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监控

2024-09-20

监管监控(精选7篇)

监管监控 篇1

吉林省四平市医保局将医疗服务监控系统作为规范医保服务供需双方行为的有效手段, 提高了医疗服务管理的监管水平。制定重点工作计划, 明确分工、完成时限及责任人, 组建专门队伍。对所属各县 (市) 监管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规范, 形成环环紧扣的工作机制。加强定期组织监控数据分析, 围绕多发问题、阶段性数据异常变化等进行分析。通过监控平台, 可实现对“两定”机构和医保医师提供医疗服务行为及参保人员就医情况远程监管。将实时监控与“两定”单位准入、协议管理、分级管理、付费方式改革、医保医师管理、稽核内控管理、民主测评、年终考核等融为一体。

目前, 通过监控系统筛查出重点疑似问题78个, 核实违规问题26个, 拒付基金不合理支付12万余元, 处罚医保医师21人, 违规问题发现率同比增加60%, 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监管监控 篇2

大连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

视频监控系统框架标准

为规范大连关区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有效使用,提高海关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施监管的水平,强化海关对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的监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以及《大连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布局规划(2009年—2013年)》(大连海关〔2009〕2号公告),结合大连关区保税监管场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框架标准。

一、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以下简称“两仓”)应具备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视频监控设施。

二、两仓经营企业负责提供两仓视频监控系统仓库范围内的软硬件系统、布线、终端等方面的投资、建设和维护(包括主管海关驻库办公室监控终端),负责将视频监控信号通过电子口岸传输至主管海关。

三、两仓视频监控系统要保证实现对两仓内部及所有出入通道的全方位、24小时实时监控,并提供三个月内录像保存及回放功能。

库区照明条件不能满足夜间视频监控需要的,应加装视频红外监控装置。

四、两仓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不低于1小时供电的不间断后备电源,并可在发生可能影响视频监控的因素后立即通知主管海关。

五、两仓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实时监控功能

操作人员可监控任意监视器,可实时监视同一或多个监控点的所有图像信息,可以同屏显示多路图像信息。多台监视器可同时监视某一点图像信息。

海关可远程控制任意监视器朝向,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监控需要远程控制某监视器朝向,使其移向海关需要的监控方向,并可手动调焦。

监视器可以轮巡监视多路实时图像信息,在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系统内的所有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可以任意设定,包括不同监控点的图像、同一监控点的不同摄像机、同一摄像机的不同预置位等,轮巡间隔时间可设置。

(二)语音控制功能

监控室与两仓作业区之间,提供配合视频监控的语音广播功能。

(三)录像功能

两仓视频监控系统录像功能应包括:实时录像、定时录像、运动检测预触发录像、报警预触发录像、录像检索回放功能。

(四)报警功能

报警种类可分为外围设备报警接入和监控系统内部报警两类。

外围报警包括:事故报警、设备状态变化及故障报警、消防报警、防盗报警、防火报警。

内部报警包括:视频信号中断报警、磁盘空间报警、线路故障、网络故障、设备故障等。

(五)接入功能

两仓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有前瞻性,为系统升级、扩容、及资源整合预留充足空间,为海关预留高质量视频信号接口,保证能接入海关视频监控网络,并在接入海关视频监控网络时提供必要技术协助。

六、两仓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应达到以下标准。

(一)摄制图像

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标准评定不低于四级,水平清晰度不低于480线,灰度不低于8级,信号电平值为1V±3db,信噪比不小于40db,无故障工作时间大于30000小时;

(二)显示图像

水平分辨率彩色模式480线,黑白模式570线,自动追踪/自动白平衡控制/手动R/B增益控制,48分贝信噪比,可以自动或手动切换彩色模式或黑白模式,F1.4时彩色模式0.14Lux,黑白模式0.01Lux;

(三)录制图像

多画面显示,可作单/四/九/十六/大小画面分割显示,手动/自动轮巡,现场抓拍、多种录像方式选择,压缩码率可根据现场状态自动调节,保证画面清晰度,杜绝马赛克现象,能保持长的记录时间,在检索录像、抓拍图片、系统日志和报警日志时刻随时进行备份处理,报警技术处理采用移动侦测技术,可以动态调整其分析精度,可根据连接的不同客户端带宽动态改变网络传输时的码流。

七、满足和配合主管海关实施视频监控的要求

(一)各保税仓库主管海关设专人负责辖区内两仓的视频监控,定期和不定期在主管海关办公楼或驻库办公室内对系统录制的历史图像进行检视,分析可疑图像内容。

(二)两仓的视频监控系统不能使用时,原则上应暂停其所有进出仓业务。如因特殊原因无法暂停其业务,两仓经营企业应向主管海关申请,并配合主管海关有针对性地增设临时监管手段或措施,以防范和弱化因视频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所出现的监管风险。

监管监控 篇3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对兽药行业在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 2010年各级兽药监察机构在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坚强领导下, 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 讲政治、顾大局, 克服困难, 扎实工作, 狠抓落实, 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 保障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 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鸿宾强调, 各级兽药监察机构作为兽药质量监督和兽药残留监控的主力军, 要充分认识兽药监察工作对防控动物疫病和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作用, 切实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不断推动兽药监察工作向前发展。一要加强支撑能力建设, 提高兽药监察工作能力;二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规范兽药监察工作行为;三要创新工作体制机制, 推动兽药行业健康发展。各级兽药监察机构要全面落实工作部署,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 增强大局意识, 搞好团结协作, 迎难而上、奋发有为, 认真履行职责, 促进兽药行业又快又好发展, 为“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做出贡献。

监管监控 篇4

1 美国农药监控计划

1.1 概述

PMP由FDA下属的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Center for Food Safety and Applied Nutrition,CFSAN)、兽药中心(Center for Veterinary Medicine,CVM)和法规管理监管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Regulatory Affairs,ORA)共同组织实施。PMP抽样产品种类和农药范围由CFSAN和FDA现场农药专家和经理共同决定。由于监控计划中需要覆盖的农药范围和食品种类繁多,进口监控食品农产品分为谷物及谷物制品、乳/乳制品/蛋、鱼/甲壳类/其他水产品、水果、蔬菜、其他6大类,另外还监控动物饲料。每年监控农药种类均有所差别,1998~2008年分别监测了354、366、396、394、266、360、403、296、279、461和473种。

1.2 监控计划的组成

根据不同的监控目的,PMP可细分为管理监控、重点抽样和总膳食研究3种组成。管理监控通过抽取国内生产与进口的食品和饲料样品,分析其农药残留,检查是否符合EPA设置的最大残留限量,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执法行动,如对残留监测不合格产品予以扣留或禁止销售等。重点抽样是对管理监控的一种补充,主要用于管理监控没有涵盖的某种产品(包括进口产品)的农残数据或跟踪可疑问题。重点抽样通常是短期行动,主要收集某种产品的一类农药(例如:有机氯和有机磷)或某种特定农药。总膳食研究完全不同于管理监控,主要抽样对象是已经准备好食用的食品,抽样选择代表美国平均膳食结构的300种不同食品。如果发现违规农药或农药残留超标,将会启动对违规农残的调查行动。

2008年FDA共实施了2项重点抽样计划,分别是“进口膳食补充剂和植物产品农药和有毒元素的样品收集和分析”和“西番莲、绿茶等食品的样品收集”。2个项目共收集176个样本,9个样本农残超标,其中6个农残超标的绿茶样本来自中国。

这3种监控方式互为补充,达到监管范围覆盖全面,重点突出,国内和进口兼顾的效果,同时监管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下面将重点研究PMP的管理监控计划。

1.3 抽样设计和准则

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PMP的抽样通常不预先规定条件,但是对有违规农残先例的食品和国家以及进口数量大的食品重点抽样。

1991年至1994年,FDA对抽样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按照统计学原理进行抽样,抽样数量将会是FDA目前采用的“监管类型”(surveillance type)抽样方法的2~3倍。过去的12年监控结果表明,国内食品的违规率范围位于0.7%~2.4%之间,进口食品的违规率范围在2.6%~6.2%之间。2008财政年度进口农残违规率是4.7%,而国内食品是0.9%,根据监控的实践历史数据,FDA将监控重点放在进口食品上。FDA认为已有的监控数据表明,现有的PMP的抽样方法能够合理、可靠地估计美国食品供应链中的农药残留。基于成本和FDA所拥有的资源考虑,FDA并没有严格按照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抽样。

在制定年度监控计划时,CFSAN、CVM综合已有残留监测数据、过去发现问题的数据和分析报告、农药使用情况、食品的膳食重要程度、国内商品和州际贸易量、进口食品数量和来源、农药的化学特征和表毒性及实验室分析能力等因素,采取选择性监控方式确定每年监控的农药及产品种类。

FDA在合规项目指南手册(COMPLIANCE PROGRAM GUIDANCE MANUAL)中规定了抽样需考虑的因素:

(1)考虑到不同国家进口的食品数量和类型等因素,数据来自于进口运行与管理支持系统(Opera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for Import Support,OASIS)或其他来源;

(2)进口警示和公告:IA 99-05、IA 99-08、IA99-14、IA 99-15和进口公告。

FDA将监控重点放在婴儿和儿童消费的食品上面,包括:苹果、苹果汁、梨、香蕉等,至少50%的样品应包括这些食品农产品。除非怀疑有机食品农残超标,一般不对有机产品进行抽样。

进口产品的抽样准则有4点:

(1)在一区域进口点,抽取来自所有国家的某一重点食品农产品;

(2)在上一年度农残超标的食品,本年度必须抽样,以避免再次出现农残超标;

(3)抽取来自以前没有信息的国家食品农产品;

(4)其他合适的准则。

在监管过程中对金额小于5,000美元的进口食品免除抽样。优先抽取进口新鲜水产品所有种类和某些养殖海产品。

1.4 样品采集和检测方法

FDA将样品分为2类:一类是农残监管样品(“Pesticide Surveillance”samples),主要用来表示没有证据或怀疑使用农残的产品,所有日常抽样都应标记为监管样品;另一类是农残合规样品(“Pesticide Compliance”samples),主要是怀疑或在监管过程中发现农残超标现象的产品。合规样品主要用于CFSAN数据评估。

2008年,PMP对93个国家的进口产品进行抽样,抽样数量为3,655份,其中对中国大陆进口的食品分析了570份样本,占抽样总比例的15.6%,仅次于墨西哥,位列第2位。2008年检测结果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食品违规率为6.3%。

所有采集的样品经处理后送往FDA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实验室包括5个大区实验室、4个地区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检测主要由大区实验室承担,不向社会提供服务。分析方法大多来自农药分析手册和实验室情报公告,包括多残留检测方法(MRMs)、单残留检测方法,一般利用“快速筛查+定量确认”模式,确保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分析。

多残留检测方法是FDA为了解决通常情况下很难掌握进口食品的农药使用情况,以及食品数量很多的困难而采用的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一次检测200多种农药残留限量(目前EPA制定了400多种农药残留限量),以及不得使用的农药,最常用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还能够检测代谢物、杂质和掺假产品。

单残留检测方法(只能检测一种农药残留)和选择性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很少的农药化学品)成本很高,只有在怀疑有违规现象或者希望获得某种农药的数据时,才采用这两种检测方法。

FDA采用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很高。通常规定的农残限量在0.1~50PPM之间,而FDA的检出限则低很多,能够检测0.01PPM以上的农药残留;如果检出的农药残留浓度低于FDA采用检测方法的定量检出限(LOQ),则在报告中标注“痕量”。

1.5 结果报告和应用

从1987年起,FDA每年出版年度农药残留监测报告,详细分析国内和进口的各类食品/饲料、不同进口来源样品的农药残留情况。1987~1994年的报告发表于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杂志》,1994~2008年的年度报告可在其官方网站浏览。目前最新公布的年度报告是2008年。以2008年PMP监控报告为例:FDA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监控报告,并指出进口产品的不合格率通常比美国国内产品高出3~4倍,而2008年则达到5倍。PMP监控计划抽取进口产品数量比国内的高,在2008年度,FDA监测了647种进口食品和204种国内产品。

F D A对进口食品制定了“强化战略”(enforcement strategies),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动扣留”。FDA可以根据进口产品的某一批次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对该产品的后续进口批次实行自动扣留。国会授权FDA根据某商品违反《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的信息决定拒绝商品进入美国,而非某次检测的直接结果。FDA会发布自动扣留进口警示,目前进口警示有4种:

·进口警示#99-05“初级农产品农残自动扣留”

·进口警示#99-08“加工产品农残自动扣留”

·进口警示#99-14“全国性的初级农产品农残自动扣留”

·进口警示#99-15“全国性的加工产品农残自动扣留”

被实施自动扣留的进口食品的生产者、进口商需提供证据证明该生产企业至少连续5批输美产品,经美国FDA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检验合格,并经FDA审核同意放行后,才能解除自动扣留。全国性自动扣留的解除需提交详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FDA认可的证明合格的实验室报告。

美国根据检出的阳性样品,提出在后续进口监控时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进口商品(见表1),并加大对后续进口食品的监控力度,采用扩大抽样、强化抽样、自动扣留等措施。例如:根据2008年监测的数据,FDA所确定的需要特别关注的进口产品原则是:(1)至少检测20个样本或至少有3批不合格;(2)不合格率大于等于10%。

注:*表示该商品也是2007年引起特别关注的食品。(数据来源:FDA官方网站)

2 中美农药残留的对比分析

对食品农药残留制定制度化的监控计划是FDA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国多个部门均在开展残留监测工作,其中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进出口食品的农药残留监控。中美制度上的差异也决定了中国在监控进出口食品范围、方案设计、监控项目和抽样等方面都有别于美国。相同点是中美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国际贸易特点,制定了基本覆盖各类进出口食品,特别是进出口贸易量大食品,并且按照一定的风险程度选取了监控项目。

2.1 监控方案设计对比

国家质检总局没有将进出口农药残留监控单独列为计划,而是与微生物、兽药残留、重金属、环境污染物等危险因子共同列在同一计划中。

2.2 监控项目对比

通过对美国PMP监控农药和中国出口监控农药的对比,就PMP监控并检出农残违规的161种农药来说,中国出口实行监控的有40种,所占比例为27.9%;未监控的有121种,所占比例为72.1%(见表2)。表3和表4分别列举了PMP 2008年从中国进口产品中检出的64种违规农药,其中中国出口监控计划监控的农药仅有32项,占比50%;未监控的有32项。

(数据来源:FDA官方网站)

(数据来源:FDA官方网站)

(数据来源:FDA官方网站)

2.3 抽样对比

FDA的PMP在满足监控目的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监控方式。PMP的抽样策略是集中监测过去发生过不合格情况的食品和国家及进口数量大的食品,尤其是婴儿和儿童消费的食品。每年FDA都会给检验官和实验室人员提供一些特定的指南,指导监测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国家和产品。中国的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的抽样方式,虽然在确定抽样数量时也是参考了进出口食品贸易量、上一年度的进出口食品检出情况、上一年度的进出口食品监控抽样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的数据,更多是以经验来确定抽样方式,确定抽样数量,确定对出口国抽样数的分配。

2.4 结果利用和发布对比

美国会将监控原则、方式、结果等各种信息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布,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从而为食品行业制造商、农产品生产者、经销商、进口商、消费者和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详细的信息,相关各方根据信息可以在能力范围内,采取相应措施监督有问题的食品、规范自身的行为,积极主动参与到提高食品质量的行列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政府监管的成本和复杂程度。中国进出口监控计划内容仅限于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掌握,生产者对特定国家、特定产品的农兽药、环境污染物的规定不清楚,导致生产加工过程中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壁垒的针对性不强。

2.5 检测技术能力对比

美国残留项目检测数据库数据高达76多万种,对食品的检测多采用多残留检测方法,大大节约了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而我国在监控中还基本采用的是检测成本昂贵的单残留检测方法,阻碍了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控的开展。建议我检测机构在加强研发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用较少的成本引入实用的检测技术。

3 对我国进出口农药残留监控的建议

3.1 完善制度建设和监控计划设计

建立统一的国内和进出口食品农药残留监控体制和机制,形成专门的农药残留监控计划。在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各监管部门做到职能定位准确,监管方向清晰、食品产业链全过程得到有效监管,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将农药残留监控计划从其他食品监控计划中独立出来,根据农药残留和食品农产品的特点,由统一的专家组设计国内和进出口食品的农残监控计划。

3.2 提高农残监控计划的针对性

从上面的抽样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出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设计的监控项目相对美国而言,针对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并且监控后出口的食品还有50%的违规率,这种现象很值得监管部门和出口企业深思。

3.3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农残监控计划抽样方案

美国PMP的抽样并不是严格按照CAC统计学原理进行的,但FDA通过已有的监控数据分析表明,现有的农残监控计划的抽样方法能够合理、可靠地估计美国食品供应链中的农药残留,能够较好地实现监控成本和FDA所拥有资源的平衡。建议我主管部门借鉴美国抽样方案设计的经验和做法,组织专家组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农残监控计划抽样方案。

3.4 强化对监管结果的应用和透明度

FDA在其官网上公布详实的监控结果报告,同时将制定政策的背景和原则也做了详细的说明。这不仅增加了政府的公信力,而且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监管成效,是多方共赢的一种举措。建议我主管部门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适当时间公布我进出口食品监控结果。

3.5 重视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合

无论我国还是美国,在多年的农药残留监管过程中,形成了海量的数据和信息。美国通过对这些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进口食品的监控;同样,这些数据和信息也可以为我国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提升监管成效的同时降低监管成本。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FDA农药监控计划(PMP)对进口食品农药残留的监控,研究了农药监控计划的监控组成、监控覆盖的进口食品和农药种类、抽样设计和准则、样品采集和检测方法、结果报告和应用,对比分析了我国出口农药残留监控计划,提出完善我国出口农药残留监管体系的建议。

监管监控 篇5

医保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经营场地:申请定点的医院实用面积要求二百平方及以上, 申请定点的药店实用面积要求一百平方及以上, 定点资格取得以后不得随意缩小经营面积或者改为他用, 经营场所内不得摆放与药品无关的保健品、食品等, 更不能与小超市或者小杂货店相连。

刷卡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在刷卡结算的时候, 必须输入职工实际购买的药品名称, 不能因为购买的药品不在医保范围而找在医保范围的药品名称输入, 更不能购买保健品或者食品而以同样的方式来刷医保卡;必须要有定点资格的医疗机构才可以刷卡, 有些没有资格却又有刷卡需求的医疗机构会把要刷的医保卡收集起来, 想办法到有资格但管理不规范的医疗机构去刷卡, 此举属于严重违规操作。

职工账户:有些参保职工对医保帐户存在误解, 觉得账户里的余额不属于自己的, 只有拿到手的现金才算自己的, 所以找到一些偏远的、管理不规范的小的定点医疗机构把帐户变现, 定点医疗机构的此种操作不仅侵犯了职工本人的利益也搅乱了医保监管体系, 此类现象需严厉查处。

安防方面:所有医保卡都有初始密码, 职工可以修改成自己的密码, 这样就可以防止卡丢了或被盗了以后有些不法分子到各个定点医疗机构去疯狂盗刷。定点医疗机构对可疑人员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尽量全面核对职工信息或者拒绝刷卡。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系统管理:根据用户需要可设置多个账户及修改、删除、密码修改等功能;可设置管理员和普通用户身份, 未授权的用户不能登录系统;可对前端设备参数进行远程修改、设置等维护操作;可锁定系统, 此时系统处于无法操作状态, 解锁时需要输入当前登录用户的密码。

音视频采集:在保证实时性和图像质量的前提下, 由于采用成熟的图像解码技术能够传输高清晰的图像, 图像可达到4/8/12/16/32路同步音视频采集、压缩、存储、网络传输、播放, 标准分辨率是352*288, 最高清晰度时可达704*576, 传输速率可以在1—25帧/秒间根据网络情况自动适应变化;每路每小时只需要60—180M硬盘空间 (包括音视频) , 网络传输所需宽带是64K-20M之间可调。

多画面显示:客户端监控视频窗口可以进行自由切换选择1、4、9、16、25画面同屏幕显示;某路视频放大到单画面显示;将视频显示切换为全屏显示;自由排列各个画面的显示位置。

云镜控制:云镜控制即是实现云台上下左右方向的转动, 自动巡视;控制镜头聚焦、变焦、光圈调节;控制灯光、雨刷等辅助设施功能。

画质调节:可以调节当前视频窗口图像的亮度、色彩、对比度、饱和度。

画面轮巡:系统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 在可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对所有前端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查, 参与巡查对象可以任意选定, 并可设置切换的时间间隔。

预置位:系统可控制摄像机预置位的定义、存储和调用, 并可以按照预置位序列进行巡视, 快捷的实现多点的远程控制。

字幕叠加:可以在每路图像上叠加各个定点医疗机构的名称及开通时间, 监控的时候可以立刻知道每家的情况。

录像回放:系统采用的是中心服务器集中存储方式;系统支持手动抓拍和全部抓拍的功能;录像的回放可以按照实际尺寸或全屏方式, 播放速度可以按照正常、快进、慢进回放;根据系统的容量设定存储时间是二十五天, 超过时间的资料按时间顺序自动循环覆盖。

网络监控系统在医保监管体系中的应用:

在中心通过任何一个可上网的终端都可以调用监控系统, 根据要求在屏幕上显示画面, 通过前端摄像机看到各个分散的定点医疗机构的状况。先巡视一下经营场所是否有变化, 是否有摆放了不该摆的物品;再将其定位到结算窗口, 可通过变焦、聚焦看到职工所买药品及定点医疗机构所出售的物品, 中心可根据所需要看到处方、药品名称以及输入系统的名称等。这样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定点医疗机构的以药换药或代刷卡等违规操作。

在安防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若有盗刷卡现象的发生, 受害人报案或到中心来举报, 可利用监控系统的回放功能调取所需要的影像资料, 此资料可以有利于公安部门尽快找到犯罪分子, 挽回受害人的经济损失。

监管监控 篇6

安全生产信息化是实现安全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手段和重要保障。《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等提出了我国近期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并对信息基础设施、系统以及重点工程的规划和建设等作了部署,其中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受到高度重视[1]。近年来,各级政府与企业围绕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和应急救援指挥及企业安全管理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在信息网络资源、基础资源数据库、应用系统、规范和标准、人才和技术力量、技术支撑、协调机构与保障机制等方面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其中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等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低、安全生产风险高,各地政府安全监管监察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效率及技术手段落后,但另一方面安全投入、技术力量和实施经验普遍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低下,甚至影响到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整体进程[2]。研究表明,我国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化建设应利用后发优势,吸收与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建设模式和技术手段方面有所创新,切实提高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能,各级政府决策水平、调控监管能力和服务质量以及应急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与指挥能力。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代表软件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其特点是SaaS提供商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向SaaS提供商“租赁”软件服务。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包括政府监管及企业安全监控及管理两个方面,并非所有业务系统均可应用这一模式进行开发和建设,本文通过生产经营单位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SaaS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主要就SaaS在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的技术条件、建设模式、具体业务系统及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

2 SaaS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SaaS由ASP进化而来,本质上是一种在线服务软件技术及模式[3]。SaaS的发展与网络基础设施的进步紧密相关,在2003年Salesforce提出SaaS以前,在线服务软件主要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在线化为主,因为网络较慢,仅是低价低质的替代品。但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SaaS已日趋成熟,并被认为是未来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主流。

SaaS初期主要是以美国Salesforce、WebEx Communication、Digital Insight等企业为主,业务范围覆盖CRM、ERP、eHR、SCM等商用系统。2007后,Google推出了集成Gmail、Google Talk、Google Calendar和Google Page Creator等的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向用户提供电邮、日程安排及通讯等服务。同年,Adobe公司也推出了Buzzword。这些免费服务最新颖的是在线Office,这无疑对Microsoft公司的传统授权软件提出了挑战。Microsoft很快推出了Windows Live一揽子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随后Google还推出了Google Apps收费版,以迎合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需求。IBM、Oracle、SAP公司也推出自己的基于Web的软件服务。此外,还有以IronMoutain及AmeriVault为代表的在线备份和数据保护服务。目前国内SaaS厂商主要有中企开源、用友、金算盘、阿里巴巴、OLERP、Xtools、八百客、美髯公等,业务领域分布较广。Google和阿里巴巴等致力于建立自己的SaaS平台,为最终用户、独立开发者、运营商提供了一个开发和运行时环境,将所有应用/产品组件统一集成到一个单一、灵活、多租户的分布式环境中。SaaS时代的新技术包括LAMP、Lucene、Flex、Hadoop、SNS等,涉及环境搭建、搜索、前端和分布式计算设施等各领域。

3 SaaS的技术特点

相比较传统服务方式而言SaaS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4,5]:

(1)技术方面:软件供应商运用Multi-Tenant架构、OpenAPI、云计算等大量的新技术,通过Web Service提供更简单、更灵活、更实用的应用服务,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

(2)商业模式:用户只以相对低廉的定期租金或访问次数及数据量方式计费投资,软件商将应用软件部署在统一的服务器上,免除了用户在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运行维护上的支出,客户只需配备PC租用网络就可获得所需的软件和服务,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也没有营运资金,不用考虑硬件成本折旧,从而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对于软件商,除了需求分析阶段及培训外,基本不需要现场服务,节省运行维护费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空间。

(3)维护和管理:软硬件部署、维护和管理都由软件供应商负责,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无需客户现场服务,故障排除可以更加及时。而客户只需管理本地数据及业务系统的内容,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

(4)分工协作:客户更专注核心业务,无需再配备专业IT技术人员,无需考虑软硬件配置。对于软件商,硬件设备与系统均可控,不必为政府及企业内部各种复杂多样的软硬件系统和平台解决相互兼容及匹配的问题,只须解决业务实现。

(5)使用方式:在全球各地,7×24全天候网络服务。所有业务模块可灵活启用和暂停。

(6)实施风险:通常是按照客户所租用的软件模块来进行收费的,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订购软件服务。ERP、CRM等企业应用软件的部署和实施比其自身的功能和性能更重要,万一部署失败,那所有投入几乎全白费。SaaS模式的软件项目部署时间短,而且用户无需在软件许可证和硬件方面进行投资,因此实施风险小。

(7)系统及数据安全:最重要问题是如何保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一方面要保证数据及系统本身的安全,防止各种原因造成的服务停止和数据丢失等。另外也需要为专业客户的业务系统及数据保密,防止用户的重要信息外泄和相互干扰。

有关Office、数据存储、薪资、CRM等常规应用服务并非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专有,本文主要讨论重大危险源监管与监控领域的SaaS服务开发和应用。

4SaaS在安全生产信息化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SaaS在线服务更适用于成型的通用业务系统、非核心业务系统以及投入不足的地方政府及中小型企业。在重大危险源政府监管及企业监控管理领域,不论是日常管理还是应急响应及决策指挥中,往往需要专业性海量数据支持,包括各类文献、法规和知识等,这些信息数据量大,单靠某一方往往难以收集整理完整,且实时性要求不高,访问量大,属于共性需求;另外对于类似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此类的标准化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尽管已有规范性文件,但各地数据库设计不同,再加上各地根据实际监管需要往往扩大数据采集的内容和范围,这给全国重大危险源数据库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不利于对全国基础数据资源的采集分析及监管的科学决策;各类许可证管理等基本上可以归为通用政务系统,需求比较明确,此类系统重要的是实现统一的电子化处理,而如果完全由政府管理则除了增加支出外还会额外增加公务人员的政务负担;政府的重大危险源网络化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潜在事故对象直接的动态监管,有助于增强事前预防,并服务于事故应急救援,虽然实时性要求不如企业现场监控严格,但系统需要24小时不间断值守,而对于危化品运输车辆等移动危险源监控,不仅需要有人值守,而且往往涉及跨区域监管,对于政府而言,这样的系统同样可以考虑引入中介软件服务;最后所有涉及安全投入不足的应用系统建设都可以采取租用服务的方式。无疑,在以上这些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SaaS是合理可行的。

4.1 应用模式

在重大危险源信息化建设中引入SaaS软件服务大致可采用四种模式,通用性、定制型、中介型和平台型。前诉文献、法规标准等信息资源服务可以在线查询检索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在任何时间、地点供授权用户使用,在合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后应允许下载和打印输出,计费方式可以采用按时间、数据量或访问次数等方式。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及各类许可证件管理则应由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业务需求,由专业机构开发、维护、答疑和管理,企业完成信息录入、修改和提交,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按级别并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各类安全信息,并执行上报、接收、审核、批准、撤销及退回等政务处理,这属于特定用户的定制型服务。对于需要长期值守并应及时对报警信息进行确认、分发等处理的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系统,政府安全监管部分则可以将系统软硬件开发、建设和日常管理等任务交由中介机构负责,政府除可以随时在线了解监管对象的运行情况外,还可重点掌握区域内企业监控装备及系统完好状态以及报警和处理等的统计信息,并根据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状态有针对性加强安全监管,在需要应急响应时则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故基本信息和现场情况。同时避免增加额外的人员编制和监控职责,中介机构可通过向政府和企业收取年度服务费的方式收回成本并获取合理利润。事实上,也可把安全管理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都通过SaaS模式定制开发并在线交付,即为政府和企业提供SaaS在线安全管理平台。

从软件运营模式看,也可分为以自身产品为核心以及依赖于合作伙伴提供相关应用从而构建在线软件服务的第三方平台两种方式。前者的开发者也是运营服务提供者,后者开发商、运营商和用户三方协调合作。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很多安全门户网站的建设,往往采取服务器托管的形式,尽管业主也不要进行硬件投资,但是使用者、开发者和硬件平台服务商三方完全分离,不仅仍然需要业主配备专业IT人员进行运行和管理的维护,而且在发生问题时难以分清责任,延缓故障排除,影响系统运行。而采用SaaS则可以明确体现专业分工,保障业主核心价值。就安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来看,中介型和平台型由于功能复杂、实时性和保密性要求高,宜采取开发与运营相对统一的方式,单独建设硬件系统中心及VPN专网。

4.2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SaaS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开发实例

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SaaS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可以提供多租户支持,因此必须首先完成覆盖全面的系统设计,灵活满足不同用户的共性和个性需求,解决多用户、大流量、高并发访问的问题;其次由于同时支持多个租户,每个租户又有很多用户,要求服务能够支持不同租户之间数据和配置的隔离,保证每个租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另外,SaaS允许在用户在使用中随时调整功能配置;最后,网络环境下的安全保障是关系建设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所有这些都对软件及基础设施平台的性能、稳定性和扩展性提出了很大挑战。

只有充分了解政府和企业多样化的安全信息化需求,才能在架构、数据字典、功能模块、流程与逻辑、界面设计等各个方面为系统实现与运行奠定基础。全程一体化精细建模方法是图形化的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基于业务模型提取数据元,确定了分工、协作和信息等管理要素,分析了业务信息与组织单元之间的作用关系。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SaaS的系统设计应采取这一方法,并在数据共享与功能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业务协同。为了在多用户间最大程度共享资源的同时严格区分和隔离属于不同客户的数据,应根据具体应用采取不同的数据模型设计,包括独立数据库、独立数据表组合及共享数据表(表1)。目前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多采用共享数据表方式,即用一个数据库和一套数据表来存放所有客户的数据,依赖于数据访问控制逻辑来隔离不同客户,但往往不能确保一个客户永远不会因系统异常而访问到其它客户的数据,同时在恢复备份数据时,要选定所需要恢复的客户记录再导入,直接影响数据库性能和用户使用,未来应尽量采取前两种方式。另外为避免业务应用修改的同时影响所有客户的使用环境,可以使用元数据(Metadata)来为终端用户配置系统的界面以及交互行为。按需配置的实现除了依靠需求分析来拆分系统功能外,必须采取模块化的开发方法,使得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将功能复杂繁多的系统配置成适合的系统。

在线服务的设计开发离不开Web service相关技术,从系统架构上将可分为基于SOAP、WSDL和REST等[6,7]。SOAP的Web Service解决方案成熟且安全性较好,但使用门槛较高,在大并发情况下会有性能问题。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一种轻量级的Web Service架构风格,其实现和操作明显比SOAP和XML-RPC更为简洁,可以利用缓存Cache来提高响应速度,性能、效率和易用性上都优于SOAP协议。事实上,REST是针对Web应用而设计的,是为了降低开发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见性、可靠性和可伸缩性的设计准则,其核心要点在于:对所有事物定义ID;通过唯一的资源标识符将所有事物链接在一起;使用标准方法对资源进行操作;资源多重表述;无状态(stateless)通信。目前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开发也在朝着富应用模型和个性化交互内容的方向发展,但大流量的监控信息以及Session技术的应用使得服务器的负担不断加重。在服务器段保留会话状态及不能实现分布式缓存是对REST原则的违背,这里可以使用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技术,即将UI、应用程序逻辑和状态需求分配到客户端浏览器,不需要进行完全刷新就可以与服务器进行交互并更好地实现分布性功能。另外为了提供基于web的数据和服务访问功能,例如为了处理实时监控信息应用系统需要和监控设备交互,特别是不同内存空间和编程语言的应用环境下,应采用基于COM+的API方式,便于功能和界面的集成式开发。

在安全方面,应统一管理,采用多层保护策略,保证核心应用和关键数据的安全[8]。在网络层,采取CA认证、密码、SSL加密、边界访问控制、防病毒、移动用户安全接入(VPN及终端认证KEY)、服务器与数据隔离、服务器和域名完全隔离等技术防止非法访问、攻击和截取数据;在主机层则可采取病毒防护、终端安全、漏洞扫描等技术,并应用业务持续管理(BCM)技术来实现灾难异地恢复,保持系统高可用性;在应用层,主要采取权限管理、网络行为检测与审计、数据库审计、主页防篡改等技术,在管理层,则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对日志信心统一收集与关联分析,以及数据库加密等。

某省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系统为定制开发服务,系统在原国家局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经功能配置和专用性业务模块开发,扩展了重大危险源类型和普查内容,应用中间件和AJAX技术等实现了数据在线填报、三级三类关联性审核、基于潜在事故死亡人数的自动分级、属地管理及统计分析等功能,并成功防御和处置了漏洞攻击、木马种植以及页面和SQL注入攻击等网络非法入侵事件,成功建立了该省重大危险源基础信息资源。

5 结论

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是当今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确保有限的安全生产信息化投入产生最大化的效能,需要建设模式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SaaS技术和开发模式可以减少政府和企业在相关建设中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并方便软件企业对应用系统的部署、维护和管理,尤其适用于需要安全生产专业性海量数据支持、投入不足、标准化数据采集和管理、不间断有人值守和跨区域监管等领域,其建设模式包括通用性、定制型、中介型和平台型,系统开发宜应用基于REST、AJAX、API等的Web Service技术,并综合运用多层保护策略,保证核心应用和关键数据的安全。

摘要: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化建设应充分吸收信息技术的最新理念和成果。SaaS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根据SaaS的技术特点,完成了SaaS在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化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指出了专业性海量数据支持、投入不足、标准化数据采集和管理、不间断有人值守和跨区域监管等重点应用领域,研究了具体应用模式,提出SssS系统开发应采用基于REST、AJAX和API等的Web Service技术,并对多层安全保护策略及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化,SaaS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J].安全与健康,2007,(9):附1~6The National eleventh five-year special planning of woksafety Informatization[J],Safety&Health,2007,(19):appendix1~6

[2]关磊,刘骥,吴宗之,易高翔.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基础数据标准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1):59~62GUAN Lei,LIUJi,WUZong-zhi,YI Gao-xiang.Study OnStandardiz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SuperviseInformation Systems And Basic Data Element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1):59~62

[3]陈鹏,薛恒新.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SaaS应用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37(1):10~13CHEN Peng,XUE Heng-xin.Research of SaaS for Small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formationization[J],Manu-factur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China,2008,37(1):10~13

[4]金珊,吴国芳.基于SaaS模式的SOA服务分析与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09,(7):115~118JIN Shan,WUGuo-fang,SOA service analysis and designbased on SaaS[J],China CIO News,2009,(7):115~118

[5]Abhijit Dubey,Dilip Wagle.Delivering software as aservice.The McKinsey Quarterly,2007

[6]汉森.使用Java Web服务构建SOA[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MARKD.HANSEN,SOA Using Java Web services[M].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 Industry,2009

[7]Christian Gross,Ajax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Apres-sL.P.2006

监管监控 篇7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越来越多,据统计,北京市共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3971家,其中生产单位305家,经营单位1879家,储存单位123家,运输单位146家(运输车辆1927辆),使用单位1515家,废弃物处置单位3家[1],如表1所示。

生产企业的组成形式主要是股份和有限公司,共约200余家,其中国有企业约30家,个体约20家,其它还有合资约25家,集体约70家,独资约15家。这些生产企业的布局主要为三大块,即地处房山区的燕化公司,通州区的东方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大兴精细化工基地为主的北化集团公司。其它不隶属于上述三大块的中小化工企业分布在北京的各个郊区县,其中以通州、大兴、房山、朝阳、海淀居多,其他区县较少。生产的产品以精细化工产品为主,如涂料、粘合剂、化学试剂、工业气体、复合肥等。

危险化学品专业仓储企业5家,其中通州2家,朝阳3家。成品油专业储存仓库32家,分布在郊区县。其它都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小量分散储存。使用单位中,大专院校232家,医院147家,其它都是各种产业的生产厂家。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情况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北京市连续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了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管理部门行政职责;制定了北京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始了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行政审批工作;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制定了加油站、油库、生产企业、工业气体经营单位、烟花爆竹经营场所安全管理规范;编写了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紧急处置手册;成立了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数据库;开通了24小时应急救援咨询电话;推广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上运用GPS监测控制系统等。通过几年的努力,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的监控体系和事故救援系统正在逐步完善。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正在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

3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监管监控现状

立足于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规划的实际,制定《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并制定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的行政许可、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等配套规章,以尽快形成与国家行政管理和技术标准相适应,结合北京实际补充完善地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制定北京市及进京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装GPS监控设备的管理办法,应用GPS卫星导航系统建立一套实时监控调度、统一管理的“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此系统全面监控我市行政区域内行驶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能在电子地图上清晰、实时地了解车辆的位置,显示车辆的瞬时速度;能实时监控危险品车辆是否按指定区域、指定路线行驶;能监控车辆的停车地点、停车时间;能监控驾驶员是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能在出现突发紧急事件、交通事故时在最短时间做出应急救援反应;同时能将车辆和驾驶员的详细行车信息存储在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切实保障危险化学品在运输中的安全[2]。

4 危险化学品监管监控的发展趋势

随着北京市安全生产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危险化学品监管的信息化也将快速发展,并将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展[3,4]。

(1)负责危险化学品监管各部门内部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负责危险化学品监管各部门,如安监、公安、工商、质检、环保、交通、邮电、卫生等部门内部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各系统之间通过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实现互联互用,达到快速及时的信息共享。

(2)负责危险化学品监管各部门与相关企业、社会公众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向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公众公开各级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名称、职能、机构组成、办事章程、近期活动(政务)、各项文件、资料、档案,开通网上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审批等。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公众利用电子政务平台简单方便、及时地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办事指南,办理安全生产审批事务,并能通过在线评论和多种意见反馈方式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安全监督管理电子政务既能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它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保持政令畅通、信息共享,又能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各项活动受到社会更为广泛的监督,从而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推动勤政廉政建设。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将着重建立: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的网络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数据库、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监督动态管理系统、危险化学品地理信息系统(GIS)、危险化学品应急交通调度及预案生成系统、基于GIS/GPS技术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实时监控系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24小时危险化学品应急咨询系统等。

5 技术选择

根据前面的分析,今后随着北京市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越来越广,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的监管监控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达到这一目标,急需开发的先进技术。

(1)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与灾害事故监测探测传感技术。

监测探测传感技术需要测量环境参数、灾害特征参数、视频和音频数据等;需要考虑多种测量技术(现场检测、远程监控、抛洒式)综合应用;需要研究快速布置和自组织的应急监测与GPS嵌入式定位技术等。

(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软硬件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

基于有线通信、短程和远程无线通讯、卫星信息传输等并结合GIS和GPS的移动式现场应急指挥关键技术;与移动式分析与应急系统实时反馈的远程数据备份、数据处理和应急预测评估技术;基于网络GIS的移动应急平台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关键技术;现场监测、传感、采样、分析、检测的软硬件系统集成与优化。

(3)基于多Agent的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价技术[5]。

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Agent用于风险评价的全过程,运用Agent的自主学习和协调控制等特性,完成化学品风险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功能。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价(Dangerous Chemicals Risk Assessment,DCRA)模型,说明如何实现评价过程中主观经验和客观评价的结合。

(4)射频识别技术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6]。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6 结语

本文概括了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监管监控现状,从政务信息建设、信息共享和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监管监控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先进的监管监控技术来提高危险化学品的动态监控能力,使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和应急救援机构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实时信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能力。当发生突发性事件时,能够保证报警和应急救援信息快速有效地畅通传递,不至于因为信息的阻塞和延时耽误救援的最佳时机。这样,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隐患才能消除,才能无事故,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才能有保障。

参考文献

[1]其乐木格,李文洁.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安全,2006,(4):7~9.Qilemule,Li Wenjie.Building Support System of SafetyProduction Technique of Dangerous Chemicals for Bei-jing.Safety,2005,(5):4~7.

[2]张江华,朱道立.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分析研究综述.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3):136~141.Zhang Jianghua,Zhu Daoli.Review on Risk Analysis ofDangerous Chemical Transportation.China Safety ScienceJournal,2007,17(3):136~141.

[3]周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的研究.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Zhou Qi,Study on Safety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of Dan-gerous Chemicals,JiangSu University.Master DegreeThesis,2005.

[4]刘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统一监控平台的探讨和设想.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2):59~64.Liu Qiang.Probe into and Tentative Plan of Unified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Safe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Chemicals.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6,16(2):59~64.

[5]马晓.基于Agent的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Ma Xiao.Study on the Multi-Agent Based Model of Dan-gerous Chemicals Risk Assessment.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Master Degree Thesis,2007.

【监管监控】推荐阅读:

评估监管07-14

属地监管07-15

监管视角07-17

工程监管07-20

联合监管05-08

监管安全05-18

预警监管05-24

国内监管05-29

监管法规06-05

监管环境06-08

上一篇:时政经济热点下一篇:几何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