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建构与应用

2024-09-27

模式建构与应用(共12篇)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1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协同教育, 只有多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才能促进学生既全面又个性化的发展。一般依据家长参与度从低到高将家校协同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单向联系,家长只是被动地获取孩子在校学习状况的信息;二是双向联系,家长获得校方信息,并提供一些支援性参与;三是双方深度协作联系, 家长主动介入教育与管理,家长与教师( 包括学科教师、班主任、学校管理人员)( 下文同) ,家庭与学校形成一种协同教育关系[1]。显然,第三个层次的家校协同程度最高,效果也是最理想的。传统的“家长会”、“家访”,以及近年来的“校讯通”通常都属于前两个层次的协同方式 ,协同程度较低,取得很好协同教育效果难度较大。因此,探索新型家校协同教育模式 ( 属于第三个层次) 十分必要。笔者所在团队在原有“校讯通”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建立以协同教育网站为枢纽,融合使用“校讯通”、“QQ”、“博客”、“微信”等社会性软件的新型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 为学生、家长、教师搭建立体协同环境。

一、新型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的建立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达83.4%。移动上网日趋常态化,对社会生活服务渗透进一步加大[2]。可见,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与网络技术为家校网络协同提供了条件保障,特别是在较发达的城镇。诸多社会性软件为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新途径,如博客、QQ、微信、飞信、E- mail、BBS、MSN等等。它们在协同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及时沟通、交流的工具,2.作为资源积累与共享的平台,3.作为协同教学的工具。此外,“校讯通”因其所具有的一定优势仍然被普遍使用,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一种新型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其构成如图1所示。

该模式以家校协同网站为枢纽, 以“博客”、“QQ”、“微信”、“校讯通 ”为手段 ,汇聚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协同教学、协同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建立了一个立体的家校协同教育体系。

二、家校协同教育网站功能设计

在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中,协同网站是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为了使网站能符合学校开展家校协同教育的实际需要,我们一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另一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文献研习,最终划定出“家长助力”“教师之家”“班级博客”“ 德育空间”“心理健康”“协同论坛”“资源共享”等为网站主要功能模块,具体说明见表1。

须要说明的是,上表所述只是家校协同网站中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功能模块。实践中,我们还可结合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特殊要求,与学校合作定制个性化的、富有特色的家校协同网站。

三、家校网络协同教育实践探索

为了推动家校协同教育的发展,也为了验证我们设计的家校网络协同模式实际应用效果, 近年来,我们分别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小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学校合作,从拟定协同教育方案到建立协同网站,从对协同活动的监控到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总结与提高,我们尽可能全程参与到家校网络协同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下面简要介绍两个典型的家校网络协同实例。

1.协同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

对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二( 9) 班。参与人员:全体同学、家长、数学老师、班主任。

时间:2013年11月 ~2014年1月。

活动主题:让我们做得更好,变得更棒。

活动目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在习惯养成初期,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自控力都较弱,十分需要家长与老师协同监督与帮助,使之养成良好的品行与习惯。通过开展家校网络协同,让数学老师与家长建立联系, 共同帮助学生抓住学习要点,找出学习薄弱点、易错点,给予针对性辅导,让每个孩子力争在期末考试中做得更好,变得更棒。

活动准备:数学老师事先整理出各单元知识要点、学生较普遍存在的薄弱点和易错点,用尽可能简洁的语句分别写成word文稿。家长事先均已加入班级“QQ”群和“校讯通”。

工具:班级“QQ”群、“校讯通”。

活动过程:( 1) 教师将上述两个word文稿上传至班级“QQ”群,对那些学习上明显存在卷面不整洁、字迹不工整、粗心、马虎、遗漏等问题的学生,老师通过“QQ”给他们家长以个别化的提醒。 ( 2) 班主任通过“校讯通”通知每位家长,及时上“QQ”下载文稿,查看信息。 ( 3) 家长参与监督和辅导孩子复习,使之养成良好习惯。 ( 4) 教师与家长定期利用“QQ”群交流感想与心得。

活动效果:首先,活动的认同度与参与度高。据我们观察和对数学老师访谈得知,本次活动不仅校方十分重视,所有家长也都很支持,参与度高。在协同教育活动中, 有的家长除了利用现有教学材料外,还针对孩子学习薄弱点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孩子复习和巩固。家长直接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商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其次,部分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有了一定改善。期末评卷工作结束后,老师仔细查看了部分( 10名) 平时学习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试卷 ,发现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有了初步改变,学习薄弱点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如,马同学平时乘法口诀背诵不熟练,这次在家长、老师协同帮助下,掌握了乘法表中的所有运算,在乘法口算题的解答中拿到了满分。再次,家长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家教心得,取长补短,分享成功喜悦。活动中,有的家长主动通过“QQ”向那些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家长“讨教”经验;有的家长将自己的困惑在群中发布出来,向大家求助;经过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家长也是最开心的,“晒”出成绩与大家分享是家长最乐意做的事情。

2.协同德育的实践活动

对象: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小学四( 3) 班、四( 4)班、五( 1) 班( 各班是分别开展的) 。

时间:2014年5月 ~6月。

活动主题: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活动目的:学会感恩,学会理解,学会沟通。

活动准备:《爸爸妈妈, 我想对您说……》PPT、《北京小学生对父母说的心里话》视频、 公益广告《感恩父母》视频。家长事先均已加入“ 校讯通”和班级“QQ”群,知晓班级博客网址。

工具:“校讯通”、“QQ”群、“微信”、班级博客。

活动过程:( 1) 召开主题班会,通过让学生观看上述视频,结合PPT讲解,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将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出来。 ( 2) 我们协助班主任将学生写在纸上的心里话拍成图片 ( 此前在其他班,也让学生直接写在班级博客中) ,通过“QQ”分别发给各自家长。并将一些共性的“心里话”匿名上传到“QQ”群相册中。 ( 3) 班主任通过“校讯通”通知每位家长,及时上“QQ”查看信息。 ( 4) 家长、教师通过“QQ”群、微信交流感想与心得 ,商讨德育策略。此外,还约定一个时间在群上召开“在线家长会”。

效果分析:首先,感恩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绝大多数学生表达了“爱父母”、“生活在我这样家庭中感到幸福”的情感。在主题班会上,让学生观看有关视频,特别是结合PPT讲解,用“你有心里话想跟爸爸妈妈说吗? ”“、说过吗? ”“、你有过哪些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言行? ”、“你乐意与父母、老师交朋友吗? ”等问题引导学生,学生反应很热烈,纷纷将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爸爸妈妈我爱您”、“爸爸妈妈, 您辛苦了”、“谢谢您”、“今后一定好好报答您”等等。 当然也有不少同学写道,“爸爸妈妈,能不能让我少上一个辅导班”、“爸爸妈妈能否多陪陪我”、“能否多给我点支配时间的自由”。 其次,加深了沟通与了解,特别是有的家长经过这次活动后,不再以“高压姿态”对待孩子,学会了尊重孩子,沟通自然逐渐容易起来。最后,对课外辅导班、零花钱、看电视、上网、做作业拖拉等较普遍的问题进行了热议,为家长找到适合自家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办法提供了有意义启示。

四、反思与展望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 我们深刻体会到 ,新型家校 网络协同 模式的应 用受到各参与主体的普遍认同,协同效果良好,为学校提高教学与管理质量、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和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工作。

首先,是主观因素问题。实践中我们也遇到有少数学校对协同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的现象。特别是面对网络协同,初期工作量较大、难度也较高,往往就会让那些缺乏挑战精神的学校望而却步。家校协同活动中,家长、教师参与协同的热情也有差异。其次,是客观条件问题。网络协同需要学校所在地有较高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上网条件、家长的信息技术素养,对开展网络协同有直接影响。最后,是费用问题。在网络协同活动中,家长和教师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上网都会产生一定费用,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鉴于上述家校网络协同的成功探索,我们拟进一步扩大实践范围,在更多有条件的学校推行这种模式。并且积极尝试手机APP应用,寻求更新的技术支持。此外,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基于网络的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教育。

开展家校协同教育, 促进家校形成育人合力,形成相互参与、合作机制,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3]。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的创立与应用,是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学校管理之中的有益尝试,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

摘要:在以“家长会”、“家访”等为代表的传统家校协同教育方式基础上,建立以协同教育网站为枢纽,融合使用“校讯通”、“QQ”、“微信”、“博客”等社会性软件的新型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为学生、家长、教师搭建立体沟通平台。通过在多所小学开展基于此模式的家校网络协同教育实践活动,发现网络协同不仅使深层次、多方位的家校协同教育成为可能,而且提高了协同学科教学、协同德育质量。

关键词: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校讯通”,“QQ”,“微信”,“博客”

参考文献

[1]杨玉柱,刘孟海.家长教师协会:探索协同教育新机制[J].中小学管理,2008(3).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DB/OL].(2014-8-26)[2014-12-1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ydhlwbg/201408/t20140826_47880.htm.

[3]王清平.共创家校协同教育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于长学副司长专访[J].中小学德育,2012(5).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2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宝贵的精神文明,是需要世代传承的灿烂文明。在我国的高校中,体育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只沿用了现代体育的模式,而忽略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导致教学模式片面追求技术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是高校的义务和责任。体育课程可以改善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国体育教学的优势没有被发挥出来,对成绩的过分追求,大大降低了高校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传承文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反思与对策

“全球村”的逐渐形成,多元文化的不断深入,民族传统体育备受冲击,文化空间的破坏模糊了民族文化的个性,影响了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复兴。高校是民族传承体育文化的重要场所,但是体育教育的机构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追名逐利的体育教育中失去了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只有将文化传承融入到体育教育中,教育模式的改变,能够不断完善体育结构,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且推动体育教育向前发展。

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间断的历史文化使我们继承了很多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形成传统文化潮流,逐渐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被更多人所关注,在精神与物质财富经历的世代传递过程中,汲取体育文化的精髓,在体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承接中,应该注重体育知识、规则、意志和智慧,还有体育器材等的全面继承,作为后世传承的基础。体育教学指的是在教学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在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中,主要由教学体系、教学结构和教学思想三部分组成。教学结构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体系起到丰富内容的作用,教学思想起到连接教学结构和教学体系的作用,并深藏在其中,使教学结构和教学体系达到一定的平衡目的。在文化传承下,体育教育和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体育技术和技能以及身份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我国多数高校在体育教学方面过分注重技术和技能,极少涉及体育思想和精神的传承,从而造成学生片面发展,过分追求表面的技艺却忽视了体育的.精神意义。在传承方面,技能与思想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体育技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体育文化的发展。

二、我国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1.体育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利益价值。在实践教学中通常使用近现代的教学模式,高校体育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对文化教育的缺失,单纯开展的体育课程,使传统体育文化中所包含的修身、娱乐、和谐的体育精神变得越来越模糊,而现在大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应该加入文化活动的开展,协调发展。传统体育的价值被物质的价值思想影响,长期以来对西方教育的模仿,而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体育逐渐被竞技的目的所取代,传统体育教学精神的感悟、修身、自娱都被利益欲望引导走向“价值化”。

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用性。目前,虽然被称为“体育大国”的我们,在高校教育中开设的体育课程多为羽毛球、足球、健美操等项目,传统武术、乐器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我国体育教育的专业能力的不足,是阻碍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培养一名职业的传统体育教师对文化底蕴和专业化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而且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在研究中,传承下来的体育精神多为口口相传,相关资料较少,研究难度大。相对单一的教学课程,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开发滞后,对青少年喜爱的项目缺少开发和整合。

3.教学过程中人文知识教育的缺失。人文知识的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仅仅在技术上对教学过分专注,并不能体现出体育教学对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技术和文化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从广义上讲运动中利用身体完成体育动作也可以称之为文化,技术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技术。技术支撑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又为技术指引方向,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够持续发展,技术绝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做动作,同样需要文化的升华和精进,文化也不是单纯的讲述理论,没有实际应用的理论不足以称之为文化。作为文化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如果不了解体育项目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过分追求表面技能的发展,必将造成体育事业的片面发展,这将是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极大失败。

4.过分追求技术教学,忽视文化教学的作用。“文武兼修”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色,而现代教学中文教文武教武,对于专业化的追求过于片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不过是技术追求的奴隶,失去了体育教学应有的灵魂。我国当代的体育事业表面上虽然成功,但从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来看,这一问题很突出,竞技体育的出现,使各个国家为了追求名誉不断培养着一个又一个体育竞技“畸形天才”,甚至有的人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而使用各种各样的激素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体育精神是应该诚实守信的,这种失信的表现必然是文化教育缺失的体现。我们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在技术追求的过程中,加强学子的文化知识教育和素质培养。

三、如何改善体育教育发展策略

1.构建文化传承的教学模式。传承文化的理念应该包括多元文化的传承,民族体育是在传承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体育教学背后的文化和底蕴不应该被忘记,技术的传承是为文化传承做服务的,技术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将文化表现得有血有肉更加丰富,仅仅用肢体语言去传承传统体育是没有“灵魂”的,就像传统武术一样,失去了“精气神”的武术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武术。体育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向学生传递着一种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

2.构建特色的传统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课程上改变传统的模式,开发多元化课程适合当下社会需求,挖掘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在追求竞技体育的课程上还要加入非竞技体育的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构建上从物质、精神、行为等方面着手,在课程的制定上,充分吸收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知识,遵循当地特色进行安排,例如地理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增设,对传统体育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发展。开展传统体育专业,培养传统体育的综合型人才,为传统体育教学打下基础,并为研究传统体育开辟绿色通道,使传统体育拥有优渥的发展土壤。

3.提高对学生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的意识培养。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运动的开展以外,还应该加入相应的娱乐活动的开展,包括生存意识的培养。在现今社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我们不得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在活动的开展中加入思想教育的灌输,结合体育竞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增加趣味的同时,还要增加学生精神层面的认知与良好心态的建立。活动开展中,加入理论知识的培养,在探求技能的发展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其中,在运用中加强。举办相应的户外运动,除了马拉松之外,还包括像攀岩、野外求生等新兴体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活动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还能够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以体育专业为主,其他学科为辅。在户外教学中,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组建合适的生存训练。在我国多数学校还是以“圈养式”教学为主,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很少会组织户外求生类活动,在校学习的和谐运动在踏入社会后将没有太大的用处,特别是遇到自然灾害之后更是束手无措。而在体育课程内加入其他领域学科的课程,增加了体育教学的多元化,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还能灵活变通,掌握知识的本质。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翻转课堂;学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宣传意识形态的主干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其实效性一直是学界探究的问题。2015年7月27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强调“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这就明确地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而“翻转课堂”正是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因其传入国内时间不长,故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运用尚属于探索和初步实践阶段。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公共课教学经历,试图对“翻转课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应用和建构作一尝试性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实效性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质

“翻转课堂”是一种舶来品,最早由孟加拉裔的美国人萨尔曼·可汗通过制作视频的形式辅导其家人学习数学,后这些视频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引起众人的关注和好评,于是可汗成立了专门的“可汗学院”,并得到比尔·盖茨和谷歌公司的高额赞助。对“可汗”的这一模式,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的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在2007年首次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之中,真正使“翻转课堂”名副其实。他们改进可汗的模式,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制作成视频,发布到公共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前自行观看学习,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讲解。这种一改传统“课堂学习十课后复习”的教学模式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在美国流传开来,并在各级的课堂教学中得以实践,并最终风靡全球。“翻转课堂”传入中国则相对较晚,2012年,国内出现首篇推介“翻转课堂”的理论文章,此后逐渐开始在中学、大学课堂里大规模地出现。

关于“翻转课堂”的定义,学界虽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它采取的是“课前视频学习+课堂讨论讲解”的模式,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重要知识点制作成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将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带入到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答和探讨,且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采取的是教师单向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无法参与到课堂中去,只能被动地接受。而“翻转课堂”则恰是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可以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自主学习,而不必担心像传统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速度而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在课堂上,教师亦主要起着穿针引线、解疑答惑、评价学生的作用。总而言之,“翻转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水平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评价体系趋于完善和合理

传统的课堂评价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类似于高考的“一考定终身”,而至于平时如何考评学生则几近空白,这种考评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而“翻转课堂”则将评价设置在平时当中,安排在每一个任务当中,每一节课堂中,这就有利于在平时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和薄弱之处,教师及时地给予查漏补缺,这就能够在平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至于到期末发现问题再去弥补。

(三)信息技术要求提高

以往的课堂教学只要求教师掌握最基本的办公软件如PPT的使用等,而“翻转课堂”之所以能够得到应用和传播,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掌握如何制作视频等等。因此,教师必须要利用各种途径去学习视频制作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从而能够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基础。可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具有以往教学法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和特质。

二、“翻转课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之所以适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由以下三个原因决定: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本身就是理论性、政治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亦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最难理解的一门课程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课程难理解的问题。众所周知,“翻转课堂”首先采取的是视频教学,教师可以将知识点制作成视频,视频当中可以穿插一些图文并茂的内容,使枯燥的理论以有趣的形式展示出来,还可以采取轻松幽默的形式予以展现,且这种视频教学具有回溯性、重复性,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化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难以理解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强烈的政治指向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具有更加生动直观的效果。

(二)高校信息技术的发展亦为此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可能

“翻转课堂”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在我国当前的高校中,信息技术己然得到长足的发展,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学,且有录制视频的设备。更可喜的是,当前承担公共课的主力教师多为“80后”,他们具备相当的技术素质,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好奇心,可以更容易地接受新生事物,另一方面也可以很熟练地运用各种办公软件。以上各方面的条件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了硬件基础。endprint

(三)当前大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以及水平适合“翻转课堂”的应用

众所周知,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多为“95后”,他们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且多为独生子女家庭,这些错综交织的因素使当前的大学生具有一些不同于以往学生的特点,比如,这一时期的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好奇心也比较重,尤其是个性张扬,有较强的表现欲望,等等,这些特质恰恰暗合“翻转课堂”的核心要旨。“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模式,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就是说它是学生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比如说在课前,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视频学习,这恰好符合他们不愿意受约束和灌输的特质,而课堂上,则需要学生发挥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参加辩论赛,发表意见等,课后则需要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从以上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是完全可行的。

三、“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

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实施有一定的步骤和措施,具体来说:

首先,剖析课本,精做视频。制作视频是“翻转课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第一,教师要吃透课本,将知识点进行分析总结,区分哪些要制成视频,或者说视频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比如,在讲解“发展”这一节时,教师在选取内容时,应该将发展的定义、特质和内容包含在内。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制作的视频内容不宜太多、太长,否则不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长度最好控制在10分钟左右最为合适。第二,视频内容要生动活泼,能够感动人,激发人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制作视频时不要做流水账似的,而是要插入一些生动的案例、图画等内容,以增加视频的可看性和欣赏性。比如,在讲解价值时,可以插入不同时期人们爱情观的变迁图,这样就更容易为当前大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到当前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接受信息的速度和广度都要胜过以前的学生。因此,教师也要及时充电,跟上形势,浏览新闻,关注娱乐,为丰富案例增加史料。同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动画的形式,使视频更加生动有趣。第三,在视频制作上,教师除展示知识点以外,也应该在每个知识点上设置一些思考题和学生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明确的方向,以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学习的效果。总而言之,教师制作视频应该考虑到视频的趣味性、知识性,而不是单纯地走形式,否则就不会激发学生在课前学习的兴趣,达不到“翻转课堂”所要求的效果。

其次,结合视频,展开讨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上,因为学生事先在课下学习过所讲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必要像过去那样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结合视频,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式教学,而讨论的主题应该紧紧围绕所讲内容进行设置。同时,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而最有效的形式就是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为若干个主题,然后将班级同学按照主题分成若干个小组,使他们在合作中去探讨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给予时间探讨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派出代表讲解答案,与其他小组分享。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开展教学,比如,辩论赛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政治性色彩非常浓厚,与现实政治、事实新闻联系密切,教师可就此展开辩论,比如,可以开展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还是意识、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的等等。通过这种辩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兴趣,更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比如教师可以采取主题演讲的方式,让有兴趣的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主动性。

再次,课堂评价。这也是“翻转课堂”的最为关键的一环。课堂评价是对课堂的参与者的表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的活动,它包含对教与学的评价,而这里的课堂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对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和过程进行评价。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比如,奖惩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量化评价等。对学生完成课前视频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可以给予口头表扬,也可以采取打分制,在鼓励、肯定的同时,教师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明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从而充分发挥“翻转课堂”课堂评价的导向功能以及激励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尤其是对“95后”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主体性意识非常突出,个人的表现欲也非常强烈。因此,教师应该顺势而为,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个性,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评价时,千万不要以一套评价体系针对所有的学生,而是要多标准,采取个性化的形式进行评价,以符合不同学生的特质和表现。这才是“翻转课堂”的精髓,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整体上提高思政课的学习效果。

最后,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还要结合课堂学生的表现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以及需要强化的地方,适当地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从而起到巩固课堂学习的作用。比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观看记录片《社会主义五百年》,并结合课本知识写心得体会,从而为课堂的学习做好充分的课外知识准备。

四、结语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4

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一直以来都不容乐观, 随着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开展这种现象有所改观。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以具体的任务作为英语学习的目标和动机的激发源, 主动运用英语完成各项有现实意义的任务。 (朱丹丹、马劲松, 2012) 其宗旨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模式的主体, 教师起辅助作用,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各种实践操作活动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 从本质上对英语学习有深度的认知, 同时传授语言知识以及语言技巧。高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高职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 其教学意义非常深远。

2 高职英语教学当前情况

2.1 教学规划不足

目前的教学规划问题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性人才, 所以应该与实际工作中的英语技能教学挂钩。以前的教学大纲早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了, 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每年的社会情况适当地修改教学大纲, 选取合适的教学教材, 教师也要明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为每一堂课设定一个计划, 再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实施每一个小计划, 这样就会使课堂更加有条理性。当今, 高职院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针对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社会认可度不高、高职院校科研发展薄弱及学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从理论上看来, 这些措施不但能够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 并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张索、金文兵, 2011)

2.2 教学设施及外教师资缺乏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首先,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设施开展教学,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过于落后导致教学进度的开展陷入困境, 此时就可以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扶持。融入高科技手段的教学模式非常利于学生课堂听课效率,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设施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做一个小游戏等都会让教学氛围变的好转起来。其次就是聘请外教的问题。外教的口语是中国的教师无法媲美的, 高职院校的外教师资缺乏, 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了都对英语口语非常陌生, 而我们的很多教师还仍然采用整堂课进行口语讲解的模式, 学生的口语、听力输入完全为零, 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2.3 缺少实用性教学开展

利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实践交际、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和教学效果六个指标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 探索适宜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 (刘惠风, 2011) 目前的教学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之上, 伴随着入世以后及我国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 国际交流越来越多, 英语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使用性能上, 这也就是引入任务型教学的重点意义所在。

3 高职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

3.1 任务型教学的开展

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差, 普通的教学方式只会让他们更加懈怠, 这就需要任务型教学的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 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开展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以往的教学有所不同的是, 任务型教学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以鼓励、引导为主, 而不是死板地进行讲解;提倡小组讨论以及小组对话练习等课堂活动, 可以由学生提出自己的教学理念设计方法,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在学生的要求中进行教学设计的安排, 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树立同学们的自信心, 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3.2 创建目标规划

首先一个确切的目标是任务型教学开展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教学方案与教学规划, 并随着课堂的开展及时更改教学计划, 并对课堂进行中不理想的地方标注, 最后在课堂结束之后, 教研组集体讨论应对办法。教学目标不能够华而不实, 要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同时, 校园内也要烘托一种非常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之前要积极开展英语交流, 如英语角, 每周可以定期安排外教与学生进行交流, 不用刻意地安排, 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要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参与群体, 教师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3公开课的开展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将课程内容情境和任务有机结合起来, 将语言的有效输入和积极输出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课堂设计过程中应坚持实用性趣味性原则、情境真实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和言语能力本位原则, 着力突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周忠浩、陆松岩, 2011)

3.4 任务型语言教学分析

任务型语言教学主张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的, 教师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境, 应该将学生的校内与校外的实践加以结合, 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实践环境, 主张让学生参与的越多, 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意义就越成功。虽然是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分析, 但是教师也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意义, 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以及学习规划, 为学生创造适合学习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节奏的设计。英语学习本身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其综合型是非常强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加以分析, 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加以分析, 最终制定不同的任务型教学计划。任务型语言教学针对英语教学尤其教学的优势, 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类别的教学规划, 非常具有时效性。教师在任务型英语教学过程中也要及时根据他们的教学情况进行实时反馈。

4 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英语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 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外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任红霞, 2011) 高职学校是我国教育开展过程中举步维艰的一个难点, 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程度非常低, 所以开展任务型教学是非常适合高职教育的,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及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或是教学游戏激发他们的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惠风.适宜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 (1) .

[2]任红霞.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 2011 (18) .

[3]张索, 金文兵.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改发展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5) .

[4]周忠浩, 陆松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主题——情境——任务”模式探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4) .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5

摘 要: 目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作者试图就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探讨其在高职英语口语中的应用,并就情境话题的设置、教师角色的转换、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为实施并提高这一模式的有效性提供建议性参考。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高职英语 口语教学模式

一、引言

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强调,高职英语“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可见,英语交际能力是高职学生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但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水平不容乐观,高职学生对英语口语缺乏兴趣和信心,“哑巴英语”现象极为普遍。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内一些学者和教师(李曼林2007,何雯雯2011,夏纪梅2001)对此做了一系列实证研究,证实“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强,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并提出改善这一现状的建议,如重新调整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口语教学内容具有职业性等。刘晓黎(2007)、舒云(2011)、王晶(2011)等提出课前准备、合作性学习及自主学习对有效开展口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正是迎合这些建议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设计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亦称结构主义,是认知学理论的一个分支,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念。它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到认知领域的结果,其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学习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被动过程,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积极构建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构成了教与学的四个主要要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是积极的,同认知主义的信息处理理论是有区别的,它是新、旧知识相互交替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尤其注重情境的创设,现代信息化环境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以上所述的建构主义理论可以归纳几个主要特点,为优化高职口语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第一,高职口语教学模式应强调学生是主体。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摸底调查,调查学生口语学习的话题、形式等。

第二,教学活动重点突出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应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使得学生能积极地面对问题,并激发他们思考。另一方面,教学活动能创造社会交际,促进学生通过合作进行学习。

第三,为了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学生要积极准备,并在师生或学生间进行会话交流。

第四,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意义构建,其中不乏现代化手段,如利用QQ群、E-mail、手机微信等辅助自己的自主学习,并且教师要采取多样化评价方法。

三、抛锚式教学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设计样例

1.抛锚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是建构主义理念下发展起来的比较成熟的三种方法。依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方式的要求,笔者认为抛锚式教学较适合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抛锚式教学主要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效果评价五个环节组成。下面对其环节进行大致介绍:

创设情境是指创设同学生学习或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确定问题是指选择上述情境下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资料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及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或老师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合作,以便完成一定的任务或实现一定的目标。效果评价即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映出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2.口语教学模式设计样例――以“Dining Out”为例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源――剑桥必备英语《在餐馆》的相关视频,并提出热身问题:

Q1: Where do the conversations mostly take place?

Q2: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Q3: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Q4: If you are the guest in the restaurant,do you know how to take order and pay bills?

确定问题:将全班分成八组,要求学生分组扮演以下角色,如邀请老外客户到中式餐厅就餐、打电话订桌、与服务员现场进行点菜埋单等,每组可以自行选择以下三个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1:You(role A)first discuss where to eat and then eat in the Chinese restaurant with your partner(role B).Role A: You are an American client on a business trip to Beijing.You want to try some Chinese food.Role B: You are receiving an American client of your company who wants to try some Chinese food.情境任务2:You want to dine out and make a phone call to reserve a table for six on the evening of April 21,2014.Mak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you and the receptionist in the hotel or restaurant.情境任务3:Suppose you are a waiter in the restaurant,making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foreign guests(a guest)on taking an order and paying the bills.Choose the role of the situation,mak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waiter and the guest in the hotel or restaurant.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如手机快速地搜索网上的相关对话,或教师在课前就布置任务,提供相关词汇、句型、对话在世界大学城供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身完成任务时的语音语调及内容将问题。

协作学习:每组成员间根据自身的知识点,按要求准备角色模拟扮演的对话,如出现问题,可以咨询成绩较好的同学或老师。

效果评价:要求每组成员派代表逐一在讲台前进行情境角色演练,着重对学生语音、语调、内容、肢体语言等的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师评、生评及自评。评价结果纳入期末考试的成绩范围,占期末总成绩的20%。课堂上未完成角色扮演陈述的学生,要求他们自己拍成视频,以flv.的格式传至世界大学城空间供老师及同学们评阅。

四、设计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建构主义视角进行有效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课前进行问卷调查,遴选学生感兴趣的,同学生生活及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与材料。项莉(2010)指出目前使用的口语材料不符合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要求,目前没有任何一本教材上的主题、话题及材料完全适合高职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前确定话题、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基础及灵活性等因素,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一些相关主题的视频资源,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情境创设的效果。

第二,调整教师的角色。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或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协助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及评价者。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大量相关文字及视频资料,并传至世界大学城空间,布置课前任务及要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中,要求教师对他们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指导点播,在他们口语陈述后进行点评,并指正他们的错误及不足之处。教师角色的转换对确定问题的准确性及合理性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英语口语教学。由于高职英语课时普遍偏少,并且单一教材上缺乏高质量的英语教学材料,这就要求师生必须利用QQ群、手机微信及网络等信息技术解决这些问题,这些硬件设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相关主题的网站及视频,或建立世界大学城平台网络空间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采用多样化手段评价学生的口语成绩。Cohen(1991)指出“一个项目只能测验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老师或测试设计者应该牢记’一纸定终身’不能再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了”。刘慧利(2007)指出教学评价能起着较好的指导作用,评价的核心不只是分数,更应该是态度、能力及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考核评价项目应包括态度、合作性、任务的完成效果等。评价主体应包括师评、生评及自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口语积极性。

五、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或工作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笔者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即利用情境模拟中的角色扮演、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分组合作及多元化评价手段,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较好的参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更符合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6

一、建构“心灵家园”网站的时代背景

1社会发展的背景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网上交往与其虚拟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信息时代青少年发展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新形式。学生可以运用网络技术自主学习,利用网上资源提高研究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

曾有心理学专家在预测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时说:心理辅导工作未来发展呈现如下主要趋势:辅导工作普遍化、辅导人员专业化、辅导工作微机化、生涯辅导主流化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临探索和寻求新途径新方式的挑战。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技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借助校园局域网和互联网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网络体系,在时间上、空间上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顺应日寸代发展的需要,极大地拓宽了心理辅导的空间。

2学校发展的背景

我校经过十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已经建立了媒体宣传、活动课程、心理辅导、课题研究、心理测量、学科渗透等多途径、多角度、多层面的比较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仅心理辅导工作就有个别咨询、小组团体辅导、心理活动课程、专题讲座、热线电话辅导、信箱书面辅导等多种形式。目前学校硬件设备一流,多媒体教育普及,计算机使用便捷,校园网络畅通。学生们不仅有优越的上网条件,而且都具有扎实的现代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基础上,也掌握了运用网络实现网上辅导的技能。我们不仅使心理资料的存储、管理、运用由人工处理改为微机处理,而且辅导人员的训练、心理活动课交流、心理测试、给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等均可通过微机终端完成,使资料、信息快速传递,实现资源共享。

在具备了上述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条件的前提下,我们建构了“心灵家园”网站,探索“网上自主辅导”新形式。

二、“心灵家园”网站所遵循的原则

心理辅导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心灵家园”网站的运行机制就是要实现学生“他助一互助一自助”的活动,即符合心理辅导“助人自助”的原则。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检验个人影响环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心灵家园”网站既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独立意识的需要。“心灵家园”网站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内容的选取和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来进行,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自觉的需求,所以它体现了心理辅导中的主体性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兼有矫治、预防与发展三种功能,就整体而言是预防、发展重于矫治。预防功能指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心理知识和社会技能,学会用有效、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紧张、丧失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保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发展功能指协助学生树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认清自身的潜力和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承担生活的责任,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过充实、有意义的生活。“心灵家园”网站的建构,利用心理辅导中的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针对正常学生,主动提供各种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认知性的、情感性的、行为训练性的辅导内容,以提供对学生成长有益的经验,增强其应变能力。

学校教育和心理辅导的目的不是消除学生个人身上的独特性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独创性在积极的方向上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由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纯粹依靠外力实现的“塑造”过程,所以心理辅导需针对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辅导策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心灵家园”网站的设计体现了颇具弹性的助人方式,灵活运用心理辅导的通用原理,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个性特征,重视学生个别差异,在“面向全体学生原则”的基础上,执行“个别化对待原则”,为那些内向、腼腆、胆怯、害羞、表达能力差,不敢接受面辅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尊重与理解”是心理辅导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心灵家园”网站,学生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辅导员向学生提供资料和建议,为学生作出选择提供认知前提。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相互沟通,使学生容易抛开心理的防范,对自己的内心做自由、深入的探索。

总之,“心灵家园”网站充分利用多学科教育的功能,遵循心理辅导的原则,本着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达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三、“心灵家园”网站建构的目的和要求

1“心灵家园”网站的建构目的

(1)从服务目标看,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常识;认识、接纳自己;增强面对困境与压力的勇气,摆脱面临的困惑;指导学生选择、决策、制订行动计划;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认清自己内在的潜力和特长,确立合适的志向水平,过积极而有效的生活。

(2)从服务对象看,它既面向心理辅导教师,也面向广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他们提供心理学知识,心理学论文交流,心理活动课教案参考,心理咨询个案手记,国内外、校际间心理健康教育动态报道,学生心理档案资料等。既面向全体学生,也面向广大家长。为他们介绍有关的心理书刊、音乐、影视资料、心灵箴言、心理故事等。提供心理专家主持的个别咨询和心理辅导员的专题辅导。

(3)从服务功能看,是一种自主、自助式的辅导。对心理困惑学生的咨询辅导,有专家主持和在线辅导;对心理学知识的查阅,有心海拾贝、心檐滴雨;对自我情绪的调节,有情绪宣泄阁、音乐聆听室;对同伴间的交流,有心理BBS,女孩心思屋,男孩聊天室。

(4)从服务范围看,可查阅各类心理学资料,如心理论文、心理活动课教案、个别咨询手记、心理书刊、音乐、影视片等;可进行心理辅导,自我情绪调节;可了解国内外、校内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动态;也可进行心理状况的自测及结果分析。

(5)从适应群体来看,不仅适合于广大心理正常的学生,也适合少数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更适合部分有心理困惑,有求助必要却不愿走人心理辅导室,不敢面对心理辅导员的学生。他们通过点击“心灵家园”的相关栏目,寻找适合自己的答案,并以虚拟的或真实的角色与辅导员对话,从而获得帮助。在辅导关系确立和问题深入的基础上,他们再选择接受其他形式的辅导。

2“心灵家园”网站的设计要求

(1)内容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规范性、服务性。

(2)界面具有清新、简洁、信息量大的特点。

(3)形式具有趣味、活泼、健康、有可读性的特点。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7

一、自学质疑, 培养自觉解决问题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教学各种学科, 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为研索, 自求解决”。表明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学, 并非一味向学生传授课堂知识。因此, 如何实现学生自学, 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应让学生明白学习哪些内容, 在课下如何预习, 向学生传授自学方法, 同时可设计与新知识相连接的课外练习, 唤起学生已学的数学知识, 进而为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中, 首先, 教师可根据全班学生实际学情, 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以前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能否将面积公式写出来?”、“2、自己画出所学过的图形, 并相应标出每一个图形各个部位的名称”、“3、根据已学过图形的面积知识, 并结合课本中的例题, 将如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通过设置以上几个问题, 逐步引导学生,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而并不是死记硬背计算公式。

二、交流展示, 彰显学生解决问题方式

由于小学生天生好动, 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学习数学过程中, 很多小学生都好奇自己的同伴是如何解题的呢?怎么得到结论的呢?而设置交流展示这一环节, 能够实现生生互动, 并且在交流的环境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同时, 在交流的过程中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疑点, 可能得到新的解法, 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笔者在本次教学中, 实现小组交流, 前后位四位学生交流, 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表明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内选取一位组长, 由组长将小组内的交流成果彰显在全班学生面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 挑选学生交流重点。针对以上问题, 有学生回答出“学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其公式为长×宽、边长的平方”。最后, 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 并让其他学生解决。若学生能够解决固然最好, 若不能解决就留在精讲点拨阶段, 进行统一讲解。

三、互动探究, 体验参与学习的成功

互动探究学习是每一学科都要求的学习方式, 通过互动探究, 能够让学生体验参与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取长补短, 实现互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选择有助于加深基础知识及培养基本技能的问题, 并由教师对教学要求进行预设, 选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疑点及难点进行互动探究。笔者根据小组讨论结果, 设置以下问题“比较黑板上的两个图形 (教师画出两个平行四边形) 是否相等, 若相等, 你是怎么得到的呢?”然后由小组对其讨论, 并动手做一做, 想一想, 该怎么解决呢?通过小组讨论, 有的学生提出“可在里面出边长1cm的正方形方格, 将方格数出来, 就是该图形的面积了”, 由教师给予客观评价。

四、精讲点拨,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 则需要教师对其加以点拨, 深化理解。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 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学情, 同时还应吃透数学教材, 并整理出本节知识的重点及难点, 进而寻找规律, 教给学生方法。在设置各项问题时,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笔者在点拨阶段提出以下疑问“刚才通过小组讨论, 已逐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 得出底×高, 如果用S表示其面积, 采用a与h分别表示底、高, 那面积公式采用字母怎么表达呢?”

五、矫正反馈, 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

通常情况下, 反馈主要是通过练习来考察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 并有针对性的校正教学。矫正反馈可贯穿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如:在交流展示环节, 也可在互动探究及精讲点拨环节。该阶段主要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 最终完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当然, 再次过程中, 教师应特别强调学生不会的知识点, 并及时给予矫正处理, 对于复杂的信息, 可通过互动探究, 对其进行矫正处理, 并对其加以精讲。矫正反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似, 都是针对小学生常出现的错误, 并对其加以改正, 该方法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常采用的方法。笔者发现,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中, 学生往往不能够灵活运用其计算公式, 都知道计算公式, 但在解题中往往会出现问题。如:不能够正确找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或者底。

六、迁移运用, 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所谓迁移运用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 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该教学模块相对较简单, 但在迁移的过程中应注意在迁移题型时应符合小学生自身特点, 应具有实践性及操作性, 避免采取同样题型对学生加以训练, 防止学生对其产生厌烦感。同时, 教师还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设置相应的思考题、选做题等, 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笔者在此次教学中, 首先, 向学生展示长方形框架, 然后拉伸, 向学生提问“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否改变了?面积是否也改变了?”最后, 学生受到此道例题的影响, 进而反思当长方形拉伸成平行系变形, 其周长及面积是否改变了呢?通过这种迁移运用, 使学生建构数学化与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8

一、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观念方面

在校企合作方面,双方都对教学理念缺乏认识,缺乏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将校企合作看作是将学生推荐到社会上进行实习的模式,根本就无法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很多高校都是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很难达到双赢的模式。企业没有合作精神,把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都算到学校方面,并且只为学校提供在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还有很多企业认为,即便是没有校方,企业本身也能够招聘到适合自身并且心仪的应用型人才。还有很多企业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脸颊的劳动力,这样根本就不利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2. 运行方面

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运行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不是十分的成熟,校企合作依然停留在形式上,一味的只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调整,企业永远处于辅助的位置上,根本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长时间在这种模式下运行,导致机构的设施比较简单,会造成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产生,降低了校企合作双方互动的积极性。企业在此条件下严重缺乏动力,在利益分配上具比有较大的差距,并且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这样看来,就不符合校企合作的最初目的了,导致学校利益严重受到损害,学生的利益也间接的受到了损害[1]。

3. 政策方面

与其他的行业相比,我国的旅游行业严重缺乏相关的规定和制度,这些企业多为小型企业,实力有限,如果不能够获得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扶持,根本就没有实力与高校实行合作。另外,受到我国传统的教学体制和办学体制的影响,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受到了很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由学校一方面就能够决定的,而是要充分的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将这种办学模式不断推广,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我国旅游管理行业的栋梁之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1.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能够有机结合,促使学生专业的教学内容能够与企业的实际岗位进行有效融合。学校还可以请成功的企业家为学生讲座,定期邀请旅游行业比较有经验的人员为学生作旅游专业的专题报告,帮助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另外,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中进行调研,到景区进行学习,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希望能够得到更深入的合作。通过这样的方法更深层了解企业对旅游业未来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以便调整旅游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2]。

2. 构建完善的社会学校双向型专业建设组织

学校应该根据实际的状况及时对旅游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适当的可以引入具有较深资历的专业人员加入到学校的教师队伍当中,有效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同时,学校还要根据企业的员工标准制定出针对学生的考核标准,有效保障学校和企业可以进行有效对接,避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产生弊端的情况发生。另外还要成立专家组,正确掌握专业的建设方向,满足我国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3.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此,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根据旅游行业的实际发展转变和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强调实践教学的建设,健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充实专业的教师队伍,将旅游专业的教学特色充分体现出来[3]。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优化管理模式,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双向型教师的培养,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择业和就业。因此,校企双方应该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构建完善的社会学校双向型专业建设组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企业发展需要更多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操守,校企合作正满足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需求。对此,本文围绕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张丽.关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旅游与酒店专业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3):221,228.

[2]郝世绵,朱礼龙,奚雷.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研究——以安徽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4,(2):209-211.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9

接受学习是传统的主要学习方式,它因其自身的优点,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教师的讲授及自学的方式,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定论性知识,很好地体现了“传承知识与文化”的教学功能,所以接受学习得以延续几千年,直至今天在化学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中仍与探究学习共存互补,两者都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但由于接受学习容易掉进被动接受、机械学习的无意义接受的死胡同,所以在现代的素质教育中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接受学习之所以容易产生这种弊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看,一是因为讲授式接受学习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二是接受的知识往往停留在教师或教科书传输信息的基础上,没有经学生同化、顺应产生意义建构而形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接受式教学的同时没有很好地融入建构的成分.融合了意义接受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一体的“接受—建构性学习”教学模式能使接受学习成为更有意义的学习.

二、理论基础

1.接受学习理论

接受学习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教师的讲授或自学的方式获得定论性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奥苏贝尔认为接受性学习分两类:一类是机械的接受学习,也就是说学习的知识与经验没有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而是处于孤立状态,另一类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中,新的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的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要发生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1)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主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有以下三个内涵:

(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或经验.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学习主体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

(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其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化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由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三、“接受—建构性学习”教学策略

“接受—建构性学习”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体系来看,适合于化学初级知识、结构良好的知识(即化学科学知识,如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和规律、化学反应事实等)直接陈述的内容的教学.其教学策略如下:

1.问题引导,激活旧知与动机

无论是接受学习理论,还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新学习的知识或经验必须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且要经过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因此在学习新的知识前,唤醒学生的旧知和经验非常重要,它可以为学生当前所学的知识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和学习的方法及经验,唤起对旧知的回忆.激活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一般需要教师设计与新知有关的问题情境进行,这些情境包括教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包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等问题.当然,积极有效地问题情境自然也会唤起学生内部心理的需要,激发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例如,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结合初中学过的CuO+H2=Cu+H2O,提问:“H2被氧化是还原剂,CuO被还原是氧化剂,那么,从电子得失的观点上如何认识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呢?”这样导入,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

2.加强知识呈现力度,强化知识表征

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知识主要以定论的形式呈现.这种呈现的方式可以通过教师设计教学情境以及通过教材及资料的方式呈现,学生主要通过看、听、记等感官感知知识表征.这种由感官获得的知识属视觉映象知识,这种知识是表观的、不全面的,这时的学习属表征学习阶段.为了使这一阶段的视觉映象知识强烈、鲜明、完整,通过情境创设,加大对学生的刺激强度,以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知识呈现,是应选择的教学策略,例如通过实验、模型呈现知识,强化感官刺激.要进行知识呈现时必须考虑到知识呈现遵循感性到理性、宏观到微观等规律.例如,在讲甲烷的空间构型时,通过展示模型,这样学生对正四面体结构就非常清楚了,特别是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的理解,更需要有模型来分析讲解,通过直观的实物就会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就能很快地接受.

3.启发论证、促进理解,形成知识新命题

为了对感觉形成的视觉映象知识赋予意义,变为学生个人的知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启发论证,如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经验进行启发论证,或通过科学实验进行启发论证,或通过对比、推理进行启发论证等.此时,教师的启发讲解会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加工,对感知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意义,并与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使知识成为个人化的知识.此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称为知识新命题,它可能是错误的、有缺陷的或不全面的.例如,在讲元素周期律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时,对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比较,通过三种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对比得出金属性的强弱,然后由结构决定性质,让学生画出三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结构分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从而理解性质递变的本质.

4.通过合作学习的交流与讨论,促进内省,完善知识意义

会话与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素中的两大基本要素,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是达到会话与协作的主要途径.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可以从教师及学习同伴中获得不一样的见解,然后他们会在原认知的监控下把这些见解与自己刚才建立的知识新命题对照,发现自己认知上的正误,从而达到对新知认识的完善.例如,在讲解C与浓H2SO4反应生成物的检验时,提出三个问题:(1)各种气体用什么试剂检验?(2)检验各气体的先后顺序如何?(3)画出检验的装置图.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各小组说出讨论结果,在对比下分析,总结出最合理的检验方法.

5.联系整合,促进知识内化,达到意义建构目的

有意义接受学习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新旧信息的重新建构.二者都非常强调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这里的联系就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与新知有关的社会生活经验,包括已有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认知经验及与新旧知识有关的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与经验;这里的整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串联、结网、联系,使新旧知识信息有机地发生联系,将新的知识信息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通过上述的知识内化,改组或扩大原有的认识结构,达到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例如,在讲氧族元素时,因前面已经学习过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和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教学时让学生分析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采用讨论的方式来安排氧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的学习,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使知识得到联系整合,促进知识的内化.

6.组织练习,强化知识与应用

意义建构而来的知识在想有效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还需有一个运用巩固的过程,另一方面,知识的学习在于应用而转化为能力.在知识联系整合的基础上适当地设计一定的习题,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独立完成,然后由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指导,使教与学双方得到及时的反馈,促使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和巩固,并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上述的“接受—建构性学习”教学模式是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主要是解决化学接受学习中容易发生的弊端,保证化学接受学习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并使学生这个认知主体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因此,发挥认知主体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接受、主动建构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是实现该模式教学功能的前提和关键.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6~87.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10

一、通过职业分析, 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秘书职业资格考证要求, 按照能力本位的原则, 对文秘专业《应用写作》课程进行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内容模块式重组, 从教学模块、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案等方面整体设计教学体系。基本模式如下图:

二、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化与综合化一样, 是课程改革的一种手段, 被多种课程模式所使用。我国引进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双元制核心阶梯课程、MES技能组合课程, 均使用了模块化手段。依据对文秘专业《应用写作》课程职业分析、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秘书职业资格考证标准, 按照素质本位、能力核心原则, 在教学内容上应突破学科教育重知识系统、重文体知识、重章节结构的课程体系, 打破应用写作课程以文体分类的惯例, 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 以项目 (任务) 为载体,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将课程内容设计成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宣传文书、行政文书、商务文书、法律文书等六大模块。

在重组课程模块时, 要以工作流程为基准, 将有关联的几个文种编入一个模块。比如, 举办一次活动, 在活动开始之前要制订计划, 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发简报, 活动完成之后要写总结。那么, 计划、简报、总结三个有关联的文种, 就组合编为一个授课模块。又如, 上级领导安排一项工作任务, 采用公文通知的形式布置下去, 基层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实施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 用报告的形式向上级汇报工作, 上级领导根据报告的内容将成功的经验用通报的形式加以推广宣传, 这无疑又形成了一个授课模块———通知、报告、通报。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应用文写作传统的讲授模式是先讲某种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基本格式、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等, 然后再讲例文, 以印证所讲的理论知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先理论后实践, 通过对的理论知识的阐述, 来加强学生对例文的理解能力, 为后面的写作奠定基础。但这样教学也很容易流于照本宣科的程式化灌输, 让学生感到兴趣索然。而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良好开端和动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首要因素。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应引入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不同文体的特点, 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就是通过模拟情景, 设置场景, 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有:影视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等。

如:讲授公文制发程序时, 可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小组为一个模拟公司, 各公司设总经理1人、办公室设主任1人、秘书1人, 文员若干, 由秘书起草一份公文, 然后指导学生完成公文“拟稿→审核→签发→复核→发文注册→缮印→用印→发文登记→分发”的整个制发程序;又如, 讲授会议记录及会议纪要的写作, 可安排一次秘书考证动员会议或播放学校某次会议全程录像, 并根据会议的内容事先确定好角色, 然后让参会者一边开会, 一边记录, 并按照会议记录的要求对其进行整理, 然后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 写出会议纪要。这种形式活泼的教学方法, 增加了趣味性, 使枯燥抽象的应用写作教学空间变为具体形象的现实工作空间, 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易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现场教学法

即根据应用文种的要求把学生带入现场环境进行教学, 然后让学生根据现场情景进行写作和练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如讲授“新闻稿”时, 先讲解新闻稿的构成要素和写作结构, 然后要求学生深入到第二课堂活动, 以及技能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大型活动现场中, 进行新闻采访, 然后进行新闻的报道写作。又如“导游词”、“解说词”的写作, 把学生带到校园,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让学生仔细观察, 然后给出命题“请你带领一位新来的同学参观校园”, 再让学生进行写作, 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够达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参与意识, 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形成连环效应。

3.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以具体的案例 (问题) 为载体, 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 深入角色, 分析案例,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 讲授条据写作时, 可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常用条据的分类及其含义、写作结构等, 然后给出以下案例, 要求学生写出案例中涉及的所有条据:

2008年7月8日, 宏远公司人力资源部文员李想于早上8:30分准时回到公司上班。她先到行政部领取了11本笔记本、20本公文纸和2个印台。刚回到人力资源部接收完公司下属营业部的第二季度工作总结, 她就接到妈妈的电话:爸爸突然得重病入院了, 妈妈正在医院等着她拿钱去办手续。

于是, 李想把要去艺海广告公司取回公司宣传画册设计样稿的事委托给同事初萌, 然后经领导同意向公司出纳借了一万元。给人力资源部张经理写了请假条后, 李想到银行取出了自己仅有的一万五千元存款就直奔省人民医院。到了医院才知道要交三万元, 于是她想到了住在离医院不远的表哥。等她赶到表哥家时已经是十一点了, 不巧的是表哥外出了。她匆匆地写下一张请表哥帮忙筹钱的纸条后又回到了医院。李想在城里没什么亲戚, 表哥又一时联系不上, 她急出了一身汗。这时, 她突然想起该医院主管人力资源的陈丹副院长和她曾经一起开过一次研讨会, 而且与她是同乡。在陈副院长的帮助下, 李想终于为父亲办好了入院手续, 不足的那五千元则由陈副院长担保, 由李想向医院打下了欠条。

以上这一案例针对性强、形式灵活, 给出后, 组织学生按事情发生先后顺序进行讨论, 最终得出该写的条据依次为:领条、收条、托事条、借条、请假条、留言条、欠条。明确文种后, 再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逐一进行写作。这样, 既可充分调动学生极大的兴趣与急于完成的愿望, 又可加深学生对各具体文种的用途和功效的认识。

4.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 具体而言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摆脱纯粹的理论说教,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中的运用, 就是以同一工作背景为核心派生工作项目, 以完成工作项目为目标派生工作职责, 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的, 通过让学生合作完成某一特定项目和任务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互动的模式, 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并以学生自主生成的知识量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作为教学效果的衡量。

如“会议”项目, 在教学时, 模拟组织一次大型会议, 要求学生为会议准备会务资料, 通过会务资料的准备, 让学生了解与会议有关的应用文体, 然后分组写作练习, 最后汇总评价。会议文书资料拟写教学项目分解如下图:

四、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 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社会信息日益增大, 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 “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使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积极营造活跃、互动的教学氛围,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1.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实现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信息的交流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较强的形象思维优势, 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形象因素, 利用图文并茂、人机交互等形式, 选取能够快速展示形象教材的多种信息传播手段,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清晰度高的优势, 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效果。比如, 在讲“欢送词”的相关内容时, 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古代折柳相送、作诗送别等情景, 并在其中穿插《烟花三月》等反映送别题材的动画音乐, 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并对所学内容有较深刻的印象。在公文写作实训教学阶段, 可将单位的发文稿纸、红头文件纸样式,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送给每一位学生, 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按规范的公文格式制作如“元旦放假通知”等学生熟悉事由的公文, 并打印出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让亲身感受做秘书的滋味, 还由自己亲手打印出红头文件, 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在寓“乐”于“学”中同时也掌握了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

2. 经常举行技能竞赛

将应用写作课程中各个文体设计成竞赛项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海报设计比赛、简历制作比赛、请柬制作比赛、公文写作竞赛、校园新闻写作竞赛等。

3. 利用校内资源, 组织校内顶岗实习

为使学生能够学用结合, 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可开发利用校内现有的场所资源, 将一些部门的文书撰制工作岗位提供给学生顶岗实习, 让学生在职业环境中训练写作应用文书。如安排学生到经常面向学生发布文书的办公室、学生科、教务科、培训科等行政管理部门轮流实习实训;还可利用校内的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各种活动机会, 让学生参与具体的策划和筹备, 起草策划书、开幕词、报告、计划、新闻、活动总结等有关文稿, 锻炼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还可让学生参与会议的组织、安排与接待工作, 拟写会议通知、会议日程安排表、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会议文书。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独立进行写作训练, 参与组织管理全过程,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边干边学, 书本理论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促进学生实际写作技能的提高。

五、建立新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应用写作》教学要真正提高水平和质量, 其开放互动的教学思想一定要在评估体系和考试策略之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在教学实践中, 要根据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目标、性质和教学模块,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 以职业资格考试为标准, 以实践考核为主, 建立“教学模块测评”、“平时奖励加分” (积极回答问题、板书示范、公开发表文章等) 、“期末考试”三位一体的最终考核评价体系。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11

[关键词]应用写作 教学模式 实训教学 建构意义 建构原则

[作者简介]李小林(1956- ),男,广西桂平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写作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写作教学与研究和高职教育与教学。(广西南宁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BYYJ00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71-03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高职院校发展已由外延式转变为内涵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课题。与应用型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相对应,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也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但时至今日,我们仍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应用写作教学弊端丛生,积习难除,劣质低效;另一方面,教学改革进展缓慢,亟待有新的突破。那么,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到底路在何方?笔者认为,以实用、实效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实训教学为中心,从整体上建构实训教学的全新模式,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一、教学模式科学内涵的解析

何谓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指导下提出来的,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①教学模式源自丰富的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实际相对稳固的教学程序的反映,是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内在联系的揭示,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一种教学模式整合了教学理念、模式主题、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关系、实现条件、反馈评价等诸种要素,各种要素在教学模式中相互渗透、影响和作用,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教学理念是教学模式的灵魂和内核,体现模式建构和运用者一定的价值取向。模式主题是教学模式的核心概念,反映了这一教学模式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鲜明的个性特质。教学目标将建构和运用教学模式的目的具体化,它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起着整合导向的作用。操作程序是教学模式实施的步骤和流程,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其一整套独特的稳固的操作规程。师生关系反映着教学模式中教与学双方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师生关系、特有的师生互动方式,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实现条件是教学模式功能正常发挥的相关因素,如果缺少了必具条件的支持,无论多么优异的教学模式也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用。反馈评价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以一定的教学价值观作为评价标准,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便调控教学行为,调整和改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中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处在相互联系的动态变化之中。

二、高职院校应用写作传统教学模式的审视和批判

在正确理解教学模式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批判,以便对症下药,建构全新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可概括如下:

1.教学理念陈旧。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以教师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无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教材写作知识为中心而非以写作技能为中心,颠倒了写作知识与写作技能的关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而非以写作实践活动为中心,脱离了工作现实、社会实际,脱离了学生写作实践的亲身体验。

2.教学目标错位或缺失。传统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一致,传统教学模式以写作理论为本位而非以写作技能为本位;甚至一些教师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目标缺乏自觉意识,为教而教,学生则为学而学,为考试而学,教与学脱节,学与用脱节。

3.教学程序、教学方法老套僵化。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可概括为:知识讲授+例文分析+写作练习+习作讲评+综合考试。这套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理念格格不入。知识讲授生硬注入而非建构生成;例文分析越俎代庖而非自主独立;写作练习满足于依样画葫芦地套格式,与职业实际脱节,不注重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习作讲评、综合考试教师滥用教学权威,一锤定音。这套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已内化成为习惯性的教学思维和刻板化的教学行为。

4.教学手段单一呆板。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单一落后,许多高职写作教师至今仍在沿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传统教学手段,靠口授耳听、逐字板书传递极其有限的教学信息,教学效率极其低下。

5.师道尊严,缺少互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演”,充当灌输者的角色,具有至高的教学权威;学生是“听众”,消极被动地听讲,充当被灌输的“容器”的角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教学信息传递呈现单向性和封闭性特点。

6.教学评价重知识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考试内容中,死记硬背的题型所占比例过大,而对学生平时写作训练、实际写作技能的考核相对缺乏,这种导向使学生为考试而考试,为学分而考试,助长了学用脱节、死记硬背的不良风气,更不能准确测定学生写作技能的实际水平。

三、建构应用写作实训教学模式的意义

革除应用写作传统教学模式的积弊,创新化建构写作实训教学全新模式,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对更好实现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发挥教学模式认识指导的功能,有助于教师认清教学的规律,遵循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具有认知的功能,教学模式的内核和灵魂是教学理念,可以说,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它源自丰富生动的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实践的理性认识,是对教学实践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间接性、抽象性,它舍掉了教学过程各种具体的形态、细枝末节,揭示了教学活动诸多要素、环节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具有很强的涵盖力和普适性。因此,构建一种以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内核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人们透过复杂多变的教学现象,把握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应用写作教学实践。

2.发挥教学模式重组优化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模式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的特征,是各种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有序组合。教学模式对教学规律的反映并非机械地反映,而是能动地反映。教学模式建构的过程,实质就是教学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建构教学模式,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对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升华,对教学过程的各种教学要素、教学环节进行优化组合,以增强其功能。因此,教学模式的建构有助于促进教师重视教学设计,以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要素,提高教学效果。

3.发挥教学模式的导向反馈功能,有助于增强教师教学的自觉性和对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教学模式的构建总离不开一定教学目标的导向,教学模式将各种教学要素导向聚焦到某一理想的教学目标之下,这有助于改变教学目标错位或缺失、为教学而教学的现状,增强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任何教学模式都有自己一整套特有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以一定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作为评价标准,对教与学的行为、过程、成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信息反馈给教与学的主体,这有助于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教学行为的实际效果,据此强化积极的教学行为,改进不良的教学行为,从而增强对应用写作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

4.发挥教学模式操作实施功能,有助于让教学理论更贴近教学现实,更利于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学模式以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教学理念为内核,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但作为教学理论特殊形态的教学模式与抽象深奥的教学理论又有所不同。较强的操作性是教学模式与教学理论的主要区别,它并不偏重于教学理论的抽象阐述,而侧重于教学理论的实际应用。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抽象深奥的教学理论化为一整套具体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以便于操作实施。因此,教学模式的建构无异于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使现代的教学理论与应用写作具体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避免了理论与实际脱离、坐而论道的空谈之风,更充分地发挥现代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四、建构应用写作实训教学模式的原则

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的多变性,教学主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形态丰富而多样,且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在此,笔者并不试图提出一个适用于任何情况的教学模式,只想探讨建构应用写作实训教学模式,应该遵循哪些共同的原则。

1.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作指导,以一定的教学理念为内核。教学理论作为系统化了的理论认识,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行理性思考和把握的结果。教学理念则是人们对教学基本问题的观念,是人们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般来说,受什么样的教学理论指导,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应用写作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弊端丛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根源就在于灌输式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整套陈腐的教学理念。因此,要建构全新的教学模式,就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学习研究,比较筛选,消化和吸纳各种现代教学理论:如布鲁纳、奥苏贝尔以探究、发现问题为基本特征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罗杰斯重视发挥学生潜能、重视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等人奠基于认知、合作学习理论之上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觉地以这些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形成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人才观、学习观、教学观和师生观,这样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合乎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高屋建瓴地指导应用写作的教学实践。

2.以实训教学为中心,以增强学生应用写作技能为目标。传统写作教学实效观念淡薄,教师为教学而教学,学生为写作而写作。到底为什么教,为什么学,为什么写;教的结果、学的结果和写的结果有什么实际效益,是不受关注的。而写作实训教学是很注重结果的实效性的,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仿真的写作情境,以写作技能训练为手段,旨在提高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中所需的应用写作技能,增强其综合素质,发展其健全人格,使之成为应用型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实训教学在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因此,建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必须以实训教学为中心,以增强学生应用写作技能为目标。

首先,以实训教学为中心是由“应用写作”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应用写作”是一门工具性、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应用写作技能既是一种心智操作的技能,又是一种表达思维成果的技能。与一般理论课程的教学不同,“应用写作”教学不应以学科理论知识为本位,而应以实际写作技能为本位。写作技能的形成有赖于写作的实践训练,只是讲授、灌输写作理论知识,不重视实际的写作训练,势必导致纸上谈兵,学用脱节,不可能形成应用写作实际技能。

其次,以实训教学为中心是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决定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非学科研究型人才,因此,建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应体现高职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事业发展,强化写作实训教学,以职业岗位实际写作技能的提高作为终极目标。

3.注重教学设计,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要素。建构教学模式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提炼升华现实经验。教学工作者从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对这些教学经验的分析研究,抽取教学过程各种关键因素,把握其相互间的内部联系、作用方式,最终形成相对稳固的教学模式。二是自觉进行探索和构想。教学研究者将现代教学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自觉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构想,无论采取何种途径,教学模式的建构都离不开教学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说,建构应用写作实训教学模式的过程,就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要素,使之充分发挥其功能的过程。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深深感悟到,建构应用写作实训教学模式,在如下几个方面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1)任务驱动,激发动机。改变传统教学学生为写作而写作,为考试而写作的状况,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在写作实训教学中,注重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一定的写作任务,让其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增强写作的问题意识、对象意识,明确为什么写,写给谁看,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写作的欲望。(2)自主建构,内部生成。改变传统教学写作知识讲授、例文分析重外部灌输、越俎代庖的做法,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根据现代学习理论揭示的认知规律,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启发学生通过对写作问题的思考探究,自主地建构写作知识、认知结构。(3)亲历体验,知行合一。改变传统教学重讲轻练,纸上谈兵,学用脱节的弊端,强化写作实训教学,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实战演练等更具实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将写作理论知识运用于写作实际,让学生从写作实训中学会分析、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亲身体验写作的甘苦,获得写作的成就感。(4)互动合作,全面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教师充当主角,学生充当配角的格局,变信息单向传递为双向、多向传递;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以互动教学为激素,激活各种教学要素,增添应用写作教学的活力。在写作实训教学中,注重创设教学互动情境,精心设计互动教学环节,开展双边、多边的教学互动,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建构自身认知结构、增强写作技能的同时,成为具有合作精神、人格健全、充满活力、全面发展的高技能职业人才。

五、建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应注意纠正的几个偏差

当前,人们尽管已经意识到改革传统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建构新的教学模式的重要,但毋庸讳言,人们对教学模式的观念还比较模糊和混乱,在认识上常出现种种偏差,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缺乏正确的认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局部误作整体。由于对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整合性等基本特征认识不清,常把局部的一些教学改革、某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动辄号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观念上的模糊混乱,必然导致实践中的盲目。仅凭对教学模式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肤浅认识,缺少系统整体的谋划,是无法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教学模式的根基,建构现代的教学模式的。笔者认为,对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考察、思辨的研究,搞清其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树立正确的教学模式观,这应该成为建构应用写作实训教学模式的前提。

2.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毫无疑问,应用写作教学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其积弊必须清除,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模式一无是处,毫无可供吸纳继承的成分。其实,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些源远流长的教学方法也有其特有的功用,如传统的讲授法,具有传授写作理论知识系统性较强、效率较高的优点,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取代的。因此,对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采取全盘否定、简单化的态度,而要对其加以分析,吸纳有价值的成分,进行合理定位,通过扬弃、改造和重组,使之焕发生机活力,在建构实训教学模式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3.用僵化的观念对待教学模式,把教学模式当做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学模式是教学工作者、研究者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教学经验、智慧的结晶,先进的教学模式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于是有些人便对教学模式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似乎创建了一种教学模式,应用写作所有的教学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这种把教学模式加以神化的僵化观念,对建构教学模式十分有害。教学模式并不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只适用于特定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没有适用于任何情况、完美无缺的教学模式。而且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复杂的教学实践常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教学模式尽管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但实践在发展,条件在变化,因此,要以变应变,与时俱进,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创建更能适应变化了的教学实践、个性特色更鲜明的教学模式。

4.玩弄概念游戏,不愿付出努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现代的教学模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面对各种困难阻力,要承受各种压力,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是,一些“聪明人”,便把改革旧模式、创建新模式当成应景之作,时髦概念常不离口,却少有切实的行动。须知当教学模式作为观念形态存在于我们大脑中时,只不过是些时新概念、名词术语,如果只满足于玩概念游戏,坐而论道,无助于推进教学改革,建构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构应用写作实训教学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胜任写作实训教学、高素质的教学团队;需要按必需够用、实用精要的原则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改革教学方法,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编写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实训教材,夯实实训教学的基础。只有付诸切实的行动,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建构起实训教学的全新模式,富有成效地将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推向纵深,更好地实现应用型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注释]

①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32.

[参考文献]

模式建构与应用 篇12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概念

所谓建构主义主要是指一种关于知识与学习的理论, 在此过程中, 突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 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积累基础上生成的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建构主义与传统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士的皮亚杰, 其理论中充满着唯物辩证法, 坚持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 丰富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内容。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促使教师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和指导者角色。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必须包括情境、协作、交流等要素[1]。将其引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 能够为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创建良好的范围, 教师将传统知识讲授转变为声音、文字就图像等多样化形式, 极大激发学生兴趣, 为整个群体的意义构建发挥重要作用。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 师生之间的关系并非操纵与被操纵关系, 而是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的探索和发现。

二、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 转变教学观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 教师、学生及环境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元素, 如果教师仍然采用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 将无法真正实施意义建构。因此我认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尊重学生, 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然后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学生提供知识外化机会, 最终引导和鼓励学生将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2]。

如我在教学中, 向学生介绍文章中的表达形式, 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电影、书籍等, 让学生感受不同情境下表达形式在其中的应用, 逐渐培养学生语感, 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或者在学习Classical and Popular Music一文中, 其中涉及大量乐器单词, 我并未直接讲解, 而是让学生先对文章大概内容进行了解, 将其不懂的单词圈出来, 然后开展针对性教学, 当学生了解单词后再重读文章, 最后完成对文章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构建高效教学情境

信息时代下, 多媒体技术已然成为高中教学的一部分, 英语也不例外。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脱离情境, 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长期被动接受知识, 形成了高分低能局面。因此在教学中, 我认为要结合教学内容, 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 构建相关教学情境, 将抽象的单词、语法等知识以图形、文字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实现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 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引导学生主动完成意义构建[3]。不但如此, 通过情境教学, 还能够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改变“胆怯开口”的局面。

如在进行Sports Around the World一文教学中, 我运用多媒体, 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体育运动项目, 将学生置于其中, 让其自由发挥想象力, 而并非我的口述, 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学习内容。

(三) 采取协作学习模式, 增强学习效果

协作作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 学习伙伴在其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有效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和协作学习, 才能够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进行小组划分, 让学生在群体中围绕着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思考、讨论, 最后探索出问题的答案, 落实新课改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同时, 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逐渐构建英语知识体系, 为日后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如在学习Good Friends一文过程中, 我先让学生回忆与朋友相关单词, pretty, kind等单词浮现在学生脑海中;然后我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性格、喜好等写到卡片上, 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最后我提出了“What kind of friend is a friend indeed?”这个问题,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阐述出来, 采取贴近生活原型的方式开展教学, 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4]。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下, 能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 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上文所述,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复杂过程, 涉及教学理念、方式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加大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内涵及本质的研究力度, 并切实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内容,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构建灵活、活跃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为学生外语学习提供平台,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从而促进高中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浅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 2010 (16) :548-549.

[2]安娜.新课标下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7) :140-141.

[3]林漫莲.初探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 (9) :152-153.

上一篇:高校法制教育下一篇:解毒清热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