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居民建筑

2024-09-13

传统居民建筑(共5篇)

传统居民建筑 篇1

摘要:在地域文化中,最能够体现当地文化的载物便是传统的民居建筑,并且,传统的民居建筑的发展方向会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地域性和民族性不断被人们所重视的今天,建筑物通常会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在建筑物创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去从传统民居建筑中挖掘浓厚的文化传承基因,去更好地体现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去追求建筑物和大自然的相互结合和融合。本文将会结合具体的实例和笔者的经验,从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基因为切八点,介绍怎样去深刻地挖掘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精华,进而灵活巧妙地将其运用到新的民居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文化基因,传承,地域文化

引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经济状况的不断提升,在现有的社会环境模式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也越加重视。传统文化直接展现着国家文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建筑类型可以展现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状态,传统文化可以真实地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风貌。传统是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为了能够体现当地文化,最直接的便是在居民建筑中予以体现,在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今天,必须要去传承传统居民及其建筑文化基因,在此基础上去创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建筑。

1. 地域文化的基因——传统

对于那些从过去一直延续到当前的事物被称作为传统,它包括了各种物质形态、各种对于事物的思想观念以及认知和体验。传统是人类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一种文化力量,同时也是社会的文化遗产,它能够传承表达出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能够将前辈们的道德知识传授给后代。因此,传统能够决定地域文化,是一个社会、区域的“遗传因素”。

传统就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状态进行代代相传的一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社会行为规范性以及道德性的一种文化力量展现,这种文化的传播形式也是人们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智慧的沉淀结果。

传统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们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的节制观念以及行为方式演变成了不同的表意象征。这种文化体系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展现出当地从一个历史阶段到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的连贯性以及统一性,形成了当地的特殊文化氛围。

2. 传统居民及其建筑文化传承基因

传统居民以及建筑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统的元素可以进一步融合于现阶段得建筑文化传播阶段,这种文化与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行充分的融合,可以进一步展现传统文化自身带有的特殊魅力。在建筑文化中与传统的文化氛围进行进一步的交叉,可以在建筑的设计方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这种渗透将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流露。传统居民也会像人一样有属于自己的建筑文化传承基因,那些能够体现历史文化的建筑形式、构件、色调等,都是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递民族历史文化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能够决定地域民族传统民居和建筑文化传统和变异的走向。

传统建筑文化是一个地域上的建筑的综合反映,是一种能够反映当地文化的一种建筑风格。通常情况,建筑风格会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建筑形式,另一种是建筑性格。其中建筑形式主要侧重于外在形象,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而建筑性格就如同人类的性格一样,是内在化的因素,会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以及价值取向,如同人类的灵魂一般,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传统居民建筑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的特定产物,它自身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能够和环境结为一体,综合来体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还能够体现出当地的人文环境,比如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审美追求等等。

从广义上来说,传统民居建筑会受到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环境所影响,比如我国的南方地区的建筑物和北方地区的建筑物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为南方属于炎热的地区,而北方属于寒冷的地区,为了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南方和北方的建筑物在外形、内部空间格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也会展现在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比如,将云南的建筑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个地方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点,大多数都具有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地区处在低纬度、高海拔、年差温度小、日夜温差大、气候宜人等显著特点,在这里的居民普遍形成一种外界活动的生活状态。少数民族对于传统居民的建筑结构中,更加重视轻巧方便的建筑构造,简单朴实的地域建筑风格。

从狭义上来说,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即便是在一个很小的聚居区域,也会出现十分不同的居民建筑风格,从而会再影响到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以及格局。

在这种建筑文化的渗透过程中,应该从生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将传统的民居进行建筑结构的分析,按照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特点为基础,向环境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并且,将这种传统的建筑文化形式进一步融合于现在全新的居民设计过程中,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村落集镇特点,将传统居民与自然风光进行有效地协调。采用建筑结构与地区环境进行进一步融合,并将相关的建筑功能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进行建筑结构的创造与建筑特定的展现。

3. 传统居民建筑文化和现代化的双向整合

在深厚的民族传统下所形成的建筑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体现,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来源,其中,现代化的进程成为了最主要的难题,实现现代化就意味着必须要摒弃传统,做到现代化还必须要求在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和现代化的相互结合,从而做到两者的双向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摒弃那些腐朽、愚昧的地方传统文化,吸收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双向整合过程中,在传统的基础上,超于传统,实现现代化。

传统民居建筑是一种文化类型,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品,它不但是一种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地域现象,能够体现出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将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提取出来,去进一步的创新,去实现现代化,而不单单是简单的模仿,要切实的去读懂传统民居建筑的内涵和精神,去继承传统基因。

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在民居建造的过程中,能够将建筑物的双重性进行进一步的展现,这种文化内容的展现不仅仅是人类物质的财富,也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这种文化的进一步流露,也是技术以及艺术的双重融合。在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可以逐步地剖析出其建筑物自身存有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的展现将超越建筑物自身的使用情况。具有比较突出特色的传统居民建筑,都能够展现一个阶段自身的精神内涵状态,即使是在简朴的传统建筑民居,也能够进行最为真实居住生活行为方式的反馈。所以,对于传统居民建筑物的分析来说,都可以将它们看成是一个历史时代的结晶,这种文化与建筑的结合,产生出一座座传统民居建筑,这种文化的传染力可以在人们的心里扎根,成为一个时期的区域文化标志。

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这种形态不仅仅是人类文化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项组成部分,还是与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模式进行相互连接的各种观念融合模式。传统的民居可以时刻展现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建筑文化的表达。随着社会的经济模式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相关的社会模式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改变。在现有的社会模式下,应该将人与自然地风光进行充分的融合,科学与人文进行同步的发展与统一的升华。传统的民居以及建筑行业的文化发展也是一种全新的多元化内涵协调过程,这种多种元素的结合,在今后的建筑行业发展中是一种不能缺少的必备内容。一个出众的建筑设计作品,首先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状况进行进一步的展现,尊重当地的人文内涵以及历史形态,充分的表现出该建筑项目自身的特点以及文化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化整为零,去创建一个能够和环境相互融合、协调的建筑;我们要移植重构,在吸收传统民居建筑精华的基础上,重新对其安排布置,实现突破;我们要借鉴再生,抛弃以往的模仿、抄袭模式,去大胆创新。

在创新的过程中,还应该与现阶段的时代精神进行进一步的切合,这种全新模式的结合,并不是一种排斥传统文化与区域特色的方式,创作应该将地区的特色展现于现阶段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关键将现代的时代精神与传统的文化内涵进行进一步的结合,弘扬创新的思维模式,创新应该在之前传统的设计基础上进行根本性的提升。

4. 结语:

随着城市对于传统文化的越加重视,在现有的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文化内容也在不断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建设,将建筑设计与传统的文化形势进行充分的结合,可以整体性的提升建筑行业设计的整体文化内涵。在地域传统的变迁和转变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传统,不能够抱有偏执的态度,在现代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去合理的改造传统生活方式,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注重建筑地域和人文特色的传承,保持建筑文化的多样性,敢于创新,从而创造出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建筑形式。

参考文献

[1].李扬,范霄鹏乡村当代民居的地区化改造[J].南方建筑,2008(05)

[2].王力,陈红玲.繁荣地方建筑创作是当务之急——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J].四川建筑.2004(06)

[3].赵钢.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J].华中建筑.2001(02)

[4].凌照,周耀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进[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5].陈桂峰.浅谈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J]大众文艺.2011(11)

[6].王真慧,张佳.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9)

[7].袁媛.文化基因视角下太原旧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8].何羽.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和应用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

传统居民建筑 篇2

摘要:建筑材料是表达建筑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材料的固有色、质感及纹理等基本属性会对建筑外观及形态产生一定影响,呈现不同的建筑设计效果,并且令社会群体产生独特的感受。本文就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介绍,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现代建筑设计;传承;创新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类型及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材主要是土与木,这就促进了中国传统建筑土木结

构的形成,令中国传统建筑更具独特性。除此之外,石、砖、瓦也是比较常见的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特征各不相同,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所产生的情感联系也存在一定差异。以土为例,其带给人的是一种质朴与自然的感觉,且不同区域环境的土在色彩上也有所不同,土带有一定地域性特征,令人产生一种自然的、质朴的情感。木这种传统建筑材料所展现出的是自然且朴素的纹理,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砖,朴实而又存在特殊肌理,带有传统建筑的色彩和质感;石种类丰富,质感也有所不同,表面或粗糙或光洁,未经雕琢的石材往往粗犷,精雕细琢的石材则带有一种典雅高贵的感觉;瓦则或精致或朴素,传递出一种辉煌或者雅致。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一般取自于大自然,具有天然属性,并且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朴实的联系。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全面把握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外在属性与内在文化内涵,以全面提高现代建筑设计水平,增强现代建筑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感染力。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

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特殊性,为全面提高现代建筑设计效果,在传

承应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时,要尊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确保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令现代建筑与地区历史文化及社会环境保持协调。与此同时,在应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时,要注重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凸显出建筑的功能性与文化艺术性;在凸显出传统建筑文化、满足现代社会群体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令建筑散发出现代气息,确保现代建筑设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要注重凸显出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并将其表现力渗透于现代建筑中,以改善现代建筑整体设计效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色彩表现

对建筑材料而言,其色彩主要包含两种,第一,固有色。这是材料的本质属性,是天然形成的,尤其是木石砖瓦等传统建筑材料均来源于大自然,因而带有一种地域特色;第二,人工色,是指经过后期加工后所赋予材料的色彩,不同于固有色。比如砖在烧制后出现红褐色或青灰色,这就是人工色。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地理因素、气候条件等的影响,使得其固有色也存在一定差异。相比较而言,传统建筑材料的人工色则趋于一致。对传统建筑材料而言,固有色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宝贵资源,要注重传统建筑材料固有色的保留,以凸显出固有色的整体美感,增强传统建筑材料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的设计中,凸显出红砂岩的固有色,令整体建筑更显雄浑,并且展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功能融为一体,堪称精妙。

2.2 形态表现

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要强调传统建筑材料的形态表现,包括传统建筑材料的尺度、形状、比例及组合方式等。实际上,无论是在自然属性还是在力学性质上,建筑材料都有所不同,传统建筑材料的尺度也并非毫无限制。为提高现代建筑设计效果,凸显出传统建筑材料的价值,要掌握好传统建筑材料的比例与尺度,确保两者达到协调,令传统建筑材料的刚度、强度与韧性得到最佳展现。对传统建筑材料来说,其形态表现也分为两种形态:(1)自然形态,是指传统建筑材料在自然中所表现出的形态,属于未经修饰的天然材料,所展现出的是一种自然美;(2)人工形态,是指经过人为加工或排列组合的建筑材料,展现出的是一种艺术美,比如木雕、人字纹地面铺

装等。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化应用,要注重凸显出传统建筑材料的形态美,增强现代建筑的韵味。

2.3 质感表现

质感是指物质表面的材质、质量带给人的感受。建筑材料的质感包括其表面光滑度、纹理、反射度等,同时质感的表现也受到光线和色彩的影响。材料的质感也有自然质感和人工质感之分。自然质感指材料在自然形成过程中自身结构的凹凸、纹理等外在表现,如木材、石材的表面天然形成的纹理;人工质感是指在原有材料的表面经过加工,形成新的外表特征,如对石材进行抛光、雕刻等处理。材料组织结构不同,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粗糙的材质体现朴实感;光洁的材质则有一种精致感。将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有质感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使建筑作品具有浓郁的传统韵味和返璞归真的自然风貌。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

3.1 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有机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要注重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有机结合,促进两者优势互补,凸显出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并借助现代水泥、金属等材料的简洁性与高效性优点,推进现代建筑设计的顺利开展。在此种方式下,不仅能够凸显出新型材料的时尚,还能够展现出传统建筑材料的无限韵味,令现代建筑兼具古典美与时尚美,将传统情感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令其更具艺术魅力。

3.2 传统材料与新工艺技术的有机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化应用,需将传统材料与

新工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与众不同的建筑设计效果。在新工艺技术的作用下,传统建筑材料的质感、纹理等往往会发生新的变化,将其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往往能够塑造展现的建筑形态,将崭新的生命力赋予传统建筑材料中,增强现代建筑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结束语

总之,现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新工艺、新材料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传统建筑材料与新型材料和新工艺技术结合起来,全面提高现代建筑设计效果,凸显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并且令建筑具有现代化特征,从而增强现代建筑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黎族居民的精神福利与传统文化 篇3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 意思是耕作土地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有“人”才有文化, “文”是基础和工具, 包括语言和文字;“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 也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一般地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更一般的说法是:存在的就是文化。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对文化给出的定义比较为人们所认同:社会遗传下来的物质与信仰的总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 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 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说明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论者有诸多看法。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 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 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 这就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 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 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张岱年先生还有诸多看法:不能把中庸看作中国传统的基本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传统;许思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合与自由;杨宪邦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 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 “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刘纲纪认为, 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理性、自由、求实、应变四种精神, 即理性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 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自由主张反对外来民族压迫和人民反抗阶级剥削;求实主张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知人论世, 推崇事功、析万物之理;应变主张“灵巧像蛇, 驯良如鸽”。司马云杰认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有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诸多精彩阐述, 在此不赘述。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给我们民族增添了光辉, 也设置了获取精神福利的障碍。例如:现在有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的儒家文化是“长城文化”这说明以下四层含义:难于摧毁;与现代先进文化存在精神隔阂;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健康发展, 对经济增长形成阻滞。中国的传统文化, 即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 也造成中外交流的阻隔;它既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又是不小的负担。

三、黎族文化的变革与精神福利的增进

(一) 创建文明生态村

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 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融为一体, 其主要内容是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几年来, 黎族地区在全省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热潮中, 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如火如荼, 使黎族家山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创建文明生态村十分关注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利益,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与此同时又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也改善了黎族居民的精神福利水平。

(二) 黎族人民以高涨的文化创造活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他们接受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 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从而增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意识, 懂得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农村逐步形成关爱、保护自然生态与建设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的氛围, 自觉地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阔步前进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 个人与集体总会产生一些矛盾。部分村实施创建生态文明村规划, 有时需要在某村民家门前的“风水宝地”动土修路, 有时需要移迁某村民的祖坟等。相信“风水”, 护守祖坟, 这些观念在村民中扎根深, 影响大。现在, 村民的思想通了, 想问题, 办事情, 都以集体利益为重, 该搬迁的祖坟搬迁好了, 该在“风水宝地”修路的竣工了, 全村种花植树, 改水改厕, 村容寨貌焕然一新, 成为亮丽的家园风景。

(三) 强调组织领导和对外来文化的吸纳

一个村的数十户村民, 劳力强弱不同, 家境好坏有别。村委会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 引导村民发扬互相帮助、彼此关爱的精神。与此同时, 精细做好组织工作, 将全村数十户村民按照劳力强弱搭配, 分成若干小组, 选出党员担任小组长, 村民互帮互助、乐于助人的精神, 使村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人们相互间的关爱, 村民们相处也更为和谐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必须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先进文化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其本质特性是创造、是实践, 它的建构是一个动态过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成果的继承, 同时也汲取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与时俱进, 才能永葆其先进, 才能充分发挥它所具有的信息功能、认识功能, 以及教化、培育、塑造人和促进社会和谐等多方面的功能作用。黎族地区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 大力兴办广播电视, 办起文化夜校以及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和文化室, 建起蓝球场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组建各种形式的文艺宣传队, 让村民们享受到丰富多彩文化生活。这更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同时强调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黎族人民具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精神和“一心跟党走”的革命信念。昔日, 这种精神和信念激励黎族人民英勇奋战, 坚持革命斗争;而今, 这种传统的革命精神和信念, 又成为黎族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强大动力, 成为他们发展和扬弃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也是黎族人民改善与增进民族精神福利的象征。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已成为他们福利水平改善的充分条件。

摘要:少数民族精神福利的改善与增进重要表现之一是移风易俗, 黎族文化的变革与精神福利的增进, 主要表现在:创建文明生态村;黎族人民以高涨的文明创造活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强调组织领导和对外来文化的吸纳。

关键词:民俗,精神福利,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谈居民建筑的节能技术 篇4

近年来, 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 建筑能源的大量消耗, 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节约能源的必要性。国家出台了多部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设计标准来改善和改变民用住宅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目前我国民用住宅能源消耗十分巨大, 并且民用建筑能耗仍呈现上升态势, 主要原因是:我国建筑节能工程起步较晚, 住宅能耗为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 还有很大差距;建筑从业人员由于节能意识淡薄和理念滞后, 对施工管理环节上存在着节能管理工作力度不够。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做好民用建筑工程的节能工作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和缓解能源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华北地区民用住宅工程, 对民用住宅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和住宅工程建筑节能的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1 民用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随着低碳经济建设理念逐渐兴起, 我国民用建设工作开始引入节能的理念, 很多地区建筑广泛使用节能技术, 不仅推动了节能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而且提升了建筑的社会效益, 这样对于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和我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来看, 我国的建筑节能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 依旧是不完善的, 能源浪费比较严重。仍有很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节能技术有待深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能源危机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重视节能技术在建筑方面的应用, 使得我国建筑节能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但由于缺乏完善的节能、新材料开发、施工技术等基础理论, 导致健全的民用住宅节能系统缺乏;由于缺乏核心节能技术, 一些不成熟、质量低劣的节能技术混入建筑市场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 因此我国需要研发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的核心节能技术来推进建筑节能环节的发展。

1.2 保温材料产品质量的提升

由于我国化工和材料科学行业的发展, 使得建筑材料也取得了空前繁荣, 玲琅满目的保温材料出现在我国建材市场上。由于缺乏建筑材料质量和性能的有效控制, 导致保温材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材料市场上有些质量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保温材料并不能满足保温需要。由于有质量不达标的保温材料使用, 不能使建筑达到保温效果, 因此只能够通过消耗能源来进行取暖, 这样达不到节能的目的。而当前一些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新型保温材料的国内研发相对比较落后, 很多是从国外引进新型保温材料, 导致保温工程的成本增加。

1.3 施工质量无法检测

除建筑节能技术缺乏和保温材料质量问题外, 在建筑节能施工过程的监控不到位也使得我国建筑节能技术不达标。由于监控的不到位, , 即即使使建建筑筑施施工工单单位位出出现现了了不不遵遵守守国国家家相相关关的的法法律律法法规的现象也无法检测。民用建筑使用达不到节能标准的落后施工节能技术, 而且缺乏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测的措施和手段, 这样我国华北地区民用建筑节能效果不达标并且存在较大争议。

2 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2.1 外墙的节能技术

以华北地区为例, 冬季为了能够达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传统民用住宅建筑都采用单一砌筑墙体作为主要墙体方法, 为了保证其房屋的轻质、节能和保温的效果, 在传统的建筑材料中增加聚合板、玻璃面板等保温隔热材料, 这样对墙体的承重结构进行优化, 不仅减少传统建筑材料的用量, 而且提升保温效果。但从长远来看, 随着我国华北地区节能标准的提高, 内保温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具体的施工方法是:面积相对较大的建筑在承重墙内部使用内侧粘或砌筑块状保温板等隔热材料;室内面积小的建筑隔热材料置于承重墙外部。对于具有炎热夏季的华北地区通常在建筑垂直墙体上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 比如外墙使用爬山虎等藤本绿化植物等手段来避免阳光直射。这样通过外墙体技术来保证室内夏季的烈日和冬季的寒风中稳定的温度, 从而达到了建筑节能的目的。

2.2 外门和外窗的节能技术

外门窗是住宅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 要实现住宅建筑门窗的隔热措施的应用和避免东西向开窗的门窗设计的优化, 实现对建筑内部温度的有效控制。根据华北地区的情况, 门窗面积占建筑总面积比例来看, 朝北门窗应该控制在25%以内, 南向小于35%, 东西朝向小于30%。同时采用双层窗来保证门窗的气密性、新型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门窗和保温防盗门的应用, 实现建筑内部温度稳定。通过对节能门窗的应用, 有效的降低了人工空调能源的消耗和锅炉的应用率, 达到节能的目的。

2.3 屋顶的节能技术

在民用建筑中, 屋顶节能效果也很明显, 特别是对顶层居民来说, 采用屋顶隔热技术是十分有效的重要措施。在我国华北地区采用屋顶保温层措施达到阻止室内热量散失的目的;采用屋顶栽培藤本或草本植物、在屋顶喷涂或安装强反射率的新型材料来增加对阳光的反射, 这样减少屋顶对阳光热量的吸收。根据华北地区相关数据报道, 在夏季屋顶采用高反射率新型材料能够在10%~50%范围内有效减少空调负载, 这样大大起到节能的目的。

2.4 利用太阳能

根据相关资料报道, 地球能够拦截的太阳能辐射能是全球电力消费量的1 500倍。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太阳能供热水、主动式太阳能采暖与空调以及太阳能发电等现代技术开发和利用的太阳能只占太阳能开发量的非常小的一部分。所以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是建筑具有非常大的潜力的新能源。华北地区民用建筑如果很好的利用太阳能将大大的节约常规能源。

3 住宅工程建筑节能的控制要点

3.1 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合理的节能规划方案是住宅工程建筑节能的依据和关键点。以国家出台的建筑节能为标准, 结合住宅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质量要求、成本控制的特点, 制定一套适合华北地区并具有可行性的节能方案和措施, 以此来设计出能适合华北地区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的民用住宅建筑。

3.2 确保节能选材的有效性

虽然我国材料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我国关于建筑节能技术及方案方面和先进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在实际的建筑节能方案中往往采用粗略的计算方案, 缺乏根据实际节能方案的详细规划, 因此对于建筑外墙体、外门外窗、屋顶、屋内及楼道配电照明等能源重点消耗的部位的材质、规格、数量要进行合理完善的设计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3.3 选用优质墙体材料

采用外墙内保温、外保温和自保温等节能技术保证整个房屋的透气和保暖作用, 并且对墙体砌筑的厚度、墙面材料和饰面材料要进行严格把关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3.4 合理的屋面工程

节能保温墙体材料和合理的保温层厚度是屋面工程节能的关键点, 因为过厚或过薄的墙体均会使建筑节能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也要做好屋面热桥部位的保温隔热措施。

3.5 重视门窗工程

外门和外窗的设计是建筑能耗散失过程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保证住宅建筑透气和采光等基本需求的前提下, 排除自然条件的影响, 华北地区建筑工程应尽量减少门窗面积。因此合理控制门窗在建筑中所占比例, 可采用双层金属门板、钢制节能户门、双层中空玻璃、断热铝合金型材等节能技术来提高门和窗的保温性。

4 结语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制约挑战, 而建筑工程节能技术应用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同时也是一项紧迫和重要的工作, 是一项一次支出并终身受益工程。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建筑工程节能技术, 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 才能使人们生活居住的空间更加舒适, 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真正完成建筑节能这一重要任务。

摘要:对民用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对建筑外墙、外门、外窗、屋顶等节能技术措施作了阐述, 总结了住宅工程建筑节能的控制要点, 以促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能,建筑,措施,控制

参考文献

[1]牛涛.我国民用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技术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3) :181.

[2]叶明川, 叶爽.浅谈住宅的建筑节能[J].工程与建设, 2011, 25 (1) :85-86.

[3]崔新明, 廖春波.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科学, 2009, 25 (2) :105-108.

传统居民建筑 篇5

历史街区汇集了诸多诉求,是各方矛盾和利益集中的地方——老百姓有民生方面的诉求,要求改善居住生活环境,老旧设施、房屋需要得到修缮;政府有政府诉求,既希望历史街区能形成特色片区,成为城市名片,但同时也要考虑投入产出;开发商希望能够盈利。这些诉求难以用一个规划、一个政策来解决。

以平遥为例探讨传统民居保护,是因为平遥古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中的传统历史民居数量众多。同时,老百姓在这里生活,可能比一般的城市更适合作为研究对象。一般来说,城市的历史保护街区面积在几公顷或者几十公顷,比较少有将一个完整的城市作为保护对象。

一、平遥保护工作历程回顾

1982年阮仪三先生带领同济大学团队给平遥做了一版很好的县城总体规划,可以说这个规划抢救了平遥古城,使当地意识到古城需要保护,而不应拆除,不应拓宽马路。所谓的“刀下留城”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1986年12月8日,平遥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7~1989年,我成为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项目负责人。这个规划对传统民居非常重视,在保护、维修、使用方面提出了多种务实措施。同时,还提出一定的优惠政策,希望老房子的维修得到一些政策支持,以及修复的补贴、减税。

这个规划已经有30年了。这30年中,民居的维修修缮一直不曾中断。1997年平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当地编制了民居修缮办法,希望老百姓修房子时,要按照控规、修规等保护规划的要求来做。实践证明,其中问题非常多。之后,又在一些新的地区探索新的技术。

2011年,范家街片区进行修缮细化的时候,做得很细致,甚至于对历史建筑做了病理分析、土壤分析,但是有些问题还是解决不了。随后又有了2012年左右制定修缮办法的过程,这都是在探索保护规划用什么方法实施。

二、“政府主导+居民自助”模式

到2010年,1987年的名城保护规划已经到期,应该进行再编制。但一直没有启动。因为有很多事情没有想清楚。在20多年的实践里,我们做了各种探索,有各种经验和教训,但是有一个事情一直没有做探索:能不能实施政府主导,或者政府和一部分居民自助出资的修缮办法,这就是“政府主导+居民自助”。我们认为理论上可行,但又不踏实,总想把这个规划的实施做一次尝试后,如果可以,再去修订规划。我们希望这个规划从制定到实施,从过程中总结出来经验和问题,再指导规划编制。

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条件就是产权明晰,性质是居住,资金县里拿一部分,省里奖励一部分。对此我们制定了很详细的标准以及严格的工作流程,这既算是公共管理工作,也是规划实施工作,还是政策的体现工作。

2012年,按建筑面积测量,政府按工程总费用补贴2/3;2013年,按室内面积测量,三类三级定额补助标准,补贴金额占建筑修缮费用的2/3,工程总费用的1/2左右。专家委员会依据《平遥古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在院落中的位置、建筑体量、用材大小、建筑结构、装饰工艺、历史价值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对残损定级。

从老百姓提交申请,到评审、组织招标方案,再到签订协议、施工监督、验收等,最后到补贴发放;从申请人到规划局,到专家委员会,到设计、施工、文物、财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追求数量,没有追求修多少、必须修完多少,只是想探索公共政策或者一个方法的可行性。我们自己还是很怀疑自己,这些工作确实是微整形、微保护。也许这座房子修修屋顶,这座房子后墙全修,那座能留的能用的基本留下来。每栋房子方案不一样,应对点也不一样。

三、相关经验

1. 引入第三方评价监督,加强社会参与。

实行专家委员会制度。人员构成上,由规划局牵头,相关部门、地方学者、热心市民各部门共同参与。其中有很多分工,包括建筑现状评估、修缮方案评审、工程竣工验收等;同时考虑到技术人员要有足够的现场工作时间、减轻规划局和文物局工作压力、保证设计方案科学性这三个方面,将部分工作进行了技术外包。从工作的帮扶、申请人施工单位之间的关联性上,也形成了很好的关系。

2. 合理竞争机制,保证工程质量。

一是在方案阶段,组织设计单位公开招标,每个院落3个设计方案。二是在施工阶段,也要对施工单位进行筛选,从四个“值”来进行评估。资质值:古建筑施工资质;工种值:泥工、木工、雕刻工;人力值:每个专业3名以上、有传统维修技术并经过相关部门认定;经验值:2次以上维修项目且验收合格。这样才可以保证很好的工程质量,同时也促进古建筑工程公司的发展,吸引更多年轻人,使传统建造技艺得到传承,以及制定合理的竞争机制等。在整个过程中对技艺的传承,人才的培养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3. 渐进式修缮,维持多样性。

维持历史建筑的多样性。从技术角度讲比较好,撬动了社会资金和基础设施的带动。每年对20个左右院落进行精细化修缮和系统性维修(区别于未补贴院落的局部修缮),这样做的现实意义是可以依据户主财力,体现个体需求与审美,从而促进居住形态的多样性以及民居建筑的有机生长。

四、总结与展望

从平遥看历史城市保护的趋势。从管理方式上:历史城区、历史街区,从条管变块管;从建筑遗产上:抓紧具象价值,才可能维护抽象价值。

历史街区景区化,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平遥民居修缮补贴办法,通过制度建立和程序设计,确保传统民居建筑的修缮,不再是个人文化兴趣的追求,而是政府对遗产保护的价值导向。通过资金补贴,引导居民共同保持传统民居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是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深化、细化、具体化的探索。

政府补贴引导传统民居修缮制度的建立,是历史街区保护困局的突破口。这个模式可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优化人居环境,强化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传承古建筑营造技术。同时,通过各部门协调、协作的机制设计,有利于政策推进和落实。探索技术外包,保障修缮工程的质量,兼顾居民使用要求与审美情趣。渐进式的修缮,保证生活延续。对传统民居的有效保护,实现了对历史街区、历史城市的真实性保护。

这项工作不是单方面可以完成的。如果政府大包大揽,将受到财力限制,而且居民意愿无法体现,就会对政策不理解、不支持。如果居民完全自主进行,则只能做抢救性的维持,不系统,容易反复花钱。加之基础设施不能同步更新,无法有效提升人居环境。

上一篇:可行性评价论文下一篇:实例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