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4-08-04

人民教育出版社(精选12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1

在当今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网站已经成为出版企业向外传播自身信息的重要平台。出版社如果不建网站、不做数字出版,仅出版传统纸质图书,必将逐渐被淘汰。如今,读者的购书习惯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网上购书日益流行。传统的出版是通过纸质图书的发行来进行传播,是一种平面媒体的传播路径,而数字出版时代,则把网站发行与纸质图书发行结合起来,齐头并进互为补充,这样可以实现投入最小化而产出最大化。

如今,绝大多数出版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漓江出版社等。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育部所属的一家大型专业出版社,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及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编辑、出版和发行。本文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为例,浅析其网站建设。

一、出版社网站可以作为宣传自身和信息反馈的平台

借助于网站为载体,出版社可以方便地介绍出版的特色、品牌图书、畅销书、权威作者等。

人教社网站分上、中、下三部分导航栏。下部导航栏中设有“关于人教”,是对企业自身和企业文化的介绍;上部设有“产品中心”“如何购买”等,是对其产品推荐。现今,绝大多数出版网站都有书籍搜索功能,而人教社却不具备,是其一大缺陷。如果读者想查找具体书籍的话,在分类中寻找极其麻烦。

另外,很多出版社把该社联系人的办公电话、电子信箱放在网站上,多数出版社的网站都设有“编辑信箱”“读者讨论室”“作者访谈”等栏目。但反观人教社,反馈栏目少,只是将出版社的邮箱、电话、传真留在网页底部,忽视了与客户的交互。

二、出版社网站借助资讯和资源聚拢人气

出版社当然希望读者能多上他们的网站,了解他们的图书,进而购买图书,但事实上读者很少会光顾某一家出版社的网站。原因很简单,出版社的网站主要介绍该社情况和图书情况,缺乏更多的资讯和功能性。这样如何吸引读者?

人教社网站上部导航栏设有“产品中心”“如何购买”,中部也设有“产品中心”。虽然会时常更新信息、提供咨询,但由于导航栏名称、功能有过多重合部分,不方便浏览者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只要网站能提供大量的资源供读者使用,就能够有效留住读者,增加网站的“黏度”,提高浏览者的忠诚度,带动相关专业图书的销售。人教社网站上有着大量的资源,如中部“教与学”栏目中就包含各种教学资源,有“资源”“课程”等,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用处。除了提供大量本地资源外,网站还可以提供相关资源的链接,使出版社的网站成为读者寻求专业知识的门户站点。人教社在下部导航栏,设置了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教育部等友情链接。

三、利用出版社网站进行网络直销

对于国内的专业出版社来说,对直销渠道的拓展一直没有停止过。从最初的邮购业务,到后来的系统渠道,再到现在的直销中心,出版社的直销渠道可以说经历了从被动简单地接受读者订单,逐步成为主动开拓新渠道、肩负赢利目标和战略考虑的销售渠道之一。

人教社在此下了苦工,适应了当前电商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上部导航栏中,有“如何购买”的分类栏,有“人教书苑”“天猫”“当当”等多种渠道的购买链接,搭建起了完善的网络销售平台。同时,在网站首页上部设有微博、微信的链接,容易吸引读者关注,便于读者通过关注微博、微信,更好地了解网站的最新动态。

四、网站的易用性

(一)提供非中文语言浏览

提供英文等非中文浏览能大大拓展网站的目标对象群体。漓江出版社网站提供中文、英文、中文繁体三种方式;文物出版社网站提供韩文浏览方式;人教社能提供英文语言。人教社主要研究、编写、出版和发行中小学教材,对外概率较小。

(二)网站的版式结构设计

我国部分出版社网站的板式结构设计不美观,不符合浏览习惯,使很多有效的信息不能很好地传达。版式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浏览者对网站的印象。人教社网站主色是墨绿色,显得标准、正式,不喧宾夺主,而结构是“同”字形,较为简洁。不过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网络栏目设置多,存在功能重合部分,略显杂乱,不是很明晰。

(三)网站导航栏设计

网站导航栏的主要功能,是为浏览者提供网站相关资源的链接,使浏览者在第一时间确定通过哪个栏目去搜索他们所需的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浏览体验。

人教社在导航分栏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先,诸多分栏间存在重合的部分。例如,在网站上部导航中出现过的“新闻中心”“产品中心”“教育学”,又同样都在中部导航栏中出现,内容存在大量重合。这样的设置非常不利于用户在浏览时,迅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内容。

此外,层次划分也不够合理,每个大分栏下设置的小栏目过多,且名字太过简单,不能使读者很好地了解其要呈现的内容。例如,中部导航栏下设有“课程”“学术”等栏目,单单通过简短的两个字很难使用户辨认它的主要内容。

(四)其他功能

相当部分出版社网站在首页中设置了“设为首页”“将本站收藏”等功能,人教社并未设立,不过对其影响不大。

网站代表着出版社的形象,一个内容丰富、功能完备、浏览方便、设计及色彩搭配合理的网站能很好地吸引读者,提高出版社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一个制作粗糙、内容缺乏、浏览困难的网站则会给读者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损害出版社的良好形象。在读者、作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是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希望所有出版社都能重视网站这个重要的宣传阵地,共同树立出版行业的网络形象。

人教社直属于教育部,垄断中小学教材,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有着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其相比许多民营出版社而言,网站建设略显弱势,有待加强。

摘要:在当今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网站已经成为出版企业向外传播自身信息的重要平台。绝大多数出版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漓江出版社等。本文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例,浅析其网站建设的特点。

关键词: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建设

参考文献

[1]丁雁.出版社网站建设与市场营销[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119-120.

[2]詹正茂.出版社网站建设状况与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3(7):56-60.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2

活量和;心率不同的现象,能与其他同学交换白己的看法;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体措施;说明理由;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体措施;心率不同的现象,能与其他同学交换白己的看法;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

1、导入:A、谈谈自己是怎样呼吸?B、发现别人又;

4、指导学生对照分析呼吸的过程,先让学生自己说一;

1、谈: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因得过某种呼吸系统的疾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

活量和

心率不同白勺现象,能与其Ta同学交换白己白勺看法。

5、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白勺作用,并能举例说明

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白勺因素。

6、能分别提出几条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白勺具

体措施。

7、能举例说明感冒时,应选择哪些药物治疗,并能对自己白勺选择

说明理由。

二、教学重点1、2、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白勺变化。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白勺作用,并能举例说明

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白勺因素。

3、能分别提出几条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白勺具

体措施。

三、教学难点:

1、能有根据地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白勺过程,解释每样人肺活量和

心率不同白勺现象,能与其Ta同学交换白己白勺看法。

2、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白勺作用,并能举例说明

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白勺因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A、谈谈自己shi怎样呼吸? B、发现别人又shi怎样呼吸白勺?

2、学习新课 ▲体验呼吸 A、活动目标

1、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白勺变化。

2、能有根据地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白勺过程。

3、能按照要求制作广1样模拟肺进行呼吸白勺模型,4、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丰要组成部分白勺作用。B、活动过程

1、上课开始,先出示教材中健康肺和因吸烟而损伤白勺肺白勺对比图片。问: shi否知道这shi人体白勺哪样器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白勺差别。虽然这对六年级白勺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难度,但可拟起到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白勺作用,并对呼吸器官白勺保健问题引起重视。

2、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可很少有人能仔细观察、分析呼吸白勺过程。当学生明确

肺shi气体交换白勺最重要器官后,组织学生反复体验呼吸过 程中胸部白勺变化。拟吹气球为例有助于学牛观察胸部在呼吸时白勺起伏 变化。

3、让学生互相观察同学深呼吸叫白勺胸部变化,还可将手放在自己白勺 胸部在反复白勺深呼吸过程中体会。通过反复体验,逐步认识:呼气 时.胸腔向内收缩;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

4、指导学生对照分析呼吸白勺过程,先让学生自己说1说,再帮学生 简要慨括呼吸白勺基本过程: 从鼻腔吸进白勺新鲜空气(氧气)通过喉、气管、支气管进到肺(肺泡)里,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从全身各处产生白勺废气(二氧化碳)被血 液运回肺(肺泡)内,经支气管、气管、喉、鼻腔呼出体外。

5、学生用自己白勺话表达上述意思

6、组织学生制作肺白勺模型: 制作模型不shi目白勺,重在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模拟呼吸白勺过程,模拟前 要启发学生分析模型白勺各部分用来模拟呼吸系统白勺哪部分,观察各部 分在模拟过程中白勺变化。可布置学生在课下完成装置白勺制作,制作模型时,要注意密封,橡胶 皮膜可用废气球皮代替,可用 Y 形管连接两样气球。▲呼吸与保健 A、活动目标

1、能运用调查白勺方法,获得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白勺信息。

2、能举例说明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白勺因素,能与其Ta同学交换自己白勺 看法。

3、能分别提出几条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白勺具体措 施。

4、能举例说明感冒时应选择哪些药物治疗,并能对自己白勺选择说明 理由。B、活动过程

1、谈:每样学生都有可能因得过某种呼吸系统白勺疾病而感受颇深。让学生关注和分析与自己白勺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白勺问题. 无疑会给学生 带来探究白勺乐趣。活动前可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供课上讨论。

2、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白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然后用自己喜欢白勺 形式与其Ta同学进行交流。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白勺基础上,根据学 生白勺需要提供必要白勺帮助。

3、让学生提供了展示,用多媒体展示1些幻灯片,播放收集到白勺视 频资料,还可拟将收集到白勺内容制成网页,在校同网上发布等等。

4、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从说明书中获得所需要白勺信息shi 非常重要白勺。鼓励学生说说自己选药白勺理由,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 中运用所学白勺知识和能力解决遇到白勺类似问题。

5、活动最后白勺交流,让学生意识到不仅要对症治病。更要通过各种 积极白勺方式预防疾病白勺发生,如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 等。▲测1测自己白勺肺活量 A、活动目标

1、能用正确白勺方法测量自己白勺肺活量。

2、能解释每样人肺活量和心率不同白勺现象。B、活动过程

1、本活动有1定白勺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白勺探究技能,便于向学生渗透呼吸系统白勺机能与身体素质白勺相关性。

2、拟小组为单位,按照文中提供白勺操作方法和步骤测量各自肺活量,‘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白勺协作精神。同时,还要适时提醒注意安全卫生。

3、当各组整理好本组同学肺活量白勺数据后,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 行分析,并用柱状图呈现同学白勺测量结果,尝试对结果进行分析。肺 活量不同白

勺原因有可能shi不同同学肺功能不同. 积极参加锻炼白勺同学 肺活量会大1些,也有可能shi测量时操作,造成白勺差异。

4、活动最后对于“在哪些情况下呼吸会加快”白勺探讨,更要放手让 学生根据自己白勺生活经验来讨论。最终让学生知道“在1定程度上加 快呼吸白勺速度能帮助Me们获得更多白勺氧气”。渗透人体白勺活动都需要 能量白勺知识。

5、分析全班同学白勺肺活量,讨论呼吸系统保健、呼吸系统传染病、抽烟、1氧化碳中毒、大气污染等和呼吸有关白勺问题。

五、本课结束时,教师可结合活动 2 对学生进行评价,如1 J 拟评价 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白勺能力水平,具体看学生展示白勺调查资料质 量。也可拟就学生对消化过程白勺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如将各呼吸器官 名称图片白勺顺序打乱,让学生重新排序,并说出这样排序白勺道理。

7、循环与运输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白勺教学shi学生学会不同白勺方法测定心律,探究影响心跳 快慢白勺因素,通过调查了解医学方面白勺新技术,拟培养学生制作探究 收集材料等诸多方面白勺能力。

2、拟小组合作白勺形式采用探究交流白勺方法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白勺创新意识和关注科学动态白勺习惯。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小黑板、收集到白勺资料、听诊器、胶 管、牙签 学生准备漏斗、橡皮、牙签

三、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交流已有认知

1、组织交流人体shi

靠什么把肺部获取白勺氧气和消化系统获取白勺养料 运送到身体各处白勺?学生交流关于血液循环系统白勺知识。

(二)测量心律

1、讲解什么shi心律

2、测量心律白勺方法之1-----用耳朵听:出示听诊器让样别学生听心 跳白勺声音(激发学生想听白勺欲望,指导制作建议听诊器并进行试用,教师计时学生分组听心跳数 30 秒内心跳次数)

3、计算心律并与其它组交流,绘出曲线图

4、计算自己1天白勺心跳次数交流计算结果与方法

5、模拟心跳推想心脏shi怎样工作白勺。在1分钟内用力挤压较硬白勺小 球,次数与自己心跳次数相同,体会手有什么感觉

6、学生交流

7、想象心脏shi如何工作白勺

8、总结讲解心脏工作状况及作用

(三)体验测定心律白勺其Ta方法

1、用眼睛看,指导操作

2、用手摸,摸手腕部与颈部白勺动脉

(四)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白勺因素

1、讲述:在1天内Me们心跳白勺快慢有时会不1样,那么心跳快慢究 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出示探究提示:想1想,你在什么情况下心跳会加快?通过你白勺 经验你认为心跳白勺快慢与什么有关?交流自己白勺精力和看法,教师记 录在黑板上。持统1观点白勺学生分为1组讨论怎样用实验来证明,怎 样合理有效白勺利用时间等。

3、学生使验证自己白勺假设

4、交流本组白勺假设和实验方法、结果和最后结论

5、组织总结归纳出心跳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调查新技术在医疗中白勺作用 各组交流所调查白勺新技术在医疗中白勺应用

8、生理与适应

1、教学措施

1、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人白勺神经系统白勺功能,培养学生观 察、比较、归纳概括白勺能力

2、采用交流、体验等形式观察、发现神经系统白勺功能。

3、培养学生揭开人体奥秘白勺兴趣。

二、课前准备:布置学生会家在党号窗帘白勺情况下关灯看能否看清周

围白勺物体;把脸或手浸在凉水里注意刚入水和过1会白勺感觉。学生每 人准备1只笔和1样尺

三、教学过程(1)区分人体白勺功能

1、让学生交流人有那些功能

2、讲述:人们把这些功能分为两大类:1shi生理功能,二shi心理功 能。

3、让学生为这些功能归类,并说明三者关系

4、提示这节课白勺内容:生理功能Me们已经学过很多了,这节课Me们 就来认识人白勺心理功能。

(二)刺激反应游戏

1、讲述:在日常生活中,Me们会接受各种各样白勺刺激,并且会对这 些刺激做出必要白勺反应,让Me们来做几样刺激反应游戏

2、讲解演示游戏白勺做法: a、逃避打手游戏 b、快速抓棒游戏

3、学生每样人作五次记录下各自白勺成功次数

4、组织讨论: 在这样游戏中Me们白勺神经系统心里功能shi怎样工作白勺? 从而指导了Me们采取哪些生理反应?在打手游戏中为什么成功白勺次 数会有不同?为什么有白勺同学能躲过去有白勺同学躲不过去?

5、组织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白勺内容并结合自己白勺分析加拟理解卡 Me们刚刚分析白勺对不对。

6、找出后动中白勺刺激源、感觉器官、产生白勺反应,填写在书中白勺表 格

(三)认识各种适应现象

1、让学生交流课前所作白勺晚上关灯及把脸浸在凉水中白勺感觉,及其 类似白勺经历

2、刚1进教室白勺时候同学们闻到了什么?现在你还能闻到么?为什 么会这样?

3、组织讨论:刚才大家说了许多在同1种条件下Me们白勺感觉会先后 不同?这shi怎么回事?

4、用左手写自己白勺名字,体验左手对写字白勺适应过程。

5、组织讨论: 从拟上各种不同白勺适应现象中,能够发现什么共同点?

6、拟上述体验为例讲解什么shi适应

7、交流所知白勺人身体适应能力白勺例子(冬泳、春捂秋冻、晕船白勺适 应)

(四)体验错觉

1、用半分钟白勺时间完成 40 页白勺判断题

2、用尺子想办法测量1下长短并汇报检验结果

3、讲解什么shi错觉

4、交流生活中你发现有什么错觉(例如:早晨初升白勺太阳大、各种魔术)

(五)谈这节课白勺收获

9、健康成长

1、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1些有关青春期白勺1些知识,学会交流。

2、采用观察交流白勺方式自学课文。

3、让学生明白什么shi好白勺品质,树立正确白勺人生目标。

二、课前准备 从体验表上抄下自己上学后每年白勺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数值,并在 41 页白勺图表上划出曲线。

三、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复习青春期知识(健康课学过白勺)(二)

1、复习看图方法并看图将结果记录在书中白勺表格内。

2、对照男女生第二性征表看青春期都有什么变化,哪些现象已经出 现了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心里上白勺变化

4、小结青春期有哪些变化

(三)学会健康生活

1、会议所学,说说青春期应注意什么?

2、阅读 45 页白勺第1段文字,让学生用生活中白勺例子来解释“判断白勺 失误” “不健康白勺心态”

3、阅读 45 页白勺后半部分内容,明确什么shi健康白勺心态,并加拟理解。知道如何同异性交往。

4、答问卷:Me所欣赏白勺品质与气质;小组内统计结果;全班统计结 果

5、你希望自己具有什么品质?也请在问卷标出来。

6、总结:本课白勺收获shi什么 第三单元10、10、小池塘 大世界

引入新课,讨论什么shi生态系统。为了进1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白勺相互关系,请学生看教材 P.151[看1 看,想1想],根据教材白勺要求,考虑拟下几样问题并进行讨论。(1)这些生物各有什么特点?(2)这些生物之间shi否有关系?(3)在这样环境中,生物要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4)在小麦成熟时,为了防止鸟吃小麦白勺种子,对这些田地加网,会 出现什么新白勺问题? 小结:从讨论白勺结果可拟看到,1样环境中有各种生物。各种生物之 间有着1定白勺关系。1些生物在自然界中shi相互制约白勺。除此之外,生物要生存下去,环境中还要满足生物所需要白勺各种非生物因素。所 拟,生物与环境shi1样不可分割白勺整体。生态系统白勺概念:Me们将在1定地域中,生物之间、生物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3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D.社会主义公有制

例2

(2011年广西桂林中考试题)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危险驾驶”条款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条文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A.审判权B.监督权c.任免权D.立法权

分析:以上试题紧扣课标,考查教材知识,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国家大事,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将会结合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继续考查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知识点,同学们在复习时应重点把握上述内容。

人民: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由他们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

人民代表大会:它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由人民代表组成,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全民教育 篇4

一、终身教育———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一词英语为“Lifelong integrated education”。意思为“终身的综合完整的教育”。顾名思义, “综合统一”是终身教育的特征和主要意义所在。“综合完整”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 从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及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层面分析, 人的教育从个体扩展到社会, 即个体教育和社会教育; (2) 从人一生接受的整个教育情况分析, 应该包含人在不同阶段接受的全部各种类型的教育, 而不仅仅是学校教育。

终身教育即人一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是影响巨大的世界教育思潮, 使人们对教育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由本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他认为, 人的前半生时间用来学习、积累知识, 后半生则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 机械的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 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 各项内容, 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 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教育应该贯穿“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的全部过程”, 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 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 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以终身、教育两个概念为基础, 关注人们的生活、学习。在我国,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首次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正式提出。在1995年的《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推进教育改革,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 将终身教育理解成“与生命又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它不仅重视终身教育在职业训练方面的功能, 而且更加重视他在人格塑造、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以及批判精神方面的作用。

二、成人教育———从“学历”走向“能力”

从1949年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召开, 到1997年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发布《汉堡成人学习宣言》, 国际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在发展和创新成人教育的理念。成人教育是社会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经常被称之为业余教育、工农教育、社会教育、回归教育等。从办学形式看, 成人教育主要包括———扫盲教育、成人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教育、远距离教育。

成人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具有教育的特性, 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我国, 成人教育通常被当作是普通教育的补充, 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许多成人高校办学目标不明确, 只注重在学历上与普通高校看齐, 让成人学习者最终拥有“专科”、“本科”学历, 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式单一。长此以往, 成人学习者有可能在知识素养上不及普通高教的学生, 能力上又不符合成人高教培养目标, 最终, 在社会中难以定位, 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

《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成人教育, 使公民接受多种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些都已成为发展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基础, 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我国成人教育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在知识经济、倡导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 成人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得到确认, 不能被淡化, 也不能被替代。成人教育也在不断尝试, 用一种新的眼光、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理解和重塑自身, 时时刻刻进行改革, 尝试在概念与内涵上做出新的、突破性的认识, 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从重视“学历”走向了重视“能力”。关注成人个体的差异和具体的学习需要, 注重成人学习者各个方面能力培养, 指导人们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努力。通过任何形式的学习, 成人学习者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而且也能结合生活和工作实际, 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获得一技之长, 增强社会竞争力。

三、全民教育———实现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

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中全民教育被权列为基本的人权, 20世纪90年代, 全民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题, 在1990年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 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 对全民教育进行了新的审视, 使“英才化”的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现代化”的教育, 对各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全民教育已成为一项全球事业, 引起了世界各国共同的关注, 并形成了统一的行动纲领———达喀尔行动纲领。

全民教育重视教育平等, 教育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 利用各种手段提供教育机会, 缩小教育上的性别差异;强调教育民主, 人人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 如注重基础教育和扫盲、普及初等教育、普及入学机会等, 使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获得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 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进入21世纪, 全民教育注重实际, 利用区域间的合作, 合理和科学的开发各种教育资源,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四、成人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广泛传播, 开阔了成人教育的视野, 扩宽了成人教育与社会的接触, 促进了成人教育的深入发展, 尤其是对成人教育的功能、性质和目的有了新认识。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把接受正规学校的教育, 特别是最终完成正规的学校教育, 作为立足社会, 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手段和方法。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尽管正规的学校教育现在还是教育体系中的主体, 但它绝不是教育的全部。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个体, 使需要不断的更新、补充新的知识, 接受新的思想, 这样就急需接受不同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成人教育观念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也发生了及时地转变。成人教育逐步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成为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成为终身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实践领域。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从教育制度上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因此, 应该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中重新认识成人教育, 在终身学习的概念中构筑成人教育的新理念。本着终身教育的宗旨, 成人教育注意倡导学习贯穿个人一生的社会理念, 满足个体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 开发、整合和利用国家、社会的多种教育资源, 服务成人学习者, 提供给成人学习者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环境, 建立一个灵活、多样的成人教育体系。新的趋势和方向令人鼓舞、欣慰, 21世纪的成人教育发展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应当基于新的定位, 实施战略创新。积极进行改革, 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和障碍, 为人们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 协助劳动者提高生存、生活技能, 适应激励的社会竞争, 使成人学习者能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开发自身的潜能和资源, 实现人终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促进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五、我国终身教育的科学归宿———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的思想是美好的, 然而我们世界的现实是严酷的。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勒斯·曼指出: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 不应过多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多少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 而在于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 (2)

尽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赞同终身教育的思想, 但是, 由于诸多原因, 许多国家还不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满足所有人受教育的愿望, 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甚至贫困的发展中国家, 有些甚至连最起码的基础教育的任务也无法落实。在发展中国家, 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是教育机会的欠缺和不均等性。尽管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 仍然没有达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2000年全民教育评估表明, 许多国家已经有了重大进展, 但是, 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还有一亿多儿童仍然没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 而且成人文盲也有增无减, 8亿多成人是文盲。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这与全民教育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现实是十分严峻的, 如果全民教育的目标得不到实现, 不加快步伐, 那终身教育就只是纸上谈兵, 最终沦为空谈,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全民教育是我国21世界终身教育必然而又务实的选择和科学归宿.

六、我国全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成人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

全民教育是公民的权利, 使所有的青年和成人, 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地层的弱势群体, 均有机会接受能真正地、充分地满足其基本学习需求的教育, 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人教育应被视为对全体国民的素质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的广泛教育方式, 其最终目标是建成促进全民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在我国, 全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成人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

(一) 扫盲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

1.功能性扫盲的提出

近年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功能性扫盲”的新概念, 根据这一要求, 扫盲工作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开展基本读写能力教学的基础性扫盲的过程中, 要注重实用, 注重识字教学内容贴近扫盲对象的工作生产和生活, 将学习文化同学习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如可以把科技普及教育的内容编入识字课本或由单位编写通俗的生产技术的补充教材。二是对已经脱盲的成员包括农村全体成员, 进行功能性扫盲, 以帮助他们扫除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岗位上因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种种障碍。其内容可以包括科普法律医学保健消费保险社交礼仪等。

2.扫除“现代文盲”的提出

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一文化水平低, 不识字, 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是文盲”。为区别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文盲, 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称为“现代文盲”。“现代文盲”在现实生活中单就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成人来说, 也大有人在。因此, 扫除”现代文盲”成为21世纪扫盲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 妇女教育的广泛开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有关国际教育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问题。国际社会一直在为提高妇女的地位、推进妇女教育的进程而努力。对妇女进行教育是当前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妇女教育的重点和实施全民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

对妇女进行教育, 是提高妇女地位的主要途径关键, 是实现全民教育的关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为二十一世纪做准备》一书中指出:在使全球社会为21世纪做好准备的总努力之中, 教育的作用、妇女的地位是必须强调的三个关键因素的两个。 (3)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提高人民素质, 通过合理、快捷的人力资源开发渠道, 把我国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会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女孩就会获得和男孩平等的受教育权, 女孩获得高水平教育的机会也越大。这样, 妇女接受教育会对后代子女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对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形成、全民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可以产生巨大作用。

新的理念给我们启迪, 在21世纪的今天, 成人教育应实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 成为整个正规的继续教育或非正规的不断学习的过程。我国成人教育践行全民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理论的重要体现, 主要表现在通过种种活动的开展, 使成人教育走进社区、走向农村、深入企业, 促进全民自觉、平等、和宽容地参与生活、工作和学习, 实现构建全民参与的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从而建设“和谐社会”, 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虽然任重道远, 但是前景无限光明。

参考文献

[1]沈文英.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 1999 (12) :46.

[2]刘萍.论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成人教育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 2000 (3) :13.

[3]董建红.2000年世界全民教育评估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7) :60-61.

[4]黄志成.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思潮发展趋势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3) :27-28.

[5]何爱霞.社会化研究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理论支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11) :94-95.

[6]盖雨鸥.再论终身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1) :24.

[1][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等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16.

[2]徐荣远.全民教育:21世纪的行动纲领[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8) :26.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5

三生教育有关知识

1、“三生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简称?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

2、什么是“三生教育”?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

3、什么是生命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

4、什么是生存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5、什么是生活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

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6、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7、“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 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实现家庭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8、为什么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

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实现家庭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9、为什么说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根本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和谐成长,具有基础性、主动性、发展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

10、为什么说实施“三生教育”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社会的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三生教育”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人的感恩之心,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1、实施“三生教育”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实施“三生教育”要坚持人本性原则、求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规约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12、实施“三生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实施“三生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必须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

13、开设“三生教育”课程的要求是什么? 初中必修地方课程七年级 ≥32 节/年。

珍爱生命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来来往往那一颗颗跳动的心灵,那一张张微笑的脸庞,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散发着智慧气息的森林里,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的小树,伟岸而祥和的参天古树,是一株株充满生机的生命;在那浩瀚无垠的大海里,无忧无虑畅游的小鱼,婀娜多姿的珊瑚,是无数灵动而美丽的生命。

当你看到一位母亲怀胎十月,在经历无数痛苦的煎熬和漫长等待的焦急后,随着“哇”的一声响亮的啼哭,宣告着一个新的小生命诞生时,你是否会感叹于生命的来之不易? 当你看到一位身患重病的病人,看到他在生死边缘上痛苦地挣扎,无数次昏迷,无数次命悬一线„„他对生命的渴望,又是否让你叹惋生命的脆弱?

当你看到一株嫩绿的草芽在早春的寒冷中萌发,经历无数次雷电风暴的严峻考验后仍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屹立,书写着它生长的执着时,你是否会为生命的顽强而惊诧?

当你看到一只慈祥的鸡妈妈带领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小鸡在小院里玩耍的其乐融融时,看到一队美丽的天鹅情侣在夕阳下的湖里静静漫游的唯美宁静的画面时,你是否会感动于生命的美丽?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美好的生命。我们能够看到今天冉冉升起的太阳,我们还能在明媚的天空下自由地舞动,让生的快乐和我们一起跳舞;我们还能够把生的希望惬意地撒在每一个角落,让每个角落都是阳光灿烂„„生命因为脆弱和来之不易才显得弥足珍贵,因为生命,这世界上才会充满爱与关怀;因为生命,世界上才会充满希望和未来,珍惜所拥有的生命吧!

学会生存

和谐美好的生存环境是幸福生活的必备条件,健康的身体是生命发展的基础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

学会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气的孕育滋养。但只有水和空气保持这唇上热气的呼出,这不是真正的生存,是“植物式”的生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没有追求的鼓舞,是空虚而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坷,但我们不能谈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

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鱼儿不能超越,怎能进化为较为进步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能超越,也不能变成鸟类。佛家俗语“超度”也是要人类学会生存,发掘人类的超能力。上天永远不会偏爱那些双手合十、虔诚祈祷的人。而把机遇留给勇于超越的人。做好自己,做回自己。因为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可怜的奴隶。

太阳的生存,为人类提供火与热,照亮人的心田。指南针的生存,为人类指点方向,引航导航。花儿的生存,为化作春泥给果实的成长输送营养。它们的生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把千丝万缕的爱献给人间。于是,我懂得了,生存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奉献。人生在世,生存的是否长久,获得的是多是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人类为社会奉献过,真切动人地生存过。

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文明,这是乐活生活方式的行动准则:1、2、3、4、5、6、7、8、9、坚持自然温和的轻慢运动。不吸烟,也尽量不吸二手烟。电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以节约能源。

尽量选择有机食品和健康食品,避免高盐、高油、高糖。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亲近自然,选择“有机”旅行。

注重自我,终身学习,关怀他人,分享快乐。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如社区义工、支教等。支持社会慈善事业,进行旧物捐赠或捐款。

10、节约用水,将马桶和水龙头的流量关小,一水多用。

11、向家人、朋友推荐对环境有利的产品。

12、减少一次性筷子和纸张的使用,珍惜森林资源。

破教育发展瓶颈 办人民满意教育 篇6

〔中图分类号〕 G4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04—02

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最根本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国家强弱,最根本的在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高低的关键,在于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教育兴,则人才旺;教育强,则国力盛。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一直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倾注心力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市、县、区)”战略,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教育布局结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和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这一切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入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势头强劲,局面大好,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诸如区域内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农村学生大量拥入城区,造成城区教育资源短缺,而农村一些学校则面临生源不足的尴尬;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部分家长和学校还唯学生分数是从;“黑网吧”、“问题少年”等都令家长、学校和社会头痛不已……这一系列问题不能不引起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深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破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瓶颈,探寻教育发展新的突破口,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新时期教育部门必须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根据国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立足我们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发展实际,今后我区教育发展应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1.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在推动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方面有新突破

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教育公平的重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和完善“控辍保学”制度措施,加大贫困家庭子女上学救助力度,切实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二是加强公共教育资源的宏观配置,尤其要加大师资、设备、经费等方面的调配力度,重点向农村、边远乡镇和薄弱学校倾斜,努力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三是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幼儿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有新突破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有新的举措。一是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培育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德育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二是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所有课程,不能随意减少课程或课时;要结合各阶段学生年龄、兴趣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素质教育活动。三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改革教育方法、内容、手段和评价体系,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素质教育的立交桥,把素质教育观念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3.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新突破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和灵魂,没有质量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一是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日常教学过程的管理、监测、考核和评价,注重细节管理,确保教学各项要求、目标的全面落实。二是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倡导人文管理、科学管理和艺术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宽松、和谐的环境。三是强化教育督导,探索和改进教育督导方法,将常规性、一般性督导和专题性督导结合起来,尝试进行学校工作多角度、全方位、分层次督查、评价和引导的督导方法,提高学校督导水平。

4.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在促进普教、职教协调发展方面有新突破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是“十一五”时期国家教育发展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区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合理调整普高和职高的比例结构,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努力扩大职业教育规模;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充实和培养专业师资力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确保普高和职高协调健康发展。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形成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和办学模式,主动服务社会经济。三是不断创新办学体制,积极与东部省份、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方面有新突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我区制定的师德建设有关规定,将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评优树模、职称评聘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师德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师德建设的整体水平。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继续教育。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提高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倡导和要求广大校长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校长队伍,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任期制、交流制,重视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建设新老交替、结构合理、作风民主、管理务实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7

“教育定位”再思考

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是学术界争议的老问题。

按三分法, 知识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前两者称科学, 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可重复, 是规律的代名词, 掌握科学即掌握规律;后者称学科, “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知识”, 它是研究人性、教养等人本身的文化现象, 如哲学、宗教、神学、文学、心理、教育等, 是反应人的理念、信仰、精神、人格、期望、灵性、体验、境界等, 不具有规律的属性。

教育拒绝重复, 是创造。教育不是遵循规律育人, 而是育人去发现真理。至今为止, 被实践、实验证明, 学术界认可的根本性、全局性的教育规律还没有, 或者说还没有被发现。教育属于人文, 有不确定性, 是一种理想。教育的本质是创造, 属高层次的智慧, 最好不提或少提“教育规律”。

教育的对象是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故此,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育的灵魂, 是人本教育的根本思想。

由此演绎推理, 教育没有统一, 也不必要制定统一的目标。创造永远是奇数, 是打破统一。同理, 进行历史反思, 我国教育一直强调统一, 教育改革 (含课改) 都是统一的变式、延续。教育真正的返璞归真, 是回到人自身, 实现人的解放。

原初的学校及其演进

人类初始没有学校。生产发展, 物质有了剩余, 少部分人从生产中解放出来, 成了悠闲者, 他们聚一起闲扯, 谈论趣文逸事……像今天的知识沙龙、茶馆聊天, 这就是原初学校的雏形。在希腊语里, 学校一词就是“闲暇”, 在希腊人看来, 学习属于动物摆脱生存繁衍之后的事情。据考证, 约公元前387年古希腊的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 称学园, 是松散、随意、自由交谈的地方。

早期的大学是个行会。大学来自西方, 出现在中世纪, 是少数人联合起来寻求彼此间的保护、援助组合的一种群体, 就是当时普遍存在的行会, 按现代术语称社团。由于教权 (宗教) 与王权 (政府) 相争, 他们钻了个空子, 在教权与王权相争的缝隙中找到了空间, 发展壮大起来。像所有的行会一样, 既不屈从于教权, 也不屈从于王权, 是天然的独立于宗教、政府之外, 孕育自由思想、按理性运行的一种中介 (立) 机构。

大学是“社会良心”。后来教权、政权合二而一 (政教合一) , 主宰社会, 干预 (影响) 民主、自由, 学校就演化为对抗、批判“政教”的力量, 西方大学就是在批判、对抗中产生的。历史证实, 学校和政权对抗可以避免被同化, 大学有大学的文化,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两者保持距离可以双赢。学校独立、高雅、圣洁, 成了追求真理、引领文化, 公平、正义的“社会良心”, 知识分子以公证、讲理为己任, 沦为“公知”、说“反话”的人。

大学是研究学术场所。大学一开始就重视学术、研究学术。学术分两类:无用学术和有用学术。从希腊开始传统的认为, 学术的本质是无用的, 用庄子的话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称无用学术;随着生产发展, 渐渐重视有用学术。“无用”、“有用”, 忠诚于知识是原初大学给后人留下的珍贵学术思想。

大学和教权、政权是分分合合, 到了阶级社会, 教育被定为“上层建筑”, 异化为政治的附庸、阶级斗争的工具。教育工具化——人工具化, 必然导至教育“无理”、“无家”, 进而失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

学校是出思想出智慧的地方。学校起源于悠闲。悠闲是学校的文化之母, “悠闲和单纯的消失”, 乃是“文化整个被连根拔起的征兆”。“金字塔的创造者不会是奴隶, 应该是一批悠闲的人”。教师是创造性的职业, 他们的自主权、悠闲太少了, 笔者赞成给教师设立学术假期, 每三、五年放一个学术假期, 由教师自己确定读书、进修、探险、旅游、做访问学者、亲近大自然……增长智慧, 体现教师的意义。

学校是意识形态的独立机构。原初学校是一部分悠闲的自由人聚在一起议论是非的地方, 大多数内容给社会主流意识、“政教”核心利益没有必然相关, “只管是非不管利害”。学校自治和政府保持一定距离是世界大学共同的特征。

学校的智力资源和批判精神。其一, 学校是智囊, 为政府决策、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供政府选择;学校还有干预政府的功能, 即“学术干预行政行为”!这种干预的实质是理性的、积极的支持。世上没有完美, 干预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如果学校失去这种功能, 当下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承担这个任务。昔日的“大学合并”运动, 眼下教育的“均衡发展”措举等, 是缺少干预的信号。其二, 教师初始就是有叛逆个性、批判责任的人。当然, 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知识分子不同, 自古读书扮演“教化”、“忠君”的角色, 缺乏自觉的社会批判意识。

应保留学校的“行会文化”。大学自古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可以原谅教师的不修边幅, 不能原谅他的肤浅无知。有建树的大家, 都有特殊的思维方式、不为人拘的执拗, 历史证实, 人类认识的飞跃很大一部分是这些“古怪”、“乖张”人的智慧。

“行会文化”就是给学校充分的民主、自由, 在学术的框架内, 允许无边界的谈论、研究、实验“无用的”、“离谱的”、“不搭界的”、“无人管的”、“高风险的”……问题, 开设“不相干”的课程, 教授可以讲授自己研究的成果, 自己有兴趣的、认为是最精彩的东西, 甚或艰涩难懂的内容。大学不是职业教育, 是出精英的地方, 不能太功利、太现实, 要有梦想、有点乌托邦精神。没有独立自由、异想天开的教授, 没有他们的奇谈怪论、轶闻趣事, 何谈大学精神, 何有科技、文化的繁荣。智慧、创造、大师是解放使然, 不是“规划”、“工程”制造的。

教学自然适应性法则

自然是天赐的最美的“诗性”。人无力改变自然的秩序, 只能安适于自然法则之中。

夸美纽斯 (1592~1670) 在世界第一本教育学《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自然适应性法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源于自然, 归于自然, 教育必须“顺乎自然”, 教师“是自然的仆人”。换句话说, 教育是敬畏自然, 忠于自然, 不是“改造”、“驯服”!

近500年过去了, 实践证明, 自然适应性法则是教育的根本法则, 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适应的实质是发展, 在适应与发展的矛盾统一中创造自身。素质教育、人本教育和法则一脉相承, 是法则的延续、升华。

建国后, 受反映论影响, 教育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 受国体制约, 淡化了教育最本质的内涵——人。人本, 是以人 (性) 为本, 人本教育人是核心, 是保护天性、顺乎自然, 教育目的是人自身的提升、完善、美化;反思“应试”, 知识是核心, “教育”是为生活、生存进行的训练, 培养“接班人”、“劳动者”, 严格的讲, 不是教育, 是天性虐待。自然适应的内涵:

1. 顺应天性 (本性) 。

顺应天性是教育由国家立场回到人的立场, 由功利回到人自身。

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其一, 天生潜能。潜能是土壤, 提供了教育的可能性。“临终忏悔”:一个牧师听了1万个人的临终忏悔。84岁时听了一个布店老板忏悔:我年轻时和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 他的成绩不如我, 最后他成了世界最优秀的天才音乐指挥家, 我成了卖布郎。牧师的墓志铭:“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世界上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它启示我们,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选择得当, 用心去做, 人皆可成才;“巨大潜能”是共识, 潜能到底有多大, 还没有实验佐证!其二, 天生差异。遗传不平等, 马克思叫实质不平等。天性差异决定教育差异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对实质不平等的人进行平等 (均衡) 的教育是制造新的不平等 (不公平) ;遗传独特性, 每个人的遗传都有自己的强 (长) 项, 教育应扬其所长, 对没有天赋的项目强教是“骡子弹琴”、“草狗打猎”;其三, 天生爱心。爱是天性、是教育的起点, 因为爱他所以教育他;善心, 人人有善心, 要教人学会宽容、为善;爱美, 爱美是动物的本能, 如凤凰展翅……人来源于动物, 永远保有爱美之心;恋爱, 恋爱是性成熟的正常、健康心理, 青少年恋爱属纯恋, 是一次有益的生命体验, 就教育而言, 不是批判, 是指导;其四, 天性向上。“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向上、向前、向好是人的天性, 教育要相信人、尊重人,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其五, 天生灵感。创造是人的潜质, 灵感有含智量的高低, 没有没有灵感的人, 要教会学生珍惜灵感、捕捉灵感;其六, 天生真实。真诚、纯洁、坦然是天性, 儿童起步的认知是具体思维、动作思维, 思维和实物融为一体, 他们的看、想、说、做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所以, 儿童最真实, 说实话、讲真言。反观, “说谎”是发展、是智慧, 是思维和实物分离、思维抽象的表征。这是认知层面;从道德层面讲, 教育是激活真实的天性。俨然, 教育不是讲理 (认知系统——是非判断) , 是唤醒 (心理系统——情动领悟) !其七, 天生好动。好动、好玩是天性, 是健康的表现。身心发育需要活动, 通过活动促其发展。当前教育的通病是儿童活动量不足、内容单调, 创造性活动更少;其八, 天生好问。好奇、幻想是天性, 孩子是做梦年龄, 对未来的憧憬、对知识狂热的兴趣等萌发的质疑思维胜于黄金, 是一切科学发明和人文思辩的源泉;其九, 天生内向 (或外向) 。人的内向、外向是天生的, 应扬其所长。市场经济有利于外向人的发展, 内向的人谨慎、稳重、善于倾听, 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量, 是领导角色的天然素养;其十, 天生自私。生物学确认基因是自私的, 叫“自私基因”。动物为繁衍自身期盼最大限度地和异性交配, 所以, 自私、嫉妒是动物的天性, “先为己后为人是科学的人生观”。可见, 教育不是批判自私, 而是引导做自己利益的保护者, 以自私为动力提升自我, 理性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自然生长、发展不可改变的顺序、周期。一个天真的小朋友, 看到蚕蛹缓慢艰难的破茧过程, 好心剪口破茧帮其出壳, 快速出壳的蚕蛾十分砢碜, 成了沉疴。

如果将循序渐进和“速度”、“效率”联系进行思考, 循序渐进是“最快速度”、“最佳效率”。教育是播种, 教师是农夫, 植物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能躐等飞跃是公理。所以, 教育教学一般不易提“高效”、“革命”、“跨越式”等激进的口号。过犹不及, 前苏联的“高难”、“高速”, 中国大跃进时的“教育革命”, 文革时的“开门办学”等, 足够使人清醒。

3. 普遍永恒。

普遍永恒是自然属性, 教育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个“普遍永恒的范畴”。所谓普遍, 凡有人的地方都有教育;所谓永恒, 教育和人共存亡。普遍永恒:其一, 教育是稳定 (或滞后) 的常态事业。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的过程, 是实实在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常态事业, 所以, 教育不适宜轰轰烈烈, 经常开展运动式的检查、考核、评比和过度竞争性的活动, 现实证明, 这些打破正常秩序、影响正事、破坏自然的活动, 已构成教育的灾难!其二, 教育是人类共有的、共同的财富。国与国之间的教育有先进落后之分, 没有不可超越、不可学习等实质性差别, 所以, 教育应弱化国家界线、政治意识, 不易提“为政治服务”、“中国特色”等口号, 应提为“人类”服务、资源共享, 思考如何做出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行为”! (未完待续)

从希腊开始传统的认为, 学术的本质是无用的, 用庄子的话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称无用学术;随着生产发展, 渐渐重视有用学术。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8

目前,有些学生在生命、生存和生活方面的认知偏差,漠视生命价值、生存能力低下、生活方式亚健康的现实,凸显出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体育教育手段使学生认知生存的内涵及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在成长过程中将个人幸福、家庭幸福、团体幸福、民族幸福、国家幸福、人类幸福自然融为一体,实现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体育运动与三生教育的延伸和衍生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针对当前学生体质的持续下滑尤其是学生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下降提出了若干实施意见:“实施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春冬季长跑,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些举措无疑旨在提高学生健康成长做出的努力。但在活动实施评价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学生的量化指标,对学生基本的生活能力,生存等能力的教育却未能进行有效评价,疏忽了情感上的教育和启发思维的教育。

体育教育是实现三生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去面对、克服、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如2012年北京特大洪水,洪水把车甚至矮小的房子都淹没了,唯有部分高高的大树还挺拔着,有些人就眼睁睁地看着大树挺拔,而自己被洪水冲走吞噬。如果遇到这样困境的人,具备攀爬或者游泳的基本生存能力,就可以延长被救助的时间或实施自救。许多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疾病或人的死亡与心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心理情绪低落者会致使很多疾病生成和加速死亡,而体育锻炼能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促使人体健康成长。

生命和谐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不仅给人身心健康,且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美[4]。运动中,不仅展现了身体美、技术美、战术美、精神美、人文美、和谐美等生命因子,也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体育教育中,教师教授学生怎么去追求和谐,怎么去学习和谐,可以在体育运动中体现。尤其是体育竞技,激烈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是和谐的竞争,是追求生命和谐的象征。中美著名的“乒乓球外交”,奥运会的口号,均赋予了追求和谐而奋斗努力的精神。众所周知,生命的宝贵,生命的脆弱,身体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肩负着身体教育的体育教育,对生命的教育密切相关。

生命和谐度,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幸福的重要基础,同时又与社会和谐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乃在于全体人的幸福,当然包括一切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和应有价值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和谐是整个和谐理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谐,也是创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个体生命的和谐度缺失,在道德自我约束下,易于引发个人对于社会,对于环境的非理性的冲击,常常会引发忧郁的、病态乃至于仇视的眼光看待社会和周围的环境,对社会和环境作出不理性的行为,导致做出与社会和谐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举动。因此,增进生命和谐度,无论是对于社会的和谐,还是个体生命的健康与价值,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生命负责的教育。罗崇敏先生说:“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走向幸福”,客观地说,“三生教育”并不是教育理论创新,而是对教育本真的一种回归,所以三生教育就是一种教育本真的回归。对教育回归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部艺教委专家周荫昌教授这样说道。

2 学校体育的目标与三生教育关系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校体育的目标[5]是增进学生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部分有特长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1 三生教育是体育教育的深层次的体现

增进健康与生存,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健康被人们视为生存能力强,生活质量高,生命长寿的状态。持续有效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学生健康,而且能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和适应性,提高机体神经、体液和生物节律性,从而促进循环机能、呼吸机能、物质与能量代谢、肾脏机能、内分泌机能、感觉与神经机能的发育和完善[6]。

2.2 掌握运动技能是生存、生活和生命的延续

人每天无论是通过徒手、器械或工具都离不开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活性的运用,从吃、穿、行、乐的生活都离不开运动。基本的生存能力来自于技能的掌握,有了生存能力,才有生活和生命的论述。在体育技能的掌握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动作的纠正,从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的过程转变,这种技能的学习,不仅仅是某个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是为了将来生活和工作的生存能力储备而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储备更多的运动技能,激发和提高运动技能,让人生在走、跑、跳、投中突显优秀,提高适应社会和坏境能力,提高生存保障,从而改善生活态度,提高生命质量。

2.3 体育运动是生存、生活和生命的需要

体育锻炼能够促心理健康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7]。人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是人体健康的2/3。通过中长跑体育锻炼,中长跑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艰苦奋斗,不仅是对提高学生吃苦耐劳,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挑战,也是对学生心、智、体、能的磨砺。坚定的毅力等有积极作用,在兴趣爱好项目中,轻松愉快的活动不仅能减轻生理和心理负担,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在对抗项目中和在还是集体项目中,通过团队合作,增加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相互交流沟通,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进师生之间,因此在增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机体的适应和生存能力,对改善人的生活和提高生命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3 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的方法及其途径

三生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青少年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珍爱生命,认识三生教育的本质、理解其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而体育教育是实现三生教育的重要载体与途径之一。在体育教育中融入三生教育必须结合生存,生活生命和教育的特征与目的,结合影响体育教育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等具体情况展开。

3.1 从战略层面重视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中

一是要重视体育教育融入三生教育;二是要重视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改革之中,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价值观和传统教学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辅之以配套政策措施,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从战略上予以高度重视。

3.2 切实将三生教育纳入体育教学计划和考核中

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师生互动优势,以人为本,通过开展关于生命教育的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运动技能之外的精神世界,拓宽渠道,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生动活泼的开展体育教育,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使得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得以贯彻实施。

3.3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对教师队伍进行业务培训,了解、领悟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加强对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政策支持,加大财力支持,保障教学场地、器材等基本物质条件。

摘要:结合“三生教育”教育观与体育的教育价值分析,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三生教育”是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是实现社会与生命和谐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探索“三生教育”教育观下体育教育的方法及其途径。

关键词:三生教育,体育价值,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1- 38.

[2]郑锋,代春玲.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7:1-29.

[3]耿培新.体育与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6:1-51.

[4]李红.体育的美学价值与陶艺教育——兼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76-81.

[5]兰亚强.新世纪学校体育功能和目标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1,5(4):63-64.

[6]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2.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9

一、“教育家”与“教育学家”之联系

真正称之为“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之人, 必定有其共通之处, 即实践上的影响力和理论上的创造性。

实践和理论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当人们自觉地从事教育实践的时候, 他实际上开始了对教育的理性思考”[1]。当教育家在从事教育实践的同时, 钻研教育的理论、探索教育的规律, 把经验和思想上升到理论的形态并著书立说, 那么, 他同时也就兼有了教育学家的角色, 如蔡元培、苏霍姆林斯基等。同样, 对于教育学家来说, 当他不仅仅满足于对教育理论的研究, 以及学说、观点的提出, 还亲身从事教育实践, 那么他同时也就兼有了教育家的角色, 如陶行知、陈鹤琴、杜威等。[2]

教育家与教育理论的联系是紧密的。“教育实践经过教育家们的整理、加工和提炼, 不断地积淀为教育经验、教育制度与典章、教育理论及论著。”[3]“一个真正的教育家, 不仅应有自己的事业实践, 而且更应有自己的思想理论。有如产品的生产, 陶模样品可以给人实物示范, 但真正能让人掌握制作之方则更在于原理的说明”[4], 教育实践可能先于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可能同步于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也可能落后于教育理论。大部分教育家教育实践的基础来自于对前人教育经验的总结, 也就是说, 教育家大多是在已经形成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实践的。同时, 教育家必然是有自己思想的, 其思想来源于从事大量教育实践获得的经验积累, 这种教育实践在教育家个人自身理论框架的建构下, 不断形成新的教育理论。因此, 有些教育家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理论家, 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理论进行着完善。而在某些时候, 教育家的实践也可能走在教育理论之前, 在实践过程中挑战着现有的教育理论, 并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间接推动教育理论向前发展。由此看来, “如果没有教育家, 就不会有教育理论;如果没有教育理论, 就不会有教育家的不断涌现。”[5]

教育学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是紧密的。“教育理论乃是一种‘选择性’理论, 它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社会结构下得由实践理性对教育问题进行裁决的选择性方案。”[6]教育学是“教育”的理论, 它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关怀, 一种人生价值的追求, 一种社会文化理想的追求, “教育学的这种关怀、追求和表达不是在教育学活动和教育活动之外的, 而是在教育学活动和教育活动之内, 体现在它对教育所做的每一点理解上, 体现在所提出的一些具体的原则、方法等规则性、技术性的知识之中。”[7]如果将教育学仅仅定义为体系化的、教科书化的、或所谓科学化的教育学, 那只不过是一种存在于理想中的教育学罢了。纵观国内外教育理论的发展进程, 教育学仍是一门还不完全成熟的学科, 这是由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关系不正常”[8]。教育实践受整个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制约, 因此, “脱离对教育实践的实际影响去奢侈地谈教育学的发展, 不仅思想方法是脱离实际的, 而且也不能准确地总结和概括出教育学的发展规律”。[9]教育理论必定是来源于教育实践, 并最终关怀教育实践的。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教育智慧, 深刻影响着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因此,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的区别与联系不仅仅在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交错, 而是当他们面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时做出了自己的双向选择:以理论的方式服务实践, 以实践的方式丰富理论。

二、“教育家”与“教育学家”之差异

虽然同时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有着卓越成就, 但教育家永远是教育现实的执行者, 他们追求的是教育的实然状态, 用实践的方式丰富理论;教育学家永远是教育现实的抱怨者, 他们追求的是教育的理想模型, 用理论的方式服务实践。当“家”们对教育做出的选择不同, 他们之间的区别也就自然生成。

首先,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形成的时间不同, 前者随着教育活动的产生而形成, 而后者只可能形成于教育活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时。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上并不完全同步, 在某些时候甚至还相去甚远。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活动, 但是, 教育学家的产生却只有短短几百年的时间。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之上, 使教育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纵观教育学史, 无论是在“经验———描述”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科学———实证”阶段, 还是在“规范———综合”阶段以及“科学———人文”阶段, 它的不断建构、解构、再建构、再解构……都与教育学家的努力分不开。因此, 教育学家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教育学科的成熟与完善。

其二,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研究对象不同, 前者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人, 而后者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理论。教育的对象有其构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育对象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知识的差异、认识的差异、需求的差异、能力的差异等。教育既关注内在的人, 也关注外在的人。教育家不但要关注人作为人的生存及意义, 努力从内在方面唤醒人、生成人、提升人;也要关注以什么样的方式唤醒人、生成人、提升人。因此, 教育家确认自我价值选择以及选择教育规律的基点是“人”。而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存在, 揭示教育发展合理性和建构合理性教育的学问”[10]。教育学家的研究对象只可能是“教育存在”, 包括教育现象和教育思想。因此, 教育学家确认自我价值以及选择教育规律的基点是教育、教育现象、教育思想、教育问题等。因此, 教育家关注的侧重点是实践形态的人, 教育学家关注的侧重点是理论形态的教育学。

其三,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研究任务不同, 前者的研究任务为“形成什么样的人”、“如何形成人”, 而后者的研究任务为“形成什么样的教育学”、“如何形成教育学”。教育家的研究任务多指向于教育的活动领域。教育的最高要求或终极目标都是形成人和成就人。[11]因此, 但凡能被冠以“教育家”名号的人, 必定是在对“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设定目的、提出建议、寻找合适的途径与方法, 并取得较大成就、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而教育学家的研究多指向于教育的认识领域。教育学家倾向于关注作为学科体系而存在的“教育学”, 注重对理论体系的建构, “为以独特的范畴、术语、逻辑描述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 揭示教育特征或教育规律, 论述教育价值取向或行为规范”[12]。教育学家提出问题, 有可能来自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 但更多的是对教育事实、教育现象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反思, 且教育学家也不直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而是注重对教育的思维和逻辑把握, 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活动, 为变革教育实践提供理性认识与经验方法, 通过影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而改变教育实践活动。

其四,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研究方法不同, 前者的研究主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验与实践来完成, 而后者主要通过思想和观点去分析教育存在。作为教育家, 其研究的领域涉及人类社会教育事件、教育事实、教育现象的方方面面, 不仅涉及教育理论研究, 同时也包括教育的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由此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育家。教育家任何时候都不能独立于教育实践活动之外, “把从未当过教师的教育理论家当作教育家是不合适的”[13]。教育家必定是教育活动的行动者, 参与教育过程的设计、执行、评价等诸多方面。而教育学家与教育实践活动之间可能保持一定的张力, 既可以完全参与其中, 也可以作为观察者游离于实践活动之外。教育学家的研究是应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 经验的归纳、类型的比较、理论的演绎等逻辑思维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学家通过反思教育存在、建构教育理论体系, 并最终以书面的方式来展示思维结果。

其五, “教育家”和“教育学家”衡量标准不同, 衡量前者的首要标志是他们在教育实践工作中的业绩, 或育才有方、或治学有方, 而衡量后者的首要标志是他们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学术性, 或提出新的教育观点、或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家的“产品”通常是受过教育的人, 其在教育领域的侧重点在“为”。因此, 任何学科领域专家, 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卓有成就, 并能创造性地教书育人, 也是可以获得“教育家”称号的, 比如钱学森, 我们不仅认为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教育学家的“产品”通常是教育学论文、著作, 其在教育领域的侧重点在“著”。在孙孔懿的《论教育家》一书中, 将教育学家定义为:“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学著述方面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14]。因此, 有学者总结教育学家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标志:以教育学教学和研究为基本职业;对教育有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并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对教育学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贡献,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 但凡教育学家, 其研究领域必定离不开教育学领域。

总之, 我们既要认识到“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共同具有的实践上的影响力和理论上的创造性, 同时也不能漠视常见刊物上对“教育家”和“教育学家”概念的混用。虽然对何谓“教育家”、何谓“教育学家”这样的追问, 目前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 就如同学界不停地对“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史”与“教育学史”、“教育问题”与“教育学问题”……等概念的解释、辨析、澄清一样, 但是, 我们对答案的追寻却永远存在于追寻过程之中。

三、“教育家”与“教育学家”之定位

论“教育家”与“教育学家”的异同, 重点不在于厘清教育领域中貌似相近的两个概念, 也不在于澄清对教育实践工作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成见, 而在于在教育的话语场域中为两者找到明晰的定位。

当前, 人们热议“教育家”, 呼吁社会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空间, 让更多的“教育家”成长, 呼吁更多奋斗在教育领域的人们朝着“教育家”的理想迈进。但同时也有学者提出, 我们的时代不缺少教育家, 而是我们对教育家的定位太高了。真是如此吗?陶行知先生将教育家的定位总结为两点: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在《陶行知全集》中:“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即是创造精神, 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即是开辟精神”。即便以如此简明标准衡量之, 中国教育领域的从业人员能够站出来标榜自己为“教育家”的也可谓勇气可嘉。有学者总结了当代中国没有教育家的主要原因:泛政治化的教育是造成建国以来教育家匮乏的首要原因;急功近利的学术研究是当下中国缺乏教育家的主要原因;以金钱为办学目的的学校教育污染了教育家的成长土壤;高考紧箍咒限制了教育者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15]勇于面对教育家在现时代的缺位, 正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对自身的反思。

当然, 也不乏有学者提出中国更不可能产生自己的教育学家, 因为中国根本没有自己的教育学。“在学科化的意义上说, 中国古代并无教育学。虽然在论及教育史的时候, 总要把教育思想史的触须伸向先秦或更早的时候, 但这并不是在探索教育学的上限。”[16]中国教育学的出现一开始就是以学科的形式被“移植”而来的, 是一种“进口的教育学”。虽然, 有大量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不懈地做着将教育学“本土化”的工作, 但“似乎更擅长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 拿不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本土化理论”[17], 这就导致了中国教育的历史与国外的教育学之间的另类“嫁接”, 也是中国的教育学无法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而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尖锐的问题, 即“现代教育理论家是职业化的, 已不像古代的教育理论家那样同时就是教育实践工作者, 发达的信息技术越发使他们可以远离教育实践坐而论道”[18]。很多教育理论工作者“整日摆弄一些新概念、新主义, 装出一副处在理论前沿的样子”[19], 对活生生的教育实践要么漠视、要么无能, 这也是导致教育学家为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世界范围内, 不仅存在着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自身的追问与反思, 同时也存在着两者之间的相互指责:前者指责后者不按教育理论办事, 后者指责教育理论的空洞、抽象、脱离实际。[20]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紧张关系, 正是我们为“教育家”以及“教育学家”寻找合理定位的真正原因。如果“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一味地纠缠于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紧张, 既有害于理论的发展也不利于实践目的的实现。然而, 两者之间保持一种适度张力似乎也是“必须的”、“有益的”。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教育学教授莫里斯指出, “如果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需求之间缺乏一种创造性紧张, 教育学研究就会陷入与教育实践毫无关联的经院式研究, 或者坠入到非反省性实践的合理的防御之中。”[21]因此, 我们大可不必费时费力地去消解“教育家”与“教育学家”在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紧张关系, 而更应该正确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 在以理论的方式服务实践和以实践的方式丰富理论的双向选择中, 促使双方“在认清自己使命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展开认真的、切实的、真诚的、实事求是的对话”[22]。

摘要:“教育家”与“教育学家”的区别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实践”与“理论”的差异。虽然“教育家”与“教育学家”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在教育的领域里, 实践和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理论无实践和有实践无理论, 这两种人都不能称之为“家”。反之, 一个教育家, 可以同时是教育学家;一个教育学家, 也可以同时是教育家。之所以形成“教育家”和“教育学家”, 其存在只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一种双向选择, 即以理论的方式服务实践, 以实践的方式丰富理论。厘清“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之间的异同, 避免二者一味地纠缠于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紧张, 建议两者之间保持一种适度张力, 并在认清自己使命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展开真诚的、切实的、实事求是的对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10

首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 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 而且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 可以说, 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学构建“情感教学模式”, 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 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 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其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为途径才能实现的情感体验的美学观。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情感体验。所谓音乐审美意识, 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所谓音乐情感体验 (即审美体验范畴) 是指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在对音乐形式与情感内含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音乐的美只有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才能升华出美的品味。由此产生特殊的审美喜悦 (即美感) , 才能获得真正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既是听觉艺术, 又是表现感情的艺术。这是从美学的角度, 抓住了音乐表现内容主要的、最核心的东西。

再次, 音乐的主要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主观感受的思想情感表达。这种情感既不是纯生理的喜怒哀乐, 也不是纯个人的自我表现, 而是具有社会性的、有思想倾向性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由于音乐教育手段中的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的关系, 比其它艺术教育中的这种关系更加直接和密切。因此,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更容易在情感上为人所接受。举凡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教学, 无不是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流露和交流, 而那些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育教学, 有悖于音乐的审美特点, 很难获得成功。

最后, 音乐教育本是一项审美教育, 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情趣, 而且陶冶情操;在音乐教育中, 渗透德育, 开发智力、促进智育, 都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 在音乐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 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情感体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情感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机械训练为主动参与、乐于发现。这样的模式,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11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归纳认识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建文帝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②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阅读课文、史料,观看视频,正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方法。③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式与比较法相结合,感悟内化,激励践行等教学方式落实课标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是八股取士。

教具学具准备: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朱元璋》的主题曲,直接点明主题。

2.落实课标

(1)明朝的建立

播放动画评书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学生看动画评书,总体认知朱元璋。

师:说说评书中朱元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积极发言,了解朱元璋虽出身贫寒却终成大业建立明朝,并掌握明朝建立的史实。

师: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朱元璋是用什么措施来巩固明朝统治的·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一,自主探究。出示学案引导学生标注知识点。

第二,初试身手。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抓重点词总结归纳并展示成果,之后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第三,创设情境。走近明朝一位官员的生活,了解一下明朝那些事儿。

第四,举一反三。教师出示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示意图,学生根据秦朝示意图小组合作制作明太祖加强君权的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明太祖加强君权示意图。学生看图回顾明太祖在地方和中央的各项措施,认识到其一步步把军政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加强了君权。

第五,图说历史。展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元世祖、明太祖”图片。说说他们为巩固统治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皇帝,說说其统治措施。先组内分享,再展示。

(3)明成祖统治的措施

出示“靖难之役”视频,了解朱元璋的继承人如何加强君权的。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总结:①视频中介绍了哪几位皇帝·②建文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果怎样·③明成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3.反思完善

(1)“朱”联璧合。出示本课学习的明朝三位朱姓皇帝及其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学生连线使皇帝与其措施结合,巩固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的统治措施。

(2)知识整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形成结构。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先自主回顾明朝统治者对各个阶层采取的措施,再小组交流,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回顾各项措施,形成结构,加深印象。

(3)重点提示。明初统治者的措施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采取的“非常”手段,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给明朝的统治埋伏了危机。

4.巩固拓展

(1)自主闯关。让学生自主选题,集体动脑,完成练习,巩固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题,检查学习情况。

(2)感悟历史。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怎样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教育为何?教育何为? 篇12

教育从何开始?教育从人的发展需要开始, 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的前提。学校教育生活中, 经常有师生冲突的事件发生, 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师生之间互相读不懂:教师看不懂学生, 学生也不理解教师。这种“不懂”的背后, 有认知因素, 也有归因方式, 还有价值感觉方式的不同, 深层次的还触及到文化层面。比如, 教师批评学生的旷课行为, 学生反驳教师, 让教师把说话的声音放低点, 学生显然是对教师的说话方式感到不满, 而背后反映的是一种尊重的需要;又比如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对抗性非常强, 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对教师的不尊重, 如有的学生对老师从来不叫老师, 这是一种典型的因归属感的缺失而导致安全感、爱等方面的过度缺失而产生的行为反应, 很多教师遇见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办好, 常规方式显然行不通。从年龄段来说, 凡是学生自我概念建立的关键期, 如果对学生挑战不够, 就会出现在常规状态下的不适应, 而这些说到底都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联系在一起。

所以, 要使得教育具有针对性, 找准教育的起点, 使教育有作为, 第一个前提性条件就是读懂学生需要, 这是教育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展开的基础性条件。很多情况下, 教育实效性不高甚至逆反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具体、深入地分析出学生需要。而在教育学视野中对学生需要的解读, 不能脱离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一般知识。

但仅有这些一般知识是不够的, 读懂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来自现场的具体需要解读基础上的。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 第一个职业兴趣就是读人的兴趣, 如果学生出现异常或有了什么与教师预想不一样的状态表现时, 教师的职业心态应该是: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这样的反应背后说明学生有了什么样的需要, 这种需要为什么会出现, 是一种普遍现象, 还是比较特殊或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的呢?而不是简单的“没救了”或“没办法”的抱怨和无奈。某种意义上, 教育是一个读的活, 读学生的活。读懂学生的成长需要, 在满足成长需要的基础上, 提升需要, 甚至创造需要。

但要能够读懂需要并不是件容易事, 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有基础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就基础性需要来说, 有的需要, 比如衣食需要, 在需要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 是底线需要, 是必须满足的需要。所谓基础性需要基础上的发展性需要则是一个不断实现自我、创造自我的需要实现过程。如果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发挥点拨、引导、提升的作用, 容易导致学生满足需要方式的异化, 走上自我发展的误区。人总是需要得到承认的, 被忽视的学生往往会自行找到需要替代, 用不同的方式甚至消极、反价值的方式来满足需要。读不懂学生需要, 教育就成了对不了病症的“下药”, 有的教师不知道如何“下药”, 有的教师“胡乱下药”, 这些都导致教育效益不能最大化。在读需要过程中, 需要划分什么需要是合理的, 什么需要是不合理的;什么需要是积极的, 什么需要是消极的;什么需要是正常的, 什么需要是不正常的;什么需要是关键的, 什么需要是表面上的;什么需要是真实的, 什么需要是虚假的, 等等。读需要的本领是教师第一基本功, 也是关键基本功, 只有知道了需要是什么, 才能找到满足需要、提升需要、创造需要的策略。

古往今来的教育精品或教育杰作中, 教育家都是深入观察自己的工作对象, 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深入解读, 无论是有理论框架的读, 还是凭经验实践反思性的读, 无论是个体的读, 还是集体的读, 总归其教育成功的前提是对学生的正确分析。搞不懂学生是很难有有效的教育对策的, 即使偶尔碰上了, 也是缺少意识化的“瞎猫遇见死老鼠”。解读需要需要教师有读人、研究人的兴趣, 还要有在实践和现场中解读需要的技巧和能力, 因为, 教师工作现场中的人或学生是具体的, 只要是具体的就是丰富的、充满变化的。具体的人在具体时空中的变化会改变需要的形态、方式, 而且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都会不同。如果按照理论的分析框架, 不同学科框架都给我们提出了从生理、心理到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需要结构;同时, 从个体和群体, 还有不同发展年段, 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需要类型和特点。但是, 从教育学角度来说, 任何其他学科意义上的需要研究都不能代替在具体现场中的教育学意义上的具体的解读。在教育学视野中, 主要关注的是具体的成长需要, 是对在不同场景中的需要呈现形态以及在不同活动中的需要呈现状态的解读。只有在真实的实践中的解读才是具体深入的, 任何理论的抽象都不能代替具体的针对性的解读。没有具体的解读, 教育之矢就失去了靶子, 即使射中靶子, 也不是靶心。解读需要、读懂需要是教育开始的前提, 并贯穿教育始终。对于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来说, 教育为何, 教育就是读懂需要;教育何为, 教育就是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 提升和创造需要。

二、寻找可能

需要提供了可能, 但不是需要就是可能, 就是一种教育学意义上的可能。满足、提升、创造需要还需要一个关键环节, 就是能够找到可能, 找到可能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关于教育是否可能和存在的前提假设。如果学生或人没有发展的可能, 那么教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提升和创造也就是理想的而不是现实的。但可能在哪里?却是一个需要智慧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状态, 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真正地形成研究学生的意识和立场, 找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只有读懂了学生的需要, 读懂了学生作为一个人成长的需要, 教师才可能看到学生发展的可能, 而这是教育的前提。人是可能的, 是可塑的, 这只是教育学的假设, 更重要的是需要发现和找到每个人的具体可能, 这是教育工作的关键。光有需要还只是一个条件, 将需要转换为现实可能, 还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通过尝试、敏感、技巧等将抽象需要转换为具体需要, 将自在需要转换为可以发展的可能, 把需要改变为教育资源。比如一位教师与学生吃饭时, 看到学生用筷子打击各种碗, 这种在一般人看来是不文明的行为, 在这位教师眼里却觉得不错, 有节奏感, 教师就鼓励这位同学立志考艺术学院, 结果学生考上了, 这可以看做是将需要变可能的经典。具有教育学眼光的教师, 往往就能将发展需要转换为现实的教育可能。从需要转换为发展可能, 把抽象的哲学意义上的可能转换为具体实践场景中的具体的现实的可能, 是教育工作是否有智慧的一个标志。

提升和创造需要的前提是寻找到可能, 只有在可能性上有了具体突破, 才能实现需要的替代、迁移、整合以及需要满足机制的建立等。没有了可能, 找不到可能的教育同样是盲目的, 或者也是在别的视野下的需要解读, 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学视野下的需要解读。一旦对需要有了真切的教育学视野的解读, 也就找到了在一种教育意向支配下的发展可能, 为此, 教师的第二个基本功就是发现或寻找可能。这种可能是具体可能, 可以在教育意向支配下的可能, 可以转变为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的可能。一旦找到了可能, 就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 找到了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也找到了教育发力的聚焦点。针对着现实具体可能的教育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可能, 这种可能是一种自为的需要, 是一种不断的动态调整着的需要, 使死的自在需要活起来的是现实可能的出现, 而这需要我们去具体地发现甚至尝试, 因为可能是教育生成出来的。

生源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以出口为标准。以升学为标准来评价学校的。这使得学校在选择生源时, 特别注重学生的现实基础, 因为学生的入学成绩直接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以及教师的投入和花费的精力。但就现实的学校选择来说, 生源差异毕竟是现实存在的, 不可能都让人满意, 这就使教师在判断教育成绩高低以及衡量自己、评价自己的工作中, 特别注重对生源的评价, 如果学生生源比较好, 就可以有好的结果, 如果生源差, 工作难度就大。如此以来, 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出现了不可能定理或“唯生源论”, 这样的归因与教育活动的本质是矛盾的, 也使得教育变成了一种宿命论, 否认了教师工作本身的创造性。

教育从可能开始, 因为人具有可塑性, 如果人不可塑, 那么, 就谈不上什么教育了。教育的起点是从可能开始, 如果我们认定学生发展的不可能, 教育自然会迷失。在很多教师教育失败的案例中, 第一是教师读不懂学生, 看不懂学生, 缺少认识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和方法, 这样, 教师就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信息缺少敏感性, 无法真正读懂学生。第二是教师知道学生的需要, 但发现不了现实的教育可能, 没有办法为自己开展教育工作创造教育机会, 这里的关键是教师知道学生的需要, 却无法有针对性地把这种需要转换为具体的可能。

三、择机转化

读懂了需要, 找到了可能, 只能说具备了形成具体教育意向的工作思路, 但不等于已经进行了真实的教育活动。真实有成效的教育活动, 不但要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还要把握住教育契机, 教师需要学会等待或及时抓住机会。如看到学生敲碗, 教师马上就表扬、鼓励, 不但对这个学生没有好处, 还会给其他同学带来负面影响。所以, 把握好教育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 由于缺少教育机智和策略, 很多教育机会被白白浪费, 生成出来的教育资源也不断地流失。教师如果缺少捕捉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即使出现了时机, 教师也把握不住, 更不要说为了能够解决学生的问题而创造机会了。因此, 选择时机很重要。如果看到了学生发展的可能, 抓住机会, 有效地进行转化和引导, 其效果可想而知, 有时候这种转化是靠教师个人实现的, 有时候是靠营造集体氛围借劲发力的。

在一些教师的教育生涯中, 尽管他们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也看了很多书, 但由于教育学意识的淡漠, 教育实践经验积累的不够, 总是由于火候不到而错失良机, 时机把握不好反而使得教育工作效果不佳。如果不加以适时引导, 那位同学也就一直只能在吃饭之后靠敲碗体现自己的才能, 这不但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流失, 同时也助长了一种不良行为。在很多教育家的成功作品中往往就是火候掌握的好, 在恰当的时机, 使用恰当的方式, 加以恰当的点拨, 结果收到了教育的成功。择机转化是教师的又一个重要工作原则。

四、处理适中

学生的发展有反复, 教育也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在日常事件的处理中, 即使是在把握住机会的时候, 对于事件以及教育机会的处理也有一个度的要求。处理问题或事件, 适中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适中了, 不偏不急, 教育才能细水长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 面对突发事件或学生教师之间的冲突, 教师的“度”的把握能力非常重要。这种度就是适中, 也就是教师在处理事件、冲突过程中如何能够把握好度, 达到适中的地步和要求, 这是教育的艺术。有时候, 教师虽然非常有理, 但如果处理不好, 学生也会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教育工作的人文性不允许教师有一种得理不饶人的态度, 对于社会而言, 可能首先是合法、合理, 然后才是合情, 而学校教育工作恰恰相反, 首先是合情, 然后是合理, 最后才是合法, 只要是在常态的情况下。更何况, 教育在本质上是允许人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 所以, 在处理事件、问题时, 适中、弹性和一定的宽容度是非常重要的, 它体现教育的人文情怀。做人的工作就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工作。打开心灵的大门, 让心灵充满成长的欢乐, 就必须有一定的宽容度, 最人性的工作往往是最宽容的工作。但宽容不是纵容, 如何在处理事件和冲突中达到适中是教师的教育智慧。而读懂了需要, 找到了可能, 选择好了时机, 处理适中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五、赋予意义

教育生活说到底是让师生共同过一段或长或短的精神生活。有意思的生活就在于有意义。而意义是多向、丰富的, 因此, 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意义的生成机制, 是一个立体、复杂、有结构的活动。教育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使得知识和规则在精神层面内化, 这种内化表现为对知识的理解、在规则上的自律及自我负责意识的形成等。而要达到这种内化状态就必须要有意义, 可以被学生反思并接受的意义。教育作为一种价值介入活动, 其本身就要求进行不断地赋予意义的活动, 教育机制本质上是一种构造意义的机制, 赋予意义是提升教育境界的终极关怀。那么, 赋予什么意义呢?赋予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意义。而意义的丰富性, 则正是给教育创造留下了广阔天地, 给教师的智慧留有发挥的空间。意义的增生性、扩展性、渗透性使得教育生活充满了乐趣, 使得师生可以毫无保留地进入生活世界, 甚至带来教育的惊诧, 比如有的中学生就是不理短发, 教师实在没有办法, 说了句:就看在我的面子上你也剃个头吧。学生居然就把“难剃的头给剃了”。面子也是一种意义, 教师的面子比学校的规定要大多了, 所以, 教育还要“讲面子”。意义使得教育始终是一种充满意味的工作。在教师的教育工作中, 可以生成教育意义的时机无时无刻不在我们每天的学校生活中, 关键是看教师是否具有教育学素养, 是否有教育意识。

总之, 教育活动就是一种读懂学生需要的活动, 寻找发展可能的活动, 选择捕捉教育时机的活动, 机智适度地处理各种事情、事件的活动, 而最终是一种不断地赋予生命成长意义的活动。教育为何?教育为此也。教育何为?教育此为也。

上一篇:图书馆发展趋势下一篇:同工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