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拥堵

2024-07-08

道路拥堵(精选10篇)

道路拥堵 篇1

1 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在大多数城市中, 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 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道路拥堵现象尤其严重。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 不但影响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 也会对城市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 有效治理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十分必要, 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治理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道路建设加快的同时, 机动车的数量也大幅增长, 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必须进行解决。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在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 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因此, 治理机动车道路拥堵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必然需求。

2) 治理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是保证城市居民正常出行的客观需要

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 有正常出行的需要。城市管理者应通过不断的管理和建设, 满足城市居民这一正常的需要。因此, 对于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 必须要加大治理力度, 保证治理效果。

3) 治理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是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必要手段

通过治理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得以缓解, 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得到了提高, 城市的交通环境得到了优化。所以, 只有对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才能保证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提高。

2 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方案的制定和研究

通过对目前多数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方法进行研究后发现, 要想实现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的有效治理, 就要多方面考虑, 不但要从道路情况本身考虑, 还要建立相应的机制, 从各项管理制度上给予充分的保障。所以, 我们在制定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方案的时候, 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做到方案的实效性和全面性。从目前已有的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方法来看, 无外乎以下几种策略:

1) 设立家用机动车停驶奖励制度

目前城市中机动车数量增加最快的为家用机动车, 许多家庭购买机动车的主要目的是上下班和接送学生。要想有效解决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 应该从减少机动车数量入手, 可以尝试着设立家用机动车停驶奖励制度, 鼓励多乘坐城市公共交通。这样可以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减少车流数量, 缓解拥堵状况。

2) 采用单双号限行制度

除了设立停驶奖励之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单双号限行的制度来减少车辆数量, 从车流数量上做文章, 在道路宽度不变的情况下, 减少车辆的数量, 达到缓解道路拥堵问题。从目前北京、广州等城市的限行情况来看, 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对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起到了积极效果。

3) 设立专用公交车道和私家车专用车道

在城市中为了保证公交车和私家车的快速通行, 我们要设立专用的公交车道和私家车道, 避免相互干涉相互影响, 进而达到从根本上促进车流速度的目的。车流速度加快了, 道路拥堵的状况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此种措施从实行情况来看, 规范了车辆行驶行为, 起到了积极作用。

4) 拓宽城市现有公路, 减少路边车辆的停放数量

在许多城市中, 公路边上划定了一定的停车区, 占用了道路的空间, 使得公路的有效通行空间变得很小, 限制了车辆的通行,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道路的拥堵。因此, 对于这种状况, 我们应该拓宽城市现有公路, 减少路边车辆的停放数量, 更大的释放道路空间, 增加机动车行驶空间。

5) 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路,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为了解决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 我们可以在城市内建立快速路, 提高通行效率, 连接主要城区, 在提高通行速度的同时, 也缓解了主干道的通行压力, 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从目前城市道路建设来看, 许多城市已经开始构建快速路, 并已经形成路网, 极大的提高了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

6) 修改各单位上下班时间, 有效错开上下班高峰

在城市道路拥堵中, 最突出的是时间段比较固定, 主要的拥堵时段都集中在早晚的上下班时间。因此, 要解决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 我们可以修改各单位上下班时间, 使上下班时间形成一定的时间差, 避免交通高峰的出现, 从时段上做文章, 减少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

3 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取得的积极效果

通过制定以上的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方案, 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整个交通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通过采取积极的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措施, 城市的交通拥堵得到了根本的治理, 无论是道路宽度, 还是车流速度, 都得到了拓宽和加快。并且城市路网趋于完善, 道路的利用率逐渐提高, 城市的整个交通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2) 城市的交通通行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采取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措施, 城市的交通通行效率得到了提高, 不但车流速度增加了, 车辆的行驶更加规范, 道路的交通秩序得到了加强。因此, 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措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满足了城市交通的需求。

3) 城市的交通结构日益多元化

通过采取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措施, 城市的私家车数量得到了控制, 停驶奖制度和单双号限行制度, 使得道路上的总体车辆数量有效降低。此外, 公共交通的逐渐成熟, 丰富了城市居民出行的方式, 使城市的交通结构日益多元化。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方案的研究是十分必要, 不但是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要, 也是提高城市交通品质, 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的关键所在。随着中西部地区的不断发展, 在中、小城市规划中, 政府应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 一步到位, 着眼于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规划, 把钱花到位, 不要三天拆迁, 两天改造, 劳民伤财, 因为西部正待开发, 地广人稀, 在规划中首先应把道路通行问题重点考虑, 所以, 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和机动车数量逐年提高的背景下, 做好城市机动车道路拥堵治理工作,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成国, 李英子.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策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7 (4) .

[2]王超, 林清华.国际大城市交通拥堵社会问题处理经验借鉴——基于交通社会学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 2011 (1) .

[3]苏鑫.国外交通科技成果:东京公共交通网络健全尖端科技治理交通拥堵[J].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9 (4) .

[4]罗群, 黎玉琴.交通拥堵现象的进化博弈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6) .

[5]宋涛, 王艺杰, 赵龙飞.城市道路拥堵的突围策略[J].科技信息, 2012 (19) .

道路拥堵 篇2

一、合理安排利用学生工是一件利校、利馆、利学生的“三利”事情近几年学校发展加速,学生人数迅速增长,读者对图书的需求也成倍增加,图书馆的馆舍、馆藏、人员等相对不足,仅靠图书馆自身是不能满足学生及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各种需要。所以合理有效的让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使图书馆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学校开支,又能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热爱上了图书馆,很多学生在离职后还是会关心图书馆的工作,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些因学业繁忙不能来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以后要是有搬包这样的事,缺人的话记得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有空一定来。有时候他们是在挥洒汗水做着义工。所以我想如果在那些优秀的学生工离开的时候,我们能以某种形式给他们一些奖励,让他们为自己曾是“图书馆一分子”而自豪,也给后来的勤工俭学的学生们一种有效的激励,应该适宜个值得推行的举措,进一步完善至我馆学生工管理制度。

株洲市道路交通拥堵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株洲;道路交通;对策研究

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重工业基地,是东西部交汇的过渡带和沿海省市向内陆发展的战略连接带及开发大西南的战略通道,地理環境复杂多样属山地丘陵区。近年来株洲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早晚高峰拥堵、节假日拥堵已经成为常态,株洲主城区早晚高峰时段。道路的供应、承载能力与交通需求之间难以平衡,由此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交通成本,加剧了环境污染。如何采取有力措施缓解株洲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道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政府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公共问题。本文从分析株洲市交通拥堵现状、原因出发,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治堵经验,探索解决株洲市交通拥堵对策。

1.株洲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

1.1拥堵路段较固定

(1)主干道路拥堵

株洲市交通规划建设中,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网的结构失衡,路网结构布置不合理,主次干道路密度偏高、功能不明确,同时错位岔口多、饱和路口多,造成混合交通供给现象比较严重。在中心城区的主干道路宽度不够,而且缺乏支路补充主干路的不足,导致交通量过于集中在建设路、红港路、石宋路和新华路等多条主干道路上,造成部分时段和局部路口的经常性拥堵,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表现尤为明显。

(2)商业中心拥堵

由于株洲市火车站附近有中部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多个服装商场引来了可观的交通流,但是过多的服装城占用了城市大量的土地面积,造成了建设路道路狭窄,交通不畅,道路变得拥挤。中心广场商业圈、红旗广场商业圈和神龙城商业圈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人流、车流密集,出现经常性的大面积交通拥堵,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

(3)道路交通施工地点拥堵

株洲市区在长株潭城际建设时期,同时还有许多其他道路施工,由此而带来了经常性的堵车现象,城市交通受到巨大压力,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1.2拥堵时间具有规律性

市区发生交通拥堵主要是以下时间段,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上下班车流、政府商务车流、旅游休闲车流同时集聚在相同路段上;周末、黄金周主干道路出行车辆比平时减少,大部分在家休息或出入商业圈,因此造成商业圈主干路更拥挤。

2.株洲市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2.1机动车社会保有量迅速增加

2011年,株洲市机动车保有量为52.5万多台,驾驶人总数52.3万多人。而2005年底,机动车保有量仅为27.6万多台,驶人总数仅为30.8万多人,5年增长了近25万台机动车和21.5万名驾驶员。以目前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该市机动车保有量会突破90万台,驾驶人总数会达到80万人。根据交通需求预测,未来几年,株洲市将进入机动车高速发展时期,这就意味着有限的道路资源和不断增加的车辆通行要求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2.2部分商场、医院、学校设置地点不合理,其所产生的交通量直接影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2.3核心区停车矛盾突出

由于老城区停车位严重不足,又缺乏相应的停车政策,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导致部分路段和节点交通拥堵。

2.4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文明意识

驾驶员文明出行意识不高,在行车过程中,不注重文明礼让,没有谦让意识。另外,行人的素质也严重影响着城市交通,行人乱穿马路、不按规则走人行道、翻越隔离栅栏、不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行走等现象,在引起交通事故隐患的同时,也降低了道路的通行率,造成交通拥堵。

2.5道路结构失衡

株洲市区部分道路横断面不合理,且路边违章停车现象严重;车行道太窄;部分路段宽窄不一,形成瓶颈;立交桥下环道及辅道未充分利用。路口交通组织形式不合理,信号灯配时不合理,路口各方向进出口车道条数不匹配等都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形成交通不畅和拥堵。

3.缓解株洲市交通拥堵的对策研究

3.1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

新加坡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通过行政手段提高机动车的购买成本,并限制既有车辆的使用。完善高峰时段区域限行管理措施,实施机动车工作日区域限行措施。株洲市目前还没有出台实施限行等有关措施来缓解城市拥堵问题,高峰时段限行能够迅速有效的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但也会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继续增加而被抵消。

3.2加强交通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是培养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和法制意识。

(1)针对人群横穿马路现象,首先应加强安全意识的加强,同时在过往人群多的地方,添设人行横道或天桥及地下通道。如在中心广场一桥上桥路口,由于车辆上桥,不宜设人行横道,可以添设天桥;在建设南路多设地下通道。

(2)交通管制不严,既然设定好制度,就应该严格的执行。给予违规者严重的处罚等等。大力推行路段路面交通管理责任制,各勤务大队明确管段民警的工作标准,细化工作责任,将管理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切实落到每位一线民警的肩上,使民警真正做到上路要管事,管事要规范。

3.3定地点实施交通拥堵收费政策

道路拥堵收费,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对车辆进行收费,已达到疏散交通的目的,同时,迫使整个城市的交通量,向公共交通系统进行转移,抑制私家车的增长,降低交通拥堵。株洲市应考虑适当采取这一措施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3.4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疏导交通流量

国外许多国家也充分意识的这一点,把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手段纳入到交通拥堵治理中来,如ITS、GPS、GIS等,使既有的道路交通资源发挥最大的潜力。交警部门在各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及其周围设置可视监控系统,随时获取最新的道路情况,对道路可以随时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然后在道路沿线范围内大量安装大型或小型可变信号牌,由监控中心统一发出信息,让驾驶者对各道路的情况有及时的了解,作出相应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与滞后而造成堵车的情况发生。同时应完善各道路上的应急措施,以减少道路拥堵。

参考文献

[1]马亚乾.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与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14.

[2]陈新.天津市道路交通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6-14.

[3]林有心.我国城市交通现状的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100-101.

[4]封雪晴.南宁城市交通拥挤政府治理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3.

道路交通拥堵创新解决方案探究 篇4

一、交通运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交通运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交通的出现,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人们空间上的转移, 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人口的数量, 从我国的多个城市的发展研究中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 那就是城市中人口数量越多, 道路交通就越拥堵。因为人们的出行需要依靠交通工具, 并且除了公交车就是私家车, 有了更加方便的交通形式, 人们也会更加乐于出行, 因而造成车辆拥堵现象严重, 虽然城市的发展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现象, 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 还是要将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的诱导, 将交通带来的有利影响继续发展下去, 以达到交通与人口发展有机融合的目的。

2 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客运以及货运的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运输方面的改革, 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除了要考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外, 还应该加强对城市交通建设的合理布局, 这样才能将城市交通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交通改革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形式主义上, 应该落实在实际的发展建设中, 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 同时又能够加强国际间的经贸往来, 为我国的发展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国外应对交通拥堵的对策

1 美国

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发达国家, 无论是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强有力的优势, 但是美国在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上, 却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策。首先是国家应该将这一问题作为重点, 引起一定的重视, 因此有必要划分出相应的专用资金解决这一问题。其次, 公车的数量要进行一定的控制, 不能随意进行购买, 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能经过重重部门的审批进行购买,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车的数量, 并且严格控制公车的使用, 非工作时间公车是禁止使用的, 如果被公众发现, 可以进行举报并且进行严厉的惩处。

2 法国

法国在处理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上, 也具有独特的解决方式, 例如当前在法国的大街小巷, 经常会看到一条专用的车辆通道, 这条通道是为了消防车、救护车等专门设置的, 以防止在堵车的情况下影响急救车辆的通行。又如,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 采用拼车的方式出行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省出行的费用, 同时也能降低交通拥堵现象的产生。道路上的车辆减少了, 拥堵现象自然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如果能够借鉴这些对策, 并且根据城市中实际的交通情况进行处理, 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

三、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创新解决方案

1 创新交通信号控制

在居民出行前, 可以查询道路交通情况, 选择最优路线, 也可通过电子显示屏、可变标志、导航系统和无线电广播等, 及时了解道路交通信息, 避免拥堵。但这些方式都存在实时性不好, 发布信息载体不健全, 查询不便等弊端。

在城市的交通中, 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信号的设计能够有效地保障道路的通行, 对现有的交通信号灯进行创新改进, 不仅节约发布载体成本、更加利于人们接受, 而且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

人们对正常的信号灯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也对交通顺畅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是正常信号灯无法提示人们本条道路的通行情况, 仍旧存在不便, 因此, 需要在正常的交通信号灯处再安装一处交通信息指示灯, 包括前方路段畅通、前方路段拥挤、前方路段交通事故三个指示, 这三个指示灯安装在交叉路口, 能给驾驶员充分的准备时间, 选择其他道路, 有效避免拥堵。特别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指示灯亮, 提醒将要驶入此路段的驾驶员注意, 在可能的情况下, 驾驶员会立即绕行, 避免车辆已经到了附近, 无法避开, 只能停留等候导致拥堵发生。类似这样的指示灯也可以用在高速公路的入口, 当人们看到交通拥堵或者交通事故的指示灯, 可以选择其他道路通行, 或者等拥堵解除之后再上高速, 而不是盲目上高速之后无法退回。

为了实现交通信息指示灯的控制, 需要建立一套交通信息实时管理系统, 或者在现有的交通信息系统中增加模块功能, 即交警报告路况内容, 实时通过手持终端录入信息系统, 经过核实审批后保存数据, 传送至信息软件系统。手持终端可以用现有的智能手机支持, 信息系统软件根据路况情况随时自动发送交通信息指示灯的变更信号, 通过无线网络传输, 实现实时自动控制。动态的提示信号信息, 能够自动调节车流量, 有效避免交通拥堵。

2 人为因素的刚性管理

在城市的日常管理中, 人为因素体现在交通上作用很大。对于车辆, 我们有监控车牌等手段进行管理, 可是对行人或者非机动车采取自动化管理存在困难, 因此会出现行人抢路, 不遵守信号灯等交通违规行为, 行人等红灯的时候, 有的行人站的位置非常靠前, 而且很多人有多人违规无法处罚的从众心理, 这就给右转车辆, 特别是公交车带来困难, 车辆右转弯的时候需要有一段转弯距离, 行人占了很大一块距离, 为避免车尾碰到行人, 车辆只能慢行, 影响直行车辆通行, 导致车流不畅。需要设定一条红灯禁行线, 要非常明显, 行人一眼就能看出, 红灯的时候, 行人不允许在规定的线外停留, 而且也要伴随相应的处罚措施。

加强交通宣传引导。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文明出行”宣传。不断增强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识、交通安全意识, 加强交通违规行为的处罚, 做到令行禁止, 让市民了解到这不仅仅是对自身的安全负责, 更是对全社会大众的一份责任。与此同时, 也要加强对司机的交通意识培训, 强化驾驶人操作技能, 引导驾驶人养成“文明行车、安全驾驶”的良好习惯, 有效避免交通违规造成的交通拥堵。

3 重点发展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的发展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因此, 应发展多类型的公共交通系统来缓和道路拥挤, 有的城市道路比较宽, 能够有条件设立专用的公共交通专用车道, 应该设立专用的公共交通通道, 其他车辆一律不允许占用, 保证了公共交通的畅通, 会有效地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当人们发现公共交通的速度比私家车快的话, 人们就会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道路畅通, 设立救护车、救火车、应急车辆的专用车道, 考虑到使用频率, 平时的时候所有车辆可以占用此车道, 但是当有紧急情况发生, 专用车道启用信号灯亮起、凡是占用救护车车道的车量, 立即避让, 如果不执行的司机, 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为提高公共交通的认可度, 还可以对公共交通实施优先信号控制等多种措施, 包括实行公交补助等方式提高公交的吸引力。对公共交通实行分层管理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现有的公共交通设施简陋, 交通拥挤, 交通条件差也是人们不肯选择公共交通的原因之一,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 同时也避免专用公共交通通道闲置, 设置部分高端的公共交通方式, 比如, 增加车次, 改善车辆内部设施环境, 相应地, 设定高端消费的票价, 这样利用票价将行人分层, 不赶时间行人可以选择票价低的普通公共交通, 普通人遇紧急情况、经济富裕的人员可以选择高端公共交通, 只是增加费用而已。多种选择可以让行人放弃使用私家车而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4 立体化道路交通体系设想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首要的体现就是交通运输行业, 客运以及货运的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当地发达程度有关, 加强运输方面的改革, 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还应该加强对城市交通建设的合理布局, 这样才能使城市交通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在未来新的交通工具出现之前,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 车辆增加几乎不可避免, 道路建设要本着立足当下, 谋划长远的原则, 建设地下、地上、空中三位一体的道路交通体系, 即地下通道、地上道路、立交桥互为补充, 做到行人车辆分类分道, 改变现有的交通格局。当然, 这个设想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但是在新城建设之始, 可以给予足够的考虑。

结语

综上所述, 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手段, 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的发展, 才能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今后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过程中, 应该开拓思维, 应用创新性的对策, 从而使道路交通的发展建设得到根本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杨励雅, 朱晓宁.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出行的方式选择[J].中国软科学, 2012 (02) .

[2]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 2010 (10) .

道路拥堵 篇5

作者:陈明鸣

随着我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全市宏观道路交通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西汉、西康高速公路相继开通,十天西段和安川高速公路将于年底贯通;在新农村建设中,新修通村公路已达万余公里,这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创造了良好的大交通环境。但是,与宏观道路交通环境的巨大变化相比,安康城市的微观道路交通建设明显滞后,加之外来车辆大量涌入,本地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多,使安康城市有限的道路显得更加拥挤不堪,市区的主要干道和主要路口经常出现拥堵,“堵点”、“乱点”、“难点”问题突出,群众和外地游客对安康市区行路难、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反映强烈。就如何解决这“三难”问题,笔者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影响安康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

交通拥堵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一个共性的问题,安康市区尤为突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突出矛盾和问题:

1、城市道路存在“三多三少”的矛盾,通行能力差,造成行路难。一是主干道少,小街小巷多。作为安康中心城市的汉滨区,城区现有建成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常住、暂住人口20余万人,市区党政机关、商业网点及居民大都集中居住江南,但是贯通城市东西的主干道只有江南巴山路和江北大道以及贯通南北的大桥路,其他的多为达不到标准街道和巷道。二是大什字少,小什字多,且小什字与主干道形成的交叉路口多,影响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如:与贯通南北的主干道大桥路交叉的有内环路、西大街、培新街、兴安路、巴山路等多条巷道交叉。三是断头路多,循环路少,小街小巷的短途与主干道交叉,主干道没有形成大的循环;小街、小巷的人流、车流都集中涌入主干道,造成主干道经常拥堵不堪。

2、城市车辆“三混”问题突出,严重干扰了城市的交通秩序,造成行车难。一是大车与小车混行。如:在城市的三横四纵的主干道经常有大型货车、大型运送建筑材料车与小车混行,造成交通堵塞。二是客运车与货运车混行。三是机动车与自行车、电动车、人力、牲畜力车等非机动车辆混行。由于城市的主干道路面窄,没有单独设置非机动车道,有些地方虽设置了非机动车道,但作为机动车停车泊位被占用,车占人道,人占车道,人挤车,车挤车,人与车争道,小车与大车争道,市民缺乏文明交通意识和安全意识,随意横穿马路,遇红绿灯或会车时,抢道强行,互不相让,使本来就拥挤不堪的街道和路口更加混乱,人为造成“堵点”,特别是上下班时间及学校上学放学人流车流高峰时段,尤为突出。

3、城市交通设施“三有三无”问题突出,造成停车难。一是有路口却无红绿灯,有人行斑马线却无人行横道红绿灯。有的即使设置了也不亮,形同虚设。如:安火路与南环干道、安康大道交叉路口无红绿灯,香溪大道与南环干道交叉路口(包括香溪隧道两头)、安康大道与黄沟路交叉路口、文昌路与巴山路交叉路口均无红绿灯。汉江大桥南北两头、影剧院、雷神殿什字有人行横道,但无行人红绿灯或有灯无亮。二是有什字路口,四周无护栏。如:西大街与大桥路、金州路交叉路口、解放路与巴山路交叉路口均没有护栏。行人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横穿马路,使本身人流、车流量很大的道路更加拥挤不堪。三是有车无位,停车难问题突出。临街的酒店、商场、集贸市场多数由于没有设置地下停车场或停车泊位,占用了非机动车道,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

二、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

针对影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三个主要因素,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堵点、乱点、难点问题,必须采取城区道路交通综合大整治的办法加以解决,即开展“四个大整治”、“一个大宣传”。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双创工作为载体,由政府领导,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专项整治与综合整治相结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治理交通拥堵和秩序混乱问题,使市区交通拥堵和混乱问题有明显的缓解和改观。

(一)集中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

1、要把主干道、主要十字路口、堵点、乱点作为重点整治路段;把上下班高峰时段作为重点整治时段;要把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和秩序的酒后驾驶、使用假牌、套牌、遮挡号牌、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作为整治的重点,集中警力,集中时间,加大执法力度,对发现的严重违法行为要严管重罚,要充分运用警告、罚款、记分、拘留、吊扣、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一系列法律手段,公开集中处理一批多次严重交通违法且屡教不改人员,对因交通违法行为导致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驾驶人要公开宣布终身禁驾,拘留一批严重交通违法人员,严格依法吊销一批交通违法驾驶人员驾驶证,形成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使主要路段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2、对多次交通违法记录的公务车、客运车和出租车等三类车实行抄告制。抄告其所在单位、运输企业、交通运管和安监部门,责令整改。严重者,停业整顿或取消其营运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追究单位领导和企业法人的责任。

3、对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在处罚的同时,实行教育培训制。经过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路行驶。同时,建议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要建立单位驾驶人集中学习制度,加强公务车辆驾驶人安全教育,教育驾驶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

(二)集中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

1、集中整治影响城市秩序的一般交通违法行为。要把城市的主干道、主要十字路口的违规鸣笛、随意变更车道、抢道强行,乱停乱放、随意掉头、停车拦客、行人、非机动车违规进入机动车道行驶、闯红灯、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一般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查纠力度。采取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方法,教育为主,记分、罚款为辅,通过整治,使一般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2、要结合安康城区道路的现状,采取疏导的方式,缓解主干道拥堵现象。尽快提出对进入城区大型的货运车辆和施工车辆实行绕行限行方案。对外县进入城区的客运班车和短途客车的停靠站点,由城区中心向城区周边分散,通过对部分车辆行车路线的调整限时通行,以缓解主要干道的拥堵。

3、根据各条路段高峰、平峰时段的特点,要调整和科学设置横向纵向交叉的什字路口红绿灯分向分流控制时间,主要路口的红绿灯应改进为交警手控式,力争做到红绿灯与交警指挥相一致,最大限度地提高什子路口车辆的通行率。

4、对城区纵向横向的小街小巷,制定科学的禁左单行方案,减少本来路面就很窄的小街小巷因车辆双向通行造成拥堵,提高小巷道与主干道的循环能力。

5、加强对城区主要道路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抢道的通行秩序管理,在主干道等主要路段、上下班、节假日等行人、车辆高峰时段、在主要什字路口聘请增设交通安全协管员和“小黄帽”义务协管员,配合交警,加强对什字路口的人行横道的管理,减少行人与机动车抢道、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抢道的问题,确保什字路口正常的行车秩序。

6、要配合城建部门,加大对马路市场、摆摊设点、店外经营等影响交通行为的治理,整治违法占道、违法开挖、违法搭建、违法堆物等行为,取缔马路市场等交通顽症,还路于车、还道于人,清除所有道路障碍,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三)集中开展交通设施大整治

1、按照省建设厅、公安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文件要求,由双创办牵头,交警部门配合城建、交通部门,摸清城区道路交通设施应建未建、应设未设的底子,根据交通管理和安全需要,尽快提出增设、改造和完善城市标示标线、信号灯、道路隔离设施、防护拦、路口渠化等道路交通安全设置、建设和改造方案,报经市双创办和财政部门审批,由城建、市政部门尽快组织施工和改造,改变交通设施不健全的问题。

2、要合理规划和建设符合城市道路标准的主干道,提高主干道的通行和循环能力,尽快建成城市宏观交通大循环路网,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加大对现有的小街小巷的改造,提高微观交通通行能力。

3、科学设置、施划停车泊位,规范停车秩序,消除车辆乱停乱放,缓解停车矛盾,减少道路障碍。建议城建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停车场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对新建、扩建的大型宾馆、酒店、商场和临街的高层建筑,必须按规定设计修建地下停车场,对没有规划设计停车场的工程一律不予审批。对有条件的路段施划停车泊位,并按计时收费(对于节假日期间的外地车辆予以免费停放)。

4、加强对城市、街道、国省道周边的学校交通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如:在学校公路两边设置安全闪烁灯、减速带、斑马线、人行护栏等,确保校园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防止校园周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伤及学生。

(四)集中开展民警规范执法大整治

1、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要下茬解决交通民警上路少、上路不管事、执法不严和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乱扣证、乱扣车、乱罚款等问题,对查处的交通违法行为要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树立交通民警既严格执法、敢于管理又和蔼可亲的良好的执法形象。

2、要以缓解交通拥堵、保障交通有序为目标,改革勤务管理方式,优化警力配置,最大限度增加路面警力,加强路面管控。要改进民警的执勤方式,在交通节点和交通高峰时,大队领导站高峰岗与民警一起指挥疏导交通,查纠违章,机关的科所队长和民警在车流高峰时间段要全部跟班作业,分布在主要路口指挥交通、排堵保畅、维护秩序,提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

3、要对城区发生的一般交通事故,要快速出警,快速勘察,快速处理,快速疏导交通,防止因一般交通事故造成城区道路交通堵塞。

(五)集中开展文明交通大宣传

1、按照双创工作和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要求,联合市文明委等有关单位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为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按序排队通行、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过街遵守信号),摈弃六大交通陋习,自觉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酒后、超速、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把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带进校园、带进社区、带进农村、进带企业,带进单位,提高公民整体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

2、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全方位的开展宣传,抓住正面典型,大张旗鼓地弘扬文明交通行为,抓住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等反面典型和重大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要及时予以公开曝光,使公民摒弃和远离不文明的交通违法行为。

道路拥堵 篇6

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动脉的拥堵已经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提速,而城市交通的堵塞也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许多城市采用限行、限号等方式解决拥堵问题,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从长远看,优化资源配置,把稀缺的资源向民生倾斜,科学处理城市功能区划问题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但很多城市难以短期解决规划问题,如北京的历史文物古迹约占旧城区面积的42%,道路不可能无限拓宽,所以智能交通是最佳选择。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使人、车、路密切地配合、和谐地统一,从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实时交通信息采集

汽车司机都知道,造成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出行时不知道道路通行的实际状况。虽然各大城市都有交通路况广播,但都信息滞后。很多情况下司机已经被堵在路上才知道前方有情况发生,但为时已晚。如何及时获取道路信息以避开拥堵路段成为智能化交通的关键之一。

在行驶车辆信息采集方面,目前北京全市各主要街道广泛使用非接触式地磁传感器来定时收集和感知区域内车辆的速度、车距等信息,为车流的监控、分流提供智能化管理。当车辆进入传感器的监控范围后,终端节点通过磁力传感器来采集车辆的行驶速度等重要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下一个定时醒来的节点。多个终端节点将各自采集并初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汇聚节点汇聚到网关节点,获得道路车流量与车辆行驶速度等信息,从而为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提供精确的输入信息。采集的数据一般包括位置坐标、瞬时速度、行驶方向、道路实时视频及其他内容,将这些信息综合分析,应用于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管理等方面。

此外,通过给终端节点安装温湿度、光照度、气体检测等多种传感器,还可以进行路面状况、能见度、车辆尾气污染等检测。

现有的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是自发进行的,交通信号仅能起到有限的指导作用。导致城市道路资源不能高效率运用,智能交通设施能将城市车辆和道路信息实时收集,并通过智能动态计算出最优的交通指挥方案和车行路线。专家指出,用智能交通提高道路管理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可减少30%以上,并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

车载终端的功能

在实时采集道路交通信息以后,传递到每个汽车司机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就是智能化交通的关键之二。“G P S车辆监控与服务系统”是一个建立在RFID/GPS、GIS和现代通讯手段之上,专业服务于车辆监控与调度的G P S软件平台,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控和科学调度,将租赁风险降到最低。广泛应用于对车辆的监控调度之上,将为各行业车辆监控的信息化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在每辆汽车上配置数字式车辆监控终端,它可以精确记录行车的相关数据:包括时间、速度、里程、各种报警、轨迹记录、图像监控等,为车辆调度的科学管理和司机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可靠的保障。系统适应机动车辆大数量、全天候特点。可记录连续运行路线,系统可以随时掌握车辆状态,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和行驶数据信息监控中心即时看到。历史轨迹回放;车辆行驶过的轨迹点可以随时在监控客户端电子地图上回放,以重现车辆行驶的整个过程及各行驶点车辆速度。这些数据全部利用C D M A无线传输技术上传至监控中心服务器中的数据库内,应用系统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从这个数据库中快速读取数据。

这个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一、防拆功能,当有恶意拆除G P S的行为发生时,机器会自动锁死汽车发动机,让汽车无法启动;二、远程控制功能,可以发送指令进行远程断油断电,使车辆无法启动;三、里程统计,自动记录车辆在某段时间内行驶过的准确里程数据功能;四、超速报警预示,当车辆实际行驶速度超出预先设定的限速值时, 系统自动报警。终端也会提醒司机谨慎驾驶并记录超速行驶数据。便于查询及有效管理违章;五、监测疲劳驾驶,当司机驾驶车辆超出预先设定车辆连续行驶的时间范围时,系统提示报警,同时提醒司机已经处于疲劳驾驶状态,疲劳驾驶报警记录会在系统中自动记录;六、定位和定位跟踪功能,常用车载传感技术有微波雷达和超声波照相等,但每一种传感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传感技术的关键是多模态融合,既发挥各自优势又提供功能互补;七、采用无线射频(R F I D)技术的停车卡。可以使停车场联网管理,并通过手机为停车卡充值,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停车场采用硬盘录像机或者P C机来监控,具备智能识别的硬件基础。基于集中处理模式的停车场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是目前适合电信闭门切入的业务点,客户只需支付费用即可实现牌照识别、线路传输等功能,投入大幅度降低。

上述系统均为相对成熟的技术,把实时监测到的交通情况经过分析处理传递给每个司机,起到物联网或者车联网的作用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

物联网及车联网的作用

物联网及车联网作为一种融合无线通讯技术、微电子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的新技术,逐渐被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等需要数据采集与检测的相关领域,从而给城市智能交通带来一次全新的升级。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从目前状况来看,因为汽车在交通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能第一时间让车辆和行人掌握事件态势和现场情况。无法启动应急预案以调度抢修抢险所需的人员,车辆和物资,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突发事件的处理。所以物联网的应用将对城市交通实现三个重要监管:一、实现公共交通工具全程和溯源,保证运输的安全,最终实现政府的数字化的调度管理与城市交通资源优化配置运行职能。二、实现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重要设备的准确标识,实现管理的透明化,为运输安全、保障交通设施设备安全提供法律依据。三、实现车辆、列车等运营过程中,提高事故防控能力和水平,增强实时调度监控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促进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一些国际大型汽车制造商正在借助物联网技术来提升汽车的驾驶、安全方面的智能化,物联网与汽车的跨界合作,让汽车的使用功能得到延伸。

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出租车、警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上,在出租车上安装R F I D标签将实现对汽车油耗、机械部件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安全驾驶,在救护车上还可运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视频手术等。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

智能化交通已经上路

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技术是基于RFID开发的涉车信息资源的应用技术,该项目由国家公安部组织研发,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技术的开发将推进“车联网”和RFID产业化进程。可以把车与物联网概括为三大板块即整合多种物联网技术和信息资源RFID/GPS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服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城市智能交通的信息的发布有LED公告板、网站、短信等多种方式,智能车位引导系统(联网信息发布)可与CDMA手机定位、GPS导航等进行整合。

通过技术集成,把实时检测到的道路交通情况分析后,运用云计算技术把路况及时通过卫星传递到每个单车上,引导驾驶员按照最佳路线行驶。并且对违规车辆进行记录和处理。达到最理想的交通畅通状态。

上汽集团已经推出自主品牌在汽车智能化的“互联网汽车”荣威350,搭载智能网络行车系统I N K A N E T,依托中国联通W C D M A 3G网络,实现信息检索、实时路况导航、电子路书、股票交易和社群交流等互联应用。

车联网目前还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但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汽车上。从2009年开始,上海通用汽车推出安吉星车载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碰撞自动救助、全程音控导航、被盗车辆追踪等11项服务,可以说是我国车企在汽车智能化之路上的一个初步尝试。

目前我国汽车电子总体实力还很弱,汽车电子产品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大约落后10年左右,国内汽车电子在企业规模、自主创新、技术水平、市场开拓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预测显示,在一个大中城市投资建立车联网平台,包括读取信号的标签、基站以及软件系统,投资大约在1.5亿-2亿元左右,如果在全国120个大中城市开发车联网平台,总投资约150亿元。

交通运输部拟定的“十二五”交通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实现对国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车辆区域、交通运输状况等的感知和监控;实现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船舶、长途客运以及城市公交、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的全过程监控;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海事信息服务系统。

北京将斥资1 4亿打造智能交通,力争“十二五”期末五环内主要路段全部覆盖绿波带,预计通行能力提高15%。广州市组织实施《亚运后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和编制《广州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年增加2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使地铁的投资规模达150亿元。

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G P S、地理信息和系统集成环节。智能交通产业大体也可以分为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平台运营商。

交通运输部着手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项目。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行业投资额将在2011年至2013年间继续快速增长,预计2013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59.5亿元。而智能交通的复合增长率超过20%,预计未来3年国内整个智能交通系统行业的投入将超过1500亿元。

要有大交通的概念

目前智能交通研发和应用还处于各自为政、跑马圈地阶段。智能交通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过于分散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作怪,标准也不统一,影响其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官员指出,由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的构架尚未明确,因而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同时,传感器成本、性能和寿命,在技术上与交通应用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传感、支撑网络也尚未建立,行业数据中心特别是部级层面的行业数据中心尚未真正建立。另外,研究和示范应用点分散而不成体系,规模效益未能体现。标准不统一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不利于智能交通的发展。

道路拥堵 篇7

1.1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不大合理

1.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未融入城市规划中

1.1.1.1在大部分城市中, 城市规划对于交通的管理缺乏适应性, 规划内容并不能满足该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的交通的质量。一旦城市规划与交通不适应就会造成交通拥挤的现象。1.1.1.2城市交通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 产生一定的矛盾。我国在公共交通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但是由于总体城市规划方案的缺乏导致车辆的增多。造成交通拥挤现象。其表现为:a政府相关政策没有延续性, 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换发展重心, 从而使城市各项发展点发生转变, 尤其是资金的投入。因而对城市交通道路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b.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建设过多, 老城区道路改造进程缓慢。新建开发地区的人员稀少, 人员活动稀疏, 同时, 开发区的设备及技术较新且设备齐全但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在传统中心区, 人员密集严重, 活动频繁, 同时道路紧张, 处于破旧状态。造成交通道路使用及维护极为矛盾。

1.1.2道路建设远远落后于车辆增长速度。由于经济的发展, 我国重工业也不断崛起, 从而使汽车行业也到快速发展。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车辆的使用逐渐普遍。但是, 城市发展过程中, 经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的同时, 忽略了对于交通道路的良好管理与建设, 造成交通发展不能够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 因此, 产生了交通拥挤的现象, 为城市建设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1.1.3城市道路工程质量差, 使用期限短, 修补频繁。城市交通道路畅通情况是城市风貌的体现。由于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缺陷的产生造成路面的断裂。不仅造成了道路安全威胁的产生, 阻碍车辆运行, 造成严重的交通拥挤现象, 还有失美观性。

1.2缺乏先进的交通管理理念

1.2.1许多人对交通管理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目前, 社会上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干部都对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认为车管所的车管科、驾驶员科和道路执勤民警等许多岗位都是没有技术的, 只要是驾驶员就可胜任, “交警的工作就是站马路”等。而有的地区招聘公务员, 本科生不愿意报考基层交通民警。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交通管理知识的匮乏和对交警工作的不了解。

1.2.2先进的管理理念必须与先进的科技结合。在城市交通管理过程中, 城市拥挤现象是比较常见且难以克服的现象。主要的治理措施是通过对于交通进行科学性的管理。根据国外先进技术的应用, 交通信号灯的系统控制以及电台交通播报等将交通信息及时传达, 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现象。在我国, 这种科学的技术及合理的管理手段严重缺乏, 因此, 城市交通管理措施当中首先应该加强对于城市科技的运用及管理的加强。

1.3交通组织和管理人才缺乏

1.3.1原有人员素质低。治理拥堵问题要求交警队伍领导和民警精通工作对象, 能应用现代交通管理的知识和手段, 解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而目前掌握交通管理专业知识的交警较少, 且素质较低。交警掌握交通管理专业的知识较少, 面对日趋严峻的交通管理形势, 交警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管理交通的能力相对欠缺致使许多高科技手段和设备没有相应的人才去操作和运用。

1.3.2人员招聘机制不健全。现在, 交管主要是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 虽表面公平, 但对于所接收人员来说, 仍存在一些问题。进入门槛低。无论何种专业, 即便是学农、林、文艺的, 只要文凭符合, 都可报考录用。招考的人才不适用, 人为地造成了交通管理水平的下降。

1.4交通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 公民交通参与意识不强

现阶段, 我国对于交通管理中, 交通知识及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强, 人们没有固定的交通规范, 出现车辆任意停放、闯红绿灯、超速驾驶、电动车及自行车灯上道驾驶等现象严重, 使交通管理得到破坏, 严重影响交通规范。这写现象的存在, 如果不加以严格管理, 会导致现象越来越严重, 导致交通严重拥挤, 交警管理缺乏管理依据, 实施管理措施力度不够, 使交通指挥存在一定的困难性, 甚至破坏交通道路的畅通。

2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治理对策

2.1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建设

城市道路规划要群策群力, 进行创新思维。创新就是要有超前意识, 要打破闭门造车之规, 面向社会, 让人人都关注交通管理, 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交通管理, 集思广益, 这样才能使规划得到各种思维的检验。由于城市在发展、在变化,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的思想、观念、需求等都随时代、城市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道路规划也必须在变化中得到修正和调整, 以适应变化的形势。

2.2加大交通管理学科体系研究

由于我国交通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交通拥挤现象严重, 给予相关交通部门领导及政府以思考。交通部门应该加大投资力度, 设立大规模的交通交通管理统筹机构, 将城市交通进行控制与管理。利用科研技术进行技术的创新与设备的创新, 引进国外专业技术及交通设备。同时, 加强交通知识的宣传工作, 使民众人人参与交通维护意识, 促进交通管理与拥挤现象的解决。

2.3运用先进的交通管理理念进行管理

为了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应该加强对交通的管理, 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车辆出行的控制。限制出租车的出行, 鼓励公众达成公共汽车, 较少车辆的数量。同时, 公共汽车单位应该加强公车建设, 创新服务内容, 加大服务范围, 利用新颖的公交特点吸引公众。

2.4完善交通设施, 降低管理难度

交通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交警根据完善的管理进行交通的治理, 经过管理体制对于信号灯、行人的控制, 进京在以法律及管理体制为依据的情况下进行严格的交通管理。控制交通秩序, 促使车辆运行的畅通。同时, 应该完善交通设备, 监控系统、控制系统、网络系统等技术不许得到完善及应用, 使交通管理智能化。

2.5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宣传教育, 培养公民主动参与意识

交通拥挤情况的产生与城市民众有着重要的关系, 因此, 需要增强民众公共意识, 遵守交通规则, 维护车辆运行, 同时在管理体制的约束下进行车辆的使用。交通管理中首先应该约束人们的行为与规范, 利用法律依据及管理进行约束。同时提升广大民众的责任意识与公共安全意识, 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为缓解交通拥挤现象提供基础。利用先进的技术及传统技术相结合, 进行交通管理制度的执行, 保证驾驶员在约束下依法驾驶, 避免交通拥挤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冯莉.大连市交通拥堵成因分析和解决对策初探[J].城市地理, 2014 (12) .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管理系统 篇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 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 城市道路网交通拥堵问题便显得尤为突出, 所以及时发现, 排除交通事故, 并及时发现路网堵塞信息是保证城市交通通畅的必要条件之一。交通异常事件[1]定义为: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的意外事件, 包括:大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交通事故、车辆抛锚、城市道路修建等使车道堵塞交通拥挤, 车流缓慢的现象。开发并采用一套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管理系统可大大降低异常事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1 交通拥堵原因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历史, 是现实。随着社会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长加速, 据统计,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27%, 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人多、车增的现实是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城市道路规划的合理性是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城市发展建设也是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原因如下:①参与者的自身素养。交通参与者由城市道路使用者组成, 包括机动车驾驶者、非机动车驾驶者和行人, 其行车时的情绪直接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与否。②天气因素。遇到雾霾、大雾等天气, 路面行车可见度低, 容易发生追尾等交通事故;遇到雨天、雪天等天气, 路面容易打滑, 造成刹车失灵等现象造成交通异常;遇到路面、桥面结冰, 甚至会采取交通管制, 车辆禁止通行的措施。③城市建设。城市的发展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道路改建, 城际道路修建, 城市房屋建筑建设, 部分城市地铁建设等, 造成部分路段交通管制, 城市道路变得少而拥堵, 也会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一定的影响。

2 管理系统结构原理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管理系统可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方案生成子系统、方案执行子系统构成。设计出功能单一, 相互独立的模块, 这些模块通过数据流联系在一起。本管理系统通过采集到的交通信息, 道路信息和气象信息, 经数据处理子系统生成一种合理方案, 合理的分配人力、物力、财力, 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尽量减少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1 数据采集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功能主要通过车辆检测器、视屏检测器、气象设备等路边设备, 采集交通参数、气象参数和道路异常等原始数据。车辆检测器主要用于测定交通量、车道占有率、车速等交通参数, 为信息处理和交通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其主要设置在主次干道的路侧, 间距可以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量来确定。常用的车辆检测器有环型线圈检测器、磁性检测器、微波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雷达检测器。气象检测器主要用来检测雾与冰冻, 也用来测量温度、风力、风向、雨水和路面积雪情况, 所以除常规气象检测站配备的设备外, 还需要增加能见度检测器和路面冰冻检测器。视屏检测器用摄像机、监视器、视屏切换、图像处理设备等部分组成, 并用网络连接起来, 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可以对画面进行任意的切换, 视屏检测器通常安装在关键路段和事故易发地点, 用来监视这些地段的交通状况。

2.2 数据处理子系统

数据处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交通拥堵检测、道路异常检测和气象异常检测等。交通拥堵检测是根据数据车辆检测器和视频检测设备提供的交通量数据使用一定算法确定是否有事件发生, 以及发生的时间, 地点。道路异常检测是根据视频检测设备检测的异常状况, 如车辆抛锚、交通事故等。气象异常检测是根据气象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来判断是否超出设定的界限, 如能见度、风速、湿度是否为安全值。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数据自动生成事件, 并把事件提供给方案生成子系统。

2.3 方案生成子系统

根据数据处理子系统所自动生成的事件, 按类型分成指令、发布信息、交通控制三类, 并由此生成预案。方案生成子系统类似于一个专家系统, 是交通拥堵管理系统的核心, 对数据处理子系统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根据事先确定的异常事件类型的划分, 自动判别突发事件的类型, 再根据系统资源数据库中的各种类型的处理方案, 自动生成处理事件。

2.4 方案执行子系统

方案生成之后, 便要以各种命令的形式传达出去。包括通知交警部门、救援部门、消防部门事故发生, 依照生成的方案执行相应的命令来处理事故。利用广播、互联网、可变信息提示板提醒交通参与者, 提前作好准备, 改变出行方案, 选择有效的路径。采取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如进行信号控制、车道控制、进出口控制等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由于异常事件所带来的影响。

3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3.1 数据流

在整个交通拥堵管理系统中, 主要有2方面的数据操作, 一个是发布对外场设备的控制命令, 另一个数据从采集设备的输入。控制命令的主要流程为:由总中心或分中心的监控计算机发出对外场设备的控制命令, 各分中心的通信计算机接收到此命令后, 通过串口服务器向外场设备的控制器发出命令, 外场设备根据命令改变信号的相位时间、可变情报板的显示内容、调频广播的播报等, 设备调整完成后, 向通信计算机返回设备状态, 通信计算机根据返回值的不同, 向发出命令的监控计算机返回此次命令的执行情况, 然后将结果写入总中心和分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检索数据的主要流程为:由总中心或分中心的监控计算机发出检索命令, 通过通信计算机分别检索各自的数据库服务器, 检索到数据后, 将结果返回到监控计算机。 (图2)

3.2 Web Service技术

交通拥堵管理系统以Web Servece技术为信息控制支撑, Web Servece技术的基础是XML[4], 它使Web Service能够无歧义且快速有效的传送数据, 是一种公用可移植的标准方法。XML技术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数据和现实的分离、数据的自描述性。因此, XML技术作为标准的数据交换技术是本系统中用到的SOAP协议、WSDL语言和UDDI的基础。在XML的基础上Web Servece技术所涉及到的协议构成了一个类似于“栈”的体系结构。

由于本管理系统作为集成系统的一部分, 以便共享数据等软硬件资源, 必须把功能不同的各系统统一成一个整体, 实现跨平台, 跨语言, 在局域网内高度共享和独立的集成系统。在这里Web Service便可以很方便的解决这一问题。

4 系统应用

本系统以道路信息库为支撑, 采用模块化[7]的设计思想, 针对实际应用需要形成相应的操作功能。并通过系统的后台管理, 为系统的应用提供高质、安全、完整的数据支持。具体的系统实现方法采用Web Service技术, 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把这些系统纳入整个交通管理系统中, 实现数据与平台的共享, 然后利用整合的软硬件资源可以快捷方便的对四个子系统进行操作。

5 结束语

交通拥堵管理系统的提出, 目的是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拥堵管理系统的开发, 实施全天候全过程对交通拥堵进行动态管理, 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自动调节, 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这也是城市道路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共同愿望。因此,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势在必行, 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范鹏飞, 赵勇.基于Multi2agent的城市交通事故救援系统[J].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4, 15 (06) :11-13.

[2]黄素英, 王周敬.面向对象框架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S1) :123-128.

[3]李德才.黑龙江省公路交通应急指挥系统救援资源数据库的构建[J].森林工程, 2006, 22 (07) :21-23.

[4]Hong KL, Yeou2Koung T.Network with degradable links:capacity analysis and design[J].Transp Res B, 2003, 37:345-363.

[5]周书锋, 王义, 李莹.基于XML的多层分布式应用系统模型研究[J].聊城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04) :66-70.

[6]何奇峰.WebService在数字图书馆互操作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1) :47-50.

[7]高文宇, 陈松乔.构建基于Web Service的企业分布式应用[J].计算机应用, 2003 (S2) :97-102.

[8]张驰清, 邵春福.公路信息库及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交通技术, 2007 (03) .

道路拥堵 篇9

一、交通运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 交通运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其中一项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人口的空间位置转移, 这一功能对人口数量有很大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 其人口数量就会快速增加, 势必就会加剧人们的出行意愿, 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复杂了出行规律。交通运输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影响, 又相互制约, 人口的日益集中就需要交通运输, 而交通运输的便利无疑也会吸引人口聚集。总而言之, 交通运输有利于人口分布, 所以应对交通运输在人口分布中的诱导作用引起重视。

(二) 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交通运输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是非常可观的, 因为其不仅要完成国家下达的客、货运输任务, 还需结合市场需求对各方面的运输业务做出调整。交通运输在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发展除了要借助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外, 也离不开以交通要道为依托的运输产业, 运输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 众多南北向、东西向的运输大通道所形成的跨地区的经济区域与重点产业, 也对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起到了的优化作用, 使重复浪费大幅度减少。

(三) 交通与城市化

我们可以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来概括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 快速发展的道路交通有助于强化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 使中心区域的活力得以维持, 促使单中心城市发展成为多中心城市。另一方面, 城市的发展, 特别是城市交通的发展, 使交通运输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随着世界各个城市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地域结构, 人们对城市交通提出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多数城市对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 以使经济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

(一) 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长,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不足

近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 也带动了机动车的发展, 致使国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因为过多的利用城市土地, 导致无法为道路提供充足的空间。特别是近几年这一情况更为严重,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不够重视城市道路, 没有合理进行规划建设, 在一些基础设施上投入不足所导致的。这样一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 直接加剧了交通枢纽的不畅, 影响周转能力。随着机动车的迅速增长, 从而无法及时地满足城市的道路空间, 使得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二) 城市路网密度低、结构不合理

所谓路网密度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道路网的总里程和这一区域面积的比值。现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网密度为4.85公里/平方公里, 发达国家为16.21公里/平方公里, 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而且也没有达到国际标准上限的7.1 公里/平方公里。因为受限的道路空间, 在一定程度提高了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混合程度, 这样既增加了道路安全隐患, 也使交通运行效率受到严重限制, 加剧了主干路的交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不但增加了城市交通网络的负荷, 也就影响到了交通的安全稳定。

(三) 城市交通规划不科学, 交通管理不完善

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既有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不合理, 也有交通管理措施的不完善。片面、集中化的交通发展模式使得城市公共资源没有均匀分布, 中心城区集中了交通流, 进而使得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急剧上升。同时城市的道路负荷也十分不均匀, 一些地方负荷大, 一些地方负荷小, 没有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因此在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上, 重视交通规划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除此之外更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发展, 开发适度, 对于城市发展和交通安全做到统筹兼顾。

(四)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现阶段, 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没有明确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 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公交发展总体滞后的局面。从相关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约为20%, 中小城市的公交分担率则为10%, 而诸如日本、欧洲等国外城市的公交出行分担率则为40%-70%, 我国与之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 不科学、不合理等问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 并且缺乏充足的枢纽站建设以及有力的交通信息和保障系统建设, 这样一来就导致我国城市道路中, 存在着不够重视公共交通、结构不合理、公交系统完善程度不高等问题, 降低了交通的缓解能力。

三、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对策

实践证明, 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 交通需求的增长永远都比交通设施的容量要快, 我们不可能无限制的拓宽、加长道路, 而且在当前经济环境下, 汽车进入每一个家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一方面在城市交通环境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力度, 另一方面创新管理手段, 将有限的道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使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得到提高, 进而营造出良好交通软环境, 达到软硬兼施的目的, 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 协调城市交通和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土地和城市交通, 应对城市郊区化发展速度进行控制, 使现目前紧凑的城市土地扩展方式得以继续维持。大力倡导城市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多中心结构发展, 从而平均分配城市公共资源, 发展卫星城镇, 使城市中心区的压力减少, 交通需求不再对城市中心区过度依赖, 使道路网络中的交通流呈现均匀分布。同时交通问题是对城市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分析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城市过程中, 应积极配合交通规划, 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这样一来不仅可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也会促进城市发展。

(二) 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需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以及方便、快捷的综合体系, 其中, 主体部分为公共交通, 私人交通次之。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府在城市交通的发展过程中, 应首先对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予以明确, 将其优先地位突显出来。公共交通能够有效缓解城市道路拥堵, 为此相关政府应对公共交通出行大力提倡, 呼吁市民在出行方式上尽量选择公共交通, 这样不仅可使拥挤程度大大降低, 也能对城市空气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同时, 有关部门还应在公共交通上加大投入, 更加科学合理地建设公共交通系统。并加大轨道交通投入, 合理利用空间资源, 使交通更加便捷、安全。

公交优先应在公交道路通行优先上体现出来。首先应在城市交通主干道开辟公交专用道, 让规划和管理合二为一, 相互配合;其次是在信号灯控管系统中设立公交优先通行信号;最后是解除交通要道上对公共交通流量的限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需要加大投入快速轨道交通和大容量轨道交通。让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为轨道交通, 普通交通从旁辅助, 对交通网络做出科学合理的利用, 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这样一来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尽可能多地减少拥堵现象。

(三)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一是精心设计, 优化组织。把交通工程理论充分利用起来, 对道路交叉口精心科学渠化。在这一过程中, 交巡警部门应和建设部门相互配合, 以渠化改造方式改造交通拥挤路口, 将交叉口进一步拓宽, 增加进口车道数, 促进道路通行能力的提高。同时根据交叉口流量流向, 对道路车行道进行合理设置, 将主要任务放在减少交通延误上, 对信号灯展开科学配时。二是加强整治、规范秩序。将城市中各支小路全面打通, 使城市道路达到“微循环”效果。同时也要与城管、工商等部门强强联合, 对“马路市场”、“马路停车场”等现象进行清理整治, 使路面执法突显成效, 依法严厉治理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与不文明行车行为, 对其形成强大威慑力。三是在宣传教育上加大力度, 将各种规范的交通行为知识传达给道路使用者, 使广大交通参与者都能具备高素质的行车行为, 在这之中要重点对以下四类人进行宣传教育。第一类是驾驶国家机关特种车辆的驾驶人员。针对这一类人主要是让他们不要报有特权思想, 在驾驶过程中不能有冲红灯、乱鸣笛以及随意占道等违章行为, 为其他交通参与者, 社会其他车辆带好头。第二类是出租车、中巴车驾驶员。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使营运车辆从只顾经济利益、不顾交通法规、肆意行驶转变为兼顾利益与安全, 遵守交通法规。第三类是大型货车与过境货车驾驶员。针对这一群体, 要对其超速行驶、占用小车道的违章行为进行严厉惩处。第四类是教育广大外来务工人群, 他们也是城市交通的参与者, 要让他们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从而不和机动车争道抢行。

(四) 加强停车场建设

目前, 我国汽车增长速度加快, 但城市停车场建设却没有与其保持同等速度, 进而使停车设施出现严重短缺, 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停车位的缺乏不仅给广大驾驶员带来不便, 也带来诸多后续问题, 比如违法停车影响道路交通, 停车困难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也让道路通行受阻。若我们不能将停车问题有效合理解决, 将会影响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应加强住宅小区的停车场配套设施建设, 对公共停车场进行规划建设。与此同时, 在中心城区要继续实施临时停车泊位措施, 划定临时停车泊位, 在位置选择不能对交通安全与通行道路造成影响, 要方便市民停车, 进而使市内停车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呈现良好的停车秩序。

(五) 增强居民的文明交通意识

1. 加大文明交通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网络等平台以及公开演讲等方式向人们宣传文明交通知识, 让居民的交通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改变过去的错误观念, 从而正确认识《交通安全法》, 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2. 通过开展“小手拉动大手”的活动, 培养儿童的文明出行意识。儿童阶段是树立文明出行意识的重要时期, 应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 将交通安全意识融入幼儿教材之中。通过对幼儿文明出行意识的培养, 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将所学的文明交通意识传递给成人, 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进而促进广大市民交通素质的提升。

3.严厉处罚行人与非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城市中心城区存在较为严重的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 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 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严格约束, 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使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保证道路通畅。

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要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必须要制定长远规划, 与多方协调配合, 通过具体有效的措施使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这过程中, 不仅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 车辆和行人的配合也至关重要, 以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具体而言, 我们可以交通结构、交通协调、合理规划布局以及交通管理等多方面为出发点, 将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使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尽量减少。

参考文献

[1]孙欣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浅议[J].经济师, 2010 (09) :62-63.

[2]郝刚.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J].工程科技, 2011 (03) :146.

[3]孟凡兴.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路探讨[J].道路交通与安全, 2010 (01) :85-89.

道路拥堵 篇10

近年来, 随着广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交通需求增长迅速。为适应需求并促进城市发展, 广州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 不断加大交通建设投资力度, 自1998年以来, 历年城建投资均超过百亿元, 其中,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作为投资的重点。通过几年的努力, 不仅较好地缓解了交通紧张状况, 也极大地发展了城市交通, 尤其是在城市重大交通枢纽、“双快”交通体系、公共交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1 道路系统组成

广州市区城市道路系统:由10条城市高速路、18条城市快速路、32条交通性主干道形成的主骨架网络和由生活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形成的次要网络, 及30个城市出入口、244座立交所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道路长度4424km, 道路面积146km, 道路网密度为5.6km/km, 道路面积率为1 8.5%。

其中华南北路以南城市主要发展地区, 规划道路长度3107km, 道路面积96km, 道路网密度为6.8km/km, 道路面积率为21%。基本达到了国家道路规划设计规范指标的上限 (规范:道路网密度5.4~7.1km/km, 200万以上城市道路面积率为20%) 。

1.2 道路系统布局

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将形成二个环、二个半环、八条联络线、十五条放射线组成的环路加放射线的城市高 (快) 速路骨架网络, 及由“十六横、十六纵”组成的方格网状的城市交通性主干路所补充的城市道路系统布局。规划道路长度905km, 道路面积5152万m。2004年底, 广州市区道路长度4864公里, 道路面积77平方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6.4%、17.4%。

广州道路网络的基本组成包括:主骨架路网与低等级路网。其中, 主骨架路网是以市域高等级路网为核心, 以区域交通性主干道为主体的城市道路基本骨架。低等级路网是指城区、各新发展区的生活性主干道与次、支道路网络, 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

经过多年的努力, 由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组成的道路功能分级系统的基本构架已经形成。其中, 主骨架路网, 特别是市域高等级路网的发展尤为突出,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心城市地位的较为完整的市域高等级路网体系。

虽然广州市的道路路网建设规模已经很大, 但是至2009年11月底, 广州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33万辆, 平均每日上牌量接近600辆, 今年汽车新上牌总数预计将超过20万辆。而交通基础设施供应则增速有限, 市区道路拥堵局面屡屡皆是。

2 关于广州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改善的几个方面

2.1 从道路路网硬件上规划好广州市的道路路网建设

广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千年古城, 2000多年来, 广州一直是中国华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若干年来, 广州的发展不能像一个全新的城市那样做好完善的规划以后再建设, 只能边规划、边建设、边修缮, 所以广州的老城区很多道路较为狭窄, 路口没有完善的渠化设计, 车辆通行能力不高, 导致上下班高峰期或者下雨天路面严重拥堵。广州道路拥堵的黑点很多, 要逐个做到交通改善, 逐个黑点整治, 尽量做到路口全部拓宽、渠化, 设置路口专用转向车道, 缩短路口车辆通行时间, 车辆拥堵的路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拓宽道路, 尽量设置立体行人过街设施, 让车辆通过速度最大化。

2.2 从人文环境上

在广州, 随处可见行人或者机动车闯红灯的现象, 司机为了几秒钟的时间到处穿插抢道, 从而导致原本已经较大负荷的道路更加雪上加霜。在香港基本上不会有行人或者机动车闯红灯的现象发生, 机动车行驶时, 司机都会依照秩序行驶, 不会随意变道争抢先后。中国内地的居民素质无法与某些发达城市相提并论, 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 良好的人文环境, 同样可以帮助维护交通秩序。因此, 加大力度宣传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2.3 从处罚力度上

广州市对于道路交通违章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 市政道路上的交通违法监控设备严重不足, 绝大多数红绿灯路口的没有闯红灯抓拍装置。在一些老城区或者是城中村的路口, 特别是在晚上, 经常能见到司机闯红灯的现象, 造成交叉口车辆行驶缓慢、拥堵, 稍不注意还可能引发严重车祸。

而在与广州仅100多公里的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处罚条例》对闯红灯等一般交通违章行为的处罚额度规定更加合理, 譬如冲红灯前两次罚500元, 一年内第三次起才罚1000元, 记分规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严厉的处罚措施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式, 但是大力度的惩罚会使大部分车主感到心疼而放弃违章。

2.4 开征道路交通拥堵费

收取交通拥堵费是治堵的最后一步。道路拥挤收费, 是指对行驶于拥挤的道路或高峰时段的车辆征收的一项额外费用, 其目的是利用价格机制, 促进交通从高峰时间向非高峰时间转变, 引导市民日常出行更多地选择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各种公共交通工具, 使得高峰时段交通量减少、路网中高峰时段拥堵和总的拥堵减少。拥挤收费实施后, 还将因塞车现象的减少带来交通事故数量的降低, 从而增加道路安全性。与此同时, 它还可以减轻机动车尾气排放, 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开征交通拥堵费可以使一部分车辆尽量不要选择车辆密度大的几条道路行驶, 绕行部分道路而起到分流的作用。

上一篇:困境与措施下一篇:社会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