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方案

2024-10-09

价值方案(通用12篇)

价值方案 篇1

推进政府放权, 主要在于打破目前的集中录取制度, 实现考试社会化、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 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 这被官方和舆论都称为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由于高考改革, 牵涉千家万户的利益, 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因此, 客观分析这一轮高考改革究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极为重要。

在笔者看来, 这一轮高考改革, 主要还是聚焦科目改革, 在录取制度改革方面, 并不明朗, 因此要说这一轮高考改革有多大价值, 还为时尚早。如果只进行科目改革, 而在录取制度改革方面裹足不前, 科目改革价值有限。

根据方案, 所有考生今后都考统一的语数外科目, 另外科目则在学完之后考试, 在高考录取时由学生选择三门参加高考录取。如果不改革录取制度, 高校在录取时, 无非有三种选择:一是不分文理科科目组, 按学生6门科目的总分排序录取;二是对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科目组要求 (如物化生、史地政) , 考生则根据学校科目组要求选择科目;三是语数外三门计总分, 其他科目计等级, 由招生学校自主提出等级要求。而不管哪一种选择, 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即还是教招考一体化。这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 基础教育还会是应试教育, 目的是提高学科的考试成绩, 因为高校还是按学生的学科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 这样一来, 文理不分科难以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道理很简单, 以前学文科的学生人文素养不高, 学理科的学生缺乏科学精神, 难道增加学科科目, 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了?

其二, 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按照目前的方案, 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门学业水平考试。另外, 如果所选科目在高一、高二就进行测试, 那么, 这就把高考的压力提前到高一、高二, 虽然方案制定者认为这可分散高考压力, 但问题是, 如果高一某一科目考得不理想, 学生还有再次考试的机会吗 (方案提到有条件的省市可尝试举行两次考试, 但具体到落实, 学业水平测试在大多省市只有一次) ?而为了弥补这一门成绩, 学生之后的学习压力会更大。

问题还是出在录取制度上, 这次颁布的高考改革方案, 虽然也提到了录取制度, 但亮点并不多。很多舆论认为文理不分科是亮点, 但真正的亮点不在于此, 而在于两方面, 一是“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二是“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 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这是涉及录取制度的改革。

这两方面的亮点, 能否真成为“亮点”, 还取决于具体的操作。将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这是笔者多年来一直建议的方式。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 能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 由学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 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 学校独立进行录取, 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 这就实现了考试招生分离, 既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 又扩大了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而如果高考之后的自主招生, 只是推广已经在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已经实施的方式, 即考生参加学校面试之后, 要填报志愿, 把该校填报在提前批的第一志愿, 学校再结合学生的高考分数、大学面试测试成绩和中学学业测试成绩进行录取, 其价值和意义则十分有限。

我国已经试点的自主招生, 问题就出在和集中录取制度相嫁接上, 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 还要求参加统一高考、填报志愿, 导致自主招生并没有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 也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只有建立在基于统一测试基础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 才能充分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也落实学校的自主招生权。

而取消高校录取批次, 则更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我国高校按批次录取, 导致学校被分为三六九等, 学校追逐一本率、二本率, 学生则追逐上一本的名校, 这是严重的教育不公平, 影响各类教育、学校的平等竞争和发展。但在集中录取制度之下, 录取批次将很难被取消, 最可能是取消二本和三本批次, 合为一个批次, 原因在于, 在集中录取中, 存在着批次控制线, 以此来保障高校的录取秩序。

要消除高校的录取批次, 只有实行高校完全自主招生, 即由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值得注意的是, 这次的方案也提到了“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但这是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框架下, 其操作可能是“一档多投”, 并非学生自由申请大学, 大学独立进行录取。

根据国家的部署, 上海市和浙江省将于今年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笔者期待这两地的改革试点方案, 能在录取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尤其是上海, 该市是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目前有8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且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从2006年实行自主招生选拔试验, 上海交大从2014年在一些省市试点高考之后的自主招生, 完全有条件在突破集中录取制度, 实行学生双向多选上做出有意义的探索。浙江在三位一体的高考改革上也有30多所学校试点, 如果这些学校能把三位一体的高考录取, 与集中录取制度脱钩, 将是高考改革的重要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 此轮高考改革在高考科目、特长生加分、地方高考指标计划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 可以说, 这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但综观整个高考方案, 还缺失最重要的博弈, 即学校、受教育者和政府行政权力的博弈。高考改革有学科博弈、地方博弈、学校博弈、考生博弈, 但在权利和权力的博弈方面却不足, 这导致政府放权的改革极少, 或者十分模糊, 因此录取制度改革很不明朗。

学科博弈体现为文理不分科, 以及高考成绩分为两部分。如果高校在录取时, 可由学校自选3门科目, 那意味着高中将消除之前的副科, 学生可自由组合自己的高考科目。

这是学科博弈获得的学科平等地位。当然能否真正落实, 还要看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的现实条件———学校能否开设几门主要科目让学生选择;所有高中是否有条件开设出那么多的课程, 会组合成不同的小班。

地区博弈体现在调整各地的高考录取计划上, 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的高考录取率, 东部地区高校要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 同时部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力争到2017年, 录取率最低的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这是调整各地的录取计划, 以使全国录取率趋于均衡, 也是各地尤其是高考资源相对匮乏地区争取高考利益的结果。虽然这还受制于分省按计划录取体系, 只能在原有框架上调整, 但至少让贫困地区看到了缩小与发达地区高考录取机会的希望。

学校博弈体现在取消录取批次上, 取消录取批次, 将让所有学校在同一层次竞争, 而不再受批次限制, 这也是高校 (二本、三本) 努力争取的结果———在存在录取批次的情况下, 二本院校只能招收一本院校未录取的学生。这一措施究竟能得到多大程度上的落实, 还要看各地的具体实施, 也需要二本院校、三本院校持续争取自身的权利。

考生博弈则主要表现在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上, 从2015年起, 将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另外, 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 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 (区、市) 所属高校在本省 (区、市) 招生。高考加分腐败, 已经严重伤害高考公平, 一名学生加分造假, 就会改变整个高考录取格局, 因此, 在当前取消腐败丛生的高考加分, 可让考生更加公平地参加高考。

大家不难发现, 以上这些博弈, 都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有“零和博弈”的色彩, 一方利益增加, 另一方利益减少。因此, 有人戏称, 高考改革不管怎么改, 反对和赞成的总是一半对一半。

比如, 文理不分科, 各科均衡发展的学生觉得有利, 而偏科的学生却暗暗叫苦;调整地区招生计划, 不发达地区欢迎, 发达地区不高兴, 认为补偿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不合理;取消录取批次, 二本、三本院校增加了竞争的信心, 一本院校尤其是以往在一本录取批次垫底的院校却为生源犯愁;取消特长加分, 确有特长的学生认为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 而本没有特长的学生自然欢迎这一新政。

何以至此?高考改革难道就是“零和博弈”吗?非也!这主要是因为改革缺乏最重要的博弈, 即学校、受教育者和政府行政权力的博弈, 更进一步说, 目前这些“博弈”, 都是由行政主导进行的, 但真正应该推进的政府放权———把自主权给学校, 把选择权给学生, 却鲜见。只有推进政府放权, 让学校获得更多自主权、学生获得更充分的选择权, 改革才能避免“零和博弈”, 而对所有地区、学科、学校、学生都有利。

推进政府放权, 主要在于打破目前的集中录取制度, 实现考试社会化、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如果高校能实行基于统一测试的自主招生, 那么, 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 将不复存在, 各地考生可在任何地区自由报考, 以高考成绩申请大学, 大学独立录取, 在录取时, 采用多元评价, 这不就解决了录取批次问题 (学校独立自主招生, 不存在批次一说) 、高考按户籍报名问题 (考生自由报考) 、学生的自由选择问题 (学校实行多元评价,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 以统一成绩和中学学业成绩去申请大学) 及个性、特长发展问题 (将特长纳入多元评价体系中) 。而解决这些问题, 是不是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 保障每个受教育者的权利, 让学校获得充分自主、平等的办学空间?

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 录取制度改革墨笔不多, 是因为与权力的博弈甚少。而之所以与权力的博弈没有进行, 或者进行得很少, 是因为整体改革就由行政部门自身主导, 因此, 如果希望高考改革深入推进, 就必须启动与权力部门的博弈, 应由全国人大讨论、审议高考改革方案, 并在此期间广泛听取公众意见, 甚至可发动民间机构、社会组织提出高考改革方案, 一同参与讨论、审议, 这才能进行有效博弈, 推进政府放权, 带来新的高考改革局面。

价值方案 篇2

一、问题与任务

教育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问题,这是笔者对教育研究中价值与事实关系判断的一个前设。从历史来看,每当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时,人们对教育的批判,往往是从价值批判始,从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始,并且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再对现实的教育活动作出更具体的评析,提出新的原则、方案乃至方式方法。今天,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新基础教育”研究①也是以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教育价值观变革的探讨为起点的。②

然而,当改革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透过一节节课,我们(指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全体成员)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有趣的是,这种价值观不是表现为教师在写文章或理论学习时发表的言论;而是表现在备课笔记的教学目标设定上和课堂行为中。通常,在教学目标上,被规定得清楚而明白的,大部分且首先是本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其他的方面或简单、抽象提及,或几乎每次都用类似的空洞词语点一下,更多的情况是干脆不写。在课堂上,认真负责的教师往往把力气花在讲清知识、落实练习,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考试时不出差错。总之,被教师抽象地谈论着的教学价值观与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奉行的价值观并非一致,而且相差甚远。指出这一现象,并不是要指责教师言行不一,而是说明在改革研究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与教师一起对教学实践作批判性的反思,找出教学行为、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需要与教师一起探讨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的依据及合理性,进而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的联系、共创、互动作为贯穿改革始终的要求,也作为评价改革是否真实发生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新教学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新教学价值观的重建,在认识上还必须从一般整体共通的层次上开始,即重新认识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以及为培养怎样的人服务的问题。“新基础教育”形成的教学共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我们认为,学科、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育人”的资源与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教师,实际上是在“育”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青少年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受压抑,甚至被磨灭。这种情况不改变,教育将成为阻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消极力量。“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其中,“主动”是对现在已十分流行的“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提法之进一步聚焦。在此,有必要阐述作出这一聚焦的依据。

包装测试在包装方案优化中的价值 篇3

包装测试

1.包装测试的含义

包装测试包括以下两方面含义。

其一,包装测试是对包装材料、容器性能以及包装件整体性能的工程类技术性测试,这类测试是一种硬性指标测试,其价值在于可实现对测试结果与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分析后的信息对优化包装方案设计、提高包装性能与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其二,包装测试是产品包装的测试,产品最终都将面向市场与消费者,因此这类测试主要包括消费者视觉效果测试、使用者操作便利性测试、品牌形象宣传性测试等,属于一种软性指标测试,其价值在于通过测试得到的反馈意见能为企业提供指导性建议与方法,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品牌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包装方案的优化是指在包装能够满足产品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产品包装的总成本。产品包装的总成本包括:产品的货损(客户及其产品的品牌形象成本)、运输物流成本、包装装配成本、包装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

2.包装测试的目的及价值

对包装方案设计与优化而言,包装测试的目的及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评估产品被保护的性能与要求,减少产品的货损。

(2)为产品的包装方案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与方向。

(3)降低包装方案的总成本。

(4)提升客户及其产品的品牌形象。

案例分析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包装测试在包装方案优化中的价值,本文以手工工具包装方案为例,详细介绍其优化过程。

1.手工工具产品信息

如图1所示,该产品为一组手工工具(扳手),外尺寸为300mm×205mm×45mm,重量为0.96kg,扳手材料为金属,固定框材料为塑料,易损部位为用于固定手工工具卡槽与外框的连接点(如图1b中用红圈标识出的4个点)。由于该产品需要展示销售,因此手工工具需要立放在展示盒中,塑料外框立放时,底部尺寸大于中部尺寸。

2.原包装方案介绍

原包装方案如图2所示,其采用两层展示盒的放置方式,每层展示盒中放置14个产品,排成两行,每行放置7个产品;展示盒下方采用隔档方式支撑,最后采用运输外包装箱的形式(无托盘);整个展示盒的外形尺寸为630mm×485mm×1030mm,毛重为31.69kg。

原包装方案出现的问题是:在产品进行运输测试时,发现80%以上的手工工具卡槽与外框发生脱离,同时展示盒底部有大量断裂的连接点(如图3所示)。

3.包装测试要求

客户对包装方案要求的运输类测试包括以下3种。

(1)定频振动测试:产品重量小于70磅时,需按ISTA 1A要求进行14200次冲击振动测试;产品重量大于70磅时,需按ISTA 1E要求进行11800次冲击振动测试。

(2)跌落测试:产品重量小于70磅时,需按ISTA 1A要求进行310mm高的一角三棱六面跌落测试,还需追加一次1067mm高的底面跌落测试;产品重量大于70磅时,需按ISTA 1E要求进行200mm高的旋转棱跌落测试。

(3)斜面冲击测试:只有当产品重量大于70磅时,需按ISTA 1E要求进行末速度为1.7m/s的斜面冲击测试。

4.包装方案要求

客户对包装方案设计及优化的要求包括以下两点。

(1)当包装后整套产品的毛重大于70磅时,须采用托盘包装的形式。

(2)产品包装外形尺寸不可更改。

5.测试验证与包装方案优化

对原包装方案进行测试验证时,采用的测试循环为:定频振动测试、跌落测试、追加底面跌落测试。每项测试结束后都要开启包装箱进行查验,以确定单项测试给产品及其包装方案带来的冲击损害。其中,定频振动测试设备为美国LAB公司的液压振动台,型号为HV-48;跌落测试设备为美国Lansmont公司的小型跌落台,型号为PDT-56ED。

测试结果如下。

(1)定频振动测试后,发现1个手工工具卡槽连接点产生断裂脱落。

(2)跌落测试后,又发现1个手工工具卡槽连接点产生断裂脱落。

(3)追加底面跌落测试后,发现仅有1个手工工具卡槽连接点未发生脱落。

针对以上测试结果提出如下3点可优化的包装方案设计意见。

(1)所有产品的损害部位都是工具卡槽与外框的连接点。根据产品情况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手工工具卡槽上的连接点与外框上对应的固定部位之间的紧固度不够。建议加大手工工具卡槽上连接点的直径尺寸,同时减小外框上对应固定部位的直径尺寸,这样能加大两者之间的紧固度。

(2)展示盒底部固定衬垫仅对外框进行了固定,并没有设计用于固定手工工具及其卡槽的部位。建议增加底部固定衬垫的高度,以增加对手工工具及其卡槽前后方向的阻隔力度。

(3)主要损害发生在追加底面跌落测试上,1067mm高度的底面跌落测试给产品带来的冲击力很大,因此减少此项跌落可有效降低产品跌落时受到的冲击力。建议增加托盘,通过改变产品的包装形式,改变运输包装测试要求,减少测试强度,减少产品跌落时受到的冲击力,从而达到提升产品保护性能的目的。为了保证整套包装的高度不发生变化,只需将展示盒内部支撑格挡的高度减少一个托盘的高度即可。

根据以上3点建议,优化后的包装方案如图4所示。

6.方案优化后的测试验证

对优化后的包装方案进行测试验证,采用的测试顺序为:定频振动测试、跌落测试、斜面冲击测试。

其中,定频振动测试设备为美国LAB公司的液压振动台,型号为HV-48;跌落测试设备为美国Lansmont公司的快速释放抓钩,型号为QR3000;斜面冲击测试设备为美国LAB公司的斜撞试验机,型号为2000OT。

测试结果发现,所有产品均完好无损,均通过了所有测试。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知,包装测试不能仅仅作为一个验证工具来应用,而是需要透过包装测试的结果,合理分析并传递出有利于或指导包装方案优化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能指导包装设计师对包装方案进行科学的优化,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包装测试在包装方案优化中的价值。

图1 手工工具

图2 原包装方案

图3 展示盒中断裂的连接点

图4 优化后的包装方案

基于价值工程的施工方案选择 篇4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不管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组织层面, 通常都会有不同的施工方案可供选择, 不同的施工方案会产生不同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案时, 应综合考虑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等因素的影响, 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 以达到选择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目标。

本文基于价值工程原理的基本思想, 通过建立施工方案的比选模型, 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分析与决策, 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选择最优方案。

1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VE) 由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工程师麦尔斯 (L.D.Miles) 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 是运用集体的智慧, 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 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 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 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这里的“价值”是指作为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

可见, 一种产品价值的高低, 取决于它所具有的功能与为取得这种功能所花费的造价之比。凡是造价低而功能强大的产品其价值就高, 反之则价值就低。在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运用价值工程进行投资控制, 就是把工程的功能和投资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投资相对较低, 功能评价相对较高的方案, 确保必要的使用功能, 消除不必要功能的费用, 从而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对于单方案优化, 要从提高方案的功能评价系数、降低成本系数着手, 获得最大的价值系数;对于多方案比选, 价值系数不小于1的方案是我们选择的目标。

2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 建立施工方案比选模型

在施工方案比选中,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定性分析方法, 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本文提出用量化指标对功能与成本进行分析与评价, 并运用价值工程进行施工方案比选, 其内涵是从众多施工方案中选择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并且能很好地实现工程所需功能的施工方案。

3 价值工程在施工方案优选中的实例应用

某工程一层地下室, 建筑面积为4 220 m2, 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和钢筋混凝土墙体。施工前拟定了4种施工方案, 各方案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工程预算成本如表1所示。邀请5位业内专家对施工方案选择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确定了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技术先进性、施工经验、工期、成本节约和占地面积7个功能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价值分析。

3.1 确定方案功能重要度系数

在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技术先进性、施工经验、工期、成本节约和占地面积7个研究对象进行价值分析时, 每个功能项目的重要程度是不尽相同的, 即功能项目的计算权重有大有小, 这就是功能重要度系数。本案例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功能项目的重要度系数, 功能重要度系数=各评委评分之和/总分数。计算结果见表2。

3.2 计算方案功能评价系数

本案例基于优化施工方案概念下, 对A, B, C, D四种施工方案各功能指标的满足要求程度按照0分~10分的级别进行评分, 根据专家评分结果, 按照功能重要度系数计算加权评分, 最后计算出方案功能评价系数。方案评价系数=∑各功能项目分值×功能重要度系数/∑四种方案功能加权得分之和。A, B, C, D四种施工方案功能评价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

3.3 计算各方案成本系数

方案成本系数=单方案预算成本/∑各方案预算成本之和, 各方案的成本系数计算结果见表4。

3.4 计算各方案的价值系数

各方案价值系数=各方案功能评价系数/各方案成本系数, 各方案的价值系数计算结果见表5。

3.5 分析

本案例多方案比选, 按照价值工程原理, 选择价值系数最大的C方案作为优选方案。通过实践, C方案实际成本为678.8万元, 节约投资14.4万元, 综合效果显著。

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单从功能角度或单从成本角度考虑, 都不会得出正确结论。只有应用价值工程原理, 全面、综合、系统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 我们的评价结果才有可能是科学合理的。

4 结语

价值工程以提高价值为目的, 要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把价值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的选择中, 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和成本有机统一起来, 体现了用成本交换功能的思想, 这种方法的使用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工程项目“降低成本、提高功能、不断创新”。同时, 价值工程将功能分析作为独特的分析方法, 这一思路也必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2]周栩, 翟明艳, 陈强.应用价值工程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3 (12) :123-124.

[3]杜应吉, 彭英慧.价值工程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选择中的应用[J].混凝土, 2008 (10) :21-24.

核心价值观传唱方案 篇5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谣传唱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小学生在传唱的过程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开展活动主要对象

全校师生共同参加。

三、组织机构

组长:李忠亮

副组长:马志福梁普伟李凤娇

四、主要活动安排

1、时时听

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播音时间,设置“传唱核心价值观”小栏目,课间、课前、课后定时播放。

2、班班看

在班级黑板报上进行宣传。

3、班班比

在三四年级开展比赛,并进行录像。开展比赛

4、人人行

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班级争先创优活动评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师生的自觉行动。

价值方案 篇6

满足各种印刷业务需求,实现多样化、少批量、短交货期的“按需胶印解决方案”与高质量的“按需数字解决方案”结合,开创新的高效生产环境,这就是小森公司的按需印刷解决方案。随着数字印刷机的不断发展,在胶印的高质量基础上,小森公司将胶印印刷与数字印刷结为一体,满足各种印刷业务的需求,为所有的印刷需求提供相应的对策,创造崭新的价值。

小森公司借由Drupa 2012展会这一展出平台,推出了高质量的彩色数字印刷机POD系列,而POD的Impremia系列有Impremia C80、C70与C60三种机型。结合小森公司的Komori CMS Solution(小森颜色管理解决方案),并以K-Color Simulator(色彩管理软件)为核心,针对胶印印刷机与数字打样机所产生的印刷文件,印制按需POD样品,完成印刷大张的色彩校对。这一系列的印刷机,在印刷企业中不仅是一部打样机,也可以承接少批量的印件,为印刷企业提供灵活的客户服务、创造另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

小森公司的数字印刷,除了与日本知名影像科技公司Konica Minolta合作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与Landa Nanograph纳米喷墨印刷做最密切的连结,采取双向的发展。小森公司以Konica Minolta的电子与喷墨控制软、硬件,打造Impremia IS单张UV喷墨印刷机,用于厚纸、卡纸、合成纸、塑料皮等高质量的印刷;另外还有用于轮转的Impremia IW系列。

Drupa 2012上,由Landa所发表的Nanogrpah纳米喷墨印刷机造成轰动,其原型机就是小森公司制造的。目前Nanograph的纳米喷墨印刷机是市场上期待的印刷方式之一,而小森公司在这个发展基础上已立于不败之地。小森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碳粉、单张喷墨印刷、卷筒喷墨印刷与Landa纳米喷墨印刷等技术的印刷设备制造厂。

目前小森公司在数字印刷解决方案中所提供的数字印刷机有:

Impremia C70与C60

印刷分辨率为1200dpi,可以高精度的重现细小字体与细线条。借由高水准的分辨率、数据压缩技术以及文字轮廓处理,可清晰地重现图像、文字或细微的线条;搭配数码碳粉Simitri HD,可以呈现丰富的色彩与清晰的图像质量,进一步提升图像的质量与稳定性。

可使用厚达300g/m2的纸张进行印刷,实现高标准的正反两面套准,在准确的位置进行高速的全彩印刷。印刷时纸张输送顺畅,不仅保障可靠又稳定的机器运转,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能力。

经久耐用、易于操作。从机架到零配件都是精心的设计,以超坚固的机架和各种高刚性的零配件,实现耐久性与坚固性,满足每天满档的印刷作业需求。

一次过纸实现高质量并多样化的联机印后加工处理。在一个单一系统内可选择打孔、折页、角订平装订、鞍式装订与无线胶装装订,可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搭配。

Impremia C80

采用更先进的S.E.A.D. II图像处理技术,实现1200dpi的8位高清晰输出。杰出的色彩持久性与稳定性,加上Simitri HD+高清聚合碳粉所产生的自然光泽,使得C80的质量可以媲美平版印刷的效果,为数字印刷带来新的可能性。

满足专业数字印刷的需求,可使用厚达350g/m2的纸张印刷;配搭混合型的去卷设备,可以减少各种纸张的卷曲,灵活地处理500种纸张的讯息。由于这些优势,C80可以满足短版印刷高生产效能的需求,为数字印刷创造出新商机。

机体坚固灵活。C80坚固的机架与机身底盘、高准度双面对位歪斜校正、双定影系统等高可靠性的设计,有助于印刷企业的业务拓展。

高性能、高效率与高附加价值的印后加工处理。可在一个单一系统内选择多达六种类型的印后加工处理设备,包括打孔、多种折页、鞍式装订和无线胶装,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来配置C80。

Impremia IS29

IS29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了高画质的喷墨图像技术与小森公司高精度的纸张传输技术,实现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双面印刷;具有良好的纸张厚度、用纸材料适应性,可适用于标签或者包装等广泛领域。设计精良,是一部值得信赖的单张喷墨数字印刷机。

IS29使用K-Color Simulator色彩管理软件,以胶印印刷为基础进行调色,因此印刷企业选择IS29后,可以获得与平版印刷同水平的色彩。

Impremia IS29的特色有:

印刷分辨率为1200pdi,图像非常清晰。

使用Konica Minolta开发的专用高性能HS-UV油墨。

最高單面印刷速度为3300sph,双面印刷速度为1650sph,最大色数为4色。

最大纸张尺寸为530mm×750mm,可以使用非铜版纸、铜版纸等纸张进行印刷。

Impremia IW20

IW20是一部20英寸的四色轮转喷墨数字印刷机,为商业轮转胶印机所研发的多种折页机所采用的尖端技术;而小森公司也为IW20轮转喷墨数字印刷机准备了全套的配件,其中包括卷纸机与纵切机。

挖掘垃圾短信价值的方案研究 篇7

目前垃圾短信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对垃圾短信发送方的特征 (如:频次、内容、接收方号码特征等) 进行分析, 识别出相应的垃圾短信, 由网络侧实施封堵, 避免用户被骚扰。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国家的“扫黄打非·净网行动”的思路, 但也阻碍了通过短信方式传播商业化信息的需求, 使得垃圾短信的价值未被挖掘和变现, 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每年我国的垃圾短信量数千亿条, 充分说明人们使用短信传递信息有巨大的需求。对于垃圾短信中的非法信息, 我们必须严厉打击, 对于垃圾短信中的商业信息, 通过合理的引导, 让有价值的信息达到有需求的用户手中, 既可以实现垃圾短信的价值变现, 又能减少垃圾短信的发送量, 实现垃圾短信的变废为宝。

以2014年3月份的12321网站举报为例, 共受理的投诉量为1.3万件, 其中归类为垃圾短信的占比33%, 归类为违法短信的占比67%。在被归类为垃圾类的短信中, 零售业推销占13.7%、房地产推销占7.7%、教育培训6.1%、金融保险推销2.8%。这些商业信息对无此类需求的普通用户而言是骚扰短信, 但是对有此类需求的用户而言就有较大的价值。目前单纯的垃圾短信拦截技术既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使每年数千亿的垃圾短信白白占用了网络资源, 又封堵了有需求的用户获取此类信息的有效途径。

因此, 如何进一步挖掘垃圾短信的商业价值, 建立合法的商业信息送达有需求的用户手中的系统和方法, 从而进一步减少垃圾短信的发送量, 实现垃圾短信的价值挖掘和变现, 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2、垃圾短信价值挖掘方案研究

2.1.垃圾短信价值挖掘方案

通过针对移动网络中的垃圾短信内容进行语义分析, 剔除非法的垃圾短信后, 获取通过垃圾短信进行信息传递的商户信息, 作为移动正式绿色的广告信息服务, 实现垃圾短信目标商户的转移, 实现从源头遏制垃圾短信泛滥, 同时提升移动的绿色广告信息服务收入。同时通过针对垃圾短息中含有的正常商户的联系电话的拨打记录进行分析, 可以有效的针对拨打用户进行特定行业的需求标签分析, 通过用户属性标签和目标商户标签的匹配, 建立两者之间的供需关系和信息获取机制, 从而使有用的“垃圾信息”到达有需求的用户手里, 实现垃圾短信中的广告价值变现, 达到垃圾短信变废为宝、减少垃圾短信发送量的目的。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该流程的描述如下:

(1) 提取商户信息。对垃圾短信的内容进行归类, 剔除非法信息后,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包括:垃圾短信中的商户所属行业、联系电话、所处地区等内容, 建立发送垃圾短信的商户信息库。

(2) 获取目标用户。根据商户的联系方式, 从BOSS侧获取用户拨打过该商户联系电话的目标用户, 包括:用户的号码、年龄、性别、ARPU、终端类型、热点活动区域等信息, 建立目标用户信息库。

(3) 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建立商户信息库和目标用户信息库之间的精确匹配关系, 根据广告主所属的商户行业、商户位置、商户标签等和系统中的用户消费特征进行匹配, 准确定位潜在消费用户群体;也可以根据商户的投放要求精确选择目标客户群体。

(4) 实现垃圾短信的价值变现。用户可以通过短信、客户端等方式, 查询相关行业的商户信息, 获得所需的资讯;商户也可以定期通过短彩信、PUSH等方式向目标用户推送相关资讯信息, 提升商业资讯信息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垃圾短信价值挖掘的处理流程, 介绍一下数据处理流程。总体流程从建立商户信息库开始, 到投放后的效果监控结束, 形成广告精确投放的全称闭环流程。流程如下:

(1) 通过数据采集模块, 向BOSS提供商户信息库, BOSS返回用户拨打相关商户的记录表, 经数据采集模块简单分拣后形成有效拨打记录表;

(2) 用户分析模块根据有效拨打记录表, 生成用户消费行为特征库;

(3) 消费建模模块根据用户行为特征库, 建立精确广告模型;

(4) 广告管理模块利用精确广告模型实现广告信息和用户的精确匹配, 并建立广告投放排期。用户可自行到广告管理平台查询自己所需的信息, 广告管理平台也可精确向需要此类信息的用户进行广告投放;

(5) 广告投放模块根据广告投放排期进行精确广告投放;

(6) 广告投放后, 用户可能拨打广告主的服务电话, 形成原始数据。效果监控模块通过监控有效拨打记录表中用户拨打过的广告主的记录或者点击广告商户门户的访问记录, 实现广告效果监控。

2.2.应用案例及效果

江苏移动在2013年9月份依托本技术方案启动了M+项目建设, 主要针对目前的短信后向企业市场, 打造短彩开放平台, 力求建立一个用户许可的精确短信广告投放平台。为了提升广告的精确度, 提升短彩广告通道的利用率, 降低对用户的骚扰, 利用垃圾短信系统分析出精确的广告发送方, 并从BOSS系统中提前相应的广告接收方, 并实现两者之间的精确匹配, 将短信广告服务精确送达真正需求的用户手机上, 实现垃圾短信中的绿色商业信息的价值挖掘和变废为宝。

本系统自上线以来, 已完成了约2亿万条垃圾短信的挖掘和识别, 提炼出了超过5000家有价值的广告商户, 聚拢了前向用户300万, 与约2000家商户建立了精确的信息推送合作机制, 年收入达到300万元, 有效减少了垃圾短信数量超过1000万条。

3、结束语

通过垃圾短信的分析, 获取移动绿色广告信息服务的目标客户, 提升客户拓展的精确度, 减少了拓展成本。同时, 规避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针对网络爬虫、自然语义分析的依赖性, 仅通过商户电话号码以及商户属性特征 (黄页信息) 的强关联性构建用户通话行为和用户一定周期内消费需求的关联模型。降低了用户消费需求模型建立的技术门槛和数据门槛, 缩短了模型建设的时间周期, 降低了投资成本。另外, 本方案通过对垃圾短信的分流和引导, 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短信的发送量, 为垃圾短信治理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辉、张琦、卢湖川, 基于内容的垃圾短信过滤[J].《计算机工程》, 2008, 34 (12) :154-156

[2]王斌国、刘亮亮, 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广告精确投放系统设汁[J],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 (6)

威图:机柜级方案创造更大价值 篇8

机柜级别的方案

单纯的机柜对用户而言所产生的附件值可能低的, 有客户会认为不需要太好的机柜, 或者是认为机柜并不能为他的机房带来价值的增长。同时, 用户必须解决这样的问题:通信设备由于工作发热的原因, 会在机柜中聚集大量的热量, 可能会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

威图电子机械技术 (上海) 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威图) IT事业部经理韩勇表示, 机柜级的解决方案可以针对每一台机柜安装设备的多少, 对空调、供电、配线等基础设施进行按需调整配置, 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节省了企业的初始投入和能源消耗, 为用户带来更大价值。

此外, 机房级解决方案产品的价值还体现在对设备的满负荷支持。一般来说, 传统的机柜无法全部装配服务器等设备的, 因为一旦安装了大量的设备, 很可能会导致该机柜局部过热, 造成机柜内的服务器死机。“威图的机柜级解决方案每个机柜都是独立的, 可以根据这个机柜本身设备的运转情况对设备进行降温则可以实现机柜的满负荷运转, 从而大大节省了机房对空间的需求, 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取得领先的两大因素

在机柜市场要取得领先的因素有哪些?韩勇答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厂商要具有极强的制造能力, 从而能更好地提供完全的解决方案, 保障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厂商需要重视产品的应用。

“威图在制造方面拥有极强的优势, 所有的机柜和机柜解决方案都是自行生产的。而很多同类设备的生产企业虽然推出机柜产品及机柜解决方案, 但是他们并没有自己生产产品, 只是对现有的产品设备进行整合, 向用户销售一个整合后的解决方案。与这些厂商相比, 威图则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品的质量。

其次, 与其他厂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不同, 威图更注重产品的应用。威图拥有多年的机柜产品制造经验, 能够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对机柜内所有设备的全面管理, 将机房的管理问题深入到每一台机柜。”韩勇表示。

价值方案 篇9

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 , 也称价值分析 (Value Analysis, 简写VA) , 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 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 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 有些人也称其为功能成本分析。

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即价值 (V) =功能 (F) /成本 (C) 。对工程投资项目而言, 成本 (费用) 即将要发生投资, 故投资 (费用C) =功能 (F) /价值 (V) , 由此可知, 控制投资除节约本身成本费用外, 怎样合理定位功能, 增加、挖潜价值 (V) 也起很大作用。

2 价值工程与工程方案设计的关系

价值工程是指重于功能分析, 力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总成本, 生产出在功能上能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服务或工程项目, 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有组织的活动。一般来说,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五种:一是提高功能, 降低成本;二是功能不变, 降低成本;三是成本不变, 提高功能;四是功能略有下降, 但带来成本大幅度降低;五是成本略有上长, 但带来功能大幅度提高。

方案设计不仅是关于工程技术领域的科学, 也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在方案设计过程中, 利用价值工程对方案设计进行经济比较, 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 对方案实行科学决策, 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 使设计项目的产品质量, 也就是产品最终价值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由此可见, 方案设计质量的优劣是价值工程应用的最好体现。在工程方案设计中应用价值工程, 对资源合理配置, 增加方案设计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3 价值工程法应用的一般步骤

运用价值工程法进行房地产项目方案设计的大致步骤有五步。

(1) 选择价值工程对象, 拟订价值工程的评价方案。根据房地产项目产品的设计构思, 提出几种项目产品实施的可行性方案, 为方案的比较分析提供基础。

(2) 搜集资料, 确定功能指标体系。对房地产项目产品设计方案的有关评价指标进行实际现状调查, 确定价值工程分析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3) 确定功能指标的重要性系数。根据各方面专家对房地产项目产品市场适应性的评分, 确定产品功能指标的重要性系数。

(4) 确定不同产品方案功能评价系数。根据房地产项目产品方案的市场适应性, 结合产品功能指标的重要性系数, 确定各方案的功能评价系数。

(5) 确定价值系数, 准确选择方案。根据以上的功能评价系数和成本系数, 确定不同方案的价值功能系数, 并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和权衡后, 改进并选择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方案。

4 价值工程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下面例举价值工程在扩建工程方案设计阶段的应用实例:某企业职工宿舍原有6幢,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 职工也越来越多, 原有5幢的职工宿舍显得很紧张。为了解决职工住房困难, 改善职工居住条件, 更好地发展企业, 决定对其中2幢原有住宅进行扩建。

4.1 选择价值工程对象, 拟订价值工程的评价方案

企业委托一家设计单位对其职工宿舍改建工程进行设计, 设计单位提出了三套扩建方案, 如何选择一套合适的方案, 既能充分利用原有住宅功能, 又能最大程度满足职工的要求, 企业于是决定成立价值管理研究团队, 利用价值工程研究的方法对这几个方案进行取舍。

价值工程团队:邀请一位价值工程专家担任本次价值工程的领导者, 指导价值工程研究工作的进行, 价值工程团队由他负责组成。共8名成员:1名价值工程研究领导 (价值工程团队的领导, 具备造价工程师资质, 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良好的价值工程知识) ;2名结构工程师;1名设计人员;1名造价工程师;3名外部专家 (含1名建筑工程师, 1名造价工程师, 1名市政/结构工程师) 。

价值工程研究时间:由于职工宿舍改建工作事关企业的长足发展问题, 企业领导和投资人均对此表示大力支持, 敦促改建工作早日完成。为了能够确定最终采纳的方案, 从而立即进行详细设计, 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赢取时间, 本次价值工程研究时间定为2d。

4.2 搜集资料, 确定功能指标体系

做好信息和资料的收集, 充分调查职工对本次改建工程的看法和建议, 了解类似改建工程处理的方法和评价指标。经过认真分析研究, 价值工程研究团队确定增加住房户数、改善居住条件、增加使用面积、利用原有土地、保持原有林木、提高使用效果等六项指标作为该扩建工程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研究各项功能指标在住宅扩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4.3 确定功能指标的重要性系数

4.3.1 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

采用0~5评分法, 价值工程研究团队对各项功能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程度进行评估, 对每个功能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 (见表1) 。

从表1可见, 住宅扩建工程最重要的功能要求是增加住房户数, 改善居住条件和增加使用面积, 权重的计算结果与该住宅扩建工程的初始目的一致。从表中还可以看出, 由于受客观环境和资金问题的制约, 要求住宅扩建工程尽量利用原有土地, 保持原有绿化林木, 在满足以上条件下, 最大可能提高使用率。

4.3.2 方案创造与评价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 价值工程研究团队再次调查住宅原设计人员, 了解住宅的居住情况和建筑物自然状况, 找来住宅的原始设计图纸, 地质勘探资料, 施工记录和竣工文档, 充分分析这些资料, 最后认定原住宅地基条件很好, 原设计时, 对地基的处理就考虑了以后存在扩建的可能, 地下水位较深, 原建筑物各承载构建很牢固, 能够满足承受更大荷载的潜力。鉴于以上分析, 价值工程研究成员经过严密计算分析, 甚至借助试验手段, 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 创造出三个不同的方案:第一, 对原住宅楼实施大修理;第二, 在对原住宅楼大修的基础上加层;第三, 拆除旧住宅建设新住宅。

4.4 确定不同产品方案功能评价系数

对于以上这三个方案的评价, 价值工程团队成员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运用优缺点列举法, 针对每个方案的工程内容, 考虑工程投资、工期、土地占用、改善居住条件、增加用房、方便施工的项目指标进行比较:

甲方案拆除重建, 工程内容: (1) 拆除原2栋, 新建1栋。 (2) 新建80套1栋。方案缺点: (1) 投资最大, 单方造价为1438元/m2; (2) 施工工期长达11个月; (3) 新占土地扩大, 并且不容易申请到土地; (4) 施工时用户必须全部迁出; (5) 所有原有林木遭到破坏, 建成后需重新绿化。方案优点: (1) 增加24户用户; (2) 设计合理, 使用效果好; (3) 居住条件很大的改善。

乙方案修理加层, 工程内容: (1) 屋顶地面翻修; (2) 增加厨房、厕所面积; (3) 内墙粉刷、内墙抹灰; (4) 增建两层住房; (5) 改造给排水工程。方案缺点: (1) 投资稍高, 单方造价为828元/m2; (2) 施工时用户必须全部迁出; (3) 损失林木50%; (4) 使用效果不如新建。方案优点: (1) 增加24户用户; (2) 不增加土地占用; (3) 保持原有50%的绿化林木; (4) 工期较短。

丙方案大修理:工程内容 (1) 屋顶地面翻修。 (2) 内墙粉刷、内墙抹灰。 (3) 维修给排水设施。 (4) 门窗维修油漆。方案缺点 (1) 不增加使用面积。 (2) 居住条件改善较小。 (3) 不增加用户 (4) 用户难以迁移, 施工不便。方案优点 (1) 投资少, 单方造价338元/m2。 (2) 保持原有绿化林木。 (3) 不增加土地占用。 (4) 工期短。

从以上分析可见, 甲、乙、丙三个方案中, 丙方案不能增加用户的使用面积, 不能增加用户数, 虽然投资最小, 但是与本工程的初始目标不一致, 所以淘汰丙方案。甲、乙方案各有优劣, 仅凭优缺点定性分析, 无法将两方案的优劣辨析出。因此, 接下来的工作是通过前面已经确定的功能指标体系和功能评价权重, 运用矩阵评分法对甲、乙两个方案作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具体结果见表2。

4.5 确定价值系数, 准确选择方案。

从扩建方案可知:甲、乙二个方案中, 甲方案的单方造价为1438元/m2, 乙方案的单方造价为828元/m2, 则甲、乙二方案的成本指数见表3、4。

根据上述表格可计算出甲、乙二个方案的价值指数:

从表4中可知, 方案乙的价值指数远高于甲方案, 据此可以认为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因此, 选定乙方案作为本住宅扩建最终方案。

通过对住宅扩建工程三个设计方案进行价值工程研究,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计算, 最后选定了修理加层的乙方案, 充分挖掘了原有建筑物的基础承载潜力, 利用了原有住宅的功能和价值, 并且不增加征地费用, 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土地, 避免了住宅扩建工程设计决策的随意性, 使得工程方案的选择能够有定性定量的依据。

5 结束语

价值工程是一项复杂综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管理活动, 需要多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数据, 涉及到许多技术部门和经济部门, 它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的管理技术, 强调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是建筑工程方案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 价值工程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应用过程中, 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 把有关部门组织起来, 通力合作, 群策群力,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用最低的成本更好地发挥工程方案设计的创造性和有效控制目标成本, 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大幅度提高投资经济效益来实现它必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正斐.阐述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关键性[J].建材与装饰 (下旬刊) , 2008 (02)

[2]孙继德.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李小林, 许宏武, 张可能, 刘宇飞.论价值工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中国期刊2007 (10)

[4]陈顺华.价值工程在投资目标控制中的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价值方案 篇10

1.1 价值工程的含义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 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成本进行系统分析, 不断创新, 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价值工程中所述的“价值”, 是指作为某种产品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它既不是对象的使用价值, 也不是对象的交换价值, 而是对象的比较价值, 是作为评价事物有效程度的一种尺度提出来的。这种对比关系可表示为:

价值=功能 (或效用) /成本 (寿命周期成本) 。

用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V=F/C

价值工程的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 价值工程的性质属于一种“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2) 价值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功能与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和“不断创新”。3) 价值工程的目的旨在提高产品的“价值”, 即提高功能对成本的比值。4) 价值工程通常是由多个领域协作而开展的活动。

1.2 价值工程的特点

1) 以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价值工程出发点的选择应满足使用者对功能的需求。2) 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 并系统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3) 致力于提高价值的创造性活动。提高功能与成本的比值是一项创造性活动, 要有技术创新。提高功能或降低成本, 都必须创造出新的功能载体或创造新的载体加工制造方法, 否则, 提高价值只是一句空话。4) 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开展价值工程活动的过程涉及各个部门的各方面人员。在他们之间要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统一认识、协调行动, 要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1.3 价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

开展价值工程活动一般分为4个阶段、12个步骤, 如表1所示。

2 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的意义

1) 可以使建筑产品的功能更合理。

工程设计实质上就是对建筑产品的功能进行设计, 而价值工程的核心就是功能分析。通过实施价值工程, 可以使设计人员更准确地了解用户所需及建筑产品各项功能之间的比重, 同时还可以考虑设计、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技术专家的建议, 从而使设计更合理。

2) 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价值工程需要对研究对象的功能与成本之间关系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参与价值工程, 就可以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只重视功能而忽视成本的倾向, 在明确功能的前提下, 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精神, 提出各种实现功能的方案, 从中选取最合理的方案。这样既保证了用户所需功能的实现, 又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

3) 可以节约社会资源。

价值工程着眼于寿命周期成本, 即研究对象在其寿命周期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对于建筑工程而言, 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工程造价和工程使用成本。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 使工程造价、使用成本及建筑产品功能合理匹配, 节约社会资源消耗。

3 价值工程在新建项目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实例

某煤矿企业现有一座建筑面积2 600 m2的小车库, 为一层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其中局部二层为车库办公用房)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汽车作为代步工具逐渐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原有车库已不能满足车辆停放需求, 该企业决定在原有车库位置处新建车库。

3.1 新建车库功能分析

为了使车库扩建工程达到投资少、效益高的目的, 价值工程小组工作人员认真分析了车库扩建工程的功能, 认为增加车位数量 (F1) 、改善矿容矿貌 (F2) 、增加使用面积 (F3) 、利用原有土地 (F4) 、保护原有林木 (F5) 五项功能作为主要功能。

3.2 功能评价

经价值工程小组集体讨论, 认为增加停放车位数量是最重要的功能, 其次改善矿容矿貌与增加面积有同等重要的功能, 再次是利用原有土地与保护原有林木有同等重要的功能。即F1>F2=F3>F4=F5, 利用0~4评分法, 各项功能的评价系数见表2。

3.3 方案创新

经过严密计算分析和征求各方面意见, 提出两个不同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对原车库实施加层施工。工程内容包括:对原基础、梁、柱实行加固处理, 增建两层车库 (4 690 m2, 其中含702 m2企业办公用房) , 工程需投资550万元, 工期4个月, 施工期间车辆无法停放。工程完工后, 可增加车位110个, 原有绿化林木50%被破坏。

方案二:拆除原车库, 建设新车库。工程内容包括:拆除原有车库, 新建一座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库, 新建车库建筑面积7 110 m2, 工程需投资900万元, 工期10个月, 可增加车位110个, 原有绿化林木全部被破坏。

3.4方案评价

利用加权评分法对两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见表3, 表4。

经上述计算可知, 对原车库加层方案价值系数较大, 据此选定方案一为最优方案。

摘要:阐述了价值工程的含义、特点及一般工作程序, 分析了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的意义, 介绍了价值工程在新建项目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实例, 通过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以及方案评选, 最终选定了最优方案。

关键词:价值工程,设计方案,优选,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喜珍.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价值方案 篇11

关键词: 信息技术基础 价值发掘 课程整合 知识点进化图

一、高校开展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意义

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重点目标是培养既有科学素养又具备人文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高校教育本身也越来越倚重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教育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在高校教育中是一个必要并且重要的分支。但是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需要兼顾课程设置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做到科学地设置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灵活地选择学习方式。本文从当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在高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掘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内容的深层价值,初步探讨信息技术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整合的方案和考核原则。

二、信息技术课程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和价值发掘

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方式的探索已有不少研究,如祝智庭以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为模型,指出:“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也相互联系,并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综合体。”[2]说明信息技术本身和教学工作相融合的重要性。而任友群则是通过对比学生在科技竞赛中的成绩与学生其他学业成绩的联系,以及参赛者对信息技术在日常学习中的态度,以具体数据论证“信息技术要真正对教育教学产生持续影响关键在于使技术能够有效嵌入生态、走向‘常态’”[3],论证信息技术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存在紧密联系的同时,也明确信息技术课程与相关课程存在内在融合的需求。

通过对南京五所高等学院开展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其中三所高校采用省内统一通用教材开展课程,学习内容主要涵盖信息技术简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介绍;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并融合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培养。其余两所高校选用自选教材,一本教材与通用教材内容匹配度较高。另一本教材侧重于多媒体技术中流行的photoshop、office高级应用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培养。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在高校课程中普遍以一门公共基础课的形式出现,是一门大学分,高课时量的基础课程。这凸显了高校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但是由于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这门基础课程的设置存在很大灵活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课程设计标准和考核要求。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门课程,为课程间的融合铺平道路,深度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技术课程学术性与理论价值的分析

信息技术虽然充斥我们的生活,也在不少高校课程中涉及,但是对于信息的界定却以描述性的定义居多。目前广泛接受的是控制论创始人维纳(NorbertWiener)提出的:“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从广义上理解,一切有关信息处理过程的理论基础,技术手段和思维方法都是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即使从狭义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技术,软件应用,电子办公等也缺一不可。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会带来知识界限模糊,价值定位难于界定的副作用。对于文科,体育,艺术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探究信息技术内容和本专业的相关性是理解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和改进学习方法的首要问题。

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中基础理论的学习,往往是令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头疼的问题。这些理论基础似乎与其专业技能培养脱节。但实际情况是,每门课程都有支撑其知识体系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经过小学、中学等前期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构建,高校信息技术的关注对象在广度上要涵盖大部分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的相关知识,而在深度上又要较中学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容有明显提高。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甚至高校教师对这门功课的理论基础构建概念模糊,存在小而繁杂、粗而不精的认识误区。

信息基础类课程中涉及的基础理论概念虽然较多,但是遵循的是广度优先的教学原则导入的。例如摩尔定理,通信模型及数制转换这些看似和计算机专业强相关的基础理论,实际教学中,却是以概念了解、知识扩展的形式出现,这些基础理论在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中更重视理解而非深入应用。要在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这些科学素养是作为一个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也是培养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

2.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实用性价值分析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提升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是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传授学生的一些技术思想,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有效参考。如在路由技术的案例中,除了信息传递本身的功能,路由方案的整体设计实际也是一种流程管控、物流管理的基本思想。借助技术方案的学习,培养学生采用类似的模式和思路解决同类问题,又是提升信息技术学习内在价值的有效手段。

对基础办公软件的熟练操作和网络运用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为其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掌握有效学习方法提供支撑。学以致用既是课程开展的目标,又是课程价值的体现。

3.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人文社会科学价值的分析

信息技术来源于自然科学,却又应用和服务于人文社会科学。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直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人类社会从过去的地理区域划分进化到今天的以网络族群划分。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的朴素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适应这样的改变,在这种新的生态环境中具备更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并以正确的态度创造这种进化过程的未来。

例如在网络技术的学习中,计算机应用的安全防护问题,强调的不仅是在网络中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也能通过对网络隐患的剖析,认识到网络社会的生存法则。了解网络生存中的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准则。同样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对科技改造生活的一种认知,而且自然要探讨科技伦理学中关乎科技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融合与矛盾。

通过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在价值挖掘,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的存在价值不仅仅是课程讲授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能力培养,更是对高校教育有支撑作用的一门基础类课程。但是,通过对学习这门功课反馈信息的收集,有的观点却认为这门功课和专业相关性不强,或者又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内容相重叠。如何让这门课程的设置更合理,更好地强化学习效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三、高校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整合方案及相关课程的考核设计

1.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与相关课程整合的需求

高校课程存在相关性,同一个知识点会在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重复出现,而这种内容相关性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是存在同一个知识点的应用层次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很多基础概念会在信息技术基础和后续专业课程中反复出现,例如像素的定义和应用,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对像素进行了基本定义,从数据处理角度进行剖析讲解。而在后续专业课中,涉及多媒体的摄影类课程和数字图像处理中对像素的定义却有深层次的解读。同样,OA部分的学习,在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中,常用基础工具中FrontPage的网页编辑学习,涉及图片简单编辑,HTML语言操作,在后续的网页编辑类课程中,会从应用层面对学习对象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这些反复出现的知识点,就是本文研究的相关知识点,而包含相关知识点的课程,定性为相关课程。通过对五所高校的教学情况调查,相关课程普遍存在,而有的学生在相关知识点和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感觉是在重复学习,重复考核,存在认识误区。

事实上,相关课程在教学培养计划制订的阶段,就有所考虑,从宏观上设计,将专业学习需要的公共基础类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相结合。但是由于科目之间的独立性,教师教材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突出。也很难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对相关课程和相关知识点建立一套统一的、规范的考核标准。

这里就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对相关课程的讨论分析,设计一种课程整合的方法,同时讨论建立考核相关课程学习效果统一方案的可行性。

2.课程整合的方法和考核原则

课程整合不是盲目地将学习的内容捆绑推送,也不是纯粹为了节省教育资源或者减少学习内容,而是为了能够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帮助教师和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学习对象的内在联系,明确相关课程各自的学习目标,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因此,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整合是在严格遵守教学管理制度,贯彻高校现有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的行为。

建立统一的考核原则,是为了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一套标准的、统一的考量指标。对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是内容上的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统一。因此,需要在尊重现有各相关课程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评,输出一个更有参考价值的考评结果。

(1)课程整合的准备工作

明确待整合的知识对象。这里的整合对象,不仅仅是考虑专业培养方案中可能相关的相关课程,而是需要将相关课程内部的相关知识点梳理清楚,并对现有课程设计中,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要求,考核形式和目标进行汇总,作为整合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明确待整合的教师对象。教师作为课程的讲授者,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后续整合工作的核心。

明确待整合的学生对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同一个相关知识点,或者同一门相关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要求均有区别。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将学生的差异化与教学的统一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因此,在整合课程的准备工作中,要充分理解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

(2)课程整合的过程描述

同一个相关知识点在学习和考核的过程中,学习难度和考核标准各不相同。本着从简入繁、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课程整合。这里需要有任课教师和教务编排人员的充分沟通,在梳理课程内容、细化至具体章节和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统一课程设计。为了将相关知识点有效统计和分析,首先参照进化理论,对相关知识点绘制其进化图。进化图将相关课程、相关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以直观图例描述出来,为课程安排提供充分翔实的依据。

图 相关知识点进化图

第一步,统计相关知识点,这里以一级数字编号标识;

第二步,以知识点学习难度和深度为度量标准,依次为相关知识点定义学习级别,编号数值越大,表示学习难度越大,要求越高。以二级数字编号标识;

第三步,根据知识点的编号,绘制知识点进化路线图。图中以知识点一级数字编码标识的曲线箭头完成绘制;

第四步,根据科目编排原则完成排课计划。保证科目编排顺序尽可能地沿着知识点进化图的顺序演进,同时,对每一条知识点进化图制定统一并且独立的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原则要立足相关课程本体,兼顾所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效果考核,体现出一个知识学习体系对每一个培养对象培养效果的综合考评。考评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差别考核和统一考核相结合,也就是对每门课程里的相关知识点,有各自的考评标准。但是,对该知识点的考核,需要在进化图的进化线路上,设置本知识点的综合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的考评手段和标准,并将这样的考核思想嵌入每门相关课程的考核形式中。这就要求依托现有教材,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教案,教程和教法综合设计,并与相关课程的其他任课教师进行充分沟通,让学生体会到相关知识点在相关课程中的不同定位,掌握更灵活的学习方法,获得更有价值的学习效果。

3.整合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初步解决方案

当然,任何方案的设计,都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在对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整合工作中,还有很多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策略。

整合方案不仅仅需要信息技术基础类任课教师的参与,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和相关教务人员甚至专业学生的反馈信息,都是整个整合方案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在整个整合方案的设计中,既要兼顾各方意见,又要抓大放小,由粗到精。

整合工作需要输出最终的统一方案,就需要设立一个整合工作的牵头人,牵头人的角色不是简单的过程管理,而是需要对相关课程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对教学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经验,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知识点的相关系数、难易程度和学习顺序有一个准确定位。也就是说,整合工作对承担这个角色的具体人员要求较高。

统一考核标准,是从专业建设的角度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考察其综合能力培养的成果。这样的标准很难从设计之初就精准确立,需要在教学工作逐步落实并坚持反馈。通过不断优化,逐步实现一个从专业视角出发的统一的考核标准。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受到广泛认可,并因此而成为高校教学中重要的基础类课程。但是如何更有效地发掘其学习价值,如何更有效地与高校不同专业课程相结合,如何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要求,寻求更有效的学习模式和考核方案,还需要做更多、更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验证研究的成果。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给学生传授更新、更有实用价值的知识,而且应站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角度,对相关专业课程保持关注,对学生整体学习效果负责,把信息技术这门功课的基础性、广泛性更有价值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2014-11-01.

[2]王佑镁,吴永和,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系统模型建设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1):58-62.

[3]任友群,吴旻瑜,刘欢,郭海骏.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15(1):97-102.

[4]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刘经南.树立大学科建设观念推进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3-4.

[6]常正霞.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浅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1).

价值方案 篇12

水下传感 器网络 (UWSNs)[1]由通过声 音链路进 行通信的 大量水上 和水下传 感器组成 。 在该网络 中 ,传感器节 点的主要 通信模式 是利用声 音调制解 调器向岸 上的数据 采集基站 发送数据[2,3,4]。 这种模式 中报文只 要生成便 能发送 ,因此数据 传输的延 时较低 。 然而 ,这种通信 模式的BER较高 ,且通信带 宽不到10 kb/s。 为此 ,传感器节 点只能通 过声学链 路发送被 采集数据 的数据摘 要 。 另一种通信方法就是 使用自主式水下航行 器(AUV)[5]。 AUV航行器访 问节点 , 通过高速 短距离光 学通信下 载数据 。 最后 ,AUV航行器周 期性地浮 出水面 , 通过无线 通信把数 据传输给 陆地基站 来下载采 集到的数 据 。 这种场景 的示意图 见图1。

实践证明[6,7], 传感器节 点采集到 的信息的 规模 、 价值和优 先级有很 大区别 。 人们很难 预测何时 何地将会 发生重大 事件 ,哪些节点 能够检测 到这些事 件 。 而传感信 息的原始 价值会随 着时间的 推移不断 下降 ,因此应该 将数据尽 快传输给 陆地基站 和最终用 户 。 数据到达 用户的时 间越晚 ,数据的价 值越低 。 所以 ,每个传感 器节点必 须确定采 集到的数 据块中的 次要数据 (比如较低 分辨率的链路或照 片 ) 何时通过 声学链路 发送给陆 地基站 , 以及该数 据块中的 哪些主干 部分应该 优先传输 。

本文针对 水下传感 器获得的 数据块信 息价值 (Vo I) 提出多种 调度算法 , 对声学传 输调度策 略的复杂 性问题进 行研究 , 并设计了 不同传感 器调度策 略以确定 何时通过 声学路由 传输哪些 数据 。 本文总体 目标是设 计合适的 调度策略 使传输给 陆地基站 的数据信 息价值最 大 。 最后 , 基于真实 场景的仿 真研究表 明了本文 方案的有 效性 。

1 UWSN 的信 息价值

1 . 1 相 关 定 义

假设某一 传感器节 点记录的 数据收集 于尺寸为|D|的数据块D内 。tr( D ) 表示数据 块的创建 时间 。 直观来讲 , 数据块中 的信息是 指该次之 前的观测 数据 。 ∧表示所有 可能的数 据块组成 的集合 。

尺寸为b的主干数 据dig (D,b) 是数据块D中的部分 数据 。 当b>|D|时 ,假设主干 数据为初 始数据块 本身 。

用V(D,t)表示陆地 基站(客户)在时间t时接收到 的数据块D的信息价 值 (Vo I) 。 将信息价 值与客户 采取的行 动 α 的价值V(a)关联起来 ,进而得到 信息价值 的实际定 义 。

定义1:信息价值V(D,t)表示客户在知道了D这一必备信息后根据客户策略采取的所有行动ai的价值之和:

定义2: 有条件信 息价值V (D,t |(D1, t1) … ( Dk, tk) ) 表示在之 前时间ti接收到数 据块Di后 ,在时间t时接收到 数据块D的价值 。

1 . 2 信 息 价 值 的 形 式

本文希望 找到时间t时主干数 据dig(D,b) 的信息价 值的闭型 表达式 。 该价值将 会低于初 始价值V(D,tr) , 一方面是 因为信息 的紧迫性 使得信息 价值随着 时间递减 , 另一方面 是因为信 息的可概 括性 (描述数据 被主干数 据替代后 信息价值 如何减弱 )。 下文始终 假设信息 的紧迫性 和可概括 性互相独 立 。 这是因为 ,信息的紧 迫性取决 于观察现 象的含义 (被观察到 的真实事 件 ),而数据块 的可概括 性主要取 决于数据 结构 。 根据这一 假设 ,可以将信 息价值表 述为如下 形式 :

其中 , dd表示主干 数据价值 衰减函数 , dt表示时间 价值衰减 函数 。 不失一般 性 , 本文将dd定义为主 干数据尺 寸和初始 数据块尺 寸之比 , 而将tr定义为数 据采集的 时间 。

本文认为 数据块的 信息价值 内容由初 始价值 、 主干数据 价值衰减 函数和时 间价值衰 减函数三 元组构成 。 使用一种 指数衰减 模型来模 拟时间价 值衰减函 数 :

其中 ,Ptd表示时间 衰减参数 。 尤其地 ,Ptd= 0表示信息 对延时不 敏感 ,Ptd> > 0表示信息 衰减的速 度很快 。

1 . 3 有 条 件 信 息 价 值

直观来讲 , 有条件信 息价值表 示假设之 前已经接 收到小规 模主干数 据后 , 新主干数 据提供的 新信息 。 如果在同 一时刻接 收到所有 主干数据 , 则结果就 是实现的 两个价值 之差 。 然而 , 因为小规 模主干数 据的接收 时间较早 , 不是与它 们的到达 时间价值 相减 , 而是与它 们在当前 时间的价 值相减 。 有条件信 息价值表 示为 :

2 传输 调度算法

对所有传 感器节点 持续进行 观察 , 并在具体 的时间点 记录观察 数据 (D1, t1) , … , ( Di, ti) 。 假设传感 器节点没 有内存约 束 , 可以存储 所有观察 数据直到AUV航行器到 达 。 传感器节 点使用声 学解调器 传输它们 采集的数 据块主干 数据 。 当AUV航行器访 问传感器 节点时 ,节点把从 上次AUV航行器访 问迄今的 所有数据 块传输给AUV航行器 (光学传输 )。 每当完成 一次传输 时 ,节点必须 调度一个 新的主干 数据用于 传输 。 确定传输 哪个主干 数据及传 输时间 , 决定了陆 地基站接 收到的信 息价值 。 设计调度 算法的总 体目标是 使传输数 据的总体 信息价值 最大化 。 本节首先 研究利用 声学链路 进行主干 数据传输 调度的计 算复杂性 , 然后给出 问题的启 发式求解 方法 。

2 . 1 调 度 复 杂 度

假设有一 个由数据 块 、 时间和信 息价值内 容组成的 静态集合 {(D1,t1,P1) , … , (Dn,tn,Pn)} 及一个时 间段 [ts,td] 。 在td之后不会 记录任何 新的主干 数据 ,在ts之前也不 会传输任 何数据块 或主干数 据 。 假设节点 统一通过 带宽B进行数据 传输 。

文中需要 解决的调 度问题实 际上就是 确定一种 调度策略 ,即一个有 序元组序 列S={(ji, bi) } , 使声学链 路上进行的第i次传输等价于在下述时间传输数据dig(Dji,bi) :

实现传输 的总体信 息价值最 大化的公 式如下 :

其中 ,Ξi表示在先 前调度策 略S中传输的 主干数据Dji。

属性 :调度问题 是NP难题 。

证明 :假设问题 不是NP难题 。 众所周知 ,背包问题 的优化问 题是NP难题[8]。 可以将背 包问题看 成是所有 主干数据 价值为0且函数衰 减参数也 为0的特例 (无时间衰 减 )。 因此 ,可在多项 式时间内 求解调度 问题的算 法也将可 以求解背 包问题 ,这于假设 矛盾 ,命题得证 。

上述问题 的计算成 本很高 , 所以在数 据块不断 生成的条 件下对主 干数据进 行传输调 度也将导 致较高计 算成本 。 下文将定 义3种可行的 传输调度 启发式算 法 。

2 . 2 调 度 算 法 1 : 只 利 用 AUV 航 行 器 ( AUVO )

只通过AUV航行器不 断浮上水 面来将数 据传输给 陆地基站 ,该种启发 式策略(AUVO)作为可以 使用声学 调制解调 器和多跳 水下路由 的其他策 略的基准 策略 。 在AUVO中 , 用户接收 到的信息 价值即是AUV接收到数 据时的数 据块信息 价值 。 研究发现 ,通过使用 声学路由 在AUV航行器传 递数据前 成功传输 数据块的 策略可以 提高被采 集数据的 信息价值 。 AUVO在实践中 也具有显 著优势 。 例如 ,传感器节 点无需配 备昂贵的 声学调制 解调器 ( 每个上千 美元 ), 因此成本 更低 ; 传感器节 点的电池 寿命更长 ,因为声学 传输非常 消耗能量 ;最后 ,节点的协 议栈更为 简单 ,因为在通 信时通过 单跳光学 链路下载 数据 ,无需水下MAC和路由功 能 。

2 . 3 调 度 算 法 2 : 渐 进 式 数 据 摘 要 调 度 ( UPD )

在该策略 下 , 传感器节 点无法对 数据块的 信息价值 内容进行 本地评估 。 然而 , 它既知道dt函数的形 状 , 又知道可 使信息价 值的降低 速度低于 摘要规模 的数据摘 要步进量 。 由于节点 只掌握了 上述信息 , 所以节点 的最优选 择就是在 任意给定 时刻发送 手头最小 的数据摘 要 , 然后是更 大一些 ( 增加了步 进量 ) 的数据摘 要 , 依次类推 , 通过到达 时间来破 除关联 (tie) 。 此时的调 度算法如 下 :

2 . 4 启 发 式算法 3 : 基于贪婪的平均信息价值 (GAVI) 调 度

该策略假 设节点可 以确定被 感知的数 据块的价 值情况 。 利用这一 信息 ,该策略可 贪婪地实 现传输数 据的平均 信息价值 最大化 。 依次调度 数据传输 ,于是下次 传输将是 单位时间 的信息价 值量最大 的传输 。 这里的信 息价值是 考虑了之 前相同数 据块传输 的有条件 信息价值 。 对于静态 数据块集 合 ,该策略实 际上是个 最优策略 。 然而 , 对于不断 接收到新 数据块的 节点来说 , 一个新的 价值更高 的数据摘 要可能因 为更长的 数据块当 前正在传 输而需等 待一段时 间 。 该算法如 下 :

3 仿真 实验

假设网络 在面积为6×7 km2的海床上 部署40个传感器 节点 ,节点间距1 500 m。 每个节点 配备一个 声学解调 器 。 节点和陆 地基站间 的平均传 输率为10 kb/s。 AUV航行器为Odyssey-IV系列航行器 ,航行速度 为1.8 m/s[2]。 于是 ,AUV航行器需 要13 min左右从一 个节点到 达另一个 节点 。 当AUV与传感器 节点相距 不到100 m( 清晰的水 下通信 ) 时 , 光学传输 的速率可 达10 Mb/s[9]。 航行器如 果要下载 传感器在 一天内采 集的1.1 GB数据 , 需要在传 感器周围 滞留约13 min[10]。 于是 ,AUV在一天内 可以按照 固定次序 访问40个节点 , 然后回到 船坞加载 燃料 、下载数据 。

本文的模 拟场景是 , 传感器使 用摄像机 拍摄部署 区域的视频,以进行入侵检测。 传感器节点以720p的高分辨率来存 储监测数 据(1 280×720像素分辨 率 ,29.97帧/s)。 录像被分 割为1 min视频大小 的数据块 。 假设视频 基于标准 的H.264编解码器 进行编码 。 考虑4种类型的 数据摘要 ,每种表示 一种或数 种从关键 的视频帧 中提取出 来的图像 ,并用WEBP编解码器 进行编码 。 首先就能 对从各个 图像中提 取出来的 信息量和 这些信息 对用户的 有用度做 出主观判 断 , 然后为这 些数据分 配摘要价 值dd。 表1列出了这 些价值及 其他参数 的数值 。

为了确定 数据块的 价值 , 本文将其 分为3种观测类 别C1、C2和C3, 每种类别 有不同的 紧迫性和 基本信息 价值水平 ,如表2所示 。 观测类别 的分布不 遵守均匀 随机分布 : 例如 , 入侵者很 有可能在 传感器覆 盖的范围 内滞留1 min以上 。 因此 , 使用图2中给出的 马尔科夫 链来模拟 观测数据 分布 。 假设在大 多数时间 内 ,系统的观 测事件均 是非重要 事件(C1)。 事件的发 生概率为PE。 这些事件 中有部分 事件 (比例为HEF)的优先级 较高 。自我跃迁Plst和Phst确定事件 的平均长 度 。

在本文实 验中 , 改变信息 价值最高 的事件比 例HEF , 并且运行3种启发式 算法AUVO 、 UPD和GAVI 。 对每种设 置 , 使用不同 的随机种 子生成10个场景然 后取均值 ,实验结果 见图3。

图3(a) 给出了HEF取不同值 时陆地基 站接收到 的总体信 息价值情 况 。 如预期 ,当HEF上升时优 先级较高 的事件的 基本信息 价值较高 ,所以各启 发式算法 的信息价值量均 有上升 。 没有进行 声学传输 的AUVO策略的信 息价值最 低 , 而GAVI策略利用 了各数据 摘要的本 地信息价 值 ,所以总体 信息价值 量最高 。

本文根据 数据到达 陆地基站 的方式研 究了信息价值的构 成 。 图3(b)和3(c)给出了UPD和GAVI实现的信 息价值的 构成 。 总体信息 价值曲线 与图3(a)相同 。 该数值是 通过声学 路由传输 的信息价 值和AUV实现的有 条件信息 价值之和 。 请注意 ,AUV在两种情 况下传输 的 ( 无条件 ) 信息价值 相同 ( 即图3 ( a ) 中AUVO的价值 ) 。 研究UPD的性能曲 线 , 发现当HEF较低时UPD和AUVO策略之所 以比较接 近 ,并不是因 为通过声 学链路传 输的价值 较低 , 而是因为AUV航行器携 带的无条 件价值与 有条件价 值之间的 落差完全 掩盖了这 种增益 。 当携带的 大多数数 据不够紧 急时更是 如此 。 相反 ,GAVI维护了这 种增益 , 根据信息 价值情况 智能化选 择声学传 输内容 , 于是通过 声学路由 传输高信 息价值的 数据的时 间提前 。

4 总结

本文研究 了UWSN下的信息 价值传输 调度算法 。 具体来说 , 证明了当节点可以通 过多跳声 学路由传 输数据并 将数据传输给 过往的AUV航行器时 ,制定合适 的调度策略 可以使传感器节点通过 声学技术传 输传感数 据的数据摘要,进而实现传递给用户的信息价值最大化。 下一步将研究一个 和多个AUV航行器的 线路规划 问题 ,以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同时全面评估不同方法的性能。

摘要:在水下传感器网络中,现有的数据传输策略没有对采集到的信息价值的重要性进行区别对待,降低了数据收集的意义。为此,以传输给陆地基站的数据信息价值最大为目标,针对水下传感获得的数据块的信息价值提出多种调度算法,以确定何时通过声学路由传输哪些数据,实现传递给用户的信息价值最大化。基于真实场景的仿真研究表明,可在本地估计数据块信息价值的算法可显著提高数据传输的信息价值。相反,没有在结点层面考虑信息价值量的策略和算法略优于只使用AUV进行数据采集的基准情况。

上一篇:杜邦分析法的应用研究下一篇: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