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发展(共9篇)
智能物流发展 篇1
物流业属于新兴服务产业,是我国经济做大做强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物流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股中坚力量。但是以下数据却道出了我国物流业深层次的隐忧:2005年,公路水路运输能耗占全国石油及制品消耗总量的比重超过了30%;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57.7亿吨,其中交通运输业占0.57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8%。
当前,政府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时表示,我国将大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那么物流业如何做到低碳,利用信息技术是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将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低碳物流发展策略。
一、低碳物流的内涵
物流活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物流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会引起物流总量的增加。比如物流活动的频繁会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导致燃油消耗的增加,引起交通堵塞,加重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
随着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随之增大,人们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低碳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李蜀湘等指出,低碳物流是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低碳经济、物流管理等理论为基础,以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为基本要求,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利用先进技术规划并实施低碳物流活动。低碳物流应是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低碳化,其内涵体现为绿色加高效。
二、物流中应用的信息技术
物流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涉及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等。条码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对物品信息的自动读取、传递和处理,极大地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在物流和商品零售领域,RFID电子标签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条码的。GIS/GPS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使得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的运行轨迹和状态变得可见且容易控制,有利于提高运输工具的效率。通过EDI系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能够进行电子订货,实现供应商管理库存和电子结算。
系统优化技术是实现物流管理目标、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与效益的必要过程和手段。目前物流系统优化方法主要是运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等数学规划技术来描述物流系统的数量关系,以便求得最优决策。比如对车辆路径问题(VRP)、旅行商问题(TSP)、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布局优化等问题是几种著名的物流系统优化问题。
三、低碳物流的发展策略探讨
(一)物流服务的信息化
低碳物流离不开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得以健康生存、持续发展的基础。物流信息化实现了从物流信息收集、传递、保存、处理和输出的电子化,使物流系统更加敏捷,整体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日益成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物流信息化以运输和仓储为主线,来管理取货、包装、仓储、装卸、分货、配货、加工等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并利用信息技术使厂商与客户能方便地沟通,追踪每一件产品从生产基地到最终零售市场的物流全过程。借助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能有效地组织跨地区的业务,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二)物流服务的网络化
物流企业需要实现网络化,使自己的服务网络覆盖客户的供应网络、销售网络和生产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服务网络化的重要环节。物流企业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GPS,运用卫星定位技术来组织、管理运输工具。客户经常会因突发性的变故而在车队出发后要求改变原定计划;有时车辆在集中回程期间临时得到了新的货源信息;有时几个不同的物流项目要交叉调车。在上述情况下,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可迅速为合理调度车辆、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车辆成本提供依据。二是建立现代化的立体仓库和与之配套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条码自动录入系统,货物分拣系统,为实现仓库作业机械化、仓库管理信息化、监控报警和商品养护自动化创造条件。三是优化物流设施选址和布局,布局不宜过密或过疏,过密会增加运输次数,使运输路线变长,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效率,增加空载率。
2. 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实现规模经济。规模过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规模过少则可能会引发服务能力的不足,降低客户满意度。因而,要考虑一个配送中心服务的区域有多大,保持适当的规模,对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益和效率都将产生长远性的影响。
当然,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必须符合所在地区的物流系统中长期规划,并与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产业的群聚效应,设计合理的配送线路,积极开展共同或集中配送方式,从而减少物流设施的运营成本,提高物流设施的整体利用率,同时可以提高货物的配送效率。
(三)物流服务的智能化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化组合,引入最优化模型等多种方式实现物流的低碳化。
1. 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共同配送。
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任何物流企业都可以发布、查询和接收物流运作信息,任何客户都可以委托、购买物流服务。这为共同配送提供了可能,即多个物流企业可以共享运输渠道,共同使用某一物流设施或设备,不同的物流公司把相同直达目的地的货物集合到一起配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助于实现共同配送,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减少空驶率,避免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促进运输合理化。
依托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够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车辆资源,优化运输结构中运输、包装、流通、加工、装卸等环节的效率,提高各个物流作业环节运作的透明度,减少物流信息交换的环节,缩短物流运作的周期,进而实现物流的“低碳”目标。
2. 优化组合运输方式,发展多式联运。
不同类型的运输方式在能耗和碳排放上有差别。以每千公里油耗指标看,2003年中国航空运输平均耗油0.354kg,公路运输平均消耗汽油0.069kg、柴油0.052kg,铁路运输平均消耗柴油为0.005kg,而水路运输平均油耗为0.006kg。而在这些运输方式中,公路、航运和航空运输耗油量大、碳排放量大。
近年来,复合一贯制运输(多式联运)开始兴起。多式联运综合考虑了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能够在从整体上为运输全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提供保证。多式联运除了考虑降低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效率外,还可以考虑节约能源、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建立各种运输工具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库,建立多式联运的数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能够大大的减少交通运输的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形成在能源危机、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约束下的一种理想运输模式。
3. 引入最优化决策模型,多种渠道减排。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最优化问题模型及排队论理论,事先对运输路线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缩短并精简运输线路和不必要的环节。某些物资在干线运输转为末端配送的环节上,有时需要设立仓库作为节点,这样会发生许多入库、出库的装卸作业,通过GPS定位把干线运输的物资数量在途中就纳入配送计划,可以取消干线运输与末端配送的边界。这样,既可以节约装卸费用,还可以减少碳排放。比如,美国万络(Con-way)运输公司从2006年开始对其运输网络进行再设计,每天减少了12.4万英里运营里程。
物流企业还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和空转率。比如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仓储情况和GPS获取的实时道路信息,通过引入了各种最优化模型,可以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
四、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低碳物流发展策略,从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到智能化,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促使物流业从战略高度进行审视,避免陷入利益集团的纷争之中。
比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量的干线运输仍主要依靠公路。由于公路运输超载现象普遍,车况不好,这种运输方式的碳排放量相当大,成本也非常高。而铁路运输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最节能、最低碳的。在干线运输中,长途采用铁路或水运,短途采用汽车运输的多式联运模式是理想的选择。如果能够大幅提升这种多式联运模式的运输比例,国内物流领域还有很大的减排空间。但是,如果大量采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企业势必因业务萎缩而效益下降。因此,在强化全社会物流低碳化意识的同时,还需建立低碳物流补偿机制。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低碳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琼.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对策初探[J].物流技术,2002(6):39-40
[2]李蜀湘,陆小成.中国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2):27-29
[3]岳馨.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J].中国商贸,2010(12):101-102
[4]宣登殿,胡大伟,蔺宏良.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规划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4-87
[5]于炎.基于规模经济理论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11):15-17
智能物流发展 篇2
【引言】瓦楞纸板生产中纸板的物流是一重要环节,其作用直接影响着纸板生产线的顺畅运行与对客户的交货期限。尤其在双刀双堆码套单生产时,智能纸板物流更是关键的技术支撑手段。但在目前的物流设备中,龙鱼混杂,需要我们对智能纸板物流进行一番审视。
一、工业智能的内涵
我们讨论智能物流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工业智能。工业智能或工程智能,是人工智能科学与智能控制理论在工业中应用的一个分支。按国际上智能控制三元结构理论定义,是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与运筹学的交集科学,其定义按:智能—智能机器—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系统依次展开
智能:感知环境、分析组织、决策、控制行为;
智能机器:能够自主执行各种拟人任务的作业机器; 智能控制:是一种具有智能行为与特征的控制方法,是驱动机器自主地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智能控制系统:用于驱动自主智能机器以实现其目标而无需操作人员干预的系统叫智能控制系统,这类系统必须具有智能调度和执行等能力。
表中归纳了各种控制的内涵与特征
注:摘录自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材
通过上述智能控制的定义与各类控制的特征可以看出,智能控制的特征一是自主决策,二是目标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则需具有智能调度的能力。通俗的讲,智能控制是比自动化控制更高级的控制方法,是在设定参数—自动执行(自动控制)层面上建立有类似人类智慧中的逻辑思维及优化决策的面向目标的多参数自主抉择层面。
二、纸板物流的目的与功能 按照工业智能的目标控制特性,我们再来明确纸板物流的目的与功能。纸板物流包括从纸板生产线堆码机出口至外运装车平台的全部过程与作业。
1、纸板物流的目的 显而易见,对外卖纸板部分的纸板物流的目的是有组织的、顺畅地将要发送的纸板输送至装车平台。准确详细的描述则包括:
●将双刀套单生产中拆分生产的订单集合; ●将同一客户的多个订单集合;
●将同一运输路线的多客户的所有订单集合; ●按装车或卸车顺序排序输送至装车平台。
对自用于印刷制箱部分的纸板,其物流的目的则是有序的、顺畅的将纸板输送至对应的水印机前,其过程与双刀生产线套单生产并外卖纸板的过程相比,简单了太多。其过程详细的描述包括:
●将双刀套单生产中拆分生产的订单集合,如单刀生产则没有此过程。●按印刷的前后排序输送至相应水印机前的待印区。
2、纸板物流的功能
纸板物流的功能与一般物流的基本功能一样,包括储存、分拣、输送。
储存,除了通过字面就可理解的存放外,还包括了库的概念,即有入库和出库的过程,如清点数量、查验品质、记录货物及货主信息等操作。
分拣,就是将纸板生产线的排序方式转变为纸板送货需要的排序方式。分拣是达到纸板物流目的的最重要最基本过程。
输送,则是将纸板由堆码机处输送至装车平台的过程。
三、智能瓦楞纸板物流
1、智能物流的特征
通过上述对纸板物流的目的及功能和对工业智能概念的明确表述,我们可为瓦楞纸板智能物流做出基本定义:
完全具备以下三个特征:能够不通过人工操作或干预自主的将纸板生产线产出的纸板调度为装车送货的纸板排序方式;由纸板生产线堆码机出口输送至装车台;并同时完成纸板所有信息传递的纸板物流为智能纸板物流。
2、纸板智能物流的功能
在此讨论纸板智能物流的功能,是强调物流功能的完整性。如果只是完成纸板的输送而无管理的存放,只能称之为纸板智能输送线。因此,具有库存管理的存放、自主的进行分拣、以及自动的进行输送三大功能方可构成完整的智能纸板物流系统。
四、纸板智能物流的评价
前面我们强调了“智能”与“物流”等构成纸板智能物流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但在达到上述基本条件后,还需其他指标来反映与评价其先进或合理的程度,如:
●物流总面积
物流总面积关系到厂房占用面积与物流设备总投资。因此,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物流总面积的大小反应出物流系统设计的合理程度。物流总面积的确定,需要根据订单结构、排程结果、送货车辆、送货时段、不确定因素预留等数据来计算确定,在没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是不负责任的。
●单位物流面积纸板存储量
在订单结构决定的平均堆高确定后,该指标反映出对存储面积的利用效果;间接的表达出控制方式的精度、区域自主规划能力以及智能模型的优劣。
●单位物流面积投资额
该指标在我们默认物流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俱佳的条件下,反应出物流系统硬件架构的集成、设计水平。
●数据链的构成与可靠性
该性能是纸板物流正确的基本保证。
上述指标是反应纸板智能物流系统的综合性能与隐性性能的指标,其他关于纸板的损伤、特殊情况处理预案、操作的方便性等大家熟知的性能或指标就不再赘述。
总之,在纸板生产厂日益注重纸板物流,特别是采用双刀套单生产的情况下,选择好纸板物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智能不能是一个宣传概念,套用一句广告词“不是那种物流都可以叫智能物流的”。PLC、触摸屏等硬件不能标识智能物流,甚至可以说仅采用PLC的一定不是智能物流,因为中小型PLC不能支持智能控制所需的运算能力。智能物流的关键点在于,能自主的确定物流的运行路径、桟点、时间节拍等重要参数,以保证纸板物流目标的实现。因此,具有库存管理的存放、自主的进行分拣、以及自动的进行输送等三大功能的纸板物流系统才能称之为智能物流系统。
纸板厂越来越重视物流,但不是哪种物流都可以叫智能物流!原创 2017-01-11 李毅华印纸箱
【引言】瓦楞纸板生产中纸板的物流是一重要环节,其作用直接影响着纸板生产线的顺畅运行与对客户的交货期限。尤其在双刀双堆码套单生产时,智能纸板物流更是关键的技术支撑手段。但在目前的物流设备中,龙鱼混杂,需要我们对智能纸板物流进行一番审视。
一、工业智能的内涵
我们讨论智能物流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工业智能。工业智能或工程智能,是人工智能科学与智能控制理论在工业中应用的一个分支。按国际上智能控制三元结构理论定义,是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与运筹学的交集科学,其定义按:智能—智能机器—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系统依次展开
智能:感知环境、分析组织、决策、控制行为;
智能机器:能够自主执行各种拟人任务的作业机器; 智能控制:是一种具有智能行为与特征的控制方法,是驱动机器自主地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智能控制系统:用于驱动自主智能机器以实现其目标而无需操作人员干预的系统叫智能控制系统,这类系统必须具有智能调度和执行等能力。
表中归纳了各种控制的内涵与特征
注:摘录自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材
通过上述智能控制的定义与各类控制的特征可以看出,智能控制的特征一是自主决策,二是目标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则需具有智能调度的能力。通俗的讲,智能控制是比自动化控制更高级的控制方法,是在设定参数—自动执行(自动控制)层面上建立有类似人类智慧中的逻辑思维及优化决策的面向目标的多参数自主抉择层面。
二、纸板物流的目的与功能 按照工业智能的目标控制特性,我们再来明确纸板物流的目的与功能。纸板物流包括从纸板生产线堆码机出口至外运装车平台的全部过程与作业。
1、纸板物流的目的 显而易见,对外卖纸板部分的纸板物流的目的是有组织的、顺畅地将要发送的纸板输送至装车平台。准确详细的描述则包括:
●将双刀套单生产中拆分生产的订单集合; ●将同一客户的多个订单集合;
●将同一运输路线的多客户的所有订单集合; ●按装车或卸车顺序排序输送至装车平台。
对自用于印刷制箱部分的纸板,其物流的目的则是有序的、顺畅的将纸板输送至对应的水印机前,其过程与双刀生产线套单生产并外卖纸板的过程相比,简单了太多。其过程详细的描述包括:
●将双刀套单生产中拆分生产的订单集合,如单刀生产则没有此过程。●按印刷的前后排序输送至相应水印机前的待印区。
2、纸板物流的功能
纸板物流的功能与一般物流的基本功能一样,包括储存、分拣、输送。
储存,除了通过字面就可理解的存放外,还包括了库的概念,即有入库和出库的过程,如清点数量、查验品质、记录货物及货主信息等操作。
分拣,就是将纸板生产线的排序方式转变为纸板送货需要的排序方式。分拣是达到纸板物流目的的最重要最基本过程。
输送,则是将纸板由堆码机处输送至装车平台的过程。
三、智能瓦楞纸板物流
1、智能物流的特征 通过上述对纸板物流的目的及功能和对工业智能概念的明确表述,我们可为瓦楞纸板智能物流做出基本定义:
完全具备以下三个特征:能够不通过人工操作或干预自主的将纸板生产线产出的纸板调度为装车送货的纸板排序方式;由纸板生产线堆码机出口输送至装车台;并同时完成纸板所有信息传递的纸板物流为智能纸板物流。
2、纸板智能物流的功能
在此讨论纸板智能物流的功能,是强调物流功能的完整性。如果只是完成纸板的输送而无管理的存放,只能称之为纸板智能输送线。因此,具有库存管理的存放、自主的进行分拣、以及自动的进行输送三大功能方可构成完整的智能纸板物流系统。
四、纸板智能物流的评价
前面我们强调了“智能”与“物流”等构成纸板智能物流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但在达到上述基本条件后,还需其他指标来反映与评价其先进或合理的程度,如:
●物流总面积
物流总面积关系到厂房占用面积与物流设备总投资。因此,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物流总面积的大小反应出物流系统设计的合理程度。物流总面积的确定,需要根据订单结构、排程结果、送货车辆、送货时段、不确定因素预留等数据来计算确定,在没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是不负责任的。
●单位物流面积纸板存储量
在订单结构决定的平均堆高确定后,该指标反映出对存储面积的利用效果;间接的表达出控制方式的精度、区域自主规划能力以及智能模型的优劣。
●单位物流面积投资额
该指标在我们默认物流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俱佳的条件下,反应出物流系统硬件架构的集成、设计水平。
●数据链的构成与可靠性
该性能是纸板物流正确的基本保证。
上述指标是反应纸板智能物流系统的综合性能与隐性性能的指标,其他关于纸板的损伤、特殊情况处理预案、操作的方便性等大家熟知的性能或指标就不再赘述。
智能物流发展 篇3
(1) 利用互联网网络, 开创智能物流网络
智能物流网络基于互联网, 产生的一种聚合型创新系统, 使得网络建设超越了行业间的限制, 应用范围不断普及, 人们能方便地利用互联网或者互联网手机客户端, 方便快捷地查询产品, 与产品的智能检测联系在一起, 从而普及到人们生活中。
(2) 利用RFID技术, 促使供应链与生产融合并实现智能化
当前, 物流业主要感知手段是GPS技术和RFID, 今后互联网技术必将朝向蓝牙技术和传感技术等方向发展, 同时普遍应用到现代物流领域中, 为现代物流业提供多种感知与操作手段。然而, 当前, 我国物流现状是, 看重物流双方的价格成本, 没有考虑使用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成本的优化, 相比传统运输, 极大降低了成本。一旦互联网技术中的传感技术与RFID技术得到普遍使用, 将使物与物之间的连通性更为顺畅, 为采购系统和生产系统等搭建智能平台。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及技术应用的普遍, 智能生产和供应将实现融合, 简化了工序, 拓宽了流程, 形成智能企业。
2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物流发展
(1) 国内电子商务物流状况
10年以B2C和C2C为代表的我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有上升趋势, 事实上, 国内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还需重视到物流短板。第三方物流要花费较大的成本, 服务水准千差万别, 严重阻碍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物流公司在制度体制和资金等方面面临严重发展障碍, 阻碍了国内物流行业的整发展。不仅成本高昂, 此外, 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偏低, 如货物不能及时交货和对板, 快递员服务态度差, 无形中影响了电子商务的信用度, 除了成本高之外, 第三方物流整体服务水平低。
(2) 物流电子商务影响传统商业经济结构
①减少了经销商等中间环节, 拓宽物流内涵和外延。电子商务在发展下, 消费者和产品制作者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物流电子商务在发展的同时, 促使配送中心功能多样, 货物配送以外的环节, 如技术服务、产品与调试等有关客户的意见反馈, 当前已经进入到农业部和商务部推行的农业和商超市对接模式中, 使农户和菜市场、超市之间直接对接, 精简了中间繁杂的环节, 保障了农民的高收入, 要求物流公司高高质量的仓储、配送和管理, 把众多中间经销的内容融入到物流公司中。
②诚信系统在物流电子商务发展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对智能物流运营而言, 物流电子商务是表现形式之一, 诚信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将阻碍诚信系统。产品生产流通行业和个人消费都是物流企业的潜在客户, 我国个人消费诚信系统并不完善, 还有提升的空间, 结合文章中电子商务的相关发展可知, 政府调控, 认证物流车辆, 监控物流交易清算中心;物流服务在信息技术下, 实时监控运输车辆和物流仓储;社会公众监督和用户监督, 加速了诚信系统的建设, 保障了物流电子商务运行的安全有效。
③供应链外包促使产品设计制造业更专业, 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益。物流电子商务具有便利性和完善性等特征, 物流电子商务系统的完善和便利, 使许多有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将一些外包, 如物流销售和原材料的采购等承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使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对产品进行研发和创新, 以提升企业在国内的综合竞争力。
④轻资产公司和个体从业者大量出现, 应引起政府工商、税务的监管的重视。轻资产公司指的是, 把销售渠道和终端消费作为核心竞争力, 外包重资产的非核心业务部门, 如生产部门和物流部门, 核心业务利润最大化, 商品价值转化简洁化, 出现的大量网商便是这种表现形式。个体网商和轻资产公司的发展, 不仅促使经济繁盛, 而且缓解了就业压力。此外, 加剧了工商和税务管理管理的不便性, 仅仅依靠社会监督和网商自律远远不够, 无法保障互联网安全高效运行, 其中, 行政和法律手段的使用很有必要, 如工商执照和网商实名制等, 需要政府面对实际。
⑤快递业发展迅速, 使智能物流职能多样, 吸引了众多人才。快递业是智能物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把产品制造到商品流通两个价值链放到最后一站。快递业具有高度信息化的特征, 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快递人员的队伍已经超过150万, 主要分布在环渤海经济圈、珠江和长江三角洲, 如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地。电子商务和物流电子商务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业务如经融服务、原材料采购等开始向物流公司转移, 进一步提升了该行业的薪资待遇, 统计数据显示, 北京地区的快递员人均月收入在3500元左右, 比同时期大学毕业生收入要高, 使得许多高新技术人才涌向这个行业。
(3) 城市物流配送业务飞速发展产生的问题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 人们对这种门到门的服务尤为依赖, 产品质量和体积具有很大随意性, 也就要求快速的时间, 单件产品过于包装, 使商品物流成本不断增加。许多快递人员在城市中长时间流动,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安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物流服务差距不断拉大, 消费水平低, 电子商务滞后, 薪酬较低, 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显得非常突出, 不利于物品的流通, 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结语
当前, 物流技术正推动物流业的改变, 在互联网理念的指引下, 技术攀升, 政策扶持, 相信将来互联网技术为我国物流业带来的发展将十分巨大, 中国物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专家预测中可知, 未来互联网物流将朝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智能物流发展 篇4
一、基于f同联动机制的物流服务模式创新机制
1.服务模式创新的要素。从供需层面来讲,服务模式创新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过程,是因存在现实需求,才有服务创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范围界定和难易程度是制定适宜解决方案的必要前提。而通常情况下,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特定的手段和方法作为支撑,任何的服务供给机制都需要特定的技术和制度环境作为支持。为此,服务模式创新的要素是由需求、技术及制度三要素构成的,需求是服务创新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都是驱动其服务创新的关键要素。为此,需求是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源;而技术和制度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其对于服务模式创新的影响显而易见,两要素的融合能够形成一个满足现实需求的服务解决机制,是服务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诸多技术的融合将衍生出对制度环境的需求,推动制度变迁构建契合服务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制度变迁对于服务模式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机制和效率提升上,保障机制主要是对人们互动行为中的非规范行为的惩罚约束,而效率提升机制则是以公共契约替代私人契约实现契约供给的规模经济。
2.服务模式创新机制。协同联动机制的构建是以服务模式创新方式来实现的,依据社会发展进程可将服务模式创新机制划分为正向和逆向两种,正向机制是要素驱动下的主动服务创新,要素都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且发生在现实需求之前,对服务模式创新具有前瞻性,服务模式提供的新型服务能够引导最终需求者发现自身需求,进而产生服务需求;而逆向机制则是需求驱动下的强制性变革,需求是服务模式的供给对象。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现实需求都要能获得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分析需要借助正向机制来完成,从而获得满足需求的所需的技术及制度要素,并借助技术融合和制度变迁来解决现有服务需求。服务模式创新的逆向机制遵循正向机制的服务模式组建过程,只是服务模式创新满足的最终需求阶段成为了服务模式创新的驱动过程,将原本是服务模式创新满足现实需求的顺序,转变成现实示需求推动服务模式创新过程,这一逆向机制将服务模式创新模式封闭成为循环系统,也即需求―需求被满足―产生需求,这一需求实际上可以用来描述协物流服务与社会需求协同联动的过程。
二、协同联动机制构建的需求分析
1.协同联动机制的相关利益主体。结合上述服务模式创新机制分析可知,服务模型创新涉及诸多参与主体,都是协同联动框架内的相关利益主体,从服务供需角度分析,协同联动机制的构建主要是物流需求方及供给方,其中物流需求方,当前主要指向物流需求最大,与物流业存在密切关联性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供给方也即物流企业,其以物流需求为导向,但因自身物流服务层次和水平的限制,存在供给问题;而在供需主体之外,政府及行业协会因具备制定市场准则、规范、维持市场秩序等功能,而成为协调供需双方矛盾、提升协同联动效率的关键力量,为此派生出了监管方,其通过公共契约等方式,增强市场私人契约的达成效率,降低私人契约成本,最终实现物流供需双方的共赢发展。由此可知,物流服务系统主要涉及三方主体:供需双方及监管方,三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性。
2.协同联动机制中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分析。协同联动机制是让物流服务的各利益相关方在需求动机和行为上能够实现协同发展、互惠共赢,即一方的行为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能够为其他各方需求提供有效支撑。为此,对于协同联动框架内的相关利益主体应该明确各自的利益诉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协同联动效应的凸显。具体而言,物流服务需求方的需要有高效、低成本、便捷、优质、可信的物流服务供给,而物流供给方需求为更多的物流需求、合理的服务价格、高效率物流供应、低成本控制等条件,监管方的需求是能够实现物流监管信息获取及控制、矛盾解决机制、监管成本控制、监管收益保证等。从表面层次分析,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存在较大区别,很难提供一个能够满足各方需求的服务机制。但从深层次来看,不同利益主体需求的有效满足在解决方案上存在内在的趋同性,最终都将归结到服务模式创新上,也即技术及制度问题,通过这一路径,就从根源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实质上,协同联动机制就是技术和制度融合下的服务模式创新问题,单纯依靠技术或制度中的任一要素都不可能实现机制的构建。
三、基于智能感知的第三方物流云平台的构建
智能感知的第三方物流体服务平台是服务模式创新的结果,其通过物流交易系统、服务认证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评价系统及监管系统等主要功能体系的综合服务供给,促进了相关利益主体的.协同联动,从而最终实现了协同联动机制的构建。
1.物流交易系统。目前,物流服务功能设置单一,存在分布小、数量对、规模小、服务能力差等主要问题,且因信息不对称的日渐突出,物流供需双方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为突破这一发展困境,迫切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来构建物流交易系统。该系统通过交易信息、车源与运力配置、货物信息、物流需求、市场规则等的信息集成和智能分析,实现了供需信息的有效对接,精准提供物流服务供给,迎合供需双方便捷及市场需求量大的需求。同时,其降低了物流供需服务的准入门槛,并借助物流交易平台实现了供需的快速达成和反应,达到了提效降本的目的。
2.资质认证服务系统。资质认证系统是云服务技术和服务认证标准的融合支撑下,评定物流供需双方资金、服务、管理体系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评定活动,其认证的结果是企业产品合格、服务或管理能力达标的证明,可信服务要求进入物流交易平台的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都应预先进行资质认证,尤其是物流企业的专用性服务资产投入、云服务平台的企业信息管理流程和相应种类物流服务的供给基础,以及制造企业自身实施或是其他物流加工企业介入实施的辅助性的资产投入情况等都应予以重点认证。只有满足资质认证标准的才能参与到物流交易中去,并依照既定的资质标准提供物流供需服务。
3.供应链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是面向整个供应链运行和管理过程,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交易流及监管流等进行全过程、立体化管理的过程,整个管理过程涉及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销售拓展及市场延伸等多方面内容,其融合信息感知、数字挖掘技g、物联网技术、数字仓储技术、全程供应链技术等搭建了一体化快速反应的物流服务供需及监管协同联动系统,将供应链上的诸多信息通过信息化无缝连接,从而为多个利益相关主体提供安全、可靠、精准的管理信息和平台,以供应链优化管理推进协同联动的规模化效应。
4.追溯防伪系统。追溯防伪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与物流供应链上的众多信息点相连,并以融合信息集成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智能感知及云计算等多种技术手段的信息沟通平台为基础,实现了监管部门、海关、检验检疫等机构的无缝信息链接、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以此对物流供需服务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而多传感物流跟踪与监控技术可实时记录物流过程中时间、位置、环境等参数变化,实现信息由告知到感知的转变,在货物出现问题时能够找到问题关键及时补救,降低服务风险,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借助RFID技术、信息集成技术、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的融合可实现防伪功能。由此,实现追溯防伪一体化发展,推进不同主体间的协同联动。
5.全程可视化系统。全程可视化系统以运营可视化、智能调度和大数据智能分析为核心,以智能感知、云计算、数据集成等技术为驱动,通过对物流资源、货运搭配、散货拼箱、跨国联运、路线优化、运力调度、车辆定位、货物跟踪、状态查询、到货通知等等信息内容的实时、全过程获取,达到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契合了“可信服务模式”的要求,确保了产品和服务的可控性,并且通过统一的协同调动能够推进协同联动效率,提升物流服务核心竞争力,促进服务非同质化发展。同时,通过完全透明、可视化的物流服务信息集成、分析和云端存储,能够为指数防伪系统和监管系统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6.监管系统。监管系统是确保政府及行业协会等监管部门发挥监管职能,实现对交易状态、货物验视、分拣、运输、存储、派送等物流服务过程全覆盖、无死角监控的重要支撑平台,通过GPRS定位、智能感知、移动互联网、传感器技术等可进行监控数据采集、传输及分析,并将获取的监控图像和数据通过传感网接口、移动互联接口及服务调用接口与监管部门联通。由此,实现物流服务全过程的实时查询,满足监控需求,并提高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
四、结语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无法对接日渐增加的物流服务需求,物流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诸多矛盾,迫切需要进行服务模式创新。而本文在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联动的框架下,以服务模式创新机制为出发点,通过物流服务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分析,运用服务模式创新的逆向机制构建了基于智能感知的第三方物流云服务平台,以此解决物流服务供需矛盾,推动协同联动机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逄锦荣.基于服务模式创新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联动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2] 田冉.基于云平台的汽车物流服务价值链协同技术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3] 杨申燕.物联网环境下物流服务的创新与定价策略研究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
★ 商法论文
★ 浅议第三方物流与网络
★ 物流学论文
★ 第三方评价范文
★ 商法思维与民法思维的不同之处论文
★ 第三方贷款合同范本
★ 企业物流管理论文
★ 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
★ 物流论文实习报告
智能物流发展 篇5
1 低碳物流发展与信息技术关系密切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特征的经济行为。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一是经济活动低碳化, 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 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能源消费高效化, 形成低碳能源与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求创新和政策创新。但实质上,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 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 (能源) 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 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全球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是市场对资源稀缺性的反应, 尽管对全球经济增长会带来负面影响, 但是, 对化石能源的高效使用、清洁开发、节约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 也给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乃至无碳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低碳物流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会使得各行各业加快脚步进行信息化。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大型现代综合物流企业, 都拥有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仓储等综合运输体系网络以及出色的物流管理人力和信息技术。低碳物流运用信息技术, 将一系列软件和硬件设施, 帮助监控、优化和管理整个物流过程, 如优化运输网络设计的软件, 使用集中的输送网络, 运行可以促进灵活传递到客户的管理系统等。通过ICT优化秩序, 可以在全球范围的运输过程中减排16%, 在存储过程中减少27%。
2 牵引智能低碳物流发展主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被视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来源。与其他资源不同, 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速度和能力, 同时又在降低成本。当前拥有物流信息技术主要为条码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 (EDI) 技术、射频识别 (RFID) 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GPS) /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等是可以对低碳物流起牵引作用而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需要对物品信息的自动读取、传递和处理则可以通过条码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得到实现, 从而促进信息处理效率的极大提高。综观整个物流和商品零售领域之中, 可以看出最有可能取代条码的是RFID电子标签。若能达到GIS/GPS 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的实现, 那么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的运行轨迹和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就会非常容易, 也将对提高运输工具的效率非常有利。借助于EDI系统可保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电子订货成为可能, 从而让供应商管理库存和电子结算得以完成。要实现物流管理目标、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与效益, 就离不开系统优化技术作为必要的过程和手段。
当前, 对于以物流系统优化方法实现最优决策来说, 需要通过运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等数学规划技术对物流系统的数量关系进行描述。著名的物流系统优化问题有对车辆路径问题 (VRP) 、旅行商问题 (TSP)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布局优化等几种问题。
3 以信息技术牵引智能低碳物流发展的策略
可以从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三个方面, 实现以信息技术对低碳物流发展的牵引。
3.1 实现物流服务信息化的策略
信息化作为低碳物流的基础, 物流企业得以健康生存、持续发展的前提在于物流信息化。而物流信息化可以促进从物流信息收集、传递、保存、处理和输出电子化的有效实现, 同时也促进物流系统敏捷快速, 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 这些已构成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物流信息化对于取货、包装、仓储、装卸、分货、配货、加工等物流服务各个环节的管理是通过运输和仓储为主线来完成的, 而厂商与客户能方便地沟通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进行, 每一件产品从生产基地到最终零售市场的物流全过程都可以此进行追踪。实现物流信息化后, 对于跨地区的业务物流企业可进行有效地组织, 并对各类资源满足客户需求充分利用, 以促进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
3.2 实现物流服务网络化的策略
网络化的实现对物流企业来说非常必要, 以此为手段可以让自己的服务网络对客户的供应网络、销售网络和生产网络实现全覆盖, 从而对客户物流服务更加周到与细致。这需要做好这样几项工作:
(1) 做好物流基础设施的强化建设。这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运用GPS这一卫星定位技术对运输工具进行组织管理。由于运输过程可能出现客户因突发性的变故而在车队出发后要求对原定计划进行改变;或者新的货源信息当车辆在集中回程期间临时突然获得;或者要交叉调车同时存在的几个不同物流项目。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 可通过应用卫星定位系统来得到有效地解决合理调度车辆、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车辆成本等等一系列问题。二是运用新系统。比如可以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条码自动录入系统, 货物分拣系统来装备现代化的立体仓库, 以此奠定仓库作业机械化、仓库管理信息化、监控报警和商品养护自动化的良好基础。三是做好物流设施选址和布局的优化工作。以此有效避免布局过密或过疏的问题。
(2) 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立起来。由此通过信息技术来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在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到与所在地区的物流系统中长期规划相符合的问题, 同时结合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目标等内容, 由此产业的群聚效应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要通过配送线路的合理设计, 并积极开展共同或集中配送方式的实施, 尽量将物流设施的运营成本减少, 促进物流设施的整体利用率和货物的配送效率的提高。
3.3 实现物流服务智能化的策略
(1) 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共同配送得到促进。
鉴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对共同配送实现的作用很大。其可以促进运输工具的装载率的有效提高和空驶率的减少, 确保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得到避免, 并让运输合理化能够实现。具体体现在: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 可使车辆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并让运输结构中运输、包装、流通、加工、装卸等环节的效率得到优化, 也能够将各个物流作业环节运作的透明度提高, 这对于物流信息交换环节的减少和短物流运作的周期的缩短, 并促使物流的“低碳”目标的实现, 有着重大意义。
(2) 多式联运在优化组合运输方式下得到发展。
近年来兴起的多式联运对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加以综合考虑, 并将其进行了有机地结合。也只有采取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举措, 才做到了有效地保证从整体上为运输全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实现的目的。而把信息技术的引进以及建立各种运输工具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库作为基础上, 并通过多式联运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以及比较分析后达到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效应之后, 从而将交通运输的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大的减少, 这是一种在能源危机、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约束下比较理想的新的运输模式。
(3) 以最优化决策模型促进多种渠道减排。
对物流企业来说, 其能够通过最优化问题模型及排队论理论的方式, 超前合理布局与规划事先对运输路线, 实现对运输线路和不必要的环节进行缩短并精简的效果。至于那些在干线运输转为末端配送的环节上的物资, 在某些时候设立仓库作为节点是必需的, 由此可有许多入库、出库的装卸作业的发生, 采取 GPS定位把干线运输的物资数量在途中就纳入配送计划之后, 干线运输与末端配送的边界就可以取消。由此能够不仅节约装卸费用, 同时, 碳排放也能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徐旭.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 2011, (4) :183-187.
[2]李建丽, 真虹, 徐凯.水路运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比较优势[J].水运管理, 2010, (3) :14-19.
智能物流发展 篇6
智能物流是基于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基础上, 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技术, 完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基本活动的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移动的整个过程, 为供方提供最大化利润, 为需方提供最佳服务, 同时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整体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
1 方法描述
SWOT分析方法又称态势分析法, 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 广泛应用于行业或者企业的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 是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南山铝业智能物流发展作为一项行业行动战略, 采用分析直观、使用简单的SWOT分析方法, 是比较合适的。由于传统的SWOT分析割裂了要素之间联系和事物整体性的缺点, 因此, 我们进行一种改进型的AHP-SWOT分析, 在这样的情况下, 改进的SWOT分析方法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 也因为在AHP中有定性改造过的定量分析, 有利于区别各因素之间的重要性差异。可以通过这种直观和简单的方法, 得出较有说服力的结论。与传统的SWOT分析方法相比较, 改进型的AHP-SWOT分析从一开始就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的特征, 这种方法利用AHP的层次结构, 使得其能够更清楚地分析和评判行业的实际情况, 提出行业的发展战略。
2 南山铝业职能物流发展SWOT分析
根据南山铝业智能物流发展的分析因素, 按照影响的内部能量影响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要素来划分。其中, 内部能量影响因素主要有成本与效益、物流信息的安全性、市场拓展效用、物流信息共享、柔性化服务水平、物流响应速度;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有:产业支持政策、行业配套法规、地方经济总量、行业标准水平、社会信息化程度、智能物流人才、区域地理特点。依照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 展开南山铝业智能物流发展的AHP-SWOT分析。
2.1 智能物流发展的优势 (strength)
1) 成本与效益。南山铝业智能物流的应用将大大降低物流业的成本, 比如在仓储业中, 条码和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加快了仓储的盘点速度, 提高了出库入库的效率, 加强了库存管理, 从而提高了仓储企业的效益。
2) 物流信息安全。智能物流具有全流程跟踪和及时信息传达的特点, 因此, 其物流活动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3) 柔性化服务水平。物流的最终目的, 就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柔性化服务, 从而满足客户需要, 实现个性化的物流项目服务要求。
4) 物流响应速度。智能物流可以加快物流响应速度, 协调物流各环节的运转效率, 提高物流效益。
2.2 发展智能物流的劣势 (weakness)
1) 市场拓展效用。南山铝业城市特色不突出、功能不合理;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产业支撑。由于经济总量小, 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低等原因, 因此, 企业发展智能物流的实力相对薄弱。
2) 物流信息共享。铝业行业虽然信息化技术较高, 但电子信息工业基地 (园区) 建设尚未上规模成体系, RFID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尚未全面铺展开来。
2.3 发展智能物流的机遇 (opportunity)
1) 产业支持政策。物联网技术代表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浪潮, 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所关注。
2) 地方经济总量。南山铝业产业战略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南山铝业智能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3) 地域区位特点。南山铝业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 该区域内环境以及相关因素影响较多, 机会巨大。
2.4 发展智能物流面临的威胁 (threat)
1) 行业配套法规。相较于国家产业支持政策和地方发展政策的物联网战略产业计划、物流产业振兴规划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上千差万别, 不利于智能物流的发展。
2) 行业标准化水平。标准问题是影响智能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问题, 由于物流覆盖面广, 服务的行业多, 物流作业过程复杂, 涉及的作业设备多样, 因此, 在智能物流行业标准化方面一直是一个难题。
3) 社会信息化程度。南山铝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 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南山铝业智能物流的应用和推广。
4) 智能物流人才。与发达地区相比, 南山铝业科技人才贫乏,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3 AHP—SWOT
根据南山铝业智能物流内外影响因素分析, 构建出SWOT因素的层次划分。
优势:柔性化服务、物流信息安全、成本与效益、物流响应速度。
劣势:市场拓展效用、物流信息共享。
机遇:区域地理特点、地方经济总量、产业支持政策。
威胁:行业支配法规、智能物流人才、社会信息化程度、行业标准水平。
4 权重确定
经过一些列运算以及一致性检验, 最终取得的权重数据:
S优先级0.195 6;W优先级0.052 0;O优先级0.666 0;T优先级0.086 4;柔性化服务优先级0.089 8;物流信息安全0.444 5;成本与效益0.379 9;物流响应速度0.085 8;市场拓展效用0.250 0;物流信息共享0.750 0;区域地理特点0.163 4;地方经济总量0.539 6;产业支持政策0.297 0;行业配套法规0.548 4;智能物流人才0.100 1;社会信息化程度0.117 2;行业标准水平0.234 3。
5 基于AHP—SWOT的南山铝业智能物流发展行动策略制定
南山铝业智能物流发展行动策略:
1) 机会:抓住国家产业支持政策和地方发展政策契机;利用好地方丰富资源开发和贸易快速发展机会, 发挥好地域区位优势。
2) 威胁:行业配套法规缺失、行业物流标准化水平低、社会信息化程度低、智能物流人才缺乏。
3) 优势:降低成本, 增强效益;增强物流活动的安全性;提高柔性化服务水平, 加快物流相应速度。
4) SO策略:加强政府引导机制, 鼓励智能物流的发展和应用;发挥智能物流优势, 加强区域物流合作。
5) ST策略:落实行业配套法规, 保障智能物流规范发展;加快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 提高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效率。
6) 劣势:市场拓展相对缓慢;物流信息共享化程度较低。
7) WO策略: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加快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8) WT策略:制定智能物流标准, 提高行业规范;重视智能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摘要:物流业是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产业之一, 也是山东省经济发展计划中要着重打造的优势新型产业之一, 基于这样的背景, 采用AHP-SWOT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南山铝业智能物流发展策略, 提出通过加强集团引导机制, 强化部门之间物流合作, 落实行业配套法规, 提高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效率等手段, 以实现南山铝业物流产业的振兴和转型升级, 实现南山铝业新发展。
关键词:AHP-SWOT,智能物流,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帆, 肖艳.智能物流发展及其商业模式的优势[J].综合运输, 2013 (4) .
[2]邓永胜, 段丽梅.基于AHP-SWOT法的云南智能物流发展分析[J].物流科技, 2013 (5) .
智能物流发展 篇7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智能化,仓储系统
物流业为我国国内市场的商品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是当下我国电子商务产业飞速发展的基石,这也使得近几年的物流现代化智能仓储系统越发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其所提供高效效率和低费用的物流服务使得智能化物流系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该产业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剧烈竞争的重要表现。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就“人类的血管”一般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交流提供支持,是联系生产和消费、联系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21世纪的物流也逐步发展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衡量该地区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物流产业本身又是许多复杂的环节所构成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具有不可分割性,单一的故障甚至会引发整个物流链条的连锁反应。这也使得智能化技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不断提高其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程度,给整个物流产业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便利。这也是近几年来智能仓储系统得以在我国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我国仓储行业的发展
我国的立体型仓库技术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1963年就已经研发了第一台桥式堆垛起重机,并于十年之后成功研发了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至今,我国已经拥有超过千座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然而,就分布情况而言,存在较大地区差异性,主要被集中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西北地区较少。
在2014 年9 月12 日,根据国务院所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来看,初步确立了我国近几年的物流发展目标,不仅要实现布局上的合理化,更要在技术上实现高效性、环保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构建稳定有序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希望可以降低我国物流的费用成本,强化给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重点的发展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建设,平衡各区域物流发展的协调性,并提出了12项重点工程的具体建设意见。
除此之外,对物流行业而言,京东和阿里巴巴等一批互联网企业的上市更是预示了发展的重要契机,在电子商务井喷的时期,仓储物流便迎来了发展的又一推力。作为电子商务产业最大的相关产业,物流行业和电子商务产业可谓是休戚相关,不仅京东将物流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阿里巴巴更是不断将资金投入到智能物流的建设当中,先后做出了升级菜鸟网络、投资圆通快递以及联合苏宁易购等措施。这不仅说明了物流开始逐步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线下竞争的核心,也说明了物流业开始作为新一轮的革命进入到大众的视线。
二、智能化仓储系统的现状分析
现如今,我国的物流行业已经随着电子商务不断的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也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方向,相继出台了不少的具体政策来保障行业的发展,规范行业内的扰乱行为。具体来看,这些领域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费品仓储
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下的重要产物,因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消费能力和生活观念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这也使得人们在具体商品上的消费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这些消费品的运输问题,消费品仓储业服务因此得到了发展。
(二)电器行业
这是我国实行“家电下乡”政策之后,家电行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销售率和产量都得到了急剧增加,这也是使得其对仓储业服务的依赖性更甚从前。最终,电器仓储服务的规模得到了扩大,不仅为该行业“零库存”目标实现提供了基础,更利用智能仓储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其产业运行效率。互联网作用下,实现物品与网络的有效连接,方便管理控制。互联网时代给家电行业的仓储系统带来了巨大优势,将在未来发挥巨大作用。
(三)服装行业
中国服装行业作为我国最早步入高消费水平的行业,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没落,反而在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迎来了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服装企业的品牌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诸多品牌企业也开始把眼光投入到仓储建设中去,不仅是为了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更是为了增大仓储容量与规模来拓展自身的规模。
(四)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产业是近几年时间发展最快,规模扩大最迅速的产业,其旺盛的发展需求及其产业自身的特点使得促进线下仓储需求的发展。这也是当代物流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也是当下消费者网购最不满意的原因,在大批量的订单之下,物流产业无法提供优质得到服务,因此,不少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对自身的物流仓储体系进行构建。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物流仓储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而由于交通等种种方面的原因,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效率饱受诟病,电子商务企业为了获得客户的满意度不得不做物流,并成为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的关键因素。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化仓储系统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应用,这使得智能立体仓储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自身朝着3I(intelligent,integrated,information)仓库系统过渡的进程。在未来,以智能化为基础的立体仓库系统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之后更会使得立体仓库得到更大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有:
(一)仓库作业向柔性化发展
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也变得越发活跃,这使得今后的生产也必将朝着小批量的方向不断发展,这也对物流系统的作业模式提出了要求。这也是未来仓储系统作业柔性化将不断影响自动化仓库的具体工作,尤其是自动化的装卸货车和货架应用会不断提高,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下,按照具体的程序设计适应生产需要,同时也不断的提高物资周转率。
(二)仓储作业和管理模式中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
因为各中小企业出现的根源便是各自的特性,这也是使得其在物流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便使得物流的要求会变得更加严格。具体说来,就是需要物流服务可以根据不同的规格来提供准确的服务,这便要求仓储作业和管理的自动化技术在准确性方面提高要求。
(三)全智能设备的加入
物流仓储体系包括较多的设备,具体如下:输送设备、储存设备、搬运设备、拣选设备、分拣设备。物流仓储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多环节以及单链条的系统,从而完成货物的接受、入库、储存、拣选、包装、分类、集货和发运等一系列工作,各生产环节仍旧处于各自的系统管理之下,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和信息交流,不利于效率的提升和准确性的实现,这更需要一个完善的信息控制系统。这也给未来全智能设备的加入提供了可能。
四、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化仓储系统是一项新型的仓储理念,其在全新的智能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促进下,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长期技术落后开始引起重视,强化对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改进和应用;另一方面,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以大批量订单促进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加快了我国传统物流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仓储物流的发展。这不仅使得生产空间与库存空间得到了大幅减少,更精简了成本和流程,加快了物流的速度,而且在未来仍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杨英.浅析“互联网+物流”智能化仓储系统现状与行业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332-334
[2].劳斯伯格分享“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化仓储解决方案[J].城市住宅,2015,09:94
[3]杨继瑞,薛晓,汪锐.“互联网+”背景下消费模式转型的思考[J].消费经济,2015,06:3-7
[4]吴霞,刘翠翠.基于“互联网+”小微物流企业智能信息平台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6,02:42
智能物流潜力无限 篇8
在7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并强调指出:“这几年我们下了不少功夫,把物流成本从占GDP的20%降低到了16%,取得了不小进步。但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仍然相对较高,与一些发达国家更是有显著差距。必须认识到,物流业是当前的发展短板,其中蕴藏着无限巨大潜力。希望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加大互联网+物流的推进力度。”
这是李克强总理最新的关于互联网+物流的讲话,之前总理也在不少场合强调过以物流撬动新经济的指示,这说明,当前以互联网+物流的战略正从江湖的热度影响到了庙堂的温度,整体环境趋好。
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物流“蕴藏着无限巨大的潜力”,这个“潜力”对于物流来说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以智慧物流提升全行业的效能无疑是其中比较关键的环节,而智慧物流的核心则是包括自动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在内的精细管理系统。
一般在公众的心目中,对物流智能化的认知,大多是配送无人机、分拣机器人、无人驾驶装载车等,实际上这只是智能物流的外在形式,这些硬件设施及其操作过程,如果离开了互联网,就动不起来了。要实现物流智能化,必须在以下环节与互联网紧密结合。
订单处理智能化
订单管理系统(OMS)是物流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对客户下达的订单进行管理及跟踪,动态掌握订单的进展和完成情况,提升物流过程中的作业效率,从而节省运作时间和作业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订单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统一订单提供用户整合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订单管理以及订单跟踪管理能够使用户的物流服务得到全程的满足。
订单管理是对商户下达的各种指令进行管理、查询、修改、打印等功能,同时将业务部门处理信息反馈至商户。而订单管理系统一般包括:订单处理,订单确认,订单状态管理(包括取消、付款、发货等多种状态,以及订单出库和订单查询)等。
订单管理系统有6个基本功能模块。
订单管理:系统可实现单次及批量订单,订单管理与库存管理相连接,并且在下订单时有库存预警及提示功能,订单管理同时与客户管理相连接,可查询历史订单情况以及订单的执行情况。
经销商管理:系统以企业的销售渠道建设为重点,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系统规划,全面实施过程监控,加强企业与销售商之间业务的紧密合作,通过规范经销商内部的业务流程提高其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销售体验和服务。
仓库管理:以条形码为数据源,使用数据采集终端扫描条码标识,进行数据采集。系统从级别、类别、货位、批次、单件等不同角度来管理库存物品的数量,以便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和控制库存业务各方面的准确情况,有效地进行产品物流监控。
费用预算及考核:通过预算监控发现预算执行的偏差,对企业各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是保证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和环节。
直供客户销售结算:统计报表和直供客户的对帐单都可以自动生成EXCEL电子表格文件,避免了大量烦琐的计算和文件格式转换。
企业的订单管理是涉及企业生产、企业资金流和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订单管理实现智能化,企业的管理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途跟踪智能化
物流过程是包括货主、承运人、收货方在内的所有关联人一致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决定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健康运营的主要因素。过去货主发货后根本无法得知货物在物流过程中的情况,期间货物只能听天由命了。运气不好的货主也只能被动接受货物延期、物品破损的结果。当物联网技术运用在物流行业后,借助RFID、GPS、3G等技术实现了货物在途追踪与定位管理,提升在途货物的安全性,货主发货后可以全程追踪了解在途货物的信息。
保证物流时效:物流能否及时、高效实现货物送达服务,使客户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收到正确的货物是企业运转的基石。例如依靠准时制生产的丰田公司,即使物流出现短暂断裂也会影响整体汽车的生产和最终的销售;再如零售商店7-11,同样依靠及时的物流来保证其运营。可以说供应链的畅通就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物流的时间效益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保证物品安全:在途物流主要是使供应链中的货品在空间位置上转移,并保证其使用价值。货物在物流过程中会存在人为破坏、工作失误和正常损耗等安全问题,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安全问题的发生。比如可将每件货品装载RFID标签,记载货品的名称、件数、重量、到货地点、收货人及收货时间等所有自然信息;货柜门口装载阅读器和承运人带有手持式阅读器,可随时读取货物信息;货运车辆装有G P S,方便物流中心即时查找货车位置,客户也可掌控自己的货品状况;货柜内部要装载射频头,拍摄区域为整体货柜内部;电子锁系统,电子锁和通讯器材一旦遭遇外来暴力拆解,将主动发出报警信息至监控中心、驾驶员及押运员。
掌控配送车辆:通过运输车辆上安装的GPS,生产企业和物流中心可以及时掌控物流车辆,可以及时的估算物品的运抵时间,帮助使用者制订生产计划。同时客户也可以按照需求随时改变在途物品的物流状态,并由物流中心发出指令,减少物品在途的往返次数。此外,对超速、长时间驾驶、异常停车、长时间堵车、偏离路线等车辆情况,可以通过GPS实现实时异常报警。还可以通过具体车辆的轨迹、时间和大量车辆的行驶速度、位置变化来智能判断库况、路况,对后续运营作出安排,从而提高效率。
物联网结合有效的物流管理技术是提高产品供应链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有效手段,使整体供应链更加实时透明、安全准确。
车、库、单智能联动
车有位置信息,库有位置信息,通过订单把车与库连接起来,车的位置自动提前驱动仓库作业,这样可以大幅降低车等单、人等车、车等人等浪费。同时,还可以通过车车联动,实现大车转小车,或者小车转大车的自动联动,减少无效装卸和无效等待。而车单联动则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配送效率。
在车库联动方面,目前菜鸟网络平台从大数据入手,推动数据协同下的高效运营和技术支撑下的流程再造,以实现车库之间的智能化管理。菜鸟打造的仓配网络,其核心就是它的“天网”——物流预警雷达。全新的物流数据雷达不仅可以监控中转站,还可以监控到行政县区和服务网点的层面,监控范围从“主动脉”覆盖到“毛细血管”,这些数据帮助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做决策,通过线路预测帮助各大快递公司分拨点不爆仓,并有利于提升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质量。商家也可以通过数据雷达对物流订单实施管理,揽收率、在途率、签收率等一目了然。2015年,菜鸟创造了用7天时间配送完2.4亿件包裹的记录,而在2014年的同一时段,菜鸟配送等量包裹则用了1 6天,菜鸟“天网”的魔力可见一斑。
与“天网”呼应的“地网”则是菜鸟的仓配资源。在过去的几年中,菜鸟加紧运用收购的办法,圈定了一批现成的物流仓库,包括从亚马逊手中收购了一个两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库。菜鸟把这些仓库租赁给那些有仓库管理经验的第三方服务商运营。最终,通过这些合作伙伴的运营,菜鸟的“地网”实现了通过仓库资源输出自身各种物流服务理念和服务程序的愿望。
车车联动方面的典范当推“车旺”的线上线下服务。2014年9月,中交兴路车联网推出全国商用车车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车旺95155云服务平台”,该平台融合了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交通、云计算、地理信息、位置服务等先进技术,通过对海量行业静态、动态资源和百万有效车源、货源等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提供货源车源智能匹配,满足车主找货和货主寻车需求,全面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通过建立健全物流交易资格认证、信用评价体系,全面保护用户交易安全,提供货主车主真实身份和企业资质认证,帮助物流企业建立口碑和品牌;通过开放平台引入各类车后服务运营商,提供多种车后增值服务以及7*24小时不间断响应服务,实时解决货运车辆在途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而在车单联动方面,美团外卖的模式也值得推广。按照车单联动的相关要求,在库存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过早进行车单匹配是不经济的。应根据车的时空变化来匹配订单,这有利于在同样库存水平下提高供货保障。
美团外卖的智能配送系统的全部优势能在每一次订单中得到释放。这个系统融合大量的先进技术,一次订单的分配,需要在大量参数基础上进行复杂计算。从数据中心,到云计算、云存储平台,再到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信息处理、大数据的应用等,一次订单的分配往往需要进行上亿次的计算。目前,美团外卖的总订单量突破了每天400万单,如何在出餐集中的几小时内为400万次配送找到最优路线,这是个世界级的技术挑战。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美团外卖建立了一套模拟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反复重演、推导和预测整个外卖流程。整个外卖流程的优化,流程和业务升级,可以直接在模拟系统中验证可行性。
运输综合智能化
运输综合智能化,首先是企业要有明确的远景规划和整体的产业设计,否则,任何环节的智能化都会演变成碎片化。在这方面,安得物流从产业的层面,先对企业的综合智能化做战略规划。安得物流首先提出要做一个“全网直配”的标准产品,能够形成覆盖全国10 0公里以内24小时,200公里以内48小时的标准化配送网络,同时这个标准网络是由全国86个物流中心形成节点,首先形成省内对流,再形成全国对流。按照安得物流总经理刘勋功日前在“2016(第八届)中国物流信息化大会”发言中的构想,安得物流的最终目标是要变成面向整个C端的物流方案的提供者,同时做大3 P L,使安得物流成为国内领先的物流供应商,目标是安得物流为所有制造企业提供需要的物流服务。
在解决了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后,再编制先进的运输计划。在互联网背景下,运输计划编制的前提是实时掌握运力情况,不管是系统自动优化还是提供人工参考,都会使运输计划更趋合理。因此把不同重量、不同车型在不同路径上所花的成本、时间和收货人的作业时间,都作为变量进入运输路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配送效率。在这方面,天地华宇的运输全程计划智能化值得借鉴。
华宇物流中最先使用了TIS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帮助企业实现TIS的货物网上查询功能,为客户提供货物跟踪。然后在大部分区域实现车队的G P S管理调度,通过中心监控系统监督管理驾驶员的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同时可以对正在超速、抛锚等情况的运输车辆实施报警功能,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华宇物流还使用条码扫描识别技术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结合GPS/GIS系统实现车辆的调度,采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将标准化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这些智能技术的革新使得企业运输计划在更高层面上得到了落实。
智能物流系统的构建 篇9
1 建立智能物流系统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企业要保证自身在市场内可持续性发展建设, 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 进而提高自身在市场内的竞争力, 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 都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主要发展战略目标。
物流作为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十分关键。根据有关部门统计, 2015年我国物流成本在我国经济总值已经超过15%, 创造了超过6亿的经济增长数值, 但是物流成本的提升, 对于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并没有造成显著影响, 这些成本主要花费在了运输及配送上面。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情况, 充分表现出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而言较为落实, 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1]。
2 智能物流系统的物理架构
2.1 智能物流系统架构设计
本文在对于智能物流系统构建分析研究中, 以货物运输位置跟踪作为研究对象, 创建智能物流系统, 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2.2 智能物流系统的组成
智能物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几乎参与到物流整个环节环节之后, 例如货物储存、配送、跟踪等等, 这样能够有效对物流流程进行高效快捷的管理, 充分发挥智能物流系统所具有的优势。智能物流系统包含较多先进的科学技术, 能够对于货物运输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对于货物运输流程进行及时了解。
2.2.1 识读系统
识读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分别是电子标签、天线、识读设备与数据交换系统。识读系统在硬件设置上面, 主要安装在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所经过的地点, 货物在经过识读系统硬件设备之后, 能够接受到货物上面电子标签所传输到的信号信息, 完成对于货物运输有关信息的修改工作。
识读系统在进行构建过程中, 需要对于电子标签标准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生产企业在对电子标签生产过程中都是按照自身生产标准进行生产, 现阶段主要具有5种常规标准, 分别是ISO标准、EPCG标准、ID标准、AMI标准与IP-X标准。识读系统电子标签虽然与条码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但是还是具有相同的频率, 但是电子标签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按照自身的需求对频率进行调整。所以, 识读系统在对于电子标签选择过程中, 需要保证电子标签能够与识读设备相连接[2]。
2.2.2 货物跟踪系统
货物跟踪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分别是RFID、GPS、GIS与监控系统。其中GPS能够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进行有效确定, 还能够通过遥感技术, 对于货物所经过的路径进行分析规划, 在将分析结果传输到监控系统之后, 完成对于货物运输的实时监控。货物跟踪系统所应用的3种科学技术, 就能够构建成智能物流网络结构, 其中GIS技术能够将识读器上面所接受到的电子标签信号进行整合处理, 同时与电子地图相对应的方式, 了解到货物在电子地图上面的位置;GPS能够对于卫星覆盖范围之内的区域进行精确定位, 经济成本较为低廉, 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大量路面定位操作, 但是卫星在定位过程中也具有一定漏洞, 例如地下停车场、立交桥等等位置上面, 这些地点内需要提前安装道口标签。想要具有GPS功能, 仅仅需要对于汽车终端进行有效改造, 这样就能够完成对于城市全方位的定位。
2.2.3 仓储管理系统
仓储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有五个, 分别是出入库、盘点、管理、货物位置管理与订单管理。在仓储管理系统内所应用到的硬件技术主要有3个, 分别是条码、无线传感与立体仓库;在软件方面所应用到的技术主要有两个, 分别是信息系统与订货系统[3]。
3 智能货物系统解决方案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是以仓储监控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智能货物系统应用最为成熟的一个科学技术就应该是RFID技术, 该技术具有远程识别功能, 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完成对于货物储存及运输整个流程的高效率管理, 货物在运输到某一个仓库点的时候都能够完成自动信息更新功能, 整个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
由图2能够发现, 在仓储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内, 包含了较多先进科学技术, 例如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扥法等。仓储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在硬件上面, 所应用到的电子设备主要有四个, 分别是阅读器、天线、无线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其中阅读器在仓储智能物流系统内的主要作用是接受天线所传输电子标签上面的信息, 然后将有关数据信息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之中。
仓储智能物流系统应用前提条件就是仓库自身已经具有主动识别功能, 能够自动对于电子标签上面的信号接收, 同时保证接受信号的完整性。所以, 仓储智能物流系统在建立的时候, 需要对于电子标签与通信系统之间所具有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4]。
4 结束语
智能物流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之下的产物, 伴随着有关科学技术不断深入性研究分析, 智能物流在物流行业内所起到的作用也将更加显著, 具有更加显著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林钢, 刘艳辉, 方亮.基于智能物流系统的物流信息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 2016, (24) :276-279.
[2]高连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构建[J].物流技术, 2012, (23) :124-125;150.
[3]窦瑞华, 李海军.现代城市智能物流系统的构建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 2013, (4) :15.
【智能物流发展】推荐阅读:
物流信息化与智能物流12-31
智能安全物流论文06-29
智能低碳物流09-29
物联网时代的智能物流11-03
智能汽车技术发展10-20
智能应用控制发展05-16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07-24
智能手机发展趋势12-03
智能电网发展机理研究06-15
智能电力与高效发展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