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文明

2024-10-05

道路文明(共5篇)

道路文明 篇1

最让人难忘的是懂“礼”的维也纳交通

去奥地利一年, 一直生活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维也纳在2011年全球十大适宜居住城市中排名第一位, 平日里从维也纳的道路通行上就能够感受到维也纳的平静和文明。

懂“礼”的机动车

维也纳街头的交通信号灯都是由西门子生产, 一般路口斑马线旁都有供行人看的红绿灯, 而且西门子的红绿灯还能发出有节奏的咔咔声, 在红绿灯变换前后咔咔声的频率不同, 红灯时的声音节奏比绿灯时的节奏紧凑些。这样的红绿灯不仅仅从视觉而且从听觉的节奏声来引导行人通过红绿灯路口, 这种设计更是考虑到盲人的需要。

维也纳的道路通行效率非常高。奥地利人遵守社会秩序的意识比较强, 维也纳市的行人和车辆都会自觉遵守红绿灯指示, 行人在路口见红灯时, 即使没有车辆在路上通过, 他们也不闯红灯。由此, 维也纳的车辆在绿灯亮起后通过路口的速度很快, 一般不会担心会有行人闯红灯。同样, 行人在绿灯亮起后通过斑马线, 他也不需要左顾右看是否有轿车车辆, 可以直接安心通过。

维也纳的单行道比较多, 城里遍布单行道, 这与维也纳城市道路布局有关。维也纳的城市建筑都很悠久, 房屋都很古老, 街道也是经过规划, 不轻易改动, 在维也纳街头难以见到挖沟修路的情形。欧洲人以古老为美, 城市也是如此, 维也纳人很喜欢维也纳拥有很多上百年、几百年的建筑及城市布局。维也纳的道路和城市一样古老, 在这样如此稳定、有历史厚重感的城市里发展很多单行道, 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城市交通问题, 维也纳市区里很难堵车。

当然, 维也纳的交通通畅无阻还有赖于维也纳有完备的公共交通体系。维也纳市的公共交通体系主要由地铁、有轨电车和公交车构成, 有轨电车与轿车在城市里共享同一条公路, 有些有轨电车的道轨镶嵌在道路的中央位置, 轿车可以跟从在有轨电车后面行驶或者从右侧超车。有轨电车的搭乘站点一般设置在红绿灯路口, 当有轨电车在路口停下时, 会有乘客穿过道路一侧到道路中间搭乘有轨电车, 或从有轨电车下车到路的一侧, 这时后面的轿车就老远地停了下来, 等有轨电车乘客上下完毕后, 才会从有轨电车一侧穿过。

维也纳是一个包容性、人文化的一个城市。在维也纳的环城大道上和内城的道路上还准许马车通行, 这是维也纳保持原有的古老交通特色。马车由一家旅游公司进行经营, 仅载乘游人游览维也纳内城。马车前头在马匹尾巴后面后设置有布兜, 这出于马匹排放粪便的考虑, 即使如此, 在城市道路上有时也会发现些马粪, 但马车车夫除了自律清洁之外, 城市人对马车多了一份宽容, 能够容忍一些问题存在, 但他们尽量使问题消减到最小化。

维也纳是一个相互礼让、以人为本的城市。在维也纳没有设置红绿灯的路口, 车辆会让行人优先通过, 轿车会老远地停下来, 等行人过了路口, 轿车才慢慢通过。在维也纳一直有车让行人的习惯, 有几次, 我在维也纳街头路口, 见轿车停下来给我让路, 我便是用手会意让轿车先过。或者我先轿车通过后, 我会像维也纳人一样, 挥手给轿车司机致以感谢, 这也是维也纳人的礼仪。

车让行人, 这其中的车辆不限于轿车, 即使自行车都要让行人优先通过。有一次, 我在维也纳骑城市公共自行车外出, 我把国内的习惯带了过去, 见了行人从自行车道上过, 我就加把劲猛登一下脚蹬, 抢在行人过自行车道之前冲了过去。我过去之后, 只听见后面的行人停了下来, 对我用德语哇哇叫了几声, 我才意识到我骑车应该慢下来, 给他提前让路了, 自此我明白了, 维也纳不仅仅是轿车给行人让路, 即使是自行车也需要给行人让路, 这体系了维也纳弱势优先、以人为本的人文风范。我从此以后再不敢抢在行人之前通行了。

绿色环保的自行车

维也纳有的很多各种各样的自行车道。奥地利人喜欢骑自行车, 维也纳为自行车群体提供了许多服务。到目前为止, 维也纳自行车道总里程已经达到1206公里, 这个数量每年还一直在持续增加。对于这些年轿车越来越多, 轿车占用了太多的道路的情况, 有些环保组织或者一些自行车爱好者协会组织对轿车的抗议活动, 他们发放宣传标语, 反对轿车侵犯自行车城市空间, 维也纳政府也意识到自行车对现代交通问题的解决作用, 便在立法上考虑进自行车群体的权益, 在城市里规划出大量自行车道, 并在各个地铁车站、交通枢纽设置了自行车停泊位, 以供骑车者换乘其他公共交通。

维也纳多种多样的自行车道上都有相应的标牌标记, 从标牌来看, 维也纳市的自行车道有自行车专用道、人和自行车混合道等类型, 其中的自行车专用道不允许行人和轿车占用。有一次, 我步行在自行车车专用车道上, 后面有自行车经过, 骑车的女士对我用德语呵斥了一番, 并用手指指道路, 我虽然不懂德语, 但也知道她是什么意思。自此之后, 我外出时, 步行时不再占用自行车专用车道了, 骑自行车常常留意城市道路上的标牌指示, 有些区域不允许自行车通行。

维也纳是国际性城市, 常会有些赛事活动, 或者一些民间团体的活动, 这会牵涉到道路交通的管制。有一次夜晚, 我随维也纳一个滑轮族、自行车族俱乐部出行活动, 我骑着一辆自行车跟从他们。维也纳的滑轮族们、自行车爱好者结成长长一队, 前面有汽车拉着大功率音响播放摇滚音乐, 用音乐声带领后面滑轮、自行车队伍了。维也纳市警察在活动队伍前后, 专门配备警车为队伍引导交通。在红绿灯路口时, 有滑轮俱乐部的人协助警察切换红绿灯, 使滑轮、自行车队伍顺利通过各个路口。维也纳路口的红绿灯可以由警察随时操作控制, 以应对一些城市活动的交通管制需要。

维也纳常在平静之中, 但有时也会有些动静。维也纳市也不时会有抗议游行, 游行队伍会占据公路的路面, 后面的车辆只能随着队伍在后面慢慢跟行。但维也纳的抗议游行会有警察带队护卫的。正如滑轮族、自行车族的运动一样, 警察也会为抗议游行队伍前后护卫开路, 使游行队伍顺利通过各个红绿灯路口, 然后恢复后续的交通。

在维也纳一年, 从维也纳的道路上就见证了维也纳的文明与宁静。维也纳是音乐之城, 维也纳的城市悠久, 维也纳的景美, 维也纳的行人车辆的素质又是维也纳的一道美丽风景, 这风景是动态的, 是维也纳的人文景观。动态的美点缀静态的景, 维也纳在全球十大宜居城市第一名的位置就名副其实了。

道路文明 篇2

傅达林

2013-5-7 5:38:07 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07日 05 版)

行政执法的行为纠偏和矫治功能,关键不在于处罚的强度,而在于执法的密度与持久度。

闯红灯可谓现代城市治理的顽疾,如何有效纠治这一现象,让不少城市管理者伤透脑筋。在经过近一个月“缓冲期”之后,北京5月6日正式开始对“组团式过马路”说“不”,对不听劝阻、带头硬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分别处以10元和20元的罚款。

想铲除闯红灯这样的“城市牛皮癣”,仅仅寄希望于一场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即便是像北京那样将专项整治贯穿全年,其持久性的效果也有待观察。所以出现“组团式过马路”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迅速进入汽车时代,但道路文明水平却没有随之迅速提高。因而倡导交通文明,培养公民对法律规则的尊重和信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问题在于,如何培育公民的这种规则精神?

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行人闯红灯的现象一直如影随形。执法时紧时松,一些城市的马路秩序也时好时坏,在这种执法游击战中,交管部门面临的困境在于:人人都有可能闯红灯,但执法力量不可能强大到对每个行人盯梢的地步,于是治理者往往在情况严重时展开集中式治理,寻求短期内的治理效果。一旦秩序好转,执法的松懈便导致闯红灯现象回潮,久而久之易在民众中形成误区,闯红灯是“正常”的,等红灯反倒成了“异类”,甚至在违法行为受到矫治时感到不适应,出现抗法现象。

对公民而言,尊重法律乃是第一条重要的“法律”。“组团式过马路”凸显出的是公民自利性的选择,对规则的尊重与遵守让位于个人私利性的偏好,此时就需要执法予以纠偏。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执法矫治,才能让公民最终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但是,行政执法的纠偏和矫治功能,关键不在于处罚的强度,而在于执法的密度与持久度。一旦执法松懈,行人就会产生侥幸心理,出现运动式执法的怪圈,甚至让公民产生逃避法律、规避法律的心理,使得其服从规则的行为习惯更难确立。

可见,治理行人闯红灯首先考验的是执法耐力。10元钱的罚款虽然算不上什么,但蕴含着对违章行为的否定性评价,让违法者意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久而久之能够在人们内心形成一种规则意识,并转化为“理应如此”的文明操守。在某种程度上说,对于公民违法行为的矫治,处罚的严密性、持久性较之严厉性更为重要。

秩序是文明与自由之母。彻底走出“组团式过马路”的治理困境,执法必须自身回归法治正途,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寻求对公民行为失范的纠偏。只有执法始终恪守本职,不缺位、不越位,秉持“愚公移山”的法治毅力,才能最终获得良好的马路秩序,也必将让公民享受到秩序带来的文明与自由。到那时,公民守法将不再出于处罚的威慑,而是出于热爱法律的德行与良知。

道路文明 篇3

人类诞生300 多万年以来, 经历了原始的狩猎文明、农牧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 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时代挺进。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出现了产业升级缓慢、 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生态文明, 绿色低碳”作为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基本原则之一, 强调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 可见, 推进新型城镇化, 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盘锦市地处辽河流域, 位于辽河、大辽河入海口交汇处, 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辽宁双台河口 (即辽河口)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约占市域面积的80%。 2014 年6月, 辽河流域被列为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盘锦市地处其中。 早在2009年, 盘锦市被确定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盘锦市是湿地城市的典型代表, 是“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先行先试区的集合体, 对其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论方法的创新, 同时对于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二、盘锦市新型城镇化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一) 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 进入城镇化成熟阶段

2014 年年底, 盘锦市户籍城镇化率达79.39%, 城镇化水平在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省乃至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城镇化阶段理论, 城镇化水平超过70%后增长趋缓, 处于稳定发展, 进入成熟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 该阶段重点是推进城镇化由量的提高转变为质的提升, 统筹兼顾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管理服务的融合, 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 城镇建设加速推进, 城镇化重要载体的作用凸显

近年来, 随着盘锦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 以及辽宁省推进城镇化加快县城建设等战略的实施等, 大洼、盘山两县县城及县域范围内的榆树镇、 田庄台镇、石新镇、陈家镇等城镇积极推进安置回迁新居工程建设, 使得小城镇尤其是县城建设快速推进, 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的作用更加明显。 同时, 辽东湾新区发展建设迅速, 产业不断集聚,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对盘锦市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

( 三) 城镇规模较小、 功能不强, 对乡村的带动能力有限

鉴于发展基础、城市功能、设施配套等均较为完善, 多年来中心城区一直是盘锦市城镇人口的主要集聚区, 截止2014 年底市区户籍人口64.21 万人, 大洼县城人口近10 万人, 盘山县城约5 万人, 绝大多数建制镇人口不足1 万。 显然, 盘锦市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呈现中心城市首位度高的特点, 且县城及一般建制镇规模较小。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城镇规模较小, 均不利于城镇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和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推进。

(四) 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协调, 城镇化后续动力不足

盘锦市是我国传统的重化工业城市, 石油化工、 装备制造作为全市的主导产业, 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 但鉴于该类产业属于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能力有限。同时, 盘锦市、各县及乡镇存在产业同构、园区遍地开花等问题, 产业集群效应未能凸显, 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 近年来, 虽然盘锦市旅游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但尚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相对滞后, 对城镇化的带动能力有限。

(五) 土地产权国有为主, 农业生产个体居多

盘锦是我国重要的农垦区之一, 全市有87.4%的土地面积属于国有。 国有农场在盘锦市经济社会发展中, 尤其是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农场的土地产权属于国有, 一般地仅有基本田部分为农工自己经营, 经营田则由农场进行统一管理。但多年来, 盘锦市国有农场作为生产主体的作用并未充分体现, 土地集约化经营的程度不高。 调查显示, 盘锦市农业耕作方式仍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耕作方式为主, 规模化程度不高;已有部分村镇开始土地流转, 但流转规模较小。

三、盘锦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盘锦市作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等重大发展机遇, 充分依托盘锦市发展的良好基础与独特优势, 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按照“重点集中、有序分散、差异指引、循序渐进”的思路, 促进人口等要素向中心城市、新市镇、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 将盘锦市建成以生态湿地、湿地农田为基底, 以组团式布局的城市带和散布的新市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为点缀有机交融的现代田园城市, 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四、盘锦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 一) 人口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

国内外城镇化推进的经验证明, 农民向居住区集中不仅能有效集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 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城镇公共管理水平, 而且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又可解决城乡发展用地瓶颈问题, 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盘锦市绝大多数土地属于国有土地, 且作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 具有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独特优势。 未来, 应按照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新市镇—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城镇体系结构集聚人口, 通过“撤村进镇”、“撤村并点”等模式, 实现农村建设用地的整合, 提高规划建设标准, 改善村镇风貌, 建设人居环境良好、服务功能完善的新型村镇。

(二) 产业向经济区和工业园区集中

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要素集聚, 而集聚经济也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目前, 盘锦市有辽东湾新区、 辽河口生态经济区、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辽宁盘锦精细化工 (塑料) 产业园区等多个产业集聚区, 且已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 未来, 应进一步提高省级产业园区的设施配套水平, 增强产业引导和集聚力量, 强化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同时, 应撤并主导产业雷同、规模较小、设施配套水平较低的产业园区, 鼓励乡镇在省级园区内建设“飞地型”产业园区, 避免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 集中优势力量蓄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是将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 是实现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的基础, 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前提条件。盘锦市应充分发挥自身土地产权国有为主、土地分布集中连片、 地形地貌平坦等优势, 在农民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工业向经济区和园区集中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基本农田规模经营集中、宅基地整理经营集中和其他用地整理经营集中,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结语

立足生态文明, 推进新型城镇化, 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障。盘锦市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芦苇滨海湿地, 地处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是辽宁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对其至关重要。盘锦市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 走集中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建设应尊重自然、突出特色, 产业发展应坚持绿色低碳、减量排放, 土地整合应发挥资源优势、分类引导, 打造我国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样板。

摘要:人类社会已进入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北方湿地之都盘锦市为研究对象, 在分析其新型城镇化特征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发展背景与发展条件等拟定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并提出推进目标实现的道路, 力求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盘锦市

参考文献

[1]李春才, 王东华.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N].韶关日报.2010-08-07.

[2]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01) .

城道路占用挖掘文明施工承诺书 篇4

建设,我单位需要临时占用、挖掘

,实施

工程。为确保城市道路占用挖掘文明施工和交通安全畅通,我单位承诺将严格按照《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900-2010)、《广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62号)、《广州市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许可管理试行办法》(穗府〔2012〕5号)等规定以及道路管理部门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减少对城市市容市貌和交通安全畅通带来的负面影响。施工过程中保证按照国家、省和市的有关规定,并保证按照下列规定和要求执行:

一、按照文明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施工范围采用标准的围蔽设施进行围蔽作业。围蔽区内不设置办公场地、宿舍、停车场等非必要区域或设施,不出现围而不施工的现象。

二、在施工现场悬挂城市道路临时占用和挖掘许可证件,公示建设单位名称、工程名称、工程性质、占道时间、占道规模、负责人及投诉电话等信息,并按规定做好信息预告和宣传引导工作。

三、施工现场符合环保规定,按规定做好处置施工余泥及施工污水,防止扬尘和噪音污染。

四、不埋压、圈占、遮挡消防栓,不占用防火间距,不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实施,避免在交通高峰和繁忙期间进行施工。

五、严格执行交通疏解方案,交通影响大的,按规定配备充足的现场交通疏导人员。机动车、行人便道保持平整、畅通,符合交通安全防护措施设置要求,确保车辆、行人通行安全。

六、按照城市道路车行道占道施工视频监管工作要求,规范设置视频监控设施并加强维护,确保正常运作。

七、施工完毕后,按照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城市道路掘路修复技术规范》(DBJ440100/T 15-2008)的要求,做好挖掘基坑的回填工作。

八、因施工作业防护措施不当或管理责任不到位致使人身、财产遭受损失的,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九、以上承诺做到每天自检,并自觉接受交通管理部门、路政管理机构、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城管综合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如有违反,除按照有关规定立即予以整改外,并承诺按照城市道路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处理。

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盖章)

建设(施工)单位:(盖章)负责人:

负责人:

****年**月**日

道路文明 篇5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 生态与发展的逻辑联系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载体, 城镇化建设如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地方改革实际, 且充分考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承受力, 新型城镇化就会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目标,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将有利于增强城镇综合实力、优化城镇生态环境、打造城镇自身的特有名片。反之, 当盲目扩大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规划、严重脱离实际, 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利益, 就必然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城镇生态环境, 也难以打造城镇品牌。因此,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只有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处理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2. 处理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新思路

⑴转变观念, 强化理念。走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 即逐步转变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 建设环境优美、干净舒适的宜居城镇, 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最终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愿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一体化建设理念, 转变传统的大刀阔斧、不顾一切搞城镇化建设观念。

⑵合力推进, 注重保护。我国的城镇化率在近20年中, 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4%左右。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发展中取得较多可喜的成绩, 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警戒。准确拿捏城镇化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其中的经验总结之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因此,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不能重蹈覆辙一边破坏一边建设的错误, 而是要保护好未被破坏的生态, 修复好已被破坏的生态, 在绿水青山中建设美丽新城镇。

二、城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1. 自然资源破坏, 新生态危机形成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 聚集于城市;人们为了活得更好, 居留于城市。”意在阐释城市是人们聚集的地方, 也是人们向往的家园。但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中, 虽然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钢筋水泥屡见不鲜, 但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农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也触目惊心、比比皆是。在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中, 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 森林大地已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剧增等问题, 生态环境受到连锁破坏, 进入水质恶化, 噪声污染、交通不便、空气浑浊、垃圾围城等各种城市病频发的恶性循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污染物、新化学物质等都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损害公众健康的新威胁;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 农产品的品质却有所下降, 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城市的“十面霾伏”“热岛效应”以及“电磁辐射”也使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可见, 各种安全隐患已无处不在、无处遁行、无所不见, 新的生态危机形成、新的城市危机出现。

2.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博弈, 如果把这两种效益对立起来, 则会得到零博弈结果。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推进中, 城镇建设的范围不断延伸到城郊及乡村, 土地将被大量征用、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在一些地方的发展实践中, 只追求经济效益, 注重GDP的增加, 关注城市经济竞争的增比进位, 忽视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 最终只能自尝生态破坏的恶果。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等短利方式来占有资源和破坏环境, 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只会造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和严重失衡。

三、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 促进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如果继续走资源消耗型的传统老路, 城镇化的建设也必将得不偿失。走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可以培育更具发展能力的绿色产业和企业, 夯实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可以促进全社会资源的节约,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长久持续的动力;可以促进节能减排, 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收益, 从而促使城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2. 促进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能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表现在:通过对青山绿水的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优化生产环境, 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 减轻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形成全民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氛围, 使得绿色城镇化的观念植入人心, 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进而认可绿色城镇化的发展之路, 从而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四、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1. 完善法律法规, 绿色发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

法律法规能使城镇化的发展在法律的保护下, 始终以爱护生态为前提, 沿着绿色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前进。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公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关系, 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有序进行, 提供一个法律支持的框架和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体系。各级政府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手, 一方面要完善城市的规划工作, 限制城市无序的扩张, 减少“空城”“鬼城”的出现;另一方面则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破除城乡制度政策之间的障碍, 通过对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基层自治制度等相关制度的调整和升级, 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促进社会的公平。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法治行为的规范、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才能为绿色城镇发展助力, 让绿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2. 增强政府职能,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政府仍然是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和领导者, 在城镇化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此, 政府一方面要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机制和生态目标责任制, 将生态保护逐步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将生态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另一方面要完善“一把手问责制”和“工作成效奖惩制”, 通过这些制度强化政府的职能, 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治理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水平。积极打造城市发展的新品牌, 让山清水秀的家园成为发展的新势力, 成为引人入胜的新名片, 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

传统的政绩观唯GDP是瞻, 实践证明, 这样的做法过犹不及。因此, 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切实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统一, 使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树立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的政绩观, 把此作为指导工作的正确方向, 唯此, 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3. 打造生态城市, 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

绿色城镇化是一种低消耗、环境好, 生态美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概念也正是基于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得以提出的。推进绿色城镇化、建立生态城市, 一是要“调结构、转方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转变工业发展结构, 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结构;二是要抓住机遇和发展契机, 在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文化保护等内容, 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减少现代城市病的产生;三是要规范工业园区的建设, 引导各级政府理性考虑工业园区的建立, 加大对工业园区的监管力度以及污染控制力度。

4. 培养公民环保意识, 培育社会组织力量

通过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等渠道培养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不仅能强化公民的环保意识, 把此固化为自觉的保护行为, 还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让绿色之风吹向神州大地。除此, 随着社会组织的壮大, 各种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已成为生态保护的有力捍卫者和新生强大力量。因此,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有序、规范的发展, 引导环境保护协会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相关社会团体茁壮成长, 引导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已刻不容缓。让人民群众通过社会组织的渠道表达诉求、参与治理、贡献力量, 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选。

走新型绿色城镇化发展之路, 是破除过去传统城镇化发展藩篱的新道路,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 是生态文明大环境下的新选择, 是对社会难题的响亮回应。只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才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安定有序、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之中;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才能奏响盛世中华的新乐章。

摘要:新型城镇化道路更加重视“人”的利益以及“质”的水平。在总结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弊端后, 我国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之策。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索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通过对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的分析, 对只有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才能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论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J].城市规划通讯, 2013 (2) .

上一篇:道德楷模下一篇:生命周期的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