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行管理

2024-10-26

科学运行管理(精选11篇)

科学运行管理 篇1

对于船舶柴油机(下文统一称主机)运行管理的研究是保证其工作性能稳定、使用期限长及维修率低的宗旨,同时也能够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机械故障和成本浪费。该文将针对船舶主机起动备车、停车及完车操作3部分做详细阐述。

1 主机起动备车

备车是指船在开航前主机的动车准备,其目的是使动力装置处于随时都能起动和正常运行的状态,主机一般要在开航前1~2 h进行备车,由于机型、各辅机和动力装置布置的不同,备车工作的多少和顺序也不相同,但是备车的基本工作大致有如下几个步骤。

(1)暖机与油的加温,船舶在靠港期间,比如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时,主机停止工作后,一般应将船舶发电机的冷却水引进主机循环,使主机保温,减少动车后气缸的热应力,还可以减少和避免硫化物对缸壁和活塞顶的腐蚀,尤其对使用含硫成分较高的燃料的柴油机效果更明显。此外应注意机舱的保温和油舱、油柜的加温,保证燃油良好的流动性以保证持续供油。

(2)润滑油系统的准备,首先检查主机循环油柜、透平油柜、轴系油位以及注油器的油位,油量不足时应补充到规定油位,然后起动滑油循环泵,调至规定油压,保证将滑油送至各润滑表面,以起预热及冲净润滑面。起动透平油泵,使润滑油在透平涡轮增压器的轴承中循环。对于采用油冷活塞的主机,当滑油循环泵运行后,活塞温度会逐渐增高,这样也起到暖机的作用,此时要注意观察各缸活塞冷却油回油及回流情况和温度。最后要注意的是,在柴油机冲车之前,应摇动气缸注油器30~40转,将滑油预先送到缸壁表面,以减少起动时的磨损。

(3)冷却系统的准备,检查主机膨胀水柜的水位高度,水位高度不够时应补充到规定的水位。检查冷却水系统管路中各阀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确认无误后开启淡水泵,通过循环过程将系统中的气体驱走,对于水冷活塞,开启淡水泵后,同样也要注意各缸活塞冷却水的流动状态和循环水柜的水位。采用主机喷油器独立冷却系统的,应先起动喷油器冷却泵,检查喷油器冷却水柜的液位。主机起动运转后各内循环系统中冷却液温度升高时,开始起动海水泵,与淡水泵一样做起动前检查。

(4)燃油系统的准备,首先要检查主机燃油沉淀柜、日用油柜的油位,油量不足时应驳油到规定油位,要注意放残。重油沉淀柜、日用油柜需要加温,使之达到规定温度。起动低压燃油输送泵、将油压调整到规定压力,使燃油在系统中循环流动,待柴油机正常运转后,可将独立的低压燃油输送泵关停。

(5)压缩空气系统的准备,开启空气压缩机,将空气瓶充气到规定压力,并泄放瓶内的油和残水。打开空气瓶出口阀、主停气阀或使用自动起动阀处于“自动”位置上。采用压缩空气气笛的,应将气笛瓶出口阀打开,以备驾驶台随时使用。

(6)盘车和冲车,接上盘车机将主机转车10~15 min,使缸壁和所有润滑表面得到充分润滑,转车前与驾驶台保持联系。确认柴油机转动自如后,将盘车机关停并脱开,进行冲车。冲车是利用压缩空气使主机转动的操作过程,其目的是将气缸中的杂质、残水或残油等从开启的示功阀处冲出。如果气缸示功阀有大量的油水冲出,要查明原因并予以解决后才能进行试车,试车前关闭示功阀。

(7)试车,其作用是检查换向机构与起动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把主机由正车换至倒车,再从倒车换至正车,确认是否灵活,同时要检查各缸发火是否正常。如有非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并予以解决。对于直流阀式二冲程柴油机,还需要检查气缸盖上的气阀等运动部件是否正常,待主机转动数转后,重新将操作手柄放回停车位置,试车完毕,汇到驾驶台等待开航命令,轮机员需留在操纵台前值守。

2 停车操作

在船舶靠港停泊后,轮机员接到驾驶台“停车”指令时,要进行如下程序停车操作。

(1)逐渐降低主机转速,并低速转5~10 min,使柴油机温度逐渐降低,避免发生过热现象。

(2)把操纵盘(或手柄)转至停车位置上,同时使冷却水在冷却腔内继续循环5~10 min,此时还要开启独立水泵向主机泵水循环。

(3)开启示功阀,将燃油控制手柄调至零位。

(4)冲车吹出气缸内的残留油气等杂质,并向气缸内壁手摇气缸注油器润滑,接上盘车机盘车。

3 完车操作

当接到完车指令后说明船舶已停泊结束,此时轮机员应关闭相应阀件,并进入主机完车操作,程序如下。

(1)车钟放至完车位置,检查并确认主机燃油操纵杆在停车位置上。

(2)关闭起动空气系统的主停气阀、主起动阀和空气瓶出口阀。

(3)燃油系统低压燃油输送泵。

(4)关停主机海水泵、关闭主机海水泵进出口控制阀及冷却器的进口阀。

(5)检查各缸示功发是否全开,盘车10~15 min,需要注入润滑油润滑。

(6)将扫气箱、涡轮端排出管登出放残考克全开,进行放残。

(7)关掉机舱温度、压力报警器及其他不使用的开关。

(8)喷油器、活塞冷却泵及透平油泵应继续循环一段时间后关停(具体时间可根据各船主机管理的规定)。

(9)主机淡水泵和主机滑油泵应继续循环20~30 min,对大功率低速机可达数小时(可根据各船主机管理的规定)。

(10)如果停车时间很长,待主机全部温度降下来后,应放掉其内部的冷却水和润滑油,作为临时油封。

(11)如果主机需要应用柴油发电机缸套冷却淡水,对主机继续暖机保温工作,应该趁水温未降低前停掉主机淡水泵,打开主、辅机暖机管系上的暖缸联通阀进行暖缸保温工作。

(12)做机舱轮机日志记录,并确认主机和机舱情况正常,无遗漏或不安全事项。

4 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的船舶柴油机运行管理关系着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状态、使用期限和维修率,同时研究此技术是与企业和船舶所有者利益息息相关,这也是企业及所有者最关心的问题和工作焦点;对于船舶技术管理人员,熟悉掌握船舶柴油机运行管理知识就尤为重要,研究柴油机运行管理技术对船舶管理方面课题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培廷.船舶柴油机[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斌.主推进动力装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罗红英.内燃机及动力装置测试技术[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1.

科学运行管理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有关精神,加强和规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广东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建设,是国家和广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组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及应用开发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骨干平台,是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配置先进科研装备、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 省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评估。

第四条 省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创新”的运行机制。

第五条 省财政设立专项经费,稳定支持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研发与更新。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二章 职 责

第六条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制订省重点实验室发展方针和政策,宏观指导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二)编制和组织实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三)批准省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

(四)组织省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

(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省重点实验室的措施。

第七条 依托单位是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为省重点实验室提供后勤保障以及人员、经费等配套条件,解决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二)聘任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并向省科技主管部门备案。

(三)协助做好省重点实验室的考核评估工作。

第三章 建 设

第八条 省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

(一)根据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围绕广东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针对科学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领域及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广东省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

(二)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解决现代产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供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支撑,引导新技术的应用和成果转化,发挥技术集成、高端科技服务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积极培养、引进、稳定和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建成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强自主创新及产学研合作。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装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积极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动态,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开展高层次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要面向社会开放,设立开放基金。

(五)创造条件,争取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行列。

第九条 立项范围。

省科技主管部门根据广东省学科与产业特色,选择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性研究领域,以及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有计划、有重点地从有条件的单位遴选建设,并保持适度建设规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为科研实力较强、基础条件较好的高校、科研机构,且不受隶属关系(国家、部委、外省市)的限制,设在广东地区、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有相对固定的科研人员和相对集中的科研场地,服务于广东经济社会建设,均可申报。

第十条 立项条件。

申请省重点实验室,应符合优先发展的学科和技术领域,体现广东优势和特色,同时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研究领域明确,近、中、远期目标清晰;

(二)研究方向较稳定,具有一定优势,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取得较好的科研成绩,研发能力和水平在国内或省内本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该领域有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研究开发项目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有创新性并具有特色;

(四)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管理能力较强的领导班子以及素质较好、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学风正派,学术民主,有团结合作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有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能力;

(五)有相对集中的实验用房,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有先进的科研条件和设施,科研仪器总值1000万元以上;有良好的技术支撑条件和学术活动环境;

(六)依托单位重视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能给予稳定的支持,提供必需的后勤保障,保证省重点实验室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 项目组织。

指南发布。省科技主管部门根据广东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布局要求,制定并发布年度申报指南。

材料受理。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的要求,按规定的时间编写申报任务书和可行性报告,通过省科技主管部门指定的网络进行申报,并将申报材料报送省科技主管部门业务受理窗口。

第十二条 审批立项。

省科技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根据专家评审和论证意见,审定支持项目和经费,省科技主管部门下达立项通知,两部门共同下达立项经费。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实行合同制管理,依托单位在接到立项通知1个月内与省科技主管部门签订合同书。合同书将作为建设实施和验收的主要依据。

第十三条 凡列入建设计划的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应以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新增资金配套。

第十四条 省财政资助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建设期仪器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人才引进、科学研究、开放基金等。省重点实验室要按照实施方案购置仪器设备;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规定范围内的,应按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实行政府采购。财政经费的20%可用于开放基金。

省重点实验室用房及水、电等配套条件,由依托单位解决。确需新建、扩建的,资金由依托单位自筹解决,并按基本建设有关规定报批。

省财政视情况给予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费,主要用于省重点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的人才引进、科研仪器维修、开放基金和学术交流、人员费等。

第十五条 省重点实验室在建期间,研究方向与建设内容应与实施方案和合同书内容保持一致。确因特殊情况需进行重大调整时,在学术委员会的建议下,依托单位提出调整报告,报省科技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后,由依托单位提交验收申请。省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按实施方案和合同书规定的要求进行验收。

第十七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为3年,对无正当理由超期半年以上而不能按计划验收的在建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小组,协调解决问题,并进行内部通报。情节严重的,取消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依托单位5年内不得在同一领域申报建设省重点实验室。

第四章 运 行

第十八条 省重点实验室应是依托单位下属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省重点实验室接受依托单位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及监督。

第十九条 省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配备主任1人,副主任2~3人,其中专职副主任1人。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主任由依托单位聘任,副主任经主任提名,由依托单位聘任,报省科技主管部门批准并备案。主任、副主任任期5年,可连聘连任。

第二十条 省重点实验室设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省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职责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学术委员会人数一般为9~11人,依托单位的委员不超过1/3,每届任期五年。每次换届应更换委员1/3以上。学术委员会成员由省重点实验室推荐,依托单位聘任。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次,每次实到人数不少于2/3,并形成会议纪要。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和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报省科技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省重点实验室应实行开放共享制度,设立开放基金,用于开放课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大仪器设备共享力度,大型仪器设备应进入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

第二十二条 省重点实验室要创新机制,营造宽松民主、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鼓励科技人员不断产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第二十三条 省重点实验室人员由固定与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支撑人员和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生等。固定人员不得少于20名。要不断优化固定人员队伍的配置,创造条件培养和吸引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高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固定人员实行聘任制。

第二十四条 省重点实验室应积极引进和聘请国内外高级客座研究人员,特别是吸引优秀的青年专家参与研究开发工作,省重点实验室和依托单位提供必需的工作环境和后勤保障。

第二十五条 省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由省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应标注省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省重点实验室应统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保障科研仪器的高效运转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

第二十七条 省重点实验室应设立实验室秘书岗位,协助处理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对外联络等相关事宜。

第二十八条 省重点实验室应当重视科学普及,向社会公众特别是科研、教学单位开放。

第五章 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九条 省重点实验室每年10月底前填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统计表》,经依托单位审核后报送省科技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 省重点实验室实行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定期考核评估,优胜劣汰。4年为一个考核评估周期。考核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档次。

第三十一条 省科技主管部门制定评考核估指标体系,组织专家进行考核评估,对省重点实验室四年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评估指标包括学科目标与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及其转化、学术技术水平、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经费及设备实力、运行与管理等。

第三十二条 考核评估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议相结合、学术专家与管理专家相结合、书面材料审查与现场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考核评估程序是:省科技主管部门发布考核评估通知,参评省重点实验室按时、如实提交考核评估申请材料,书面材料评审,现场考察,确定考核评估结果。

第三十三条 省科技主管部门对参加考核评估的省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考察,现场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听取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考察实验室、进行业务骨干访谈等。

第三十四条 省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省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成绩,确定省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结果。

第六章 奖励与责任

第三十五条 省科技主管部门和省有关主管部门的科技计划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省重点实验室。

第三十六条 对进入国家级实验室或省部共建培育基地的省重点实验室,给予奖励和运行经费支持。

第三十七条 对考核评估获得优秀、良好的省重点实验室分级给予经费奖励。

第三十八条 对考核评估中根据专家意见需整改的省重点实验室,要进行人员重组或结构调整,限期1年整改,如果在限期内没有明显改进的,撤消其省重点实验室称号。

第三十九条 对考核评估为不合格或无正当理由不参与考核评估的省重点实验室,撤消其省重点实验室称号,依托单位5年内不得在同一领域申报建设省重点实验室。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省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为“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第四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由省科技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自2012年6月1日起执行。原省科技主管部门颁发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粤科财字〔2002〕71号)同时终止执行。

科学运行管理 篇3

2008年奥运会将“城市运行”这个被长期冷落的词汇带到了世人面前,这是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对奥运会主办城市明确提出建立城市运行中心的要求。因此,北京市政府组织编订了《3c城市运行纲要》,并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运行系统。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依托此系统,在2006年和2007年编制发布了《奥运会对应期城市运行主要指标分析报告》。

对城市运行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奥运会,更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发展之路。当2007年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市政管委面向全社会进行城市运行研究的招标时,科学界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对城市运行竟然还如此陌生。如何理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的关系,如何建设好城市运行系统,服务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为长期忽视城市运行研究的科学界提出了新课题。

被异化的城市发展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化一度被异化为上工程建设项目,修大楼大桥、建大广场、大马路这些最具“显示度”的、以钢筋水泥消耗量为重要指标的外延式城市发展之路。对城市管理的科学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规划及建设领域,而较少针对城市运行问题。城市管理中重规划建设、轻运行管理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出现本末倒置,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管理粗放后置、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等问题。原因人们忽略了城市发展应该是通过城市运行为市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这个目的。

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和城市治理种种难题的挑战,现代城市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站在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优质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角度加强对城市运行的管理,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仅就每个具体建设项目而言,从规划到建设完工移交运行管理部门,其时间周期是有限的,管理对象和范围也相对明确和具体。而运行管理的时间就相对较长(保护占建筑甚至需上千年);管理对象和范围也更加复杂,如水电气热及通信的保障、城市交通的通达,环境卫生的保障,园林绿化与夜景照明,防灾防火防盗等无一不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生活于其中的市民和社会组织,使得城市运行更加复杂。加强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再度审视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市政的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与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维结构》一文中从知识、时间、逻辑三个维度对城市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管理是以服务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为目标,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从时间维度上,城市管理包括前期规划管理,中期建设管理与后期运行管理三个部分,即城市管理者所熟知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管理三段论。而且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者之间绝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三个阶段之间不仅存在互动反馈机制,而且处在不停的动态变化之中,正是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推动了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

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 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城市的复杂巨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运行与发展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城市建设是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运行是指与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相关的各项事宜,主要包括对城市公共设施及其所承载服务的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终是为了服务城市运行,服务市民。城市设施在规划,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方能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专业设计及地方立法行为,城市建设是一种以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行为,城市运行则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围绕城市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各要素共同作用于城市而产生的所有动态过程。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城市成长期的积累,发展和演化,城市运行就成为了城市管理的主体内容。城市管理的内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必将经历以城市规划建设为主到以城市运行为主的转变。当城市化进入起步阶段的时候,城市管理的内涵也就是城市规划与建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市化的象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重规划建设、轻运行管理的弊病也会日渐明显,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做好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的全过程管理是处在城市化转型期城市的重要命题。

作为复杂系统的城市运行

现代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劳动力、资本、各类经济、生活基础设施在其中高度聚集,人流、资金流、物资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高度交汇。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运行的复杂性。从参与角色上,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从运行层次上,城市运行包括市级、区级、街道、社区、网格等多个层次;从专业维度上,城市运行管理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交通管理、废弃物管理、市容景观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众多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许多子系统,整个系统呈现出多维度、多结构、多层次、多要素间关联关系高度繁杂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市运行的复杂巨系统特性使得传统的分解,叠加方法在城市运行与管理中失效。

若以强调分解和简化的还原论,将城市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按照行业及专业特性来对城市运行进行分别研究。则城市运行各子系统之间的复杂交错性使其难以简单分解,且分解出的小系统已不是原来的系统了,对这个系统分行业的点滴研究也很难进行综合。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中不仅要注重对我们所擅长的各专业运行系统的研究,注重规划,建设与运行之间的互动与衔接,还要加强各相关学科、相关行业,相关领域之间的交流,对诸如空间分异下的城市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城市运行各要素间复杂的非线形关系和运行机理的模拟仿真,人工智能在城市运行连续性管理中应用等等作为复杂性系统的城市运行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为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机遇。

加强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是政府与科学界共同的责任

现代城市管理的非线性、复杂巨系统特性要求必须加强对城市运行的复杂性科学研究。站在城市化发展的十字路口,科学界有责任积极推动作为复杂系统的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政府也需加大在城市运行管理方面的投入,鼓励和引导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全面推动城市科学管理。

城市管理从以政府为中心到以人为本,以市民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的转变,城市管理者必须站在城市公共产品最终提供者的角度,反溯整个公共产品的生产与管理过程,实现规划,建设,运行一体化的全流程城市管理。而这些,必须建立在对作为复杂巨系统的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

现代科学发展已经呈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两种趋势。我们在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中不仅要注重对各专业子系统的研究,还应对其间复杂的非线形关系和运行机理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界要充分综合集成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市容景观、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众多领域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数学科学、地理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各类知识,加强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推动城市运行的科学管理。

科学运行管理 篇4

一、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ISO9000 族质量管理标准作为一种国际化标准,具有较高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较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将ISO9000 族质量管理标准引入党建工作,其方法是把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与以往成功的党建制度、工作实践、特色活动相结合,把党建工作纳入标准化、科学化、体系化管理的轨道,形成完善的党建工作实践准则和长效机制; 其核心是按照“5W1H”原则对党建工作进行策划,采用“PDCA”方法实现党建工作持续改进,通过流程控制、痕迹管理、标准化考核、持续改进等环节真正把党建工作做好做实。

二、党建质量管理体的摸索实践

一是在体系策划上,要摒弃照猫画虎、生搬硬套的拿来主义,始终坚持“继承创新、简便实用”的原则。在搭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一方面注重继承以往党建工作好做法、好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借鉴、引用IS09000 质量标准的先进理念和手段,旨在形成“事事有标准,处处有规矩,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党建工作格局。

二是在体系建立上,要坚持删繁就简,对党建工作各项制度、规定、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整合优化,建立兼具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的党建工作《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既要做到党建工作全覆盖,又要具有适宜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在体系运行中,要立足实际操作,着力解决党建工作融入不够、实效不强、定量不足等问题,通过抓实“五个环节”打好体系推行“组合拳”。一是写所需。就是针对完成工作质量目标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方案。使每项工作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何时干、干到什么程度、如何督导检查等都一目了然。二是做所写。就是按照拟定的策划书和各自的职责、程序,认真组织实施,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三是记所做。就是将工作实施过程完整记录下来,作为工作过程实施和衡量工作质量的依据。四是审所记。就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党建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核,验证其符合性和有效性。五是改所审。就是对审核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通过持续整改提升工作效果。

四是在体系审核上,要探索建立“内外结合、上下共审、单位互审”的监督检查机制。“相互审”,基层单位之间相互审核,变“内审”为相对的“外审”,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上审下”,由上级党委牵头对各单位进行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限时整改。“第三方审”,由外部权威认证机构对党建体系进行审查并持续改进,促进党建工作按体系在“PDCA”过程控制下规范运行。

三、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助推党建工作上台阶

一是由围绕型向融入型转变,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相融互动。要坚持质量方针和目标必须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相一致原则,确保企业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高度融合。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把经营管理和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分解至各级党委、基层支部、党员个人,把党建考核与绩效考核相互融合,让党建工作的融入型更强,融入方式更明确,融入效果更直接。

二是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确保党建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党建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要把党建工作的目标变成具体的指标,并把指标进行量化分解、落实到各个层次,改进以往党建工作定性多、定量少的问题,统一工作程序和工资标准,变抽象为具体、变定性评价为定量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三是由随意性向规范化转变,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通过流程再造和制度梳理,规范各项业务流程,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权限、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制定了检查标准,明确考核时间及考核依据,使党员心中有目标、部门工作有依据,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良好运行机制。

四是由经验型向标准型转变,形成一套抓党建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党建各项工作按照“PDCA”要求运行,应用闭合循环和持续改进的特点,实行程序化控制、标准化考核、持续化改进,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再解决”,让党建工作进入不断旋转循环,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形成了一种持久的落实力和蓬勃的创造力。

科学运行管理 篇5

关键词:农业特色 环境科学 体系 实践教学

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是在湖南省内具有农业特色的优势学科,也是以农业环境为中心的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科学。构建符合社会对农业环境保护人才培养要求的环境科学实践教学体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科学运行管理 篇6

【关键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促企业发展

国有企业为了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保证企业运行规范科学发展,依照中央关于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简称“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的要求,作为国有企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落到实处,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三重一大”问题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中铁二局集团在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过程中,结合惩防体系建设,坚持把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放在突出位置,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决策机制,规范执行流程,严格监督考核,进一步规范了各级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有效提高了决策水平和质量,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健全决策制度,明确议事规则,从制度上保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落实

制度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中铁二局集团作为国有上市公司,按照上市公司标准,依据《公司法》、《证券法》及证券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公司章程》和与之匹配的法人治理制度及其议事规则,明确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形成了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

1.在公司治理制度中要明确股东会和董事会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大额度资金运作等重要事项的决策权;明确经理层在董事会领导下,执行股东会、董事会决议,并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实现企业决策层与执行层的分离;明确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监事列席股东会、董事会会议,并对会议的决策程序和议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对会议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建议,检查公司财务和经营管理,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

2.要明确党委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中的主要职能,即对公司改革、发展和管理中的有关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企业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企业重要人事安排、奖惩及内部机构的设置调整,对派往子公司的股权代表、董事、监事、经理层人选提出意见或建议。

3.要制定党委会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和总经理工作规则,明晰执行流程。对需要研究决策的“三重一大”事项,事先与党委沟通,听取党委建议和意见,然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超过总经理职责权限的,提交董事会研究决定;超过董事会权限的,提交股东会批准。

二、坚持“新老”结合,实行“交叉任职”,从组织上保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落实

公司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中,充分保证党委的政治核心地位,坚持“新三会”与“老三会”相结合,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选聘配强了董事监事,明确工作职责,为“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落实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1.充分保证党委的政治核心地位。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确保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重要举措。公司改制上市后,明确“四变、四不变”的原则。即领导体制发生了变化,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不能变;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能变;经营机制发生了变化,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不能变;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变。

在坚持集体领导、保证民主决策方面,公司党政主要领导要达成共识,作出五个必须的规定:即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问题必须经董事会研究决策,领导干部选拔任免必须经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必须经职代会讨论通过,提请董事会决策和职代会通过的重要问题必须经总经理办公会研究,所有上会的重要事项事先必须由党政主要领导沟通一致。“五个必须”的坚持,保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在企业的全面执行。

2.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公司要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一肩双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党委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企业组织领导体制。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依照规定进入党委会。目前,公司和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一肩双责”率达到100%。这种组织领导体制为公司党委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严格决策程序,明确执行流程,从程序上保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落实

严格的程序和科学的流程,是推进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对推行“三重一大“制度来说,这显得尤为重要。

1.明确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的规范性。实现决策的规范性,是有效进行“三重一大”决策的重心和前提。公司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办公会、党委常委会等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中,对决策的方式、步骤、议程、时限以及参与人员等都要做具体要求,形成明晰的决策流程,凡涉及到重大关联交易事项均需独立董事在会前和会后发表独立意见。对重要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以及与职工利益相关的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的决策时,都要坚持做到不事先充分酝酿不决策,不广泛征求意见不决策,不经过集体研究不决策。严格规范的决策流程,既能增强操作性,又能有效杜绝个人独断和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保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规范运行。

2.引入专家论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在推进“三重一大”决策中,始终要把专家论证作为一项重要决策依据,尤其在遇到各类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问题时,我们都要坚持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确保各项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为此,公司经理层要设立专家委员会,下设十个专家组,主要负责公司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风险评估,以及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决策的参考建议和意见。同时公司董事会要下设战略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其主任委员要由相关专业的独立董事担任,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3.坚持集思广益,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坚持民主决策是“三重一大”制度的关键。我们在推进“三重一大”工作中,要注重调查研究,坚持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决策民主、科学。无论是在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上,还是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前,公司都要认真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和市场论证,广泛听取所属单位意见,征求上级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涉及企业改革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坚持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广泛听取职工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进一步保证决策的民主性。

4.推行党政会签制度,保证决策的实施性。注重决策可行是“三重一大”制度的落脚点。我们在推行“三重一大”工作中,要将公司层面重大决策的内容、方式和程序,延伸到基层项目部,在基层项目部普遍推行重大事项党政会签制度,规定凡涉及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成本核算、资金管理、人事调整、验工计价等8个方面重大事项,必须经过职能部门会审、项目班子集体讨论、党政主要领导共同会签后,方可实施,形成共同决策、相互监督的局面,减少和避免工程项目重大决策的失误,确保项目健康运行,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5.明确了落实决策的基本责任。为确保决策落实的质量和进度,公司要明确决策执行的领导责任和具体执行机构。如对公司董事会做出的涉及经营管理的重大决策,公司总经理要承担决策落实的领导责任并负责组织实施,主持全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并向董事会报告,组织实施董事会制定的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公司党委(常委)会做出决策后,党委书记要承担决策落实的领导责任并负责组织实施,党委(常委)成员按职责分工带头贯彻执行,为决策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在决策执行中,领导班子成员个人不得擅自改变集体决策,对决策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保留,但在没有做出新的集体决策之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者拒绝执行已做出的决策。负责执行决策的部门或单位都必须明确决策落实的领导责任及具体承办责任人,不得推诿和拖延。

四、加强监督检查,注重考核评价,从机制上保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落实

加强监督检查,健全保障机制,是推进“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有效落实的关键。公司要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纪检监察组织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有效促进“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落实。

1.充分发挥领导人员之间相互监督,保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落实。从“新老”三会的结合和相互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中,赋予了参与决策的领导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的责任和义务,在“三重一大”重要事项决策过程中,领导人员是否严格遵循决策程序、是否遵守议事规则、是否遵照会议制度进行决策,彼此之间互为监督,从体制上保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有效实施。在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上,“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执行落实情况,也是班子每个成员自查汇报的内容之一,并以此接受其他班子成员和指导民主生活会的上级领导的监督。

2.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职能,确保“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落实。公司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监督检查。一是要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对所属子公司贯彻落实国资委和上级指示要求、公司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执行力。二是要以干部选拔任用为重点,全过程参与领导干部公开招聘,积极参加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加大对选人用人的监督力度。三是要以企业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强对劳务队伍选用、项目招标、大宗物资设备和办公用品采购、验工计价、废旧物资处理、资金的拨付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生产经营重大事项集体研究,规范运作。四是要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为主要形式,对领导干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特别是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五是要将“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考核,确保“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落实。

3.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监督和评价职能,保证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落实。各级党委要将领导干部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的重要议题,列入领导干部勤廉从业作风建设要求之中,将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情况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各级职代会要将领导干部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情况作为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将民主评议结果与干部奖惩、任免和使用挂钩。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情况的监督。

4.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保证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落实。监事会要充分履行公司章程赋予的监督检查职能,每年在开展对所属子公司的检查中,也要把“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列入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整改建议书,以此在监督“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各子公司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健全完善制度,规范从业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5.是强化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的执行力度,确保“三重一大”的有效实施。我们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制定《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执行跟踪检查与评价办法》,对涉及“三重一大”的有关决策事项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反馈信息,对执行落实的结果按优秀、符合、不符合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给予奖惩。

通过公司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中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实行集体研究和科学决策,就能减少和避免重大决策失误,提高决策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从根本上保证贯彻落实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贯彻落实是靠人的行为来完成的,也就是说靠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来完成。领导干部素质的高底直接影响着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好坏。组织上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领导干部自身也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加强修养,不断提高素质。

1.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审慎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为企业事业发展、为职工群众掌好权、用好权,严格依法、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不搞特权。要切实增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意识,使我们做出的重大决策都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2.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处理好在利益上的关系,在政策和相关规定的范围内获取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其它不要多想。

3.要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和企业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严明纪律、令行禁止,保证中央和企业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2010(7)

[2]中央纪委法规室,国务院国资委纪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及相关法规.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7)

[3]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监察局.《镜鉴—国有企业廉洁从业教育读本》.新华出版社,2010(7)

[4]李本刚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辅导读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6)

[5]傅思明.《“六五”普法干部法律知识学习读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7)

科学运行管理 篇7

1 生命科学公共技术平台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设备重复购置资源浪费技术滞后

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科研投资日益增加,大型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由于历史和实验室建制分散等原因,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时未能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导致设备重复购置;另外,由于经费来源不同,建设目标各不相同等原因,部分高校缺乏“全校一盘棋”的管理理念,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流于形式,使有限的资金不能统筹使用,导致大量低端水平的仪器重复购置。最终导致仪器设备分散,无法统管共用,仪器资源浪费,高水平仪器设备无力购买,先进的技术水平更新滞后。

1.2 管理模式陈旧共享作用难以发挥

为了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许多高校院所先后构建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优质的仪器共享平台在资源整合和开放共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大多数仪器平台都因为管理模式落后,不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或因使用和管理责任不明,体制机制不健全或共享意识淡漠等原因,不能充分保障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严重限制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使技术共享平台的作用难以发挥。

1.3 专业队伍不稳定维护经费不足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除部分集中在实验室外,还有部分分布在各研究室、课题组。因此技术力量分散,个人特长无法发挥,技术水平难以提高;另外,实验技术人员属于教辅编制,未按照实际情况为实验技术人员设立新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标准,发展空间有限,在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工作吸引力的情况下,使其工作重心逐渐偏离了教辅岗位,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时,高校普遍存在使用设备“重购置轻维护”的现象,将资金全部用于购置新仪器,缺少配套的维护经费,导致“有钱买仪器,无钱修仪器”的尴尬局面。仪器出现故障后闲置不用,无形之中加剧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产出[5]。

2 生命科学公共技术共享平台体系的构建

2.1 搭建大型仪器设备技术共享平台

技术共享平台自组建以来,按设备技术功能和服务方向系统定位,将学院原有的70多台大型仪器和新购置的10多台精密设备进行重新布局,归类组合。按照相关的技术服务路线,搭建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4个技术服务体系。一是基因组学及基因工程方向技术服务路线:以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和基因表达定量分析作为代表技术,辅以专业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配备3名技术人员,管辖高通量测序仪、多重遗传分析系统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相关仪器设备;二是蛋白质组学方向技术服务路线:以双向电泳、多维液相分离和质谱分析为代表技术,辅以蛋白质结构测序和鉴定技术,配备4名技术人员,管辖MADI-TOF-TOF质谱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Orbitrap高分辨率质谱,多维液相色谱,双向电泳仪等相关仪器设备;三是细胞和影像分析方向技术服务路线:以细胞流式分离和显微影像分析为代表技术,辅以细胞培养和组织染色技术,配备2名技术人员,管辖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相关仪器;四是药物筛选与评价方向技术服务路线:以动物培养和药理分析为代表技术,辅以动物饲养和药理毒理实验技术,配备2名技术人员,管辖小动物活体成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系统等相关仪器。每个服务体系设置1名负责人,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在一定的权限内具体负责本服务体系内的样品测试和服务业务拓展等工作。

2.2 组建高水平技术支持与管理团队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是否能发挥平台的共享效益和有效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共享平台全方位整合技术人员力量,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一是选聘不同专业背景的技术应用和开发研究人员,作为设备运行的技术支撑。目前已形成10人组成的专业技术应用团队,专业背景涵盖仪器分析、化学、生物学和电气工程4个方向。这种人员配置模式有利于不同专业背景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组建生物与分析技术应用团队。选聘熟悉相关设备使用技术的原有人员5名,公开招聘生物分析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4名,共同组成仪器技术分析应用团队,及时有效地应用相关前沿技术,共同开发研究生物仪器的新功能,新应用。三是建立管理队伍。设立专职仪器管理人员11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 ;博士8人,硕士3人。兼职仪器管理人员15名。是一支管理水平高、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管理队伍,负责完成仪器设备培训、管理、操作、维护和维修等工作,使仪器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四是加强培养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开发技术与管理水平。努力为管理人员提供国内外进修、培训以及学术交流的机会,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面。

技术共享平台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知识系统、技术精湛、稳定扎实”的新型技术支持与管理团队。

2.3 建立开放共享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为提高我校科学仪器设备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质量,服务社会发展和支撑人才培养[5],技术共享平台紧紧围绕“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仪器共用”的思路,充分借鉴各高校优质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经验,根据本院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现状,加强宏观统筹规划,进行创新设计和合理布局,努力构建“管理理念先进、装备设施精良、服务水平优质”的技术共享平台[6]。

2.3.1 建立技术共享平台开放式管理制度提升优质资源共享意识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基本保证,只有建章立制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才能确保技术共享平台真正发挥作用。本平台特制定《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开放守则》《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检查、维修、维护办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开放共享办法》等系列管理、监督和使用的相关制度[7],规范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化、合理化共享使用[8]。要增强“团结协作、开放共享、相互服务”的意识,深化管理改革,建立大型仪器平台“开放共享、协作共用”的管理机制,努力扭转各单位“重抢占资金、重仪器设备购入,轻开放共享”的现象[9,10]。在技术共享平台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及不断提升的共享意识促进下,我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以及盲目引进现象,而且这些仪器设备在管理规范、开放共享的环境中为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及创新成果的取得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保障[11,12]。

2.3.2 建设大型仪器信息开放平台实行网络化预约共享机制

为了保证技术共享平台有效开放运行,本平台自主研发并创建了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该信息系统由基本信息管理系统、预约管理系统、培训系统、订单信息统计系统、费用统计系统和工作状态检测系统六部分组成,而且对每一部分都进行了详细的使用划分(如图1所示)。

技术共享仪器平台借鉴王嘉滨[13]等人的管理经验,将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名称、照片、型号、生产厂家、规格型号、主要功能及应用范围、测试样品要求和可预约时间及使用联系人等进行上传网络公布,便于校内外使用者了解开放共享仪器的总体情况,及时查看可供预约使用的时间。该基本仪器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了服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有效地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共享范围和使用效率。

技术共享平台的所有仪器面向校内外和社会科研人员开放使用,均可通过注册预约申请使用。使用预约包括上机预约、送样预约和包时预约3种方式。使用人员须提前向技术共享平台提出预约申请,并注明所做实验的特殊要求和条件等,以保证仪器设备配件提前准备或按时提供测试服务。技术共享平台将按照预约顺序,合理安排实验时间。预约制度使技术共享平台的工作有序开展,扩大了开放范围,提升了共享水平,为打造“规范化、高效性、服务型”技术共享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普通制备型仪器或操作简单易学的仪器,技术共享平台实行培训上岗制度。每学期由仪器管理人员组织针对全校师生和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讲座,培训方式为“双重培训制”,即邀请技术应用专家对仪器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管理者再面向使用者进行详细的操作培训。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上机操作考核,考核合格者发给使用许可证,持该证者才有资格进行仪器的预约使用。本技术共享平台近两年共举办了期分析测试专业培训,8期仪器操作基础培训,培训学员已经超过600人次。坚持开展仪器操作和分析讲座,不但能通过技术交流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而且可以提高仪器的利用效率,避免仪器人为损坏的现象。对于操作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采用专人上机测试的方式,并提供测试报告。

订单信息统计系统、费用统计系统和工作状态检测系统可以及时准确的统计设备对外服务的机时数、项目数、收费数和样品数,还可以实时显示仪器的使用状态和预约情况。同时,可以完成各实验室的动态监控,显示仪器运行状况和上岗技术人员的使用记录。

2.3.3 设立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实行仪器使用有偿收费制

技术共享平台的设备均由我校“985”“211”工程等建设费支出,无法提供设备维护和实验室运行费用。而且一些主要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大型仪器设备,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小动物活体成像、激光辅助电离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上百万的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维修成本更高。我校每年进行大型仪器维修立项申报工作,根据仪器开放机时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维修基金,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与维护。另外,所有设备均按照《吉林大学有偿服务管理指导办法》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行有偿服务,合理定价,统一收费,逐步实现以机养机。但学校是非营利性单位,所以技术共享平台只收取基本的技术服务费和管理使用费[14,15],并按照不同的送样单位进行级别收费。有偿服务获得的收入纳入院级单位财务统一管理。有偿服务机制使得仪器管理部门对仪器设备的绩效有更客观真实的了解和掌握,为实施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评价提供了基础。另外,合理的收费使部分机组能够完成自我“养活”,为维持仪器设备运行的良性循环提供了经济保障。

3 结束语

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是提高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大型仪器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是优质资源得以重新整合利用的有效手段。我院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本着立足本校,服务全省及东北地区的理念,筹建了生命科学公共仪器共享平台,期望能为地方发展实现跨越式前进,这是一项赋予了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工作。

公共技术共享平台在优质资源共享方面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例如,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改善管理人员福利待遇,加强运行经费筹措等,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校院领导的全力支持,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全力配合,更需要公共技术共享平台管理人员坚持创新、勇于改革、不断探索、开拓实践,稳步建立起设备精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的公共技术共享平台。

摘要:如何提高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效益、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吉林大学生命科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现状,深入分析了生命科学公共技术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以立足本校、服务生命科学领域,通过公共技术共享平台的搭建、技术队伍的组建、开放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建立等方面,阐述了生命科学公共技术共享平台创新体系的构建。实践证明,公共技术共享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运行管理 篇8

回顾近年来在推广和使用信贷管理系统方面所走过的历程,阳泉农村信用社通过对信贷管理系统的科学实践,实现了信贷管理水平的理性跨越。

一、加强学习引导,解决“人”阻因素,是科学运用信贷管理系统,搞好信贷管理的前提

信贷管理系统在阳泉农村信用社的运用经历了一个从认知到认可的过程。系统运行初期,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基层绝大多数信贷人员,对过去借新还旧以及超权限发放的贷款因手续不齐全、资料不合规等被系统拦截缺乏必要的认识,将过去不规范管理期间因“粗放式经营”和“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等累积形成的贷款质量问题归咎于系统的运用,认为信贷管理系统是不良贷款反弹的“罪魁祸首”;对新增贷款被拦截的问题,部分社没有从客户经营项目的产业导向性和其内部财务核心指标以及发展前景、对外信用的深度分析中挖掘被拦截的原因,却简单的推咎为信贷管理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认为系统过于强调指标化,不注重人性化,影响了贷款的投放和效益的实现。针对推行期间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阳泉农村信用社首先从打开思想禁锢,解决从业人员思想认识入手,采取封闭式教育管理的模式,先后三批 (次) 组织基层社负责人和信贷人员进行强化学习。教学中,一改过去新业务培训中单纯强调具体操作方法、操作流程的做法,将社史教育、形势分析、同业竞争、风险管控等列为首讲内容,通过重温信用社发展历史和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以及对国内金融同行先进风险管控理念和做法的了解,有效激发了信贷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从灵魂深处挖掘并促进了其以主人翁姿态正确看待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初期出现的不适应,培训由强制灌输、被动学习逐步演变为自觉学习、主动实践,从而打开了新旧制度接轨运行间的屏障,从根源上确立了今后运用高科技手段规避风险的理念。

二、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操作管理,是完善“机”管效能,有效规避信贷风险的关键

信贷管理系统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凭借设置风险控制参数的方式,将过去信贷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情”迁就因素通过计算机“无情”的过滤、把关,达到真正规范化运作的目的。为了科学运用信贷管理系统的管控功能,提高信贷投放的合理性与安全性,阳泉农村信用社始终把加强贷款各环节的效能管理作为理顺管理渠道,科学发挥系统作用,提升管理水准的重点工程来抓,在省联社信贷管理制度的框架内,阳泉农村信用社结合自身规划和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信贷管理系统管理办法》、《信贷管理系统操作员岗位职责》、《信贷管理系统操作规程》,并对过去制定的《信贷业务基本规程》进行了补充细化,对贷款业务从受理到收回全过程中各责任单位、责任部门、责任人,提出了明确的尽职要求;同时,结合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后的具体要求,对过去已制定和实施的贷款操作程序实施了流程再造,用制度约束的方式将信贷管理系统的合规操作置于严格的监督管理之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用“机”,“机”管“人”。

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强化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是提高信贷运行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是开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转化监测评价成果。通过建立定期、不定期例会制度,召开专题分析会、定期工作会等,及时总结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中形成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和解决方案,保证了政策制度执行和修订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了系统管理效能的提高。二是奖惩分明,建立激励机制。根据信贷管理系统各环节、各节点岗位操作人员的不同履责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奖惩,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尽职尽心管理的,在绩效考核中予以奖励;对在岗不作为,或履责不力,或违反管理规定的,进行问责;对违规情节较严重的给予相应行政、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据统计,自信贷管理系统运行上线以来,已先后有289名信贷员受到了绩效奖励、有45名信贷员受到了问责、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实践证明,信贷管理系统操作激励机制的运行,不仅调动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加快了科学成果在信贷决策过程中的运用,而且增强了信贷人员规范操作的意识,提高了信贷运行质量。

四、科学运用信贷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共享功能,是提高信贷决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阳泉农村信用社通过积极调整管理理念,科学运用信贷管理系统,有效地促进了贷款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大幅提高,在防控信贷风险的同时,改善了金融服务水平。首先,通过信贷管理系统严把了新增贷款投放关;其次,通过贷款审批码自动生成功能的及时启用,彻底杜绝了超权限和逆程序放款等违规放贷行为,为合规经营铺平了道路;第三,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内置基本格式的设置和系统自动分析功能的运用,统一了基层数据采集和资料呈报的标准,增强了信息归纳和分析的准确性;第四,网上审批程序的开通启用,不仅缩减了贷款审批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有效规避了面对面表决的弊端,增强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五、建立动态监测评价体系,适时掌握存量贷款运行质量,强化信贷管理系统运行功效,是信贷管理的必要补充

为促进信贷管理职责的落实,确保信贷管理效能的发挥,阳泉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系统使用和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强化“人”、“机”管控作用的同时,增加了对基层信贷管理工作的监测评价。一是运用信贷管理系统的统计职能,在联社信贷管理部设立了专职风险监控岗,每月向基层经营社、部下达次月到期贷款预警通知书,落实本月到期贷款清收情况;二是实行严格的监测检查报告制度。根据信贷管理的不同阶段和工作重点,将监测检查工作分为“首次监测”、“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借助非现场和现场检查手段,把贷款监测评价工作和贷后检查工作同部署、同开展;三是积极探索和实施贷后评价,及时开展效能分析,制定并实施了《贷后评价制度》。具体对项目贷款和500万元以上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由信贷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联合进行贷后评价。通过对贷款投放、使用、效益的监测评价和对贷款风险性的前瞻性预测,增强了基层社、部合规经营的意识,达到了投放合理,管理科学,效益明显的目的。如某材料厂是辖内建厂时间较早的村办企业之一,始建于1976年。2003年改制后,由个人出资买断,经过改扩建,达到了年产各类粘土、硅质标砖或特异型耐火砖7000吨,年产值800万元的生产规模,在信用社的410万元贷款连续多年借新还旧,未能归还,2007年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后,企业又提出了借新还旧申请,在通过信贷管理系统提交贷款申请时,系统以“借款人不能按要求提供财务报表以及资产负债率过高”、“借款人有欠息”、“保证人有效净资产低于贷款金额”等理由拦截,客户部门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后也提出了“企业法人信用欠佳,经营状况恶化,应实施信贷退出”的建议,县级联社经营决策层综合“人”、“机”评价结果,对该企业果断采取了信贷退出政策和法律保全措施。由于决策果断,措施得当,该企业在信用社的贷款在其停产拍卖后仍得到了有效落实。

科学运行管理 篇9

一、基于系统论支撑的顶层设计框架模型

城市公用事业运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 涉及到产权结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 涉及到引入社会资本、投融资机制, 涉及到打破垄断经营格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还涉及到政府职能改革、构建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政府规制等内容。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在考虑这些综合因素的基础上, 可以构建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行管理顶层设计的框架模型 (如图-1所示) 。模型主要包括目标层、功能层、实现目标与功能的子机制层和保障层, 这四个层次相互关联, 互相耦合。

1.目标层是顶层设计的指引。运行管理机制顶层设计的目标是我国城市公用事业产权结构或财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这也是一个基本性的前提目标。在此前提下, 要达到形成有效竞争和完善政府规制这两个重要目标。

2.功能层由目标层分解而形成。基于当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总模型选x���8RR8*RR����取了五个重要功能。

3.实现目标功能的子机制层是模型的核心。主要包括产权多元化的内在生成机制以及产权多元化制度安排下的运行管理主体 (企业) 内部治理机制、非国有资本的分类吸纳机制、有效竞争引入机制和激励性规制机制等子机制。

4.保障层是顶层设计模型的有力支撑。保障层主要是基于体制因素的考虑。体制决定机制, 机制总要在一定的体制环境内运行。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亦是如此, 不能脱离体制层面的改革, 比如, 政府职能的转变, 依法治理真正落实和市民参政议政所带来的监督。

另外, 框架模型也包含着输出性环境因素和输入性的环境因素。

二、基于内在属性和系统性的目标功能定位

从当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行管理现状看, 尽管出现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经营主体, 但仅仅是在局部城市, 从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公用事业整体看, 仍然是以国家所有为主, 尽管在不同的行业, 国有产权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单一国有产权结构往往带来的政企不分、竞争不充分、投融资渠道不畅、政府监管不到位、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等弊端。

究其原因, 其中一条是在改革的指导思想存在着偏颇。比如, 许多城市改革主要是如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 忽视了改革的整体效应的实现;一些地方只注意国有资产的出让、转让和资产变现, 按照一般性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 盘活和溢价出让城市公用事业国有资产, 期望以此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国过于注重推动公用事业融资多元化, 忽视了很多市场失灵情况的发生, 出现“过度市场化”的问题现;一些地方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出现“一刀切”现象, 不分具体情况设定改革的最后期限, 规定在某一时间之前必须完成改革。由于改革的出发点存在问题, 也导致改革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不科学。

为此, 当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行管理机制顶层设计的目标定位, 既要充分考虑到公用事业性质和内在特征,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系统性、多目标性, 不能单纯地追求改革的单一目标, 从而导致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的认识偏差。

如图-1所示, 顶层设计的目标定位为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效竞争的形成和政府规制的完善等3个目标。其中, 产权的多元化是一个更为前提性的目标, 在此前提下, 形成有效竞争和完善政府规制这两个重要目标。产权的多元化是指多个投资者共同出资而形成的产权组合。产权多元化意味着企业财产不再由单一出资者投资而成, 而是众多出资者投资的组合, 形成多个投资者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 进而构建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奠定制度基础。针对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参照西方国家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启示, 产权多元化改革是当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最核心、最为首要的问题, 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支撑目标和功能的子机制

(一) 产权多元化的内在生成机制

由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属性特征, 打破当前国有资本“一股独大”、形成多元化产权结构, 必须要动力吸引非国有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事业领域。建立我国城市多元产权的动力生成机制, 就是解决非国有资本为什么要进入城市公用事业事业领域。有什么动力来吸引非国有资本、社会民营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领域, 拥有城市公用事业的产权 (包括所有权、经营权等不同的权利束) , 成为不同产权主体。在产权多元化制度安排下, 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作为不同的产权运行管理主体, 如何进行选择和组合, 形成一个共同的利益联盟, 产生“1+1>2”效益。多元产权制度安排的组织管理形式, 即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如何完善, 解决多重代理委托问题。针对实践中, 对部分城市公用事业项目已卖了之、市场过度化等问题, 如何保障保证国有资本对具体行业、具体领域核心环节的控制, 形成控制力、确保公益性等。这些机制创新所要思考和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 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构建和完善多元产权制度安排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即是完善多元产权结构的财产组织形式, 也是解决运行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从产权结构或财产组织形式的角度观察,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主要采取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模式, 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鉴于目前我国公用事业领域中, 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是主流形式, 并存在一些问题。从实际出发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培育城市公用事业企业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 为城市公用事业逐步从政府运作向企业运作转变创造条件, 是现阶段的现实选择。

(三) 社会资本的分类吸纳机制

城市公用事业产权多元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1) 从存量的角度, 对目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存量资产, 怎样通过转让、出售等方式, 来实现产权的多元化; (2) 从增量的角度, 引入非国有资本, 让民营、外资等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领域, 通过城市公用事业资产的所有权或经营权等, 形成产权多元化的格局。为此, 产权多元化是通过存量资产盘活和增量资产吸纳 (社会资本吸纳) 来实现的, 这也是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投融资机制创新问题。构建社会资本 (非国有资本) 的分类吸纳机制, 主要研究解决如何根据具体行业 (项目) 市场化程度的不同, 区分类别, 运用不同投融资模式, 吸纳社会资金参股, 参与运营管理, 促进政企分离、政资分离, 实现我国城市公用事业产权的多元化。

(四) 有效竞争引入机制

产权与竞争是相互依存的。目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存在着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的“双重垄断”特征, 严重阻碍了非国有资本主体的进入, 难以形成有效竞争。构建多元产权下的有效竞争机制, 主要研究解决如何加快民间资本、外资等非国有资本的进入, 形成不同产权主体, 促进有效竞争, 提高城市公用事业运营管理效率。当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竞争机制的改革创新, 一方面, 要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 参与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 从而形成多元的市场竞争主体, 这是基本前提。另一方面, 采取市场结构重组等多种方式,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形成有效竞争, 这是城市公用事业运行管理中市场竞争机制改革创新的目标和实现路径。

(五) 激励性规制机制

单一的产权主体造成政府既是城市公用事业的唯一股东, 同时又充当竞争性市场的管理人。政府作为规制者身份重叠, 难以中立地行使规制职能, 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市场参与者, 他们就不可避免地用其掌握的行政权力维护本部门、本行业的利益, 歧视新的市场进入者。在这种规制体制下, 即使引入了竞争, 竞争机制也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采取合理价格形成、特许权竞标等手段, 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性机制, 确保城市公用事业运营管理中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能够很好地兼顾公益性要求, 着力解决规制者身份重叠、规制失效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虹, 钱璞.中国改革开放30年: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基本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杨其滨, 修明慧.加快我国公用事业产权多元化、市场化进程的理论与政策论略[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4) .

科学运行管理 篇10

一、铜川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

铜川财政在强化收入组织、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推进财政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以及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特别是“两基”建设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财政管理坚持以预算、执行、监督为主线, 以信息网络平台为支撑, 在推进部门预算、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乡财乡用区 (县) 监管、基层财政规范化建设、目标综合考核、信息化建设等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 建立了一套细化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 确保依法理财与依法行政

近年来, 铜川市新建以及修改完善财政管理制度50多项, 公布财政系统行政执法依据60多项, 切实保障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编辑出版了《铜川市财政局依法理财制度汇编》, 涵盖了财政权限和职能范围内制定的各项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社会民生事业、农业综合开发等14大类、150多项财政业务方面的规章制度, 为规范财政管理与财政执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编辑出版了《铜川市财政工作运行过程》, 进一步完善了对财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规范了财政权力运行, 把各项财政财务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 规范财政执法行为, 切实提高了依法理财水平和能力, 基本构筑起“用制度管钱、按制度办事”的管理机制。

(二) 积极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 初步建立了综合预算体系

以全口径预算管理为目标, 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一是全面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会同市国资监管部门研究制定了市属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办法, 明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范围, 强化国有资本营运的过程监控, 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基金预算。进一步细化了政府性基金预算编报体系, 在综合考虑政策变化的基础上, 全面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三是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保险有关政策, 结合铜川实际, 试编社会保障预算。

同时, 把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 针对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结构特点, 分门别类地采取针对性的细化措施, 围绕税源、费源、利源 (国资收益) 、资源 (煤炭、建材资源等) 、外源 (上级补助资金) 五大收入渠道, 细化财政收入组织编制。为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的科学性、透明度和公信度, 规范了部门支出定额标准, 修订完善了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和24类通用办公设备配备标准, 大力压缩“三公”经费。积极探索、建立起了一套收支项目详尽、定额科学合理的预算收支编制体系。在总结部门预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信息平台, 建立了规范统一的部门预算编审系统和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 对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专户等资金实行统一管理, 统筹安排, 实行预算内资金安排不足的由预算外资金弥补, 使单位收入与支出在部门预算中得到全面反映。

(三) 全面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一是逐步建立财政收入科学预测机制, 加强与市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与信息沟通, 实现了对全市生产总值、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的跟踪研究分析, 为科学预测税收变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对预算编制实行动态化管理, 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铜川市从2011年起, 对市级部门预算编制选取9个试点单位实行动态化管理试点, 实行随时编报, 随时审核, 并实行预算公开。三是实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建立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流程, 加强对资产预算审核, 实现对市级部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环节的动态监管, 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产的使用效益。

(四) 不断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硬化了预算约束

针对财政资金运行的所有重要环节, 通过财政信息平台和内控信息系统对收入组织、预算安排、指标下达、审核拨付进行全过程、制度化控制。一是收入预算执行管理得到加强。根据各类税源和非税源基础信息分布情况, 充分利用财税库银联网信息平台, 率先建成了省内首个“财税联网信息系统”, 并结合工商、房管等信息, 实现了财政、税务、统计、工商、房管、人民银行等机构的即时、基础信息的共享, 互通各类信息、强化数据比对、监控征管质量, 强化税费征管, 堵塞了漏洞。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深化。2007年, 市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启动试点, 25家预算单位的预算内资金上线运行, 截至2009年, 在试点的基础上, 按照“指标管理, 预算总控, 资金集中, 统一调度”管理方式, 预算外资金、社保基金、其他财政专户资金、单位往来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 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所有预算单位的全覆盖, 节支率达31.4%, 资金沉淀率14.5%, 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资金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三是专项资金管理更加科学。2010年初对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清理整合, 将市本级62个财政专户按照资金性质及是否具备独立的会计核算制度为依据进行整合, 整合后开设非税收入归集账户、社保基金归集账户、财政专项资金归集账户、支农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账户等, 财政专户较前减少52个, 多头开户、人情账户从根本上得到杜绝, 财政专户开设进一步规范。整合后的财政专户按照资金性质设置计算机账套, 并根据每个资金性质的管理要求启用不同辅助核算要素进行会计核算, 账务更加明晰、核算更加规范、查询更加方便、情况反映更加全面, 也为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奠定了基础, 财政专项资金账套由前49套, 精简到7套。在不改变专户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前提下, 对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实行“指标管理, 预算总控, 资金集中, 统一调度”, 对商业银行按考核量化打分所占比重进行存款分配, 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是结余资金管理更加有效。2010年出台了市级财政预算结余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对当年预算已经安排资金但因各种因素未能如期实施的项目和历年结转未下达投资计划的项目, 及时调整资金用于急需项目。每年定期开展结余资金清理工作, 清理的资金全部统筹用于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五是控管约束更加有力。依托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平台, 规定市级部门预算一经批复, 原则上不得调整, 确需追加预算的, 须经人大批准。并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资金信息纳入了实时监控范围, 促进了事权部门进一步规范用财行为, 预算执行进度更加均衡。

(五) 完善财政监督体系, 创新了监督机制

近年来, 铜川市财政坚持预防与服务并举, 整合监督资源, 积极开展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和小金库专项治理, 加大会计执法检查。2008年以来, 全市各级财政监督机构共检查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187户, 发现并处理违规单位26户, 查出各类违规资金4970万元, 追缴财政446万元, 纠正违规资金2816万元。大力推行绩效预算, 财政绩效评价改革全面启动。

(六) 积极推进财政“两基”建设, 初步实现了财政规范化管理

加强财政基础管理, 财政投入方式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支农资金、教育资金整合方案率先实施, 产业发展类资金整合全面启动。“乡财县管”和“村账乡管”全面实施, 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取得突破;全面启动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 制定出台了《铜川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财政奖补度点工作方案》, 印制了《铜川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政策指南》、试点工作流程和申报程序, 出台了全市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全市194个村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落实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配套资金。

(七)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理财能力明显提高

在财政队伍管理上, 通过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和干部任用工作。利用“人才兴财”大讲座这一平台, 邀请中、省、市有关专家学者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轮训和培训财政干部, 以强化干部业务素质为重点, 以提升干部业务知识、工作技能、服务态度, 增强理财能力为目标, 建立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将考核考评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真正实现用机制选人、用人。

二、建立地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的制约因素

铜川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建立地方财政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的难点在县区, 重点在基层和基础管理。区县财政受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制约、财政自给率低下问题, 以及预算编制管理绩效、政府采购预算、项目支出滚动预算、重大债务投资的委派监督机制建设、信息公开中预算和决算的公开程度、信息系统建设运营维护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 仍制约着地方财政建立有效的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

(一) 区县预算编制管理受财力制约还不够精细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在支出预算编制管理科学精细, 既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 又要体现分配过程的公正合理。目前, 铜川市一部分区县随着基数增长, 保工资、保运转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大经济基础投入等资金需求越来越大, 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存在, 财政困难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一部分区县预算基本能保障基本支出需要, 但项目支出预算安排由于受财力限制很难列入。由于支出定额很低, 使得个别部门预算虚编项目来争取经费弥补正常开支, 形成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混同使用, 一方面盲目申请项目, 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有限的资金却不能发挥其效率。区县的预算编制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没有实施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 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 大部分区县预算执行约束软化

据调查, 目前, 县级预算执行信息系统还存在漏洞, 稳定性不强、信息发布不统一。预算监控系统的监控规则还不够统一、明确、实际。非税收入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相互衔接还不到位。大部分区县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财政业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亟待培训提高。

(三) 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还不够

县区在部门预算推进过程中, 各相关预算单位对部门预算精细化科学化改革认识不够到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单位版操作不熟练, 操作水平亟待提高;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信息公开和操作流程方面急需规范。

(四)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模糊

调研中发现, 一是区县对各单位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资料保存不规范, 原始资料大量缺失, 使得政府债务难以统计和把握;二是受地方财力所限,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偿债机制难以从根本上建立;三是各相关债务单位财务人员水平有限, 难以正确填报债务管理系统单位版。

(五) 信息系统建设运营维护成本较高

调研中县区普遍反映, 信息化建设财政部门过于被动, 区县财政认为运营成本的前期一次性投入太大。

(六) 基层财政制度、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有待加强

据调查, 区县财政局30-40岁年龄阶段的业务骨干人员占全系统比重24%, 40岁以上的占50%以上, 干部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同时, 具有会计经济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全局系统总人数的30%左右, 专业业务素质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三、建立地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的思路与建议

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其中科学化是精细化的前提和基础, 精细化是在科学化的指导下, 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 把科学化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 落实到人员岗位, 体现集约管理、注重实效的要求。建立地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就铜川而言, 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内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 继续完善依法理财依法行政制度约束体系

继续建立健全支出责任制度、预算公开责任制度、政务督察制度、信息化建设有关制度等, 在制度建设上突出机制创新, 强化权力内部制约和监督, 完善内部会审制度,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办法, 保障财政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化制度约束, 做到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

(二) 预算编制要进一步突出科学规范和精细

俗话说,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预算就是财政管理的“粮草”。因此, 努力探索建立科学精细的预算编审机制, 完善编审程序, 是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 编制财政综合预算。科学制定预算收入预测指标体系和支出定额标准体系, 并对外公开。要细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 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细化到“项”级科目, 并落实到具体执行项目, 便于检查监督。对专项重点支出跟踪管理。重点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办法和支出绩效评价, 编制绩效财政预算。要加强结余资金的统筹使用, 盘活部门沉淀资金, 提高结余资金使用效率。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更新、报废标准, 加强部门资产精细化管理。

(三) 硬化预算约束

当前, 预算执行要不断扩大税收收入电子纳税范围。实现纳税信息部门间共享, 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要加强国库资金调度, 采取措施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 同时, 强化支出管理约束, 有保有压, 建成预算支出执行通报机制, 建立地方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有机结合的科学运行机制。要改进超收收入使用,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建立市以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 对各区县财政的收入规模、收入结构、增收重点等开展调研, 按照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在强化市级政府调节地区发展差距和财力差异的同时, 兼顾调动区县培植财源、增加收入积极性。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每年从新增财力中适当安排一部分资金纳入对县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 逐步降低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 逐步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占转移支付的比重, 建立县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配套政策, 不断提高基层财政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推进财政专项资金整合。特别是深入推进教育资金板块整合, 将归口多个部门管理的教育专项资金整合在一个平台, 统一规划, 捆绑使用;积极推进区县域支农资金整合。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目的, 大力推进二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类别整合, 统筹使用, 实施结构性减税 (费) 政策, 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投入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预算执行中积极探索其他专项资金整合办法, 挖掘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继续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制度体系。形成财政重点评价与部门日常自评的工作相结合的机制。强化项目资金管理, 逐步建立项目绩效目标指标体系, 对经济发展类、社会事业发展类、公共服务类财政专项资金实行绩效目标申报制度。研究落实绩效评价与挖掘预算管理实效的有效衔接制度, 实现绩效评价成本的充分利用。

(四) 进一步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扩大资本经营预算范围;建立财政预决算公开机制, 细化预算公开内容、“三公”经费公开制度、重点支出要按“项”即科目公开等。建立健全公开机制, 在完善预算编制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预算公开内容和公开范围, 把社会公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财政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 增强政府预算的通俗性、易读性, 提高预算管理透明度。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推进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 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建立健全适应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需要、涵盖整个财政预算执行管理业务、内部严密控制、实时监控分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管理体系。全面实施公务卡改革。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改革, 盘活存量资产, 努力实现资产管理工作新的突破。积极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 扩大政府采购实施范围和规模, 逐步将城建支出、市政支出、绿化美化支出、公用事业支出等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强化执行过程的监管。推进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衔接, 努力实现综合成效最大化。

(五)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坚持“适度举债, 合理负债, 优化结构, 规范管理, 防范风险”的原则, 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和担保承诺行为, 坚决制止以财政性收入等违规担保承诺等。建立政府债务规模控制机制, 优化债务结构, 对融资平台实行分类管理, 建立和完善融资平台的法人治理结构, 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发挥好债务资金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

(六) 完善财政监督体系

首先, 要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财政内部控制和协调机制, 强化内部考核。将内部监督检查作为工作的重点予以推进, 提升内部监督的层次和效率。要针对内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归纳分析深层次原因, 提出相应改进管理措施和建议。其次, 要贯彻“大监督”工作理念, 积极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建立外部协调工作机制, 实现信息互通, 检查结果共享。第三, 改进和创新监督检查方法。采取整合项目集中检查、试点检查集中推开以及交叉检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积极开展部门预算监督, 逐步前移监督“关口”, 利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加强对资金运行过程的监督, 实现财政监督由“纠错型”向“预防型”转变。第四, 坚持内部财政检查机构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相结合, 逐步扩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评审的覆盖面,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先评审、后编制”的工作机制, 从源头上合理确定项目投资预算。完善和规范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批工作中的“先评审、后审批”机制, 合理确定工程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建立健全“先评审、后招标”的评审工作机制, 强化投资项目全过程的评审监督。第五, 建立社会监督网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公开监督的范围、项目和内容, 方便社会监督, 建立财政管理的社会监督体系。

(七) 进一步推进财政基础管理和基层财政建设

科学管控构建网络高效运行平台 篇11

1 当前网络运行情况

目前,各企业分部与总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大部分的管理工作都集中在网络上运行,包括其它的应用软件,如FTP、办公自动化、教育培训系统、内部网站、视频会议系统等。因光纤带宽速度较高,日常办公都能安全有序的进行,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网络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集中系统运行降低了信息安全风险,但加大了连接分支机构之间的广域网的数据流量。基于Web应用程序的普及,频繁的信息查询,引发了大量的并发流,带动内网数据量的上涨,成为网络资源消耗大户。大量的FTP下载和多媒体视频的大量应用,与企业管理系统应用竞争有限的专线带宽资源。

2)缺乏有效的统计方法,无法得知网络使用状况。对于网络的使用情况,有限的公网出口带宽的占用情况,网络管理员无法掌握真实情况,而只能靠部分管理人员反映情况和现象,通常只能简单记录一些IP访问情况,查询、统计非常不便。

3)网速和带宽不成正比,网络故障防不胜防。很多时候在管理内网时总会遇到一些人抱怨网络速度缓慢,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来提升网络速度,大部分情况都会认为计算机查询操作过多或者网络异常所致。

4)无法有效管理带宽流量,无法保障业务系统的带宽需求。出口带宽通常都比较有限。一个带宽10m的广域网出口,如果有一些人员进行管理数据查询和大文件的上传、下载,其他人员应用系统的访问与开展都会受其影响,网络速度变得缓慢,甚至完全不可用。

上述列举的网络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对网络运行情况了解太少,不能有效地掌控网络造成的,优化带宽,迫在眉睫。

3 解决目前面临的网络管理问题的方法

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对内部网络的管控,需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网络流量管理控制系统。流量管控系统不但可以进行禁止访问与允许访问的设置,还可以实现目的地的限制访问,同时还能针对某种应用进行速度限制,让某些应用的速度得到充分保证。流量管控系统在实施时可以针对从架构体系的第1层物理层到第7层应用层进行限制,因此,它的功能非常强大,形式也更灵活,其主要目的是丢弃不符合规则要求的流量、限制用户非法访问、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和加强专用网络的监控力度,实现网络的基本安全保障和有效的网络管理。有了流量管控设备后, 就可以随时监控整个内网甚至某几台计算机的流量,从而确定当前网络资源是否真的紧张,也能够判断出速度缓慢的原因。网络管理员可有效的获知现有带宽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利用率,同时对于各种非正常的业务查询和操作行为实行有效管控。限制非业务系统对带宽的占用,合理的划分和分配更多的带宽供主要业务系统使用。

4 流量管控设备的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年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使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应用种类激增,使得网络流量管理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网络流控设备成为网络基础设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早期的网络流量管理方式是在路由器、防火墙或局域网交换机上使用简单的带宽管理或Qos来实现的(至今一些单位的简易流控需求仍沿用该种方式),但这些控制方法需要人为干涉,操作复杂,无法做到智能管理,所以不能满足网络管理中复杂策略的精细程度和灵活程度需要;而应用种类和用网人数增加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网络出口流量增加,再让路由器等设备处理应用层方面的事,就会使这些设备的性能捉襟见肘,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网络安全,因此,一些专业的流量管理设备应运而生。

网络流量管控方案或者产品有软件和硬件之分。目前,软件方案和硬件方案在功能上的区别不大,大约有80%的功能都是相同的。硬件方案的优点是系统运行效率较高,缺点是采购成本高,升级、维护成本高,拓展性较弱,产品生命期较短;软件方案代表着IT未来发展的方向,用户的购买成本低,灵活性远远大于硬件设备,升级速度快,可满足用户更多的个性化需求。

5 流量管控设备的可行性分析

网络通讯是通过数据包来完成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网络通讯数据包中。两台计算机通过网络“沟通”,则是借助发送与接收数据包来完成的。所谓流量管控,实际上就是针对这些网络通讯数据包进行管理与控制,同时进行优化与限制。流量管控的目的是允许并保证有用数据包的高效传输,禁止或限制非法数据包传输,一保一限是流量管控的本质。

网络流量管控能够解决内网用户对带宽的渴求与有限的接入带宽之间的矛盾,实现内网资源的有效利用。网络管理员可以轻松管理、控制和优化自己的网络应用,达到可视、可测、可控、可优化的主动式、智能化的网络运维管理目标,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网络运维管理的水平和服务质量。

6 流量管控设备的优势

企业对网络流量的控制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大的价值。因此,流量管控在企业中的应用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广,相比以前盲目增加出口带宽的手段来说,管控内网的流量能够更有效优化内网的应用,让有限的带宽发挥最大的价值。

1)流量管控系统限制非法应用的作用更明显。限制或隔离非法应用,如隔离某些主机的外网访问功能,限制某些软件的连接速度,只保留某些VPN应用连接外网。通过限制或隔离非法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保证带宽”,将有效带宽充分分配给这些对外服务的关键部门和人员。

2)流量管控系统能够提高网络透明度,能直观、实时地了解网络带宽被哪些人、哪些应用消耗。尤其是获得比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展现出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

3)能展现实时速度、实时会话数等实时信息。访问统计,流量分析,展现每天、每周、每月的速度曲线、流量曲线等统计信息。

4)通过网络流量的管理、控制、优化、限制等功能,让广大工作人员“收心”,放弃那些无用的、私人的操作,安心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5)通过网络流量管控,实现快速稳定的网络访问,减少拥堵。杜绝无用的下载占用带宽、ARP欺骗、病毒蠕虫爆发、ISP物理故障等影响网络服务质量诸多问题。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很多中小企业都建立了局域网, 同时提供广域网接入服务, 员工的相关应用与工作都在该系统上运行。集中部署虽降低了信息安全风险, 但加大了连接分支机构之间的广域网的数据流量。基于Web应用程序的普及, 引发了大量的并发流, 带动内网数据量的上涨, 成为网络资源消耗大户。大量的文件下载和视频会议、多媒体视频流的大量应用, 与主要网络应用竞争有限的专线带宽资源。因此, 科学的流量管控就成为节省网络带宽开支, 提高网络办公效率的必选方式。

上一篇:商品房销售广告下一篇:矿压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