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应用模式(共10篇)
典型应用模式 篇1
一、概述
随着民航业的迅猛发展, 民航安全形势显得愈发突出, 传统的旅客行李安检方式由于其安全检查级别较低、效率低下等原因制约了民航业进一步发展。因此近年来在国际国内民航机场开始逐步使用技术更先进、安全级别更高的设备一爆炸物探测系统 (EDS) 。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新航站楼采用了全自动的行李输送系统及行李安全检查级别高的examiner3DX和基于Mvamed Tedmol ogy组成基本旅客行李安全检查系统。在本文的叙述中我们以CI来代表, AI代表MVT-HRR系统。行李系统分为三套可以独立运行的行李设备, 一套用于国际, 另两套用于国内, 其中国内两套具备相互备份的功能, 当国内任一套系统的后台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时, 前台的柜台接收能够不受影响地办理值机手续, 系统能够连续地处理行李。安检系统使用的美国L-3公司的3套AT (国内2套, 国际1套) , 2套CT (分别用于国际和国内) 。笔者认为此系统无论从规模还是配置对国内机场建设都有典型意义, 可以作为机场建设和系统维护的参考。
二、行李处理与安检系统
天津滨海机场行李自动处理系统是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科技成果推广的应用产品, 其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具备完全自动分拣能力 (无需二次分拣) 。系统不但满足了正常分拣处理必须的功能, 而且在国内机场首次与美国L-3公司的安检系统进行了完整的信息接口集成。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新航站楼配置的美国L-3公司的安全检查设备在欧美市场使用较多, 在国内, 除刚启用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外, 在其他机场还没有应用。尤其是高精度CT机与安检机有机结合完成旅客行李的安全检查工作, 并且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 向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旅客行李的安检结果信息, 安检工作人员可依据此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平台完成对旅客是否具备登机条件进行认定, 为机场行李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这种集中安检处理流程, 适应我国目前安全检查基本安全要求, 为国内绝大多数采用集中安检模式的机场所采纳, 为民航飞行安全提供了先决条件。
出港的旅客在值机柜台办理完手续后, 行李被输送到后台, 经过自动读码站后, 经过AT机进行第一、二级安全检查 (一级为机器自动判读, 二级为工作人员判读结果) , 行李处理系统对行李依据安检结果进行可疑分流, 可疑的行李, 将被分流到CT机进行三、四级安检, 安全行李直接进入全自动分拣转盘被正常分拣处理。可疑行李经过CT再次进行安检, 行李在明确被判为安全的情况下, 被分流到分拣转盘, 其他行李 (包括被判为开包、超时没有结果等) 将被分流到开包输送线, 经升降机传送到地面, 交给安检站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常规安检系统不同的是集中安检模式在旅客办理了托运手续后, 旅客不用在柜台前等待安检结果, 旅客将在安检口或者登机口进行行李安全确认, 在旅客的行李经过安全确认后, 旅客就能够正常登机, 否则旅客就需要等待安检结果或者是配合安检工作人员进行开检工作。行李系统采用集中式安检机后, 系统收集并输送行李到AT机进行初步的安全检查工作, 行李处理系统为了能够尽早地把行李的安检结果反馈给安检人员, 行李系统在每套AT安检机前安装了一套360度的ATR读码设备, 以自动获取行李的条码信息, 并且把这个信息作为行李的标识与AT进行信息交互绑定。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收到行李条码加安检结果的信息后, 就可以依据行李的条码信息找到对应的旅客, 从而可以及早地把旅客的行李安全确认信息记录下来, 当旅客经过安检口或者登机口时, 就能够依据该信息对旅客放行与否进行确认。
在行李根据AT给出的安检结果进行分流之后, 可疑行李被分流到CT进行再次的扫描判读, CT机具备比AT安检精度更高的优势, L-3提供的CT机具备3D图像查看功能, 能够更加方便安检工作人员查看行李各个角度的扫描图像。经过再次判读的行李如果不安全则被分流到开包间, 进行行李开包检查。安全行李则被分流到分拣转盘。需要开包的行李被分流到开包间后, 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根据行李的条码信息确定对应的旅客, 如果旅客还没有进入候机厅, 则旅客将会在安检口被拦下, 要求配合进行开包检查;如果此时旅客已经进入候机厅, 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则采用广播找人, 或者在登机口进行旅客拦截。每个机场建设环境的不同也将影响到开检的流程, 实际开检流程也是由机场在运营过程中进行调整。
三、结束语
集中安检在国内大中型机场已经普遍采用, 比如首都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等等, 这是国际社会对防备安全事务进一步加强的结果。我国近几年内已经遇到的, 或者将来有可能遇到的不同程度的航空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防患于未然, 增强机场安全检查是必要也是必需的。而集中安检模式采用的爆炸物探测系统也正是为了提早发现潜在的安全危机, 不管是L-3公司提供的AT和CT机, 还是海曼的EDS目前都能够为机场提供安全级别足够高的行李安全检查工作, 采用集中式安检也是国内外当前机场安检运营的趋势, 相信在未来几年内集中式安检模式在国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摘要:安检精度更高的爆炸物探测系统, 由于成本高, 通常都设置为集中安检模式, 逐渐在国际、国内大中型机场得到应用,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天津滨海机场新航站楼采用了美国L3公司基于Advanced Technology技术的MVT—HR安检机和基于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的examiner3Dx作为安检设备, 便是高精度集中安检的典型应用。
关键词:安检模式,行李,自动处理PLC接口
典型应用模式 篇2
CALRoads模式在上海市典型道路CO扩散预测中的应用
根据上海市市区、郊区典型主干道的气象条件、车流量、车型比例,以及CO小时质量浓度的监测资料,采用CALRoads模式中CALINE4和CAL3QHC模块,对郊区主干道和市区典型路口的.适用条件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稳定的气象条件下,CALINE4模式在模拟周围相对空旷主干道附近的CO质量浓度时,具有较好的结果,将CAL3QHC模式应用于市区典型交叉口,可以得到同监测值相对吻合的模拟结果,但准确性低于郊区.应用CALRoads模型对未来城郊典型道路附近CO高峰小时质量浓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基于情景分析给出了减少交通污染的对策建议.
作 者:李莉 陈长虹 黄成 景启国 潘汉生 黄海英 LI Li CHEN Chang-hong HUANG Cheng JING Qi-guo PAN Han-sheng HUANG Hai-ying 作者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33刊 名: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THE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IQU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年,卷(期):18(4)分类号:X169关键词:CO 大气扩散 线源模式 CALRoads 预测 上海
国内外典型法治模式透析 篇3
关键词:新加坡;中国;法治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DF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20-03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34。法治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法治的核心内容是约束公权力、保障公民私权利。法治建设普遍经历了从政府法治到社会法治的过程,新加坡“以法治促和谐”已成为世界样本。就我国而言,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做主的关系。“更加注重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1]25。近年来,湖南省、江苏省海门市在地方法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制度创新,并应邀在2011年9月全国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政府法治建设”专题研讨班上做经验介绍,已经在全国形成巨大的示范效应。
一、社会和谐的世界样本:新加坡二元化法治模式
与西方强调个人自由的文化不同,东方文化注重秩序。有秩序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有自由的秩序才是良好的秩序。在新加坡,政府的社会治理原则是依法严管。“人民都信心十足认为个人的生命和财产有所保障”。①新加坡能够成为社会和谐的世界样本,正是因为政府管得严,管得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秩序保障。
(一)理念:自由只能存在于有秩序的社会
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官、治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执掌政权,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理念。管子云:“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②一方面,依法执政就是“定此名分”,以实现“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③从而具有权威性;另一方面,依法执政就是“控名以责实”,以达到“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④从而具有法治力。
在新加坡领导人看来,在自由与秩序的关系中,秩序优先于自由。西方扩大的个人自由已经到了破坏社会秩序为代价的地步。东方社会的目标是以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每个人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如新加坡为了制止毒品违法犯罪,法律赋予任何海关官员和警察发现任何人行为可疑(有理由认为是处于吸毒状态时)时就可以对其进行尿检的权力,而美国这样做就构成对个人权利的侵害,警察也将遭到起诉。在新加坡,透过“自由先于秩序”的形式,看到了“秩序先于自由”的现实。因为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里,只有秩序已经建立,才能依照事先的法律规范确立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原则。否则,混乱与无政府状态就会取代秩序了。法律必须给予守法者最大的保护及犯罪分子严厉的惩罚。
“自由只能存在于有秩序的社会”的理念决定了新加坡的二元化法治模式。形式法治仅指严格依法办事,注重法的工具性但不管法的好坏;实质法治不仅强调法的普遍服从,而且强调良法之治。新加坡特别强调形式法治,在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发生冲突时,坚持形式法治优先于实质法治的原则,并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之中。
(二)立法明确、精细
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十分明确,是与非、罪与非罪的界限非常清楚,处罚和量刑的种类和幅度一目了然。各类法律规范细密、滴水不漏,大至经济政治体制,小到公共卫生、酒店管理再到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立法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实属世界罕见。执法者的自由裁量范围极小,避免了最基层的腐败行为发生,而基层公务人员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他们的廉洁程度影响社会风气。法律的明确、精细也为法官迅速判案提供了条件,一个法官一天可以审结一般违法交通法规的案件达500余宗。
(三)执法规范、严厉
法治的实现不仅在于有法可依,更重要在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人员做到严格将法律规定落到实处,毫不留情,即使非常琐碎的各类罚款规定也不例外,如随地乱扔烟头的行为,执法人员会一直追赶到违法者的单位处以40新元的罚款。如交通运输管理方面,虽然新加坡只拥有50万车辆,且仅仅有200多名巡警,其主要依靠电子设备全面指挥交通,车辆出行如果闯红灯,监测仪自动记录、拍照并迅速送达处罚单据[2]146。如逾期不予缴纳,法院传票立即到达。新加坡管得严的主要特征是处罚严厉,具体表现在罚款、鞭刑等措施。罚得多、罚得重是新加坡罚款之严的集中表现,罚款警告随处可见,公园里“不得乱扔垃圾”、“不准钓鱼”、电影院里“不准吸烟”、地铁站外“不准坐在矮墙上”等警示牌中,都标有违禁罚款的价码,如乱扔垃圾罚100新元,看电影吸烟罚500新元,随地吐痰最高可罚1 000新元。标示这些具体规定既便于公民守法,也利于执法人员执法。其严厉处罚,可以使一个经常违法者被罚得身无分文;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有的实施鞭刑的国家,目前大约有30多种罪名施以鞭刑,这种惩罚虽然不会致命,但挨过鞭刑的罪犯因为饱受剧烈疼痛并留下终身伤痕,提醒那些可能犯错的人不可重蹈覆辙,效果甚好。
(四)司法公正、公信
司法机关严格依照法律,公平公正地审理案件,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的精神除了公正,还有严格,只有通过实现普遍主义,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才能够树立起来,法治的威慑和教育功能才会得到彰显。制度保障是新加坡司法公正的前提,宪法和法律对法官独立判案做出很多具体规定,如法官任职期严格受到法律的保护,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撤换或者废除,法官的薪水、法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免除责任等等都是由国会规定,从制度上确保法官只对法律负责,不受行政机关和党派的干预,赢得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五)守法全面、诚信
以新加坡的土地征收为例,“国家利益优于个人利益,经济发展优先于人权保障”的价值定位贯穿于《土地征收法》等土地征收法律法规之中。而对“公共利益”的内涵采取比较宽泛的界定,从根本上赋予国家强大的土地征收权力,自1966-2007年这40多年中,新加坡一直适用“低进高出”的原则和方式,即政府低价征收私人土地,再以更高价格将土地使用权转售给私人开发商。《土地征收法》规定以市场价值作为评估标准,同时又设立了市场价值的两个评估时间点:征地公告日和法定日期,与此同时,在这两个评估时间点的市场估价之间遵循“就低不就高”的经济补偿原则。所以,在征地过程中,不动产市场无论如何变化,政府总能够处于合法赢利的地位,被征收者却始终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处境。但是,被很多人看作“恶法”的土地征收补偿规则,在现实运行过程中从来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静坐、堵路、游行、示威乃至以跳楼、自焚等极端的“公民不服从”事件。这还需要归功于新加坡的形式法治[3]60。
1.法律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
“法律至上”并非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体现于政府自身的具体行政行为之中。从内阁总理、部长到普通公职人员,能够遵循不折不扣地依法办事原则。“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权废法”、“徇私枉法”等人治思维和模式被视为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恶行”。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方面能够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征地,被征收者能够依法获得合理补偿,有异议者能够依照法律途径寻求法律救济。在新加坡人的理念中,讲政治就是尊重法律,法律至上就是政治至上的根本体现,因为主流政治意志已渗透于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条文之中。在新加坡,“恶法亦法”的意识同样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这种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并非意味着每个公民在内心良知上认同或接受这些“恶法”,而是特别强调法律一经制定和生效,任何人都必须尊重和服从,切实维护法律之安定性。社会民众对法律的这种态度,体现了新加坡法律所具备的指引性、可预期性和教育性功能,使“定纷止争”的法律功能在现实中得到了彰显。
2.以廉洁赢得政府的公信力
徒法不足以自行,任何法律制度都离不开人的能动作用。新加坡特色的法治模式能够取得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实效,还有一个重要法宝——政府廉洁。如在土地征收领域,“就低不就高”的估值与补偿规则势必会为公权力寻租大开方便之门。然而,政府通过“低进高出”获得的巨额财政收益并未用于修建政府的楼堂馆所,或者用于“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及公款旅游),而是用之于民。公权力运行领域并未充斥着权力寻租、贪污浪费以及司法腐败。廉洁的政治和社会氛围为“显失公平”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得以成功运行四十余载,提供了极好的外部环境。也正是这种二元法治治理模式为新加坡廉洁、高效政府建设提供了最终的法治保障。
3.重视社会建设,树立社会民众对法治的信心
虽然新加坡政府历来反对西方国家的高福利政策,但同时主张,国家应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确保民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新加坡在建国初便启动了“居者有其屋”的组屋制度。“不正义”的土地征收制度确实剥夺了少数公民的自然权利,但也为组屋制度的全面推行提供了资金支持,使大多数公民至少拥有一套住房的梦想成了现实。以“小恶”换取“大善”,成为新加坡公众对土地征地制度保持宽容乃至默认态度的重要因素。
4.畅通双轨制救济渠道,公众的诉求得到理性的释放
有权利必有救济,为了拓展公民理性表达诉求的渠道,新加坡通过立法构建了双轨救济机制:一是国会议员(含内阁总理、部长等高级官员)在基层社区每周一次定期接访,协助诉求者与政府之间沟通信息(如土地征收和补偿方案)。这种沟通机制成为政府疏导民意、协助民众缓解困境和压力的理性渠道;二是申诉委员会以及与上诉法院的司法救济。独立、透明、公正、公开的司法审判,败诉方虽然不必完全接受,但也只能服从判决。游行示威、静坐堵路乃至自残、自焚等极端抗议手段,既不符合新加坡社会的风俗,也为新加坡法律所严格规制。由于《刑法》及《内部安全法》的威慑力,采取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行动来“倒逼”政府就范的事件就更加难以发生。
新加坡的法治治理模式表明:对法律的尊重与谦抑态度,执法与司法工作者不折不扣地遵循法律,民众严格依法办事,正是新加坡的“政治正确”的评判标准。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守法意识和守法氛围,也正源于此。
二、中国地方法治建设的路线图:从依法执政向法治湖南的跨越
法治建设的关键是依法执政,重点是依法行政。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抓依法行政就是抓发展”,“推进依法行政就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依法执政为龙头,以依法行政为抓手,着力在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上下功夫,初步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一规划”①、“两规定”②、“六办法”③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以依法执政引领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湖南的重大突破在于落实党委执政法治化,用制度规范地方党委依法执政。不断改革与完善党委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界定各级党委的决策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将党委的权力晒在阳光之下,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与参与度,通过推进党委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杜绝长官意志,防止决策的任意性。推行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以制度杜绝长官意志,防止决策的任意性。对法治政府建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以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在于法治政府建设。湖南法治政府建设从限制行政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入手,以限权和服务为导向,做出一些在全国首开先河之举。
1.规范行政程序
行政程序的规范化一直是我国行政立法的“空白”。2008年,湖南省以行政程序的规范为抓手,率先在全国出台了第一部系统规范行政程序的地方政府规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确立了行政决策听证会、专家论证和开门立法制度。一是建立听证会年度计划制度和听证会案例指导制度。每年年初编制重大行政决策的听证会计划,并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同时精选部分听证会案例,汇编下发进行实例指导。2008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共举办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听证会1 000余次。2009年,湖南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公选了25名公民代表,参与“2009年为民办实事听证会”[4]180。通过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在原定的38项为民办实事建议项目中,撤销了7项“受益范围小、与民生关联不大”的项目,新增了3项由代表们共同推出的“城市治安电子监控”内容。二是省政府带头示范,重大行政决策和每年向人大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都要专门听取专家和省政府参事的意见。省政府还建立了专家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长沙市建立了邀请市民参与市长现场办公会制度,在西湖文化园建设过程中,邀请50名市民代表参加市长现场办公会,在广泛听取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做出了将西湖文化园“还湖于民”的决策。三是省政府实行“开门立法”和“公推公选”立法项目。2010年,省法制办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73个,其中由公众提出的27个,最终采纳2个。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效果。
2.建立规范性文件的“三统一”制度
“红头文件”泛滥成灾、文件相互“打架”、“暂行规定、试行规定”终身不变,是公权力不规范的突出问题。对此,《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确立了规范性文件的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三统一”制度和有效期制度。任何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都必须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登记并获得一个统一的“身份号码”,否则,任何规范性文件将被视为无效。
3.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
长期以来,“合法不合理、同事不同办、同案不同罚”等行政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2009年10月,湖南省制定了全国第一部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省级政府规章——《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提出并确定了行政裁量权的“综合控制模式”,规定了控制源头、建立规则、完善程序、制定基准、发布案例等五项制度,全面、系统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以禁止行政执法中“钓鱼执法”、“养鱼执法”、“多头执法”、“以罚代管”等多种违法行为。
4.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法治化
在建设法治政府方面,湖南省主要探索两个重点方向:一是解决好“政府做什么”的问题,二是解决好“政府怎么做”的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政府要“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全面地履行法定职责[4]392。“正确地做事”,就是要加强行政程序建设,政府必须按程序办事;“做正确的事”,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的服务工作。通过规范行政程序和权力运行这个手段,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和公众的目的。将服务型政府建设纳入法制轨道,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成为法定义务,使政府服务成为一种约束,其创新之处在于对地方政府的服务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市(州)、县(市)人民政府设立统一的全天候的社会救助中心、公共企事业单位编印服务手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行政效能中心,并限时办结行政效能投诉案件。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服务中的违法行为,规定了一套完整的行政问责措施,同时,要求把政府服务的实施状况在一定范围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以司法公正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从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入手,各级党委带头维护司法权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实施监督,各级行政机关要依法参与诉讼活动、自觉履行生效裁判、认真履行相关义务。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制度,对非法干预司法活动,建立备案登记、查处等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从而增强社会公众对法治的信任,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向法治湖南演进。
三、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海门市行政复议制度改革之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行政复议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公信力不高等问题随之突显,特别是行政复议机构的从属地位以及复议人员的隶属关系,使不少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存在畏难心理:一怕当被告,二怕得罪人,三怕担责任。此外,行政复议管辖“条块结合”“多头共管”的格局,造成行政复议资源和复议任务分布明显不均衡。“有人没案办”、“有案没人办”等问题长期存在。江苏海门立足于“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行政程序内部”的指导思想,以行政复议制度的改革创新推进政府法治建设。
(一)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制度
针对行政复议“多头共管”的弊端,2009年,海门市在江苏省率先进行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由市政府相对集中行使公安、农林、交通、地税、农机、国税等7个部门的行政复议权。行政复议委员会以市长或副市长为主任。在34名委员中,政府以外的法律专家、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民间裁判员”占委员总数的32.4%,使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构成更具专业性和独立性。
(二)推行行政复议听证会制度
2002年9月,海门市首次组织了行政复议质证会,标志着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初步确立。为了遏制行政机关负责人不愿参加听证会的现象,2006年12月,海门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参加行政复议质证的通知》,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参加复议机关组织的听证活动,而且在复议听证活动中的发言时长不少于被申请人发言总时长的50%,并用专门软件对参会人员的发言进行计时,不达标的将在年度考核中予以扣分,以解决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会不出声”的问题。
(三)探索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审案制度
为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海门市自2009年确立了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主持听证会和案审会制度。2011年,又将“复议机关负责人主审行政复议案件”作为年度依法行政的工作要点,对于行政复议申请人众多的群体性案件、涉及多个行政机关职权的案件、涉及执行有关政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件、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社会影响面较大的案件以及其他需要市政府出面协调的案件,由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主持听证和审理,并趋于常态化。使行政复议具有权威性、超脱性,提升了行政复议的公信力。
在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矛盾多样化的新时期,大多矛盾纠纷属于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海门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使大量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得到了有效化解,真正实现了把矛盾争议化解在最基层、化解在矛盾初发状态、化解在行政程序内部。不仅提升了干部的法律意识,而且增强了公众对法治的信任,产生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新加坡为什么能[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3]高中.法治二元论视角下新加坡土地征收低补偿规则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2.
典型应用模式 篇4
普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是外科学中的一个主要科目, 是临床实习、研究生学习的一个主要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 要求学生掌握普外科的基础知识、技能, 注重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涉及的解剖、生理及影像学知识较多, 病例种类多, 是医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之一。针对普外科的教学要求, 我们以PBL理论为基础, 采取提出问题、复习知识、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采取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进行各部分教学内容的传授, 但是由于临床教学任务加重和患者对医疗权益保护的日益重视, 配合度满意的典型病例相对欠缺, 使同学们对典型病例没有深刻的认识, 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我科近年来在见习教学实践中建立了典型病例库, 针对典型病例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的不同进行更直观的教学, 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建立普外科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我院普外科临床实习时间平均为1个月, 同学们往往还没有完全进入实习状态就要转入另一个科室。很多病例根本没有接触就转到另一个科室, 三级医院较大的手术较多, 例如胃癌、结肠癌等, 但是像阑尾炎、疝气、大隐静脉剥脱术较少, 相反二级医院中小手术较多、较大手术较少, 在有限的时间内同学们不能见到普外科的所有病种, 所以典型病例库的建立刻不容缓[3]。
2典型病例库在PBL教学模式教学中的作用
PBL教学模式是采用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 以病例为先导,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有充分施展其才华的时间和空间, 逐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但是由于普外科教学任务加重, 典型病例缺乏, 使同学们对典型病的认知度下降, 所以我们利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展示临床不能提供或不能完整提供的典型病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典型病例库中的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典型的病例、手术加以剪辑和讲解, 使同学们对该病例的诊疗全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 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对患者的责任感。
3利用典型病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典型病例库中的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典型的病例、手术加以剪辑和讲解, 使学生面对病例提出问题, 置身于一个真实场景, 各学科知识点贯穿于病例中, 使各学科相互渗透, 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 使同学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将学习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利用典型病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普外科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由于实践性强, 医患纠纷时常发生。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完善, 这样的医疗风险变得更为突出, 客观上给临床实习和带教老师带来了一些困扰, 因此很多带教老师不敢让同学动手, 导致同学缺乏操作能力。典型病例资源库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临床案例及丰富的视频学习资料, 如“换药、拆线操作, 胸、腹腔穿刺, 阑尾切除术等”视频可使学员巩固及加深课堂上的学习内容, 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知识的接受度。
5典型病例库应用在普外科PBL教学中的优点
典型病例库的建立使普外科教学改变了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教学法, 使同学们变成既是学习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 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参与, 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创造性地学习, 扎实理论学习, 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培养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使学生较快地适应临床工作[4]。
典型病例库的建立使普外科教学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临床教学中, 学生接触不到临床实际病例、典型病例的困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 即使在不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情况下, 依然可以掌握真实典型的临床病例, 提高了同学们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不断完善
典型病例库的建设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 病例库中收集了我院多年来普外科教学资料开拓了教师的视野, 更新了教学观念, 提高了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随着典型病例库的不断完善、更新, 使病例库的内容更加丰富, 实现了良性循环。使教师不断接受新的知识, 与国际接轨, 不断完善自己。
总之, 普外科典型病例库的建设为普外PBL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激发了教师和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使授课效果生动形象, 清晰易懂, 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5]。
参考文献
[1]王光弟, 马骥超, 夏吉勇, 等.典型病例教学法在临床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 (3) 1:35-36.
[2]赵丹丹, 武英, 李云.案例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科技信息, 2009 (16) .
[3]高文超, 王来根, 温世浩, 阮灿平, 王强.典型病例教学法在临床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8:83-84.
[4]陈奕慧, 林红燕, 史兆驹, 等.医院感染学案例式教学法运用体会.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8) :1098-1100.
典型应用模式 篇5
答:现代港口物流管理主要发展趋势:(1)顾客服务转向关系管理
港口物理管理着重在企业内部作业与组织的整合,对顾客相对应的是以服务品质为主要管理重心。因此,评测管理绩效的标准多半为货物到期、完好率等。然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意味着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它是指企业在与客户的接触过程中,通过收集并分析客户与企业联系的所有信息和资料,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一系列与客户之间卓有成效的“一对一关系”,从而使企业提供更快捷和周到的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实现企业与客户双方价值的最大化。港口物流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由:
①客户信息的管理;②市场的管理;③客户财产的管理;④客户服务的管理。(2)经验激励转向策略变迁
科技的突飞猛进及新型商业模式不断发展,企业固守既有经验寻求突破的经营模式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例如,国际网络兴起后所形成的网络购物通道,可能对传统业者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成功的港口企业唯有建立新策略以及培养持续变迁管理的能力,方能在新世纪中继续生存。
(3)重视相对价值取向 在评量港口绩效时,传统评价方法容易片面追求一些绝对数值,如货运量或货运市场占有率等。在现代港口物流中,价值取向将着重于相对价值的创造,港口通过价值服务的提供,为顾客创造增值的同时,有部分回馈给企业,达到双赢之目的。
(4)功能整合,优势互补(5)专注于核心业务管理
港口综合物流经营管理的趋势是专注核心业务,并将核心业务或功能委托给其他专业公司管理。即结合几家专业公司(如专业物流公司、专业信息公司),形成一虚拟企业体系并整合其功能、实现优势互补的策略联盟,从而使主体企业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6)由信息保留转向信息分享 在形成策略联盟的供应链管理架构下,供应链内的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供应链中多数企业可进入数据库中取用作业决策所需的信息,使得策略联盟行为更加有效。
(7)加强知识管理,培养创新能力
在港口物流活动中,实施知识管理,一方面要重视调整港口的组织机构,将港口建成知识性港口;另一方面要重视知识在利益分配中的重要地位,引导港口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深刻变革。
(8)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针对目前港口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加强港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是大势所趋和必然之举。首先,开展“培养人、使用人、发挥人”为主要内涵的人才工程,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和选拔机制,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培养、造就和吸引复合型人才,增强港口的竞争力。其次,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运用多层次、多方面的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推动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约束机制,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的绩效管理。
目前,港口物流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流中心模式 港口物流中心模式是指以港口为据点,以主枢纽货运港口业务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并整合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并引进货物检验、报关、结算、需求预测、物流系统设计等延伸功能,全方位、全过程地完成物流服务。这也是以物流中心为载体,集国际商品、资本、信息、技术等于一身的资源配置型港口,即“第三代港口”。港口发展物流中心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港口具有发展物流中心的硬件条件。港口、场站本身就有装卸、存储、包装和集疏运等功能,建立物流是对传统功能的进一步有效利用和功能扩充。其次,港口本身也有一定的信息处理系统,而物流中心模式要求这种信息处理更及时、更准确、更系统。
我国港口发展现代物流业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但同发达国家港口的物流中心地位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所以,港口向现代物流中心的转化仍需长期努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建立主要物流的配送中心;二是建立物流管理中心;三是建立信息数据中心;四是建立包装检验与设计服务中心。
2、特许连锁经营模式
特许连锁经营是指核心港口企业(总部)同加盟港口企业(分布)签订合同,授权加盟企业在贵姓的区域内使用自己的服务标志、品牌、经营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在同样的形象下进行物流服务。港口企业的特许连锁经营类似于超市、餐饮企业的特许连锁经营,实质上是品牌企业的一种“克隆”
特许连锁经营的基本思路:首先,核心港站企业将其企业名称、服务标识等申请注册商标,其物流经营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等专业部门论证质量及规范性。其次,核心企业选择加盟企业,签订合同,将其品牌、服务标识等授权给加盟者使用,盟主企业拥有加盟者的物流经营权,而加盟者拥有本企业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并向盟主交纳一定比例的特许使用费;在经营过程中,联盟企业统一使用同一品牌名称,遵循统一的价格策略和服务操作规范,在总部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实现物流经营的特许连锁。
对于盟主来说,在物流服务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市场潜力巨大;企业物流经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网络完善,物流流程成为区域内的样板流程。对于加盟者来说,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企业需在区域内拥有一定的场所和专业物流服务设施,且企业有改善物流经营、从属于他人品牌下的医院。
3、供应链模式 在现今物流企业的实力逐渐增强的形势下,物流企业取代供应商和分销商,直接同作为供应链核心的生产企业形成供求关系已经成为可能。在物流服务中,物流企业与其直接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微观层次表现为企业提供的物流作业同步、后勤保障和服务协作上;中观层次表现为与生产企业的信息共享、提供物流技术支持和联合开发上;宏观层次则表现为同生产企业一起共同配置资源、实现委托代理机制和对策研究。这是一种高度信任、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关系。
(1)供应链合作模式策略
物流企业的供应链合作模式是一种与合作伙伴最密切的联盟方式,管理的效用得以在这种紧密合作下充分发挥。机遇物流企业的供应链,港口可以实行以下联合的策略:
典型应用模式 篇6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模式,生态化,高效课堂
一、实施背景
传统课堂上,以老师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中职学生持续发展能力重视不够,学生快乐体验较少。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要符合教育的规则,突显出职业教育的特征。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有针对性、自主性、开放性的教学策略,开展“三维目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成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建设目标
探索建立“项目化”生态课堂教学为核心,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探索四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工学融合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互动模式的生态课堂,取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目的。
力求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率先完成“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然后辐射全校,同时努力把改革成果推向其他兄弟学校,实现共建共享,进而带动全国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三、实施过程
(一)转变思想理念
一直以来,我们在呼唤:相信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中职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因此,应以培养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项目”。
(二)完善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项目化”教学,自2011年以来,我校组织全国58家单位,开发以企业工作“项目”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结构,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率先开发了8门国家级电子精品课程,向以实际应用操作技能为中心的转变打下深厚的基础。对理论知识进行筛选和精简,作为学生学习专业实践操作的前提准备,安排在一、二年级学习;同时大幅度增加专业技能的操作和训练,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三)改变组织形式
结合中职学生的现状,考虑到良莠不齐的特点,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高低,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个性,帮助学生选择课程,确定“项目”。
1.实时调整阶段性教学计划
在总体专业教学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在企业生产任务与现行的教学计划相冲突时,及时调整阶段性教学计划来完成教学实训项目课程,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教学目标。
2.打造高效的教师团队
课程“项目化”开发与具体实施的关键离不开教师。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完成专业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与实施等一系列任务,要求教师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我校采用“校企融合,双任双进”的建设模式,一方面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开发、技术改进;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与聘请技能型人才,丰富实践实习教学的师资队伍。
3.设计课程“项目”实施体系
根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地相关行业的实际需要,以及教师与学生自身特点,每一门课程的实施项目的设计要从学生的“项目”训练效果出发,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分后总、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课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4.规范“项目化”教学实施步骤
两年来,已基本搜索出“项目”教学的一般步骤:首先,根据专业岗位技能的职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其次,根据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结构、质量要求建立相应的专业技能必修课“项目”;同样,广泛咨询行业企业的建议,结合教师、学校和企业资源,确定职业技能训练和核心技能的课程“项目”目标;第四,根据专业课程目标,设计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协同实现;第五,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整体教学目标,确定“项目”的课程教学质量相应的评估方法;最后,根据“项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教学质量评估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
(四)重构评价标准
中等职业教育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优先考虑为了价值的多样性,尊重差异,充分肯定学生。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化”教学两年了,我们在教学中,将考试内容设定为一个个的“项目”,专注于评估学生的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主要成效
(一)学生得到成长
我校一年级学生开展了“项目化”教学改革,我们经过跟踪对比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项目化”教学实施后,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学习习惯明显好转。学生认为每次上课都会认真预习;倾听习惯有明显的改善;同学会提出质疑,比实施生态课堂前提高了很多。
2.职业素质得到提升
实施“项目化”教学后,语言交流能力得到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在“学生参与项目化学习的收获情况”调查中,“收获较高”的项目选项分别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3.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项目化”教学的开展整体上提升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指数,调查显示,97%的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是快乐的。
(二)教师得到发展
1.教育观念转变
事实表明,实施“项目化”教学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行为逐步改变,教师能有意识地调查自身教育教学行为。
2.教学水平提升
在调查分析后发现,在项目化教学实施后,大多数教师表示能更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促成学生完成项目,使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提高。
五、体会与思考
(一)“项目化”教学首先是一场观念的革命
广大教职员工教育理念的提升,直接推动了“项目化”教学的顺利进行。要转变思想观念,倡导一种先进的、开放的、面向企业和行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观念,才能搞好“项目化”教学。
(二)要突出企业在“项目化”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企业在“项目化”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体现,学校必须和企业建立起双赢、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首先应充分尊重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采纳企业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合理建议,在安排顶岗实习等实训教学环节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生产进展情况,尽量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选择企业欢迎的时间段;其次,学校要根据企业要求,设置课程“项目”,做到按需施教,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学生。
(三)要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项目化”教学另一个关键在于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最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师资队伍加以培训提高,尤其是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教师要成为课程的设计者,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要建立教师教学的测评体系,鼓励教师大胆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应强调个性和特色
我校每个专业的背景、优势、特色及发展方向都不尽相同,不同岗位对专业的知识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不应过多强调共性,而应强调个性和特色,应鼓励各建设专业探索适合自己专业特点的课程项目。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努力,探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新模式,在全国中职学校中推广使用,带动全国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整体提升我国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晖,冒国华,缪建宏.“双任双进”赢未来[N].中国教育报,2014-06-30.
[2]张跃西.论高职教育与课程项目化[N].光明日报,2007-12-10.
[3]于桦楠.基于课程项目化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探讨[J].西部资源,2012(4).
高校典型武术教学模式分析 篇7
1 示范教学模式
示范法是武术教学中学生最易接受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正确优美的示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基本模式是:教师示范动作、学生互相观摩练习、巩固定型完成教学目标。它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这是我国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采用、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 主要运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武术的基本知识, 掌握防身自卫, 强身健体的本领, 领会武术运动的博大精深, 同时渗透武德教育, 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师利用导思、导学、导练的方法。运用套路教师讲解的攻防技术举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互相观摩、练习、体会, 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学有所用。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能使学习者比较迅速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信息, 比较突出地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 它在教学实践中得以长期盛行不衰。
1.1 完整示范
完整示范动作结构一般比较简单, 协调性要求较低, 方向线路较少, 或虽然动作比较复杂, 但学生的运动技能储备较多, 运动学习能力强时采用。教师在传授武术动作时, 应运用完整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以便建立完整的运动表象和动作概念。因此, 教师的完整示范必须正确、协调、优美, 以便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掌握基本动作, 弄清动作方向、路线之后, 就应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 力求招势工整、准确, 脉络清晰[1]。因为基本功架和动作是组成套路运动的基本要素。只有一丝不苟地做到动作规范化, 才能很好地、灵活地运用到各种武术套路中, 从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1.2 分解示范
分解示范主要运用于动作比较复杂, 协调性要求高, 方向线路变化较多的技术动作, 分解示范法便于学生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和上、下肢的配合, 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如教“歇步抡砸拳”动作时, 学生的上、下肢动作完成不好, 可分为“撤步盖掌”和“歇步冲拳”来做上肢和下肢专门的分解示范法练习, 这样能使学生明确动作结构, 并掌握动作技术, 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掌握动作的学习时间, 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在教学中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才可以达到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因为, 完整示范只可以使整套、整段或某个动作的轮廓展现给学生, 而分解示范法可以使整套动作中的一段, 也可使某一段动作的一部分或一个动作的部分示范给学生。因此, 两者的运用均必须以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和接受理解能力为前提。当学生基本掌握了各种动作, 功架也相当规范时, 便可从动作的完整性、动作的节奏感以及动作的神态、劲力等方面提出要求, 此段的示范就要用完整示范, 以动作的“节”来进行演练。
2 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根据人的认识是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 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的观念, 强调个性发展不仅要重视理智活动而且要通过情感的陶冶, 充分调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 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这一模式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创设武术运动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
2.1 创设武术情境:
根据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造一个武术的场景, 以激起学习的情绪, 有时也可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进行。
2.2 参与各类活动:
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听音乐、表演、观看影像等活动, 使他们在特定的气氛中, 主动积极地从事武术运动,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
2.3 总结转化:
通过教师启发总结, 使学生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 做到情与理的统一, 并使这些认识、经验转化为指导他们思想行为的准则。这一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它通过设计某种与现实生活类同的情境, 让学生在这种意境中自由自在与周围人相互作用, 从中领悟到怎样对待生活、对待自己, 以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3 引导式教学模式
它不是由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而是由学生通过自我发现的步骤去进行学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师由一个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的启发者和指导者, 并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聪明才智和个性的环境。注重自学与指导相结合, 重视意念训练和实际演练相交替, 强化图解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角色意识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的动作技术创编一至二套武术套路并作为考试内容, 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该模式正确地体现了教与学的辨证统一关系, 强调教师要发挥引导、传导、开导作用, 强调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学;通过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去学, 并能在学的过程中善于总结规律, 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4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武术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高科技方法, 多媒体技术教学则是典型代表。但在武术教学中, 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示范、讲解、学生模仿与练习和纠正错误的教学方法。在简单的动作教学中, 教师采用示范讲解的方法可以较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在较复杂的武术动作的教学中就显得十分笨拙教师既要进行详细的动作讲解, 还要反复进行正面背面及侧面各个角度的示范, 教师示范强度非常大, 增加教师教学的任务和难度, 还可能使学生遇难而退, 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武术的教学中,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 通过录像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成的武术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准确的动作示范, 配合音乐、文字与声音讲解, 还可以实现双边教学, 降低教师重复示范的任务,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的高科技和多媒体技术在武术中的运用对武术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弥补了传统武术教学的不足,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3]。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 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多媒体, 努力探索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最佳结合方式。
5 “俱乐部”武术教学模式
目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实行的是两年普修, 即在一、二年级进行体育教学, 三、四年级则是放任自流。据有关资料显示, 业余时间自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只占1/5左右, 而把大量课余时间用于睡觉、谈恋爱和上网、看电影等活动中, 对其身心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这就给很多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带来了困难。成立武术俱乐部, 可将一部分同学吸引过来, 在武术竞赛和训练中锻炼身体, 提高技术水平并培养其武术兴趣和健康的心灵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所以说高校武术俱乐部的成立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的一条捷径。高校的“俱乐部”是一种学生组织团体, 俱乐部制武术教学能够突破传统的单一认知的武术课程目标, 把情意目标提高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武术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思考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动作、解决问题和深层次理解武术的综合能力。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实施俱乐部制教学是完全可能的。未来的高校武术教学更趋于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能动性、灵活性的发挥, 俱乐部制武术教学模式将有可能成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6 结论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好武术的教学与训练, 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增强民族自豪感,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意识, 是对高校武术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武术教学模式多种多样, 且有许多方面是借鉴相关学科又融入了武术本身的特点, 与一般的教学模式又有所区别。在武术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掌握各种教学模式的使用, 同时要积极开拓创新, 发展新的教学模式, 以提高武术的教学质量, 增强武术教学效果, 促进武术教学的改革, 进一步提高武术在终身体育推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伯然, 卑挥烈等.关于构建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 2001, (l) :25-28.
[2]王智慈.高等院校武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脸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23-25.
管理学典型教学模式分析 篇8
1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 是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下, 把教学活动看作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交互活动过程, 通过深化和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 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 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与发展, 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多主体的和谐互动, 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有利于促进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1 互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例中, 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实现教学相长。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 案例教学互动模式是不可或缺的。如在讲解企业文化时, 引入蒙牛企业文化案例;在企业经营战略教学中, 引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战略对决案例;在讲授企业经营决策内容时, 引入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决策的得与失的案例;在生产过程组织与现场管理教学中, 例举日本本田案例;在质量管理章节中, 引入青岛啤酒集团案例;在供应链管理章节中, 开展沃尔玛供应链管理和海尔物流的案例教学, 教学效果较为良好。
1.2 互动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 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企业管理课中采用情境模拟教学、实地考察教学、角色扮演、管理游戏体会、实训体验、影像放映等, 是非常必要的。
1.3 互动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互动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 组织学生以小集体的形式, 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 诱发学生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共同探讨, 达到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 启迪训练和开发思维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思维, 帮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体现教学民主, 密切师生关系, 使课堂教学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2 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 事实上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 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引导办法来传授知识,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并且培养相关的能力。
2.1 巧妙设置问题
管理学除了强调理论性之外, 特别注重灵活性和运用性, 需要许多启发环节来帮助教学。将启发式教学运用引入之后, 则更需要注重灵活性这一点。这个方法在实践中表明, 通常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们能够集中精力听课, 而且最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很大程度上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正确运用案例
管理学特别强调实践性, 需要引用各种案例来帮助教学。通常来说, 运用相关经典案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讲解新知识点的过程中使用, 另一种是在回顾和巩固知识点的时候使用。当然, 要重视案例的选取, 案例的质量同样会对教学效果起到直接影响。
2.3 要与实践相结合
除了前面两方面可做的努力之外, 要做到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来辅助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动手实践机会及亲身体验。
3 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
“参与式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 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 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2] 。参与式教学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 通过对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提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应用。
3.1 参与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明确课时分配、课程内容以及每个章节内容的参与式过程和方法。为了学生能够事先了解并把握教学设计的全过程, 将课程设计在开课之前就发给学生, 使他们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教学评价时, 有一个评价的依据, 有利于科学准确地评判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成败之处, 总结经验教训, 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3.2 参与式教学方法
(1) 角色扮演。
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 , 如卫生管理, 可以通过游戏、模拟、实景练习等方式, 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管理情景, 让学生编写脚本, 扮演不同的角色, 展示所要解决的卫生管理关系与矛盾;或由角色扮演者现场处理问题, 模拟决策。全班学生分析各扮演者处理是否得当。角色扮演可较为直观地去感受、领悟所涉及的“实战”问题, 以便更好地学会处理各种卫生管理问题的基本技巧, 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问题, 学会在复杂的卫生管理事件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应对变化, 协调处理。
(2) 演练法。
针对学生认为比较模糊、难以理解的卫生管理问题, 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为课堂辩论或演讲的主题, 让学生收集资料, 阐述各自不同的观点。通过辩论和演讲, 可以丰富学习内容, 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和观察问题,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3 参与式考试方法
教学手段改革的同时需要对现行的考试方法进行改进, 建立新型的教学考核体系。可采用口试、综合素质测试、笔试成绩及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方法, 把学生学习和能力的发展综合起来进行评定。主要测试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将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和演讲) 给予一定的分值。最后将学生的口试、综合测试、笔试及平时成绩按一定的比例折算, 得出最终的考试成绩[3] 。
3.4 参与式教学效果评价
建立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是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 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 综合评价参与式教学的效果。参与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它打破了教师的中心地位,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更多地只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中, 满足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表现欲望,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种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能照本宣科, 必须要适时应对变化, 灵活把握教学过程, 而且要有很强的概括、分析和引导能力, 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
4 双语教学模式
所谓“双语教学” (bilingual education) , 是指在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中, 采用国外原版教材 (通常是英文教材) , 而授课中采用中 (汉语) 、外 (英语) 两种语言交叉进行, 作业、实验、考试均采用外文 (英语) 的一种教学方法。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 能使知识的更新更快、更直接, 能将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变化、最完整的国外文献资料以最快速度传递给教学者。更重要的是, 教师在使用原版教材时, 可以从中借鉴国外现代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到新教育思想和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因此, 实施双语教学, 可以直接选用国际通行的先进教材, 跨越式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 直接站到专业的最前沿。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 其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 选择管理学科实施双语教学, 便于学生日后尽快适应并拓宽该学科知识的获取和在该领域的应用及交流。
参考文献
[1]曾艳.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M].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
[2]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 6 (21) :159-161.
国外高职实践教学典型模式研究 篇9
二战后发达国家由于战后经济重建的需要, 职业教育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得到了的快速发展, 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发展模式。就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而言, 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各具特色, 是发达国家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模式。
1.“双元制”模式
这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 它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元制”的其中一元是指学校, 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另一元是指企业, 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 “双元制”模式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 理论和实践之比约为3∶7或2∶8。而且理论教育也注重实用性, 与实践联系紧密, 服从实践需要。
企业的培训场所包括有工作岗位、实训工场和跨企业的训练工场。实训工场的任务是把那些在劳动岗位上无法传授或训练的技能及相应知识传授给学生, 工件不形成产品, 纯属消耗。此外职业学校也有教学车间, 补充企业里无法完成的实训, 为理论教学提供直观和演示手段。企业的实训教师一般都是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并在完成职业培训后, 具备2-5年职业实践的专业人员。实训教师同时还必须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 符合《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的要求, 高水平的师资成为实训基地发挥效用的重要保证。
2. TAFE模式
这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 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 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其注重能力本位的教育和培训 (CBET) , 推行统一的国家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分析有关职业能力, 确立权威的国家能力标准, 体现在联邦培训包和相应课程标准中;由TAFE学院 (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承担技术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课程的教学, 根据学生实际所获知识能力评定技术能力等级。TAFE模式采取国际上先进的案例结合情景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开展互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制上有全日制课程、部分时间制课程、工读交替制课程、函授与远程课程以及企业学习日课程。
TAFE学院建有完善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由于有政府的投资和企业的赞助, 实训基地不仅设备数量充足、设施完善、而且技术先进、管理规范, 为实践教学创造了必要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 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室就是实验室, 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教室里一般摆满了教学用具及一般性试验设备, 边讲边练。学生的实训操作教学都在实习车间进行, 业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这种安排, 方便了学生的实习和实践, 提高了教育效率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速度。TAFE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 专职教师一般要求本科以上学历, 至少有三年的专业工作经验, 持有4级以上职业证书, 还需定期去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兼职教师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 同时要进行师范教育, 持有教师资格证书。
二、国外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特点
1. 共同特点
由以上两种典型模式的分析, 结合其它发达国家不同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 国外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共同点可总结为:实践教学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展开, 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 以就业为目的, 满足社会各部门大量一线岗位的用人需求。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标准紧密相关, 岗位能力标准则由行业专家、社会和国家结合岗位任务制定, 反映了行业或企业的实际要求。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 行业、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企合作培养广泛开展, 并有国家法律保障或鼓励制度。实训基地建设中, 国家、社会、行业投资比例大, 设施、技术先进, 与企业水平和生产实际相近, 有些直接建在企业, 由企业进行某些阶段的实训教学。实训师资技术实践经验丰富, 并经过教育教学培训和考核, 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 准入条件较高, 管理与考核严格。
2. 比较优势
与我国实训基地建设所面临的资金缺乏, 筹措渠道单一;设备不足, 配置不合理;功能不全, 重复建设;师资实践能力、教学技能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和考核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程度脱节等实际问题相比, 国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体现出了如下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1) 政府在职业教育上具有完善的法规政策和资金投入保障。
(2) 实训教学设施完备, 校企合作紧密, 社会和企业对实践教学承担了很多责任和义务, 投入和贡献很大。
(3) 实践教学内容、考核标准与职业能力要求密切相关, 行业企业参与程度高, 课程标准往往采用职务分析法确定, 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衔接。
(4) 课程有成熟的开发流程和管理体系。多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 完成相应模块或单元的学习, 可以具备相应岗位或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能力。
(5) 实训教学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大多来自企业, 除专业技能外, 同时对教学技能具有较高的要求, 准入和考核制度严格。
(6) 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 考核标准统一, 执行严格。
(7) 在考核标准上具有统一性, 但在学习方式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三、国外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模式和观念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发展过程中, 情况与国外有较大差别。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我国高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推动实训基地建设
政府主导作用一要体现在制度保障上, 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引导职业教育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正确方向, 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投身实训教学, 促使社会、企业对于实训教学设施的关注和投入;二要体现在规划组织上, 通过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和建设规划, 发挥资金的规模优势, 实现区域统筹, 提高实训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要体现在资金扶持上, 不光有政策扶持, 还要加大教育投入, 改善实训教学条件, 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市场引导则鼓励社会资金和企业以多种方式投资建设或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 既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 又允许根据市场规律实现合理的投资回报。既可满足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要, 又有利于学校或当地人才培养条件的改善, 扩大社会培训的功能, 实现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 以就业为导向,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我国高职教育受传统学历教育的影响, 有些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任务, 沿用过去学术人才培养模式, 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显著, 学生动手能力差, 实践能力不强, 不能适应企业工作岗位。高职教育应明确就业导向思想, 明确专业定位,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 办出高职特色。
3. 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
按照社会岗位能力要求, 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 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既重视技能培养, 又重视实训教学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目标, 使学生既能就业, 又能立足一线岗位, 持续发展。
4. 推进校企合作, 走校内外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德国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下实训基地及实践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在我国复制。我国现行制度和传统下, 企业以自身生存发展为主要任务, 承担的教育职能很小, 不可能象德国一样出资建造并维护一个功能完备的校外实训基地, 确保有一支专业的实训教学队伍供学生实训教学。政府和学校有限的教育投入也不可能象澳大利亚一样建成功能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但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行业办学特色突出, 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行业优势, 与企业紧密合作, 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规划建设校内与校外互补的实训基地, 即一般专业通用性强和关键能力形成的设备, 以校内为主, 校外为辅;而专用性强, 尤其是大型设备, 以校外为主, 校内为辅。这可作为目前条件下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5. 建立严格的考核和准入制度, 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相比国外的实训教学师资实力和准入条件, 我国双师型称号的取得显得有些形式化。大学毕业生只要从事教师职业, 都能比较容易地通过形式上的教育教学培训统考, 获得教师资格证。双师标准的另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也较易获得。目前60%以上的双师教师是没有两年以上企业技术从业经验的。这种师资难以真正掌握教学技术和专业技能, 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聘请具有实践技术经验的教师, 推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制度, 打造真正的“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是提高实训教学水平的保证。
6. 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和方式, 开发模块化课程
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改革课程体系, 推行模块式教学, 根据岗位分析结果, 把职业能力要素分解、转化, 组合成教学单元与实训项目, 构造模块化课程, 加强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训练, 提高实训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7.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实训教学要建立与企业尽量相同的真实生产情境, 实训教学引入企业产品生产。通过产品生产、技术服务创收减耗, 提高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建设、运行、再建设的良性循环。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和合作,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 加工产品, 加强质量、安全、环保意识, 加强责任感和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强化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提高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8. 探索“双证制”培养的不同方式, 贯彻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实训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使学生获得严格的技能训练, 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达到公认的职业能力标准, 提高社会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
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紧缺, 而承担大规模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由于实训条件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导致学生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教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努力探索体现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34) .
[2]陈伟文, 陈廉清.加强数控技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1) .
[3]王建勋, 黄立志, 李俊芬.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34) .
丰田公司非典型雇佣模式研究 篇10
一、非典型雇佣的概念界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需产业组织的复杂化和高度化促使企业不得不从内部培养高水平的熟练员工,而不再单纯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这种变化导致以长期雇佣为前提的典型雇佣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典型雇佣关系主要有三个特征:(1)雇佣管理是具有指挥监督权的雇主与具有服从义务的受雇人之间的个人契约关系;(2)雇佣关系建立在全日制的基础上;(3)只要受雇人被要求继续工作或其愿意继续工作,雇佣关系将无限期地继续存在或继续有效一段时间(Kalleberg,2000)。20世纪70年代,企业界盛行重组、缩减规模和大规模裁员,但非全日制工作人数却呈现出大幅度增加的趋势。进入80年代后,劳务派遣和有期雇佣的员工数量日益扩大。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对非典型雇佣的研究逐渐增多,国际上大致划分为欧日和美国两个流派,它们对非典型雇佣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各自界定的非典型雇佣形式也有一定差别。
欧洲国家和日本通常使用“非典型”(Atypical)一词来描述与典型雇佣不同的雇佣形式。欧洲国家的非典型雇佣形式一般包括:非全日制、有期雇佣、劳务派遣、交替制和深夜节假日工作、呼出工作、职业训练生、在家工作、独立自营业主等。日本的非典型雇佣模式主要包括非正规员工(季节工、日工等)、非全日制工、短工、劳务派遣员工(登记型和常雇型)、在家就业、自由职业者、自营业和家族员工以及外包工作等(仁田道夫,1999)。
美国近年来较多使用“非标准雇佣”(Non-standard employment),含义是“所从事的工作是通过中介机构安排的,并且其工作的地点、时间与数量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具有潜在的不可预期性(Polivka,1996)。美国的非典型雇佣模式有劳务派遣员工、呼出服务员工、承包企业的员工、短期直接雇佣、独立合同工、自营业者和正规的非全日制工。
综合比较,日本独有的非典型雇佣形式是近似短工和常雇型劳务派遣,欧洲独有的非典型雇佣形式是职业训练生和雇佣政策上的雇佣。欧洲和美国都对企业采用非典型雇佣形式实行严厉的限制,而在管制相对宽松的日本,非典型雇佣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对日本大型制造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形成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丰田公司非典型雇佣模式的发展历程
1950年,丰田公司因裁员发生了其历史上仅有的一次大规模劳资纠纷,此后丰田公司对正式工的录用一直持慎重的态度。
(一)临时工阶段(1956-1961)
1955年以后,由于日本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的扩大,丰田汽车公司于1956年开始实施临时工制度,这个阶段的临时工主要从事汽车生产车间的单纯密集型劳动。1957年丰田公司职工总数为5904名,在册的临时工人数347人;到1961年职工总数11963人,临时工人数5099人达到历史最高,在册临时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42.6%。这个阶段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探索期,丰田公司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生产作业流程更加简单,机械操作工根据工序流程可以负责多种机械的“多工序并行”,依靠工匠型技术工人进行生产的传统模式逐步解体。在现场作业日趋标准化的背景下,丰田公司可以雇佣大量的临时工从事单纯作业内容,并达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目标。
(二)见习工阶段(1962-1974)
这个阶段日本汽车产销量持续扩大,要求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以柔性化为主要特征的丰田生产方式最终形成,对员工工作能力、改善能力、指导能力、管理能力和指定标准作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大野耐一,2006)。在此背景下,丰田汽车公司主动实施了员工正式化,形成了以正式员工为主体的生产体制。这个阶段的非典型雇佣主要以见习工为主,还有少量的期间工。见习工由以前的临时工演变而来,他们可以经过一定时间后转为正式工人。期间工(最初被称为季节工)主要来自周边农村的季节性劳动力,以期间工为主要形式的非典型雇佣员工比例逐年下降,非典型雇佣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从1961年的42.6%最终下降到1974年的1.9%(小松史朗,2005)。
(三)期间工阶段(1975-1999)
1975年,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的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丰田公司减少了正式员工的录用数量,开始利用期间工作为企业的“人力调节器”,80年代末的日本经济泡沫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雇佣模式。90年代之后丰田汽车公司急速推进在海外设厂,需要不断地将国内制造部门的核心技术员和技工大量派往新设立的海外工厂,本土开始出现员工空洞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丰田公司开始将原本由国内核心员工担任的辅助性业务逐渐委托给期间工来填补空白。1997年4月,该公司制定了最少500人的期间工“长期雇佣”方针,这是为确保拥有充足的工作时间长、作业熟练程度高的“长期雇佣”期间工而采取的措施。到1998年3月,该公司的期间工人数达到了3000人。
(四)劳务派遣阶段(2000至今)
2000年以后,丰田公司劳务派遣员工人数激增,其人事政策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非典型雇佣化”特征。2004年3月1日,日本修订了《劳动派遣法》,由人才派遣公司向制造企业的直接生产作业部门派遣员工成为可能,进一步促进了丰田公司大规模地使用非典型雇佣员工。2004年3月,丰田公司的正式员工数为6.5万人,2007年3月为6.7万人,总体数量增加不大,而同一时期的劳务派遣等员工则由8100人增加到1.8万人,增加幅度非常明显。
三、丰田公司推动非典型雇佣模式的举措
丰田公司实施非典型雇佣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自愿离职率高、劳动生产率下降、质量改进受到影响等,为此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小松史朗,2005)。
(一)非典型雇佣的岗位管理
丰田公司对内部岗位按照业务特点进行了划分,确定了四种类型:特殊非定型业务岗位、特殊定型业务岗位、通用非定性业务岗位和特殊非定性业务岗位(大野耐一,2006)。非定型业务,是需要员工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应变、酌情处理和难以固定程序化的业务;定型业务,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员工斟酌,按照固定程度单纯反复操作的业务;特殊业务,是特定企业或工厂特殊要求的能力,通用性较低;通用业务,是与特定企业或工厂没有明显关系的能力,适应性很广泛。
丰田公司主要采取如下策略:(1)特殊非定型业务岗位。主要使用来自集团内企业的派遣员工,这类员工拥有较多企业内的特殊知识和技能。如果这类岗位上的期间工和集团外企业的派遣员工构成比例高的话,容易使日常业务发生问题;(2)特殊定型业务岗位和通用非定型业务岗位。前者工作高度程序化,后者则需要通用的技能,企业在用人策略上尽量不使用集团内企业派遣员工,而是用企业外派遣员工和企业自雇合同工。既确保重要岗位上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也充分发挥了非典型雇佣员工的作用;(3)通用定型业务岗位。具体来说就是单纯的数据录入或清扫业务等工作,一般以期间工或劳务派遣为主。
(二)期间工的转正制度
为拓宽非典型雇佣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丰田公司采取期间工转正制度,不定期地举行期间工转正考试。由于转正考试的具体时间安排和考试合格率要根据公司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确定,不同年份里考试合格转正的比例和人数都是不确定的。由于丰田公司在日本制造企业中工资相对较高,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力,因此该公司实行的期间工转正制度为期间工打开了转为丰田公司正式员工的通道,提高了非典型雇佣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根据统计,丰田公司近年的期间工转正人数,2006年约950人,超过了当年录用的高中毕业生人数;2007年达到1250人。
(三)再就业介绍制度
丰田公司从2007年新设面向期间工的再就业介绍制度。该介绍制度的对象为工作时间已满最长合同时间的期间工,利用丰田子公司“丰田微笑生活公司”为中介窗口,将这些员工介绍给需要人才的集团内企业或相关企业。再就业介绍制度,一方面解决了期间工的就业不安定状态,同时也可以帮助集团下属企业缓解人手不足,还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可谓一举两得。这样做既增强了非典型雇佣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也使得他们不需要更换所从事的职业,令企业始终能够拥有这些掌握较强专用性技能的劳动力资源。
(四)高级期间工制度
2004年5月《劳动基本法》修订之后,丰田推出了期间工连续合同期间最长可以延到2年零11个月的制度。在该公司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期间工称为“高级期间工”,成为高级期间工之后,非典型雇佣员工就拥有了成为正式员工的机会,尽管这个机会非常微小。在丰田公司,高级期间工的收入与正式员工存在着巨大差距,如果能得到全额津贴,高级期间工的全年收入为300万日元左右,而2004年度正式员工的平均收入达到822万日元(小松史朗,2005)。这些临时劳动力与正式员工能力相同,又可以随时解除雇佣合同,丰田公司通过这些员工作为“调节器”来维持员工的数量,并填补了因向海外派员而导致国内正式员工数量的空缺。
四、启示与借鉴
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我国很多企业造成巨大影响,丰田公司实施非典型雇佣上的成功做法,对我国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从战略高度重视非典型雇佣模式。对坚持长期雇佣方针的企业而言,面对波动的市场需求和越来越不确定性的市场变化,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型企业,不能简单地用裁员的方式来应对经济危机。中国企业要在坚持长期雇佣的前提下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把非典型雇佣模式打造成企业雇佣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起包含典型雇佣与非典型雇佣的双重混合模式,而不应是将非典型雇佣当作经济危机下的临时对策,也不能仅仅作为典型雇佣模式的补充。
明确非典型雇佣模式的应用范围。尽管非典型雇佣模式有助于企业保持灵活的劳动力数量,但非典型雇佣员工并不适合于企业中所有的岗位,要充分考虑不同岗位对员工技能水平的要求以及员工离职可能会带来的影响。从丰田公司的经验看,来自于企业外部的非典型雇佣员工不适合从事那些特殊非定型业务的岗位,对于特殊定型业务岗位和通用非定型业务岗位,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恰当地利用外部的非典型雇佣员工。
拓宽非典型雇佣员工的发展通道。非典型雇佣员工在企业中往往会面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这会影响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并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企业可以采取不定期的身份转换制度,或推荐非典型雇佣员工到其他企业就业等,令非典型雇佣员工看到比较好的职业前景,从而愿意留在企业中。
参考文献
[1] Kalleberg, A. L. 2000. Nonstandard employment relation: part-time, temporary and contractwork,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341-365.
[2] #12
[3] Polivka, Anne E.1996, Contingent and Alternative Work Arrangements, Defined. Monthly Labor Review,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USA.
[4] #12
【典型应用模式】推荐阅读:
典型案例应用06-10
云计算的典型应用案例05-27
智能传感器的典型应用10-13
Web2.0典型应用10-30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典型例题应用05-26
圆柱和圆锥典型应用题练习06-27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典型应用题09-27
初一不等式组典型应用题及答案05-09
几个典型城市的类汽车电子标识应用盘点07-26
典型建设模式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