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理念

2024-12-05

传统建筑理念(精选12篇)

传统建筑理念 篇1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在世界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城镇发展, 中国建筑物进入爆发性增长时期, 到处都在建设。然而各大城市建筑物出现了千城一面, 盲目跟风, 毫无地方特色可言的问题。建筑如果没有文化特色, 缺少民族风格, 那么建筑将失去灵魂, 而中华文化也将缺少建筑这一表现形式。因此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理应得到继承和发展, 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理念发扬传承下去尤为重要。

关键词:传统建筑,理念,现代建筑

引言

从史迹遗存来判断, 中华民族的建筑活动至少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发展历史, 而且发展过程一脉相承, 从来没有断层, 由此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和丰富文化的建筑体系。与现代建筑体系相比较,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是以木材为主, 由于营造理念的独特、材料和文化的深厚背景的差异而形成了独特的结构, 中国建筑成为了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是无声历史的思想,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建筑是一定社会历史的缩影, 是古老而珍贵的资源。现如今具有中华建筑独有特色的古镇地区成为中外游人和社会人才向往的去处。由此可见, 将我国建筑打造成独具华夏特色的文化传承载体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城市发展已经存在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 没有地方特色的问题, 但随着老城区的改建和城镇化的发展, 响应国家政策, 建立城市特点, 弘扬城市独特的地方特色将会使老城区改建和城镇化建设大放异彩。

一、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1.气势磅礴。在门、窗、进深、屋檐等等方面采用大尺寸, 给人直接的视觉冲击。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 起着遮风挡雨的作用, 同时又能开阔视野, 直通自然, 显得高端大气。

2.生气磅礴。在建筑的四角飞檐采用翘起的形式, 有种飘飘然的姿态, 让建筑物 (包括塔、楼等) 的沉重感大大减轻, 让固态建筑显得生动活泼, 极具艺术特性。中国传统建筑在艺术特性方面远超其他任何民族。由于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特性往往不在于建筑物本身, 而是在附着的雕塑、绘画和宗教象征, 这些是观赏艺术, 感官上不能给建筑物带来磅礴的生气。

3.富丽堂皇。使用玉石、金银等珍贵材料, 使用期极长, 色彩鲜艳, 在阳光和月光下光彩照人, 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 其建造耗费较高的成本, 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在气势、生气、富丽三方面, 既有其特有的感官冲击, 又有其丰富的内涵文化, 三方面统一协调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传统。

4.风水。

(1) 选址风水学。气势、生气、富丽是中国建筑物本身固有的特色。若将周围环境结合起来, 中国建筑的第四大特点就是重山林风水。中国历代的职业———风水先生, 去除迷信观念的元素, 是高超的建筑选址规划方面专家人士。倘若建筑依山傍水, 冬暖夏凉, 四通八达, 融入自然, 当然是适宜生活的最佳选址。

(2) 人工与自然的结合。第四大特点中看重山林风水分为自然的和人工的山林风水, 让人工的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院内的与院外的自然衔接, 营造出自然而然的感觉。

(3) 与现代需求相吻合。中国传统建筑的第四个特点, 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一思想将建筑放入大自然生态环境中, 将建筑与生态结合的理念, 与现代人厌恶了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的生活环境、试图“回归大自然”的期望实现了完美融合。可见, 重山林风水的中国传统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发扬、发展, 创造了优美的建筑环境、实现了回归大自然的建筑效果。

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西方建筑中建筑不仅仅是人类遮风挡雨的居住场所, 而且有作为灵魂寄托的功能。建筑空旷, 又高又大, 有强烈的神圣感, 一开始就以教堂神庙为主。而在中国传统中开始是崇拜祖先, 后来崇拜君王权力等, 神权从来都是权力的点缀, 从属皇权, 这决定了中国历来建筑都是人的居住场所, 它具有明显的阶级划分, 代表的是阶级权利, 而不是神的居所。中国人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化的现实世界, 如千古武侠文人梦等。即使在后来的庙宇等宗教建筑也保持这一理念, 人文主义的理念在建筑的布局、结构、装饰装修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生态设计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木材与新兴合成绿色建筑材料加工与性能有着显著提升,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界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从建筑学的角度来探究如何协调好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怎样在推进现代建筑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飞速的城市建设中, 国外许多设计者纷纷将关注点投入到中国的古建筑上, 建筑与自然的共生融合, 正是生态设计理念的关键点。例如北京什刹海后海的恭王府, 它让我们看到数百年前的中国具有较高水平的生态设计, 如雨水的收集功能 (雨天不湿脚, 绿地不用浇) 、种栽植被的生态多样化和本土化 (营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一物多用 (减少建筑废物) 、人工山体 (有着冬暖夏凉的效果, 节约能源) 等等。

四、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理念

意境一直是传统美学所追求的美, 我国至今流传的文学作品中就有许许多多的运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来表达美好的事物, 这在传统建筑中也运用于空间艺术。住宅的温馨、故宫的磅礴壮丽、园林的曲径通幽处, 这些都是建筑实体与周围环境的共生和融合。将自然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 使得空间产生对流与转换, 让建筑不仅仅有采光通气的优点, 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五、弹性设计理念

弹性设计并非是特殊的设计手法, 而是在设计中将这一理念贯穿建造过程和使用周期中, 使建筑物的功能随环境的变化、主人的变化而进行调节, 让建筑尽可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它涵盖了建筑的选址、建造、功能、装饰装修等方方面面, 给使用者带来生活上的便利。

六、构造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构造非常独特, 如斗拱、墙体、屋脊、油饰等, 这些构造作法既符合建筑等级制度需要, 又有着不可替代的结构作用, 在防震, 防水等结构作用外还蕴含中国人对建筑等级的划分和人们对吉祥如意的期望等内涵。

七、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运用的意义和影响

1.传统元素对现代建筑的意义。总的来说, 传统元素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内在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载体和珍贵的宝物, 它的题材非常广泛、内涵相当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流传年代久远, 是其他艺术形式不能替代的,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 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以建筑物为载体传承不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 对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 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在增强建筑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 在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上应不断加固文化内涵的修养, 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未来, 让中国的建筑承载着文化内涵而生生不息。

2.产生的影响。传统建筑通过空间、形态、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造型符号元素, 构建了建筑艺术的造型形式美, 其表现的艺术特点对现代建筑的造型艺术方面有较深的影响。其次, 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文化中, 人们十分重视借用引申和象征等方式来发挥寓意象征的力量, 如造园学中的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等, 这些都可以运用于现代建筑之中。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 缺乏寓意的造型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种寄祥瑞于物的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表现之一, 因此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建筑造型设计中应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八、结语

我国古代选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 在这种背景下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建筑体系, 在结构和美学上有着很高的成就。随着科技的发展, 木与石、木与混凝土、木与金属的创新结合方式成为可能, 这种创新结合也将促进现代建筑的发展, 尤其在近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学方面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庆杰.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研究[J].电子制作, 2015 (6) .

[2]曾令科.基于生态建筑学视角的现代木建筑探究[J].江西建材, 2016 (6) :48.

[3]袁洪升, 黄昭, 鲁伟娜.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研究[J].科技风, 2015 (20) :181.

传统建筑理念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要重依据.重证据.重(),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坚决纠正违法.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A.程序 B.结果 C.过程 D.效果

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A.市.县 B.省.市 C.省.县 D.县.乡

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A.公众 B.领导 C.监察机关 D.人事机关.

5、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的是()A.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B.必须把维护政府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C.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D.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6、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备案。对报送备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政府()应当依法严格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A.法制机构 B.人事机构 C.监察机构

D.执法机构

7、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表述哪一项不属于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内容()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8、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内容的是()A.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B.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C.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D.认真贯彻行政监察法,加强行政复监察工作

9、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表述哪一项不属于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内容()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10、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与()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A.检察 B.法院 C.人事 D.法制

1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12、林某于1995年8月某日早晨4时许,到县火车站仓库中盗窃化肥1包,价值约100元。在用自行车载回家的路上,被乡治安联防队员抓获后,关押在乡政府一间办公室内。联防队员见林某态度不老实,遂对其拳打脚踢,导致林某全身多处外伤,因心脏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乡政府的治安联防队享有行政职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应当由乡政府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乡政府是委托治安管理权的行政机关 C.林某死亡后,其父母有权要求赔偿

D.如果林某生前还抚养了一个丧亲的侄女,该侄女也可以要求赔偿

1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实行()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1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实行()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15、张某于1998年2月份购买了一辆中巴,从事个体运营,但是并未办理税务登记.营运手续和申报纳税。经乡政府税务干部核对,张某应缴纳税款400元。但张某在限期内未及时缴纳,乡政府于是将张某的中巴扣押,后张某缴清了税款而乡政府仍旧不交还车辆,给张某造成了损失。张某应当如何提出行政赔偿?()

A.张某只能先向乡政府提出,因为乡政府实施了违法行为

B.应当在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时提出,由复议机关一并解决 C.张某只能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D.张某既可以先向乡政府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16、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不要求做到()A.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内在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C.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D.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17、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国家不予赔偿的是:()

A.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危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订购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帐户冻结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一个体户赵某素有嫌隙,以赵某偷税为名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财物

C.工商局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 D.狱警梁某的朋友被犯人陆某打伤,梁某指使同监犯人将陆某打伤

18、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内容的是()

A.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B.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C.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人事保障机制 D.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19、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20、2004年11月10日,郝甲之子郝乙因无证驾驶郝甲的汽车被警察张某扣留。张某将汽车开往公安局时不慎将汽车撞坏。郝甲单独就损害赔偿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法院可能采用的理由是:()A.原告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B.张某的行为系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C.损害是由郝乙的行为导致,国家不承担责任 D.请求赔偿的程序不合法

21、《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22、下列行为中国家应负赔偿责任的是()A.某市公安局的违法拘留行为 B.某省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行为 C.某市银行的违法划拨存款行为

D.某市卫生局在法律范围内的裁量行为

2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A.公众 B.领导 C.监察机关 D.人事机关.

2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A.公众 B.领导 C.监察机关 D.人事机关.

25、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国家不予赔偿的是:()

A.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危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订购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帐户冻结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一个体户赵某素有嫌隙,以赵某偷税为名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财物

C.工商局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 D.狱警梁某的朋友被犯人陆某打伤,梁某指使同监犯人将陆某打伤

26、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是()A.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

B.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 C.国家

D.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及其所在机关

2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是()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C.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D.政府各职能明确分工,互不干涉,各自执法。

传统建筑理念 篇3

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缩影及沉淀,是民族血液的潜流及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历经万年之久,人类从最早的石窟洞穴,到当代社会的摩天大楼,思维意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无不体现着人类思维潜在的动力及创造力。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建筑空间构造的设计理想已经从简单的生活需求过渡到更高科技更全方位的精神性追求,这让建筑环境设计形成了规范化、独立化的学科,进而形成自己科学的理论体系与缜密的施工流程。建筑环境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无时无刻不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当代建筑环境学科所涉及的建筑学、景观、城市规划、人体工程学、风水学、心理学等,学科门类涉及之广可谓全面化。本文主要通过传统文化角度来探讨当代建筑环境设计构思理念。

现代环境设计艺术要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路子,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但继承并不意味着一味模仿与拘泥。环境艺术作为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一种,它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变化,及历史变迁常与建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某种程度上极为类似,但它们二者还有很大的差异,建筑是整个环境空间的主宰,是环境艺术的载体,环境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建筑。以下我们将从建筑文化角度来反映中国环境艺术的辉煌成就。

中国的艺术文化以强调意境为美,也可以理解为浪漫性,而西方则强调形式之美,即现實性。什么是意境,通常认为“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笔者认为司空图的“韵外之致”简介超拔,即字外之意,形外之境,声外之音为意境。他们都超越于具体实物而达到空灵之审美体味。而西方则是根深蒂固的唯物实在主义,强调的形以及形给人的快感愉悦。表现在建筑上,建筑本身与奇特的空间、场所,境象相结合并不单独强调建筑本身。西方是由许多不同的民族构成的。历史上的战争与商业活动促使西方在不同的民族之间交流、冲突。这样,历史上不同民族的建筑文化相互影响,征服使得西方的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彩,风格迥异,加上科技的发展也使西方本身文化进行演变着。而中国主要是以汉民族为主,其它民族在建筑上都以汉民族为师,内部之间征服并没有使得风格发生演变。只有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后增加了佛塔、洞窑,但寺庙仍是本土的,再加上我国历史上建筑匠师都是封闭的父子之传,对外界没有发生什么影响,又加上匠师的地位低下,没有创造自由等,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建筑风格重复性的原因。

环境艺术作为人工再造的环境,是整个环境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一点上看,现代环境艺术包含以下三个要素:(一)生态的要素,(二)历史的要素;(三)时代的要素。

首先,我们说环境艺术具有生态的要素。是因为人是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其他环境要素一样,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他生活在这个系统之中,并与这一系统同发展。环境艺术是整个大环境系统中轴线的一极,建筑等人工产品为轴线上的另一极,那么环境艺术则是这两极之间的过渡环节,它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并和谐共存的物态环境。因此,环境艺术是建立在大环境平衡之上的动态系统,它的平衡运动不能以破坏大系统的平衡为代价。如果破坏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动态平衡,那么即使处于一定平衡态的环境艺术也将是不稳定的,如同暂时静止地停在坡顶的一个圆球,随时都有可能滚下坡来,即没有大系统的平衡,就没有小系统的平衡。

其次,环境艺术具有历史的要素。环境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窗口,环境艺术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缩影。环境艺术的设计与成果,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艺术的发展脱离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表征。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特征,总要淋漓尽致地表现在那个时代的环境艺术中,继承是历史的属性之一,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延续,在新陈代谢中成长。在现存的人类生存环境中,必然积淀着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文化,新旧文化现实而合理地在环境中共同存在,一同发展,形成环境艺术时空连续性,使历史与未来相联结。

最后,环境艺术具有时代的特征。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文化和艺术,在当代,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己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选择。多种流派,各种风格共同存在已成为必然。但是,这些风格、流派的共存并不是毫无条件,毫无差异,其中必定蕴藏着一种潜在的、最具生命力的,起支配作用的东西,这就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支配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中国,亦开始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前车之鉴,我们能否避免西方国家那样因工业发展给生存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不应再盲目地追从西方,而应正确对待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悉心爱护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走我们自己的发展之路,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新的生存环境,这就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总之,我们要综合地看待技术在营造中的作用,既不能轻视技术,也不能走“技术万能、技术至上”的极端。我们要正确处理技术与传统文化、技术与环境等各种矛盾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设计道路,因地制宜地确立技术和生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位,并适当地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发展趋势。积极、有效地推进技术的发展,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慧宁.中国建筑环境文化的价值意义[J].艺术教育,2005,01.

传统建筑理念 篇4

将生态学逐渐引入建筑, 把人作为一种生物纳入研究视野, 生态建筑就有了萌芽的土壤。生态建筑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866 年, 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先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总结人类活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速城市化又催生了生态学对城市环境的关注, 特别是快速发展时期出现的城市环境恶化召唤着生态学家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同时也认识到, 大自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征服改造的物质世界。人类为了自己的明天, 必须要与大自然和谐共生。面对这些严峻的社会问题, 国际社会正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以其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指导城市建设, 其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是16 世纪英国人摩尔的“乌托邦”, 18~19 世纪傅立叶的“法郎基”, 欧文的“新协和村”,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以及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和赖特的“广亩城”等。

当前建筑业是巨大的能耗产业, 将生态原则整合纳入到传统建筑的设计体系已经逐步提到议事日程来。于是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开始从个体建筑转向群体建筑, 进而转向广义建筑或称人居环境, 建筑科学也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或人居环境科学。

所谓“生态建筑”, 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设计既不是建筑设计简单加上一个漂亮的生态名词, 也不是将传统的设计理念彻底地推翻。生态建筑是从选址、设计、建造、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过程中主动遵循生态原则, 积极主动的运用新的设计手法和科技手段, 创造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居住环境。

生态建筑学目标是一方面使得当代和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使得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逐渐减少,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真谛。21 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也是生态的世纪,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生态意识的日益普及, 生态建筑学必将从目前的理念阶段发展为一门具有独立方法论的应用基础科学。

现在人们往往通过遵循就近环保的原则选择建筑材料, 利用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各种再生能源) 供给建筑, 采用高效的建筑设备提高利用率, 使用生态智能系统与活水净水生态工程等来实现建筑的节能和生态化。而事实上, 生态设计应该是在一个成型的设计系统里对能源和材料谨慎使用的整体考虑。因此, 生态建筑的建造需要优秀的设计和工程来创造一个健康愉快的居住空间, 使得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关联, 最终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1 建筑外部生态景观设计。

目标是建筑场地规划与景观设计方案能够改善局部小气候在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效应。建筑布局能影响局部气候, 将室外气候控制得离“舒适区域”越近, 那么制造一个舒适的室内气候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少。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降低建筑物本身的能源消耗, 从而节省开支。因此, 应综合考虑建构及布局设计方案, 使之有助于发挥施工地点本身特点。同时, 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系统综合考虑被设计的系统和布局所需要的植被。如绿色空间和建筑绿化、动植物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营造、水景观和其他人工景观的特异性、公共空间的美化、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亲和性、适应性等。这些充分体现地域特点, 与当地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的设计能有效调节局部气候。

2 建筑内部居室生态工程。

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 赋予建筑以生命活力。是使得建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 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充分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建筑绿化等来实现建筑自动隔热制冷以及合理对建筑内部光、温、湿、气的控制, 提升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无害性、方便性和生态合理性, 实现建筑使用过程中的低能耗。

3 建筑场地生态恢复工程。

在建筑小区引进城市农业和庭院经济, 在建筑的屋顶、中层及立面营造绿色立体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占用土地的原有生物生产或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恢复, 对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补偿, 为居民提供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空间。其次, 建筑场地中需要关注建筑的具体位置, 基地面积的增减、形状的变化, 道路, 需要铺设的地方等等都应该符合生态学的土地利用方法。

参考文献

[1]段永康、秦现军, 生态建筑的探究.山西建筑, 2004.

[2]游娜,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基建管理优化, 2003.

[3]周若祁、张树平, 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理念探讨论文 篇5

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旅游管理既有管理学的普遍属性,又有旅游学的特性。在新时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需要认真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去寻找能进一步提升我国旅游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旅游事业健康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

一、旅游管理与我国传统文化

我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旅游文化资源以独具个性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壮美的自然景观往往与历史事件和人物融为一体,使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文化的色彩。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结晶,它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丰富的文物古迹和独特的城市风貌,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西方文明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民情风俗,涉及到文化与管理的共生性问题。管理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文化的发展方向、水平、模式影响和决定管理的发展,而管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文化。在旅游管理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适合旅游管理的文化才能指导、促进旅游管理的发展。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近年来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大大加强和改进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保护和利用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在轻松愉悦的旅游过程中达到了巩固政治、发扬优秀文化以及全民集体教育等一系列目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旅游管理的原则和现状

文化旅游管理需要遵循文化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首先,文化旅游具有非物质性。比如,桂林山水旅游者只有亲自来到桂林,才能享受到它带给自己的愉悦。其次,文化旅游具有服务性。服务性产品是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体或过程,而服务仅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可以被用以交换的无形产品。文化旅游的服务性是指与其它产品相比,服务在旅游文化产品中占有相对较大的比重,可以说服务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最后,文化旅游是稳定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产物。旅游产品一经出现,就形成市场,有的旅游产品会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城市旅游业和旅行社业务的主要来源。但是一成不变的旅游文化产品很难满足不断发展的游客需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游客的需求,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旅游业向前发展。因此,我国基于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应当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独特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综合开发性原则。一是文化旅游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形成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二是文化旅游管理必须保护并尽可能地突出这些地域性与文化性差异,即要突出文化旅游产品的民族特色,增强地方特色,努力反映属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三是在文化旅游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使旅游区宾馆、饭店、厕所等的建设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节约能源,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努力提高并延长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四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主要构成要素,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围绕旅游者的核心利益,实现游憩、经济、社会和环境四大效益的统一。

三、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理念

当前,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由于旅游管理中存在的欠缺,旅游业发展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压力在不断加大,且还没能充分挖掘旅游中的我国传统文化因素。如何正确处理好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二者的关系,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1.深人挖掘我国旅游资源的传统精神文化内涵。传统文化旅游是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高的旅游形式,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新时期的旅游活动不会局限在观光旅游的初级层次,而要向娱乐休闲和专门旅游等较高层次发展,追求文化感受和精神消费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为了旅游者的需要,旅游区必须开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旅游新产品,深人挖掘我国旅游资源的传统精神文化内涵,才能够创造和凸显自己的特色,使旅游业的发展拥有持久的生命力。今后,我国广大旅游风景区经营单位要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及时研究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市场的趋势,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传统文化旅游新产品。产品的创新要围绕旅游者“新、奇、美、乐”的需求原则,把握观光型向度假型、参观型向参与型转变的市场趋势。

2.发展参与式与体验式的我国传统文化旅游形式。旅游作为需要用心灵感悟的精神文化产品,不应当只是浅层次的展示存在的历史实物形态或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求旅游管理者为旅游者提供身心参与的进人方式,在旅游中经历心灵震撼。近年来河南开封古城旅游中开展了一些大型文艺表演,在书店街、马道街、大相国寺这一市中心地带,开辟文化夜市。发挥开封本地的地方戏剧和民间文艺活动特色优势,并对开封市有突出特色的豫剧、盘鼓、地方曲艺杂技进行包装和宣传,挖掘深层次文化的内涵,对主要戏剧茶楼进行改造升级,充分利用现有娱乐设施,同时注重对环境氛围的渲染。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结果,它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已形成具有世界遗产意义的“红色精神”,为我国人民、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提供了一个表达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伟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的良好途径。

3.实现我国文化旅游地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首先,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旅游管理中,需要根据居住、商贸、金融、旅游等城市功能的差异,以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大文化旅游区布局调整力度。在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老城区。在古城改造和扩建中,把生态项目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在建设项目内部,区域内部和城市周边区域要按照要求留足留够并建设好生态用地,严格“绿线”管理制度,确保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率达到国家绿色园林城市标准。其次,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规划必定是一种跨行业、跨地区、跨年度的中长期计划。所以旅游管理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按照科学的原则合理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尚未被旅游业所利用的潜在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使其产生效益;二是对现实的正在被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再生性开发,延长其生命周期,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凭借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创造文化旅游资源和创新旅游项目。最后,在旅游资源保护的立法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4.做好传统文化旅游理念的基础教育工作。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于传统文化教育。今后,需要通过文化教育来普及文化传统知识,使国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认识到所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文化旅游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对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遗产地居民和旅游者、遗产工作者和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的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知识、价值功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以期提高公众的传统文化意识,促进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有效保存和永续传承。同时,各文化旅游区需要把传统文化作为旅游宣传中的重点之一。通过举行文化旅游新闻发布会、推介会,散发精美的宣传册,制作光盘,在各旅游网站中专门开辟文化旅游栏目,策划文化旅游系列重大节事活动和传统文化主题的文艺节目,结合中秋、国庆以及党建等重大纪念活动和节假日组织好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工作,使我国传统文化旅游深人人心。

传统养生理念指导自己养生 篇6

1999年,是我健康状况发生重要转折的关键时期。那年,我刚刚50岁,就遭遇到更年期综合症的困扰。我明显感觉,全身乏力、出虚汗,腰和腿关节僵硬、疼痛。似乎膝关节如乒乓球壳一样薄,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腰部像灌了铅一样,僵硬得不能弯曲。尽管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做操,但无论我怎样顽强地不服输,身体素质依然是每况愈下。

由于疼痛难忍,体操中的“下蹲”和“全身”运动我已无法完成;而且,各种病痛与日俱增,衰老迅速向我袭来。我感觉自己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即将步入人生的老年时期。无奈,我开始求助对症的药物。试验过不少国产药物,效果都不明显,经多方求医后,开始服用进口药。进口药还真灵,服药的第二天,症状就基本消失。但是,它的药力并不持久,必须不间断地吃。若当天不吃,到次日,症状会重新出现。想要完全控制病情,就要一日服用三次,一次都不能缺少。这时,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和无奈。就在我对“是否要继续服药”犹豫不定的时刻,好友提醒我:这些进口药,当时效果好,但不知其远期效果如何,说不定这药中含有激素成分,服用几年后,副作用显现,会使你的身体比不服药还糟糕。朋友一席话,激出我一头冷汗。再也不敢服用进口药了。

从心理上讲,我对依靠药物维系身体一直不踏实。我总想,用钱可以买到好药,但能买到好身体吗?可话又说回来,不吃药,连广播体操都无法做,又如何实现健康呢?正当我陷入迷茫之际,我在北京工作的大哥向我介绍了一些传统养生理念和方法。大概是一种缘分,听了他的介绍,我就好像在黑暗中看见了光明,找到了希望,我当即加入了传统养生法锻炼的行列,边锻炼,边学习传统养生理念。理论指导锻炼,形体锻炼的感受又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经过近10年的实践,我的身体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命越来越有活力了。

运用传统养生理念指导进行锻炼,不同于我们通常的身体各个部位的机械运动,混元整体观是其理论基础。它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自然界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大的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人要融于自然界中;人是社会的一员,也必须融于社会之中。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就应顺应自然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从思想上和形体上不断完善自己。一个人,如果能真正从内心深处,摒弃名利得失、不自信等有碍身心健康的各种杂念,就为自己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孕育出顽强的毅力和甘愿吃苦的精神,并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塑造自己,这样身体自然就会强壮起来。

根据自己对传统养生理念的理解,近10年来,我除了保持以前锻炼时的那种顽强、刻苦外,还用理论学习的成果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仅在锻炼时主动运用意识,即使在平时,也总想着自己如何亲近自然、融于自然,把自己和自然界有机结合,从而感到自己的身体是和谐的,与周围的环境也是和谐的,把过去的“自己进入老年阶段、体内某个脏器出了问题”等不和谐信息统统遗忘了,潜心修炼,物我两忘。以这种理念指导,锻炼中特别讲究内向性的运用意识,于是,身体内部就逐渐按生命的固有规律进行有序化的整理,体内的各个组织、各个器官也就慢慢地走向和谐,身体的整体健康就得以实现了。

过去,一提养生,就想到我体内缺什么,如何进补。现在回想一下,那种观点太幼稚了。试想,一家人在一起吃同样的饭,为什么家中的青、壮年成员不缺钙而老年人的骨骼就能缺钙呢?根本原因不是吃进去的食物含钙量少,而是自己身体的内部机制出现了问题,吸收能力不足罢了,靠药物及保健品虽可以补充一些,然而修复失调的机制,才是使身体真正健康起来的根本办法。

运用传统养生理念指导养生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锻炼时的痛苦和不舒服感随时会出现,但疾病的消退,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记得我参加锻炼之初,曾对一起参加锻炼的同伴讲,我腿疼的几乎站不住,练不了,我是在咬牙坚持。当时,他们向我现身说法,以自己通过锻炼治好疾病的实例鼓励我继续坚持。大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有一次,一位同伴问我你的腿还疼吗?我才突然感到不知是何时,自己的腰和腿已经不疼了。看到自己的进步,我心里面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近10年来,在传统养生理念的指导下锻炼,我的身体素质发生了质的跃升。从1999年至今,我告别了一切药物,再也没有为自己的这个病、那个病去医院、求大夫。人老了,一般都会缺钙,然而,像我这种快60岁的人,缺钙并不严重。

就在几个月前,自己被一辆婚庆轿车撞了,自行车的后轮变了形,自己被撞出好远,但并没有明显的受伤,更没有骨折。这都是我身体没有老化的体现。

每每想起这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我就从心底里产生出一种不可自控的愉悦,对未来,自己充满了无比的自信!

(本文是“我的养生理念和实践”征文入选作品。地址:250013济南市历下区东青龙街100号)

传统建筑理念 篇7

一、“以人为本”的传统民居建筑理念

传统民居是乡土、地域、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受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传统农房普遍形成了质朴而不呆板、粗犷中透着秀气的鲜明而独特的建筑文化和风格。比如, 同样以砖石作为围护结构的合院形式, 闽南民居的红墙红瓦, 表现了当地群众对吉祥如意的崇尚;皖南起伏于山水绿树之间的粉墙黛瓦, 则演绎出一片楼台烟雨的诗意景致;京畿屹立于苍天厚土之上的青砖灰瓦, 又展现的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传统民居建筑既是历代工匠高超艺术才能与精巧营造手法的集中展示, 也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身与物化”的朴素哲学思想的外在表现, 反映了劳动人民浓厚的环境意识, 并传递出既亲切理智, 又空静淡远, 既恢宏大度, 又意蕴深长的审美情趣。

“天人合一”、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理念的精髓所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适应环境、与自然界长期抗争的过程中, 形成了对自然界和生态环境敬畏、尊重的朴素情感, 这是传统民居建设十分讲究风水、堪舆的根本原因。尽管也存在一些糟粕, 但是, 传统风水学、堪舆学中崇尚自然, 尊重“天时、地利、人和”内在规律的价值取向, 在现代生活中仍然有其合理性。风水学、堪舆学的核心是取势纳气, 用现代科学解释就是要在无法改变的自然环境中顺势而为。在此思想体系中孕育的传统民居, 普遍强调以环境为背景和依托, 讲究认识自然的基本规律, 巧借天地、自然的势, 依山傍水, 用足自然的风力、地质、地貌, 以展示出建筑、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统一的和谐之美。

传统民居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方式的选择, 都蕴含有深刻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建筑理念。一方面, 规划、选址注重因地制宜, 强调巧借地形地势以达到节地和节约人力、物力的目的。比如, 贵州山地苗族、侗族民居多顺山势而建、高低错落;江南水乡民居沿河道逶迤布局;陕北窑洞则依托天然黄土崖壁而建。另一方面, 空间设计、平面布局强调通过采取合理的建筑技术与构造措施, 达到宜居的目的。比如, 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四合院均以厅或院子为中心, 由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 与西方国家普遍的院落以房屋为中心的营造模式相比, 更能有效地抵御冷空气侵袭, 更方便居民的起居及日常生活。藏族碉房的大门要朝向当地神山或风景秀丽之山, 绝不能面向山口、大路或是怪石嶙峋的山;三峡地区山陡而地狭, 农宅布局并不十分追求传统的“朝南”、“朝东”, 而是要面向大江, 住宅大门也常与院墙、中轴线偏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 上述两种设计都能取得开阔视野、畅通风流、方便采光以及放松心情、平静心绪的效果。此外, 注重村落、庭院的布局, 强调空间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以人为本、注重实效, 强调辈分观念和邻里乡情等, 也是传统民居普遍强调并始终坚持的建筑理念。

二、传统民居蕴涵的美学特征及其实用价值

传统民居的建筑平面布局与空间组织结构强调和突出建筑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教化性, 注重建筑环境的人伦道德与审美文化内涵的表达。首先, 具有“尚中”的强烈意识。即注重平面布局的对称, 强调中轴线南北贯穿、建筑物左右对称。无论是北京四合院、山西“四水归堂”、还是云南大理“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民居形式, 这种对称之美无所不在。其次, 有“贵和”的审美倾向, 表现为不强调单体的突兀诡异、形状样貌, 而着力于群体建筑的逶迤交错、空间神韵。比如山西临县碛口合院、四川理县桃坪羌寨碉楼、山西阳城皇城相府、安徽黟县宏村民居所营造的整体魅力, 就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第三, 有重“规矩”的价值取向。由于长期受儒、道文化影响的原因, 传统民居的功能分区往往传递出守规则、求对称、重等级的意念。比如合院民居“北屋为尊, 西厢为次, 倒座为宾, 杂物为附”的严格功能分区。这样的设计尽管遵循的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伦理道德, 但也包含有对长辈的孝道以及家庭成员密切交往、彼此关怀的合理因素。除了已被普遍认可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 传统民居在另外四个方面所具有的物质价值、实用价值同样不容忽视。

第一, 就地取材且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各地传统民居形成、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对生土、木材、石材等当地材料采集、加工和使用的历史。四川阿坝、甘孜和西藏昌都的羌、藏等族群众, 利用当地盛产的片石、木材、生土等建造的碉楼, 既能满足日常起居及生产、生活需要, 还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吉林延边是我国水稻传统产区, 因而朝鲜族群众居住的矮屋多使用稻草覆顶, 这种稻草顶十分巨大, 多采用四坡水形式, 屋脊中段平如行舟, 两头翘立如飞鹤, 各个角度的线和面均为舒缓的曲线与曲面, 十分美观大方。云南西双版纳干栏式傣楼, 由当地盛产的竹子建成, 构造空透、底层架空, 巨大的歇山式屋顶陡坡脊短、出檐深远, 不仅有利于抵御野兽蛇虫侵袭, 而且遮阳、排水、通风和隔湿、隔热效果良好, 非常适应当地高温、多雨、湿润、季风的热带雨林气候条件。闽南沿海民居中有非常特殊的“蚵壳厝”, 当地农民将当地大量出产的牡蛎壳, 或用石灰、沙、土“三合”泥浆片片相砌用于修建住宅外墙和院墙, 或简单烧制成灰作为砖石土的粘结材料。蚵壳大而中空, 有天然的气孔, 砌墙后可起到炎夏隔热、寒冬保暖, 以及抵御咸湿海风侵蚀的效果, 同时, 又具有一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美和自然美, 也成就了自然淳朴、韵味无穷的滨海独特风景。

第二, 兼具节能、节地、省材的优点。经历了在漫长历史阶段中无数次适应、选择的优胜劣汰后, 各地建筑形态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均具有了与气候、地域特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特点, 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也相对较少。新疆维吾尔族的阿依旺民居, 生土夯筑, 平面布局紧凑, 房间多向内庭院开启, 中庭加盖, 外墙厚实且不开窗或仅开小窗, 院内广植葡萄, 既能抵御风沙侵袭, 还有利于减弱热辐射和水分蒸发, 适应了当地干热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江浙民居进深大, 厅阔且高、出檐宽, 一般设有天井、厅堂、回廊, 讲究门与窗、窗与窗的对齐, 这些设计有利于形成“穿堂风”, 内部空间的开敞、通透, 在不多耗能、不产生污染的情况下, 达到了降低气温、调节气候的功效。桂北吊脚楼, 四柱撑地, 横梁对穿, 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 绕楼三面有悬空的走廊, 多开小窗, 隔热、通风好的优点符合岭南一带夏季炎热、湿度大的气候特点。此外, 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窑洞充分利用了黄土所特有的保温隔热性能, 冬暖夏凉, 成为传统建筑的节能节地典范;新疆、青海荒漠气候地区的民居大量采用厚实的土坯墙, 最大限度地适应了昼热夜冷的气候条件;福建客家民居采用极厚的生土筑墙, 其吸湿能力强, 既可防潮隔热, 又可保温御寒, 冬暖夏凉;南方民居的外墙普遍白垩漆刷, 可反射阳光从而更好隔热。

第三, 抗震避险设计独具特色。西方近现代抗震建筑强调“以刚克刚”, 通过提高砖石材料质量、结构强度, 达到抗击地震波冲击力的目的。而中国传统民居中的木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建筑, 按照“以柔克刚”的思维, 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设计, 能将地震的破坏力消弭到最小程度。由砖石基座和木柱、梁、檩、椽等组成下大上小的框架结构, 有利于抵消纵向地震波的能量;主房大两侧耳房小, 建筑平面多为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而很少有复杂结构, 有利于缓解横向地震波的冲击;建筑构架水平分层, 屋顶由大量结构复杂的构件组成、有大量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 精巧的榫卯设计, 都有利于抵御地震波中垂直冲击波的攻击。云南丽江纳西族榫卯结构的木框架民居, 在1996年经历7.0级大地震考验时创造了“墙倒屋不塌”的奇迹;四川什邡市蓥华镇周边乡村居民点传统的土木式结构农房、阿坝州理县桃坪乡卵石、片石相混建构的羌楼, 在汶川大地震中屹立不倒。传统木石结构建筑、藏羌碉楼由于普遍采用木结构加片石砌筑维护墙、水平屋面筑为弧形等柔性设计, 事实证明能达到一定的抗震防灾要求。这些实例也证明, 传统民居的建造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 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相当的了解、抗震经验的积累也达到很高水平。此外, 徽派建筑马头墙、天井内砌井的设计对于防盗、防火也有明显功效。

第四, 居住小环境的营造手法独到。东北、华北民居多设火炕、火墙, 墙内有回环盘绕的烟道, 炊烟经过火炕、空心火墙的烟道后方可流至排烟口排出, 这样的设计就把炊事余热作为采暖热源进行了充分的二次利用, 也提高了冬季居住舒适度。江南民居、北京四合院讲究在庭院或天井中开辟花圃, 种植绿色植物, 在向阳墙面种植爬山虎, 甚至还在庭院、天井或周边设水池、鱼缸、莲花缸等, 这些均能起到降温、缓解空气干燥、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各地民居在住宅周围绿化树种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规律。正房堂前宜植造型优美、树干不大、不挡阳光的梅、海棠、石榴, 屋后种植生长快、耐荫的竹, 四周则种植枝叶繁茂, 能吸附烟尘、防虫防蚊的榆树、樟树。

三、传统民居建筑当代传承的意义与局限

民居作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建筑, 不仅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 更重要的是表现一种生活方式和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当前, 无论在经济发达的浙、闽、粤, 还是经济快速起步的滇、陕、内蒙, 农民对高档豪华住房的需求十分强烈, 新建了大量缺乏地方、民族和乡土特色的别墅型、独院式农房。至于简单套用城市建设模式, 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贴瓷砖建筑方式等, 在各地农房建设中更为流行和普遍。此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种趋向, 地方干部热衷于引导农民独立建设或集中兴建“标准化”别墅和排房, 以期节省农房建设用地和降低各类基础设施配置、运行成本。愿望与初衷无可厚非。但是, 这种树典型、搞样板, 一哄而上的做法, 会造成新建农房的式样和风格不能体现乡土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割裂农房与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文脉和乡土文化的天然联系, 中断经世沿袭的生产习俗与农民生活习惯对农房建设的内在影响。新农村建设中的这些趋向, 已经造成承载有丰富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信息的合院、干栏式吊脚楼、窑洞等传统农房建筑形式的加速消失。这些现象均说明, 尽管传统民居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从自然生态、建筑技术角度, 了解、认识传统民居积淀的厚重建筑理念和优秀营造经验, 如何对其实质加以提炼并选择应用于现代农房建设中, 还需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的多种因素。

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及风格形成与演变, 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深刻制约和影响。因为社会生产力能为居住建筑提供一定的经济力量、建材及建筑技术, 生产力的发展也不断开拓建筑的社会需求。所以, 人类的居住建筑都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可以导致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居住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多数传统民居孕育、形成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 是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 较慢的生活、工作节奏, 并不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以及社会财富相对集中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所以传统建筑无可避免地刻有当时的时代印记。一是建设周期长。传统民居的建造从备料到施工、装修、维护, 几乎每个环节都要遵循许多的规范, 要精挑细选、精雕细琢, 因而建造一座完整的合院民居不仅耗费大量人力, 而且动辄需要5、6年, 甚至10来年、几十年的时间。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持续加快的背景下, 大量耗费人力、时间的传统民居修建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二是建材来源窄。传统民居修建要耗费大量原生态的木材、条石、实心砖等建筑材料, 在当时各个村落每年新建住房规模非常小, 民居更新换代间隔年限较长的情况下, 砍伐、开采、烧制这些建筑材料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会有太明显的破坏。及至现在, 我国农村每年的住房建设总量已经稳定在6亿平方米左右, 农房的更新换代间隔年限只有8—15年左右, 每年如此之大的建筑规模和建筑强度, 如果全部沿袭传统营造手法、采用传统建筑材料, 仅这些原材料的消耗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三是居住功能不便。由于史上不少地区会经常性地经历社会动荡不安, 盗匪横行的时期等原因, 不少传统民居十分强调防御的功能, 不可避免地导致与生活起居舒适度相关的功能被弱化。比如, 福建土楼及纵横交错、鳞次栉比的徽派民居等, 都在采光、隔音、私密性的保护等方面存在一些瑕疵。此外, 密切依存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窑洞、竹楼、吊脚楼等, 在采光、降噪、通气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难以突破的局限。这些局限直接导致这些民居形式如果不进行较大改革, 也很难满足现代居民居住生活方式的变化, 以及对住房居住功能的潜在和现实需求。

四、一点讨论

传统民居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缩影,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信息, 散发出浓郁的乡土历史气息和无穷魅力。传统民居巧用自然力———热力、风力、水力, 以及自然因素———阳光、空气、雨水、凉风、绿化、泥土、地冷等, 消耗极少的能源, 改善湿热微气候, 创造宜居的环境, 这些在新农村农房建设中大力借鉴和承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但是, 考虑到社会的不断发展, 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 大规模去建造土楼、四合院、窑洞等已经不合时宜。对于传统民居精华传承, 不应局限于具体形式的照搬照用, 更重要的是对建筑理念和技术概念的借鉴, 比如传统民居蕴含的丰富且朴素的原生“绿色”思想, 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建筑理念, 以及不拘一格、不落窠臼、彰显特色的建筑风格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新建农房完全照搬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和营造方式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汲取传统民居在规划布局、功能设计、组织构造、材料运用、节能抗震以及造型装饰等方面具有传承价值的建筑语言、优秀元素, 深刻理解当年产生这些建筑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氛围, 并将其与现代生活中最鲜活、最激动人心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部分密切结合, 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房建设突出和彰显特色。创造性地领悟和应用传统民居的建筑语言和元素, 不仅仅是建筑式样和建造技术的简单挪用和拼贴, 或所谓的神似形似, 而是真正给当代农房建设注入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民居的建筑理念和风格, 就是要求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保持特色, 努力实现每个地区、每个村庄乃至每栋农房都能在总体协调的基础上独具风采。

摘要:中国传统民居不仅轮廓外形质朴大方、乡土历史气息厚重浓郁, 而且其建筑理念和风格、建筑手法和技巧在当代仍然具有传承、借鉴的价值。汲取传统民居建筑在适应环境、选择材料、节能抗震、外型装饰等方面的理念和技艺精粹, 并创造性地应用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房建设中, 对于规避各地新建设的农村住房中普遍存在的外形单一、设计呆板、形式沉闷、环境欠佳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傅千吉.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建筑文化特点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7/4

[2].缪小龙.福建传统民居节能技术初探.建筑科学.2007/12

[3].杨慧陈平宫光明赵玉华田甜.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关探析.工业建筑.2007 (增)

[4].余自力.传统建筑的启示.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12

[5].赵时华周璐杨晓红.三峡地区传统聚落形态和古民居建筑.人民长江.2007/12

传统建筑理念 篇8

1 建筑节能理念的提出

1.1 建筑节能理念提出的必要性

我国能源资源是世界上相对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均能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但能源消耗量到2003年已经占世界消耗量的10%,居世界第二。近年来,我国能耗越来越大,尤其是建筑能耗,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节能建筑是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满足室内物理环境质量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采暖空调系统运行效率和自然能源利用等技术措施,使建筑物的能耗降低到规定水平;同时,当不采用采暖与空调措施时,室内物理环境达到一定标准的建筑物。节能建筑不仅节约能源,而且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开展实施建筑节能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1.2 中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多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但是,建筑节能仍然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面上,尚未扩大到整体。

尽管如此,随着建筑节能步伐的加快,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1986年,国家提出了建筑物执行第一步节能30%的标准要求,2000年,提出了第二步节能标准要求,如今,国内少数省区已开始执行第三步节能65%的标准工作。这三步标准的依次实施,使国内建筑节能的整体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国家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目前为止,建设部不仅颁发了寒冷、严寒地区的强制节能标准,而且颁发了夏热冬冷地区的强制节能标准和炎热地区的强制节能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证明了建筑节能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从中也可以看出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因此,现代建筑物的建筑节能设计势在必行。

2 传统民居中的建筑节能思想

“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本地、本土资源的最佳利用,其中蕴涵着许多建筑节能的思想。在推行环保节能理念的同时,建筑师的眼睛不仅要“向外看”,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环保理念,而且要学会“向内看”,从传统建筑模式、风格中学习节能办法。在低资源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几千年的建筑文明史,是很值得我们建筑师及其搞建筑研究方面的学者借鉴的。

民居是为适应当地的风土、自然环境而建造的,是依据传统的建造方法,使用当地可以获得的材料,当地居民互相提供劳力建造的。因此,可以说民居是“0”造价的建筑。其平面、形态、门窗等细部基本上沿袭祖传的手法,什么方位有利于通风、出檐多少合适等环境物理知识也是世代传承下来的,这些看似理所当然、大家视而无睹的东西就是民居思想。

传统民居在朝向上,大多选择朝向东南方向。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秋三季大多吹东南风,这样的朝向,有利于室内的空气流通。而一到冬季,寒冷的西北风刮起时,又有利于阻挡和保温。另外在严寒地区,人们为了御寒,建造了厚重的墙体,发明了火炕的采暖方式,使用农作物肥料作燃料,是典型的建筑节能;京津地区的四合院,其实就是传统社会中的节能典范。这种以房子包围院子的建筑方式,符合京津一带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房屋包围院子,有效地减少了冷空气入侵。南方为了防暑,建造屋檐出挑的开放式房屋;潮湿多雨的地带建造干栏式住宅;林区的木屋、草原的蒙古包、黄土高原的窑洞都是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地资源建造的建筑节能住宅的范例。新加坡大型房地产集团“雷迪亚诺”委托权威能耗测评机构进行的评估表明,以单位面积计算,陕北窑洞要比现有高层建筑节能20%,骑楼、吊脚楼模式的岭南建筑要比现有建筑节能30%。由此可见,民居的选址、设计、选材、技术都充满了朴素的建筑节能意识。

选址——顺应自然,用风水理论考察地形、地貌,使民居、居民、环境三者达到和谐共生。设计——巧于因借、因势就地、随势附形、保持生态平衡、节约土地。选材——就地取材、成本低廉,节约造价和运费,捏土为砖、化砖为土的良性循环,节约资源。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沼气等自然资源,节能、节水。

生物界适者生存,传统民居就是遵循了自然之道,是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建造的,因此自然而然地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建造方法,这就是民居的思想。现代建筑不仅缺乏这种思想,而且排挤这种思想,这是建筑师及学者值得警醒的问题。

3 当代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理念

3.1 场地的合理利用

节约能源就是最大限度地应用可持续设计的原理进行设计,对于场地来讲,就是将场地给建筑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以及最充分的利用场地。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场地、合理规划、安排交通成为场地设计的关键。此外,运用绿化设计保持自然降水,营造局部小环境也是场地设计的重要因素。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绿地设计,就是建筑师要格外重视的问题。

3.2 水的合理利用

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建筑节能设计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室内和室外充分利用二次水和自然降水,建筑洁具采用节水形式,比如抽水马桶一般采用大、小双冲水模式,双冲水模式马桶要比单冲水模式马桶节水50%以上。

3.3 能源的合理利用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要格外注意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无污染能源。地热、风能、太阳能都是考虑的范畴。自然采光的合理化和最大化可以减少人工能源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同时,有效的保温隔热,可以减少制冷或采暖设备的使用,减少有毒害化学物质的排放。自然通风还可以调节室内环境的质量,调节温度、湿度,创造一个健康,适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室内环境。

传统民居中,炎热多雨地区,采用茅草屋顶,原因在于茅草屋顶可以渗透部分水分,而晴天时,强烈的阳光将水分蒸发,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现代建筑中采用茅草屋顶显然不合时宜,但种植屋顶的应用,可以认为就是茅草屋顶的现代版。

3.4 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建筑要借鉴传统民居就地取材的经验,大力发展天然无害的“绿色”装饰材料。具体包括:选择循环再利用材料,加强施工废料的管理,利用自然生长速度快的材料。比如:近年来,在南方市场上用竹子作为地板材料,就是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减少运输和远距离加工的典范。另外还可以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作为围护结构。

4 结语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广泛地表现在各地民居建筑中。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我们应该从民居中继承经过长期检验后留存下来的宝贵设计遗产,注意其节能方面的理念,并运用到新时期的建筑设计中,使我们的建筑设计水平在历史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慧琴.传统民居与可持续发展[J].建筑知识,2004(6):20-21.

传统建筑理念 篇9

一、传统建筑学思想的建筑设计优势分析

虽说建筑结构要随着人们的需求与时俱进, 但并不代表要完全抛开传统建筑的思想优势。传统建筑中所传承的建筑生态学思想具有较为深远的历史渊源, 及时要改革创新。那么对于传统建筑学思想下形成的优秀建筑, 在现代建筑中应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从而赋予现代建筑独有的时代魅力与内涵, 以下是笔者针对传统建筑学思想下的建筑设计优势分析。

1. 节约大量建筑施工成本

传统建筑生态学理念宣扬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生态资源的建设理念, 传统生态学建筑施工成本相对于其他传统建筑而言具有较大的经济学意义。在建筑施工中对施工材料、设备等因素进行合理把握, 避免了施工设备及材料等因素的浪费现象, 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 传统建筑生态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建筑施工中节约了大量成本, 是值得传承与发扬的思想。就目前我国现代建筑状况来看, 将传统建筑生态学思想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十分必要。因为我国现代建筑中, 生态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甚至一些稀有资源已经面临短缺危机。在这一状况下, 现代建筑施工沿用这一传统建筑生态学思想对我国建筑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传统建筑学思想及建筑设计具有明显的优势, 值得现代建筑设计者深刻思考与挖掘。

2. 摆脱了高新技术的束缚

建筑技术是影响生态建筑的关键因素, 建筑技术不仅要满足传统建筑生态学的要求, 同时还要具备可延展性。原因在于, 建筑技术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如果只是利用技术来维持生态环保, 那么随着建筑业发展, 传统生态建筑必然会被淘汰。而具有前瞻性的传统生态建筑思想理论则可以在现代建筑中传承与发扬, 以一种无形的姿态影响现代建筑设计, 从而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

二、现代生态学理念的建筑发展现状

1. 现代生态建筑的意义

生态建筑具有具备的环保性能, 可以持续发展的建筑。在现代建筑中融入生态学理念, 进行节能环保建设, 能够大大降低建筑材料及能源消耗及废弃物的产生, 提高能源利用率, 优化生态环境, 与我国现今所提倡的节能减排理念相符合。现代生态学理念看不见摸不着, 但是运用的好却能够给现代建筑很大的积极影响。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建筑及自然三者的和谐共处。

2. 现代生态建筑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传统生态建筑遵循节能环保的理念, 然而在现代建筑中光有这两个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现代建筑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一定地位, 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入具有时代特征的元素, 利用现代生态建筑更深刻的去诠释现代生态学理念, 对现代生态建筑要形成一种客观的概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融入建筑学、生态学理念, 使现代生态建筑与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有机融合, 体现其生态环保节能理念与时代气息。另外, 建筑室内应有良好的保温功能及透气性, 保持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动, 延长现代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延长建筑寿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建筑的时代性与节能性, 大大提高了现代建筑的利用率。现如今, 现代建筑生态学理念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态建筑中。比如说深圳的建科大楼、清华大学中的伍威权楼等建筑设计, 都是在传统生态建筑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不仅体现了现代生态建筑的时代性特征, 还体现了传统生态建筑学与现代生态建筑理念的相互交融。

3. 现代生态建筑的实用性

现代生态建筑在实用性方面还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海世博会开展中所建造生态建筑中运用了多种节能技术, 其功能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但是该性能还没有渗透到现代建筑中的各个方面。现代生态建筑实用性这一理念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 比如英国伦敦的贝丁顿零碳社区。该建筑能够将新鲜空气传输到每个房间, 并能够带走屋内的污染废气。该建筑南面房屋装有保温系统, 该系统在白天充分吸收热量, 晚上为居民提供热能。该建筑设计降低了能源消耗, 有效利用自然能源, 对居民而言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意义。我国现代建筑也应该秉承这一思想, 大力推广现代生态建筑的实用性。遵循现代生态建筑学理念, 从而更好的体现现代生态建筑的实用价值。

三、传统建筑学思想在现代生态学建筑中的实际应用

传统建筑学思想及传统生态建筑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及利用价值, 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态学建筑中, 实现传统生态建筑学与现代生态学建筑理念的相互交融, 对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现代建筑增添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

1. 传统建筑选址思想

传统建筑选址中遵循背北向南也就是坐北朝南的理论,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 该思想不论是在传统生态建筑中还是在现代生态建筑中都具有一定的可利用性。该选址所呈现的建筑格局能够保证室内夏天通风性能好, 冬天能够吸收大量阳光, 为室内增添温暖, 有利于改善人们居住条件。在现代生态建筑利用传统生态建筑选址思想, 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光热能为室内提供热量, 保证室内温度的及时通风, 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并且其减少了空调暖气等装置的能源消耗。不仅体现了其生态理念, 还节约了居民大量的能源开支。

2. 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理念

传统生态建筑优势较多, 不仅其选址思想可以借鉴, 其空间设计思想也可以在现代建筑中加以应用与拓展, 比如外廊、冷巷及天井等传统建筑都具备调节温度及保温隔热性能。

外廊在我国南北地区建筑空间都有所涉及。在北方进行外廊设计, 可以为行人提供一个躲避风沙的空间。而在南方建筑空间中, 外廊设计主要发挥遮雨的功能性, 在晴天可以为人们遮挡强烈的阳光辐射。天井是传统生态建筑中的特色空间, 有利于建筑更好的通风与采光, 保证建筑在恶劣环境下还能够保持恒定的温度。在现代建筑中应用这一空间设计, 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环境, 满足人们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冷巷的设计能够降低墙体温度及能源消耗, 为用户节省了大量开支。在现代生态建筑中应用这一空间设计, 大大提高了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四、结语

传统建筑生态学遵循自然规律,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建筑环保节能设计具有现时代意义, 其传统生态建筑中所体现的设计思想与现时代建筑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因此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态建筑中, 使传统建筑学及传统生态建筑特色得到合理传承与发扬, 实现了其本身的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 提高了现代生态建筑的水平, 使其根本更富有建筑生态思想及文化内涵。

摘要:传统建筑学思想中具有诸多优势值得借鉴与传承, 本文针对传统建筑学思想与现代生态学理念融合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阐述了传统建筑生态设计的优势及现代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 重点研究了传统建筑形式在现代建筑中的生态应用。

关键词:传统建筑学思想,现代生态建筑,融合应用

参考文献

[1]朱雯.论传统建筑生态思想在现代生态建筑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 2012

[2]张来栋, 夏莹, 胡武辉.现代建筑结构与传统建筑形式结合能使建筑真正生态化[J].生态学杂志, 2012.

中国传统对外理念与涉外机构 篇10

一、传统的对外理念———“夷夏之辨”理念

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 在建制上为一统帝国而非民族国家。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历来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天下的“共主”, “中国者, 聪明睿智之所居也, 万物财用之所聚也, 贤圣之所教也, 仁义之所施也, 诗书之所以用也, 异敏技艺之所试也, 远方之所观赴也, 蛮夷之所以行也”[1]。正是这种典型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一元化“天下观”, 使近代以前的中国有着极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与优越感。在对外关系上也就形成了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的外交理念———“夷夏之辨”。明“夷夏之辨”是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思想, 其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即地理与文化上的华夏中心论。

其一, 华夏地理中心论。长期以来, 由于中国处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 世界知识缺乏, 加之大一统的封建专制制度, 因此培养起中国人唯我独尊的“天朝”意识。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已有“惠此中国, 以绥四方”[2]450的记载。至明清时代, 华夏地理中心论发展到了更为完备的阶段。明末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对中国人的这种地理中心观念更有深刻的认识, 他写道:“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 地是平而方的, 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在地的中央。他们不喜欢我们把中国推到东方一角上的地理概念。”[3]13

其二, 华夏文化中心论。“向所与中国接触之民族, 绝少文化足与汉种相抗衡者”[4]787, 中国始终占据明显的文化优势, 并以高度发达的礼乐制度, 典章文物及生产技术不断吸引、同化着周边的民族和国家。适至清乾隆时期, 这种文化中心主义依然居于统治地位。以乾隆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对外来文化不屑一顾, 并将欧洲先进科学技术称为“奇技淫巧”。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带来了大批科学仪器, 包括天文地理仪器、机械、枪炮、车辆、船只模型等, 但乾隆帝认为这些西洋上等物品“不过张大其词而已, 现今内务府所制仪器, 精巧高大者, 尽有此类。其所称奇异之物, 只觉视等平常耳”。[5]

由于这种“夷夏之辨”的对外理念, 中国与其周边国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宗藩”关系。“宗藩”关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帝国的“封贡”、属国的“朝贡”, 二者合在一起一般称为“朝贡”关系。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从未超出过朝贡制度的范围, “中国认为朝贡制度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处理对外关系的不二法门。”16世纪以后, 海道大开, 中西接触大增, 而在封建统治者眼里, 这些西方国家的地位与朝鲜、琉球或缅甸无殊, 中国把西方国家也纳入其朝贡系统之中。西方国家来华通商, 中国则视为来朝贡, 视其使节为贡使, 其礼物为方物。从康熙到嘉庆的历朝大清会典和礼部则例均将荷兰及“西洋诸国”列入朝贡国名单, 只是他们远涉重洋, 故“贡无定额, 无定期”。[5]119

二、传统的涉外机构

由于清代以前的中国与其周边国家始终保持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宗藩”关系, 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机构中, 没有设置专职外交机构, 对外事宜均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

1. 礼部。

礼部并不是专管外交事务的机构, 其下属的主客清吏司、会同四译馆才是专门的外交机构。礼部下属主客清吏司的职能是:“掌宾礼, 凡四夷朝贡之仪, 封册之命, 馆饩赐予之数, 高下之等, 悉隶焉”[6]2169。会同四译馆为会同、四译二馆的合称。会同馆隶属于礼部, 负责接待各国贡使;四译馆隶属于翰林院, 负责提供译员, 翻译远方朝贡国文字。乾隆十三年 (1748年) , 因四译馆“闲冗无事”而并入礼部为会同四译馆。

礼部所掌朝贡国的范围, 从地域上讲主管东边、东南边和南边的朝贡国, 以及东、南两方由海路来华的西方国家。据曾任礼部主客司主事的龚自珍称:“隶主客司者, 曰朝鲜, 曰越南, 曰南掌, 曰缅甸, 曰苏禄, 曰暹罗, 曰荷兰, 曰琉球, 曰西洋诸国。西洋诸国, 一曰博尔都嘉利亚, 一曰意达里亚, 一曰博尔都噶尔, 一曰英吉利。”[5]119据记载, 早在顺治十三年 (1656年) , 荷兰巴达维亚总督遣使入京, 即接受礼部的款待, 并与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及吐鲁番等贡使同受礼部款宴。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 , 英使马戛尔尼入京也由礼部接待。直到嘉庆二十一年 (1816年) , 英使阿美士德入京, 仍由礼部负责接待。由此可见, 鸦片战争以前的对外关系乃是与朝贡国和藩属国之间的关系, 所以涉外事务由主管朝贡业务的礼部兼管。

2. 理藩院。

理藩院是清朝管理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但也担负着某些对外交涉的职能。由理藩院负责的属国位于西、北两方, 多由陆路通达。这些属国在《清朝通典》中有明确载述, “凡外藩朝贡, 哈萨克左、右部, 布鲁特东、西部, 安集延, 玛尔噶朗, 霍罕, 那木干四城, 塔什罕, 拔达克山, 博罗尔, 爱乌罕齐, 奇齐玉斯, 谔尔根齐”。[6]2175清政府以理藩院处理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 其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政治组织形式等, 一般均和某些‘藩部’的情况有近似之处。”[715

在理藩院的对外职能中, 处理与俄国的关系是重要的一部分。俄国虽不是清政府的属国, 但是“在清政府的错觉中, 亦片面地以‘属国’相待, 仍一并置于理藩院的管理之下。”[7]32清朝以理藩院管理对俄事务,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协调两国的对外关系, 负责两国的贸易往来, 管理在北京的俄国人员。迨至咸丰八年 (1858年) , 中俄《天津条约》签订后, 理藩院才逐渐结束管理对俄的交涉事宜。

三、传统对外关系的影响

进入近代,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 这种传统的对外关系为抵制侵略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延缓和推迟了东亚各国迅速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厄运。但17至18世纪, 正是欧洲民族国家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的时期。这种以“理藩”为核心的传统对外关系日益显示出了它的落后性和封闭性, 其不仅不能抵制西方列强的入侵, 而且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首先, 它阻碍了中国和外界特别是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必要的政治、经济联系和交往。1793年和1816年, 英国先后遣使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使团来华, 清政府依照“天朝”制度, 将其当作“英吉利贡使”来接待, 断然拒绝了建立外交关系及通商的要求。由于固守传统的对外理念, 中国失去了同西方进行正常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机会, 从而最终落伍于西方。

其次, 由于清王朝远离国际社会, 却又处于以“理藩”为核心的传统的对外关系中, 因此造成了中国昧于天下大势, 对西方一无所知的局面。如葡萄牙人于16世纪初叶就来到中国, 并租借了我国的澳门, 但明、清时期的人们却长期不知道该国究竟在哪里。由于当时的人们对西方最起码的情况———地理位置、国家概况都不了解, 因此对世界地理知识的了解就更为匮乏。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传统的对外关系, 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 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由于骄傲自大的封建统治者不屑于掌握世界知识, 从而使中国失去了深入了解、研究西方, 走向世界的历史契机。

最后, 清政府与其周边国家间的这种传统“宗藩”关系, 不仅不能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 反而加速了中国战败而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步伐。历史上, 属国对中国而言, 虽然有政治隶属及经济、文化交流的关系, 但在政治上, 中国并不干涉他们的内政, 在经济上, 多是厚往薄来, 在文化上, 是用夏变夷。属国对于中国而言, 更重要的是军事意义。光绪七年翰林院学士周德润先生说得清楚:“臣闻天子守在四夷, 此诚虑远忧深之计。古来敌国外患, 伏之甚微, 而蓄之甚早。不守四夷而守边境, 则已无及矣;不守边境而守腹地, 则更无及矣。我朝幅员广辟, 龙沙雁海, 尽列藩封。以琉球守东南, 以高丽守东北, 以蒙古守西北, 以越南守西南:非所谓山河带砺, 与国同休戚者哉?”[8]47历史上属国是我们的国防外线, 是替我们守门户的。在古代, 这种言论有相当的道理;到了近代, 局势就大不同了。英国在道光年间攻打了广东、福建、浙江、苏州, 英法联军直接打进了北京, 所谓国防外线已形同虚设。而此时的清政府还固守着与属国的藩属关系, 甚至为了强化这种“宗藩”关系而卷入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结果不仅因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失去了对越南和朝鲜的宗主权, 而且中国近代国防事业严重受挫, 洋务运动最终破产, 最终加大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摘要:近代以前, 中国与周边国家处于一种特殊的秩序体制——“宗藩”体制中, 这种体制是由几千年来传统的“夷夏之辨”思想衍生而成, 但到了近代这种特殊的“宗藩”体制使中国失去了走向世界的契机, 并随着殖民者的入侵而走向崩溃。

关键词:夷夏之辨,礼部,理藩院

参考文献

[1]《孟子·滕文公传》

[2]王云五.诗经今注今译[M].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1.

[3]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4]萧一山.清代通史[M].中华书局, 1986.

[5]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

[6]《清朝通典》[M].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7]钱实甫.清代的外交机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9.

传统建筑理念 篇11

从1997年到2007年,金山毒霸经历了10年的变迁,而软件互联网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金山毒霸2008通过三维互联网防御体系及互联网可信认证技术,将一部分服务和信息存储在海量的超大服务器端,通过服务器连接用户电脑对可疑程序进行可信认证,以此来实现杀毒软件的互联网化。

金山软件副总裁葛珂表示,“三维互联网防御体系,既解决了传统特征码查杀的滞后性,又弥补了目前主动防御给用户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促使金山毒霸2008对新病毒的响应速度提升了60倍,对顽固性木马病毒的查杀清除率提升至98%以上。” 金山还宣称,金山毒霸2008将通过与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结盟,共同推进杀毒软件互联网化的理念及三维互联网防御体系。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近几年来,反病毒行业一直在不断寻求新的反病毒思路,以迎合互联网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木马病毒泛滥的局面。“三维互联网防御体系”的推出,应该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反病毒领域为数不多的技术创新之一,代表着互联网安全领域二维防御体系时代的终结,也昭示了杀毒软件互联网化的时代全面开启。

传统建筑理念 篇12

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他说,新闻舆论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与手段, 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影响力、公信力。

有心人在总结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时发现,全文无一提及“新闻宣传”, 而出现了20余次的“新闻舆论”。这说明, 这是一个以“舆论”为新闻主要作用与特征的时代,那么,习惯了“新闻宣传” 为主导的传统媒体该如何在新的时期, 转变理念,创新方法与手段,做好新闻工作呢?对此,笔者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1“新闻宣传”与“新闻舆论”

新闻,作为独立存在的概念,它是向公众传递新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文体, 而宣传与舆论都是由它延伸而来的一种社会效果的表现。

宣传是通过新闻的形式传播已经定型的观念,以影响公众的思想,引导公众的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明确的思想观念;舆论则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公众通过获知的新闻信息, 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一种意见或态度。由此可见,对于公众而言, 宣传是被动接受,是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的说理、灌输;舆论则是公众的主动思考与总结,是在新闻以更客观、宽松的表达中,与公众的平等交流与沟通。 显然,二者的出发点不同、归属点也不同。

但是,同样借助“新闻”这一媒介, 宣传与舆论的最终形成来源是一致的, 而且它们想要实现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都希望通过内容的传达,团结公众,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聚力量,明辨是非, 连接中外,沟通上下。

新闻的宣传作用与职能是永恒存在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新闻舆论”时代, 新闻宣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公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多元,其所产生的思想认识更为丰富,促使他们可以以开阔的视野主动思考,在这种情境里,舆论引导作用更为突显,宣传性则主动或被动地隐蔽在舆论导向中。

2 “新闻舆论”作用凸显的必然性

2.1新媒体的广泛兴起

回想一下从前的新闻传播模式,不用太久远,只以笔者从事新闻工作的18年前来看,那时,乌鲁木齐市尚无一家都市类报纸,所有的新闻均出自党报、 党刊、党台,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渠道单一的信息来源。互联网最让人熟知的社交平台是QQ,从形式上来说, QQ空间应该算是自媒体的雏形,但因为其使用范围狭窄,很多人尚未投身其中, 也就没有“自媒体”这样的认识。

那时,人们的交流依靠共同的新闻源,同时,相对于现在而言,封闭的生活环境、大同小异的生存背景,所见所思近乎整齐划一。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短几年,博客、微博及其他种类繁多的网站如雨后春笋出现,新闻媒介开始从形式上百花齐放,从内容上百家争鸣,一直以来占主导作用的“新闻宣传”职能被削减,“新闻宣传”的影响越来越小。新媒体普遍兴起,尤其是自媒体崛起后,人人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借各种平台表达个性的观点和意见,信息开始点对点传播,公众个人态度的释放,使新闻引发的舆论被引入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地带,从而迫使专业媒体自觉不自觉地要应对这一变化,这个应对的过程,也是“新闻宣传”向“新闻舆论”的自觉过渡,也可说,新媒体催生的“民间舆论场”日益强大的影响力, 推动专业媒体不得不自省舆论在新闻中的新作用。

2.2成熟而理性的受众

传播学理论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一次传媒技术的进步,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清晰地认识并追求自己的价值,自觉地思考社会如何发展。目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客观存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而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传统媒体的不足愈加明显,世界正在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便利店”,各种信息无障碍地来来去去, 使公众得以站在比之前更高更宽阔的角度去关注、思考各种社会问题,当受众得以越来越成熟而理性地阅读并思考某个新闻事件时,若仍以“宣传”为惟一目的的传播理念,势必会被质疑和诟病。

在全新的媒介生态格局下,当传统媒体失去了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的“宣传”优势时,必须面“新闻舆论”工作。 2016年,在自治区职称再教育培训班上,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祝谦说,新闻宣传工作应该注意四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那么, 如果新闻报道忽视了公众的感受,自说自话地“宣传”,很可能会导致传统媒体影响力、公信力的丧失。

2.3时代变迁中的自我重塑

即使没有新媒体的技术冲击,传统媒体也应在时代飞速的变化中,自觉调整与重塑自身,以谋求更好的发展。笔者的这个认识利益于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立斌教授的专题讲座《制度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其关于新闻传播基本问题的阐述中,包含着诸如报纸是社会舆论的纸币,具有流通和中介作用;报纸是社会的耳目和社会的捍卫者;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等与“舆论”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总在说,做好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除了要坚持他对新闻传播问题的看法, 更不能忽视这一理念形成的过程,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和创新发展。 当我们的传播环境与受众思想都已发生深刻变化时,若墨守成规、不思变化, 最终将走进发展的死胡同。

“新闻宣传”向“新闻舆论”的转变是时代的要求,任何人或组织对于其所生存的时代别无选择,要么积极地参与到变化的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么消极地在旧时代的尾声中,慢慢沉沦。

3传统媒体在“新闻舆论”时代如何转变理念

3.1清醒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性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安国定邦的大事”“做好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白无误地宣示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社会舆论是对公众的责任感、义务感、 荣誉感、羞耻心与集体主义精神、组织纪律性施加强有力的心理影响的手段。简言之,社会舆论事关人心。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则是聚合人心的强有力武器。 回想革命岁月、建设年代、改革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最大限度地汇集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人人都可以站在开放的平台,面向全世界自由行使话语权的今天,党的媒体若不能站在“维护国家意识领域安全”的高度,做好全媒体的新闻舆论工作, “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论断就绝非危言耸听。

3.2以开放的胸襟主动走近群众

传统媒体不再一枝独秀,我们应认清新的媒体生态格局。曾经的“你说我听、 我接受”已背离了公众的意愿。当受众已被庞大的信息潮“教育”得聪明又明智; 当物质生活的富裕得以实现,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时;当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可以让一个新闻舆论像最严重的传染病一样,极速蔓延成舆论的汪洋大海时,传统媒体若还固步自封,自娱自乐地说教,除了引来公众的反感,别无所获。

是时候了,放低姿态,以开放的胸襟去主动走近公众,看看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诉求,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民意所在,才能在新闻中,有的放矢地践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拾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与尊重。

3.3理念的转变要落实在文风上

早在2011年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就对新闻单位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了部署, 在笔者看来,这是对“新闻舆论”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先觉行动。起初一两年, 各省区很认真地开展了相关活动,但最近几年似乎偃旗息鼓了。在“新闻舆论” 代替“新闻宣传”的今天,有必要将此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

新媒体太活泼了,无论从传播手段还是从传播内容上,皆如此。与此相参照的,我们的传统媒体愈发显得呆板、 保守。

再看看五花八门的新媒体,6.68亿(截至2015年6月的统计数据)网民, 在各路传播平台上,以让人眼花缭乱的内容,嬉笑怒骂,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民间舆论场”,如果把媒体与受众的“对话” 比喻成两个人之间的交谈,谁会愿意和一个整天板着面孔说教、没有“生命” 气息的人深入对谈呢?

传统媒体要改文风,这种改变不是浮在表面的对公众喜好的迎合,而是在认知“新闻舆论”重要性的思想背景下, 比“宣传”更深一层改进,因为,只有思想的高度才能增进文章的深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选择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出自己的观点、立场,既有宣传效果,又引导了正确舆论,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产生强烈反响(2016-02-21)[2016-05-10]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2/21/c_1118109991.htm.

上一篇:税收制度结构下一篇:胆管水成像论文