业的细分, 使毕业生不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成为“专业技能人才”, 并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因此, 为了顺应社会的需要,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3、体验式教学模式是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 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经得住社会的检验, 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 结合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知识经济时代,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中, 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 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必须对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建立以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亲自体验管理问题, 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对于培养应用型的创造性人才,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同时,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具有先行后知的特征, 遵循了人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以实践活动开始, 通过亲身的体验, 达到认知的目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具备活动性、自主性、生成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决策模拟教学
在独立学院教学中, 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式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专用能力的培养, 容易导致照本宣科, 难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参与, 将知识融于思考之中, 快乐融于体验之中, 强调“从做中学”、“从体验中感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 独立学院常采用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及实地参观、企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传统方法。这些方法流于形式, 有其不足之处。如案例教学常因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缺乏授课经验和实践经验, 导致教师将此教学方法局限于举例讲解, 使学生感到毫无新意,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或因案例教材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不符合现代工商管理思想的需要, 不被学生所喜爱, 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或因教学基础设施的薄弱, 使得教师一般采取案例讲解法, 未与多媒体教学和案例讨论相结合, 导致教学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和灵活性, 影响教学效果。老师只重视理论概念的灌输, 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而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不太满意。基于此, 提出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决策模拟教学。
1、决策模拟教学的内涵
决策模拟教学是继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动态体验式教学, 它能训练学生在变幻莫测的经营环境里, 面对众多竞争对手, 灵活运用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学科的知识,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预测、优化等数理方法, 正确制定企业经营决策, 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它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 并能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决策模拟所具有的竞争性、趣味性、实用性是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等其他课堂教学形式难以比拟的。
2、决策模拟教学的流程
首先, 在决策模拟中要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 每组代表一个企业, 模拟按期 (季度) 进行。各公司在期 (季度) 初要制定本期的决策, 包括生产、运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开发、战略发展等方面, 软件根据各公司的决策, 依据模拟的市场需求决定各公司的业绩。其次, 各公司再做出下一季度的经营决策, 直到结束, 一个比较完整的模拟过程一般需要6—8个季度。最后, 要按照多项指标加权平均评出优胜者。其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3、决策模拟教学的现实意义
决策模拟教学对学生如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其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经营决策能力及战略制定与实施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企业管理的大局观和宏观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公司整体战略与部门战略的关系;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以市场为导向, 生产、财务、市场一体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维、数据基础、财务分析优化企业决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有效地分工与协作,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决策模拟教学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学校越来越重视决策模拟教学, 现已将教学重点面向实验教学。学生们在逼真的“企业模拟环境”中, 通过动手亲身体验和自我感受, 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真谛, 但在决策模拟教学方式中, 仍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师资的不足与相关软件和辅助教具的缺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制定教学计划, 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 并将决策模拟导入到学生中的方式;教师帮助学生熟悉决策模拟规则、学会指定决策的思考过程、避免盲目决策, 并将相关知识点融入竞争模拟教学中, 让学生在学习完后对知识点的理解有深刻印象的方法;教师对学生在竞争模拟中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出满意回答的途径;教师在模拟中和结束后应进行点评。
5、决策模拟教学的改进方法
针对决策模拟教学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建议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举办更多的教师决策模拟培训活动, 促进相互交流与学习, 提高教学水平;举办更多的学校与研发企业交流机会, 促进软件开发与完善, 外包公司间的良性竞争, 迅速提高国内模拟软件水平, 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加强国际交流, 引入更多先进国家的教材、产品与先进的方法, 同时了解更多国外相关课程与行业的发展情况, 进行比较研究, 帮助国内模拟决策领域的健康发展与科学系统的规划。
综上所述, 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体验式教学能够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出发, 结合目前工商管理专业采用的体验式教学的传统方法, 提出了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决策模拟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各单位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 更为学生进入社会、参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分析,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是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并为真正实现学生专有能力的提升, 探索了一条创新型的动态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体验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如海: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8 (2) .
[2]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4 (6) .
[3]刘柏、尹铁岩:企业竞争模拟实验教程[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独立体验 篇2
当然,对于爱好网站制作和程序修改的朋友来说,博客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练手场所,比如我的时尚流行博客http://.cn,一来是为练习网站界面美化,二来是为享受编程的乐趣,三来对自己臆想的SEO方式进行测试,总之,做的就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
独立博客好处如此之多,我在我的博客优化中,感受到了一些传统博客程序的一些缺陷,并尝试了一些个性化的方式改善,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如今的传统博客程序,比较拘泥于博客的形式,首页所展现的信息量相当有限。
朋友们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现在几种主流的博客,主页基本上只展现了二十篇左右的文章,并且不分栏目,只以时间排序。这对新站来说无所谓,但对于信息量庞大的老博客来说,就对用户体验度不高了,不太容易在首页浏览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降低了用户的忠诚度,对PV也不利。
各位不妨尝试结合一下一些资讯类网站,在首页将文章分类展现,并且增加首页展示的文章数量。当然,这也有个弊端,如果更新量太小的话,首页快照可能会受影响。
第二,博客的收录量有限,从而导致流量不大。
大部分人和我一样,都是平民,也没有在哪个领域混出来名儿来。所以博客粉丝在下就没敢奢望过。那么博客流量只能靠搜索引擎,而收录量也是流量重要的一方面。而我们写博客,一天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三篇估计也得耗费你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如此算来,就算是百分百被收录,一个月也就90篇。
那么如何增加收录量呢,我采用了文章自动生成的方法。在博客里单独增加一个目录,通过关键词搜索,将相关内容整合成一个搜索结果的页面,并静态化。并且在首页将这些新页面展现出来。
第三,留言板及评论,不太方便。
细心的朋友或许都发现了,现在很多独立博客程序,留言都不太方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为了防止机器人恶意留言,加大了验证码的干扰,有时候,连肉眼都分辨不了;二是必填项过多,有时候,网友只是想发表一句感受,要填写那么多的内容,太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了。所以我的博客里,增加了默认留言昵称,并且把验证码的干扰值降低了。
尽管做博客很累,特别是想做个好博客,又得天天写内容,又得发外链,还得用上软文推广。但是,如果勤加思索,会发现其乐趣无穷。希望站长们,能和我一道,发现独立博客更多乐趣。
独立体验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体验式教学 方法
独立学院是近些年我国高校顺应办学体制改革,依靠社会资源与高等院校教育优势单独设立的办学培训机构。独立学院秉承培养国家“高精尖”人才、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培养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独立学院更多注重学生学业,无论学院领导、教师还是学生,往往将学业成绩放在首位,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追求完成任务,缺少针对性研究,在研究领域存在着封闭、灌输、单一性的缺陷。这种对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性遗忘,会造成学生对社会缺少感悟和体验,思想精神境界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忽视,在新形势下必须改变,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心灵体验和生命感动。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体验式教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首先提出的,其教学理论核心是,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不但让学生理解结果产生的流程,还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都能熟知学习产生的过程。现如今,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活动为载体,教师为偕从参与者,对一定理论进行指导。学生以各种学习媒介工具为媒介,以自身心智关注、感受、评析事物、人物、环境、思想等内容。国内学者辛继湘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对人文与思想境界的提升,教学更注重完整、獨立、自主的特点,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体,是人性化教学理念的升华。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教学理念和方式是对教学效果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有着特有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作用。
(一)体验式教学有助于独立学院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形成
如何将高等教育复杂、高难的内容传授得生动系统化,是所有高职院校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教学中僵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当代教学的需要;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单纯语言文字符号转换逻辑思维的方式,以图景动态思维作为知识的传递方式,令求学者思维更趋活跃,对知识理解更透彻。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结合实际,道德教育必须从体验出发,要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以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思想政治内容。独立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就是对学生独立认知和感悟世界能力的认同,强调课堂教学动态化,是认知、理解和行为实践的内驱力。
(二)体验式教学能促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体验式教学注重的是自主创新,这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相一致。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双主体”教育观念,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点化知识点,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上理解更透彻;要让学生参与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真实和虚拟环境进行感知体验,从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方法
独立学院体验式教学在形式实施上大致分为课堂和课外,每种形式都有不同的体验方式交融互补,共同体现出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一)课堂体验的主要方法
1.情景体验
情景体验是按照思想政治教师设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为前提,结合高校学生情况,创设高校学生熟悉的环境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过程。独立学院课堂体验形式是多样的,情境体验一定要忠于生活、贴近生活。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发挥多种感官作用,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分析、探究情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能够引起内心思想的共鸣,易于融入其中。
2.互动交流体验法
互动交流体验是所有参与教学人员道德、经验学习上的交流体现,这种方式能有效避免自己认知上的单一性,同时通过交流互动,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够感受他人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有助于自身完善认知和反思。互动交流体验法主要包括交流合作法、课堂讨论法、课堂辨论法。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独立学院学生而言,这种交流互动体验学习,更能锻炼自身能力,是体验式思想政治课上重要的教学方法。
3.生命叙事体验法
生命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是对人生的一种敬畏。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叙事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在体验式课堂上,叙事主体无论回忆还是宣泄情感或展望未来,一定要用饱含深情的讲述感染听众,讲述内容一定要反映现实状态,将自身经历的所见、所感与众人分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运用生命叙事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营造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这种平等宽松能够体现出对所有人的尊重;其次,叙事内容要让大家能够理解并引起情感共鸣,能引发学生思维和设想;最后,生命叙事内容选材可根据自身感受进行安排,叙事内容不限,正面、负面均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体味积极正面的生命叙事,多分享成功、勇敢的故事,在分享交流中共同成长。
(二)课外体验的主要方法
1.实践体验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体验式教学,也需要师生走出课堂进行体验、进行实践。这种教学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让参与者在实践过程中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对事物的真实感受,从中获得道德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活动,避免问题堆积。学生通过课外体验,能够提高对社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促进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
2.榜样示范法
独立学院思想品德教育同样需要榜样示范作用,传统教育榜样示范缺少与时俱进的内涵和新鲜感,与现实实际生活联系不大,缺乏榜样效应。独立学院可以邀请榜样面对面现身说法,让学生能近距离感受榜样带来的思想教育。榜样的选择要真实、典型、可学,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指导意义。
3.生活体验法
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思想法制教育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联系生活实际,再经过老师的引导提示,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个性得到发展。教师要更多地挖掘现实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思想政治生活。
4.读书体验法
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一直以来都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以读书体验法感知新知、获取思想政治理论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读书进行适当指导,避免盲目地阅读,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味作者的创作本意,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能感应到与作者的隔空互动,进而取得最佳阅读效果。
5.虚拟网络体验法
在现实生活中,虚拟网络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采用的体验教学形式,学生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平台,在网络上分享、评论、撰写日志。独立学院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交流,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平时缺乏自信或课堂上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学生在网络上表达出来。在这里,所有参与者都可相互交流、共同体验,学生能从这些体验式交流中得到进步,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四、结语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教育形式,其体验式教学手段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渠道,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是今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形式。
【参考文献】
[1]黄建军.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75-78.
[2]完灵娟.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11(03):26-27.
[3]贾少英.试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几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79-81.
独立体验 篇4
1. 体验学习理论。
关于体验的重要性的论述, 很早就出现在西方文化当中。Aristotle在metaphysics《形而上学》一书中曾这样说过:“men of experience succeed even better than those who have theory without experience。”而拥有“西方现代体验教育之父”之称的John Dewey (1916) 曾说过:一点点的经验要好于一箩筐的理论, 因为只有在经验中理论才有其重要而可证实的意义。[1]到了20世纪, 众多的学者和理论家都认识到了体验在人类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并在各自的理论中论证了这一观点, 其中包括非常著名的学者John Dewey、Kurt Lewin、Jean Piaget、William James、Carl Jung、Paulo Freire、Carl Rogers等等。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之上, 美国教育理论家David A.Kolb于1984年完整地提出了体验学习理论, 并提出了体验学习过程的完整模式。体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体验的转换而创建知识的过程。理解和转换体验二者相结合才形成了知识。”[2]
2. 体验学习模式。
基于体验学习理论, Kolb把学习过程描述成一个包括四个阶段的循环, 认为学习一个完整的过程, 是包括思考、感觉、理解、行为的整个有机体系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不但要求对所经历的事物的形象再现有理解能力, 还要对这种再现有转换的能力。Kolb认为学习者只有经历了:具体经历concrete experience (the real-world;feeling) , 思考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 (thinking) , 抽象概念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figurative representation) 和主动实践active experimentation (doing) 这四个步骤的循环, 才是真正的学习。Kolb (1984:21) 认为在这个学习模式中强调用具体体验来证实和检验抽象概念这一点非常重要, 他认为:直接的个人体验对于学习非常重要, 它赋予抽象概念以活力, 质感和主观意义。Kolb的学习模式不但准确地反映了体验学习思想家们“在体验中学习, 在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的思想精髓, 而且强有力地推动了体验学习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自提出以来, 体验学习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各种课堂教学和专业人员的学习培训中。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为什么需要引入体验学习理论
在现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Kolb的体验学习模式后, 经过对照, 不难发现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缺少具体经历这个环节。老师和学生都是通过课本教授和学习语言, 老师占据课堂的主导, 学生被动地做笔记, 到考试的时候再把平时记下来的东西表现在试卷上, 所以, 离开了课堂和考试, 学生几乎不会再去思考英语的运用, 而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问题要更严重一些。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于普通本科的学生有两点主要的不同: (1) 英语基础要稍逊一筹; (2) 学生本身的自制力也要差一些。这使得在普通本科大学英语课堂中勉强能应对的传统教育方法在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弱势更加明显。独立学院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必须对目前独立学院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引入注重“从体验中学习”的体验学习理论及其模式, 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经历和主动实践环节, 再辅以传统教学方法, 形成以“体验”为主, 以“教授”为辅的, 注重实用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
1. 体验学习理论及其模式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自Kolb提出体验学习模式以来, 众多的教育者遵循体验学习模式, 挖掘体验学习理论的价值, 在各种学习情境, 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和培训中应用这一理念, 使其成为西方教育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课堂中, 体验学习模式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很多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Sonja Knutson认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课堂中, 体验学习理念应建立在这样的原则上, 即:学生应抱着合作的态度主动参与到课堂项目或任务中, 这些项目或任务应包括如下四个阶段:接触、参与、内化和转化,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语言的学习。[4]国内近些年,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体验学习理论, 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也很多, 其中郭佳等对这一模式做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即“‘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 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中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
2.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
如前所述, 独立学院由于其本身的定位和生源的不同, 其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的灵活应用能力, 其教学模式也应着重体现这一点, 即强调Kolb体验学习模式中的具体经历和主动实践这两个环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提高这两个环节的比重。以下笔者将在国内外语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独立学院教学的实际, 阐述一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体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1) 进入情境; (2) 参与活动; (3) 归纳总结; (4) 亲身实践。
四、体验式教学模式为什么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运用
体验式教学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一些弱势, 但并不是说其本身就是完美的教学模式, 它仍有其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比如说:占用有效的课堂时间过多, 对教师课前课后的工作量要求很大等等。同时, 不同的授课模式促进学习的不同方面。传统的重学术的教学模式意在强调思考观察和形成概念, 忽视了实际应用和直接具体的体验;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这两方面就稍弱一些。这就要求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两者相结合, 使两种模式形成优势互补, 都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使独立学院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延续, 更是具有独立学院教学特色的能真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
摘要:英语是一种沟通工具, 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沟通、应用能力, 但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体验学习理论和体验学习模式的原则是注重“体验”, 强调从“体验”中学, 从“做”中学, 这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是一致的。本文旨在把体验学习理论和模式引入到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 形成适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从而更好地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体验学习理论,体验学习模式,传统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Sonja Knutson.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Second-language Class-rooms[J].TESL Canada Journal, 2003, 20 (2) :52-64.
独立体验 篇5
一、我院大学生无聊感现状
无聊感是一种乏味、单调、冷淡、无意义、空虚和疲倦的感觉, 是对所处的环境无兴趣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通俗的讲就是感觉现实的生活对自己没有多大的意义, 随即产生无趣、无聊、没劲的情绪体验。在对我院大学生“无聊感”体验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我院在校生极度无聊者占16.1%,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无聊者占25.2%, 经常因无所事事而感到烦躁的学生占28.7%。可见目前我院存在无聊感体验的学生数量很多。
二、大学生无聊感产生的原因
1、父母望子成龙, 过度干预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有的父母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而倾其所有, 很注重物质投入, 但教育方式往往比较单一, 只注重知识灌输, 注重学习成绩, 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孩子沉溺在父母的爱和保护之中, 无需面对生活中的风浪。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无形中剥夺了孩子认识环境、接触社会、了解人际沟通的权利, 丧失了很多锻炼能力, 成长自己的机会。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抗挫折能力, 成为只会考试的书呆子。虽然能力严重滞后于知识储备, 但他们却承担着全家人的希望, 背负着一定的精神负担。当他们走进大学之后, 生活还原其本色, 一切都要独自面对, 而自己却手忙脚乱, 无所适从, 内心产生困惑时又不知如何应对, 迷茫纠结, 内心充斥着无聊感。
2、学校应试教育, 抑制学生求知欲
长期以来, 我国推行的是应试教育体制, 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目标都是为了考试。学校教育普遍注重知识传授, 而轻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下, 注重考试成绩而轻视实际应用能力。学生自己都感觉“上学无用”。大学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缺乏正确认识, 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 不知道在离开学校之后自己该去向何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 求知与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是每个人的需要。目前的教育却剥夺了学生的求知欲, 想学的学不到, 不想学的必须要学。大学里应该学习什么?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应该培养什么?这些都是学校教育需要回答的问题。我认为专业知识和技术很重要, 但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3、社会价值多元化, 大学生价值观混乱
大学阶段是形成价值观体系、确立人生目标、寻求实现目标途径的时期。政治理论课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 讲的理论容易被看作是大道理, 难以让学生真正接受并主动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社会多元文化的充斥, 各种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 使大学生在多元的价值标准面前极易迷失方向, 看不到主流文化的必然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冲击着马列主义思想, 大学生产生价值选择的迷茫, 这也使他们无法确立一个可以为之不懈奋斗的生活目标。
三、无聊感体验的危害
1、高无聊感个体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研究者们发现无聊感与抑郁、敌意和其他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 与积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 而无聊感高的个体更容易有抑郁、焦虑等消极倾向。
2、高无聊感个体容易产生功能不良行为
有研究表明高无聊感个体愤怒和攻击性水平更高, 无聊感与暴食、吸毒、赌博、自杀、酗酒和药物滥用等功能不良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3、高无聊感个体人际关系更加不和谐
Vodanovich (2000) 指出无聊感与人际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 无聊感高的人社会依耐性更强, 缺乏安全感, 容易被打击, 易受他人影响。
四、大学生“无聊感”的应对策略
1、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在保证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增加人文类选修课数量, 如硬笔书法、成功心理学、影视欣赏等课程。首先, 拓宽学生的视野, 发现并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爱好, 增加他们的精神内涵。其次, 让他们学会自我探寻, 自我感知, 教给他们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管理的方法。第三, 通过素质拓展训练,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团队协作、团队沟通技能。
2、提升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缺乏自觉性, 闲暇时间多集中在消磨时间的低层次活动上, 没有充分认识到时间管理对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无聊感”产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教育是有必要的。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 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时间管理观念, 增强时间规划的自觉性。在规划过程中, 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需求, 老师不要过多干预。其次, 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提升时间利用效率。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时间管理固然是自己的事情, 但是他们要想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大学生有了时间管理的自觉性, 能以积极的情感, 创造性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不仅可以学到知识, 而且可以真正摆脱因消磨时间而带来的无聊、寂寞、空虚等心理困境。“无聊感”体验也能得到有效预防和调适。
3、积极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
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应把大学生简单看作成人, 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成长中心理发展幼稚的一面, 站在他们的角度, 倾听他们的声音, 了解他们心理上所产生的困惑感受。“无聊感”体验在各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针对少数严重无聊、学习淡漠的学生, 可以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以促其早日摆脱无聊感的折磨。其次, 引导那些对生活、学习严重缺乏热情的同学通过自我分析,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认知, 以达到积极面对生活的目的。通过积极的个别心理辅导, 使严重“无聊感”体验的同学能走出低谷,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交往等, 使生活变得更有条理。
总之, 大学生的“无聊感”体验应该引起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 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 使独立学院大学生远离无聊、空虚、自我中心、缺乏自信的心态, 保持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Ragheb M G, Merydith S P.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a unidimensional scale measuring free time boredom[J].Leisure Studies, 2001 (20) :41-59.
独立体验 篇6
体验式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 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育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育尊重学生的独特性、自主性和整体性。学生认识一件事物和懂得一个道理并不困难, 困难在于将其付诸实施, 把主观认识变为客观实践活动。
我们在学生党支部实际工作中, 如何运用“体验式教育”让学生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这是亟待解决的课题。现以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为例, 采取“从做中学, 从学中悟, 从悟中行”的模式, 强调“体验”和“先行后知”, 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模式, 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和实践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党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 采用体验式教育方法
党课是对党员进行党性、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教学的依靠一支粉笔、一本书和一张嘴“上大课”的教学形式, 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的需要, 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
针对学员的特点, 对于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等方面的课程和与感性经验有关的内容, 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 增强学员的实际感受。一方面, 党课要突出时政性,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渗透体验式, 将讲授的基本理论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讲解。当今国内外时事, 既丰富又生动, 大多跟党课教学有一定的联系, 且多数学员对这些内容非常关心, 教师与学员共同学习、共同搜集整理人们普遍关注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热点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 共同探究其本质, 帮助学员确立全新的学习理念, 掌握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方法, 引导学员主动学习、深入研究。党课教学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 还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特别是利用好学员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导他们在平常的学习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时事学习活动, 不断积累时政知识。
二、在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中, 充分利用“体验式教育”提高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效果
以“帮助他人、完善自我”为主题, 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帮扶互助活动, 将帮扶活动“常规化”。学生党支部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将组织生活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去。党员采取自由“结对”的形式, 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入手, 向帮扶对象提供咨询和帮助;大力提倡学生党员加入到学生科技、科研活动中来, 树立学习和研究的典范, 进而带动身边的普通同学;结合重大时政事件和重要历史纪念日, 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上述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可以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树立学生党员在群众中的模范作用。
三、结合创先争优活动, 充分运用体验式教育方法, 让“先”看得见“优”够得着
创先争优活动, 重点在实践, 关键在实效。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以创新争优活动为契机, 以“科学发展创先锋, 爱校奉献争先进, 夺旗争星做表率”为主题, 积极进行主题特色党支部活动。支部进行了以“党支部、党小组先锋模范示范岗”流动红旗的夺旗活动和评选五星级党员的争星活动。在评选的五星级党员中包括了多位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习标兵, 在国家级科技竞赛中获奖的科研标兵, 在国家级征文比赛中获奖的写作能手, 在省级朗诵大赛中获奖和参加央视晚会演出的文艺积极分子。“夺旗争星”活动的开展在学生党员中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 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 提高了学生党员质量, 明确了党员先进模范作用, 带动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体验式教育”能够充分结合大学生党员的成长发展特点, 挖掘学生党支部的育人功能。学生党支部利用“体验式教育”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一个多元化的体验式学习平台, 这里既有思想提升、知识学习、素质拓展、特色活动等体验过程, 还可以提供人际交往的锻炼机会, 只需要对这些实际工作加以科学分析与指导, 就可以为大学生在组织、执行、表达、沟通和开拓能力等基本素质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同时可以将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真正的服务学生成长的先进组织, 充分发挥党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引领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党支部工作要秉承“与时俱进”的思想, 充分利用“体验式教育”理论来科学的指导学生党支部工作, 立足培养学生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性意识, 克服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形式的弊端, 充分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具体实践探索出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
摘要:文章从实践的角度, 介绍了创新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工作模式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针对学生党员的特点, 充分运用“体验式教育”工作模式, 使其在体验中领悟和实践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独立体验 篇7
目前, 中国高校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A类研究型高校, 以“211”、“985”工程等重点高校为代表;B类应用型本科高校, 多以地方本科高校为代表;C类职业技能型高校, 以地方高职高专类院校为代表。显然, 独立学院大部分属于B类型学校, 这类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设置的学科专业性强, 针对性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构建专业和职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样的导向下, 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重视专业课, 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再者,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都被盖以“乏味无趣, 理论说教”的不受学生欢迎的高帽子。《概论》课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理论性非常强, 免不了被定位为空洞理论灌输, 政治条文说教, 从而使学生对《概论》课产生逆反心理。理工科学生觉得《概论》课晦涩难懂, 于是, 从不理解到不喜欢, 上课成了负担;文科学生觉得《概论》内容太熟悉, 学不学没关系, 于是, 又走到另一个极端, 上课成为无关紧要的事。这一现象在独立学院尤为突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传统的“你教我听, 你说我做”的师生定位, 教学方法的简单、老套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要突破传统定位, 《概论》课的教学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教师不仅要科学地把握《概论》的内容, 向学生传授知识, 使其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而且要转变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它以学生为主体, 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 是“立体教学结构”, 实践性和趣味性强, 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在情感的体验中掌握理论, 提高能力, 可以改变学生不愿学的局面, 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 入耳, 入脑, 从理智和情感上接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并能运用到实践中。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模式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观察、感觉等直接的感受和领悟来认知、认识、再回归实践的教学过程。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的模式, 而是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 让学生发展变化, 以感官作为媒介, 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事件, 使学生“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后与理论相结合与他人交流分享, 最终回归到实践中。它是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 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伯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式学习圈” (图一) 。 (1) 他认为有效学习应通过学习者的亲身体验, 发表看法, 进而反思, 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总结形成理论, 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
在国内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中, 胡尚峰, 田涛提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入境激情—对话移情—探究动情—实践纵情—评述析情”的。 (2) 张蓉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应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基础的, 结合体验式教学的过程要素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即:情境设置、主体体验、评价体验及迁移体验。 (3)
三、《概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
结合《概论》课理论性与时政性强的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重专业轻思想理论课学习的思想, 独立学院《概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可设计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探究体验—交流经验, 教师指导—梳理整合, 内化践行四个教学环节。
(一) 教师设置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实践体验式教学的开端。“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性质”。 (4)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可以让师生置身于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发挥自主性, 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设置情境的思路有许多, 根据《概论》课的内容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情境:
1.视频、时政热点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把《概论》课理论与时政热点相结合, 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概论》课的理论并不是泛泛而谈, 也不是对他们空洞说教, 而是有着现实性和真实性。例如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有个主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这个主题的传授, 如果仅仅靠教师在讲台上讲理论或者只是向学生展示党对农村的政策, 城市来的学生就会觉得很遥远或者觉得不关自己的事, 农村来的孩子就会觉得教师在空洞说教。对于这个主题, 教师可以引入菜贱伤农的时政, 首先给学生播放菜贱伤农的视频, 使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一棵棵完好无损的大白菜被翻土机碾碎埋掉, 听到菜农说即使送人也没人要的无奈的话。学生对菜产生怜惜之心, 对菜农的无奈也会感同身受。在这样的情景下, 学生已经开始感受到农民增收难, 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下, 还可以让来自农村的学生讲述他们家乡农民、农业的状况。学生的亲自讲述会更具有感染力, 从而感到三农问题离他们很近。
2.经典案例教学情境
案例具有直接、形象性。经典案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把《概论》课的理论内容形成感性认识。案例教学情境需教师挑选的案例素材既要涉及教学内容, 又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相适应,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愿意和能够按照教学要求去认真思考, 在探索中增强和提高理解、分析, 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5) 例如, 在第五章“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中, 教师可引用案例:当阳县跑马乡的故事。学生对故事中当阳县跑马乡乡党委书记把共产主义理解为共产共妻哄然一笑, 这就激起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日常实践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从日常生活设置教学情境, 是《概论》课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最重要的表现。同时, 把学生平时碰到的现象与理论内容相结合, 不仅理论理解起来不觉得枯燥, 对现象的认识也会达到更高一层。例如, 在讲述“节约型社会”前, 让学生在校园内观察大家节约行为、浪费行为作为下节课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上, 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表演舞台, 学生可以以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可以以图片、视频、小品等为下一步深入学习该主题奠定轻松、真实的基调。
(二) 学生探究体验。
利用上一环节的情境, 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探究体验。教师依据情境提供的各种线索,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 开发创新潜能, 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每个认知结构的构建都意味着一个冲突的解决, 冲突的解决伴随着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和树立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信心和热情, 从而也使《概论》课摆脱枯燥无味、空洞说教的高帽。在这个阶段中, 还是以学生为主体, 但由于学生本身是学习的主体, 对内容的把握, 在探究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脱离主题的现象,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中心开展探究活动。探究体验可以以多种形式展现, “基于问题”的活动探究体验可以说是主要形式。“基于问题”的活动探究形式需教师设立紧凑、多层次推进的问题。例如在“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章的学习中, 在给学生播放开国大典、设置视频情境后, 教师可以设置探究体验的问题: (1) 我们的新中国是经过什么革命才能成立的?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经济纲领和政治纲领是怎样的? (学生回顾第三章的内容) (3) 从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知道新中国成立时既有社会主义成分, 又有资本主义成分, 具有两重性,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 (4) 这个具有两重性的过渡社会是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相矛盾的, 所以要进行改造,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改造而不用暴力形式? (5) 和平改造是如何进行的?改造的时间为什么要提前?改造的对象是什么? (6) 通过对象看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什么特点?在这些层级性问题的引导下, 对答案的探索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进度发散。设置了这些问题后, 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不是简单地一问一答, 而是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 发表看法。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学生在讨论时搭便车的现象出现, 教师在讨论期间要进行监督引导。
在此探究体验阶段, 关键在于探索。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学生在这个探究阶段在做的过程中将教师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式引导及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逐步内化, 从而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为下一步交流分享体验做好准备, 真正做到“做”中“学”。
(三) 交流经验, 教师指导。
在承接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 这一环节中依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小组成员选一名代表上台总结阐述自己小组成员的观点,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台上小组的观点进行质疑、评价, 被提问小组可以进行反驳。在这个质疑与反驳的过程中, 学生会对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当然,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好调控, 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例如, 对于改造的时间为什么会提前, 大部分小组成员的观点都涵盖教材内容, 认为是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 改造时间提前成为必然和实现的可能性。但有一两个小组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 指出改造时间会改变, 中国是受到前苏联的影响, 用前苏联的工业化及成就证明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对毛泽东产生极大的影响, 使得毛泽东把改造时间提前。这些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本由教师进行传授, 现在由学生展示出来, 大家更容易接受。教师小组发言后对小组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 加深学生的认识。
(四) 整合反思, 内化践行。
学生经过上几个环节的体验, 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新经验。对于新经验, 学生应进行梳理整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种种不同的观点做出自己的思考, 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 从而澄清认识, 入心入脑地接受主流思想和科学原理。同时, 学生获得了新体验, 应将这些体验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 在学习了基础群众自治制度这个主题后, 可以布置学生深入中农村调查农村村民委员会建设, 了解农村基层民主状况。
总之,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概论》课中的运用, 实现了传统的灌输式向体验为重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把整理的经验转移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能力有所发展, 解决了《概论》课学以致用的难题。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去领悟知识, 再回归实践的教学模式。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及《概论》课的特点, 《概论》课教学引入体验式教学十分必要。《概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可设计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探究体验——交流经验, 教师指导——整合反思, 内化践行四个教学环节。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情境,学生主体
参考文献
[1]沈艳华, 任国升.试论体验式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4) :103-105.
[2]霍宏.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 (7) :183-184.
[3]胡尚峰, 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 2003, (11) :49-51.
[4]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63-64.
[5]冯达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