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精选12篇)
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1
黑土地,即广义黑土区,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最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全球共有四大黑土区,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和俄罗斯大平原、南美的潘帕斯大草原、我国东北地区。东北黑土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全部、辽宁大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壤类型包括黑土、黑钙土、白浆土、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和棕壤等。其土地面积108万km2,耕地面积0.315亿hm2,其中黑龙江省0.159亿hm2、吉林省0.070亿hm2、辽宁省0.042亿hm2、内蒙古0.043亿hm2。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及世界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全省黑土地面积0.159亿hm2,占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0.6%,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和保护性措施缺失,部分黑土地呈现退化趋势,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制定黑土地保护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黑土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黑龙江省土壤有机质比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对下降41%,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耕地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有机物太少,大部分耕地30多年间一直使用化肥。长期试验结果表明,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每下降1%,土壤生产力平均下降12.7%。黑土有机质对维持土壤生产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1.2土壤物理性状变差
大型农机合作社建设和深松整地前,长期使用小马力机械作业,有机物投入少,土壤结构变差,犁底层上移,耕作层变薄,影响农作物根系生长及土壤水、肥、气、热交换。
1.3农田生态功能退化
由于长期不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量少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黑土地原有稳定健康的微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不同程度退化,微生物总量减少,植物病原菌易入侵。
1.4黑土地保护不健全
多重视田间工程建设,轻耕地地力建设,没有建立黑土地保护激励机制,不能较好地调动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
2保护措施
2.1地力培肥
通过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增加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提升耕地基础地力。
2.1.1施用有机肥。结合机械深耕整地,将有机肥施入到耕作层25~30 cm,是提升土壤有机质、创建肥沃耕作层的主体技术。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8 a实施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6%~0.55%,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1倍,土壤有机质提升速率增加了2.4倍。这也说明施入高剂量的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1.2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取之于田,还之于土,实现土壤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主要措施。秸秆还田主要包括秸秆粉碎翻埋、秸秆覆盖、秸秆发酵造肥还田3种方式。连续实施9 a秸秆还田(3个周期)可提高土壤有机质0.6%以上,土壤容重降低9.9%,耕层厚度逐渐增加。
2.1.3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监控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状况,诊断土壤养分丰缺程度;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规律,科学建立和完善主栽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制定农作物施肥配方;推进有机、无机和生物肥结合,大中微量元素结合,满足作物需求,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消耗,实现耕地土壤养分动态平衡;科学运用土壤调理剂,有效解决土壤酸化及盐碱化等问题。
2.2耕作层深耕
机械深耕配合施用有机物料是构建高标准耕作层、储水培肥的重要技术措施。以秋整地为主,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为载体,在深松基础上实施松、翻、耙、压与免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通过深松和深翻,有效加深耕作层,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2.3控制水土流失
通过工程、农艺、农机及生物措施,加强坡耕地综合防护与治理,控制水土和养分流失。坡耕地固土保水,3°以下的耕地,改顺坡种植为机械起垄等高横向种植;3°~6°缓坡耕地,改长坡种植为短坡种植,结合地埂种植生物篱带,垄向区田,增施有机肥配合深松,扩库增容;对6°以上的坡耕地,改自然漫流为筑沟导流,高修U型沟,纵向修排水沟。增施有机肥配合深松,扩库增容。低洼易涝地区,修建条田化排水、截水排涝设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轻积水对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不利影响。
2.4轮作养地
通过玉米、豆类(大豆、豆科牧草)等轮作、套作,解决玉米连作消耗大量养分,根浅密集易使土壤板结,秸秆产出多连年还田难度加大等问题。同时,利用轮作中的大豆深根固氮培肥地力,实现黑土地用养结合、持续利用。
2.5土壤环保
一是推进精准施肥。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合理制定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推广机械变量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二是调整肥料使用结构。增施有机肥,做到无机有机相结合,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优化化肥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大力推广高品质配方肥、生物肥和高效新型肥料等。三是改进施肥方式。大力推广机械侧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施肥技术。
3政策建议
3.1建立有效运行机制
建立行政领导与行业专家负责制,实行动态管理、跟踪督查、年度考评、奖优罚劣,确保项目高效率、高质量运作。各级人民政府对黑土地保护负总责,明确任务和目标,责任到人,并采取定期检查、年终评比等绩效考核措施。
3.2落实扶持政策
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结合种植结构调整、农机深松补贴、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实施支持黑土地保护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政策,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奖补机制,引导多方资金投入黑土地保护。
3.3依法保护黑土地
广泛宣传、贯彻执行耕地质量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黑土地保护利用行为,明确各级政府及土地所有者、承包者和经营者耕地质量保护责任和义务,强化管理手段,硬化管理措施。
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2
土地整理是一项旨在通过对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结构及利用布局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利国利民的活动.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对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个目标比较重视,也做得比较好;但由于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这一目标重视不够,同时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农地整理生态绩效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导致土地整理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影响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文章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景观生态规划、建立评价体系等对策,以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最后对广东典型区域农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 者:苏少青 林碧珊 曾晓舵 SU Shaoqing LIN Bishan ZENG Xiaoduo 作者单位:苏少青,SU Shaoqing(广东省土地整理中心,广东,广州,510075)
林碧珊,LIN Bishan(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东,广州,510500)
曾晓舵,ZENG Xiaoduo(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0)
古城保护与土地合理利用研究 篇3
关键词:古城保护;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功能分区
1982年,国家为了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温家宝总理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专门就名城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做了详细阐述,要求“认真编制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规划的内容进行合理确定,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范名城、名镇、名村申报与批准。从1982年至今,国务院分四批相继公布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8座。凤凰2001年作为第四批次列居其中,并于2004年编制《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继编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并于2011年开始积极申报名镇、名村,于2013年初步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工作。
1 古城保护现状
凤凰地处湘黔交界苗疆边陲之地,明至清代曾设司、镇、道、营、厅,是湘西军事要镇。凤凰沱江镇坐落在沱江河畔,至今仍保留完好的明末清初城市建设格局。今日古城即元代五寨司城,清康乾年间县城由土城变为砖城、石城,并开设四门,西门设有瓮城,沱江北岸还有藏兵的月城,防范严密。城镇周边通向四方的各官道上,建有过街楼形式的关门。现古城各处关门仍存,古城墙存东门、北门及东北门之间的一段城墙。清中期朝廷为加强边防镇守,古城变成“六千居民八千兵”的屯边要寨,行政军事机关增多,商业、手工业各项事业随之繁荣,县城规模逐步扩大。至道光年间,城区有街道20条,巷弄10条,所有道路以东正街、南正街、文星街、岩脑坡、虹桥街为主干,巷弄为支干呈树叶脉络状辐射。主要街道就地取材用青、红石板铺设路面,形成特有的石板街巷。其中东正街和十字街为最主要的商业街,沿街两侧集中凤凰古城最完整的传统商业建筑与民居群,其中解放前修建的约占大半。
古城一期开发区域北起北古城码头,东南西北四城门之内的区域,以及沙湾、万名塔下游一小部分。大部分古城精品景点多汇聚于此处,也是凤凰古城的人文景观精华所在。古城空间结构比较完整,四座城门,北门和东门是原有保留的,西门和南门是后期为复原古城原始风貌而重建的,而且其军事防备性也尤为凸显,四面的城墙与环绕古城的护城河充分体现其边陲重镇的历史地位。古城旅游二期开发区向花江北岸延伸至盘山路——江北中路和江北东路,其主要的地域包括老营哨、田家祠堂、奇峰山以及兵房弄等沱江北岸地区。向西南发展把旧古城墙外的民宅并入古城旅游开发区域,还有下游迎曦门之外的豹子湾沿岸。此时发展中心已有所改变:由古城几何中心改变成为以沱江为中心轴的沿江发展趋势。从2006年起至今,陆续开始开发古城上游地区,形成目前古城旅游开发三期区域。三期工程是以凤凰大桥为界的沱江上游至风雨桥,这里是各种问题的多发区域。经过旅游开发的二、三期的不断发展,古城的发展轴心由“城”转移到“江”,成为以沱江为轴心的对称式发展,形成以水为主、城为辅、山次之的变化格局。
2 古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1 古城区土地利用现状
古城内大部分是传统民居建筑,居住功能在古城内部始终是占主导位置。沿东正街、十字街、虹桥路与老营哨分布有商业用地,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主要分布在古城西侧的南华路沿线,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则主要分布在沱江两岸与虹桥路两侧。
2.2 古城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2.2.1老城区居民自建房问题突出
由于凤凰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老城内存在大量的居民自建房,密度高、占地大,而社区文化、医疗、体育健身等居住配套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规划指导与建设控制,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目前凤凰处于建一块地,就买一块地的状态,城市功能区域划分不明确,古城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太多。一部分自建房随意占地、房屋之间的间距极小,不仅居住环境比较恶劣,同时由于缺少防火通道和必要的消防设施,居民区内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2.2.2城市周边用地条件不是很理想,县城跳出旧城发展的门槛过高
凤凰县城周边多为丘陵区,相对高差较大,且地质条件较差,土壤基本以裸岩石砾地为主,开发时爆破的成本较高。旧城区基本上被连绵的山丘环绕,虽然现状城区的建设已经把旧城内部用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土地开发完毕,但是各类建设的主体跳出旧城发展的愿望仍然不是很强烈,多沿着山体开始往上建设或者把相对高差较小的山体平整为建设用地。此类开发模式不但影响凤凰古城的景观效果,而且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一过程也是凤凰县城发展受用地条件限制的生动反映。尽管跳出旧城建设新区有诸多好处,但是对凤凰县而言,初始投资过大,其“三通一平”的投资远远超过同类城市,也超过城市政府的财政能力。
2.2.3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古城投资环境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凤凰县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仅能侧重于县城,而在县域范围所能给予的设施建设投入则相对较少,导致区域基础设施薄弱,各种市政基礎设施建设滞后,道路等级偏低,区域内部城镇之间交通联系不便,难以发挥县城的中心带动作用。
凤凰县城的基础设施标准较低,尤其是城区的道路建设,受制于用地条件,城区的路宽标准都较低,容易发生交通堵塞;没有专用停车场,车辆无处停靠;此外凤凰县的电力供应也不是非常充裕,缺少支撑大规模工业发展的能源供应。
2.2.4古城区各功能用地混乱
古城区是主要的核心商业贸易区,大部分旅游景点密布且与商贸区域重叠,古城旅游住宿和餐饮娱乐沿沱江分布,混杂在古城中游区域,居民住宅分布其中,形成居住、观光、商贸、餐饮、娱乐等各类用地混杂局面。整个古城旅游区呈现一种“中间紧,两头松”的功能分区布局,各类用地功能混杂,用地组织松紧不齐,各功能用地无法联系和区分。从而造成古城交通拥堵,人流密集,卫生环境质量下降,旅游景观组织不畅,功能分区不明确,居民情景空间丧失等各类问题。
2.3 古城区土地利用不合理原因分析
2.3.1城市規划难以落实,古城保护规划亟待完善
传统的城市规划主要依附计划的实施,负责落实计划的项目,各单位自成格局,建设布局不合理,建筑形式不协调,很多行政单位和工厂,占用古城古迹,并对古迹进行任意拆除、改造,给古城风貌造成破坏。同时,凤凰古城的格局是原生态型,其建筑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并非严格按照体系建立,而是居民自发建成,也对古城风貌的整体协调性造成破坏。随着凤凰县所处的区域发展形势发生重要变化,发展动力与定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及保护规划在执行过程中一些相关因素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使得现行保护规划已不能完全适应未来城市发展及名城保护的实际需要。
2.3.2用地空间受限、缺乏可持续发展
凤凰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较完整地保留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解放前修建的民宅约占大半。老宅区在旧城区集中成片,占地面积大、容积率低,主要包括沿河岸干栏式吊脚楼结构形式和沿街铺面及各街巷房屋汉族穿斗式和部分抬梁式木结构两种建筑风格,居住质量较差。另外,出于古城需保护的历史特性,古城区商业设施用地的集聚程度不足,道路广场和公共设施用地占总用地的比重低,路网密度低。这种不合理的用地空间结构,造成古城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同比较低,环境质量下降等种种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古城发展的瓶颈。此外,古城的主导职能、土地后备资源等与周围相应区域的资源优势相关性较弱是整个县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限制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区域人均的绿化和道路面积较低。
2.3.3现状功能分区不合理
古城现状功能分区大体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区域,上、中游以原凤凰大桥为界。上游是开发最晚的古城旅游开发的三期区域,由于以前是县城边缘闲置地,开发晚,功能区性质为居民区和旅游住宿区,用地结构单一。下游则是万名塔、沙湾为界的沱江下游区,大部分由山体组成的生态自然绿地,狭长的河谷地区因面积有限而难以开发,大多是古城居民自发修建的住宅区兼旅游住宿区,用地功能单一。中游则是古城的中心区域,其功能分区相对复杂,旅游压力较大,用地类型混乱,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旅游环境容量超载和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的矛盾使整个古城保护系统受破坏。
3 促进古城土地合理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3.1 古城合理定位,推进优势转型
根据《凤凰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凤凰县县城是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是以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和边境贸易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古城区作为凤凰名城保护的主体,具有完整的历史格局与风貌,规划古城区以生活居住、商贸服务、文化博览、休闲旅游为其主要职能,集中体现名城风貌与特色。合理疏散古城内居住人口,通过逐步外迁降低古城人口密度,使古城达到合适的人口容量。同时根据《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合理调整古城建筑容量,在保护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技术标准和手段。古城内的建设旨在一个“疏”字,增加古城内的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尽量改善古城内设施条件,提升古城环境容量,完整古城总体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形象。
3.2 完善相关规划,制定保护措施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思路,科学用地,规划先行。制定古城生态旅游的用地规划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相协调,体现当地的人文、地理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正确引导古城低效区的挖潜利用工作。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地区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是土地合理利用目标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土地合理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在制定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要把握市场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在市场的规范管理、市场机制的缺陷弥补方面的作用,最终完成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规划时,要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要实现新城与老城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3.3 严格控制“三区”,恢复传统风貌
3.3.1核心保护区
主要包括古城和沙湾两大历史文化街区,面积7.4公顷。保护古城与沙湾的整体格局与风貌,保持传统街巷尺度。重点修缮区内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普遍改善传统建筑,保持或恢复其原有风貌。着力整治沿街沿江与历史环境不相协调的一般建筑,按传统建筑样式予以整治或更新。拆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违章的搭建和插建,以降低古城区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严格控制区内建筑高度,传统建筑维持原高,新建建筑控高2层。
3.3.2严格控制区
具体范围是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内除历史文化街区以外的地区,面积48.5公顷。严格保护区内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严格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新建改建的建筑控高2-3层,并在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周边历史环境相协调。增加绿化面积与公共开放空间,优先在用地调整、交通梳理、设施配套等方面为核心保护区提供服务。
3.3.3环境协调区
土地资源生态问题保护对策研究 篇4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大, 但是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难以利用, 这样就导致了后备土地资源的不足, 如果可利用土地资源又遭到严重污染, 那么我国的土地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将严重下降, 所以加强土地资源生态问题保护对策势在必行。
1 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不断的土地开发使得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具体表现为森林砍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以及地理减退等, 而对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治理速度却非常慢, 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 经济飞速发展, 导致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用地过快增长, 同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但是分布在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的比例是不合理的, 这样不仅导致了用地总量的失控, 更导致了结构失衡, 有限的土地不能得到有效地配置, 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3) 在农村, 非农业建设日益增多, 宅基地也有超标现象, 再加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合理, 导致耕地数量的急剧减少。即使有土地整理复垦补充开发耕地, 但是这远远不及占用的数量。
4) 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使得工业、交通发展非常迅速, 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的缺乏, 使得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河流、农田, 除此之外, 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堆积在地面上, 对土壤和水体都间接地产生了污染;农业方面, 主要是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不合理使用, 造成了土壤的污染, 不仅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数量, 食物污染更会侵入人体。
2 土地开发中忽视土地生态价值的原因
2.1 经济因素
环境和资源被人类活动作用之后就会导致土地的利用形式发生变化, 比如我国华北北部、东北以及西北等地, 放牧过度并且滥垦, 使得土地荒漠化严重;而在社会经济结构中, 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导致了建设用地增长, 耕地数量减少。由此可见, 引发土地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 在过去的几年里, 我国对资源的单纯消耗, 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 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 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特别是土地生态的恶化, 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2 法律因素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土地的所有权以及使用权都有密切关系, 所以在土地开发过程中, 一定要将所有权和使用权结合起来考虑, 当然也有分离的, 但是分离后就容易导致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存在矛盾。所以, 要想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并实现其可持续利用, 就必须借助一些政策措施和法律, 只有将各方的利益都规范清楚, 才能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让土地的开发利用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2.3 价值取向因素
生态危机不仅和技术有关, 和社会文化也有关系, 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创造, 关键在于人们拥有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只有人类价值观从功利主义向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自然生态价值。
3 土地资源生态保护的对策
人类的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 而土地的生态价值, 就是环境中无形功能性的服务价值, 例如森林具有生产有机物的价值, 涵养水源的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等, 这些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虽然自然生态系统蕴含的生态价值巨大, 但是在现实中却缺乏这一价值实现的保证, 甚至导致天然的生态价值沦为企业财产, 如果这些生态价值一直被无偿使用, 就会导致各种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大量的减少, 提供服务的功能也将大幅度减少, 所以一定要有效合理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研究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1) 积极推进政策调整, 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将资源密集型向集约型发展, 集中布局, 让技术结构升级;除此之外, 要正确地引导城市化进程, 让土地的集约度提高, 提高利用水平,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 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例如可以使用“高度”内涵式和“合理”外延式的发展方式, 严格控制城市空间的外延发展。
2) 对土地使用方式加强管理。保护耕地的数量,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国策, 但是由于偏重对耕地数量的保护, 一般来说, 开垦新土地都没有规范的质量标准要求, 所以对生态环境保护不会做得很到位。其次, 一定要严把用地审批关, 不能为了“形象工程”违规违法用地, 对于重点地区和城市以及项目组织要检查分析, 加强建设用地的批后管理, 将用地备案和批后的核查制度落实到位。另外, 建立土地利用信用评价机制也非常重要。如果要拟定或者修改基准地价等一些标准和制度时, 就需要组织听证, 使国土资源保护依法进行, 转变政府职能并加强管理。
3) 加强土地资源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减少水土流失, 涵养水源, 维持和稳定粮食数量以及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改造中低产田, 使得土地的生产力提高, 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除此之外, 还要发展生态农业, 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对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加强保护, 将土壤的污染降到最低。
摘要: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生态问题形成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资源生态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问题,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建新, 邢旭东, 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 2002 (2) .
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5
法律问题研究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达,农村经济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亮点。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土地经营形式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寻求着新的进化,伴随着各种产业的衰落与兴起,农村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将起到前所未有的推进性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复杂的农村土地关系和农民合法权益侵害上。
土地关系与农民合法权益之浅析
一、农村土地关系的内容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启了家庭联产承包农村土地使用经营关系的新一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围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涉及农村土地占有、使用、经营、流转的农村土地关系内容日益丰富,也日益复杂化。目前,农村土地关系在占有、使用、经营、流转的基本内容上,所衍生的权益纠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这些权益纠纷主要体现在因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变更、房屋征收补偿、占地征收补偿,以及人身关系变更等等引起矛盾关系上。而这些矛盾关系如果不能够得到科学公正的解决,又必然涉及、影响,甚至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农村土地关系现状
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是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解决好农村土地关系问题却又是关键所在,目前农村土地关系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问题上。
1、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了追求更高、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外出务工、求学造成了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进而造成了各种人身关系的变更,而不规范的管理和操作导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和不合理丧失上。这种不规范甚至违反法律规定的转移和丧失,不仅从根本上破坏了农村的法治秩序,也对农民主体造成了根本性的权益侵害。
2、宅基地使用权纠纷
日新月异的新农村意味着农村的形象不断地改变着,随之人们对自己的住房要求不断提高,“老房新盖”成为了普遍现象,同样“又高、又大、又宽、又亮”是每个农户的宅房追求,但是原有的宅基地使用面积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所以随着宅基地使用面积的扩展在 1
一些住房密集的农村,因宅基地使用产生的纠纷日益普遍(例:根据中国律师协会2010年农民民事纠纷案卷统计,因宅基地使用造成的民事纠纷占当年民事纠纷的21、3%,并且处于上身趋势。),而管理不科学、行政工作不到位所产生的社会负面情绪,是农村行政、法治的公信力不断下降,使农民权益保护雪上加霜。
3、林地、荒地使用及退耕补偿纠纷
国家垄断土地开发的一级市场,造成城市用地的不断向农村扩张,在农村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耕还湖工程的推进,受区域、经济的制约(不同的地理区域影响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而影响退耕补偿的标准,而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其补偿标准内更是此起彼伏)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管理不规范、工作不到位、腐败等原因),农民与农民、农民与集体、农民与国家、集体与国家之间的退耕补偿矛盾与纠纷愈演愈烈。而作为被补偿一方对政府行政的不信任使这一矛盾成为困扰农村法制工作的一大障碍。
4、征地补偿纠纷
农村征地补偿纠纷主要体现在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上,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补偿费在实质上是征用方对获得被征用土地所有权而采取的金钱补偿。当被征地的一方对土地征用补偿、拆迁安臵补偿政策表现出来的激烈情绪,实际上就是对征用土地一方给出的金钱数额表示不满。这种纠纷固然可以通过行政权参与后,以强制力实现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但被征地的一方利益受到来侵害之后,所选择的集体上访、群体诉讼或是更激烈的极端手段,使得此类纠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总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之中,期待从土地使用权转让后获得的利益亦将不稳,社会成本随之加大,农村法治也必然受到更剧烈的冲击和考验。
5、妇女、儿童身份关系变更产生的土地所有权丧失问题
妇女和儿童一直是中国社会链上的薄弱环节,在农村依然如此,因婚嫁、丧偶等身份关系的变更导致农村妇女儿童对土地使用权的丧失而造成的侵害,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经济值
2的升高越来越严重(例: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 全区共有12 个乡镇, 611 个行政村, 仅对
柳林、万花、枣园、何庄坪、桥沟、李渠、姚店等7 个乡镇共106 个村组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妇女因婚嫁、丧偶等原因被部分或完全剥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 以围绕土地承包经营所产生的其他权利如土地收益权等)。这种现象固然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但也意味着农村法制体系的不健全以及法律保护的不够。
6、同时因为土地环境污染问题、原始产值低下引发的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以及自然气候异常问题也对也对农村土地关系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
三、农村土地纠纷的根源
西方经济学者概括中国经济,用“高空行走”和“地底徐行”来形容中国的城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既有对中经济高速发展的肯定与震惊,也有对中 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3这一矛盾的影射。从国家统计局1月份公布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例:国家统计
局一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在2010年超过了GDP增速。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仍在以9、7%的速度增长,达到了13190元,而2009年的数字为12022元。)这种现象的产生虽然无法摆脱生产力素质、水平,生产环
境、资源和政策的制约,但从整个经济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社会层面而言,这种现象产生的最大根源在于建诸于农村土地关系之上的法制的残缺与农民合法权益保护的不作为。从宏观而言,中国的农村法制规划的只是过去、残缺的现在,而没有未来。法治社会的外在表现是将国家、社会、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运行的轨道,农村的法制体系目前依然紧紧局限于基本的土地关系、人身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深化升级、新的生产要素的产生、新的劳动关系的确立、新的经营模式的形成(例:随着资源危机的加深,资源的攫取范围不断扩大,农村的矿产资源、林业资源开发不断升级,作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农民而言,他们长远的生存利益如何进行保护、规划?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新的集体股份经营模式(即以组或村为单位凭借其所持的集体资源和开发主体进行股份制经营)如何摆脱简单的合同协议所引发的权益纠纷,而进行有效的法制化管理?),这些都需要法制从新的层面和角度结合农村经济特有的北京呼要素进行新的立法和规范。
四、农村土地关系------农民合法权益之所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对传统农业的形象概括,时至今日虽然农村经济内容不断拓展,但还是无法对这种局面造成太大的改变。农村土地关系,无论是农业用地还是住宅用地都是农民生存所系的根本。如何在承包经营权范围内获得生存的物质基础、如何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中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如何在集体土地授让中实现主人翁权益、如何在承包权和使用权的分配中实现弱势群体的公平与保护等等问题的解决是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关键。只有确立法治下的农民对土地公平、公正、绝对的承包、流转、使用和收益,才能实现农村土地关系的和谐稳定,才能长久的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法治下的探究与保护
一、寻找农村法制的弱点
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至今,中国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相应的法制建设不断的普及与完善,社会主体从最初的“服法者”开始向“利法者”(即作为社会主体单位的公民从社会法制初期所追求的服从法律、不触犯法律向掌握法律、利用法律维护和获取权益的法治社会上升过程),但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拥有超过8亿人口的农村,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农村法制建设的过程。受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人治作为一种执法方法的理念,在信息、思想传播闭塞的农村,民主法治依然无法得到普及与发挥。政府行政机关认识不到位、缺乏法制观念、立法严重滞后、执法制度不健全、执法队伍混乱、管理不科学等等种种法治的漏洞与缺陷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
二、立法不到位,法制建设残缺
就目前农村法制建设的现实内容而言,农村法制体系建设是残缺不全的,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立法内容不充实,立法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没有完全法定农村主体的生活内容。以农村妇女权益保护来看,包括《民法通则》、《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家庭法》都未对农村妇女在婚姻关系解除过程中的财产权益保护做实质性的条文规定(例:《婚姻家庭法》第四十条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第四十一条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第四十二条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这些法律规定在受传统思想影响严重的广大农村,在没有明显的法的“值”与“量”的界定的情况下,无论从其判定标准还是执行标准上
都受到了极大地破坏,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女一方,其合法的权益根本无法得到保护。另一方面,从立法的理念上来说,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往往忽视农村这一体位面,就以2011年8月12日颁布的《婚姻家庭法》解释三来看(第六条 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其立法所规定的实体内容主要还是反映城市的法律需求,因为其所规定的内容无法适应以男人为本位的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男人作为农村经济活动的绝对核心,在各种财产获取、占有、使用、支配中处于最高地位,而以主持家务、抚养孩子、照顾老人为生活本位的妇女则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看为是立法者对农村法律主体的立法歧视。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农村法治残缺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三、法律执行力不够,法律的效力得不到保障
法律的价值在于通过法律的实施所得到的社会公信力和威信力,而不是一纸空文,就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效力来看,其法律执行力是不足的(例: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台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第30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同时,新修正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2条规定:“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以上这些法律规定皆明确了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中,发包方必须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坚决保障农村妇女平等的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妇女不论是否婚嫁、离婚、丧偶,均不应丧失该项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剥夺其合法的土地承包权及其它相关经济权益。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违反以上法律规定的现象屡见不鲜,是农村妇女权益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这种法律执行力不足,缺乏司法公正的现实也是造成农村土地关系混乱,农民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重要根源之一。
四、法律援助制度不健全,农村缺少法治资本
在现行的法制体制下,农村是整个社会质疑法制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首先是法治思想不到位,农民思想文化素质低下,对法律缺乏理解,在使用上更是微乎其微,在各种矛盾纠纷发生后,最先想到的、最常用的就是邻里之间的调节。其次,国家对于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不到位,其工作方法过于被动,即不上访不关注、不关注不援助,无法将法律的实效和作用传播给农民。最后,司法工作实践滞后,存在拖延、行政偏护、腐败等因素,丧失了农民的信服力。除此之外,法律援助的公益性和农民主体的经济落后性使农村缺乏法制生活必要的经济元素,也是制约农村法制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律维权过程中,维权的高成本,使一部分农民因经济支出不足放弃了用法律维权的途径。同时,因为缺乏必要的金钱刺激,法律工作人员缺乏对法律援助的工作热情)。
五、从弱点溯源权益纠纷
从农村法制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法治之所以无法同城市法制发展的轨迹相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历史传统观念、区域风俗、文教水平、经济发展内容的客观条件制约,以及法制规范的落后、管理的不科学、法政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农村法制建设的滞后,这种滞后带来的是行政、法治公信力的下降,进而引发“民政”矛盾,而这种矛盾在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又避无可避的倾轧于土地关系所关联的权益上。当这种主客
观因素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各路英雄齐聚农村的背景下,而作为土地关系受益主体的农民在缺乏法制保护的情况下,那么矛盾与纠纷必然成为舞台上的主要内容。摆脱传统理念对农村法制的束缚,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结合城市化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农村土地关系调整过程中所遇到的典型问题的研究和新现象出现的探索,不断的充实和强化农村法制的内容与体系,以此实现农村法制建设的制度化、科学化、体系化发展。为稳定农村土地关系,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坚实的法制保证。
六、依法卫农,照亮八亿心灵
就法治社会发展的本身而言,农村法治大时代的到来任重而道远,但是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来定位,农村法治水平的提升势在必行。加强农村立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增强法政工作人员素质,以实际行动逐步的恢复农民对国家行政法治的信心,严格依法保护农民阶级的农村经济主体地位,用法律的公正严明创造农村经济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对农村土地关系的法律界定,明确其承包、使用、流转、收益的主体来稳定农村土地关系,解决各种各样的农村土地权益纠纷,实现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稳定土地关系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建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加快农村法制发展,从根本上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针对农村土地关系现状作出如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做好立法
打破以往对农村经济法制建设不够重视的格局,创新思维,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通过教育、文化、宣传等手段,及时的掌控农村经济发展的变化与需求,加强农村立法工作,不断的丰富农村法制内容,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实的法律基础,建立以稳定农村土地关系,维护农民合法却意为核心的立法、执法理念。通过法制化,不断的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占有、使用、流转的管理,减少因土地关系问题引发的权益纠纷,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科学界定、规范管理、提升执行力
目前关于农村土地关系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相互概念、内容混淆,界定不清,未依法行政和维权树立了诸多障碍,所以必须消除政策调控对峙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法制明确的界定解决法律与地方性政策的冲突,树立法律对土地关系调整和管理的权威,恢复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障农民充分实现法治内容中的各项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规范、有效地解决各种权益纠纷。同时应大力加强行政和执法队伍的人员素质建设,尽量减少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的矛盾与冲突。
三、加强司法保护,建立调解制度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种世界级的现象,那就是不同部门法之间的内容冲突,关于农村土地关系所涉及的《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现象,通过司法实践,科学、公正地调整部门法之间的内容冲突,调整好农村土地关系是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我们可以通过灵活的司法运行机制对农村的司法实践工作进行完善。首先,加大对农村法制信息的采集投入,使农村法制建设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的采集分析,不断的调整工作内容和政策方法,通过司法实践的积累和科学整理建立农村司法实践工作特有的体系,实现学科化、系统化。
四、打破格局,建立和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
针对农村的法制发展实际情况,应高打破原有的法律援助范围,在法律实践中给予农村
更宽泛的法律援助内容,将农村土地关系相关的更多内容纳入到法律援助的空间内,使农民主体弥补因经济、知识水平、思想理念等弱势造成的法律权益维护上的残缺,使农民意识到法律公平公正,客观高效。同时加大农村法律援助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投入,弥补因为农村经济落后所造成的缺乏的必要的法治成本,激发整个法制层面对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减少农民自身因为法治造成的经济负担,提升农民自身法治参与的主动性,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营造农村法治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治在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与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律师协会《农村经济纠纷与农民权益探讨》
【2】李和平《关于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3】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库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5】《中户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
土地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于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并且由于管理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了部分土地的浪费。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让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提高土地管理水平,让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加合理的作用,则是当前面对的首要问题。
2.土地资源管理现状
2.1土地资源管理重视不足
在我国,虽然各级政府都设有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机构,但是,对于土地资源管理却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是管理人员的不专业,很多地机构的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管理知识匮乏,对于管理规范不了解,从而导致管理水平不高。主观上的不重视必然会导致管理效果不如意。
另外,就是对于土地资源本身的不重视。当城市发展中遇到土地规划与其它发展规划相冲突时,很多政府会盲目牺牲土地资源,以其换取经济上的暂时繁荣。
2.2缺乏土地的未来科学、整体规划
对于土地资源管理来说,要对未来进行短期与长期的整体规划,这个规范必须是精心研究、合理设计、具有科学性与前瞻性的。然而当前土地管理方面却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的严重缺陷。由于没有对未来的整天体规划,从而导致城市发展的需要时,需要随时挤压耕用地,而面对这些情况时,往往缺乏约束机制。例如城市场发展需要进行扩展,在城市郊区进行土地征用,改做商品房用地。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实有发生。而很多时候却是之前没有进行科学分析的,盲目的征地、占地,有时地是圈了,可是开发商还没到位,使土地出现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有时时土地的使用是做了规划的,但规划并不合理。很多城市都在盲目地将耕地征用为建筑用地。商品房盖好了,却一片片的成为无人区,被人们称为“鬼城”;企业或政府的办公楼盖好了,却空着大量崭新的大楼,造成土地的浪费。而城市的发展又不仅仅是商品房的规划,水利发展、道路规划等等都会占用耕地,这些占用如果不是合理的科学的,则是对土地的浪费。
2.3耕地管理不科学,造成耕地减少、质量下降
耕地是人民生存的根本,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当前对于耕地管理的不科学性,使得耕地造成大量的浪费,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向郊区的不断扩展、农村宅基地的过度使用,非农业生产的土地占用情况,各种原因造成的土地闲置情况,都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所在。同时,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耕地闲置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当前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都进城务工,从而闲置农村耕地。另外,部分农民还利用政策漏洞,例如农民们通过开垦荒地获得了土地承包权,之后再将其闲置,使其达到政策法规要求规定的非耕地标准,然后以占用非耕地的理由,将土地变为宅基地或建筑用地。这样也造成了土地的减少。
而更堪忧的是耕地质量的下降。由于农民过度使用化肥与农药,以及不断开垦每一小块尚可开采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壤资源被严重破坏,土地缺乏肥力,单靠肥料支撑,很多地区出现土地减产与绝收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耕地土质下降,土壤原有的营业养成份已经被严重破坏。而造成这种局面,就需要思考土地管理方面的不足。没有对耕地进行合理的维护与保养,对于化肥、农药的使用没有严格的标准与规范,土地管理部门没有对农民进行合理的指导与监管。
3.土地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于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想有好的管理效果,首先要主观上有所改变。作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得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管理人员、以及农民、市民等全社会重视对于土地资源管理。只有主观上重视了,才能让国家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3.2加强监管力度
在发展经济和推行城区建设时,应当注重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并对土地的利用进行科学管理,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和城区扩建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当成立相关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明确土地管理责任,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监管力度。对土地使用采取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联合审查的机制,同时严格实施土地供给制,对土地使用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此外,严格审查用地,以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相关部门应当对土地使用进行严格审批,拒绝批准任何缺少预审的项目,如有违规划、相悖国家相关政策、预审未通过以及相关补偿同时,要加强农业耕种的指导与监管。农民种地时,会追求高效率高利润,却往往不去考虑土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对于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就少之更少。因此,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包括作物的选择、肥料施用的原则、种子的选用、农药的应用、耕作流程、农机的使用各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同时也进行必要的监管,及时发现出现问题的耕地,并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治理,使得土地能够恢复活动,成为优良耕地。
3.3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率管理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缺乏土地节约和集约管理意识,严重浪费土地资源,因此,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时,应当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农田的保护,实现耕地与其他生态的和谐,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对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计划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注重空间限制和用途限制的有機结合,有效缓解城市扩建与土地资源间的矛盾,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
3.4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寻求对于土地管理的更加先进的手段就更具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例如,利用航空飞机对于土地资源进行航拍,然后通过相应软件将每一寸土地建模管理,形成数据库建模资料。定期进行监管,不断根据变化进行修订,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辖区大、范围广带来的沟通不畅导致的,土地管理部门不能深入实地进行考查管理的弊端。
4.总结
当前,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逐渐规范,管理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面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必须能够发现土地管理方面的不足,并分析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制定管理规范,同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通过规范的土地管理方法,使我国土地资源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作者单位:长春市国土资源局长春市城乡土地交易中心(长春市矿业权交易中心))
参考文献:
[1]陈俊佳.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2014(8).
[2]李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2012(22):104~105.
[3]郭宝强.浅谈国土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35):358.
[4]梅静,王治凯.关于土地资源管理的探讨[J].华章,2012(15):61.
[5]王彤彤,许晨光.土地资源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J].世界家苑,2012(11):206.
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7
1.1 大规模违规圈地, 导致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
我国目前的工业化脚步不断加快, 而且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这导致了工业建筑和城镇建设对土地资源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 一些城市为了加快建设, 盲目的通过项目审批, 并且有部分的违法违规操作情况出现, 这样对土地资源的滥用、对耕地的霸占都让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保护情况堪忧。政府部门本应是对这些情况进行监察和管理的, 但是因为政绩的需要, 而忽略了自身的职责, 招商引资、投资建设都没有详细的审批和精密的规划, 目光过于短浅, 土地的利用率只是看着眼前的利益, 没有顾忌长远的发展, 而且对于土地保护, 从观念上就很淡薄, 特别是对耕地缺乏保护意识。
1.2 土地资源质量退化及生态破坏 (1) 土地沙漠化
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 比建国初扩大了34.4%, 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7.6%。
(2) 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地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滥砍滥伐、过度垦殖, 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
(3) 土地污染。
2 积极推进政策调整, 切实做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作
2.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
2.1.1 调整产业政策,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产业技术政策与产业布局政策的调整应是由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资源集约型的产业转化, 促进技术结构的升级和布局的集中。在农业内部进行调整时, 也应该向土地集约利用性的农业耕作方式和种植方式转化, 鼓励发展各种土地节约型技术和项目。
2.1.2 正确引导城市化进程, 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状态, 但是城市化过程当中土地资源成为了其约束力量, 因此, 需要处理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a.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导地位
土地总体规划是一种长远规划, 目标是将来的总体建设规划, 关键点就是可持续发展, 通俗的说就是解决目前的需要以及顾及将来的建设, 这种规划方式讲究的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确定发展道路。所以应该由土地总体规划来引导城市建设。
b.控制建设用地,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我国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有所不同, 首先我国的人口数量庞大, 这导致了我国的人均占地少, 这也是重要的原因, 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如果不采用集约的土地利用策略, 那么就意味着我国的部分耕地会被占用, 这无疑是杀鸡取卵的做法, 因此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 投入合理的劳动、资金、技术来深挖潜力, 以求达到既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又不影响我国耕地面积的情况。
c.挖掘城市土地潜力, 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
城市建设和发展一路走来经过了政策的转变, 那么在历史上就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建筑, 他们占用了城市用地, 发挥着很低的土地利用率, 这类土地资源可以作为城市土地的潜在资源, 通过对其进行重建和重新布局能够提高这类土地的利用率, 减少城市化过程中队城市周边耕地的使用。
2.2 加强对土地使用方式的管理, 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稳定
2.2.1 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 实施弹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我国采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政策目的是为了既不阻碍城市发展, 同时又要保证拥有足够的耕地来维持我国人口的生存需要。其实这一动态平衡就是征用耕地之后进行一比一的兑换, 在其他地方开垦耕地, 这样能够保持耕地总量不变, 同时解决了因发展需要而不得不征用耕地的情况。但是目前看来, 政府部门对于耕地的数量进行保护比较重视, 但是对于耕地的质量并没有很关注, 更不用从生态的角度来说了。这样是不利于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 将优质的沃土来建设, 用劣质土地来耕作, 这样是得不偿失的。因此, 应当以这样的耕地总量指标作为实现动态平衡的目标, 实施有弹性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2.2 严把用地审批关
要想解决土地资源保护的问题, 需要在土地审批阶段把好关, 因为土地的使用都是需要通过审批了, 如果这个阶段的工作马虎了事, 那么就不用谈土地资源保护了。对于土地的审批要严格, 对违规、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项目用地进行回收和纠正, 那些没有意义的形象工程坚决杜绝, 以城市发展为主, 不以政绩为主, 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土地利用信用评价机制。
2.2.3 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
拟定或修改基准地价、编制或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拟定或修改区域性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拟定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的, 应当告知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要求的,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为今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践行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 加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提供较为完善的实体和程序保障。
2.3 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保护, 减少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资源流失
2.3.1 实行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农地保护措施, 保护土地质量
农用地是我国人口口粮的保证,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让农用地减少到一定标准, 这是关乎民生大计的事情。保护农用地可以从减少土壤侵蚀量, 种植树木防止水土流失。退耕还林、退草还牧、让土地休养生息, 这些方式都是保护农用地的措施。其实这些做法或许会减少目前的既得利益, 但是进过修养生息的农用地才能持续的给人类供给、生产。按照经济学家和农业专家的相关分析, 农业有其自身的生产周期和生产规律, 在这个生产周期中, 土地资源的利用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3.2 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 提高土地生产力
伴随我国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大, 耕地面积不断的缩减, 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又是如此的庞大, 不能不去正视, 因此需要从提高耕地质量、集约用地出发, 将一些中低产的田地进行改造, 加大农田建设。
2.4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农药和化肥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虽然能够让农作物增产, 但是会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不小的影响, 我国耕作几千年, 土地依然拥有良好的生产能力, 但是农药和化肥的出现之后让土地的质量和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a.农药能够杀死虫害, 提高收成, 但是虫害经过农药的喷洒容易出现耐药性, 这样繁殖下来的虫害就需要更加强力的农药来遏制, 随着农药的不断使用, 环境也被严重的破坏,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b.农药的使用让生物群落发生了改变。大量的鸟类因为吞食中毒虫害而被毒死, 这对于生态平衡是一种破坏。
化肥的使用也是如此。现代农业追求高产, 化肥被广泛的使用, 而且化肥确实能够让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更好, 但是, 化肥对于农作物的作用越来越低, 并且我国在使用化肥这一过程不是出于高水平阶段。过度使用化肥还会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 在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需要有科学的依据。并且在化肥的开发、生产阶段都引起重视;农民在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时候也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这样能尽量因为这类原因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摘要:随着人们用地的紧张, 开始逐渐的加大了对土地资源保护的关注度,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在使用和保护工作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而且对于农田的保护也是关乎我国人口的生活大计, 所以需要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
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8
1 当前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整理综合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战略的必然趋势, 土地整理能够对耕地进行适当补充, 有效的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但是不合理的土地整理很容易带来土地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问题。
1.1 分析评价论证不足
(1) 在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时, 由于没有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考察, 没有针对一些不利的自然环境进行细致的论证, 这就使得很多生物的栖息场所受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2) 土地整理在后期需要这套生态绩效评价, 这套生态绩效绩效评价将直接关系到土地分区间的动态平衡与当地环境的总体协调性。但是由于缺少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 很多评价都没有得到细化, 这就使得很多评价人员在评级时过分注重土地的数量, 忽视土地的质量与土地整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1.2 单一的作物单体植被群落
在土地整理中实现耕地面积增加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大面积平整土地, 改造空闲土地、挖低丘陵。但是这样的方法往往会导致原有、次生甚至人工的植被大量的减少和退化, 而原本种类丰富的植被被单一的农作物所取代, 生态平衡难以维持, 病虫害大规模爆发, 很多物种资源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
1.3 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化
在进行沟渠前期建设中,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 往往对沟渠进行截弯取直。同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进行农地整理设计时更倾向铺设更多的混凝土路面与沟渠。但是, 从实际的反映来看, 沟渠无法涵养水分, 加上笔直的渠道会使得水流的流速加快, 无论是地表水还是雨水都很难被储存, 水体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发挥其自净功能。同时, 由于大量砂石混凝土等材料的使用, 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趋于简化, 整个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当地生态环境很难得到长期稳定发展。
2 解决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
2.1 关注土地整理中“质”与“量”
土地整理的目的不仅在于对现有土地进行适当补充, 更在于优化土地的利用结构, 提高耕地的质量进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新的时期, 需要处理好土地中“质”与“量”的关系。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土地整理时充分考量土地内整体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构成与能源流动, 将土地作为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关注土地与各个生态要素间的关系, 以提升环境容纳能力的原则来积极落实土地整理。
2.2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平衡
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区域内的生态平衡能够起到防止土地受到侵蚀, 加快养分的循环与交换, 净化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在进行土地整理规划时要更加注重对关键性物种, 敏感性物种栖息地的保护。而站在遗传多样性的角度上来看, 还应该对濒临灭绝的生物给予特殊性的保护。
2.3 实施景观生态规划, 完善景观整体布局
客观来说, 每一片土地都是一个景观单元, 在进行土地整理中应该对土地进行景观上的生态规划, 使其符合景观生态学的丰富度、均匀度、连接度等多种指标。现阶段的土地整理大多数只是为了实现简单的地块合并与调整, 忽视景观生态学的指导与融入。
2.4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有效的土地整理离不开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估与优化, 有关部门应该对现存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 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细化。 (1) 要将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 明确土地整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2) 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从经济、行政、法律等多个方面入手, 保障环境保护计划的有效推进。当然,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并不简单, 需要时间进行不断的摸索与探讨。相关部门与工作者需要紧紧抓住土地整理实际, 完善土地整理的评价体系。
3 结语
土地整理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 从全局出发, 从整体着眼, 充分考量系统内的各个要素间的联系。在土地整理中, 要尽可能的减少土地调整对当地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的不良影响, 仅仅关注到土地规模数量上的扩大是极为不明智, 在土地整理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实现土地结构, 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 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魏秀菊, 胡振琪, 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 2005, S1:127-130.
[2]张培明.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9
1、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
少的物质基础,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可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 土地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
(1) 土地资源退化
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不断发展, 还有分布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镇附近的大片土地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
(2) 耕地严重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开发建设需要和受市场经济驱动影响, 各行各业都伸手要地, 在这股洪流冲击下, 全国各地区的大量耕地纷纷被转作他用。耕地锐减直接削弱了粮食生产能力。
(3) 人口和耕地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人口占世界22%, 而耕地占世界7%, 是人口大国而相对来说耕地偏少。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非农业用地增加, 耕地逐年减少, 与此同时人口则逐年增加, 于是人口和耕地供需之间的矛盾加剧。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在开发利用中过度重视土地的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而忽视土地作为生态服务系统的价值是分不开的。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不仅为人类提供直接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还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
2、土地开发利用中忽视土地资源价值的成因
(1) 经济原因
不同区域层次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而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变化则是受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驱动的。在社会经济结构中, 驱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人均粮食等,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响应指标是建设用地、耕地和牧草地, 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互为消长的关系, 建设用地增长过快, 比如导致耕地数量减少。
(2) 法律原因
在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 依靠法律来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 调整和规范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社会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必须借助政策措施和法律强制, 规范利益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把土地开发利用及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树立全社会关心爱护土地资源, 自己维护生态环境的风尚。
(3) 观念原因
生态危机它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危机, 科学本身不能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特定时期人们持有的价值观和目标, 它归根结底与人的行为和意图有关, 由人类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决定。只有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自然的生态价值。
二、重视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意义及对策
1、土地资源价值的意义
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 人类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另一方面, 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会影响生态系统, 这也是导致土地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也是伴随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而凸现的, 具有时代必然性。
2、实现土地资源保护的对策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
(1) 调整产业政策,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 正确引导城市化进程, 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时刻受到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约束, 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 土地利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导地位。
(2) 控制建设用地,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3) 挖掘城市土地潜力, 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
(2) 加强对土地使用方式的管理, 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稳定
(1) 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 实施弹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 严把用地审批关。
(3) 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
(3) 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保护, 减少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资源流失
(1) 实行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农地保护措施, 保护土地质量。
(2) 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 提高土地生产力。
(4)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给农业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 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1) 农药的使用导致抗药性虫害的出现。一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长期使用, 害虫对农药就会产生抗药性, 使得人类施药次数和使用量不得不增加, 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 (2) 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生态体系中生物群落发生变化。多数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 也杀死了大量的益虫, 中毒的昆虫被啄食, 又害死鸟类, 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 而天敌的繁殖能力远不如害虫, 结果反而有利于害虫的迅速繁殖, 破坏了天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化肥的使用也是如此。
所以, 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 在农药和化肥方面应该实施科学施用的原则。一方面, 化学肥料的开发、生产和施用等诸多方面都应予以重视;另一方面, 要科学施用化学农药, 将农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10
1、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 调整土地关系, 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一般而言, 国家把土地管理权授予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因此, 土地管理也是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运用职权, 对社会组织、单位和个人占有、使用、利用土地的过程与行为所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
2、土地资源保护
土地资源保护是通过法律、行政和科学技术等手段, 保证土地资源不受破坏的工作。对已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 要坚持因地制宜, 合理耕种, 保护培养, 防治土地沙化、盐碱化;对山地、海涂等必须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做出全面安排和统筹规划, 使得开发利用过程合理有序。
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大规模违规圈地, 导致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
近年来,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客观上需要为工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保障;而主观上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 在财政压力和政绩的驱动下, 一些地方城市过度扩张、盲目设立开发区, 为了追求更好的政绩, 搞形象工程, 滥用土地, 把土地资源作为地方上“原始积累”和政府消费的财源, 通过土地“农转非”这种土地使用形式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土地收益, 大量获取土地资本增值收益, 用于其原始积累, 造成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尤其是耕地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2、土地资源质量退化以及生态破坏 (1) 土地沙漠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工业也在加速前进, 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的负担。尤其是在无环境保护措施的工矿开发、道路修建以及工业污染下, 废气、废水、废渣危害工矿周围的土地。导致植被枯萎、死亡, 使得土地受到污染, 土地生产力下降, 呈现地表荒芜、砂石裸露的现象即土地沙漠化, 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丧失。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 由于缺乏生态、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吴哥效益一致性的全面观点和一系列因地制宜的环境保护措施, 因而乱采、乱挖、乱堆现象发生, 加剧了土地的退化, 导致更多土地资源的破坏。
(2) 水土流失
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 (地面组成物质) 、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使得高原表面的植被遭到破坏。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 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我国人口多, 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 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 片面强调粮食产量, 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 把只适合林, 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 以至陡坡越开越贫, 越贫越垦, 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 甚至乱挖树根、草坪, 树木锐减, 使地表裸露, 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 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 破坏了植被, 使边坡稳定性降低, 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土地资源更是大大的浪费。
(3) 土地污染
中国工业在近年来得到质的飞跃, 但是土地因受到采矿或工业废弃物或农用化学物质的侵入, 恶化了土壤原有的理化性状, 使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并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危害, 土地资源的利用再次遭到破坏。中国土地污染尤其是耕地污染形势相当严峻:一是污染程度加剧, 二是污染危害巨大。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 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引发各种疾病, 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三是污染防治基础薄弱。目前, 全国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和程度不清, 而且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还是空白, 土壤环境标准体系也未形成。可见, 土地资源保护的体系还不健全。
三、土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体系, 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作为土地管理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将耕地保护作为首要任务, 强调耕地的动态平衡, 但是对建设措施可能对耕地以外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其他法律也基本局限于该法律的相关内容, 法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协调很少。这样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形成监管的“真空”地带, 实际操作性不强。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 并解决好相关法律的衔接问题, 构建一个操作性强的高效的法律环境, 更好的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 完善我国的土地管理。
2、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三种:一是生物措施, 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但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 沟壑斜坡上适宜种护坡林, 沟壑中则应沿着侵蚀沟道植树, 有些地区还应辅以工程措施。二是工程措施, 即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在沟道里打坝淤地, 拦蓄泥沙, 不仅可以防止泥沙流入河中, 还可以在淤地上种植庄稼, 治沙效果显著。三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过程中, 应注意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
3、加强对土地沙漠化的综合治理
开发与治理同步, 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环境不被破坏。建议国家加大对防治沙漠化的资金投入, 多渠道筹集资金, 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相结合;同时, 制定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 实行“谁治理, 谁开发, 谁受益”的原则,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沙的新局面。防沙治沙也是社会问题和管理问题, 它涉及了社会、经济、生态各个方面和林业、农业、水利、环保等各个政府部门。因此, 我们必须横向来设计我们的环境行政管理体系, 避免部门之间工作中的扯皮, 内耗, 分散和重复, 提高生态建设工程的整体效率。为此, 建议将国家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升格为国家防治荒漠化领导小组, 由国务院直接领导, 实行垂直管理, 以提高其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保护, 减少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资源流失
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农地保护措施, 保护土地质量。集约利用土地, 提高耕地生产力, 以中低产田上改造为中心, 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更加充分的利用我的土地资源, 避免资源浪费。最后,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保护, 尤其是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 在农药和化肥方面应该实施科学施用原则, 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地的侵蚀和破坏, 将农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最大程度上对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
四、结论
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是农业的根本生产资料, 是矿物质的储存所, 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场所及动物等的栖息所。因此,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尤为重要。面对如此严重的土地管理问题, 为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可利用, 为了子孙后的发展, 做好土地保护工作, 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防治荒漠化的法律对策[J].中国沙漠, 1997 (2) .
[2]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0 (4) .
[3]王军.可持续发展[M].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7.
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11
关键词:准格尔旗;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1. 研究区概况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端,地处共和国蒙、晋、陕和内蒙古呼、包、鄂两个“金山角”核心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0°05′~111°27′,北纬39°16′~40°20′,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544.666平方公里。全旗共辖1个苏木,2个乡,6个镇,3个嘎查,156个村,20个社区,设1个省级开发区,1个新区。总人口约37.5万。
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析
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根据2013年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准格尔旗土地总面积为755078公顷。全旗耕地面积约为76100公顷,人均耕地0.25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10.1%;园地总面积约为303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0.04%;林的总面积约为220447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9%;草地总面积约为393679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52.1%;建设用地总面积约为18540,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5%;交通用地总面积约为8780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1.2%;水域总面积约为19273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6%;其他土地的总面积约为17954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4%。
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2.1 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度可定量描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它对描述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和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可反映区域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公式表达为:
k=(Ub-Ua)/Ua×1/T×100%
式中: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段长。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准格尔旗土地利用8种类型的年变化率如表2,10年间各类用地变化率分别耕地-3.2%、园地-7.5%、牧草地-0.2%、交通用地7.9%、林地5.2%、建设用地7.2%、其他土地-5.9%、水域-2.5%。八大土地利用类型在数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最明显的是随着其他土地的减少,林地地面积快速增加,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而且仍有持续减少的趋势。
2.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构成方式的集合。土地利用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它伴随着土地利用活动而产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问题在于分析其合理性。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集中表现为其综合效益最大化。
准格尔旗2003~2013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如表3,分析表3,10年间耕地、其他土地、园地、牧草地、水域都有减少,其中耕地减少量最大,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占比均有增加,尤其是林地,共增加了10.5百分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比例由2003年41.8∶1∶3.2变为2013年的38∶1.5∶1,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10年间农业用地总体上有所减少,而其他土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农林牧用地比例由2003年的1∶1.2∶3.4变为2013年的1∶2.9∶5.2,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重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准格尔旗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地利用率低,其他土地质量相对较差,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同时,若从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防洪安全的角度考虑,在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土地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不适宜开发利用。因此,就耕地后备资源而言,准格尔旗没有多少可利用的土地。
与此同时,准格尔旗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历来比较突出。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工业项目建设占用了部分耕地,加上生态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梁峁地区的农民从事单一农业生产已远远不能满生产生活的需要,所以造成一部分采矿区、山区的农民弃耕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全旗耕地面积的减少。
3.2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需适度调整
近年来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生态建设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由2003年的1∶1.2∶3.4变为2013年的1∶2.9∶5.2,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但仍然存在耕地减少现象,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覆盖率仅为29.2%;在非农业用地中,交通用地所占比重小,仅为1.16%,不能满足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
3.3 农业用地集约化水平较低,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准格尔旗的农业虽然从传统的低产、低质、低效农业逐渐转变为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农业,并逐步向规模经营、专业化发展,但由于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农民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不多、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真正实现高效开发、集约经营的还不多。对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牧草地和林地的利用主要仍是分户零星经营,人工劳作、机械化水平不高,存在经营分散、粗放和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土地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发挥,土地的生产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农用地的生产水平与开发效益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4 土地自然生产潜力下降,土地环境污染较严重
在农业用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使用者缺乏长远意识,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产出、轻投入,重利用、轻保护等现象比较突出。 同时,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工矿企业的兴起,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土地利用环境,加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当地的大气、水、土壤等土地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的增多,也给周围的土地环境带来压力。所有这些,均危及当地的资源与环境安全,对全旗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
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4.1 保障科学合理的建设用地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并做出总体安排,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整体调控作用。建立和完善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激励机制,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安排、科学配置各类基础设施用地。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改变布局分散、粗放低效的用地现状,提高建设用地整体配置与保障能力。
4.2 统筹各业各类用地
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积极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统筹林地、园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进一步优化用地结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合理城乡建设用地,按照扎实稳步地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保障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优化建设布局,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适度开发未利用地资源,拓展建设用地空(下转148页)(上接111页)间,保障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4.3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内涵挖潜为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引导农村居民点、产业用地相对集中布局,规范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优化整合与区域共享。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类废弃地再利用,实施“低效、高耗能”产业的优化升级与限制供地政策,完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鼓励农村居民点内闲置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依法流转,大力推进城区改造,盘活各类闲置土地,提高城镇土地再利用率。规范建设用地的置换,促进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形成合理的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实现用地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4.4 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遵循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统筹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损害,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充分发挥各类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生态功能,严格控制生态环境敏感区域非农业建设的用地开发强度。在生态环境有重大缺失和生态敏感区域,有针对性地安排生态建设工程用地,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通过开展土地复垦、优先安排生态建设和移民搬迁用地,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和治理。促进以灌草为主、灌草乔相结合的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减少形成污染源的工业活动用地,预防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准格尔旗全国第二次土地调差成果报告书 2011.
[2] 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9-11 65.
[3] 欧名豪.《土地利用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1-5.
[4] 蔡运龙.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与应用.地理学报.
[5] 林培.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150- 160.
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12
一、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 土地流转制度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50年, 全国实行土地改革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次土地改革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从而真正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农民拥有的土地享有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使农民权益得到最大保护, 极大释放农村生产力,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据统计,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 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所以, 第一次土地改革是成功的。
第二阶段是在土地改革完成后, 1952年到1956年开始了农业合作化的运动, 农村经历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归农民所有到完全归农民集体所有的过程。特别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 完全消灭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制, 实行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在国家手中, 农民与土地不再存在任何的关系, 也就无所谓的土地流转。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出现一些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 影响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在1978年, 我国实行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 建立了农村集体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和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制度。1984以后, 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方式, 国家从法律上确定了土地流转制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这在实践和制度上拉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因此, 改革三十年来,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都在坚持农村集体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 始终比较关注农民权益的问题, 不断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尽管这次土地制度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但应该说是成功的。
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过程看, 土地制度改革的设计, 主要是看其改革是否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能否解放农村生产力,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实现农业专业化、企业化和机械化, 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程度。只要能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确保农民在土地经营权上的自主性, 农民生产积极性就高, 农业生产就能稳定发展。反之, 就会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甚至出现停滞。这就是从土地制度改革演变过程中所得到的启示。
二、基于土地制度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分析
(一) 制度及土地制度的作用。
所谓制度是由人类设定的, 制约人们经济行为成文规范。现代经济学家非常重视制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同样, 土地制度对土地流转和农民权益保护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当前, 我国土地制度面临诸多矛盾。一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紧缺,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 全国有600多个县 (区) 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全国7亿农民生存需要依靠土地, 而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2年, 我国耕地净减少6, 000多万亩, 大量耕地的撂荒又加剧我国耕地紧张状况。同时,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采用“普占”或“均分”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 农业生产基本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为基础, 土地规模小、每户农户平均经营面积不足0.5公顷, 大体相当于日韩的三分之一, 欧盟的四十分之一和美国的四百分之一。从根本上无法实现适度的规模经营, 这就形成我国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农业生产率不高的原因。因此, 需要进行对土地制度进行创新, 突破制度性障碍, 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 土地是“三农”中重之重的问题。土地不仅涉及国家、农村集体与农民间、以及农民与农民间、农民与企业间各种的利益关系, 而且还关系到农村稳定、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从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关系中利益的摩擦, 尤其是对农民权益损害的问题。因此, 如何协调好土地流转中的各种关系和保护农民权益, 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土地制度。
(二)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表现。
农民的土地权益主要有:一是与土地征用相关的权益, 主要是各种土地征用补偿金。主要存在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期限短、补偿形式单一等问题。一是土地流转中的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收益是指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上的发展, 农民土地流转的权益受到侵害现象越来越多, 其主要表现为:
1.农民作为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失去其独立性。《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土地流转应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强调土地流转主体是农户,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同时对土地流转进行限制, 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但在实际中, 普遍存在村集体随意缩短土地承包期限和增加土地承包费用、强迫农民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等违约侵权现象屡屡发生。有的地方基层政府和村民组织为了地方利益和追求自身利益, 与民争利, 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调整农业结构为名, 不经农民同意强制农民承包地进行流转, 甚至以行政命令手段, 对土地流转下达指标、限制土地流转完成时间与面积, 一些基层政府为了政绩, 借土地流转之名, 长时间和大面积地把土地租给工商企业, 改变土地农业用途。这种完全不顾农民意愿的行为, 严重损害农民作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所应享有的利益。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收益低, 没能体现土地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税费负担增加以及粮食价格下降, 一方面出现农民卖粮难和种粮亏本不赚钱, 土地收益下降, 严重挫伤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同时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特别是在农村传统产粮区, 农民间土地流转相当一部分是无偿的, 即使是有偿的, 其流转费、租金是很低的, 根本不能体现土地的价值, 造成对农民权益的损害。另一方面, 由于土地大量撂荒, 出现了土地收费难的问题, 于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积极介入农民土地流转, 出现了土地反租倒包和土地股份制等种种土地流转方式, 这些土地流转方式也存在对农民权益损害。如土地反租倒包, 先是集体组织把农民土地租过来, 再以农民名义与其他农业经营者签订合同, 集体组织从中获取租金差额。由于农民与集体组织间信息不对称, 这种土地级差地租主要由集体获得, 农民所获的土地收益很有限。
3.土地延伸的权益保护得不到保障。在我国, 土地承载农民诸多社会保障的功能。首先土地具有生存、医疗和养老的功能。据报道, 2008年农民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改革初期的2.57∶1扩大到现在3.23∶1。农民低收入必然影响农民的生活、医疗和养老。而在农民收入中外出打工收入即工资性收入约占38%, 农民70%收入主要是依靠土地而获取的。所以在农村土地不仅是农民从事生产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为农民生存提供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 而且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农民医疗和养老的最主要保障。其次, 土地具有就业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有近一亿多农民转移到城镇。但是农民工在职业选择、儿女教育、失业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一旦经济发生波动, 农民工就无法在城市生存, 必须回到农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 2, 500万农民回乡就是一个例证。在我国近几年的土地流转过程中, 却很少或不考虑土地这一社会保障功能的作用。一是土地流转收益中的转包费、租金和转让费, 没有含有这部分农民的土地延伸的权益。二是各地实行“土地股份制”, 搞农业规模经营, 土地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土地所能接纳劳动力越来越来少, 造成农民既失地又失业。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00至300万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 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人数已高达4, 000万人~5, 000万人, 其中有30%左右处于无业或离岗状态。
(三)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
我国现有土地制度主要体现在《宪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上。农民土地权益受到损害主要源于土地制度本身缺陷和制度性障碍。
1.土地产权关系不清晰。
首先, 表现为所有权主体虚置、所有权不完全。在我国的《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和《物权法》对农村的土地所有权作相应的规定, 都确立了农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这里集体土地所有的主体就有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等。但在法律又没有明确界定集体是谁, 如何组成, 谁来代表, 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农民又如何行使权益。造成实际中把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 而真正又是由村主任或村干部成为土地所有权主体实际的代表者。这种土地产权混乱和所有权主体不清, 必然会损害农民权益。同时国家对集体土地享有太多裁量权, 因此, 农村集体组织对拥有土地所有权又是不完全的、残缺的, 这也会损害农民权益。其次,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内容不整、不明确。有关法律对土地承包期限规定过短, 使农民对土地无法产生预期利益, 农民承包土地无法象“四荒地”进行抵押, 农民承包土地向本集体组织外的单位和个人流转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 一项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包括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 而实际上农民对土地拥有有限的处分权。
2.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民在自愿前提下, 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或者其他方式流转。但土地如何进行流转, 法律上对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程序作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 并没有在制度上设计一套统一、规范、具体、可操作性的程序。这样在实际土地流转中形成了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土地流转过程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现象, 从而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
三、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制度缺陷与缺失。因此, 解决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消除制度性障碍和解决制度性缺失的问题, 多角度强化农民土地的权益保护。
(一) 构建和完善土地的法律及政策体系。首先, 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有人认为改革土地制度, 就是要实行土地私有化。土地私有化不适应中国国情,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条件下, 土地的私有化会使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农业, 加剧土地兼并, 造成土地大规模集中和土地排斥农民, 使农民既失去土地又失业, 从而引发许多社会矛盾, 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所以, 土地改革必须坚持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前提下,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其次, 在法律上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界限。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必须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 强化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使农民真正享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益。再次,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自身法律水平低, 法律意识薄弱, 缺乏对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因此, 加大对《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自身法律水平和对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同时, 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规范基层政府行为, 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约束基层政府侵害农民土地权益行为。
(二) 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和土地流转方法, 保证农民能够在自愿条件下依法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不仅关系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而且关系到农民自身利益, 所以在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前提下, 按市场要求建立合理土地流转机制, 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首先要建立一套规范、具体、可操作性的土地流转程序, 防止基层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 确实保证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不受剥夺、不受截扣和克扣。其次,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政府主要通过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农民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农民也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了解土地供给与需求、土地价格和土地质量等相关的信息, 促使土地流转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双方能直接交易和公平交易, 以减少土地交易违法和违规的行为, 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民权益不受侵害。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据统计全国农村人口社会保障覆盖率仅达到30%, 面临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运行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严重缺乏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土地承载农民的生存、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功能, 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更好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 在土地流转中必须考虑土地保障功能。通过或把土地流转的租金、转让费和征地的补偿金一部分, 或以土地作为入股等方式作为建立农民的失业、养老、医疗等制度的保险资金重要来源。其次, 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就业能力低。要加大免费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程度, 提高就业的能力, 减少由于失地而失业现象。第三,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多, 据统计, 目前全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只有20%左右, 近80%农村人口无法享受任何医疗保障。同时, 大多数农民尚无养老保障, 只能依赖土地来养老。因此, 国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 以减弱土地保障功能, 保证农民权益。
(四) 发展农民各类组织。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与土地权益问题上长期处于博弈状态。但集体经济组织一方力量过于强大, 而农民一方力量过于弱小, 没有自己的代言人, 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首先, 完善村民委员会制度, 实行农村民主自治, 通过民主选举, 使村民委员会真正成为替农民说话、替农民办事的农民自己的组织。其次, 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 国家在财政、金融、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 促进各类农民专业化组织发展。
四、结语
随着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问题主要在于土地制度的缺失和障碍。因此, 突破制度的瓶颈, 进行制度创新, 是解决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关键, 也是促进我国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梅付春.失地农民合理利益完全补偿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9
【黑土地保护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黑土地黑花生散文05-26
群星闪耀黑土地读后感06-26
根植黑土地 播撒致富梦09-14
东北设施黑土10-18
群星闪耀黑土地读后感 朱艳军09-13
寒地黑土区11-03
土地保护06-22
土地权益保护07-26
规范土地流转对策建议06-16
保护土地使用权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