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素质(共11篇)
秧苗素质 篇1
摘要:水稻种子带育秧具有效率高、省工省力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满足机插秧水稻工厂化育秧与田间育秧的农艺要求。为明确影响机插种子带育秧秧苗素质的因素,以北方粳稻东农4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子带育秧以木浆纸作为种床载体、应用糯米胶和普通化学胶水作为种子带粘结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试验条件下,与使用PAV化学胶水相比,以糯米胶作为粘结剂,无论采用条形刷胶还是矩阵点胶均对种子带育秧出苗率和秧苗素质无显著影响,并且秧苗素质和成毯效果均符合机插秧要求。研究表明:在种子带制作过程中,使用糯米胶作为粘结剂是可行的。
关键词:水稻育秧,种子带,秧苗素质
0 引言
水稻机插秧是我国种植机械化的主要方向[1,2]。目前,机插秧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一直受到育秧技术的制约[3,4]。研究表明: 水稻的秧苗素质对插秧质量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5]。为此,研究人员在育秧方式、播量、落种定位及种子处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5,6,7,8,9]。生产实践证明: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实现水稻生产种子良种化、供秧商品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具有秧苗质量易控制、生长均匀一致等优势,能够很好地满足机插秧的规格化和标准化育秧要求。水稻育秧播种机是工厂化育秧的核心设备,具有科技含量高、高效、育秧成本低、质量好及节种省工等优点。但是,随着我国从事稻作青壮年劳动力逐年减少,在种植户老龄化日益突出的今天,水稻工厂化育秧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0,11]。例如,育秧环节技术要求较高、育秧程序繁杂[12]、配制和装运秧盘土及搬运秧盘劳动强度大,农村留守的老龄及妇女劳动力很难胜任。此外,设备价格高、利用率过低等导致广大稻农难于接受,也是目前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与装备还无法普及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采用传统的人工粗放育苗方式育秧,因播种量大且落种均匀性差、培育秧苗达不到机插秧标准,严重影响了插秧质量,造成机插漏秧率过高,加大了人工补苗劳作强度。为此,水稻生产迫切需要省工、省力、轻简的机械化种植技术[7]。基于上述原因,笔者提出水稻“种子带”轻简育秧新思路[13,14]。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东农428为播种对象,通过试验研究、探讨种子带在育秧过程中,以普通化学胶水和糯米胶作为粘结剂,应用点胶和条状涂胶两种方式对出苗率、秧苗素质的影响。
1 水稻种子带育秧方法
该育秧法分两步进行: 第1步,通过水稻纸夹定位播种设备,如图1所示。
将精选或包衣等处理的种子按机插水稻育苗要求,精量、均匀地播种到匀速水平移动的纸带上,落种通过粘结剂定位后,再应用纸带将所播种子封固制作成“种子带”; 阴干后的种子带既可卷成卷状,也可按机插秧盘规格裁剪成片存放。播种过程中,由于稻种落到纸带上受粘结剂的限制,基本解决了落种着床后弹跳、滚动问题。与现有育秧播种设备无约束撒播落种相比,其落种定位精度得到较大提高。第2步,在育秧前,农户可按需购买或定制所需品种的种子带,而在育秧时,仅需将所购置的种子带平铺于准备好的苗床或秧盘上,并以0. 5cm营养土加以覆盖后,再按常规育秧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即可。
2 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4年4月16日 - 5月18日在哈尔滨市幸福乡成高子镇农户育秧大棚内进行。
2. 2 供试品种
试验所用水稻品种为: 东农428粳稻,经人工盐水选种、挑选饱满种子进行试验。种子净度99. 7% ,发芽率99. 6% 。300粒干稻种子尺寸均值( 长×宽×厚) : 8. 14mm×2. 96mm×2. 04mm。
2. 3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纸带为订制长卷生活用3层木浆纸,纸宽300mm,纸卷直径约110mm,长度方向拉伸韧性好,吸水性强。
试验所用黏结剂为“嘉力丰”牌糯米胶( 主要成分为食用型糯米淀粉、食用型山梨酸钾、食用乙醇、食用白醋,p H为5. 5 ~ 6. 5) 与环保型普通PVA化学胶水。
2. 4 试验设计
由于文献[13 - 14]已经将木浆纸作为种带开展了对种子发芽、出苗等相关试验研究,故本试验设计主要探究种子带制作时,使用糯米胶和普通PVA化学胶水作为粘结剂以及采用不同的涂胶方式对种子出苗率和所育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设计方案如表1所示。
每个试验方案中,采用干种和催芽种各育秧5片( 每张秧片尺寸: 580mm×300mm) ,不设重复。于2014年4月15日应用自制的水稻纸夹定位播种设备将东农428粳稻种子按照机插秧规格( 横向取秧18次,每次取秧宽度约为16 mm,纵向取秧深度为17mm,每次取秧面积约17mm×16mm = 2. 72cm2) 、按表1设计分别制成条播种子带,如图2所示。
人工统计每片种子带上所播种子粒数后,编号并记录,以备后用。于2014年4月16日开始育秧。首先,将标准机插毯状育秧秧盘摆放到育秧床上,平铺育秧底土厚约2. 5cm; 其次,将制作的种子带平铺于秧盘土上,并在种子带上均匀覆盖厚度0. 5cm表土,完成秧盘播种; 最后,将育秧床灌透水以保墒促齐苗,并采用人工喷淋,保持秧盘土湿润。
2. 5 测定项目
按照水稻育秧管理方法,每天喷水保湿,观察种子破土情况。于破土后7天统计每片种子带出苗株数。
由于北方粳稻机插秧苗适宜的秧龄大多为25 ~30天,故于出苗后20天进行秧苗素质测定[5,6,7]。每个试验项目取30株代表性样本进行测定,内容包括叶龄、茎基宽、株高、根数和成毯效果,由此综合评价粘结剂对种子带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 1 种子带出苗率测试
在2014年4月26日( 秧苗大多接近一叶一心) ,对每种设计方案各随机取1张种子带,不设重复,统计每张种子带内所有秧苗株数,根据所播种子数计算出苗率,如图3所示。
出苗率计算方法为: 秧苗出苗率 = 秧苗总株数 /种子总粒数。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出苗率测定结果可以看出: 对于催芽与未催芽处理稻种按方案1和方案3制作的种子带的出苗率因与种子发芽率相比变化很小,出苗率均达到98%以上,方案1为最佳。这说明选用糯米胶作为粘结剂,无论是采取矩阵式点胶还是条形刷胶方式制作种子带,对种子出苗率几乎没有影响。而选用PVC化学胶水作为种子带粘结剂的方案2和方案4的出苗率同以糯米胶为粘结剂的前两种方案相比变化较大。其中,对于催芽稻影响极显著,且采用条形刷胶方式比矩阵点胶方式影响更大,出苗率仅为82. 6% 。这说明采用环保型PVC化学胶水作为种子带粘结剂对催芽稻种子带育秧出苗率有较显著影响,不应采用。
%
3. 2 秧苗素质测定
本试验主要通过对20天秧龄的秧苗的株高、叶龄、茎基宽、主根长、根数进行测定,以此评价秧苗的素质,如图4所示。
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所测秧苗素质的部分项目测定结果可以看出: 除方案4( 采用PVC化学胶水作为种子带粘结剂、以间隔8mm条形刷胶,胶带宽度3mm ~ 4mm) 外,催芽与未催芽稻种子带育秧秧苗的生根数、叶龄、株高、茎基宽和根长没有较大差异。其中,催芽稻种子带育秧株高普遍偏高于未催芽稻种子带育秧; 催芽稻方案4种子带育秧生根数、茎基宽和根长均为最低,表明PVC化学胶在条形涂胶的情况下,对催芽稻有较显著的负面影响。
3. 3 成毯状况
秧苗成毯状况以好、中、差评价。即通过对插秧期秧苗整体性观察和撕裂程度进行简单评价。其中,观察秧苗根系盘结好并且根系盘结成毯状,双手拎起秧片一端后能够保持整体完整且不易撕裂为成毯性好; 秧苗根系基本盘结成毯状,但双手拎起秧片时局部出现撕裂现象为成毯性中; 秧苗根系盘结且结毯,但易撕裂为成毯效果差。该试验于5月14日测定,所测各方案成毯效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见: 除按方案4制作的催芽稻种子带成毯效果略低外,其余按各方案制作的种子带育秧均能达到较好的成毯效果。另外,通过观察秧苗的颜色还发现,虽然应用化学胶水作为粘结剂对秧苗的后期成毯效果没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但是采用条形涂胶方式制作的种子带培育出的秧苗颜色较浅。
4 问题与讨论
1) 通过对糯米胶和普通化学胶水两种粘结剂对种子带出苗率与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糯米胶作为种子带粘结剂是可行的。但是,涂刷的胶量应尽可能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以防止种子带阴干后僵硬,影响存放。
2) 在条形刷胶状态下,种子定位效果好于矩阵点胶。但是,种子带阴干时间长,干后脆性大。另外,因木浆纸吸水性强,对刷胶量要求严格,过多将导致胶液渗透,影响种子带压合与存放,过少又无法封固种子,影响种子定位。
3) 由于排种器排出的种子在落种过程中是无序撒播的,着床后杂乱无章。虽然纸带上的粘结剂能够消减落种弹跳和滚动,但落种均匀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影响后续种带压合成型。
上述问题有必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5 结论
1) 现有育秧播种设备技术水平高,但育秧程序繁琐,所需人工辅助劳动强度大,从事稻作生产的妇女、老龄劳动力很难胜任。为简化育秧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根据水稻机插秧育秧的农艺要求,应用水稻纸夹定位播种设备,以糯米胶和普通化学胶水作为粘结剂,并分别按矩阵点胶和条形刷胶方式进行了种子带制作与育秧试验。针对东农418所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在试验所考虑的各方案中,较佳种子带制作方案为试验方案1,即催芽稻、使用糯米胶作为粘结剂,并以8mm×8mm矩阵式点胶。出苗率可达99% 以上。
2) 种子是否进行催芽处理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本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二者种子带育秧存在较显著差异。但加工未催芽稻种子带可不受季节限制,有利于成品种子带存放,既可提高设备利用率,也为订单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和人力保障。
3) 水稻种子带育秧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不受农时季节限制,育秧程序简单易操作,能够满足水稻机插秧育秧播种要求。
秧苗素质 篇2
摘 要:为了研究种衣剂与不同壮秧剂搭配对水稻的影响,进行了亮盾种衣剂与7种壮秧剂搭配使用的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提供的7种壮秧剂与亮盾种衣剂搭配使用能减少苗床病害、提高秧苗素质、改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促进水稻产量增加。其中益农壮秧剂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9.81%,苗必壮、银达、沃地佳的增产效果也较好,增产率分别为7.21%,6.56%,6.43%。
关键词:壮秧剂;秧苗素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48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9.031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eed-coating matched seedling strengthen agent on rice, the test was carried out that Liangdun seed-coating matched 7 kinds of seedling strengthen ag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angdun seed coating agent collocated with 7 kinds of seedling strengthen agent could reduce the seedbed diseas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edlings, improve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traits, help to increase rice yield. Yinong seedling strengthen agent had the most obvious effect on increasing yield, the rate of growth was 9.81%, the yield increase of miaobizhuang, yinda and wodijia were better, the rate of growth were 7.21%,6.56%,6.43%.
Key words: seedling strengthen agent;quality of seedlings;yield
水稻壮秧剂是根据水稻育秧过程中秧苗的生理性状、生态特性等,构建的集营养、消毒、调酸和化学调控于一体的药剂,具有床土消毒、调酸和秧苗施肥化控的作用[1-6]。目前壮秧剂在培育机插壮秧方面的作用已有报道[7-11],根据水稻生理、生态特性,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研制而成,能调节秧苗生长发育,使秧苗叶片宽厚,根系发达,返青快等。本研究进行不同壮秧剂与种衣剂搭配使用的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壮秧剂与种衣剂搭配使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试验用水稻品种为龙粳31,使用亮盾种衣剂进行包衣。试验地点设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于2014年进行对比试验,气象资料见表1。
壮秧剂种类及生产商:绿叶美,黑龙江爱禾农药有限公司;沃地佳,黑龙江五常农化技术有限公司;苗必壮,黑龙江省绥化市苗必壮有限公司;益农,哈尔滨市益农生化制品开发有限公司;护苗,佳木斯福龙肥业有限公司;银达,牡丹江金达农化有限公司;劲丰,牡丹江北方生态农业科研所。
1.2 方 法
试验包括苗床部分和本田部分。苗床部分3次重复,7个处理(壮秧剂分别为绿叶美、沃地佳、苗必壮、益农、护苗、银达、劲丰),1个对照,每处理5盘。本田采用随机区组法,3次重复,小区行长10 m,20行区,7个处理,1个对照。
苗床秧苗素质调查:调查各处理出苗率;调查恶苗病和立枯病,每处理取5点,每点调查100株;移栽前3~5 d,每个处理取3点,每点取50株(盘育苗),测量秧苗的株高、叶龄、茎基宽、根数、充实度。
本田秧苗素质调查:于移栽后15~20 d,每个处理取3点,每点调查5穴,测量分蘖数、株高、叶片数。
移栽后15~20 d调查秧苗素质,每处理取3点,每点5穴调查。收获期调查产量及相关性状,每处理取3点,每点5穴调查。收获前5 d进行测产,每个处理取3点,每点1 m2,脱粒称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壮秧剂搭配对苗床水稻出苗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表2),7种壮秧剂与亮盾种衣剂搭配使用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出苗率最好的是对照,但并没有达到厂家宣传的提高出苗率的效果,可能说明配套肥对种子的出苗率有一定影响。出苗率最差的是劲丰,出苗率为87.4%,但也达到了机插秧苗所需标准。调查发现:对照的秧苗植株发黄矮小;益农壮秧剂整体最好;绿叶美基本正常,能明显看到有立枯病病株;沃地佳基本正常,有个别病株;劲丰基本正常,能看到有白化苗;其他基本正常。
2.2 不同壮秧剂搭配对苗床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通过秧苗素质调查可以看出(表3),根数最多的是银达,达到9.64个根,达到了旱育壮秧中苗标准,最差的是绿叶美,达到7.75个根。充实度较好的有苗必壮、益农、护苗。秧田恶苗病采取随机选取5点调查方法,每点调查100株秧苗内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效。防效较好的是苗必壮、益农、护苗、银达,防效都为60%。立枯病防效最好的是银达和苗必壮,都是90%。
2.3 不同壮秧剂搭配对本田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表4),平均分蘖最多的是苗必壮,为24.1个;其次是银达,为22.9个;再次为益农,达到21.8个。苗必壮前期综合表现最好,叶片数73片数量最多,且地上干物质每穴为6.88 g。种衣剂与苗必壮、银达、护苗、益农等搭配效果较好,地上干物质每穴相应为6.88,6.05,6.27, 5.88 g。
2.4 不同壮秧剂搭配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通过调查整理发现(表5),壮秧剂与种衣剂搭配使用后能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株高、穗长、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沃地佳、益农和护苗能促进水稻分蘖增加。益农处理分蘖数最多,株高最高,穗长最大,护苗结实率最高。可见,种衣剂与壮秧剂搭配使用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从而有利于水稻高产。
2.5 不同壮秧剂搭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6可知,种衣剂与不同壮秧剂搭配使用能够增加水稻产量,使用益农壮秧剂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搭配其他壮秧剂使用后能增加水稻产量,但增产效果不显著。益农壮秧剂增产率最高,达9.81%。苗必壮、银达和沃地佳的增产效果也较好。
3 结 论
本试验研究种衣剂与不同壮秧剂搭配使用对水稻的影响,由研究可知:本试验提供的7种壮秧剂与亮盾种衣剂搭配使用不存在安全性问题,没有提高水稻的出苗率,但都能满足水稻机插秧苗的标准;7种壮秧剂与亮盾种衣剂搭配使用可以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减少水稻苗床病害的发生;7种壮秧剂与亮盾种衣剂搭配使用从不同方面改善了水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对水稻增产有促进作用,其中益农壮秧剂增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德萍,穆娟微,伦志安,等.寒地水稻壮秧剂应用效果[J].现代化农业,2010(1):22-23.
[2]张桂芳.牡丰牌新型水稻壮秧剂田间效果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62-64.
[3]陈有弟,徐进.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9):108-110.
[4]楼金海,朱荣华,骆江英.不同旱育秧苗处理剂效果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1):122.
[5]赵红,潘晓华,林卫国,等. 胡友发壮秧剂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0(5):55-58.
[6]张桂芳,王祥贵,于树林,等.水稻壮秧剂研究概况及开发前景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7-38.
[7]徐刚,杨兴福,周吉祥.7%福甲水稻壮秧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现代化农业,2014(1):33-34.
[8]吴洁远,李小洁.水稻壮秧剂在免耕直播稻上的效应[J].广西农业科学,2005,36(6):500-501.
[9]李晓燕,陈永华,侯永顺.水稻壮秧剂“旱育保姆”在永胜县高海拔稻区试验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11(5):15-16.
[10]张桂芳.牡丰牌新型水稻壮秧剂田间效果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62-64.
不同芽种播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篇3
采用不同的芽种播种量,试验不同芽种播种量与秧苗素质的关系,使农户了解芽种播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为水稻播种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二龙山镇农业科技园区,有机质含量3.26, PH值5.09,速效养分含量,碱解氮152毫克/千克,速效磷28毫克/千克, 速效钾121毫克/千克。
三、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空育131作为试验品种。根据不同的芽种下种量采取6个处理,5次重复,种子经盐选、药剂浸种、催芽后于4月10日播种。
处理间播种量(每盘下芽种量克)处理1:100;处理2:120;处理3:140;处理4:160;处理5:180;处理6:200。
四、苗床管理及主要技术要求
1. 置床处理
(1) 调酸。摆盘前一天,根据苗床酸度(PH=5.09),用75%浓硫酸配置成1%的溶液均匀喷洒苗床,使苗床PH值下降到4.5~5.5之间。
(2) 消毒。在喷洒硫酸水5小时后喷施瑞苗清,用量标准为15毫升/平方米,对水喷洒,具体用法参见说明书。
(3) 置床施肥。尿素2千克/100平方米,磷酸二铵5千克100平方米,硫酸钾2.5千克/100平方米,土壤松暄剂250克/100平方米。
2. 调控及防病
(1) 调温。随时监测温度。前期夜间温度低,严防低温,保证温度不低于5℃,出苗后为防秧苗徒长及时通风炼苗,采用肩部通风,棚门和两侧通风口底部50厘米左右用塑料布挡。出苗期控制温度不超过32℃,出苗后至第一叶控制温度在22~25℃之间,二叶露尖至三叶展开控制温度在20~22℃左右,三叶一心后在无10℃以下的低温天气条件下采取昼夜通风练苗。
(2)控水。严格按照苗床浇水标准:三看:苗床发白,早晚心叶不吐水,正午心叶卷曲。出现这几种情况后于上午8时左右一次浇透苗床。
(3)防病。2.5叶前后,选用瑞苗清防治立枯病。
五、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种子播后5天(4.15)出苗,5月17日秧龄达到3.5叶。5月18日,从每个处理中随机选取100株,测量其株高,茎基宽,取平均值,并根据壮苗和弱苗的外部区分标准将各处理样本中秧苗分为壮苗、中苗和弱苗,并记录其数量。(见表1)。
从调查结果看,达到壮苗标准(地上33118、地下1589)的苗的比率以处理1、2、3为高,达到84%以上,即芽种量100、120、140克/盘出苗整齐,无楔子苗。
六、结论
1. 播量与株高、茎基宽的关系:随着播量的加大(160克以上),秧苗显示出徒长的势头,高度增加,茎基宽变窄,秧苗整株呈弱苗状态的多。
2. 试验结果表明,芽盘播量越小,群体中壮苗比率越大。
3.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播量的增加,壮苗比率降低,中苗比率呈上升趋势。
4. 实际生产中,秧苗只插壮苗和中苗,不插弱苗。本着追求最大群体效益的原则,建议生产中采用弱苗数最少的播量下种,本试验中推荐处理1、2、3,即每盘下种量100克、120克、140克。
水稻旱育秧苗栽培技术论文 篇4
苗床的位置选择直接决定水稻的产量,故在选择苗床位置时应该十分慎重。选择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地块平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好的蔬菜地为主,土壤熟化好的旱地为旱育秧苗床地,切忌选用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和老秧田。在进行播种前的30d左右,用腐熟的培养肥5~9kg/m2,过磷酸钙大约为0.25kg/m2,硫酸钾大约为5g/m2。将以上物质均匀撒在厢面处同时将其翻嵌混于1.5m深的苗床床土中,运用沼液或者粪水将其进行充分浇湿后用薄膜进行密封发酵,使其充分达到培肥效果。每667㎡苗床用敌克松2g对水浇施厢面,进行土壤消毒杀菌。增强抗寒抗病的能力,确保秧苗安全生长过3叶期。秧苗苗床的制作工艺可以采用茶盘式或者高厢式,在进行播种以前将经过培肥的苗床床土铺平,按照原有厢宽1.5m,厢长按照具体用量而定。
1.2培育秧苗
1.2.1选择优质品种,严控播种质量关按照本地气候的特点以及栽培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在进行播种之前,选取晴天进行晒种后,将种子中的`瘪粒去除,再将稻种用沼液进行浸泡6~12h后捞出将水分滤干,按1kg优质稻种添加0.5kg旱育保姆均匀拌种后进行播种。在播种时,需要进行三次撒播,第一次将种子总量的50%进行土地满播,第二次用总量的30%进行后续补播,第三次用余下种子进行最后的补漏,以望达到播种均匀的效果。
1.2.2无纺布覆盖技术在运用无纺布的覆盖技术时可以运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先将竹片做成拱形,在其上方覆盖无纺布再将农膜盖在上面已达到表面保温的目的,等到秧苗长成两叶一心时将表面覆盖的农膜除去,四周以泥土进行密封保温。第二种是先利用竹片做成拱形,同时在厢体表面处加盖一层农膜作为内膜,后以无纺布进行覆盖,四周仍采用泥土密封保温,等到稻种返青后在将其内膜除掉。
2大田高产型栽培技术
在大田进行移栽过程时的主要技术是按照合理密度进行种植,推行合理配方高效施肥的措施,着重施加底肥、适当进行追肥,进行合理灌水。
2.1细心整田
泥细田平在大田进行移栽前的3~5d进行全田翻耕,在冬闲时期,泡冬田的翻犁工作需要1次耙平;同时,小季田的翻犁工作需要进行两犁两耙,其翻犁深度需要为25cm,然后将田面恢复平整,以达到田平泥细的目的,更利于插秧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浅水处栽插
合理密度种植生态水稻的旱育秧苗自身呈现矮壮的特点,分蘖较早且数目较多,在移栽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泥细田平、水浅以及带土栽培,栽培深度一般不能超过3cm。普遍中上等的肥力田需要按照宽行29cm,窄行17cm,窝距17cm,其相对栽植密度为18万~20万窝/hm2,其茎蘖数大约为121.00万/hm2,普遍下等田需要按照宽行28~30cm,窄行17cm,窝距13~18cm,其栽植密度约为19.50万~22.50万窝/hm2,其茎蘖数120.00~142.50万/hm2。
2.3着重施加底肥
适当追肥底肥的施圈肥约为1.80万~2.25万kg/hm2,尿素约为225.00~300.00kg/hm2,过磷酸钙大约为750~900.00kg/hm2,氯化钾大约为105.00~150.00kg/hm2,硫酸锌约为30.00kg/hm2。在进行移栽后的7~10d,尿素用量为75~105.00kg/hm2拌除草剂用量约为300~375.00g/hm2进行撒施,同时还需保持移栽处于3~5cm的浅水中。在水稻秧苗的拔节期,叶绿素较少,需要及时采用尿素约为60.00~75.00kg/hm2,钾肥约为375.00kg/hm2进行追施以充作穗肥,提升其成穗率。孕穗期需要采用尿素约为30.00kg/hm2进行加施粒肥,也可以选用1:1的比例进行叶面整体喷施,从而达到增粒增重的目的。
3结语
生态水稻的旱育秧栽培技术的创新研究是我国维护及保持生态家园的延伸工作,也是生态水稻的旱育秧栽培技术发展的进一步需要。本文通过对生态水稻的旱育秧栽培技术的研究,发现其应用前景相对广阔,以期对未来研究产生帮助。
★ 水稻大芽抛秧栽培技术
★ 安徽省优质小麦栽培技术探讨
★ 水稻双季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 彰武县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珍珠草栽培技术论文
★ 海南省中部山区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辽单502及其栽培技术的农科论文
★ 早熟春甘蓝保护地栽培技术论文
★ 密植早实核桃栽培技术论文
让“每一株秧苗”顺利成长 篇5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强调多元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进行不断的教学改革,但收效并不尽人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片面强调多元评价在教师与课堂方面的改进,却没有对学生的作业落实给予足够重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不是靠一两次阶段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就能促进的,更重要的是落实在每天的作业巩固中。其课后巩固如何,理应受到重视。作业评价是中职英语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标背景下,随着教育课程的改革、教学理念的更新,必然要求英语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后作业模式和评价机制,创新作业模式和评价机制。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每日课后作业的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作业的作用除了有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训练运用能力以外,还能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指导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学习,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课后作业完成得并不理想。作业完成效率低下,应付、抄袭甚至不做作业的情况比较普遍,使得当天所学知识无法落到实处,知识的积累呈现出负增长的恶性循环,继而导致英语学习兴趣的进一步丧失和成绩越来越差,无法满足中职学生就业和升学的要求。这与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系统萦乱不无关系,当前中职英语作业评价的现状是:
1. 标准划一,唯“机械”是从
在对考试要求相对不高的中职学校,有的英语教师会为了方便批改而不断让学生完成大量的机械抄写和背诵。时间一长,后进生就学会了拖欠作业;优秀学生也学会了敷衍了事,最终使进入职校后的新一轮学习希望丧失殆尽。然而,不管是普高教育还是职校教育,教育都不是工业化生产有统一的标准,而应该是“农业生产”——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只要他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了该有的成长就是“一株出色的秧苗”。用统一的“机械”作业去要求学生会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得不到理想的成长。
2. 评价随意,缺情感交流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重专业教学、轻基础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作为基础文化课的英语不被重视,其教育教学的考评也缺少像普高那样完善的评价体系、竞争激励机制和横向纵向可比性。这些职教特色都使得我们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作业的有效评价却缺少探讨。大量的学生作业教师用一个红勾来应付,让学生感觉抄了那么长时间,做了那么多练习,教师一“勾”了之,错的也没发现,对的也没表场,就觉得积极性受到打击。长此以住,他们就有了做好做坏一个样的想法,不应付才怪!
3. 维度单一,少综合考虑
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辅助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要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教师首先应该有正确的作业观与评价观。传统作业的基本布置形式以书面为主,维度单一,忽视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口语和听力的训练,无法满足将来的职场需要。
由上可见,我们的作业及其评价应该走出“一支笔”与“一张嘴”的狭隘空间,从多个维度去评价学生,为学生的职业化成长和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 多元化策略在中职英语作业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认为,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评价要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突出激励作用。评价要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作业、测验、课内外活动等形式。终结性评价可采用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等形式,也可采用真实性任务。
根据大纲要求,我们根据本校实际,申报了县级教改项目《多元评价在中职英语作业落实中的应用》,并结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学生中实施了一套课后作业的多元评价方法。
1. 作业布置多元化——从形式为多元评价奠基
中职英语作业的布置要注意分层化、趣味化,教师要从作业布置方面把好关口。
(1) 分层化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作业的难度、强度是否适合每个学生。比如,即使职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在布置传统的抄写作业时,仍要注意分层。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用连词成句、连句成篇的形式代替抄写,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简单造句或者直接抄写。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口头作业的布置中,教师也同样需要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基础好点的可以要求口头说一段话,而基础差点的允许说出句子就行。
(2) 趣味化作业。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基础,注重利用作业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虽然中职生英语基础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知识面在网络时代会迅速扩宽,他们对一些流行的英语词汇非常敏感且易于接受。比如这几年流行的“(不)给力”一词,笔者发现有学生的QQ签名上写着“ungelivable”, 后来才知道是由“给力”一词的汉语拼音派生而来: geili——gelivable——ungelivable; 再如今年流行的“hold住”一词也经常被学生挂在嘴边。如果一个中职英语教师讲的许多知识点还是局限于书本,那么学生很自然地会认为这个教师“没水平”,从而更加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做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定期向学生开放电子阅览室。任课老师了解所教班级使用电子阅览室的时间,以便提前布置相关网络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网上完成,以e?mail的形式上交。这样新颖的方式不一定每天都做,可按计划每两周一次,频率虽然不高,但是效果一定比传统作业好,能大大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2) 每周组织在校生利用晚自修时间看一次英语电视节目,并以此布置作业。笔者所在学校教室里配有电视机,每晚会组织住校生看《新闻联播》,此做法可借鉴到英语学习中来,可以由学校统一播放较好的英语节目,如中央六台的“动感英语”、中央十台的“希望英语杂志”等。这样就解决了通校生回家能接触到媒体而住校生无法接触视听媒体的问题。看完节目后再完成相关口头或笔头作业,学生也有话可说,这对全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扩大词汇量都有好处。
nlc202309021751
2. 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引导自我成长
在对作业的评价中,评价者是评价主体,作为被评价的学生是评价客体。评价时应注重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由不同主体对象对客体的作业进行自评、家长评、组长评和教师评,以此来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与良好的作业态度。
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张作业评价表下发给学生,此表每周一次由课代表收起,交由老师进行汇总。老师把根据每个阶段(以四周即每月为一个阶段)的作业态度所得总分反馈给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并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使得学生的学习逐渐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不少学生在两个月的评价后作业态度明显端正起来,质量也有相应提高。
表一:《英语作业落实情况检查表》(五分制:从及时,独立,质量三方面评)
在以上表格的实施过程中,由四个评价主体呈均匀梯度不同时段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自评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立即自我订正与反思。家长评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到孩子的学习过程。在学校,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家里,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家长的赞扬。同时,我校在用的移动家校通的使用也使家长与英语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及时、详细和有效。同桌互评能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和交流,在交流中向对方传送欣赏与肯定的态度,让学会赏识成为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不仅让接受别人的赏识成为学习的无限动力的来源,还能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体验到欣赏他人成果的快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改进和提高。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作业本身的质量时结合前面自评、家长评和同桌互评的情况加以综合考虑,给出一个全面客观的得分和评价,这样更有说服力。
3. 评价方法多元化——个性化提升作业效果
针对不同作业类型和完成情况,笔者设置了不同的评价方式(见下表)。当然,表内的评价方式可灵活处理,根据需要交替使用。此表的多元评价使得学生能及时收到老师对具体学习任务的反馈,并能因自身的完成情况获得相应的奖惩,使学生有动力也有压力,强化了知识的落实和吸收,提高了学习效果。
表二:《中职英语作业落实评价方法表》
在对上表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批改与评价要形式与内涵并进,这样更能吸引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在上表实施一段时间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访谈记录,发现大家“对老师的评价既害怕又期待”。对作业多出了“期待”的情绪,说明多元化的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在上表中设置的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评价方式体现了评价形式与内涵的多元化,适合各种学生的基础,承认了学生的差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
秧苗素质 篇6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2年在大庆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育秧基地进行, 供试土壤的p H=8.88, 供试品种是垦粳一号, 生育期134天, 需活动积温为2320℃, 适于黑龙江第三积温带下限种植。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2.1 秧苗形态调查
秧龄达到三叶一心时, 选取各处理长势一致的秧苗, 调查株高、茎基宽度、叶龄、根数、根长、根色等秧苗素质, 取15株的平均, 重复3次。具体参照张龙步[14]方法进行。
1.2.2 秧苗发根力调查
秧龄达到三叶一心时, 各处理选取长势一致的秧苗, 小心洗净根上粘附的土粒, 剪除全部根系, 在室内沙培, 每个处理10穴, 每穴1苗, 培养10d, 调查发生新根数及新根长。另取100株秧苗, 于105℃杀青30min, 然后保持80℃烘干至恒重, 降至常温称地上、地下干重。具体参照张龙步[14]方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p H值对秧苗株高及叶龄的影响
在酸性或微酸性条件下秧苗株高比较一致, 平均在7cm左右, 说明在p H2.5-6.5范围内水的p H值对株高影响不大;而p H值为7.5时秧苗有增高趋势, 统计分析显示, 水分p H值对秧苗株高无显著影响, 各处理间的株高差异不明显叶龄指秧苗长出叶片的多少,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株的生育进程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叶面积大小。p H2.5-5.5范围内, 随p H值增加叶龄有增大的趋势, p H值达到5.5以后则呈降低趋势, 呈现明显的单峰曲线, 其中p H5.5处理秧苗的叶龄与其它处理的叶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增幅为13%-23%。
2.2 不同p H值对秧苗根长及根数的影响
根系是秧苗吸收水分和矿质养分的重要部位, 根长与根数是根系质量的两个主要方面。水分p H值对根长与根数有不同影响, 不同水分p H值在2.5-7.5范围内时对根长影响较小, 各处理秧苗的根长无显著差异;而对根数的影响则不同, p H值为3.5和p H值为6.5处理秧苗的根数均显著多于其它处理, p H值为6.5处理增幅为6%-19%, p H值为3.5处理增幅为6%-13%。
2.3 不同p H值对秧苗绿叶率及白根率的影响
苗期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影响可能出现叶枯死或根系变黄等现象, 影响叶片和根系的正常生理功能。p H值在2.5-7.5范围内, 秧苗绿叶率有随p H值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H值在2.5-7.5范围内, 秧苗白根率呈单峰曲线, 其中p H5.5处理和p H6.5处理秧苗的白根率分别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增幅分别为49%-67%和22%-74%。
2.4 不同p H值对秧苗发根力的影响
发根力是指秧苗发生新根的能力, 反映了秧苗的抗逆性强弱。不同水分p H值培育的秧苗其发生新根数量相似, 而根长受到的影响较大, 其中以p H4.5-5.5时根系最长, 分别比p H2.5处理和p H7.5处理根长增加7%-12%和19%-25%, 说明水分p H值在4.5-5.5范围内时有促进根系伸长的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水分p H值对叶龄、根长、白根率、发生新根的根长均有明显影响, 当水分p H值5.5时秧苗叶龄最大、白根率较高、发生新根的根长最大。此外, 水分PH4.5处理秧苗的发生新根的根长也比p H7.5的秧苗长25%。
3.2. 讨论
秧苗素质 篇7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军川农场科研站3号地, 为10年以上老稻田, 土壤为草甸白浆土, 有机质含量3.5%, 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27、2.92、13.7mg/100g, pH值6.9, 秋整地。
供试品种为垦鉴稻6号, 抗倒性中等, 分蘖力较强。采用浸种催芽一体机浸种催芽, 浸种方法:水层高于种子袋5~10cm, 浸种药剂使用25%施保克25mL加2%天然芸苔素20mL对水100~120kg, 浸种100kg, 浸种5~7d, 温度11~12℃。将种子浸好后, 将催芽机内水层降至20cm左右, 32℃高温破胸, 28℃室温催芽, 芽长1~2mm之后, 晾芽, 播种。
所用秧盘为58.0cm×21.5cm的8行育秧子盘。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不设重复, 20行区, 24m行长, 行距30cm, 株距12cm。试验共设8个处理, 处理1~8每个育秧子盘播芽种质量分别为40、50、70、90、110、130、150、170g, 4月18日人工播种, 5月18日插秧。公顷施尿素80kg、磷酸二铵150kg、硫酸钾60kg作基肥。6月5日公顷追施尿素70kg, 7月10日公顷追施尿素40kg。5月14日进行秧苗素质调查, 适时进行田间调查及考种。
2009年本地区5月份干旱, 6~8月降雨频繁, 霜期较往年偏晚, 光照和温度基本上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苗期调查显示, 从出苗到2叶期只有处理1与2在出苗上晚1d, 这可能是因为播种量过少群体热undefined量不足所致, 其它处理无明显差异。从2叶后期至移栽前期各播种量间的差异逐渐显现:从表1中可以看到, 随着播种量的增加, 秧苗的茎基宽、百株鲜重、百株干重、根条数明显下降, 这是因为离乳期以后秧苗的营养供应由母体供给逐渐转为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密播的秧田在秧苗进入2叶期以后根系生长缓慢, 秧苗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不均衡, 秧苗发生徒长, 最终导致秧苗纤细, 形成弱苗。
2.2 不同播种量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从移栽后的分蘖进程来看, 随播种量的增加分蘖逐渐减少, 田间调查时发现, 在处理7、8中, 第一完全叶位的分蘖完全退化没有抽出, 第二完全叶位的分蘖部分抽出, 分蘖高峰出现在第三蘖位, 也就是在6叶抽出时。处理6较7、8早半个叶龄进入分蘖高峰期, 但与寒地水稻叶龄生育晚限比较还是略迟, 主要是受6月份低温寡照不利天气条件影响。
播量超过130g以后, 插后秧苗过于纤细, 插秧后不能挺立在田面, 功能叶片干枯, 缓苗期延长, 在生育进程上前4个处理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处理8则明显滞后, 抽穗期晚2d, 成熟期晚了4d。
2.3不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到, 各播种量在株高及穗长上没有明显的变化;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平方米有效穗数下降明显, 千粒重降低, 穗数的降低引起了穗粒数的增加, 穗粒数的增加又导致结实率的降低, 产量的决定因素呈现两减一加的形势,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产量的下降。
3结论
秧苗素质 篇8
微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 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 概况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土壤肥力, 这是微生物肥料主要功效之一。如各种自生、联合、共生的固氮微生物原料, 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素的来源;多种解磷、解钾微生物的应用, 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分解出来, 从而能为作物吸收利用。二是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刺激作物生长。许多用作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还可以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 能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 使植物生长健壮, 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三是有害微生物起到生物防治作用。由于在作物根部接种微生物, 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 形成作物根际的优势菌, 限制了其它并由微生物的繁殖机会。同时, 有的微生物对病原微生物还具有抵抗作用, 起到了减轻病害的功效。
益普是由京青仲信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研制, 由山东京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在水稻苗床期应用益普微生物菌剂 (粉剂) 和液体益普微生物菌剂, 对水稻长势进行观察并给予评价, 从而为产品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2年设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供试水稻品种为东农428。试验采用旱育秧盘试验, 每盘0.167m2。试验采用种子处理。浸种处理5d, 28℃高温催芽2d后播种。
试验Ⅰ和试验Ⅱ分别设3个处理, 先将水稻壮秧剂对水浇在底土上, 再将秧盘用挡板分割成3个相同面积的空间, 平均每个处理有0.056m2的空间, 试验Ⅰ的处理1为100m2用益普微生物菌剂100g对水喷施后播种;处理2为益普微生物菌剂180g拌120kg芽种播种;处理3为空白对照。试验Ⅱ的处理1为100m2用益普微生物菌剂80mL对水喷施后播种;处理2为100m2用益普微生物菌剂100mL对水喷施后播种;处理3为空白对照。计算出每个处理的用量, 喷雾的对水50mL均匀喷在底土上再播种, 拌芽种的按40g芽种拌益普微生物菌剂对水1mL拌匀播种, 设空白对照。水稻壮秧剂选用液施苗床肥 (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栽培研究室提供) , 分两次施用, 基肥4kg/500盘, 追肥5.5kg/500盘。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于5月5日开始播种, 种子芽率是82%, 5月8日出苗。试验结果初步表明, 出苗情况试验Ⅰ处理1与对照无差别, 都好于处理2;试验Ⅱ处理1与对照无差别, 都好于处理2。5月17日照相, 25日进行秧苗素质分析。由于5月份已进入夏季室内温度过高, 秧苗徒长2叶飘长, 植株株高非常高叶龄却不大。试验Ⅰ以处理2株高最高, 对照叶龄最大, 处理1根数最多, 处理1茎基宽最宽, 处理1地上部干重最高, 处理2地下部干重最高;试验Ⅱ处理1株高最高, 处理1叶龄最大, 处理1和处理2根数一样多, 处理1茎基宽最宽, 处理1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都是最高。
3小结
秧苗素质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武粳15、武香粳14。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用561孔软盘, 分别在春、夏季进行营养土法育秧和泥质法育秧2个处理的对比试验。春播:武粳15在5月8日播种, 按16.67 cm×30.00 cm规格移栽;夏播:武香粳14在5月30日播种, 按13.33 cm×28.33 cm规格移栽。3次重复, 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13.33 m2。人工点播每穴2株种苗。东西方向留走道, 四周设保护区。
1.3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察项目
调查出苗速度、苗高 (每5 d测1次) 、秧苗素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期生长速度比较
春播武粳15的秧苗期动态记录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 4个观测时间点泥质法苗高与营养土法苗高之差分别是-0.78、-0.67、-1.48、0.91 cm。泥质法的苗高逐步增加, 最后高于营养土法的苗高, 泥质法与营养土法的苗高之比分别是0.83、0.90、0.85、1.06, 苗高之比在逐步增大。泥质法每5 d的秧苗生长量逐步增加, 其增加量与营养土法增加量之比稳步增大, 而营养土法每5 d的增量逐步减少。
(cm)
夏播武香粳14秧苗期动态记录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 4个观测时间点泥质法苗高与营养土法苗高之差分别是-2.23、-1.49、4.00 cm。泥质法的苗高逐步增加, 最后高于营养土法的苗高, 泥质法与营养土法苗高之比分别是0.30、0.82、1.33, 苗高之比逐步增大。泥质法每5 d的秧苗生长量逐步增加, 其增加量与营养土法增加量之比也稳步增大, 而营养土法每5 d的增量逐步减少。
(cm)
2.2 秧苗素质比较
2种育秧方法的秧苗素质如表3、4所示, 可以看出, 泥质法育秧秧苗在基颈宽、苗高、白根数、分蘖数、鲜重等方面都优于营养土法育秧, 春播分别高0.04 cm、1.74 cm、0.57根、0.12个、1.71 g, 夏播分别高0.06 cm、4.00 cm、3.62根、0.10个、4.75 g。
2.3 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 各处理临奥4号的投入与白苞谷相等, 但产量、产值却远大于白苞谷。处理C临奥4号的纯收入最高, 为11 178.0元, 处理B次之, 处理A最低。由此表明, 同时施用农家肥与复合肥的增收效果最佳。
3结论与讨论
抛秧技术成功的有效利用, 关键在于提高秧苗素质, 因为育出的秧苗素质直接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一般生产上认为, 苗壮、颈宽、在抛栽本田后活棵早、返青快的秧苗素质好。实践证明, 这种要求与秧苗的发根力有关, 发根力强者活棵早, 返青快。万开军[1]对发根力与秧苗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指出基颈宽、白根数与发根力呈极显著正相关, 分蘖数与发根力呈显著正相关, 苗高与发根力呈不显著正相关。该试验结果表明, 泥质法在基颈宽、苗高、白根数、分蘖数等方面均优于营养土法, 同时在周青等[2]和夏连全等[3]的研究中指出,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不一致;而试验表明, 在泥质法这一育秧基质上培育的秧苗, 发根力更强, 秧苗素质比营养土法育秧的更好。泥质法育B临奥4号较白苞谷增产3 497.5 kg/hm2, 增幅69.60%;处理C临奥4号较白苞谷增产2 725.0 kg/hm2, 增幅45.45%。秧选用传统育秧田作苗床, 充分利用原育秧田水源有保证、土壤质地好、酸碱度适中、肥力较高等优点, 用原田泥浆作软盘填充基质, 更利于秧苗在自然状态下生长。
从秧苗生长状态来看, 泥质法秧苗在前期生长较营养土法慢, 但后期明显加快, 并超过营养土法秧苗生长速度, 说明泥质法秧苗生长潜力大[4,5,6]。同时泥质法秧苗增长量稳步增加, 秧苗在整个苗期生长速度稳中有增, 说明泥质法适宜秧苗生长, 这种育秧方式更适宜培育旺苗、壮秧、稳健苗。
摘要:比较泥质法与营养土法育苗的秧苗素质, 结果表明:泥质法育秧选用传统育秧田作苗床, 充分利用原育秧田水源有保证、土壤质地好、酸碱度适中、肥力较高等优点, 用原田泥浆作软盘填充基质, 更利于秧苗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应用泥质法育出的秧苗素质好, 在生长速率、基颈宽、白根数、分蘖数等方面都优于营养土法育出的秧苗。
关键词:泥质法,营养土法,育秧,秧苗素质
参考文献
[1]万开军.杂交稻秧苗形态性状与发根力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2 (1) :4-6.
[2]周青, 陈新红, 王纪忠, 等.不同基质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7) :8889-8891.
[3]夏连全, 魏国华, 刘歧虎, 等.杂交稻软盘育秧机插不同整地与水分管理方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J].北方水稻, 2010, 40 (5) :52-53, 66.
[4]赵艳忠, 龚振平.育苗措施对水稻机械插秧质量影响的解析[J].农机化研究, 2001, 2 (1) :47-48.
[5]邹琦.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17-120.
秧苗素质 篇10
一、控制水浆管理
1. 返青后及早露田通气增氧,排除毒素
在插秧后的2~3天,保持田间湿润,以利提早立苗,插秧稻田要灌相当于苗高1/3~1/2的稍大水层扶秧护苗,以减少叶面蒸腾,防止秧苗凋萎,保证返青成活。若水层过小,秧苗经风吹日晒后,容易失水干枯,造成缓秧,使早秧变晚秧,壮秧变弱秧。水稻移栽返青后,立即采用露田脱水,以便土壤气体交换和释放有害气体,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此后应进行浅水勤灌,使后水不见前水,保持干干湿湿。
2. 当田间苗数达计划穗数80%~85%时晒田
经生产实践证明,晒田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一般可增产8%~15%。因此,当群体达到预期穗数苗的80%~85%时进行脱水晒田,并采用多次轻晒的方法,把每亩高峰苗控制在预期穗数苗的1.1~1.2倍。晒田的程度有重晒、轻晒之分,应根据苗情、肥力、耕层、土质和地势等进行综合考虑,发棵早、叶色浓、长势旺、泥脚深、冷浸田和底肥足的均宜早晒、适当重晒,且晒的时间可稍长,特别是对那些长期渍水、土体糊烂、脱水缓慢的田块,更应重晒;反之,则宜迟晒、轻晒,且晒的时间要短。但无论是轻晒或重晒,都要达到“新根跑田面,老根往下扎,叶片硬且直”的要求。
3. 水稻生育后期采用间隙灌溉法
水稻生育后期由于还草田孔隙度相对增加,土壤持水量相对加大,因而在后期水分管理宜采取间隙灌溉,既保水又透气。
二、合理施肥,氮肥适量前移
水稻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总量,一般是以收获作物的产量来计算的。每生产650千克稻谷,需纯N 20~24千克、P2O5 4.6千克、K2O 6千克。
氮肥运筹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
0.40∶0.25∶0.25∶0.10。基肥:每亩带水旋耕前施45%复合肥(15-15-15)54千克。分蘖肥:每亩在栽后10~12天施尿素10千克。穗肥:一般在穗分化始期,即叶龄余数3.5叶时每亩施尿素10千克。粒肥:水稻出穗后,一般不需要再施肥,如叶色明显落黄,可每亩撒施尿素4千克左右,也可加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磷、钾肥做基肥一次性施入,严重缺钾的地区,钾肥可分次施用,一半基肥,一半带钾肥烤田。
1. 喷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有机肥含有机质多、养分全、肥效久,能均衡地供给水稻养分,还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有条件的地区秸秆还田时可以配合施用有机肥,能更好地起到培肥地力、增产增效的作用。
2. 施用配方肥,促进节本增效
配方肥是各地农业部门联合肥料企业,根据当地稻区土壤养分状况,结合水稻需肥规律生产的高效多元化肥,具有配比科学、养分含量高而全、施用方便、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一般肥力地块亩施配方肥40~50千克+适量的单质氮肥,即可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3. 氮肥适量前移
适度调高前期氮肥施用比例,增加基蘖肥的用量,与秸秆不还田的相比,基蘖肥每亩增施纯氮0.5~1千克,以缓解麦草腐烂耗氮的矛盾,保持氮肥总用量与不还田的稻田基本一致。
4. 适时早施追肥
秸秆还田地块,前期秸秆分解会消耗一定的速效养分,导致秧苗移栽后前期生长比较缓慢,因此秧苗返青后应适时早施分蘖肥,促进秧苗分蘖,保证有效穗数。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岗埠农场37号农业办 邮编:222344)
秧苗素质 篇11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水稻品种为龙粳31。
供试药剂:6.25%亮盾种衣剂由瑞士先正达 (苏州) 作物保护公司生产, 11%稻加乐种衣剂由辽宁壮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0.25%护苗种衣剂由福建友缘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15%多福种衣剂由安徽天恒农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5%亨达苗宝种衣剂由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设6个处理, 处理1为每100kg水稻种子用6.25%亮盾种衣剂200mL拌种, 处理2为每100kg水稻种子用11%稻加乐种衣剂1.8kg拌种, 处理3为每100kg水稻种子用0.25%护苗种衣剂2kg拌种, 处理4为每100kg水稻种子用15%多福种衣剂2kg拌种, 处理5为每100kg水稻种子用15%亨达苗宝种衣剂1.5kg拌种, 处理6为对照, 不用种衣剂拌种。各处理所用种子量均为0.3kg。
4月1日进行拌种, 各处理所用种子分别用纱网袋封装, 阴干3d后, 于4月4日开始用11~12℃清水浸种8d, 直至种子浸透 (浸好种子的标志是剥去颖壳米粒易掐断, 手捻米成粉末, 没有生芯) 。于4月12日将各个处理平均分为3份, 每份0.1kg, 作为3次重复, 将种子置于垫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均匀摊开, 放置到光照培养箱里, 在高温 (30~32℃) 下催芽破胸, 露白后控制在25℃适温催芽, 每处理隔5h调查发芽率, 待芽长2mm时, 停止调查。于4月13日并将培养皿移出光照培养箱, 进行苗床播种, 播种后调查出苗日期、出苗率、秧苗长势, 待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 从不同处理的苗床中选取100株幼苗, 共3次重复, 测定叶龄、根数、根长、苗高、苗鲜重, 然后在烤箱中100℃杀青0.5h, 然后80℃烘烤至衡重, 测定苗干重, 以此作为苗情评价指标, 做出种衣剂是否安全的评价。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a.不同种衣剂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据调查, 处理1~6水稻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4.2%、95.8%、96.2%、95.2%、95.4%、95.8%, 用种衣剂拌种的处理与对照没有明显区别, 说明5种种衣剂对水稻发芽没有影响, 未造成药害, 其中用护苗种衣剂拌种的处理水稻种子发芽率最高。
b.不同种衣剂对水稻种子出苗率的影响。据调查, 将发芽种子进行播种后, 4月21日开始出苗, 用多福种衣剂的处理第1d具有最高的出苗率, 用亮盾种衣剂的处理第1d出苗率最低;从第2d开始, 各处理的出苗率表现各不相同;4月25日, 各处理出苗率达到90%以上, 用护苗种衣剂的处理出苗率最高。
c.不同种衣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从表1可知, 使用种衣剂拌种的5个处理苗高、百株鲜重、百株干重均高于对照, 其中使用护苗种衣剂的处理秧苗素质最好, 苗高、叶龄、百株鲜重、百株干重、根长、根数均比其它处理高。
3 结论
试验表明, 应用护苗种衣剂的处理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最高, 苗高、叶龄、百株鲜重、百株干重、根长、根数均比其它处理高。
参考文献
[1]滕振勇, 郑旋.早稻种子包衣效应研究及种衣剂型筛选[J].种子, 2002 (4) :49-51.
[2]钱卫红, 王永恒.水稻种子包衣处理的增产效应[J].南京农专学报, 1998, 14 (3) :34-38.
[3]潘万华, 陈扣军, 左家存.水稻种衣剂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3, 31 (3) :491-493.
[4]胡前毅, 黄育忠.水稻良种包衣技术应用研究[J].种子, 1997 (3) :79-80.
[5]杨卓飞, 王旭春.早季水稻种衣剂筛选试验初报[J].福建稻麦科技, 2002 (1) :18-20.
[6]苏绍元.水稻种衣剂禾盛3号应用效果初探[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16 (1) :41-43.
[7]杨安中, 汪春芳, 程华长.多功能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6, 10 (2) :37-41.
[8]卢俊春, 陈浩松.水稻种子包衣技术应用效果初探[J].种子科技, 2000, 18 (4) :228-229.
[9]周元明, 高爱红, 李超.水稻生物种衣剂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 2002 (1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