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思维

2024-08-06

二语思维(精选4篇)

二语思维 篇1

所谓回避 (avoidance) , 是指用第二语言说话和写作时, 使用者避免艰涩的话题或复杂的语言结构, 而选用比较简单的词汇或结构进行交流的现象 (Jack Richards[1]) 。回避是学习者的自我选择, 是一种心理现象 (刘颂浩[2]) 。写作回避是二语学习者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国内外学者关于回避现象的描述、分类、原因和解读做了很多研究。Schachter[3]研究发现母语与目标语差异越大, 学习者就越倾向回避, 她认为单纯用错误分析理论无法解释“回避现象”, 只有综合应运多种分析方法才能更好的理解学习过程。Tarone[4]在交互法的基础上提出主题回避和信息遗弃两种回避。Brown[5]从语言角度把回避分为句法回避、词汇回避、语音回避和话题回避。国内对回避研究的学者有束定芳、庄智象[6], 李玉玲、汪宏[7], 王金巴[8]等。但这些研究大多都是以问卷或者二语的输出文本来分析回避产生的状况, 其研究方法很难扑捉到回避这种心理现象的真实信息, 并且, 对于二语水平与写作回避的频率以及回避出现的情景等方面的研究很少有文献记载。本项研究就是着眼这些论题, 在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理论框架内, 利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研究方法, 考察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频率状况, 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二语水平高者 (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与二语水平低者 (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 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回避的频率有多少?二语水平与回避的频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2) 二语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的什么情景下使用回避?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参加本次研究的两名受试是来自陕西某高校的在读大学生。他们从两个学院外语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10名被邀参加英语有声思维 (think-aloud) 写作的学生中挑选而出, 其背景信息见表1。

受试挑选的标准有三个: (1) 受试的性格须外向开朗, 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观点; (2) 对“有声思维”写作这种研究方法表示接受, 并乐于合作; (3) 他们在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中, 每次沉默的时间不超过20秒, 总的沉默时间不得超过总写作时间的15%。

1.2 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是一篇英语论说文的有声思维写作, 题目是“网络与大学生活”。要求受试以有声思维的方式在50分钟内完成一篇200字左右的议论文。为了详细记录两个学生的有声思维过程和提高测试效度, 研究者采用了高质量的手机进行录音和计时。有声思维写作结束后马上对两位受试进行回顾性访谈。

1.3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分三个阶段进行: (1) “有声思维”方法的培训; (2) 正式测试; (3) 回顾性访谈。

为了使受试明确有声思维的要求和获得有声思维的亲身体验, 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基本培训。首先, 由研究者进行有声思维示范。示范的内容是一道趣味计算题。研究者边思考边说, 在示范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解释, 以引导学生理解有声思维的内涵。

正式测试的要求有三点: (1) 根据所给话题“网络与大学生活”, 受试必须在50分钟内完成一篇200字左右的议论文。话题的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学生比较熟悉;二是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可以表达。 (2) 受试必须至始至终说出写作过程中头脑里出现的任何想法, 不管出现的想法是汉语的还是英语的。写作过程中, 不能有长时间的停顿和沉默, 不得和研究者交谈。 (3) 边说边写。研究者对有声思维写作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录音。

有声思维写作之后将对两个个受试进行回顾性访谈。整个写作过程是在一个安静宽敞的会议室里进行。

1.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对受试的作文评分; (2) 对有声思维报告的录音进行转写和深入分析。

我们聘请了陕西理工学院两名教授和一名外籍教师, 对二位受试的作文进行了等级评定。他们根据文章的内容、结构和表达三个方面进行了十分制打分, 十分为满分。三位老师的评分信度系数为0.87 (p<0.01) 。二个受试英语作文的最后成绩取三位老师所给成绩的平均值。详细信息见表2。

对有声思维报告的数据分析分两个步骤。

首先, 研究者对有声思维报告的录音进行了文字转写。对受试在报告中出现的任何偏差和错误不做变动, 并对受试在写作过程中的沉默、重读 (Rereading) 、非常语音等进行了标记, 以便对文本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

其次, 统计两个有声思维报告文字版中关于词汇、句法、话题方面的回避频次。然后分析二语水平与回避之间的关系。

3 结果与讨论

不同二语水平的两个受试完成的英语作文及有声思维报告相关信息见表3。受试1用了37分钟完成有声思维写作, 而受试2用了53分钟, 超时3分钟。缘于声思维这种研究方法, 受试1拖延的3分钟可以在接受范围内。

从二语写作输出的结果来看, 两个受试作文的篇幅长短相当。作文的等级分别为良好和中等 (表2) 。但受试1在完成有声思维写作的思维总量和所用时间比受试2要多。原因在于两人的英语水平有明显差异。

3.1 二语水平与写作回避出现的频率

通过对两个受试有声思维报告的细致分析, 研究者将他们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在词汇、句法、话题方面的回避项目和频次进行了梳理和统计, 其详细信息见表4:

从回避频次来看, 受试1 (二语水平低者) 在53分钟内的有声思维写作过程中使用回避35次;受试2 (二语水平高者) 在37分钟的二语写作过程中使用回避16次, 前者比后者多了一倍还有余。结合对两位受试的回顾性访谈以及他们英语作文的评定结果, 不难推断其原因在于他们的二语水平有很大差异。二语水平低者由于语言能力不强, 致使在二语表达上不得不回避在词汇、句法、语义、话题等方面的力所不及的语言成分, 使得在二语写作中出现大量回避;二语水平高者通过近三年的英语专业学习, 已经能比较轻松驾驭二语进行思想表达, 并对中西文化、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上的差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在二语写作中能将写作任务顺利完成, 这样, 出现的回避也相对较少。所以, 由此推断, 二语水平越高, 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就越少。

3.2 二语写作中回避产生的情景

为了挖掘二语学习者在何种情景下出现回避, 研究者对两个受试的有声思维报告里关于在词汇、句法、话题方面出项的回避进行了认真系统的解读, 发现二语学习者不论语言水平高低, 都会在以下情景中出现回避现象。

1) 用母语梳理不清的思想或话题

本次研究发现, 在二语写作过程中, 学习者用母语进行素材组织和内容构思时, 有些话题和想法连自己都梳理不清, 学习者就会回避。以受试1 (二语水平低者) 的有声思维报告为例:

there are still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students dropping into the Internet, 哎呀, 我的天呐!那到底是具体哪一方面不好的事情呢?Because of缘于, 缘于什么呢?缘于它的一些暴力?暴力?不行!能够使精神放松?但是这种放松不是很好的放松, 会使人意志消沉, 磨灭。There are still considerable students dropping into the Internet.They couldn’t他们不能摆脱get rid of the effect of——, 他们不能摆脱这种——?这种娱乐——?这种娱乐工具。Um, 一旦他们粘上, 他们就摆脱不了了。As soon as they get in touch with是吧?as soon as they get in touch with, um, 他们接触到不好的一面, as soon as they get in touch with, um, bad aspects of the Internet, 他们再也摆脱不了will never get rid of, 再也摆脱不掉这种东西带给他们的快感。 (受试2)

作者对有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原因理不清头绪, 不知道如何组织材料才能把事理讲明白, 这时, 他就回避了论述谈迷恋网络原因这个话题, 转而说网络的坏处。

2) 二语知识欠缺

学习者的二语知识欠缺在写作方面表现为词汇贫乏、拼写错误、语法不通、语义搭配不当、语序混乱、不能准确把握词汇的联想意义等方面。从受试1英语作文来看, 语言表达上有这样的特点, 即原词重复、简单句过多、语句有口语化倾向。这也是该篇作文评定为中等的原因。从两个有声思维报告来看, 研究者发现, 当受试缺乏这些语言知识时, 就会采用转说、迂回等方法回避。看下面的有声思维报告:

In these four years, in four years, we will掌握更多的技能, we will刚想到“掌握”又怎么给忘了!acquire, a-c-q-u-i-r-e, acquire more, 掌握更多的技能, 更多的technique.technique?是技能吧?技巧, 技能。是技能吗?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就好了吧, 技能还谈不上, we will acquire more knowledge, k-n-o-w-l-e-dg-e, acquire more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In the four years, we will acquire more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受试1)

由于受试2词汇量不够, 不知道“掌握”这个词如何用英语表达, 就径直回避使用这个词。随后发现“技能”这个词也不会, 就用近义词“技巧”回避了“技能”这个词。结果把原来想表达“大学四年能掌握很多的知识和技能”的意思, 用英语表达成“In the four years, we will acquire more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使原本的意思走了样, 并且出现了搭配问题。我们知道“acquire”这个词的含义是指无意识学到的东西, 它一般不和有意识获得的“technique (技巧) ”搭配使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语言知识的问题。

3) 复杂的概念或关系不能用二语表达明白

在写作过程中, 二语学习者遇到一些抽象的术语或者有地域国别色彩的文化词, 或者一些复杂的事理关系, 使他们很难用二语表达明白时就会回避这些内容。下面是受试2的一部分有声思维报告:

A good memory can not“好记心不如烂笔头”, 用——?match with烂笔头?A good memory can’t match with a bad——?笔头?直接用个pen吧!A good memory can’t march with a bad pen. (受试3)

“好记心不如烂笔头”是中国的一句谚语, 它具有地域国别色彩的意义内涵。当受试3想用英语表达这个谚语时, 不知道“烂笔头”用英语怎么说, 就回避了“烂笔头”的含义表达, 后来用“a bad pen”来替代。其实, 这里的“烂笔头”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物, 也不是指一支破旧的笔, 而是一个虚指, 指“做笔记”之意。翻译成英语是“The palest ink is better than the best memory”。

以上二语写作中回避出现的三类情景要求二语学习者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 还要加强语言学、文化、文学和百科知识的纵深学习, 拓宽认知深度, 提升抽象思维和语言概括能力, 才能在二语交际过程中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用地道的二语呈现出来。

4 结论

该项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 二语水平越高, 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就越少。

2) 二语写作中回避产生的情景有三类:用母语梳理不清的思想或话题;二语知识欠缺:复杂的概念或关系不能用二语表达明白。

本项研究由于样本数量少, 其研究结果可作为今后大样本研究的假设。此外, 该课题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1) 研究二语写作过程中的二语水平、母语思维和回避之间的关系; (2) 研究不同文体诸如叙事文、说明文、科技论文的有声思维写作, 以探讨回避内容和频次; (3) 有声思维写作尽可能录像, 它可以扑捉到受试当时的思维活动印迹, 以便在回顾性访谈中获取其回避的内容和原因。

二语思维 篇2

设计人:孙成龙 雒莉丽 审核人:周利娟 班级:二年级 科目:语文 授课时间

温馨寄语: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做自己能做的,做自己应该做的时候,就是活着的雷锋。

学习目标:莹、觅、需”等1.正确认读“锋、叔、曾、泞、窝、迈、荆、棘、瓣、叔、锋、滴、洒、泥、泞”等12个字,会写“冒、雷、需、迈、迷、迹、12个字并会组词。(重点)

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难点)学法指导:

1、我会通过课下的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读懂课文。

2、采用多种形式,如:齐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

知识链接: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雷锋(1940-1962),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民家庭,他儿童团长。团,19547岁时就成了孤儿。湖南望城县人。1949年参加儿童团,担任出身于贫苦农毛泽东思想,忠于人民,忠于党,在平凡的岗位,甘做一颗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57年加入共青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中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光辉的榜样。表现了革命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品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为我们树立了课前积累:弯弯的小路

温 暖 的 春 风 长长的小溪晶 莹 的 露

蒙蒙的细雨 一.自主学习读通句子。1.课文写得太好了,我要认真地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2.((1我还要轻声读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自读两遍。

(2)我会正确读出下面生字的读音,并写出来。)()()()()()

(锋)(叔)(曾)(泞)(窝

迈(瓣 莹 觅 需 荆)(棘)

提醒大家容易写错的是:(3)我会把课后的生字正确地写在田字格里,我还想

()冒(4)我会给下面的字组词,并读一读,记一记。迷()雷()需()迈()(滴())

迹(洒())

叔(泥())

锋(泞())

曾5 zc)我发现文中有éng(1个多音字,我会给它们组词: 3èng())b 背 bēèi()i()弯弯的、我会填,并选其中的两个说话。温暖的()长长的()

⑴()晶莹的蒙蒙的()

()

⑵ 下来,把他的故事讲给我的爸爸妈妈和伙伴们听。

4、雷锋做了这么多好事,他太伟大了,我要把课文背

二1.、我要和小伙伴把这篇课文再好好地读一读。合作探究

2、课文中介绍了雷锋叔叔做了哪些好事?

3、理解课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三我们来讲讲你身边的小雷锋吧。(也可以说自己).拓展延伸 《 我不是最弱小的》二年级语文下册

一编人: 李明霞 二编人: 帖英 审核人: 使用时间:

温馨寄语:只要充满自信,就没有我办不到的!学习目标:聊、倾、递、娇、掀”

1、正确认读“弱、末、萨、托、铃、簇、随、芬、芳、铃、的读音。弱、末、芬、芳、夏、应、14个字,会写“扑、托、摸、利、该”12个字。正确认读“曲”号表达的不同语气。(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 的意识。(难点)

3、学习课文,培养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

学法指导:1

课文,读准问句和感叹句。

2、我会通过课下的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采用多种形式,如:齐读,小组赛读,对读等熟读

知识链接: 小灌木野蔷薇的花朵。蔷薇花又名白残花,灌木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等地。于 蔷薇喜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自古就是佳花名卉。为蔷薇科落叶时,择晴天采收,晒干作药用。5—6月间,当花盛开色、浅红色、深桃红色、黄色等,花香诱人。蔷薇花,花色很多,有白

森林课前积累: 娇嫩 景色 露珠 清新 盛开 应该 保护 随风舞动

弱小芬芳扑鼻 勇敢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一.自主学习12.、我要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还要轻声读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2)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自读两遍。)我会正确读出下面生字的读音。(弱、)()()()()

()()

随)(末 芬)(萨 芳)(托 聊)(铃 簇 娇 倾)(递)(掀)

醒大家容易写错的是:((3)我会把课后的生字正确地写在田字格里,我还想提

(扑利(4)我会给下面的字组词)芬(())(())托铃(())(())弱摸(()()应(())(())芳(该())(())夏(末())())(())

背5bb)èēi()ki()我会给多音字组词空kō

òng()应yīng()露lù()分3ng()yìng()lòu()芬((、我会给同音字组词:))

铃(令())

背(北()景()京())

二1.、课文这么美,我要和小伙伴再好好地读一读。合作探究

重音突出

2、读萨沙的第一问: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做法而发问的心理。“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读萨沙的第二问:指名读,齐读。语调先降后升。

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4、读萨沙的第三问:朗读时带一点反问的语气。在朗的这样的心理。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

“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这两句话。

5、理解:“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迁移作用 篇3

普遍的看法是外语水平较低的学生会更加依赖于母语思维, 母语思维会干扰阻碍二语习得的效果, 影响学习效率。然而, 研究显示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Cohen (1998) 在他的著作中详细介绍了母语、母语思维的问题, 并将它们当做学习策略来看待。事实上, 无论高级还是低级的外语学习者都会依赖母语思维。那么, 如何客观地认识母语思维, 以及如何正确看待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迁移作用, 尤其是它的正迁移, 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水平和学习效率则显得十分重要。

一、母语思维的客观存在性

根据德国Wode (1993) 教授的实证研究显示, 即使是儿童在自然环境习得第二语言, 也存在着母语迁移的现象。这说明, 学习者在习得二语的过程中, 不论外界条件如何, 即使是在目的语的环境中, 也不可能关闭他们已经拥有的母语系统。德国英语教学法教授Butzkamm (1993) 指出, 母语不是一件外衣, 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师之前可以将其脱下, 弃之门外。恰恰相反, 它的影响, 无论正面的和负面的, 都会随着学习者在不同的阶段以它自己的方式发挥作用。

Cook (1994) 曾对59名母语、外语水平都比较高的双语学习者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以何种语言思维。所涉及的思维活动包括:祈祷、心算、无意识思维、记忆及情绪表达。通过研究, 发现当思维内容以母语形式出现时, 采用母语思维的人数在各项活动中都很高;而以二语形式出现时, 采用母语思维的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而采用外语思维的人数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处于无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者多采用翻译法、用母语作为中介来学习二语, 习惯于将所学的二语知识先用母语“复制”之后再理解的一种语码转化的过程。大多数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时, 在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过程中, 实际上进行的是一种翻译过程而不是运用英语思维进行表达的过程, 即用母语思考之后翻译成英语, 最后用英语表达出来 (张海燕, 2008) 。

由此可见, 母语思维在二语或者外语学习情况下都是存在的, 它的作用和对于二语或外语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

二、母语的迁移作用

1. 母语的正迁移影响

Corder (1978) 认为, 当学习者没有足够的目的语知识来达到交际目的时, 可以用母语去启动话语。他们把母语看成一种资源, 学习者可以通过“临时翻译”的方法利用母语来克服外语的局限。母语能帮助学习者沿着二语习得的“普遍道路”走得更快。这种“临时翻译”的策略在中国学生的英语表达中屡见不鲜。Mclanghlin (1978) 也同样指出, 使用母语不过是依靠以前的知识促进新的学习。

Ellis (1994) 也认为, 母语作为一种已经获得的极为稳定的知识和习惯, 当它和目的语类似的时候, 学生在这些“普遍”的方面可以学得更快, 这样, 母语可以加快目的语的学习过程。陆效用 (2002) 随机采用了10和100名中学生期末考试的英语和语文成绩。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求的这两门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 学生的母语学习并没有给外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2. 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1) 在语言类型学上: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 用词序、复合词及虚词等手段来表达语言逻辑;汉语除了附加助词外, 词语本身无法表示从属。而英语属于有形态的语言, 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 动词有时态语态的变化。汉语中所缺少的这部分规则, 就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负面影响。

(2) 在思维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形象直观的, 用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中国学生的文章严重程式化, 缺乏个性特点;而西方则重个性、重创新。西方民族采取的是客观思维方式, 强调语言客观、公正、严密, 注重理性的分析、客观事实和现象, 他们的表达多用被动句;中国强调以人为中心, 受此影响, 学生习惯用一定概念的人作主语。西方的思维是个体的, 英语中多表示属概念的词, 用词具体细腻;而中国人的思维是整体综合的, 往往趋向于泛指。中国学生表达思想习惯绕着圈子, 最后接触重点并从侧面去阐述;而英美人却喜欢直截了当的谈话方式。这些思维上的区别同样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负面影响。

三、针对母语迁移的应对策略

1. 正确对待母语的正迁移

对于二语或外语习得者而言, 他们要始终把握客观的、理性的学习态度, 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认清母语和目的语在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异同点, 从而做到求同存异, 因势利导。并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两种语言的共同性, 从而发挥母语思维的正面效应, 即正迁移作用, 提高二语或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学习者在充分认识母语和母语思维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地对比分析, 广泛了解和学习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等, 从而培养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

2. 正确认识母语的负迁移

母语对于二语的干扰, 是从二语习得之初便存在的。教师、学生要正确认识母语的负迁移, 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策略来消除负迁移的影响。

(1) 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学生要全面认识母语的负迁移, 对负迁移应该持有正确的态度。教师要指出学生的母语负迁移所引发的错误, 并让他们了解负迁移的概念及成因。在教学中通过导入西方文化, 让学生了解英美人的思维方式, 使学生意识到中西两种思维的差异。

(2) 加强母语思维和目的语思维的融合。对于一名外语学习者, 借助和依赖于母语思维是不可避免的、永远存在的, 外语思维的使用也不可能通过后天学会, 只是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在有一定的外语知识的基础上自发采用的一种思维模式, 当在外语思维中遇到障碍时, 又会自发地使用母语思维。由此,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求所有的学生都用外语思维, 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 在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的目的语思维意识, 挖掘并把握两种思维的特点, 从而促进母语思维与目的语思维的融合。

摘要: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 母语知识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一直是众多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及心理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 母语思维对于第二语言的作用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客观地认识母语思维, 以及如何正确看待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迁移作用, 尤其是它的正迁移作用, 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水平和学习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二语组工作总结 篇4

----棋盘街小学二语组工作小结 顾晓娜

走进棋小,你就会看到一支敬业爱生、进取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这就是我们二年组的语文教师,大家同心同德,扎扎实实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一、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研活动是我们成长的舞台,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是我们的目标。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我们每个人均会积极参与,共同学习。

为了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初,大家一起讨论分析情况,才制定切实可行便于落实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每学期的教研活动形式,都尽量做到形式的多样,研讨的有效。活动形式除了公开课课堂研讨、理论学习外,还有观看名师录像课当场写评课稿、命题讨论、教学质量分析、课题研究汇报等。教研活动时间一般定于每周一下午,每次教研组活动,由主持的组长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研主题,自选内容,其他组员都会做好参与发言的准备。在每次活动中,大家都能各抒己见,发表意见,有所感悟。如每次的课堂研讨课活动时,组长作好通知、安排等工作,保证本组教师全部参加。课后组长主持组织评课、说课。因为都是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且相互了解相通,在评课中,都能直言不讳的进行评价与指正,所以在每次教研活动后,在教师中都能引起广泛讨论,在讨论中碰撞出了无数教学灵感的火花。这不仅是对上课教师的一种帮助,对其他教师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高教学水平的学习。应该说每次的教研活动的效果都是比较好的。我们的教研活动是一个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展示的舞台;更是一个教师积累教科研素材的资料案例库。

二、重各类活动,提供大练兵平台。

老师们积极参加“每师一课”活动,组内每人推出1节公开课。大家个人将所学理念大胆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形成具有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为了夯实自己的基本功我们组的老师们积极参加每周的书法培训,苦练基本功,积极参加教师基本功比赛,掀起了组内大练兵的热潮。

三、重常规教学,做到四个“一”。(1)备课环节、强调一个“实”字,讲求实效。集体备课活动主要集中讨论四个大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三是学什么,四是怎么学。每个教师的教案中,有独立备课的部分,也有共享的部分。通过讨论,集体探讨出符合实际的具有针对和指导意义的教案模式。

(2)上课环节讲究一个“效”字。为了使课堂教学“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教研组采取如下措施:找准教学定位,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学做到“还学生一片天地,给课堂一方乐土。”增强我们课堂的活力,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讲授要精、步骤要实、方法要活、知识要准、教技要巧、板书要新、效率要高。

(3)坚持写好教学反思,讲究一个“质”字。每位教师每月教学反思数量达当月教学总量的四分之一,篇幅长、有质量。通过写课后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4)作业布置和批改、讲评环节抓住一个“精”字。老师激励性语言,或用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批改,精批精改、面批面改。教师们还建立“错题档案”,杜绝繁、难、怪题,杜绝重复作业和机械训练的无效训练,杜绝体罚性作业训练。我们结合所学内容,还巧妙的设计了些有趣的作业:有写给春姑娘的话,有自己设计的成绩单,有画在圆月亮上的话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上一篇:货架系统下一篇:语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