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统一性

2024-07-25

自我统一性(共12篇)

自我统一性 篇1

引言

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 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的发展, 所以许多学者也开始渐渐重视个体的研究。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Erikson (1953) 提出了自我同一性概念, 而Bandura (1986) 则在其《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一书中, 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的概念。这三个概念均与“自我”有关, 但至今为止仍未有学者探讨过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大部分学者只是研究了其他因素如环境单独对这三者之一的影响。

在探究这三者关系之前, 笔者对所涉及的主要三个概念“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 给出适用于本文的定义。自我管理, 也译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由于涉及的领域较广, 所以其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定义。在已有的定义中, Bandura (1986) 的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对自我管理的定义最受学者们的关注。Bandura认为, 自我管理就是个体通过主动地设定目标、采取行动、监控和评估自身的绩效并做出相应的调节等一系列的行为来塑造自己命运的过程。自我同一性, 也译为自我认同感, 是一个多元概念。根据Erikson (1968) 的观点, 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 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 也就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坚定而连贯的意识。自我效能感, 由Bandura (1977) 最早提出, 且其所提出的定义为许多学者所接受, 其认为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 以及对自己的活动水平施加控制能力的信念”。因此, 自我效能感并非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而是这个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估和信心。

笔者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对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理论模型, 旨在探索这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并且试图证明通过调整另两个变量在某一程度上提高个人的自我管理水平。

理论基础与理论假设

1.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

(1) 理论基础———三元交互决定论。Bandura1986年出版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一书中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三元交互决定论, 即个体的活动是认知、行为、环境三个变量不断相互作用的函数。在Bandura看来, 行为、认知、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重要的位置, 尽管有时环境的影响对行为具有决定作用、有时行为也可能成为这三个交互决定因素中的主要成分;同样, 认知因素也可能在这个交互决定链中起决定作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三者是密切相联、互为因果的, 这是三元交互理论的核心所在。图1为Bandura的三元交互理论模型, 其中B代表个人行为因素、P代表个体因素、E代表环境因素。

(2) 理论模型。根据三元交互理论, 个人的行为是由行为、认知、环境共同作用形成的。而自我效能感 (ASE) 作为一种主体的认知因素, 根据该理论可推断其必然是由环境、个体行为、环境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根据此理论, 学者 (李恒, 2010) 推导出了如图2所示的自我效能理论模型。

依据此模型, 自我效能感是这三个变量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结果。据此, 笔者将依据前人研究和理论依据, 建立了模型 (见图3) , 旨在研究自我效能感与其他个体因素和个体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在此笔者也将引入两个新变量:其一为作为行为因素的自我管理变量;其二为作为个体因素的自我同一性变量。旨在前人的基础上, 通过理论推断及已有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推断出这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而笔者也适当将前人模型予以简化, 不再研究其相互作用关系而是侧重于研究其单向作用关系。

2.理论假设

(1) 自我同一性对自我效能感的预测。直到1996年Coté提出同一性资本模型, 将同一性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取向建立起联系之后, 才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两者的关系。国内关于自我同一性对自我效能感之间预测作用的研究并没有过多论述。但从已有文献看, 自我同一性确实对自我效能感产生着一定的作用。李岩等 (2011) 对某事业单位入职员工自我同一性状态与自尊、效能感的关系展开了调查。最后该调查指明, 新入职成员的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且自我同一性越高的人员自我效能感越强, 而反之亦然。常虹 (2012) 对中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该项研究得出结论:一个高自我认同感的人, 一般都表现出自信、自尊, 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学习主动, 积极。所以自我认同感较高的人, 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关惠婉等 (2012) 展开了对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认同感关系的实证研究。最后分析数据发现, 被调查者的自我认同感与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三个维度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显著相关。指明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作用, 且自我同一性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程度。依据先前学者研究, 笔者总结表明, 自我同一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且自我同一性的高低有可能将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大小。换言之, 自我同一性的程度越高所带来的自我效能感越大;而自我同一性程度越低者即自我同一性混乱者, 自我效能感越低。自我同一性程度高者, 能够清晰的认识且了解自我, 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并且经过长期的摸索已确定其稳定的价值观和承诺, 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或者职业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设想, 自我了解充分且自我定位明确。由于对自己了解充分, 他们往往自信于其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完成目标的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将会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同一性混乱者, 这类人群由于没有清晰的自我定位以及自我认识不足, 对是否能够完成某些任务存在疑惑, 往往要从别人的认可中才能找到自信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它们, 甚至当遇到一些困难时就会马上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 而不是坚信自己可以完成任务。这样的人群自我效能感往往比较低。因此, 笔者提出命题1: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程度与其自我同一性程度有关。自我同一性程度越高者, 其自我效能感也越高, 反之亦然。

(2) 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管理的预测。对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管理的预测作用, 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和教育领域, 其他领域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仍较少。 (1) 医学领域。Bandura (1986) 在其著作《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中曾经提到过自我效能感在疼痛的自我调节中的作用。其认为病患能够通过自我效能感进行自我控制从而影响忍受病痛的忍耐力, 并且自我效能感越强病患忍受疼痛的忍耐力也就越强。国内现今医学领域也有许多相关的研究。刘鹏飞等 (2006) 的研究显示,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体及各项与其自我效能均呈显著正相关。张琳等 (2011) 探究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其自我管理行为越好。胡建江 (2013) 等的实证研究指明越相信其能够控制住糖尿病病情的患者, 越愿意通过控制饮食等措施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 表明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 学者将个体对学习进行的自我管理行为称之为自主性学习或者自我调节学习。Zimmerman等 (1990) 把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定义为通过个体主动对自身状况、学习行为、环境的调节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并且其将自我效能感列为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因素之一。自此国内外许多学者便开始研究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Pintrinch、De Groot (1990) 就通过实证研究证实, 具有较高学习效能感的学生比低学习效能感的学生更多地使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 具有更大的任务坚持性。张威等 (2004) 指出自我效能感、任务价值与目标定向是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关键变量, 在自我调节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丁桂凤 (2005) 的实证结果证实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工作特征均对自我调节学习产生一定影响。邢强 (2007) 就归因和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 自我效能感对自我调节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并且除了努力调节策略之外, 自我效能感与其他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依据已有文献可知, 无论是在医学领域还是教育领域对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验证, 均能表明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管理有明显预测的作用。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群往往相信其完成目标的能力, 更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不容易受外界消极环境因素的影响。正是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所以这类人群才会采取自我管理这种积极主动的方式以期达到目标, 完成任务。而效能感低的人群则对自己完成目标的能力充满质疑, 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挫败容易使其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过多地考虑到自身的缺点和劣势, 产生退缩的行为, 不会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克服它们, 反而觉得达不成目标才是理所当然的。因此, 笔者提出命题2: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管理有明显预测作用, 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正相关。

(3) 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管理的预测。对自我同一性与自我管理之间的作用关系, 国内至今还没有学者验证过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从理论上, 似乎可推断出两者之间的关系。Bandura (1986) 认为, 自我调节并非仅仅通过控制来实现, 它的进行需要借助于一系列子功能的发挥, 这些子功能是实现自我定向的转变所必须形成和启动的。他认为自我调节包含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基本的子过程。在Bandura的理论中将自我调节认为是三个子系统驱动完成的, 而在第二个子过程自我判断中又提到了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可见在其的知识体系中将目标设定认定为了影响自我调节的因素之一。其后有许多学者提出的理论中在某种程度上都赞同了这一观点。具体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文末“参考文献”[14][15])

Carey等 (2004) 编制的短文版自我调节问卷 (SSRQ) 认为, 自我调节包括冲动控制、目标设置两个因素。由此看来, 许多学者都已将目标设定作为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之一。而自我同一性与目标设定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系。Erikson (1953) 认为, 自我同一性能够给个体一种目标的方向感。自我同一性程度高的人群其能够认可“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我”。他们选择的自我投入目标和方向并不目标具有更大的明确性和实践性, 这类人群也会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投入。在已有的理论和合理的逻辑推理下, 笔者整理出一个思路:自我同一性高的人群, 能够设定更加明确而可行的目标, 而拥有了这样的目标, 则会给人一种努力的方向感, 这种方向感将会促进人们通过自我管理而达到目标。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人群, 由于对自己没有充分的了解, 所以他们的目标大多是模糊和不确定的, 而这种目标本身就很难作为行动的指南针, 所以很少想要通过自我管理行为去完成它, 或不知道应采取怎样的自我管理行为去完成它。因此, 笔者提出命题3: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管理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并且自我同一性程度越高自我管理程度就越高, 反之亦然。

结论

据已有文献显示, 前人就自我同一性对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管理的预测作用在不同领域都展开过实证调查, 并且证明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关系大多成立。而现今仍未有学者就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管理的预测作用进行研究。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并且就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 本模型的创新点是:

第一, 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能够直接作为一个前因变量作用于自我管理的观点。笔者在Bandura的三元交互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本模型, 认为自我同一性其实也能够对于自我管理有着直接的预测作用。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目标管理, 可见其程度的高低与目标有关系, 而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程度对目标有着作用关系, 换言之, 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程度影响着自我管理水平。

第二, 在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管理的预测作用中, 自我效能感是作为一个中介变量而存在。而之前并无研究表明此观点, 大多研究都将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前因变量直接作用于自我管理。但是这样并不准确, 高的自我效能感会让个体对其行动能力充满信心, 可是这种信心并不能单独的发挥作用, 个体在没有清晰并且可行性目标的前提下, 即使其自我效能感再高也会对自我管理行为感到无从下手。所以, 自我效能感其实只能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影响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其发挥作用的前提还是在于个体需要先拥有一个目标, 而目标的清晰及可行与否就与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 本模型提出的观点, 在实践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该模型认为, 自我同一性直接影响着自我管理程度, 并且其中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存在。这无疑就给想要提高员工自我管理水平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可通过提高员工的自我同一性和自我效能感达到此目的, 从而提高员工乃至整个企业的绩效, 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

自我管理作为一个新概念, 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正受到广泛的关注。无疑个体的自我管理水平程度高低直接间接的影响着许多因素, 为了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研究如何提高其水平势在必行。而该模型从个体自身层面出发, 在某种程度上为个体层面是如何影响自我管理水平提供了新路径,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摘要:笔者在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的关系新模型, 旨在探究影响自我管理的前因变量, 并论证可通过调节这些变量, 从而达到提高个体自我管理水平的目的。已有前人就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 但是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仍属空白。笔者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理论模型, 并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阐明这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关键词:三元交互决定论,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

自我统一性 篇2

浅析当前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自我同一性是人格的核心,是个体成长的具有动力性的心理社会结构.当前,特殊的现实环境,使硕士研究生处于个体成熟的`转折点上,其自我同一性状态呈现出发展阶段的延缓性、发展内容的不均衡性、发展过程的反复性、发展自身的终身性等特点.其根源在于个体探索经历的不足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作 者:谢闻麒 杨绿 XIE Wen-qi YANG Lü  作者单位:谢闻麒,XIE Wen-qi(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杨绿,YANG Lü(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1(9) 分类号:B848 G643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自我同一性   人格  

自我统一性 篇3

[关键词]:儿童 自我同一性 意义

一、自我同一性的界定

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是Erikson自我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它。首先,它是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感觉和体验,以及别人对自己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知觉或意识。其次,同一性是一种社会心理结构,这种结构通过自我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模仿、认同和积极的自我建构来反映社会的影响。再次,同一性也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可帮助个体指导注意、加工信息、控制意识以及选择合适的行为。

简单来说,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也就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坚定而连贯的意识。

二、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与儿童的自我同一性发展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促成儿童的同一性获得,专制型教养方式可导致同一性的提早成熟,溺爱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则易导致同一性扩散。一般来说,来自温暖、但不过分压制和溺爱家庭的青少年其同一性的发展是健康的。

(二)同伴关系和友谊与儿童的自我同一性发展

进入儿童中后期,个体不再基于共同活动来选择朋友,而是根据共同的兴趣、价值观和信念来选择支持性和理解性的朋友。当儿童进入内心混乱阶段时,他可以参照朋友和同伴群体检测新的与同一性相关的技能;来自同伴的社会支持是儿童总体自我价值的重要预测因素。

(三)学校教育与儿童自我同一性发展

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与儿童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中心,教师以“大纲”为依据,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对学生统一要求和讲授,课业负担沉重,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个性发展空间非常小。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想中,“为创造力而教”也只是口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没有做到有机地统一。如何“减负”以及学生“减负”后的心理空间该如何填充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四)社会文化与儿童自我同一性发展

首先,社会主流文化对儿童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昂扬的还是消极颓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代儿童的主导心境。其次,社会榜样模型与儿童自我同一性也有紧密关系。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儿童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就可以借此去引导儿童学习,使儿童自发努力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再次,社会环境气氛与儿童自我同一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主的环境和包容的气氛有助于儿童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三、教师之余儿童自我同一性的意义

(一)教师语言

首先,教师语言要多赞美鼓励。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其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思想是语言的基础,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一位教师如果具备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的语言艺术就能更完美,就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再次,教师要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豁达,是一种超越。我们不要用我们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因为他们的成长需要的是一个过程,老师能做的只是引导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不要一刀切,要尊重差异。再次,教师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应该关注生命的存在,关爱生命的整体,这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不仅关注能用分数衡量的成绩,也关注不能用分数衡量的生命价值;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关注学生未来的生活。最后,教师要懂得倾听。倾听是一种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只要你认真地倾听,讲话的人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渴望别人的关注和认可,而且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非常需要倾听,因为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关注和认可。

(二)重視自我意识教育

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儿童客观全面地认识分析和对待自我,使他们对自己生活上的决定和未来目标能够信赖并感到愉快。应重视在儿童中开展有关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讨论,充分了解儿童的思想动态,并不失时机地对儿童进行有关人生理想的教育,帮助他们修正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使每一位儿童都能拥有积极的人生追求。在学校教育中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养成积极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认识人生和社会的能力。教育者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儿童,认识并重视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从而对他们的同一性形成进行有效的干预。

(三)培养一致的情感和态度“系统调节心理平衡。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积极的情感引导儿童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促使其健全知识结构等培养他们对他人社会的爱让积极的情感,占领他们的心灵驱除消极情感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培养正确的态度要教育儿童始终心存感激,树立乐观精神,积极从事公益娱乐和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积极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社会态度情感和态度。在水平和性质上的一致可以使个体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及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稳定态度,从而在整体上调节心理系统的平衡。

(四)以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选择适合班情的教育方式,如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写周记、举行演讲比赛等来引导学生、点化学生。让学生写自我省察日记,让他们自我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这本身就有助于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

总之,教师之于儿童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明确教师在其中的功用,不仅有利于儿童健康积极的成长,更是教师自我成长必不可少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做到。

参考文献:

[1]王树青.儿童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3).

[2]王树青,朱新筱,张粤萍.儿童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3]〔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孙名之.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自我统一性 篇4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 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从而有所感悟。阅读的本质是“读”和“悟”。“读”是一种阅读活动, 这种阅读活动就是一个由“读者、作者、作品”三者构成的“三元”活动。在这“活动”中作者潜藏于作品之中, 读者与作者通过作品为媒介发生心与心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这就要求读者与作者之间发生直接对话, 在对话过程中对作品不断思考、创新, 作品的意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生成, 发现作者, 发现自我, 感悟、创新自我。然而, 我们普遍采用的“三元对立”教学模式却严重地背离了阅读本意。我们必须在正确的阅读理念指导下, 实施课内外阅读教学。

一、修炼教者内功, 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阅读的“三元统一”理论的实施, 对教者而言, 既是挑战, 又是机遇。阅读对话中, 学生“只有在他人的行动迎合这人行动以及他人的不断插话引发这人的异议时, 这种思维才具有创造性”, 既然如此, 教者为着能有效地给学生“迎合”、“插话”, 就需要具备足够的教学机智, 丰厚的文化底蕴。“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者的个人阅读”, 阅读教学中, 教者须先于学生对话文本进行提升自我, 这种对话直接关系着学生直面发现的质量。因此教者要有独立钻研教材能力, 要能于教材钻研中获取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使文本“僵死的意义”转换为“富有活力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 最能点燃学生之情的就是教者自己真情激动、极富个性的“讲”, 即教者对教材的独到的感悟、理解, 有了这种独到的感悟、理解, 教师才能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构想。同时, 教者要重塑自我, 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原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单纯地听教师讲解, 不能调动学生的精神力量”, 只有在和谐、民主、轻松的气氛中, 才能调动学生个体精神力量积极地阅读、自由地想象和大胆地创新。

二、激发个体兴趣, 让其自主进入阅读天地

不难发现, 每学期初, 学生看的最多的是语文课本, 这是个体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兴趣, 这是一种出于本意识的自然流露。可见, 绝大部分学生是存在着阅读兴趣的。然而, 随着课堂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消失。探其原因不外是:在课堂教学中教者为追求操作程式花样, 而让学生意识处于不自觉状态, 让学生身不由己地带着压力进行阅读。久而久之, 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会消失殆尽。因而,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者要做个有心人, 可搜集一些典型的材料, 摆事实, 讲道理, 向学生灌输一些阅读能优化人生的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 追求个性、张扬个性, 实现自我价值是当代中学生的普遍心态。在阅读教学中教者尽可能地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就会被激发, 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三、构建张弛有度的阅读环境, 使其适应“三元统一”的阅读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 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培养。教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 教师要给学生说话的空间。二方面, 学生要给自己创造的空间。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很多优秀的文本里, 作者都留有让读者展开想象进行再创造的空白, 这些空白便是学生获得思维训练的较好手段。驰骋的想象确实“如万斛泉源, 不择地而出”。让课堂时不时地美妙起来, 从而激发了兴趣, 张扬了个性, 让学生在“百家争鸣”的思想状态下感悟文本。

四、选用不同方法, 使其达到最佳阅读效果

自我统一性 篇5

一、研究的必要性

从卢刚到刘海洋到马加爵,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行为,极端事件的发生发展乃至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外在表现,均受到极端事件行为人的心理所支配,同时也反映出行为人独特的认知、动机、情感和性格等心理特征。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大学生自杀、杀害同学甚至教师等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主要是指对自己所实施的如自杀、自残、自毁等恶意性事件,二是指对他人所实施的如暴力攻击、故意杀人等恶意性行为。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自杀率达到了0.02%,已经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死因。

这些事件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机理复杂多样,往往是多种心理因素协同作用。主要原因有四方面,自我同一性危机、消极情绪的唤起、结果价值的失范和压力应对策略不当。

其中,自我同一性危机是基础原因。如果大学生没有深刻思索自我,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获得完备的社会化,就容易在思想上偏激,在承受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状态时,通过采取极端的方式反抗或逃避。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就可以大大减少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比重和概率。在学生管理一线岗位上的辅导员,是学生人生的导师和生活上的领路人,是守护大学生生命的重要防线,为此,探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具体表现并依此提出高校辅导员的应对措施是一项非常迫切并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具体表现

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由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又称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个体就会缺乏生活目标,感到彷徨迷失,甚至可能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的消极同一性。大学阶段正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理论的第五个阶段:同一性角色混乱,该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年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是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分化—冲突—统一的过程。

能否顺利地完成这一心理任务,关系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关系到毕业后能否很好的适应社会,迅速发挥作用,成为有用之才。当代大学生在建立自我同一性时容易陷入同一性危机当中,他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具体的表现如下。

1.同一性混淆。同一性混淆又称为同一性扩散,表现为生活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相信机遇的到来,也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陷于一种无力的状态。这种现象在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中表现明显,由于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目标比较单一且明确,而大学中的学习和生活往往与新生期望中的差距较大,容易出现迷茫、缺乏生活学习目标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出现逃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拒绝与他人交往,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人、事、物没有兴趣,等等。有的甚至进行否定的同一性选择,如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2.同一性前闭。是指个体没有主动的探索和选择,盲目遵从于身边的他人特别是重要的、权威的人物(如父母、老师、宗教领袖)的价值和目标。这类学生在自我追寻中既没有经历过自我同一性危机的体验,对现实和未来的一切也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考虑,往往丧失自我被他人侵吞。此类学生多半是将自己的一切交于父母或长辈处理,不需要关心现在,也不必考虑未来,虽然他们在自我发展上没有危机问题,但是缺乏自我导向,长期处于此状态的学生会出现意志品质下降,一旦没有依靠,将来的发展道路也未必顺利。

3.同一性延缓。个体自我定位还未明确化,他们正处在探索与尝试之间。这类学生在自我追寻中尚未确定方向,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属于这种类型。他们了解自己的现实情况,但是对其并不满意,有心改变但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和方向。比如,很多学生对学业、异性的交往持阶段性、暂时性的态度,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他们仍然没有脱离同一性危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很有可能导致自我同一性的混淆。形成这种状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能力、自我效能感。

4.同一性意识过剩。过分沉溺于对自我的认同及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片刻不停地思考自己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问题,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而丧失了自我。这类学生无法集中于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或者是发疯似地埋头于单一的工作。虽然此类学生并不存在同一性前闭的问题,但是他们往往容易朝着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无法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都有消极的影响。

三、辅导员应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领路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进行调试。

1.端正学生自我意识,引领学生自主成长。自我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中,他们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到迷惑,如“,我是谁”“、我如何适应社会”等,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种矛盾: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及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主观我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自我的真实存在,这两者会处于不一致的状态而困扰个体的发展。辅导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这种不一致,分析、反思、剖析不一致的原因,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理想自我是个体通过努力达到的境界,现实我是自我的目前状态,两者之间是有差距的,理想过于远大,现实我将会因为目标过高而无法达到产生沮丧、失望等情绪,最终可能会放弃目标。如果个体对自我发展不做思索,只是消极地打发时光,他的自我同一性将长期处于一种弥散的状态。

因此,大学生的理想自我是应当建立在符合社会规范、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的,辅导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有关人生观、理想和追求的有关讨论,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甄别出具有自我同一性危机倾向的学生,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帮助他们修正不正确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促进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

2.发挥朋辈互助效应,形成共同目标理想。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和同伴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家庭影响大学生对未来的态度及对现实的知觉,而同伴则为他们提供学习新的社会技能、规则和分享新体验的机会,并且友谊和同伴群体还能使大学生体会到表达自我同一性的归属和爱,同伴关系还能弥补亲子关系不善所带来的创伤。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他们逐渐摆脱与父母亲的依恋关系,更多地把自己纳入到某个同伴群体中,他们互相认同、发展友谊,形成相似的同一性状态及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的许多行为、态度和目标。这种同一性状态及相关的态度、目标有可能符合也可能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此作为辅导员有必要帮助大学生认清他所属同伴群体的性质,并为之提供参考和意见,也可适当引导同伴群体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从而使学生能顺利从亲子关系过渡到同伴的友谊关系。特别重要的是,青少年晚期,小团体和同伴群体的重要性降低,青少年逐渐进入成对的恋爱关系阶段,为此还要对大学生进行两性方面的教育,促进性别角色的同一性。

3.加强校风班风建设,营造民主自由氛围。进入大学,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同一性发展的重要环境。学校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影响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风格、课程设置、班风学风甚至是学校的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校的背景会导致不同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学生,如果一个学校、班级的风气是应试型的,学生更多地会有同一性混淆的现象,如果学校、班级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具有民主氛围,那么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就能够得到发展并整合。因此,辅导员在对学生班级的管理风格上,尽量不要过高地要求他们,允许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自由的发展。同时,辅导员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可以定期与学生家长以书信、邮件、电话等形式进行沟通,保证学校与家庭一致的民主自由氛围,从两方面对学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引导群体关注个体,做“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学生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往往是缺乏与他人的沟通,缺少与集体的互动、交流,紧靠辅导员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自助成长。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团体心理辅导、主题班会、课外实践活动等)来为群体活动搭建平台,一方面通过活动了解群体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群体的力量化解个体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在集体中更深入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此过程中,辅导员要训练自己的敏感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促进自身职业化的进程。辅导员要在意识上重视、实践中落实,留心观察细心发现,努力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或心理问题,适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防范于未然,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

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受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除了以上四点辅导员可以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进行调试外,还必须帮助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群体、社会氛围有清醒的认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调试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影响。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大学生如何抵御外来的压力和诱惑,如何找到一条顺利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好途径,将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如果学校和社会不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他们很可能会出现极端心理危机进而导致犯罪。

参考文献:

自我统一性 篇6

1 天津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

1.1 天津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特点

Bennion & Adams(1986)制定了划分个体所处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标准,以每种同一性状态分量表的平均数以下一个标准差处为“划分点” (M-SD),应用三条规则划分被试所处的同一性状态:(1)若被试在某一分量表上得分低于划分点,而在其余分量表上得分均高于划分点,则被试就属于某一种纯粹的同一性状态;(2)若被试在四个同一性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划分点,则被试就处于未分化的延缓状态;(3)若被试在一个以上分量表的得分都低于相应划分点,则个体处于转变状态[10]。最初可划分出16种同一性状态,Adams等人(1989)研究发现,处于由低到高转变状态的被试可归属于较低的同一性状态,例如,延缓—获得状态可归为延缓状态;未分化的延缓状态和纯粹的延缓状态的被试在各方面的表现非常类似,都可归为延缓状态。因此,研究者一般将被试归为四种同一性状态之一。但是,Jones等人(1994)认为Bennion & Adams(1986)的划分标准M-SD导致一半的被试处于未分化状态,为使被试分布更均匀一些,应将划分点定为M-(SD/2)。M-SD 与M-(SD/2)都可作为划分大学生所处的同一性状态的划分标准,研究者可自行选定。

1.2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

大一被试中,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人数最多,所在占比例为41.7%,其次是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的被试,占大一被试总人数的33.3%,然后随所占比例的减小依次为同一性获得状态、同一性早闭状态。大二被试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同样是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被试,占到大二被试人数的45.0%,然后随所占比例的减小依次为同一性获得状态、同一性扩散状态、同一性早闭状态。大三被试中,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的被试占到大三总被试人数的45.0%,处在同一性扩散状态的被试占26.7%,处在同一性延缓状态的被试占25.0%,处在同一性早闭状态的被试占3.3%。三个年级中,处在同一性早闭状态的被试均不足5%。

1.3不同性别的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处于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的被试都只占极少数;多数被试处在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状态;无论是男生被试还是女生被试,在四种同一性状态上的人数分布的百分比从高到低都依次为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

1.4 不同专业领域的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

在体育专业领域被试中处于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的被试所占的比例最大,为45.6%;在非体育专业领域被试中處于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的被试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2.2%;无论是体育专业领域的被试还是非体育专业领域的被试,处于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的都只占少数。

2 天津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

采用SPSS15.0对被试在不同自我同一性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分析,在对年级自变量的分析上,由于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和获得状态分量表的得分均不符合方差齐性假设,因此仅能对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和延缓状态分量表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被试在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在性别和专业领域两个自变量上均符合方差齐性假设。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年级的同一性发展状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其具体的差异来源;对不同性别的同一性发展状况及不同专业领域的同一性发展状况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1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

三个年级的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自我同一性扩散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由于年级变量存在三个水平,因此对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自我同一性延缓的差异分析中,大一和大三年级的发展状况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而大一与大二年级、大二与大三年级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总体而言,从大一年级到大三年级,天津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呈上升状况。

2.2不同性别的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

对于不同性别的天津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在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性别的被试在四种同一性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

2.3不同专业领域的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

通过对不同专业领域的被试在四种同一性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的分析中,体育和非体育专业领域的发展状况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在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的分析中,体育专业领域与非体育专业领域的差异同样显著(p<0.01);而在自我同一性早闭和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的分量表上,体育专业领域被试和非体育专业领域被试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王树青.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221-223.

[2]Erikson, E. Childhood & Society [M].New York, 1977: 256.

[3]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2.

研究生思政教育自我同一性管理 篇7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大学校园已不再是独立于尘世的世外桃源, 必然受到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部分研究生正处于发展危机中, 其中研究生自我同一性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 自我同一性概述

“自我同一性”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Erik.H.Erikson) 于1963年提出, 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由于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复杂的个体系统, 自我本身和外部环境有不同需求且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 自我同一性就是对个体矛盾综合体的整合和序化后在自我意识方面的结果, 是个体内在一致性 (sameness) 和连续性 (continuity) 的自我感觉和体验, 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自我的认识, 指对“我是谁”的统一而连贯的自我意识, 二是对周围环境及整个社会的认识, 指对“我所处环境”的统一而连贯的意识, 三是对自我与环境如何协调的认识, 指对“我如何行动”的意识。Marcia (1996) 对Erikson理论进行了操作性的阐述, 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 (exploration) 和参与 (commitment) 的行为特征为变量提出对自我同一性的定义, 并划分了四种同一性状态 (status) :⑴同一性获得 (identity achievement) :已经历了一段探索和参与, 解决了同一性危机, 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承诺, 这是一种最成熟, 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⑵同一性延缓 (identity moratorium) :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 积极地思考各种可能的选择, 积极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 但没有达到最终的承诺。⑶同一性早闭 (identity foreclosure) :没有经历探索阶段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形成承诺, 这些承诺反映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⑷同一性混乱 (identity diffusion) :指没有固定的承诺并且不主动寻求形成承诺, 没有经历过探索的阶段, 或者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 但不能成功地解决, 这样的个体对未来方向彷徨迷惑, 不知所措, 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和打算, 这是一种最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

(二) 研究生自我同一性分析

根据自我同一性理论四种同一性状态进行分析, 一方面研究生“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表现为:第一, 能客观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 认识评价自己, 要考研究生是为了在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在研究领域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能考上研究生是对能力的有力证明。第二, 能有信心迎接时代的变化和现代高技术发展的挑战, 能在新局势新环境下树立自己的新目标, 对未来学业有清晰的目标规划。第三, 对学校、班级、导师团体有一种归属感和信赖感。另一方面研究生由于其人生阅历和身心发展特点, 他们一般正经历着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延缓甚至同一性混乱状态。很多应届考生由于就业压力大或父母要求选择报考研究生;有许多往届考生冒着辞职的风险, 顶着同事朋友及家庭的压力立志考研, 等真正考上后, 发现并不像自己原先设想的那样, 研究生也不好就业, 而且有科研压力, 虽然在积极寻求自己的价值, 但也出现了彷徨和迷茫, 表现在:第一, 自我认知不全面, 没有形成统一和连贯的自我意识, 有些研究生入学后没有建立今后的目标和方向, 常缺乏兴趣, 陷入无动于衷和冷漠状态, 一切都变得无所谓, 感受不到学习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郁闷、空虚、无聊是他们的流行词汇;第二, 对环境和社会的认识不全面, 价值判断有些混乱, 常表现为不能准确地从社会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只沉醉在学习中, 不愿意去探索社会和环境的变化及对自己今后的影响, 人际关系疏远, 不清楚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表现为事事以自己为中心, 常被孤立, 与社会脱节;第三, 解决各种矛盾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研究生出现不能适应入学后巨大落差, 难以接受自己在新的团体中的位置, 或发疯一样只埋头于单一事务, 或回避责任和选择, 或处于麻痹状态。

总的来说, 研究生处于人生观发展的成熟定型期, 从心理角度看, 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转折时期, 心理变化较快, 心理矛盾集中、突出和尖锐, 这种剧烈变化发展的矛盾, 本身充满了混乱和不协调, 从而更容易导致研究生容易陷入同一性混乱危机中。

二、研究生思政教育自我同一性管理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通过传授政治知识、技能和政治规范, 培养研究生合格的思想品德、理想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行为模式。从自我同一性的角度说,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可以归结为引导研究生形成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政治同一感, 最终建立起政治同一性。因此, 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研究生出现的政治意识淡漠等现象, 可以从自我同一性的角度去寻找根源, 从这个角度而言,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自我同一性理论是有其可行性的。事实上, 自我同一性理论中对研究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概括, 对研究生心理发展与自然生理潜能和社会文化环境条件间的关系的总结以及自我和情感在青年人格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论述等诸多理论观点, 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上的指导。借鉴自我同一性理论, 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引导, 多种教育并举, 促进研究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正确健康的自我意识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基础, 青年研究生是个特殊群体, 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 要帮助研究生防止同一性混乱和建立健康的自我同一性,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促进研究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包括教育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优缺点、性格、情绪和行为, 学会协调内心的各种矛盾, 整合和序化内心的各种需求,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形成良好的个性人格, 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中,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正面灌输方式引导, 用党的先进理论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 防止和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 增强研究生识别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 并通过采取多种教育并举的方法, 多层面开展教育工作, 促进研究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 加强组织约束, 规范研究生的行为, 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社会

自我同一性作为个体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感觉和体验, 表明研究生不是孤立的, 而是时刻处在社会环境变化之中,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所处环境,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的关系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分析利弊, 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建立自主统一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善恶标准, 吸取社会文化有益的营养, 抵制社会文化不利的影响。针对少数研究生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公德意识淡化、道德素质不高的状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广泛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 提升研究生的道德风尚和法律意识。

(三) 注重社会实践, 帮助研究生调整自我与环境的矛盾, 积极适应社会

自我同一性获得不仅需要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 还需要个体能够协调自我与环境, 积极适应社会的要求,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实现这种个体的适应。良好的道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社会这一大课堂, 培养和造就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少不了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学校可以通过改善育人环境, 提供课程、专业、职业、人生意义等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的机会, 引导研究生不断尝试、调整, 再尝试、再调整, 最终使自我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 实现研究生自我同一性获得。因此,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重视社会实践教育, 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广大研究生接触社会、走向社会、了解社会, 积极探索假期社会实践、实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节假日义务宣传等活动相结合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模式, 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习热情, 促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贡献, 从而实现自我同一性达成。

摘要:埃里克森提出的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作为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理论, 强调自我与环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旨在借鉴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研究生同一性现状分析, 将该理论的启示应用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同一性管理中。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研究生,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 (美) 埃里克.H.埃里克森, 孙名之,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王树青, 朱新筱, 张粤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3) :29-32.

自我统一性 篇8

关键词:《上海孤儿》,自我同一性,记忆

石黑一雄 (Kazuo Ishiguro) , 1954年出生于日本长崎, 5岁随父母迁居英国, 八十年代开始在英国文坛走红。他不仅被誉为“英国移民作家三雄”之一, 而且与拉什迪、奈保尔等移民作家一起已经跻身当代最著名的英国小说家之列, 成为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石黑一雄对自己创作的思考很深刻, 曾经提出鲜明的艺术主张, 主张写作国际化小说。其2000年出版的第五部小说《上海孤儿》 (When We Were Orphans) 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 (Booker Prize) 的提名。

一、自我同一性概述

自我同一性 (Ego Identity) 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E.H.Erikson)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最具特色的一个概念。自我同一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 也是一个与自我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 它是指自我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

埃里克森根据自我同一性嵌入自我 (self) 和环境的程度不同将自我同一性划分为三个层面:1) 最基本的层面, 即egoidentity。此层面的自我同一性为自我综合和个人性格的连续性, 指儿童期自居作用的私下或无意识的综合的基本信念;2) 个人同一性 (personal identity) , 即自我 (self) 与环境相互作用使个体表现出的一套目标、价值观和信念, 包括职业目标、交往偏好、词语选择等确定个体的独特性并与人区分的自我的其它方面的事实;3) 作为环境定向层面的社会同一性 (social identity) , 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 在社会心理学文献中也称为群体同一性 (group identity) , 即作为母语、国家和种族背景的自我的那些方面。换句话说, self-identity包括自我同一性 (ego-identity) 以及个人同一性 (personal identity) 和社会同一性 (social identity) 。

自我同一性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 也是一个与自我和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心理学概念。自我同一性具体表现为互为关联的存在感 (明确我是谁以及我的位置) , 一致感和连续感 (人格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 , 心理成熟感, 生活的意义感, 方向感 (自我导向的目标意识) 。

二、构建个体自我同一性

石黑一雄自己曾说过:“这就是我的领域:记忆与寻找根与身份。”他之前的五部小说在叙事上的确都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自传体记忆形式。在《上海孤儿》中, 石黑一雄更是将这种叙事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物的记忆贯穿于整部小说都中。

1、个体自我同一性危机

在《上海孤儿》中, 主人公克里斯托弗·班克斯是20世纪初出生于上海租界的英国人, 他的父母在他9岁时先后神秘失踪, 从此下落不明, 于是, 年幼的班克斯被送回英国, 由英国的姑妈代为抚养。

在父母失踪前, 班克斯的生活一直处在租界与父母的保护下。与租界外“瘟疫肆虐, 遍地污秽, 坏人横行”的真实中国相反, 租界内的环境相对来说是安全和卫生的。并且, 租界内的人们也给班克斯安全感。在班克斯的记忆中, 他的母亲是一位反鸦片运动的英雄——无论父亲是否还在鸦片公司上班, 她都坚持在家召开反对英国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的集会。

但没有想到的是, 有一天班克斯的父亲在去上班的路上神秘失踪。尽管警察和私家侦探们都仔细搜寻父亲的踪迹, 但均以失败告终。之后不久, 菲利普叔叔带班克斯去买乐器, 但班克斯却被他丢弃在闹市中。尽管班克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迅速赶回家中, 他发现母亲也失踪了。由于班克斯那时还是个孩子, 他在自己几乎完全不认识的人的安排下被送回英国与其姑妈居住。虽然护送班克斯回英国的上校将这趟旅程视为回家之旅, 但班克斯却觉得“在我看来, 前面等到我的是一个全然陌生的国度, 那里我谁都不认识, 而此刻在我眼前逐渐消失的城市, 却一草一木都是我再熟悉不过的。”

但事实上, 班克斯并没有亲眼见证父母先后失踪这一过程:父亲是在其上班的路上失踪;母亲被军阀顾汪绑架时, 班克斯却被菲利普叔叔带至市场购物。由于母亲的保护, 班克斯一直不知道父亲失踪的真相以及顾汪对家里的威胁。在父母失踪之后, 由于安全考虑, 班克斯也随即被带回英国。这所有的一切, 都可以说让班克斯感到措手不及。他完全没有准备好面对自己已成孤儿的事实, 面对这一生命中最重要的变故。对于“失去”的父亲, 由于受到母亲的影响, 他一直高估上海侦探的办案能力, 完全期待他们能成功解救父亲, 父亲的归来对于班克斯来说是肯定的。班克斯一直在忽略父母失踪这一事实, 完全错误的期待父母都能平安归来。

尽管班克斯在极力否认自己已成孤儿这一事实, 但失去父母的保护, 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他产生了一种无根性和自己独自面对世界时产生的无助感。他不知怎样才能摆脱这一成不变的现状, 更忧惧这样的处境将会持续至迷茫的未来。在这期间, 班克斯既否定了原有的朦胧不清的自我和当前颇为混沌的生活状态, 但又尚未找到新的积极的完整自我, 不知何去何从, 只能苦苦挣扎而不能自拔。埃里克森里克森将这种时期描述为“同一性危机 (Identity Crisis) ”期, 在这一时期, 个体要经历一个自我的再认识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个体要面临解决种种有关自我发展的问题, 如人际交往的扩大、职业的选择、角色的确立、价值观的选择等。在此“危机”一词是指发展上的转折点, 也可以说是要完成的发展任务或课题。

2、个体自我同一性延缓

埃里克森在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中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概念“心理·社会延缓偿付”。所谓“心理·社会延缓偿付”是指对承担成人义务的延缓,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是承担成人义务的延宕期,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思考并触及有关自我发展的各种思想、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职业, 并尝试着进行选择, 从而决定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 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在这一段特殊时期, 社会或他人允许青少年有一段拖延的时期, 以便适应社会和个体的变化。埃里克森“延缓偿付”的观点使我们对青少年, 甚至是青年人看似不负责的生活态度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在《上海孤儿》中, 为了应对自己孤儿自我的混乱模糊状态, 班克斯需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大侦探——来应对自己失去父母的现实。成为侦探, 就可以与邪恶和犯罪做斗争, 而这些恰恰就是导致其陷入孤儿状态的根源。因此, 班克斯在其父母失踪后一直将福尔摩斯式的大侦探作为其自己最终的职业目标。

那么, 为什么英雄式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形象会完善班克斯失落的、混乱的自我呢?在研究了孤儿故事的原型后, 芭比期突然失去自我的情况, 而随之出现的自我……会慢慢变成英雄式的冲突与提升。”这种错误或者说想象的自我就帮助班克斯应对这突然的现实遭遇, 在小说中, 这个英雄式的认为就是一个虚构的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与虚构性的福尔摩斯的认同给无家可归的班克斯提供了一个暂时的“保护伞”来推迟面对自己孤儿身份的困境。这个保护伞只是一个美丽的泡影, 在这个泡影中, 最终会有团圆式的大结局以消除自己的孤儿状态。

不过, 由于对自我主题建构的局限性, 这个保护性的泡影本身就是不稳定和脆弱的。这个泡影实质上是对真实的东西 (比如孤儿身份) 的一个反应。对于班克斯而言, 将自己塑造成无所不能的侦探只是对自我身份消解的一种回应, 目的在于为了逃避自己是孤儿的这个事实。

3、对自我同一性的积极探索

自我同一性是反映社会影响和自我建构的心理社会结构。自我同一性是内在自我之间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二者结构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 通过认知和自我综合来组织、建构统一整体自我, 因此它是统一整体自我形成的开始。

在《上海孤儿》中, 从前两节的分析不难看出, 班克斯的现实自我是孤儿, 为了应对和逃避自己的现实自我, 他自己创造出了一个理想自我——成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孤儿的著名侦探。为了使他们之间达到平衡和构建统一整体自我, 从而构建个体自我同一性, 班克斯即需要作为侦探, 解开当年父母失踪的谜团, 弄清困惑的自我, 并检验延缓期的自我是否是真正的自我。

班克斯的童年是20世纪初, 那时的英国商人和公司为了赚取利润, 大量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贸易非常繁荣。主人公班克斯的父亲就在一间大型鸦片贸易公司任职, 因此小说中“我”的一家一直生活在上海租界。虽然父亲在鸦片公司谋职, 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都是只顾金钱而昧着良心、毫无正义感的人。这一点在母亲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小说中描写到, 每到父亲上班的周日, 母亲便会邀请一些公司的太太们到家举行午餐会, 然后母亲会在午餐会进行过程中向这些太太们提供鸦片害人的种种证据, 说明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巨大的伤害, 借此打动那些人的羞耻心和同情心。每个周日都要举行的会议, 这在当年班克斯的眼中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母亲借此在儿子脑海中树立了一个她是一个禁烟、反鸦片运动号召者的形象。班克斯的确明确表达过, “在成长过程中, 有很长时间我一直认为妈妈作为抵抗“中华鸦片巨龙”活动的主力军而远近闻名。”

在对待鸦片问题的态度上, 作为公司的职员, 父亲肯定不会和母亲看法一致。

父亲在对待鸦片和离开公司这个问题上一直在痛苦挣扎着。虽然父亲也明白公司的不道德行为, 但是为了生活以及其他现实的问题, 父亲还是决定继续呆在鸦片公司。不过父母已为这个问题多次争吵过。

对于父亲这种消极的态度, 而且想到自己的丈夫就在鸦片公司做事, 母亲经常用“真丢脸”、“羞愧”等词来形容父亲, 并试图唤醒他潜在的良知。经过母亲长时间的进行的思想引导和说服, 父亲似乎到后来慢慢变得能够站在“正义”的这一边了。他决定和母亲一起投入反鸦片斗争了。尽管这个过程他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他费了很大的努力。父亲态度的这次转变, 给年幼的班克斯留下了深刻印象, 并使得他心中父亲的形象有所改变——从左右为难到明确选择。在班克斯看来, 母亲似乎通过努力, 终于使父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让父亲勇敢地站在斗争的一方。

通过这些, 班克斯会认为, 父母当年遭受绑架的原因必定跟鸦片集团的利益冲突有关。如此情况下不难理解, 班克斯重返上海后的调查为什么会一直就拘泥于当年跟鸦片有关的事情。

不过, 就在父亲向“我”表明自己态度的没过多久, 父亲就离奇的失踪了。过了两个月, 当“我”感到失落时, “我”还记得母亲曾来安慰我说, “不管发生什么, 小海雀, 你都可以为他老板在那些年鸦片贸易中获取暴利的行为勇敢表示反对, 这就做使父亲与某些人的巨大利益发生冲突, 从而父亲遭到了绑架, 甚至已经被铲除了。

但其实在父亲失踪后的两个月后——即母亲来安慰“我”的那天, 她已经知道了父亲失踪的真相:由于父亲受不了母亲对他一直施压, 跟一个情妇私奔了, 根本不是什么作为英雄被绑架了。只是母亲为了安慰“我”、为了在他心中建立起父亲的英雄形象而故意误导他的。这段被母亲故意误导的记忆也是我误读父亲形象从而弄错办案方向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说父亲是由于存在差异的和被母亲有意误导, 从而使其身份不能被正确建构的话, 那么, 母亲的失踪呢?我之所以不能顺利建构母亲的真实身份, 是因为当年母亲失踪的关键人物——中国军阀顾汪——一直处于被我遗忘的状态。不仅如此, “我”还遗忘了作为帮凶的菲利普叔叔的存在与作用。

直到我在小说最后遇到菲利普叔叔之前, 班克斯都一直未能正确建构关于母亲、顾汪和菲利普叔叔的回忆, 所以他也就无法找到母亲。班克斯一直以为母亲是跟父亲一样, 是遭到公司或其他利益集团的报复而被绑架的, 因此他认为父母极有可能被绑架在一起。但事实上, 母亲其实是被顾汪——这个走私鸦片的军阀——拐去他老家做了姨太太了, 而在整个过程中菲利普叔叔充当的则是顾汪的帮凶。关于母亲, 由于我的遗忘, 我所建构的关于母亲的回忆是残缺的。

对于父亲错误的记忆以及对于母亲残缺的记忆, 最终导致了班克斯在重返上海寻找的过程中寻找方向上的错误:父亲不是什么反鸦片运动斗争分子, 因此他的失踪跟鸦片利益集团没有关系;母亲虽然是在反鸦片运动方面做出过贡献, 而且她的失踪也确实跟鸦片利益集团有关, 但有关作为关键点的绑架人物的记忆, 却被我遗忘了。因此, 在寻找父母的过程中, “我”注定会遭到失败。

4、确定个体自我同一性

在经过重返上海的寻找之后, 从菲利普叔叔那里, 班克斯终于得知了当年的父母失踪的真相, 也终于接受了自己确实是孤儿这样一个事实。也认清了自己一直想当侦探的“使命感”不过是为了延缓面对真正自我的一个替代的、自己假想出来的自我。寻找父母的失败, 也使班克斯放弃了拯救世界这些虚幻的使命感, 接受自己是孤儿的命运:“像我们这样的, 我们的命运就是作为孤儿来面对世界, 多年来一直追随消失父母的影子。没有其他别的, 我们必须将寻找父母的使命完成, 就像这样, 没有怨言。”在认清自己对侦探的理想不过是延缓的“泡影”后, 探索中确立了自己的理想与价值信念, 对未来自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思考, 放弃这些喜欢的使命感, 追求安宁、平静的普通人生活, 从而获得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

三、结语

在小说这漫长的记忆中, 不仅承载着历史, 也塑造着个人。本文借助自我同一性理论视角, 重新来审视《上海孤儿》这部作品, 可以看到生活在特殊年代的班克斯所经历的同一性混乱、同一性延缓以及同一性确立的发展过程。在个体层面, 对于班克斯来说, 通过努力, 确立了自己的理想与价值信念, 对未来自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思考, 从而获得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

参考文献

[1]Shaffer, Brian W, "An Interview with Kazuo Ishiguo", Contemporary Literature2.1 (April2001) .[1]Shaffer, Brian W, "An Interview with Kazuo Ishiguo", Contemporary Literature2.1 (April2001) .

[2]石黑一雄.上海孤儿[M].陈小慰,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2]石黑一雄.上海孤儿[M].陈小慰,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自我统一性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法,从重庆市选取普通高中2所,对167人进行问卷调查。男生89名,女生78名;高一学生52名,高二学生61名,高三学生54名。平均年龄17岁。

1.2 方法

采用Berzonsky修订的自我同一性风格问卷,通过对问卷进行翻译、回译、试测与初步修订,最终确定正式施测版。问卷中有关宗教的内容由于不适合中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改为相应的道德内容项目[6]。该问卷共34个项目,每个项目从“一点也不像我”到“非常像我”,均为5点计分。问卷包括4个分量表,即信息风格、标准风格、扩散—回避风格(文中简称扩散风格)和承诺分量表。由于本研究只考察高中生的同一性风格,因此对承诺分量表不做分析。本研究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40。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采用由Epstein等[7]研制,经刘培毅等修改的中文版,分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7个维度,共60个条目。每个项目从“很象我家”到“完全不象我家”均为4点计分。1分代表健康,4分代表不健康,得分越高,表明家庭功能越不健康。其测定的家庭功能与临床关系密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41。所有数据运用SPSS 15.0完成相关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基本状况

不同年级高中生在自我同一性风格各分量表和家庭功能7个维度上的得分,见表1,2。

为了解高中生自我同一性风格和家庭功能在年级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年级高中生在自我同一性风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家庭功能F检验表明,在问题解决、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维度上,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LSD法对主效应显著的维度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问题解决维度,高一年级学生得分低于高二年级学生(P<0.01);在情感介入维度,高二年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高一年级学生(P<0.01);在行为控制维度,高三年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高一年级学生(P<0.05)。说明高一学生在问题解决上比高二学生好,高二学生在情感介入上比高一学生好,高三学生在行为控制上比高一学生好。

2.2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

为了探讨高中生自我同一性风格和家庭功能的关系,进行自我同一性风格各分量表得分和家庭功能的各维度得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自我同一性的扩散风格与家庭功能的角色维度呈正相关(P<0.05),与情感介入维度呈正相关(P<0.05)。

注:*P<0.05。

为进一步分析同一性风格类型在家庭功能上的差异,根据同一性风格量表得分,把每个被试划分到信息风格、标准风格、扩散风格中。高中生在同一性风格类型各维度上的平均分分别为:信息风格为(2.01±0.35),标准风格为(2.04±0.36),扩散风格为(2.07±0.34)。对高中生在3个风格上得分进行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同一性风格类型在问题解决上(F(2,158)=3.42,P<0.05),以及在情感介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8)=4.08,P<0.05)。见表4。

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和情感介入的维度上,信息风格得分均显著低于扩散风格(P值均<0.05);在家庭功能的情感介入维度上,标准风格得分显著低于扩散风格(P<0.05)。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3个年级高中生自我同一性风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已有研究表明,高中和大学阶段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并没有发生质的飞跃[8]。究其原因,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整个青少年时期的发展课题,年龄并不是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决定因素,且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发展过程[8]。本研究进一步细化了前人的研究,证明了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同一性风格仍然没有发生质变。同时本研究中也印证了埃里克森“合法延缓期”的概念。青年承继儿童期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因此在做出某种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尽可能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9]。

在家庭功能上,高三学生的行为控制比高一学生好,高二学生的情感介入比高一学生好,高一学生的问题解决比高二学生好。随着青春期的发展,个体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9]。已有研究表明,高三学生与父母的冲突显著少于高一学生[10]。从发展阶段上看,本研究中高一和高三学生分别处于青少年的中期和晚期,与高一学生相比,高三学生的自控能力更为成熟,因此更能冷静、客观地处理亲子之间的矛盾,减少和避免与父母发生冲突。同时,高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发展更成熟,相对于高一学生更能体谅父母并且有更稳定的情绪,所以在情感介入的评定上能更客观。而高考作为高中生一种重大的应激源和紧张生活事件,能对机体产生影响[11]。已有研究表明,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远远大于高一学生[12]。这会造成高三学生无暇顾及到威胁家庭完整和家庭功能的问题,相对于高一学生的问题解决更差。家庭功能受被试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在本研究中并未涉及,不能推断其在家庭功能的其他维度的状况。

研究表明,家庭功能的角色维度和自我同一性的扩散风格正相关,即家庭行为模式未建立,任务分工不明确家庭的个体更可能出现以拖延或防御性逃避的方式来解决个人问题、冲突和做出决定。家庭功能的情感介入维度和自我同一性的扩散风格呈正相关,即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关心和重视程度低的家庭的被试,更可能出现以拖延或防御性逃避的方式来解决个人问题、冲突和做出决定。这一结果与王树青等[3]的研究结论有一致之处。家庭成员任务分工明确、公平,亲子之间沟通多,并且家庭成员相互关心和重视的家庭的青少年形成了更好的信息风格,个体倾向于通过积极的加工、评价和利用与自我相关的信息来解决同一性问题,具有自我探索特征的个体通常采取这种社会认知加工取向来解决同一性问题。而较少出现拖延或防御性逃避为特征的扩散风格。

同一性风格类型不同的被试在维持有效的家庭功能水平、解决家庭问题的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信息风格被试比扩散风格被试能采取更好的手段和方式来解决问题。同一性风格不同类型的被试在评定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对对方的活动和一些事情关心和重视的程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信息风格的被试、标准风格的被试比扩散风格的被试能更好地与家庭其他成员交流、对话,并有更高的家庭满意度和关系度。

笔者认为,高中生与父母之间自由、开放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相互关心和支持,将有利于家庭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高中生处理家庭问题的能力,有助于高中生积极地对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进行探讨;反之,高中生与父母消极、被动的互动,有选择性的交流,可能会造成家庭氛围紧张、亲子关系不良等问题,同时会让高中生面对生活问题时无能为力,让高中生很难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这一研究结果与张日昇等[13]的研究结果相似。

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风格和家庭功能密切相关。针对这些特点,父母不仅应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自我同一性风格,还应注意构建健康、完善的家庭功能。这将为青少年个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有助于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中自我同一性风格问卷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被试群体均为高中生,在今后研究中还需进一步考察父母对相关项目的评价,使研究结果更精确。

摘要:目的 探讨高中生自我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为自我同一性发展教育和家庭功能完善奠定科学基础。方法 采用Berzonsky修订的自我同一性风格问卷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调查重庆市普通中学高一~高三学生167名。结果 自我同一性风格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维度上高一学生优于高二学生,情感介入维度上高二学生优于高一学生,行为控制维度上高三学生优于高一学生;家庭功能的角色和情感介入2个维度与同一性的扩散风格正相关;信息风格被试在问题解决维度上优于扩散风格,信息风格和标准风格被试在情感介入维度上优于扩散风格。结论 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风格和家庭功能密切相关。

自我统一性 篇10

关键词:达斡尔族,汉族,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归因方式

一、引言

自我同一性或译为“自我认同”,指“一个‘位于’个人的核心之中,又位于他的社会文化核心之中的一个过程”。此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1]Michael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实质是由个体的社会文化所赋予的,是经由自我所发现的一种归属。[2]而对于所谓归属的诠释,Erikson认为从环境定向层面这可以理解为个体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或称为群体同一性,即作为母语、种族背景的自我的那些方面。[3]冯特在《民族心理学》中提出: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与该民族的心理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Phinney和Kohats在提出少数民族同一性新理论中认为:个体的群体成员身份(共同的归属)是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核心,作为自我同一性多个维度之一的少数民族同一性,对于少数民族的青少年来说,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4]

目前,针对自我同一性研究多集中于自我同一性的文化因素、跨文化对比研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研究、自我同一性与焦虑的研究等方面。相对而言,在同一主体文化环境中对不同语境自我同一性的民族比较研究还较为匮乏。基于此,本研究以自我同一性发展时期较为关键的青少年高中生为目标群体,选取北方世居少数民达斡尔族高中生为目标被试,对照汉族高中生,运用实证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民族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的特点,同时依据中外文献的检索结果,对归因方式与自我同一性关系进行了初探。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达斡尔族高中生有效样本213人(男生101人,女112人);汉族高中生有效样本202人(男生109人,女生93人)。所有被试平均年龄17.65岁。

2. 研究工具

(1)EOM-EIS-II。研究采用郭金山修订Bennion&Adams(1986)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Identity Status,简称EOM-EIS-II)的中文版,[5]共64个项目,采用6点量表计分。整个量表划分为4个分量表:成就型同一性状态量表(ACH)、延缓型同一性状态量表(MOR)、早闭型同一性状态量表(FOR)和扩散型同一性状态量表(DIF)。总量表和4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3及0.682~0.816之间。

(2)MMCS。归因方式问卷采用Leftcourt等人根据Weiner的归因理论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ultidimensional-Maltiattributional Causality Scale,MMCS)。本研究采用其中的学业成就归因部分,共24题。量表由能力、努力、情境、运气四部分组成,其中能力和努力作为内向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I-A),情境和运气作为外向归因(external attribution.,EA)。[6]总量表、内向归因、外向归因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46、0.654和0.666。

3. 数据统计

采用SPSS13.0、HLM6.06进行数据输入与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不同民族自我同一性各维度与归因方式的偏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达斡尔族和汉族高中生自我同一性与归因方式的偏相关结果较为相似,皆为归因方式的内向维度与ACH和MOR两种同一性显著正相关;外向维度与FOR和DIF两种同一性显著正相关。Asiye Kumru描述ACH和MOR为成熟型同一性状态(Mature identity statuses);与此相对FOR和DIF为不成熟型同一性状态(Immature identity statuses)。相比于Waterman Howard、Dellas&Jernigan、Ginsburg&Orlofsky的ACH倾向内向归因,DIF倾向外向归因,MOR和FOR处于两者之间,位置相对变化的结论。本研究结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于不同民族高中生,均表现出成熟型同一性倾向内向归因方式,不成熟型同一性倾向于外向归因方式的趋向。

*p<0.05,**p<0.01,***p<0.001下同

2. 达斡尔族、汉族自我同一性与归因方式的多层线性分析

研究使用潜变量多层设计。以ACH、MOR为成熟型同一性潜变量的观测变量;以FOR、DIF为不成熟型同一性潜变量的观测变量,分别建立两个2层结构的潜变量多层线性模型。

结果显示:(1)成熟型同一性潜变量的2层模型中,内向归因与ACH、MOR皆存在正向预测作用(γa21=0.439,t=5.316,p<0.001;γm21=0.330,t=4.258,p<0.001);民族维度与ACH的相关关系不显著(γa22=-1.789,t=-1.650,p>0.05),民族维度与MOR的负向相关结果显著(γm22=-2.071,t=-2.038,p<0.05),表明汉族学生较达斡尔族高中生可能更容易出现MOR状态。(2)不成熟型同一性潜变量的2层模型中,外向归因与FOR、DIF皆存在正向预测作用(γf21=0.420,t=4.599,p<0.001;γd21=0.514,t=6.508,p<.001);民族维度对DIF的不存在显著相关(γd22=-0.842,t=-0.826,p>0.05),民族维度对FOR存在负向相关(γf22=-2.306,t=-1.955,p<0.05),表明达斡尔族高中生相对汉族学生可能更容易存在FOR问题。

四、分析与讨论

1. 归因方式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成熟型的同一性倾向于内向归因,不成熟型的同一性倾向于外向归因。依据Marcia划分四种同一性状态的两个标准:“有无危机”和“自我投入”,ACH和MOR分别为既已体验过危机或正在体验之中,能够积极地自我投入或有积极地自我投入;FOR和DIF皆没有体验到危机,在自我投入上或非自觉的自我投入亦或没有自我投入。从这个角度来看,体验到危机的学生(ACH、MOR)能够正视从童年期到青年期转变所面临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的困扰,体验到自身内在的不变性和连续感,将问题正确归因为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内部问题,开始对自己的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问题的进行思索。通过自己的能力与付出的努力所积累的有关自己与社会的知识与技能,促使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投入,完成危机的过渡与解决,这可能是成熟型同一性高中生倾向内向归因的重要原因。

体验不到危机的学生(FOR、DIF)不能识别社会存在给予自己的自我像,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职业与信念等茫然不解或由于屈从于他人的意见,或回避矛盾,拖延解决。将问题缘由归结为背景或者运气等外部因素,导致自己不能进行积极的自我投入促进问题的解决,造成自己无法适应现今的自我角色,不能完成自我的整合与统一,从而使自我处于毫无布局的扩散、弥漫状态,最终陷入同一性危机当中。

若从更深层意义探究这个问题,问题缘由可能与自我意识的成熟有关。Erikson曾阐释,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标志着个体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同一性的混乱就是同一性危机。因此促进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必然会促进个体同一性的整合和认同。张日昇认为,自我同一性意识的确立可称之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或确立。可见自我意识的成熟对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具有先决作用,而个体稳定的归因方式会对个体意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归因方式会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或促进或阻碍自我意识的发展进程。这或许是不同归因方式与不同自我同一性类型相关联的最终原因,至于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与相应的理论探索则有待于后续的进一步研究证实。

2. 民族属性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1)汉族高中生在自我同一性成熟型进程中优势明显。研究显示:对于既已实现自我同一的高中生而言,达斡尔族和汉族学生在ACH维度并不存在明显民族差异;但对于正处于体验危机状态的汉族和达斡尔族学生而言,汉族高中生却更容易达到MOR状态。说明作为同一性发展的最终阶段,ACH的实现与民族维度属性无关,但自我同一性在从不成熟型同一性向成熟型同一性的发展进程中,汉族学生相比于达斡尔族学生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MOR维度存在民族差异的结果表明,在承继儿童期之后,进入到敏感的青年时期,虽然两个民族的高中生均已在身体、心理和性等方面表现出独立的倾向,但汉族学生可能对自我发展状态的觉知更为全面,对所要扮演社会角色的正确认知程度也较高。因此在对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解决过程中,汉族高中生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各种义务,为避免同一性的提前完结,才会出现较达斡尔族高中生更容易进入到“心理的延缓期”的现象,这是汉族学生向成熟型自我同一性积极迈进的体现。

(2)达斡尔族高中生面临较为严重的同一性早闭问题。研究显示:在不成熟型同一性中,DIF维度没有明显的民族差异,FOR维度上民族差异显著,表现为相比于汉族学生达斡尔族高中生更容易出现FOR问题。处于FOR状态的高中生容易表现出: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可,十分尊重权威,自我评价建立于他人所承认的基础,并较易附合他人而缺少自主。Marcia认为,处于FOR状态的青少年没有对有关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过自己的思考,他们自我投入的目标、价值、信仰反应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希望,所以又被称为“权威接纳状态”。这是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一种中断,是过早地将一个人的自我意向固定化,会阻碍自我确定的其他发展的可能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达斡尔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有关。达斡尔族族群文化建立于对大自然的征服,其特有的农、牧、渔、猎的生产方式,注重由父系血缘“哈拉”结成民族基础,通过历史的沉积逐渐演变为父亲的权威,融入于民族文化当中。即便现今时代,生产方式已经转变,但在达斡尔族群文化中称为“贝功达”的家长角色通常依旧由男性担任,并具有做出决策与掌握收支的权力。[7]可见“父亲的权威”已经渗入至达斡尔族日常的生活。因此,达斡尔族文化特有的“父亲权威”必然通过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子女的成长造成影响,而相比之下汉族学生的“权威”压力则要小很多,这或许是造成达斡尔族高中生面临较为严重同一性早闭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江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3-10.

[2]MICHAEL J SANDEL.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J].Cambridge University,1982,55-57.

[3]郭金山.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J].心理科学,2004,27(5):1266-1267.

[4]PHINNEY J S,CANTU C L,KUTTZ D A.Ethnic and American identity as predictors of self-seteem among African American,and White adolescent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97,26:165-185.

[5]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2.

[6]LEFTCOURT H M,VONBAEYER C L,WARE E E.&COX D J.The multidimensional-multiattr-ibutional causality scale:The development of a goal specific locus of control scale[J].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1979,11,286-304.

《荷塘月色》的审美统一性 篇11

一、情与理的统一

朱自清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染,在他身上有着中国文人的忧患情结:“先天下之忧而忧”。《荷塘月色》的情感基调是“这几天心中颇不宁静”——心有烦忧,是因为个人琐事,因为“惦着江南”、惦着国家命运前途。但在情感抒发的时候,作者没有借酒浇愁、向隅而泣、长歌当哭,而是在理对情的节制和规范下,调控情、理二者的和谐关系,用平和而理智的心态,把丰富的情感用蕴藉的方式表达出来。沿着荷塘,一路走来,在平凡的景观中追寻生命的活力,领悟生命的趣味,用“淡淡”的调色板把“哀愁”与“喜悦”的情感色调有机融合在一起;把太浓重的让人压抑的现实的黑暗色彩,用蝉鸣蛙叫的杂色加以调适;把对现实的迷惘失落,遥寄于广阔辽远的江南采莲,很好地把握了热闹与冷静、群居与独处的理智的“度”:沉静而不张狂,文雅而不怪癖,热情而不奔放,含蓄而不外露,自然朴素,疏淡清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性格中细腻、敏感、温良、中庸的一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表现出一种“中和”之美:犹如蒙着一层薄雾,又好似披着一层轻纱,静谧的环境、孤寂的氛围、独处的心境,压抑中暂得宽余缓释的绵绵的愁绪。淡淡然而又是那么深深地侵袭着读者,让人在平淡舒缓之中,慢慢领略其隽永悠长的意味。

二、景与情的统一

文中作者情感的特点是“淡淡的”:不满现实社会,向往宁静的自由生活,然而前路难寻,心中颇不平静。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的景也是淡淡的:清幽寂静的夜晚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恬静,淡雅,高洁;花是“白”的,雾是“青”的,云是“淡”的,月影是“黑”的,树色是“阴阴”的,这些养眼的颜色组成了极有韵味的一种包容、温暖、朦胧美;歌声是“渺茫”的,流水是“脉脉”的,月光是“静静”的,白花是“羞涩”的,满月在小睡,远山有些大意,路灯光没精打采,清一色的真实、宁静、淡雅、柔美,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实在而又缥缈,似近而实远。像一个音乐家,把夏日的荷塘元素,奏响在一支非凡的梵婀玲上的名曲里;像一个丹青妙手,用语言设计出多彩的颜色和多样的线条,以有限之景,表无限之情。让你在物象背后体悟到宇宙本体、人生真谛。“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4},将个人的思绪融进眼前景物,染上一层历史的沧桑,带上了几分朦胧与含蓄,平添了几分虚渺、幽远、和谐、灵动、舒展、流畅,抒发出的回响,让你悲不起来,也乐不起来。

三、长短镜头的统一

面对荷塘,作者从万象纷呈中,感受到大化流行的天地之道,勃勃生机的万象万物;从群籁参差中,感受到浩渺的宇宙中的生命交响、时间观念、空间观念、动态观念,一切感受臻于极致,然后运用艺术技巧的长长短短、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动动静静、虚虚实实的镜头,极尽写意之能事,展示出无尽的妙趣和真意:“景不盈尺,游目无穷”{5}。嗅觉和听觉连通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化“无声”为“有声”,使荷花具有了生命力,与作者感情相通;树上的蝉声与水中的蛙声,时鸣时止,动静相衬,在静谧的环境中,写出千百度才追寻到的片刻的宁静的失落之惆怅;参差有致的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阴阴的”树色,“隐隐约约的”远山,眼前的现实和幻想中的江南,用景外之景来烘托一种朦胧的氛围,具有一种超脱现实的美。内在意旨与外在客体的融会,北平的月夜与江南的荷塘月色幻化,时时有一个“我”在,处处不暗合江南的风致,在“曲终人不见”的梦醒之后,编织了此岸与彼岸之间的矛盾情结。

四、人与自然的统一

朱先生是个谨慎小心、朴实憨厚的人,性格内向,又常好自我反省,这就使得他的文章在认知与直觉之间,偏重于直觉:把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始基、结构、支配的规律统一起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6},从天地四时万物运动变化的节奏韵律中,独领荷塘月色那种天地独具的“大美”。从物我关系这个角度铺排感知:我是我——物是物——物我合一——我是我——物是物——我是我。在这种“物”与“我”的分分合合中,巧妙地演绎了情感:分时,心中有一缕淡淡的哀愁;合时,自有一股淡淡的喜悦,把主体情思与客体景物的交融合一,把内在生命力的搏动与外在自然界生机活力的交感统一,把身心之“气”与宇宙天地间生生不息之“元气”的相交合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7},在情感的双向交流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仰观吐曜,俯察含章”(刘勰)把天地之间万古长青的生命力加以张扬。从视觉到嗅觉到听觉,天人合一,把对失望的现实采取的退隐姿态释怀于20世纪初都市中的乡村野趣,朴素清新,崇高伟大,静穆寡言,宽容大度,折射出纯美洁净的理想人格光辉,确实是20世纪田园诗的回响和绝唱。

结语:

《荷塘月色》在肯定作者个体人格独立性的同时,更强调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这体现了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以及功利意向常发生矛盾。朱自清在充分肯定自然“美”的价值的前提下,将真挚的“真”字和用心的“善”字在艺术中完满地实现统一,使个体精神境界得以拓延。面对现实世界,他是孤独寂寞的,但在精神世界中他却是活跃的、风流的、自由而多情的。

注 释

{1}《跋寓山注二则》 明·张岱

{2}《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 杨振声

{3}《论语·八佾》

{4}《诗式》 唐·皎然

{5}《南田论画》 恽南田

{6}《论语·雍也》

自我统一性 篇12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部分,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不仅能促进自我的发展, 而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艾里克森等曾提出同一性的形成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人格的完善、良好的社会适应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很大影响。近年来, 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者在探讨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何婉文的研究发现, 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和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

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看,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 是自我同一性形成和确立的阶段。在现代社会, 由于经济与观念的多元化,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需要面对很多选择与冲突。大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波动, 也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国内已有相关研究, 但是以高职生为研究对象的还很少。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竞争的激烈, 高职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择业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中许多专业以女生为主, 因此, 本文以高职大一女生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自我发展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高职院校大一女生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问卷185份, 收回有效问卷176份。其中独生女26人, 非独生女150人;文科生117人, 理科生59人;年龄为 (19.32±0.68) 岁。

1.2 研究工具

1.2.1 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

采用由Bennion和Adams编制, 我国学者王树青、张文新修订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性测量问卷 (2版) (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2, EOM-EIS-2) [5]进行测量。该问卷一共有64道题目, 采用6级计分制, 1~6分别代表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 包括4个分量表, 即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和同一性扩散。每一分量表又分为意识与人际两个维度。

1.2.2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UPI) [6]是由1966年参加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的日本大学心理咨询员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的。该调查表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 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本研究采用的是UPI的中文版, 由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翻译、修订。该调查表由60个项目构成, 其中4个项目是测伪尺度, 其题号是5、20、35、50。其余56个是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等症状项目;另有4道附加题, 主要是了解被测者对自身身心健康状态的总评价以及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的治疗、有什么咨询要求等。

1.3 程序

1.3.1 施测时间

选取入学后的大一女生进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的测试, 测试时间为入学军训结束后两周。

1.3.2 施测过程

采用集体测试方式, 以统一指导语指导被试填写问卷。施测时首先由主试自我介绍, 然后向被试宣读指导语, 包括简要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施测要求以及回答的保密性。

1.4 数据统计

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输入, 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自我同一性状态分析 (见图1)

在意识同一性状态中, 人数所占百分比依次是扩散型 (75.0%) 、延缓型 (18.8%) 、早闭型 (4.5%) 和获得型 (1.7%) 。在人际同一性状态中, 人数所占百分比依次是延缓型 (51.7%) 、扩散型 (38.6%) 、早闭型 (5.7%) 和获得型 (4.0%) 。意识同一性状态与人际同一性状态相关系数为0.183, Ρ=0.015 (Ρ<0.05) 。在本研究中, 不同年龄、是否住校、是否独生以及不同成长环境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

2.2 心理健康状态

根据UPI的分类筛选, 其中第一类有61人 (34.7%) , 第二类有42人 (23.9%) , 第三类有73人 (41.5%) 。有50人提出咨询帮助要求, 其中有40人提出自己不自信, 希望得到这方面的帮助;有6人觉得自己太过在意他人的评价;5人觉得自己过于担心将来、过于依赖他人;4人认为自己情绪波动大, 容易受他人影响;还有少部分人对爱情与婚前性行为提出咨询要求;1人有心理咨询经历。

第16题“常常失眠”和第25题“想轻生”是公认的重要项目, 它可能反映神经症状及自杀倾向。其中16题答“是”的有35人, 占19.9%;25题给予肯定回答的有2人, 占1.14%。

2.3 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对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不同的维度与心理健康调查表的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意识状态与心理健康调查表得分的相关系数r=0.239, 呈负相关, Ρ=0.001, 具有统计学意义;人际状态与心理健康调查表得分的相关系数r=0.159, 呈负相关, Ρ=0.03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GLM分析结果

以自我同一性的两个维度为自变量, 心理健康调查表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意识维度的主效应显著, Ρ=0.007, 人际维度及交互效应不显著。

对意识同一性状态下心理健康状态的多重比较, LSD检验结果显示:自我同一性扩散与自我同一性延缓、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下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0.040, 0.001) ;自我同一性早闭与自我同一性延缓、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下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0.019, 0.007) ;自我同一性扩散与自我同一性早闭两种状态下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没有显著性;自我同一性延缓与自我同一性获得两种状态下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3 讨论

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分布来看, 在意识维度上, 扩散型最多 (75.0%) , 其次为延缓型。在人际维度上, 延缓型 (51.7%) 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为扩散型 (38.6%) 。说明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女生已经开始了自我探索, 但这与国内学者徐红红等[7]的研究相差很大。原因可能是:一方面, 已经开始自我探索的学生目标更为明确, 会做出承诺, 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学习上;另一方面,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接触的学习内容会更广泛、更深入又能促进他们对自己和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思考, 我们也会发现, 自我的探索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开始出现, 中学教师和家长需要在这方面做一定的努力和指导。

从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在人际关系方面, 大学生的发展相对快一些, 这也证明了关系自我的重要性, 人际同一性的发展可以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朋辈辅导室, 利用同学关系、朋友关系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 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UPI的结果显示:有第一类问题的占34.7%, 有第二类问题的占23.9%, 有第三类问题的占41.5%。这说明刚入校的高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50人提出了明确的咨询帮助要求, 这说明学生很希望有人能指导他们处理问题。有40人提出自己不自信, 这一条可能是高职与本科院校有很大差别, 部分学生因为没考上理想的学校而伤心、难过, 不与高中同学联系、见面。另外, 还有2人在第25题“想轻生”上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从这里可以看出, 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服务相对落后, 所以高职院校应加强心理咨询服务, 以解决这一问题。

本研究表明, 不同意识同一性状态者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同一性获得状态者的心理健康调查表得分最低, 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同一性早闭状态者的心理健康调查表得分最高, 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同一性延缓状态者和同一性扩散状态者介于两者之间。这一结果与国内学者韩晓峰[8]的研究一致。自我同一性的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相关系数不是很大, 这可能与所调查的新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整体相对滞后有关。

4 结论

高职女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自我发展相对滞后, 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Erikson E H.The problem of ego identit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 oanalytic Association, 1956, 4 (1) :56-121.

[2]Erikson E.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Norton, 1968.

[3]Marcia J E.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statu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6, 3 (5) :551-558.

[4]何婉文.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 (16) :9-12.

[5]王树青, 张文新, 纪林芹, 等.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 (2) :221-223.

[6]樊富珉.大学生人格问卷UPI[D].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93年会, 1993.

[7]徐红红, 洪炜.188名医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 (11) :743-746.

上一篇: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下一篇:防火墙技术下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