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难独立

2024-08-29

独立董事难独立(共8篇)

独立董事难独立 篇1

许多人把独立董事制度当成万灵丹, 认为引进独立董事就可以改善公司治理, 这似乎把独立董事捧得太高了。

公司治理可能是这几年最热门的管理话题, 其中引起最多话题的就是“独立董事”制度。

我曾先后在上海的复旦大学与北京的清华大学担任访问教授, 也因而有机会结交不少大陆民间企业负责人。每当他们知道我担任两家台湾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时, 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台湾的独立董事是不是跟大陆一样, 做做样子, 根本就独立不起来?我会半开玩笑地说:两岸毕竟具有同样的血缘背景, 常常是表里不一, 说一套做一套。

独立董事不是“万灵丹”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英美。在英美等国家, 个人股东占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不高, 法人投资者如投资银行、基金等股权比例较高, 这促使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以美国为例, 其上市公司的董事未必是公司的股东, 董事会通常由两种人组成, 一是在公司担任高管或者公司的大股东, 称之为内部董事;另一则是独立董事, 他们没有在公司任经营职位, 也没有公司股权或只有很少的股权, 这些人通常是其他大公司的高管, 也可能是学者或者其他社会贤达之士。至于不在公司担任经营工作、却拥有相当数量股权的董事 (例如巴菲特是可口可乐的大股东兼公司董事) 则可以成为外部董事, 但不能算是独立董事。

证监会在参考其他国家 (主要是英美) 对上市公司的规范后, 希望我国已经上市的公司能推动独立董事制度, 而新上市公司则一定要有两名独立董事。一般而言, 独立董事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没有担任公司营运职责;二不是公司的重要股东;三与公司或高级主管之间没有重大利益关系;四具有管理或财会相关的专业能力。

许多人认为, 符合上述条件的独立董事, 就能够以公正、客观、超然的立场维护股东的利益。问题是, 为什么独立董事就一定比其他股东更客观、公正、超然?就算独立董事的确比较客观公正, 他是否具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呢?引进独立董事之后, 企业绩效是否就比较好?

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都还没有人和实证研究可以给这三个问题肯定的答案。许多人把独立董事制度当成万灵丹, 认为引进独立董事就可以改善公司治理, 这似乎把独立董事捧得太高了。

需要独立的效能

独立董事若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真正的关键是董事要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与态度, 言人所不敢言, 言其所当言。

公司董事会需要的人是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专家, 而不是形式上独立的人。举例来说, 假定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兄弟, 且都在董事会, 很显然他们不符合独立董事的要求。但是身为弟弟的因为拥有公司一定股权, 又与兄长有熟稔与信任关系存在, 反而更能独立发言, 不会被兄长轻易地摆布。至于从外面引进的独立董事, 因为对公司业务不够清楚, 所以未必能有深入见解, 以及独立判断的专业能力。请问, 哪种人对公司经营比较有利呢?

在目前的制度下, 独立董事对任何公司决策会倾向于防弊而非兴利。换言之, 独立董事基于保护自己的立场, 会倾向于用负面的立场看问题, 而比较不会用积极正面的立场看问题。简单地说, 基于“多做多错, 不做不错”的考虑, 独立董事容易对公司重大案件保持比较保守的意见, 这种意见却可能阻碍公司长远发展。

有人会说, 这个制度的设计就是希望能让独立董事对经营者产生平衡作用, 但是, 这种平衡有必要吗?一个好的公司本来就应该有良好的风险评估, 难道独立董事会比公司内部的专业人士更有能力做好风险管控吗?

就独立董事设计的理想来看, 公司内部的财务风险管控人员, 因为最终还是受到公司最高决策者管理, 要其充分发挥独立的风险管控能力, 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2002年在美国发生举世震惊的安然弊案, 就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会计总监等人一起上下联手所引起的, 可以作为例证。

其实, 市场机制而非法律监控, 才是改善公司治理最重要的推手。

如果投资者很注重公司董事会的组成与运作, 公司自然会邀请才德兼备的名望之士担任董事。这些有分量、有名望的人士理应爱惜羽毛, 不容公司发生治理弊案, 并希望公司能经营得更好。所以, 要独立董事发生效能, 不在于有多少董事符合“独立”的形式要求, 而在于投资人与市场对公司的期待与要求。

独立董事怎么付费

公司从外部邀请才德兼备的名望之士担任独立董事, 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 怎样给独立董事付费?独立董事的待遇不能太低, 这不符身份, 也不能太好, 否则独立董事可能会为了优厚的报酬而失去独立性。

那么, 究竟独立董事的待遇多少才合理?

因为每家公司的规模、风险、声誉不同, 待遇当然有所不同。以2004年美国的前200大公司为例, 独立董事的平均待遇是年薪17.7万美元, 这可能包括现金或股票,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福利, 如保险、配车或秘书等。大致而言, 独立董事的报酬设计应该包括四部分:基本劳务报酬、声望风险报酬、绩效诱因报酬、其他相关因素。

基本劳务报酬很容易计算, 视独立董事执行业务的时间而定。以美国企业的经验来说, 在2001年, 独立董事一年大约要花150小时的时间, 其中包括60小时的会议时间, 但是, 由于安然、世通等弊案的发生, 独立董事的工作与责任已经大幅增加。2007年估计, 美国企业独立董事每年要花200到250小时, 包括80到90小时的会议时间。每家公司的背景条件不同, 对独立董事的期待也有所不同, 报酬自然也要有所不同。如果公司只是要独立董事担任花瓶工作, 当然就可能用比较低的报酬。但是, 就好像请模特吃饭, 花瓶的价格也有所不同, 这就是当事人的声望风险了。

虽然理想的独立董事应该具有一定的声望, 会爱惜羽毛, 会负责任, 希望公司经营绩效良好。以哈佛大学的知名教授波特担任台积电独立监察人为例, 我相信不论台积电付他多少待遇, 只要他答应了, 他一定会尽力做好这份工作。但是, 独立董事毕竟不是圣人, 如果没有一定的诱因, 他为公司尽力卖力必然有所局限。

美国的实证研究显示, 独立董事若拥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 对公司绩效的确有帮助。事实上, 大部分美国公司给独立董事的报酬包括股票。

但另一方面来说, 独立董事的待遇不能太好, 否则独立董事可能会为了优厚的报酬而失去独立性。就独立董事而言, 担任独立董事可以让他经营网络人脉, 也可以让他从其他董事或者经营者那学习到很多产业或者管理知识, 独立董事的资历也可能为他创造一些其他的机会或者利益, 因此, 说不定有些人会愿意自己掏腰包来担任特定公司的董事。

如果这样, 独立董事能有多独立呢?

现今独立董事还是个新名词, 它的社会地位和民间声望还未普遍建立起来, 很多企业也未必真正尊重此一职位, 只有真正建立起独立董事的权威性和价值感, 它的社会效益才会呈现。

独立董事如何“独立” 篇2

关键词:独立董事 独立性 激励与约束

0 引言

作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开展董事会改革的措施之一的独立董事制度,早在20世纪初期缘起于英美法系国家,表现为自1930年始美国证监会建议公众股份公司设立“非雇员董事”。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位、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依赖于独立董事能否积极履行其职责,基于客观公正立场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独立判断,发表独立意见,享有特别话语权。

1 角色扮演,独立董事的作用

除一般董事职权外,独立董事享有更多的话语权;正是话语权让独立董事通过发表相关意见发挥其监督制衡、决策支持和沟通联络的作用,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①监督角色。独立董事自诞生之初便承担着监督和约束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可以解决代理问题,减少经理人和股东的冲突,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另一方面可以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②决策支持。独立董事多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可以借助其话语权对公司治理经营的重大事项发表意见,减少失误。③沟通角色。独立董事往往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可以为公司与大众架起沟通的桥梁,加强公司与外部联系,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然而,自独立董事制度2001年在我国实施以来,对于其在上市公司中发挥的作用社会各界却褒贬不一,尽管85%的独立董事认为,公司聘请独立董事后,董事会更加规范(唐清泉等,2006)。2004年上海证券报关于独立董事的调查报告称,33.3%的独立董事从未投过弃权票或反对票;35%的独立董事从未发表过与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有分歧的独立意见;70~90%的独立董事从未使用或打算使用向董事会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等权利。相比中国联通公司的独立董事吴敬琏用诚信与勤勉维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很多独立董事并未发挥其应有作用。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和违规案例中可以发现,一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很少行使其职权。在违规行为发生时,独立董事为何频频“失语”,是怎样的因素成为制约其发挥作用的桎梏?

2 因素分析,制约独立董事的桎梏

2.1 独立董事的选任体制 在保持独立性前提下,独立董事才能坚持公正立场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不受大股东侵害。上市公司股权的高度集中,使独立董事的推举和任命无一不体现了大股东的意志。只要独立董事依附于大股东,就无法真正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已有的独立董事均由大股东推荐、或由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推荐,并采用简单的多数选举方式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这种选任方式,难以对大股东操纵董事会产生制约作用,独立董事必然处于不独立的地位。因此即使大股东发生违规行为,独立董事也往往选择遵从大股东意见或放任不管,甘愿充当“花瓶”。独立董事连公司的整体利益尚不能维护,何谈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2.2 独立董事的行权环境 在公司制度中,董事会的所有决议一般都是全体董事过半数以上通过,此种董事会决议制度并不能保证独立董事能有效行事。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2 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1/3的独立董事。可见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人数无法过半,对决议的表决结果往往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难以达到维护各方利益的效果。比例较低的独立董事很难发挥监督作用,特别是上市公司董事长与CEO 两职合一时,独立董事“人微言轻”,大股东牢牢控制董事会,独立董事更难以行权。因而独立董事要么放弃“用手投票”选择“失语”,要么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向公司提出辞职。此外,作为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即专门委员会并未在上市公司中完全建立,也使独立董事监督作用大打折扣。

2.3 激励和约束问题 独立董事大多拥有丰厚的主业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津贴并非其任职考虑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的独立董事市场并不完善,评价体制不健全。在声誉机制不健全、经济激励不奏效的条件下,赖以维持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是法律、道德和责任约束。但在法律上,对独立董事处罚缺乏明确细致的规定,道德和责任感因缺乏硬约束难以发挥实效。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不完善,致使独立董事缺乏行使其独立性职权的积极性,从而无法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3 超越困境,独立董事独立行权

在我国一股独大的背景下引进的独立董事制度,大股东为了应付证监会的规定进而扩大自己的声誉聘请有一定社会声望的人当公司的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不但起不了监督作用,反而成了摆设。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实现设计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是目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1 优化选任制度。独立董事享有真正的话语权,发挥监督和决策功能,关键在于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须从独立董事的选任制度开始规范。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灵魂和前提,构建一个有效运行的独立董事选拔机制,自源头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独立董事的选举由股东大会决定。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已经要求全部董事采用累积投票制进行投票抉择,此举为独立董事更好的发挥其应有作用、维护其话语权、积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发挥重要作用。独立董事也可以借此机会摆脱大股东控制,保持客观公正、充分行使话语权,以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影响上市公司的前景及未来。

3.2 改善行权环境。良好的行权环境是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改善独立董事行权环境,一是要逐步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已完成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国有股减持。二是在董事会中设置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并由独立董事任主任委员,负责处理公司财务、会计和审计等有关事项,对公司财务报告和经营活动进行独立评价,监督公司财务欺诈等行为。三是适当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在我国,1/3左右的独立董事比例使独立董事受制于控股股东。因此,有必要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以使其发挥群体效应。建议将独立董事的比例提高至50%左右,由此独立董事可以有足够的权利与大股东抗衡,保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规避违法行为。四是建立独立董事定期会议制度,敦促独立董事相互了解,减少不必要的分歧,起到共同监督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3.3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根据“经济人”假设,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上市公司期望独立董事积极工作并依法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就必须给与他们相应的报酬作为激励。同时,改变单一的激励方式,将独立董事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防止因过分独立而产生的“不作为”问题。同时,构建独立董事间接薪酬制度,成立与完善独立董事薪酬委员会,由该委员会根据独立董事的行权情况发放其薪酬,不仅可以使独立董事“独立”于上市公司,而且可以增加其独立性。健全独立董事人才市场体制、独立董事信息库及声誉机制,便于上市公司及社会公众了解独立董事的基本信息,加强独立董事的资格管理和社会监督;使得独立董事在行权过程中可以接受更加深入的监督和约束,从而保证其行权质量。此外,加强制度与法律约束,通过公司内部制度及法律规定明确独立董事的民事和刑事责任,明确规定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内容。在完善独立董事人才市场体制及声誉机制的同时,探索由中小股东根据独立董事的有关资料推举独立董事候选人机制,从而保证独立董事的客观独立性,使其真正成为全体股东利益的代表。

3.4 强化资格和后续培训。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备案前必须经过资格培训并取得独立董事资格证书,对自己的职责有全面和明确的认识,并结合独立董事履职中的问题展开后续培训,不断提高独立董事监督公司规范运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应起到的作用。

综上所述,独立董事制度自身的缺陷使之无法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行动中发挥其应有作用;构建一个有效运行的独立董事机制,才能确保独立董事“独立”的地位,更好的发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作用,实现独立董事制度在困境中的超越。

参考文献:

[1]王潇.浅析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角色及其角色扮演.《经营管理者》.2009.(11).

[2]刘军.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罗坤.话语权视角下的独立董事作用发挥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0).

[4]唐清泉,罗党论.设立独立董事的效果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问卷调查.中国工业经济.2006.(1).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尚难发挥作用 篇3

2001年8月16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在2003年6月30日之前, 董事会成员中至少应包括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 其中至少包括一名具有高级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专业人士为公司独立董事。那么, 我国为何要在这个时期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呢?究其原因, 与中国证券市场连续不断出现象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银广夏和蓝田股份等弄虚作假, 违法乱纪, 严重伤害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事件不无关系。这些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其一,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 “一股独大”的现象尤其突出;其二, 由于监管不力, 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部分经理层利用政府产权上的控制弱化形成了经理层对公司强有力的内部控制, 企业董事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等内部人实际上操纵着公司的重大决策, 时常进行关联交易并严重影响中小股东的利益。那么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真能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使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保护吗?笔者认为答案是不确定的, 即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在我国现阶段尚难发挥作用。

二、大股东与小股东的智猪博弈

张维迎教授在他的博弈论纳什均衡中介绍了一个案例——智猪博弈。猪圈里圈两头猪, 一头大猪, 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 另一头安装一个按扭, 控制着猪食的供应, 按一下按扭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 但谁按按扭谁就需要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 若大猪先到, 大猪吃到9个单位, 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 若同时到, 大猪吃7个单位, 小猪吃3个单位, 若小猪先到, 大猪吃6个单位, 小猪吃4个单位。在这个例子中, 我们注意到, 不论大猪选择“按”还是“等待”, 小猪的最优选择是“等待”。所以, 纳什均衡就是:大猪按, 小猪等待, 各得4个单位, 多劳者不多得。

我国的上市公司股东中亦有大股东和小股东, 大股东好比大猪, 小股东好比小猪, 大股东必须选择主动“作为”, 也就是说, 必须非常用心地关注公司的发展、监督公司的运营、干预和控制公司的行为。尽管这样是需要支付成本的, 但却是大股东的最优选择;小股东的最优选择则是被动的“不作为”, 既然他们的意志和利益不可能在董事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们也不可能改变和左右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那么, 他们就不会也不必非常用心地去关心公司, 也就无需为此支付成本。如果大股东们的利益与他们的利益趋于一致时, 他们选择“跟风”;如果大股东们的利益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时, 他们就选择“抛售”, 应该说这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安排。在这样的安排下, 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 都承担着相应的风险, 但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有时甚至要面对大股东和管理层的双重侵害, 因此需要特别的关照和保护, 这种环境下独立董事制应运而生。但是, 独立董事制真能如我们所预期, 保护好中小股东的利益吗?我们将从独立董事的选取这一问题对独立董事制的监督作用做进一步的分析。

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来看, 独立董事的产生不外乎三种情况:

1. 独立董事是受全体股东的委托而产生的。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其结果一定是占优势的大股东意志的又一次体现, 也就是说, 独立董事实际上还是一个大股东们选择的代理人, 这就从根本上使独立董事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从一般常理来讲, 财产的主人关心自己的财产、通过某种安排来保护自己的财产是所有者的一种权利, 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置自己的财产, 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能对自己的财产负责任的人来经营管理, 这是一个理性的结果。所以, 大股东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利益, 肯定是要通过董事会来行使“监护权”和其他相关权力的。这本身就是公司制为投资者提供的一种保护机制, 也是与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相一致的。如果没有外在的强制力, 大股东们就不可能有积极性去聘请一个或多个不代表自身利益的独立董事来限制自己的权力。事实上, 任何财产的主人都不可能主动去请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对自己的财产以及与财产有关的权力人来指手划脚、说三道四。如果存在着某种外在的强制力, 大股东们就一定会去寻找和聘请服从自己意志, 维护自身利益的独立董事, 这时, 独立董事制也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和摆设而不能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

2. 独立董事是受中小股东的委托而产生的。

他们有可能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 但因为“中小股东”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利益集团, 其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加之又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强制性法律规定, 因此, 独立董事似乎也不太可能是中小股东们委托的代理人。况且, 独立董事与中小股东间还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博弈, 即独立懂事的责任、义务与报酬取得的博弈。我们设想, 一个股东持有公司100%的股票而另一个股东持有公司5 0%的股票, 他们对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会有相同的积极性吗?根据独立懂事经济人的特点, 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我们又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 假设独立董事是没有剩余索取权或剩余索取权较少的董事, 其主要的职责是监督同样是作为代理人的内部董事, 扮演一个对所有投资者的财产负责监护的角色。由于独立懂事与企业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没有足够的剩余索取权当然也无需承担风险, 又何谈独立懂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认真负责地行使其“投票权”呢?有资料显示, 截至2000年底, 沪深股市约有0.5%的董事会设立了独立董事,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独立董事很少认真阅读上市公司的有关材料, 也很少按时参加董事会会议。这不仅仅是缺少足够精力和时间的问题, 更是一个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的问题。如果寄希望于独立董事依靠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来维持积极性和责任心的话, 尤于对一个即将饿死的乞丐说“偷盗不是君子之所为”, 那将是十分脆弱且不能持久的。更何况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多为知名学者、企业家等, 他们已有一份相对稳定且不匪的收入, 有一定的知名度, 他们又何须花时间、精力冒此风险。另一方面, 假设建立利益分配、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应制度、责权利相匹配的制度, 即依靠薪酬制度来建立起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 又将如何呢?其结果是独立董事将被大股东和其他内部人“收买”并与之“共谋”。

3. 独立董事是按照某种法律规定接受政府的委托而产生的。

理论而言是可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来保护公司利益、保护全体投资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 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主管部门 (如体改委、证券监管机构等) 来完成, 又何须在每个上市公司派驻一个常驻代表呢?换言之, 如果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主管部门失去作用, 一个派驻的代表又能有多大的作用呢?

综上所述, 由谁来引入独立董事制、由谁来选择和聘请独立董事, 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种制度的利益取向和目标倾斜, 使得独立董事既不可能真正代表和维护中小投资人的利益, 也不可能代表和维护全体投资人的利益, 只能是也必定是要么代表和维护大股东或者管理层的利益, 要么谁的利益都代表和维护不了。

三、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独立懂事制

根据上述的分析, 现阶段在我国建立独立懂事制尚不成熟, 那么我们又是否可以主观的认为:我国不必实行独立懂事制呢?答案仍是否定的。我们看到, 1990年对美国100个董事会的调查发现, 外来董事与内部董事的比例达到3:1的董事会已由1980年的20个上升到1990年的51个;1993年的调查显示, 有14个董事会只有1名内部董事。另据了解,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董事会15名成员中, 有11名独立董事。既然独立懂事制在美国如此深入人心, 必然有其独特作用,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走自己的路, 国外的经验虽不可以“借用”, 但可以“借鉴”。

1. 加快我国的股权制度改革。

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是建立在股权革命的基础上, 股权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结构。由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都非常分散, 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 因而上市公司的意志往往是众多股东的“合意”, 又由于股权全部是可以流通的, 容易变现且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 因而很少有长期不变的稳定持股者, 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都以利润为导向来调整持股结构, 可以形成市场化的社会评价机制和“用脚投票”与“用手投票”相结合的股权制衡机制。在我国, 上市公司中66%的股票是不流动的, 53%的股票为国有股, 在国有股基本处于行政支配并且没有一个既定的市场目标和盈利目标的情况下, 独立董事究竟如何应对如此强大的行政力量和行政机制呢?国有股减持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思路和选择, 只有当国有资产从相当一部分经济领域退出, 独立董事制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独立董事制度法律化, 赋予独立董事相应权限。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出台相关的条例及具体实施办法, 同时对《公司法》、《证券法》做出修改, 增加有关独立董事的条款, 将独立董事的作用、责任、义务、任职资格、选聘程序及其同监事会的关系补充到《公司法》、《证券法》中, 作为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依据。其中独立董事的权限应该包括: (1) 监督权即对董事会及其成员和经营者进行监督, 并要以适当方式发表评价结果; (2) 审核权即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关联交易、预算决算等进行审查。

3. 妥善处理与监事会的关系。

国外的独立董事制度是建立在一元制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之, 由于没有监事会, 因而独立董事在很大程度上履行了二元制下的监事会的功能, 而我国的公司治理实行的是二元体制, 独立董事的功能与监事会的功能有着许多交叉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更应在法律上和实践中协调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 将独立董事的权限限定于《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范围内, 这样就可避免独立懂事与监事会发生职权冲突的问题。

4. 建立独立董事报酬及发放办法。

由于独立董事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应该给予独立董事相应的报酬;其次, 独立董事领取了报酬, 也就承担了责任, 他们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压力必定增加;再次, 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有资格担任独立董事的人都是高级人才, 只有有吸引力的报酬, 才能吸引到一流的人才来担任独立董事, 才能起到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那么独立懂事的报酬应采用何种形式、如何发放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独立懂事报酬的形式可分为薪金、会议费、期权、福利等多种形式, 报酬的发放也可采用现金和股票支付, 但应少给现金, 多给股票, 以使独立董事的报酬和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 (经营业绩) 挂起钩来。另独立董事直接从上市公司获得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独立性, 建议设立一个组织机构, 统一收发独立董事的报酬, 每个上市公司依照一定标准向这个组织机构缴纳独立董事的报酬, 然后再由这个组织机构向独立董事发放。

摘要:能否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制来解决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从理论上讲是行不通的:若利益无相关会导致权责缺失;若利益相关会导致独立性缺失。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以及国有股为控股股东的上市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 决不是一个独立董事制所能解决的。中国企业改革的成功还有赖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有赖于中国宏观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

关键词:独立董事,股东,委托代理,股权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和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 1996 (9)

[2]张维迎:搏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01

[3]顾海兵:中国统计.2001年第8期, 给独立董事制泼三盆冷水》

[4]刘中文:经济纵横.2001年第九期,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5]胡建斌:资本市场杂志.2001年第7期, 独立董事制度的障碍》

[6]刘俊海: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年第3期, 论独立董事制度的几个相关法律问题

独立董事难独立 篇4

关于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相关议案的独立意见

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我们作为河北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的独立董事,现对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的《关于股东回报规划事宜的论证报告》和《河北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12年—2014年)股东回报规划》进行了认真审查,基于独立判断,发表如下独立意见:

我们认为,公司在综合考虑公司所处行业特征、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目前及未来盈利规模、现金流量状况、发展所处阶段、项目投资资金需求、债权融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制订连续、稳定、科学的股东回报机制与规划,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我们同意公司董事会制订的《关于股东回报规划事宜的论证报告》和《河北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12年—2014年)股东回报规划》,同意将《河北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12年—2014年)股东回报规划》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独立经营水果超市,想赚钱有点难 篇5

单体店费用大 赚钱不多

天津市和平区某水果超市的刘先生开店有两年了, 因为当初对水果供销比较了解, 夫妻俩才开了这家水果店。尽管他的店面不大, 但是经营起来却不轻松。“大家都觉得是小本经营, 其实成本特别高。”卖了两年多的水果, 究竟能挣多少钱呢?刘先生算了一笔账:“我租的这个门市有40平方米, 每年的房租是28000元, 一个月平均就要2333元。因为是门市房, 所以电价和水价都高出民用标准, 我一个月下来电费就是300多元。房租、电费、水费、工商、地税、国税、卫生费, 每个月我光交这些费用就要4000多元。”他说自己头一年一直在赔钱。

单体店进货价 高于连锁店三成

在距离该店不远的一家某连锁水果超市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其金牌店长王小姐告诉记者, “我们有稳定的货源供应, 而最大优势还在于我们的品牌。”王店长介绍说, 由于有了统一的品牌, 很多团体客户都会向他们批量订购水果, 这个优势是那些单体水果店无法比拟的。“虽然我们也有房租、水、电和各种税费等成本, 但我们有相对较低的进货价格, 相对齐全的水果品种, 这些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消费者, 有更大的利润。”

记者了解到, 一些整车水果刚运到天津时, 连锁水果店可以直接将这些水果包下来。“很多人都觉得他们之所以便宜可能是由产地直接进的货, 其实不是, 全都是在本地进的。只不过进货环节少。”业内人士分析说, 以砂糖橘为例, 单体店一般进货价格是每市斤4.3—4.7元, 售价为每市斤5元, 而连锁店的进货价仅为每市斤2.8元左右, 售价在每市斤3.3元左右。连锁店的一个店面比同等规模的单体店利润高出约一倍。

专家提示

独立董事难独立 篇6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国内高校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 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由于生源质量和社会认同度等方面较普通高校多处于劣势, 独立学院这一新兴办学实体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显突出。对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 以期寻找帮助毕业生摆脱就业困境的突破口。从2014年10月至11月, 毕业班辅导员和导师通过电话采访、深入宿舍课堂等方式, 对机械与车辆学院2015届毕业生全体开展了问卷调查, 并对其中20名学生 (每班随机抽取1名) 进行了一对一约谈。

本文将对调研中发现的普适性问题展开分析, 初探独立学院“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独立学院相关特征分析

1. 学校层面。

(1) 办学能力。独立学院在办学条件上往往不逊色于普通高校, 因为它们一般都有母体高校成熟的办学模式做支撑, 且有着充足的办学经费和饱满的办学热情;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也更具灵活性, 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 由于独立学院入学门槛较低, 生源总体质量不高, 在师资方面, 由于优质教师更倾向于公办高校, 使得办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2) 社会认知度。我国最早创建的独立学院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从1999年首次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发展至今不过十余年[1], 较传承久远的普通高校, 独立学院作为新生事物品牌形象还未完全树立起来, 被认知程度有限, 受接受程度更有限。因此, 独立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在办学质量和声誉上也与普通本科高校存在较大差距。

2. 学生层面。

(1) 家庭背景。相比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独立学院的学费更昂贵, 这间接要求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其家庭需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这也是独立学院的一个重要特点[2]。如此的家庭背景对大学的成长过程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 正面影响表现为:处于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中, 他们在成长的多个阶段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 具备了更广的知识面, 对大学阶段的发展起点高;负面影响则源于从小受长辈宠溺,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至中学阶段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较差, 学习恒心和毅力不足, 生活上盲目攀比、沉迷网络等不良习惯也普遍存在。 (2) 学生素质。相较公办高校, 独立学院学生的智商情商、思想活跃程度、个人特长及发展潜力等, 并不逊色于公办普通高校。在良好的家庭条件下, 独立学院的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影响也不尽相同, 但大多表现出见识广、主意多、思维活跃的特点, 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也较深。许多学生从小还受过特长教育, 在文体、书画、社交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能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及社团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能。这些素质是独立学院学生未来发展的特殊资本。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 部分用人单位存在偏见。

独立学院介于一、二本高校与专科院校之间, 其地位和作用在国内高等院校之林似乎颇显尴尬。由于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和意义认识模糊, 且受传统思想束缚, 部分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产生了疑虑, 认为只有公办院校才是正规的, 更有甚者偏激地认为独立学院是借办学之名行敛财之实。对独立学院的怀疑态度自然会延伸为对其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偏见, 认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一定不如公办高校。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就业歧视较大地阻碍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求职道路, 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无异于雪上加霜。

2. 毕业生专业素质尚待提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大众教育”, 高校生源在质量上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韧性与公办高校的学生存在差距, 这种差异性在进入大学之前往往已客观存在, 加之对三本院校的认同感或对专业的认同感较低, 多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 忽视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根据《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2013年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质量跟踪调查报告》, 用人单位反馈给学校的首要意见是“相关专业知识较缺乏, 期待进一步学习提高”。可见, 对专业素质水平的社会认可度是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竞争力的最主要原因。

3. 毕业生就业观存在误区。

据《谈话总结》,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集中在就业薪酬、就业单位及就业地三方面存在着误区。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往往自身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缴纳学费较高, 从“付出”与“回报”对等的角度出发, 独立学院学生对工作收入的期望值一般较高[3]。在就业单位方面, 毕业生大都希望找到稳定、高薪的工作, 或是受到家庭观念的影响, 认为只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才是成功的摇篮, 而这些“热点”单位往往对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有众多高校精英参与的岗位角逐中, 独立学院毕业生胜出的成功率并不高。在就业地的选择上, 大部分学生把一线城市作为工作的首选城市, 越是大城市、发达地区, 人才就越密集, 竞争也越激烈, 更加剧了就业的困难程度[4]。以《谈话总结》为例, 将广州、深圳、珠海作为首选择业地的占到总数的55.76%。

4. 毕业生就业紧迫感不强。

通过与毕业生进行就业谈话了解, 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方面积极性不高, 少数毕业生甚至无动于衷。究其原因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认为毕业和工作为时尚早, 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认识;二是在求职道路上遇阻后浅尝辄止, 如很多公司的招聘以立刻就职为条件, 受挫多次后, 以大四学习压力大、应以学业为重为由逃避就业问题;三是部分学生仍未达到必要要求学分, 因担心影响毕业一心扎在重修课程里, 不积极参与求职。

5. 就业辅导工作缺乏针对性。

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是高校常规教育的组成内容, 大部分院校也都相应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但是, 在执行中效果却并不理想。有学生反馈“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用处不大, 还不如多参加几场招聘会面试”。由于职业教育课程缺乏强制力且难以考核, 逃课敷衍现象普遍。就业辅导不能贴近毕业生的需求、反映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 这是独立院校甚至大部分高校所面临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机械与车辆学院展开了专门调研, 结果显示:毕业生最需要的是就业推荐、求职技巧和培训等实用性的就业辅导。针对这些内容开展专题宣讲, 可有效将就业辅导从“要我学习”转变未“我要学习”。

四、针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的建议

1. 突出办学特色, 培养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起步较晚, 想要持续发展必须确立独有的办学定位, 彰显自身特色、深化独立学院的品牌的内涵建设。如主打“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使学生兼具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 将“理论水平比二本差, 动手能力比高职差”的社会观念扭转为“理论水平比高职强, 动手能力比二本强”的办学特色。只有综合了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优势, 才能使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畅销人才市场。

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职业选择是否合适, 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如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能在所学领域就业, 不得不从事一些并不需要多少专业技能的工作, 究其缘由是对当前的形势认识不清, 好高骛远、一日三变, 最终随波逐流。所以毕业生在择业时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认清形势, 把握机遇、理性选择。根据个人的爱好、特长、能力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找准自己对职业的定位。

3. 提高毕业生专业素质。

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胜任专业岗位的必要条件, 故毕业生专业素质的优劣, 决定了就业率的高低。故应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 (1) 理论知识能力是谋求工作的前提, 首要应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课和选修课。 (2) 实践能力是赢得用人单位青睐的必要砝码, 应适当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或志愿者活动, 因为在同等条件下, 参加过这些实践的毕业生被认为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性。 (3) 人际交往能力是求职必备的关键素质。面试是绝大多数招聘的必须环节, 是展示个人素质的最直接平台, 人际交往能力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此, 在大学生活中就应培养积极的心态, 注意社交礼仪, 敢于主动接触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关心他人, 通过实践掌握人际交往中的方法与技巧。

4. 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

针对就业指导实际效果不良的问题, 建议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 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从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就业指导内容应贴近毕业生需求、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 侧重求职礼仪、面试技巧、心理调节, 提高学生就业信心与就业心态的指导, 通过对比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 弱项专攻, 以取得实效。

在就业压力下,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自主创业当作他们步入社会的另一途经。《谈话总结》调研显示, 有6.77%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这个绝对量不高但占比逐年走高的群体应该得到必要的关注。然而, 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很低, 即便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也不超过5%[5],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及创业之初提供的培训和政策支持更显重要, 而这也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予完善的重难点课题。只有不断建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才能系统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承担起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使命。

五、结语

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全面提高学院教学质量, 突出办学特色, 加强宣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提升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完善就业平台和指导服务工作, 对于确保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着重要作用。

摘要:通过分析独立学院的特点, 基于就业调研资料, 揭示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并针对性普适性问题提出建议, 以有效改进就业辅导工作, 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独立董事难独立 篇7

一、性别歧视的界定

1979年联合国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认为, 所谓“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所作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 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 (无论婚否) 在男女平等基础上, 认识、享有或行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二、性别歧视的表现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率低。通过统计表现, 在各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协议的一次性签订率中, 女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明显低于男性。

2、就业领域相对男生来说比较狭隘。

在传统观念的作用下, 虽然有受过高等教育, 从理论上来说女生可以从事和男生一样的工作, 但在人们的观念上还是认为女生适合做文职类比较安稳的, 技术含量低, 简单重复性质的工作。

3、薪酬福利明显低于同等条件的男生, 这是极为不合理的。

2000年, 中国女性受教育年数已经达到男性的90%左右, 而在绝大多数行业, 女性工资收入通常都不到男性的70%。

4、女生的发展机会比较少。

女生在劳动年龄内要面临生育, 并且会有长时间的休假, 之后会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家庭上, 所以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去培养女生, 觉得培养女生的成本相对男生来说比较高。

三、原因探析

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经济的、社会的、传统观念的, 还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本文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 二是独立院校这座大山的阻碍, 三是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我国“男主外, 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男尊女卑”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社会性别暴露出传统文化观念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念意识的滞后影响;传媒中的陈规性别角色定型, 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 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 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 认为女孩没有多大的挖掘潜力。同时, 由于女大学生自身生理特征, 增加了雇用单位的经营成本, 企业要降低成本自然就会减少对女性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企业对女大学生的统计性成见及“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观念, 用人单位经常会把雇佣女大学生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夸大, 忽视了女大学生在工作中的诸多优势。

其次, 从女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来看。女大学生自身较高的就业期望值, 尤其是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前, 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并有着较低的创业意识, 注重的是稳重, 在就业态度上缺乏主动性, 消极被动地依赖父母, 等待用人单位的录用。加之对传统的“男主外, 女主内”的角色的认同, 导致了女生创业意识的低下, 错过了就业良机。这些都是造成自身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同时, 女性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弱势。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大学生, 传统的社会分工机制深深地体现着男性的生理优势, 许多工作至今仍具有浓重的体力色彩, 女性处于这种性别分工的便于地带上。在心理上, 女性一般承受能力较差, 情绪波动大;在性格上, 独立性差, 意志力不坚强。此外, 女大学生将来也面临着结婚生子的现实问题, 用人单位担心女性在结婚时还要有分房压力, 在今后的怀孕、生产、带孩子期间中断正常的工作。为此, 这些用人单位“宁要庸男, 不要才女”。

最后, 对独立院校教育认识上的偏见。虽然国家对独立院校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强, 但是, 人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和认识独立院校教育为何物, 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没有树立职业教育的理念, 社会并没有给予它应有的社会地位。通过问卷调查, 当问到为什么选择读独立院校时。60.5%的学生回答是因为没有考上普通高等院校, 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26%的学生说因为学费比普通高等高效的低而选择独立院校的, 而且只有13.5%的学生因为学技术而选择独立院校的。显而易见, 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不清楚独立院校自己的特色, 不了解所学的专业。

同时, 竞争压力大, 就业环境差。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线毕业生人数明显增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需求的使人有限并且竞争异常激烈, 绝大多数大学生要进行企业工作。在就业竞争中, 独立院校的大学生与普通院校大学生、农民工、城市下岗职工等其他的就业者比较有一定的就业竞争优势。但是, 目前由于主观因素的制约, 独立院校的大学生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另外, 企业在招聘时条件越来越苛刻, 即使在大学校园内的招聘会, 要求求职这个具有2-3年的工作经验也是常见的事情。

四、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首先, 我们要认清楚一个现实, 就业是一门学问, 要知识化, 专业化和职业化, 不能当成一种简单程序化的事务。目前, 不少独立院校的就业指导缺乏规范化的指导, 缺师资, 缺教材等, 就业指导仍然摆脱不掉“择业指导”模式的困境, 仍定位于学生毕业前的指导, 没有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培养规划中, 只是向毕业生宣讲就业政策发布招聘信息等的季节性工作。有的独立院校读只有在三、四年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且上课的内容陈旧, 信息量颇少, 与如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所面临的问题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 学生素质也是独立院校狠抓, 强抓的重点, 唯有这样, 学生们才能在一片片职场的厮杀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 女大学生尤其要摆正自身的姿势, 正确认识自我,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能认真地认识自我, 还要能巧妙地把个人的爱好, 兴趣, 优势与就业政策, 用人单位的要求等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达到双赢的局面岂不是更好。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 女生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就得必须认识到, 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 从实际出发, 塑造自己。

最后, 还得克服自身心理问题, 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 对临近毕业面对职场选择的女大学生来说摆正态度尤为重要, 正确的面对外界给予自身的压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才可成大器, 困难并不可怕, 难能可贵的是你挑战困难的勇气, 从就业角度出发, 女大学生应该克服自卑, 依赖和怯懦的心理, 勇往直前, 完成一次人生的完美蜕变!

参考文献

[1]朱镜德.现阶段中国妇女就业方面的差别待遇问题研究[J].妇女研究丛, 2005 (5) .

[2]史玉红, 刘振霞.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5 (06) .

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篇8

关键词: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性

国企改革引入公司制, 解决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从理论上讲,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比较完善的, 是现代企业较为理想的组织形式。但实践中, 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突出, “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比较严重, 这使得许多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则成为大股东侵占公司利益的工具, 他们滥用职权为己谋利, 肆意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而监事会又形同虚设,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上述情况, 独立董事制度被引入了公司治理结构中。

一、独立董事历史及现状

独立董事制度来自于西方, 在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公司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独立董事的监管与制衡机制已被西方企业确立为一个良好的法人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中的人数成为判断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治理机制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志。独立董事最早出现在美国, 1940年美国颁布了《投资公司法》, 其中做出明确规定:投资公司的董事会中至少要有40%成员独立于投资公司、投资顾问和承销商之外。投资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目的, 主要是为防止投资公司董事被控股股东及管理层所控制从而背离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独立董事制度被广泛推行。

1999年3月, 我国经贸委、证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中, 要求境外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证监会在2001年8月16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已经步入实施阶段。该指导意见指出:各境内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 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 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 (会计专业人士是指具有高级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士) 。在2002年6月30日前, 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2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日前, 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而2002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推行独立董事制度是世界各国经历了长期的有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及实践后所获得的共识, 是完善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内容。独立董事制度对于改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我国经济的成功转轨、公司的规范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 独立董事制度能否真正的发挥作用, 取决于独立董事是否真正做到了独立。

二、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因素分析

(一) 法律制度不健全影响独立性。

我国现有的《公司法》和《证券法》都没有关于独立董事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关于在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文件也是指导性的, 因而很难从法律上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已推行了独立董事制度, 但从运行的情况看, 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可依。尽管《指导意见》中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及产生办法作了相应的规定, 但还有待于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制度化, 给独立董事制度以充分的保障。

(二) “一股独大”现象影响独立性。

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份占了近64%, 上市公司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比重过大, 中小股东地位薄弱, 使得董事会成为大股东委派的董事会, 造成了董事会结构不合理和公司治理制衡功能的失效, 缺乏多元股权制衡。这致使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发生不正常的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等。“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是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 损害国家、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 导致管理腐败的温床, 也是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障碍。

(三) 职能设计不合理影响独立性。

我国由于受德国和日本公司机构设置模式的影响, 公司内部存在一个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常设机构———监事会, 在这种基础上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决定了独立董事的尴尬。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能重叠使得在实际运作中,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检查公司财务, 监督董事、经理行为时, 都没有相关的具体制度来保证监管力度。而且他们会互相推诿, 使得监督绩效大打折扣。他们很容易认为公司的工作会由其他部门和人员在管理和监督, 当出了问题时, 独立董事可以说是监事会的责任, 而监事会又可以把责任推给独立董事, 最终导致双方都没有胜任自己的工作。

(四) 自我评价影响独立性。

目前, 我国的独立董事从年龄、管理经验和综合素质方面来看, 不完全具备任职的资格, 大多是公司上层请来的关系董事, 并不能真正行使其应尽的责任。证监会也没有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做出硬性的规定, 以至我国独立董事的人才现状不合理。由于主客观双方面的影响, 使得独立董事并不能真正地做到独立。

从管理经验方面来看, 我国目前大部分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都集中在经济、管理、会计、理工和金融方面, 而职业都集中在教育、经理和财务顾问方面, 大都缺乏参与经营管理的经验。他们不能熟悉管理运作和决策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他们能做到公正地去监督公司管理层的工作, 但由于他们自身素质的原因, 很难使他们的监督变得有效。

从年龄上看, 为了解决经验不足的问题, 上市公司往往聘任年龄偏大的独立董事。而目前独立董事大多属于兼职工作, 很少有专职的独立董事,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怀疑那些老董事的精力问题了。目前,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教授、老经济学家都兼任一些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有的竟然已年过六七旬, 他们虽然曾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但现今社会飞速发展, 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的应变能力担忧。

(五) 报酬与激励机制不合理影响独立性。

独立董事从聘任单位获取报酬, 在这种制约情况下, 会使他们产生“拿人钱财, 替人办事”的心理或者由于担心自己报酬的实现, 而小心翼翼, 处处迁就公司管理层的错误, 从而最终受制于人, 成了所谓的“花瓶董事”。

此外, 独立董事的奖励机制不明确, 使得努力工作的人没有得到奖励, 而失职的独立董事也不会承担应有的责任。此种情况必定会挫伤独立董事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利益的驱动下, 逐步丧失独立性。

三、确保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对策建议

(一) 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首先, 结合《公司法》的修改, 将独立董事的作用、责任、义务、任职资格、选聘程序及其同监事会的关系补充到《公司法》相关章节中, 给予独立董事相应的法律地位, 并作为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依据。独立出关于独立董事的法律规定, 建立起一套独立董事法, 使独立董事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法可依, 这是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根本保证。其次, 细化和完善《指导意见》, 增强可操作性。明确独立董事应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评价业绩的标准, 提名、选举和更换时应该以何种表决方式通过等, 并使权责一致。使独立董事有清晰的工作目标、相应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绩效的监督机制。也使法律和规章制度更能切合实际, 更具有可操作性。例如, 在相关立法中删除独立董事“维护公司整体利益”的宗旨, 明确独立董事的作用为“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 明确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责。

由于同时赋予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某些监督职权 (如公司财务状况的检查权) , 致使二者职权交叉, 使双方都有搭便车的心理, 导致独立董事与监事会都不能真正尽职。为此, 应明确对独力董事的职权作出界定: (1) 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提高董事会决策的公正性; (2) 在内部董事和经理人员的薪酬、董事的提名、自我交易和关联交易等问题上享有决定权, 并有权检查、约束内部人的职权行为并评价其业绩; (3) 就公司财务信息的审核和控制方面与监事会进行协作。

监事会的组成和职能更应当细化: (1) 公司财务的全面监督, 并享有相关的调查权、询问权、召集股东大会权等; (2) 从整个公司的利益出发, 监督董事、经理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行为是否合法妥当; (3) 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 比如赋予其外聘会计师权力、增设外部监事等。这样能使独立董事的职权独立出来, 成为其真正独立的前提。

(三) 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市场。

现阶段,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时间很短, 企业家和经理人才市场稀缺。而独立董事制度也是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专门的独立董事人才市场供人才流通和上市公司进行人才的选择。这种机制下, 独立董事人才没有专门的选拔与培训, 不具备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因此, 应该尽快建立起独立董事的人才机构, 成立一个类似于注册会计师协会一样的独立董事协会。在选拔人员时要经过法学、财务、会计、管理等各项考试, 考试通过者方可成为独立董事协会的会员。再参加一定时间的企业经营管理后, 才具有去应聘独立董事职务的资格, 非独立董事协会会员不可以担任独立董事职务, 所有聘任的独立董事都来自正规的独立董事事务所。这样会使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证, 而且经过层层选拔, 也使得选出的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四) 完善报酬与激励机制。

应改变独立董事从受聘公司取得报酬的情况, 在公司外部建立独立于公司和独立董事事务所的监督机构, 设立一项专门的基金, 基金的来源则是定期向公司收取费用, 再由外部机构评价独立董事的业绩后, 按照他们完成工作的情况, 在基本的工资基础上, 采用等级加薪制, 并设立一定的鼓励性的年度奖金, 表彰那些有突出表现的独立董事。

同时, 也要健全激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独立董事, 要在报纸、杂志等媒介上公开表扬, 树立榜样效应, 激励其他的独立董事努力工作。对于不尽职的独立董事要进行公开批评, 情况严重者要给予停业、吊销执照, 甚至对其进行民事与刑事的处罚。

四、结语

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制衡大股东, 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虽然独立董事制度不可能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问题, 但我们仍然应该发挥独立董事制度的积极作用, 加强法制建设和完善各项制度。总之, 只有实现股权多元化, 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独立董事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真正做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2]卢春泉, 吴学军.“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董事制度”, 《中国证券报》.

[3]殷少平.“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中国证券报》.

[4]刘中文.“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经济纵横》.

上一篇:安全分析方法下一篇:有氧健身操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