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竞赛

2024-10-10

大学生英语竞赛(精选12篇)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1

摘要:英语辩论是语言艺术上的较量,是思维能力,批判能力的较量,更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借此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希望拥有这种能力,却苦于没有机会,无从下手。其实竞赛便是一种很有效的提高能力的方法。本文以学校开展的英语辩论赛为依据,探讨如何依托竞赛平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辩论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辩论,竞赛平台,思维能力,认知能力

竞赛平台是提高大学生英语辩论水平的一个有效平台,可为大学生融入英语语言环境提供机会,使其能够灵活地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开展辩论赛的好处以及如何由此提高辩论能力:

一、英语基本功是参加竞赛的基础,也是英语辩论能力的基础。这包括辩手的听力、口语等多方面的素质能力

我们可以应用英语竞赛平台提高英语听力,口语等水平以促进英语辩论能力的提高。因为实战出真知,辩手在辩论过程中要适应每一位对手的语音语调,这不同于我们平时练听力可以选择的材料,而作为辩手为了击败敌手不得不认真听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这无疑对听力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在口语的表达中我们要注意提高对语言的外在把握,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语速合适等。而这其中语速的把握最为突出。因为选手的语速要有抑扬顿挫的效果,有重点有突出,才能让观众和评委知晓要点。此外,还要注意语音、语速、语调的和谐统一。除了对语言的外在把握,我们还应注意中英文的语言差异。因为中英文的对应有完全对应,也有部分对应。其中部分对应包括英文的意思大于汉语的对应,还有汉语的意思大于英文的对应,所以我们在运用时需要注意其中的范围,以免使自己的意思表达造成歧义。

二、一位好的辩论手应临危不乱,具备团队意识与沟通能力

临危不乱是气场上的较量,即便你方处于劣势或是出现了漏洞都必须做到头脑清醒,临危不乱才有可能扳回一局,这也是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的保证,所以选手尤其需要在竞赛现场的不断磨练来摆脱怯场的心理压力,真正秀出自己的风采。通过竞赛平台的不断历练,选手还可以亲身经历、熟悉辩论比赛的规则和具体流程,有利于选手在正式的辩论比赛中对其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竞赛平台中的反复练习与切磋为选手创造了一个从自身的经验和失败、对手的经验和失败中学习和进步的实例,有助于选手辩论实力的快速增强。通过竞赛平台的不断磨合,选手可以培养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因为辩论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和沟通必不可少。

三、竞赛平台使得辩手的辩论技巧在竞赛过程中得以熟练掌握和运用

如借力打力即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顺水推舟即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釜底抽薪即有预谋的提问,致对方于两难的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这些技巧的熟练应用都需要在竞赛中不断地磨炼。

四、开展辩论赛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提高辩手的素质与能力。这包括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勤学好问的精神等

1.辩论赛中的点评涉及提高辩手的元思维能力。辩论结束后,评委先对每一支队伍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是根据每支队伍的主要观点作出的。通过评价,辩手可以发现自己提出的观点哪些是具有说服力的,以及哪些说服力不够,究其原因并予以改进。此过程可以有效帮助辩手在以后的辩论中自我监控,调整自己思考的切入点及逻辑性并学会自我评价。

2.英语辩论赛培养辩手的认知能力。辩论的许多环节都涉及对认知技能的培养,即对分析、推理及评价能力的培养。例如对辩题的准备及定义就涉及对分析能力的培养,辩手通常需要提前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料,并将其筛选、分类。此过程可以提高辩手的归类、识别及比较的能力。认知标准是衡量辩手思辨能力的尺度,可以帮助辩手评价自己的思辨能力。辩手能否清晰地陈述观点,所选证据是否切题,论证过程是否有条有理,能否提出更有深度的观点,以及能否灵活地变换视角,凡此种种都会影响辩手的得分。所以,辩手要尤其注重对这些方面的改进,增强其思辨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及灵活性。

3.纵观每场辩论赛的辩题,辩手在准备各方面知识的过程中,都可以培养辩手好疑、好问及好学的精神。通过对一个辩题正反两方面的深刻思考,辩手会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认识到容忍与尊重不同意见的重要性。此外,辩手在与自己的搭档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有利于培养其乐于修正自己不当观点的态度及合作精神。当辩手成功地解决对方辩手提出的质询时,辩手的自信心会增强。同时,每次大约一个小时的辩论,需要每位辩手高度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灵活应对。虽然这对辩手体力及脑力都是极大的挑战,但也有利于培养辩手坚毅的性格。

总而言之,一位真正的辩手需要具备多种能力。辩手需要提高个人的英语素质,知识素养等多种内外兼并的修养,需要有准确的判断能力,批判思维和辨别意识,而这些在竞赛中都可以有显而易见的提高。因而可以说,想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辩论能力,竞赛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给予同学们更多表现自己的平台,才会有更多优秀的辩手绽放自己的风采。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2

大学生英语是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全国唯一的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活动。

2012年竞赛分为A、B、C、D四个类别,A类适用于研究生;B类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C类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D类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的本科生和高职高专学生。

竞赛设全国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全国二、三等奖通过初赛产生。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通过决赛产生。获特等奖的学生均有机会参加由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委会组织的总决赛曁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夏令营。

初赛时间:4月8日上午9:00-11:00

决赛时间:5月13日上午9:00-11:00笔试,下午口试。

报名方式与时间:

学院组织本、专科学生通过教务在线中的等级考试报名,研究生由各院组织手工报名。各学院负责大学生英语竞赛的管理员如与2011年相同,可直接使用教务在线等级考试模块,如学院更换管理员,需填写等级考试管理模块管理员变动信息表,加盖学院公章,于2012年1月6日前交实践教学科。通过教务在线报名方式:

1)2011.11.29-2012.1.5,学生到学院报名,交报名费30元/人;学院填写报名表。

2)2012.1.6-2012.1.10,学院将学生信息导入教务在线-等级考试

3)2012年1月13日前,学院到实践教学科确认报名信息并交报名费费。

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3

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策略意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由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其目的是为了配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促进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激发在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大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的一个赛事。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由于是全国性的英语赛事,所以对于参赛选手的选拔和赛事的规格都要求比较高,高等学校也都在认真的准备积极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在竞赛选手的选拔、培训、考核等环节都出现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内容,本文就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策略及意义进行论述。

一、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的策略

1.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选手选拔策略

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大学生英语竞赛,在进行选手选拔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主导作用,应该做到积极组织好校内选手的选拔工作。高等学校在进行选拔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公平、公正的考评体系。在进行大学生英语竞赛选手选拔的过程中应该由高等学校教务主管部门,进行将大学生英语竞赛选手选拔任务分配到各个系部,鉴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参差不齐,鉴于公平起见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可以对报名学生进行英语口语、听力、翻译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在作好初选工作的基础上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进行综合排序,将那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强的参赛选手挑选出来,在确定参加培训的人员数量上可以由各个系部进行确定。然后在经过培训之后在进行最后的人员选拔,尽可能做到将更加优秀的选手能够在普通学生中脱颖而出。

2.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赛前辅导策略

高等学校的各个系部在选拔好参赛选手的基础上就是进行参赛选手的辅导和培训工作。如何制定合理、准确、切实可行的培训辅导方案,是争取夺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奖项的先提条件。在进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赛前的辅导过程中应该对于大学生英语竞赛进行详细的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把握其规律性、掌控好多样性的规律。

在进行辅导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内容,做到具有针对性,由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考核形式包括了两种考核的方式:一种是笔试另外一种是演讲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英语的运用能力。在指定辅导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内容,针对不同的考核项目应该选择不同的英语教师进行辅导,做到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版块内容的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辅导教师有针对性,学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也具有系统性,由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不属于过关考试,而是属于水平能力的测试,主要测试的是参赛者对已有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在考核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具备考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口语、听力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辅导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赛前辅导。

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的意义

1.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对于参赛选手的意义

在竞赛前进行辅导有助于参赛选手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出题方向,让参赛选手做好充足的准备,由于英语竞赛不同于其他的理工科的竞赛,存在智商性的考察和逻辑性的考察内容,英语竞赛的考察多数是知识性的积累过程。在赛前进行综合英语知识的辅导还有利于学生赛前心理准备,让参赛选手在较早的时间内适应整个赛事的准备。总之,通过赛前英语口语、听力、书面表达内容等的英语基础知识的辅导,对于参赛选手在大学英语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于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作用分析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赛前的辅导,有助于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形成课堂与课程外的有效教学的相互结合,由于大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化,进行大学英语赛前的辅导还能够有助于以更好的方式来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使大学英语教学能够沿着英语应用能力进行教学和学习。另外,在参赛选手的培训过程中也给其他周围的学生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整体氛围,可以使同学之间协作、交流和磋商,进行相互的学习和借鉴,让英语学习变成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项有乐趣的学习活动。通过对于参赛学生的辅导,能够培养周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日常大學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这些参赛选手的效应,积极地影响周围的同学,让周围同学能够在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中提升英语的能力。

三、结束语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作为全国性的比赛,高等学校在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应该不断的完善竞赛的辅导策略和辅导方案的,有利于参赛选手在比赛之前就能够了解比赛的整体情况,对于比赛的题型和实际的考察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就能够更加积极地促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具有目的性。另外,高等学校的教务主管部门应该积极主动的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选拔工作统领起来,在进行选手选拔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程序进行选拔,让优秀的大学生英语爱好者能够从普通学生中脱颖而出。同时由于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考察内容全面而又具有积累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辅导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性辅导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的培训。对于大学生进行选拔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参赛选手,不仅可以提升学校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让大学校园弥漫着英语学习的气氛。

参考文献:

[1]马海旭,张景耀,陆殿生,姜春香.英语竞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06).

[2]史扬.关于高职学生参加英语竞赛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1,(05).

[3]张敏.英语竞赛辅导与高职英语的“教”与“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4

1 词汇竞赛的理论基础

动机是语言学习的中的情感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英语学习就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

联结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2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3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如果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强烈,那么就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求知欲;如果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强烈动机,那么他们往往缺少求知欲,把英语学习当作心理负担,结果导致学习成绩不理解。如果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所以笔者尝试在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词汇竞赛,如果学生在英语词汇竞取得好的成绩,得到物质鼓励和精神奖励,会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词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2 竞赛组织形式

词汇竞赛的组织过程比较繁杂,需要经过确定竞赛对象、竞赛目的、词汇范围、进行准备工作、制定奖励办法、竞赛形式、开展竞赛、进行颁奖等程度。

2.1 竞赛对象、竞赛目的和词汇范围

词汇竞赛对象的对象是笔者所教的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既要学习课本和专业知识,学习选修课,同时还要准备应对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通常在每年四月份)和英语专业四级口语考试,学习任务繁重,而积累词汇是学好英语和顺利通过考试的基础,所以开展词汇竞赛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扩充词汇,学习新单词,复习巩固旧单词,所选的词汇范围主要是针对学生所学课本黄源深、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三》、《综合英语教程四》和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单词手册里规定的单词。

2.2 准备工作

词汇竞赛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分别在笔者所教的各个班级中组织,提前向各个班级的学生说明竞赛的时间、范围、目的、竞赛形式、奖励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积极参加的愿望和认真准备的决心。在发出竞赛通知之后到竞赛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定期提醒学生距离竞赛还有**天,如距离竞赛还有30天,以督促学生认真准备。

2.3 奖励办法

主要对学生通过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的形式进行。颁发给获奖学生荣誉证书,同时奖励学生学习用品,如精致的笔记本和签字笔。设团体奖和个人奖。团体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个。个人奖中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将全班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约三名同学,哪个组在竞赛中获奖就可获得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品。由于共设6个团体奖,所以获奖机率较高,使同学们意识到,只要认真准备,就有获得奖励的可能,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认真准备的决心。在每个小组中,三个人共同合作,争取本组的优秀成绩。同时设个人奖,个人奖是以个人表现颁奖。此次竞赛中,答对单词最多的同学获一等奖,第二名获二等奖,第三名获三等奖,以此类推。可见,团体奖和个人奖是可重叠的,一个小组在获得团体奖的同时,每个学生还有获得个人奖的机会,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

2.4 竞赛形式

老师提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英译汉,即从英语单词翻译出汉语意思,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个英语单词,同学们抢答,谁最早最快准确地说出汉语意思,就得0.5分,共设80个单词,这一部分共计40分。第二部分是汉译英,即从汉语翻译成英语单词,这一部分做法与第一部分基本相同,只有一点区别,即由于一个汉语单词有几个对应的英语单词,所以为便于控制竞赛,汉语词汇出现后,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个首字母,英语单词必须以这个字母为首字母,哪个学生准确无误地说出这个单词,并拼写正确,就得0.5分,这一部分共设80个单词,共计40分。第三部分是填空是,这一部分分为两个小部分,第一小部分是短语和词组,共设20个短语和词组,每个0.5分,共计10分,每个短语或词组空出一个词,学生们来填空,哪个学生最快最早准确地说出应填的单词并且拼写正确,就得0.5分。第二小部分是句子和段落填空,共计20个句子和段落,每个句子和段落空出一个空,每个空格给出一个首字母,让学生们填空,哪个学生最快最早准确说出应填单词并且拼写正确得0.5分,共计10分。这一小部分的句子和段落主要出自所学的课本。(详见表1:竞赛题型一览表)

2.5 评委和颁奖

评委由四人组成,分别是任课老师一名,学生的辅导员一名和两名高年级优秀学生。竞赛结束后由老师和辅导员分别给获奖团体和学生颁奖。

3 经验总结及未来设想

3.1 竞赛的目的、范围明确,竞赛内容难度适宜,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竞赛初就向学生说明竞赛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词汇,丰富学生生活,所以学生积极性高,学生普遍反映,通过竞赛,不仅巩固了课本所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生活,对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也有帮助,寓学于乐,所以学生都持欢迎态度,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进一步习得,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因为竞赛是结合学生课本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词汇手册,所以难度适中,如果选择过难的生僻词汇或过于容易的词汇,学生容易失去兴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2 通过竞赛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不少学生在参加竞赛后表示,自己通过努力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由于竞赛设团体奖,需要一个小组共同努力学习,探讨如何应对竞赛,所以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竞赛时,需要互相配合,最有把握的同学举手回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精神。

3.3 引进竞赛专业设备,大范围开展词汇竞赛活动

目前竞赛只是在多媒体教室里展开,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评委认真看哪个学生先举手,有时出现两个同学几乎同时举手,难以分辨谁举得最早的情况,这时只有让两个学生分别将这个词写在一张纸上,写完后高举起这张纸,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写的这个单词,谁举得最快,并且单词写得完全正确,就算谁赢,并得到相应的分数。如果有竞赛专用设备,采用按键发声音亮灯的方式,谁先按灯同时发出提示声音,谁就抢到回答的机会,那就比较容易操作,评委更容易辨别是谁先按的键,增加了竞赛的公平性,同时也可以有更多的学生参与竞赛,从而带动更多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Wilkins 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简介 篇5

本竞赛分A、B、C、D四个类别,全国各高校研究生及本、专科所有年级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A类考试适用于研究生参加;B类考试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参加;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类学生参加。本竞赛面向大多数学生,提倡“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坚持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避免仅仅选拔“尖子”参加竞赛,而把大多数学生排除在竞赛之外的做法。

竞赛时间和操作细则

1.初赛时间及形式:初赛定于2012年4月8日(星期日)上午

9:00—11:00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初赛赛题包括笔答和听力两部分。初赛听力采取播放录音的形式。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6

我发现小组展示竞赛确实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热情,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运用六人合作小组展示竞赛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英语课每个单元要用不同的课型来完成,甚至一节课有时也要分成不同的形式,下面就分课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听力课

听力课是专门的听力训练课,在听磁带之前,教师要针对听的内容,给学生充足的热身活动,学生听得懂才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如Unit 7Section B 1d 先给学生几个问题导入听力情境:Where are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Can you guess their relationship?How much are the clothes in the picture?然后让学生听第一遍抢答第一个简单任务:在1a 中圈出所听到的数字。听第二遍完成第二个较难的任务:在图中圈出凯特和他妈妈谈论的物品,在凯特购买的物品上画线,再利用听力题目自编对话。如A:How much is the white bag?B:Its seventeen dollars. 小组练习后上台表演,创造性编出对话组加2分。带着压力和乐趣去学,学习的效果绝对会大大提高。

二、听说课

本课型开课时需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新单词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首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组内互助,分析音标,讨论读音,初读单词,然后教师用一分钟的时间听录读音,再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六人一起读单词,互相检查。读之前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并形成常规,5、6号学生重点比赛读单词的抽查对象,读不对的,全组一并受罚,读得好的小组可加一分。这样在落实单词的过程中,学生就有劲儿了,不仅自己赶紧读到,还都积极地去帮助5、6号学生,一分钟后的情景是让人感动的,会读的六号学生积极举手,希望喊到自己,争取到为小组加分的机会。评价时以全班同学纠错的次数多少为准,这样别人读时其他同学也听得特别认真,生怕漏掉别人的错误。

单词学完后,接下来是本单元目标语言的输入,目标语言一般都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对话活动,教师在这一部分不必过多地讲语法规则,只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然后快速地为学生做个对话示范。

三、语法课

在课前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独立观察语法聚焦中的句子,然后一分钟内小组讨论语法规则,接下来限号抢答或者全班抢答,答对一点加一分。这样,每次学生都积极参加,所有的语法规则都可以自己一点一点地发现,很有成就感,并且也为本组争了分数,学生很是开心,这样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观察、总结问题的能力,其效果要比老师直接讲好得多。

语法规则学完后可安排学生进行写的练习,老师点各组相同号板演与本课语法相关的句子,相邻的同学写不一样的句子,避免抄袭,其他同学的答案写在本子上。如果谁能发现黑板上同学的错误,就可以为本组同学加一分,这时可看见同学都在努力地发现错误,争取能为本组加分。黑板上的同学对抗好的加一分,在下面写的同学把本子交起来,以小组总成绩评判加分,让学生明白,光一人好不叫好,全组每一个人都好了,这个组才会好。对于小组评价多用捆绑式评价,如一起做题,一起听写,要把全组的成绩加在一起,胜出者才能加分。不管是懒的还是勤快的,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大家互相依赖,只有互相帮助,才来获胜。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7

1. 试卷分析

1.1 听力 (Listening)

该部分由四部分组成:短对话、长对话、新闻及短文听力填空, 每题1分, 共40分。四部分得分率分别为58.13%、61.41%、79.06%和51.33%, 08级学生的得分情况略优于09级。从难度上分析, 短对话、长对话是四个部分里相对容易的, 而新闻听力部分是该试题的特点和难点。但从考试结果来看, 学生的得分却是新闻类最高的。从考试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 学生普遍认为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强调收听英文广播, 以及注重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以真实面貌出现的言语片段, 使他们在进行了这一部分听力时比较适应其语速、语调和背景。对话部分的听力, 由于在平时的练习中认为这部分很容易, 忽视了对阅卷与听力的速度把握, 在这次考试中, 对此次竞赛的节奏也缺乏把握, 因而失分严重, 未能真实反映水平。短文听写是听力部分得分最低的, 平均得分5.13分 (满分10分) 。从题目看, 此题参考了新托福、雅思的考法, 既要求学生的听力能力, 还考查听力理解水平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并能正确拼写单词, 要求较高。从学生答题情况看, 大部分学生的主要失分原因可归结为两类:一是单词拼写及基本语法错误, 如playing the piano, 部分学生漏写冠词the;competition无法拼写正确;30小题, 题为“Future plans:would like to_____”, 绝大部分学生都抓住了听力重点, 但在补充完整答案时, 只填了一个单词“marry”, 不符合marry一词的基本用法, 因而也不能得分。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 对单词的拼写不够重视, 重要词汇用法的掌握有待加强。

1.2 词汇语法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此部分共10题, 以常见的选择题形式出题, 该部分学生的平均得分为5.9分 (满分为10分) , 两个年级得分情况相当。从试题角度看, 虽然只有10个小题, 却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英语惯用法、动副词词组、重点时态、强调句型、非谓语用法、数的一致性、特殊问句等, 从答题情况看, 学生对基本语法的掌握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老师经常强调时态、搭配、非谓语、数的一致性等, 得分率都比较高, 但当遇到英语惯用法时就显得迷茫, 如这一部分的第一题考查了below ground这一习惯用法,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概念, 靠猜测答题。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 应在基本语法的掌握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强记与阅读同步进行, 才有能使知识内化, 应用自如。

1.3 文化背景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对文化背景的考查两年级的平均得分2.6 (满分5分) , 其中08级平均得分3.5, 明显高于09级得分 (2.2分) 。显然, 随着进入高年级的学习, 学生对英语主要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效果在这部分的考查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英语学习, 尤其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 绝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 更应该涵盖文学、历史、地理等综合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从考试结果看, 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向明显与低年级学生有所区分, 展现出专业学习的面貌, 值得肯定。在今后的教学中, 应继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4 完型填空 (Cloze)

完型填空在语言测试中往往被用作考量学生综合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B类) 试卷的完型填空全面考查了在一定的上下文背景下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的拼写和用法。该部分学生的平均得分仅为9.6分 (满分15分) , 完型部分的得分情况与最后总分的得分情况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这一点上说, 完型填空作为测试手段, 信度、效度相当高。因此, 从教学测试上, 特别是作为选拔学生的区分性考试, 适当增加完型填空部分的分值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5 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阅读理解部分共四个篇章, 每个篇章10分, 总分40分。题型种类丰富, 有多项选择、补充句子、简答、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完整总结段、判断题及英译汉 (英译汉部分在翻译部分另作分析) 。从考查的范围看是比较全面的, 既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篇章理解能力, 又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特别是快速阅读的技巧, 在短时间内定位答案。以Section A为例, 就是一篇典型的快速阅读理解题。文章结构了然, 一个起始段引入讨论的主题, 而后各部分各有小标题。问题也不复杂, 基本就是信息对应题。如果学生掌握了英语篇章的基本结构, 答题起来困难不大。Section B, 从文体上看, 这是一篇说明文, 是某种快煎锅的使用说明书。从文字上看这篇文章既有图形, 又有表格。这样的题型在学生的日常练习及考试中极其少见, 但这样的文体却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因此, 也为我们的教学方向提出一个难题:如何使课堂与真实生活更好地结合, 使我们的学生离开课堂, 来到社会生活中仍旧得心应手?我们的教学选材能否更广泛地反映英语世界的原貌?Section C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完整总结段, 完成得很好, 正确率在80%左右。说明学生在篇章通篇理解能力方面比较强, 这与教师们从一年级开始强调以段、篇为单位, 而非以字、句为单位的阅读方法是分不开的。Section D是正误判断及英译汉 (英译汉部分在翻译部分另作具体分析) 。正误判断题难度不算大, 主要是定位答案。学生们存在的问题主要还在于阅读速度。如何在短时间内保证答题质量成了阅读理解正确率的最大障碍。

1.6 IQ题 (IQ Test)

IQ题共5题, 每题2分, 共10分。从结果看, 这5题得分率是整份试卷里最低的, 平均得分是0.9分, 参加考试08、09级共64名学生, 放弃或得0分的有42人, 占了三分之二, 这是否能用来衡量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呢?毋庸置疑, 该题型设计的初衷应是考查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如:第二题, 根据句子提示猜测单词, 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 才可能在多种可能可能中找出正确的单词。但IQ题的第一题、第五题, 似乎不太适合用作英语测试题, 题干短, 要求一目了然, 即使不懂英文, 也能猜出意思。事实上, 第一道题既没有考查到英语能力, 而且考查的数理推算能力要求太高, 没有一个学生答对。第五题要求学生根据前三对数字, 分析数字间的运算关系, 写出最后一对数中缺少的一个, 这分明与英语没有关系。这些题的加入, 大大降低了试卷的信度。当然, 第三题、第四题也是数学推算式的题, 但从英语考查角度看, 题干较长, 还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的, 因此用在这一部分虽不能列入好题, 也还勉强, 毕竟还是有趣味性的, 对于做题速度较快的学生有时间解出答案, 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综上, 我们建议IQ测试部分少用图形题, 而应更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干了解题意。如果能有较多类似本次IQ测试中第二题的riddle或英语脑筋急转弯, 试卷一定会有更高的区分度。

1.7 翻译 (Translation)

翻译部分, 和以往的考试相同, 由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组成。英译汉部分嵌在阅读理解的最后一个篇章中。要求考生翻译篇章中的两句话, 每句2分。考查了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单句的分析理解能力及汉语表达能力。从答题情况看, 并不理想。第一句原文是“It is now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online business and its users consider themselves part of a distinct community.”。第二句原文是“The site had a number of features which made it attractive to potential users:fast service, search capabilities, low costs for users, tools for comparing prices of books, and personalization in the form of customer-written book re-views.”。相比而言, 第一句的句子结构比较简单, 学生完成情况也比较好, 除了个别同学对community的理解有偏差, 翻译出现错误外, 整体情况良好。但一旦遇到长句时, 问题就比较明显了。首先, 许多学生的句子翻译完全属于literal translation, 按字面翻译, 没有照顾到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英文是形合语言, 靠的是严格的语法界定把句子的各部分联系在一起, 而中文是意合语言, 依靠上下文的意义联系。如上文的句子, 英文中用which引导一个定语从句修饰features, 定语从句在所修饰词后。但如果不改变词序, 翻译成:“这个网站有许多特点使其有吸引力对于潜在客户来说:快捷服务……”, 读起来拗口生硬, 不符合中文表达的习惯。因而, 虽然许多学生的理解没有问题, 却饱含翻译腔, 得分受影响。另外, 对于多义词, 学生们的把握还很不够。如review一词, 许多学生只知道它有复习的意思, 却不知道它还有评论的意义, 翻译出来当然是错误的。这样看来, 对单词意义的把握远远不足, 这与教师们平时反映的情况甚契合:现在的学生很多时候多借助手机里的电子词典查阅生词的意思, 但由于这样的电子词典往往过于简单, 只提供意思, 而没有例句或用法, 查过之后, 遗忘得很快。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如果将有语言大师们精心编撰的大字典弃之不用, 而诉诸于低版本的电子词典, 无异于缘木求鱼, 是永远不可能体会到语言的精髓的。

汉译英部分的要求是把5个不相关的句子分别译成英语, 每句2分, 共10分。此部分平均得分8.2分, 是整份试卷得分最高的部分。考试的形式为题干给出中文和重点短语或句型要求。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法及对重要词组的把握。如本次汉语英五个小题涉及到的考点分别是:1.who引导的定语从句;2.onaccount of;3.no longer放句首;4.rather;5.living, let alone。客观地说, 对英语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来说, 这些考点不难, 都属于必备知识。有意思的是, 这部分虽然得分都不错, 却和完形填空一样, 呈现出与卷面总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1.8 写作 (Writing)

和以往竞赛试题相似, 2011年B类卷的作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篇是书信形式的小作文 (10分) , 第二篇是不少于160字的议论文 (20分) 。小作文部分平均得分7.2, 有6个学生由于时间关系, 得分为0。也就是说, 如果能够较好地安排时间, 这一部分的写作完全不是问题。学生们基本都能够按要求依照英文书信的格式书写, 注意到日期及署名;涵盖题干要求的要点, 文字连贯, 基本无语法错误。当然, 虽然是一篇应用文式的小作文, 仍旧可以反映学生个体间写作水平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对文体的把握上, 反映为信函的语气、措辞。商务信函的基本要求“4C”为complete, correct, courteous, concise, 有的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虽然涵盖了要点, 语法也没有错误, 但没有注意到文体需求, 让人读来感觉生硬, 不像是一封邀请协商式的信件, 因而得分不高。从教学角度, 我认为不妨在教授应用文写作时, 以两篇内容要点相同、措辞不同的文章为例文, 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实用写作, 特别是商务写作中文体的重要性, 也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大作文要求学生就莎士比亚名言“A fool thinks himself to be wise, but a wise man knows himself to be a fool.”发表自己的见解。题目无中文提示, 字数要求不少于160字。先来看得分情况:平均得分9.2分 (总分20分) , 大大低于整份试卷其他部分的得分 (除IQ test部分) 。难道这就是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如果仔细查看卷子, 不难发现, 时间紧迫是学生们得分低的重要原因。64名参加考试的学生中, 大作文部分, 12位学生只字未写, 得0分;共有28位学生未能完成作文或达不到字数要求, 得分小于10分。因而, 在大比例学生未完成了这一部分的前提下, 这个平均分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校学生的写作能力。尽管如此, 对我们的教学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一是提高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的能力。事实上, 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也同样面临在限定时间完成规定任务的难题。如果在课堂上就能培养起高效率、高质量的写作作风, 也应成为教学的努力方向之一;二是应当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这指的是在不可能完成所有任务的情况下, 有所取舍, 完成把握大、能力以内的题目, 而非受焦虑情绪影响, 连能力内题也出错或放弃。

2.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初试赛题不失为一份优秀的试题。不但考查面广, 而且信度、效度、区分度都比较高。从试卷设计看, 题目按照听、读、写的顺序排列, 提示语规范, 卷面安排合理, 字体得当, 排版合理, 规范程度高。从试卷选材上看, 取材十分广泛, 不管是听力, 还是阅读, 都有不少原汁原味来源于生活的材料。当然, 金无足赤, 试题也有个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前文提到的IQ Test部分影响试卷信度、效度等。

虽然大学英语竞赛作为一场选拔性的全国性考试, 但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我认为至少可以归纳为三点:首先, 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应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可否认, 近年来, 在多方努力下, 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有显著提高, “哑巴英语”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但已不是主流。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 还是在课堂组织形式上, 我们的教学都有很大改善。但从本次竞赛结果看, 许多学生面对生活英语, 甚至是生活英语, 仍有生疏感, 阅读题理解不正确, 写作题文体把握不准等。因此, 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仍然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因为教材或教授的时间有限, 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 特别是英语专业学生, 扩充阅读范围, 深入英语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应该成为下一步教学的目标。其次, 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次竞赛试卷考查的范围十分广泛, 有基本知识, 也有拓展类素质考查。考试结果尽管存在一定的偏差, 但仍旧能够反映出部分学生知识面欠广、人文修养不足的问题。如前所述, 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 单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局限于课堂或课本, 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所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是通向英语世界的必由之路。除了在元认知等学习策略上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外, 学校还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建设外语“第二课堂”, 使学习英语成为学生们大学生活既有成果又有乐趣的一部分, 学习不再是负担, 而是一件愿意为之付出劳动、乐在其中的活动。最后, 应当指出, 时代在发展, 正如考题中的听力、阅读、写作等都涉及到一些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话题, 我们的教学也要跟紧时代步伐, 不论是教学材料上, 还是授课形式上都应当有创新意识。现在, 多媒体教学、分级教学等多年前鲜为人知的教学手段或教学理念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不难想象,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必将影响未来的英语学习和教学。

摘要:2011年, 福建医科大学英语学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本文统计分析了B类初赛试题各部分的试题, 以及参加此次竞赛的两个年级学生的答题情况。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就此次英语竞赛得到的启示展开讨论, 对新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初赛试题,大学英语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刘润清, 韩宝成, 胡壮麟.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修订版)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陆建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人文优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0) .

[3]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8

南通理工学院于2014年5月正式升级为本科院校, 在此之前主要参加的是高职高专类英语口语竞赛, 主要有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原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 下文简称英语技能大赛) 和“外教社”杯英语演讲大赛两大类。 由于学院建校时间短, 且原来是一所专科院校, 学生平均水平较低, 从2008年参赛至今, 在这两类比赛中只取得二等奖两次, 三等奖四次。 但是, 自从参赛以来,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这些赛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指导老师也逐渐熟悉了赛事和指导方向。 与此同时, 参赛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凸显, 这些问题是为什么参赛学生尚未获得一等奖甚至更高奖, 即参加全国赛的资格的原因。 本文将对南通理工学院近年来参加英语口语竞赛的情况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希望在今后的竞赛中取得突破。

一、学生参与面不广, 拔尖人才不多

作为一所前身为高职高专的新晋本科院校, 生源素质缺乏优势, 尤其缺少英语拔尖人才。 在校级初选中, 许多班级很难选出语音较好、表达流利的学生, 直接导致口语类的竞赛无法大范围展开, 全院几千人学习英语, 却只有二三十人参与竞赛, 可见参与程度之低。 个别表现比较突出的选手基本上囊括了各项赛事参赛的资格, 比如本院就曾出现某些学生既参与了英语技能大赛又参与了英语演讲大赛, 而其他学生基本无缘决赛。 这些学生毕业后, 后续人才接不上, 无法形成代代接替的良性循环。

二、竞赛形式和内容与实际教学有较大的差距

前述的两项大赛都是省级比赛。 英语技能大赛包括初赛与复赛, 初赛为复述环节, 复赛包括现场描述、情景交流、即席辩论三个环节。 英语演讲大赛的安排则分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分组演讲和辩论演讲几部分。 虽然当前的高职高专教学和本科教学都提倡以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技能为主,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通过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简称B级考试) 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样的等级考试。 从而导致大部分课时需围绕等级考试, 锻炼学生听、写、读、译的能力, 而剩余的课时里虽然安排了说的环节, 但是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在实际教学中只能采取适合大部分学生的形式和内容, 往往只有复述和定题演讲还具有可操作性, 其余形式基本都不能展开。 能参加英语口语竞赛的学生在所有学生中口语水平是最高的, 因此, 平时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帮助很小。 也因此, 每次在组织学生参赛时, 老师和学生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针对性训练, 以期短时间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这种短时速成的方法, 虽然会有一定的效果, 却与竞赛最主要的目的相悖。

此外, 这两项竞赛的内容也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差甚远, 例如在英语技能大赛情景交流这一项中, 内容包括一般日常交际、企业介绍、产品介绍和涉外业务等, 而实际专科英语口语教学的内容则以行业英语为主, 有许多专业不会涉及这些环节, 但会涉及其他环节, 如数控专业的行业英语就只涉及各种操作控件的英文名、 最新技术的说明等。 实际上, 最适合参加英语技能大赛的是工商管理类学生。 这种不一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除工商管理类学生以外所有专业学生的参赛热情, 这种竞赛不能完全检验实际教学, 不能反映教学中的不足, 对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评分标准缺乏指导性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打好语言基础,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 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 “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以英语技能大赛为例, 初赛的评分标准是从选手的发音、语调、语法标准、交流效果等方面考评, 竞赛时间不足或超时也会扣分; 复赛的评分标准则看重参赛选手的语音语调、语法逻辑、信息覆盖、交流效果等, 同样, 语速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 由此可见, 职业性在竞赛中完全没有得到体现。

评分标准的片面性使得在选拔过程中“重语音轻能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毕竟, 语音语调的调整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 有些学生因为总有一两个顽固音导致最终落选, 十分可惜。 此外, 在语速的评判中, 竞赛时间不足导致扣分这一点有待商榷, 因为有些学生虽然本身语速很快, 但是发音十分清楚, 实际上并不影响整体的发挥, 但是因为这个标准使得这些学生不得不放慢语速。 在平时的大学英语课堂上, 教师可能因此忽略不同行业的岗位对英语能力的不同要求的训练。

当然, 要在口语竞赛中体现职业性对竞赛的形式、内容、评价甚至是场地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短时间内完全具备不太现实, 但希望能在今后的比赛中逐步实现。

四、学生口语语篇能力有待提高

在日常教学和竞赛前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指导老师发现在“听、说、读、写、译”中, 学生普遍存在“听、读”能力胜过“说、写、译”能力的现象。 “听、读”属于输入性运用, 强调吸收和理解, 而“说、写、译”则属于输出性运用, 强调内化和应用, 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输入轻输出, 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往往只能应付最简单的日常交际。

笔者在多场校内选拔赛中发现, 学生应付日常交际一般没有问题, 但是一旦涉及的问题较为深刻, 就会出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的发言虽然较长, 但内容往往重复、空洞, 只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有的学生无法正确地、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含义, 属于能听懂老师的提问但无法回答;有的学生说话没有条理, 也没有逻辑性, 例如一件事情的叙述既不按照时间顺序又不按照空间顺序, 而是随心所欲, 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还有的则一进入竞赛就紧张, 无法正常发挥。 此外, 还有些学生口头禅、停顿、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 这些情况与教学中以会话训练为主的模式有关。 在平时的教学中, 由于学生平均水平较低, 就降低了标准, 只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对话练习, 缺少段落训练。

根据进一步分析可以得知, 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大量练习, 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语言结构和语法结构, 不能在口语语篇中灵活运用是因为学生尚未将所学知识内化, 缺少将知识熟练转化为技能的能力和实践。 例如根据调查, 在进行图表叙述训练时, 学生往往先在头脑里构建一个中文大纲, 再根据这个中文大纲进行口语叙述, 有些学生甚至需要在头脑里把每句话的中文都罗列出来再进行逐句翻译, 在竞赛的紧张氛围下, 学生很容易出现上文提及的现象。 当然,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 这个转化过程会越来越短, 学生的表现也会越来越好。 根据指导经验, 上下午各一小时, 每天2小时左右的强化训练比较合适。 当然, 参加竞赛的学生口语语篇能力较强, 一般的高职高专学生需要大量的训练还没有结论。

总之, 英语口语竞赛的进行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体现, 是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的体现, 也是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体现。 英语口语竞赛的进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极好的检测。 由于各类竞赛的开展时间并不长, 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作为教师, 我们无法对竞赛的形式、内容及评判标准做出改变, 只能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语篇能力上下苦功。 为使学生在英语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今后, 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应对措施并改革教学方法, 为参加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从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和“外教社”杯英语演讲大赛两项竞赛出发, 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 详细分析了当今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即竞赛形式与内容和实际教学之间的差距;评判标准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学生英语口语语篇能力的欠缺。

关键词:英语口语竞赛,现状分析,形式与内容,评判标准,口语语篇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光伟.以写促说:提高英语成段表达能力.广西师范学校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2]李思然.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现状与问题应对策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9

一、开展高校英语竞赛活动的必要性

通过举办英语竞赛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际运用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多数学生在参加英语竞赛时或多或少会有点紧张, 缺乏自信, 这个时候需要教师的不断鼓励, 很多学生参加英语竞赛后希望还能参加, 极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同时也能调动其他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改善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 推动英语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举办各类英语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分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便于职场交流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竞赛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开展背诵竞赛活动。在选择背诵的单元时, 可以选择那些难易程度适中的进行背诵, 限定时间对学生进行检查, 了解他们的背诵情况, 教师应跟学生讲清楚时间的紧迫性, 比赛形式采取“抢背”的方法进行, 教师喊了口号之后哪个先上台, 哪个学生先上台就获得背诵名额, 对于背诵的内容不要求完全正确, 只要能背出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其他学生在台下可以纠正背诵学生的错误部分。例如, 错词漏词, 对于那些挑出错误的同学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样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轻松有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2.开展词汇听写竞赛。词汇比赛形式采取以两个班为竞争双方, 在课前布置好听写的任务, 并且双方商量好比赛的规则, 各班选出代表上黑板听写, 两名代表的比赛成绩直接与所在班级的成绩挂钩, 比赛输的一方班级会不甘示弱, 决心下次在扳回来, 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 其他没有上台的同学在下面进行听写, 相互间交换听写纸进行批改, 只改对错, 不纠正出现的错误,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班级为竞赛单位, 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增强为集体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3.开展小组活动。运用小组来完成活动是英语课堂中常出现的一种形式, 对班级进行分组, 男女搭配, 优生和差生分到一组, 全班可以分成10个小组, 每组选出自己的代表并设计出自己的组名, 设计相应的小组口号, 与学生商定好比赛的规则和评定的标准, 奖励时不一定要是全对的, 让学生明白比赛重在参与, 使参与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从上课的开始, 就应该让学生体会到竞争, 并将这种竞争意识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定期进行总结, 最后按照各小组的名次对小组成员进行评分, 对于分数比较靠后的组进行适当的惩罚, 惩罚的方式可以是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唱歌跳舞的形式进行展示, 这样既可以缓和紧张的竞赛氛围, 又不会因此而影响到落后小组的学习积极性。

三、竞赛活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反拨意义

1.竞赛使英语学习更加有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 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多种语言实践的机会, 充分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及创造欲望, 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要求和饱满的学习热情, 如果竞赛活动设计得当, 学生愿意参加, 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 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增强学习信心, 学生从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到现在的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强化, 增强主动学习的热情, 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当今社会的竞争也是越来越强, 大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小到班级群体的竞争, 因此,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引入各类竞赛活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通过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竞争观, 作为高校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 并为学生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 例如进行适当的指导和一定的心理辅导, 这些都将会使学生更加乐意的去参加竞赛。很多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竞争压力, 而这种压力又会给他们带来紧张感, 这种心理变化会使他们渐渐的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来进行交流的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入各类竞赛形式,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竞赛当中去, 有助于学生英语技能的提升, 让学生接受竞争意识, 可以为他们以后工作成为有竞争力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春玲.在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词汇竞赛的探索[J].海外英语, 2011 (15) :50-51.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10

近年来, 国内不少高校一线教师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教师话语展开了实证调查与研究, 而针对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及其与学习者语言习得之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则极少。本文主要从教师话语时间的视角来关注教师话语的质量及其与学生习得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将8节课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课堂观摩、课堂转写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和分析了相关数据。赛课组的4节课均为我校 (区示范性中学) 参加全国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教师的录像课和参加全区教学比赛的观摩课;常规组的4节课均为我校高中英语教师日常教学的录像课。这8节课按课型归入4组, 依次为:听说课 (第一课时) 、阅读课 (第二课时) 、语法课 (第三课时) 和综合技能课 (第四课时) 。每种课型共有两节课, 一节为竞赛课, 一节为常规教学课, 进行对比研究。参赛教师是广西教师中的精英, 他们的课堂话语质量既能体现当前区内英语教师的较高水平, 又能反映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和对比了两种课堂下的教师话语时间, 希望能够为教师改进课堂话语的质量以促进学生语言的习得提供参考。

三、研究发现

教师话语时间 (Teacher Talk Time) 是指教师在开展导入新课、解释词句、提问、操练、解说语法及进行反馈等课堂活动时所使用的话语时间的长度。以下将就两个问题展开探讨:一节课中教师话语时间在两类课堂中的分布情况;教师话语时间对学生英语习得的影响。

1. 教师话语时间 (TTT) 的分布。

通过对课堂转写的数据分析发现:8节课中教师话语时间分别使用了最少2/5到最多将近七成的课堂时间, 平均课堂用时为56.72%。其中, 听说课中用时最少 (接近半节课) , 阅读课和语法课中用时最多。

问卷调查显示, 约有66%的学生认为教师话语使用了50%-80%的课堂时间, 30%的学生认为九成或更多的课堂时间沉浸在教师话语中。调查说明教师话语还是主导课堂教学的方式。但有趣的是, 学生们普遍接受教师话语时间占到课堂时间的70%-80%的教学模式。

2. 教师话语时间对学生话语时间的影响。

我们不妨将教师话语时间和学生话语时间作个比较。学生话语时间 (STT) 指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时间, 包括学生个人或集体回答教师提问、朗读、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及参与其他口头活动的时间。

研究数据显示:竞赛组教师和常规组教师的课堂话语时长相当, 但对学生话语时长的影响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呈现出以下两种趋势:

(1) 教师话语时长的减少不一定能增加学生的话语时长。Nunan (1991) 曾指出:若教师通过减少其话语时间 (<50%) 来调整他们对课堂的控制, 学生就会被更多地鼓励去参与话语实践。因此, 应该避免过多的教师话语。在本研究8位教师中, 竞赛组只有1名教师话语时长低于50%, 其课堂上学生话语时长为8节课中最长的, 占1/4的课时长度。这一发现佐证了Nunan的观点。但是, 若教师话语时间超过了50%的课堂时间, 学生话语时长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仔细观察同为竞赛组的另两位教师的课堂。虽然两位教师的话语时长都较长 (前者用时55.44%, 后者62.10%) , 但二者的课堂上学生的话语时长也是近1/4的课时长度。巧合的是, 在常规组4位教师的课堂上也存在同一现象。

(2) 教师话语时长的增加不一定会缩减学生的话语时长。在两组教师课堂话语时间超出50%课堂时间的情况下, 学生话语时间表现出长短不一的现象, 两者并不构成必然的反比。如竞赛组一名教师和常规组一名教师的话语用时相当, 约为62%, 而竞赛组学生话语时长为23.66%, 是常规组学生话语时长 (9.32%) 的两倍多。另外, 在两组教师平均话语时间相当 (约为57%) 的情况下, 竞赛组课堂上学生平均话语时间普遍高出常规组10个百分点 (约合4分钟左右) 。

3. 教师话语时间、学生话语时间及其他课堂活动时间三者间的关系。

除去教师等待时间以外, 不同课堂上的学生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话语时间, 如: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学习兴趣、性格等。另外, 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安排的不涉及教师和学生话语的其他课堂活动 (如:播放课文录音、观看视频、笔头练习、教师板书、传递话筒等) 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话语输出时间。

研究表明, 教师话语时间 (TTT) 、学生话语时间 (STT) 及其他课堂活动 (Other Activities) 在4类课型上的分布呈以下变化趋势:

(1) TTT在第一课时 (听说课型) 中最短, 在第二课时 (阅读课型) 中最长, 在第三课时 (语法课型) 和第四课时 (综合技能课型) 中则平稳减少。

(2) STT在第一课时最长, 第二课时稍有减少, 第三课时最少, 而第四课时又有所增加。

(3) “其他课堂活动”在第一课时用时最多, 第二课时中急剧减少, 在第三课时中减至最少, 但在第四课时又攀升至第二位。这一变化趋势与STT的相同。TTT的缩短并没有引起STT的相应延长;而“其他课堂活动”的用时增加却引起了STT的相应延长;另外, TTT的增加会导致“其他课堂活动”用时的减少。

(4) 在“其他课堂活动”的用时方面, 竞赛组比常规组少约10%。可见, “其他课堂活动”的增加虽与STT成正比, 但在竞赛课堂中是精减且高效的。

还有另两种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

(1) 每种课型的TTT平均用时随着课型不同而变化。在阅读课型中, 教师平均使用了65.25%的课堂时间;TTT排在第二位的是语法课型;在听说课型中教师说得最少。

(2) 竞赛组的STT明显长于常规组。竞赛组最长的STT使用了1/4节课, 最短的 (11.34%) 则接近常规组的平均水平。竞赛组的STT平均高出常规组7%, (约3分钟) , 是个不小的差距。

在教师话语时间相等、不过多考虑“其他课堂活动”及学生差异的前提下, 教师的个体差异就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了。竞赛组教师由于均是参加全国全区比赛的选手, 他们的教学素养会相应高于常规组;同时竞赛课是更精心准备和得到教研组更多指导的, 教师课堂话语的质量、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及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会更高效、更能调动学生参与, 故竞赛组的STT会相应增加。

四、教学启示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 短文改错 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28-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随之而来的是适合高职生参加的各类英语竞赛,其中每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由于参与的学生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而备受广大师生关注。大赛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区教育厅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进行测试和评估,着重测试学生课外英语语言习得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开展课外英语学习和语言能力实践,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参赛的成绩,本文拟对该竞赛试题中的短文改错题型及其解题策略进行探讨。

一、短文改错题型及其意义概述

短文改错题型是1994年开始在全国高考中使用的,现已成为现行高考的一种通用题型。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从2012年开始新增这类题型。短文改错是融语法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一体的综合赛题,内容涉及面广,主要包括语法、词汇、句型结构、逻辑推理以及语篇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辨析,其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具有校正语言的能力,是否有能力把握英语中的语法、词汇和语篇三要素,进而从更高层次上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题型的使用,表明高职英语教育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又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此外,短文改错是集词法、语法和句法于一体的考核方式。全文大约200个词,共10题,每题1~2行,每行8~11个词,每行只有一处错误,错误类型一般为:多词、漏词、错词或整行正确。有些错误很明显,一眼看过去就能发现,但有的错误会涉及行文逻辑、上下文结构以及动词时态等方面,较难发现,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语言辨析能力。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短文改错题型可以让学生把对枯燥的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转变为解决英语语言学习的能力,从而在不断的查找、纠错中提高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延伸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对后续的教学及等级考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中的短文改错题型分析

从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近两年的短文改错所考查的内容来看,虽然其分数比值不大(占总分值10分),但所涉及的知识层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知识能力远超过它本身所占比分的意义。短文改错主要考查学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的准确性。常设题目有:没错、漏词、多词或错词。错误的类型主要包括:词法、句法、语篇结构、行文逻辑等。词法方面的错误多表现在:词性误用、易混词的误用、习语搭配错误、词形变化错误等。句法错误多表现在:习惯句型套用的错误、句子结构混乱、句子成分的残缺或多余、语序问题等。语篇错误主要是指逻辑的一致性。笔者把近两年的短文改错的考点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12-201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短文改错”考点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短文改错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测试,它不仅能较准确地测试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而且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近两年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分析不出考题的错误所在,自然改错也不知从何下手,导致得分率很低,平均得分率仅为3.1分。

三、短文改错题型的答题要求

做短文改错题时,要做到答题规范,符合竞赛的答题要求。笔者从近两年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有很多学生还不懂得答题要求,特别是错词和漏词的做题要求。比如有的学生未在原文错词或需要改动的词下画横线,有的学生则未在原文漏词处添加一个漏字符号“∧”,这样就会导致虽然答案对了,但是会给阅卷老师带来无法判断的困惑:到底是要改词还是要加词,若是加词的话,应该在哪里加词?因此就无法得分。此题要求考生对一段文章进行改错,先对每一行作出判断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的,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果有错误(每行不会多于一个错误),则按情况改错如下。其一,此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其二,此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其三,此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画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特别注意的是,原行如果没有错的话,一定不要改动。另外,要注意保持卷面的整洁,若要对答案进行修正,一定要将原有的答案擦干净,再写上正确的答案。

四、短文改错题型的解题策略

如前所述,短文改错是融语法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一体的综合试题,其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具有校正语言的能力,进而检测学生是否具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鉴于自身多年对短文改错题型错误类型设计的理解,笔者认为,加强学生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要领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一)解题方法

1.通读全文,整体思考。短文改错是分行而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设置错误的,但语言只能以句子而不能以行为意义单位。所以改错时要通读全文,在理解篇章结构的基础上逐行分析、判断,整体思考,要兼顾上下文,避免断章取义。

2.逐行细查,挨个分析。短文改错在错误类型的设计上通常是句与行相互结合,每一行或每一句都有可能出现错误。在解题的时候,就需要考生对每一行的句法、语法以及行文结构等都要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常用的寻找错误的方法是:见到谓语找主语,主谓一致找状语;见到that想从句,从句里看谓语;见到名词想可数,可数不可数要记清;见到代词找指代,指代通常不合理;见到平衡看结构,形式功能要对称。

3.了解规则,答题规范。掌握各种错误类型的解题要求,并按照解题要求进行规范答题,避免因答题不规范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二)解题要领

短文改错题型的错误类型,在学生的平常写作中经常出现,是常常被学生忽略的一些细节,因此,对于这些错误类型,应该有针对性地仔细阅读,并逐一排查。下面就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1.名词。错误类型:不可数名词误用可数名词、名词单数或复数混用、冠词(a/an/the/-)的混用。例:Most education system neglect exploration,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句子的主语是education system,根据前面的定语most和后面的谓语neglect,且system又是可数名词,因此这里的主语应该为复数,所以system应改为systems,这是名词的数与主谓一致的问题。

2.动词。动词以词形(如-ed,-ing ,-s的混用)错误为多见,也会出现短语动词的搭配错误现象。错误类型一般包括主谓一致、时态一致、不定式、动词 + ing语态等。例:Having fun with their friends make them happy. 动名词短语做主语,谓语应用单数第三人称,所以应将make改为makes,这里考的是主谓一致。

3.形容词、副词。形容词和副词混用、+ing形容词和+ed形容词混用以及级别词形的混用。例:Polices records show a surprised link between changes in the seasons and crime patterns. 此题应将surprised改为surprising.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surprised 意为“感到吃惊的”,而surprising意为“令人吃惊的”。这是同一词根+ing 和+ed形容词的混用。

4.代词。错误现象:代词的格、代词一致。例:The Smiths did his best to make me feel at home.这句话的主语是The Smiths,后面的代词应和主语一致,因此应将his改为their。这考查的是代词一致。

5.介词。错误现象:词组搭配(名词词组、介词短语和短语动词)中的介词错用、多余或缺漏。例: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 from you.此题中的to是介词,而不是动词不定式,因此应将 hear改为hearing。

6.连词。错误现象:并列连词(and; besides ;so; therefore; but; however)、关系代词和副词混用(that / which 与when / where)。例: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spent together with you. 此题的spent为及物动词,且后面已经接了宾语you,因此前面的连词应用关系代词,将when应改为that。

短文改错确实是在考查语言及篇章的运用、理解,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注意朗读文章,多培养出一些语感,答题时就会自如一些。

总之,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竞赛可以改善他们英语综合素质的现状,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热情、满足心理需求,还可以提升学生英语知识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好的题型设计可以成为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具体分析题型的特征及解题策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Tim Mcnamara.Language Tes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3]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们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项目基金】2013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B418)

【作者简介】文艳玲(1975- ),女,湖南永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英语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责编 王 一)

3.了解规则,答题规范。掌握各种错误类型的解题要求,并按照解题要求进行规范答题,避免因答题不规范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二)解题要领

短文改错题型的错误类型,在学生的平常写作中经常出现,是常常被学生忽略的一些细节,因此,对于这些错误类型,应该有针对性地仔细阅读,并逐一排查。下面就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1.名词。错误类型:不可数名词误用可数名词、名词单数或复数混用、冠词(a/an/the/-)的混用。例:Most education system neglect exploration,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句子的主语是education system,根据前面的定语most和后面的谓语neglect,且system又是可数名词,因此这里的主语应该为复数,所以system应改为systems,这是名词的数与主谓一致的问题。

2.动词。动词以词形(如-ed,-ing ,-s的混用)错误为多见,也会出现短语动词的搭配错误现象。错误类型一般包括主谓一致、时态一致、不定式、动词 + ing语态等。例:Having fun with their friends make them happy. 动名词短语做主语,谓语应用单数第三人称,所以应将make改为makes,这里考的是主谓一致。

3.形容词、副词。形容词和副词混用、+ing形容词和+ed形容词混用以及级别词形的混用。例:Polices records show a surprised link between changes in the seasons and crime patterns. 此题应将surprised改为surprising.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surprised 意为“感到吃惊的”,而surprising意为“令人吃惊的”。这是同一词根+ing 和+ed形容词的混用。

4.代词。错误现象:代词的格、代词一致。例:The Smiths did his best to make me feel at home.这句话的主语是The Smiths,后面的代词应和主语一致,因此应将his改为their。这考查的是代词一致。

5.介词。错误现象:词组搭配(名词词组、介词短语和短语动词)中的介词错用、多余或缺漏。例: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 from you.此题中的to是介词,而不是动词不定式,因此应将 hear改为hearing。

6.连词。错误现象:并列连词(and; besides ;so; therefore; but; however)、关系代词和副词混用(that / which 与when / where)。例: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spent together with you. 此题的spent为及物动词,且后面已经接了宾语you,因此前面的连词应用关系代词,将when应改为that。

短文改错确实是在考查语言及篇章的运用、理解,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注意朗读文章,多培养出一些语感,答题时就会自如一些。

总之,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竞赛可以改善他们英语综合素质的现状,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热情、满足心理需求,还可以提升学生英语知识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好的题型设计可以成为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具体分析题型的特征及解题策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Tim Mcnamara.Language Tes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3]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们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项目基金】2013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B418)

【作者简介】文艳玲(1975- ),女,湖南永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英语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责编 王 一)

3.了解规则,答题规范。掌握各种错误类型的解题要求,并按照解题要求进行规范答题,避免因答题不规范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二)解题要领

短文改错题型的错误类型,在学生的平常写作中经常出现,是常常被学生忽略的一些细节,因此,对于这些错误类型,应该有针对性地仔细阅读,并逐一排查。下面就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1.名词。错误类型:不可数名词误用可数名词、名词单数或复数混用、冠词(a/an/the/-)的混用。例:Most education system neglect exploration,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句子的主语是education system,根据前面的定语most和后面的谓语neglect,且system又是可数名词,因此这里的主语应该为复数,所以system应改为systems,这是名词的数与主谓一致的问题。

2.动词。动词以词形(如-ed,-ing ,-s的混用)错误为多见,也会出现短语动词的搭配错误现象。错误类型一般包括主谓一致、时态一致、不定式、动词 + ing语态等。例:Having fun with their friends make them happy. 动名词短语做主语,谓语应用单数第三人称,所以应将make改为makes,这里考的是主谓一致。

3.形容词、副词。形容词和副词混用、+ing形容词和+ed形容词混用以及级别词形的混用。例:Polices records show a surprised link between changes in the seasons and crime patterns. 此题应将surprised改为surprising.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surprised 意为“感到吃惊的”,而surprising意为“令人吃惊的”。这是同一词根+ing 和+ed形容词的混用。

4.代词。错误现象:代词的格、代词一致。例:The Smiths did his best to make me feel at home.这句话的主语是The Smiths,后面的代词应和主语一致,因此应将his改为their。这考查的是代词一致。

5.介词。错误现象:词组搭配(名词词组、介词短语和短语动词)中的介词错用、多余或缺漏。例: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 from you.此题中的to是介词,而不是动词不定式,因此应将 hear改为hearing。

6.连词。错误现象:并列连词(and; besides ;so; therefore; but; however)、关系代词和副词混用(that / which 与when / where)。例: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spent together with you. 此题的spent为及物动词,且后面已经接了宾语you,因此前面的连词应用关系代词,将when应改为that。

短文改错确实是在考查语言及篇章的运用、理解,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注意朗读文章,多培养出一些语感,答题时就会自如一些。

总之,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竞赛可以改善他们英语综合素质的现状,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热情、满足心理需求,还可以提升学生英语知识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好的题型设计可以成为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具体分析题型的特征及解题策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Tim Mcnamara.Language Tes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3]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们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项目基金】2013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B418)

【作者简介】文艳玲(1975- ),女,湖南永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英语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12

一、激活原有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例一]

T:Let's see a body show,if you see it,please say it loudly.(课件展示。)

T:Let's chant.(配合,韵律十足的音乐,师生联合说唱。)

T:I say head.S:I say head.T:head.S:head...

T:Let's read “ache”.

T:I've got a headache.(教师做疼痛的动作,引导学生说出headache、earache等名词。)

T:Now,we're at an English lesson,you have to sit well and listen to me.(课件显示出词组have to,切换到南希的房间。)Nancy has to go to school.(画面切换到教室,南希的座位是空着的。)

T:Nancy isn't at school,where is she?

SI:She's in the hospital.

T:What's wrong with her?

[分析与思考]

这位老师通过body show和chant,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迅速吸引到英语学习中来。先复习身体部位名词,再自然生成关于“疼痛”的一些生词。在师生日常对话式的交流中,习得本课的重点词组“have to”。然后运用课件展示南希的家和教室,带领学生找寻南希,引导学生猜测她在医院里,并提出疑问:“What’s wrong with her?”同时,启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思考,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对话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中,老师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对新的语言进行加工,鼓励他们大胆猜测词义和预测未知的对话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去实践,使课堂成为学生锻炼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发展智力的场所。

二、围绕对话操练词句,体现整体教学理念[课例二]

(1) T:Let’s read the dialogu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①What's wrong with Nancy?②What can Nancy do?③What's wrong with Liu Tao?

学生读书之后回答:

SI:She's got a headache and a fever.

S2:She can take some medicine and have a good rest.

S3:His leg hurts.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老师划出生词和词组,组织学习。

(2) 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

(3) Read the text again.Choose one picture and work inpairs.

[分析与思考]

老师紧扣对话内容,指导学生泛读、略读、精读,在整体任务的情境下,注重局部的分析,比如:单词headache、fever、hurt,短语take some medicine、have a good rest,以及句型She's got…的学习,都是在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的环节中完成的。将词、句的学习放在整体任务的情境之下,有效地避免了肢解课文、忽视主旨的倾向。

英语教学中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境”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话题这一主线,将对话中的知识点一一串联起来,使学生整体感悟对话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操练巩固,培养灵活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主角,学生在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下,逐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运用。

三、多种操练形式交替进行,提高操练的实效性[课例三]

T:Let's choose and play.(课件展示选择字母的游戏。)

S1:I choose C.老师点击C,课件出现问题,请学生根据图示回答。

S2:I choose D.老师点击D,课件出现韵律诗《I'm ill》,读得好的小组可以加星。

[分析与思考]

老师设计了选择字母的游戏,每个字母都伴有一个相关的操练活动,有回答问题、朗读诗歌、表演对话等,操练的难度由浅入深,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了对对话内容的巩固操练。对话教学最后的巩固操练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半节课的时间,精神处于相对疲乏的状态。如果老师所组织的操练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操练不仅能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适度挖掘,加深教学厚度[课例四]

T:If you want to be healthy,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Sleep early...

I want to be healthy.This is my healthy card.You canmake one for vourself after class.

播放《健康歌》的Flash,师生一起跟着做运动,结束本课的学习。

[分析与思考]

课例中的老师,将“看病”的主题升华到关注健康,以自己的“健康卡”为例,让学生自己制作“健康卡”。带领学生一起载歌载舞,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本课。在这之前,整节课都是关于看病话题的学习与操练,不免让人感觉些许压抑,最后有关健康生活的引导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本节课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赛课的几位老师在结尾分别有对健康生活、对关爱别人等的总结,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结语有效地提升了文本内涵,使语言知识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加深了教学厚度,使对话教学更加丰实。

参考文献

[1]张萍.小学中低年级对话教学整体性设计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2(3).

上一篇:房价上涨的初步下一篇:斯蒂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