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美学

2024-10-21

传统建筑美学(精选12篇)

传统建筑美学 篇1

历史的进程表明, 近代化是现代化的序曲, 是步入现代转型期的初始阶段。当世界史已经进到近代后期和现代前期时, “源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现代化的示范效应”[1], 随着1840年中国国门被打开的那一刹那, 使处于近代发展时期的中国建筑步入一场极为深刻的变革, 近代建筑特别是民国建筑在中国的建筑舞台上发生了重要的转折。

一、民国建筑的历史及现状

从民国建筑遗存来看, 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突破了封建社会枷锁下的迟缓发展与西方建筑隔膜的状态, 中西建筑文化大幅度交汇, 中国建筑已纳入世界建筑潮流的影响圈, 呈现整体性的变革和全方位的转型, 出现了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且以新建筑体系活动为主、旧建筑活动为辅的局面。

在新建筑体系中, 近代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得以运用, 新技术体系和相应的施工队伍也应运而生, 在此基础上, 一批新建筑被适时地披上了“中国装”。在旧建筑活动中, 诸如沿海侨乡的住宅、祠堂和遍布各地的“洋式店面”等民间建筑, 虽然摆脱传统的技术体系和空间格局, 基本上仍保持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风格和乡土特色, 但却局部地运用了近代新材料和装饰。由此可见, 处于传统转型初始期的绝大多数民国建筑, 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大融合, “传统复兴”式建筑已成为当时相当流行的一股建筑思潮, 它们中代表性的精品、佳作积淀着极为丰富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地域的、科学的、情感的信息, 为近代中国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应予以妥善保护的建筑遗产!

然而, 我们对这座规模宏大的中国近代“建筑博物馆”的保护究竟如何呢?诚如梁思成先生所说:“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 中国的民国建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多数中西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 或被近代建筑新材料改造得面目全非, 或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而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以至于被人为破坏得体无完肤, 它们恳待得到人们的重视, 进一步了解这部分珍贵遗产, 保护和发展“多元一体”的城市建筑文化, 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传统复兴”式建筑的主要特征

首先, 必须要对“传统复兴”作出合理的定义。我认为所谓的“传统复兴”, 是指渗透“中国本位”的文化方针, 并在这一思想支配下极力提倡“中国固有形式”, 即便是采用西方形式, “外部仍须具有中国之点缀”, 亦即在新建筑的体量基础上适当装点中国式的装饰细部。简而言之, 就是“中国固有形式”下的“中西合璧”, 就是在满足新功能、新结构之条件下摸索中国风格。

在中外建筑文化碰撞的形势下, 中国近代出现了两类形态的中西交汇建筑形式:一是中国传统的旧体系建筑的“洋化”, 二是外来的新体系建筑的“本土化”。前者主要出现在沿海侨乡的住宅、祠堂和遍布各地的“洋式店面”等民间建筑中, 大多数是由民间匠师自发形成, 大体上停留于传统建筑的基本格局中生硬地掺和洋式的门面、柱式和细部装饰。这是传统住宅为适应近代城市生活需要, 接受外来建筑影响而糅合、演进的新住宅类型, 如里弄住宅、居住大院、竹筒屋、铺屋和侨乡住宅等等, 这些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 院内木构外廊采用中国式的廊柱、木栏杆、楣子, 但沿街立面则仿西式建筑构图, 细部装饰混杂中西式图样和中国民俗图样, 在门、百叶窗、栏杆、楼梯等部位均开始采用洋式, 这可以说是适应近代城市下层住户需要, 通过中国工匠的建造而形成的一种中西结合的、高密度、低标准的住宅形式。梁思成先生曾经指出:“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中国旧房子, 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 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 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2]指的就是这类建筑。因这类建筑缺乏生命, 所以流传一时后多趋于淘汰。后者则代表中国近代“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潮流, 从现有资料看, 这股潮流先由外国建筑师发端, 后由中国建筑师引向高潮, 文化的碰撞中做了种种设计探索, 无论大型行政建筑、大型纪念性建筑、商业建筑、教会建筑等等, 都明显呈现出中西兼容的特点, 这也就是“传统复兴”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然而, 这股传统复兴潮流, 在“中国式”的处理上差别又很大, 中西兼容的特点呈现多样化形式。

三、传统复兴式建筑的设计模式

1.“宫殿式”建筑。

“宫殿式”建筑极力保持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 保持整套传统造型构件和细部装饰, 以南京的国民党党史史料陈列馆为代表。史料陈列馆是三层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层开小窗, 外观做台基处理, 内设办公室、会议室、史料库房;二三层为陈列室, 外观呈开间周围廊重檐歇山顶形象, 只是将重檐略为升高, 开设玻璃窗以满足三层陈列室的采光, 整个建筑仍保持颇为完整的古典建筑的程式化形象。

2.“混合式”建筑。

“混合式”建筑则突破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 外观呈现洋式的基本体量与大屋顶等能表达中国式特征。董大酉设计的上海市图书馆、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祭堂可以归入这一类。中山陵祭堂跳出了传统陵墓、隆恩殿的通用形式, 四角堡垒式的石墙墩, 披檐的三开间门廊, 三个拱形券门, 蓝色玻璃瓦歇山顶, 既似重檐歇山顶, 又不是重檐歇山顶, 成为这类建筑的一个特例。

3.“以装饰特征的现代式”建筑。

“以装饰特征的现代式”建筑则是在新建筑的体量基础上, 适当装点中国式的装饰细部, 南京的中央医院、国民大会堂以及外交部办公楼等都是这方面的著名实例。由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外交部办公楼, 当时是以经济、实用又具有中国固有形式的特点, 该建筑为平屋顶混合结构, 中部四层, 两翼三层, 外加半地下一层。平面呈丁字形, 两翼稍微凸出, 前部为办公房, 后部为迎宾房。外观以半地下层作为勒脚层, 墙身贴褐色面砖, 入口突出较大的门廊, 基本上是西方近代式构图。中国式装饰主要表现在檐部的简化斗拱、顶层的窗间墙饰纹和门廊柱头点缀的霸王拳雕饰, 是典型的“以装饰特征的现代式”的建筑。

不难看出, 中国近代传统复兴所采用的三种形态与西方历史主义的“三部曲”如出一辙, 这种创作是中国建筑在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为探索民族风格而展开的一次很有意义的预演, 这段成功的和失败的历史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 其创作成果也是值得珍惜的!

四、“传统复兴”思潮由中国建筑师导向高潮

事实上, 早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以美国建筑师墨菲 (H.K.Murphy) 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建筑师便以兴办教会学校的形式开启了“传统复兴”式建筑的先河。他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先进的建筑理论和技术相结合, 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一批被称为“中国古典复兴式”风格的建筑。北京的燕京大学、协和医科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学 (1920) ;此外, 他还设计了美国花旗银行在汉口、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的六间分行等西式商业办公建筑。墨菲对“传统复兴”建筑的探索及贡献, 极大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一批建筑师。上述这些设计的建筑都是中西交汇的“中国式”风格, 这类建筑往往追求宫殿式的整体形象, 但功能、结构是全新的, 室内设备是先进的, 有冷热自来水、水厕、浴盆、饮水喷头、电灯、电风扇、电炉、暖气等, 这样的规划、设计当时被认为体现了西方近代的物质文明与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的结合, 体现了“中道西器”这一主流思潮。墨菲后来担任了“国民政府建筑顾问”, 对30年代中国建筑师的“传统复兴”建筑创作有很大影响。他在中国的建筑实践, 对我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 以及中国建筑师运用西方建筑理论创造新的民族形式建筑, 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

值得注意的是, 在上述公署建筑、文化建筑和包括墨菲所设计的建筑创作中, 外国建筑师虽然引导了中国建筑的发展, 但由中国建筑师为主体设计的“传统复兴”建筑, 大部分都出现在1927—1937年的十年间, 成为当时瞩目的传统“复兴建筑”的设计高潮。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现代风格的建筑数量逐渐增多, 规模不断加大, 建筑业达到极其繁荣的程度, 这一时期吸引了一批国外建筑设计师、留洋的中国建筑师以及海外学习建筑专业的留学生, 他们充满着思想澎湃的建筑宏图以及对世界建筑思潮的见解,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现代建筑浪潮, 推进了中国建筑得到迅猛的发展。

与此同时, 国内开始兴办建筑学科、事务所和建筑业队伍等等。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为新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史学的奠基人和主要骨干。例如赵深、陈植、童寓创办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1935年大华大戏院设计者杨廷宝;新都大戏院的李锦沛;基泰工程司梁衍的国际联欢社;自学成才的建筑师卢镛标, 他设计的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央信托公司办公楼等;郑枝之设计建成的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系馆等著名的建筑师。

应该说这些中国建筑师在这一阶段对中国的建筑影响是巨大的, 他们致力于探索中国现代建筑, 在中国城市建筑中掀起了一段波澜。这就为中国“传统复兴”式建筑高潮的到来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基础。

近代中国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潮十分复杂, 既有延续下来的旧建筑体系, 亦有形形色色的西方风格的洋式建筑, 还有为新建筑探索“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既有西方近代又有输入和引进的建筑体系;既有折衷主义建筑的广泛分布也有西方“新建筑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初步展露;既有世界建筑潮流制约下的外籍建筑师的思潮影响, 也有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探索。这100年间中国国土上呈现的建筑风貌, 可以说既是“万国建筑博览”的共时性聚合, 也是“近代化”搭接的历时性浓缩。

正因为内涵如此丰富, 民国建筑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重要风景线。虽然这批建筑绝大部分是在外国殖民侵略背景下被动输入的, 西式建筑元素在当时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西方物质文明的鲜明写照, 亦是侵略的触目印记, 它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相悖离了, 但是, 我们不可否认, 这种总体水平颇高的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大量出现, 对处于长期高度封闭的中国建筑体系, 可以说是一次大规模的外来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冲击, 而且这种交流和冲击相对来说是代表先进体系的高品位、高素质的建筑文化的输入和引进, 这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即使在现在看来, 这批建筑的性质和意义也都与原来大相径庭了。

历史长河中, 政治风云是短暂的, 而文化积淀是长久的, 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融合性和吸附性, 这批在中国土地上的异国情调的建筑文化, 经历岁月的积淀, 已经转化为中国近代建筑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意识来看待这份近代遗产, 既看清它在近代时期所交织的复杂矛盾, 也明确它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在今天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纪霖.中国现代化史[M].上海三联书店, 1995.

[2]梁思成.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3]司徒一凡.美国建筑师墨菲与“中国古典复兴”建筑[J].文景, 2007 (2) .

传统建筑美学 篇2

建筑装饰是建筑营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承载着民俗的、民间的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

民居建筑装饰,作为民居建筑中的一项专题,保存大量的地域文化的信息,是研究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等课题的珍贵考古遗存。

传统民居装饰元素是综合文化的体现,包括建筑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涉及的学科领域,并因时间年代的流变有所发展与变化。

传统建筑的再生 篇3

关键词:梁园;传统建筑的再生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1-0137-02

“建筑再生”,顾名思义就是在不推倒旧建筑的前提下,于其内添加新的元素和内容,赋予旧建筑新的“生命”。[1]本文以佛山梁园刺史家庙建“玻璃屋”为例,探讨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传统建筑,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1梁园概述

佛山梁园始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为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叔侄所建的私家园林组群的总称,闻名遐尔的岭南四大名园之一。一百八十多年过去,一代名园历尽沧桑,虽仅余二十亩,但仍不失昔日风采,现僻为公共专题博物馆及旅游开放点,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刺史家庙,典型的岭南祠堂式建筑,面宽12 m,进深25.6 m,两进三开间,是当年朝廷表彰梁氏先人而赐建,后为家族祭祀先人之场所,见图1。

2刺史家庙建“玻璃屋”的背景

梁园既然是博物馆和旅游景点,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刺史家庙也就自然地失去原有家族祭祀的“生命”了。梁园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文化宣传教育等作用。刺史家庙不仅是梁园梁氏家族的“庙”,也是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传统建筑的局限,梁园虽为博物馆,却没有一个适应现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展厅,园内大多是岭南传统的“三间两廊”建筑,开间小,采光差、潮湿,根本无法现成的利用或改造为展厅。刺史家庙是园内体量最大,唯一可能改造成中小型展厅的建筑,但其同样具有建筑的室内面积小、光线不佳、潮湿、防盗性能差等缺点。基于以上原因,设计师大胆地赋予这座建筑新的元素和内涵——以玻璃和钢材为主要结构,在祠堂内建起了“玻璃屋”展厅。

3“玻璃屋”的设计原则

刺史家庙是典型的传统岭南式祠堂建筑,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岭南传统手工艺和建筑工艺于一体,本身就是一件有很高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如何使祠堂空间转化为符合现代展示需求的展览空间,是设计的重点所在。

3.1保持原有建筑的完整性

设计者巧妙地在矩形的家庙空间中镶嵌了一个不规则平面的“玻璃盒子”,自成一体地“浮”在家庙空间中,除支撑结构外与古建筑不发生任何直接接触,有效地保证了文物的完整性。整个设计以钢结构为平面基础和竖向骨架,钢材平置原有地面,

墙体和天面的玻璃搭接则避开原建筑的柱和梁架,不需破坏原建筑的地面、墙体和结构等,见图2、图3。

3.2“新”与“旧”对比,交相辉映

玻璃的通透性使得游人仍能毫无障碍地观赏到文物建筑的精美细节。游客站在玻璃屋里看展览,感受到时尚的同时,还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玻璃屋外精美的梁架、木雕、石雕和古朴的石板地面,见图4。

3.3适合现代陈列展览的需求

设计中充分考虑温度、湿度、阳光等问题。玻璃屋整体是可封闭的“建筑”,解决了原建筑因开敞而不能抽湿、恒温的问题;将原建筑的天井和两侧廊用玻璃闭合,增大了室内可展览面积;另外,在设计陈列展览路线时,不但避开了让人头痛的“西斜阳光”,而且还“变废为宝”增加景观,见图5、图6。墙面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展示空间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新插入的玻璃墙体可作为双面展墙,而原有的青砖墙面也被有效地利用起来,大大地增加了可展出的信息量。

在细节的处理上,设计者采用了传统元素来达到升华空间的效果。“空中鱼池”、木雕、砖雕墙面等设计都是对梁园传统文化背景的全新演绎。

4建筑再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1)建筑再生要注意“新”与“旧”之间在量和质上的总体平衡,新的气势风貌与老建筑不匹配不行,新的体量层次喧宾夺主更不行。

(2)建筑再生作为一个创造行为时,不只是保存过去,应该是在既有的建筑上,留下今天社会所赋予的时间感,让人们感受时间的流动。

(3)建筑再生实际上是一个充满“变”的过程;不得已的“变”、怀着目的的“变”和不变也得变的“变”,只有敢于创新,敢于将“祖宗成法”抛诸脑后,才可能“变”得精彩。

(4)建筑再生切忌生搬硬套。

(5)建筑再生除了要有好的设计和理念外,施工工艺的好坏也是成败的关键。梁园刺史家庙“玻璃屋”就是因为在一些细节的工艺不到位,以致影响整体的景观效果。

5结束语

在传统建筑中大胆引入新建筑符号和元素,对原有建筑是破坏,还是新的诠释,抑或是……,一切均在摸索和尝试中。建筑再生真正意义上的全面了解,在我国目前还只是起步阶段,许多历史建筑的保留和利用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许多有价值的建筑或虽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却仍“养在深闺”,得不到很好地利用,有的甚至因长期空置而荒芜。

Regeneration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 using the Provincial Governor Liang Garden Home

Temple building, “Glass House” as an example

Ye Weibiao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around the old city, one has a high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building have been overturned, some because of not being as “conservation units” which were torn down, although some are also classified as "very high historical value, “but because there is no new” vitality "into the local financial burden while being knocked down. In mining,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valu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same time, how to make these buildings given new “life” and a local culture, tourism, a source of wealth has become a new topic.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美学 篇4

1 朴素的哲学之美

传统民居中蕴含着深沉而委婉的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特征和精神,传统民居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将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表现得淋漓尽致。“天人合一”就在于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个体与群体和谐融洽的亲和关系。中国村落民居在整体上以和谐取胜,村间“阡陌交通”,邻里“鸡犬相闻”,个体具有成熟、巧妙的通用性,有着材料、色彩、质感细部的精妙变化,有着青山碧水、绿树黄花的村落环境,但是这些在居所的主体——人的面前都淡化为潜隐状态了。民居的意义不在于炫耀,而是提供一种恬淡、安逸的空间,让居于其中的人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传统民居深谙道家哲理,崇尚自然。人类远离荒野,聚族而居,为了防御自然风吹日晒的恶劣气候,建室筑屋,砌墙围院,又在墙上开窗,引窗外景致,透绿纱听虫声,追忆自然的野趣。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产生了美,居所使这种美得以实现。这种内在精神的美不仅表现在热烈的艺术观上,更表现在传统民居的整体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情境上。民居群落以其在人文环境中可以见到的最自然的真实激发人的美感。

2 强烈而浓郁的艺术之美

2.1 自然之美

传统民居不能与山间、竹林、流水等自然环境因素分开,正所谓“天然去雕饰”,通过层次渐进的变化、空间的灵活组合与分割及借用,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结合庭院绿化,创造出优雅的环境。 或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掩映在自然山水的怀抱之中,或孑然独处、简约空旷,或小院青青,宁静安详。丰富的空间变化、整体的空间意境总是给人一种强烈而鲜明的艺术感受,与优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更给人新鲜、生动的感觉,充分体现着民居的自然之美。

2.2 形式之美

传统民居在表现形式上统一和谐中又富有变化,中国民居以群体取胜。在同一村落中,个体协调统一但决不千篇一律,呈现出高低起伏、大小虚实的情趣和意境,屋顶的交错跌宕、屋顶与墙面色彩的对比、门窗跳跃般的间隔排列都令人感到音乐般的优美节奏和旋律。透过变化、叠加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与自然诗意的结合,整个村落呈现出整体统一性,形成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超越的有机画面。

民居外部造型的设计也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它虚实结合,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如西双版纳的干阑式竹楼,架空底层的轻盈、灵秀,与庞大、厚重的屋顶构成虚与实的强烈对比,形成富有独特魅力的艺术造型。

2.3 装饰装修艺术之美

在我国传统民居中,装饰装修是建筑实体上的附加美,在细部处理以及建筑色彩和建筑符号方面,做到经济、适用。运用简练的手法,取得丰富的艺术效果,于质朴中见高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民居的装饰艺术恰当选用我国传统的绘画、色彩、图案以及书法、匾额、楹联等多种艺术形式,将各类艺术灵活运用,使得建筑性格和美感协调统一。在塑形装饰方面,传统民居建筑十分注重上部轮廓线的变化,丰富的天际轮廓线,使得建筑的立体感更加丰富强烈,如皖南民居的马头墙组合,设计师采用抽象手法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啸的马头,工匠依屋面的坡度做成不同的马头状,线条简洁流畅,似天马行空,气势非凡,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空灵的美感。雕刻、彩描等更是民居塑形装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民居建筑中的应用,使各种装饰品种协调在同一空间中,从而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在色彩装饰方面,汉族民居装饰很少大面积使用鲜艳的色彩,而多以材料原色或清淡的色调为主,一般民居不能用琉璃瓦、朱红色和金色装饰,以大面积的素雅青灰色墙面和屋顶为主要色调;江南民居常用粉墙为基调,配以灰黑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和栏杆,运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的装饰,衬以白墙与灰色的门窗,形成素净明快的色彩;少数民族民居色彩则较为鲜艳,色调也丰富。

3 地方风情的民族美

从社会和人文环境来看,传统民居从空间和形式上反映了不同居住者的性格和审美特征。如北方民居简洁,实用且浑朴,不由让人联想到北方人粗犷、坦诚和质朴的性格;南方民居造型变化多样,空间奇巧,色彩淡雅,表现了南方人性格的文静、灵活和细腻。又如红黄蓝白黑的五色装饰在青藏高原的丽日蓝天下具有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但在江南的迷蒙烟雾、绵绵梅雨中,所有鲜明的色彩都会变得色调暗淡,唯有黑与白才能体现自我的亮丽。不同地域在建筑群体组合、院落布局、平面空间处理、外观造型等方面,都独具风格,充分体现了五彩斑斓的地域建筑艺术。

4 纯朴的实用之美

民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但也不失其丰富的艺术价值。如作为江浙皖一带水乡民居的特色标志的“马头墙”,实际功用是防火隔离带,墙顶竖着的青瓦则是为修补屋面而设计的。在山光云影、湖光水色掩映下,一簇簇马头墙古朴典雅又变幻多姿。中国传统民居南北方的院落类型截然不同,北方四合院宽敞,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为了充分采光,防止冬季寒冷的北风,南窗较大而北窗较小或不开窗;南方将“院”缩减成“天井”,造成幽闭阴凉的内部环境,以避免大量阳光直射,在天井院落中种花植草或开辟水面,把自然景观引入到建筑中。创造的小环境不仅起到了改善环境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是实用观的产物,同时达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呈现出一种绿色的、可持续的生命力,无意识的促进了传统民居美学意义上的提升。

5 自然的生态艺术美

从自然环境来看,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反映出了强烈的环境意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传统民居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体现了典型的生态建筑艺术。在建筑总体布局方面顺应自然地形,随高就低,错落有致,节约土地,不占良田,注意水土保持,不破坏自然景观,将建筑和谐的融于大自然中。如西南山区干阑式民居建筑结合地势低层架空,高低错落,江南水乡民居多与河道密切结合,甘肃一带的窑洞民居则充分依托黄土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类型和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民居建筑大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基本采用砖、瓦、木、泥等材料建造而成。木材一般选用本地区常见的树种,且经济实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虽然使用的材料极其普通,但每种材料都有一种质朴之美。傣族的竹楼,凭借当地盛产的竹资源,利用竹子正反面色泽质地的不同,编制各种图案花纹做成建筑墙面;典型的窑洞民居建筑,利用黄土所特有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

6 结语

优秀的传统民居,以它亲切的乡土风情、质朴率真的品格、与大自然和谐相宜的精神,必将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传统民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传统民居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必将更加渗透到建筑艺术中去,为构筑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作出巨大贡献。

摘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蕴含的传统的“天人合一”审美思想,朴素的价值观和自然主义的审美意识总结和分析,指出传统民居始终遵循美的规律,处处表现出东方美学的神韵,为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民居,天人合一,美学,建筑艺术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1.

[2]余军.建筑艺术赏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

[3]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

[4]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传统的日式住宅建筑 篇5

为了加强同自然界的联系,安藤通过庭院空间的设计尽可能地让人们更多地与太阳、风、光线和树阴直接接触。住吉的长屋获得了1997年日本建筑学金奖,这栋占地仅57m,总建筑面积65m的住宅,在简单的平面和空间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敞的中庭。这个中庭通过领略气候和季节的持续变化,而最终实现安藤所期望的那种人经由建筑与自然对话的联系,完美地处理好自然一人 安藤写道:“在传统的日式住宅建筑中,每一个庭院都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空间,由于有大自然的参与,因而显得宁静而平和。

庭院空间的存在使得住宅内的时间变化与自然界中的光线、气候、植物和小鸟的不断变化是同步的。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个有生命力的建筑物”。当我们以形式为主体去谈论建筑时,那建筑的意义至多与服装设计一样,每季都有不同的流行;当我们以风格为主体去去谈论建筑时,建筑与绘画的深度也没有区别,只是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己。只有当我们将建筑视为一种观念,一种凝结了人类生活与历史之厚重的载体时,建筑才真正成为建筑。

正是因为我们肤浅地用形式和风格去理解和诊释我们的建筑,建筑的发展刁’一次次地陷于停滞不前或肆意胡为的危险境地。而形式和风格的虚幻也是建筑失去明晰与正确的发展方向之后的无奈之举。当今,我们的建筑似乎正面临着这样的状况。虽然我们还无法对于诸如“先锋建筑”之流的新奇形式做出正确而客观地评价,但历史一定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历史会沉淀一切无意义的时尚和投机的片段,而经典却会在历史的天空中绽放。

传统建筑表情为哪般? 篇6

在混凝土的墙体上加一个仿古的木构坡顶,就仿佛现代人在时尚的穿着上,再配一根清式的辫子。有人喜欢,视之为有“传统特色”的建筑,为现代城市增色;也有人嗤之以鼻,颇以为这所谓的仿古建筑,只是些粗制滥造的俗物,并不能承载起国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依恋之心。

在这里,我们无意参与这场关于美学与传统文化的大争论。建筑的表现形式有如人之表情,原是多种多样的。然“相由心生”,面部表情可以说是一个人、一栋建筑、甚至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的外在反映。建筑的相,也就是建筑的表情;建筑的表现形式应是其内涵的载体。“相不对心”则是指建筑内涵和表现形式不符,也就是人们常说“表错情”。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混凝土墙戴上木坡顶的帽子,这样的建筑面容究竟是否表对了传统文化的“情”呢?现代中国的建筑营造,该如何肩负起对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符号的延续之重任?

2从古建筑的特点到传统建筑符号

2.1古建筑的符号

中国建筑有着民族的多样性,同时又具有地域的多样性。各民族、各地域不同的风俗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工程技术的差异,使得我国古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情。然而,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主要的特点:

图1 中国传统古建筑群落

(1)木构架为主

木构架承重,以及木构件装饰的建筑是我国古代使用最广泛、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

(2)适应能力强

木构架建筑以梁、檩、柱、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墙并不承重,房屋内部可以较为自由地分割空间,门窗也可以任意开设;由于其采用榫卯结合,对于地震等灾害也有相当的抵抗能力。

(3)单体建筑真实,有机

“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显示:一般古建筑都是无保留地暴露其梁架、斗拱、柱子等全部木作,这种暴露显示了中国建筑的结构美。“有机”则是指室内外空间的有机渗透:中国建筑讲究与环境相融,外部环境是内部环境的有机延伸,由此形成并发展了我国的传统园林艺术,体现了中国人内敛的性格特征。

(4)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

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要根据屋架和梁架等构件的长度来确定,所以鲜有立面设计。而屋顶的形式却非常富有弹性,“或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搠欲飞,或直立欲漂,让建筑物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可以说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第五立面”。

2.2传统建筑符号

从古建筑的这些特点,我们归纳出了“传统建筑符号”。形式体现内容,人们通过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对传统建筑的形象和表像进行认知和感受,继而经过大脑进行抽象的思索与总结,而其中最突出的,最具历史联想的,最具文化内涵的构件,也就是“建筑符号”。狭义的“建筑符号”指从视觉上可识别的建筑形态的直观特征,而广义的层面也指具有历史延续性与地域风格的各种建筑设计手法。除了表现形式之外,其营造技术、造型艺术,建筑的传统思想内涵等也是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因素。而坡屋顶、木构架、斗拱等元素,在被提炼与简化后,形式得以在现代建筑的营造中延续和发展。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营造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手法:

(1)图像性符号○1

指建筑形式与意义的内容之间具有形象相似的关系,它的特点是指示的对象与自身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传统建筑中一些具象的彩画、纹饰;具象的门式、窗;具象的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饰件;以至于像颐和园中的石船舫,那样的整幢具象的建筑,都属于图像性符号或它的复合体。

图像性符号的分类:

①单一部件的具象指的是建筑的模仿对象集中在建筑的某一部件上,如外墙面的颜色,细部装饰,门窗的样式,建筑材料的质感等。如中国美院。

图2 中国美院

②整体具象的建筑

整幢建筑与传统对象具有相似性。如上海金贸大厦。

③空间的具象

指建筑内部或外部的空间与传统的空间形制具有相似性。

(2)指示性符号○1

指建筑形式与意义的内容有实质的因果关系,如工业建筑、科技建筑等完全由机能出发的建筑构件等。建筑中的指示性符号有个重大的特点,即与指涉物是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一种“本体形态”的符号,不同于通常那种能指与指涉物分离的“标志形态”的符号。指示性符号是建筑中最主要的符号,是传统建筑符号的主干,传统建筑的构件形象和空间形象大多数都是指示性符号或它的复合体。

(3)象征符号○1

指建筑形式和意义之间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又不存在形象相似性。它是抽象的,并且有长期的社会历史作为依托。如银行立面使用古典柱式以表现庄严、有力;而现代办公建筑则以玻璃幕墙体现现代感。

3传统建筑符號背后的内涵

将传统建筑的形象原型,经过抽象、提炼,通过各种特色构件的不同组合运用到建筑方案中;或将传统建筑的部分特点,如材料、颜色、形状等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可以因人们熟悉而产生亲切感,易为社会理解和接受,并促进新老建筑的对话。但同时,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历史的压缩,它的营造是在满足内在功能的基础上升华到艺术美的过程,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文脉的沉淀,它包含着丰富的市民精神,社会审美和意识形态,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其内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剪辑的表皮层次上。那么,如何把握更深层次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内涵,就成了继承传统之关键所在。

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房屋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已不仅是遮风避雨之物,而是社会文化的标志物,“建筑营建活动中的观念性建设不仅是存在的反映,也已构成社会存在的一部分,作为形而上学的观念形态影响与制约着建筑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包括了:

3.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等级观念、象天法地观念、风水观念);

3.2 物我一体的自然观(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在中华文 明的演进中起到了指导性的意义);

3.3 有序的环境观(“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建筑环境学

说以及中轴对称之礼制,无不反映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环境哲学);

3.4 社会心理对建筑的影响(内向含蓄的家族礼教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导致了我国传统建筑与园林的特殊形制)。

于是,我国传统建筑符号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

便一目了然。把握文化精髓,继承传统文脉,并有所开拓创新,是为“建筑道”。

4两个比较优秀的设计实践

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不乏既能深层次挖掘传统建筑时空特色而又实现自身创新的优秀建筑,这些建筑不但能通过建筑符号唤起人们对传统的记忆,更具有“寻根”意识,可以延续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以下两个实例对我们可能会有所启发:

4.1南京中山陵(见下图)

南京中山陵没有采用建国初期的那种以损害功能和增加投资为代价的仿古建筑,而是另辟蹊径突破古建筑法式,使形式服从新功能要求,保持大屋顶等传统造型元件和较严格的古典构图比例,并采用蓝色屋顶,白色墙面为主的和谐色调使整个建筑体现了庄严古朴的气氛。总平面布置由墓道和陵墓主体两大部分组成,陵墓建筑群以大片的绿化和平缓的台阶把各个尺度不大的个体建筑联成为大尺度的整体,从空中鸟瞰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在评判报告中称赞吕彦直的设计图案“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可以说,中山陵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近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建筑活动的起点。

4.2北京香山饭店设计(见下三张图)

北京香山饭店建于1982年,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的设计对轴线、空间序列及庭园的处理都吸收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贝聿铭说,他要帮助中国建筑师寻找一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

整个香山饭店的装修,从室外到室内,基本上只用三种颜色,白色是主调,白色的墙面,包括外墙和内墙,白色的顶棚,屋架,白色的桌面,茶几和灯具;灰色是仅次于白色的中间色调;黄褐色,用作小面积点缀性,如墙面花岗石勒脚,木材的楼梯,室内装饰格带,竹制的窗帘等处。这三种颜色组织在一起,无论室内室外,都十分统一,和谐高雅。贝氏寻找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基因要素——寻常人家的白墙灰砖和北京四合院天井形式,把它们提炼、整合,并与现代建筑有机融合成为贝氏特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5反思:传统建筑表情為这般

笔者近期拜读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一书,近代建筑以其特有的历史性,时代融合性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历史是不能刻意创造的,人们只是“按他们生活中物质及意识需要,运用他们原来的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它们周围一切的条件去取得选择材料来完成他们所需要的各种的建筑物”而已。

再看现代建筑,象南京中山陵和北京香山饭店这样把传统建筑符号运用到自己表情上的优秀建筑,真可谓凤毛麟角。建筑技术的进步、材料的时尚性以及设计理念的多样性,为我们现代建筑表情的营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保护与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须得深入了解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精髓,为今所用。

混凝土与木制大屋顶的搭配所引起的学术界争论,今天还在持续。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上的应用之法,成了一道值得探究的课题。传统建筑表情该为哪般?或许这般,弘扬民族文化之道、贴近自然之道才是我们现代设计师的“建筑之道”。

注释:

○1理论内容来自C•S•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的符号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吴良墉.世纪之交展望建筑的未来.建筑学报.1999.8

[3]王立山.建筑艺术的隐喻.广东人民出版社

[4]王小惠.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百花文艺出版社

[5]王绍森.透视建筑学----建筑艺术导论.科学出版社

[6]过元炯.园林艺术.中国农业出版社

[7]金磊.建筑科学与文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8]林晓捷,林伟.符号理论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2005.4

[9](意)恩伯托•埃科,功能与符号—建筑的符号学.俞峰华译.(英)

[10](英)杰弗里•布劳德本特.建筑师及其符号.(美)斯坦,斯普雷克尔

迈耶编,王群等泽.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居住建筑传统借鉴 篇7

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居住建筑传统借鉴的一些思路、方式和方法。

1价值情感

传统居住建筑往往很具亲和力, 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依恋感。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于斯、长于斯, 从小耳闻目染, 习惯了故乡的一草一木,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传统居住建筑及其环境提供了给人们休闲、交流和怀想的场所。现代居住建筑应设法增强居民的领域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利用建筑形式构建和组织一种和谐、融洽、友爱的现代生活方式。

1) 场所氛围的营造-增强认同感

现代居住小区一般均建有中心绿地, 应该将其建成为具有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场所。这种空间应该是可进入、可停留的, 最好具有一定特色, 有其标志性的景观。这样, 就可在人们心目中树立鲜明的印象, 与人们的活动一同进入记忆深处。这种标志性景观可以是植物、小品、水面或钟塔等人工构筑物。

2) 交通空间的利用-增强领域感

传统居住建筑的许多交通空间, 如廊、桥、巷道等, 也同时具有供人休息交流的功能。现代居住小区若在交通空间上, 尤其是在宅间小路旁和宅间绿地上设置桌椅等, 利用率往往很高。人们即使不住一楼, 对这个地块的领域感也会大大增强。

3) 建筑物的处理-增强归属感

在某一特定地区, 传统居住建筑虽然在大的空间布局和型制构造大同小异, 但对于能体现各家特点的大门、照壁、门窗和栏杆雕花等细部都是各具特点, 体现出不同人家的特点追求, 这些各具特色的细部大大加强了主人的归属感。当今居住小区可以通过规划来让不同组团、不同建筑外的场所具有相应特色, 同时可通过一些不同的建筑细部, 使居民产生亲近感。

2环境

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现代社会更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平衡, 在精神层次上提倡尊重自然的文化, 在制度层次上建构保护环境的机制, 在物质层次上保证人与自然“双赢”。

1) 庭院

传统民居大多以建筑围合成院落的形态出现, 庭院可以承接阳光雨露, 是更具有生态性的空间环境。一些现代居住区以多种手法创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庭院。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是通过两栋楼之间的宅间绿地来划分和分隔, 围成小院供一层住户使用。此外, 多层住宅目前也形成了立体庭院等新的设计手法。一些退台式多层住宅, 每户利用下一层的部分屋顶空间作为自己的“空中”庭院, 这样每户都能享受到庭院空间。住宅中引入各式庭院, 提供了一个场所和机会, 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2) 绿 化

传统居住建筑中, 绿化和庭院是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的。植物注重配置组合, 用以改善环境, 营造景观, 陶冶性情。现代居住建筑的绿化设计中, 观赏性和实用性应并重, 对传统的借鉴, 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部分植物形成绿化中心, 在其周边布置一些文化娱乐交流设施, 形成场所标志。2.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绿化的系统性, 营造丰富的绿化空间层次, 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色。3.充分利用植物围合空间, 提倡立体绿化。

3) 水体

在传统居住建筑中, 水与建筑常常是不可分割、相伴相随的。现代住宅小区环境中水体的运用, 主要目的是调节小环境, 使人在感观和精神上愉悦。许多小区借鉴运用了一些传统手法, 如水形与水岸的处理, 又如流水与静水的运用等。在当今临水的住宅建筑, 有的采用高低错落的方式, 充分利用水面的自然景观, 并在水岸设休闲廊、亲水平台等;有的结合地形干脆将天然水面引入小区内部, 人工水体和自然水体融为一体, 相辅相成, 形成宜人景观。

4) 小品

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讲求步移景异, 讲究空间的收放和转换, 富有层次感。园林中常有“点景”的小品, 以表达人们的情趣, 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现代许多小区在小品的设置中也别具匠心, 以各种形象引发人们内心深层的传统情怀。有的是直接借鉴传统构件形式, 如休闲坐椅做成“美人靠”的形式, 将休息亭做成古典样式, 乱石驳岸、鹅卵石铺底的小溪上架设木质的小拱桥;有的是表达传统的文化, 如小亭内做“曲水流觞”的石板地, 水景旁设置“独钓寒江雪”的蓑立翁石像, 如象棋棋子状的休闲坐椅等, 还有的以各种人和物的雕塑形态反映传统的民俗风情。

3建筑

1) 色彩

在许多传统建筑中颜色的组合、搭配极为得当, 同周边环境也非常协调。例如, 在气候湿润的南方, 一年四季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自然环境的颜色本来就很丰富, 因此居住建筑可以多以白、灰、褐等较为素雅的颜色为主体。而在北方冬季冰封大地, 在大体青灰色的建筑背景下, 局部可用红、绿、黑、金等搭配成较为热烈的颜色, 给建筑带来生机。使用传统的地域建筑色调也易于引发居住者心理的认同感, 使建筑更具历史文化意味。

2) 造型

许多传统居住建筑的布置和造型与当地环境是协调一致的。传统民居具有有序的结构形式和立面构图手法。今天, 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 丰富多彩的屋顶、山墙组合, 画龙点睛的细部处理, 这些优秀的传统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可以用现代材料再现经过概括提炼了的传统形式, 可以用现代手法重新表达和诠释传统空间和意韵。同时, 不同风格的设计也应能表达相应的审美方向, 应能让居民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3) 细部

传统民居的细部往往相当精致, 从门窗、檐口、墙壁到室内吊顶、陈设, 都有许多发挥之处。例如细部之一的大门, 不管是民间的“柴扉”还是权贵的“朱门”, 都有自己的个性风貌与艺术表现力。在当今住宅设计中, 入口与大门也应成为重点设计部位之一, 应该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建筑因素之一。目前许多住宅项目也以传统为鉴, 充分使用精细设计,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得到了社会和市场的认同。

4同环境的结合与可持续发展

传统民居的自然环境空间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地区建筑体量、材料、植被、水体等条件不尽相同, 但它们都遵循了一条原则:即是保护环境、协调环境, 从而产生秩序感、生态感与美感。

1) 尊重当地地质气候条件

传统民居尊重、顺应和利用了当地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 表现出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性。例如北方民居的布置相对围合而封闭, 建筑体量厚重, 有利与防寒防风沙;而南方民居从建筑布局到单体都相对通透轻盈。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建筑节能, 对建筑单体的保温、隔热等性能要求大大提高, 建筑群体关系对气候的适应性也日益被重视。

2) 充分利用当地地方材料

中国很多有代表性的传统生态建筑模式, 如福建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等, 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 利用自然环境和当地地方材料达到完备功能的典范。现代居住建筑应吸收传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 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在合理保护资源的前提下, 结合各地特定条件, 尽量使用土、木、竹等自然材料, 利用其特点加以组合利用, 在其未来废弃时也可回归自然, 减少资源的浪费, 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3) 灵活可变的空间利用与适应性

传统居住建筑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也应是现代居住建筑重点学习的方面之一。各种分隔方法以及局部空间扩展、争取和利用, 赋予民居空间创造以极大的灵活性, 可满足各类房屋的使用要求和地区的气候变化条件。对于住宅设计, 套型的空间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应留给居住者一定的自主性, 以满足不同业主、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

5结语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 建筑师应该积极吸取优秀传统建筑文化, 在现代居住建筑中融入传统的精华, 导入现代生活的内容, 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对环境的尊重、对人的关怀, 使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生态化。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及文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陈志华.北窗杂记——建筑学随笔[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汪之力.中华山河心影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传统建筑美学 篇8

关键词:建筑传统,建筑文脉,民族性

2011年12月18日,第三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在深圳音乐厅举行。由学术召集人香港大学建筑系助教授朱涛邀请了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8位建筑师、学者、作家围绕“传统与我们”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为什么当下谈论“传统与我们”?正如会议学术召集人朱涛所说的:“是因为,传统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如此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如果我们失去对传统的清醒认识,其实也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对自己当下生活的清醒认识。”

很多传统明明在持续地对我们施加影响,但我们却缺少反思它们的能力;很多传统明明早已失效,但我们仍热衷于对它们高谈阔论。我们太轻易地放弃大量民间鲜活的传统弃,过于习惯地顺从官方和流行话语,将传统抽象化,夸张装扮成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奇观,或贬值为媚俗的商业符号。这种种趋势都显示出人们对传统的蒙昧认识。面对当下浮躁的建筑设计市场和支离破碎的传统建筑,建筑师应该对建筑传统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1. 认识建筑传统

传统是指历史相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是基于人们对生活的共同认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其内在含义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1]

从对传统继承的方法角度而论,可以有硬传统、软传统之分,即“传统建筑”和“建筑传统”。所谓“传统建筑”,指的是那些建筑主体之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各种建筑文化成果,是一些“死”了的物,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木构架结构、须弥座、大屋顶、彩画等,这些都属于硬传统。对于“传统建筑”,我们可以有各种的理解。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表扬或否定它。而“建筑传统”指的是内在于建筑主体之中,支配其行为观念的一种力量。它是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生计方式等。“建筑传统”是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根据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而新陈代谢,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沉淀的建筑传统建筑文化。传统是不可切断的,关键是如何有机结合新的时代精神。[2]

无论中国和外国的建筑文化,只要它能满足现代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需求,都可以学习和发扬。这种需要是否正当合理,要根据社会自身是否健康。建筑形式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面貌,在每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建筑形式与内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有继承、发展和创新。虽然传统建筑一脉相承,但各具地域特征,受民俗文化、气候条件、地理地质及当地材料的影响。

可以说,建筑传统是各时代人们所创造的建筑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洪流。它在历史上有时奔腾向前,有时平静地流淌,有时出现落差甚至逆流,这取决于历史河床所呈现的“地形”——即社会环境和人的素质。过去传统“流”得好与不好,已成为历史。传统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将怎样流下去,自然取决于我们为其开辟了怎样的河床,并注入了怎样的新流。

“传统建筑”在本质上是静态的,正如陈列室中的展品,仅是一种符号,当下建筑创作活动不是要复古这种历史符号。“建筑传统”是动态的,它与时代和民族的前进是同步的;是我们时刻能够感觉到的一种神圣、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原有的遗产上面增添一点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和自己灵魂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面对两个问题:一是在纵向历史方面对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超越;二是在横向上与整个时代建筑文化的对话。在整个过程,即使失落一些“传统建筑”的内容,可以不必顾及,因为这是完全可以得到重建和补偿的。[2,3]

2. 把握建筑文脉

文脉最早来源于语言学的定义,它的意义是来表达我们所说、所写的语言的内在联系。广义地理解,文脉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说,是指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的内在联系。引伸开来,关于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其所在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关系。

建筑文脉不仅是纵向上的文化传承,更不是形态符号的延续,而应该是纵横交错,前后、左右、上下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把握。所谓前后,是指传统文化和历史价值观的超越;左右是指区域及地块周边的环境因素;上下是指日照、风向、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

以往我们强调传统及文化多,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对其生态智慧予以认识与把握。建筑创作,要依据当下的实际情况,如自然与社会因素,寻求一条符合生态原则,适合地区长远发展的途径。我们应该把握住四点:首先,符合自然的限制和约束应该成为建筑创作活动的出发点。其主要考虑气候条件、周围环境、地形和地质因素。二是反映地理资源、经济和技术。依据本地区域条件来积极应对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状况,以此作为建造的规则和程序。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时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但从生态思想出发,符合当地的条件和系统的原则,因为仍然是目前和将来的建筑发展的方向。三是与生计方式、居住行为相适应,即人们适应的生计和生存态度和改造各种限制手段的途径。区域结构的空间格局应该是一致的,与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能反映当地文化生活的真实性,在本质上体现了人与建筑的和谐。第四,生态、和谐的环境的观。强调人为地创造一种协调和自然环境的适应,不仅是指建筑本身,而且还应包括建筑内外空间和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因此,顺应地域自然的限定和制约是建筑文脉的本质内涵。注重社会文化的参与,人们通过自我调整与选择,来最终求得与生态的和谐共存,并不断地提高生活水平。[4]

纵观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从早期留学回归的中国建筑师致力追求的传统建筑继承,到解放初期不懈追求的民族形式创新,再到改革开放初期追求的地域特色的现代表达,进而到上世纪90年代追求的地域特色多元突破,再到新世纪的理性创新,透视出一根清晰的脉络:追求中国特色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占据着主流地位,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应该说和深入中国人骨髓内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5]

3. 坚守建筑的民族性

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在20世纪历程中有三个主要的民族性格:30年代“西式建筑与民族固有式”的讨论;50年代建筑师们对“新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筑风格”的讨论;80年代关于“现代主义风格与民族本土形式”的讨论。遗憾的是,由于政治和社会原因,每一次讨论都是在孤立的语境中从头开始,没有在有效地吸取前辈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超越。[6]

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建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之所以具有超民族性,即世界性,首先取决于它在当时人类文化发展中所达到的历史高度,即领先性。再就是取决于它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是否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能与现实共鸣,并与其它文化交融的广泛程度。一个低层次的、纯粹自恋式的民族性只能是落后的标志。[7]作为当今世界的文化,如非洲和澳洲的原始部落,除了吸引游客和有限的研究价值外,永远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所推崇、模仿的对象。

所以,民族性首先应是一种精神、意识、思想高度,站在世界前沿的,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风格和品格。区分民族是否具有世界性,最主要看是否就当代民族命运和根本处境,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以及发展的新图景提出尖锐而深刻的问题,敏捷思考后提出个人独特见解,找到适宜性的正确途径。

现代建筑的创作经历了从多元走向单一、又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过程。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现代建筑先以欧洲、美国为中心,并在二战之后以国际风格波及全世界。到了七八十年代,这种国际风格的单一性就受到质疑和批判,随之出现了多样化和地域化的趋势。在此过程中,日本、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做了较好的探索和尝试,其经验就是按照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来吸取国际经验。

4. 建筑传统的突围

2012年2月28日,王澍荣获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是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建筑师。王澍是三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嘉宾之一,在论坛上做了题为《一种差异性世界的建造——对城市内生活场所的重建》的演讲。王澍的获奖,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建筑师及建筑学生们,让他们更爱建筑学专业、更深刻理解建筑本质、更珍惜建筑传统,也必将引起中国建筑师反思建筑创作的方向,重新寻求对建筑传统的突围。

为什么王澍获奖了?是因为其作品的杰出特性与品质;同时,也因为王澍始终致力于建筑的坚定与责任,这份坚定与责任出自于一种特定文化及区域的归属感。王澍长期致力于重构中国当代建筑的研究和工作,并体现在瓷屋、垂直院宅、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图1)、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图2)、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馆等一系列作品中。这些作品将当地的、传统的、可回收材料与现代营建技术融合,设计风格独特,很好地诠释了当下建筑创作对建筑传统的把握和挖潜。王澍曾说过:“传统的基本导向是需要向自然去学习。人的生活要有适当的放任,在有一定规律的前提下,能够像花草树木一样自由生长。你若走过乡镇,你会发现房子有多样性,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方言和建筑特色,建筑在变化,差异性很丰富。这是真正的文化。在我看来,传统完全能够与现代同时存在,并不是传统是之前的东西,现代是之后的,后者要取前者而代之,不是这样的。”

传统本来不应该拿出来讨论。如果传统在我们的心里,自然会反映出来;如果没有在心里,那说再多也不会变成你自己的传统。传统不在于外界有没有,而在于我们能否用心体验到。讨论建筑传统,重点是了解建筑文化内涵的精髓,提高文化修养,再试图寻求适当的建筑创作途径和手段。

只有我们对建筑文化内涵有足够的广度与深度的理解,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才能在建筑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今天,正处于西方强势文明对我国本土文明冲击的大环境下,西方建筑师操控大量中国境内建筑便是一种印证。在此困境中,中国建筑师着力寻求解决办法,试图找到合适的途径,但大多均在不断摸索,但收效甚微。中国建筑创作应该坚守把文化作为持力层,充分肯定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价值,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趋同,实现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再认识建筑传统的过程,实际也是自我创作反思与精神洗礼的过程,我们希望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口能够找到明灯,拥抱传统并以此作为建筑创作思想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王烨.当代建筑中传统元素“形、境、意”的表达[D].山东建筑大学,2010.

[2]王竹范理扬王玲.“后传统”视野下的地域营建体系[J].时代建筑,2008(02):28

[3]王竹王玲.我国建筑创作的“河床”应该拓宽掘深——谈建筑的文化性.建筑学报[J],1989(05).

[4]魏秦王竹.地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框架.新建筑[J],2000(10).

[5]阎波.中国建筑师与地域建筑创作研究[D].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11.

[6]朱涛.传统与现代,传统与我们[J].世界建筑导报,2011(12).

[7]王竹.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地区建筑学解析与建构[J].新建筑,2004(01):46

传统建筑美学 篇9

1 浓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多个因素有关, 如当地地形、当地气候、当地经济情况、应用哪种技术等。虽然这些因素表面上没有任何联系但其实中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共同表现在建筑方面, 这就是建筑文化。因此在创造现代居住环境时要结合传统民居文化, 也就是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根据当地特点应用一定的措施设计环境的人文因素。

重新认识文化的概念可以发现, 文化就是人类在长远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集中表现, 主要以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展示在人们面前, 在阶级社会中, 阶级斗争则主要表现为文化。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则表现为文化, 同时反过来也作用玩弄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由此可以断定文化处于劣势地位, 一直为政治所利用, 当前主要决定于经济, 我们当前追求的是不受物质控制的文化, 也就是自然[2]。

2 传统技术的启示性

2.1 中国建筑的传统思想

在中国古建筑中强调“有刚有柔”, 由此启发了中国古建筑在抗震方面的发展, (如应县木塔高67 米, 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与十多次地震而不倒) ,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印证了“墙倒屋不塌”, 利用连接强度较小的不同组件, 从而创造成一个强度较大的整体, 可以有效应对各级地震。

2.2 传统建筑的各项启示

平面:在我国传统建筑中, 平面设计通常为矩形与多边形, 矩形长与宽的比小于2。这种设计可以较好的分布空间, 不但有利于依然应用中国古代建筑方法而且可以创造均值空间, 再就是这种矩形房间可以较好的应对各级地震。

基础: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通常连在一起, 建筑一般情况下要比地面高。这种设计不但可以有效防潮防虫, 而且可以呈现建筑的宏伟气势。室内室外的标高不同, 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有利于创造恰当的室内空间。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结构与现代建筑中的“连为一体”强调的意义一致, 有利于建筑有效应对各级地震, 做到坚固与稳定, 可以应对较大的剪切力。

结构:散帕尔对建筑结构进行了分类, 一框架建筑体系。二受压体量的固体砌筑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就属于第二种情况。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应对外来力的作用。再有, 框架结构有利于创造更大的室内空间, 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活力因素。细部构造: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斗拱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 在古代建筑中主要有下面这些表现, 一可以表现出建筑等级。二连接梁与柱。在古代建筑中斗拱所发挥的作用与现代的“弹性压缩”相同, 在遇有强大的外力作用时可以引起自身弹性形变从而减弱了地震的力量。再有, 在整体性建筑中斗拱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具有特点的构造可以将力量自屋顶过渡到柱子。在中国现代建筑中这种构造形式较少看到[3]。

3 强烈的地域性特征

3.1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

一个成功的居住环境设计, 能够达到人生理上与心理上的二种满足, 在生理要求方面, 建筑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从而满足人的各种生理要求。在心理要求方面, 建筑师则需要深入研究人的心理环境, 利用各种设计达到人的心理满足。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 人们过多强调“发挥自然因素的作用”与“浑然天成”, 这些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著名理论。中国现代建筑也可以参考这些思想, 尤其是在研究人性与自然方面, 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因此在设计现代建筑时可以吸收中国古代聚落的做法, 在设计当代建筑时可以考虑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与宗族意识引入建筑当中, 真正表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使建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这些内容应该是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再有, 在创造居住环境时可以引入更多的关怀, 可以参考传统建筑中的领域划分与所有权定义等做法, 允许每一个个体参与创造居住环境, 在创造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 达到这一点才能使人们在心理上与生理上得到满足[4]。

3.2 传统建筑的特异性

当前建筑不能只重视强调建筑的功能与用途, 而需结合当地各种环境因素与当地文化特点开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有下面这些表现:

气候特异性:我国地域广大, 在不同的地区气候也不相同。我国不同地区为了适应当地气候, 其建筑在形式材料方面都具有当地特点。如傣族的歇山屋顶, 高度处于建筑的中间, 主要就是为了应对多雨的天气。西南的干栏式建筑底部是空的, 可以有效的预防潮湿。西北的建筑重点放在中庭布置, 做到内庭院向外开放同时还应用小窗, 主要目的就是通风与保持水分。

材料特异性:中国古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在材料开采和处理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传统建筑在利用与理解材料方面根据当地地域特点表现了人们的世界观从而使建筑自身与自然环境做到了和谐一致, 有利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建筑都可以应用这些做法, 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5]。

4 结束语

传统建筑给予现代建筑的启示不仅仅是表像上的一些空间处理手法和所谓的文化符号的隐喻, 而是真真正正的生活, 这种启示也将会改变现在单方面由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独占建筑界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刘强, 张军杰, 张杨.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J].华中建筑.2012, (2) .

[2]陈柏.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建筑美学品格及精神价值创造[J].建筑与文化.2012, (2) .

[3]刘萍.现代建筑与建筑表皮[J].知识经济.2012, (3) .

[4]颜红影, 马海元.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创作[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6) .

恢复玉器的美学传统 篇10

一、中国玉器的美学传统是什么?

1. 高古玉毫无疑问体现极高的美学价值。文明诞生于远古的玉器时代,古代玉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核心内容。距今8000多年的兴隆洼文化玉玦,创造了中国人最初的审美观念——圆,这是玉文化创造的第一个辉煌。距今5000多年的玉C龙,神秘而活泼,具有强力的审美力量,把中国玉美学定格非凡的高度,为高古玉的审美开了很好的先河。

2. 黄金时代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潮把玉的社会地位和宗教地位彻底改变。老子和孔子对中国美学的审美影响很大。诸子百家各说各的,只有在玉方面是统一的,共同塑造了神玉王玉的转化。君子比德于玉,玉成了中国人最高的做人标准。

3. 隋唐开始进入民玉时代,玉飞入寻常百姓家,出现了民玉的俗玩和雅玩的分野。过度的俗玩导致审美价值的消解,开始了工艺化的滑坡。

1. 刘洋,福兽对章,获 2012 年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金奖

二、是谁试图恢复玉器美学传统?

1. 明代的陆子冈

越来越世俗的明代,处于文化中心的苏州,陆子冈看到了玉雕的颓势,没有文化的缺憾,吸取明代文人绘画的精髓,将诗书画印集于玉牌一身,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人玉、子冈牌。陆子冈只身挑战俗玩潮流,以身殉道,留下了一抹希望。

2. 清代的乾隆帝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居高临下的极致追求,为玉美学开创了新境界。但由于审美的局限性,只做了高贵的气派和富贵的堆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不成功。艺术创作的规律是靠艺术家自身的体验和灵感来创作,而不是玉雕师根据皇帝意图来创造。

至此往后复制品成为主流,解放后成为工艺美术。

2. 蒋喜,气

3. 魏乾亮,枫桥夜泊,获 2012 年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金奖

三、当下是恢复玉器艺术审美价值的最佳时机

当今玩玉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无论玉料的供应量、品种,还是从业人员和爱好者都创造了历史之最。同时思想和需求的多元化是提升俗玩、振兴雅玩的最佳时期。

1. 经济发展催生文化大普及的力度,是不可抗拒的动力;文化多元的诉求是玉文化革新的主要原因。

2. 俗玩中的新力量倒逼大师,推动玉文化进步;以料和工为优势的大师骑虎难下的尴尬处境与内心纠结。

3. 恢复玉文化的美学传统为时不远。

匡正玉行,从振兴玉文化开始;重振玉文化,从重视创作开始;重振创作,从提高做玉人的素质开始;引导大众的藏玉观念,从研究玉器审美意识开始。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人的爱玉之心始终不曾改变。当今玉雕界几个老大师已经觉醒,一批新人在成长,如蒋喜的思辨、杨曦的韵味、邱启敬的意境,虚实相生,简单中有深意。他们彰显个性,拒绝千篇一律,一定会找到和田玉与当代生活结合的一条新路——艺术之路。

传统文化“照进”现代建筑 篇11

建筑需与文化和谐统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中的元素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人们所居住的环境也失去了其原来的特有性,很多城市都变成了大同小异,导致组成城市的各个因素在变化,变的失去了原来所拥有的文化因素。

如今,在众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西方地名和西方式的建筑不断涌现,这不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流失,也是城市发展文化特色的流失。分析历史,不难看出世界城市的发展也历尽沧桑,很多西方城市呈现出消亡更替、繁衍着再兴起、直至再消亡的过程。而在中国很多城市却能绵延千年,就是因为其特有的建筑风格所蕴含的文化特质。

面对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不断流失这个问题,作为设计师有必要提高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以便更好地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另外,建筑设计领域普遍存在“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因而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建筑是由国外设计师而非本土设计师操刀制作。而这一观念急需改变,毕竟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才能设计出地道的融含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建筑。

其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很好地进行融合:如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就很好地完成了这一融合,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

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他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与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

上世纪7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在建筑界一度被隔绝的西方建筑文化再次被纳入了国人的视野。1979年,香山饭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第一座由境外设计师设计的建筑。香山饭店采用大面积白色,给建筑形象带来了鲜明的强烈的特征,加上城堡式的立面,一个个很有规律的窗洞,青灰色的磨砖对缝的勒脚、门套、格带和压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一种不同性质的院落:入口前庭很少绿化,是按广场处理的,这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是没有的,但为了满足现代旅游功能上的要求,这样处理是合理的。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院,三面被建筑所包围,朝南的一面敝开,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既简洁又有一定传统园林的色彩。

贝聿铭的另一手法是大胆地重复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主要利用正方形和圆形,大门、窗、空窗、漏窗,窗两侧和漏窗的花格,墙面上的砖饰、壁灯、宫灯都是正方形,连道路脚灯的楼梯栏杆灯都是正立方体,又巧妙地与圆组织在一起,圆则用在月洞门、灯具、茶几、宴会厅前廊墙面装饰,南北立面上的漏窗也是由四个圆相交构成的,连房间门上的分区号也用一个圆套起来,这种处理手法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藏着设计人的某种意图。

而苏州博物馆则纯粹是为中国而设计,贝聿铭祖籍正是苏州,狮子林原本就是他家的园林。他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故乡也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而一直以来,贝聿铭始终在探索,如何能够使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接,走一条既融合了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特征,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古的新路线。

考虑到苏州作为一个文化古城,博物馆不能够太过沉重,不要粗重高大,而是要轻巧、灵便、精致,这样才会和苏州整体的风貌比较同一,但是又不能完全相像。为此,贝聿铭为新馆确定了一个叫作“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以及被称为“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形态上,色彩的把握和周围建筑保持一致。在庭院的处理上,保留了很多和苏州过去的园林相似的地方。在反映园林文化的同时,又并不是照搬过去的形式,而是将许多苏州传统的东西,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出来。

如果说当年香山饭店的建成在中国建筑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时它也为新时期中国建筑和室内设计工作者的创作起到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的作用,那么苏州博物馆则是将苏州民居风格和现代建筑和谐对接,融建筑于园林之中,化创新于传统之间,使传统与现实,东方古代文明与西方现代科技相辅相成、协调相融。

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是建筑师在建造一座大量采用西方科技的现代化建筑的同时,凭借自己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为建筑融入了大量中华文化元素,使建筑在拥有高科技的同时,唤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共鸣。它们是中国建筑中西融合设计道路的典范,这些优秀作品没有一味追求中国建筑的外观,而是在兼顾中国感觉的同时让其与西方现代风格技术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建筑杰作,并为中国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

中国建筑要有中国面孔

那么为何要延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呢?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而且,城市化的进程体现了城市所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建筑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载体:保存城市记忆,保持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逐渐消失只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随着中国大门的打开,各行各业都开始与国际接轨。在这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必然有些东西是会流失的,比如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部分传统文化。对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保留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与西方的设计理念完美融合,同时努力做到让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不论历史文化还是建筑文化,它们的久远都是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这些生长于本土的建筑文化,它们之所以能长存这么久远,就是因为它们在适应当地气候、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运用当地技术以及体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均有自身的优点。它是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中形成的,中国目前的建筑应该改良、吸纳未来文化的影响,但这并不表示要抛弃祖先留给下来的遗产。

现在众多优秀的建筑师已经开始注重将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辉煌的历史融入到建筑的再创造过程中去,对自己祖先留下来的传统越来越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国内外的建筑师们逐渐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传统建筑符号上来,注重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许多新建筑已经不仅仅一味地采取国际主义风格,而是与当地地域文化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找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面对日益增多的西方新理论,应该吸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封闭自己不是出路,完全吸纳更不是良策。要在探索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传统技术与现代建筑功能,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下,将人类优秀文化融会到自己的东西中并让自己的东西得到发展。

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吸纳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因为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正如贝聿铭大师所说:“中国的建筑要有中国的面孔,就要贴近中国人的生活,因此不能简单的抄袭西方的东西。”所以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应该立足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点上,吸收未来文化的精华,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生活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文化。一个文化的传承是要了解这个文化、热爱这个文化,是弄清楚这个文化的源和流。应该在自己文化和未来文化之间保持正确的态度,对这一切都采取扬弃的态度进行吸纳、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与建筑 篇12

梅代表不畏强暴,竹代表清高、气节,菊代表隐逸,兰代表高雅。梅竹兰菊放在一起的意境会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质:“意象”和“通过意象构筑意境”。

建筑文化,是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人类社会现象的物质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国建筑文化从古代开始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也同样是把不同范畴的内容普遍联系起来,通过“意象”来构筑超越本体的“意境”。

中国传统民居,既反映了“礼”的儒家思想的意象,也反映了“自然”的道家思想的意象,同时与风俗、人文、历史等文化意象融合,形成一种既出世又入世的和谐意境。

中国佛塔,以建筑的“层”,传递了佛家的“层”的意象,结合佛教典故,营造佛性天国的意境。

故宫,则在集中反映“礼”的儒家思想外,还加入了“中正中和”“奉天承运”的理念,形成威仪天下的意境。

丽江古城的民居融汉族建筑的造型、白族建筑的布局和藏族建筑的空间形式于一体,又显现出纳西族建筑传统。丽江民居引水入户或临水建屋,既有北方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风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表现出和合之美与神秘的意境。

北宋范仲淹应景而发,在《岳阳楼记》中,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神地表达了儒士心怀天下的抱负。岳阳楼成为了众多儒家名士襟怀的写照。

上一篇:轻质水泥基材料下一篇:全科型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