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权益保护

2024-07-26

土地权益保护(精选12篇)

土地权益保护 篇1

长期以来, 中国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个体、分散的小农经营形式来进行, 但是分散、孤立的小规模的个体经营无法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以及经营机制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主要是通过规模效益来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通过土地流转才可能实现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一、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及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引力逐渐加大,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劳动力开始向城市与城镇转移, 留守农村的主要是老、弱、妇、幼, 这些留守人群无力以及基于机会成本的比较不愿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耕种, 各地均出现土地流转的现象。

(一) 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 各省市均存在土地流转的情况, 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和规范土地流转的政策, 当前, 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转包, 主要是承包农户将自己承包的土地的部分或全部根据协议以一定条件发包给第三者。二是出租。通过收取一定的租金将土地出租给其他承租人。三是换。承包方之间为了方便土地耕种, 对同属于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四是转让。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或无偿的转给其他人。五是股份合作。农地承包方自愿联合起来, 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农民全部或部分放弃土地经营, 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专业的土地经营者统一支配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农民分享土地股权收益。六是其他形式。除以上几种形式以外的农地流转形式, 例如, 土地信托以及土地季节性流转。

土地流转一方面盘活了存量土地, 使稀缺的耕地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 土地流转同时又促进了土地的集约经营, 使土地的规模效益得以发挥出来, 使农地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土地流转在现实的运转过程中, 流转形式不仅呈现多元化趋势, 流转方式也开始逐渐规范化, 农户在流转过程中, 普遍通过书面承包协议来确认土地使用权的转移。

(二) 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土地流转后耕地性质发生变化

一些土地流转后, 承包经营土地的农业公司以及种粮大户, 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将流转后的土地不再种植粮食, 而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者是进行其他非农性质的使用。一些土地流转的需求方为了短期内提高收入,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不对耕地进行轮作、休耕等保护性使用, 使耕地的肥力下降。一些有实力、有背景的公司甚至将流转后的土地搞所谓的农业特色旅游以及变相的房地产开发。土地流转后, 农村耕地的粮食种植性质以及非农用途的改变, 将会逐渐减少粮食的耕种面积, 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年份, 农民的粮食供应将会出现困难, 并且, 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的下降以及耕地非农用途的使用, 对农民的雇佣将会减少, 严重影响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对农民的权益造成损害。

2. 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受到损害

农民通过让渡土地承包使用权而取得的各种收益就是土地流转权益。土地流转一般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 土地流转收益主要根据土地流转市场的价格来确定。农民获得的土地流转收益既可能高于自己的种粮收入, 也可能低于自己的种粮收入, 无论是何种情况, 只要是按照市场价格获得土地流转的对价, 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即可确认获得公平保证。但是, 在实际的土地流转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均衡价格无从知晓, 一些大的农业公司以及种粮大户对于市场信息的获得充分性要远大于一般农户, 这些农业公司以及种粮大户在土地流转交易过程中占据明显的主动地位, 他们往往压低土地流转交易价格, 诱使农民低价转让土地。一些地区的土地流转的转包费和租金甚至不到100元, 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农民为了不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 将耕地无偿转让给他人的情况。有些代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村组织, 还擅自违规截流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这些都对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造成了损害。

3. 农民土地流转的长期利益诉求受到忽略

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是否能够公平合理的享有土地流转的收益, 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是实现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基础和前提。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本, 农民的就业、养老、医疗的实现主要依靠土地来实现。农民的土地流转主要是获得短期的较少的收益补偿, 收益形式主要是租金收入, 很少能够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企业经营或者获得企业长期利益分享的机会, 农民土地收益的长期性受到忽视。

三、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土地流转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 也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改变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撂荒、粗放经营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途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如果忽视农民权益的保护, 将会极大地挫伤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推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健康、有序的进行, 就要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严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制定和完善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法规

土地流转过程中, 农民权益有效保护的核心是法制建设。我国关于土地权属的主要法律有《宪法》《物权法》等, 在我国1982年《宪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为农村集体所有, 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土地承包、流转的相关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法规建立了农村土地权利关系, 但是, 农民土地权利的行使在现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 在城市扩张背景下的土地强行征用, 使农民的土地权益享有成为幻想。特别是国家关于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 造成土地一级市场的转让收益仅仅是政府享有, 农民不能合法的开发自己的土地来获得相应的权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04年10月28日, 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规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 村庄、集镇, 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2012年,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到“集体收益分配权”, 并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两类用益物权并称, 予以中央政府的政策强调以及进一步保护我国农民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而享有的收益权能。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 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 目前关于土地的立法以及政策性规定, 在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的确立上还没有形成突破, 而所有权是农民享有一切权益的基础和源泉。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本、农业经济的基础, 农民享有充分的土地权益是维护农村以及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目前, 关于土地征用后的补偿缺少细化的规定, 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制定《补偿法》, 依法、合理、规范补偿征地农民的权益损失,

(二) 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展

土地流转无论采用何种形式, 都需要一个规范、具体、明确的土地流转程序。当前的土地流转主要是转让个体与承包个体私下通过口头协议或者书面协议、合同完成。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 合同条款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归属不明确, 合同一般不会经过公证, 一旦发生纠纷, 农民的合法权益将会受到损害。由于土地流转的信息不对称, 农民对于土地租赁方信息的获得仅仅依靠邻里、朋友、亲属之间的交流获得, 对于土地流转的市场价格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判断, 由于农民的信息有限, 在土地流转的谈判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农民的权益常常受到损害。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需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为土地流转的转让方以及租赁方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农民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获得关于土地流转的各项交易信息以及了解关于流转交易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可以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 极大地促进土地流转的公平交易, 并且通过中介组织的专业化的服务, 使土地流转工作依法、规范、有序的进行, 并在此基础上, 形成一个高效运作、服务周全、管控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促进农村土地自由流转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农村土地自由流转的关键环节, 农村的土地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功能, 一旦失去土地, 农民的生存将会面临极大的问题, 农民很难在这种情况进行土地流转、放弃土地。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建立城乡统筹的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 但是, 由于区域性的平衡, 城乡之间的养老保障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 农村医疗保障、生活保障水平距离现实以及农民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合理划分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 根据财力合理安排、筹划、有计划地推进和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逐步减弱和消除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解除农民和社会相关利益主体对土地自由流转的顾虑。

参考文献

[1]杨志平, 刘军, 张为杰.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考察、思考与政策选择——以辽宁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28-36.

[2]杜明义.农地市场完善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J].商业研究, 2012 (10) :173-177.

[3]侯博文, 李静, 陈勉乔.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土地流转[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7) :67-68.

土地权益保护 篇2

在传统的农村中,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手段,有了土地就等于拥有了生存的权利.而从建国开始,经过一系列社会变革,农地所有权几易其主,从最初的农民个体私有最终形成目前的集体所有.然而,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出现了农民土地被大量征用的情况.而对于农民的补偿,是相当的不合理的.由于政府通常是行政性地以“国家建设需要”作理由,以低价从农民手中“征”得土地,经过适当“整理”之后,再以市场价出售给开发商,或以“准市场价格”向投资者优惠,这就形成了中间政府获得利润的差价.而政府对农民的补偿,还要经过层层划拨,到农民手里的,也只有所剩无几了.其实城镇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而来的农村土地减少当属于正常.问题在于,城镇化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另一种是政府集引导,主导于一身,直接走上前台扮演主角.很显然,目前中国的城镇化采取的是后一种方法.而这种方式不太符合”化”的内在规律,政府作为主导作用无法满足权益与经济相平衡的条件,使农民在得不到合理的经济补偿时同时也失去了权益的保障.而且行政区划的频繁调整和每届领导的变换也影响到成片耕地的“流失”,辖地归属不断变动,每届领导的思想不同,都使土地处于一种开而不发的境地.可这苦的最终是没有实权的农民, 他们大多是没有知识的弱势群体,他们不懂得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农民权益该如何得到保证呢?

首先,政府领导应当明确一个发展方向,避免农民土地的大量流失.并且政府应该完成一个角色转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作为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市场经济发挥主要作用.同时,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民的援助力度,从财政等诸多方面向农民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农民提供非农化和进城求职的机会.然后这部分农民应该有一个组织代表,让他们表达出他们的思想,发出他们的声音.在今天这个城镇化时段,应当有一个专门保护农民权益的政府部门.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失去土地这个靠山的时候得到生活上的保障,不至于使农民的生存陷入困境.对于全部或大部分土地被征收的农民,拥有城镇户口时应当纳入当地城镇社会保障范畴。应明确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注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明确规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保金与征地补偿费脱钩,征地补偿费的发放与社保

金的收取应为两条线.保障他们的子女受教育问题,他们的子女应当与当地城镇居民的子女教育受到同等待遇.与此同时,当农民另寻他路时,应当承认这群弱势群体的社会价值, 他们应当有一个社会地位,也应当受到尊重.就像刚落成的海南省图书馆,竣工的白色大理石上,参建民工名录上就镌刻着农民工建设者的名字,626位外省民工名字赫赫在目,这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承认他们的价值啊.这样他们才能感觉到这个社会需要他们,他们才可以感谢这个社会!

土地权益保护 篇3

答:李女的问题涉及我国农村土地政策以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保护。关于土地延包,又称承包地延长承包期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文件指出“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

在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方面,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规定,根据传统习俗,妇女出嫁后一般都在婆家生产和生活。因此,为了方便生产生活,妇女嫁入方所在村要优先解决其土地承包问题。在没有解决之前,出嫁妇女娘家所在村不得强行收回其原籍承包地。对于在开展延包工作之前嫁入的妇女,当地在开展延包时应分给嫁入妇女承包地。对于妇女嫁入时已经完成延包工作的,如当地实行“大稳定、小调整”的办法,应在“小调整”时统籌解决;如当地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则出嫁妇女原籍的承包土地应予以保留。不管采取什么办法,都要确保农村出嫁妇女有一份承包土地。同时,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也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对此,《农村土地承包法》也有相关规定。

因此,甲村强行收回李女承包地的行为属违法行为,在乙村未解决李女承包地的情况下,李女的原承包行为仍然合法有效。

律师 杨颖

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保护 篇4

关键词: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保护

一、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概述

崔建远教授认为, 土地所有权所包括的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可派生出国有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典权等。[1]那么, 对农村离异妇女的权益保护, 可从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衍生的附属权利即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权等方面考查。

(一) 农村离异妇女的宅基地使用权

《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享有的对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占有和使用, 并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因此,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申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后, 便享有对宅基地的独占使用并排除他人的非法侵害权的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和非法剥夺其宅基地。然而, 由于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只能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离异妇女往往因为婚姻关系的变动而丧失农村集体成员身份, 故而无法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宅基地使用权。

(二) 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另外, 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了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但是, 在广大的农村, 由于男尊女卑观念还比较普遍, 导致妇女离异后往往无法获得平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仍是最基本生产资料的中国农村, 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无疑意味着生活无法保障, 也违背了立法的意旨, 因此着力保护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显得尤为重要。

(三) 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权

土地征收补偿, 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据《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依照特定的法律程序, 在利用公权力将集体土地收归国有的同时, 给予集体组织和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或其他权益, 以保障集体经济的利益和失地农民的生活。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权是由土地承包经营权衍生的附属权利, 主要以获得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青苗补偿费等经济利益来表现出来。土地征收补偿金的分配对象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根据公平公正原则, 凡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都享有获得土地征收补偿金分配的请求权, 不论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性别、年龄如何。而在现实生活中, 大量农村离异妇女往往因丧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其他原因而丧失土地征收补偿金分配权。因此, 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征收补偿金分配权的保护也是土地权益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保护之现状

2005年底, 某调查组在江西某县10个乡镇18个村委作了一项调查, 在30名农村离婚妇女中, 嫁入男方后, 离婚前和离婚后一直没有分配土地的有14人, 占46.7%。离婚后男方家虽然保留其土地, 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相关权益归男方所有的妇女共有10人, 占33.3%。在这些农村离婚妇女中, 只有6人真正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其他相关权益的仅占受调查人数的20%。[2]上述数据表明, 对我国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失衡的现象极为严重。这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三条关于禁止因妇女婚姻状况的变化而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规定背道而驰。

实践中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多种多样,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 利用农村集体组织成员的资格侵害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致使离异妇女的丧失宅基地使用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附属的补偿款分配权等权利, 即便回到娘家, 也因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的资格的丧失难以再分到土地。第二, 利用传统的婚嫁观念侵害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由于农村男尊女卑的思想残余影响, 离异妇女在婚前就只能分到较少的土地。另外, 传统的婚嫁习俗是女性结婚后要到男方落户, 此时, 农村妇女的户籍流动性与土地不可移转性之间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此种情况下, 通常牺牲的是妇女的土地权益。第三, 利用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济制度不同理解侵害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总体上是大稳定、小调整。但由于地域差异, 观念差异等原因, 各个地方对于制度的理解存在差异, 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具体调整规则。妇女如果在不同规则的村庄之间变更其长期居住地, 其土地权益必然发生变动, 从而得不到有效、统一的保障。

三、现行立法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虽然我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都明确了对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的保护, 但由于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地情况的特殊性, 现有的法律规定还存有诸多不明确甚至空白之处。

(一) 法律体系不完善, 法规之间联系不紧密

我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都对农村夫妇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原则作出了规定。但由于立法不够完善, 且法律之间缺乏密切的关联性, 造成立法与实践相脱节, 导致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 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事件屡见不鲜。如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在处理离婚财产分割方面, 采对婚前财产的个人财产部分仍属离婚后的个人所有的处理机制, 那么农民夫妻在离婚时基于对个人婚前财产的保护, 其土地权益往往在婚前即为男方所有, 那么女方以夫妻共同财产为由主张分割相关土地权益的请求往往不到法院的支持, 这样就形成了《婚姻法》的婚后财产处理机制与各法律主张保护离异妇女的权益的原则冲突。

(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认定标准不明确

由于我国尚未立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作出统一标准的认定, 导致各地在实践中的执行标准不一致,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以户籍为标准认定集体成员的资格。[3]而集体组织成员资格又与土地权益直接挂钩, 这样一来, 就可能导致农村妇女离异后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根据传统的婚嫁习俗, 女性结婚后要到男方落户, 当夫妻感情破裂, 离异妇女的户口又被迁出, 户籍变动非常频繁, 这与土地制度的稳定性存在尖锐的矛盾。因此以户籍作为认定集体成员资格的标准, 极有可能导致妇女丧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而实践也证实了利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侵害离异妇女土地权益的情况不在少数。

(三) 村民自治制度成为权益实现的羁束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了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大会极大的自治权。在村民大会上, 村民可以凭借村民自治制度赋予他们的自治权制定村规民约。而这些在农村男尊女卑观念的大环境下制定的村规民约往往未顾及到离异妇女合法的土地权益。村规民约由于有民主自治的外衣, 相关部门在处理此类问题存在极大的阻碍, 这也给保护离异妇女土地权益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四) 救济渠道缺失

虽然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问题在一些法律法规中有了相应的规定, 但在现实中遇到这类问题, 农村离异妇女还是没有合理的救济渠道。在实际生活中,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不高, 农村妇女权益受到侵害时, 首先想到的是找村组织或是基层政府机构解决问题, 往往无法获得救济。选择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的人非常之少, 即便是部分离异妇女选择了诉至法院, 却由于我国现行立法缺乏对离异妇女土地权益保护详细的可操作性规定, 又因为法律之间不紧密性, 很多地方的法院不愿意受理此类案件, 一些法院即使在受理后审判和执行时难度也非常大。这就造成了离异妇女因为救济渠道的缺失, 而无法有效的主张权利。

四、完善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议

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极其普遍, 这一问题能否合理解决, 关系到众多离异妇女的生活保障和法律权益, 也是实现女性解放、人权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针对我国现行立法制度的不足, 可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 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

保护农村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 首先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 实现有法可依。针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具体问题,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细致完备的法律条文, 明确法律之间效力的大小, 预防法律之前的立法冲突, 专章专条在立法中对此类型化问题予以规定。从立法层面上消除农村男尊女卑思想残余的影响, 明确村规民约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不得利用村规民约侵害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

(二) 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认定标准

立法统一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 妇女可以依据户口来主张相关权利, 即与其户口所在地的村民享有同等的土地权益;如婚后未办理户口迁移且在居住地劳动的, 也应当与居住地的村民享有同等的土地权益。这样, 人户分离情况下妇女可以依据其实际居住情况向所在地的集体经济组织主张获得相关的资格以及权益, 从而避免了妇女因婚姻变化而丧失相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以及相关土地权益的发生。[4]

(三) 明确并细化相关的土地权制度

我国物权法应当建立和完善与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相关的土地权制度。在立法上, 应将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附属的征收补偿金分配权确立为家庭共有财产, 进而保护妇女因参与家庭生活而在离异后获得相应权利分享的资格。正如王利明教授在《物权法论》一书中提到“流转的权利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项重要内容。”[5]因此, 还应明确规定允许离异妇女在承包期内继续行使流转权, 以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下通过拍卖等方式继续享有宅基地使用权。这样一来, 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就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最大限度地防止妇女因婚姻变化而丧失土地权益。

(四) 完善司法救济途径

司法救济是普通民众维权的最后一道屏障, 因此要真正达到保障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的目的, 就必须进一步明晰权益保障的救济途径。首先, 可以通过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提高妇女政治参与的比例, 确保妇女在村民自治组织中的地位。其次, 现有法律、司法解释对农村离异妇女权利的救济途径规定比较滞后, 应通过完善诉讼程序来进一步保障该类型化中离异妇女的诉讼权益。再次, 可尝试设立专门的妇女土地权益纠纷调解机构, 与政府调解和法院诉讼相结合, 形成基层纠纷多边解决机制。最后, 加强相关宣传, 普及法律知识, 鼓励农村离异妇女以适当的方式、使用正确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自古以来, 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农民群体中的一个较为弱势的群体的农村离异妇女, 立法更不应该有失偏颇, 而导致群体内部利益保障的失衡, 从而与我国法治精神背道而驰。追求群体内部的公平正义和普适发展, 是我国法制建设、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因而关注这一群体的基本利益诉求, 谋求农民群体利益的最佳平衡点, 是文章的追求所在。

参考文献

[1]崔建远.土地上的权利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2]熊小红, 刘斌.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权益流失的现状及其影响研究——来自江西H县的调查[J].农业考古, 2006 (3) :300.

[3]张雅维.山东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调查分析[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1 (3) .

[4]袁敏殊, 韩志才.安徽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7) .

[5]王利明.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6]李锡鹤.侵权行为究竟侵害了什么[J].东方法学, 2011 (2) .

[7]刘道云.我国人格权保护的限度[J].东方法学, 2011 (3) .

土地权益保护 篇5

摘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能有效避免农村土地纠纷,促进土地规范化流转,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本文总结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具体做法,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确权;作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27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土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重要作用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对于保护土地,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保护了土地;二是有利于解决农村土地矛盾,化解农村土地纠纷;三是对于土地规范流转和规模经营意义重大。

1.1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保护了土地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对于宗地的权属更加明晰,同时对于宗地的面积、空间、用途以及位置等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明晰,将所有流程明确化,然后建立土地登记薄。土地确权让农民与土地物权的关系更加密切,提高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集约用地也意义深远。农村土地确权就是为了形成明晰土地产权、明确土地权能、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保证土地顺利流转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1.2 有利于解决农村土地矛盾,化解农村土地纠纷

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经常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当中出现,尤其是以往农村经常出现的口头协议问题给农村土地的健康流转带来一定的制约和不必要的麻烦。而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明确了土地的权属问题,进一步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有效避免了因为口头协议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化解了农村社会矛盾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土地的健康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3 对于土地规范流转和规模经营意义重大

以往存在有些经常外出打工的农户将土地承包给他人而出现土地纠纷的情况,给外出务工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不必要的麻烦。农村土地确权让土地权属变得更加明晰,这样也让承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的健康流转。同时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土地规模经营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意义重大。

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意义重大,对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土地使用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等都十分关键。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要想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以下几个方面不得忽视。一是高度重视土地确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二是聚焦法律,坚持原则,依法规范有序操作;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四是建立联动机制,加大督查力度。

2.1 高度重视土地确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

要高度重视土地确权工作,成立确权领导小组,开展确权工作之前要深入到农村调研,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合理制定确权登记颁证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在正式开展工作之前准备好一切资料。在实际开展工作当中要分工明确,服从领导,高度重视土地确权工作。

2.2 聚焦法律,坚持原则,依法规范有序操作

以准确把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前提,依法规范操作,按照“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稳妥推进”的原则,各试点乡(镇)先行选择村屯开展土地清查实测,并召开现场观摩会,指导村社干部、承包户代表和承包地四邻现场指界、现场签字确认的方式开展实测。同时,发挥矛盾纠纷和复杂问题处理专家组作用,针对权属争议、经营权变更、承包地流转等共性问题,市确权办超前研究政策和问题化解办法,为全面开展土地确权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发挥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利用好电视、广播以及媒体的作用,还要深入到农村走访,了解农民实际情况、土地实际情况。定期宣讲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农村土地确权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变“要我确权”为“我要确权”。还要聘请专家到农村讲课,为农民答疑解惑,为开展土地确权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4 建立联动机制,加大督查力度

紧紧抓住权属调查这一关键环节,积极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分管领导定期听取汇报,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摸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将确权试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确权试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实施确权试点乡(镇)主要领导负责制,逐村落实领导包片和干部包村,保证了土地确权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

参考文献

土地权益保护 篇6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证书 规范化

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发放工作已经全部结束,现在主要以补发、换发、变更为主。随着党的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村承包地流转价格逐年提高,经营土地的附加收入逐步增加,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对完善土地承包的相关手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申请补发、换发、变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但是,也出现了通过采取变更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的办法侵占他人利益的现象,给日后的承包合同管理和土地纠纷留下隐患。如何管好、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维护农村土地承包者的合法权益,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是每一个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明确办理范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承包耕地、园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从事种植业生产活动,承包方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应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予以确认。承包草原、水面、滩涂从事养殖业生产活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有关规定予以确认发证,凡是承包农村集体土地依法签订承包合同的农户,均应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期内承包方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不需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登记。因转让、互换以外的其它方式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立、合并的,应当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严重污损、毁坏、遗失的,可申请换发、补发证书。对权属不清和存在争议的地块,要进行实地踏查,待土地权属确定之后,方可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2.做好内容审核

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在为承包方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时,要做到认真审核,要求申请人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申请书、经营权证登记簿所列的内容填写准确、一致、齐全,确保字迹清晰、工整、规范、内容真实,并做到“四个一致”,即土地台帐、承包合同、实测面积、证书标注一致。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是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也是今后享有受惠农政策的依据,绝不能出现任何刮擦等现象,必须经过审核无误后才能发证。另外,要按照政策规定,统一标准,对经营权证书中的有关项目予以明确,防止出现错误。在证书标注中,要明确以下七个方面:共有权人,指承包合同签订之日时的承包户共有人员加上承包期内新出生人员;总面积,指承包合同中所登记的各地块面积之和;地块总数,按地块名称和四至不同确定;地块名称,指所承包地块在当地的习惯名称,有其他名称的要在备注中说明;等级,指地块级别,如原始资料记载有承包地块等级,按原记载填写;如无原始记载,可根据本乡(镇)或本村的土地为综合水平制定一个标准划分为一、二、三等;地类,指统一按承包地性质划分,如水田、旱地、菜田、四荒等;土地四至,指地块的确切地理位置,具体参照物应以相邻的可辩认物体(某田块、路、河、沟、树、房子或户主姓名)为准。

对集体机动地、四荒、水面的发包合同要进行五个方面审核:审发包土地的名称、座落、四至、面积、用途、承包方式、承包主体、承包费的底价以及其它应当注明的事项;审核承包期限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审核承包方案是否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确定;审核将土地发包给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是否在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审核以招标、拍卖形式承包的,承包费是否通过公开竞标、竞价方式确定。

3.实施科学管理

为了提高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的管理水平,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实行计算机管理,做到资源共享,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的变动情况,也便于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补发、换发、变更实行微机打印,对四至不详、面积不清的地块实行GPS实测并制图备案。县级农村承包合同管理机关对办理完毕的经营权证书资料档案,要按照家庭承包、非平均承包方式分乡镇立卷。

经办人在证书办理中,对发现存在问题的合同要提出整改建议,并协助纠正,对条款不清或内容欠缺的合同,经履行相关法定程序后采取补充协议的方式予以完善。对违法合同要建议双方当事人终止,拒绝纠正和终止承包合同的,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应向双方当事人下达预警通知书,告知其继续履行合同所带来的风险和将承担的不利后果。

4.妥善处理问题

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期限长,承包期内人口变动大,经常出现内部分户、变更承包代表人和补办证书等情况,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在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时,要按照政策规定,区别不同情况,查清请求事实,履行相关程序,依法为申请人办理证书,严防个别人员采取变更经营权证书的手段,侵占其他共有人的利益。

4.1内部分户

当承包户内部成员分户经营,要求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变更业务时,要由承包人所在的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对分户人员是否是原承包合同中的共有人予以说明,并根据下列情况办理:共有人分户,原则上按照“按户承包,按人分地”的办法划分土地,其他共有人放弃共有的,必须要有书面说明并签订协议;不在同一户籍内的共有人划分承包地,依据上述原则签订流转协议按转让方式办理;分户后的承包户共有人员以农业户籍中的在籍人口为准。已转为非农业户籍人员不能以承包人的名义另立合同,作为一个独立的承包户承包农村土地。

4.2承包代表人更换

4.2.1承包户内人员更换由承包人所在的村民委员会出具书面材料,说明1996年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时,变更后的承包人是否是原家庭承包的共有人和其他共有人情况,是共有人的需经其他共有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变更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并注明现共有人情况。非原承包合同共有人的,签订流转协议,按转让方式办理。

4.2.2代表人死亡 原承包代表人死亡的,需由申请人出具所在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死亡证明,复印被注销的户口,由村委会出具新的代表人是否是原共有人证明,不是原承包方共有人的不能办理变更。是共有人的在征得其他共有人同意后,与村民委员会签订新的承包合同、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原承包合同终止,经营权证书作废。

4.2.3 更正名字错误经营权证书名字错误需要更正的,由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证明该户名字登记有误和承包土地共有人情况,复印原承包合同,并由村民委员会和乡镇、街道农村承包合同管理站负责人签字盖章,一式两份,携带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原件,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经营权证书变更。对原承包合同和证书均存在错误的,应首先更正承包合同,然后变更经营权证书。新证书中的共有人以承包户内人员为准,户外人员不能作为共有人。

4.2.4胜诉案件变更证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之规定,当事人在农村土地承包案件诉讼中胜诉,应当在满两年后持生效的法律文书办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变更手续。没有承包合同的,可依据判决书重新与村民委员会签订承包合同,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补发经营权证书,同时变更败诉方的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在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时,要出具承包合同复印件一式两份,经村民委员会、乡镇农村承包合同管理站审核无误签字盖章后,填写《补发、换发、变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申请书》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由本人携带户口本、身份证、裁决书原件等相关资料办理经营权证书。

4.2.5夫妻离婚变更经营权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六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了维护离婚妇女的合法权益,保护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受侵犯,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在为离婚人员办理经营权证书变更业务时,可依据以下原则办理。夫妻双方签有离婚协议,并在协议中对共有承包地划分做出约定的,自协议签字之日起满两年后,双方当事人可根据约定变更承包合同,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通过诉讼依法判决的,自判决书生效之日起满两年后,依据判决分割土地,变更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土地权益保护 篇7

一、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 土地流转制度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50年, 全国实行土地改革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次土地改革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从而真正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农民拥有的土地享有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使农民权益得到最大保护, 极大释放农村生产力,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据统计,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 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所以, 第一次土地改革是成功的。

第二阶段是在土地改革完成后, 1952年到1956年开始了农业合作化的运动, 农村经历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归农民所有到完全归农民集体所有的过程。特别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 完全消灭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制, 实行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在国家手中, 农民与土地不再存在任何的关系, 也就无所谓的土地流转。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出现一些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 影响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在1978年, 我国实行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 建立了农村集体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和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制度。1984以后, 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方式, 国家从法律上确定了土地流转制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这在实践和制度上拉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因此, 改革三十年来,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都在坚持农村集体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 始终比较关注农民权益的问题, 不断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尽管这次土地制度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但应该说是成功的。

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过程看, 土地制度改革的设计, 主要是看其改革是否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能否解放农村生产力,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实现农业专业化、企业化和机械化, 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程度。只要能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确保农民在土地经营权上的自主性, 农民生产积极性就高, 农业生产就能稳定发展。反之, 就会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甚至出现停滞。这就是从土地制度改革演变过程中所得到的启示。

二、基于土地制度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分析

(一) 制度及土地制度的作用。

所谓制度是由人类设定的, 制约人们经济行为成文规范。现代经济学家非常重视制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同样, 土地制度对土地流转和农民权益保护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当前, 我国土地制度面临诸多矛盾。一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紧缺,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 全国有600多个县 (区) 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全国7亿农民生存需要依靠土地, 而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2年, 我国耕地净减少6, 000多万亩, 大量耕地的撂荒又加剧我国耕地紧张状况。同时,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采用“普占”或“均分”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 农业生产基本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为基础, 土地规模小、每户农户平均经营面积不足0.5公顷, 大体相当于日韩的三分之一, 欧盟的四十分之一和美国的四百分之一。从根本上无法实现适度的规模经营, 这就形成我国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农业生产率不高的原因。因此, 需要进行对土地制度进行创新, 突破制度性障碍, 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 土地是“三农”中重之重的问题。土地不仅涉及国家、农村集体与农民间、以及农民与农民间、农民与企业间各种的利益关系, 而且还关系到农村稳定、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从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关系中利益的摩擦, 尤其是对农民权益损害的问题。因此, 如何协调好土地流转中的各种关系和保护农民权益, 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土地制度。

(二)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表现。

农民的土地权益主要有:一是与土地征用相关的权益, 主要是各种土地征用补偿金。主要存在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期限短、补偿形式单一等问题。一是土地流转中的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收益是指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上的发展, 农民土地流转的权益受到侵害现象越来越多, 其主要表现为:

1.农民作为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失去其独立性。《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土地流转应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强调土地流转主体是农户,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同时对土地流转进行限制, 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但在实际中, 普遍存在村集体随意缩短土地承包期限和增加土地承包费用、强迫农民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等违约侵权现象屡屡发生。有的地方基层政府和村民组织为了地方利益和追求自身利益, 与民争利, 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调整农业结构为名, 不经农民同意强制农民承包地进行流转, 甚至以行政命令手段, 对土地流转下达指标、限制土地流转完成时间与面积, 一些基层政府为了政绩, 借土地流转之名, 长时间和大面积地把土地租给工商企业, 改变土地农业用途。这种完全不顾农民意愿的行为, 严重损害农民作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所应享有的利益。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收益低, 没能体现土地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税费负担增加以及粮食价格下降, 一方面出现农民卖粮难和种粮亏本不赚钱, 土地收益下降, 严重挫伤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同时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特别是在农村传统产粮区, 农民间土地流转相当一部分是无偿的, 即使是有偿的, 其流转费、租金是很低的, 根本不能体现土地的价值, 造成对农民权益的损害。另一方面, 由于土地大量撂荒, 出现了土地收费难的问题, 于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积极介入农民土地流转, 出现了土地反租倒包和土地股份制等种种土地流转方式, 这些土地流转方式也存在对农民权益损害。如土地反租倒包, 先是集体组织把农民土地租过来, 再以农民名义与其他农业经营者签订合同, 集体组织从中获取租金差额。由于农民与集体组织间信息不对称, 这种土地级差地租主要由集体获得, 农民所获的土地收益很有限。

3.土地延伸的权益保护得不到保障。在我国, 土地承载农民诸多社会保障的功能。首先土地具有生存、医疗和养老的功能。据报道, 2008年农民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改革初期的2.57∶1扩大到现在3.23∶1。农民低收入必然影响农民的生活、医疗和养老。而在农民收入中外出打工收入即工资性收入约占38%, 农民70%收入主要是依靠土地而获取的。所以在农村土地不仅是农民从事生产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为农民生存提供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 而且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农民医疗和养老的最主要保障。其次, 土地具有就业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有近一亿多农民转移到城镇。但是农民工在职业选择、儿女教育、失业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一旦经济发生波动, 农民工就无法在城市生存, 必须回到农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 2, 500万农民回乡就是一个例证。在我国近几年的土地流转过程中, 却很少或不考虑土地这一社会保障功能的作用。一是土地流转收益中的转包费、租金和转让费, 没有含有这部分农民的土地延伸的权益。二是各地实行“土地股份制”, 搞农业规模经营, 土地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土地所能接纳劳动力越来越来少, 造成农民既失地又失业。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00至300万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 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人数已高达4, 000万人~5, 000万人, 其中有30%左右处于无业或离岗状态。

(三)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

我国现有土地制度主要体现在《宪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上。农民土地权益受到损害主要源于土地制度本身缺陷和制度性障碍。

1.土地产权关系不清晰。

首先, 表现为所有权主体虚置、所有权不完全。在我国的《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和《物权法》对农村的土地所有权作相应的规定, 都确立了农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这里集体土地所有的主体就有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等。但在法律又没有明确界定集体是谁, 如何组成, 谁来代表, 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农民又如何行使权益。造成实际中把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 而真正又是由村主任或村干部成为土地所有权主体实际的代表者。这种土地产权混乱和所有权主体不清, 必然会损害农民权益。同时国家对集体土地享有太多裁量权, 因此, 农村集体组织对拥有土地所有权又是不完全的、残缺的, 这也会损害农民权益。其次,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内容不整、不明确。有关法律对土地承包期限规定过短, 使农民对土地无法产生预期利益, 农民承包土地无法象“四荒地”进行抵押, 农民承包土地向本集体组织外的单位和个人流转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 一项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包括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 而实际上农民对土地拥有有限的处分权。

2.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民在自愿前提下, 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或者其他方式流转。但土地如何进行流转, 法律上对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程序作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 并没有在制度上设计一套统一、规范、具体、可操作性的程序。这样在实际土地流转中形成了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土地流转过程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现象, 从而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

三、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制度缺陷与缺失。因此, 解决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消除制度性障碍和解决制度性缺失的问题, 多角度强化农民土地的权益保护。

(一) 构建和完善土地的法律及政策体系。首先, 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有人认为改革土地制度, 就是要实行土地私有化。土地私有化不适应中国国情,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条件下, 土地的私有化会使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农业, 加剧土地兼并, 造成土地大规模集中和土地排斥农民, 使农民既失去土地又失业, 从而引发许多社会矛盾, 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所以, 土地改革必须坚持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前提下,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其次, 在法律上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界限。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必须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 强化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使农民真正享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益。再次,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自身法律水平低, 法律意识薄弱, 缺乏对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因此, 加大对《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自身法律水平和对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同时, 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规范基层政府行为, 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约束基层政府侵害农民土地权益行为。

(二) 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和土地流转方法, 保证农民能够在自愿条件下依法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不仅关系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而且关系到农民自身利益, 所以在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前提下, 按市场要求建立合理土地流转机制, 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首先要建立一套规范、具体、可操作性的土地流转程序, 防止基层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 确实保证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不受剥夺、不受截扣和克扣。其次,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政府主要通过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农民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农民也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了解土地供给与需求、土地价格和土地质量等相关的信息, 促使土地流转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双方能直接交易和公平交易, 以减少土地交易违法和违规的行为, 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民权益不受侵害。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据统计全国农村人口社会保障覆盖率仅达到30%, 面临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运行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严重缺乏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土地承载农民的生存、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功能, 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更好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 在土地流转中必须考虑土地保障功能。通过或把土地流转的租金、转让费和征地的补偿金一部分, 或以土地作为入股等方式作为建立农民的失业、养老、医疗等制度的保险资金重要来源。其次, 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就业能力低。要加大免费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程度, 提高就业的能力, 减少由于失地而失业现象。第三,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多, 据统计, 目前全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只有20%左右, 近80%农村人口无法享受任何医疗保障。同时, 大多数农民尚无养老保障, 只能依赖土地来养老。因此, 国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 以减弱土地保障功能, 保证农民权益。

(四) 发展农民各类组织。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与土地权益问题上长期处于博弈状态。但集体经济组织一方力量过于强大, 而农民一方力量过于弱小, 没有自己的代言人, 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首先, 完善村民委员会制度, 实行农村民主自治, 通过民主选举, 使村民委员会真正成为替农民说话、替农民办事的农民自己的组织。其次, 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 国家在财政、金融、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 促进各类农民专业化组织发展。

四、结语

随着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问题主要在于土地制度的缺失和障碍。因此, 突破制度的瓶颈, 进行制度创新, 是解决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关键, 也是促进我国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梅付春.失地农民合理利益完全补偿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9

土地权益保护 篇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市场经济的协调带动下稳步向前,农村作为城镇化开发的最后一块阵地,其土地作为一种可支配性和稀缺性资源不断升值。在我国,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方面。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不得已退出土地“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要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的退出土地。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不能适时地退出,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农村问题,例如承包地的撂荒、宅基地的弃置和“空心村”问题等等,既会触动到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的威胁,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也与城镇化建设土地资源供需不足形成极大反差,所以积极引导进城落户农民退出土地刻不容缓。

1 现实中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保护的不足

1.1 立法的不足

《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在这里村集体有权强制无偿收回农民的承包地与宅基地。但是《土地承包法》颁布后国家对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上有些许变动指导,实际上,这条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确定的可行性。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作为商品交易且不限于在本集体内流转,参与市场竞争;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并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流转权能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交易市场,这说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放活土地,把土地作为一项准私有财产来处理;2014年7月国务院放松对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与宅基地的管制,并鼓励开展是否要退出“三权”开展试点研究;直到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指出,不得已退出“三权”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退出“三权”。紧接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退出的问题,中央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措施,而是采取试点研究。正是由于农村土地含金量的提高,引导进城落户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才变得棘手。

1.2 政府主导,农民被迫“农转非”

华生关于土地改革指出现有的误区之一“农村土地自由流转、抵押、交易买卖最符合农民的利益”。其实,对于能够进城落户的农民来说,来自土地出租的微薄收入不是他们的关注点,所以如果不是被迫放弃土地,更愿意将土地作为进城失败后的退路。而打着农民旗号主导推进土地流转的并非农民,而是获得资本下乡机会的政府与企业。大量事实证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只能依靠政府,只有政府掌握着农地转用权,因此必须要打破政府垄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由政府引导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农民也是理性经济人,让农民与市场交接,将土地放到市场经济中以出让、转让、出租和入股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基础上,把行之有效的土地利用创新性举措上升为国家政策,其中的一点就是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情况下,村庄整理增加用地面积或批准后可以转换为城镇用地指标。2008年国家发布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使得有些地区尤其是苏南等经济发达而建设用地紧张的地区找到一线生机。法不禁止不违法,出现跟风现象,用宅基地换来的土地挂钩生财,使得大量农民“被上楼”,却也没有解决好农民的进城落户。以前只需支付少量的生活开销至少温饱不愁,突然间生活成本骤增,所谓的补偿远不足以支付高额的生活成本开始新的城市生活。一旦生活的不顺心,没有尊严,就会出现矛盾纠纷,这些都有违“自愿有偿”的改革要求。

2 建议和措施

2.1 明确农民的产权制度,全面确权登记

对于进城落户农民来说,承包地与宅基地的实质性用途如今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经济财产收入;对于宅基地法律只允许在集体经济内部进行流转,在内部需求有限的前提下,进城落户手中没有实际用途的宅基地不能进行处分转让,其财产权也无从体现。现行制度虽然规定了我国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具有财产属性,但是是不完整的,是难以变现的财产权益。

“离开了清晰界定并得到良好执行的产权制度,人们必定争相攫取稀缺的经济资源和机会”,所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推进实行城乡土地产权的“同地、同权、同价”,从实际中逐渐消除城乡差异。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除了农业用途的权利以外的非农业用途的转让权。在城乡统筹下,使农民的宅基地和住房具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的转让、收益、抵押买卖的权利。加紧土地的确权登记,只要是土地及地上的建筑物,都应该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做到账实相符,程序规范,为以后的土地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2.2 政府责权归位,农民先行

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保护不到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政府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在这场土地制度改革中政府起决策者兼指挥长的作用,而不是我们所规定的由国家“支持引导”。

在陕西省对于进城落户的宅基地退出的改革中,坚持由农民自由选择是否进城落户,同时带有政策性的鼓励农民在小城镇落户;对于宅基地补偿安置,先由国家相关部门核准,签订退出合同,办理公证后才能给予补偿;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我们应该积极防范农民转户并退出宅基地后,又向村集体主张享受宅基地使用权而引发纠纷。也有的地方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在农民退出宅基地后预设一个三至五年的过渡期,并主动告知其法律效果,进行普法教育尤其是关于三农以及在这场制度改革中涉及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并由专业的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知道,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以免出现退出后又后悔的难题;明确农业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将土地退出各个环节的负责部门细节化、条理化,而且各个部门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相互制约、并接受村民监督,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有效规范。

土地制度的改革,不能做一叶障目,要突破土地行政指标层层分解严格控制的思维惯性,突破土地财政的恶性循环,紧紧围绕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土地改革这一难题,增强人口城镇化的质量。

摘要:城镇化改革中,已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直到2014年底国家政策第一次明确落实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不以“三权”的退出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对于如何落实国家政策没有真正指明,而是开展试点研究,采取的是一种谨慎的态度,步步为营。

关键词:进城落户,土地财产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淑妍.农民工市民化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3(12).

[2]华生.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J].经济导刊,2014(02).

土地权益保护 篇9

一、我国在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征地范围不明确, 征地过程不透明

国家土地征用权是带有强制性的行政行为, 由于对“社会公共利益”概念的理解不同, 为有些人随意征用农村土地、随意扩大征地范围提供了理由。

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导致征地过程中的透明度不够。首先是征地过程缺乏公开性。由于现行的征地制度忽视土地被征用者尤其是被征地农民的意见, 在征地时, 农民对征与不征、征多少、征来干什么、怎样补偿、怎样安置等一系列的信息都不了解。其次是征地过程缺乏群众性。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倾听广大农民的意见, 而只是与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人协商征地事宜。这样有些农民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 土地就被村干部出卖了, 这样的程序农民的利益在征地过程中自然得不到保护。

(二) 农民所获补偿与被征土地进入市场后的价格落差过大, 没有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形成了失地农民这一新的社会弱势群体。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目前已有4000万失地农民, 如此庞大的一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其潜在的社会隐患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 我国城镇非农建设用地已从行政划拨全面转向市场化的出让, 土地出让价格大幅上升, 但向农民集体征用土地的补偿办法和补偿标准仍停留在行政划拨年代, 土地出让价格远远高于对农民的补偿, 使得农民的所得与所失不平衡。在征地时对被征地农民主要是采取货币形式的一次性补偿, 而没有为失地农民建立起相应的就业替代机制, 也没有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扶助的范畴。农民在失地后生活成本提高, 再加上大部分农民没有一技之长, 补偿赔款很快就会花光, 之后就会呈现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会保障无份的局面, 生活陷入困境。因此, 构建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二、对农民权益的保障

大部分地区采取货币安置为主或以土地换就业的方式, 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偏低等因素制约, 无法适应市场竞争, 大多失地农民失去就业机会同时失去生活保障。农民失去土地这一重要的财产和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权益, 而政策、法律的缺陷又导致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

(一)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既不反映市场规律, 也不能保证农民生活水平恢复到征地前的水平, 这使征用补偿制度存在许多与时代节奏不和谐之处, 在实践中产生许多矛盾和冲突。笔者认为应实行按市场补偿原则, 充分考虑被征用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提高补偿费用。

目前, 上海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改变了过去那种一次性将农民集体土地征为国有的方式, 让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 每年收取一定的土地收益。这样既可有效节省建设初始成本, 又可解决农民长期的土地收益问题。这种做法是探索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 使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长期稳定的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与征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与国际接轨, 按土地的市场价格对农民集体土地进行补偿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失地农民除应得到的各种补偿以外, 还应该享受到各项社会保障。失地农民是不同于纯粹意义上的农民, 又有别于城市居民的边缘性群体。因此, 在农民失去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以后, 就应该将其转为城市居民, 纳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在实际中, 各地经济发展不一, 目前尚不能在全国所有农村都建立相同标准的低保制度, 容许存在差异, 应合理界定保障对象, 科学地界定最低生活线标准。

对于目前已经进入养老阶段的农村老年人口来说,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是以老年人口拥有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为保证的。如果明确土地征用补偿中包含养老保障因素, 应该划出部分资金用于老年人养老, 保证老年人可以固定领取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土地征用补偿费中应专门划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 而且养老保障金不应该平均分配,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医疗保障也应该成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一个基本面。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基金的来源应以失地农民自愿缴纳为主, 村集体、政府、征地主体也应该负担一部分。合作医疗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 按照参加者互助的原则组织起来, 为农村社区人群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保障制度, 现在要创新合作医疗的筹资、运行、监管、激励机制, 加强农民的共济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 保障就业安置

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差, 培养可持续就业的能力是可持续生计的关键。对于失地农民, 自己被迫从经营几十年甚至半辈子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就业, 加上农业的技术性差、独立性强, 跟城市的各种产业具有显然不同的性质, 因此,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 再就业能力必须经过有效的培训。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就业能力, 关键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对他们进行系统和有效的培训。

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被征用单位、用地单位和有关单位, 通过发展副业生产和举办乡镇企业等途径加以安置, 安置不完的, 可以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到用地单位或者其他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 并将相应的安置补助费转拨给吸收劳动力的单位。

三、对土地征用的几点建议

(一) 严格征地审批, 切实加强对征地工作的统一领导。

应该采取严格的征地审批制度, 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 除国家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可以征用土地外, 其余的均应立足存量土地进行内涵挖潜, 盘活城部存量土地, 不能再以低价剥夺农民土地为代价, 牺牲农民的合法权益搞现代化建设。要真正体现征地的“公益性”特征, 维护政府征地的权威。

(二) 积极探索新型用地制度, 改革现行的征地补偿办法, 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将集体土地征为国有的方式一方面造成建设项目投入成本过高, 对投资项目压力太大;另一方面农民就业安置也比较困难。

(三) 拓宽安置途径, 多渠道妥善安置农民生活。

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 应改变过去那种由村委安置的单一做法, 从大局出发全盘考虑, 并借鉴先进地市的做法, 在征求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广泛采取保险安置、货币安置、留地安置、招工安置等多种方式, 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真正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摘要: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强制性地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 并给予一定补偿的行为。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存在诸如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管理不规范、征地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土地征用,土地补偿,农民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1]李燕燕.集体土地征用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 (17) :3.

[2]秦庆武.关于土地征用中农民保护问题[J].1003-1452006]07-0012-02.

[3]朱桂萍, 杨晶.健全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基本思路及对策[J].税务与经济, 2006, (4) .

土地权益保护 篇10

为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被征收为城市用地。 失去土地的农民合法权益应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现实却不能让人满意。

根据社会保障部的统计结果,我国目前有将近6000万失地农民,大约有60% 的人生活十分困难。在土地被占用的同时许多农民都面临无田可种,无业可就,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当今农村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国家与农民之间争议的重点问题,也是农民维权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性,因此完善的征地过程是相关部门首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2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存在缺陷

2.1补偿金额少,补偿层面受限

农用土地的征集补偿范围包括,土地附着物、群众安置费用、土地补偿费用等几方面。从法律条文中得知,征地补偿范围狭窄,农民拿到土地补偿费有限,其中占补偿款很大比重的土地补偿农民没有权利获得。从征地本质上看,我国的补偿法律还是很不完善的,因为补偿中只补偿了比较直接的一些财物损失,对于不直接的损失视而不见,避重就轻。 更加重要的是,政策上把土地视为国家所有,农民只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我国补偿范围不充分、不完整。

另外还存在补偿的金额少,依 《土地管理法》,用于后续安置的费用以及土地本身的补偿费用都不能超过征收前3年所计算的平均收入费用产值的30倍。而对于这个问题, 农民却认为,这两项所给的补偿是不能满足自己和家人后代生活所必需费用的,因此,现有法律存在不合理、不科学性。

2.2补偿费用不精细

在征地中受偿主体和分配不明确。相关法律规定,常常引发争议的是土地补偿费以及安置补助费。对于这两项费用,按照相关法规计算的标准是不相同的,也就是在补偿过程中分别计算。在一些地方的征地过程中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还是不能给予比较详尽的计算,这样就引发了很多矛盾。 土地补偿费占补偿中有很大部分,以至于补偿不直接到农民手里。关于补偿费的纠纷以及事件常发生贪污腐化现象使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2.3征收土地的程序不规范

在已有的法律条文中已经有了关于征地过程的相关程序,但在许多较为发达的国家,关于征地条款更加严格并且规范。土地征收程序是由举办事业进行认定征收范围、 如何发放补偿金、补偿金的给付。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只是对征地程序作出了很简单的规定,规范性不全面,实践过程中操作性较差。并且在制度上还有一些疏漏。征地执行中政府处于主要地位。征地是不是符合需要、征地各方面都是相关部门一句话说了就算,忽略被征地人在征地过程中的意见。征地程序中,对于农民的保护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农民对补偿程序很少参与,以至于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2.4解决土地纠纷方法不全面

农村因征地产生的补偿问题成为土地纠纷中的重要问题。相关法律规定令土地补偿方面的争议无处申诉,这显然侵犯了农民的权益,实属法律欠缺。在征地过程中,政府在其间充当重要的参与角色,参与并决策征地事宜,由政府与补偿争议双方都有重要关系的主体协调争议,显然是很不合适的行为。矛盾产生后上访、暴力等此起彼伏。农民这种暴力倾向需要得到重视,问题需要解决,法律在此需要完备。 这样一来改进和完善我国现行土地纠纷解决办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成为迫在眉睫的要事。

3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对策

针对我国的补偿标准,有些国家的补偿标准中规定,在征地中除了给失地农民直接的损失补偿,还要给间接的损失补偿,以求做到补偿制度完美化,农民利益最大化。为使失地的农民在城市里有更多的发展,我们应遵循借鉴外国相关法律规定,扩大并完善补偿的范围。立法者不能过于强制, 应多采取被征地者的意见。补偿费用要达到被征用地之前经营的平均收益。可全面考虑被征地人的条件,通过科学且准确的评估手段进行综合性的评定,给出合理的补偿价格。

3.1征地程序完善化

法律规定对于征地程序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相关部门征收土地予以制约,防止滥用职权侵害广大农民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程序充分体现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突出土地征收的可操作性。第一,管理机构完善监督与管理。使土地征收过程透明化,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并认可各个环节,并使被征地者保有监督和建议的权利,杜绝违法违规现象。做到透明而且公开。第二,征地审核方案的提出要明确补偿合理这一点。农民和补偿义务主体商定,由政府机关审核; 平衡各方利益,使各方利益最大化。第三,增加认定程序,包括申请、调查、确认。由需用地部门提出征收,政府公示征地的用途是否合乎社会公共利益。认定过程中参考部分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之后向被征地农民公布给予相关权利人参与和发表见解的权利。

3.2补偿方法要细致入微

各地方管理机构在征地补偿中必须明确补偿条款,确保补偿费用合理合法地发放给失地农民。地方政府可将所有补偿一齐拨给农村集体组织,在土地征收协议中列明征地补偿款项的各项费用的来源对于所有权权属不明的遗留问题,虽然有好多方式和方法建议,但由于现有国情以及现有土地制度都要纳入考虑范畴。做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加大透明度。 在征地补偿款分配的制度上做到公平公正。

3.3完善土地征用的监督机制

土地管理部门行政系列上应予以改革。据相关规定,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对征用土地公告内容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内容的查询或者实施中问题的举报,接受社会监督。按照现在行政系列,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只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在重大决策上需听从于政府,然而,市、县人民政府往往是征用土地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致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政府部门实施大量违法征占土地的行为举报却没有能力受理。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对土地征用的监管,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系列上的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 应该效仿审计局、 监察局等机构的设置,实现由中央政府垂直领导国土资源的执法监督,摆脱现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局面。

加强对土地被征用后利用情况的监督。我国土地征用的程序在土地被划拨、有偿转让后即宣告结束,对被征用土地的利用情况缺乏监督,这也是土地征而不用、土地被征用后大量闲置的主要原因。由此,笔者认为: 只有加强对被征用土地利用情况的监督,才能避免借征地之名行买卖土地之实的现象,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滥征土地的情况发生。

婚迁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研究 篇11

关键词:土地权益;婚迁;性别歧视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5-0039-05

一、问题的提出

土地是人类的避难所、食物的来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1],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土地权利的分配将影响财富分配、经济增长率、贫困发生率和农业发展[2]。因此,关于土地权利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一个重要的议题,尤其在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

安全的土地权利应该是被清晰定义的、长期的、可实施的、从法律和社会的角度合理的权力,这些权利无需磋商和他人的批准[3]。然而,在很多国家,阻碍女性享有土地权利的法律、政策、宗族习俗、传统和态度普遍存在[4],这种性别差异阻碍了女性的生产力。在发展中国家,女性在农业生产中扮演日渐重要的角色,女性对资源的权力会影响其生产能力 和生产行为[5]。女性有权使用土地,在减贫及确保家庭粮食安全方面意义尤为重要[6]。有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若女性对生产性资源与男性平等,能使所在家庭增加20%-30%的农业产出,使国家增加2.5%-4%的农业产出,这足以使1-1.5亿人免于饥饿[7]。另外,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把收入花费在家庭上,做出提升家庭福利的决策,包括增进营养、教育投资及医疗保健等[8]。因此,消除土地权利的女性歧视将从增加农业产出、减少贫困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多方面使社会明显获益。

鉴于此,国际社会把寻求性别平等、经济上授权给农村女性视为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中心战略。在许多国家,保障女性的土地权利被庄严的载入宪法和其它法律,然而却没带来切实可行的效果,或由于法律缺少执行或者执行不平等[9];或由于法律的制定缺乏性别视角,可操作性不强[10];或由于存在性别歧视的村规民约、宗族法律以及不成文制度等[11]。

中国农地权益中的性别歧视大体也符合这一逻辑。有研究表明,从国家立法到制度措施,我国农村土地分配的性别平等得到了法律保障[12]。所以中国农地分配中的性别不平等,并不是发生在村社农地分配之时[13],而是在分配之后的动态过程中[14]。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土地资源是固定的,“从夫居”的婚姻模式使大多数女性的作为村庄成员的资格被重新界定,成为村庄的他者[15],在人地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女性成员更易被其它成员强制挤出[16],而“三十年不变”的土地制度无意强化了这种排斥[17]。因此,本文的逻辑起点是婚迁女性土地权益及易流失,但本文认为这并非是针对女性的歧视。“从夫居”的文化传统使女性从娘家到婆家迁移时,集体成员身份发生转变,因而承担了被排挤的角色。若婚迁的不是女性,也不例外。基于此,本文分别对婚迁变化中的女性和男性进行调查,试图从性别视角深入分析农民土地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原因。

二、婚迁变化中女性土地权益流失分析

土地财产权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控制权、转让权、排斥权、继承权以及其它相关决定权[3]。我国农村土地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集体成员对集体土地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种财产权以成为某一社区成员为基础,是一种成员权。成员权的权利主体是个人,不论因出生或嫁入等何种原因而事实上成为集体成员,就应平等享有成员权。土地承包权是是成员权在土地承包制度上的基本体现[18],本文所指土地权益是指土地的承包权,它包括集体成员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分析性别因素可能对土地权益的影响时,现有的研究大多从家庭层面入手,通过分析性别变量对耕地面积的影响在统计上是否显著来推断农户的土地分配中是否存在着性别歧视,但这容易导致个体未获得土地承包权现象被家庭均值所掩盖和忽视资源禀赋不同可能产生的偏差[12,13,19]。本文的研究聚焦于个体层面,因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家庭财产权是共通的,但是家庭内部的财产分配不平等,弱势方(大多是女性)处于财产依附地位。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显化家庭成员作为土地财产权利主体的地位,且体现了被调查对象对自己土地权利的认知。所以,本文的研究基于个体角度关注最基本的土地权益——土地承包权,用是否获得法律及实质意义上的土地承包权衡量婚迁中女性和男性的土地权益是否流失。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本部分以法定婚姻年龄(女性20周岁)以上女性为调查对象,研究数据来自于2014在湖南、云南、宁夏、陕西等省的田野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04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见表1):调查对象中婚姻状况为未婚的只有1人,其他均经历了婚迁变化,调查对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调查对象中个人收入以农业为主的占67%,样本所在家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占50%,体现了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样本占总数的40%,这一比例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重相当(39%,www.gov.cn),样本的学历分布具有代表性。

表1 女性样本基本特征

类 别 样本数(人) 占总样本的比重(%)

年龄(周岁) 20-35

36-50

51-65

65以上 15

39

nlc202309091108

33

13 15.0

39.0

33.0

13.0

学历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60

27

10

3 60.0

27.0

10.0

3.0

婚姻状况 未婚

已婚

离异

丧偶 1

87

3

9 1.0

87.0

3.0

9.0

个人主要收入来源 农业

工资收入

经商

其它 67

17

7

9 67.0

17.0

7.0

9.0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农业

工资收入

经商

其它 50

28

15

7 50.0

28.0

15.0

7.0

数据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理所得。

(二)婚迁女性土地权益流失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婚迁农民在迁出村社和迁入村社的土地承包权的变化考察婚迁变化对土地权益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婚迁后女性失地(在娘家和婆家均无承包地)的比例高达到42%,这明显高于其它研究中一般女性土地承包权缺失的比例(朱玲[12]的研究中,抽样人口3623人,其中女性受访对象占48%。当问到是否有承包地时,受访妇女的回答表明她们中间9%的人没有承包地;田传浩[19]的研究中,有效样本1770个,其中成年女性711个,成年女性中,无地的妇女占9.4%。),说明婚迁后的女性比一般女性面临更高的失地风险。

受访者中,78%的女性婚迁前在娘家有承包地,而只有32%的女性婚迁后在婆家有承包地,婚迁后在婆家和娘家至少一处有承包地女性有58%(有9%的女性婚迁后在娘家的承包地没有收回,在婆家也分到了承包地,本文对这一现象没有特别关注,仅将其视为有承包地的一种情况)。可以看出,女性婚迁以后有承包地的比重明显比婚迁前减少,说明在婚迁变化中,女性的土地承包权流失严重。

表2 女性土地承包权情况

有承包地人数(人) 无承包地人数(人)

婚前在娘家有无承包地 78 22

婚后在婆家有无承包地 32 68

婚后婆家和娘家至少一处有无承包地 58 42

数据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得所得。

另外,婚迁后有承包地的58人中,其土地是在娘家继续保有的占36人,占比62%。课题组对这部分女性管理其在娘家承包地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其中,回答“自己耕种”的比例为22.2%,而回答“由家人耕种”的比例高达66.7%。《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原发包方不得收回其承包地”。从法律上意义上来说,继续在娘家保有承包地的女性其土地权益并没有流失,但实际上,在中国男性主宰的文化背景下,出嫁女性面对自己的娘家的父兄不便主张土地权利,是婚迁后女性土地承包权的实际流失的另一种表现。

表3 结婚以后继续在娘家保有承包地的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 人数 占比(%)

自己耕种 8 22.2

家人耕种 24 66.7

流转给别人 3 8.3

其它 1 2.8

总计 36 100

数据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理所得。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女性的土地权益由于婚迁的变动而难以得到保障。但这一现象的存在是否与女性自甘接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命运相关呢?也就是说如果女性对自己土地权益是消极的认知及主张,土地权益流失可能是一种被动的结果。课题组对此进行了调查,当被问及“您是否觉得自己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时,有50%受访者回答“是”,这一数字与前述婚迁后没有一处承包地的女性比例基本吻合,这说明女性对于自己应该享有的土地权益有明确的认知。另外,当被问到“如果你自己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你将如何应对?”时,除了7%的受访者表示“不予理会”,其它93%的均表示会通过找村委会、向乡(镇)政府或更高行政部门申诉、诉诸法律以及求助媒体等多种途径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其它研究中[20-22]提及的近年来信访和法院受理的涉及女性土地权益的纠纷案例的大幅增加也说明了女性面对土地权益被侵害并非消极接受而是积极主张这一事实。

三、婚迁变化中男性土地权益流失分析

已有的研究中有少量提到入赘男子的土地权益,认为他们很难和其他集体成员一样有平等的土地承包权,有些地方甚至以必须“从夫居”为由将招赘女子的土地承包权收回,并将“上门女婿”的土地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原因解释为传统文化影响下对女方作为集体成员平等土地承包权的侵害[23-25]。本文认为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分析,对上门女婿的土地权益的关注应放在和婚迁女性同一视角下进行。

(一)数据来源及基本特征

本文选取陕西省宁强县禅家岩镇作为分析婚迁男性的土地权益也可能流失的一个典型案例。禅家岩镇位于陕西省宁强县东南隅,总面积96.41平方公里,有农户1730户,农业人口5775人,辖8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辖区内耕地面积1153公顷,林地4559公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镇。在禅家岩有比较普遍上门女婿的现象,上门女婿几乎占到了婚嫁比例的40%。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禅家岩镇的上门女婿现象普遍的原因并不基于母系氏族的文化,而是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导致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失衡而采取的被动式的婚姻选择,因此,形成这一独特的文化生态并不基于对男性的歧视。

nlc202309091108

2015年,课题组在禅家岩随机选取上门女婿31人,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上门女婿的土地承包权及其它相关问题进行采访,获得有效数据30份,样本的基本特征如下(见表4)。禅家岩镇地处较偏僻,交通不便,耕地资源比较稀缺,加之当地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民多以外出务工为生,种植作物主要以玉米、土豆等基本粮食为主,土地抛荒现象比较普遍。表4显示,被调查对象中个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非常低,仅16.7%的人主要收入来源来自农业,就家庭层面而言,受访的30个家庭中只有一个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可以说,该镇农民在经济上对土地依赖程度不高,这可能导致承包地即使分配不平等也缺少重新调整的压力。

表4 男性样本的基本特征

类 别 样本数(人) 占总样本的比重(%)

年龄(周岁) 20-35

36-50

51-65 11

12

7 36.7

40.0

23.3

学历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及中专 6

22

2 20.0

73.3

6.7

婚姻状况 已婚

离异

丧偶 26

1

3 86.7

3.3

10.0

个人主要收入来源 农业

工资收入 5

25 16.7

83.3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农业

工资收入

其它 1

26

3 3.3

86.7

10.0

结婚后是否将户口

迁至女方 迁移

没有迁移 27

3 90.0

10.0

数据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理所得。

(二)婚迁变化中男性土地权益流失分析

本文对婚迁男性在老家和婚后居住地的农地承包权获得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30个样本中没有承包地(在老家和婚后居住地都没有承包地)人数达到了17人,占比56.7%。课题组对受访对象结婚以后是否将户口迁移至女方进行了调查(见表4),30个受访者中有27个迁移了户口,从法律层面上讲上门女婿大多获得了现居住地集体成员的资格,应和其他集体成员一样获得作为基本成员权的土地的承包权。但即便是男性,由于婚迁的变动,随着户口的迁移,土地承包权的不能实现从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无缝对接的情况也很容易发生。

从表5来看,30人中,结婚前在老家没有承包地的只有5人,大大低于了婚迁后失地的比例,说明土地权益主要是在婚迁的过程中流失的。从年龄层次上看,结婚前在老家没有承包地的5人均处在20-35岁之间,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出生的时间较晚而错过了二轮承包时的土地分配,所在的村庄之后又没有进行土地调整而导致的(有的村庄甚至从土地承包到户以来从来没有过土地调整)。

另外,无论是从老家还是现居住地的土地权益综合来看,较小年龄组比更大年龄组土地权益更难保障,进一步说明了年龄是能否获得承包地的重要因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某个年龄阶段的权益歧视,而取决你是否生而逢时。陈佳[14]的研究也发现村庄二轮承包以后出嫁的女性土地承包情况最差,即失去原承包地的实际使用权,而在嫁入地又不能通过土地调整及时得到个人的承包地。对于婚迁的男性而言,其境遇也大致相同。调查发现禅家岩镇的各个村庄土地调整的频率确实很低,受访对象有将近70%的人反映所在村庄没有进行过土地调查,这与前述农民收入不依赖土地而缺少调整的压力有关。当课题组询问“您认为自己哪些土地权益受到侵害”时,受访者大部分表示不关注,少部分更关注宅基地的分配权,也验证了这一点。因此,上门女婿作为新加入某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迁入的集体经济组织之后又没有进行过土地调整,其承包权的缺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表5 不同年龄组有无承包地情况 单位:人

年龄(岁)

有无承包地 20-35 36-50 51-65

有地 无地 有地 无地 有地 无地

在老家有无承包地 6 5 12 0 7 0

现居住地有无承包地 1 10 2 10 5 2

在老家或现居住地至少一处有无承包地 1 10 6 6 6 1

数据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理所得。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结论是:婚迁的农民,无论女性或男性,土地权益极易流失。本文并不试图说明基于文化视角的男女性别不平等在中国已经消失,但日渐完善的法律的威慑力的存在,全社会对女性权益的认知以及女性本身的积极诉求,至少从制度层面而言,没有直接针对性别的土地权益歧视。由于婚迁的流动性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土地资源日渐稀缺的背景下,无论是迁出方还是迁入方所在集体经济组织都有理由和动机排挤“外出(来)者”,而“三十年不变”的法律规定无意强化了对外来者的排斥。婚迁流动的往往是女性,所以土地权益更难得到保障。因而有学者提出要改变从夫居的“男权”中心文化来保障女性的土地权益[13],且不论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不易改变,就算改变,那么婚嫁总意味着一方向另一方的迁徙。如果迁徙的是男性,那么上门女婿的土地权益又何以得到保障?

本文也并不试图也无法勾画一个从性别视角保障土地权益的万全之策,其他学者在如何设计更完善的土地政策方面也有很多讨论。但一个基本的思路是未来的农地制度应显化个体在土地权益的主体地位,显化个体地位并不是否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合理性,而是强调家庭共有财产分割的方便性[16],土地股份合作制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但有赖于细致的制度设计和更完善的土地市场。土地股权化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强化权利的个体化倾向,能克服由于人口迁移要求资产的流动性与土地资产固有性之间的矛盾,不仅有利于保护婚迁农民的土地权益,也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离农退地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思路。

nlc202309091108

参考文献:

[1]Consolata Kabonesa“Gender Mainstream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Peace”,Gender and Peace Building in Africa[C].

University for Peace,2005:13-26.

[2]Lorenzo Cotula,Camilla Toulmin & Julian Quan.

Better Land Access for the Rural Poor:Lessons

From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 Ahead[M].IIED FAO,

October 2006.

[3]Mayra Gomez,Hien Tran.Women’s Land and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J].

Global Thematic Consultation on‘Addressing Inequalities:

The Heart of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and

the Future We Want for All,2012.

[4]Marjolein Benschop.Women’s Rights to Land and

Property[J].Contribution from UN-HABITAT to the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4:2-4.

[5]World Bank.Module 4:Gender Issues in Land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Overview.Gender in Agriculture

Source book[M].Washington,2009:125-171.

[6]Gashaw Tenna Alemu.Women’s Land Use Right Policy

and Household Food Security in Ethiopia:Review[J].

Women,2015(12):56-65

[7]FAO U N.Good Governance in Land Tenure and

Administration[J].Land Tenure Studies,2007(09).

[8]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Women in Agriculture-

Closing the Gender Gap for Development 2010-2011[M].

Rome,2011:43.

[9]Millicent Odeny.Improving Access to Land and

strengthening Women’s land rights in Africa[C].

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Land and Poverty,

Washington,DC,April.2013:8-11.

[10]李和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探讨[J].前沿,

2012(08):57-58.

[11]Ruth.Meinzen-Dick,N Johnson,A.Quisumbing,J.Njuki,

J.Behrman,D.Rubin,E.Waithanji.Gender,Assets,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grams:A Conceptual

Framework[C].CAPRI Working Paper.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Washington,DC,2011:99.

[12]朱玲.农地分配中的性别平等问题[J].经济研究,2000(09):

34-42+78.

[13]田传浩,周佳.农地制度、农地市场与妇女土地使用权[J].

中国农村观察,2008(05):13-22.

[14]陈佳.禁止土地调整、妇女土地承包权与妇女家庭地位-

来自浙、鄂、陕三省的经验[D].浙江:浙江大学,2012.

[15]赵敏.女性土地权益保障的私法命题[J].中国土地科学,

2011(03):21-25.

[16]李凤章.从挤出博弈看女性土地权益的保护[J].妇女研究

论丛,2005(11):5-9.

[17]Ellen R.Judd.No Change for Thirty Years:The Renewed

Question of Women’s Land Rights in Rural China[J].

Development and Change,2007(04):689-710.

[18]刘俊.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探讨[J].现代法学,2007(03):

170-178.

[19]田传浩,陈佳.禁止土地调整与妇女土地权利保障——基于

浙江和陕西的经验[J].经济学(季刊),2013(01):719-734.

[20]李和平.关于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J].安徽

农业科学,2007(32):10493-10494.

[21]刘保平,万兰茹.河北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状况研

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7(11):11-28.

[22]王歌雅.性别排挤与农村女性土地承包权益的救济[J].

求是学刊,2010(05):62-68.

[23]于娟.婚迁妇女土地权利的保护[D],吉林:吉林大学,2006.

[24]赵彦波.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

报,2006(07):70-73.

[25]张洁.传统法文化视阈下农村女性土地权益保护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5(10):95-99.

(责任编辑:熊 飞)

土地权益保护 篇12

一、我国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及原因

(一) 征收目的不明晰

我国征收土地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对什么是“公共利益需要”并没有做出明确界定。某些政府部门利用了这项法律规定的不完善, 加大了对土地的征收力度。农民由于对法律的认知度不高, 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 不仅土地被剥夺, 甚至利益也不能享受, 越来越多的土地在征收目的不纯的情况下丧失。

(二) 征收程序缺乏透明度

完善的程序是集体土地征收的法律依据。在集体土地征收的各个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程序, 公开透明的执行, 才能保障整个征收过程的合法合规。但是, 我们某些政府并不能把程序应用到实际的执行过程中, 利用权力私自占用和违法征收, 利用条例漏洞违法获得审批权力等, 这些行为, 损害了农民的正当权益, 所以在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 必定会引起冲突和矛盾。

(三) 地方政府观念方面的原因

土地作为农民的财富, 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居住和生活所必须依赖的基础, 而且也支撑他们生存所依赖的所有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农村城镇化是国家大力发展的目标, 很多高楼和大规模工程在农村建立, 那么土地征收就成了政府部门获利的手段之一。

二、解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和失地农民权益问题的对策

(一) 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很多部门在与农民打交道时, 利用农民老实淳朴, 文化程度低的特点, 总是把农民的利益放在最后一位。这种观念必须改革, 要增强对公民财产权保障意识。不仅在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 包括其他的方方面面, 都要把农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重新树立农民的地位, 要保持政府的低姿态, 不为了追求效率和发展而忽略了对农民的公平和利益。

(二) 建立简便、严格、高效、透明的土地征收程序

在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 要制定完善的土地征收程度, 避免一些政府或部门利用漏洞或者不透明的条件, 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损害农民的权益。我们要明确征收方和土地方的利益和义务, 保证整个过程有章程可循。其次, 在征收的过程中, 要公开公正公平, 程序按部就班, 不违规违法, 保证农民的参与。

(三)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地征收补偿标准

农民的衣食住行都靠土地来解决, 所以政府在征收农民土地时, 农民就失去了生存的保障, 那么就应该给予农民恰当的补偿, 而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就偏低。农民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也没有专业技能, 而且到城市打工的成本也比较高, 这些都是农民失去土地后面临的问题和现状, 政府在补偿时要考虑到农民的现实问题, 保障他们虽然失去了土地, 但是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基本保障。所以新的补偿办法和补偿标准必须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在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获得土地本身和增值的利益, 才能保证城市化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 加强监督

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 除了制定相应的政策, 也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以及农民权益的保障。对于侵犯法律法规的行为, 审查和监督部门要加大力度给予处罚, 追究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必须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得到公平公正的审理和审判, 从而完善对社会的监督工作。

三、结语

在我们当前社会下, 应该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尤其是城市化建设的大环境, 农民的权利和利益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 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改变守旧的观念, 从而保证农民的权益, 而集体土地的征收, 更要注意政策的实施要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 让农民在特色的新农村幸福的生活, 也保证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改革号召, 农村城市化的脚步加快,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 加强对集体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不仅能保障农民生存、促进农业发展, 而且也能使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更加趋于合法化、合理化。但是, 从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来看, 农民权益在土地征收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侵害, 加之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 农民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进而会衍生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 探讨如何在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农民权益,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集体土地,征收,权益,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吕幸.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问题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S1) .

上一篇:小流域生物治理下一篇:电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