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乐趣(共4篇)
思维的乐趣 篇1
0引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排头兵”,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渠道。
应该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权利,扼杀了学生阅读的灵感,尽管我们早就强调读、说、听、写综合语文能力,但读———阅这一环节几乎被忽略了。“读”之前,教师长期牵着学生鼻子走,牵制学生思维,学生没有乐趣可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是纸上谈兵。
1提倡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
本文提倡的阅读教学,主张自由阅读、自行发现,通过研讨合作,解决疑难,确确实实地培养综合语文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
1.1“发现”———使其快乐
阅读课中,应突出强调学生自己阅读,通过读去理解文章,给学生自己发现的机会,绝不剥夺学生的阅读权利,更不能在学生没有读透之时,教者己把一篇很有阅读价值的文章肢解,零散地呈现于学生面前。现在的学生求新求异的意识很强,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况且语文教学中的很多文章有许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应让学生自由发现。这种发现的快乐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但绝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发现,这种发现的快乐不是来自别人现成的结论,而是来自学生自己的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呈现———接受”模式,转变为“引导———活动———发现”模式,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索过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经过反复阅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一名学生当即提出:“文章开篇就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也’字前后都没有交待,为何用这样一个副词,它有何作用?”于是,我把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是一声长叹,隐藏了作者深深的惆怅之情。因为鲁迅时时关注人民疾苦,在国外看到中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故此,他大失所望,情不自禁的感叹。若是把这“也”字的作用,贴标签似的先告诉学生,令其死记这一知识点,而不是让其充分阅读,在阅读中发现、研讨、解决这一问题,便剥夺了学生阅读中“发现”的机会和乐趣。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
1.2“有感”———使其快乐
语文教材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形象性、生活性是它区别于理科的鲜明特征,为了让这些静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得到情感熏陶,就应设法激活主体,创造性地活化教材,让学生捕捉那些可“感”的东西。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学生们对安塞腰鼓所表现出来的蓬勃的力量较难理解,我便抓住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反复阅读,然后欣赏打击乐曲《威风锣鼓》,让学生谈从鼓声中听出哪些内容,有怎样的感受,使学生理解安塞腰鼓所歌颂的蓬勃的生命力量。在教学“劝君更尽一杯酒”时,就抓住一个“更”字,让学生反复体验,“更”字既含有殷勤劝酒之意,又暗示诗人和朋友酒已经喝了不少,随着殷勤的劝酒,时光正悄悄地流逝,酒越喝越多,分别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在频频的劝酒中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真挚之情,对离别的难舍之情,对友人今后孤独寂寞生活的关怀之情;并综合现实生活中分别场面加以体会,让学生有更深切的感受。
叶老师别强调语言的实践,而语言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找到语言的感觉,这个过程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感受,更离不开阅读,在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的朗读中,特别是一部分美文的教学,对文中美感的体验,更离不开阅读。如教学《春》一文时,对各种春景的感受不够具体,反复阅读一幅幅春意盎然的图画,那春花秋实的境界就不难呈现在眼前。这种美的体验,是头脑中的一种再创造,是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受到的,是教师无法用语言传递的。
1.3“悟道”———使其快乐
这其中的“道”有两种含义,一是文章写法,二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人们常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应授之以法。今天我们教给同学们某阅读法,或用某法阅读,开宗明义,吸引自然是有的,但要做到游刃有余,不在有“法”,而在得“道”。阅读之法,因人而异,因文而异,阅读若有法,我认为“悟道”是根本。悟出对文章的写法理解,悟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会让他们终生享用。当他们把一篇文章读得烂熟,只要教师稍加点化,学生便能把整文拆装自如。他们也会发现其中的玄妙之处———文章的写法,从而在他们的习作中借鉴运用这些写法,这是他们“悟道”的结晶,他们会从中享受这种快乐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精心的阅读之后,便会对文章思想、内容有所理解,即道在文中。文载以道,我觉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远没有对文章章法理解那样艰辛,一部《红岩》影响了几代人,而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又能有几人呢?可见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要优于对文章章法的理解。如在教学《提醒幸福》一文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什么是幸福,而是让学生反复读文,并注意文中所列举的诸多生活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幸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文题中的“提醒”的含义,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得更完美了,也尝试了“悟道”的快乐。
1.4“品味比较”———使其快乐
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让学生选择课文中的精湛词语同与其相近词语进行认真比较,仔细品味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趣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斟酌的艺术匠心,对于培养学生锤炼语言极为有利。如“随风潜入夜”中“潜”与“飘”比较,有“潜”字一字传神,写出春雨稍无声息地降临人间的情态,更写出春雨默默奉献的精神。
议论文、说明文难以引起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难以使学生产生积极阅读的心境,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足以引发他们阅读兴趣的情景。如“统筹方法”一文,可采用教学前,先将几项相关的繁琐事务交给他们,让他们自行解决,评出最佳方案,再让学生阅读学习课文,学生便会乐在其中。
2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语文学科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开阔性等特点,它包含了知识和智力两大门类。阅读则是综合性的体现。阅读中涉及到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完美教育和知识储备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与人的创造能力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2从语文教材的特点来看,教材的编排都是按自身的知识内容的逻辑系统安排的,有严密的体系。同一篇文章,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非常容易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就蕴含着创新教育因素,有利于教师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
2.2.1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其他学科比较,偏重于展现形象、体验情感,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体味语言,唤起想象,诱导发展语感。这样才能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2.2要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挖掘创造性因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达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性思维是以问题开始的。教学设疑是语文教学中师生间交流,展开思维活动常用的途径,通过质疑问难,可以有效地诱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思维从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中,要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教师的讲解应是对学生思路的开拓,对学习方法的指点,切忌过早评析或越俎代庖,否则会使学生思维迟钝,并产生依赖思维,限制创新思维的展开。
激发想象,鼓励“幻想”。一切创造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萌发与培育必然伴随着想象、幻想、联想。因而想象力的培养很重要。例如,丰富学生的试听表象,给他们留下“幻想”的空间。教师利用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的特点,借助教材、图片、投影、录像、录音、实物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表象,学生的想象力会逐步发展。如学习《咏柳》,让学生想起柳树的美,并将其画出来,再用语言描述,展现柳树的美。
3结语
阅读教学易于机械、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若没有一点“乐”可言,实在是对不起学生,更对不起“语文”。愿语文教师还阅读教学以“乐趣”,回报学生,也让自己的教学变得轻松。
摘要:在此提倡的阅读教学,主张自由阅读、自行发现。通过研讨合作,解决疑难,那样才会确确实实地培养综合语文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同时,语文阅读教学培养的乐趣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乐趣,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郝朝良.培养高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从华.语文审美教育本体论研究的问题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9.
思维的乐趣 篇2
提到罗素活着的三大动力,就说开几句吧。罗素这几句话,其实,跟古希腊三贤的智慧、跟哥伦布的探险、跟美国人上天入海的探索,其精神是同一的,这种同一的精神贯穿在西方人思维历史中╠╠就算黑暗的中世纪也没有断绝(毕竟,大学、教授都源自教会,经院哲学中似乎也不缺缜密的逻辑)。在我看来,西方精神的内在实质是:以思辨和逻辑的利器,乐此不疲地探知世界╠╠自然、社会、人本身。
中国人不一样,中国的大哲(汉以后基本是大儒)们所说的至理名言、被奉为道德楷模英雄人物所说的豪言壮语,都是关于人与世界(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妥协或者人与人争斗的,或者是当权势力所“颁行”的,如,什么“天人合一”之类、苏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雷锋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试问,有多少人的生存改善是因为雷锋式的“服务”?)等等,而且,人与人争斗是实质、是主旋律,人与世界妥协是斗争失利者心理解脱的阶梯和托辞,是次旋律。所以,这一切东方智慧的核心就是“人斗人”╠╠斗不过了,就说要“合一”、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胜利者要保持胜利地位、让受奴役者从思想上放弃抵抗,就托天命、颁圣贤书。
扯这么远,只是为了说明《思维的乐趣》之可贵。王小波,是我捧起他的书就爱不释手的作家,在我看来,他的作品是这样的:以良知为本、以生命为价、以逻辑为针,不断扎向半个多世纪前后以来一直在延续和深重化的现实的恶。
关于良知,想起马克吐温的一段话,大意是:再没有比良心更无用的东西,如果良心变成一只小狗,我一定把它溺毙。可见,良心本来是造物赋予每一个人的,只是现实的恶迫使人一点点把它给消灭了。
读《思维的乐趣》,或者说读王小波成熟期的文字,有三种享受:文字之趣、哲思之辩、阅尽人情世态之超然。
其文字,几乎字字句句都很拙朴,似乎所用的每个字都只需要小学毕业就会读会写,但是串成句子、写就篇章,却似乎很难找出第二人可以有这种写法。
也许是研究逻辑的父亲的潜移默化吧,其文通篇几乎全是逻辑推演,把不起眼的小事以一种小儿斗嘴的样态铺陈开来,满纸闲话,通篇机锋。
如果,你有幸如王宫里的快乐王子,不知生之艰险;或者,你正身受世事艰辛,却自叹命运不公而不知道有更多的人一样生存艰辛或更艰辛;如果“大人们”如君父般抹去历史阴毒残冷的一段,让追溯者无从回视。那么,你可以去看王小波的杂文,可以去看这本《思维的乐趣》,它就像一种特别的史书,把沉淀在个人记忆里的小事件偶尔翻拣、东拉西扯,而那被抹去的时代,就以清晰的高像素呈现。
王小波的杂文,似乎都是闲扯,却丝毫不扯淡。他是因人之难而痛,因痛之彻而思,因思之深而文。
思维的乐趣 篇3
一、独具匠心的精巧设计
设计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预案。独具匠心的精巧设计更是回应课程理念,凝聚教师智慧,引领教学实践,使课堂情趣交融、充满思辨与灵性,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创造性活动。毋庸质疑,经典阅读的情趣化离不开独具匠心的精巧设计。
[案例1]
《揠苗助书》是一则篇幅短小但寓意深长的经典寓言。为了使学生真正读到课文中去,与文本深入对话,体察寓言蕴涵的深意,在学习第一段种田人想帮禾苗长时,我引导学生人情入境地体会,“如果你是田里的禾苗,看到种田人这么着急,听到种田人说要帮你们长,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主人,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长,只是你太心急了,天天来看看不出来罢了,我们会长高的,您就别这么着急了。”有的说:“主人啊主人,您可千万别乱来呀,我们禾苗生长是有自身规律的,您要是想办法帮我们长只会帮倒忙。主人啊,求求您了,您还是回家歇着去吧!”有的干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主人,您要实在想帮我们长也行,您可以给我们锄锄草,施施肥,浇浇水,那样我们就会长得更快一些。”
在学习第二段种田人拔苗助长时,我再次引导学生进入禾苗角色与种田人对话,“现在你们就是田里的禾苗,看到种田人把你的兄弟姐妹往高处拔,你自己也被种田人硬生生地拔高,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学生马上投入角色,有的惊恐万分地说:“主人,您真是胡来呀,快住手啊,您这样子把我们往高处拔,会害死我们的!”有的一脸痛苦地说:“哎呀,哎呀,主人,您把我的根拔出来了,我拿什么吸收水分和营养呀!呜……呜……”有的往后闪着身子、满脸恐惧地说:“别过来,别过来,千万别拔我呀,主人,我自己快点长,不用您帮我……哎呦,我的腰被您拔断了,天啊,我可怎么活呀!”
在学习描写禾苗枯死的第三段时,我巧设思维陷阱,“第二天,种田人的儿子跑到田里看,你们这些田里的禾苗会对他说什么?”孩子们很聪明,马上回答,“我们什么也不会说了,因为我们都已经枯死了!”我笑着点头,嗯,没上当。有一只小手高高举起,“我是种田人最后拔的那棵禾苗,所以第二天种田人的儿子跑到田里看时,我奄奄一息。我有气无力地对种田人的儿子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于求成害死人啊!小主人……永别……了……”又有一只小手举起来,“我是种田人邻居家地里的禾苗,昨天亲眼目睹了种田人拔苗助长的事。我十分气愤地对种田人的儿子说:‘你知道是谁把他们害成这样的吗?是你父亲!昨天他把我那些可怜的兄弟姐妹,也就是你们家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想让他们长高,结果把他们的根都拔出来了,把他们的腰都拔断了,你也看到了,现在他们全都死了,你一定要劝劝你父亲,今后别再急于求成,干这种揠苗助长的傻事了!”
[反思]
一堂好课像一首对仗工整的韵律诗,在课的流淌过程中,前后呼应,甚至细节处也会照应。在上述案例中,为了使学生从凝练的文字中读出鲜活生动的故事形象,体会寓言蕴涵的深意,我巧妙引导学生进入禾苗的角色,在种田人拔苗前、拔苗时、拔苗后,三次与种田人对话。这样的精巧设计不仅给人以前后贯通、浑然一体的感觉,而且为学生的生成预留了开放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经典阅读时时闪现出语言的亮点,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二、幽默风趣的只言片语
幽默是教师教学机智、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综合体现。幽默风趣的只言片语使教师更具亲和力及智者的魅力,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经典阅读变得饶有兴味。难怪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案例2]
《自然界的时钟》是长春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中一篇经典的科学小品文。教学《自然界的时钟》一课,学习第四自然段昆虫了解花儿开放时间、按时赴约的内容时,有学生谈,“我从‘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一句不仅体会到蜜蜂能感知时间,按时赴约,而且体会到蜜蜂非常辛勤。因为它一大早就找牵牛花采蜜,中午采午时花的蜜,这中间一定还采了很多别的花的蜜,从早晨忙到中午,真是太勤劳了!”一个学生马上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写蜜蜂找蛇麻草采蜜,蛇麻草开花不是更早,不是更能突出蜜蜂辛勤吗?”孩子的思维真是敏捷、活跃,提出的问题还真有意思。正想着怎么回答他的问题呢,一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我示意他说,“蛇麻草是做啤酒用的,蜜蜂不能用它酿蜜。”孩子的回答启发了我,我幽默地补充,“是呀,蜜蜂也怕喝醉了呀,本来是早早起来辛勤劳动的,采了蛇麻草的蜜,醉得一塌糊涂,还干不干活了?”学生都笑了。本来下午第二节上课,学生没什么精神头,现在眼神都明亮了。
[反思]
幽默具有快速的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能够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如同“兴奋剂”一样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上述经典阅读的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的问题,一句幽默的点拨,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了问题,而且使学生在会心一笑的调剂下浓厚了学习兴趣。它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涵智慧;它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深刻。
三、鲜活生动的生活体验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基于以往的经验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学习意义的获得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过程。因此在经典阅读情趣化探索过程中,我鼓励学生链接鲜活生动的生活体验来阅读经典。
[案例4]
《窗外》是长春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一篇经典的写景散文。教学《窗外》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暮色中,孩子们在水中无拘无束地嬉戏,笑声、歌声一齐由窗外飞进来”一句,学生的理解生动而且深刻。有的说:“日暮时分,乡村的孩子们放学了,他们不用像我们这些城市的孩子这样,参加奥数、作文、外语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他们来到小溪边,在小溪里捉鱼、打水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真是让人羡慕。”有的说:“我听爸爸说,他小时候在农村,放了学就是玩,和一群小伙伴到河里捞鱼、扎猛子,到山上爬树、摘李子,他们玩到天黑了才回家,可开心了!”发言的孩子满是憧憬、向往,听的孩子一脸羡慕。我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我们带着羡慕、向往,一起有感情读这句话,读出乡村孩子无拘无束嬉戏的快乐。”孩子们读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反思]
“隔岸观火”是经典阅读的一大弊端,“身临其境”才能获得超越时空的心灵对白和审美感悟。上述案例中,我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调动自己的经验库存,从读到的字句,
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见闻感受,学生从文本中读出自己深情向往的生活情景,读出让自己艳羡不已的农村小伙伴的形象,文字变成了跃动的意象画面,传递着丰富的情思蕴涵,经典阅读也因充盈了学生鲜活的阅读体验而情思勃发,引人入胜。
四、富有价值的真实问题
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提出不解的问题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种主动阅读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根基,教学时抓住学生这些富有价值的真实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与文本有效对话,经典阅读也会因此充满了思维的乐趣,富有情趣。
[案例3]
《休想赢我》是长春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一幅经典的漫画。教学《休想赢我》时,有学生对漫画提出疑义,“人拿剪刀剪机器人的电源线不怕自己被电着吗?”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你担心得也对,人就不怕电着自己吗?”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纷纷举手。有的说:“有那种绝缘的剪子,电不着!”有的说:“这个人眼看棋要下输了,气急败坏,根本没想后果。”又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人可以拔电源线,干吗非剪呢?”我表扬他善于思考问题,而后再次把问题还给我的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学生慢条斯理地回答,“这个人棋品不好,下棋肯定有输有赢,可他输不起,一看要输就威胁机器人。棋品不好,人品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他想彻底毁坏机器人,拔了电源线可以再插上,剪了电源线就不好修了!”大家听了都点头表示赞同。又有一只手臂高高举起来,“老师,我记得机器人好像自身有电池,不用电源线。这幅漫画上画的机器人怎么有电源线呢,行动也不方便呀!”我正要启发学生回答,一个学生已经站起来,有板有眼地说:“没有电源线,人就威胁不了机器人了,也就不幽默了。作者这样画就是想造成幽默的效果。”
[反思]
宋朝理学大师朱熹十分强调“熟读”与“精思”结合,看重问题意识,要求读中生疑,从疑而悟。我们在经典阅读中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并以学生的真实问题为根基,因势利导,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引领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不同的观点碰撞、交锋,这也许打破了教师原先的教学计划,但是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课文的思想意蕴,尽情享受思维的乐趣,享受经典阅读的乐趣。
五、左右逢源的引经据典
在经典阅读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提供条件,激活学生以往的经典阅读积累,推动学生引经据典、互文理解,在学生文思泉涌、旁征博引的过程中,不仅经典阅读会达到“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意境,而且学生的语文素养甚至于生命质量都会得到提升。
[案例5]
《马诗》是长春版国标教材四年级上册中一首经典的古诗。教学《马诗》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借助书下注释以及查阅的资料疏通诗意,而后指读前两句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广阔浩瀚的沙漠上,沙子洁白银亮,仿佛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起伏的燕山上空,一弯皎洁的月牙好像吴钩一样。“这两句写的是什么地方的环境呢?”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大漠、燕山,典型的边塞环境。
“读了这两句诗,你会很自然地想到我们学过的哪些诗句?”学生纷纷吟诵不久前学过的《出塞》、《凉州词》、《塞下曲》、《从军行》等边塞诗。
接下来我指读后两句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请学生联系刚才吟诵的边塞诗,思考:这里仅仅是写“骏马什么时候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吗?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很自然体会到诗人是借马喻己,抒发了自己渴望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我相机介绍李贺另一首《马诗》“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口,谁为铸金鞭。”以及李贺《南园》中的诗句“男儿何不带昊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引导学生体会到二者一是婉曲表达,一是直抒胸臆,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效力但不得重用的感慨。
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理解了《马诗》的诗意以及诗人借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丰富了相关古诗的积累。布置作业时,我又告诉学生,我们本课学习的《马诗》以及链接的另一首《马诗》只是李贺二十三首《马诗》中的两首,让学生查找李贺的其他二十一首《马兰》,诵读积累。
[反思]
在上述案例中,我引导学生由感悟《马诗》前两句对边塞环境的描写巧妙嵌入对以往学过的边塞诗的吟诵,既有温故之功,又有知新之效,同时为后面体会诗人借马喻人的主旨做了铺垫。体会了《马诗》后两句诗的深意之后,我又巧妙嵌入另一首表达类似情感的《马诗》及有异曲同工之效的《南园》一诗;不仅丰富了学生古诗的积累,而且推动学生深入解读本课学习的《马诗》的内涵主旨。学生课后查找李贺的其他二十一首《马诗》更是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古诗积累。这样的经典阅读真正实现了“引经据典,互文理解,触类旁通,左右逢源”,课堂诗情氤氲,楚楚动人。
思维的乐趣 篇4
一、突出思维性, 多向变通
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练习的目的不单单是巩固知识, 还在于引导学生运用一定数学思维方式来细心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强化或获取新的数学思想方法, 更培养学生创造意识, 提高自学与解题能力。尤其是新课程教学中, 数学教师既要让同学们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 还要借助多样途径与方式, 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训练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发散思索, 学会创造性学习, 加深知识理解, 也提高观察、总结、概括等综合素养。因此, 在初中数学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 设计比较典型的“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解”的变式练习活动, 发掘知识本质, 深化知识理解, 也培养学生多向变通、探索、归纳等思维能力, 形成良好数学素养。
如学习“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后, 设计“多题一解”的变式练习, 引导学会观察与总结, 拓展思路, 形成“以少胜多”的效果, 避免“题海战术。”
习题: (如图) 一条公路2次转弯后, 与原先方向一样,
若第一次的拐角是36°, 求出第二次的拐角, 并说明原因。
分析:该题是对平行线性质的考查, 将真实情景转变成数学问题。
即AB∥CD, ∠ABC=36°, 求∠BCD是多少度?
其中, AB∥CD这个条件就是问题的突破口。
∵AB∥CD, 根据“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B=∠C=36°∴第二次的拐角也是36°。
变式1:图 (1) 所示, 有条公路的弯道, 经过2次拐弯后再回到最初方向。若首次的拐角是130°请问第二次的拐角时在刚才的方向上拐过的∠DCE的度数是?
变式2:如图 (2) 所示, EF与MN代表两面相互平行的镜面, 光线AB照射到MN上, 反射光线是BC, 并且∠1=∠2, 一束光线BC照射到EF的反射光线是CD, ∠3=∠4, 请问AB和CD的位置关系是?
这些题目虽然有所变化, 却是“殊途同归”, 都要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求解。这样, 通过“多题一解”, 让学生深入认识“平行线的性质”, 能够做一道题, 解决一类题。
二、突显趣味性, 练有乐趣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 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同样, 在数学练习时, 如果教师能够在练习题的知识性与科学性上, 再增强练习内容与形式的趣味性, 那么会能够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当学生兴趣盎然的思考与解答时, 就能获得更好的练习效果。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设计与选取数学练习时, 教师还得突出练习题的趣味性, 可由如下方面入手, 进行优化与创造:一方面, 将练习内容寓于故事情境、生活情景或精彩动画中, 将学生吸引过来, 自觉思考;另一方面, 将练习游戏化、实践化, 由单一的计算中解脱出来, 让数学练习充满魅力, 乐趣多多, 不再枯燥、单一。
如在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中, 勾股定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复习教学中, 教师可选取一些有关勾股定理的有趣数学题, 提高练习的趣味性与挑战性。如:数学家婆什伽罗的《丽拉瓦提》中记录了这样一道问题:波平如镜一湖平, 半尺高处出红莲;亭亭多姿湖中立, 突遭狂风吹一边;离开原处两尺远, 花贴湖面似睡莲;请您动动脑筋看, 池塘在此多深浅。 (这样的数学题目充满了诗意, 给学生全新的感觉, 促其发挥丰富想象, 细细品味字词, 探寻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解题时, 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 而后相互交流, 一起分析题意, 得出解题思路)
解析:如图所示, 设AD为红莲, 出水处为C。
再如学习七年级下册“因式分解”后, 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将若干个图形拼凑为1个新图形, 然后计算图形面积, 往往可获得一些比较有用的式子。现在有1个两条直角边均为c的Rt△与2个边长分别是a、b、c的Rt△拼成新图形, 请尝试以多种方法来计算图形面积, 看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会有所发现。这样, 在竞赛氛围中学生会跃跃欲试。
三、突出层次性, 各有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 他们在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平衡的, 而是有所差异。如果练习题缺乏梯度与层次, 有的学生感觉太难, 有的同学却认为有难度, 这就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而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不同的学生在各学科上有所发展。
所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也要以这一理念为指引, 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与知识水平等差异, 设计类型与层次都有所不同的数学练习题, 阶梯训练, 缩小坡度, 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同学的需求, 将数学练习与成功体验情绪交织在一起,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不竭动力。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后, 结合学生的差异性, 设计分模仿性基础练习、应用拓展练习、综合提高练习。比如基础题:在△ABC中 (图3) , DE与BC平行, AE=3, AD=5, BD=10, 那么CE的值是?综合题:ABCD (图4) , 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C, O为垂足为, 直线l和线段AD、CB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 (1) 请判断△ABC与△FOA是否相似?讲明理由。 (2) 判定四边形AFCE的形状, 解释原因。
这样, 由易到难, 由浅及深, 拾级而上, 给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让他们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