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元素

2024-10-19

闽南传统元素(精选8篇)

闽南传统元素 篇1

摘要: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 给人类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使科技成果和文化艺术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同时也要寻求地域传统的当代延续, 既包含时代精神, 又保持和继承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强调文化的多元与整合,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景观必然朝着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本设计在表达其时代性与生态性的同时也融入了闽南文化元素, 表达了设计对地方优秀民俗文化的尊重。

关键词:全球化,闽南传统元素,生态,滨水,景观设计

1 项目区位及概况

基地位于同安区政府南侧、福厦路北侧, 东临东西溪, 西临体育馆、健益发展、雅丽幼儿园、第二实小, 南临商会大厦, 北接喷泉广场, 其周边均规划为行政、科教、居住等用地。交通便捷, 可见度高, 区位条件优越, 基地平坦, 用地面积16.4公顷 (见图1) 。

2 分析同安的“母亲河”———东西溪东西溪是同安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要素, 在城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当今同安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对东西溪的整治利用成为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 研究和探讨东西溪的建设, 对文化公园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

3 解读“三大文化”

3.1 传统民俗文化。

同安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 两晋时期开始设县, 是一个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历史积淀, 也是闽南文化的代表之一, 传统文化内容相当丰厚, 其中戏曲、舞蹈、音乐、建筑、剪纸、雕塑、刺绣的等民间艺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设计采用传统元素的抽象符号与几何化的现代材料合成的建筑小品, 表现出环境的归属感与地域性。

3.2 绿色生态文化。

绿色生态文化是大文化, 也是全球热于讨论环境文化。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与最小的环境破坏的设计形式多称为生态设计。将生态理念通过设计来解决基地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因此我们把大自然生态利益的文化称为“绿色生态文化”, 也是本设计中的一大文化之一。

3.3 环境美学文化。

现代环境美学文化是人类生境与后现代主义美学理论的结晶, 对调节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审美能力, 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环境建设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现代主义美学风格是将客观物象分解、重构、简化和抽象化, 隐喻着反对权威追求平等、倡导自由、亲近大众和关心社会等抽象特质, 同时也我们政府所要建设和谐社会的路线是相一致的, 并将现代环境美学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相结合。

4 确定主题民族性、时代性和生态性相融

全球化背景下的“设计原点”

民族性:在国际化设计风格的大潮中, 寻回民族身份的认同感。

时代性: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的产物, 其应反应所处的时代文化和社会背景。

生态性:是全球环境设计的趋向, 是关系到人居环境的健康问题。

“设计原点”:本来是数学里面的一个基本概念, 后发展成地理坐标概念。不少城市把这个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中, 确定自己的“城市原点”, 在这里我们将其定义为在全球化、一体化所带来了设计趋同化的背景下, 让设计回归到本原的定义。

5 设计定位

以文化中心为核心广场, 以公园绿地为主体, 将传统民俗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和环境美学文化等三大文化叠加融合, 利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与手法, 创造一个集文化欣赏、科普娱乐、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具有民族性、生态性和世界性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城市客厅。

6 设计理念

6.1 借鉴后现代主义美学法则, 采用简洁、几何的布局结构, 现代的新材料, 凸显其时代性。

6.2 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 重点要寻求地域传统的当代延续, 既包含时代精神, 又保持和继承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 创造基于地域民俗的文化公园。

6.3 各功能分区紧凑、明确, 最大可能地保证公园的整体完整性, 力求设计内容的丰富与多样化, 空间的共享与独立性;满足人们对空间的多元化需求。

6.4 细部处理上, 利用地方性材料和乡土树种以现代的环境美学和造型艺术相结合, 体现空间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7 总体布局结构

根据公园及其周边社区现况, 基于以上述中的设计理念进行总结。布局将公园分为一心、一轴、一带、四区的功能结构, 分别是文化中心广场、现代艺术园、“同心园”区、活动棕榈大道、滨水景观带、儿童文化天地、密林生态区。

7.1 文化中心广场。

文化广场以影剧院、图书馆和科技馆等三大建筑所围合的集散空间广场, 广场铺装以福建石材和闽南特色红砖镶嵌而成, 融入具有闽南特色文化的抽象符号, 增强广场的归属感和地域性。大型的雕塑凸显了广场主题性, 广场的树阵即隔离空间又提供休憩场地。广场入口处的建筑小品“文化之门”, 采用花岗岩与传统符号结合而成, 形成了简洁现代的入口形象。

7.2 现代艺术园。

该园中园是利用几何构成美学与现代雕塑艺术相结合, 矩形的绿篱高低错落相互穿插创造丰富的宜人空间, 道路直线交叉便捷、现代, 同时也寓意着一个永恒的数学定律, 即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架空的栈桥改变了人的正常视点, 丰富了空间体验, 雕塑成了为了每个微空中的视觉趣点。三角形喷泉便是该园的空间核心景观。

7.3“同心圆”。

作为同安人的心理体验、感应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回归的场所, 本区块利用规则植物形式和几何的平面铺装以及简洁的艺术小品与同安闽南特色元素符号的碰撞与融合, 创造一个即是现代景观又有浓厚的地域传统文化气息的另一园中园。

7.4 棕榈大道。

棕榈大道是一条连接滨水景观带的主要景观大道, 也是公园主要的集散休憩场所之一。大道两侧共有四排形状优美的棕榈树阵, 使大道更为壮观而有气势。整排的灯柱和直线形的地灯让大道的夜景变得更加美丽, 长条形的喷水池是双溪水的延伸, 为大道增添了气氛和景观。大道的东侧有一休憩廊, 作为逗留、休憩、服务之用。铺装上采用花岗岩作为主调, 同时点缀传统元素符号于其间, 使大道多份亲和力。

7.5 滨水景观带。

当今, 水已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资源, 如何保护和利用双溪这一宝贵水资源也是本次设计的重要内容。滨水娱乐区是利用堤岸内移, 将滨水引入的一个亲水区, 让人们体验双溪所带来的更多乐趣。该区水域部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 并用木栈道和护栏杆加以围合, 栈道外围为东西溪。由于现状高差存在, 故采取台梯, 逐渐亲近水区, 体验水带来的乐趣。水体上方的观景平台是棕榈大道的延伸, 是观景点也是景观点, 区内还布置了满足现代人休闲生活的滨水吧屋。

7.6 儿童文化天地。

儿童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 肩负着建设和发展国家的重任, 从小打好科学基础是首要任务。大部分里孩子正处于一种应试教育的环境中, 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中, 我们必须要融入一定量的科普教育的分量, 培养他们的环境观念, 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鼓励他们动手去做, 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位于雅丽幼儿园和第二实验小学东侧, 空间场地相对独立、围合并与城市密林相接的空间, 是一处用于儿童科普、启智玩乐的儿童天地。

7.7 密林生态区。

城市密林能够调节气候、符合审美需要、涵养水源、净化空气, 还是人运动休闲场所以及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教育基地。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自然、享受自然的新理念, 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绿色文明”。城市密林设计旨在把大自然密林生态形式引入城市, 发挥其生态效应, 也让人们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感受林中休闲的乐趣。

8 结语

对于国内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而言, 更需要主动地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渗透与覆盖, 一方面要积极接受外部信息、资源和技术, 借鉴国外先进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与手法;另一方面又要挖掘和展示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 固守地域特色、民族文化, 按照现代人的审美取舍与生活方式, 创造出与时代同步的现代景观。本设计强调对传统民俗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环境美学文化等三大文化的理解与运用, 结合当地人的休闲生活习惯, 设计出富有时代特征与生态效应的地域景观

参考文献

[1]董科儿.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前期分析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08-04-01.

[2]张辉, 车代弟, 蒙微.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与实践—以大港公园为例[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7-10.

感受传统 传承闽南文化 篇2

关键词:民间文化;中职美术;教学

我的家乡地处九龙江畔,历史悠久、地广物博、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繁育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闽南特色的文化艺术,民间艺术是“美术课程”的宝贵资源。例如,漳浦剪纸、漳州木版年画、木偶戏剧、端午赛龙舟、水仙花雕刻艺术……多彩多姿的闽南民间艺术,它是家乡的一朵艺术奇花,值得我们下一代去认识、学习、发扬,积极挖掘本地民间艺术很有艺术价值,因为在这里孕育了独特的闽南文化。闽南文化之美,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赏,更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

如何充分利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有效渗透并充分运用闽南民间美术资源呢?具体措施如下:

1 将美术教学与丰富的校外民俗活动相结合

在美术活动中,结合各种不同的传统节日,立足于闽南民间节日风俗,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例如,端午节教师根据节日特点,结合中职学生专业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美术专业教学要充分利用高教版教材《广告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让学生设计带有闽南风情、能体现闽南传统体育项目——端午节赛龙舟公益广告竞赛。食品专业学生美术课程开展了设计“巧手制作端午节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同学们拿着自己心爱的作品相互交流和欣赏,感受闽南民间文化的气氛。

2 以闽南土楼文化为美术教学资源

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南靖土楼文化引入美术课堂,带学生到南靖土楼进行实地写生,并举办土楼文化写生作品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校园文化。收集与土楼有关的资料,客家土楼历史故事、土楼建筑特色、突出土楼乡土、土楼乡情、土楼风景。

(1)结合高教版教材《色彩》课本第五章《风景写生》课,渗透闽南土楼文化,给同学们介绍美丽神奇的土楼,如南靖土楼的风景,土楼田螺坑、土楼群、怀远楼、塔下土楼群等。它们有圆形、半圆形、方形等建筑结构,并巧妙地向学生提问“这些土楼风景的色彩是如何形成的”,同学们自然就会讲到家乡土楼美丽的风景。这会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领悟土楼建筑艺术与自然之美,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家乡。这加深了学生接触当地闽南传统文化资源的印象。

(2)为加深学生对土楼文化的了解,学校文化艺术学部在南靖土楼曲江河坑自然村设立写生基地点。艺術学部每年都带学生到土楼实地写生,开展“土楼色彩风景写生”“土楼风景速写”“土楼风景素描”等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实践、观察,亲身感受土楼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沉积。学校充分利用当地闽南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了解民间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有着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3 将闽南漳浦剪纸艺术等引入美术教学

福建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漳浦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镂空艺术的杰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漳浦剪纸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刻。我们把剪纸作为特色活动来开展,学生利用课堂和业余时间进行练习。

(1)同学们利用课余收集漳浦剪纸艺术的信息资料,寻找方法不限,可以应用网络、电视、课外书籍等。到上课时学生先讲自己了解的漳浦剪纸艺术知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根据自己介绍的兴趣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先进行交流,然后小组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向同学们介绍了漳浦剪纸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有的小组介绍了各式各样动物、花卉的剪纸艺术,以及各种剪纸的装饰用途和寓意。有的小组介绍了闽南民间与泉州传统的剪纸艺术的形式风格,同学们通过第一课时的讨论、交流,同学们对漳浦剪纸艺术知识从知之甚少到具有一定的了解了。

(2)在高教版教材《图案》第一章第四节——“图案的继承与借鉴”,它把漳浦剪纸艺术引进学校课堂,欣赏漳浦剪纸艺术作品,分析它的表现内容、表现题材,作品中充分关注闽南的乡土人情、自然风光、传说、民俗活动、历史景观等,动态地反映当下闽南人民的生活状态。

(3)介绍漳浦剪纸的表现方法,阳刻剪纸、阴刻剪纸、剪纸的制作步骤、剪纸的符号语言,圆形、月牙形、锯齿形、柳叶形等。在图案单独纹样这一课,引导学生以闽南惠安女为形象,以闽南民间故事等为题材来表现和创作,学生听了很感兴趣,表现出了强烈的动手愿望。根据漳浦剪纸制作方法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上民间剪纸美术课是同学们最开心的日子,他们四人一组,用小小的剪刀,色彩斑斓的彩纸,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展示他们的心灵手巧。他们在动手、动脑中体验民间艺术,将民间美术引入课堂为同学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美术课堂鲜亮了起来。

4 欣赏和创作富有闽南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

学生通过欣赏闽南民间传统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领略闽南的历史文化。例如,通过视频欣赏《漳州水仙花雕刻》,学生从中了解水仙花雕刻艺术,需准备钢制的刻刀、刻片、刻钳、刻剪、修叶刀和刻针等工具对水仙花茎球进行八个流程的雕刻。雕刻后的水仙花茎球经过浸洗、盖棉、定根、管理和控温。一勺清水,叶花具佳,花开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百赏不厌;视频欣赏《漳州棉花画》棉花画是漳州别具一格的棉花画工艺品。视频介绍了棉花画的艺术发展史,曾经有过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初停止制作,最近才开始复苏。通过欣赏和了解民间工艺品,激发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拉近自身与民间美术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充分理解民间美术的造型和形式,增加他们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民间劳动大众的距离。

民间艺术文化进课堂的意义主要体现于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交流的渠道也日渐增多。中职学生是当前最易接受外来文化的群体,他们喜欢日本动漫、韩国网络游戏等舶来品。频繁登陆花样繁多的外来文化使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不断受到冲击,甚至处于濒临危险的处境,不少中职生甚至认为民间文化已经过时。对外来文化,中职学生的高手就是酷炫,自然对本土民间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现行教育理念上对培养中职学生民间文化意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年青一代对闽南民间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普遍的认识和认同感。这在无形中使我们的中职学生淡化了对民间文化的关注,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民间文化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自然更谈不上对其实行宣传、保护、发展和创新了。其实,闽南民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既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也是民族凝聚力所在。因此,弘扬和宣传闽南民间文化,让更多的中职生认识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为本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闽南传统元素 篇3

关键词:闽南文化,闽商精神,对台宣传,郑成功文化,闽台交流

2014年6月20日, 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 日本平户市以及国内外异地南安商会的代表和嘉宾共700多人聚集在一起, 共同拜谒民族英雄郑成功。在郑成功的故乡——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 纪念郑成功诞辰390周年暨“第三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拉开序幕。腰鼓震天响、龙狮共飞舞, “两岸阵头大踩街”活动正式登场。由龙狮队、腰鼓队、布袋木偶、 大开道、器乐队等组成的10多个民俗“阵头”各展风采, 吸引了八方来客驻足观看。

由南安市人民政府、郑成功文化研究会、南安市广播电台联合闽南话广播协作网两岸15家电台, 现场直播“纪念郑成功诞辰390周年暨第三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热闹的气氛、熟悉的乡音正跨越海峡, 在微风中温馨地传播着。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居地, 海峡两岸地域相连、习俗相同、血缘相亲、语言相通, 自古以来两地交往就十分密切。台湾有80% 的居民祖籍福建, 目前台湾岛内使用闽南话的人口多达1200多万。闽南文化对台湾影响深远。

近年来, 南安市广播电台立足郑成功祖籍地的优势, 以郑成功文化为主题, 在“南安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郑成功研究会”等团体的配合下, 突破原有的传播方式, 积极拓展微博、微信、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渠道, 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闽南话文化栏目精品吸引台湾民众, 用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等乡音乡情感染台湾民众;同时在栏目中植入“爱拼敢赢”的闽商精神, 并将其作为栏目的灵魂去触动台湾民众深藏内心的、 与生俱来的敢闯敢拼的情怀, 把同根同源、血溶于水的民族情感统一到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上, 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一、听“乡音”, 用相同的声音拉进两岸的亲情

“天黑黑, 欲落雨, 阿公仔揶锄头要掘芋……”一首首耳熟能详的闽南语歌谣, 结合《咱厝人》女主播阿莹那清脆的闽南乡音, 又准时回响在闽台两岸的上空。“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20世纪40年代, 是福建群众移居台湾的高峰期, 他们在故乡的亲属多达80多万。但由于两岸断绝交往, 这些来自福建的民众无法回到家乡, 开始了与亲人和故土长达几十年的分离, 对家乡的思念, 成为这些祖籍福建的民众心底最深沉的痛。几十年过去了, 两岸终于恢复了交流, 但当年的小伙子、小姑娘, 如今都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即便有心回乡看看, 也没有了那份体力。所以, 他们大多会选择通过对台广播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甚至通过对台广播来寻找失联多年的亲人。通过对台广播的闽南语节目, 不仅让这些老年人精神上得到了慰藉, 也让他们在台湾的家中能够听到来自故土的乡音, 体会家乡的亲情。

对台广播将闽南文化植入闽南语广播中, 并通过广播、微信等多渠道媒体分享给台湾听众, 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乡情, 还能唤起他们对故土的深情回忆。在闽南语美食节目《咱厝美食》中, 我们通过探求“洪濑鸡爪”、“酸菜面”、 “草屯割包”、蚵仔煎、闽南“四物汤”等南安特色小吃的做法与渊源, 让台湾的年轻受众了解到, 原来在台湾常见的小吃都是来源于福建, 来源于南安。浓浓的乡音, 更激起了血脉相连的情感共鸣, 那一种亲如一家的情分, 延续乡情, 根植民间, 渗透到了每一个同胞的心间。

闽南话广播是传播闽南文化的载体, 易引起彼此的共鸣。 通过闽南语广播消除隔阂, 传递温情, 分享最新文化的成果, 达到最终的情感回归。其次, 闽南文化广播节目推陈出新, 既回顾了祖上一辈的传统文化习俗, 又把握了互联网时代求新求变的心理, 及时报道和体现祖籍地的最新情况和发展变化, 符合台湾听众的所思所想, 提高了节目的收听率。

二、接“地气”, 用共同的语言讲述共同的文化

不管是台湾同胞来到南安, 还是我们走进台湾, 当大家坐在一起泡茶、聊天时, 你一定会发现, 尽管两地的政治、社会形态有所不同, 甚至曾经分割近六十年, 但彼此之间的精神沟通却没有多少障碍, 在对事物的看法上, 双方的思维方式非常接近。原因何在?血缘、文缘、地缘等即所谓的“五缘”文化, 其所代表的是闽台之间紧密的五种联系:地缘相近、血缘相亲、 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五缘”被认为是南安在发展闽台关系方面的优势所在。

如何在对台宣传中更接“地气”, 更容易形成“以内容吸引人”、“以容量留住人”的新广播模式呢?在节目中, 深耕本地文化资源, 利用亲缘、血缘关系, 讲述平实感人的故事, 同时结合闽南俗语、打油诗、童瑶、歌谣等, 进一步满足台湾百姓的需求, 拉近彼此的情感, 以共同的语言讲述共同的文化。

首先, 从“文缘相承”看传播效果。“文缘”, 在闽台文化、 教育、艺术、民俗、宗教诸多领域中一脉相承。“文缘”可细分为“语缘”、“诗缘”、“戏缘” (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提线木偶) 、“乐缘” (南音、铜乐小调等) 、“艺缘” (木偶头雕刻、 花灯、石雕、木艺等民间工艺) 、“俗缘” (节庆习俗、婚嫁习俗等) 、“信源” (妈祖、广泽尊王等) 。“文缘”林林总总, 丰富多彩, 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闽台文化一脉相承的气息。

闽台的主要方言为“闽南方言”, 福建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对“闽南方言”的熟悉、理解和应用, 这使得福建媒体特别是闽南的媒体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同源化文字”解读, 这样解读出来的讯息在对台广播中偏差也会较小。

其次, 从“血缘相亲”看“受众选择”。春秋战国时期, 闽越族部落选择舟楫, 成了首批登上台湾岛的原住民。据说, 现生活在台湾中部山区、平原、岛屿上的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的原住民, 至今还保留着造舟出航、额头刺青和文身等习俗, 这是古闽越遗风的延续。南宋时期, 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开始到澎湖屯垦。明代开始, 福建人大批移民台湾。清朝康熙年间, 台湾划归福建省, 出现了历史上长达200年的“闽台合治”。据1926年统计, 台湾民众祖籍为福建的占83.1%, 其中泉州府属各县占44.8%。

“血缘相亲”是现代社会人们“寻根”的原动力, “家人亲戚的话比外人的话可靠, 同乡人的话比外乡人的话可信”。 因此, 对台广播要从“同声同气”、从闽台两地文化相通之处入手, 增进台胞对闽南文化和内地发展的关注, 同时挖掘郑成功文化、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九日山祈风、凤山旅游文化等本土文化要素, 让对台广播更接“地气”。使两岸关系在认祖归宗的亲情的基础上, 唤醒两岸统一的愿景;在老乡同乡的情感中, 填平心理深深的鸿沟。

三、展“魅力”, 用相似的“魂”凝聚共同的“心”

20世纪80年代, 由台湾歌手叶启田演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 红遍了海峡两岸, 并经久不衰。歌曲唱出了闽南人共同的“魂”——“爱闯敢赢”的闽商精神。

多年来, 对台广播一直在挖掘和创新闽南文化要素的精神之魂及其呈现形式, 只有在节目形态中植入两岸观众能产生共鸣的“魂”, 才能凝聚起两岸人民共同的“心”。

在对台广播中, FM881广播电台结合闽商精神、海洋文化, 把“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新时代闽商精神植入栏目中, 建立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促使海外各国闽商、海外侨商、 港澳台新闽商, 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航行和发展。

台湾文化尽管有其浓郁的本土特色, 但它是闽南文化的一种自然延伸和拓展, 与中华文化更是同属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链。特别是在“输人不输阵”、“爱拼敢赢”的闽商精神鼓舞下, 两岸文化商贸交流激发出了极高的热情与创造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 需要透过两岸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来共同发展, 两岸共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 应当携起手来, 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深耕本地文化资源, 搭建两岸交流平台。2008年以来, 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呈现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大融合”的发展态势, 合作交流深化, 与此同时, 随着两岸信息社会的发展, 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对台广播资源正由“独享”变成“共享”, 内容也由“异质”趋向“同质”。对台广播报道和栏目更应顺应形势发展和媒体自身的需要, 通过突破、创新, 有效地引导听众, 同时在栏目中合理应用本土资源, 用闽南文化要素更多地接“地气”, 力求使台湾受众“深有所感”, 互为交流沟通, 共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杜苏闽.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运用分析[J].中国广播, 2014 (10) :32-34.

闽南传统元素 篇4

【关键词】 闽南民居;装饰;教化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传统教化观念

中国传统的教导方式是教化而非教育,它与现代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教育一词源于西方,属于一种泊来品,相对于中国教化,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反观中国传统教化的理念及手段,我们会发现中国传统的教化则更强调以内心感悟方式去影响对方,其涉及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哲学、伦理、礼仪等诸多方面,明显不同于现代“教育”的含涵义。[1]例如:中国传统教化以宣扬社会、家族的主流道德伦理为根本,常常从各家族自身利益出发,极为重视道德方面的培养。另外,中国传统教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化”,它把各种思想观念以无形之态置入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征。中国传统教化方式不同于现代教育“课堂”式教学,它常常依托于文学与绘画作品形式,以家族聚居地为媒介,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善恶判断,其手法有点类似于现代社会流行的“植入式广告”,只不过它植入的不是广告,而是社会与家族奉行的某些立世哲学与伦理观念而已。

与现代常规学校教育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教化把各种处世哲学、伦理规范、怡情养生等观念融入居住者的生活起居之中,逐步影响人们的行为举止、人生观、价值观,其主要形式有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这些长年浸润在人们生活之中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最终会影响到居民行为准则的确立,进而通过家族、民居等传播媒介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社会教化体系。严格的讲,这套中国传统教化体系既包含正规的教导方式,如太学[2],又包含家庭教化等各种非系统教化手段。

二、“居移气,养移体”建筑观念与教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常常以装饰性图案、书法、雕塑、匾额、对联等形式传达各种道德观念与处世原则,它们是中国传统教化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担负着社会与各家族教化与传承的重任。

《孟子·尽心》一文中明确提到建筑与人格塑造的关系——“居移气,养移体”,这句话的意思指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精心的调养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状况。孟子强调居住环境对人的身心造就功能,并将建筑的作用提升至气质与人格塑造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建筑的非物质功能——精神塑造。实际上,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强调建筑对居住者的精神塑造,并重视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观念的联系。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主要是供人们居住、休息的场所,它是为了家族繁衍与传承而专门营造的建筑,不仅强调家族人员的生生不息,还重视本家族尊崇的某些精神能够长存永固。例如,设计者常常利用中国建筑中代表性的大门、园林景观等建筑形式进行相关教化宣传。

三、闽南传统民居家庭教化系统构成形式及内容

(一)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与教化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房间位置经营非常值得研究,房间位置实际上等同于居住者身份,上房与下房之别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不同,更是居住者身份地位的区分标志。例如闽南民居多以东大房为尊,下房为次要房间,下房居住者的身份总会比东房低。[3]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主大厝的两旁为次房,其中主建筑中的大房由父母居住,其它各房由晚辈分别居住,但是晚辈之间也有着明确的地位高低区别,通常情况下民居居住者会遵从左为尊右为卑的原则,按照各自身份地位选择相应房间居住,成员身份地位异常清晰而明确。另外,闽南宗教昌盛,居民家中大多会供奉神像以求吉祥,且闽南建筑多以对称形式构成,所以神像必须置放于建筑中心线之上或中心线的左侧,而祖先的牌位则置于中线右侧。这种做法实际就是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拓展应用,传统民居建筑大多以中心线控制建筑的格局,采用左右对称的形式构造建筑[4],常常把地位尊崇的人物居室置于建筑中心线之上,再在左右辅以次要建筑,体现不同居住者的身份地位,标榜一种独特的尊卑观念。[5]

(二)闽南传统民居中的大门与教化

对中国人而言,住宅的大门除了有安全防护的作用之处,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彰显居住者的身份与地位。某种程度上,中国住宅大门的象征意义有可能远远大于它的实用功能,精神层面的功能远远超越大门的物质范畴,成为家族富贵、兴衰的代表性符号。闽南传统民居的建造者对于自家大门的装饰也是极为重视,装饰图案的选择与制作也更为精心与考究。例如:闽南传统民居的正门常常使用双开门,大门正面会使用油漆精心粉刷,再在上面绘制门神等图案,整个过程异常复杂与考究,以至衍生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一漆画(图1)。

此外,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还有一种奇特的“六离门”建筑形式,这种“六离门”采用一种双重门构造法式,即在大门外再安装两扇小门。在闽南,“六离门”有六亲不认的意思。据说明代洪承畴降清后曾回过泉州看望母亲,但是老母却耻与其面谈,只在门后与其隔板对话,所以“六离门”这种建造法式能够存在并流传下来,也和闽南人试图利用传统民居建筑宣扬忠诚爱国的精神诉求有一定关系。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同样也很注重对门的装饰,常用手法有漆画、题写对联、匾额等,这些对联、匾额常常标明该族的姓氏及历史地位,呼吁后世子孙勿忘家族根源。例如:蔡氏古民居大门上题有《莆阳世胄》、《锦阳流芳》、《锦亭流芳》等匾额,这些匾额实际是蔡氏家族迁徙过程的一种佐证,起到呼吁后代勿要忘本的作用(图2)。

(三)闽南传统民居装饰与教化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不仅仅单纯追求美化作用,还十分重视装饰图案的“教化”功能性,居民常常利用建筑装饰中的多种图案、艺术作品来传达对后代的期望与祝福。例如:闽南传统民居建造者借用漆画、石雕、砖画、剪粘工艺品对后辈进行教导,并将各种期望与祝福之语以图形与书法形式装饰于住宅壁面之上,这些工艺品承载着族内长辈对后世子孙的关怀,同时也能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

nlc202309051538

1.闽南传统民居装饰与家风教化

家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常见表现主题之一。家风教化常常体现在民居建筑的装饰方面,居住者常常把一些名言、警句等题写于民居墙面之上,用于对后代子孙的祝福与警示。例如,蔡氏古民居建筑不仅保存大量的漆画、石雕、砖雕作品,还留有大量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主要展示了蔡氏家族的思想主张和对子女的教诲。据说,蔡氏古民居的建造者蔡资深曾经看见两个孙子为争一个球而争吵,于是他便在大厅的墙面上题写诗文教诲后代——“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于儿孙作样看。”[6](图3)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家训以建筑为媒介,把枯燥的说教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渗入居住者的血脉中,这种看似缓慢的渗透对人的影响却远大于那些道德灌输的“猛药”,它是协调家族成员关系,保持家族内部秩序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民居建造者将对后世子孙的要求编写成家训,题写于墙面之上,使家人在行走、坐卧,甚至起居饮食之时都能看到。家族中难免会有一些冲突,但鉴于家族名誉,族内居民一般不会轻易把内部的冲突显露于外,而是由家族长辈出面调解解决,调解的准则常常就是各家族所标榜的那些行为准则与伦理标准。这些行为准则大多会被家族以书法、绘画等形式装饰于民居,可以说,绘制在居所里的那些名言警句常常就是该家族处理纠纷的左右铭,起到舒缓冲突的作用。

2.闽南传统民居装饰与道德教化

道德教化是一类很难授受的教化题材,由于它过于严肃,常常使接触者畏缩。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处理方式则更易于接受,民居建造者通常把那些道德规范以图案或装饰性文字等形式呈现,并将之广布于民居空间之中,由于图形与文字本身亲和力较强,并兼具形式美感,虽无现代教育中的“速效”,却胜在可以积年累月的对居住者进行影响,其效果反而更为显著。

这些教化类装饰多出现于房内墙壁、大门、外墙、大厅等处,多以书法作品、绘画作品、雕刻作品等形式出现,它们在宣传本家族名望之时,也在宣扬各自的道德教化观点。例如蔡氏古民居建筑上就题有“仁义礼智、忠孝廉耻”等警句,起到装饰环境、教化心灵的双重作用。

3.闽南传统民居装饰与劝学明志

劝学明志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教化中的一大主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文字式、图画式、插图式、文具装饰画式。其中,文字式多以书法等形式出现,图画式常以雕塑、漆画、壁画、墙面装饰画等方式展现。插图式与文具装饰画式则是把各种劝学明言等语句及图形雕刻、绘制于文具及书籍之上,借以督促、警示使用者以本家族利益为重,努力读书,以期将来能够有所成就。例如,蔡氏古民居建筑墙壁题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却寸金还可买,失却光阴何处寻。”

4.闽南传统民居装饰与怡情养性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怡情养性题材表达的常常是营建者个人的生活情趣,立意虽小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其中,花鸟、山水、人物等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常用题材,它们与教化融为一体, 既有说教作用,又有装饰性功能。

闽南传统民居建造者虽然多为商人,但他们与当时的文士一样也十分喜爱“四君子”(梅、兰、竹、菊)题材,常以四君子借景抒怀,托物言志。他们也喜欢山水、花鸟、虫草等题材,在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这些题材多以绘画、雕刻等形式出现,装饰之外更兼教化之功。此外,闽南民居建造者常把一些生活体悟整理成警句或诗词题写于居室墙面之上,以警示后人,教导后辈子孙如何为人处世。例如,蔡氏古民居建筑墙面以书法形式题有一则警言:“要无烦恼要无愁,本分随缘莫强求,无益语言休着口,不干己事莫当头。”(图4)

现存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内有许多雕塑作品,其雕刻内容主要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其中,有一种堆粘工艺极为出名,所谓堆粘就是工匠把将各色瓷碗打碎后,再依照预先设定的图案选择碎片,并将其贴在泥坯上面。[7]例如,蔡氏古民居外墙的折枝花卉与瓷瓶图案就是使用“剪粘堆粘”工艺塑造的(图5),主要是用来传达一种喜庆富贵之意。

5.闽南传统民居装饰与礼仪教化

以蔡氏古民居建筑为例,该古民居建筑墙壁上装饰了很多礼仪教化词句,内容主要有忠孝、宽恕、忍让等(图6),例如:蔡氏古民居建筑大门出入口处装饰有“忠孝廉洁,仁义礼智”等文字。这些作品多以书法形式表现,一方面折射出居住者的品德与胸怀,另一方面体现了蔡氏家族的处世原则及对中国儒家思想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3).

[2](汉)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76.

[3]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4]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5]张锡雄.南安官桥漳里蔡浅古民居建筑群的建筑格局和文化内涵[J].泉州学刊,1997 (3).

[6]福建省文化厅.蔡资深民居建筑群[M].福州: 福建文化厅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材料,2000.

[7]戴志坚.闽海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本文为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13H29。

闽南传统元素 篇5

福建的传统民居主要有四种,即:土楼、土堡、红砖和灰砖。福建民居作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平面布局、结构体系、外部造型及细节装饰等方面,既保持中轴线对称、院落组合、木构承重体系和坡屋顶等我国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共同特征,又由于福建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条件的影响,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在我国民居中独树一帜。在这四种民居中,以红砖民居(也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最为靓丽。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即红砖民居)素有“闽南地上文物”之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其充满闽南地域特色的飞檐翘角、独具闽南风格的砖石墙、成熟的砖雕工艺、精湛的木雕工艺、具有象征意义的墙体彩绘等艺术形态,无不体现着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之美、结构之美、装饰之美及文化意蕴之美。

1、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之美

(1)中轴对称,主次分明。

在一条纵向轴线上,布置一系列重要建筑,并左右对称地布置其他附属用房和院落,组成一幢严谨对称、主次分明的完整建筑群。

(2)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

院落,是以三面或四面房舍(围墙)围合而成的。以院落为基本单元,进行群体组合,是我国民居建筑布局的又一个共同特征。在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院落的主体是厅堂,而不是庭院,这是和常见的北方四合院民居的主要差别之一。

(3)宽敞的廊、厅,贯穿全宅。

闽南地区太阳光强烈而且多雨,气候湿热,人们需要长时间的户外活动。檐廊厅堂,既能遮阳避雨,又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从而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一般都使宽敞的檐廊与厅堂相连结,以构成全宅的通道。其面积约占全宅的一半,有时甚至更大一些。

2、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之美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建筑结构由木作、瓦作和石作构成。其中,木作是建筑的“主角”,分“大木”、“小木”。“大木”是结构性的,包括斗拱、构架等;“小木”则是细部、零件等。木作由大变小、由简洁变繁琐的历史演变,实质上是由结构走向表现,木作的作用在力学上反而是次要的,而表现(主要是表现建筑的社会地位和美观)却变成是主要的了。

瓦作主要应用于屋顶和墙,其中屋顶形式多样(基本形式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等),做法甚为复杂及讲究。石构件则主要应用于台基、栏杆、台阶、铺地以及桥梁、牌坊等,形式同样多样。

3、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之美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院落式民居形态中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涉及各种细部处理,也正是这些固有的传统做法及强烈的地方特色影响着民居建筑的艺术造型,对于形成闽南传统民居的风格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别有特点的细部处理包括:(1)丰富多样的“马头墙”及屋顶;(2)精雕细刻的梁架、斗拱、柱头、垂花及门、窗、隔扇;(3)多样变化的柱础石刻;(4)丰富多彩的墙面装饰;(5)形式各异的大门入口处理。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我国古代住宅建筑的一种类型,建筑本身相当考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艺术装饰。如装饰有“三雕”:木雕、砖雕和石雕,还有泥塑、壁画等其他许多艺术加工。就部位而言,木雕施于构架、门窗、顶棚等部位;石雕施于墙垛、门洞、门框、匾额、阶沿、明沟、柱础等部位;砖雕施于主入口门罩等部位;泥塑施于院墙檐口等部位;壁画施于院墙马头墙垛等部位。

4、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意境之美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细部处理均透露着独特的文化意境之美,其建筑技艺及独特的建筑规制完整地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理念(“礼”的层次最复杂)。如屋脊上的翘脊优美清秀,和北方民居建筑上屋脊那种庄严、平稳,迥然不同;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屋顶出檐长翘的形式除具有遮阳挡雨、防台风季风、避雷电、散热防潮的实用性,独具的宋代曲线屋顶汇集后又可营造出独特的群体视觉效果(审美性)。而闽南民间教化、崇祖敬宗、兴学重教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思想也在建筑中诸如对联、匾额等作品中完美体现。

二、厦门筼筜书院建筑小品对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新阐释

1、厦门筼筜书院简介

厦门筼筜书院于2009年7月落成,是厦门第一座现代书院,这座浓郁古色古香气息的书院致力于国学传播、研究和交流。筼筜书院共占地3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由三个建筑群落组成。主体建筑位于白鹭洲东公园中部,居中心位置,是书院主题功能用房。它带有经典的中国书院格局和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由讲堂、学堂、展廊3个部分组成;另有南北两组建筑作为配套设施用房,整体建筑风格不仅体现民族传统、人文性,还具备闽南地域特色。

虽然书院的设计借鉴了中国古代书院的格局,同时借鉴了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外表看起来古典,但是现代元素也很丰富。比如屋檐像琉璃瓦,其实是铝合金钢管制成,斜坡顶采用玻璃材料,采光非常好。透过现代手法及新建筑语言,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得到新的阐释。

2、厦门筼筜书院建筑小品设计构思解读

筼筜书院所在的白鹭洲东公园三面环水,具有良好的水岸景观,且植被丰富。书院、服务配套设施、管理用房等三部分建筑的设计以自然协调为原则,在保证规划功能结构及景观绿化完整的前提下,既有个性,又低调含蓄,力求与环境融为一体。在此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建筑小品的设计追求“少就是多”的艺术风格,办求做到小型、简洁、轻盈、通透、自然、美观、现代,同时又具有闽南风情。建筑空间灵活、适应性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现代休闲小品建筑的场所牲征。透过轻钢、玻璃、木材、红砖等材料的运用,构筑具有文化艺术品味的景观建筑。

(1)筼筜书院

书院吸收闽南地区大厝“三间张”及闽南书院的布局特点,以讲堂为主体,左右设置展廊,形成以庭院为中心的合院式书院型制,并穿插小庭院,达到增加空间层次,丰富空间内涵的目的。在建筑造型上,对闽南建筑的大壁牵手规、坡屋顶举折、燕尾脊、镜面墙等处理手法进行提炼,抽象化并加以运用,辅以现代轻钢、木格栅、玻璃等材料,使书院建筑既能反映现代建筑的简约的艺术风格特点,又能充分体现闽南建筑的情境,建筑立面色彩以白色为主色调,适当点缀闽南红色烟炙砖,素雅中带点质朴,营造出“清、静、素、雅”的书院艺术氛围。

(2)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有三栋,均采用L型布局,体块与体块之间用空廊或构架连接,与外环境的绿化形成半围合开放式空间格局,建筑局部二层,以透明玻璃为主,二层屋顶平台作为观景平台,舒展、空灵,在运用轻钢、木格栅、木百叶、玻璃等材料构筑“轻、透”建筑主体的同时,穿插运用闽南石作和红砖,从景观角度既弱化建筑的体量感,又能体现闽南风情。整个建筑掩映在坡地和树木之间,创造一种清静、雅致的休闲情境。

(3)管理用房

管理用房设在白鹭洲东公园南端,面湖而背靠密集的巨尾桉树列,一字型布局,局部二楼空间置于坡屋顶内,尽量弱化建筑体量,平台与坡屋顶有机结合,达到景观与观景的目的,通过轻钢、木材、玻璃、石、红砖等材料,力求做到简洁而富有变化、轻盈而又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

三、结语: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建造革命

从厦门机场混凝土式的传统民居坡屋顶造型,到厦门园博苑嘉园内的建筑对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尝试亮点,再到厦门筼筜书院对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新阐释,无不体现着全球化和现代化对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深刻影响。这种新的闽南传统民居形式建筑一方面保留着传统元素(格局、风格、造型及细节装饰),一方面采用新的材料和新的建造方法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建筑。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

这场建造革命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建筑景观。这种“新中式”建筑风格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

“庭院檐廊两相连,池山烟柳入窗轩”。厦门筼筜书院建筑小品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中余、活泼不足等常见弊端,与近年来文化界新国学研究的兴起相呼应。

参考文献

[1]高鉁明,王乃香,陈瑜.福建民居.台北:明文书局.1989年.

[2]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中卷).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闽南传统元素 篇6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 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 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 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2、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 用英文中的“本土的” (vernacular) , “传统住宅” (traditional rcsidcnce) ,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archetecture withou archtect) , 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阐释。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 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詹”。“詹”是闽南方言, 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 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 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 中设厅堂, 一般摆放祖宗神位, 前设石煌, 两边为厢房, 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 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 如“三落大膺”的说法, 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 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 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 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 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 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 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 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 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 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 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 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 还是置于自然的大环境中, 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 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 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 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 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 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 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 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 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 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 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 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 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 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 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 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 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 令人深感遗憾的是, 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 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 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 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 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 可以重建, 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 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 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 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 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 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 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 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 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 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 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 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 这样人们可以边饮茶, 边徜徉在古城墙上, 看老北京、看众生相, 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 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 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 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 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古民居本身因年代久远及建筑材料的限制, 导致古民居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刻不容缓。我国古民居多为砖、土、木结构, 因年代久远、风吹日晒, 老化程度加剧及资金匾乏, 更加深了这种紧迫性的程度。

3、结语

闽南传统元素 篇7

1 传统营造业的近代发展

近代海外侨汇经济的持续输入, 华侨的投资重点在房地产业, 推动了闽南侨乡城镇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新式营建方式主要集中在政府建筑、文教和大型商业建筑等少数公共建筑领域, 而大量的洋楼民居和商业骑楼等民居建筑由地方工匠设计施工, 特别是地方的宗祠、寺庙建筑依旧十分兴盛, 这离不开传统匠师参与, 传统匠师仍有庞大的建筑市场。尽管受外来营建方式的影响, 闽南地区的传统营造技艺并没有消亡, 反而在近代的转型中得以延续。

在1946年泉州市《晋江县建筑业职业工会会员名册》的1236名会员中 (表1) , 晋江籍工匠约占总数的12%, 来自邻县南安以及福建省内厦门、福州的工匠约占总数2%, 上海、浙江、广东等外省工匠同样占2%, 而惠安籍工匠约占总数84%。惠安为福建省内传统匠师之乡,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历史悠久, 也同样为近代晋江工匠的主体。近代工匠与传统匠师一样仍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 闽南侨乡经济推动了建筑营建活动, 传统营建活动多依赖当地的惠安工匠完成, 而上海、广东等外省工匠虽然人数较少, 却带来了新的施工技术与装饰工艺, 打破了地域营建体系的稳定状态。

总体看来, 闽南传统营建方式的近代发展与转化主要有三种途径: (1) 地方工匠在厦门租界或海外侨居地因参与殖民建筑的建造, 学习到外来建筑技术和施工方法, 1920年代之后, 这些地方工匠逐渐转型为营造厂商, 专营设计与营建工程, 如厦门营造公会会长许春草、设计并施工了泉州教会学校培元中学安礼逊图书楼的傅维早等; (2) 业主自海外侨居地带蓝图返乡, 交由地方匠师施工, 匠师在施工过程中二次创作, 在设计与施工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地方匠师学运用自己原本熟悉的营造技术, 尽可能地模仿、再现外来建筑的特征样式, 此为近代闽南最为普遍的营建方式, 融入了最多的地域特点。

爱国华侨陈嘉庚于1913年开始创建集美学校, 到1921年厦门大学成立, 一直至1960年代, 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闽南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 在中国近现代校园建筑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嘉庚建筑的建造过程中, 陈嘉庚倚重于闽南本土工匠, 这些工匠具有高超的传统施工技艺, 并通过模仿与学习, 也逐渐掌握了外来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如传统泥水匠出身的杨护发1) , 在解放初期参与设计并施工了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的南薰楼、道南楼、海通楼、芙蓉楼等校园主要建筑物, 并独立完成归来堂的设计图纸, 从传统泥水工匠, 在学习新技术、新材料之后, 一步步地转型为设计与施工兼备的“工匠建筑师”2) 。

2 杨护发的建筑设计活动

杨护发 (1917-1976) 为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下塘村人, 下塘村是一个传统泥水工匠村, 其父杨钟为泥水名匠, 曾与当地大木作名匠王益顺合作, 1908年在厦门修建了由清末武状元黄培松主持的江夏堂黄氏宗祠。杨护发幼读私塾, 1930年到厦门一个建筑工地当学徒, 跟师傅学习泥水施工技艺。1939年在厦门大学工地师从广东汕头籍工程师郑金城和台湾籍工程师王世川, 建筑施工中兼学设计绘图。1945年抗战胜利后, 随师傅郑金城承包泉州海疆大学基建工程, 土建部分交由杨护发负责, 1948年独立设计并施工泉州中山路的南国百货商场, 为当时泉州城市标志性商业建筑之一。

1950年, 厦门大学开始进行校园建筑的修复与扩建。陈嘉庚从惠安等地招聘了大量的建筑工匠, 杨护发应聘来到厦门大学, 在1951~1954年, 参与设计并承建了芙蓉第一至第四楼群、成义楼等。1954年, 集美学村的建设全面铺开, 陈嘉庚调杨护发全套人马到集美的十五工场, 数年内, 参与设计并建造了道南楼、南薰楼等十余栋重要建筑。陈嘉庚对杨护发十分器重, 1958年将归来堂交由杨护发设计施工。杨护发离开集美后, 先后承建了厦门市内多处建筑, 包括南普陀寺的钟鼓楼、般若池、大悲殿的翻修工程, 鼓浪屿日光岩寺建筑群等。

3 典型作品分析

3.1 芙蓉第一至三楼 (1951~1954年)

厦门大学芙蓉楼群围绕芙蓉湖展开, 于50年代初相继落成。其中芙蓉第一至第三楼的建筑造型相近, 石木结构, 为典型的地域性民族形式。建筑平面均为山字形, 中轴对称, 单侧外廊布局, 整体高度三层, 局部四层。建筑正立面为闽南本地红砖砌筑, 一、二层为梁柱式外廊, 顶层为红砖白石相间砌筑的拱券式外廊。连续的外廊建筑被中央高起门楼所分隔, 入口门楼和两侧角楼采用了绿色琉璃瓦的闽南传统歇山顶;门楼两侧外廊建筑长度较长, 上为连续的类似传统“断檐升箭口”屋顶形式, 打破大屋顶的整体性, 将中央处屋脊抬高, 向左右两侧各降三次, 在两端角楼上横向布置的歇山顶作为整体屋顶的收头处理 (图1) 。这种屋顶和立面的处理方式是在早期集美学村崇俭楼和明良楼基础上发展而来, 只是将中央西式屋顶与山墙改为闽南传统歇山顶, 两端凸出的歇山顶角楼取代之前的八角形外廊, 将中西不同的建筑元素更好的融为一体, 取得了较完整和谐的建筑形象 (图2) 。

3.2 道南楼 (1959~1963年)

道南楼为集美中学教学楼, 1959年动工兴建, 1963年告竣 (图3) 。道南楼坐北朝南, 面向龙舟池, 平面“一”字形单侧外廊布局, 中轴对称, 横向分为九段, 面宽176m, 进深18.3m。中间主楼七层, 重檐歇山顶, 传统燕尾脊, 铺设绿色琉璃筒瓦, 出檐较宽, 前设柱廊;东西两端为六层方形角楼, 横向绿色琉璃瓦歇山顶与西式墙身直接结合;两翼中段各有部分凸出呈半圆形, 南面为绿色琉璃瓦盝顶, 与北面橙色“嘉庚瓦”歇山顶结合在一起。建筑通体为白石清水墙面, 青石窗套突出于实墙面, 建筑转角部分采用釉面红砖与青石、白石拼砌装饰。外廊内墙堵为传统红砖封壁, 令人惊叹的是不同楼层的东翼与西翼, 红砖拼砌的样式、嵌入玻璃的花式均不同。

3.3 归来堂 (1962年)

归来堂位于陈嘉庚故居南侧, 建成于1962年, 作为海外华人回国探亲、参观居住功能。在50年代中期, 陈嘉庚就对归来堂的位置、形制、规模、材料等有一些构思, 3) 1961年陈嘉庚逝世后, 杨护发按照陈嘉庚生前意图绘制归来堂图纸。归来堂为闽南传统祠堂样式, 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由前厅、拜堂、大厅以及两侧护厝组成。前厅为闽南传统“双塌寿”入口, 屋顶覆绿琉璃筒瓦, 采用三重“断檐升箭口”的做法 (图4) 。拜堂位于大厅正前方, 为琉璃瓦马鞍脊四柱亭, 与大厅门廊相连。大厅亦覆绿色琉璃瓦, 为重檐歇山顶, 传统燕尾脊, 三面为柱廊。大厅内设有供桌像龛, 安放陈嘉庚石雕坐像。

在杨护发绘制的归来堂设计图中, 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匠师近代转型的痕迹。与他绘制的其他图纸一样, 图面构图均衡有序, 线条流畅, 尺规作图, 装饰等细小部分徒手绘制。图中对房间的室内家具与卫生间的设计尤为重视, 剖面甚至表现出来吊顶与灯具, 且与建造出来的实物相差无几。在立面的表达时, 对于像托木 (雀替) 、规尖 (悬鱼) 、规带 (垂脊) 、帅杆草花 (戗脊装饰) 等这些装饰性很强的部位, 仅用统一的卷草形式概括, 而重点部分如屋面、屋架等部分, 用引注标明采用的材料、做法 (图5) 。与同时期专业技术人员绘制的建筑图纸相比, 工匠出身的杨护发绘制的图纸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将结构和构件建造出来, 对建筑细部在立面图上并不深究, 通过画大样来进一步详细表现构造关系, 装饰部分则交给施工工匠来进行二次创作。

4 近代“工匠建筑师”的设计特点

4.1 实用经济的建造方式

陈嘉庚长期在海外艰苦创业, 非常强调节约建房的观念:“华侨无偿捐赠之钱来之不易, 要节约使用他们的捐款, 处处为多盖房子, 盖好房子着想, ……要用本省木材、本地石头、砖瓦盖房子。反对盲目或多进口钢筋水泥”。4) 嘉庚建筑的地域性民族形式就是这种本土营建方式的直接而自然的形态生成。杨护发设计的建筑就地取材, 充分利用经济实用的地方性木、砖、石等材料, 从早期在泉州的南国商场、厦门大学的芙蓉楼群、成义楼等, 都是采用石木结构。后来, 随着校园建筑的体量规模的扩大, 不断尝试加入新的材料和施工技术。如1954年建造的建南大会堂屋顶跨度达30m以上, 原设计每榀木屋架负重3t以上, 不能承受住风力, 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不高, 于是根据实际需要改为新式钢结构。这种实用经济的建造方式并不以造型新颖和技术先进为衡量, 而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效果为出发点的。

4.2 设计施工的紧密结合

嘉庚建筑从设计到建造全过程, “工匠建筑师”始终参与其中, 使设计与施工配合的更加顺畅。如道南楼的设计是根据陈嘉庚的想法, 由林云龙建筑师绘成草图, 再交由杨护发修改后建造。建筑师设计的道南楼立面构图注重几何比例的均衡协调, 从整体比例关系上推敲闽南式屋顶与西式墙身的整体比例与组合方式, 如建筑两端凸出的实墙部位与楼层之间呈垂直对角线关系, 外廊部分多为一个或多个正方形的几何组合等 (图6) ;而工匠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与工艺进行细部构件设计与施工, 如杨护发绘制了“道南楼圆龟头七层大样图”等施工设计图纸 (图7) 。

另外, 集美校委会资料室所收藏了海通楼的设计图和工程图 (图8、9) , 其中工程图为杨护发所绘制。陈嘉庚在设计之初定下建筑的规模与样式, 建筑师绘制好设计图后交由陈嘉庚审阅。海通楼原计划建造11层, 陈嘉庚指示“海通楼的图改做减层”, 再由杨护发绘制工程图并主持施工。近代的“工匠建筑师”在消化了工程师的设计图的同时, 将业主的意见以及自己的施工经验融会贯通, 在绘制工程图的时候依据自己的施工习惯对方案进行深化设计, 比如尺寸单位的转换、构件的做法、地方性材料的加工与拼接等。正是这些“工匠建筑师”的地域性设计方式与施工做法之间紧密的衔接, 才设计出了嘉庚建筑精美的造型细部。

4.3 个性鲜明的地域特色

正如前述讨论的传统工匠具有地域性, 由工匠主导的建筑作品也同样具有个性鲜明的地域特色。嘉庚建筑的平面大量采用外廊串联一系列功能用房的一字型平面, 这种单廊线性平面不仅适应闽南地区需要通风散热的气候条件, 增强了建筑的整体感和韵律感, 而且便于施工, 经济合理。立面与线性平面呼应多为横向三段、竖向五段的西式古典构图。屋顶造型多采用闽南传统屋顶形式, 如采用闽南传统三川脊、断檐升箭口、歇山顶等方式来进行分段以削弱传统大屋顶的长度, 防止视觉上的笨重和单调感。与建国初期其他民族形式的建筑相比, 闽南的地域性民族形式建筑是由工匠参与设计并施工, 将闽南传统屋顶与殖民地外廊样式墙身相结合, 并在细部融合闽南地方做法, 利用地方性材料取得整体协调与统一性, 工匠参与设计并施工的建筑造价反而更经济实用。

4.4 丰富精美的细部感受

由于工匠熟识地方材料加工工艺与施工作法, “工匠建筑师”在设计中通过对材料的灵活运用, 多种组合, 使得建筑具有丰富多样的细部。杨护发在设计海通楼的柱子时根据柱位置不同而设计了8种砖石组合方式 (图10) :中间凸出部分的廊柱与角柱较为精美, 白石与红砖组合拼砌成壁柱;前廊排柱与芙蓉第二楼的柱子形式一样为“凸”字形, 红砖砌筑, 三皮一组;边角柱为红砖和白石砌成马牙槎形等 (图11) 。虽然诸多样式集中在同一栋建筑之中, 但是材质、色彩的统一并未使建筑看起来杂乱, 在统一中求变化, 使得建筑更加有层次感, 这样丰富精致的细部给人处处惊喜, 耐人细细品味。

5 结语

纵观杨护发的建筑职业生涯, 从学徒开始学习泥水技艺, 掌握了传统的营建方式, 之后又以工程师为师学习设计与绘图技法, 成长为近代“工匠建筑师”, 精通近代建筑施工技术, 参与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的绘制, 并管理监督工程施工进程。这种“工匠建筑师”主导的建筑作品在建造过程、功能造型、材料运用等方面都具有其特有的地域性特征, 与地方社会生活需要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 形式简单质朴, 细部丰富生动, 嘉庚建筑的地域性民族形式就是这种营建方式的直接而自然的形态生成。当前闽南传统城市风貌保护中, 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与建筑材料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 但新的地域建筑中却缺乏现代的精致细节和精细加工来支撑, 如何去改良提炼适宜的地域建筑设计与技术手段是我们应予认真研究的。

图表来源

图5、7:集美校委会资料室;

图8~10:参考文献[5];

表1:晋江市档案馆;

其余图表均为作者拍摄或绘制。

摘要:闽南近代建筑在延续并发展了传统营建方式的同时, 受到外来的近代化营建方式的影响, 当地的传统匠师也顺应时代需求而发生了近代转变。论文以惠安县近代名匠杨护发为例, 通过对其学艺过程、建筑活动的调查梳理, 并从设计图纸、建造过程等方面对典型作品的分析, 探讨“工匠建筑师”的设计特征, 以及对当前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启示。

闽南传统元素 篇8

1 传统居民室内陈设艺术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外在环境和内在风土人情的影响, 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居建筑, 彰显了各地区独具特色的民居文化。居民文化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 结合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 反映出本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文化, 与人民生活习惯、风俗、审美等有密切关系。

1.1 传统居民文化

不同地区的建筑在整体布局、结构特点、微小细节都有差异。民居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构成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民居建筑也在文化沉淀中成长起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是很注重礼仪的国家, 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 很重视为人待客之道。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1.2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原理

室内陈设设计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东西, 它是靠你的感官去欣赏、理解和体会他的美, 体会其中的与众不同。结合理论和实践, 归纳总结出室内陈设设计的普遍规律。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 是理性和感性的交融。设计风格是室内陈设艺术最主要的表现载体, 它受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环境的制约影响, 室内陈设设计缔造与呈现出来的美, 是室内陈设艺术最好的寄托。细节之处体现在室内摆放的家具、各种建筑物件、工艺品与美术品的创作风格。在各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 民居室内摆设形状都不一样。南北方的风俗而不同, 陈设设计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1.3 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文化体现的一个方面, 茶舍室内物件的陈设摆放是整个茶舍室内设计的重点。中国的茶舍大多是休闲休憩的场所, 以营造自由、放松的氛围为主, 目的是让用茶者享受到愉悦。室内的陈设设计是茶舍搭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直接给人们感官的触动。其中包含的主要方面是家具和摆件, 它们在造型上讲究对称美观, 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 给人们一种复古感。图案样式有各种各样的, 多为图腾, 显得格外大气, 也增强了茶舍的美感效果, 这提升了茶舍的品味, 给人的整体感觉提升一个层次,

室内陈设物品摆放的位置, 也是有讲究和说法的。为了能抓住饮茶人的眼球, 突出整体感, 让人们能够联想并欣赏古老文化的渊博, 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体验, 让优秀的茶文化得到发扬。室内的摆件都需要注重位置摆放和搭配, 比如:家具、装饰物件、灯具、家用电器、日用器皿、卫生洁具、炊具, 摆放时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 摆件的搭配和选择要有互补性, 这才能营造和烘托出茶舍的主体氛围。

2 南北方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2.1 北方民居文化影响下的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北方的茶舍多是可吃茶点的大茶馆, 形式十分丰富, 具有久远的历史, 茶舍里多伴有京韵大鼓, 还可以演绎相声、评书、梆子戏, 人们在此暂时脱离现实生活, 享受当下。此外, 还有兼卖饭菜的茶酒馆。里面的陈设多有八仙桌子、老式椅子, 老式桌子、大长条板凳、长壶嘴的大铜壶, 大多数的摆件都带有很浓的四合院的意境, 这些大都是北方茶舍的一般面貌。人们在这里谈天论地、吃茶听曲, 心灵得到释放, 显示北方人的豪迈和耿直。茶舍偏重于和谐宁静, 自由自在的气度与风范, 在泡茶舍的轻松感觉中, 他们瞬间获得了自由, 心灵也得到了有限的满足, 人们在此有聊不完的话题。

2.2 南方民居文化影响下的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南方的茶舍大都显得宁静悠远, 有淮南的秀丽, 有湘江边的涓细, 又有云贵的闲情雅趣。南方资源肥沃、物产多样、茶叶品种颇多。早在六朝时, 江南就盛行品茶清谈之风, 因此, 江南的茶舍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和风趣。这类茶舍室内陈设的构件大多都精巧细致, 营造品茶的氛围。南方茶舍的茶具, 大多沿用之前的碗, 改为花白瓷壶或紫砂壶。相比于南方的讲究, 北方的茶舍少了这些精细, 更多了一些爽快。相比于北方茶舍的奔放, 南方的茶馆少了些粗陋, 更具有趣味。然而喝茶取决于个人的喜好, 无论热闹与宁静, 都有自己的优势。南方茶舍显得很斯文, 在此心境也因环境而变得平和与豁达。

2.3 闽南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闽南地区是我国很独有特色的地方, 展示着属于它的独有魅力。它的红色房屋和家具、古厝和吊脚楼, 还有提线木偶等融入茶舍。茶舍是闽南深巷建筑的一个典型, 独有南方韵味, 红砖白石的建筑在闽南独树一帜。幽静的庭院, 出砖入石的瓦房, 青石台古井, 门上的雕龙画凤看着很有气派, 让人回味无穷。为了彰显独特, 茶舍摆放的都是具有地域风俗的陈设品, 比如:闽南特有的描金大红床、大衣柜, 还有搬东西必备的大杆秤等。茶舍内还可以设置展窗, 包括闽南的风俗习惯、闽南民居建筑和宗教信仰, 这样可以让进入茶舍的人, 增进对闽南的了解, 也更好地与闽南人沟通交流。

一进茶舍, 被映入眼帘的各种陈列品所迷住, 忘却了外面都市的喧嚣浮华, 茶舍有木质的四方院落的古屋, 还有许多像修竹一样的绿色植物, 为茶舍增添了些许生气, 木樯上雕刻着镂空窗花, 增加立体感。茶舍内有一个个被隔开的房间, 在长廊上也摆放着藤木桌椅。有人在品茶闲谈, 也有人在下棋, 无一不显得悠闲恬然。每个房间的门牌就是无字的镂空雕花, 让人为工艺品的美折服, 不由得惊叹连连。古香古色的屋内, 透露着浓厚的南方文化气味。屋上的一片片红瓦, 还有在屋内墙上挂着的字画, 墙角散发着勃勃生机的兰叶, 处处飘来淡淡茶香, 让人心旷神怡。

3 闽南传统民居文化与茶文化的相融

闽南地区位于我东南沿海, 东接武夷山脉, 地形复杂, 多丘陵和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 也造就了闽南别具一格的闽南文化,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爱拼才会赢”, 没错闽南闽南文化的精髓就是“敢拼爱赢”的精神。

3.1 地域文化的交融性

闽南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碰撞发展中, 进行了多元化的组合, 使得它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对外开放性。在其他民族的南迁和聚合过程中, 当地民族与汉族人、少数民族相互通婚, 在闽南地区显示出了一定的交融性。闽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除了依靠自身的因素, 也深受外来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影响。闽南文化的影响也延伸到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将地域文化的特色, 渗透到茶文化的发展中。

3.2 风俗习惯的继承性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的生存基础。闽南的饮食习惯, 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时代特征。清晨去茶舍喝早茶的生活习惯, 在闽南地区由来已久, 在茶楼一坐, 泡上一盅称心满意的茶叶再加上可口的点心, 可称人生一乐。茶舍是交朋友、消遣、洽谈生意、相聚的地方, 饮茶的风俗习惯在闽南尤其流行, 是人们的一种生活追求。“茶米”一词, 在闽南语里翻译过来是“茶叶的意思”, 因为“茶米”带有“米”字, 所以“茶米”是可以和米饭放在一起食用,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闽南人独爱吃茶。也能知道茶在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 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闽南的茶俗中, 以饮功夫茶为首, 饮茶时需要“茶配”, 类似吃茶时需要配吃茶点, 特别是吃闽南特色的“功夫茶”时, 由于“功夫茶”的浓度很高, 为了防止“茶醉”, 就需要“茶配”。

闽南饮茶习俗的发展与传承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遍布闽南各地的民间习俗信仰, 也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这种风俗习惯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 也发扬了当代的精神文明。

3.3 民族特色发展性

地理环境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能够催生精神文明状态, 闽南地区依山傍海, 古话说得好“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为了生存谋发展, 闽南人显示出了不屈不挠的打拼精神。受茶文化思想的影响, “重乡崇祖”是闽南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种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 已经扎根在闽南人的思想意识中, 闽南人大多是从外地移民过来的, 移民性质促使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 需要不断地拼搏努力。闽南人还有着极强的创业能力和经商天赋, 闽南人善于经营茶叶生意。开茶舍、卖茶叶是闽南主要的茶产业。闽南人的人文情怀具有自身的典型特色, 各种因素的影响造就了闽南人性格的进取性和开放性, 这是闽南文化的一种延伸和创新。

4 结论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涉及范围广, 对人们生活影响深远。其中, 茶文化的思想为设计理念提供了创作源泉。闽南文化历史悠久, 闽南茶文化深受闽南传统民居文化的影响, 茶舍文化与闽南文化已经融为一体, 茶舍室内的陈设摆件也彰显着闽南的民俗民风, 体现出了闽南人的最平凡、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黄丽坤.闽南聚落的精神空间[D].厦门大学.2006

[2]俞云平.地域人文传统与先进文化的构建---以闽南文化为例[J].东南学术.2013 (14) :121-123

[3]马会媛.陈设设计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4

[4]万祥虎.解读茶文化在茶馆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 (17) :25-27

上一篇:国际关系演变下一篇: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