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发

2024-10-21

大力开发(共10篇)

大力开发 篇1

摘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常规能源资源严重不足, 为解决能源瓶颈就必须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本文对我国当前新能源的发展进行了具体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中国

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清洁能源。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常规能源资源严重不足, 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 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可以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 而且将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新能源发展分析

1、中国新能源具备良好的资源基础

我国新能源品种齐全, 数量多, 资源基础雄厚。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4亿千瓦, 陆地和近海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有10亿千瓦以上, 陆地每年可接收到的太阳幅射能相当于17000亿吨标准煤燃烧散发的能量, 地热资源远景储量相当于2000亿吨标准煤, 农作物秸秆每年可折合3亿吨标准煤, 此外, 还有海洋能和核能等, 可供大规模长期开发利用。据粗略估计, 我国仅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这四种可再生能源, 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 每年获得的资源量就可相当于87亿吨标准煤, 相当于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量的4.4倍。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 具有大规模开发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潜力, 可以为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能源, 开发利用新能源大有作为。

2、中国新能源开发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整体上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 从技术、装备到产业化都已有了相当的积累, 为今后的大规模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风电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连续4年翻番。2008年, 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超过600万千瓦, 总装机容量达到1217万千瓦, 位居世界第四, 其中新增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已涌现金风科技、华锐风电、南高齿等一批整机和零部件骨干企业, 总的生产能力已接近1000万千瓦。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三个1000万千瓦级的大风场正在重点建设。此外, 海上风电场建设成功迈出第一步, 上海东海等近海示范风电场建设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中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太阳能热水器方面, 2008年我国太阳能热器年产能约为3000万平方米, 使用量已达到12000万平方米, 占世界的60%,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已覆盖6000多万个家庭, 有1.9亿人使用了太阳能, 并继续以每年20%———30%的递增, 无论是产量还是使用量, 均居世界第一。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 2008年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2570兆瓦,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7%, 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90%以上的太阳电池出口国外, 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中国生物质能源材料来源广泛,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相当规模, 农村年产沼气102亿立方米, 相当于1600万吨煤, 为近9000万农村人口提供优质生活燃料。沼气工程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已比较完善。另外, 我国在新能源利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突破, 相当一批技术已发展到商业化初始阶段。

3、中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主要有:

第一、政策问题。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导向对新能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新能源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完整, 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缺乏配套性、衔接性, 特别是缺乏细则。如2006年1月1日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 但到目前为此, 相关实施细则和扶持政策, 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已经出台的个别政策, 也是局限于一两个部门之间, 缺乏可操作性。此外, 各地政府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 不能很好地贯彻中央的政策, 形成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第二、技术问题。虽然我国拥有巨大的生产新能源的自然优势, 但在技术领域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如, 美国GE公司风电设备在12———25米/秒风速区间可以满负荷发电, 而国产风电设备满负荷发电风速区间仅为15—19米/秒;国产的各类光伏电池的效率普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4%左右。我国在新能源几大关键技术和设备领域都严重依赖国外, 我国风机92%依靠进口;光伏发电所需的硅材料和设备90%依靠进口。当前流行的先进的兆瓦级风电机组、生物质直燃发电的锅炉、太阳能光电所需要多晶硅原料等高技术含量、高附价值的设备和材料也全部依赖进口。关键技术的缺乏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的形成。

第三、人才问题。按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 人才队伍培养和聚集至少需要20—30年的时间。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才队伍基础, 但许多技术人员来自于新能源相近领域的专业人员,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技术学习和培养;很多大型企业主要利用自身相关技术和工业基础, 通过联合设计或引入战略合作方式培养新能源开发和制造技术队伍, 因而造成整个产业的高端技术研发、技术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都大量缺乏。技术瓶颈的解决必须依靠人才, 而人才存量不足以及后续人才队伍培养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四、市场开发和发育问题。虽然我国部分新能源产品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 但从整体上来说, 还是缺乏系统的技术规范, 尤其是缺乏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和认证标准以及相应的法规和质量监督体系, 从而影响了市场的扩大。同时我国新能源市场规模不大, 与其成本过高不无关系。目前, 我国风电的单位发电量成本约为火电的两倍左右, 太阳能则为火电的10倍左右。尽管过去10年来新能源发电成本有所降低, 但是相对于传统发电成本仍然缺乏市场竞争力。此外, 一些以新能源为基础的开发项目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潜力, 但由于缺乏宣传和信息传播, 使得这些产品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

第五、思想认识问题。一些部门的领导和地方干部对发展新能源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公众还没有自觉使用新能源的意识。

二、大力促进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对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1、确立率先发展新能源的战略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对增加能源供给、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 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都要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并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政策、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使大力发展新能源尽快成为全民共识。

2、加大对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在政策上要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条件, 加大对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在税收、信贷、投资、价格、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 如支持一些经营好、符合上市条件的新能源企业上市, 为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建立和扩展新能源财政和专项基金, 利用低息贷款、债券、新产品研发和展示费用补贴等多种形式支持新能源企业;应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 为了鼓励消费新能源产品, 应对消费者进行一定补贴。在税收方面,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的税收政策, 减免新能源产业各个环节的税费。

3、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新能源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其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坚实的基础研究做支撑。目前, 我国新能源技术研发能力较弱, 为此政府要加强对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长期投入, 构建起国家级的新能源技术研究机构, 整合国内现有的技术资源, 协调开展基础性和公共性技术研发, 并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发挥政府和企业、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纽带作用;加快新能源的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立新能源专业, 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人才。同时引进国外新能源专业人才。通过自己培养与人才引进等手段, 积极打造我国新能源利用技术的人才库, 培养与造就一大批新能源利用技术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专利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专业领军人才与复合性创新人才, 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自主发展提供人才队伍的支撑。

4、加快培育新能源市场

培育新能源市场是我国新能源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新能源的发展现在正处于向产业化转变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政府采购措施刺激新能源市场需求的增长。政府通过自己的优先采购行为来予以鼓励, 使新能源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处于优先地位, 引导与带动市场对新能源产品需求的增长;鼓励企业积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 扩大销路;制定产品标准, 健全质量控制和认证制度, 加强对市场的规范和管理, 同时形成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 激励新能源消费, 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环境, 逐渐培养起持续稳定的新能源市场。

5、完善新能源的有关法规

法律的有效实施能使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 为新能源同常规能源竞争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引导和激励各类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为此, 应制定保障促进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法律, 依法明确各类主体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权力和义务, 制定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价格、投资、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抓紧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促进法》、《循环经济法》等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及配套办法和标准, 运用法律手段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加快发展新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努力把各种新能源开发好、利用好, 最大限度地提供能源供给能力, 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的要求, 建立可持续的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高峡等.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障碍与激励政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01) .

[2]金书文.新能源——后石油时代的必然选择[J].石油知识论坛, 2008, (01) .

[3]班瑞凤等.中国能源结构及利用问题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院报, 2008, (05) .

[4]辜胜阻.新能源产业的特征和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 2006, (11) .

[5]徐冬青.可持续发展:中国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学海, 2005, (06) .

大力开发 篇2

泰兴市南街小学 何昌岳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安宁的一剂良药。随着市场经济潮流的冲击,人们的功利意识不断增强,孝道观日渐淡化。受此影响,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感恩、不会感恩,世俗化倾向比较突出。孩子们沐浴着“爱的阳光”却不屑于“爱的奉献”,这显然不利于孩子良好道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加强学生孝道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本着“德为本,孝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孝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扎实开展孝道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我校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优质性。让“孝文化教育”成为特色,成为品牌,让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成为“精品”,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坚持扬弃性。本着实事求是、扬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对传统孝文化资源进行筛选,力求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3)坚持校本性。立足学校、着眼本土,把身边的故事、生活中的榜样编入教材,使学生可亲、可感、可信、可学。

(4)坚持适切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智力特点和理解水平,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中尽量避免“生僻、单纯说教、深奥难懂”的弊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利于学生理解、消化孝道。

经过两年努力,数易其稿,四万余字的《百善孝为先》校本教材出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可读性较强。

(1)荟萃传统孝道精华。在教材中,我们精选了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名人名言、古诗词等,让师生领略孝文化的古代神韵;选编了当今杰出人士的感人事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师生懂得除孝亲敬长,还必须升华为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这是新时代赋予“孝”的新内涵。

(2)展示家乡孝子风采。校本教材中以一定篇幅介绍了家乡古代孝子顾昕、“泰兴好人”何新梅、“校园十佳小孝星”的感人事迹,用身边人和事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二、利用校本教材开展孝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及基本模式

实践中,我们在不打乱正常教学程序、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基础上,将“孝文化教育课”纳入课程表,与“综合实践课”间周举行,灵活使用校本教材,通过专题讲座、研读教材、学科渗透、活动引领、家校配合、校外实践等途径开展孝文化教育。

(1)谈古论今,感知孝文化。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主题实践活动将传统孝文化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

(2)以事明理,理解孝文化。通过讲述古今孝子故事,组织课本剧表演,访谈孝子孝媳等活动,使学生明白,孝是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3)明辩是非,实践孝文化。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孝知,实践孝文化,协调学生与父母、祖父母的代际关系。(4)家校配合,传承孝文化。构建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的教育网络,“孝文化教育”既体现在学校课堂、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家庭生活、日常琐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相伴。黄桥有不少遗迹和景点,供人们赡仰、游览和凭吊。顾孝子墓、何氏宗祠、东进纪念馆……是人们接受孝文化洗礼、感受孝文化神韵的理想场所,也是孩子们学习孝文化、实践孝文化的理想课堂。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建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发掘其在孝文化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我们注重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探索形成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不同的孝文化教育模式:(1)低年级:唱、游、玩

唱中学:根据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创作含有孝文化知识的童谣、儿歌吟唱。例如精选《弟子规》、《三字经》等的经典句段,孩子们开心地唱,认真地背,不知不觉,“孝”已走进他们稚嫩的心田。

游中学:对家乡、对祖国的爱是“大孝”,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感知家乡新变化,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自豪、热爱之情。

玩中学:教师精选一些孝道故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夸一夸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每天给长辈送一句祝福的话,每周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既是玩,也是学,在玩中孩子们明白孝的道理,变得听话了、懂事了。(2)中年级:学、做、比

学一学:听孝的故事,知孝的历史,践孝子之行,阅读古今中外孝的故事,孩子们在自主学习中感知孝、走进孝。

做一做:根据孩子“善模仿”特点,组织“做孝敬父母的小明星”、“做劳动小能手”、“做爷爷奶奶的乖孙女(儿)”竞赛活动,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劳动,效果十分显著。

比一比:比一比,谁最爱爸爸妈妈;赛一赛,谁在家中最能干;看一看,谁在家长、邻居、同伴间赢得的好评最多。运用家长评价、小组评价、邻居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树立标兵,鞭策后进。(3)高年级:悟、导、行

营造氛围,让学生感悟;巧妙对比,给学生以指导;将心比心,落实到行动。每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时,教师均精心营造浓浓的“孝”的氛围。一是提炼主题,精选孝的格言,给学生形成直观的视觉冲击波;二是精选歌曲,成为每节课、每次活动的主题歌。童声如天籁,一节课结束,爱心、孝心融进了孩子们的内心。我校成立的“假日孝心小队”、“助老助残小队”成员以高年级学生为主,经常为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服务,前往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打扫卫生、递送水果,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读报……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将自己的孝行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三、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学校制定“小学生孝行评价方案”,定期评选“校园十佳小孝星”、“班级小孝星”。每学年,学校都隆重举行“校园十佳小孝星”表彰活动。“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成为了孩子们的誓言和行动。

我们主动架设校、家桥梁,制定“孝道教育家校联系制”,要求老师每月必须与家长至少联系一次,指导学生及时填写《孝文化引领我成长——学生成长档案》;通过家访、“家校通”等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既要求家长督促子女,发现不孝的行为,及时教育、纠正;又要求家长在家庭中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孝行典范。

师生领略孝文化的风采神韵,汲取传统美德的丰富营养,不仅使校本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更促进了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焕然一新,对外先后成功举行了孝文化教育展示活动、孝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研讨会、“孝行天下”主题大队观摩活动等,在全市范围产生了一定影响。近年来,多名老师被评为镇、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做法被评为2009泰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创优成果奖; 2010年学校被泰兴市人民政府表彰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

大力开发 篇3

一、进一步突出扶持重点

立足于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采取有力措施,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和项目布局突出向粮食主产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聚集。一是要求各省区农发机构将土地治理项目的财政资金,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县特别是谷物主产县集中,继续向《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确定的800个产粮大县倾斜。二是要求除河北、内蒙古、西藏、青海等生态保护任务较重以外的省份,安排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财政资金不得低于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的90%。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下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72.43亿元,其中用于13个粮食主产区119.49亿元。

二、优化建设区域布局

围绕贯彻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布局。根据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为重点,统筹考虑土地、气候和生物资源分布状况,将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区域划分为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向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重点开发区聚焦,兼顾生态资源环境有一定恢复能力的保护性开发区,严禁在生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的限制性开发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继续提高投入标准

为强化公共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根据地方实际需要,从2014年起,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实现并轨,统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并适当提高了亩财政资金投入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各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提高到以省为单位加权平均为1100—1300元,比2013年提高了近10%。同时,允许将2003年(含)以前年度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纳入高标准农田项目范围予以提质建设,其中1988—1998年(含)建成的项目区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不超过1000元;1999—2003年(含)建成的项目区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不超过800元。

四、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加强机制创新,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独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2亿元,在14个省(区、市)支持169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交由农民股份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试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五、不断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更加强化资金和项目管理,着力提高农发资金使用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一是继续加强日常管理工作,要求各地农发机构严格执行项目申报、择优选项、评估审定、资金和项目公示、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县级财政报账和工程管护等各项制度,切实规范资金和项目管理行为。二是改进和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把绩效管理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实现绩效管理与监督检查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加快农业综合开发信息化建设步伐。

大力开发 篇4

如何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扎实推进山区综合开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直是摆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 经过认真调研和分析, 我省明确了以木本油料产业为突破口, 大力发展山区经济, 真正实现兴林富民。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林业部门真抓实干, 广大林农积极参与。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省以核桃、油茶、膏桐等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正成为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 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木本油料产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形成了十分难得的大好局面。

一、我省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成效明显

(一) 基地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2008年, 全省以核桃、油茶、膏桐、油橄榄等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面积达到2 000万亩, 其中:核桃1 750万亩、膏桐120万亩、油橄榄1.33万亩、澳洲坚果5万亩。楚雄、大理、保山、临沧等地已成为我省核桃的主产区和加工销售集散地;文山州、保山市、德宏州的油料等木本油料规模不断扩大, 产量逐年上升。

(二) 产业效益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核桃、油茶、膏桐、澳洲坚果等木本油料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木本油料产业从过去山区农民家庭的副业转变成了增收致富的主业。“十五”末, 农民年人均木本油料收入340元, 比“九五”末提高230元。大理州2008年核桃总产值达6亿多元, 仅核桃一项就使山区群众人均增收402元, 部分核桃种植大户的收入已超过5万元。漾濞、永平、昌宁、凤庆、南华、大姚、景东等县农民每年核桃收入都在1 000万元以上, 核桃系列产品已成为当地新兴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漾濞县核桃种植面积45万亩, 核桃产量达6 000多吨, 全县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到800多元, 约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宾川县拉乌乡总人口1万多人, 人均拥有核桃8亩以上, 农民人均年收入4 000多元, 来自核桃的收入就达2 800元, 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70%。

(三) 产业结构调整明显优化

2008年底, 全省木本油料面积由“九五”末的1300多万亩增加到2 000万亩, 增长了53.8%;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1.4%提高到18.7%, 提高了7.3%。全省以核桃、膏桐、油茶、澳洲坚果、油橄榄等干果为主的木本油料总产量超过1 200万吨, 总产值近90亿元, 其中核桃产量达到30多万吨, 产值66亿元, 其它如油茶、澳洲坚果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和增长潜力大的木本油料发展迅速, 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逐年提高。

(四) 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

目前, 全省各类木本油料产品贮藏、加工企业发展到160多家, 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已有34家。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有力地带动了我省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楚雄州大姚县已建成以核桃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和商贸企业5家, 以核桃加工为主体的绿色食品加工初具规模。丽江市永胜县林辰绿色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引进铁核桃生产工艺, 用当地的铁核桃榨油, 使全县每年近2 000吨的铁核桃得到加工利用, 引发了当地新一轮的核桃种植热潮, 林农仅核桃收入就超过了1 000万元。核桃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延长了核桃产业链, 增加了核桃产品附加值。此外, 一批新兴的木本油料加工企业迅速崛起, 加快了我省木本油料发展的产业化进程。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以来, 已带动德宏、临沧、红河、怒江、保山、思茅等地区1.2万农户发展种植澳洲坚果2万多亩, 并在德宏州潞西市建成了年处理能力300吨的出口加工厂。

(五) 产品品牌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 我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实现了零的突破, 云南香格里拉野生核桃和香格里拉野生核桃油已相继获得全国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我省栽培的优良核桃品种、品系, 如漾濞核桃、大姚三台核桃、细香核桃等, 在座果率、单株产量、亩产量、抗病性等方面均高于普通核桃, 加工的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粉、核桃胶囊等产品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深受消费者欢迎, 成为具有云南特色的全国经济林名优商品。丽江得一公司、大理洱宝公司等许多企业在省内外设立专卖店, 把货真价实的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 既体现了企业对品牌的自信, 也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

(六) 产业发展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各地在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进一步深化改革, 努力创新激励机制, 相继制定出台了加快木本油料发展的扶持政策, 激发了企业和广大群众参与发展木本油料的积极性。大理州、保山市等地实施以奖代补政策, 新种植的核桃管理至第二年经验收合格后由州财政每亩兑现30元种苗补助。保山市规定, 凡是种植核桃的农户, 县 (区) 政府将无偿提供种苗、化肥、地膜, 按13.5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县、乡、村三级样板林, 县 (区) 政府按8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采穗圃建设按10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大理州鼓励发展加工业, 延长产业链。规定全州各县 (市) 每建一个工业产值达5 000万元、税收达500万元以上的木本油料加工企业, 州对县 (市) 奖励10万元。同时, 为提高木本油料基地建设质量, 各地制定了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检查验收办法, 使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 加强领导, 科学规划

一是加强对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 多次进行深入调研, 明确要求以木本油料为突破口, 大力发展山区经济。2008年9月6日, 省政府在临沧市召开了全省山区综合开发现场会。为加强对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先后成立由主要政府领导任组长, 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木本油料建设领导小组, 切实把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作为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二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木本油料发展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 我省编制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核桃等其它经济林发展规划, 进一步明确了全省木本油料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提出了加快新时期木本油料产业建设的对策和具体措施。根据全省木本油料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及布局重点, 结合各地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不同产品和产业的发展情况, 各州市、县积极开展并完成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 提出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二) 政策扶持, 机制创新

2008年12月11日, 国家林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共建云南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区合作备忘录。备忘录明确提出, 将加大对云南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力争到2012年将云南省建设成为我国首个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区。我省各地在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中, 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努力创新建设、投入和发展机制, 激发了企业和群众的投资积极性, 推动了木本油料产业的长足发展。大理州强化政策驱动, 制定出台一系列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红河、楚雄、临沧、保山、怒江、曲靖等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发展的实施意见, 使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 依靠科技, 优化品种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木本油料产业要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在科技。近几年来, 我省积极实施林业科技创新工程,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取得较大的突破。省林科院经过多年的努力, 培育出5个早实杂交核桃新品种, 在部分州市、县推广试种后, 反映良好, 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部分地方引种的美国山核桃、澳洲坚果等木本油林新品种, 改变了我省高价值木本油料品种单一、质量不高的状况。此外, 各地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 并对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果农实行补助和贴息贷款, 有效推广了实用技术, 实现了产量和产值的双增长。

(四) 项目支撑, 合力推进

“十五”以来, 各地依托国家和省启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防护林工程、干果经济林基地等重点工程的建设资金, 并结合农业部门实施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水利部门开展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扶贫部门组织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办组织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等, 因地制宜, 在适宜地区大力发展木本油料, 加快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进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 各地种植以核桃、板栗、花椒、八角等为主的木本油料261.2万亩, 涉及农户139万户, 579.2万人, 农民户均发展木本油料1.88亩, 为山区农民持续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 龙头带动, 精深加工

各地在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过程中, 因地制宜, 选准重点, 大力培植和引进重点加工企业, 促进了木本油料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如临沧市凤庆县依托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和加工业, 形成了年加工处理核桃仁5 000吨, 生产核桃油2 500吨, 核桃粉400吨的核桃加工龙头企业。大理州漾濞县积极鼓励企业和当地农户开展核桃初深加工。目前, 全县核桃初级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5个, 其中年加工销售核桃仁500吨以上的5个, 100—500吨的10个。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种植基地整体经营水平不高

由于传统分户零星种植以及投入不足等原因, 造成一些木本油料种植基地种植不规范, 管理不到位, 结果晚、单产低、质量参差不齐, 平均单位面积效益低, 良种的丰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二) 产业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

目前, 我省木本油料产业重种植基地建设、轻产品加工, 产业链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种植环节, 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 总体上处在以出售原料为主的低级阶段。尽管也开展了深加工, 但加工企业少、规模小, 加工增值潜力远未发挥出来。

(三)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我省从事木本油料产业经营加工企业普遍处于“规模小、实力弱、水平低”的状态, 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价值提升。

(四) 产品交易市场不完善

全省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木本油料产品交易市场, 没有相对畅通、稳定的流通渠道, 产品的销售大多是贩运户从各家各户和集市上零星收购, 再卖给加工企业或销往异地, 市场波动较大, 这些都制约着我省做大做强木本油料产业。

四、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 抓好基地建设, 推动规模化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各地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形成规模的原则, 科学制定当地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依据制定的规划, 坚持以农户为主体、企业为龙头, 整合项目、资金, 引进重点企业和战略合作伙伴,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模式, 大力加强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 促进木本油料产业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鼓励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植大户和科技工作者通过与林农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 推动木本油料林建设形成规模、提高档次。结合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 为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对利用低效林地和疏林地、灌木林地建设木本油料基地的, 优先安排专项采伐指标, 给予切实支持。

(二) 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发展木本油料产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原则。所需投资主要采取农户投工投劳、社会和企业投入为主, 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在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的同时, 省、州 (市) 、县等各级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 加大对木本油料产业的扶持力度。省级财政在现有1.5亿元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 逐年加大专项扶持资金, 用于发展以核桃、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同时积极整合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支撑以及扶贫等项目和资金, 采取种苗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 对林农、企业、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给予扶持, 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等, 开发符合木本油料生产特点的信贷产品, 加大对木本油料产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实施林权抵押贷款, 采取农户联保、信用贷款、小额贷款等形式, 切实解决抵押担保难、贷款难等问题。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油料植物保险业务, 政府通过给予保费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投保, 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木本油料龙头企业发行债券, 拓宽筹资渠道, 增强发展能力。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把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向金融机构推荐, 并运用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金投向。三是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要优化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环境, 在项目立项等方面简化程序, 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按照国家现行的税法和我省有关政策, 对从事木本油料生产的企业和个人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加大对木本油料产业的扶持力度。

(三) 培育龙头企业, 促进产业化经营

按照“扶大、扶强、扶优、外引、内联、育新”的原则, 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引进和培育扶持一批带动面广、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木本油料龙头企业, 拉长产业链。除税收优惠政策外, 对龙头企业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给予贷款贴息。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承担相关科研项目的, 相关部门要在科研经费投入上给予倾斜支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制定木本油料相关产品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 促进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四) 强化科技支撑, 转变发展方式

增加科技支撑专项经费投入, 有效整合科研单位、技术推广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技力量, 大力开展木本油料良种选育、集约化栽培、新工艺、新产品等关键技术攻关和质量标准研制,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建立科技示范点、创办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承包、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等形式, 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特色品牌;鼓励各类农林院校结合我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需要, 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 培养造就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为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 扶持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大力开发 篇5

沈业民(江苏省扬州市图书馆 邮编:225009)

【摘要】本文提出图书馆大力开发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理念,围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作者认为: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实践和探索开发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才能不断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大力开发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扬州市图书馆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大力实施“提升服务能力、延伸服务范围、创新传播方式、开发项目资源”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根本任务,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文化发展成果。积极嫁接社会公共资源,不断创新社会化合作机制,努力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能力,扩大公共文化品牌效应,使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1以人为本、读者第一,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阵地服务工作是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根基,如何把“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贯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当今时代,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与信息摄取的快捷化是文化供求的显著特征。公共图书馆必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优品优质意识,制造“场效应”、“磁引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作用。

1.1营造市民书房氛围

当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时代的到来,大众化的阅读需求与服务已不成问题。我们应该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上努力创新、提升质态,多设置一些服务单元,多体现“人书合一”。让每位到馆借阅的市民感到温馨、贴心、方便、快捷,让图书馆成为市民的“大书房”,图书馆员成为市民书房的“管家”。公共图书馆在努力营造市民书房氛围的同时,要加强人性化服务必须做好两个提升:既要提升馆员爱岗敬业、专业娴熟的事业精神,又要提升文献流通与利用的功用理念。扬州市图书馆通过优化书架排放、分类布局,开辟“每周新书专区”、“精品展示区”、“读者之窗”等等,加强新书导读、降低“读者成本”、满足读者需求,提高读者到馆率和满意率。

1.2贴近读者阅读需求

在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中主动贴近读者,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倾向,让采访工作者的主观性变为大众的需求性。扬州市图书馆通过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让读者参与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增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性,拉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彰显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精神。

1.3倾听读者合理心声

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窗口在整个服务流程中必须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掌握读者在利用公共图书馆当中存在的诉求。“读者座谈会”、“读者信箱”、“读者留言”等是图书馆广开言路、集思广

益的很好形式。图书馆在公众的关注下可以海纳百川、拓宽视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与内涵。

2大力开发、拓宽渠道,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要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的双轮驱动,大力拓展供给渠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的载体和途径,在坚持公益性为主的前提下,谋划产品载体建设、加强与社会力量协作,以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来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事业。

2.1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开创公益性讲座服务

扬州地方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扬州的“非遗”多、范围广,对城市的生态与发展影响巨大。扬州市图书馆以敏锐的触觉,创新的思维,抓住社会“非遗热”,从2006年底开始,策划开展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采取“专家论坛”、“传承人演示”、“多媒体播放”三位一体的模式向社会推出了《扬图讲堂》这个求知学习的公益性讲座平台。三年来,《扬图讲堂》举办各类讲座60多场,为数万多市民提供了多渠道获取文化信息的服务。

2.2主动嫁接社会资源,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

图书馆深入开展公共文化延伸服务活动,必须要有二个突破:一是要突破传统的服务方式,二是要突破资源单一的局限。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嫁接多种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才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普惠与民。为市民免费送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在图书馆宣传周以及文化进社区等活动中,扬州市图书馆积极引导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活动,为市民提供了科普知识咨询、医疗保健问诊、免费法律援助、地方曲艺表演等公共服务项目。

2.3开发特色数字资源,扩展文化产品附加值

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往往是受时空局限的,有了网络化的环境,有了数字资源,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就有了保障。扬州市图书馆不光开创了“非遗”系列讲座还把讲座的演讲现场、专家手稿、传承人演示录像经过后期编辑、加工,制作成多媒体光盘产品进行巡回展播,为社区居民、武警官兵、福利院老人等多种人群又一次提供优质的文化大餐同时也是丰富了我馆的特色数据库馆藏。

2.4与主流媒体深度合作,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坐以待客”、静态作业是常人对图书馆的认识,一度时期图书馆在生存环境以及一部分人心目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这是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不利局面。因此,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宣传造势,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不断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扬州市图书馆携手扬州电视媒体策划读书类电视节目《百家书谈》,推出两个版块内容,“馆长荐书”——鉴赏优秀图书,加以评述,引导社会公众推广阅读;“阅读随感”——由优秀读者畅谈阅读感受,体味书香,感悟人生。图书馆与电视媒体进行战略性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是主流文化积聚、挥发的一个体现。

2.5引入企业资金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规模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必须有经济支撑。扬州市图书馆积极策划、主动接纳,与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合作组建的“全球通”读书俱乐部,开展讲座、展览、读书沙龙、艺术评赏等活动,是“企业搭台、文化唱戏”的有益尝试。公共文化活动以赞助冠名、合作主办的方式吸引企业资金介入,极大地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畴与平台。

3拓展功能、扩大延伸,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3.1积极创意,搭建讲座平台

讲座工作以其领域宽广、多元取向、打造高端、引领潮流和文化本体意义上的建树性、知识结构范畴上的提升性和受众交流互动上的完善性,在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已经由原来的边缘性走向主导型,成为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核心工作之一。扬州市图书馆积极学习先进图书馆工作理念,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搭建《扬图讲堂》讲座平台向社会提供讲座服务。针对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市

民对讲座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的要求。推出了高端名家、非遗文化二大系列讲座,通过丰富讲座内涵、提升讲座影响、加强讲座运作等举措,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养、提升城市文化氛围。

3.2创新读者互动机制,增强评选效益

“优秀读者”评选历来被看做传统阵地服务工作,评选形式以行政评测为主,对象为持证读者。随着社会公众自我展示的意识不断增强和社会评选动态参与的广泛推行,传统的评选机制已难以唤起社会关注目光。扬州市图书馆结合深化、延伸公共文化社会服务功能,创新机制变“等待读者参与”为“激发读者参与”,在评选中引入“读者自荐”、“全民海选”机制,提供展示舞台、抛除门槛限制,激发市民参与热情、强化活动振波、延伸了评选覆盖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3编织网络,扩大服务平台

图书馆在坚持公益服务为主、平等互利双赢的前提下,应主动出击,跨行业建立社会合作网络,共同举办文化活动,进一步壮大物质依托,扩大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扬州市图书馆联合中国移动为双拥慰问增添了万元慰问品,联合艺术团体将精彩的文艺演出送进了军营、携手武警江苏医院为市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借助企业资金为读者设置千元奖品等等,初步形成了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工作需要和文化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工作网络。

3.4走出图书馆,加强服务辐射

图书馆如何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会基层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扬州市图书馆加强与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联络协调,将服务触角向行业、社区和农村延伸,扩大服务辐射面。先后走进驻扬部队,为官兵提供针对性强、教育面广的公共文化服务;走进大型企业,为企业客户开讲专题讲座;走进福利机构,为孤寡老人送去图书、文化讲座;走进困难山区,为山区孩子们建立爱心图书室;走进医疗单位,为从汶川大地震的受伤病员设立“病房图书馆”。

4开发资源、积极推广,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树立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意识,不断开发优质文化资源,组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引领潮流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能力提升。更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促进和谐文化氛围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深刻的社会影响。

4.1引进高端、打造精品,升级《扬图讲堂》讲座品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位,高端化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公共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提供高质量、高品位、高层次的讲座服务需求。扬州市图书馆不断对《扬图讲堂》品牌进行升级运作,赋予《扬图讲堂》更高的社会定位——“单场千人、惠及万众”,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阎崇年、钱文忠等大师名嘴担任主讲嘉宾、选择千人剧场作为讲座现场、投放公益性宣传广告、推出讲座电视展播节目、开设网络视频点播、制作讲座光盘产品等极富穿透力、影响力的运作手段,作为讲座品牌扩张升级的不竭动力。取得了广泛影响和良好赞誉,展示了图书馆作为公益服务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对提高图书馆社会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4.2深度开发、有机结合,提升《扬图网站》服务功效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图书馆通过网站为读者提供更快捷、更直观、更人性化的数字资源服务和各种信息咨询服务。扬州市图书馆在《扬图网站》建设中将文化资源、文献资源、数据资源以及网络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自主开发推出了“活动剪影”、“新闻视频”、“扬图讲堂”、“百家书谈”四个主题信息版块和《特色文化数据库》、《剪报数据库》、《地方法规条例数据库》以及《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四个文献数据库,分别采用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形式为社会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网站承载的业务宣传和发布、信息服务和检索、网络资源导航以及读者交流互动四项功能,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支撑。

4.3出新求变、注重效益,展示《扬图活动》品牌风采

“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这句话精确地阐明了图书馆与全民阅读的关系,表明了公共

图书馆在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方面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多元化的,不能以传统的、单一的文化活动服务所有的社会公众。《扬图活动》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步伐,创新服务方式,策划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品牌活动。无论是传统的“4.23世界读书日”、“公共图书馆宣传周”、“红领巾读书征文”等活动,还是创意开展的“图书漂流”、“你选书、我买单”、“上海世博会扬州宣传周”、“扬州的夏日”等活动都能够出新求变、独具创意。在社会效益方面,组织形式从社会公众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活动载体从馆内资源向社会资源延伸、活动受众从持证读者向社会公众扩散、活动项目从读书学习向科教文体多方面拓展、活动影响也从亮点出彩向经常化、正常化不断提升。在经济效益方面更是实现了为社会办活动、以活动促收益、用收益“反哺”图书馆主业的良性循环格局。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开发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更是一个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紧迫任务。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共图书馆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开发与提升服务能力的新途径,以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依赖性、认同感,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感召力、竞争力,不断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宁.抓管理 塑形象 内外兼修 努力提升南京图书馆综合服务水平.新世纪图书馆,2007(1)2许建业.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定位与发展对策.南京图书馆新馆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12)

3沈业民.大力开展讲座工作.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上图讲座,2009(1)

4周小平,共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江苏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思考.科学成果管理与研究,2007(6)

5周宇,博采众长.有容乃大——谈扬州市图书馆在公益性与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举措.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研讨会,2009

大力开发 篇6

一、扶贫工作的过去,艰难而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展之快,成效之大,为世界瞩目。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财政扶贫投入快速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由最初的5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44亿元,累计投入1600多亿元;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不断加大了资金投入。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低收入人口也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6年的3550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从6.7%下降到3.7%。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沂蒙山、井冈山、大别山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整体解决了温饱;历史上“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河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状况大为缓解。贫困人口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扶贫开发的显著成效,促进了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13亿中国人民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件事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和世界的反贫困史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国家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支持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广大农民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的结果。

二、扶贫工作的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同样面临着新的形势,既有很好的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

机遇方面。一是政策环境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扶贫开发提出了“一加大两提高”的明确要求。这些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二是国家财力逐步增强,财政扶贫资金的不断加大,为扶贫开发提供了财力保障。三是农村义务教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从根本上解决因教、因病致贫问题,并基本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要。这些制度将有效地弥补开发式扶贫的不足。四是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而且还在不断创新。五是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支持扶贫开发的良好局面。

挑战方面。一是消除贫困的形势越来越紧迫。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实现我国政府在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上的承诺,任务艰巨,形势严峻。当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还很多,贫困人口收入与全国农民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还很弱,贫困农村落后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不尽快改变,贫困人口不尽快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如期实现。二是消除贫困的难度越来越大。现在,贫困的分布是点、片、面并存,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呈零散点状分布,中部地区主要以村为单元分布,西部地区是以乡甚至以县为单元的片状分布。在绝对贫困人口中,居住在山区的占51%,有76%的贫困群体长期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一些刚刚脱贫的人群还很脆弱,稍遇变故就可能返贫。而且农村贫困人口素质还很低,还有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帮助这些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扶贫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在体制上,中央与地方的扶贫责任划分不够清晰,扶贫资金多部门、分散管理,难以有效地形成合力。在机制上,缺乏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有的地方热衷于争贫困帽子、争资金、争权力,轻于管理;扶贫开发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缺乏有效衔接和配合;资金分配缺少正向激励,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等。这些都制约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扶贫工作的未来,任重而道远

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始终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困地区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最薄弱的区域,贫困人口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最弱势的群体,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教导全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扶贫开发面对的是最落后的地区和最困难的群体,肩负的使命更加任重道远,要求扶贫干部惟有时刻保持加倍的警醒、扎实的作风和更加务实的工作,才能把党和政府这项涉及改变千百万人贫穷命运的德政实施好、落实好。要遵照党的十七大告诫全党的“四个一定”的要求,不断加强扶贫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思想、工作、作风上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要求各级扶贫办总结、部署工作,要做到调查研究先行,不调研不决策,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调查研究工作制度,从制度上规定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扶贫开发,必须经常深入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倾心听取基层和贫困群众的意见,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把握动态,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扶贫开发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党的十七大高瞻远瞩,对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扎实深入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商扶贫大业,共议民生大事用新思路、新理念、新制度、新机制,大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国内大力开发海洋经济的十点思考 篇7

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

党和国家政府领导历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 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宏观环境。2003年5月我国颁布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21世纪前十年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部署。2004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海洋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 对我国2006—2015年的海水利用进行了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有“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 “积极开发海洋能”, “开发海洋专项旅游”和“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等内容。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做出“发展海洋产业”的战略部署, 沿海省市纷纷加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2月, 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其中规定海洋经济发展向又好又快方向转变,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2008年9月, 国家海洋局、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 (2008—2015年) 》, 这是我国首个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2009年4月,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培育海洋优势产业,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同年5月, 国务院公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6月, 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7月, 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12月, 国务院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2010年10月18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 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 对海洋资源利用、海洋产业发展做出了明确要求。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 足以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海洋经济的高度重视。海洋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以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经济发展深意

海洋作为孕育人类生命的摇篮, 蕴藏着无尽的资源和秘密。海洋国界的无形性和海运方式的廉价性与便捷性也使海洋成为了人类交往的通途。海洋战略是国家用于筹划和指导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管理、安全、保护和捍卫的全局性战略, 是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外交、海洋军事、海洋权益、海洋技术诸方面方针政策的综合性战略, 是正确处理大陆国土和海洋发展关系、迎接海洋新时代宏伟目标的指导性战略。

海洋战略从属于国家战略。由于许多国家的涉海问题往往最直接、最尖锐地与国家主权、权益和民族情绪纠缠在一起, 因而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考验着国民的素质和政治家的智慧, 也是摆在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日本的海洋战略研究动向, 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使我们视野开阔。我们观察和研究日本的海洋战略, 不能单纯就事论事, 而应当着眼于未来。从“岛国”走向“海洋国家”这一命题, 其概念所承载的意义是一种战略思维的转变, 是与日本力图摆脱战败国的束缚成为“普通国家”的目标相呼应的。“海洋国家”这一地理名词的背后, 表达的是参与、介入、走出去的强烈愿望, 说到底是一种扩张意识。

我国制定海洋经济国家规划的战略意义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战略层面。从国内方面看, 在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有利于破解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限制, 缓解土地的压力, 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 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解决水荒问题并且能够提供生活空间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海洋经济战略有利于全面提升全民族海洋意识, 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 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经济效益, 使海洋事业的发展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国际方面看, 我国通过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可以提高国人认同海洋、热爱海洋、“以海兴邦”的民族意识, 加强国人的海洋观念, 改变过去的重陆轻海的理念, 使海洋的价值得到认同, 使中华民族由远海民族变成亲海民族。通过认同感的弘扬, 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 有利于捍卫和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领土统一, 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 维护和捍卫我国海洋权益, 创造有利于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开发海洋经济从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扶植新兴海洋产业入手

在海洋经济体系中, 海洋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和合理与否决定着海洋经济整体素质、实力强弱和能否实现稳定而快速增长的潜力。一些发达国家的海洋油气、海洋运输、矿采、海洋旅游等新兴海洋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 其海洋产业结构比是“三、二、一”结构, 即海洋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据了最大的份额。而我国的现状是海洋渔业即第一产业在海洋产业的发展中地位优势明显;海洋产业劳动力也主要集中在该产业中, 海洋产业中的二、三产业比重小。这也是当前我国海洋经济比较薄弱的主要结构原因。目前, 海洋产业结构不平衡, 仍偏重于传统的海上运输业以及由此带动的相关服务型产业, 新兴的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比重较低。

今后要重点提升海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船舶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依托国内丰富的科技资源,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互动, 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船舶制造产业集群;要在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扶持海洋油气、海洋药物技术、海洋工程、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运用海洋高科技,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

开发海洋经济要与沿海港口联动, 协调服务内陆经济发展

海域经济系统与陆域经济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以海促陆、以陆带海是实现陆海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是海陆产业互动。海洋产业系统与陆域产业系统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两者共同存在于产业大系统中, 共同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依托港口、造船、海洋装备制造、滨海旅游、滩涂养殖等临海产业的发展, 把海上生产同陆上加工、经营、贸易、服务相结合, 同时通过产业关联将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扩散到海洋产业中去, 形成海陆产业互动的产业发展新局面。

二是海陆综合管理。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机构, 重点协调海陆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 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对陆上污染源以及沿岸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监督和管理, 海陆互动, 共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三是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建设海陆集疏运系统。加快内河航道整治, 集中建设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和集装箱、大宗散货、化工品、汽车滚装码头, 全面提升与沿海深水港相贯通的内河航道层次, 扩大内河运输能力, 鼓励、扶持和引导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 建立海铁联运协调机制, 促进海铁联运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优化, 提高沿海港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功能。

开发海洋必须走海洋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可持续之路

纵观国内外海洋经济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 基于生态系统的发展理念迅速地被世界各海洋大国应用于海洋开发领域。相关国际组织、各海洋大国和海洋学术界都一致认为, 协调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解决海洋生态危机必须改进现有海洋发展模式, 应用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循环经济。2006年3月, 在联合国秘书长所作的2005年度海洋和海洋法的年度报告中, 用了大量篇幅描述基于生态系统的方式, 并呼吁各国尽快创造条件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开发方式。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循环经济是未来的发展大趋势, 是海洋开发的理想模式, 现在已有部分国家在海洋政策中明确提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原则。我国海洋经济增长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之路。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后果不仅是沉重的治理代价, 终会造成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海洋灾害频频发生、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因此, 发展海洋经济, 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以改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我国来说尤为必要和紧迫。

现代海洋经济是建立在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发展模式, 高度依赖于海洋资源和空间, 需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法则进行。而循环经济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理论提升到实践的一种有效经济模式, 满足了这种发展模式的要求。循环式的经济发展不仅从微观上解决了社会的基本单位———企业的发展困境, 而且从宏观社会层面上构筑出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海陆大循环系统。因此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非常切合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合理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环境、保持海洋永续利用, 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追求海洋环保是世界沿海各国的自觉行动目标, 也是我们的出发点

人类对海洋的观念已从过去的一味的开采索取, 转变为生存与发展而协调行动, 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地球表面有近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 海洋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摇篮,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因此, 各大海洋国家的海洋政策中都有很大篇幅谈到海洋资源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目的是为了确保海洋的可持续利用。

“维护海洋健康”将成为21世纪保护人类自己的超级保护活动。澳大利亚政府在积极推进海洋开发利用的同时, 为了保护大堡礁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多样性, 于1975年颁发了《大堡礁海洋公园法》。1989年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霍克发表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未来》的声明, 公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的重大行动计划。1991年澳大利亚制定了《2000年海洋营救计划》, 提出了保护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美国国家海洋政策的指导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提出“海洋政策的制定应确保海洋的可持续利用, 确保未来子孙的利益不受到侵犯”。加拿大政府制定的21世纪海洋战略确定的四个紧急目标中的第三目标是“保护好海洋的环境, 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洋经济的潜能, 确保海洋的可持续开发”。日本在实施海洋政策中提到“海洋环境保护及修复的综合措施”。为了保持自然所具有的物质循环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应保证不超过海洋所承受的净化能力及净化容量等的极限。注重海洋资源的保护, 确保海洋的可持续利用是自然资源的宝库, 已成为各国沿海国家追求海洋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行动目标。我们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开发海洋经济经验, 开发前必须以如何保护好为出发点。

开发海洋经济围填海规划必须要慎重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而土地资源短缺, 围填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局面, 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根据国家海洋局的数据, 我国每年填海造地确权面积从2002年的20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36平方公里 (2009年达179平方公里) ;2002-2010年总确权面积达874平方公里。在我国“十五”和“十一五”期间, 沿海地区经济规划的显著特点就是各地重视滩涂、盐田、浅海等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纷纷在临海地区布局建设电厂、钢铁厂、造纸、炼油厂等, 生产力布局集中向沿海推进。

我国早在汉代即开始围海。围海造地有利于缓和我国沿海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尤其是在缓解耕地、盐田、海水养殖、城市、港口、工矿企业等方面的用地矛盾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 围填海项目是对海域自然属性改变最大的用海项目, 围填海项目的施工将对周边的海洋生态环境、地质地貌等造成巨大的影响。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环渤海沿岸重化工类大型建设项目密集, 重点发展的是港口、重化工业、石油开发、钢铁、造船等工业部门。沿海重化工产业的发展, 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无疑将对渤海的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围海造地改变了原有的水动力条件, 减小了纳潮空间, 使河床淤积以致影响泄洪安全和正常航运;影响了水交换, 使得环境污染加剧, 海滩和沙坝消失, 生物多样性降低。所以, 如不对填围海加以控制必然对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

因此, 在规划和审批围填海项目时, 要统筹规划、合理控制, 各级政府要慎重地进行项目的审批和监督。要在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毗邻陆域的土地利用规划, 统筹考虑各个海区围填海容量, 科学合理地制定围海造地规划, 清理不合理的围海造地项目, 指导新的围海造地开发与管理。

依靠科技人才队伍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的繁荣, 除了政策的引导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创新。海洋科技要求研究趋向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 研究手段也日益立体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我国应该取长补短, 在借鉴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过程中, 积极参与国际重大海洋科学研究计划, 及时制定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规划和决策, 抓住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海洋技术。在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岸与海洋工程技术、海洋能源及矿产开发应用的新技术、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技术、海域资源和环境评估技术、海洋监测及海洋灾害预报、预警技术、海洋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推进成果的应用, 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海洋技术的创新开发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国外海洋技术研究开发的成功方式表明, 综合性以及专业性人才的有机结合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现有的海洋性多学科综合性大学以及研究机构为培养海洋开发优秀人才提供了载体。应根据未来发展战略有针对性的调整现有专业的设置, 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创新水平的提高, 为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

提升应对海洋突发性污染事件的能力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的自然状态, 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近年来海洋突发性污染事件的频发, 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和后果超乎了人类的想象。2010年4月, 英国石油公司 (BP) 因钻井事故导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长达近3个月, 造成了人类史上罕见的生态灾难。同年7月16日, 辽宁大连新港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原油泄漏进入渤海湾, 给我们留下切肤之痛, 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这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长远的。由于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 一旦海洋污染突发事件发生, 由于受海风和水流影响, 加上海上环境复杂、变化大、不易控制且污染扩散速度快, 污染往往会扩散到周边。同时污染物进入海洋后, 很难再转移出去, 不易分解和不能溶解的物质会沉淀在海洋中, 越积越多, 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 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大。

而海上污染事故由于处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一个部门很难独立完成。从历次发生的事故处理情况看, 都是多部门合力的结果。因此,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海洋污染危机应急机构组织成为必要。应形成职能明确、责权分明、组织健全、运行灵活、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机制, 以法制化的手段明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实现应对突发事件时这些部门间的资源整合高效协调运作。

同时, 应建立和完善应急资源集约体系, 将散布于各职能部门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信息不断整合, 理顺监测预报、危机处置、生态修复各个环节, 形成应对危机事件的统一体系。尽快制定一部海洋突发事件总体预案, 作为我国海洋应急管理的纲领性法律文件和制度框架, 培养专业应急人才队伍。整合社会各方的资源, 加强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力度。

成立综合管理机构,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发展机制

海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国与许多国家一样, 涉海部门众多, 但存在着管理分散、资源浪费、协调配合差等问题。应成立统一的、权威性的海洋部或海洋委员会, 作为全国的海洋管理机构。世界沿海许多国家尽管基本政治制度不同, 海洋管理也有不同模式, 但发展趋势是侧重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机构是根据法律授权, 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 对各项海洋事务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 对各种海洋管理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使用, 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和管理效率。地方上各级沿海政府也应相应地建立海洋管理委员会, 整合各涉海部门的力量, 形成相对集中管理和联合执法的机制。在我国要理顺好国家海洋局所属分局与地方海洋部门的关系, 也要理顺与其他部委的关系。既要各自尽职尽责、严格执法, 又应相互协同和配合。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把海洋行政管理、海洋行政执法、海洋科技、海洋服务等各项工作组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统筹兼顾陆地与海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国外海洋开发态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6, 9 (4) :7-12.

[2].杨书臣.日本海洋经济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港口经济, 2006, (4) :59-60.

[3].李文凯.美国的国家海洋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5 (1) :7-10.

[4].李书媛.海洋循环经济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 2011, (06) .

[5].文艳, 倪国江.澳大利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渔业经济, 2008, 26 (1) :79-82.

[6].高艳, 李剑.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东岳论丛, 2005, (05) .

大力开发 篇8

一是延伸产业链条。以五大功能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引, 推动柑橘、生态渔、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药材、调味品等7个百亿级产业链向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及其贫困村、贫困户延伸。支持贫困区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重点扶持有龙头带动、贫困农户干得了的产地初加工项目。

二是建立“双对接、双选择”的产业到户机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细化七大产业链建设环节, 实现与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及其镇乡“双对接”。指导贫困村优选主导产业, 发展“一村一品”;围绕3年增收目标, 制订“菜单式”产业项目清单, 指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自主选择, 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

三是促进农产品顺产顺销。农业信息化改革相关项目优先安排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实施, 在国家区县率先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支持贫困区县产品整选包装、冷链物流等设施设备建设。采取“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方式, 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大力开发 篇9

(接上期, cont. from previous issue)

6大力发展煤电与西电东送

1) 发展煤电西电东送的必要性

新疆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有条件成为面向全国的电力和发电用煤供应基地。近年燃煤发电机组装机增加很快, 全国发电用煤和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沿海发达地区近年电力需求增长迅速, 受环境容量和煤炭运输限制, 除本地建厂发电外, 需要接受大量外来电力。以江苏省为例, 有关资料表明, 2006年全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4206万千瓦, 用电量2570亿千瓦时, 分别比上年增长17.39%和17.19%。预计“十二五”期间至2020年前, 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和用电量仍将保持5%~10%的年增长速度。到2020年江苏全省需要接受2000万千瓦以上的外来电力。

2) 新疆的煤电开发和东送规模

新疆准东和哈密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煤质适合发电, 地理位置距内地较近, 具有大规模开发和东送条件。水资源是制约新疆煤电开发的主要因素。电厂建设必须采用节水的空冷发电机组。按目前的技术水平, 60万千瓦级直接空冷机组比湿冷式循环冷却机组减少用水85%;按0.15 立方米 /秒·100万千瓦耗水指标计算, 每100万千瓦 装机容量年发电6500小时耗水351万立方米。准东地区水资源条件较好, 通过引额济乌及“500”水库东延供水工程, 到2010年可向准东地区供水1亿立方米, 2020年供水量增加到2亿立方米, 有条件在2020年前建成2100~2700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 实现大容量、超远距离的电力外送;外送的目的地初步设想为我国一次能源缺乏、经济发达的华中、华东地区, 送电距离在2800~3200 公里以上。哈密地区水资源条件较差, 2010年所能提供的发电用水约820 万立方米, 2020年供水量增加为3350万立方米 , 2020年的电力装机和外送规模可达到1120万千瓦;送西北750千伏主网400万千瓦, 输电距离约1200公里;送电华中地区720万千瓦, 输电距离约2500公里。

3) 大容量超远距离输电技术

新疆煤电开发要实现超过2500 公里的大容量超远距离输送, 无论国内国外都是首次, 需要通过充分的论证, 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输电方式和输电电压等级。据初步判断, 常规的超高压500千伏和750千伏 交流输电不能满足输电要求, 其主要技术障碍是不能保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即使采用我国正在试验示范的1000千伏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当输电距离大于1000公里时, 其静态稳定输电能力也会显著降低。为此可考虑采用特高压800~10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 一是其输电能力大, 如果采用4500安培 的晶闸管阀作为换流元件, 一条+/-800千伏的双极直流输电线路可送电720万千瓦;一条+/-1000千伏 的双极直流输电线路可送电900万千瓦, 相当于输煤2000~2500万吨。二是经济性好, 与交流输电相比, 工程造价较低, 输电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较小;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 采用尽可能高的输电电压、适当加大输电导线截面, 可将输电能量损失降低到7%以内。三是不存在输电稳定性问题, 这是直流输电的固有特点所决定的。其中后两点对于2500 公里以上的超远距离输电尤为重要。当前我国正在建设+/-800千伏 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包括云南向广东和金沙江向上海输送水电的两项工程, 输送容量分别为500万千瓦和640万千瓦, 输送距离分别为1418公里和1935 公里。工程计划2010~2012 年建成投产, 标志着+/-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正走向成熟。+/-1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将在+/-800千伏技术的基础上开展, 现在国内已具备相应的试验设备和能力。

4) 输电的经济性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经济性取决于发电和输电成本, 并最终体现在受端落地电价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按新疆坑口煤价150元/吨 (现价低于100元) , 采用60万千瓦空冷机组, 供电煤耗337克标煤/千瓦时等条件测算, 准东煤炭产区建设燃煤电厂的含税上网电价为0.2351元/千瓦时。按±1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采用8×800平方毫米导线) 工程造价520万元/公里、两端换流站工程造价约180亿元, 输电线损率0.2%/100公里、两端换流站的损耗合计1.5%、输电年利用小时数和能损小时数分别为5800小时和4000小时, 从准东到豫北的输电距离2800公里、从准东到上海的输电距离3600公里等条件测算, 准东到豫北的输电价为0.1338元/千瓦时, 准东到上海的输电价为0.1538元/千瓦时。相应地, 从准东输电到豫北的落地电价为0.3689元/千瓦时, 到上海的落地电价为0.3889元/千瓦时。与运煤发电相比, 输电的落地电价仍具有竞争能力。未来情况可能与上述测算条件有差别, 具体工程实现需要在可行性研究中根据实际边界条件核定。

5) 建议

在国家和新疆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下, 立即开展新疆煤电开发和东送的规划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 对准东、哈密的发电及外送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环保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进一步探索新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模式和机制。争取在“十一五”末期或“十二五”期间首先实现向我国西北电网输电, 2020年前达到向华中、华东地区输电的目标。

7稳妥有序地发展新疆煤化工

1) 重要意义

我国油、气资源紧缺, 煤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在目前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发展煤化工, 既可得到替代石油的运输燃料油品, 还可得到替代石油的基本石油化工原料, 再进一步延伸生产链, 可获得更多的高附加产品。这对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中已将新疆列为我国未来发展煤化工七大产业区之一。规划建议利用10至20年时间, 形成大型石油替代产品基地。新疆正在据此制定煤化工发展规划。大型现代化煤化工发展很快, 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电化多联产等技术在工艺原理上都是先进、可行的, 都可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技术发展的若干特点

规模化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受到了工程技术成熟性、水资源和未来碳排放的制约。例如直接法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目前尚无现代化工业生产装置, 间接法煤制油只有南非有工业化装置。神华500万吨/年直接法煤制油项目的一期工程100万吨/年项目正在积极建设, 基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的专利并由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的煤制乙烯 (DMTO) 工业化装置和利用引进技术的煤制丙烯 (MTP) 工业化装置正在建设, 基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专利并由中科合成油公司设施的国产化间接法煤制油20万吨/年工业化示范也在内蒙伊泰和山西潞安顺利进行。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我国煤化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这些示范性的工业化装置运行后还需要一个考核和整改阶段, 预计要到2010年前后才能得到完整的标定数据, 这些煤化工装置经过生产实践和考核后的技术经济指标将对今后新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大型现代化煤化工装置投资大 (1吨煤制油的投资是1~1.5万元, 1吨煤制烯烃的投资是2.5~3.0万元) 、耗水大 (煤制烯烃或煤制油的生产过程转化1吨煤约需10~15吨水) , 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污染。特别是煤化工的CO2排放量很大 (生产1吨油排放8~9吨CO2, 生产1吨烯烃排放12~13吨CO2, 几乎是石油化工的3~4倍) , 对大家非常关心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将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气候持续变暖, 天山冰川继续消退, 新疆的地表水会大幅度减少, 结果会对新疆的生态产生严重的影响。大规模地发展煤化工, 会成亿吨地排放CO2。按目前技术水平, CO2捕集、封存和利用的难度很大, 代价很高。因此, 欧盟并不发展煤化工, 美国尚在争论是否发展煤化工。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认真地研究。发展煤化工的决策必须非常慎重。

3) 建议

(1) 新疆应该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合适的项目发展适宜自身特点的煤化工项目, 为此需要对国内外煤化工发展动向进行专题研讨, 在领导部门进行决策时, 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对究竟选择哪几种煤化工技术,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上多大规模的装置, 进行更为严谨的论证, 稳妥有序发展。

(2) 在发展煤化工过程中, 可以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 根据新疆的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 先发展比较成熟的煤化工项目。如可以考虑在新疆优先发展工艺比较简单, 技术比较成熟, 能量转化效率较高, 投资相对较少的煤制替代天然气 (SNG) 项目。但也应对其经济性、环保和工艺优化等问题进行科学和严谨的论证。

(3) 发展高效、清洁地利用煤资源的技术, 如发展煤、电、化工一体化的多联产技术。建议在新疆建设国内第一套煤-电联产合成油或煤-电联产甲醇或其它化工材料的大型示范工厂, 纳入新疆亿吨级煤炭基地的建设规划中。

(4) 加强新疆地区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 加强与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石油与石化集团的合作, 深入开展先进的煤化工技术和就地CO2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的研究。

总之, 新疆的煤化工产业尚属薄弱环节。基于新疆地区的客观条件, 煤化工产业建设宜分为近、中、远三个阶段进行规划。煤化工产业建设要促进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特别强调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以及节能减排降耗等理念。整个煤化工产业配置的开发项目应突出高科技、高起点、高标准, 切实提高竞争力。通过建立2~3个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园区, 在发展煤化工的同时尽量与新疆的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结合起来规划、发展, 互相补充、取长补短, 从而推动全自治区煤化工产业又好又快地、稳妥有序地发展。

8加大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力度

煤层气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新疆煤层气资源丰富, 但勘探程度很低。因此, 加大新疆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意义重大。

1) 新疆煤层气资源潜力大, 但勘探程度低, 尚无查明资源量, 应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力度

新疆煤层气资源潜力大, 根据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部, 2006) 结果, 新疆煤层气总资源量约为9.5万亿立方米, 其中准噶尔、吐哈和塔里木三大含煤盆地煤层气资源量约为7.9万亿立方米, 占全国煤层气资源量的21%, 在全国煤层气资源量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另外, 新疆是我国低中阶煤最发育地区, 根据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煤层气勘探开发经验, 低中阶煤利于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2006年低阶煤煤层气年产量占世界煤层气总产量的43%, 如美国粉河盆地低阶煤煤层气年产140亿立方米;加拿大阿尔伯塔盆地低阶煤煤层气年产60亿立方米。新疆低中阶煤具有煤层厚度大、孔渗条件好等有利成藏条件, 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

但是, 新疆煤层气勘探程度非常低, 尚处于起步阶段, 仅开展了煤层气资源评价、成藏富集条件的基础研究工作, 目前还没有查明的煤层气储量。应加大煤层气的勘探是开发利用当前的首要任务。

2) 加强煤层气战略选区评价, 建立煤层气示范工程, 探索低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经验

煤层气勘探要取得突破, 前提是选区要准, 故加强煤层气战略选区评价非常重要。煤层气勘探实践表明, 地下煤层含气是普遍的, 但富集程度和开采条件是不均一的。美国已在十几个盆地进行煤层气勘探, 每个盆地均打了几百口井后才认识到煤层气高产富集控制因素, 才选准了目标。新疆煤层气资源丰富, 但煤层分布范围广, 加强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和优选有利的勘探目标是煤层气获得突破的关键因素。在新疆准噶尔、吐哈和塔里木盆地构造相对稳定, 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 资源量丰富, 是新疆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盆地, 煤层气战略选区评价早期要紧紧围绕这三大盆地开展。

中国在高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获得重要进展, 但新疆以低阶煤煤层气为特点, 可供低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经验不多。因此, 建议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力度, 在准噶尔、吐哈、塔里木等盆地选择有利煤层气开发的靶区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探索新疆低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和经验, 加快推动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稳步发展。

3) 高瓦斯煤矿开采必须先采气后采煤

高瓦斯煤矿必须先进行煤层气开发而后再采煤, 这可有效利用资源、遏制瓦斯灾害、保护环境, 一举三得。整装的大型富气煤田, 必须贯彻先采气后采煤的综合利用方针。对矿井抽排的瓦斯要充分利用, 减少向空气中的排放, 可利用瓦斯发电机组发电, 提高瓦斯利用率。

4) 加强煤层气多元化利用

煤层气是优质资源, 利用非常广泛。在煤层气产量不高的地区、产地偏远和煤层气成分不适合管道运输的情况下, 煤层气服务当地, 先考虑民用, 其次可以考虑发电。煤层气发电的方式很多, 新疆水资源宝贵, 最适合的原动力是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具有不用水、造价低、轻小、启动快等特点。

煤层气成分以甲烷为主, 具有与常规天然气非常相似的组成特点, 完全具备与常规天然气混输的条件。在煤层气产量很高的情况下, 煤层气既可以通过管线运到大中型城市及大企业使用, 也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新疆各地和“西气东输”。

5) 加大政府投入及扶持力度

煤层气大规模开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煤层气勘探开发早期, 面临大量资金投入、高勘探风险、投资回收期长等问题。建议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加大资金扶持, 鼓励大中型企业或公司参与新疆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 培育煤层气新兴产业。

建议自治区成立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领导机构, 建立专门的煤层气研发机构, 加强向国内外煤层气行业的学习与交流, 引进和开发适合新疆低阶煤煤层气开采技术条件的技术和工艺, 指导新疆煤层气地面勘查、开发和矿井抽采利用工作, 推动新疆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9主要建议

综上所述, 为大力加强新疆煤与煤层气开发利用, 有效提升新疆煤炭工业的战略地位, 近期内建议抓紧下列工作:

1) 提高新疆在全国煤炭供应中的地位。

将新疆煤炭的发展方针由满足自治区的内部需求为主转变为满足全国需求, 成为国家重点煤炭基地, 逐步提高在全国煤炭供应中的份额和地位。为此, 应该进入全国煤炭发展统一规划, 大力加强资源勘查, 提高资源探明程度, 进一步调查论证全国对新疆煤炭的需求, 在科学的可靠数据和全国规划基础上, 做好全区煤炭发展规划, 指导未来的发展。

2) 将吐哈与准东煤田纳入国家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序列。

在近期内将具有丰富资源及良好开发基础的吐哈与准东煤田纳入国家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序列, 尽快建成采用当代先进技术、高效、安全、生态友好、经济效益显著的大型基地, 成为新疆煤炭发展的核心。

3) 统筹规划协调, 实现西煤东运。

尽快完成兰新线电化扩能改造工程, 使运煤能力很快突破亿吨, 实现西煤东运。立即开始数亿吨级大容量运煤铁路专线的规划并逐步实施, 使2020年疆煤外运量达到数亿吨。煤炭直接外运以满足全国市场需求是近期即能见效的为全国服务的主要途径。应在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下, 组织专门小组, 统筹规划协调煤炭外运工作, 使这一重要措施得以早日实现。

4) 开展新疆煤电开发和东送的规划研究, 逐步实现向西北、华中、华东输电的目标。

在煤炭基地附近建设大型先进燃煤电站, 西电东送是近期内就近转化输出的主要形式, 估计2020年外送规模可达千万千瓦。发电与远距离输电技术国内已有良好基础, 经济上也具有一定竞争能力。建议国家和自治区组织立即开展新疆煤电开发和东送的研究, 制定规划, 争取近期实现向西北电网输电, 2020年达到向华中、华东输电的目标。向全国输电的畅通也为今后大规模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的发展奠立良好基础。

5) 谨慎决策, 分阶段规划, 稳妥有序地推进煤化工的发展。

煤制油、制气、煤化工等多联产正在得到日益增强的重视, 对今后煤炭的就近转化及拓宽产业链, 发展自治区经济有着重要意义。煤制油全国处于产业示范阶段, 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争议, 应加强跟踪论证, 谨慎决策, 待情况比较明朗后再进行规模产业部署。其它煤转化工作应根据需求、基础, 有选择地稳妥有序地推进其发展。

6) 加强煤层气资源勘探和开采技术研究, 为大规模开发利用做好充分准备。

煤层气是一种高效洁净能源, 其开发利用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新疆煤层气资源潜力大, 但勘探程度低, 处于起步阶段。近期内应加大勘探与开发力度, 成立有关领导机构与研发机构, 加强勘探、选区评价和开采技术研究, 建立示范工程, 为大规模开发利用做好充分准备。

7) 政府统一领导, 制订相关法规, 高效实施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建设亿吨级大型国家煤炭基地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 制订相关的法规, 规范煤矿的开采和资源的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开发大型煤炭基地的同时必须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要建立严格的煤炭资源有偿开发和环境生态治理补偿制度, 设立生态环境治理专项基金, 用于支持煤炭基地的治理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建议把节约资源, 清洁利用和环境治理一并纳入新疆亿吨级大型国家煤炭基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到科学开发, 综合利用,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高效实施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8) 抓紧人才队伍建设, 加速高层次人才的成长。

抓紧人才队伍建设是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应积极考虑大专院校有关专业设置, 建立自治区的科研机构与研发单位, 加速高层次人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严陆光, 周凤起, 黄常纲 (Yan Luguang, Zhou Fengqi, Huang Changgang) .新疆煤炭在全国能源发展中的地位 (Status of Xinjiang coal on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J].电工电能新技术 (Adv.Tech.of Elec.Eng.&Energy) , 2009, 28 (1) :1-10.

[2]严陆光, 夏训诚, 周凤起, 等 (Yan Luguang, Xia Xuncheng, Zhou Fengqi, et al.) .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 (A development study for Chinese large scalerenewable energy source base and technology) [J].电工电能新技术 (Adv.Tech.of Elec.Eng.&Energy) , 2007, 26 (1) :13-24.

[3]严陆光 (Yan Luguang) .积极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与发展电力新技术 (Construction of energy sustainabledevelopment system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lectrictechnology) [J].电工电能新技术 (Adv.Tech.of Elec.Eng.&Energy) , 2008, 27 (1) :1-9.

[4]严陆光, 陈俊武, 周凤起, 等 (Yan Luguang, Chen Junwu, Zhou Fengqi, et al.) .我国中远期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续) (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petroleum supplement and substitute energy sources formedium-term and long-term in China (cont.) ) [J].电工电能新技术 (Adv.Tech.of Elec.Eng.&Energy) , 2007, 26 (1) :1-12.

大力开发 篇10

1 主要经验和做法

1.1 切实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 增强综合利用秸秆意识

多年来, 河北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讲座、发放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培训服务。仅2008年, 全省就举办培训班323期, 培训人员2.58万人, 印发明白纸、宣传册12万份。与省技术监督部门制订了《秸秆青贮操作规范》和《秸秆氨化操作规范》。在全省推行了“双轨承包责任制”, 即“行政部门包发动、包物资、包数量;畜牧部门包培训、包技术、包效益”, 真正做到贮存一窖, 成功一窖, 贮存效果比以前有很大提高。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视察、指导等方式, 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发利用秸秆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总结出了秸秆开发利用的“一个转变、一个提高、一个支持”的十二字方针, 即将发展畜牧业转化秸秆资源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和群众行为;将秸秆资源转化提高到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要让各级政府、各部门对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支持常抓不懈。为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秸秆资源,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1.2 重点抓好国家秸秆养畜示范县建设

目前河北省已建国家秸秆养畜示范基地67个, 涉及49个县。示范带动作用十分突出, 49个秸秆养畜示范县占全省总县 (市、区) 数的27.2%, 但秸秆处理利用量占全省的42%。牛、羊的饲养量分别占全省的40.2%、43.5%。49个示范县培育了61个以示范场为龙头的牛、羊产业化基地。根据多年的示范县建设经验, 总结出4个“落实”。 (1) 机构落实。各秸秆养畜示范县都建立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 各有关单位为成员的秸秆养畜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会议, 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 (2) 示范工程的落实。各示范县在项目建设中, 首先要选好示范场、示范户, 制定相应的标准, 达不到标准, 没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不能申报实施示范项目。 (3) 配套资金的落实。目前, 已经验收的国家秸秆示范县, 省、市、县配套资金全部及时足额到位, 并严格按农业开发部门关于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支付。 (4) 项目建设内容及各项任务指标落实。各示范县在建设过程中, 按照项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逐条逐项落实到位。为了规范国家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建设, 河北省畜牧兽医局专门制定印发了《河北省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县建设指导意见》, 使示范县建设真正做到“出经验、出政策、出效益、出技术、出成果”的要求。对于已经通过国家验收的示范县, 进一步加强后期管理, 使之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3 围绕重点项目, 推进秸秆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 全省先后实施了“河北省千万吨奶工程”“禁牧舍饲”“风沙源治理”“一退双还”和“农机补贴”等项目, 通过整合上述项目, 完善秸秆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了秸秆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围绕重点项目建设, 全省新建永久性青贮氨化池23.6万m3, 购买秸秆处理机械11.5万台 (套) , 新建标准化畜舍49.7万m2。在农机补助总额中专门划拨出15%~20%, 用于补助秸秆处理机械, 目前全省有1.1万台新购买的秸秆处理机械享受了30%的补助。大型秸秆处理机械的购置, 进一步提高了秸秆处理能力。

1.4 易地育肥, 推动秸秆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 充分利用河北的区位、地理、气候、饲料资源的特点, 大力发展易地育肥。河北省北部是张家口、承德等广阔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及燕山山区, 西部是太行山山区, 气候寒冷, 草料缺乏, 而东南部是华北大平原, 气候温和, 秸秆饲料资源充足, 历史上就有北繁南育、西繁东育的习惯, 只是数量比较少。最近几年, 通过建设饲料生产基地、成立养牛羊协会、强化活畜交易市场、调整畜群结构、培训购销队伍等措施, 有效地加快了北部、西部地区牛、羊的周转, 解决了草场严重超载放牧、草畜矛盾的问题, 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的收入。同时, 发挥东南部平原气候温和, 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玉米、麸皮等农副产品充足的优势, 大大缩短了牛羊的饲养期, 提高了畜产品的质量, 使秸秆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开展易地育肥工作以来, 河北省秸秆处理利用量每年都以8%~10%的速度增长。通过易地育肥, 改善了牛、羊肉的品质, 培育形成了廊坊、沧州等牛羊屠宰加工基地。

1.5 不断探索秸秆处理利用的新途径, 新技术, 新办法

由于青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强度大, 商品青贮在河北省保定、廊坊等市发展势头很猛, 商品青贮专业户、专业队发展迅速。他们利用人员、机械、物资、时间的优势, 在牛羊养殖小区周围, 进行大规模青贮, 然后再将青贮饲料卖给养殖户, 每千克青贮饲料可获利2~3分钱, 2008年河北省共制作商品青贮101.3万t。试验表明饲喂带穗青贮比喂普通青贮奶牛的产奶量可以提高10%~15%, 奶质也有所提高。特别是带穗青贮可以避免与农业争时, 2005年河北省开始大面积推广带穗青贮, 效果很好。2008年全省共制作带穗青贮324万t (鲜重) , 与此同时, 大力支持青贮专用玉米种植, 全省种植青贮专用玉米46.67亿m2。为解决秸秆不利于运输的难题, 大力发展秸秆压块、打捆等饲料。张家口市万全县生产的秸秆压块饲料销往内蒙古等地, 效益比较理想;保定市金土地公司生产的秸秆打捆饲料, 年产近万吨;邯郸市广平县14家秸秆饲料生产企业组成了经济共同体。目前, 全省秸秆压块、打捆饲料厂家已达40余家, 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t。

2 今后工作的打算

2.1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和全国秸秆养畜现场会的有关精神

认真抓好河北省的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意见》精神, 对全省的秸秆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 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河北省秸秆资源开发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

2.2 继续抓好“二环三线”秸秆利用示范带建设

上一篇:现场交接试验下一篇:规范化学用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